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曲面和平面曲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折线曲面和平面曲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折线、曲线型平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林康强[1](2020)在《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越趋复杂化,建筑师无论是用力学原理进行优化形态还是运用力学知识塑造造型设计,都常会陷入建筑与结构两个层面的沟通和合作问题。把这些问题放在设计层面上分析,会回归到问题的核心:形式与力学的关系能否找到合适平衡点。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数字设计一体化与传统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加剧了“形”与“力”的矛盾。面对矛盾,本文站在系统科学的角度并且回归数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揭示“形”与“力”特征规律并建构起“形”与“力”数字化协同关系,这是当前数字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国际上对数字化建筑与结构设计整合的理论进行运用、吸收和再创造,并且结合国内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运用参数化设计等主要研究方法,建构起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从而指导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和实践。本研究围绕数字建筑设计范畴,站在建筑师视角对进行“形”与“力”的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分别对“形”与“力”进行了新的认识,并且归纳总结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形”与“力”的缺失问题和协同的现实意义,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本研究从协同的理论基础、协同的根本、协同的实质、协同的理想目标、技术路径、实现途径、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认识论层面的理论建构,并提出参数化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新方法。文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课题的提出:数字建筑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存在着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以及设计一体化与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同时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研究主题和对象,并且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形”与“力”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深入剖析“形”与“力”的内涵和拓展数字建筑层面的意义,指出影响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析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和两者的联系性,为下一部分的理论建构提供依据和指导。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建构: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发现“形”与“力”协同的缺失问题以及协调的现实意义,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念”,并从协同理念的理想目标(高效性、适应性、动态性的统一)和内涵进行全面的理念诠释,包括协同的基础(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物质规则统一)、协同技术路线(“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实现途径(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设计框架。该部分将理论的分析视角转向指导应用实践的理论建构。第四部分主要是方法应用部分:在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三个方面,以“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作为技术路径,研究并提出较为具体的“形”与“力”协同设计方法,该部分也成为了本文的重要内容。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对未来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协同设计进行了展望。

张宇婷[2](2020)在《镇江悦都荟深基坑支护结构抢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证城市化进程下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深基坑工程逐渐成为工程类问题的研究热点,如何在保证深基坑安全稳定的同时满足经济性的要求,这使得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成为实际工程中的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以镇江悦都荟2#楼深基坑为背景,介绍了该项目烂尾8年,原支护结构远超使用年限早已失效,同时又在基坑北侧人行道路面下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下,基坑出现险情。应对险情,立即对P-N段进行土方反压回填,且同时对基坑边坡降土卸荷;对人行道下沉部位进行浇筑混凝土灌实,并配合市政管网单位对下沉部位地面进行机械拆除、土方挖运卸荷。按设计要求,针对现在的情况,制定了 P~N段深基坑支护结构抢险加固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介绍了几种常见支护结构的优缺点、适用条件。结合镇江悦都荟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以及周围现场环境等,提出两种支护结构抢险加固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初步选择了深基坑支护方案。2)利用理正软件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确定了支护体系的施工参数,并对稳定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最终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案:坑内采用Ⅳ型12m长拉森钢板桩加一道旋喷锚索及一道斜撑进行支护处理,平台上采用护坡土钉进行加固。3)针对P~N段此区域采取的支护结构,本文介绍了施工工序、基坑开挖步骤、降排水措施。并实施了符合该工程需求的基坑监测方案,确定了监测内容、监测作业方法和技术、监测点的布置和对监测数据的采集,为深基坑加固工作提供了指导意见。4)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该深基坑采取的加固方式有效避免了险情的加剧,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害,说明此支护加固方式安全可靠,确保了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本基坑出现险情提出的应急措施,以及支护结构抢险加固设计给有类似情况的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图[29]表[26]参[41]

宋中南[3](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郭虹位[4](2020)在《某高层建筑剪力墙混凝土置换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建筑进入修、建并重时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研究日趋成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结构加固改造工程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建筑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应用范围广,现有、新建规模大,当结构面临使用功能改造和安全问题时,采用加固改造技术可以保障建筑结构继续安全使用,增长结构的安全服役年限,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混凝土置换加固法在混凝土梁、墙、柱的加固中使用普遍,并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但剪力墙混凝土置换法的相关研究相比施工技术较为滞后。借助高层建筑剪力墙加固案例,对无支撑混凝土置换法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施工经验,以轴压比为指标控制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实际受力大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保证剪力墙混凝土在无支撑置换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安全和施工质量。建立加固灌浆料的回弹法专用测强曲线,以无损检测的方式,准确地检测剪力墙置换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情况,从而掌握剪力墙抗压承载能力。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混凝土应变相结合的办法,证实了无支撑置换法加固的剪力墙存在应力滞后现象。数值模拟研究证明,分段置换法的施工顺序影响加固剪力墙的应力分布情况,先置换墙段的应力大于后置换墙段,采用先置换剪力墙两端混凝土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并且抗震性能较好。置换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逐渐提高,但对剪力墙应力分布几乎无影响。以某剪力墙高层住宅案例为例,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法研究证明,置换混凝土强度适当增加对本案例的结构安全影响较小,结构保持合理的作用力分布和耗能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

刘朝阳[5](2020)在《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因素多、资金大、周期长,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而对这些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是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特点,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力求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目标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1)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与控制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包括目标模块、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模块,其中目标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个部分,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框架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为深入研究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理论。(2)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双层嵌套质量链,构建了施工过程链的系统动力学质量控制模型。以施工环节为重点,分析了包括决策、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外层质量链;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分和设计,嵌套了内层质量链。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因果回路图,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绘制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存量流量图,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敏感变量,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链控制效果。(3)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评价模型,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主体控制因素,构建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主体、对象及要素的综合分析,结合贝叶斯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主体能力优化和项目进度调控的多环节高速公路项目进度控制循环调控体系。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4)基于模糊关联模型和挣值法,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两阶段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运用模糊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成本预测评价指标。测算了与样本高速公路成本的贴近度和模糊关联度,构建了成本预测的模糊关联模型,进而对拟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路面工程等进行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挣值法从项目绩效管理角度出发,选择按固定时间段节点和按建设里程碑节点设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工期的两要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和控制,提出了成本管理建议。(5)构建了包含状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响应决策的多层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在状态监测模块中,利用多源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技术,对实体和信息源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融合优化。在风险评估模块中,分析了基本事件失效原因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响应决策模块中,基于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环境情况和事态变化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做出状态预测和决策响应。为高速公路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6)基于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多目标特点构建了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级协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础效益、复合效益及平衡指数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价,考虑多目标影响度的复杂性,将协调度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度评价,第二阶段是将质量-进度-成本作为整体再加入安全目标进行协调度评价。对RX高速15个标段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协调评价,提出了促进多目标协调管理的对策建议。

张国河[6](2019)在《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邯郸某基坑工程作为研究背景,分别应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和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和抗隆起进行验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2)应用Midas/GTS NX有限软件对基坑东侧1-1区域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周边地表沉降以及支护桩的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为15.16mm,最大沉降量为12.53mm,支护桩最大正弯矩为241.58kN·m,最大负弯矩为480.62 kN·m,最大剪力为278.99 kN,最大负剪力为251.83 kN;(3)将计算结果、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可知,支护结构的设计符合规范的安全性要求、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较为准确;(4)对支护结构进行影响性分析,主要考虑支护桩桩径和桩间距的影响。本文通过改变支护桩桩径和桩间距的方式来研究其影响,通过对比发现,适当增大桩径或减小桩间距能够有效地控制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保证基坑的稳定。综合考虑,本工程支护桩桩径取0.80m,桩间距1.60m较为合理。本文在工程施工前对基坑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其结果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帮助。在施工完成后又进行了设计值、模拟值和监测值的对比,分析了变形规律和产生差异原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为今后邯郸地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彭博[7](2019)在《钢筋混凝土现浇叠合梁施工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机械出现在了施工工地,使得建造更高层的建筑成为了可能。高层建筑也朝着“一体多用”、造型独特的方向迅猛发展,为了让高层建筑实现这些功能和特点,需要在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部位设置转换层。由于转换层结构的构件尺寸往往很大,这就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新问题和挑战,这种问题和挑战已经不是可以通过施工机械来解决的,需要从问题的根源来进行解决。因此对于研究转换层中大尺寸构件新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目前转换层中的大尺寸大多为转换梁。通过收集了大量的大尺寸转换梁的施工方案资料分析发现:对于这些大尺寸的转换梁的施工方案都采取了整体浇筑转换梁混凝土的方法并利用一些手段来减少混凝土裂缝,以保证其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案。在这些施工方案中,转换梁的体积较大,在浇筑转换梁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控制多个因素给管理者带来不便;转换梁梁下支撑的步距和跨距都很小,在搭设和拆除梁下支撑时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减小转换梁在施工时的体积,是解决原始施工方案中的关键因素,大尺寸转换梁采用“小梁抬大梁”这种叠合梁的浇筑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出发,对计算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承载力的公式进行简单推导,将叠合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普通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发现叠合梁的受弯承载力略高于普通梁的受弯承载力,使“小梁抬大梁”这种叠合梁的浇筑方法成为可能。利用ANSYS中的Solid65、Link180、Beam188和Combin14单元和单元生死技术,分别建立整浇梁、叠合梁和梁下支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叠合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混凝土应力云图、梁变形云图、钢筋应力图、梁的开裂荷载和梁下支撑的非线性屈曲荷载结果,得出了“小梁抬大梁”中小梁的最小高度的结论,并且通过具有相同高宽比和相同跨度的高大截面梁,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准确性和不唯一性。同时还考虑了叠合梁的叠合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对叠合梁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叠合面对叠合梁的受力最好。在此基础上,基于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前提,控制叠合梁混凝土的应力为目标条件下,提出了叠合梁施工方案一。在叠合梁的施工过程中,是需要拆除梁下支撑的,方案一并没有考虑混凝土强度随养护时间变化的因素。于是,对方案一进行了拆除梁下支撑时间上的优化,提出了支撑拆除时间可以由人为控制的叠合梁施工方案二,并通过建立梁和梁下支撑的整体模型来考虑梁和梁下支撑两者的相互影响对支撑拆除方式的影响。方案二经实践检验,在施工的便利性、快捷性和经济性上有显着的效果,这是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是本文的结论。

刘扬[8](2019)在《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文中提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依然持续快速增长,使其难以与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形式和日益提升的国际责任担当相适应。建筑产业是仅次于装备制造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其资源消耗量和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占社会总消耗量的30%和27%(2015年统计)。这种取舍难分的尴尬境况使其很自然地成为我国资源循环问题的焦点。2000年,在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14家建筑企业共同开发了“资源循环型住宅研究项目”,提出了资源循环型住宅的概念:以全寿命周期为视角,以实现住宅耐久性、可循环和低能耗为目的的住宅设计与评价体系。这为我国整合资源循环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建筑产业的资源循环相关技术由来已久,可大体概括为建国初期的“省材料”技术、六七十年代引入的“生态化”技术、八九十年代兴起的“装配式”技术和新世纪兴起的“长期适宜性”设计理念。尽管都与资源循环相关,但这些技术各有侧重、互有交融,并没有形成以设计为导向的统一的技术框架,使得具体研究呈现分散的状态,进而难以对具体设计提供兼容并蓄的指导和管理。当下的国内资源循环住宅研究,在继承了三原则及全寿命周期框架体系之外,也保留了其技术间缺乏衔接性的缺点。在具体研究层面,除缺乏对本土化的思考外,没有形成对各设计阶段的一般性约束,使得设计流程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进而导致结果的偏差。此外,由于缺乏适宜性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策略,相应法规的制定缺乏必要的依托,具体条文难免呈现出设计流程的缺失性、设计过程管制的忽视性和约束条款的失效性等特点。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本文拟以指导设计实践为目的,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出发,构建资源循环住宅的本土化技术框架。其中,理论层面从对住宅相关资源内涵与循环特点的辨析出发,构建资源循环的理论框架;现实层面从我国对各类资源的现实需求与研究现状出发,对照理论框架,形成本土化的技术框架。针对设计策略缺乏连贯性和约束性问题,本文以容积率、内外空间尺度与布局、设备网络组成、部件尺度与构造方式等核心设计要点为核心,依次形成对地块建设密度、形态空间尺度、设备组合方式和部件构造形式等设计阶段状态的优化,以循环理念提升住宅资源利用效率,进而组成完整的设计流程。针对评价标准缺乏指导性的问题,本文结合设计策略研究,以核心设计要点为评价对象,构建可以对过程和结果形成双重约束的评价标准。

朱强[9](2019)在《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碳排放增加,对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具有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越的优势,又兼顾板柱结构层高低、大柱网和空间布置灵活等特征,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碳排放量和温室效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建筑。但是目前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对不同参数下和不同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研究较少,空心板柱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还不够明确,尚未形成可适用于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针对空心板柱节点和空心板柱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件的受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参数化分析,提出了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结合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推导了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等代梁宽度计算公式;最后,基于“等同实心”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板厚、布管方向、肋宽、开孔大小和板配筋率等为研究对象,对11个空心板柱节点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试件的裂缝分布、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和应变分布规律等受力特性;(2)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参考各国关于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基于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空心楼盖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3)以空心率、弯矩作用方向、双向不平衡弯矩的作用等为研究对象,对6个空心板柱节点进行了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平衡弯矩对节点的受力过程、裂缝分布和破坏机理等受力性能,并基于ABAQUS分析了试件的整个受力过程,并对空心率、不平衡弯矩的大小、受拉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进行了参数化数值分析;(4)在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屈服线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且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5)依据节点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结果,设计和制作了一个两层的空心板柱结构模型,并开展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空心楼盖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滞回耗能能力、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并对空心楼盖板柱结构体系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柱截面、暗梁、板厚和管径等进行了参数化数值分析;(6)提出了顺管向和横管向刚度简化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空心板柱结构几何参数对等代梁宽度的影响,最后,基于等代框架法推导了中间框架和边框架等代梁宽度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了验证;(7)空心楼盖板柱结构体系通过选取合理的实心区范围和布管方式等,以达到与实心板柱结构体系相近的受力性能,最终提出“等同实心”的抗震设计方法。

周新显[10](2018)在《一种改进的性能化评估体系及S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的核心是对结构可能的震后损失进行量化评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建立在性能评估的基础之上,本质是“设计→评估→优化设计→再评估”的循环过程,关键在于确定性能目标和性能评估基准。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一种“前置”设计方法,期望通过建立在多重假设基础上的前置推导,得到满足指定性能目标的设计结果,其能力能否满足性能目标的要求值得商榷;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后置”评估方法,该方法不强调工程师采用何种“方法”取得设计结果,关心的是设计结果能否通过性能评估。国内外对结构性能分级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在构件性能化研究方面,课题组已经取得了混凝土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的研究成果,并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超限分析中进行了系统地应用。在结构性能与构件性能的相关关系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尚不成熟。实践中发现SRC构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相当常见,因国内外对SRC构件的性能化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限制了混凝土构件性能化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此,本课题主要围绕结构性能与构件性能的相关关系的量化和SRC构件的性能化两个核心课题,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分布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构件的重要性程度或业主个性化的需求,将构件划分为关键构件、普通构件和次要构件三类,分别建立结构性能水准与三类构件损伤性能水平的量化分布关系准则。在指定的地震水平下对结构进行多次激励,利用该方法对每次地震激励下的结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获得结构性能的统计分布规律,进一步取得结构抗震性能的概率评估结果。(2)将SRC构件的破坏性能划分为“完好”(C-1)、“轻微损坏”(C-2)、“轻中等破坏”(C-3)、“中等破坏”(C-4)、“比较严重破坏”(C-5)、“严重破坏”(C-6)、“失效”(C-7)共七个目标性能水平,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6个目标性能水平限值,包括“完好”限值(PYield)、“轻微损坏”限值(PLevel1)、“轻中等破坏”限值(PLimited)、“中等破坏”限值(PLevel2)、“比较严重破坏”限值(PLevel3)、“严重破坏”限值(PUltimate),其中PLimited =(PLevel1+PLvel2)/2。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性能水平对应的构件宏观破坏特征及其材料应变限值,选择位移角作为变形性能指标,基于材料应变损伤理论提出了 SRC构件性能指标量化准则。(3)基于ABAQUS开发S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分析程序包:1)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生成程序CreatMaterial.exe、2)前处理程序CreatINP.exe、3)后处理程序PostABAQUS.exe,其中,后处理程序嵌入了上述(2)的SRC构件性能指标量化准则,实现了对S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计算分析的自动化处理。(4)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利用仿真试验原理,在ABAQUS平台上进行加载试验,共创建了 3840个SRC梁构件、4860个工字型配钢和6246个十字型配钢的SRC柱试件,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参数分析研究。(5)通过对加载过程中截面变形分布特征图的研究,发现不同破坏类型的试件截面间位移角分布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规律。这是因为截面转角变形具有沿构件长度方向逐渐累积的特征,而截面间剪切位移角变形则不具备这种性质。选择截面间剪切变形组分所占的比例作为指标,提出了判断构件破坏类型的新方法。(6)在破坏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弯剪比和名义剪应力水平两个参数,分别针对SRC梁、工字型钢SRC柱和十字型钢SRC柱,提出了相应的破坏类型判断准则。结合参数分析结果发现,构件的破坏类型是造成塑性变形性能点随各参数分段线性分布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为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构件塑性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的计算公式提供了依据。(7)针对弯曲型破坏、弯剪型破坏和剪切型破坏三种不同的破坏类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逐步筛选回归策略,建立了 SRC梁、工字型钢SRC柱和十字型钢SRC柱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回归公式,并通过已有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在含有SRC构件的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二、折线、曲线型平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折线、曲线型平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建筑的设计困境
        1.1.2 数字化时代下结构形态设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课题的提出
        1.2.2 相关概念诠释
        1.2.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数字建筑相关研究
        1.4.2 结构形态相关研究
        1.4.3 协同学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剖析
    2.1 结构形态学中“形”与“力”的认识
        2.1.1 结构形态学的“形”与“力”关系
        2.1.2 “形”的认识
        2.1.3 “力”的认识
    2.2 影响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
        2.2.1 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
        2.2.2 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
        2.2.3 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
    2.3 “形”与“力”的特点剖析
        2.3.1 复杂化
        2.3.2 生态化
        2.3.3 数字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建构
    3.1 协同理论提出
        3.1.1 “形”与“力”协同的缺失
        3.1.2 “形”与“力”协同的现实意义
        3.1.3 数字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语境
    3.2 协同的理论基础
        3.2.1 复杂系统——整体性视角下的整合
        3.2.2 协同学——协同效应的涌现
        3.2.3 复杂性科学——设计的复杂性思维
        3.2.4 结构形态学——建筑与结构结合的基本立场
        3.2.5 建筑美学——理性认知的感性评价
        3.2.6 参数化设计——数字协同的技术手段
    3.3 协同的根本——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
    3.4 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数学规则统一
    3.5 协同的理想目标
        3.5.1 高效性
        3.5.2 适应性
        3.5.3 动态性
    3.6 协同的技术路径
        3.6.1 “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3.6.2 “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3.6.3 “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3.7 协同的实现途径
        3.7.1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3.7.2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3.7.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3.8 协同的内容框架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4.1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4.1.1 参数化的结构原型
        4.1.2 力学机制分析:应力分布与力流方向
    4.2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4.2.1 回应应力分布
        4.2.2 回应力流方向
    4.3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4.3.1 结构敏感参数
        4.3.2 模式调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5.1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5.1.1 自然的涌现现象
        5.1.2 结构形态的层次性逻辑
        5.1.3 层次中的仿生建构
    5.2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5.2.1 构建几何性图解的仿生思维
        5.2.2 构建几何镶嵌的参数化关联系统
        5.2.3 构建仿生的镶嵌结构网格
    5.3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5.3.1 涌现中对构成单元的调度
        5.3.2 涌现中对仿生尺度的调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6.1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6.1.1 拓扑优化生形的数学模型
        6.1.2 拓扑优化生形方法及流程
        6.1.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的多样性探讨
    6.2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6.2.1 面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6.2.2 体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6.3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6.3.1 留“空”的调度
        6.3.2 以球壳结构形态创作为例的调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镇江悦都荟深基坑支护结构抢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支护设计发展现状
        1.2.2 基坑工程监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优选及设计理论
    2.1 深基坑支护结构分类
        2.1.1 放坡开挖支护
        2.1.2 地下连续墙支护
        2.1.3 钢板桩支护
        2.1.4 深层搅拌桩支护
        2.1.5 土钉墙支护
        2.1.6 内支撑支护
    2.2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理论
        2.2.1 水平变形
        2.2.2 竖向变形
    2.3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2.3.1 支护结构设计极限状态
        2.3.2 安全等级划分
        2.3.3 支护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2.4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2.4.1 极限平衡法
        2.4.2 弹性地基梁法
        2.4.3 有限元法
    2.5 本章小结
3 悦都荟2#深基坑抢险加固设计计算
    3.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3.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3.3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3.4 排桩抢险加固设计
        3.4.1 基坑剖面设计简图
        3.4.2 设计参数
        3.4.3 各工况内力计算结果
        3.4.4 嵌固深度计算
        3.4.5 整体稳定性计算
        3.4.6 抗倾覆性计算
        3.4.7 抗隆起计算
    3.5 土钉墙抢险加固设计
        3.5.1 土钉墙剖面设计简图
        3.5.2 设计参数
        3.5.3 整体稳定性计算
        3.5.4 抗拔承载力计算
        3.5.5 受拉承载力计算
        3.5.6 混凝土面层计算
        3.5.7 抗隆起计算
    3.6 支护结构参数图
    3.7 本章小结
4 悦都荟2#深基坑支护抢险加固施工
    4.1 施工准备
    4.2 钢板桩施工
        4.2.1 钢板桩的施工顺序
        4.2.2 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4.2.3 钢板桩施工方法
    4.3 预应力旋喷锚索施工
        4.3.1 施工参数
        4.3.2 预应力旋喷锚索施工步骤
    4.4 护坡土钉施工
        4.4.1 护坡土钉的施工顺序
        4.4.2 土钉的施工
        4.4.3 喷射混凝土面层
    4.5 钢管支撑施工
    4.6 基坑排水
    4.7 基础土方开挖
    4.8 钢板桩拔除
    4.9 本章小结
5 深基坑监测支护分析
    5.1 基坑监测的重要性、目的
    5.2 基坑监测的依据及内容
    5.3 监测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
    5.4 监测点布置
    5.5 监测报警指标与应急措施
    5.6 监测数据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2.2.1 胶凝材料
        2.2.2 骨料
        2.2.3 其他原材料
    2.3 CFC的配合比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2.4.4 CFC的物理性能
        2.4.5 CFC的力学性能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3.1 引言
    3.2 降温材料概述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3.3.1 原材料的选择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3.3.3 性能测试
        3.3.4 结果与讨论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3.4.2 性能测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3.5.3 应用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4.2.2 材料的配合比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4.3.2 测试设备
        4.3.3 测试方法
        4.3.4 强度试验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4.4.2 制备工艺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5.1 引言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4.2 制备工艺
        5.4.3 物相分析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7.2 涂料制备工艺
        5.7.3 检测方法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6.1 引言
    6.2 应用项目简介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6.2.3 工程难点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6.3.5 立体绿化技术
        6.3.6 建筑遮阳技术
        6.3.7 光电技术
    6.4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某高层建筑剪力墙混凝土置换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简介
    1.3 无支撑混凝土置换法特点
    1.4 混凝土置换法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施工方案
    2.1 工程概况
    2.2 无支撑混凝土置换法理论基础
        2.2.1 采用无支撑混凝土置换法的前提条件
        2.2.2 施工承载力计算
    2.3 剪力墙置换顺序
    2.4 加固材料
    2.5 施工工艺
        2.5.1 梁、板临时支撑搭设
        2.5.2 混凝土拆除
        2.5.3 钢筋整理
        2.5.4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
        2.5.5 模板工程
        2.5.6 混凝土浇筑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置换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变监测
    3.1 回弹法监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3.1.1 试验仪器
        3.1.2 测强曲线
    3.2 混凝土应变监测
        3.2.1 应变监测仪器
        3.2.2 测点布置
        3.2.3 应变数据处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置换剪力墙有限元模拟
    4.1 ABAQUS简介
    4.2 模型本构关系
        4.2.1 钢筋、混凝土构建方式
        4.2.2 单元选择
        4.2.3 塑性准则
        4.2.4 材料本构
    4.3 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原理
        4.3.1 生死单元法简介
        4.3.2 混凝土原位激活
    4.4 置换模拟
        4.4.1 模拟置换准确性验证
        4.4.2 试件参数
        4.4.3 影响因素—置换顺序
        4.4.4 影响因素—置换混凝土强度等级
        4.4.5 无支撑置换剪力墙存在的问题
    4.5 分段置换剪力墙抗震性能
        4.5.1 实验方案
        4.5.2 数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计算实例
    5.1 分析原理
        5.1.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5.1.2 时程分析法
        5.1.3 本构关系
        5.1.4 瑞利阻尼
        5.1.5 损伤因子
    5.2 建筑概况
    5.3 地震波选取
    5.4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5.4.1 楼层剪力
        5.4.2 楼层弯矩
        5.4.3 层间位移角
        5.4.4 结构损伤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2.1.1 高速公路及建设投入
        2.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2.1.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项目管理理论
        2.2.1 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2.2.2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2.3 系统分析模型与方法
        2.3.1 多目标协同管理
        2.3.2 系统动力学
        2.3.3 贝叶斯网络
        2.3.4 模糊关联模型
        2.3.5 事故树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系统分析
    3.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体系
        3.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目标
        3.1.2 多目标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3.2 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核心要素及关系分析
        3.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3.2.2 以项目安全目标为基础的质量-进度-成本关联关系分析
    3.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3.3.1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3.3.2 高速公路建设土地政策
        3.3.3 高速公路建设金融政策
        3.3.4 高速公路建设产业政策
        3.3.5 高速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3.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分析
        3.4.1 组织协调机制
        3.4.2 信用评价机制
        3.4.3 利益分配机制
        3.4.4 信息共享机制
        3.4.5 绩效考核机制
    3.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新技术应用
        3.5.1 隧道监控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3.5.2 桥梁施工和监测智能化设备提升了工程质量
        3.5.3 物料出入库监测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5.4 智能压路机系统提高了施工质量
        3.5.5 无人机监测测绘技术提高了监测水平
        3.5.6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综合监控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链协调优化与控制管理
    4.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链构成
        4.1.1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1.2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特征分析
        4.1.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链的构成与管理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过程质量链风险传递与仿真分析
        4.2.1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关系模型的构建
        4.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流量图设计
        4.2.3 施工质量链控制流程与仿真
    4.3 质量链动态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4.3.1 质量动态控制策略与优化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
    5.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体系分析
        5.1.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原则
        5.1.2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要素的组成
        5.1.3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主体与环境因素分析
        5.1.4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流程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关键影响因素评价
        5.2.1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5.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5.2.3 关键因素提取与评价
    5.3 RX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案例分析
        5.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5.3.2 进度偏差分析
        5.3.3 进度影响因素再评定
        5.3.4 进度计划方案调整
    5.4 本章小结
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
    6.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6.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影响因素
        6.1.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构成分类
        6.1.3 建设期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6.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2.1 模糊关联样本的选取条件
        6.2.2 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3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两阶段管控
        6.3.1 RX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6.3.2 基于模糊关联模型的项目成本预测
        6.3.3 基于挣值法的项目成本控制
    6.4 本章小结
7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7.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分析
        7.1.1 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1.2 安全风险分类分析
        7.1.3 典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7.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7.2.1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结构设计
        7.2.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7.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
        7.3.1 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风险信息获取
        7.3.2 高速公路建设多源信息风险监测模型
    7.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评估
        7.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机制
        7.4.2 事故树在桥梁施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预警与决策
        7.5.1 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安全预警分析
        7.5.2 安全风险的智能决策响应
        7.5.3 基于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7.6 本章小结
8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
    8.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的构建
        8.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8.1.2 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8.1.3 目标管理水平分项评价
    8.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8.2.1 协调度评价原理
        8.2.2 高速公路多目标协调评估模型构建
        8.2.3 目标间协调度的二维系统矩阵
    8.3 实证研究
        8.3.1 RX高速项目概况
        8.3.2 项目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
        8.3.3 多目标管理协调度计算
        8.3.4 促进多目标协调的对策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坑工程的特点
    1.3 桩锚支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基坑工程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分析
    2.1 基坑的支护类型
    2.2 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2.3 基本土压力准则
        2.3.1 静止土压力
        2.3.2 朗肯土压力
        2.3.3 库仑土压力
    2.4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分析
        2.4.1 桩锚支护结构的组成
        2.4.2 桩锚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
        2.4.3 桩锚支护结构的特点
        2.4.4 桩锚支护结构设计
        2.4.5 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
        2.4.6 桩锚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设计计算
    3.1 工程概况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条件
        3.2.3 地质构造
        3.2.4 场地地层岩性
        3.2.5 水文地质条件
        3.2.6 地震效应
    3.3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3.4 支护结构设计
        3.4.1 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3.4.2 设计软件的特点
        3.4.3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3.4.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3.4.5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
    3.5 基坑监测
        3.5.1 监测目的
        3.5.2 监测的内容
        3.5.3 监测点的布置
        3.5.4 监测频率和预警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坑支护结构数值模拟
    4.1 Midas/GTS NX概述
    4.2 模型的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建模流程
        4.2.3 本构模型的选取
        4.2.4 尺寸选取
        4.2.5 参数选取
        4.2.6 建立模型
        4.2.7 定义施工工况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基坑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4.3.2 基坑竖向位移结果分析
        4.3.3 支护桩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4.3.4 支护桩弯矩结果分析
        4.3.5 支护桩剪力结果分析
        4.3.6 锚杆应力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对比
    5.1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5.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5.3 地表沉降的对比分析
    5.4 支护桩弯矩对比分析
    5.5 支护桩剪力对比分析
    5.6 支护结构影响性分析
        5.6.1 基坑变形因素分析
        5.6.2 支护桩桩径影响性分析
        5.6.3 支护桩桩距影响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钢筋混凝土现浇叠合梁施工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叠合梁的定义及特点
        1.3.1 叠合梁的定义和分类
        1.3.2 叠合梁的特点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国内外的发展
        1.4.1 叠合梁在国外的发展
        1.4.2 叠合梁在国内的发展
    1.5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国内外的研究
        1.5.1 叠合梁承载力的研究
        1.5.2 叠合梁叠合面的研究
        1.5.3 叠合梁施工的研究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现浇混凝土叠合梁施工的技术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施工方案
        2.1.2 施工难点
    2.2 叠合梁受力特点
        2.2.1 叠合梁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超前”现象
        2.2.2 后浇混凝土受压的“应变滞后”现象
    2.3 叠合梁和梁下支撑的设计计算
        2.3.1 叠合梁正截面计算理论
        2.3.2 先后浇筑高度的选择
        2.3.3 叠合面的处理
        2.3.4 梁下支撑的计算
    2.4 采用不同浇筑方案时梁下支撑承载力分析
        2.4.1 采用整体浇筑方案时梁下支撑承载力分析
        2.4.2 采用叠合梁浇筑方案时梁下支撑承载力分析
    2.5 采用不同浇筑方案时经济性和安全性分析
        2.5.1 梁下支撑的经济性分析
        2.5.2 梁下支撑的安全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施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1 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塑性准则及本构关系
        3.1.1 混凝土破坏准则
        3.1.2 材料进入塑性的判断准则
        3.1.3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3.1.4 钢筋的本构关系
    3.2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有限元计算
        3.2.1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择
        3.2.2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用
        3.2.3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数值计算模型的选择
        3.2.4 设计模型
        3.2.5 模型的建立
        3.2.6 边界条件设置及加载
        3.2.7 求解设置
    3.3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梁下支撑有限元计算
        3.3.1 梁下支撑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择
        3.3.2 梁下支撑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3 梁下支撑边界条件及求解策略的设置
    3.4 模拟结果分析
        3.4.1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应力分析
        3.4.2 混凝土叠合梁的变形分析
        3.4.3 混凝土叠合梁的钢筋应力分析
        3.4.4 混凝土叠合梁的开裂荷载的分析
        3.4.5 混凝土叠合梁梁下支撑屈曲荷载分析
        3.4.6 混凝土叠合梁不同叠合面对叠合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浇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4.1 叠合梁先浇筑截面高度的优化
        4.1.1 先浇筑截面混凝土养护时间的选择
        4.1.2 先浇筑截面高度的选择
        4.1.3 其他大截面尺寸梁先浇截面高度的选择
        4.1.4 不同浇筑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4.2 梁下支撑优化
        4.2.1 步距和跨距的选择
        4.2.2 梁下支撑拆除方法的选择
        4.2.3 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4.3 叠合梁施工方法的应用与推广
        4.3.1 优化方案的工程应用
        4.3.2 叠合梁施工技术的工程总结
        4.3.3 推广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结论
    5.3 论文的不足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附录B 50mm和100mm网格划分尺寸的计算验证
附录C ANSYS建模命令流
    C.1 叠合梁建模分析命令流
    C.2 梁下支撑建模分析命令流

(8)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碳减排的责任
        1.1.2 住宅领域的资源利用问题
        1.1.3 我国相关政策
    1.2 理论溯源
        1.2.1 废弃物交换
        1.2.2 工业生态学
        1.2.3 循环经济
        1.2.4 资源循环概念的产生
    1.3 国外理论综述
        1.3.1 欧美相关理论综述
        1.3.2 日本相关理论综述
    1.4 国内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4.1 源头与引入
        1.4.2 相关法规
        1.4.3 设计实践
        1.4.4 理论体系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资源循环住宅设计策略框架的生成
    2.1 语义辨析
        2.1.1 资源
        2.1.2 循环
        2.1.3 资源循环
        2.1.4 住宅
    2.2 循环层级与资源类型
    2.3 资源解析
        2.3.1 土地
        2.3.2 空间
        2.3.3 使用资源
        2.3.4 建筑材料
    2.4 理想模式
        2.4.1 土地循环的理想模式
        2.4.2 空间循环的理想模式
        2.4.3 使用资源循环的理想模式
        2.4.4 建筑材料循环的理想模式
    2.5 国内当下研究与缺欠
        2.5.1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容积率的管理现状与研究
        2.5.2 我国住宅空间循环与研究现状
        2.5.3 我国当下资源循环设备利用与研究现状
        2.5.4 我国建筑材料循环与研究现状
    2.6 技术框架的生成
        2.6.1 规划设计策略
        2.6.2 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2.6.3 设备网络设计策略
        2.6.4 部件构造设计策略
    2.7 其他研究问题与篇幅安排
    本章小结
3 规划设计策略——最优容积率
    3.1 推算流程
    3.2 住宅需求量
        3.2.1 总人口
        3.2.2 城市人口峰值的推算
        3.2.3 理想家庭规模
        3.2.4 套均面积
        3.2.5 非居住因素
    3.3 居住用地可供给量
        3.3.1 耕地需求量
        3.3.2 其他类型用地
    3.4 平均容积率
        3.4.1 具体城市的建设用地
        3.4.2 具体城市的人口峰值
        3.4.3 未来居住用地比重与配套公建标准
    3.5 具体地块容积率
    本章小结
4. 空间与形态设计策略——开放式设计
    4.1 三维形态优化策略
        4.1.1 基本计算思路
        4.1.2 特定面积的体量优选
        4.1.3 面积变化中的体量优选
    4.2 内部空间开放策略
        4.2.1 空间弹性的提升
        4.2.2 增减协调
        4.2.3 低影响
    4.3 外形开放设计
        4.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3.2 住宅的形态分类方式
        4.3.3 基本类型举例
        4.3.4 多变支撑体的生成方法
    本章小结
5. 设备网络设计策略——资源循环网络的构建
    5.1 住宅内部资源循环框架的生成
        5.1.1 住宅内部的资源类型
        5.1.2 住宅内部资源循环基本框架
    5.2 资源的直接需求
        5.2.1 热的直接需求
        5.2.2 电的直接需求量(包含照明)
        5.2.3 水的直接需求量
        5.2.4 气(通风)的直接需求量
    5.3. 外部可再生资源的供给潜力
        5.3.1 太阳能辐射量
        5.3.2 降水
        5.3.3 风力发电
    5.4 各项资源的彼此转化与效率
        5.4.1 光——电转化
        5.4.2 光——热转化
        5.4.3 电采暖
        5.4.4 水源热泵
        5.4.5 空气热回收
    5.5 住宅内部资源平衡网络的生成
        5.5.1 太阳辐射转化的优先级
        5.5.2 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
        5.5.3 不同设备网络结构之间的效率比较
    5.6. 实体设计
        5.6.1 水的收集
        5.6.2 太阳能热电生产转化装置
        5.6.3 层间风压平衡阀
    本章小结
6.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一——预防性构造设计
    6.1 既有住宅调研对象的选择
        6.1.1 维修周期
        6.1.2 建筑类型
        6.1.3 调研小区的选择
    6.2 病状生成基本诱因
        6.2.1 水气滞留
        6.2.2 冷热变化
        6.2.3 风力作用
        6.2.4 内力作用
        6.2.5 传热系数
        6.2.6 形态因素
        6.2.7 人为因素
        6.2.8 住宅病状信息框架
    6.3 调研结果汇总
    6.4 病理判断与预防性设计
        6.4.1 外墙面部(饰面层、门窗角、落水管)
        6.4.2 阳台部(支撑、面板)
        6.4.3 底层防护部(泛水、散水、落水管口)
        6.4.4 公共交通空间(入户门、竖向管道、楼梯)
    本章小结
7.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二——基于居住行为的模数网格
    7.1 居住行为的采集和频率统计
    7.2 居住行为的筛选
    7.3 家庭居住行为集合的形成
        7.3.1 马斯洛需求定义的引申和行为分级
        7.3.2 依照家庭类型划分的居住行为集合
    7.4 居住行为的空间尺度(23种)
        7.4.1 生理需求类行为
        7.4.2 安全需求类行为
        7.4.3 社交需求行为
        7.4.4 尊重需求行为
        7.4.5 自我实现需求行为
    7.5 套型设计与模数网格的生成
    本章小结
8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三——易拆装设计
    8.1 易拆装联接的基本方式
        8.1.1 螺栓连接
        8.1.2 弹簧连接
        8.1.3 磁性连接
        8.1.4 卡扣连接
        8.1.5 绳扣连接
        8.1.6 胶粘连接
    8.2 设计流程及示例(以梁柱结合部为例)
        8.2.1 初步设计
        8.2.2 受力分析
        8.2.3 接合部安全系数、变形量分析及设计优化
    8.3 接合部设计列举
        8.3.1 基础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
        8.3.2. 基础部与上部支撑体的连接
        8.3.3 围护结构的安装与连接
        8.3.4 内填充体
    本章小结
9. 资源循环住宅评价指标体系
    9.1 当下相关标准的缺失
    9.2 资源循环住宅评价标准基本构成
        9.2.1 组成结构
        9.2.2 概念框架
        9.2.3 评价范畴
        9.2.4 指标体系
        9.2.5 权重系数
        9.2.6 分值设定与分级标准
    9.3 评分项及指标值
        9.3.1 规划(11分)
        9.3.2 空间形态(27分)
        9.3.3 设备网络(42分)
        9.3.4 部件构造(22分)
    9.4 实践案例评价
        9.4.1 北京雅士合金公寓(1星级)
        9.4.2 日本竹中工务社资源循环住宅设计提案(2星级)
        9.4.3 资源循环住宅的理想设计(3星级)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城市住宅节能率的变化
附录2 我国城市住宅节能率淘汰值的计算
附录3 我国各类建材可再生比重的说明
附录4 大连既有住区病状调研数据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板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1.3 空心楼盖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本课题组研究现状
    1.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相关理论
        1.4.1 等代框架法
        1.4.2 空心楼盖抗弯刚度计算
        1.4.3 拉杆拱模型
        1.4.4 屈服线理论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试验
    2.1 引言
    2.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件制作
        2.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2.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2.4 测点布置
    2.5 主要试验现象
    2.6 主要试验结果
        2.6.1 荷载-位移曲线
        2.6.2 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2.6.3 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2.6.4 冲切角
    2.7 试验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心板柱节点在不平衡弯矩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试验
    3.1 引言
    3.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3.2.1 试件设计
        3.2.2 试件制作
        3.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3.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3.4 测点布置
    3.5 主要试验现象
    3.6 主要试验结果
        3.6.1 荷载-位移曲线
        3.6.2 柱上板带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3.6.3 板面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3.7 试验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心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理论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分析的参数选择
        4.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4.2.2 钢筋的本构关系
        4.2.3 混凝土塑性
        4.2.4 模型与边界条件
        4.2.5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4.2.6 加载过程与求解控制
    4.3 有限元主要计算结果
        4.3.1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
        4.3.2 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
        4.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4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参数对空心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的影响
        4.4.1 空心率的影响
        4.4.2 不平衡弯矩值的影响
        4.4.3 配筋率的影响
        4.4.4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4.5 设置暗梁的影响
        4.4.6 暗梁梁宽的影响
        4.4.7 暗梁配筋率的影响
        4.4.8 暗梁配箍率的影响
        4.4.9 空心的影响
    4.5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4.5.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理论
        4.5.2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公式推演
        4.5.3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4.6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4.6.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计算理论
        4.6.2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公式推演
        4.6.3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4.6.4 不平衡弯矩作用与冲切承载力的相关性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心板柱结构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模型试验
    5.1 引言
    5.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5.2.1 试件设计
        5.2.2 试件制作
        5.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5.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5.3.1 试验装置
        5.3.2 试验方案
    5.4 测点布置
    5.5 主要试验现象
        5.5.1 破坏过程
        5.5.2 破坏形态
    5.6 试验结果分析
        5.6.1 荷载-位移曲线
        5.6.2 滞回曲线
        5.6.3 骨架曲线
        5.6.4 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5.6.5 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5.6.6 承载能力确定
        5.6.7 强度退化
        5.6.8 刚度退化
        5.6.9 延性性能
        5.6.10 耗能能力
        5.6.11 水平位移分析
    5.7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模型试验的ABAQUS模拟
        5.7.1 模型概况
        5.7.2 加载控制及收敛调整
        5.7.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5.7.4 不同设计参数的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计算分析
    6.1 引言
        6.1.1 等代梁宽度取值的相关研究
        6.1.2 等代梁系数计算
    6.2 等代梁系数有限元模拟
        6.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6.2.2 等代梁系数有限元计算
    6.3 等代梁宽度系数取值和规范比较
    6.4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有限元验证
    6.5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PUSH-OVER验证
        6.5.1 水平加载模式和push-over工况
        6.5.2 美国UBC规范反应谱与中国规范反应谱参数转化
        6.5.3 塑性铰发展
        6.5.4 抗震性能评估
        6.5.5 结果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7.1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方法
        7.1.1 “等同现浇”概念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7.1.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方法
    7.2 空心板柱节点实心区范围研究
        7.2.1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与实心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7.2.2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实心区范围研究
    7.3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抗弯刚度研究
        7.3.1 单向布管空心板双向抗弯刚度计算
        7.3.2 节点区格板截面惯性矩计算
    7.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7.4.1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竖向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7.4.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水平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7.5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般规定
        7.5.1 材料
        7.5.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限值
        7.5.3 结构布置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本文主要结论
        8.1.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研究
        8.1.2 空心板柱节点在不平衡弯矩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研究
        8.1.3 空心板柱结构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8.1.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研究
        8.1.5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8.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一种改进的性能化评估体系及S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际上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发展、现状及紧迫性
    1.4 基于性能的SRC构件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4.1 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问题
        1.4.2 剪切粘结破坏
        1.4.3 型钢混凝土梁
        1.4.4 型钢混凝土柱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
    2.1 引言
    2.2 建筑结构性能化的“三层次”理论
    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
        2.3.1 传统的抗震设计过程
        2.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过程
    2.4 典型的基于性能抗震评估方法
        2.4.1 ASCE41方法
        2.4.2 FEMAP58方法
        2.4.3 ASCE 41方法和FEMAP58方法的评价
    2.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对试验数据库的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改进的性能化目标体系
    3.1 引言
    3.2 一种改进的性能化目标体系的提出
    3.3 构件性能化
        3.3.1 力控制型构件和变形控制型构件
        3.3.2 构件变形性能水平和承载力性能水平
    3.4 基于统计分布的构件损伤性能水平与结构性能水准关系
    3.5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SRC构件的性能化
    4.1 引言
    4.2 ASCE 41构件性能量化方法
    4.3 Priestley构件性能量化方法
        4.3.1 截面极限状态
        4.3.2 结构极限状态
        4.3.3 Priestley建议的构件性能点确定方法
    4.4 Eurocode 8构件性能量化方法
        4.4.1 RC构件极限状态指标限值
        4.4.2 钢结构构件(包括SRC组合构件)极限状态指标限值
    4.5 戚永乐博士提出的构件性能量化方法
    4.6 本课题SRC构件性能量化准则
        4.6.1 基本模型
        4.6.2 基于应变极限的构件性能量化准则
        4.6.3 构件性能量化原则的补充约束
        4.6.4 关于材料应变极限的讨论
        4.6.5 剪切粘结型破坏的SRC构件性能量化的二次讨论
        4.6.6 SRC构件性能量化指标
    4.7 性能指标量化分析程序开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SRC构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前后处理程序开发
    5.1 引言
    5.2 SRC构件的有限元分析
        5.2.1 钢材本构
        5.2.2 混凝土本构
        5.2.3 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实用参数
    5.3 SRC构件的数值仿真分析验证
        5.3.1 试验源
        5.3.2 单元类型讨论
        5.3.3 仿真分析可靠性验证
    5.4 参数建模方法及前处理程序CreatINP.exe程序开发
    5.5 后处理程序PostABAQUS.exe开发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SRC梁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6.1 引言
    6.2 SRC梁数值仿真试验设计
        6.2.1 影响因素
        6.2.2 试验设计
    6.3 单参数影响分析
        6.3.1 剪跨比
        6.3.2 综合配钢率
        6.3.3 腹板配钢率
        6.3.4 配箍特征值
        6.3.5 等效综合受拉配筋(钢)率
        6.3.6 等效综合受压配筋(钢)率
        6.3.7 拉压配筋(钢)差特征值
    6.4 破坏类型分析
        6.4.1 SRC梁截面加载变形特征图
        6.4.2 试件破坏类型判断准则
        6.4.3 实用破坏类型判断准则
    6.5 变形性能分析
        6.5.1 工程适用性分析
        6.5.2 SRC梁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回归分析
    6.6 应用举例及性能公式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SRC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7.1 引言
    7.2 SRC柱数值仿真试验设计
        7.2.1 影响因素
        7.2.2 轴压力代表值
        7.2.3 试验设计
    7.3 单参数影响分析
        7.3.1 配钢形式及抗剪(腹板)配钢率的影响
        7.3.2 剪跨比
        7.3.3 轴压力系数设计值
        7.3.4 配箍特征值
        7.3.5 等效翼缘配钢率
        7.3.6 单侧纵筋配筋率
    7.4 破坏类型分析
        7.4.1 SRC柱截面加载变形特征图
        7.4.2 试件破坏类型判断准则
        7.4.3 实用破坏类型判断准则
    7.5 变形性能分析
        7.5.1 工程适用性分析
        7.5.2 工字型钢SRC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
        7.5.3 十字型钢SRC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
        7.5.4 归纳总结
        7.5.5 补充说明
    7.6 应用举例及性能公式验证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后续研究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折线、曲线型平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D]. 林康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镇江悦都荟深基坑支护结构抢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监测[D]. 张宇婷.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某高层建筑剪力墙混凝土置换研究与应用[D]. 郭虹位. 湖南大学, 2020(07)
  • [5]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D]. 刘朝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D]. 张国河.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7]钢筋混凝土现浇叠合梁施工工艺的研究[D]. 彭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D]. 刘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朱强. 东南大学, 2019(01)
  • [10]一种改进的性能化评估体系及S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 周新显.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折线曲面和平面曲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