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三维头颅CT成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奂[1](2020)在《斑块稳定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分析基于CISS分型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颅内血管斑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HRMRVWI(平扫+增强)及常规MRI检查,其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PAOPA)组17例,动脉到动脉栓塞(ATAE)组20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HP/IEC)组4例,混合机制(MM)组0例。由于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和混合机制组病例数较少,避免导致统计结果的偏差,所以仅对于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和动脉到动脉栓塞组做了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特征,颅内全脑斑块总体分布及增强特征,责任血管斑块位置、分布、形态、负荷、信号、厚度、增强特征以及责任血管管腔狭窄程度、重构特点等。结果:(1)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否吸烟、以及NIHSS评分、他汀类药物使用等基本临床特征方面差异不显着(p>0.05);(2)对于颅内全脑斑块总体分布以及增强特征的分析,两组间在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E组高于PAOPA组(31.0%vs 19.7%),在全脑斑块数量、前循环和后循环斑块数量分布以及全脑斑块增强累计分数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责任斑块分布及位置特征的分析,两组责任斑块均多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75.0%vs 70.6%),并且多累及血管前壁或上壁;(4)对于责任斑块特征及管腔的分析,ATAE组的斑块表面不规则发生率(65.0%vs 29.4%),斑块负荷(73.69±12.13%vs 65.24±11.57%)以及斑块 2 级强化发生率(80.0%vs 29.4%)均明显高于PAOPA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0级强化发生率(10.0%vs 47.1%)方面,ATAE组明显低于PAOPA组(p<0.05),在斑块偏心性分布、斑块内高信号发生率、斑块厚度、责任血管狭窄率和重构方式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对于ATAE组患者逻辑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可以作为动脉到动脉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Exp(B))和 95%CI 为 10.494(1.394,78.996),ROC 曲线下面积(AUC)0.753。结论:1、动脉到动脉栓塞组与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比较,存在更多的斑块不规则发生率,更高的斑块负荷,更高的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而多表现为不稳定性斑块特征;2、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多表现为稳定性斑块特征;3、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对于动脉到动脉栓塞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动脉到动脉栓塞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通过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脑灌注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分析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患者颅内梗死特征及脑血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症状性缺血性中风患者27例,其中痰湿证为主证14例,非痰湿证为主证13例(气虚证为主证7例,血瘀证为主证6例,称为气虚血瘀证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D ASL脑灌注成像检查。根据DWI图像上缺血灶数量分布,分为单发梗死灶和多发梗死灶;根据缺血灶的大小,分为腔隙性梗死(梗死直径≤15mm)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并测得最大梗死核心区ADC值。将3D ASL脑灌注原始数据通过GE后处理工作站ASL处理模块计算出全脑血流量(CBF)图,分别测量最大梗死核心区(患侧)和镜像区域(对侧)脑血流量值,以及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黑质、红核及齿状核等脑深部核团,大脑中动脉供血区(M1、M2、M3、M4、M5、M6)、大脑前动脉供血区(A)、大脑后动脉供血区(P)、小脑半球(Cb)等区域脑血流量值。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单发梗死灶均占有较高的比例,痰湿证组中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64.3%vs 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梗死核心区 ADC 值比较(0.65±0.18*10-3vs 0.62±0.14*10-3)mm2/s,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2)脑血流量的分析,组内比较中,痰湿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两组患者梗死核心区域CBF值均明显低于对侧CBF值(28.04±8.37 vs 40.78±7.02,34.22±6.47 vs 39.39±6.99)[ml/(100 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比较中,两组间在梗死核心区CBF值差异显着(p<0.05),痰湿证组明显低于气虚血瘀证组(28.04±8.37 vs 34.22±6.47)[ml/(100 g·min)],而在镜像区域(对侧)以及脑部其他区域CBF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梗死灶大小和核心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可以做为临床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证候诊断的影像客观参考。痰湿证组患者中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所占比例较高,核心梗死区域脑血流量低于气虚血瘀证组。2、磁共振DWI和3DASL脑灌注技术可以为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诊断过程提供一定帮助。
胡海建[2](2020)在《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枕骨大孔腹侧和下斜坡病变因其位置深,且毗邻脑干、椎基底动脉、颅神经等重要结构,使得该区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内外学者对该区域进行过多种入路的尝试,目前认为远外侧入路是切除该区域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枕髁无疑是远外侧入路中最受关注的,它不仅是维持颅颈交界区稳定的重要骨质,而且还对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影响。对于枕髁是否磨除及磨除范围,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枕髁普遍存在解剖变异,其形态和大小也可能因人而异,所以详细了解枕髁的形态计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制定术中处理枕髁的计划。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头颈CT影像中枕髁的解剖学参数测量,了解枕髁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应用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医学软件重建枕髁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测量远外侧入路中未磨除枕髁时显露的视野、从枕髁后内侧磨至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时显露的视野和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分析不同侧别和性别间枕髁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有无差异,为远外侧入路术中枕髁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资料库中335例正常成人头颈CT影像资料,在骨窗像矢状位测量枕髁的长度(前后径长轴长度)、水平位测量枕髁的宽度(左右径最宽长度)以及冠状位测量枕髁的厚度(舌下神经管内口下缘与枕髁下缘长度)。应用Mimics软件调整重建后的枕髁三维图像位于下面观,利用坐标轴分别选取定位点。A点:枕骨大孔前缘中点;B点:枕骨大孔后缘中点;C点: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后缘交点;D点: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中点。∠α为A点、B点连线与A点、C点连线的夹角,即远外侧入路中未磨除枕髁时所显露的手术视野;∠β为A点、B点连线与A点、D点连线的夹角,即从枕髁后内侧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内口时所显露的手术视野;C点和D点之间长度,即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代表舌下神经管深度;∠β与∠α差值,观察磨除CD长度后所扩大的手术视角。测量两侧∠α、∠β和CD长度,并计算∠β和∠α差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上述测量指标不同侧别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1.不同侧别间测量:枕髁的长度左侧为(21.59±2.28)mm、右侧为(21.55±2.08)mm,宽度左侧为(11.05±1.68)mm、右侧为(11.16±1.75)mm,厚度左侧为(9.21±1.40)mm、右侧为(9.18±1.63)mm;∠α左侧为42.12°±2.88°、右侧为42.00°±3.59°,∠β左侧为59.37°±5.24°、右侧为57.66°±5.39°,∠β和∠α差值左侧为17.24°±4.13°、右侧为15.66°±3.87°,CD长度左侧为(9.14±1.39)mm、右侧为(8.73±1.23)mm。2.不同性别间测量:枕髁的长度男性为(22.15±2.30)mm、女性为(20.90±1.92)mm,宽度男性为(12.56±1.43)mm、女性为(10.89±1.02)mm,厚度男性为(9.92±1.35)mm、女性为(8.61±1.03)mm;∠α男性为42.56°±3.27°、女性为41.55°±3.09°,∠β男性为58.76°±5.38°、女性为58.19°±5.35°,∠β和∠α差值男性为16.18°±4.17°、女性为16.63°±4.11°,CD长度男性为(9.20±1.41)mm、女性为(8.72±1.27)mm。335例患者不同侧别间比较,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和∠α不同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左侧∠β、∠β与∠α差值、CD长度均大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间比较,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α和CD长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β、∠β与∠α差值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不同侧别间枕髁的相关解剖学影像测量数据存在差异,远外侧入路中,磨除从枕髁后缘至舌下神经管内口范围的骨质所暴露的视野及扩大的视角左侧大于右侧,对于枕骨大孔腹侧正中病变,从左侧开颅可能获得更大的暴露范围。2.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男性普遍大于女性,术中处理枕髁需考虑不同性别所带来的差异。
靳焱[3](2020)在《基于三维CT的辽宁汉族人群颧周骨形态测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在头颅CT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颧周的骨形态结构,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Materialise Mimics(即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对辽宁地区汉族人群颧周骨组织老化改变过程中的部分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发现颧周骨骼老化的规律。方法:按年龄抽取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的240名颅骨发育正常的辽宁省汉族成人患者的头颅CT断层扫描图像做为研究样本,并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分为六组:青年男性组、青年女性组、中年男性组、中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老年女性组。每组的人数均为40人。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Materialise Mimics在原始CT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建立颧周骨形态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参考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测量指标,对每一名患者的面宽、面高、颧骨在不同方向上的突度以及颧骨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应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本实验的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同年龄组的男性研究对象的各组测量指标的平均测量值均大于相对应组的女性。除上面高等3项指标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测量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男性研究对象而言,在面宽面高指标的测量中发现,男性的面部最大宽、中面宽、前面宽和上面高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以及青年组和中年组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额骨最小宽从均值上来看呈现逐渐增大,但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从颧骨突度指标来看,颧弓侧突度、颧骨体侧突度、颧骨体前突度三个指标在均值上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但除颧弓侧突度青老年龄组对比有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从颧骨厚度方面来说,颧弓厚度和颧骨体厚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但三组间对比皆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女性研究对象而言,在面宽面高指标中,与男性类似,面部最大宽、中面宽、前面宽和上面高四个测量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以及青年组和中年组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和老年组的对比无意义。在颧骨突度的指标中,三个突度指标的平均值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大,但除颧骨体侧突度的青老年龄组对比有意义外,各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颧骨厚度的测量中,颧弓厚度的平均值呈现逐渐增加的改变,但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颧骨体厚度的平均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但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地区汉族人群的颧周骨形态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其中在面宽指标方面,面部最大宽、前面宽、中面宽及上面高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的趋势。颧骨的三个突度指标和颧骨厚度指标在老化的过程中改变不明显。
周桂龙[4](2019)在《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工作中,医生对颅颌面部畸形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基础,是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充分地分析。头影测量分析(cephalometric analysis)是1931年Broadbent提出的在X线平片上进行描绘并测量的一种临床分析方法[1],主要用于患者颅颌面软硬组织畸形结构关系的诊断和分析,该技术一经应用便成为颅颌面软硬组织畸形测量的重要方法。然而,二维头影测量存在:1、个体间照射X线片时头部位置差异大;2、左右对称的解剖结构影像重叠性不高;3、图像比例放大失真等明显缺点,这对临床医生分析诊断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由于二维分析的结果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各解剖结构之间的畸形关系,导致在进行诊断和治疗规划时容易出现偏差。而基于CT的三维重建图像可以全面地再现患者的解剖结构,真实客观地展示畸形特征的关系,因此,在颅颌面畸形诊断分析中引入三维头影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二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的定义及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三维头影测量,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的定义定位方法:因为主观因素对三维头影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限制了其在颅颌面畸形诊断分析中的应用。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一种新的三维头影测量中颅颌面解剖标志点的定位方法,并通过与常规手工直接定点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该方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目的(1)初步建立一种新型三维头影测量时颅颌面部解剖标志点的定位方法;(2)通过将该新方法与常规直接定点(单点定位法)两种观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论证新型定点方法的稳定性(信度);(3)通过将该新型方法与单点定位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论证新型定点方法的准确性(效度)。通过上述研究,为将该新方法引入头影测量分析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实验方法1、首先建立颅颌面硬组织的CT三维重建数据模型,在软件中编写脚本,利用“质心”功能通过选择拟合区域的方法进行相关解剖标志点的定位,初步建立新的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方法。2、3名观测人员以0月、1月、2月为时间间隔,分别使用选择拟合区域生成质心即区域拟合法(实验组)和单点定位法(对照组)两种方法,在20例头颅三维数据模型上进行26个软组织解剖标志点和19个硬组织解剖标志点的定位测量,并使用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和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评价该新型定点方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观察者”和“时间点”两个不同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以上述实验收集的解剖标志点坐标值为实验数据,排除了观察者和时间效应后,仅考虑不同观测方法所产生的影响,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新型定点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1.成功建立了以计算机软件选择拟合区域自动产生质心来代表解剖标志点的定位方法,并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标志点的观察。2.ICC结果显示:(1)实验组:45个解剖标志点中有43个解剖标志点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ICC分析值均≥0.9,有效率达到了95.6%,表示有高度的可重复性;仅有左右硬组织耳点(PR、PL)2个解剖标志点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ICC值在0.750.9之间,表示可重复性尚可。(2)对照组:(1)ZvR、ZvL、OrL、PR、PL等5个解剖标志点的观察者内ICC结果在0.750.9之间,表示可重复性尚可;(2)ZvR、ZvL、OrL、ZpR、ZpL等5个解剖标志点观察者间ICC结果在0.750.9之间,表示可重复性尚可,其中ZpR、ZpL等2个解剖标志点主要表现在Y轴的异常;(3)ANS、BcR、BcL等3个解剖标志点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结果<0.75,表示可重复性差,且主要集中于X轴的不稳定。(4)PR、PL等2个解剖标志点的观察者间ICC<0.75,表示可重复性差,主要为X轴的不稳定。(5)剩余的35个解剖标志点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值均≥0.9,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3.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有31个解剖标志点的坐标数据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个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在3个坐标轴方向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OrR、OrL、ZvR、ZvL、TR、TL、ChR、ChL、GoRs、GoLs、PR、PL、GoR、GoL、ZpR、ZpL;(2)7个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在Y轴和Z轴方向上存在显着性差异:Ns、Prn、Sn、BcR、BcL、Po、Me;(3)8个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在X轴方向上存在显着性差异:AcR、AcL、As、Bs、OrR、OrL、A、B。另有15个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数据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论1.通过在计算机软件中选择拟合区域产生质心确定解剖标志点的方法,能够对颅颌面解剖标志点进行定点定位。2.与单点定位法相比,拟合区域生成质心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3.与单点定位法相比,虽然两组对照检验后显示有31个解剖标志点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考虑对照组本身的信度较低,故两组方法间的差异性不能证明新型方法的准确性较高。鉴于实验组方法存在高度的稳定性,因此,若要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则需通过观测更多的临床病例并结合临床疗效观察来予以检验。
姚林[5](2019)在《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中线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中线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应用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手术治疗中线旁脑膜瘤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45例,年龄24岁~79岁,平均年龄57.4±9.5岁;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嗅觉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其他颅神经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癫痫以及精神变化,所有的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和MRI,肿瘤最大径1.5cm~6.9cm,小于3cm 24例,3~5cm 22例,大于5cm14例,其中矢状窦旁脑膜瘤10例,大脑镰旁脑膜瘤6例,功能区凸面脑膜瘤18例,嗅沟脑膜瘤6例,蝶骨嵴脑膜瘤5例,鞍旁脑膜瘤4例,岩斜区脑膜瘤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脑室脑膜瘤1例。术前结合患者的薄层CT、MRI、MRA、MRV、DTI等影像学资料,使用iPlan Cranial3.0软件通过调整不同阂值获得特定图像的三维融合,根据3D融合图像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对于位置较深且肿瘤直径较小的脑膜瘤,运用术中导航定位肿瘤。术后72小时内行增强MRI判断患者肿瘤切除程度并定期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中线旁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显示的肿瘤与肿瘤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和术中情况基本一致。按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50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4例。53例患者术后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影响,无大出血、脑梗死、功能受损等并发症;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不同程度的损伤;1例功能区凸面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右侧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结论:1.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较好地显示肿瘤与肿瘤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2.对于位置较深且直径较小的脑膜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可以精确定位;3.术前根据3D融合图像可以了解肿瘤与周围动脉、静脉以及白质纤维束的关系,从而制定合适的手术入路,可以做到最大化切除肿瘤,最小化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手术治疗中线旁脑膜瘤在临床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萨仁[6](2019)在《MRI结合伪彩色处理技术研究面部肌肉对称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结合伪彩色处理技术研究面部肌肉的对称性,采集三维数据对面部肌肉进行定量和客观的分析,评价面部肌肉的对称性,并比较MRI灰度图像和伪彩色图像对肌肉对称性评价的差异,为面部对称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通辽市医院2016至2018年就诊的20例面部对称患者和20例面部不对称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头部MRI原始数据并导入GE公司AW4.6工作站,进行CPR(Curved Planar Reformat,曲面重建)及VR(Volume Rendering,容积再现)重建。应用两种不同的图像显示方法,方法A为MRI原始灰度图像,方法B为MRI图像经伪彩色技术处理后的彩色图像,将两种方法所得的三维图像使用AW4.6工作站内Segment分割技术进行双侧咬肌及颞肌的分割,并使用Measure Volume体积测量技术进行所分割后肌肉的体积测量。比较在方法A与方法B两种不同图像显示方法下所测得肌肉体积的差异。使用对图像进行评分的方式对比两种显示方法下的图像清晰度。在方法B显示下,比较左右侧肌肉体积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内肌肉的不对称指数,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对称指数的差异,肌肉的不对称指数定义为左右侧体积差的绝对值。1个月后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患者的灰度图像及彩色图像,由同一实验者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肌肉的分割并测量体积,重复2次,使用ICC(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组内相关系数),评价分割及测量的可靠性。结果在方法A与方法B图像显示下所测量出的肌肉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下方法A与方法B图像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打分平均上,方法B的评分结果更多集中于非常清晰及较清晰的评分区域,方法B优于方法A。在方法B图像显示下,实验组左侧咬肌与右侧咬肌的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肌与右侧颞肌的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咬肌与右侧咬肌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肌与右侧颞肌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咬肌的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咬肌的不对称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颞肌的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颞肌的不对称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机抽取的患者进行重复测量,计算测量的可靠性,方法A与方法B的计算结果均>0.75,均具有良好的信度。相比之下方法B下进行的重复实验具有更高的ICC系数。结论在MRI灰度图像与伪彩色图像显示下所测量出的肌肉体积无显着性差异,主观评价下,相比灰度图像,伪彩色图像更加清晰,肌肉的轮廓和微细结构能准确辨认,同一实验者进行重复实验时所得的数据更加稳定。在面部不对称患者中肌肉不对称存在的比例高于面部对称的患者,且不对称程度同样高于面部对称的患者。应用MRI结合伪彩色处理技术可以便捷而准确的进行面部肌肉的分割测量,可对面部肌肉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更直观的得出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所发生的部位及不对称程度,为面部对称性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可为面部不对称患者的正畸正颌及面部美学的诊疗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张凯文[7](2019)在《基于U-Net的肝脏CT图像分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位居第五位,且致死率位居第三位。目前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根治方式包括肝移植手术和肝切除手术。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需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获取肝脏的解剖信息和定量信息以进行肝功能评估。通常这一步需要拥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大量实践经验的医生对医学影像进行逐帧逐像素的标注,从医学影像中手工分割出肝脏区域。然而这个过程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受到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医生标注出的肝脏区域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为了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并加快分割效率,利用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肝脏分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现有的医学图像分割模型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多任务学习和弱监督学习对肝脏分割算法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二维分割模型在没有肝脏的区域会分割出小块肝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分类任务的肝脏分割网络模型(USCNet)。该模型在U-Net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类模块从而实现了多任务学习,其在分割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的同时会判断该图像中有无肝脏区域,而后根据分类结果对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通过多任务学习,模型能学到更好的肝脏特征。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多任务分割模型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以及在应对个体差异时能有更好的稳定性。(2)针对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中像素级标注样本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级标注样本增强分割效果的弱监督分割网络模型(WUSCNet)。该模型首先通过像素级标注样本进行训练,在训练到一定迭代次数后,加入额外的图像级标注样本共同训练。在共同训练过程中,该模型通过CAM(Class Activation Mapping)技术从图像级标注样本中提取出区域置信图,然后将区域置信图用于约束分割误差,从而使得模型能够学到更利于分割的肝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引入图像级标注样本能够提升模型的分割准确率。
王姗姗[8](2019)在《三维数字化虚拟手术在颌面畸形诊治中的应用附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三维数字化虚拟手术是通过在三维模拟软件中对三维模型进行手术过程模拟的方法。三维CT图像能够完整的记录面部软硬组织的结构,准确性高,然而在面部软组织呈现和牙列细节上仍有不足。三维面部照片不仅能够体现面部形态,还能表现面部皮肤的纹理、色泽甚至皱纹等,准确性高,拍摄速度快,然而其却不能到底面部深层反映深处硬组织。牙列数字化扫描可以直接获得口内牙列面及邻面的数据,椅旁操作,减少了口腔取模和石膏模型灌制过程产生的误差,准确性高,操作方便。这三者各有优点又各有局限,通过三维模拟软件将三者结合,产生一个完整的三维面部虚拟模型。通过在软件中对颌骨进行分解、移动、拼接等模拟手术过程,预测术后面貌,准确性高,效果直观。模拟后替代传统模型外科,在软件中直接输出制作数字化手术导板并进行三维打印,精密度高,进一步节省了临床医生操作时间。三维模型应用于临床分析和诊断时,弥补了二维分析的不足,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分析方法。
陈霖宇[9](2018)在《连续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赫兹波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电磁波,近年来,随着太赫兹波产生和探测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中,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内部信息的探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高折射率样品以及生物组织样品在太赫兹波三维成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高功率的连续太赫兹辐射源,开展了基于折射率匹配方法的太赫兹波计算机辅助层析(CT)成像技术、基于多深度切片成像的三维重构技术以及基于图像逆处理的干涉消除算法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概述了太赫兹波成像技术以及多种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波CT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重建算法。2.针对太赫兹波CT成像技术对高折射率样品成像中的折射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率匹配方法的太赫兹CT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扫描过程中光束的偏折。结合本文提出的消除液体吸收和抑制伪影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对高折射率样品的太赫兹CT成像。3.采用Feeney’s方法制备大鼠的脑创伤动物模型,并利用太赫兹波透射式成像系统对鼠脑的组织切片进行成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鼠脑创伤区域相比于正常区域具有更低的透过率。最后通过对鼠脑不同深度进行切片成像实现了对鼠脑的三维建模。该三维重构成像清楚地反映了鼠脑内部创伤区域的空间分布。4.通过对各种太赫兹波成像系统中条纹产生物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逆处理的干涉消除方法。分别对模拟的干涉图和实际的太赫兹成像图中的干涉条纹实现了消除。相比于传统的频域滤波方法,图像逆处理方法可以使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得到有效地提高。最后,将图像逆处理方法应用于新鲜鼠脑组织的太赫兹波透射式成像图中,经过干涉消除,实现了更准确的鼠脑组织信息获取。
贾琳[10](2018)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卒中致死率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而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促进卒中患者预后良好转归,是目前卒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卒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影响预后,本研究以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关键研究方法,从头颈大动脉到脑穿支小动脉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识别与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病因学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前瞻性纳入了55例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头颈部血管管壁成像,根据头颈血管节段管壁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半定量的评价;同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共同对患者图像进行阅片,识别征象,对大动脉源性的缺血性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及烟雾病)进行了诊断;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了个体的斑块数量,头颈血管多发病变的占比,并根据强化特点进行易损性分层;本研究在对大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研究;研究组在两个中心纳入了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患者35例,根据梗死大小特点,分为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全脑高分辨管壁成像采集,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豆纹动脉进行了显示,对患者豆纹动脉的数量及到达深度进行了记录,以正常侧为对照,比较了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患者中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同时,根据患者梗死模式的不同,判断了患者豆纹动脉内、外侧组受累情况,比较不同受累情况下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的变化。结果: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约8分钟的时间,能够实现覆盖头颅及颈部血管管壁的成像需求,空间分辨率为0.55mm3;在图像质量上,颅内、颅外,前循环、后循环各支血管均可以清晰成像,而且增强前与增强后图像清晰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无对比剂的条件下,成像同样清晰;病因学诊断能力上,分别确诊了大动脉粥样硬化43人,动脉夹层3人,烟雾病2人,血管炎2人,余5人为其他原因。在43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发现了150个斑块,其中36人(84%)存在多发斑块;122个(81%)斑块和28(19%)个斑块分别位于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43名患者中均发现和识别了责任斑块,其中颅内动脉斑块63个和颈动脉斑块22个,在这63个颅内动脉斑块中,100%出现了强化,在这22个颈动脉斑块中,79%出现了强化。在对小动脉的研究中,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与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豆纹动脉数量变化及到达深度均存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内囊梗死中,豆纹动脉不仅表现了减少、对称,还出现了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单穿支病变中,主要表现为豆纹动脉数量对称,未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内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外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及内、外侧组豆纹动脉同时受累的比较中,豆纹动脉数量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组间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在基于三维高分辨全脑管壁成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其临床应用,针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难点,分别从大动脉到小动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创新性:1)使用头颈联合三维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颈动脉病变一站式成像及一体化评估;2)本研究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梗死的病变中的豆纹动脉直接进行了可视化及对比研究;3)本研究针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病变梗死两种主要的梗死类型,不仅关注了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而且提出并发现了梗死后豆纹动脉的变化模式。
二、运用三维头颅CT成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三维头颅CT成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斑块稳定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二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HRMRI研究进展 |
1 缺血性脑卒中评估的影像技术方法 |
1.1 HRMRI技术 |
1.2 其他影像技术 |
2 HRMRI技术在颅内动脉管腔及管壁的应用 |
2.1 在血管管腔方面的应用 |
2.2 在血管管壁方面的应用 |
3 HRMRI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分型及血管差异的应用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中风中医辨证的影像技术应用进展 |
1 MRI技术在脑中风中医辨证的应用 |
2 CT成像技术在脑中风中医辨证的应用 |
3 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脑中风中医辨证的应用 |
4 DSA技术在脑中风中医辨证的应用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斑块稳定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相关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患者分组依据 |
1.4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及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磁共振扫描方法与参数 |
2.2 图像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基本临床资料分析讨论 |
2 斑块特征分析 |
2.1 全脑斑块分布及增强特征分析 |
2.2 责任斑块分布及位置特征 |
2.3 责任斑块特征及管腔分析 |
2.4 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 |
讨论 |
1 基本临床资料分析讨论 |
2 斑块特征分析 |
2.1 全脑斑块分布及增强特征的分析讨论 |
2.2 责任斑块特征及管腔的分析讨论 |
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患者DWI及脑灌注特点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缺血性中风患者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磁共振扫描方法与参数 |
2.2 图像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基本临床资料分析 |
2 DWI梗死特点分析 |
3 脑血流量分析 |
讨论 |
1 基本临床资料特点分析讨论 |
2 DWI梗死模式及ADC值特点分析讨论 |
3 脑血流量特点分析讨论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远外侧经髁入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三维CT的辽宁汉族人群颧周骨形态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研究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浅谈颧周的解剖及年轻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建立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初步建立 |
1 材料 |
1.1 颅颌面部CT数据收集 |
1.2 软件准备 |
1.3 部分硬组织解剖标志点的定义 |
2 方法 |
2.1 数据格式转换 |
2.2 “质心”功能介绍 |
2.3 颅颌面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操作介绍——区域拟合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本研究采用螺旋CT数据的原因 |
4.2 当前三维头影测量方法中存在的缺点 |
4.3 关于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方法的改进 |
4.4 本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和尚需改进的方面 |
第二部分 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实验对象 |
1.3 观察者要求 |
1.4 数据格式转换 |
1.5 头位矫正参考平面 |
1.6 头位矫正,重建坐标系 |
1.7 解剖标志点定义 |
1.8 观察者培训 |
2 方法 |
2.1 对照组操作方法——单点定位法 |
2.2 实验组操作方法——区域拟合法 |
2.3 统计检验 |
3 结果 |
3.1 ICC统计学分析 |
3.2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 |
4 讨论 |
4.1 三维头影测量中引入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必要性 |
4.2 三维头影测量解剖标志点定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部分 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实验操作方法 |
2.2 统计检验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三维头影测量解剖标志点精度问题 |
4.2 本研究评价效度的目的 |
4.3 解剖标志点定位效度影响因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中线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症状 |
1.3 影像学资料 |
1.4 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一、精确定位肿瘤 |
二、对大脑动脉的保护 |
三、对大脑静脉的保护 |
四、对白质纤维束的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MRI结合伪彩色处理技术研究面部肌肉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步骤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基于U-Net的肝脏CT图像分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及组织 |
第二章 医学图像分割背景知识介绍 |
2.1 CT图像相关知识 |
2.1.1 CT影像介绍 |
2.1.2 窗口技术 |
2.2 数据增广 |
2.3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
2.3.1 深度学习简介 |
2.3.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2.3.3 训练技巧 |
2.4 U-Net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合分类任务的肝脏分割U-Net |
3.1 引言 |
3.2 USCNet模型介绍 |
3.2.1 模型整体结构 |
3.2.2 图像分割模块 |
3.2.3 图像分类模块 |
3.2.4 损失函数 |
3.2.5 训练及测试过程 |
3.3 全连接条件随机场后处理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数据集描述 |
3.4.2 评价指标 |
3.4.3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合分类任务的弱监督肝脏分割U-Net |
4.1 引言 |
4.2 WUSCNet模型介绍 |
4.2.1 类别激活映射介绍 |
4.2.2 基于置信图的弱监督语义分割 |
4.2.3 训练过程及测试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三维数字化虚拟手术在颌面畸形诊治中的应用附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三维模拟手术软件系统 |
3 面部三维数字化采集技术 |
3.1. CT扫描技术 |
3.2. 面部成像技术 |
3.3. 口内数字化扫描技术 |
4 三维数字化模型在颌面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
5 三维数字化模拟正颌手术 |
6 结合三维打印技术制作数字化术中导板 |
6.1 术中定位(?)板 |
6.2 截骨导板和定位导板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 |
病例报告汇总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病例四 |
病例五 |
讨论 |
个人简历 |
(9)连续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太赫兹波成像技术概述 |
1.2 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的分类与研究概况 |
1.2.1 太赫兹波计算机辅助层析技术 |
1.2.2 太赫兹波反射式层析成像技术 |
1.2.3 其它太赫兹波层析成像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赫兹波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 |
2.1 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介绍 |
2.2 CT重建算法介绍 |
2.2.1 解析重建算法 |
2.2.2 迭代重建算法 |
2.3 基于折射率匹配方法的太赫兹CT成像实验研究 |
2.3.1 折射对太赫兹CT成像的影响 |
2.3.2 基于折射率匹配方法的太赫兹CT成像系统设计 |
2.3.3 对高折射率样品的太赫兹CT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深度切片成像的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
3.1 鼠脑创伤的太赫兹波透射式成像 |
3.1.1 自由落体击打性颅脑创伤动物模型制备 |
3.1.2 太赫兹波透射式成像系统 |
3.1.3 成像样品制备 |
3.1.4 鼠脑创伤的太赫兹波透射式成像结果及分析 |
3.2 图像预处理 |
3.3 基于多深度切片成像的三维重构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赫兹波成像干涉条纹消除算法的研究 |
4.1 条纹消除方法的研究现状 |
4.2 基于频域滤波的太赫兹波成像干涉消除方法 |
4.3 基于图像逆处理的太赫兹波成像干涉消除方法 |
4.3.1 太赫兹波成像中干涉条纹产生的理论分析 |
4.3.2 条纹噪声的特征提取以及干涉消除 |
4.4 图像复原质量评价 |
4.5 基于图像逆处理的太赫兹波成像实验研究 |
4.6 图像逆处理方法在太赫兹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
1.3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 |
1.4 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差异 |
1.5 病因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
1.6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 |
1.7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在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 本研究学术特色及理论依据 |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磁共振病因学识别技术 |
1 总论 |
2 颅脑血管成像技术 |
2.1 超声血管成像 |
2.2 磁共振、CT及 DSA血管成像 |
3 管壁成像技术 |
3.1 CT成像技术(可关注钙化) |
3.2 磁共振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及进展 |
4 技术对比,总结 |
第三章 三维高分辨头颈联合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磁共振扫描 |
2.2 图像评估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患者 |
2.2 MR扫描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图像质量判断 |
2.5 高分辨管壁成像图像评估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创新性 |
6 局限性 |
7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运用三维头颅CT成像技术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斑块稳定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相关性分析[D]. 张秋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D]. 胡海建.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3]基于三维CT的辽宁汉族人群颧周骨形态测量[D]. 靳焱.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颅颌面三维头影测量中解剖标志点定位新方法的建立及相关研究[D]. 周桂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5]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中线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D]. 姚林. 苏州大学, 2019(04)
- [6]MRI结合伪彩色处理技术研究面部肌肉对称性[D]. 萨仁.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基于U-Net的肝脏CT图像分割研究[D]. 张凯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三维数字化虚拟手术在颌面畸形诊治中的应用附病例报告[D]. 王姗姗. 浙江大学, 2019(03)
- [9]连续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D]. 陈霖宇. 天津大学, 2018(06)
- [10]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D].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