一、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型聚氨酯胶在汽车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续[1](2020)在《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氨酯胶粘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胶粘剂行业中发展迅速,其中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产能在胶粘剂行业中占比20%左右,每年还在不断增加。早期的PUR胶粘剂存在含有有毒溶剂、粘接性能不佳、固化较慢等弊端,随着学者的不断研究,目前PUR胶粘剂正朝着环保、高性能、低成本的趋势发展。本文以聚酯多元醇、聚丙二醇(PPG200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M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单组分聚氨酯热熔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粘接性能测试等研究了 PUR热熔胶的性能,并利用稳定剂、增粘树脂、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进行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酯/聚醚复配比7/3,异氰酸酯指数R为2.4,合成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3h,复配催化剂用量为0.8%,复合型粘度稳定剂添加量为50mg/kg,水解稳定剂P200添加量为1%~2.5%之间,增粘树脂BR116添加量为20%,硅烷偶联剂KBE-9007的封端率在15%~20%时,制得的单组分SPUR热熔胶综合性能较佳,粘接强度为11.86MPa,超过了同类型进口热熔胶的性能。针对单组分PUR热熔胶存在的固化相对慢,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制备,并对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粘接性能测试,耐水性能测试等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组分的-NCO含量为8%,AB组分的R值为1.2,蓖麻油改性多元醇BHG-601的添加量为60%,扩链剂BDO的添加量为7%,交联剂四乙烯五胺的添加量为2%~3%之间时,双组分PUR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佳,剥离强度为11.5KN/m,固化时间为110min。
刘静韵[2](2020)在《硅藻土/锡酸锌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锡酸锌是一种毒性低、热稳定性高并具有良好阻燃抑烟作用的无机阻燃剂,但价格高昂;硅藻土是一类廉价易得的矿物填料,量很少时就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体系的阻燃性;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发挥协同阻燃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利用一种简易的室温自组装方法,以锡酸钠、氧化锌、硅藻土为原材料制备了硅藻土/羟基锡酸锌复合粒子(DZHS-CP),采用XRD、FTIR、XPS、SEM-EDS分析手段研究了DZHS-CP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温度、复合比对产率、组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及生长机理;采用两步合成法合成了可湿固化的硅烷封端聚醚型聚氨酯(SPUR)和氢键被部分屏蔽的可湿固化的硅烷封端聚醚型聚氨酯(S-g-SPUR),利用二正丁胺滴定法测试反应过程中wNCO变化,采用1H-NMR、旋转流变仪测试了其官能团结构及流变性能;将DZHS-CP应用于S-g-SPUR,采用拉伸测试、LOI、TG分析测试了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按n(Na2Sn(OH)6):n(Zn O):n(Na OH):n(CO(NH2)2)=1:1:4:10,与硅藻土的复合比为15%,室温条件下反应6h自组装制备的DZHS-CP产率高达93.11%。ZHS晶体的生长及组装受与Zn(OH)4-2浓度有关的“溶解-重结晶”过程控制,85℃时的ZHS晶体呈边长为1~1.5 um的立方体结构,表面光滑;室温时的ZHS晶体呈立方八面体结构,棱长约为1 um,表面沉积有0.1 um的细小微晶,而DZHS-CP中的ZHS晶体也为立方八面体结构,棱长为0.3~0.5 um。以IPD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催化剂条件下,55℃反应时间1h,合成了实测wNCO达到理论值的端NCO基PU预聚体,UP-905做为封端剂,KH-560为氢键屏蔽剂合成得到SPUR和S-g-SPUR。1H-NMR分析证明UP-905与氨酯基及多余的-NCO端基反应生成脲键,KH-560会与氨酯基脲键进一步反应或是与多余的IPDI反应生成醇羟基,通过流变测试说明官能团氢键化作用使得S-g-SPUR体系黏度远小于SPUR。DZHS-CP能够很好分散于S-g-SPUR/DZHS-CP体系,DZHS-CP的加入,使得S-g-SPUR流动性变差,指干时间缩短在12h之内,固化速度变快,添加量为20%时密度为1.167 g·cm-3,硬度提高了14.98%;当DZHS-CP复合粒子添加量为10%时断裂强度最高可达21.69MPa,同时对金属钢片、玻璃、木条、ABS树脂基材均有良好的黏接性能;阻燃性能明显提高,LOI最高可达28.9%,垂直燃烧等级可达到V0,接触角提高了52.82%,10天吸水率可稳定在2.48%;TG测试表明最大分解速度温度降低了10℃左右、残炭率最高可达28.85%,明显改善了体系的热稳定性。
黎嘉宁[3](2019)在《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羟甲基环己酮和腰果二酚、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聚丙二醇(PPG-1000)、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等为原料,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其中,分别用羟甲基环己酮与腰果二酚部分封闭PMDI并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封闭反应温度、封闭反应时间、封闭时T12用量、R值(封闭剂中的-OH与PMDI中的NCO摩尔比)对封闭反应的影响,考察了R值、胶粘剂固化时的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封闭型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另外,以腰果二酚为主要原材料,改性制备了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腰果二酚的加入方式、R1(PMDI中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值、腰果二酚用量、T12用量等因素对湿固化型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借助FT-IR、1H-NMR,13C-NMR、TG、DSC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用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R=[n(-OH)∶n(-NCO)]=1.1∶1.0,封闭温度为50℃,封闭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0.1%时,体系中的NCO残余含量为0.81%,制备的胶粘剂干状压剪强度为6.51MPa,湿状压剪强度为2.23MPa。对用羟甲基环己酮部分封闭的PMDI,再与PPG-1000反应制备得到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为70%时(R=0.7),在热压温度为120℃,热压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可达11.23MPa,湿状压剪强度达6.14MPa。(2)FT-IR、1H-NMR、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羟甲基环己酮能与PMDI发生封闭反应;DSC分析结果表明:在113.4℃和135.1℃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可能是封闭物中不同位置的两个NCO基团解封形成的,当温度升至144.6℃时,吸热消失,表明羟甲基环己酮封闭的PMDI可能在113.4-144.6℃范围内解封。(3)用腰果二酚封闭PMDI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R=[n(-OH)∶n(-NCO)]=1.1∶1.0,封闭反应温度为70℃,封闭反应时间为5h,催化剂用量为0.1%时,体系中的NCO残余含量为1.33%,制备的胶粘剂干状压剪强度为3.13MPa,湿状压剪强度为0.74MPa。对用腰果二酚部分封闭的PMDI,再与PPG-1000反应制备得到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腰果二酚封闭PMDI为40%时(R=0.4)时,在热压温度为140℃,热压时间为75min的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可达8.10MPa,湿状压剪切强度可达3.26MPa。(4)FT-IR、1H-NMR、13C-NMR分析结果表明:腰果二酚能与PMDI发生封闭反应;DSC分析结果表明:在131.7℃和136.6℃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可能是封闭物中不同位置的两个NCO基团解封形成的,当温度升至143.3℃时吸热峰消失,表明腰果二酚封闭的PMDI可能在127.3℃-143.3℃范围内解封。(5)利用腰果二酚改性制备了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在R1=[n(-NCO)∶n(-OH)]=6,腰果二酚用量为15%,催化剂用量为0.15%,及压机压力范围为1.0-1.5MPa的条件下冷压48h,放置72h后测得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为13.78MPa,湿状压剪强度为6.56MPa。腰果二酚改性后的胶粘剂表干时间为25min,较未改性的胶粘剂提高了7min,延长了胶粘剂的适用期;共混法制备胶粘剂时,当R1=6.5,腰果二酚用量为15%时,催化剂用量为0.10%时,在相同的固化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剪切强度为14.02MPa,湿状剪切强度为6.29MPa。TG分析结果表明:腰果二酚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阻燃性的提高有所帮助。
孙明芬[4](2019)在《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溶剂型聚氨酯(PU)胶粘剂将逐渐淡出市场,而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PPA)因便于运输、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逐渐推广到制鞋业、木材加工业和包装业等行业,是胶粘剂领域的前瞻性产品,受到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极大关注。本论文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PDA3000)为软段,以二异氰酸酯(IPDI、HDI)、1,4-丁二醇(BDO)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聚氨酯预聚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将预聚体分散造粒,实现合成与造粒为一体,一步法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考察了软硬段比例对聚氨酯预聚体分散造粒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段质量比为3.0:1时预聚体的分散性最好,粒径在100180目之间。基于溶液聚合原理,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在不良溶剂作用下分散造粒的过程。本论文将聚氨酯预聚体在四种不同分散介质中分散造粒,结果表明,制得的预聚体在液体石蜡(A)中分散性较差,在自制分散液(D)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其分散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初期剥离强度为58.0 N·cm-1,后期剥离强度为94.0 N·cm-1。不同的溶剂分散制备的粉末胶熔化温度在5457℃左右,热分解温度Ti,T50%和Tmax相差不大。本论文讨论了预聚体中和条件及HDI/IPDI复配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和的预聚体经分散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胶粘强度。HDI/IPDI复配后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较低,当HDI与IPDI用量的摩尔比数值为1:1时,胶粘性相对较高,初期T型剥离强度为38.8 N·cm-1,后期T型剥离强度为46.0 N·cm-1。本论文通过GPC、DSC及TG等技术表征了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分子量、结晶性和耐热性等性能,并着重分析了中和预聚体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预聚体R总增大,分散液的封端和扩链使粉末胶的分子量增大,结晶性增强,T型剥离强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强。此外,随着预聚体R总值增大,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升高,贮存稳定性下降。预聚体的R总值为1.011.17时,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熔化温度温度和施胶温度较低,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R总为1.171.30中和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施胶温度为85100℃,热稳定性好,初期T型剥离强度为70.4104.0N·cm-1,后期T型剥离强度可达124.4163.2 N·cm-1,满足市场对鞋用胶粘剂T型剥离强度的要求(3040 N·cm-1),其综合性能优于未中和IPDI型和IPDI/HDI复配型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
卢勇[5](2019)在《胶粘剂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的各种功能越来越依靠相应的的电子模块来实现机电一体化操作,比如车身控制模块(BCM),发动机控制模块(ECU)等。该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对各种胶粘剂在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胶型选择提出了指导意见。
李根[6](2019)在《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修复聚氨酯是一类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基甲酸酯基。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回复弹性,以及可以自修复等特点,所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因此,自修复聚氨酯成为了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采用二步反应的方法,选择含偶氮双键和不含偶氮双键小分子单体作为扩链剂,制备出了普通型聚氨酯和可修复型聚氨酯,并对它们的修复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1)树枝状可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2000)、H3OP作为主要制备原料,分散重氮黑3BF做为扩链剂,MOCA作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树枝状聚氨酯。通过红外和紫外确定聚氨酯结构及小份子3BF接入到聚氨酯中。通过DSC和TG分别研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能,用拉伸实验研究其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聚氨酯修复过程主要是通过氢键,室温下可以实现多次修复,其修复率可达到66.7%。(2)离子型可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2000)、作为主要制备原料,4,6-二羟基嘧啶为第一步扩链,分散重氮黑3BF为第二步扩链剂,加入氯化镍溶液,在Ni2+和嘧啶之间构造一个离子键,通过红外和紫外确定聚氨酯结构及小分子单体接入到聚氨酯中。通过TG和拉伸测试分别研究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聚氨酯修复过程主要是通过离子键,需要60℃加热24h才能发生修复,其修复率可以达到75%。(3)偶氮双键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2000)主要制备原料,苏丹橙、分散翠蓝、分散红11分别作为不同的扩链剂,制备出了含偶氮双键聚氨酯和不含偶氮双键聚氨酯,通过红外和紫外确定聚氨酯结构及苏丹橙、分散翠蓝、分散红11分别接入到聚氨酯链中,通过TG和拉伸测试分别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它们的微观形貌。研究发现以苏丹橙为扩链剂的聚氨酯力学性能最好,而以分散红11为扩链剂的聚氨酯力学性能最差,含偶氮结构和不含偶氮结构聚氨酯本身都不具有修复功能,为下一步自修复聚氨酯研究打下基础。(4)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1000)、H3OP作为主要制备原料,DMPA作为第一步扩链剂,分散紫4作为第二步扩链,加入三乙胺中和,然后乳化成膜,通过红外和紫外确定聚氨酯结构及分散紫4接入到聚氨酯链中,用DSC和TG分别研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能。研究发现,所制备的树枝状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是一种无定型聚合物且它的热稳定性能很好。但是,它的修复性能不是很好。(5)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1000)、H3OP作为主要制备原料,DMPA作为扩链剂,分散黄5作为扩链剂,通过红外和紫外确定聚氨酯结构及分散黄5接入到聚氨酯链中用DSC和TG分别研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能。研究发现,所制备的树枝状可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是一种无定型均聚物且热稳定性能很好。但是,它的修复性能不是很好。
提雅嵋,陆文卿,孙安邦,姜红蕊,刘少杰,杨坤,刘延林[7](2019)在《有机硅密封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汽车用有机硅密封胶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方向。
赵忠强,张炜强,刘洪娟,李丹,李静静[8](2018)在《聚氨酯材料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文中提出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唯一一种可以通过化学组成及形态变化来调节其热塑性、粘弹性和热固性等性能的聚合物。除了致密型聚氨酯外,发泡型聚氨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并且可以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相应的性能。与其他材料相比,聚氨酯的关键技术特征是具备三维物理交联网络和一步法加工成型工艺。随着能源和资源的紧缺,材料结构日益要求轻量化,聚氨酯在复合材料和柔性复合胶粘剂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高品质装饰涂料或各种材料装饰保护方面,聚氨酯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聚氨酯也显示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可以持续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何冬梅,陈炳耀,温海军[9](2018)在《简述挡风玻璃胶的发展与应用》文中提出挡风玻璃胶属于聚氨酯密封胶,文章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动态和几类主要的聚氨酯胶黏剂,并对聚氨酯密封胶及挡风玻璃胶的应用做简要叙述,结合实际情况对今后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刘壮壮[10](2018)在《汽车密封胶用聚氨酯型底涂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单组份湿气固化聚氨酯密封胶以其优异的柔弹性、高粘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直接装配。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一种硅烷改性聚氨酯型底涂剂,用于改善聚氨酯密封胶使用过程中黏度大、粘接强度不足、耐候性差等问题。通过单因素法讨论不同的多元醇、催化剂、硅烷偶联剂等因素对底涂剂表干时间、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选用聚碳酸酯多元醇(PCDL1000)和聚醚多元醇(N210)共混制备的预聚体,丙酮/乙酸乙酯混合作为反应溶剂合成的底涂剂涂布性能较佳,储存稳定性也较好。(2)使用有机金属(DY-12)和叔胺类化合物(DMDEE)复配作为体系催化剂,协同作用较好,当催化剂总量占反应物总量的1‰,DY-12与DMDEE的质量比为3:7时,底涂剂表干时间8min。(3)使用高官能度的硅烷偶联剂T合成底涂剂,底涂剂的粘接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硅烷偶联剂。(4)聚氨酯预聚体、交联剂(PAPI)以及硅烷偶联剂作为底涂剂的主要成分,分别起到成膜、交联固化、促进粘接的作用。当预聚体和交联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5%、3%,硅烷偶联剂的封端率为10%时,合成的底涂剂能够明显提高密封胶对玻璃基材的粘接强度,经过泡水7 d,80℃烘1 d,70℃、100%RH环境中耐老化处理7 d后,底涂剂的剪切强度从1.48 MPa降至1.40 MPa,对比不使用底涂剂前的粘接强度(1.06 MPa),提高32%,破坏形式从界面破坏转为完全内聚破坏,附着力等级达1级。采用红外分析、热分析(TG)对合成的底涂剂进行检测,证实了本论文合成的硅烷改性聚氨酯型底涂剂包括湿气固化和硅氧烷水解交联两种固化机制。通过调节硅烷封端率,可有效的平衡两种固化体系,当硅烷偶联剂的封端率为10%时,制备的底涂剂表干时间为10 min,剪切强度为1.40 MPa。试验通过座滴法测定蒸馏水、二碘甲烷两种液体在固体聚合物表面的接触角,利用Owens与Wendt法估算固体表面能。结果表明:玻璃和铝板和聚氨酯密封胶之间的表面能相差较大,使用底涂剂后可将被粘基材与密封胶之间的表面能之差从4 m N/m缩小到12m N/m,更利于扩散,起到提高粘接强度的作用。与基材之间的表面张力差使得底涂剂在涂布过程中可能出现缩孔现象,选择合适的多元醇、反应溶剂可以降低出现缩孔的几率,同时,添加1.5‰的聚醚改性硅氧烷型润湿剂可有效改善缩孔问题。
二、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型聚氨酯胶在汽车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型聚氨酯胶在汽车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胶黏剂简介 |
1.2.1 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历史 |
1.2.2 聚氨酯胶黏剂的特点 |
1.2.3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 |
1.3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
1.3.1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原料组成 |
1.3.1.1 多元醇 |
1.3.1.2 异氰酸酯 |
1.3.1.3 催化剂 |
1.3.1.4 扩链剂与交联剂 |
1.3.1.5 增粘树脂 |
1.3.1.6 抗氧剂 |
1.3.1.7 填料 |
1.3.2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机理 |
1.3.3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胶接机理 |
1.3.4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3.5 单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特点及应用 |
1.3.6 双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特点及应用 |
1.4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现状 |
1.4.1 硅烷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2 丙烯酸树脂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3 填料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4 环保型PUR热熔胶 |
1.5 反应型PUR热熔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5.1 PUR热熔胶除泡及贮存稳定性 |
1.5.2 PUR热熔胶的发展方向 |
1.6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案 |
2.2.4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温度对PUR热熔胶合成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PUR热熔胶合成的影响 |
3.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不同软/硬段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5 不同R值对PUR性能的影响 |
3.2.6 不同催化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7 不同样片处理方式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8 稳定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8.1 稳定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8.2 粘度稳定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9 水解稳定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10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10.1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10.2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11 硅烷偶联剂改性PUR热熔胶 |
3.2.11.1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11.2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开放时间的影响 |
3.2.11.3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11.4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疏水性及耐水性的影响 |
3.2.11.5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热性能的影响 |
3.2.12 自制品与进口产品性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A组分的制备 |
4.2.2 B组分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值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2 多元醇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3 异氰酸酯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4 A组分NCO含量对双组分PUR性能的影响 |
4.3.5 扩链剂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6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3.6.1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力学及粘接性能的影响 |
4.3.6.2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 |
4.3.7 蓖麻油改性多元醇BHG-601对PUR性能的影响 |
4.3.7.1 BHG-601对PUR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4.3.7.2 BHG-601对PUR胶粘剂耐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硅藻土/锡酸锌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锡酸锌研究现状 |
1.2.1 合成方法 |
1.2.2 羟基锡酸锌的应用 |
1.2.3 阻燃机理 |
1.3 硅藻土简介 |
1.3.1 作为助滤剂应用 |
1.3.2 作为功能性填料应用 |
1.3.3 作为催化剂载体应用 |
1.3.4 作为绝缘阻燃材料应用 |
1.3.5 其他方面应用 |
1.4 湿固化聚氨酯研究进展 |
1.4.1 湿固化聚氨酯的固化机理 |
1.4.2 硅烷封端聚氨酯合成方法 |
1.4.3 硅烷封端剂的选择 |
1.4.4 湿固化聚氨酯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设计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3 DZHS-CP的制备 |
2.4 湿固化聚氨酯的合成 |
2.4.1 聚氨酯预聚体PU的合成 |
2.4.2 硅烷封端聚氨酯(SPUR)的合成 |
2.5 S-g-SPUR/DZHS-CP的制备 |
2.6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
2.6.1 w_(NCO)测定 |
2.6.2 吸水率 |
2.6.3 贮存稳定性 |
2.6.4 表干时间 |
2.6.5 黏度测试 |
2.6.6 流变测试 |
2.6.7 硬度 |
2.6.8 密度测试 |
2.6.9 接触角测试 |
2.6.10 X射线衍射仪分析(XRD) |
2.6.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XPS) |
2.6.1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6.13 核磁测试~1H-NMR |
2.6.1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6.15 TG测试 |
2.6.16 DSC测试 |
2.6.17 DMA测试 |
2.6.18 黏接强度测试 |
2.6.19 拉伸测试 |
2.6.20 S-g-SPUR/DZHS-CP的阻燃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DZHS-CP的制备及表征 |
3.1.1 温度的影响 |
3.1.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1.3 复合比的影响 |
3.1.4 合成机理 |
3.2 SPUR与 S-g-SPUR的合成 |
3.2.1 -NCO/-OH反应速率的研究 |
3.2.2 SPUR的合成 |
3.2.3 S-g-SPUR的合成 |
3.2.4 流变性分析 |
3.3 S-g-SPUR/DZHS-CP的研究 |
3.3.1 S-g-SPUR/DZHS-CP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
3.3.2 S-g-SPUR/DZHS-CP的拉伸性能及黏接性能 |
3.3.3 S-g-SPUR/DZHS-CP的阻燃性能 |
3.3.4 S-g-SPUR/DZHS-CP固化物的接触角 |
3.3.5 S-g-SPUR/DZHS-CP固化物的吸水率 |
3.3.6 S-g-SPUR/DZHS-CP的固化及其它性能 |
3.3.7 S-g-SPUR/DZHS-CP固化物的微观形貌 |
3.3.8 S-g-SPUR/DZHS-CP固化物的热性能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3)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
1.1.1 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
1.1.2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历史 |
1.1.3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
1.1.4 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5 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局限 |
1.2 封闭型聚氨酯 |
1.2.1 聚氨酯的封闭反应与解封反应 |
1.2.2 封闭剂的种类 |
1.2.3 封闭型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羟甲基环己酮的合成 |
2.3.2 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 |
2.4.2 羟值的测定 |
2.4.3 压缩剪切强度测试 |
2.4.4 FT-IR分析 |
2.4.5 TG分析 |
2.4.6 DSC分析 |
2.4.7 ~1H-NMR分析 |
2.4.8 ~(13)C-NMR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2 催化剂(T12)的用量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3 R值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4 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5 热压时间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6 热压温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7 TG分析 |
2.5.8 DSC分析 |
2.5.9 FT-IR分析 |
2.5.10 ~1H-NMR分析 |
2.5.11 ~(13)C-NM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腰果二酚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及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腰果二酚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异氰酸根的含量测定 |
3.4.2 羟值的测定 |
3.4.3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试 |
3.4.4 FT-IR分析 |
3.4.5 TG分析 |
3.4.6 DSC分析 |
3.4.7 ~1H-NMR分析 |
3.4.8 ~(13)C-NMR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反应体系NCO含量影响 |
3.5.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3.5.3 R值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3.5.4 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5 热压时间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6 热压温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7 TG分析 |
3.5.8 DSC分析 |
3.5.9 FT-IR分析 |
3.5.10 ~1H-NMR分析 |
3.5.11 ~(13)C-NMR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腰果二酚改性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4.3.2 腰果二酚改性制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 |
4.3.3 腰果二酚共混改性制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试 |
4.4.2 表干时间的测试 |
4.4.3 FT-IR分析 |
4.4.4 TG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_1 值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2 腰果二酚用量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3 催化剂用量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4 腰果二酚用量对胶粘剂表干时间的影响 |
4.5.5 FT-IR分析 |
4.5.6 TG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
1.1.1 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
1.1.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
1.1.3 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
1.1.4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 |
1.2 影响PU胶粘剂性能的因素 |
1.2.1 合成工艺 |
1.2.2 异氰酸根指数(R值) |
1.2.3 软硬段比例 |
1.2.4 中和 |
1.3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1.3.1 机械研磨法 |
1.3.2 乳液冷冻干燥法 |
1.3.3 溶液聚合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 |
2.2.1 实验步骤 |
2.2.2 反应方程式 |
2.2.3 实验装置图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聚氨酯预聚体粘度测试 |
2.3.2 熔化温度测试 |
2.3.3 施胶温度测试 |
2.3.4 剥离强度测试 |
2.3.5 差热-热重同步(DTG)测试 |
2.3.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
2.3.7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8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2.3.9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前言 |
3.2 可分散造粒的聚氨酯预聚体制备 |
3.3 分散原理及分散介质的选择 |
3.3.1 分散原理 |
3.3.2 分散介质选择 |
3.3.3 溶剂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4 R值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4.1 R总值对聚氨酯预聚体性能的影响 |
3.4.2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的影响 |
3.4.3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胶粘性的影响 |
3.4.4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5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结晶度及分子量 |
3.4.6 红外光谱分析 |
3.5 HDI/IPDI复配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5.1 HDI/IPDI复配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及剥离强度 |
3.5.2 HDI/IPDI复配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图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总结 |
4.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胶粘剂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汽车电子常用胶水类型 |
2.1环氧树脂 |
2.2聚氨酯胶粘剂 |
单组份反应原理 |
双组份反应原理 |
2.3丙烯酸胶粘剂 |
2.4有机硅胶粘剂 |
3总结 |
(6)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材料的概述及分类 |
1.2.1 单组份聚氨酯 |
1.2.2 双组份聚氨酯 |
1.2.3 聚氨酯粉末 |
1.2.4 水性聚氨酯 |
1.3 自修复材料 |
1.4 自修复聚氨酯研究概括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树枝状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谈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紫外光谱分析 |
2.3.3 热性能分析 |
2.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离子键可修复聚氨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离子型聚氨酯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紫外光谱分析 |
3.3.3 热性能分析 |
3.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偶氮双键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4.2.3 聚氨酯苏丹橙偶氮的制备 |
4.2.4 聚氨酯分散翠蓝的制备 |
4.2.5 聚氨酯分散红11 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力学性能表征 |
4.4.3 微观形貌分析 |
4.4.4 热性能分析 |
4.4.5 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的制备及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5.2.3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 的制备 |
5.2.4 薄膜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 4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5.3.3 热性能分析 |
5.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制备及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6.2.3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 制备 |
6.2.4 薄膜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红外光谱分析 |
6.3.2 紫外光谱分析 |
6.3.3 热性能分析 |
6.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有机硅密封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用胶的发展 |
2 有机硅密封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现状 |
2.1 车灯胶 |
2.2 其它部位用胶 |
3 我国汽车用有机硅密封胶发展趋势与机遇 |
4 结束语 |
(8)聚氨酯材料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聚氨酯泡沫材料 |
1.1 柔性聚氨酯泡沫 |
1.2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
1.2.1 硬质聚氨酯泡沫在建筑中的应用 |
1.2.2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技术 |
1.3 聚氨酯材料对噪声的控制 |
2 聚氨酯弹性体 |
2.1 浇注弹性体 |
2.2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发展趋势 |
3 基于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结构 |
4 油漆和涂料 |
4.1 汽车面漆 |
4.2 金属涂层 |
4.3 木器漆 |
4.4 塑料漆 |
4.5 纺织涂料 |
5 聚氨酯胶黏剂 |
5.1 鞋用胶黏剂 |
5.2 软包装胶黏剂 |
5.3 建筑和家具方面的应用 |
5.4 运输用胶黏剂 |
6 结语 |
(9)简述挡风玻璃胶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发展 |
1.1 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 |
1.2 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 |
2 应用情况 |
2.1 使用方法 |
2.2 应用 |
3 结束语 |
(10)汽车密封胶用聚氨酯型底涂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黏剂 |
1.1.1 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
1.1.2 聚氨酯胶黏剂的结构及特性 |
1.1.3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及原料组成 |
1.1.3.1 异氰酸酯 |
1.1.3.2 多元醇 |
1.1.3.3 催化剂 |
1.1.3.4 扩链剂和交联剂 |
1.1.3.5 溶剂 |
1.1.3.6 填料 |
1.2 聚氨酯密封胶 |
1.2.1 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进展 |
1.2.2 单组份湿气固化型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 |
1.3 聚氨酯密封胶用底涂剂 |
1.3.1 底涂剂的简介 |
1.3.2 底涂剂的粘接作用机理 |
1.3.2.1 机械理论 |
1.3.2.2 扩散理论 |
1.3.2.3 静电理论 |
1.3.2.4 吸附理论 |
1.3.2.5 化学键理论 |
1.3.3 底涂剂的分类 |
1.3.3.1 环氧型 |
1.3.3.2 有机硅偶联剂型 |
1.3.3.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型 |
1.4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底涂剂 |
1.4.1 有机硅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
1.4.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底涂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底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底涂剂的制备 |
2.2.3.1 底涂剂的合成工艺 |
2.2.3.2 试样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2.4.1 剩余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 |
2.2.4.2 固含量的测定 |
2.2.4.3 黏度的测定 |
2.2.4.4 表干时间的测定 |
2.2.4.5 剪切强度的测定 |
2.2.4.6 附着力等级的测定 |
2.2.4.7 耐老化性能测定 |
2.2.4.8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2.4.9 热失重分析(TG)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底涂剂固化历程的表征 |
2.3.1.1 红外谱图分析 |
2.3.1.2 热重分析 |
2.3.2 不同种类的多元醇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2.3.3 预聚体P-P的添加量对底涂剂的性能影响 |
2.3.4 底涂剂的固体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2.3.5 催化剂体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2.3.6 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2.3.7 封端率对底涂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2.3.8 交联剂的添加量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2.3.9 涂覆间隔时间对底涂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2.3.10 几种底涂剂间的性能比较 |
2.3.11 底涂剂对密封胶的适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触角法测表面能表征底涂剂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底涂剂的制备 |
3.2.3.1 底涂剂的合成工艺 |
3.2.3.2 试样的制备 |
3.2.4 底涂剂性能检测 |
3.2.4.1 剩余异氰酸根含量的的测定 |
3.2.4.2 黏度的测定 |
3.2.4.3 表干时间的测定 |
3.2.4.4 剪切强度的测定 |
3.2.4.5 附着力等级 |
3.2.4.6 耐老化性能 |
3.2.4.7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4.8 接触角的测定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1 合成预聚体的多元醇的种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3.3.1.1 合成预聚体的多元醇的种类对表面能的影响 |
3.3.1.2 合成预聚体的多元醇的种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3.3.2 溶剂的种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3.3.2.1 溶剂的种类对表面能的影响 |
3.3.2.2 溶剂的种类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 |
3.3.3 对涂布过程中出现的缩孔问题的研究 |
3.3.3.1 底涂剂出现缩孔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
3.3.3.2 润湿剂的用量对底涂剂缩孔问题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型聚氨酯胶在汽车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硅藻土/锡酸锌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D]. 刘静韵.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3]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黎嘉宁. 广西大学, 2019(06)
- [4]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明芬. 吉林大学, 2019(11)
- [5]胶粘剂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研究[A]. 卢勇. “创新材料引领汽车发展新机遇”——2019中国车用材料(西青)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9
- [6]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根.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 [7]有机硅密封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提雅嵋,陆文卿,孙安邦,姜红蕊,刘少杰,杨坤,刘延林. 有机硅材料, 2019(01)
- [8]聚氨酯材料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赵忠强,张炜强,刘洪娟,李丹,李静静. 涂层与防护, 2018(09)
- [9]简述挡风玻璃胶的发展与应用[J]. 何冬梅,陈炳耀,温海军.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7)
- [10]汽车密封胶用聚氨酯型底涂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刘壮壮.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