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新时期文学主题分析的反封建自我之一

呼唤新时期文学主题分析的反封建自我之一

一、呼唤反封建的自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分析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汪大贺[1](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研究指明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郑晓锋[2](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陈秀娟[3](2020)在《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文中提出2017年,汪曾祺逝世20周年。2020年,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惯于以整数年为纪念年的当代文学界,自然免不了以各种方式纪念汪曾祺。期刊和出版社掀起了一场重读和重评汪曾祺的热潮:除却《受戒》之后汪曾祺八十年代经典形象,九十年代、四十年代、“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时期汪曾祺的写作样貌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纵观汪曾祺的研究史,我们发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成为汪曾祺研究历程中的一个缺口。而填补这个研究缺口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何以“横空出世”,也在于于丰富驳杂的历史现场,寻找八十年AI写作作主体和文学主体“新变”的源点,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以“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为切入点,采取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捕捉汪曾祺进入“伤痕文学时代”的两重心境,打开通往汪曾祺重返文坛写作之路的秘密之门。通过细读“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小说文本《骑兵列传》、《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辨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的异质性,思索汪曾祺的写作前史与八十年代汪曾祺经典形象的关系,探寻八十年代汪曾祺形象建构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次,结合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找寻汪曾祺的文学资源,追溯汪曾祺异质性形成的条件。以汪曾祺早年、青年、中年的人生历程为经,以高邮、昆明、北京三地为纬,寻找促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异质性的传统文学资源、五四文学资源和“十七年文学”资源。最后,站在“重评八十年代文学”“重评十七年文学”的当代学术视野中,结合八十年代的文学大背景,评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意义和文学史价值;确立汪曾祺在八十年代文学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突出性作用;以汪曾祺为典型个案,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重估“十七年文学”资源的价值。汪曾祺认为,一个人的小说没有人欣赏,这样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一方面切中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越出时代轨道,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汪氏小说”。

谭诗民[4](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陈云华[5](2019)在《新时期小说作品中的浪荡子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浪荡子”是源于19世纪巴黎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的一群城市人,他们怀有理想主义的生存方式,无所事事的闲逛于城市街头,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景观,但与城市的关系却是矛盾和疏离的。浪荡子包含了城市文化当中的自由、感性的特点,以诗性为内涵、以游荡为形式,“不断寻找新的感觉、新的空间、新的风格”,以实现个体生命的自我认同,实现对同质化生活的反叛。然而,中国城市文化是不成熟的、突进式的,这一过程直接形成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商品经济意识的转型,因此浪荡子的精神疏离也与此相同,最后被消解在商品物质之中。本文以“新时期小说作品中的浪荡子形象”为题,从波西米亚这一概念出发,在与中国语境结合的意义上分离出三种类型的浪荡子,即自我找寻型、青春反叛型、商品物化型,以时间为轴,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浪荡子进行了分析,按照作品个例分析梳理中国当代文学语境下浪荡子形象。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包含了新时期和浪荡子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正文第一章,以自我找寻型浪荡子作为第一个考察类型。这一类型源于波西米亚人的诗意找寻精神,在与中国语境的结合中,将这一类型作为描述那些永远在精神上进行意义追问的人。20世纪70年代末的个体意识觉醒、单位体制松动成为浪荡子产生的契机,孕育了像小林一样进行了短暂的自我找寻而后却在生存压力之下无奈服从的人;至90年代,断裂时代的产生为浪荡子成熟提供可能,大量的自我找寻型浪荡子在此时期形成,而其找寻的结果是虚无;新世纪之后,自恋的内驱力成为值得注意的原因,浪荡子们呈现的仍然是一种空洞的找寻,如同画云一样荒谬。第三部分,对青春反叛型浪荡子进行考察。从原因出发,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转型和大众文化的兴起,80年代中后期,市民阶级的壮大令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大的转型。而王朔笔下的青年浪荡子们以游戏城市和游戏人群的方式进行着顽主式的反抗,从结果而言,这一反抗最终因同质化而变的没有冲击力;至新世纪,仍然存在大量的青春反叛型浪荡子,他们主要集中在80后作家笔下,显示了对城市的抛离态度,但最终也因同质化而倍感无力。第四部分,对商品物化型浪荡子进行论述。这一类型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这一时期消费主义、日常审美给文学带来巨大冲击,浪荡子最终无法拒绝市场的诱惑而融入到商品之中,具有了物化性质,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明治人”。第五部分,结语,对城市中的个人与群体两个因素进行考察,关注浪荡子与人群的复杂关系,仍然对浪荡子自我确认的问题进行关注。总之,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主题,浪荡子研究在东西方世界均有相当程度的重视,从东西方的文学中可以很清晰的寻找到痕迹和脉络。这一群体追寻生活的诗意被波德莱尔称为现代派的最后一个英雄,表达了对杂芜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生存困境的反思。他们的精神境界在消费时代和娱乐时代显得难能可贵,他们有的迷茫孤独忍受着生存之苦,有的身负枷锁寻求着灵魂的救赎,有的则不管不顾进行着青春的反叛,有的迷失于城市受商品的诱惑……在我们对浪荡子精神进行肯定之余,也能够对“人”这一主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使人能够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荷尔德林语)。

张婷[6](2019)在《“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二十世纪的长河中,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年代。在启蒙主义语境下,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两个时代的文学语境都对“自我”意识进行主体性建构,突出表现为对于人的本质认知的突破,对“自我”价值诉求的追溯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寻觅。其中,同处于启蒙语境中的郁达夫与余华,代表了两个时代的文学中的“自我”意识书写,他们致力于追寻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呈现出“自我”的独立性,以在“自我”主体性建构、“自我”存在的描述等方面构建两个时代对话的可能性。论文的第一章从理论层面界定人的内部需求与外部价值,解读“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在启蒙主义的精神旗帜指引下,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实现了从人的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跨越,表现出客观层面人的解放与人的价值的觉醒,以及主观层面关注人的主体的张扬与内在心理的需求。同时,从人的文学到“自我”的文学反映出“自我”理论的艺术风格表征,杂糅了浪漫主义的对于内心世界的“表现”,以及现代主义对于人的心理分析。论文的第二章从思想立场认知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嬗变。在社会历史语境的传承与发展中,启蒙语境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从五四新文学到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体现出“大写的人”的立场的兴起,文学致力于表现人的主体性。从郁达夫到余华,两个时代的“自我”意识书写产生共鸣,同时从文学史的纵向角度挖掘文学家们对于“自我”意识的不同阐发。论文的第三章从小说创作论的角度认知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发展。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主体的书写表现出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双重建构,虽然他笔下的主人公都表现出灵与肉的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困惑,但同时这些知识分子们希望国家富强,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关怀意识。八十年代余华小说中的“自我”意识建构,展现出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突出强调“自我”的精神真实。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书写轨迹体现为主体性觉醒的同构与心理表现程度的异质。论文的第四章从艺术立场分析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形象的表现及衍变。郁达夫笔下的“自我”形象的艺术塑造具有性格真实的表征,他笔下的艺术风格具有以浪漫主义为主,兼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以零余者的形象表现出“自我”存在的反思。余华在八十年代受到域外如卡夫卡、川端康成、博尔赫斯等作家的影响,其作品带有强烈先锋精神,关注人的心理世界,又以零度叙事的笔法诉说非理性的艺术风格。余华笔下的小说中故事是断裂的,时间是断裂的,“自我”的形象也是主观的存在,呈现出“自我”颠覆与“自我”的精神真实性。论文的第五章从郁达夫到余华的“自我”书写轨迹反思中国现代小说中“自我”书写的发展嬗变。从文学史的高度审视“自我”和人性的关系,在思想层面,从人中分裂出“自我”,“自我”又来叩问人性,博弈循环。在艺术层面,从郁达夫的“自我”的发现,到余华的“自我”的颠覆,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觉醒和深化,但余华在走向极致之后还要回归现实,回归到关于人性的挖掘的永恒主题,呈现出本体论的循环发展。从郁达夫到余华的文学“自我”书写的转变,可以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当代文学对于“自我”意识刻画的一个缩影。经历了从关注人性的五四时期到抗日救亡时期的文学的转型,再跨越十七年文学到八十年代人情、人性的复归,这与时代语境变迁息息相关,体现文学对于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循环与发展,以及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丁文[7](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周师师[8](2018)在《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脉络。阿城与莫言等作家在民间/官方的二元对立中寻找非制度化的儒家“父子”认同,它们是“伤痕-反思”小说“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叙事模式的延展;而韩少功和王安忆对“传统家族”两副面孔的描写则折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主体表述的深层困境。第四章勾勒先锋文学中存在的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指出其与“伤痕-反思”小说中革命/家庭二元对立的一致图景,并重点考察从“暴力型家庭”(历史)中走出来的“去历史化”个人的精神结构及其局限性。第五章以1980年代极具典型性的路遥为研究个案,剖析作家建构“理想现代化家庭”的话语实践方式,而其“理想型家庭”与“现实性家庭”之间的冲突则蕴含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第六章重点辨析海外新移民女作家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小说中的“新家梦”与“家庭创伤”深深根植于19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李耀鹏[9](2018)在《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已然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许多人的内心中都缔结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五四情结”,“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同样无可争议地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跃迁产生着深刻的制导作用。伴随着时间的累积,“五四”已经逐渐地被凝固成一个伟大的“时间神话”和“思想图腾”,甚至有的论者指出,“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透过对“五四”的重新阐释来为自身的思想言说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点,因此,“五四”的阐释史也就形成了“五四”不断被历史化和寓言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论述中心,意在通过阐明80年代回归“五四”的历史和思想诱因,以及80年代以何种内在方式回归了“五四”等思想和文化命题,进而相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80年代对“五四”进行重新阐释的历史状况。本文需要具体阐释的问题是:80年代重回“五四”的历史语境和缘由——80年代征用和重构“五四”的历史方式——80年代究竟建构了怎样的“五四”——揭示出其深层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之所以择取80年代的“五四话语”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其主要缘由在于80年代这一同时兼具着历史终结和开启意义的时间范畴中,无论是对50—70年代历史的反思亦或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考量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变革,80年代都鲜明地表征出“又一个五四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80年代成功地借助了“五四”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现代性起源”的神话地位为自身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当然,强调和突显80年代历史意识的建构和文化变革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将二者之间建立均质和透明的同构关系,及其作出表面化的覆盖式理解而忽略和遮蔽了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征用和重构”作为叙述核心意在表明80年代与“五四”在思想和精神谱系上存在着历史“共振”,但又承认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与原初意义上的“五四”之间存在的历史距离和错位关系。论文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说以及对80年代以来的“五四”研究现状进行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描述,从而阐释和确立了80年代“五四话语”研究的缘由和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谈及80年代回归“五四”的思想动因和历史缘由。应该说,历史“祛魅”的时代契机促使人们产生整合“五四”与80年代之间内在历史联系的冲动和激情。一方面,“五四”的魂兮归来成为80年代反思历史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源,正是“五四”的精神感召使人们暂时淡忘了历史的创伤而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另一方面,80年代又在“五四”的价值参照下有效地建构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意识。论文第二章以80年代的文化论争作为思想聚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就纷争迭起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历史“元问题”的重新审视来看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五四”持有的思想和文化立场。在80年代“文化热”的激烈论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关于“传统”和“西化”的历史意识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解构,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无疑包蕴和彰显着新的“五四观”。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则主要以启蒙、人道主义、国民性和科学主义四个“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文化命题作为切入点,以此透视出80年代如何借由“五四”的力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建构和思想嬗变过程。其一,80年代在整体意义上是一个“启蒙时代”,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成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新启蒙”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五四”的启蒙传统,但是却并未在80年代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以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考证了“新启蒙”在80年代的发展图式,既强调了“潜在写作”中的启蒙思想对“新启蒙”形成的历史铺垫作用,同时又充分地意识到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在90年代的分化和瓦解。其二,对“人”的发现和书写构成了80年代文学最恒定的思想主旨,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深情呼唤使80年代自觉地回归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传统。本文从8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两个层面谈及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思想和审美的共融中解析人道主义话语构成的独特景观。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异化”论、“主体性”以及美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想象等问题的剖析读解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于“人”的历史姿态;在文学方面,通过对张贤亮和巴金等创作中“人性”修辞的建构审视80年代文学对“五四精神”的修复和重建。其三,历史的反思和“人”的再发现使80年代的文学叙事再次重提了“五四”时期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题,“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成为了80年代文化论者无法规避的现实难题。通过对韩少功、高晓声以及柏杨的文学创作中国民性主题的历史分析,既看到80年代对“五四”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历史继承,又呈现出80年代文学叙事中国民性的独特面相。其四,80年代的历史转型和思想启蒙的现实需求使“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追求,科学不仅为80年代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80年代的知识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结语指出,“五四”在不断被征用和重构的历史进程中,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衍生和增殖,“五四”并未真正地远离我们,当下时代仍旧需要“五四精神”。最后,需要指出和明确的是,面对80年代的“五四话语”这样厚重而极具历史感的研究对象,本文作者虽然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历史,但却无意于对其做出任何主观性的臆断和诗意化的阐述,而是试图打破那种在预设的秩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场域中去解释历史的研究方法。尊重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让历史自己呈现出自身的效果是论文作者渴求达到的目的。

陈守湖[10](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二、呼唤反封建的自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分析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唤反封建的自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分析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2)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3)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汪曾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新的生长点
        一、开启作品作家研究
        二、挺进文学史
        三、迈向影响研究
        四、走向丰富性的研究
        五、汪曾祺小说研究的生长空间
第一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及其异质性
    第一节 “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两重心境
        一、苦闷不平
        二、自我调整
    第二节 从《骑兵列传》到《黄油烙饼》
        一、“我”的回归:《骑兵列传》
        二、“人”的回归与转变:《塞下人物记》
        三、向内转:《黄油烙饼》
    第三节 《受戒》:“异质性”解读的文学语境
第二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异质性探源
    第一节 汪曾祺的传统文学资源
    第二节 汪曾祺的五四新文学资源
    第三节 汪曾祺的共和国三十年文学资源
第三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重审八十年代文学新变的起点
    第二节 再思“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关联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新时期小说作品中的浪荡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新时期的界定
    第二节 浪荡子的命名
        一、从西方理论出发
        二、浪荡子定义
        三、浪荡子形象在中国小说写作中的溯源
    第三节 城市书写包含的内容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一章 自我找寻型浪荡子:个体的存在命题
    第一节 个体觉醒与制度疏离提供的“浪荡”契机
        一、个人主体意识的回归
        二、单位制度松动:城市文化与父权对抗
        三、“单位”里的生存困境、个人的“无主题变奏”
    第二节 虚无之境:断裂缝隙的安居之所
        一、断裂时代的悬空处境
        二、找寻之果:虚无价值的肯定
        三、震惊体验:“三人行”的他者找寻
    第三节 源于自恋的精神驱动力
        一、自恋意识:孤独的求索
        二、蝌蚪式找寻:画云的浪荡子
第二章 青春反叛型浪荡子:游戏与抛离城市
    第一节 时代的变化
        一、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转型
        二、大众文化:不断延伸的概念
    第二节 游戏人生:反叛先行
        一、游戏城市:市民身份的确立
        二、游戏人群:青年代言人的失落
        三、“顽主”式游戏玩主们
    第三节 另类青春:活在别处
        一、野蛮生长:80后现象
        二、另类姿态:虚构城市
        三、脱轨、虚构、反叛的“三重门”
第三章 商品物化型浪荡子:消费时代人的异化
    第一节 消费时代:复杂背景
        一、消费文化:符号体系之下人的物化形成
        二、日常审美的表征:流行与时尚
    第二节 城市空间意象的重要组成
        一、街道:商品买卖的场所
        二、广场:城市的心脏
    第三节 异化书写
        一、都市女性书写之下的欲望呈现
        二、邱华栋都市作品系列的物化描述
第四章 结语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6)“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价值
        0.3.2 研究方法
1 “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
    1.1 “自我”的理论界定和认知解读
        1.1.1 人的内部本质: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诉求
        1.1.2 人的外部定位:社会环境的综合评判
    1.2 从人到“自我”:启蒙精神中“自我”意识的构建
        1.2.1 人的解放:人的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的觉醒
        1.2.2 主体的张扬:自我的个性需求和内在心理的诉求
    1.3 “自我”的艺术表现:人的文学与“自我”的文学
        1.3.1 自身价值的诉求与自我真实存在的浪漫书写
        1.3.2 主体自我的解析与自我内在心理的艺术表现
2 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2.1 社会历史语境的发展:“人的意识”的发端与嬗变
        2.1.1 五四时期反封建思潮: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
        2.1.2 八十年代启蒙思潮: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开拓
    2.2 从新文学到八十年代思潮:“大写的人”的立场复兴
        2.2.1 “自我的发见”:“民主”“科学”与人道主义的声音
        2.2.2 “人啊人”:八十年代关于人的主体性复归的呐喊
    2.3 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解构
        2.3.1 郁达夫“自我就是一切”论
        2.3.2 余华“精神真实”论
        2.3.3 “自我”意识的共鸣及其历史演变足迹
3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意识诉求的书写及其发展
    3.1 “自我”主体的诉求:民族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双重建构
        3.1.1 “自我”情怀的现代关注:民族国家命运的主题观照
        3.1.2 “自我”主体的当代困惑: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
    3.2 “自我”存在的描述: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真实的寻觅
        3.2.1 五四“自我”的独白:灵肉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苦闷
        3.2.2 八十年代“自我”的挣扎:精神真实与内在自我的“虚伪”
    3.3 两个时代的“自我”共谋及碰撞:自我形象与自我心理的书写趋势
        3.3.1 “自我”主体性的觉醒与创作的同构
        3.3.2 “自我”形象的心理轨迹书写的异质
4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形象表现的艺术及衍变
    4.1 “自我”与人的心理塑造的现实与现代
        4.1.1 零余者形象与“自我”存在的真实描述
        4.1.2 “自我”颠覆与精神真实的心理开掘
    4.2 “自我”故事的叙事:浪漫颓废与荒诞迷惘的不同美感
        4.2.1 “作家的自叙传”与自我暴露的感伤抒情
        4.2.2 “绝望的心理自传”与自我分裂的潜意识流程
    4.3 两种形式的“自我”叙事及演变:从性格塑造走向心理分析的艺术探索..
        4.3.1 “自我”性格的共同反思:“自我”表现与“自我”审视
        4.3.2 “自我”心理的不同探索:“自我”的个性解放与“自我”的颠覆
5 从郁达夫到余华:现代小说创作中“自我”书写发展嬗变的反思
    5.1 自我觉醒与人性拷问:现代小说创作中“人与自我”的本体论循环
    5.2 自我困惑与审美救赎:现代小说叙事中“心理真实”的艺术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时间的选取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1.何为乡土文明
        2.失落的乡土文明
        3.乡土文明的黄昏
    三、研究现状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3.乡土文学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一、孤独的“剩余者”
        二、角落里的“明天”
        三、从“智者”到“负累”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三、逐权的村长
        四、乡村“能人”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一、被弱化的“史诗”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三、失落后的寓言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一、乡愁置何处
        二、“无药方”的追问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第一节 “救救孩子”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想象“五四”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界说
    二、选题的确立与研究方法的阐释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话语”
    第一节 历史“祛魅”与“五四”的魂兮归来
    第二节 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与“五四传统”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论争视域中的“五四”
    第一节 “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辩
        一、“五四”反传统思想的历史探源
        二、“文化寻根”与《河殇》:“回归传统”与“反传统”的对峙姿态..
        三、80年代对“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质疑和解构
    第二节 别求新声:重构“西方”及其“西化”意识的重审
第三章 “启蒙”到“新启蒙”的历史变革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潜在写作”中的启蒙之光
        一、鲁迅精神风骨与“七月诗派”的启蒙立场
        二、用生命献祭“五四”:黄翔的“野兽”诗学
    第二节 “新启蒙”话语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王元化与《新启蒙》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与“五四”的历史重释
第四章 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实践
    第一节 人道主义复归的历史诱因
    第二节 人归何处:“想象人的苍凉之美”
        一、两种“异化”观的争论
        二、“主体性”与“人”的再发现
        三、在“美的自由王国”中想象“人”
    第三节 “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复活与生长
        一、历史反思中的“人性”修辞
        二、“反抗的诗魂”:“朦胧诗”与“一代人”的精神觉醒
        三、“越轨的笔致”:身体介入历史的叙事
        四、《随想录》:忏悔者的心灵独语与“五四精神”的修复
第五章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
    第一节 80年代的国民性话语焦虑
    第二节 “阿Q主义”的幽灵:80年代文学的国民性话语面相
        一、《爸爸爸》:文化劣根与国民性隐喻
        二、“陈奂生系列”:高晓声的国民性想象
        三、如何“现代”,怎样“丑陋”:柏杨的文化省思与国民性批判
第六章 “五四”科学精神的历史铸塑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科学信仰的建构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失落:80年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第三节 金观涛与《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80年代以来“五四”研究书目辑要
    二、《新启蒙》杂志文章列表(第1—6期)
    三、《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呼唤反封建的自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分析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2]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3]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D]. 陈秀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时期小说作品中的浪荡子形象研究[D]. 陈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D]. 张婷. 辽宁大学, 2019(01)
  •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D]. 周师师. 厦门大学, 2018(07)
  • [9]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D]. 李耀鹏. 吉林大学, 2018(01)
  • [10]“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呼唤新时期文学主题分析的反封建自我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