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对象可获慈善助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霞[1](2021)在《四川省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朱森[2](2021)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经过8年努力,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按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我们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作为社会扶贫的一支重要参与力量——志愿服务组织,因其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精准性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许多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正逐渐在贫困治理事业中崭露头角。在绝对贫困得到解决、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随着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扶贫方式的多元化、完善化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势必会在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市作为S省东部沿海地区扶贫任务最重的市,自脱贫攻坚以来就十分重视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R市的志愿服务组织在政府引导和自发组织下,通过助学扶老、开展志愿扶贫项目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贫困治理当中,为R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志愿力量。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着角色边缘化、服务简单化、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积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调查、访谈结果,梳理总结R市志愿服务组织在参与贫困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协同治理、可行能力等理论,针对性提出R市志愿服务组织应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提升脱贫可行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和扶贫资源整合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全国各地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夏颖[3](2021)在《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减贫脱贫也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关注。2020年作为我新时期扶贫的转折点与我国精准扶贫成效考核之际,高职教育精准扶贫也取得了显着进步,研究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则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指标评价模型,了解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扶贫绩效的现状与问题,为政府、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决策机关提供高职教育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见与参考。通过教育扶贫绩效评价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资源配置理论、绩效诊断“3E”理论以及教育收益理论为依托,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探索了粤北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2017-2019年三年来绩效评价变化趋势以及粤北地区总体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成效。此外,为了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了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教育扶贫工作者的访谈以及已有的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0位专家开展的两轮问卷咨询,确定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三级指标,通过可靠性分析,最终构建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取粤北地区的五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在财政资助、社会扶贫、扶贫政策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上,收集五所高职院校的质量年报、统计公报以及五所院校的《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数据采集表》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结论:各院校精准扶贫力度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本地人才培养回流度不高、技术服务经济效益有待加强。综上,根据专家咨询问卷与熵值法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第一,加强贫困生扶志理念教育;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第三,加大地方人才的吸引力度;第四,建立双部门管理监督机制。并从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以及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两部分展开研究展望。
吕强[4](2021)在《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优化研究 ——以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家有责任通过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来力促教育公平,学生资助政策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90年代,教育大众化拉开了帷幕,高校并轨、学生扩招,民办高校学生也在不断增多,这就意味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学生资助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民办高校作为与公办高校补充的新办学机制,其显着特点是按市场机制运行、办学经费自筹、收费较高,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问题格外突出,加之上海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民办高校众多,生活成本高,贫富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对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优化与改进是必需且迫切的,优化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促进我国实现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学生资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我国对于高校学生资助的研究进入了深入、系统阶段,但关于民办高校及某一地区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研究却较少,因此本研究从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入手,从工作机构与人员构成、资助经费来源、资助内容种类、资助工作实施及资助监督与后续保障等五个方面出发,分类阐述了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同时对15位访谈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借鉴扎根理论并利用Nvivo11软件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在资助资金、资助实施、资助形式及后续引导保障等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并在Nvivio11分析编码的基础上,探寻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发现导致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政府、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因素。最后,针对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别从政府、社会、学校层面提出优化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措施:即强化上海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上海民办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社会力量的舆论引导,改变传统观念;加大社会对上海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事业的扶持力度;上海市民办高校应重视自身优化;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规范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强化育人理念;适当改革奖学金评比制度,促进共同发展;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内生动力。旨在进一步优化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微薄之力。
包晓寒[5](2020)在《上海道教社会服务初探 ——以上海城隍庙、上海白云观等宫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我国有关宗教开展社会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督教和佛教,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却很少被研究。实际上,道教一直有在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且越来越多的提供社会服务。因此,研究者想探究上海道教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的现状,了解其为何提供社会服务以及如何提供社会服务,阐述上海道教开展社会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打算。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策略选取了上海城隍庙、上海白云观、上海三泾庙和上海十泽道院这上海的四所道教宫观进行访谈和观察,开展个案研究。研究发现上海道教界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宗教信仰与社会服务划清界限,宗教信仰与社会服务的关联并不紧密。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推动社会服务发展,上海道教界成立了基金会、功德会等非营利组织,这使得道长拥有神职人员和公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服务是由庙观主导开展,上海道教可以被视为社会公益慈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海道教界内部来看,目前还存在着存在专业化不足、规范性不足以及资金和人员紧张的问题。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存在宗教身份难以被认同的问题。研究者从提升社会服务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加强整合和链接资源的能力这两个方面为上海道教界未来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提出建议。
王铭瑾[6](2019)在《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文中研究表明义演作为一种社会慈善公益活动,诞生于清末民初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变革的产物。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义演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众娱乐生活的嬗变,其自身不断的发展演变,日益丰富且多元成为常态性的社会公益活动。作为一种都市娱乐文化现象,对其参与主体的研究,可以管窥义演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面相。娱乐演艺作为义演的主要呈现方式,与文娱界联系紧密。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的黎锦晖,在其坎坷且传奇的一生中曾多次参与组织义演的活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黎锦晖投身义演活动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黎锦晖本着“平民主义”互帮互助,谋求民福的要义,借助在中华书局时期开展音乐游艺活动的经验,自觉自发的参与到义演活动中。黎锦晖在担任上海国语专修学校校长和实验剧社社长期间(1921——1926),开展的义演活动以普及教育为主。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整理明确此时期的义演活动,既有以宣传国语为主的非筹款性质的公益义演,又有为兴办义务学校而举办的筹款性质助学慈善义演。离开中华书局后的黎锦晖分别以“歌专”、“明月社”、“联华歌舞班”的名义参与义演活动(1926——1936)。其中,既有慰劳北伐将士的劳军义演和补助教育的助学义演,亦有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刻的赈灾义演和筹集抗日资金的爱国义演,且这一时期的义演活动均是具有筹款性质的慈善义演。通过对其参与义演活动的纵向梳理,笔者发现黎锦晖通过参与义演活动不仅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推动了其歌舞事业的发展。在其影响下,学校借助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排演节目参与义演,不仅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且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黎派音乐因其通俗大众、易于传唱的特点,活跃在义演的舞台,丰富了义演的形式。在黎锦晖的影响下,他所培养的歌舞、电影双栖明星借助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义演活动,为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吕雅霜[7](2019)在《文化公益的新媒介赋权研究 ——以腾讯公益平台的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针对“提升文化自信”这一目标,国家推出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致力于自上而下开展文化复兴活动。公益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新媒介技术,自下而上连接更多的人与社会资源,在疾病救助、教育助学等公益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不过,由于文化公益起步较晚,其上线项目数量和影响力均远不及其他类型的公益。如何让用户和公益组织在新媒介的赋权下,发挥更多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公益动员的效果,进而改变文化公益的发展现状,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在腾讯公益平台上,使用多重关键字进行交叉搜索,累计查找到2018年内与文化相关的150个公益项目,记录其项目发起者、筹款额、捐款人数等信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敦煌数字供养人”、“妈妈制造为爱高定”、“古村系列项目”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案例研究。同时,通过访谈公益组织负责人与公益活动参与者,在操作层面和执行层面,对文化公益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文化公益的发展探索可行之路。本文针对文化层面的公益研究空白,创新性地将新媒介赋权理论引入文化公益的研究之中,并将研究的颗粒度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和参与群体。通过研究发现,技术为用户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行动权和媒介使用权,为公益组织赋予更多的资源和跨界合作的可能。文化公益需要自我赋权、群体赋权和组织赋权三者的互动和融合,才能在吸引用户参与的同时,扩散公益项目的影响。
区少铨(Au Siu chuan)[8](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于基伯[9](2019)在《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助学贷款涉及学生、银行、高校、政府四大利益主体。就大学生而言,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困难的问题,支持其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国家助学贷款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大、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提高和还款期限延长,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有可能超出了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需求,形成过度需求。这部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如何产生,怎样识别、防范,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进行预警和管理。研究这些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思想,在需求理论、过度自信理论、从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产生申请意愿——形成申请需求——确定额度期限——发生申请行为——续贷申请确认——还款”的全过程综合分析了其表现、特征、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对违约风险的影响等,初步建构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定义为:在家庭经济支持的基础上,贫困大学生申请、获批、并承诺愿意按期还款的未受学费和住宿费的用途约束而用于其它支出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其直接表现为:一是申请者获得了较高的奖助学金或者有较高的勤工助学兼职收入,结合家庭的经济支持,在只需要少量的国家助学贷款甚至不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情况下,仍然按照政策规定许可的上限额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二是申请者有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能力而不缴费,把这部分资金挪作其它支出转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获批后的国家助学贷款冲抵学费和住宿费。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具有非恶意性、非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决策中缺乏经济理性思维。第一,就政策认知阶段而言,学生不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未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第二,就产生申请意愿而言,主动的过度需求,归结于学生的诚信问题;非主动的过度需求要受到认知、情绪情感的影响,即政策认知、偏好等影响。第三,就形成需求阶段而言,受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偏好大、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高、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对国家助学贷款产生过度需求。第四,就确定额度期限而言,一是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高估;二是对贷款申请不能获得批准风险的补偿,即基于贷款后(事后)的边际收益作出判断,学生为了应对贷款不能获批的可能性,在确定贷款额度时倾向于申请较大额度的贷款。第五,就发生申请行为而言,一是大学生自己认为签订助学贷款合同时相关的决策已经完成,忽视了对以后年度助学贷款续贷申请额度调整的再思考;二是决策结果与申请的行为得到家长的支持;三是有可能受亲属、同学等其他相关者的影响。再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检验模型和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检验模型,运用江苏省8所高校来自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学生样本的调查数据,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普遍的需求。贫困生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家庭接受非义务教育的人数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负向影响。第二,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过度的需求。在校收入、替代贷款、贷款偏好、预期收入、申贷者数量、对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等是贫困大学生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和非东部生源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延长易导致过度需求。最后,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评析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实践,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提出了防范政策建议。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会增大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过度需求的助学贷款,改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用途,形成道德风险。学生毕业后若收入偏低,收入不足以支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或因临时性支出过大导致无力偿还该期还款额度,会陷入还款能力过度自信的陷阱,形成实际还款能力低导致的违约。应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更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理念帮助学生申请合适额度国家助学贷款,建立学生重要奖助等收入的备案制度,做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奖助学金及兼职收入情况的审查,以有效管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强化政策宣讲、注重经济理性教育、开展助学贷款个体咨询、加强助学贷款信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防范过度需求行为。本文有图8幅,表36个,参考文献160篇。
杨惠芬(Yvonne Yang)[10](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指出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二、哪些对象可获慈善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哪些对象可获慈善助学(论文提纲范文)
(2)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志愿服务组织 |
2.精准扶贫 |
3.“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1.协同治理理论 |
2.可行能力理论 |
二、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概况 |
(一)R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
(二)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具体实践 |
1.解决贫困老人吃饭难问题 |
2.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 |
3.解决贫困残疾人工作难问题 |
三、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角色边缘化 |
2.服务简单化 |
3.可持续性不强 |
(二)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自身定位不准确 |
2.需求了解不精准 |
3.自身能力不足 |
四、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 |
1.提高协同意识 |
2.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
3.探索与政府合作新思路 |
(二)提升脱贫可行能力 |
1.合理甄别脱贫需求 |
2.强化主体意识 |
3.注重因人制宜 |
(三)加强自身建设 |
1.加强内部管理 |
2.强化专业性建设 |
3.创新服务方式 |
(四)加强扶贫资源整合能力建设 |
1.提升公信力水平 |
2.提升扶贫筹资能力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扶贫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2 R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扶贫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3)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后脱贫时代 |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
三、扶贫绩效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德尔菲法 |
三、熵值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资源配置理论 |
二、绩效诊断“3E”理论 |
三、教育收益理论 |
第三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选取准备 |
一、指标选取的目标 |
二、指标选取的思路 |
三、指标选取的原则 |
四、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成 |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一级指标的提取 |
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二级指标的提取 |
三、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三级指标的提取 |
第三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 |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
四、专家咨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与阐释 |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
二、指标体系的阐释 |
第四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扶贫概况 |
一、财政经费资助情况 |
二、社会扶贫基本情况 |
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三节 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
二、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结果的测算分析 |
第四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 |
一、扶贫绩效评价问题 |
二、优化扶贫绩效对策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不足 |
一、指标选取具有一定主观性 |
二、部分理论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扶贫采集不全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 |
二、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1) |
附录二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2) |
附录三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3) |
附录四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4) |
附录五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5) |
附录六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 |
附录七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二轮专家咨询) |
附录八 绩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九 绩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数据 |
附录十 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数据采集和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优化研究 ——以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办高校 |
(二)高校贫困生 |
(三)学生资助工作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高校学生资助的研究情况 |
(二)国内高校学生资助的研究情况 |
(三)文献评析 |
五、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实施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资料的收集 |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四)分析编码的过程 |
(五)信度与效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运行现状 |
一、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基本情况 |
二、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工作概况 |
(一)工作机构与人员构成 |
(二)资助经费来源 |
(三)资助内容种类 |
(四)资助工作实施 |
(五)资助监督与后续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资助资金层面 |
(二)资助实施层面 |
(三)资助形式层面 |
(四)后续引导保障层面 |
二、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优化措施 |
一、政府层面 |
(一)强化上海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法律法规建设 |
(二)加大对上海民办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
二、社会层面 |
(一)加强对社会力量的舆论引导,改变传统观念 |
(二)加大社会对上海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事业的扶持力度 |
三、学校层面 |
(一)上海市民办高校应重视自身优化 |
(二)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三)规范与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
(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强化育人理念 |
(五)适当改革奖学金评比制度,促进共同发展 |
(六)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内生动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上海道教社会服务初探 ——以上海城隍庙、上海白云观等宫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三)概念界定 |
1.道教 |
2.社会服务 |
二、文献回顾 |
(一)宗教与社会 |
1.宗教的社会功能 |
2.宗教与非营利部门 |
3.宗教与公益慈善 |
(二)道教与社会服务 |
1.道教相关介绍 |
2.社会服务 |
3.道教与社会服务 |
(三)道教的社会服务 |
1.服务概况 |
2.服务内容 |
3.现存问题 |
4.发展建议 |
(四)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架构与资料搜集 |
1.研究架构 |
2.资料搜集 |
(四)研究伦理 |
四、上海道教与社会服务 |
(一)道教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 |
1.道教在上海的传播 |
2.明清时期上海道教持续发展 |
(二)上海道教界开展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 |
1.道教信仰影响 |
2.环境因素影响 |
五、上海地区道教宫观社会服务现状 |
(一)上海地区道教宫观社会服务提供 |
1.上海城隍庙 |
2.上海白云观 |
3.上海三泾庙 |
4.上海十泽道院 |
(二)上海道教宫观社会服务相关归纳 |
1.服务历程 |
2.服务对象及服务提供方式 |
六、上海道教提供社会服务之讨论 |
(一)上海道教如何提供社会服务 |
1.组织形式 |
2.资源获取 |
3.人力资源 |
4.外部连结 |
(二)道教信仰与社会服务之关系 |
1.无关形式 |
2.被动形式 |
3.邀请形式 |
4.关系形式 |
5.整合形式 |
6.强制形式 |
(三)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 |
1.现存问题 |
2.未来发展 |
七、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上海道开展教社会服务的动机 |
2.上海道教社会服务设计与实施 |
3.上海道教社会服务的资源获取 |
4.道教信仰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
5.上海道教开展社会服务的困难与规划 |
(二)研究建议 |
1.对上海道教界开展社会服务的建议 |
2.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三)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6)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黎锦晖的相关研究成果 |
(二)义演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义演”界定 |
(二)时间界定 |
五、研究方法及不足 |
第一章 黎锦晖参与义演的主客观背景 |
第一节 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的客观环境 |
一、义演的诞生与发展 |
二、中华书局良好的慈善氛围 |
第二节 促成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主观因素 |
一、平民主义引导下的黎锦晖 |
二、借助中华书局,彰显音乐才华 |
第二章 双重的社会角色,启民智必由教育(1921—1926) |
第一节 “语专校长”借助义演宣传国语 |
一、音乐渗入业务,推广国语从唱歌做起 |
二、儿童歌舞义演,宣传国语新形式 |
第二节 “剧社社长”借助歌舞剧参与助学义演 |
一、黎锦晖与上海实验剧社 |
二、为兴办义务学校演剧筹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的文艺团体,多样的社会参与(1926——1936) |
第一节 带领“歌专”师生参与义演 |
一、助力北伐革命,参与劳军义演 |
二、补助社会教育,参与助学义演 |
第二节 组织歌舞团参与义演 |
一、“明月社”与赈灾义演 |
二、联华歌舞班与救国义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
第二节 推动歌舞音乐的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丰富了近代中国义演的形式 |
第五节 为中国慈善事业输入演艺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文化公益的新媒介赋权研究 ——以腾讯公益平台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1.3 概念解析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
2 互联网时代文化公益的行动主体 |
2.1 文化公益的项目发起者 |
2.2 文化公益的项目参与者 |
2.3 文化公益的信息传播者 |
3 互联网平台的个体行为与自我赋权 |
3.1 低费力的用户公益参与行为 |
3.2 个性化的用户内容生产行为 |
3.3 个体用户在自我赋权下的赋权效果 |
4 网络社群的文化认同与群体赋权 |
4.1 文化认同建构多元的公益社群 |
4.2 媒介技术连接群体的公益行为 |
4.3 网络社群的爱心传递与赋权效果 |
5 文化公益的技术迭代与组织赋权 |
5.1 政策与技术释放公益组织的效能 |
5.2 公益组织对媒介平台的使用差异 |
5.3 公益组织的赋权能力与赋权效果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2:深度访谈提纲 |
附件3:本文研究样本 |
(8)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9)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介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范畴界定 |
2.3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表现及特征 |
2.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 |
2.5 研究理论基础 |
2.6 研究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分析 |
3.1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回归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影响因素 |
4.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 |
4.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分析 |
5.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的识别 |
5.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导致违约的原因及渠道 |
5.3 违约风险的管理责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
6.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体系设计 |
6.2 学生层面的建议 |
6.3 高校层面的建议 |
6.4 经办银行层面的建议 |
6.5 政府层面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的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
一、对学生的成效 |
二、对学校的成效 |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
四、对社会的成效 |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建议 |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哪些对象可获慈善助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 李明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D]. 朱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D]. 夏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上海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优化研究 ——以上海Z职业技术大学为例[D]. 吕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上海道教社会服务初探 ——以上海城隍庙、上海白云观等宫观为例[D]. 包晓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D]. 王铭瑾. 河南大学, 2019(01)
- [7]文化公益的新媒介赋权研究 ——以腾讯公益平台的项目为例[D]. 吕雅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D]. 于基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10]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