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周肌群的解剖关系及其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谈香[1](2019)在《女性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分析和术后肛门功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改善,但术后患儿仍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影响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收集我院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着重对肛门功能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估,以期提高无肛患儿术后排便控制能力和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行肛门成形术的女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收集其基本信息(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联系电话及地址)、病理类型、手术年龄、手术方式、合伴畸形、是否一期造瘘、造瘘部位等相关信息,并通过专科门诊和电话调查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儿目前的排便次数及性状、有无大便失禁或污粪、是否需要辅助措施排便、肛门有无疤痕及粘膜脱垂、是否扩肛及频率周期等情况。同时嘱患儿门诊定期随访,利用肛管内超声及肛门直肠测压作为客观指标并结合临床普遍采用的Kelly评分法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的直肠肛管结构与排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自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计313例女性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纳入统计,全部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无肛伴直肠会阴瘘176例,直肠前庭瘘111例,直肠阴道瘘11例,肛门狭窄4例,肛门闭锁(无瘘)2例,一穴肛9例。共成功随访到234例患儿,根据术后排便功能情况评价分为优、良和差组,其中优133例,良76例,差25例。共106例患儿术后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依排便功能临床评分标准(Kelly评分法),优61例,良34例,差11例,三组间肛门内括约肌压力、肛门外括约肌压力和肛管抑制反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共76例患儿术后行肛管内超声检查,优44例,良21例,差11例,三组间肛门外括约肌左、右侧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有一定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术后应定期规律进行专科门诊随访。肛管内超声及肛门直肠测压能客观反映患儿术后肛直肠解剖及生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主观临床评估有利于准确判定排便功能。
张翔,张宏伟[2](2017)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方式》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占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第一位,发病率约为1/5000[1]。肛门直肠畸形包括轻微的肛门位置开口异常及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多发畸形。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男性稍多,严重畸形多见于男性。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来纠正肛门直肠畸形。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患儿术后肛门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已有了明显提高[2]。ARM
刘中财[3](2017)在《肛区组织结构CT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测肛区各组织结构正常及罹患疾病时的CT影像解剖学表现,获得局部皮肤、坐骨肛管横隔、深部脂肪、血管、肌肉、肛管、直肠的形态、结构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毗邻关系等的正常参考值,归纳其在常见肛区疾病中的表现与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10日172例非肛区疾患就诊者(简称对照组)和118例肛区疾患就诊者(简称试验组)的肛区CT影像学资料,运用SIEMENS AW4.2后处理工作站软,由浅层到深部逐一观测局部皮肤、坐骨肛管横隔、深部脂肪、血管、肌肉、肛管、直肠的形态、结构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毗邻关系等指标,对其中的计量数据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中的等级资料行卡方检验,以比较相关组织结构在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对照组肛区表皮与真皮边缘清晰,男性的厚度(2.06±0.472.38±0.51mm)稍大于女性(1.63±0.491.92±0.44mm)。试验组可见表皮与真皮增厚、局部真皮边缘不清晰改变,前者见于肛周脓肿、肛瘘、痔病患者,其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后者可见于肛周脓肿、肛瘘、痔病、直肠癌患者,其中肛周脓肿局部真皮边缘不清晰改变最明显(p<0.001)。(2)男女间肛区皮下筋膜浅层软组织密度条状影疏密程度和皮下横行浅表筋膜显示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者男性较女性密集,后者男性较女性显影率高;皮下筋膜浅层脂肪CT值存在性别间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皮下筋膜厚度存在性别间差异,女性明显厚于男性(p<0.05)。肛周脓肿患者病变处皮下筋膜浅层脂肪内可见斑片状、结节状病灶影,常伴有皮下脂肪浅层软组织密度条状影增多、增粗改变,局部CT值也会显着增高(p<0.001)。(3)CT图像上,坐骨肛管横隔可表现为对称显影的条形连续、断续或分枝状软组织密度影,由肛门外括约肌发出,走向坐骨结节,显影率为23.26%,左右侧平均厚度为2.50±0.46mm、2.89±0.78mm。对照组88.37%的男性、38.37%的女性可见坐骨肛管横隔上方、下方脂肪组织肉眼可辨的密度差异,该发生率存在性别间的显着性差异(c2=46.313,p<0.001)。患肛周脓肿、直肠炎时,坐骨肛管横隔上方、下方脂肪组织密度因受累不同差异性更加明显。(4)骨盆直肠间隙、坐骨直肠间隙的前后径及横径两侧基本一致,无性别间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6例骨盆直肠间隙、1例坐骨直肠间隙、30例直肠后间隙显影模糊,三个间隙清晰显示率依次为97.67%、99.42%、82.56%。直肠系膜筋膜不显影有27例,显影率为84.30%。骨盆直肠间隙、坐骨直肠间隙及直肠后间隙内脂肪组织平均CT值分别为-100.62±8.84Hu、-112.06±5.26Hu、-87.66±11.62Hu,两两比较CT值差异均显着(p<0.05),同一间隙左右侧脂肪组织CT值无差异(p>0.05)。行试验组中肛周脓肿、直肠炎、直肠癌、痔病等四种疾病的三个间隙及直肠系膜筋膜显影情况的分层卡方检验,发现直肠癌组上述间隙与直肠系膜筋膜显影不清晰改变最明显,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c2=13.810,p=0.003,p<0.05)。肛周脓肿组坐骨直肠间隙与直肠后间隙脂肪组织CT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增高(t1=3.366,p<0.001;t2=4.119,p<0.001),直肠癌组骨盆直肠间隙及直肠后间隙脂肪组织CT值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着性增高(t1=4.127,p<0.001;t2=3.228,p<0.001)。(5)对照组中,肛区皮下可疑血管显影率为15.12%(26/172例),坐骨肛门窝血管及骨盆直肠间隙内血管显影率为100%。所见血管管径、长度无左、右侧间和男、女性别间的显着性差异(p>0.05)。直肠后间隙内血管显影率为53.48%。试验组中,(高位)肛周脓肿、直肠癌患者骨盆直肠间隙、坐骨直肠间隙内血管因病灶掩盖,显示率明显减低(p均小于0.001)。(6)MPR重建图像能够较好显示肛区肌肉群,其中,肛提肌呈倒“八”字形位于直肠两侧,冠状位观察呈漏斗状(6.54%)、盆状(8.46%)或穹窿状(85.00%),男性平均厚度小于女性(p<0.05)。肛周脓肿可侵犯肛提肌,致肛提肌增粗,高位脓肿更易发生。余疾病患者未见肛提肌受侵增粗改变。耻骨直肠肌构成坐骨肛门窝内侧壁,呈“U”字形,环绕于阴道(男性为前列腺)、尿道和肛管外侧。闭孔内肌呈“八”字形,与耻骨直肠肌及后方的臀大肌共同组成坐骨肛门窝的三个边。各肌肉边缘均清晰,厚度均无男、女性别间的显着性差异。试验组见肛周脓肿侵袭耻骨直肠肌致局部肌肉肿胀改变,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异常。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呈“V”字形样,括约肌浅部呈椭圆形,分别位于肛管上部、中下部,浅部肌尾向背后方延伸构成肛尾韧带。肛管正中斜冠状位上,可显示肛门外括肌皮下部内翻呈“J”形位居于肛管正下方,其左右两侧深部、浅部、皮下部的平均宽度分别为(7.02±1.63、7.40±1.50)mm、(6.60±1.38、7.27±1.27)mm、(7.13±1.65、7.32±1.81)mm。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犯时主要表现为肌间隙不清,受累及的顺序由深及浅,首先累及深部,再向浅部、皮下部逐步扩散,易见于肛周脓肿患者。(7)对照组上部肛管与内外括约肌间距显影不清的比例分别为5.23%、2.33%;括约肌间沟、Minor三角、肛尾韧带显影率均为100%。172例中,肛尾韧带由肛门外括约肌(浅部)构成、由肛提肌构成、由肛提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共同构成者的例数分别为21例、49例和102例,三块肌肉构成者所占比率分别为12.21%、28.48%、59.88%,长度、宽度分别约为28.28±10.19mm、9.77±2.89mm;男性上下部肛管的前后径大于女性,左右径小于女性,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内外括约肌间距平均值分别为3.66±1.29mm、3.33±1.43mm,男性、女性括约肌间沟平均值分别为2.81±1.01mm、3.56±3.72mm;肛尾韧带前后径及宽度分别约为28.28±10.19mm、9.77±2.89mm,其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肛管、内外括约肌间距、括约肌间沟等的形态大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肛管、内外括约肌间距、括约肌间沟及Minor三角的清晰情况与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01),特别是肛周脓肿、痔病患者。(8)MPR冠状位观察,直肠自上而下的侧突弯曲方式以“右-左-右”方式为主,占27.90%(48/172例),直肠浆膜面大多清晰(占93.60%,162/172例),直肠含气152例(占87.79%),直肠旁淋巴结显影30例(占17.4%),所见淋巴结平均大小为(3.6±1.27)×(3.87±1.87)mm;本组自然状态下测得直肠上、中、下肠管最大前后、左右径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直肠外壁清晰与否、淋巴结是否显影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是否显影、数量多少及大小对于肛周疾病的诊断亦有价值。结论(1)CT解剖学观测,皮肤、筋膜、脂肪、肌肉、直肠、肛管等结构可以显影,能够进行测量。肛管上部、深部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骨盆直肠间隙内血管等结构难以观测,误差较大。(2)皮肤、脂肪密度、闭孔内肌、臀大肌、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内外括约肌间距、括约肌间沟及Minor三角等指标表现恒定,而肛尾韧带、直肠管壁、直肠侧弯方式等指标表现多种多样。(3)正常人皮下间隙脂肪组织CT值、厚度存在性别间差异,而深部脂肪组织CT值及量不存在男女性别间差异;骨盆直肠间隙脂肪组织CT值与皮下间隙相近,与其直肠侧间隙内存在直肠系膜筋膜以及直肠后间隙脂肪组织含量相对较少有关。(4)坐骨肛管横隔作为坐骨直肠间隙与肛管皮下间隙的分界线,不仅可以依靠两个间隙密度差异来判断其位置,而且部分人可以在CT上直接显影。(5)肛区皮下筋膜血管难以显影,直肠后间隙血管显影率为53.48%,而骨盆直肠间隙及坐骨直肠间隙内皆可显示血管。在肛周脓肿及直肠癌疾病患者,血管显影与否可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分析,但特异性不强。(6)正常人肛提肌冠状位表现为三种形态(穹窿状、盆状、漏斗状),女性的厚度明显大于男性;耻骨直肠肌、闭孔内肌与臀大肌构成三角形状坐骨直肠窝,其大小的性别间差异不明显;肛门外括约肌的三个部分(深部、浅部、皮下部)紧紧包绕着肛管,其深部呈“V”形,浅部呈“椭圆形”,皮下部呈内翻“J”形,其与肛管间的潜在间隙(即内外括约肌间隙、括约肌间沟、Minor三角)可予观测。(7)肛周脓肿者,低位肛区皮下间隙受累时,肛区皮肤厚度增厚,内外括约肌间距、括约肌间沟及Minor三角模糊不清等征象的特异性较强,相应部位皮下筋膜影可明显增多或不增多,坐骨肛管横隔上下区域密度差异可能发生变化。发生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时,所在间隙以及直肠后间隙、直肠系膜筋膜密度可能增高,并可能累及肛提肌肉、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或肛管等组织结构。(8)患直肠炎时,可能出现受累的骨盆直肠间隙模糊,及坐骨肛管横隔上下区域密度差异可发生显着改变,偶有Minor三角模糊,但其特异性都不高。(9)痔病,特别是混合痔伴粘膜脱垂患者,易见括约肌间沟及Minor三角模糊改变,其出现率仅次于肛周脓肿疾病。(10)直肠癌时,直肠外壁增厚、毛糙,及增强扫描直肠管壁不同程度的强化等表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其他表现,如直肠旁淋巴结增多,骨盆直肠间隙与直肠后间隙模及间隙内脂肪组织CT值增高等也常可见。(11)肛瘘、便秘、肛裂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赫文波[4](2013)在《直肠肛门畸形远端神经节细胞分布及GDNF、GFRa1、RET表达情况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患儿直肠闭锁远端肠壁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 (GFRα1)、酪氨酸激酶受体(RET)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直肠肛门畸形”病人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日至2岁;高位畸形6例,中位畸形2例,低位畸形4例。取直肠盲端及距离盲端3cm处肠壁组织标本,新鲜标本提取RNA逆转录PCR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情况;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检测神经节细胞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神经营养因子在肠壁内的表达情况。2.HE染色观察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3.免疫组化SP法检测GDNF、GFRα1、RET蛋白在低、中、高位ARM直肠盲端及距直肠盲端3cm处肠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4. 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GDNFmRNA、GFRα1mRNA和RETmRNA在低、中、高位ARM距直肠盲端3cm处肠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手术后肛门功能随访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高位ARM中2例出现污便,1例出现稀便不能控制,无肛门失禁情况。中、低位ARM中有1例出现直肠黏膜脱出,经坐浴肛门护理好转;1例出现排气时偶有污便,其余7例术后排便功能未见异常。按照中国医科大学修定的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6分法,评估结果如下:高位ARM组优:50%(3/6),良:50%(3/6);中低位ARM组优:83%(5/6),良:17%(1/6)。2.HE染色结果:(1)直肠盲端:高位、中位和低位ARM,均未见神经节细胞存在。(2)距离直肠盲端3cm处取材的组织中:低位和中位ARM标本中可见正常的神经节细胞,而高位ARM标本中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少,且细胞形态小,肌间神经丛分布稀疏,且细。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直肠盲端组织中三组标本均未见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距离直肠盲端3cm处组织中,观察都有GDNF、GFRα1、RET蛋白的表达,但是表达的量有所不同,中低位ARM标本中GDNF、GFRα1、RET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位ARM的表达情况。4. 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结果:距离直肠盲端3cm处肠壁组织中存在GDNFmRNA.GFRα1mRNA和RET mRNA表达;结果均显示低位ARM表达最高,中位ARM表达次之,高位ARM表达最低。结论:1.ARM患儿直肠盲端无神经节细胞存在,距盲端3cm处肠壁内神经系统(包括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存在发育异常。2.ARM患儿直肠末端(距盲端3cm处)肠壁内神经系统发育程度与直肠肛门畸形类型密切相关。3.在不同类型ARM中,GDNF、GFRα1和RET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GDNFmRNA、GFRα1mRNA和RETmRNA的表达情况均与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相一致。GDNF、GFRα1和RET基因可能与ARM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张雅楠[5](2013)在《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功能随访》文中认为目的: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anorectal malformation vestibular fistulae,ARMVF)是女孩肛门直肠畸形最常见的类型,我国多采用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An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ASARP)治疗。过去通常认为这种中低位畸形并发其他系统畸形率不高,术后肛门直肠排便功能较好。但是术后长期随访资料少,缺乏对患儿预后准确的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此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北京儿童医院近10年来诊治的ARMVF的就诊及随访资料,进一步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并发畸形比例,以及ASARP术后排便功能情况及影响其术后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2-2012年收治的符合ARMVF诊断并使用ASARP治疗患儿。根据就诊记录统计并发畸形患病率,记录手术年龄,手术时间,使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术后恢复喂养时间,伤口愈合情况。使用电话或写信方式进行随访,要求患儿或其家长填写排便功能问卷并返院复查。结果使用Krickenbeck术后随访国际分类进行描述并做直肠肛门测压,下消化道造影辅助检查。结果:近10年来我院使用ASARP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175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伴发畸形的比率为50.6%,其中心脏畸形最多为33.3%(35/105),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28.5%(38/133),脊柱畸形27.8%(34/122)。同时合并其他2个系统畸形及以上患者为27.1%(22/81)。在填写问卷的70例患儿,其中排便功能好比率为31.4%(22/70),失禁率18.6%(13/70),便秘率58.6%(41/70)。按手术年龄分组排便好的比例分别是:新生儿组80%(24/30),28天以上-6月73.3(%33/45),6月-3岁80.4%(34/42),三岁以上83.3%(5/6)。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5例。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患儿中做直肠肛门测压(13例)及下消化道造影(12例),样本量较小:肛管静息压平均值为36.97±24.42mmHg,便秘患儿的静息压均值为31.96±22.70mmHg,便秘患者中60%直肠或者乙状结肠增宽。3D肛门直肠测压结果(4例)显示冠状位两侧为常见压力缺失带。结论:1、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伴合并畸形率为50.6%。其中以心脏畸形最多,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脊柱畸形。同时伴有多个系统畸形和复杂畸形常见。2、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术前矢状入路肛门术后主要问题为便秘,失禁比例较低,多为一二级。便秘患儿肛管静息压低,多数结肠直肠增宽。3、回顾性分析影响肛门直肠功能的因素提示新生儿期手术同样能获得较好的排便功能以及较低的并发症。
李春雷[6](201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污粪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肛门成形术术后污粪的相关因素分析,总结影响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污粪的主要原因。为临床降低污粪发生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01年12月2011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小儿外科住院并行肛门成形术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128例,随访患儿排便情况。以污粪作为因变量Y,选取10个可能影响术后污粪的因素为自变量,对随访成功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资料进行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成功随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108名,其中术后污粪患儿29例(26.85%)。临床分型、肛门成形术次数、伤口愈合等级及直肠脱垂四个因素进入logistic方程,且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分型越高、肛门成形术次数越多、伤口愈合等级越差和或合并直肠脱垂,患儿术后出现污粪的几率越高。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污粪的发生可能与临床分型、肛门成形术次数、伤口愈合情况及直肠脱垂相关。
王伟敬[7](2011)在《腹腔镜辅助下中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后随访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后患儿肛门排便、控便情况。方法搜集分析了从2005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直肠成形术(LAARP)治疗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例。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行结肠造瘘术,腹腔镜主要用于腹部直肠末端的分离、瘘管的处理以及盆地隧道的形成,手术年龄平均为6.5个月。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0.5-5.4)年,对26例病例手术后并发症以及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污便以及便秘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Kelly评分进行分析评定术后肛门功能。结果随访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中14例患儿获得较为满意的排便功能,其中8例患儿经过排便功能训练已达到完全正常;5例患儿可实现较为满意的排便控制,偶有污便(每1-2周一次),其中2例患者出现轻度便秘,排便控制较差;经常污便者(每周一次以上)1例,无失禁者,该组患儿Kelly评分平均为4.83±1.35。随访术后0.5-2年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污便,8例患儿排便控制能力较差,经常有污便,排便次数增多(大于4-5次),仅有4例患儿排便控制功能较好,偶有污便,排便次数维持在每天1-2次,Kelly评分1.85±1.47.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肛门排便、控便功能,并随着术后年龄的增长,排便、控便功能显着提高。
钱晓平,徐芳,韩为,温杰,席瑞莉,贺慧敏[8](2010)在《肛五针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肛门失禁64例》文中研究表明
华扬[9](2009)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慢性功能性便秘目前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功能性便秘按病因分3种类型: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类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floor syndrome,UPFS)是由于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在排便过程中的反常收缩,导致直肠排空障碍性便秘的一种盆底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近几年来,肛管直肠测压方法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相关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疗中,且被公认为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有用的诊断方法。因为肛管直肠测压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定量检测手段,从而在肛肠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它与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检查、盆底肌电图检查结合应用时,能提供关于结肠、直肠、盆底、内外括约肌生理的许多的基本信息,从而使肛肠外科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水平有了提高。本文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就诊的UPFS患者57例为UPFS组,同期无排便功能紊乱症状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我们的体会,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目的通过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研究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 FloorSyndrome)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变化,以了解此征盆底功能病生理改变以期提高对UPFS的诊断水平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就诊的经排粪造影及盆底肌电图检查诊断为UPFS患者并排除糖尿病等全身性病变者57例为UPFS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41例,年龄17-77岁,平均49.74±16.74岁;病程6月至40年,平均4年。同期无排便功能紊乱症状的健康志愿者30例。参数留取,统计采用SPSS14.0软件包先行方差分析,再行两组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取双侧P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PFS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无明显差别(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力排时直肠肛管压力差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且UPFS组此压力差为负值,引起直肠初始感觉和初始便意感觉的容积及最大耐受容积差异均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UPFS患者存在明显的直肠感觉功能下降和盆底肌肉协调运动障碍。此征是因为盆底肌神经反射功能失常且盆底肌弛缓功能异常,在临床上针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这一类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宜盲目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首先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以期恢复正常反射。对有明显肌肥大、肛管显着延长、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张树成[10](2008)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功能分类及部分类型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前言儿童便秘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据Thowa大学和Heston大学医院儿科门诊统计,儿童便秘的发生率为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按照我国13亿人口统计,约有3亿儿童,其中有二千万左右的儿童患有便秘。便秘对儿童个体生长发育危害巨大,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治疗上存在泻药滥用问题;如何判定儿童便秘病因,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正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便秘在医学中地位及重要性的迅速提高,国内外相继对便秘及其病因等进行了众多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尤其在成人便秘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迄今为止,国内己有北京、广东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天津、上海、西安等地区对成人便秘及排便习惯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国家更将老年人的便秘调查与多因素分析列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科研编号96-906-05-09),拨巨资支持。但是由于正常人群的排便习惯受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和种族、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处于生理发育期,胃肠系统尚不成熟,因此儿童FC的患病情况相差较大,尤其是国内,此类研究相对少见,本研究从儿童最常见而且尚未解决的问题入手,首先对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儿童进行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北方儿童便秘的患病率,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儿童便秘的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结直肠动力、盆底肌群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紊乱都可能与功能性便秘有关。在众多的研究中,结肠动力低下被认为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动物实验表明,内源性麻酚类物质可以抑制胃肠动力,主要是通过分布于神经末梢的受体CB1起作用。脂肪酰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在体内能催化内源性麻酚类物质的水解,因此在理论上可以通过调节FAAH的活性来控制内源性麻酚类物质,以达到调节胃肠动力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关于FAAH是否在人类的胃肠道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此,力图通过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定量PCR技术从不同水平观察FAAH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便秘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应用的不断进步和微生态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肠道菌群被克隆和分离出来,细菌在胃肠道中的作用也逐步得到确认,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消化和吸收方面,越来越多的作用被开发出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调节胃肠动力,尤其是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影响胃肠动力功能,因此本研究应用PCR-SSCP和BOX-PCR技术对正常肠道菌群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观察肠道菌群在正常和便秘儿童肠道中的分布比例关系并结合应用气相色谱技术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正常和便秘儿童肠道中的分布比例关系,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北方5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吉林和哈尔滨)常住儿童中2~14岁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专门从事流行病学调查的专家协助设计,首先进行预调查,然后进行普查,共发放问卷20000份,其中北京6000份,天津4000份,沈阳4500份,哈尔滨3000份,长春2500份,根据普查结果了解按儿童罗马Ⅱ标准判断的FC的检出率,再对筛出的部分人在医院进行精查(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及排便造影,消化道测压)以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计算我国北方城市儿童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详细记录与儿童功能性便秘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及与排便有关的各种相关症状,对各种危险因素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关系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贡献;按儿童罗马Ⅱ标准筛选确定便秘组,分析各相关症状在便秘组和非便秘组发生的频率,用卡方对单因素进行比较,再对有意义的症状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拟合优度检测,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初步制定适合我国儿童的便秘标准。二、排便功能检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对照组33例,平均年龄5岁;便秘组96例,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Ⅱ诊断标准;联合应用结肠传输试验,X线排便造影和肛门直肠测压对对照组和便秘组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影像学及功能学表现的差异,探讨这些异常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及其对便秘的诊断和分型的意义;三、慢传输性便秘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对象分为便秘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7.5岁。便秘组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7岁,均符合STC的标准,分别取上述病例结肠标本,按部位分为升、降和乙状结肠,其中对照组升结肠5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8例;便秘组升结肠4例,降结肠18例,乙状结肠22例;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Real Time PCR对便秘组和对照组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分析,探讨FAAH在正常结肠壁内的定位和定量表达及其意义,并联合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FAAH与CB1受体的位置与分布,探讨FAAH在生理条件下对结肠功能进行调控的作用机制;同时还进一步联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便秘组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生物活性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在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中的作用。四、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意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采用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Ⅱ标准确立便秘组,便秘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岁。取对照组和便秘组所有儿童粪便标本进行分析。应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细菌基因组DNA,分别应用细菌16S rDNA的V3区引物和BOX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引物BOX A1R进行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和图像分析,分别建立基于16SrDNA和BOX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粪便细菌DNA指纹图谱,探讨PCR-SSCP和BOX-PCR对于粪便细菌的分离效果及其对粪便细菌菌种鉴定的意义;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测序后对序列的同源性在GenBank数据库中使用BLAST工具进行比较,初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分类,探讨肠道菌群在功能性便秘儿童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便秘产生的意义。五、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便秘组和对照组儿童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短链脂肪酸在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内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肠道微生态菌落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中的意义。结果一、流行病学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0份,其中北京6000份,天津4000份,沈阳4500份,哈尔滨3000份,长春2500份。回收19638份,其中北京5452份,天津3788份,沈阳4066份,哈尔滨2713份,长春2267份,回收率98.19%;有效问卷19286份,有效率96.43%;有913名符合儿童罗马Ⅱ诊断标准,占被调查人数的4.73%;儿童FC的患病率具有地域差异性和年龄差异性特点,从地区上看,北京的患病率最高,为5.02%,长春最低,约4.27%,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1);从年龄上看,婴幼儿期(2-3岁)的患病率最高,学龄期(7-11岁)最低,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1)。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逐步logistic回归证实人工喂养、添加辅食过早、饮食纤维低、挑食偏食、排便恐惧、抑郁、焦虑、体重、遗传、高经济收入及为FC的危险因素。对便秘的相关症状逐个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包括排便次数<3次/周,大便干硬成团块状,排便费力,腹痛,恶心呕吐等在内的22种症状虽可在非FC人群中不同程度存在,但FC组发生频率比非FC组明显为高,统计学差异显着,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便次数<3次/周,大便干硬成团块状,排便费力,需要泻药协助排便等症状在FC发生率更高,对诊断FC最有意义,减少的其他症状对FC诊断无影响,并以国际通用罗马Ⅱ标准为黄金标准,对拟定儿童FC症状学标准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具备2条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适中,但诊断准确率最高。二、排便功能检测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结果显示,便秘组的TGITT、LCTT和RS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RCTT在两组无显着性差异。儿童FC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具有以下几种形式:①RCTT、LCTT和RSTT都延长;②单纯RSTT延长;③RCTT、LCTT和RSTT都延长,但RSTT延长更显着;④TGITT正常。X线排便造影显示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症14例:排便状态下直肠肛管角不开大,直肠后壁耻骨直肠肌压迹加深;肛门外括约肌痉挛4例:直肠肛管角正常开大,但会阴下降不明显,肛管前壁出现指状压迹;肠疝(包括小肠疝和结肠疝)3例:小肠或结肠下端疝入直肠膀胱陷凹,压迫直肠前壁;直肠粘膜脱垂和套叠3例:排便时肛管上方出现直肠粘膜影像;直肠前突2例:排便时直肠前壁向前方突出深度超过2cm;会阴下降综合症1例:盆膈摆动幅度大,下降时超过2cm;盆底痉挛综合症2例:表现为“鹅征”。肛门直肠测量结果显示,便秘组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对称指数明显降低而向量容积虽有增加,但不显着。三、慢传输性便秘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Real Time PCR对便秘组和对照组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正常结肠无论是升结肠、降结肠还是乙状结肠其壁内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存在FAAH的表达,各段表达无显着差异,并且免疫染色显示FAAH主要定位于肠壁肌间神经元和粘膜的吸收细胞和肠腺体;在正常结肠,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发现肌间神经元中FAAH的分布在位置上与CB1受体呈对应趋势,而在吸收细胞和肠腺体中未见此改变;在便秘儿童结肠,FAAH的表达显着减弱,结合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发现,FAAH的水解活性也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意义对照组和便秘组的所有样品分别进行3次以上的PCR-SSCP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了稳定可重复的图谱,无论便秘组还是对照组个体,图谱中均可见较多的电泳条带,从条带位置看,在对照组与便秘组,对照组之间以及便秘组之间既存在个体一致性条带,同时也存在个体特异性条带,且各条带亮度不鞠嗤?与PCR-SSCP图谱相比BOX-PCR图谱的泳带条数更多,各泳带之间界限清晰。测序结果显示,便秘组和对照组肠道内即存在相同的细菌菌种,也存在各自不一的菌种。在便秘组,菌种的种类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统计学差异显着;结合BOX-PCR指纹图谱的条带位置,对照组优势菌主要为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便秘组的优势菌主要为脆弱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真杆菌属和梭菌属。五、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中每克干粪中短链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统计学差异显着,但便秘儿童粪便中含水量减少,短链脂肪酸显着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着,且各短链脂肪酸比例失调。结论(1)儿童FC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3岁儿童;人工喂养、添加辅食过早、饮食纤维低、挑食偏食、排便恐惧、抑郁、焦虑、体重、遗传、高经济收入可能是FC的危险因素,应该对民众进行广泛的宣教做针对性预防和治疗。(2)我国儿童FC的症状学诊断标准为:①排便次数<3次/周;②大便干硬成团块状;③排便费力;④需要泻药协助排便。具备上述的4个诊断标尺中2条者,症状持续至少2月即可诊断便秘。(3)儿童功能性便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慢传输型便秘,近端结肠各节段传输功能异常。②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出口处肛门直肠区域存在动力异常。③混合型便秘:同时存在结肠传输障碍和出口动力异常;联合应用结肠传输时间,X线排便造影和肛门直肠测压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诊断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4)人类正常结肠壁内无论是蛋白还是核酸水平均存在FAAH的表达,FAAH主要表达在结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元内和肠粘膜表面的吸收细胞和腺体内,在肌间神经丛内FAAH的分布与CB1受体呈对应趋势。(5)慢传输性便秘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减低,水解活性减弱,FAAH可能参与了慢传输性便秘的发生。(6)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的菌属多样性增加,肠道内存在与正常儿童相似的常驻菌,但优势菌种不同,各肠道菌属间存在比例失调。(7)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比例失调,功能性便秘的产生可能与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吸收过度以及局部的短链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二、肛周肌群的解剖关系及其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肛周肌群的解剖关系及其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分析和术后肛门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女性ARM患儿的基本情况—来自单中心313 例患儿回顾性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术后并发症 |
1.3.2 伴发畸形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女性ARM患儿术后肛门功能的评估—基于部分患儿的初步结果 |
2.1 病人与方法 |
2.1.1 统计方法 |
2.1.2 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 |
2.1.3 肛门直肠测压检查 |
2.1.4 肛管内超声检查 |
2.2 结果 |
2.2.1 术后排便情况随访 |
2.2.2 肛门直肠测压评估 |
2.2.3 肛管内超声评估 |
2.3 讨论 |
2.3.1 肛门直肠测压 |
2.3.2 肛管内超声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理改变 |
(一) 肛周肌肉群发育情况 |
(二) 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
1. 骶髓改变: |
2. 肠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
3. Cajal间质细胞发育情况: |
4. 其他神经相关因子与神经节细胞的关系: |
5. 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 |
(三) 其他 |
二、手术治疗方式 |
三、展望 |
(3)肛区组织结构CT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设备、试剂与检查技术 |
1.2 研究对象 |
1.3 观测内容与观测要点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肛区皮肤 |
2.2 坐骨肛管横隔 |
2.3 深部脂肪组织 |
2.4 血管 |
2.5 肌肉 |
2.6 肛管及其周围间隙 |
2.7 直肠 |
3 讨论 |
3.1 肛区组织结构CT分辨率 |
3.2 肛区组织结构的CT解剖 |
3.3 肛区CT解剖学研究思考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直肠肛门畸形远端神经节细胞分布及GDNF、GFRa1、RET表达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实验对象及标本制备 |
1.1.1 实验对象 |
1.1.2 标本制备 |
1.2 方法 |
1.2.1 HE染色 |
1.2.2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直肠末端GDNF、GFR α1和RET的表达情况 |
1.2.3 RT-PCR法测定各组距离直肠末端3cm处GDNF、GFR α1和RET基因表达 |
结果 |
2.1 手术后肛门功能随访结果 |
2.2 HE染色表达情况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4 RT-PCR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功能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污粪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图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便失禁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李春雷个人简历表 |
(7)腹腔镜辅助下中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后随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随访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9)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综述 |
盆底失弛缓综合症的诊断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功能分类及部分类型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论文一 中国北方5市儿童功能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因素分析及症状学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二 联合应用结肠传输时间测定,X线排便造影及肛门直肠测压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意义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三 慢传输性便秘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及意义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四 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基于PCR-SSCP和BOX-PCR技术的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意义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五 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肛周肌群的解剖关系及其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分析和术后肛门功能评估[D]. 谈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方式[J]. 张翔,张宏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03)
- [3]肛区组织结构CT应用解剖学研究[D]. 刘中财. 成都医学院, 2017(01)
- [4]直肠肛门畸形远端神经节细胞分布及GDNF、GFRa1、RET表达情况研究[D]. 赫文波.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5]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功能随访[D]. 张雅楠. 首都医科大学, 2013(02)
- [6]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污粪影响因素研究[D]. 李春雷. 宁夏医科大学, 2012(08)
- [7]腹腔镜辅助下中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后随访观察[D]. 王伟敬. 苏州大学, 2011(06)
- [8]肛五针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肛门失禁64例[J]. 钱晓平,徐芳,韩为,温杰,席瑞莉,贺慧敏. 中国针灸, 2010(05)
- [9]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华扬. 天津医科大学, 2009(12)
- [10]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功能分类及部分类型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D]. 张树成.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