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产研究》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孟苗苗[1](2019)在《基于络病理论应用虫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虫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虫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行性,为中医药干预防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立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四虫片,每日3次,每次8片;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日1次,每次1片(50mg);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的含量,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4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功能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差异显着(P<0.05);(4)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Hs-CRP、UA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四虫片可显着改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四虫片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张培[2](2011)在《麋鹿Ⅰ类,Ⅱ类MHC位点的分离及其适应性进化潜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麋鹿是一个经历过严重近交,但成功从最初18只奠基个体发展至3千多头的物种。麋鹿起源于中国,由于战乱天灾,19世纪末,麋鹿种群在中国本土灭绝。现存在世界各地的麋鹿都是19世纪末保存在英国乌邦寺18头麋鹿的后代。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重引入了77头麋鹿放养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38头)和江苏大丰(39头)。麋鹿遂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麋鹿种群从灭绝边缘幸存下来并逐渐膨胀,成为保护极危物种的成功典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脊椎动物特有的多基因家族,能编码种类丰富的膜蛋白,具有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功能,是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麋鹿北京种群和大丰种群共220只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HURRAH方法分离MHC Ⅰ类、Ⅱ类基因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揭示了麋鹿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现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HURRAH分离MHC基因的方法。首先,基于通用引物(universal, U)合成生物素探针,对cDNA进行杂交(hybridization, H)分离序列,并通过带型复原(reconstitution, R)方法确认cDNA序列分离完整性!随后,通过分析(analysis, A)不同个体在基因组DNA水平的异源双链分子(heteroduplex,H)图谱,并选择复原(reconstitution, R)最简约和最复杂双链带型,以确保各座位基因组序列得以分离,并据此进一步判断座位数量。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在哺乳动物中通用。2) HURRAH方法首先运用于Ⅱ类MHC基因的分离。我们共获得了10条全长cDNA序列(2条DRA,4条DRB,2条DQA和2条DQB)及其对应的10条基因组序列,并从中鉴定了9个Ⅱ类基因(DRA1、DRB1、DRB2、DRB3、 DRB4、DQA1、DQA2、DQB1和DQB2)。序列分析表明,所有Ⅱ类cDNA序列都可以编码完整蛋白,符合经典基因的特征。3)北京和大丰两个群体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9个Ⅱ类基因在抗原呈递区都是单态的,仅DRA在其胞质区呈现二态。由此,我们获得了2个不对称的Ⅱ类MHC多基因单倍型:DRA1*O1-DRB1-DRB3-DQA1-DQB2和DRA1*02-DRB2-DRB4-DQA2-DQB1。Ⅱ类不对称单倍型暗示了麋鹿在经历严重的瓶颈效应后,丢失了更强大的Ⅱ类单倍型(包含9个Ⅱ类基因甚至更多)而固定了2个相对较弱的单倍型(各包含5个Ⅱ类基因),潜在病原易感危机。4) HURRAH方法随后运用于Ⅰ类MHC基因的分离。我们获得了6条全长cDNA序列(F1、F12、G2、17、AF和18)和7条基因组序列(F1、F12、G2、I7、AF、I8和C1),并成功地鉴定了7个Ⅰ类MHC基因(F1、F12、G2、I7、AF、I8和C1)。通过序列特征(包括终止密码子、经典基因保守氨基酸和GC含量)和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将7个Ⅰ类基因分为经典基因(F1、F12、G2和I7)、非经典基因(AF)和Ⅰ类假基因(18和C1)。5)北京和大丰两个种群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4个经典的Ⅰ类MHC基因在抗原结合区都呈现出单态,而Ⅰ类非经典和假基因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在北京麋鹿种群中,AF和I8各有2条等位基因,C1则有4条等位基因。而在大丰麋鹿种群中,由于缺少AF*01和C1*03,AF、I8和C1基因分别是单态、二态和三态。该结果与大种群的多态经典Ⅰ类和寡态非经典Ⅰ类和假基因的多样性模式相反,为瓶颈种群的MHC平衡选择进化模型提供了证据,即在瓶颈动物种群中,平衡选择比遗传漂变更快地丢失MHC多样性,以便尽快体现具有重要功能的MHC等位基因!6)综合Ⅱ类和Ⅰ类MHC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我们获得了9种Ⅱ类与Ⅰ类的连锁单倍型,但从经典抗原呈递功能来说,瓶颈后的麋鹿仅有两个MHC多基因单倍型:DRA1~DRB1~DRB3~DQA1~DQB2~F1~F12~G2~17(H1)andH2:DRA1~DRB2~DRB4~DQA2~DQB1~F1~F12~G2~I7(H2)。因此,我们建议对圈养麋鹿制定科学的繁殖计划,尽量增加H1/H2杂合子在子代中的数量,尽可能地提高子代的抗病能力,加强麋鹿圈养种群的生存能力。
王丽[3](2010)在《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进行半夏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与评价,探讨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的影响,为锁定毒性物质基础和今后建立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和HPLC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毒性大小影响;同时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方法,进行半夏常用水提组分和毒性富集物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检查药后血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药材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大小和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均有影响,并且通过探讨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间相关性,初步锁定半夏总生物碱为半夏毒性作用部位。小鼠单次灌胃62.5g·kg-1半夏水提组分、1.63g·kg-1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可产生不同程度肝损伤,两者的血清ALT、AST值高峰分别出现在药后4h、2h,持续时间分别至药后8h、48h;半夏水提组分在53.1-62.5g·kg-1剂量、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在0.67 g·kg-1~1.63 g·kg-1剂量均可使血清ALT、AST值显着升高,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且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结论:通过系统探讨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因素对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初步锁定总生物碱部位是半夏毒性作用物质基础;小鼠单次灌胃半夏水提组分和总生物碱富集物一定剂量,均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明显的“量-时-毒”关系。本研究为确定半夏毒性成分,阐明毒性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减少半夏临床不良反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质量提供中药毒理学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半夏奠定基础。
单润忠[4](2009)在《长白山地区人参用地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 ——以抚松县为例》文中指出被誉为“百草之王”的珍贵中草药人参,以其良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地区是我国的重要人参生产基地,人参产业在其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参栽培高度耗损土壤肥力,对土壤侵蚀及土壤生物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探求合理的栽参模式,实现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人参种植大县抚松县为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以ArcGIS软件和SPSS软件为依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人参用地对土壤侵蚀和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研究区概况,第三部分为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为人参用地与土壤侵蚀分析,第五部分为人参用地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影响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宏观层面上,以2007年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DEM数据,得到抚松县园参栽培用地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利用网格法分别统计园参地和纯林地内的侵蚀沟面积,并对园参地和纯林地内的侵蚀沟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园参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壤的侵蚀速度。微观层面上,对园参地、林下参地和林地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pH、土壤动物类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园参地土壤的化学性质改变显着,土壤肥力下降,酸化加强,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下降,丰富度降低。
滕馗[5](2009)在《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文中认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环境变迁方面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动物是地理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活动能够反映出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因而对动物的研究是有极大的意义的。本文选取熊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时期人们对中国熊类的认识和利用情况。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此类研究的内容,以尝试在历史动物地理研究和熊类的保护方面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该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说明。历史动物地理研究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变迁必然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分别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着对塑造环境的作用。其中,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在极大的程度上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影响。熊类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出现,史籍中有关它的记载较为丰富,尤其是我国各地区的方志记载保存的更为完备,这就为我国历史时期动物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提供了条件。而目前对于历史时期我国熊类认知和利用状况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因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作为支撑,这就为本文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总之,这项研究具有丰富历史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意义,也有为生态恢复与保护以及动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历史借鉴的现实意义。二、熊的种属及其形态特征。着重分析了熊类的种属类别,详细阐述了熊的形态和生态特征,以期对熊的形态特征作一个感性的铺垫,为下文从文献资料入手所做的历史时期熊类的甄别分析张本。三、熊类的文化意义。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从古文字和熊的古代称谓入手,探讨了熊类刚毅勇猛、吉祥正义、不祥灾祸三方面的象征意义,对历史时期熊类认识状况进行了复原整理。中国是熊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先民们对熊的认识很早就开始了,自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诞生以来,就有了关于熊的记录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所拥有的能力极大地增强,汉代的宫廷苑囿中已开始豢养熊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对熊的认识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变得多样。最早从熊的体态、习性等方面开始认识熊,进而发展为对熊图腾的崇拜,最终将其纳入到完整的文化体系当中。四、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熊类的利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从中药价值、食物资源、制革原料三个方面对熊类的利用状况进行论述,尤其是中药材利用方面是论述的重点,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文献记载中熊类利用情况的梳理,发现作为曾经广布于我国各地的熊类在历史上被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利用着。五、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使当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发展的诸多思考。
陈国平[6](2008)在《一年生陆地棉在广西南部宿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宿生栽培对于雄性不育系的多年生保持和杂交制种,固定杂种优势和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简化了栽培方法,省时省工;延长了生育期,提高了产量。目前,棉花宿生栽培仅限于热带地区,应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在广西进行陆地棉宿生栽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连续3年在广西南宁对10个陆地棉品种进行了宿生栽培和越冬抗寒试验,得出如下结果:1、宿生棉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宿生棉与一年生棉比较,生长量明显增大,生育时期大幅提前,在一年内出现二次生长发育过程。宿生棉果枝数、果节数、单株叶数显着增多;植株明显增粗,抗倒伏力明显增强;现蕾、开花、吐絮、采收期大幅提前,采收高峰出现早,峰值高;总铃数显着增多,多数品种的单铃重无显着变化,衣分变化因品种而异;在一年内出现二次生长发育过程,单株叶数出现2个消长高峰,单株现蕾量、单株开花量、单株吐絮量分别出现2个高峰。2、宿生棉的产量、品质表现为:宿生棉的产量比一年生棉显着提高,宿生年限对产量无显着影响;纤维品质性状与一年生棉相比基本不变。筛选出高产品种中928F1,其二年生的皮棉产量达1882.94kg/ha,比其一年生的增产62.71%,三年生的1781.67kg/ha,比其一年生的增产53.95%;宿生年限对产量、马克隆值、公制支数、基数值、均匀度值无显着影响,对比强度、纤维长度、短绒率的影响因品种而异。3、宿生棉功能叶N/P/K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表现为:宿生棉与一年生棉比较,各次测定平均值无显着差异,各次测定结果多数无显着差异。全N含量在不同月份的动态变化总趋势是“高—低”,7月含量高,11月最低,高低差异显着。三年生的各月平均值与总铃数、均匀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短绒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二年生的无显着相关;三年生和二年生8月、9月的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其中二年生9月的达显着正相关。一年生的与产量构成因素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品质指标呈不显着相关,7月、8月、9月的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全P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为“高-低-高-低”,高低差异显着;三年生的各月平均值与子指呈极显着负相关、10月的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二年生的与基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一年生的与马克隆值、基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公制支数呈显着正相关,其余呈不显着相关。生长前期全K含量较高,但各次测定值的变化幅度较小。三年生的各月平均值与基数呈显着正相关;二年生的与单铃重、子指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与2.5%跨长呈显着负相关,与基数、短绒率呈显着正相关,8月的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一年生的与总铃数、单铃重、子指呈极显着负相关,与2.5%跨长呈显着负相关,与均匀度呈显着正相关,8月和9月的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总趋势是“低—高”,高与低之间差异显着,11月含量较高;只有二年生9月的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4、陆地棉的抗寒越冬性表现为:品种、播期、宿生年限、植株生育状况等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有明显影响。筛选出越冬成活率高的品种“中928F1”;适时早播,越冬成活率明显提高;宿生年限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影响因品种、时期而异,1月低温以前,宿生性较差的品种,其一年生棉的死亡率显着高于宿生棉;植株前期生长过旺、枝叶过多的,易引起早衰,衰退严重的植株,低温来临前即死亡,前期死亡率高的,后期死亡率也高。植株受自然低温胁迫后,茎枝相对电导率大幅提高;低温前和低温后茎枝相对电导率与植株死亡率呈显着正相关。随生育进程,叶片MDA含量上升,10月以后,叶片MDA含量上升快,含量高,叶色变淡,叶片衰老。10月叶片抗寒指标综合分与低温前和低温后的植株死亡率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表明,抗寒指标综合分高的,植株死亡率低,反之,死亡率高。
时显芸[7](2007)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是一种新型玉米种质。为探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优势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选用了三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于2005年秋和2006年春种植两造,同时以硬粒普通玉米、超甜玉米、高油玉米作为对照,共6种类型28个材料,对所有实验材料成熟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做了全面的测定分析,并初步研究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各营养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亲子代相关关系、杂种优势等趋势,同时也对各性状的正反交间遗传差异、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的遗传差异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测定分析的25个性状中,有19个是微胚乳超高油玉米高出三种对照类型,位居第一。与硬粒普通玉米相比,其平均籽粒含油率(19.85%)、非胚部分含油率(8.98%)、胚重比(41.94%)、粗蛋白(21.58%)、氨基酸总含量(18.88%)、必需氨基酸总含量(7.18%)、赖氨酸(0.89%)、β-谷甾醇(314.99 mg/100g)、维生素E (13.20 mg/100g)、油酸(7.49%)、亚油酸(9.31%)、亚麻酸(0.28%)、锌(80.76 mg/kg)、铜(11.14 mg/kg)分别是硬粒普通玉米的4.78、14.97、4.02、1.90、1.93、1.95、2.97、2.76、4.06、5.80、4.35、5.60、2.03、1.89倍。表明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优势。(2)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Ⅱ型、Ⅲ型、Ⅳ型三种类型各有其优势成分,Ⅳ型在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粗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镁、铁、锌、铜等13种营养成分含量最高。Ⅲ型在胚油率、植酸、维生素E、硬脂酸、锰含量等5种成分居首位。Ⅱ型在胚重比、胚油比以及淀粉、亚麻酸、软脂酸、钙含量等6种性状数值最高。(3)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中,各种性状都存在着广泛变异,各营养性状的变幅范围也较大。其中百粒重:7.58~12.52 g;籽粒含油率:14.64~25.44%;胚重比:31.54~54.83%;粗蛋白:19.62~23.84%;氨基酸总含量:11.94~22.24%;必需氨基酸总含量:4.53~8.54%;赖氨酸:0.69~1.08%;植酸:225.34~573.15mg/100g;β-谷甾醇:223.08~404.12mg/100g;维生素E:6.25~18.00mg/100g;油酸:4.69~11.44%;亚油酸:6.94~10.98%;亚麻酸:0.16~0.52%;钙:0~289.82;镁:811.37~844.09 mg/kg;锌:69.12~95.09 mg/kg;铁:41.67~560.88mg/kg;铜:6.41~17.64 mg/kg;锰:0.00~5.71mg/kg。为这些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广泛的变异基础。(4)各营养成分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9对,包括:胚含油率与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与籽粒含油率、胚重比与籽粒含油率、胚油比与籽粒含油率、β-谷甾醇与籽粒含油率、胚油比与胚重比、赖氨酸与胚重比、铁与胚重比、赖氨酸与胚油比、铁与胚油比、锌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与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与必需氨基酸总量、锌与氨基酸总含量、亚麻酸与淀粉、软脂酸与淀粉、钙与镁、锌与镁。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6对,包括:油酸与籽粒含油率、镁与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与胚含油率、油酸与胚含油率、β-谷甾醇与非胚部分含油率、镁与非胚部分含油率、油酸与胚油比、氨基酸总含量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粗蛋白、赖氨酸与粗蛋白、锌与必需氨基酸总含量、铁与赖氨酸、维生素E与植酸、铁与维生素E、亚麻酸与亚油酸、亚麻酸与软脂酸。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的性状有6对,包括:淀粉与籽粒含油率、亚麻酸与胚油比、亚油酸与油酸、亚麻酸与油酸、铁与亚麻酸、镁与软脂酸。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4对,包括:淀粉与籽粒含油率、软脂酸与籽粒含油率、锰与籽粒含油率、淀粉与胚含油率、软脂酸与非胚部分含油率、锰与非胚部分含油率、淀粉与胚重比、亚麻酸与胚重比、淀粉与粗蛋白、淀粉与β-谷甾醇、镁与淀粉、软脂酸与油酸、铜与油酸、锰与油酸。(5)亲子代相关分析表明,F1与母本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赖氨酸、维生素E含量。F1与母本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8种,包括:籽粒含油率、胚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胚重比、氨基酸总含量、淀粉含量、铁含量、锰含量。F1与父本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籽粒含油率、维生素E含量。F1与父本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植酸、软脂酸含量。F1与中亲值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8种,包括:籽粒含油率、胚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胚重比、粗蛋白、维生素E、软脂酸、镁含量。F1与中亲值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的性状包括:胚油比、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6)亲子关系和杂种优势趋势研究发现,百粒重的中亲、高亲杂种优势均为正向趋势;赖氨酸的中亲杂种优势呈正向趋势;胚油比的中亲、高亲杂种优势均为负向趋势;淀粉、植酸的高亲杂种优势都是负向趋势。其余的性状则随组合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尚未发现明显一致的规律。(7)正反交试验研究表明,亚麻酸、铁含量两性状在正反交后代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它性状的差异均相对较小。(8)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差异研究表明,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的差异普遍较小,性状比较稳定。就各性状的平均差数而言,除钙含量的同株系行间差异更大外,其余所有性状的同株系内行间的平均差异都小于同型系间,表明选系过程也导致这些生化性状发生分离,而系内相对欠整齐一致。
魏建和[8](2006)在《中药桔梗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良种质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和可控的基础,但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非常薄弱,迫切需要从方法、材料等方面创新研究。杂交品种能为中药材生产提供稳定整齐、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优良种质,利用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研究在枸杞、地黄等药材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我国有性繁殖中药材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还基本是空白,理论与实践研究均非常缺乏。本论文以我国重要中药材桔梗为对象,探索有性繁殖药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需要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为培育药材专用或药食兼用的优良桔梗杂交品种奠定基础。 1.研究证实桔梗自交高度亲和,无法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培育桔梗杂交品种,纠正了桔梗自交不亲和的错误认识。桔梗柱头最佳授粉期为花冠开裂后4-6d,而花药在开花当天,开裂散粉后枯萎,开始散粉时花粉活力81.4%,3d后降为27.6%,恰好错过柱头最佳授粉时间,雌雄蕊异熟及花粉寿命较短导致了桔梗天然自花交结实率很低。多年生植株天然自花交结果率只有4.8%,但采用人工授粉花期人工自株交结果率达62.7%,亲和指数达54.6。蕾期人工自株交结果率只有12.8%,亲和指数6.5,无法找到蕾期亲和指数大于10,而花期亲和指数小于1的植株。1年生植株试验结果与此相似。 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桔梗人工授粉后雌蕊上花粉粒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过程与萌发部位进行观察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1)无论自花授粉,自株花授粉还是异株花授粉,柱头开裂后柱头内授粉,授粉1h花粉粒均能大量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在授粉24h到达子房,从萌发速率来看,异株花>自株花>白花授粉。(2)无论白花授粉,自株花授粉还是异株花授粉,柱头外授粉花粉粒均不萌发。 2.首次发现了桔梗的雄性不育材料,系统研究表咀,不育株的雄性不育性可以稳定表现、遗传和保持,奠定了利用雄性不育培育桔梗强优势杂交品种的理论和物质基础。不育材料主要表现为花药瘦小、枯萎,基本没有或只有少数无生活力的花粉粒。2004年、2005年对原始不育株,不育株测交后代株系观察表明,桔梗雄性不育可以稳定遗传;雄性不育材料的雌性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可以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雄性不育材料及测交后代的形态、经济性状与正常株相似。15株原始不育株的测交后代株系育性分离比例(可育株:不育株)有2种,分别为1:3以下,或1:4以上,前者为细胞核雄性不育(GMS)类型,如JA78,后者为细胞质(CMS)雄性不育类型,如JA162、JA162与JA71、JA88测交后代中,仍几乎全部为不育株,不育株的不育性得到有效保持,有望分别培育成为
葛剑[9](2005)在《河北柴鸡放养条件下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了河北柴鸡放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情况,共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份:设计三种不同草地类型区,其中Ⅰ组(棉田+苜蓿地)、Ⅱ组(苹果园+苜蓿地)和Ⅲ组(苹果园+杂草地)。选取1日龄的河北柴鸡进行统一育雏,三个试验组在育雏期(0~5周)全部饲喂配合饲料。从第6周开始放养,其中试验Ⅰ组在放养基础上补饲玉米,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逐步调整补饲量,基本满足鸡群补饲需要;试验Ⅱ组在放养期间采用限饲的方法,补饲玉米型日粮,试鸡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试验Ⅲ组在放养前期补饲充足的玉米型日粮,到8周左右逐步限饲,到13周左右停止补饲,直到试验结束。结果表明:河北柴鸡(公鸡和母鸡)的生长性能均以Ⅰ组为最好,Ⅱ组的生长性能表现最差。生长曲线在5周龄前基本保持一致,从第6周开始放养,试验Ⅰ组(公鸡和母鸡)在放养前期(6~8周)增重呈上升趋势,在13周左右增重出现明显下降,13周后增重趋势有所上升。试验Ⅱ组(公鸡和母鸡)总体增重呈上升趋势,但增重趋势较缓慢。试验Ⅲ组(公鸡和母鸡)在6~8周增重呈上升趋势,8周以后增重降低,14周后增重下降严重。第二部分:以现代笼养鸡(京白)为对照,分别选取130日龄的河北柴鸡(公鸡)和现代笼养鸡(京白)(公鸡)各8只,断料12h后称活重,采用口腔放血法屠宰,进行屠宰指标的测定;再分别选取300日龄的河北柴鸡和现代笼养鸡(京白)所产蛋各20枚,进行全蛋营养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代笼养鸡(京白)在产肉性能上优于河北柴鸡,其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和翅膀重分别比河北柴鸡提高24.97%(P<0.01)、17.59%(P<0.01)、20.29%(P<0.01)、30.63%(P<0.01)和25.51%(P<0.01)。河北柴鸡的屠体品质优于现代笼养鸡(京白),其屠宰率、胸肌率和翅膀率分别比现代笼养鸡(京白)提高6.31%(P<0.01)、5.32%(P>0.05)和1.10%(P>0.05),而且具有较低的腹脂率,比现代笼养鸡(京白)显着降低37.20%(P<0.05)。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相比,具有较发达的免疫器官和消化系统以及体瘦头小等非常明显的特征。从鸡肉营养成分来看,河北柴鸡胸肌干物质率显着高于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P<0.05),与河北柴鸡腿肌和现代笼养鸡(京白)胸肌间差异不显着(P>0.05);河北柴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的粗蛋白质含量最低;在粗脂肪含量上,河北柴鸡胸肌要极显着低于河北柴鸡腿肌和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P<0.01),而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的粗脂肪含量最高;河北柴鸡胸肌与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间灰分含量呈现极显着差异(P<0.01),而现代笼养鸡(京白)胸肌和腿肌间灰分含量差异同样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在钙和磷含量上,四种肌肉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鸡肉中氨基酸总量的大小顺序为:河北柴鸡胸肌>现代笼养鸡(京白)胸肌>河北柴鸡腿肌>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肌苷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河北柴鸡胸肌(1.965mg/g)、现代笼养鸡(京白)胸肌(1.637mg/g)、河北柴鸡腿肌(1.185mg/g)、现代笼养鸡(京白)腿肌(0.868mg/g)。综合比较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胸肌和腿肌间肌纤维直径与密度大小,结果表明,河北柴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嫩度最好。河北柴鸡蛋与现代笼养鸡(京白)在全蛋
王爱武[10](2005)在《中药猫爪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确定猫爪草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研究其抗肿瘤机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猫爪草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MTT和SRB两种方法,选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三种瘤株,建立S180及H22两种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对各部位进行多指标的体内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利用硅胶、大孔树脂、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等多种层析分离技术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GC-MS、EI-MS、1HNMR、13CNMR等多种现代分析鉴定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建立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并进行血清药化学、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多模型多指标的体内外抗肿瘤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确定了猫爪草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从乙酸乙酯部位鉴定了二十八烷酸(Ⅰ)、二十烷酸(Ⅱ)、β-谷甾醇(Ⅲ)、十六烷酸(Ⅳ)、β-棕榈酸甘油酯(Ⅴ)、β-硬脂酸甘油酯(Ⅵ)、邻苯二甲酸正丁酯(Ⅶ)、3,4-二羟基-苯丙氨酸乙酯(Ⅷ)、5-羟甲基糠醛(Ⅸ)、5-羟甲基糠酸(Ⅹ)等10种化合物,从正丁醇部位鉴定了4-氧代-5-(-0-β-D-葡萄糖基)-戊酸-正丁基酯(Ⅺ)、(R)-3-[3-羟基-4-(-0-B-D-葡萄糖基)-苯基-]-2-羟基丙酸-正丁基酯(Ⅻ)和豆甾醇-3-0-葡萄糖苷(ⅩⅢ)等3种化合物。其中Ⅺ、Ⅻ为新化合物,Ⅰ、Ⅴ、Ⅵ、Ⅶ、Ⅷ、Ⅸ、Ⅹ等七种化合物系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得到,ⅩⅢ为首次从猫爪草中得到。确定了多糖有效部位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小于1000的低聚糖,并证实具有明显的体内外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完成了有效成分十六烷酸血清药化学、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结论:猫爪草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包括乙酸乙酯、正丁醇及多糖等三个部位,抗肿瘤机理有所不同。分离鉴定了13种化合物,其中有两个为新化合物。活性多糖分子量分布范围小于1000。十六烷酸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可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血清药化学、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资料为开发十六烷酸抗肿瘤新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特产研究》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产研究》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络病理论应用虫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案 |
(三) 观察方法 |
(四) 观察指标 |
(五) 疗效判定 |
(六) 统计学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
(三) 疗效比较 |
(四)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一、四虫片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
二、祖国医学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
三、从络病理论探讨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 |
四、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
五、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观察指标选取依据 |
六、方药组成及方义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麋鹿Ⅰ类,Ⅱ类MHC位点的分离及其适应性进化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麋鹿研究综述 |
1.1 麋鹿的种群历史和发展现状 |
1.2 麋鹿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活习性 |
1.3 麋鹿的研究概况 |
1.3.1 基础生物学研究 |
1.3.2 分子生物学研究 |
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应用 |
2.1 MHC的分类 |
2.2 MHCⅠ类分子的组织分布、结构和功能 |
2.2.1 MHCⅠ类分子的结构 |
2.2.2 MHCⅠ类分子的组织分布和功能 |
2.3 MHCⅡ类分子的组织分布、结构和功能 |
2.3.1 MHCⅡ类分子的结构 |
2.3.2 MHCⅡ类分子的组织分布和功能 |
2.4 MHC基因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
2.5 脊椎动物MHC基因分离的方法和概况 |
3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4 HURRAH分离MHC基因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 分离表达的MHCcDNA序列(HUR) |
4.2.1 cDNA的合成 |
4.2.1.1 总RNA的提取 |
4.2.1.2 血液总RNA的分析 |
4.2.1.3 第一链全长cDNA的合成 |
4.2.1.4 第一链全长cDNA的扩增 |
4.2.1.5 扩增产物的柱层析 |
4.2.2 通用探针的制备 |
4.2.2.1 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s,u-primers)的设计 |
4.2.2.2 通用探针的制备 |
4.2.2.3 探针标记效率的检测以及探针的纯化 |
4.2.3 磁珠杂交获取表达MHC序列 |
4.2.3.1 生物素探针和cDNA的杂交富集 |
4.2.3.2 MHC基因的cDNA克隆与测序 |
4.2.4 SSCP-HD带型的复原 |
4.2.4.1 设计cDNA通用引物(cc-series) |
4.2.4.2 cDNA水平SSCP-HD带型的复原 |
4.2.4.3 获取遗漏的MHC表达序列全长 |
4.3 基因组DNA序列的分离与MHC基因数量的确定(RAH) |
4.3.1 分离MHC的基因组DNA序列 |
4.3.1.1 基因组DNA的提取(以血液、耳皮和粪便样品为例) |
4.3.1.2 基因组DNA特异性引物(gs-series)的设计 |
4.3.1.3 长程PCR(LR-PCR)分离基因组DNA序列 |
4.3.2 寻找群体中最纯合的个体 |
4.3.2.1 设计基因组DNA通用引物(cg-series) |
4.3.2.2 SSCP扫描寻找最纯合的个体 |
4.3.3 确定MHC基因数目 |
4.4 小结 |
5 麋鹿MHC Ⅱ(ELDA-Ⅱ)类基因的分离 |
5.1 材料 |
5.1.1 样品来源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2.1 分离表达的Ⅱ类MHC序列 |
5.2.2 确定Elda-Ⅱ基因数量 |
5.2.3 数据分析 |
5.2.3.1 序列比对和分析 |
5.2.3.2 系统发育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分离表达麋鹿MHCⅡ类cDNA序列 |
5.3.1.1 麋鹿血液总RNA的提取 |
5.3.1.2 糜鹿第一链cDNA的扩增 |
5.3.1.3 MHC Ⅱ类基因通用生物素探针的标记 |
5.3.1.4 Elda-Ⅱ基因的cDNA克隆结果 |
5.3.1.5 Elda-Ⅱ类基因cDNA SSCP-HD带型的复原 |
5.3.2 确定Elda-Ⅱ类基因的数量 |
5.3.2.1 麋鹿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5.3.2.2 Elda-Ⅱ类基因部分基因组DNA序列的获取 |
5.3.2.3 基因组DNA SSCP-HD带型的复原 |
5.3.3 构建Elda-Ⅱ多基因单倍型 |
5.3.3.1 Elda-Ⅱ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特征 |
5.3.3.2 Elda-Ⅱ的系统进化分析 |
5.3.3.3 Elda-Ⅱ单倍型的发展 |
5.4 小结 |
6 麋鹿MHC Ⅰ(ELDA-Ⅰ)类基因的分离 |
6.1 材料 |
6.1.1 样品来源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6.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6.2.1 分离表达的Ⅰ类MHC序列 |
6.2.2 确定Elda-Ⅰ基因的数量 |
6.2.3 数据分析 |
6.2.3.1 序列比对和分析 |
6.2.3.2 系统发育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离表达Elda-Ⅰ类cDNA序列 |
6.3.1.1 MHCⅠ类基因通用生物素探针的标记 |
6.3.1.2 Elda-Ⅰ基因cDNA克隆结果 |
6.3.1.3 Elda-Ⅰ基因cDNA SSCP-HD带型的复原 |
6.3.2 确定Elad-Ⅰ类基因的数量 |
6.3.2.1 麋鹿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6.3.2.2 Elad-Ⅰ类基因全长基因组DNA序列的获取 |
6.3.2.3 基因组DNA SSCP-HD带型的复原 |
6.3.2.4 Elad-Ⅰ类基因数量的确定 |
6.3.3 Elad-Ⅰ类基因的鉴定 |
6.3.3.1 Elda-Ⅰ基因的cDNA特征 |
6.3.3.2 Elda-Ⅰ基因的分类 |
6.4 小结 |
7 麋鹿MHC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
7.1 材料 |
7.1.1 样品来源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7.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7.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7.2.2 座位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7.2.3 Elda-Ⅰ基因exon 2和3的扩增 |
7.2.4 Elda-Ⅰ的SSCP基因分型 |
7.2.5 Elda-Ⅰ多态基因的exon 2和3的连锁分析 |
7.2.6 数据处理 |
7.2.6.1 序列比对和分析 |
7.2.6.2 杂合性和Ewens-Watterson检测 |
7.2.6.3 选择作用分析 |
7.2.6.4 跨物种进化分析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Elda-MHC基因群体调查的PCR-SSCP结果 |
7.3.1.1 Elda-Ⅰ基因群体调查的PCR-SSCP结果 |
7.3.1.2 Elda-Ⅱ基因群体调查的PCR-SSCP结果 |
7.3.2 Elda-MHC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7.3.2.1 Elda-MHC基因的等位基因(单倍型)、分布频率和杂合度 |
7.3.2.2 Elda-MHC基因的序列变异 |
7.3.3 Elda-MHC的多态性模式 |
7.3.4 Elda-C1的平衡选择 |
7.3.5 Elda-MHC多基因连锁单倍型 |
7.3.6 麋鹿的适应性进化评估和保护建议 |
7.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
1 历代古籍对半夏毒性的记载 |
2 半夏毒性的现代研究 |
2.1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炮制减毒研究 |
2.3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配伍减毒研究 |
2.4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
2.5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 琥珀酸含量测定 |
2.3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2.4 麻黄碱含量测定 |
2.5 鸟苷含量测定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半夏不同组分的物质基础含测与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受试药物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急性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含量测定结果 |
3.2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
1 混淆品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 产地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炮制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配伍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 小结 |
5 提取工艺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小结 |
6 不同毒性富集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小结 |
第五部分 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半夏不同组分单次灌胃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 |
2.2 半夏单次灌胃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参加科研课题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4)长白山地区人参用地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 ——以抚松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1.2.2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
1.3 改革开放以来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的发展 |
1.3.1 人参产业发展的历程 |
1.3.2 人参产业发展的现状 |
1.3.3 人参用地的变化 |
1.4 选题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土地资源概况 |
3 数据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4 人参用地对侵蚀的影响 |
4.1 概述 |
4.1.1 抚松县土地利用概况 |
4.1.2 抚松县人参用地的空间分布 |
4.1.3 抚松县侵蚀沟的分布 |
4.2 结果分析 |
4.2.1 侵蚀沟分布现状 |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沟的影响 |
4.2.3 人参地对侵蚀沟影响的分析 |
5 人参用地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研究区人参用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1 栽参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1.2 栽参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1.3 栽参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影响 |
5.1.4 栽参对土壤PH 值的影响 |
5.2 研究区人参用地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5.2.1 土壤动物种类与数量组成 |
5.2.2 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的空间分布 |
5.2.3 群落多样性与相似性 |
5.3 小结 |
5.3.1 栽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综合影响 |
5.3.2 栽参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6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史料讨论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熊的种属、形态特征及其现状 |
第一节 熊的科学分类 |
第二节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第三节 熊类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熊的认识 |
第一节 熊的字形演变 |
第二节 熊的古代称谓 |
第三节 熊类的文化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熊类的利用 |
第一节 医药用途 |
第二节 熊类的食用价值 |
第三节 熊皮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一年生陆地棉在广西南部宿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棉花生产概况 |
1.1.1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
1.1.2 华南棉区棉花生产概况 |
1.1.3 广西棉花生产概况 |
1.2 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1.2.1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生态因子对棉花生长和棉纤维发育的影响 |
1.2.3 氮磷钾对棉花生长和棉纤维发育的影响 |
1.3 棉花的宿生栽培 |
1.3.1 宿生棉的概念与栽培历史 |
1.3.2 宿生棉的开发与利用 |
1.3.3 宿生棉栽培的技术特点 |
1.3.4 宿生棉栽培的研究前景及展望 |
1.4 作物抗寒越冬的生理生化基础 |
1.4.1 理化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2 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3 生化指标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4 膜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1.5 提高作物越冬抗寒性的栽培技术措施 |
1.5.1 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 |
1.5.2 选用抗寒性强的砧木品种 |
1.5.3 施用外源物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宿生棉生长发育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4 田间观察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茎枝叶萌发特点及其形态特征 |
2.2.2 茎枝生长特性 |
2.2.3 叶片生长与消长特点 |
2.2.4 蕾花铃生育特点 |
2.2.5 生育进程特点 |
2.2.6 不同吐絮期的铃重、子指、衣分的动态变化趋势 |
2.3 小结 |
3 宿生棉产量品质性状及其形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材料、设计与方法 |
3.1.2 田间观察项目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性状及其形成分析 |
3.2.2 品质性状及其变化趋势 |
3.3 小结 |
4 宿生棉N/P/K、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与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材料、设计与方法 |
4.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N/P/K、可溶性糖含量 |
4.2.2 功能叶N/P/K、可溶性糖含量与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关系 |
4.3 小结 |
5 陆地棉越冬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2005年陆地棉品种和播期对越冬抗寒性的影响试验 |
5.1.3 2006年陆地棉品种、施肥、密度、播期对越冬抗寒性的影响试验 |
5.1.4 2007年品种、宿生年限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
5.1.5 测试项目与方法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2005年品种、播期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
5.2.2 2006年品种、施肥、密度、播期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
5.2.3 2007年品种、宿生年限对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
5.2.4 皮棉产量与陆地棉越冬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
5.2.5 生理生化指标与陆地棉抗寒越冬的关系 |
5.2.6 抗寒指标综合分与越冬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6 全文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 |
6.5 全文讨论 |
6.5.1 宿生棉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
6.5.2 宿生棉功能叶N/P/K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
6.5.3 品种的宿生性与越冬性 |
6.5.4 品种的抗寒性与越冬性 |
6.5.5 栽培措施与越冬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1 玉米胚研究综述 |
1.1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功能研究概况 |
1.1.1 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 |
1.1.2 油分及不饱和脂肪酸 |
1.1.3 植物甾醇 |
1.1.4 维生素 |
1.1.5 植酸 |
1.1.6 钙调素 |
1.2 主要化学成分的遗传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 |
1.2.2 油分的遗传研究 |
1.3 玉米胚的开发研究现状 |
2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方案 |
1.1.1 供试材料 |
1.1.2 田间试验方案 |
1.1.3 栽培管理 |
1.2 实验室测定的取样和测定方法 |
1.2.1 取样方法 |
1.2.2 生化测定方法 |
1.2.2.1 籽粒含油率的测定 |
1.2.2.2 胚重比和胚油比的测定 |
1.2.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2.2.4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1.2.2.5 淀粉含量的测定 |
1.2.2.6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
1.2.2.7 β-谷甾醇含量的测定 |
1.2.2.8 水分含量的测定 |
1.2.2.9 植酸含量的测定 |
1.2.2.10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
1.2.2.11 钙、镁、铁、锌、铜、锰的含量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1.3.1 杂种优势的计算 |
1.3.2 简单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2.1 2005年秋季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1 粒重、含油率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1.1 百粒重 |
2.1.1.2 籽粒含油率 |
2.1.1.3 胚含油率 |
2.1.1.4 非胚部分含油率 |
2.1.1.5 胚重比 |
2.1.1.6 胚油比 |
2.1.2 水分、粗蛋白、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2.1 水分 |
2.1.2.2 粗蛋白 |
2.1.2.3 淀粉 |
2.1.3 β-谷甾醇、维生素E、植酸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3.1 β-谷甾醇 |
2.1.3.2 维生素E |
2.1.3.3 植酸 |
2.1.4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4.1 氨基酸总含量 |
2.1.4.2 必需氨基酸总含量 |
2.1.4.3 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 |
2.1.4.4 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总含量 |
2.1.4.5 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总含量 |
2.1.4.6 赖氨酸 |
2.1.5 脂肪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5.1 脂肪总含量 |
2.1.5.2 软脂酸总含量 |
2.1.5.3 硬脂酸总含量 |
2.1.5.4 油酸含量 |
2.1.5.5 亚油酸含量 |
2.1.5.6 亚麻酸含量 |
2.1.6 维生素E组成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6.1 γ-维生素E |
2.1.6.2 α-维生素E |
2.1.7 元素钙、镁、锌、铁、铜、锰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1.7.1 钙 |
2.1.7.2 镁 |
2.1.7.3 锌 |
2.1.7.4 铁 |
2.1.7.5 铜 |
2.1.7.6 锰 |
2.2 2006年春季各试验材料的生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1 粒重、含油率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1.1 百粒重 |
2.2.1.2 籽粒含油率 |
2.2.1.3 胚含油率 |
2.2.1.4 非胚部分含油率 |
2.2.1.5 胚重比 |
2.2.1.6 胚油比 |
2.2.2 水分、粗蛋白、淀粉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2.1 水分 |
2.2.2.2 粗蛋白 |
2.2.2.3 淀粉 |
2.2.3 β-谷甾醇、维生素E、植酸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3.1 β-谷甾醇 |
2.2.3.2 维生素E |
2.2.3.3 植酸 |
2.2.4 氨基酸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4.1 氨基酸总含量 |
2.2.4.2 必需氨基酸总含量 |
2.2.4.3 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 |
2.2.4.4 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总含量 |
2.2.4.5 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总含量 |
2.2.4.6 八种必需氨基酸 |
2.2.5 脂肪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5.1 脂肪总含量 |
2.2.5.2 软脂酸 |
2.2.5.3 硬脂酸 |
2.2.5.4 油酸 |
2.2.5.5 亚油酸 |
2.2.5.6 亚麻酸 |
2.2.6 维生素E及组成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6.1 γ-维生素E |
2.2.6.2 α-维生素E |
2.2.7 元素钙、镁、锌、铁、铜、锰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7.1 钙 |
2.2.7.2 镁 |
2.2.7.3 锌 |
2.2.7.4 铁 |
2.2.7.5 铜 |
2.2.7.6 锰 |
2.3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多种营养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2.3.1 总体分析 |
2.3.2 25个性状的具体分析 |
2.4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亲子相关分析及杂种优势趋势分析 |
2.4.1 亲子相关总体分析 |
2.4.2 杂种优势趋势总体分析 |
2.4.3 几种主要性状的具体分析 |
2.4.3.1 籽粒含油率 |
2.4.3.2 粗蛋白 |
2.4.3.3 氨基酸总含量 |
2.4.3.4 β-谷甾醇 |
2.4.3.5 维生素E |
2.4.3.6 植酸 |
2.4.3.7 亚油酸 |
2.5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主要营养性状遗传的正反交差异分析 |
2.6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同型系间和相同株系内行间营养性状遗传差异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粒重与含油率性状 |
3.2 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 |
3.3 脂质功能性营养性状 |
3.4 植酸含量 |
3.5 矿质营养性状 |
3.6 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营养性状的总体评价及可能的开发前景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中药桔梗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一、桔梗研究概况 |
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三、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及性状遗传研究概况 |
四、药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与前景 |
前言及研究共用植物材料 |
第一章 桔梗的生物学特性与自交亲和性研究 |
一、桔梗单花、单株及群体开花动态研究 |
二、桔梗雌雄蕊发育与自交亲和性研究 |
三、桔梗自交亲和性花粉管萌发荧光显微观察 |
第二章 桔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与经济性状评价 |
一、桔梗种质遗传多样性形态学标记研究 |
二、桔梗种质遗传多样性细胞学标记研究 |
三、桔梗种质遗传多样性DNA分子标记研究 |
四、桔梗种质的经济性状评价 |
第三章 桔梗标记性状-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四章 桔梗雄性不育发现、遗传及败育机理研究 |
一、桔梗雄性不育的发现、特征及遗传 |
二、桔梗雄性不育细胞学机理研究 |
第五章 桔梗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初步估算 |
第六章 桔梗自交系选育方法研究 |
一、桔梗主要性状的相关、遗传分析及选择方法 |
二、桔梗南繁加代技术初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情况介绍 |
(9)河北柴鸡放养条件下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饲养试验及生长性能测定 |
2.2.3 屠宰指标的测定 |
2.2.4 全蛋营养成分分析 |
2.2.5 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及蛋品质测定 |
2.2.6 肠道发育和肌肉组织学切片的比较研究 |
3 试验结果 |
3.1 不同饲养水平对河北柴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1 不同饲养水平下河北柴鸡周体重观测值 |
3.1.2 实际观测生长曲线 |
3.1.3 放养阶段(6-19周)河北柴鸡周增重观测值 |
3.1.4 放养阶段(6-19周)河北柴鸡周增重曲线图 |
3.2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屠宰指标的比较 |
3.2.1 胴体品质的评定 |
3.2.2 部分器官相对重量比较 |
3.2.3 消化系统指标比较 |
3.2.4 腿骨长度及周径的比较 |
3.2.5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京白)鸡肉营养成分比较 |
3.2.6 肌苷酸含量比较 |
3.2.7 肌纤维指标比较 |
3.3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全蛋营养成分比较 |
3.3.1 常规营养指标对比 |
3.3.2 鸡蛋中氨基酸含量对比 |
3.4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周次产蛋率的比较 |
3.4.3 鸡蛋品质比较 |
3.5 不同补饲量对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1 不同补饲量对河北柴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5.2 鸡蛋品质比较 |
3.5.3 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饲养水平对河北柴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屠宰指标评定 |
4.2.1 胴体品质评定 |
4.2.2 组织器官相对重量比较 |
4.2.3 消化系统指标比较 |
4.2.4 腿骨长度及周径的比较 |
4.2.5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鸡肉营养成分比较 |
4.2.6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比较 |
4.2.7 肌纤维指标比较 |
4.3 河北柴鸡与现代笼养鸡(京白)全蛋营养成分比较 |
4.4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产蛋未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蛋品质的影响 |
4.5 不同补饲量对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不同饲养方式对河北柴鸡产蛋末期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
河北柴鸡1~16周龄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比较研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中药猫爪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猫爪草研究资料综述 |
第二章 抗肿瘤中药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
第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中药猫爪草不同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第一节 猫爪草不同提取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分析 |
第二节 猫爪草不同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第三节 猫爪草不同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第二章 中药猫爪草乙酸乙酯部位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一节 猫爪草乙酸乙酯部位的柱层析分离 |
第二节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
第三节 猫爪草乙酸乙酯柱层析部位抗肿瘤成分的结构鉴定及活性测试 |
第四节 猫爪草抗肿瘤有效成分十六碳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五节 猫爪草抗肿瘤成分十六碳酸的“血清药化学”研究 |
第六节 猫爪草抗肿瘤成分十六碳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七节 猫爪草有效成分十六碳酸抗肿瘤机理的研究 |
第三章 中药猫爪草抗肿瘤有效部位多糖的研究 |
第一节 猫爪草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第二节 猫爪草多糖部位的纯化、分段 |
第三节 猫爪草多糖部位分子量分布范围的研究 |
第四节 猫爪草多糖部位的UV和IR吸收光谱检测 |
第五节 猫爪草多糖部位IV诱生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的研究 |
第四章 中药猫爪草正丁醇提取部位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
第一节 猫爪草正丁醇提取部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方法的研究 |
第二节 猫爪草正丁醇提取部位大孔吸附树脂洗脱部位的柱层析分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特产研究》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络病理论应用虫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孟苗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麋鹿Ⅰ类,Ⅱ类MHC位点的分离及其适应性进化潜力评估[D]. 张培. 浙江大学, 2011(10)
- [3]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D]. 王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4]长白山地区人参用地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 ——以抚松县为例[D]. 单润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 [5]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D]. 滕馗.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6]一年生陆地棉在广西南部宿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 陈国平. 广西大学, 2008(12)
- [7]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研究[D]. 时显芸. 广西大学, 2007(05)
- [8]中药桔梗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D]. 魏建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 [9]河北柴鸡放养条件下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研究[D]. 葛剑.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10]中药猫爪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D]. 王爱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