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犬心肌炎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享旺,李林峰,张付,云利兵[1](2021)在《不明原因心脏性猝死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不明原因心脏性猝死(unexplained sudden cardiac death,USCD)常规病理学检验缺乏显着的形态学特征,法医学领域已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检测基因来探寻死因,并开展心脏性猝死机制相关研究。从分子病理学角度,应用多个层面的生物标志物解析USCD的病因已初现潜力,为USCD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概述了USCD相关的基因、RNA和蛋白质与USCD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初探。
孙琳[2](2021)在《IL-37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因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故针对该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有限。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作为一种抗炎和免疫调节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E)、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有研究证实,IL-37在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IL-37可以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通路减轻炎性浸润,调节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凋亡。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与心肌淋巴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IL-37在病毒性心肌炎中是否可以通过调节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尚未得到论证。研究目的1.柯萨奇 B 组 3 型病毒(Coxsackievirusgroup B type 3,CVB3)提取、扩增、纯化,通过腹腔注射构建VMC小鼠模型,重组IL-37干预VMC小鼠,观察CVB3及IL-37对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2.通过对各组小鼠的体重,死亡率,一般生命体征,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心脏超声心脏功能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病理学表达,研究IL-37对急性VMC心肌炎性细胞,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3.探讨p38 MAPK通路在急性VMC的表达以及IL-37对p38 MAPK通路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1.模型构建及实验分组小鼠40只(品系:BALB/c),雄性,周龄(4-6周),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正常小鼠,Control),单纯药物组(正常小鼠+IL-37,Control+IL-37),实验组(病毒组,Virus),药物治疗组(病毒+IL-37,Virus+IL-37)。其中①实验组小鼠于第0天腹腔注射CVB3(CVB3原液(108TCID50):25μl,加入PBS 75μl配成100μl)和200μl生理盐水;②对照组小鼠于第0天腹腔注射100μl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和200μl生理盐水;③单纯药物组小鼠于第0天腹腔注射100μl PBS和200μl生理盐水,第5、8、11天腹腔注射200μl溶有重组IL-37(2μg)的生理盐水和100μl PBS;④药物治疗组小鼠于第0天腹腔注射CVB3(CVB3原液(108TCID50):25μ]加入PBS 75μl配成100μl)和200μl生理盐水,于第5、8、11天腹腔注射200μl溶有重组IL-37(2μg)的生理盐水和100μl PBS。构建相应的动物模型,以14天为观察研究终点。2.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生存曲线观察记录小鼠的活动度、毛发颜色、体重等一般情况的变化及小鼠死亡情况,构建小鼠体重变化曲线及生存曲线。3.心功能检测模型构建14天后,对所有小鼠进行心脏超声,异氟醚吸入麻醉四组小鼠,通过小动物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系统(Vevo 2100,Fuji Visual Sonics)测量四组小鼠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二维超声在胸骨长轴、短轴切面采集胸骨旁长轴图像(Parasternall Long-axis View,PLAX)图像、胸骨旁短轴图像(Parasternall S hort-axis View,PSAX)、M型超声图像,观察小鼠心肌活动度。12 MHz探头测 IVS-s,IVS-d,LVID-s,LVID-d,LVPW-s,LVPW-d,LVEF,以上数据用于评价小鼠心脏功能,后麻醉处死提取心脏组织。4.心肌病理学检测模型构建14天后,戊巴比妥钠(浓度:2%,用量:70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打开胸腔,留取小鼠心肌组织,拍照留取大体标本图片。心尖取血,多聚甲醛过夜浸泡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制备5μm厚度的石蜡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拍照、留存,统计分析。5.ELISA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1,C-TnI表达;评估各自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表达。6.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提取小鼠心肌组织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石蜡病理切片行IHC法测定特异性淋巴细胞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正置光学微镜下观察,拍照,留存,统计分析。8.TUNEL石蜡病理切片行TUNEL法测定四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正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拍照,留存,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我们观察到,对照组小鼠饮食良好,好动活泼,毛发浓密,触感柔顺光滑,毛发颜色鲜亮,抓取时挣扎、抵抗感明显,给予刺激,反应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体征明显,包括饮食减少,活动量减少,毛发稀疏,触感粗糙,毛发颜色灰暗,抓取时挣扎、抵抗感不明显,给予外界刺激,反应不明显。而接受重组IL-37干预的小鼠则表现出明显的改善。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小鼠体重一直上升,病毒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第1-4日,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的体重表现为明显的下降(p<0.05),药物治疗组体重也明显减轻(p<0.05)。自第4日开始,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的体重下降更为显着(第6日(p<0.01),第8日(p<0.01),第10日(p<0.001),第12日(p<0.001),第14日(p<0.001)),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了体重减轻的速率(第 6 日(p<0.05),第 8 日(p<0.05),第 10 日(p<0.01),第 12 日(p<0.01),第14日(p<0.01))。对照组和单纯药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生存曲线分析对照组和单纯药物组中没有小鼠死亡,生存率为:100%,病毒组小鼠中生存率为:60%,药物治疗组生存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208),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生存率也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238)。3.IL-37减轻了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和心脏重塑在第14天进行动物取材,对照组和单纯药物组小鼠心脏红润,无水肿,心脏表面光滑,无坏死组织沉积,可观察到血管在心脏表面清晰走形。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脏大体标本表现为明显的苍白水肿,心肌非常松弛,肉眼可观察到心脏表面有大片的白色坏死组织,心脏表面血管观察不清。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小鼠心脏表面略有发白,心脏组织苍白肿胀明显减轻,心脏表面白色坏死组织面积明显减少。HE染色切片中,对照组及单纯药物组心肌组织心肌纤维结构清晰、规整,形态均匀,大小正常,心肌间质中未见异常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水肿,形态不均,大小各异,部分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心肌间质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药物治疗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程度明显改善,心肌细胞仍有水肿,形态,大小仍有异常,心肌间质中仍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但较病毒组轻。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心肌炎性平均病理评分增高(p<0.001),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心肌炎平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1)。Masson染色病理切片中,对照组及单纯药物组未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肌间质可见明显的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增加(p<0.001)。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纤维化面积明显降低(p<0.01)。我们还观察到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单纯药物组小鼠的心脏外膜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坏死。药物治疗组的小鼠也表现出同样的现象。对照组心脏心外膜未见异常。4.IL-37改善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小鼠心脏超声检查中,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在胸骨旁短轴视图(PSAX)和胸骨旁长轴视图(PLAX)中观察到随心肌运动的不均一的弥漫的高回声影,同时,与对照组相比,M型超声图像显示病毒组小鼠心室明显扩大,室壁运动能力明显减弱。药物治疗组小鼠在PLAX,PSAX仍有随心肌运动的不均一的高回声影,但面积明显减少,心室仍有扩大,室壁活动仍有减弱,但较病毒组明显减轻。另外,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5)明显下降,IVS-s(p<0.05)、IVS-d(p<0.05)明显变薄,LVID-s(p<0.05)、LVID-d(p<0.05)明显缩小,LVPW-s(p<0.01),LVPW-d(p<0.01)显着降低。而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5)明显升高,IVS-s(p<0.05)、IVS-d(p<0.05)明显增厚,IVID-s(p<0.05)、LVID-d(p<0.05)明显扩大,LVPW-s(p<0.05),LVPW-d(p<0.05)显着增高。5.IL-37减少了病毒性心肌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TNF-α,C-TNI,IL-1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1和TNF-α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C-TNI是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TNF-α(p<0.01),C-TnI(p<0.05),IL-1(p<0.00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降低了 TNF-α(p<0.05),C-TnI(p<0.05),IL-1(p<0.05)的产生。6.IL-37减少了病毒性心肌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采用IHC法标记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评估病毒性心肌炎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对照组心肌纤维致密,排列均匀,心肌细胞大小,染色正常,心肌间质未见明显淋巴血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肌纤维水肿增粗,大小不均,心肌间质可见大量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浸润,正置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阳性染色面积显着增加。药物治疗组也可见以上炎性细胞浸润,但较病毒组减轻。对四组小鼠炎性细胞染色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肌CD3+T淋巴细胞(p<0.001),CD4+T淋巴细胞(p<0.001),CD8+T 淋巴细胞(p<0.001),CD68+巨噬细胞(p<0.001)有明显差异。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小鼠心肌CD3+T淋巴细胞(p<0.01),CD4+T淋巴细胞(p<0.01),CD8+T淋巴细胞(p<0.05),CD68+巨噬细胞(p<0.01)有统计学差异。7.IL-37抑制了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采用IHC法标记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评估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小鼠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大量染色阳性棕褐色异常细胞核。药物治疗组较病毒组心肌坏死程度较轻。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相关蛋白 Cleved-Caspase3(p<0.001),Caspase3(p<0.01),Cleved-Caspase8(p<0.01),Caspase8(p<0.01),Bax(p<0.001)的蛋白IHC染色阳性率增加。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 Cleved-Caspase3(p<0.05),Caspase3(p<0.05),Cleved-Caspase8(p<0.05),Caspase8(p<0.05)和 Bax(p<0.01)蛋白 IHC 染色阳性率降低。相反,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中Bcl-2(p<0.01)表达下降,但在药物治疗组中Bcl-2(p<0.05)升高。Western Blot法分析来评估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相比,病毒组Cleved-Caspase3(p<0.05),Caspase3(p<0.01),Cleved-Caspase8(p<0.01),Caspase8(p<0.01),Bax(p<0.0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Cleved-Caspase3/Caspase3(p<0.05),Cleved-caspase8/Caspase8(p<0.0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同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 Cleved-Caspase3(p<0.05),Caspase3(p<0.05),Cleved-Caspase8(p<0.05),Caspase8(p<0.05),Bax(p<0.05)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此外药物治疗组的 Cleved-Caspase3/Caspase3(p<0.05),Cleved-caspase8/Caspase8(p<0.05)的比率也低于病毒组。病毒组中Bcl-2(p<0.05)的相对表达和Bcl-2/Bax(p<0.001)比值相较与对照组下降,而药物治疗组中Bcl-2(p<0.05)相对表达量及Bcl-2/Bax(p<0.05)的表达上升。TUNEL法标记心肌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心肌组织中可见大量细胞核核膜破裂、分解、深染、变旧、皱缩。药物治疗组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及细胞核形态变化较病毒组减轻。统计学分析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心肌凋亡细胞数量显着增多(p<0.001),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心肌凋亡细胞数量降低(p<0.01)。8.IL-37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四组小鼠心肌细胞p38 MAPK及p-p 38MAPK蛋白的相对表达,各组心脏组织中总p38 MAPK蛋白量的表达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p-p 38MAPK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P<0.05),相反,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p-p 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p-p 38 MAPK/p38MAPK(P<0.01)比例升高,而与病毒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中p-p 38 MAPK/p38 MAPK(P<0.05)比例降低。研究结论1.IL-37可减轻急性VMC小鼠心肌病理损伤;2.IL-37可减轻急性VMC小鼠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3.急性VMC心肌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增高,IL-37可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
刘超[3](2021)在《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提出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增加。心衰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激活,同时伴有心肌中ROS水平的增加。鉴于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中的重要性,清除过量的活性氧来减轻心肌损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氧化治疗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与药物在心脏的滞留时间和累积量不足,在其它脏器的非特异性分布较多以及药物的抗氧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递送方式,以更好的靶向到心肌组织,从而实现减轻心肌损伤的目的。考虑到吸入给药操作简便、依从性好、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我们构建了一种以抗氧化纳米药物(TPCD NP)为基础的无创雾化吸入递送系统,纳米药物可以通过肺循环到达心肌。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靶向效果,我们通过在TPCD NP的外围修饰上线粒体靶向基团,以显着提高其心肌靶向效率;并通过包载抗炎多肽Ac2-26,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基于β-CD的活性氧清除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将Tempol(Tpl)和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通过1H NMR和FT-IR对TPCD进行表征。2.溴代十八烷基三苯基膦(STPP)的合成与表征将溴代十八烷与三苯基膦溶于乙腈中,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干燥得到STPP。所得材料用1H NMR表征。3.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和DSPE-m PEG2000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将溶解在甲醇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PCD NP。4.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STPP和DSPE-m PEG2000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液体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TPCD NP。5.活性氧清除性载药纳米粒ATPCD NP和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A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DSPE-m PEG2000或卵磷脂、DSPE-m PEG2000与STPP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TPCD溶于甲醇,加入溶于DMSO的Ac2-26,将得到的溶液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得到ATPCD NP或ATTPCD NP。6.纳米粒的表征分别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的外貌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观察和测定。7.TPCD NP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测定采用H2O2试剂盒和超氧阴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TPCD NP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利用DPPH·来评价TPCD NP清除自由基的能力。8.TPCD NP细胞吞噬实验H9C2细胞与终浓度为50μg/m L Cy5/TPCD NP(Cy5标记的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用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时间依赖性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研究细胞对纳米粒的浓度依赖性吞噬。在TTPCD NP吞噬实验中,线粒体用Mito-tracker Green FM染色,CLSM检测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吞噬和线粒体共定位。将A549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H9C2细胞培养在12孔板中。H9C2细胞加或不加阿霉素(DOX),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不加DOX。细胞与Cy5/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通过FACS定量分析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检测细胞吞噬情况。为了比较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的吞噬情况。H9C2细胞加入DOX后。收集细胞进行FACS分析。9.TPCD NP对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先用不同剂量的TPCD NP干预H9C2细胞,再用DOX处理细胞。然后用DCFH-DA染色。采用CLSM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在FACS检测细胞内ROS生成的实验中,按照类似的方法,收集细胞采用FACS定量分析细胞内ROS水平。10.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 Tn I)、乳酸脱氢酶(LDH)的定量测定先用纳米粒预处理细胞,再用DOX作用于细胞。随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分别用c Tn I和LDH试剂盒检测c Tn I和LDH水平。同时收集细胞,反复冻融,直到细胞完全裂解。离心后收集上清。用MDA试剂盒检测MDA水平,BCA试剂盒定量总蛋白水平。11.细胞水平初步安全性检测将A549细胞、HUVECs、RAW264.7细胞和H9C2细胞与不同浓度TPCD NP共孵育一定时间。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12.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体内的分布雄性C57BL/6小鼠暴露在雾化箱中,用Cy7.5/TPCD NP(Cy7.5标记的TPCD NPs)雾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全血及分离心脏等主要脏器。然后采用IVIS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采用IVIS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评估雾化吸入后的剂量,13.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肺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小鼠雾化吸入Cy5/TPCD NP 24 h后收集肺组织,肺切片分别与Ep CAM、CD31和CD68的抗体孵育。用CLSM检测Cy5/TPCD NP与肺上皮细胞、肺内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另外,雾化吸入Cy5/TPCD NP 60 h后,分离心脏,冰冻切片,用CLSM检测Cy5/TPCD NP在心脏的沉积。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24 h后,将肺组织研磨,消化后提取单细胞悬液。然后用CD45R、CD326、CD31、F4/80、CD11b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采用FACS定量分析。14.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血液白细胞中的分布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12h,采集全血。然后用不同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并用FACS进行定量分析。15.TPCD NP对DOX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疗效评价将10-12周的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DOX和DOX+TPCD NP组小鼠均单次腹腔注射DOX(15 mg/kg)。DOX+TPCD NP组小鼠从给予DOX前2 d开始每天雾化吸入TPCD NP(4、10、25 mg/kg),持续7 d。取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计算器官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采集血样进行血常规和生化分析。为了评价右丙亚胺(DEX)的疗效,在给予DOX前2 h一次性腹腔注射DEX(200mg/kg)。7天后对小鼠实施安乐死。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TPCD NP或TTPCD NP(25 mg/kg)。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A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Ac2-26(14.75ug/kg)、TTPCD NP(25 mg/kg)和ATTPCD NP(25 mg/kg)。同样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16.小鼠心功能检测用异氟醚麻醉小鼠,通过动物超声进行检测、统计。17.血清c Tn I、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c Tn I、LDH、CK-MB和CK的含量。18.氧化应激水平检测心脏冰冻切片与DHE在37℃避光中孵育30 min,荧光显微镜检测。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荧光强度。心肌组织经匀浆后离心收集上清。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MDA和H2O2水平。19.病理学分析将心脏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石蜡包埋切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20.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雾化不同剂量TPCD NP。每天记录体重,7天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分离主要脏器称重然后固定。记录肺组织的干重和湿重,计算肺组织的干/湿重比。取肺组织灌洗液,检测TNF-α、IL-1β水平。结果1.TPCD NP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根据1H NMR谱上的质子信号,TPCD的每个β-CD分子上约有2个Tpl和5个PBAP。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制备TPCD NP。TEM和SEM观察发现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1 nm,zeta电位为-29.4±1.7 m V。TPCD NP能有效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此外,TPCD NP对DPPH自由基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清除。2.TPCD NP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能有效吞噬Cy5/TPCD NP,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外,结果显示,DOX作用于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吞噬效率显着高于未加DOX作用的细胞。TPCD NP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DOX作用后H9C2细胞中ROS的水平,抑制MDA的生成,以及降低c Tn I和LDH的释放。3.雾化吸入后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及作用机制研究吸入的Cy7.5/TPCD NP逐渐被吸收并转运到心脏。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吸入后Cy5/TPCD NP与肺Ep CAM+上皮细胞、CD31+内皮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有共定位。FACS检测表明Cy5/TPCD NP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上皮细胞和肺内皮细胞介导。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肺部荧光强度,约4%的TPCD NP在肺内沉积。4.雾化吸入TPCD NP靶向治疗DOX诱导的心力衰竭TPCD NP可显着增加DOX引起的心脏重量和HW/TL的降低,减轻心功能障碍。同时降低了MDA、H2O2等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以及c Tn I、CK-MB等心脏损伤指标的水平。5.TPCD NP和DEX对DOX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的疗效TPCD NP和DEX均可增加DOX导致的LVEF和LVFS的降低,改善心脏功能。显着增加DOX导致HW/TL比值降低。降低心肌MDA、H2O2水平及血清c Tn I、CK水平。6.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T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 nm,zeta电位为-14.3 m V。Cy5/TTPCD NP能被H9C2细胞有效吞噬。TTPCD NP的靶向性较TPCD NP提高。与这一发现相一致的是,TTPCD NP比TPCD NP更显着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7.TTPCD NP的心肌靶向及对心衰模型疗效评价在心脏部位,Cy7.5/TTPCD NP具有相对较强的荧光。与TPCD NP相比,TTPCD NP更有效地抑制了HW/TL比值的降低。同样,TTPCD NP显着减轻心功能障碍,降低了心肌MDA和H2O2含量及血清c Tn I和CK水平。8.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对心衰小鼠模型的的疗效评价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将Ac2-26多肽包载到TPCD NP或TTPCD NP中,这种含有Ac2-26的TPCD NP或TTPCD NP平均粒径分别为103.9 nm和109.7 nm。zeta电位分别为-32.9±1.2 m V和13.3±0.2 m V。Ac2-26的载药量为0.59μg/mg。与Ac2-26相比,ATPCD NP和ATTPCD NP更有效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ATPCD NP和ATTPCD NP可更有效的抑制DOX作用后心脏重量的下降、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以ATTPCD NP的效果最佳。9.TPCD NP体内安全性评价经与不同剂量的TPCD NP孵育后,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巨噬细胞均有较高的细胞活力。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后,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和肺干/湿重比均无显着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β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没有出现异常改变,HE切片显示气管、肺和其他主要器官未见明显损伤。结论1.本研究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成功合成了抗氧化材料TPCD并制备了其纳米粒。体外实验表明,TPCD NP能被H9C2细胞吞噬,通过清除过量活性氧,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2.雾化吸入的TPCD NP在肺部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介导,进入肺毛细血管的TPCD NP将进一步经过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心肌。3.雾化吸入的TPCD NP可显着抑制DOX诱导的小鼠心肌功能失调,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使用的药物右丙亚胺。4.通过线粒体靶向基团的修饰,T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细胞吞噬效率较TPCD NP显着增强,治疗效果更加显着。TTPCD NP对DOX诱导的心功能障碍有更显着的改善作用。ATTPCD NP对小鼠的心功能保护作用较TTPCD NP进一步增强。5.初步急毒实验结果显示,雾化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
孙琳[4](2021)在《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文中认为背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由于感染各类嗜心肌性病毒所导致的心肌非特异性疾病,VMC是导致青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乏力、胸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发生心脏骤停。虽然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够自愈或经治疗后好转,但有部分患者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和严重的心力衰竭,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现阶段仍然没有特异性的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并不显着。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长期致力于探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广为接受的机制包括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及各种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性细胞程序性死亡,由炎症小体介导,并且伴有包括IL-1β和IL-18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与凋亡不同。炎症小体是一种胞内蛋白复合体,由三部分组成: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适配蛋白AS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原-1(Caspase-1),炎症小体激活GSDMD,导致细胞膜孔形成,细胞破裂,释放IL-1β和IL-18。炎症小体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如心肌梗死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在VMC患者和VMC小鼠模型中存在炎性小体。因此,心肌细胞焦亡在VMC发病进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阻断这一过程有希望成为治疗VMC的新靶点。白介素-37(IL-37)属于IL-1家族,是一种新型的潜在的炎症抑制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而小鼠体内不表达IL-37。我们先前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IL-37能够减轻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脏内炎症反应,降低小鼠的死亡率。然而,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应用IL-37对模型小鼠进行干预,研究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进一步探讨IL-37参与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崭新的治疗靶点。我们的实验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研究背景及意义心肌炎是指心肌组织内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患心肌炎,可以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心肌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能患心肌炎,但以青少年最为多见。病毒是其最常见的病原体,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最为多见。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也可以引起心肌炎,但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症状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心肌的病变所累及的范围,轻症患者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存在7-20天左右的前驱期,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感染症状。随后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一般认为,造成VMC患者心肌损害的原因主要如下:病毒复制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被触发后过度激活;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各种原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病毒入侵后在心肌内复制,并导致免疫系统激活,其病理生理学进展过程通常有三个阶段:急性阶段、亚急性阶段和慢性阶段。急性阶段是指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亚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T细胞及B细胞的活化及其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慢性阶段表现为心肌弥漫纤维化与心脏泵功能障碍,如扩张性心肌病。大量病理学证据表明,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NK)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起始治疗是否及时。其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等。轻度心肌炎患者通常预后良好,约有50%的VMC患者可自行缓解。然而,仍有25%的VMC患者可发展为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重症心肌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其1年内死亡率为20%,5年死亡率为50%。然而现阶段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单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在本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为了模拟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进程,我们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学特征,探究其病理机制,为VM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1.通过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观察小鼠心肌损伤的病理学改变。2.通过对小鼠体重、活力、毛发、心脏超声、心肌病理学切片等进行观察与监测,评估使用CVB3 Nancy株构建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效果。研究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将12只雄性6周龄balb/c小鼠饲养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SPF类动物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Day 0对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100μl PBS,对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25μl 109TICD50病毒液(加入75μl PBS稀释至100μl),饲养9天后建立急性心肌炎动物模型。2.超声心动图Day 9用3%异氟醚麻醉小鼠,使用Visual Sonics高分辨率Vevo 2100系统(Visualsonics Inc.,加拿大多伦多)采集胸骨旁长轴图像,记录每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LVF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3.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于Day 9心脏超声检查后收集各组小鼠的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4.ELISA 检测收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离心收集上层血清,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与炎症因子IL-1β、IL-18。研究结果1.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对照组小鼠活力良好,毛色鲜亮;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活力欠佳,不喜活动,毛发暗淡无光泽,抓取时反应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VMC模型组小鼠体重自第三天开始明显下降,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升高。2.模型组小鼠左心功能下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超声示IVSs(P<0.01),IVSd(P<0.05)明显减小,LVEF、LVFS测量值下降,表明对小鼠腹腔注射CVB3后室间隔明显变薄,心肌收缩功能存在受损的可能性。3.模型组小鼠心肌炎症损伤明显对照组小鼠切片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规律排列,未见明显炎症浸润,模型组小鼠HE染色可见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及炎症病灶,间质内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病理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001)。模型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I(P<0.01)、IL-1β(P<0.05)、IL-18(P<0.05)明显升高。4.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化明显Masson染色可见对照组小鼠心肌间质内无明显胶原纤维分布,模型组小鼠心肌可见灶性坏死伴胶原纤维增生,间质内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分布。研究结论1.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病毒液能够成功构建小鼠VMC模型。2.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炎症浸润增加及心肌纤维化加剧。第二部分:IL-37对VMC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及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机体感染嗜心肌病毒后,心肌组织内出现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轻重不一。尽管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轻微,甚至症状表现呈自限性,病毒性心肌炎仍然能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VMC能够占到年轻人猝死原因的10%左右。VM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期有研究证实,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可能引起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肠炎等疾病。炎症小体又称焦亡小体,是一种细胞内的蛋白复合体,由胞质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RR)、适配蛋白ASC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原-1(Caspase1)构成,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模式识别受体是NOD样受体家族的NLRP3。当NLRP3被细胞毒素、ATP或胆固醇等激活后,进一步募集ASC与Caspase1,炎症小体激活后切割IL-1β与IL-18。同时,NLRP3裂解Gasdermin D,释放其N末端结构域,形成细胞膜孔,释放炎性因子,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因此,抑制炎症小体表达或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IL-37是IL-1家族的一种潜在炎症抑制因子,对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存在一定抑制作用。IL-37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低表达,而小鼠体内不表达IL-37。IL-37已被证实能够改善CVB3引起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然而其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部分实验通过应用重组人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干预,观察其对心肌炎小鼠炎症浸润及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探讨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研究目的:1.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进行干预,观察IL-3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一般状态、心功能和心肌病理学切片的影响。2.通过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的炎症小体的表达,探讨IL-37减轻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1.IL-37干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将32只雄性6周龄balb/c小鼠饲养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SPF级动物房,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6)、IL-37对照组(n=6)、模型组(n=10)、实验组(n=10)。Day 0对对照组、IL-37对照组小鼠各腹腔注射100μtlPBS,同时对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25μl 109TICD50病毒液(加入75μl PBS稀释至100μl)。Day3、Day7对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200μl PBS,同时对IL-37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2μg IL-37(加入200μl PBS溶解),饲养9天后建立急性心肌炎动物模型。2.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Day 9用异氟醚麻醉小鼠,采集胸骨旁长轴图像,记录每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3.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收集各组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后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心肌组织的炎症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GSDMD蛋白表达情况。4.ELISA 检测收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离心收集上层血清,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与炎症因子IL-1β、IL-18。5.蛋白印迹实验收集各组小鼠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组织总蛋白后,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 dimer、cleavaged caspase 1、NFkB P65 及 phospho-P65 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6.RT-PCR从液氮中取出各组小鼠心肌组织,液氮研磨组织提取总RNA,PCR检测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IL-37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一般状态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活力较好,毛色光滑,抓取时反应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重同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心脏重量/体重比值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2.IL-37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LVEF(P<0.05)、LVFS(P<0.05)、IVSs(P<0.01)和IVSd(P<0.0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实验组小鼠心脏室间隔厚度高于模型组,左室收缩功能较模型组有所改善。3.IL-37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损伤小鼠心肌切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炎症病灶浸润较少,心肌细胞坏死减少,间质内炎症细胞分布较少。外周血Elisa检测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cTnI(P<0.01)与IL-18(P<0.05)表达明显下降。4.NLRP3炎症小体在模型组小鼠表达升高,在实验组中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NLRP3(P<0.01)、ASC(P<0.05)与cleaved-caspase 1(P<0.05)蛋白比对照组升高,实验组小鼠NLRP3(P<0.05)、ASC dimer(P<0.001)与cleaved-caspase 1(P<0.05)蛋白比模型组表达降低。GSDMD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模型组中GSDMD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GSDMD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5.IL-37可能通过抑制NFκB降低心肌炎小鼠NLRP3炎症小体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比对照组NFκB P65(P<0.05)、phospho P65(P<0.01)的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组 P65(P<0.01)、phosphoP65(P<0.01)的表达低于模型组,IL-37对照组中P65(P<0.05)、phospho P65(P<0.0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发现模型组P65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65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37对照组P65 mRNA比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研究结论1.IL-37可以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害,改善小鼠一般状态。2.NLRP3炎症小体参与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IL-37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3.IL-37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改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
倪淑媛[5](2021)在《葛根素通过PARP-1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心脏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心力衰竭的关键病理过程,其特征是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引起心室重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触发心室不良重构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求遏制炎性因子引发的级联瀑布效应的药物,可能是干预心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葛根素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研究显示,葛根素具有抑制心脏纤维化的作用,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清楚。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心脏纤维化及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围绕PARP-1、HMGB1研究TLR4-NF-κB这一促炎信号通路在葛根素干预心脏纤维化后出现的变化,从而探讨葛根素抑制心脏纤维化的机制。方法:1.分析心脏纤维化与炎性因子HMGB1、PARP-1、TNF-α、IL-6的关系。A.分离大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予脂多糖(LPS)刺激,并进行相关检测。B.免疫荧光检测α-SMA评估CFs的激活情况。C.用ELISA、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TNF-α、IL-6、HMGB1、PARP-1、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水平。2.研究葛根素对心脏纤维化及HMGB1、PARP-1、TNF-α、IL-6的影响。A.腹主动脉缩窄术(TAC)建立大鼠心脏纤维化模型,葛根素干预后,对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ELISA检测羟脯氨酸、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MGB1、PARP-1的水平。B.葛根素预处理LPS诱导的原代大鼠CFs,采用ELISA、免疫荧光、RT-qPCR、western blot 检测 TNF-α、IL-6、HMGB1、PARP-1、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水平。3.探索葛根素抑制心脏纤维化的机制。A.westernblot 检测 TAC 大鼠心脏组织 TLR4、p65、p-p65、IκBα和 p-IκBα的水平。B.原代大鼠CFs转染PARP-1过表达质粒和(或)HMGB1 siRNA,再予葛根素和(或)LPS 预处理,用 ELISA、RT-qPCR、western blot 检测 HMGB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p65、p-65、IκBα和p-IκBα的表达,及免疫荧光、RT-qpCR、western blot检测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水平。结果:1.原代大鼠CFs在LPS诱导后,PARP-1、HMGB1、TNF-α、IL-6和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葛根素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大鼠原代CFs合成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葛根素明显减轻TAC大鼠的心脏纤维化程度。3.葛根素抑制LPS诱导的原代大鼠CFs PARP-1、HMGB1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葛根素同样抑制TAC大鼠心脏组织PARP-1、HMGB1的表达。4.过表达PARP-1可上调HMGB1并逆转葛根素对LPS诱导的心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而HMGB1基因沉默后,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5.葛根素显着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其抑制作用可被PARP-1过表达所逆转,而HMGB1基因沉默可减弱PARP-1过表达所引起的逆转葛根素效应。结论:葛根素对大鼠心脏纤维化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了 PARP-1从而抑制HMGB1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杨丽,张志湘,王亚辉,陈溪萍,陶陆阳[6](2020)在《心脏相关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心脏相关医疗纠纷鉴定的临床及法医学特点,剖析纠纷原因并提出鉴定建议。方法对2011年1月-2019年8月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的29例与心脏疾病相关死亡的医疗纠纷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心脏相关疾病死亡案件中,10例与心脏手术相关(6例为微创手术,4例为心脏外科手术);另19例为心内科疾病死亡患者,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等。本组案例中,9例进行了尸体解剖死因鉴定,死亡原因有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冠心病急性发作、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心瓣膜病致急性心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其余20例未行尸体解剖,医、患双方同意根据提供的病历等资料推断其死亡原因,认定的死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术后并发症(感染、主动脉夹层破裂)、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等。上述医疗纠纷鉴定案例,除2例医方不存在医疗过错外,其余医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过错,主要包括术前检查不完善、告知不充分、手术操作有误、术后观察及处理不足、医疗记录不完整等。医疗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中,除1例无因果关系外,其余均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原因力大小分为无因果关系、轻微作用、次要作用、同等作用、主要作用、完全作用。结论心脏相关医疗纠纷中,与手术有关的案件主要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而内科案件多数为急症病人。死因推断虽然有助于部分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但仍建议尸体解剖明确死亡原因,有助于更客观、科学地开展鉴定工作。
李永青[7](2020)在《低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CHA2DS2-VASc评分是评估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风险的依据,目前相关指南均推荐CHA2DS2-VASc评分低危(男性0分,女性1分)时,不建议抗凝治疗,但评分低危的患者中TE事件发生的发生并不罕见。有研究发现,在评分包含的因素之外,左心房扩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蛋白尿、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尿酸血症等因素亦与NVAF患者发生TE的风险相关。在评分低危的NVAF患者中,探讨这些因素对TE的影响分析,将有助于在评分低危患者中甄选出TE风险仍相对高危的患者。研究目的在CHA2DS2-VASc评分低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发生TE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方法研究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且出院诊断中包含心房颤动的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最后分析的病历需同时满足以下内容,入选标准:NVAF,18岁≤年龄<65岁,CHA2DS2-VASc评分低危(男性0分,女性1分);排除标准:(1)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瓣膜置换术后的瓣膜性房颤,(2)既往有脑卒中、非中枢性TE事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3)有充血性心力衰竭(LVEF<50%)、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复杂性主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性疾病中的任何一种疾病,(4)患有恶性肿瘤病史,(5)住院期间伴有重症感染。如果有多次住院,则只记录第一次住院资料。统计学处理办法:根据是否发生TE事件分为对照组和栓塞组,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版本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根据病历主诉和入院诊断确认住院原因,根据是否为首诊房颤分为两组,分析住院原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1.基线特点研究共纳入出院诊断含心房颤动的患者5064例,查阅分析病历资料,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的病例有178例(3.52%),其中对照组有156例,栓塞组22例,TE事件占评分低危患者的12.36%,发生大脑动脉栓塞21例,占评分低危患者的11.80%,非中枢性血栓栓塞3例,占评分低危患者的1.69%。在对照组中,HCM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1例,房间隔缺损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CKD 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2例,但在栓塞组中均未发现有以上诊断的病例,两组中均未发现有确诊左束支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病例。年龄和无症状性房颤在两组中的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性别、非首诊房颤、非阵发性房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高尿酸血症、血脂、尿蛋白阳性、左心房扩大、心电图改变、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无显着差异(P>0.05)。2.低危NVAF患者中影响TE事件的危险因素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95%CI:1.01-1.18,P=0.029)、无症状性房颤(OR=8.2,95%CI:2.33-28.84,P<0.01)、尿蛋白阳性(OR=2.93,95%CI:0.84-10.17,P=0.091)和左心房扩大(OR=2.38,95%CI:0.92-6.14,P=0.075)与TE事件的发生有较强的关联,可能是TE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OR=1.05,95%CI:0.97-1.13,P=0.221)和尿蛋白阳性(OR=3.07,95%CI:0.75-12.54,P=0.118)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性房颤(OR=7.42,95%CI:2.01-27.34,P<0.01)和左心房扩大(OR=2.86,95%CI:1.02-8.01,P=0.045)有统计学意义,无症状性房颤和左心房扩大是TE的独立危险因素。3.住院原因分析在178例评分低危的NVAF中,116例是首诊房颤和62例是非首诊房颤,首诊房颤和非首诊房颤的住院原因无显着差异(P>0.05),有58例(32.58%)因房颤心律失常入院,26例(14.61%)因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入院,有22例(12.36%)是因发生TE事件而住院。在62例非首诊房颤中,有9例(15%)因发生TE事件住院,而在116例首诊房颤中,有13例(11%)是因TE事件住院。研究结论在CHA2DS2-VASc评分低危的NVAF患者中发生TE事件并不少。年龄、无症状性房颤、左心房扩大是评分低危NVAF发生TE的危险因素,其中无症状性房颤、左心房扩大是评分低危NVAF发生TE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延仃[8](2020)在《左心室受累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表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最早于1982年由Marcus和Fontaine首次作为一种疾病进行描述,1955年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组纳入心肌病初始分类中,是一种公认的遗传性心肌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上以心室肌细胞进行性死亡、心肌萎缩并被纤维脂肪组织取代为特点。该病较为罕见,患病率约为1:5000~1:2000,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临床上以频发多种室性心律失常、高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风险和进展性心室结构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是年轻人-(包括运动员)SCD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因其基因突变外显率不全、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与多种其他疾病的基因型和表型相重叠,目前诊断尚无金标准。ARVC经典表现为右心室形态和(或)功能的异常,既往多认为左心室不受累或很少受累、左心室病变是疾病进展至晚期的表现。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影响学检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左心室受累尤其是早期左心室病变患者被发现,左室病变者临床表现与经典ARVC相似,影像学上更不易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果在疾病早期阶段不加以重视,很容易造成ARVC左室病变者的漏诊及疾病误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预后。目的通过比较分析ARVC左心室受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探讨ARVC左心室受累患者的临床表型特点并探索左心室受累与ARVC间的关系,以全面认识ARVC的临床表型,为临床中早期识别ARVC患者、减小误诊漏诊率及其病因病理研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搜集2011年01月01日至2019年05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RVC的患者,经筛查资料后共纳入44例患者,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指标,根据超声心动图提示是否有左心室受累将其分为左室受累组(n=18例)和左室未受累组(n=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连续变量资料用x±a或M(QL,QU)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用例数(频率)表示,两组间对比用到的检验有: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设定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P<0.05。结果1、一般资料:4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1:1,平均发病年龄(41±8.2)岁,发病至确诊中位时长10(2,10)年,以剧烈活动为发病诱因者16例(36.4%),3例(7.7%)有猝死家族史,临床心衰者33例(75.0%),症状按比例多少依次为:胸闷(63.0%)、心悸(59.1%)、呼吸困难(43.2%)、头晕(43.2%)、恶心/呕吐(30.5%)、晕厥(18.2%)。其中18例(40.9%)出现超声提示的左心室受累。在性别比例、发病和确诊年龄、发病至确诊时长、发病诱因(剧烈活动)、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猝死家族史、临床症状、临床心衰等方面,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2、心电图:19 例(43.2%)可见 Epsilon 波,未见 T 波倒置(T-wave inversion,TWI)者4例(9.1%),TWI超过V1-V3导联者21例(47.7%)。左室受累组仅右胸导联低电压者(8例,44.4%)明显多于左室未受累组(P<0.05),而在Epsilon波、QRS波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导联低电压和TWI等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动态心电图:纳入患者中室性早搏>500个/24h、持续性室速、非持续室速、房扑/房颤患者分别有21例(47.7%)、11例(25.0%)、25例(56.8%)、25例(56.8%)。其中左室受累组持续性室速者(8例,44.4%)明显多于左室未受累组(P<0.05),而在另外几项心律失常方面,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4、超声心动图:左室受累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室功能、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方面,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40.9%的ARVC患者存在超声提示的左心室受累。左心室受累对ARVC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明显,其预后更差。左心室受累不是ARVC右心室病变进展的表现,可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出现。2、临床发现疑似ARVC患者,但影像学提示病变特点与经典右心室病变不符者,需加强鉴别诊断及随访,以早期识别不典型ARVC患者、减小ARVC的误诊漏诊率。
张维贞[9](2019)在《RAAS主要标志物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主要标志物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血管紧张素原相关基因(angiotensinogen,AGT)rs5046、rs214858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e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心房颤动的遗传易感性以及与RAAS表达的关系,为房颤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对照组100例和行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按发作时程分为:阵发性房颤60例、持续性房颤32例、永久性房颤16例;按基础疾病的不同分为:孤立性房颤36例、高血压合并房颤4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32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生活习性、吸烟史、饮酒史、超声资料等,并用化学发光仪测定房颤患者术前及术后、对照组卧位RAAS主要标志物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皮质醇(cortisol)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AGT基因rs5046、rs2148582多态性位点进行序列扩增,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两个位点多态性,了解其基因分型分布;采用卡方检验对AGT基因rs5046、rs2148582多态性位点与心房颤动的风险进行关联分析,并比较多态性位点在房颤不同临床类型以及不同基础疾病间的差异,同时将一般临床因素分组后进一步行分层分析;rs5046、rs2148582位点各基因型与AngⅡ的之间相关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心房颤动相关的危险因素应用Logstic回归进行分析;描述两连续型变量线性相关性用的是Pearson相关系数(r),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绘制ROC曲线,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RAAS主要标志物对心房颤动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心房颤动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其中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房颤动组术后血浆AngⅡ、PRA、ALD、cortiso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术后血浆AngⅡ、PRA、ALD、cortiso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房颤组之间除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的术前血浆PRA水平,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术前血浆ALD水平以及术后血浆PR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房颤组rs5046位点的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T基因型对房颤的影响大于CT基因型(OR=4.38,95%CI:1.3514.19,P=0.009),C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2148582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rs5046位点不同心房颤动临床类型亚组分析中,除永久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5046位点在心房颤动不同基础疾病间并未发现差异(P>0.05);分层分析后发现年龄>60岁的个体发病风险增加[P=0.002;OR=2.397(95%CI:1.364.33)];而在性别以及民族未发现差异性(P>0.05)。(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rs5046位点基因型CC、基因型CT、基因型TT血浆AngⅡ水平为(F=7.48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浆AngⅡ水平是逐步增高的。(4)Logistic回归分析8个心房颤动可能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CI表示两者之间关联程度,结果筛出6个危险因素:LAD(OR=1.950)、AngⅡ(OR=1.163)、PRA(OR=4.993)、ALD(OR=1.084)、Cortisolrs(OR=1.026)、rs5046基因型(OR=2.758);经Pearson相关分析:AngⅡ与LAD相关(r=0.387,P=0.000);AngⅡ与PRA相关(r=0.453,P=0.000);AngⅡ与ALD相关(r=0.321,P=0.000);AngⅡ与Cortisol相关(r=0.459,P=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其中AngⅡ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3。结论:(1)RAAS主要标志物AngⅡ、PRA、ALD血浆水平可作为诊断房颤以及病程评估的指标。(2)AGT基因rs5046多态性位点与心房颤动易感性相关,其等位基因T可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性。(3)rs5046多态性位点与高血浆AngⅡ水平具有相关性,为临床房颤的筛查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邓飞艳[10](2019)在《阿霉素心肌纤维化模型构建及其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使用最广泛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疗效显着,但因具有严重心脏毒性,临床应用受限。长期以来,阿霉素心脏毒性研究甚多,具体哪一种机制起主导作用尚未明确。阿霉素作用于心肌组织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正常心肌组织的凋亡和坏死,最终心肌细胞被纤维组织取代,形成以肌成纤维细胞增多为特点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构的主要内容。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oMT)是指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可向间质细胞转化,最近有研究表明内皮间质转化在纤维化疾病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本研究目的:通过1.构建化疗药物阿霉素诱导Sprague Dawley(SD)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2.揭示内皮间质转化参与阿霉素诱导的SD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探讨阿霉素心肌病形成的新机制,为阿霉素心肌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SD大鼠共48只,雌雄各半,年龄6周,体重180g左右。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control),实验组大鼠采用盐酸阿霉素2mg/kg/周的剂量给予腹腔注射一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0day,1W,2W,6W后取材。根据取材时间将实验组分为阿霉素1W,2W和6W组(DOX-1W,DOX-2W和DOX-6W)。1.应用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方法检测SD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2.通过NCBI Primer-Blast法设计引物,RT-qPCR方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α、Col3α、TGF-β1 mRNA表达。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表达。4.应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方法检测阿霉素诱导的SD大鼠心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5.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阿霉素毒副作用导致的心肌组织EndoMT现象。结果:1.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1次)后,所有大鼠均出现毛发稀少,腹部膨隆,毛发色泽差,约有1/3的大鼠因急性心率失常而死亡。2.随着阿霉素作用时间的延长,阿霉素6W组大鼠均出现心包积液和腹腔积液。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表明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出现显着的心室腔扩大、心壁变薄、心肌纤维间隙增宽、心肌溶解、心肌纤维化、心肌血管内皮损伤和通透性增加等病理形态学改变。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P<0.05)。3.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纤维化相关因子Col1α、Col3α和TGF-β1的表达增多(P<0.05)。阿霉素心肌组织TGF-β蛋白明显增加。4.随着阿霉素作用时间的延长,心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逐渐升高,6W组相比于1W,2W含量显着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意义显着(P<0.05)。5.阿霉素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内皮间质转化现象。结论:1.阿霉素可诱导SD大鼠形成不可逆的心肌纤维化,本课题成功构建了阿霉素心肌纤维化模型。2.内皮间质转化参与SD大鼠阿霉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在阿霉素心肌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预防或者治疗内皮间质转化可能成为治疗阿霉素心肌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二、犬心肌炎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犬心肌炎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明原因心脏性猝死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USCD相关基因的突变 |
1.1 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编码基因突变 |
1.2 心肌细胞其他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 |
2 检测USCD相关的蛋白质分子 |
2.1 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异常 |
2.2 免疫相关蛋白的异常 |
3 USCD相关的RNA异常 |
3.1 编码RNA的异常 |
3.2 非编码RNA的异常 |
4 总结 |
(2)IL-37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IL-37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评价 |
1.1 TPCD NP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1.2 TPCD NP的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评价 |
1.3 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2.1 TPCD NP的细胞毒性及H9C2 细胞吞噬研究 |
2.2 TPCD NP抑制H9C2 细胞内ROS的产生 |
2.3 TPCD NP抑制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生成和释放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心肌靶向性和机制研究 |
3.1 TPCD NP的心肌靶向性研究 |
3.2 TPCD NP的肺部转运机制研究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体内实验研究 |
4.1 TPCD NP对 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
4.2 TPCD NP和右丙亚胺对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
5.1 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
5.2 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5.3 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
6.1 A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
6.2 A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
6.3 A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
7.1 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 |
7.2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在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IL-37在VMC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葛根素通过PARP-1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鼠心脏纤维化与PARP-1、HMGB1表达关系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葛根素抑制大鼠心脏纤维化与PARP-1、HMGB1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葛根素通过PARP-1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纤维化起保护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炎症反应与心脏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心脏相关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诊疗情况 |
2.3 法医病理学特点及死亡原因 |
2.4 医疗纠纷鉴定情况 |
3 讨论 |
3.1 心脏疾病相关医疗纠纷的死亡原因分析 |
3.2 尸检死因鉴定与依据病历死因推断的比较 |
3.3 未尸检案例的死因推断 |
3.4 依据病历资料进行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
3.5 心脏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
4 结论 |
(7)低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的不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左心室受累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表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防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RAAS主要标志物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略缩词表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RAAS主要标志物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
3.2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rs5046、rs2148582 多态性位点与心房颤动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AGT基因rs5046 位点与AngⅡ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阿霉素心肌纤维化模型构建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发病 |
1.2 心肌纤维化病理学机制及治疗 |
1.2.1 心肌纤维化病理学 |
1.2.2 心肌纤维化的治疗 |
1.3 内皮间质转化简介 |
1.3.1 内皮间质转化的概念 |
1.3.2 TGF-β通路在EndoMT中的作用 |
1.3.3 炎症,代谢,剪切应力对Endo MT的影响 |
1.3.4 microRNAs与 EndoMT |
1.3.5 内皮间质转化参与心肌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药品与试剂的配制 |
2.2.1 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的配制 |
2.2.2 羟脯氨酸标准品的配制 |
2.2.3 1%盐酸酒精配制 |
2.2.4 1%冰醋酸配制 |
2.2.5 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3.2 动物麻醉与处死 |
2.3.3 组织取材与保存 |
2.3.4 组织石蜡包埋与切片 |
2.3.5 心脏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2.3.6 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 |
2.3.7 RT-qPCR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 |
2.3.8 羟脯氨酸检测 |
2.3.9 免疫组织化学法(三步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表达 |
2.3.10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EndoMT现象 |
2.3.11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3.2 心肌形态学变化 |
3.2.1 HE染色结果 |
3.2.2 Masson染色结果 |
3.3 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基因表达 |
3.4 纤维化因子TGF-β1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 |
3.5 羟脯氨酸检测结果 |
3.6 内皮间质转化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犬心肌炎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明原因心脏性猝死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J]. 何享旺,李林峰,张付,云利兵. 法医学杂志, 2021(05)
- [2]IL-37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D]. 孙琳. 山东大学, 2021(12)
- [3]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D]. 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白介素37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病毒性心肌炎[D]. 孙琳. 山东大学, 2021(09)
- [5]葛根素通过PARP-1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D]. 倪淑媛.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6]心脏相关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分析[J]. 杨丽,张志湘,王亚辉,陈溪萍,陶陆阳. 中国司法鉴定, 2020(04)
- [7]低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永青.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8]左心室受累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表型研究[D]. 马延仃. 郑州大学, 2020(02)
- [9]RAAS主要标志物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研究[D]. 张维贞. 贵州医科大学, 2019(07)
- [10]阿霉素心肌纤维化模型构建及其机制探讨[D]. 邓飞艳. 南华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