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与电子工程第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耿欢欢[1](2021)在《刘延陵诗歌与诗论研究(1921-1937)》文中指出
谭凤珍[2](2018)在《《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版发行研究》期刊是一本反映出版研究前沿观点、出版科研重大成果的期刊,也是总结出版工作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出版学理论研究的专业学术性和资料性期刊,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占重要地位,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媒介载体,对文化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期刊在特定领域内传播知识和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是广大相关行业的学者既实用又有效的学习工具。本论文以《出版发行研究》创刊后30年的期刊发展为本,对期刊年度出版概况、学术热点动态、作者队伍、编辑队伍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办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统计结果,得出期刊更好发展的对策,拓展、充实期刊学研究的深度。本次研究本身也能为科研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出版实践。
姚远,王强,郭晓亮,刘小燕,颜帅[3](2015)在《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简史(1912—2015)》文中指出基于原始文献调研,理出了清华大学1912—2015年103年间期刊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并分为两大历史阶段对其发展概貌和代表性期刊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清华大学最早的中英文综合性期刊为创刊于1912年的《达德杂志》和《益智杂志》;1912—2015年间总计创办约140种期刊。其中,《清华学报》以英文版参与"西学东渐",以中文版参与"东学西渐",营造五四运动前夕科学与民主的氛围,构筑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最高学术平台,也以其示范作用和诸多创新引领了中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王鹏飞[4](2014)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越来越展示出其无所不在的特征,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成电路是处理信息的基础设备,因此,集成电路被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信息时代的动力系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以其无穷的变革、创新和极强的渗透力,推动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电子信息产品而言,集成电路不仅是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同时也会起到很明显的辐射效应。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集成电路产业1元的产值可以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的产值,带来100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电子信息技术的战略性、基础性、渗透性首先体现在集成电路产业,很多精密设备都需要性能强大的集成电路产品作为坚强后盾。集成电路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信息产业结构、扩大信息消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其发展程度会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竞争中所处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工业化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应用到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成果,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系列传统产业的革新和升级;另一方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都是需要建立在集成电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这就使得集成电路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自文件颁布以来,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着提升。此后十几年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1倍,占全球产量近10%,销售收入翻了三番,占全球产业比重达8.6%,已经成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极。从产业链来看,在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设备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步缩小,企业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端集成电路产品及技术方面对中国仍然实行禁运政策,使中国对近邻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力量薄弱,能与国际领先水平抗衡的国家队尚未形成,致使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长期大量依靠进口,国内产品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尚不足20%。集成电路产品高度对外依存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子整机产业以及经济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中国要以新的面貌、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追赶和缩短与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水平的差距,走上自强、自立、自主地快速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道。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广阔前景正在逐步实现。展望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征程开始之前,需要认真梳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抓住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转变所带来的历史性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让集成电路产业在实现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中国在全球信息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保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应用相关经济学理论,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在现有集成电路发展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等,论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分析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链、区域布局、商业模式、市场环境、人才激励、国际化等角度提出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论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论文阐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介绍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对电子信息产业、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防与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客观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论文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国家相关政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产业链、区域分布等角度评价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论文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分析了造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论文研究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启示。论文重点从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国际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机遇、技术进步和两化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等客观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分别从全球市场平缓增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加快重组,技术革新步伐加快、资金门槛不断提高,以及知识产权竞争加剧、产业生态深度演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论文在全面分析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集成电路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优化区域布局、统筹规划资源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改善投融资体系、培育健康市场环境,健全激励机制、吸引聚集高端人才,着眼国际市场、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等。
林姿蓉[5](2012)在《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献,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促进文献共享服务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为落实此目标,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须受到网络版权保护原则的约束,包括:(1)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2)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3)维护网络共享和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具体路径在于:(1)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2)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3)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4)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本文首先就科技论文的属性、网络发表的意涵,以及科技论文的类别、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方式等做陈述。其次,在说明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基础上,展开对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研究,包括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以及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的协调。再次,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以“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版权保护”、“网络共享”、“网络发表”、“开放存取”、"Scientic Papers"、"Online-sharing"等为关键词,搜寻了1994至2012年的文献,梳理了中国与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制约因素,以及开放存取中较为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接着,选取中外五个知名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包括美国的arXiv.org、德国的Springer Open Choice,以及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系统及奇迹文库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进行网络版权保护现状有关层面之梳理、比较与分析。最后,在上述法理基础及分析历程上,本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1)政府角色:推动跨法领域的科技论文之合法共享。(2)共享平台: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3)保护手段: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侯继伟[6](2011)在《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大空间建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针对高大空间建筑场所如何防火、控火、灭火等消防安全问题展开的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消防科研人员在火灾科学和消防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有关高大空间建筑的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多集中于火灾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方法而非实体火灾模型。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为了开展基于实体火灾模型的高大空间建筑的消防科学技术研究而由“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支持研制的大空间火灾科学研究设备。该设备是一个重约75吨、长宽均33.0米、高度2.2米的正放四角锥双层网架结构的大型竖直升降平台,如何驱动该升降平台在3~24m的竖直净空高度范围内实现连续同步升降和精确定位控制是该设备研制过程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技术难题。论文针对该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几何跨度大、负载重且不均衡、升降行程长且易变形等结构特点,综合机械传动,电液控制、系统仿真、智能控制等相关技术或理论,设计研制了一套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的电液同步驱动系统,并围绕着该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机理、驱动结构以及同步控制策略等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设计和试验研究,并最终实现了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的大范围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从高大空间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出发,阐述了目前高大空间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对开展消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接着概述了目前此类大型重载升降平台的驱动系统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并重点阐述了目前电液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几何跨度大、负载重且不均衡、升降行程长,易变形的特点,首先通过ANSYS仿真软件对平台的驱动吊点的数量及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提出了三点机械对重+三点柱塞缸侧置2:1顶升的电液同步驱动机理;其次对该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机械结构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研究,给出了平台的总体驱动结构;最后对平台的三柱塞缸电液同步驱动系统进行了原理和集成设计,并介绍了平台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设计以及硬件的集成设计第三章,以阀控柱塞缸机构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建立了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三柱塞缸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以建立的系统模型为基础,借助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两柱塞缸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影响系统同步控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三柱塞缸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章,主要研究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驱动系统的智能自适应同步控制策略---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电液同步控制策略。通过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模糊逻辑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分析,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自适应律以实现三个支路对同一个期望参考模型动态和稳态输出特性的高精度实时跟踪控制,从而提高三个支路的同步控制性能。随后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分别采用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电液同步控制策略和单支路PID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电液同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以及鲁棒性。第五章,首先详细介绍了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PLC控制软件的结构设计以及基于WinCC组态软件的人机操作界面的设计开发;其次,分别采用传统PID控制策略和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电液同步控制策略对平台的电液同步驱动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论文所提出的三点机械对重十三点柱塞缸侧置2:1顶升的电液同步驱动机理和驱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工程实用性,也表明了所设计的智能同步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等;最后介绍了该平台在消防科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情况。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胡德华[7](2009)在《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由于传统学术期刊价格猛涨以及图书馆订阅经费的严重不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期刊危机”。为了解决学术期刊危机,国际出版界,学术界、图书情报界、政府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开放存取”(OA)运动,作为OA出版战略之一的开放存取期刊(OA期刊)应运而生。OA期刊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期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得到了传统文摘/索引工具的认可并广泛被文摘/索引工具收录、报道;越来越得到出版商的认同和支持,并积极参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创办、发行和和推广;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读者的青睐和认同,在学术交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生物医学类OA期刊在保持出版快捷和成本低廉的前提下,能否真正履行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并保持编辑的完整性和期刊高质量是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其学术质量及其评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较多从引文的角度进行评价研究,较少从网络影响力、学术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研究更少。因此,开展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尤为必要,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生物医学OA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及其学科差异,深入比较生物医学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优势,探讨免费状态对生物医学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2.探索多种科学、适用、操作性强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筛选出反映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和主要因素;通过区组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索网络计量学指标应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科学性和适用性。3.分析生物医学类OA期刊h指数分布特点,探索h指数在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深入比较它们在评价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找出h指数的优势与弱势;探索相对h指数、g指数、hc指数在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和适用性;比较WOS与Google Scholar不同统计数据库h指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4.在分析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基础上,从学术质量的内涵出发,提出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框架,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上述建立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调查分析,掌握目前本课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动态。2.网上调研法。通过对OA期刊网站,Google Scholar、Alltheweb、AltaVista等搜索引擎,Web of Science、JCR、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数据库,以及PoP软件等收集了400多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相关信息和评价指标数据。3.问卷调查法。设计两轮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进行两轮专家调查,筛选综合评价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质量优势;通过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不同排名的比较,探索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科学性和适用性。5.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h指数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计量学、文献计量学、h指数等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6.统计分析法。通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运用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种综合评价方法,探索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7.数据库技术与方法。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OA期刊基础数据库》,运用SQL查询分析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8.属性数学理论、联系数学理论以及属性测度法,建立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9.实证验证法。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1.采用影响因子(IF)百分位数排序、即年指数(ImInd)百分位数排序、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载文量、平均被引频次等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从总体上看,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平均Ⅲ百分位数:61.26,中位数:70.42;平均即年指数百分位数:61.75,中位数:68.47。(2)从OA期刊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来看,生物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3个学科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均显着高于非OA期刊。(3)从各学科环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来看,生物医学、综合性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均在第60位以上。而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学5个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均排在第50位以下;地球与环境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2个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位于第50~60位之间。(4)从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质量的优势比较来看,除了平均被引半衰期外,其他各指标如平均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载文量,OA期刊均比非OA期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其平均优势系数分别为3.15、0.97、0.77、1.13和1.1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优势日渐丧失,并且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影响力优势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5)从免费状态对生物医学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来看,2001-2007年,无论是平均IF还是平均ImInd,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均大于完全免费访问期刊(IF:3.228>1.394;ImInd:0.542>0.292),但是它们的增长趋势却正好相反,完全免费访问期刊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的增长速率高于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IF:0.122>0.028;ImInd:0 03>0 026)。2.采用网络文献量、网页数、站内链接数、Web引文量、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链接数、外部链接数、IP访问量、PV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11个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OA期刊网络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网络文献量主要集中在0到1000之间,年均网络文献量只有100篇左右。其中100到1000篇的OA期刊303种,占总数(483种)的62.73%,中位数502。但是WOS收摘量是网络文献量的近2倍,平均每一种期刊的WOS收摘量比网络文献量多出近800篇。而OA期刊网页数的分布呈离散趋势,差异性较大。(2)网络引文量主要集中在100~100000,占93.99%;网络引文量的总和、平均数(分别为6760055、13995.9731)均分别高于WOS引文量的总和、平均数(分别为5897869、12210.9089)。(3)总链接数在0-100区间的期刊数较少,为52种,占10.77%,而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在这些区间的期刊数较多,分别为176种和131种,占36.44%和27.12%。总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有43 1种,占89.23%,而外部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只有307种,占63.56%,内部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只有352种,占72.88%。(4)OA期刊网站的外部影响因子分布比较集中,平均外部影响因子仅为0.17,并且其标准差较小。总网络影响因子变异比较大,极差为171.69,标准差为12.08。(5)IP访问量、PV浏览量主要集中于10000以下,分别占总期刊数的95.86%、87.37%。IP访问量、PV浏览量在0-100的期刊较多,分别有127种、102种,分别占28.04%和21.12%。人均页面浏览量主要分布在0~3之间,占93.17%,均数为2.042,标准差为0.7602。(6)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9个指标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中等偏弱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0.243、0.243、0.232、0.238、0.230、0.152、0.173、0.128,显着性检验P值均小于0.01(双侧);总网络影响因子(总WIF)、人均页面浏览量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45,0.039。(7)将10个指标综合成四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9.619%。3.采用h指数、类h指数、hGS指数,对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h指数频数分布向右倾斜,绝大多数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h指数在5-50之间。h指数大于50的期刊有96种,占19.88%。h指数缺乏唯一性,一个h指数对应一种期刊的只有14种,其他都是一个h指数对应多种期刊,如h指数为5,有10种,h指数为7,有20种,h指数为14,有23种。并且h指数越低,对应的OA期刊越多。(2)生物医学类OA期刊2003-2007各年、总h指数与被引频次呈正相关(P<0.01),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0.775,0.769,0.750,0.751,0.777,并且均在0.01水平存在显着相关性;与载文量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545、0.545、0.537、0.539、0.551;总h指数与平均被引率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0;总h指数和影响因子之间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8。(3)采用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聚类的结果主要集中在D等,占93%左右,而其它3等(A、B、C)合计仅占7%。采用h指数聚类的结果较为科学合理,A、B、C、D4等的期刊数分别占0.4%、7.7%、29%、62.9%,其聚类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4)h指数排名与被引频次排名、载文量排名、平均被引率排名、IF排名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764、0.830、0.882;由此可见,h指数与被引频次、IF、平均被引率密切相关。(5)在类h指数中,相对h指数五年总和排名前6位的都是综述性期刊,其次是一些小型优质的非综述性的期刊,特别是近年创办的OA期刊,排名都有显着的上升。大部份期刊的相对h指数随时间后移呈现出递减趋势,少部分期刊的相对h指数呈波动变化较大。g指数都高于h指数,并且g指数和h指数对期刊的排名基本保持一致,并且解决了h指数缺乏区分度和灵敏度的问题。hc指数更能反映期刊的当前影响力和活跃程度。(6)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中,有330种hGS指数高于hWOS指数,平均提高了6.58。只有43种OA期刊的h指数不变。110种OA期刊的hGS指数低于hWOS指数,平均下降了6.53。从总体上看,hGS指数高于hWOS指数,平均提高了3.01。hGS与hWOS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67。hGS、hWOS与2007年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78,两者相差较小。4.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两个方面建立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验证。(1)从学术含量、学术影响力、网站丰余度、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五个方面筛选出了20个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采用Saaty氏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一套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包括量效指标如发文国家地区广度、权威数据库收摘量、网络文献量、站内链接数、IP访问量等,而且包括质效指标如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被引频次等,还包括量效、质效综合指标如h指数、g指数等。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学术含量、学术影响力、网站丰余度、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不仅包括来自于OA期刊本身的指标,如影响因子等,而且包括来自于OA期刊网站的指标,如外部网络影响因子等,还包括来自两者综合所表现出来的绩效指标,如h指数等。并且所有指标数据来源广泛且均可量化,标准化。因此,该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2)将属性数学理论和联系数学理论有机结合,提出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20个指标的单指标分级标准,构建了100个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阐述了该模型的实现过程,论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3)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随机抽取的10种OA期刊进行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和属性联系数综合评价序位和等级划分,并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结果进行比较。实证表明,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单指标IF评价相比,该评价体系能揭示更丰富的系统结构信息,因而该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全面。研究结论:1.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从整体上看,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仍在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些学术影响力较大的OA期刊。(2)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存在学科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生物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3个学科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均超过了非OA期刊。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学6个学科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差别不大。就具体学科而言,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3)生物医学OA期刊较非OA期刊有较强的优势,即OA对期刊学术质量具有正向促动作用,有助于提高OA期刊的质量。但是这种OA优势正在日渐丧失,并且呈现明显的学科差异。(4)完全免费访问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较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低,但是其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增长率却高于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这表明完全OA出版模式比非完全OA出版模式更能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2.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文献的网络化程度偏低(主要是非完全OA期刊)或者尚未完全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揭示(完全OA期刊),并且OA期刊网站建设规模参差不齐。(2)生物医学类OA期刊因为具有OA优势,更容易获得大量非ISI收录期刊的引文,所以能获得更多的网络引文。因此,网络引文更适用于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评价。(3)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站因期刊OA特性而产生较大的网络影响力,获得较多的链接数和较大的网络影响力;但是外部网络影响力和内在结构完备性有待进一步加强。(4)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IP访问量、PV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均偏低。因此,要增加OA期刊的访问量、浏览量和网站粘度,OA期刊应该加强自身学术质量建设、网络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科研人员经常访问和利用这类学术期刊,获取其中信息或在其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5)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9个指标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中度或低度相关性,可以作为生物医学类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而总网络影响因子、人均页面浏览量与期刊的学术质量没有直接的关联。(6)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总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10个网络计量学指标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而人均页面浏览量与其他任一网络计量学指标均不存在相关性,加之它的区分度较小,因此,人均页面浏览量不宜作为OA期刊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指标。(7)从4个方面综合各指标对评价值的影响,第一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网页数、链接数、外部链接数和站内链接数;第二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IP访问量和PV浏览量;第三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网络引文量和网络文献量;第四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外部WIF和总WIF。各主成分是各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根据其贡献率,计算其综合得分,才能对OA期刊网络影响力进行排序和评价。3.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从h指数评价来看,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整体学术绩效质量中等偏上。h指数适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但区分度和灵敏度不够,利用h指数进行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结果相同时,需要增加其他指标进行区分。(2)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弥补了后者的不足,并且和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相结合,优势互补,从不同角度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类h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指数的不足,相对h指数提高了对综述性期刊、小型优质期刊和新创刊期刊的评价,揭示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稳定性和活跃性,但是不宜作为一项独立的OA期刊评价指标。g指数在评价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方面具有和h指数类似的效力,克服h指数区分度和灵敏度不够等缺点。hc指数比h指数更能反映期刊的当前影响力,可以作为h指数评价的重要补充。(4)hGS指数与hWOS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hGS指数比hWOS指数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可以作为hWOS指数的替代或补充。因此,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进行h指数评价时,应充分注意统计源数据库所收录范围、文献类型、数量、搜索机制等因素对h指数的影响。4.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一套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客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2)将属性数学理论和联系数学理论应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客观、有效,应用、可行,为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分级评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随机抽取的10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进行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和属性联系数综合评价序位和等级划分,实证表明,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单指标IF评价相比,该评价体系能揭示更丰富的系统结构信息,因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全面。因此,该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王永刚[8](2009)在《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平面线圈式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在提高挠性加速度传感器质量摆片的敏感性和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磁场,增加测量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聚酰亚胺(PI)材料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制作了敏感质量摆片的挠性支承梁,并利用多层热叠压工艺制作了敏感质量摆片,有效地提高了敏感质量摆片的抗冲击能力,并且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其次研究了磁极力矩器的原理,建立了磁极力矩器磁场分布数学模型。利用多层无缝联结工艺制作了密绕多层螺旋线圈,产生可以调节强度大小的磁场,达到了提高磁场稳定性和变换量程的目的。使用液体超顺磁材料来增强磁场,解决了传感器的磁屏蔽,零磁滞,纳米材料的团聚、氧化问题。本文共分六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常见的加速度计的类型,研究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分别研究了敏感质量摆片和磁极力矩器,针对敏感质量摆片,研究了挠性支承的弯曲变形、应力分布,指导设计了挠性支承的结构参数,并且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敏感质量摆片进行了受力分析;针对磁极力矩器,推导了磁场分布公式;对比分析和验证了MATLAB的计算结果和的ANSYS仿真结果。第三部分根据上述原理与技术设计了一种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工作原理、电路原理、结构设计及系统装配,针对敏感质量摆片、磁极力矩器和磁路结构分别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原理性样机进行了综合测试。
王艳霞[9](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戴艳军[10](2005)在《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之一。20世纪70年代,德国技术哲学家J·米兰多佛尔(Millendorfer)曾经预言:如果把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强调的是物质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解决的是信息的问题,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要为人们如何在技术世界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这个伦理学问题找出答案。果然,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非预期后果,以科学技术伦理(文中均用“科技伦理”)问题为突破口,吸引了从学界到政府以至公众舆论的目光。人们分别从科学技术的本质、自然与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多个不同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反思,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科技伦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与自然与人类社会内部双重和谐的产物,引发科技伦理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科学技术自身,在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而且在于以这种价值观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管理(文中均用“科技管理”)活动之中。 科技管理作为人类理性地利用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国家建制化以来,人们通过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使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学技术活动双重社会效应产生,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环境危机、资源枯竭、战争频仍、贫富分化等灾难性后果,不仅要对人们科学技术活动进行伦理考量,而且要对人们的科技管理行为进行考察,通过科技管理目标的调整,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开辟将科技管理与科技伦理结合起来的交叉研究领域。 管理伦理作为一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问题的新兴学科,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企业管理与企业伦理结合的基础、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调节、企业文化中的伦理关怀与企业主体的道德素质为研究对象,目前正在成为国内外企业管理与企业伦理交叉研究的热门领域。尽管企业管理与科技管理的内容和特点不同,但是,企业管理伦理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科学技术管理伦理(文中均用“科技管理伦理”)研究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科技管理伦理研究也为一般管理伦理理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将科技管理与科技伦理结合起来,搭建科技管理伦理交叉研究的理论平台,通过对科技管理伦理基本规律的探讨,提出有助于科技管理伦理实践的建议和对策。鉴于交叉性与综合性研究需要,论文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系统分析、案例分析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分以下六个阶段展开研究思路。首先,通过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第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与电子工程第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必要性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情况 |
2.1 期刊创刊背景 |
2.2 期刊创刊后30年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年度出版概况 |
3.1 期刊年度载文量 |
3.2 期刊栏目发展情况 |
3.3 期刊30年发展概况分析 |
第四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学术热点动态 |
4.1 期刊文献主题分布 |
4.2 期刊文献的学科分布 |
4.3 期刊30年学术热点动态分析 |
第五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作者队伍 |
5.1 作者单位分布 |
5.2 作者的地域分布 |
5.3 作者合着情况 |
5.4 核心作者 |
5.5 期刊30年作者队伍分析 |
第六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编辑队伍 |
6.1 期刊 1992~1995 年编辑队伍 |
6.2 期刊 1996~2005 年编辑队伍 |
6.3 期刊 2006~2015 年编辑队伍 |
6.4 期刊30年编辑队伍分析 |
第七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个性分析 |
7.1 期刊发展中的特色 |
7.2 期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八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展望 |
8.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
8.2 期刊规范化 |
8.3 顺应时代融合发展 |
8.4 提高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简史(1912—2015)(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1912—1949)期刊概貌 |
2民国时期的代表性期刊 |
2.1清华最早期刊新证 |
2.2 《清华周刊》 |
2.3 《清华周刊》增刊 |
2.4 《清华学报》 |
2.5 《工程季刊》 |
2.6 《清华大学工学院研究丛刊》 |
2.7 《清华昆虫学会通讯》 |
3共和国时期(1949-10—2015-10)期刊概貌 |
4共和国时期部分代表性科技期刊 |
4.1最早复刊的《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学报》和《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 |
4.2 《清华北大理工学报》 |
4.3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4创办9种英文期刊 |
5结论 |
5.1清华“编辑制”与“集稿制”的存废替换试验证实期刊编辑制度的无可取代性 |
5.2 《清华学报》最早定义“学报”、最早探索国际化之路、创立第一份高校学报章程,并将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模式发展到极致 |
5.3 《清华学报》构筑学术交流平台以及网络化传播的倍增效应彰显了高校学术期刊的存世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
(4)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集成电路产业概述 |
第一节 集成电路 |
一、集成电路的涵义 |
二、集成电路技术 |
三、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
四、集成电路分类 |
第二节 集成电路产业 |
一、集成电路产业的涵义 |
二、集成电路产业的特征 |
三、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状况 |
第三节 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一、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
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 |
三、集成电路产业对国防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节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 |
一、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二、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趋势 |
三、集成电路产业芯片、整机联动的发展趋势 |
四、集成电路产业与资本结合的发展趋势 |
五、集成电路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 |
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公共服务现状 |
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 |
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
二、集成电路制造产业 |
三、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产业 |
四、集成电路材料与装备产业 |
第三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区域布局 |
一、环渤海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二、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三、珠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四、西部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严重依赖进口 |
二、缺乏高端领军企业 |
三、工艺水平差距较大 |
四、基础技术积累不足 |
五、配套技术发展滞后 |
六、产业布局尚需优化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人才基础相对薄弱 |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
三、政策支持不能持续 |
四、商业模式创新不够 |
五、资本投入运作欠缺 |
第四章 美、欧、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三节 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经验 |
二、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及启示 |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经验 |
二、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及启示 |
第五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
一、宏观环境 |
二、市场环境 |
三、政策环境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机遇 |
一、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 |
三、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
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五、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三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市场平缓增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
二、产业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加快重组 |
三、技术革新步伐加快,资金门槛不断提高 |
四、知识产权竞争加剧,产业生态深度演变 |
第六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
一、政策扶持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助力 |
二、产业发展新的突破需要更强力的政策扶持 |
第二节 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一、技术创新是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源泉 |
二、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
第三节 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 |
一、资源整合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
第四节 优化区域布局,统筹规划资源投入 |
一、集成电路产业群聚效应日益凸现 |
二、增强区域聚焦,强化产业协同 |
第五节 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
一、市场多元化与服务化趋势提供新契机 |
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跨越发展 |
第六节 改善投融资体系,培育健康市场环境 |
一、改善产业投融资环境,增强市场活力 |
二、引导市场规范运作,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
第七节 健全激励机制,吸引聚集高端人才 |
一、国际竞争需要一流的高端人才 |
二、健全激励机制,引进高端人才 |
第八节 着眼国际市场,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 |
一、国际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形成产业合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5)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科技论文网络使用现况 |
1.1.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2.2 研究目的及思路的表述 |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限制的表述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架构与流程 |
1.5.1 研究架构 |
1.5.2 研究流程 |
2 科技论文属性、意涵及网络出版方式 |
2.1 科技论文属性及其意涵 |
2.1.1 科技论文的属性 |
2.1.2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意涵 |
2.2 科技论文的类别及网络出版方式 |
2.2.1 科技论文的类别 |
2.2.2 科技论文网络出版方式 |
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 |
3.1 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 |
3.1.1 版权定义暨着作权内涵 |
3.1.2 版权保护之意义及范围 |
3.2 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 |
3.2.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
3.2.2 公权与私权 |
3.2.3 版权法之立法设计与核心价值 |
3.2.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利益机制失衡现象 |
3.2.5 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关系 |
3.3 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 |
3.3.1 合理使用制度 |
3.3.2 法定许可制度 |
3.4 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 |
3.4.1 主体的特殊性 |
3.4.2 客体的特殊性 |
3.4.3 网络版权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
3.5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协调 |
3.5.1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歧异 |
3.5.2 中外版权制度之差异与协调 |
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4.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现状 |
4.1.1 开放存取 |
4.1.2 科技文献数据库 |
4.1.3 学术搜索引擎 |
4.1.4 学术网站或博客 |
4.2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3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模式 |
4.3.1 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3.2 非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4.4.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授予与共享实践等制约 |
4.4.2 用户在订阅费、许可协议与承担责任等制约 |
4.4.3 供应方在经费、质量控管与捆绑销售等制约 |
4.5 欧美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费暨其经济效益观点 |
4.5.1 各界对开放存取出版费的观点 |
4.5.2 开放存取的经济效益 |
4.5.3 开放存取经济生存途径探讨 |
4.5.4 小结 |
5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5.1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方式 |
5.1.1 开放存取 |
5.1.2 数据库 |
5.1.3 科技期刊网络化 |
5.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5.2.1 版权保护立法现状 |
5.2.2 与网络版权保护有关之国际条约 |
5.2.3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 |
5.3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5.3.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管理与学术剽窃等制约 |
5.3.2 用户在内容控管与版权保护意识的制约 |
5.3.3 网络服务商高额服务费的制约 |
5.3.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于环境方面的制约 |
6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1 arXiv.org电子预印本文库 |
6.1.2 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
6.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2.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6.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
6.2.3 奇迹文库 |
6.3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其营运探析 |
6.3.1 版权管理 |
6.3.2 学科领域 |
6.3.3 审稿机制 |
6.3.4 营运经费 |
6.3.5 综合讨论 |
7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之研究 |
7.1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目标 |
7.1.1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 |
7.1.2 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 |
7.1.3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
7.1.4 促进文献共享服务 |
7.1.5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
7.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原则 |
7.2.1 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 |
7.2.2 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 |
7.2.3 维护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
7.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路径 |
7.3.1 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 |
7.3.2 建构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 |
7.3.3 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 |
7.3.4 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 |
7.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对策 |
7.4.1 推动跨法域科技论文的合法共享 |
7.4.2 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
7.5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大空间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术研究现状 |
1.3 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概况 |
1.4 大型平台垂直升降驱动技术概述 |
1.4.1 卷扬驱动技术 |
1.4.2 曳引驱动技术 |
1.4.3 齿轮齿条驱动技术 |
1.4.4 液压驱动技术 |
1.5 电液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
1.5.1 电液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2 电液同步控制策略的应用及发展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平台结构及驱动系统性能概述 |
2.3 平台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机理研究 |
2.3.1 同步驱动方案分析设计 |
2.3.2 平台驱动吊点布置方案的优化设计 |
2.3.3 同步驱动机理 |
2.4 平台驱动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
2.4.1 机械对重的悬挂结构 |
2.4.2 液压缸顶升结构设计 |
2.4.3 驱动系统总体结构实现 |
2.5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实现 |
2.5.1 电液同步系统工作原理 |
2.5.2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与校核 |
2.5.3 液压系统的集成设计与实现 |
2.6 平台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硬件组成 |
2.6.1 平台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原理 |
2.6.2 平台监测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组成 |
2.6.3 监测控制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 |
2.7 本章小结 |
3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建模及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阀控柱塞缸机构的数学模型 |
3.3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3.3.1 平台升降运动分析 |
3.3.2 平台电液同步运动方程 |
3.3.3 柱塞缸柱塞运动方程 |
3.3.4 流量连续性方程 |
3.3.5 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
3.4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3.4.1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相关参数的确定 |
3.4.2 系统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台电液同步控制系统智能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总体同步控制方案 |
4.3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原理 |
4.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 |
4.3.2 模糊控制原理 |
4.3.3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原理 |
4.4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4.4.1 参考模型的选择 |
4.4.2 模糊自适应机构设计 |
4.4.3 控制器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
5.1 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5.1.1 PLC控制软件设计 |
5.1.2 人机操作监控界面设计 |
5.1.3 基于OPC技术的上下位机通讯 |
5.2 平台电液同步驱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
5.2.1 油源的压力控制试验 |
5.2.2 平台的同步升降控制试验 |
5.2.3 平台定位后沉降测试试验 |
5.2.4 平台初步应用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沉降测试记录 |
(7)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前言 |
第一章 开展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国内外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2.1 国外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2.2 国内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意义 |
第四章 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OA引文优势研究 |
1.2.2 OA引文优势的学科差异比较 |
1.2.3 OA引文优势的动因探析 |
1.2.4 OA引文优势的争议 |
1.2.5 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引文评价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与本章研究目的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评价指标 |
1.4.3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1.4.4 OA期刊免费状态的收集 |
1.5 结果与分析 |
1.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总体分析 |
1.5.2 生物医学类与其他学科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差异 |
1.5.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优势分析 |
1.5.4 免费访问模式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 |
1.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 |
2.1 引言 |
2.2 相关研究 |
2.2.1 网络引文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2.2 网络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2.3 点击量(浏览量)、访问量、下载量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3 问题的提出和本章研究目的 |
2.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4.1 研究对象 |
2.4.2 评价指标 |
2.4.3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区组分析 |
2.5.2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5.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主成分分析 |
2.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2.1 国外学术期刊质量h指数评价研究述评 |
3.2.2 国内学术期刊质量h指数评价研究述评 |
3.2.3 不同统计源对h指数影响的研究述评 |
3.3 问题的提出与本章研究目的 |
3.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评价指标 |
3.4.3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4 数据收集时间 |
3.5 结果和分析 |
3.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h指数的分布特征 |
3.5.2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3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4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聚类分析 |
3.5.5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对OA期刊的排名分析 |
3.5.6 类h指数对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 |
3.5.7 不同统计源的h指数对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述评 |
2.1 国外着名检索系统选刊评价体系 |
2.2 我国期刊评价现状 |
2.3 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的目标 |
第四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OA期刊质量与学术质量 |
4.2 OA期刊学术质量的系统分析 |
4.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
4.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分析 |
4.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7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理论基础 |
5.2 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6.1 评价对象 |
6.2 评价指标体系 |
6.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4 计算二级指标单指标属性测度 |
6.5 计算一级指标及总指标的综合属性测度,并表示成五元联系数 |
6.6 属性联系数识别分析 |
第七章 讨论与分析 |
7.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 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八章结 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总结与展望 |
第一章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本论文主要结论 |
2.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2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4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三章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四章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3-1 2003-2007历年h指数及总h指数及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数据 |
附表3-2 类h指数相关数据及其排名 |
附录 |
附录一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确定调查表(第二轮) |
附录三 20个二级指标的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
(8)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速度计原理及常见加速度计介绍 |
1.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优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石英摆片的加工方法 |
1.5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意义、目标、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2 挠性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质量摆片的受力分析及仿真 |
2.1 挠性支承的力学特性分析及计算 |
2.2 挠性支承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应力分布分析 |
2.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2 挠性支承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
2.3 敏感质量摆片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
3 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磁极力矩器的磁场分析及仿真 |
3.1 磁极力矩器的原理设计 |
3.2 MATLAB磁场计算 |
3.3 磁极力矩器产生磁场的有限元仿真 |
4 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 |
4.1 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4.2 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 |
4.2.1 电容位移传感器检测原理 |
4.2.2 HB309混合伺服电路原理 |
4.2.3 HB309混合伺服电路调试 |
4.3 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
4.3.1 敏感质量摆片的设计 |
4.3.2 磁极力矩器的设计 |
4.3.3 传感器磁路结构设计 |
4.4 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制作 |
4.4.1 敏感质量摆片的制作 |
4.4.2 磁极力矩器的制作 |
4.4.3 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总体结构制作与装配 |
5 实验 |
5.1 结构实验 |
5.1.1 敏感质量摆片的摆动测试 |
5.1.2 磁极力矩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测试 |
5.1.3 磁路结构设计的测试 |
5.2 样机测试 |
5.2.1 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
5.2.2 样机测试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3 信息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
4.3.3 农业信息源 |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
7.2.1 政府推进模式 |
7.2.2 市场推进模式 |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
7.4.1 政府干预边界 |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8.1.2 评价的目的 |
8.1.3 指标筛选 |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8.3.1 一级权重计算 |
8.3.2 二级权重计算 |
8.3.3 三级权重计算 |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8.3.5 结果输出 |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8.4.1 实证资料来源 |
8.4.2 计算说明 |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10)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科学技术活动的双重后果对管理与伦理提出的问题 |
1.1 2 研究科技管理伦理问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关于科技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科技伦理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管理与伦理关系及管理伦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近代科学技术及其管理伦理思想演变 |
2.1 处于“个人兴趣”时期的科学技术及其管理伦理思想 |
2.1.1 科学、技术及管理伦理思想的起源 |
2.1.2 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与思想解放 |
2.1.3 宗教改革和新教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
2.2 处于“职业活动,时期的科技管理伦理思想 |
2.2.1 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 |
2.2.2 技术活动和生产中的科技管理伦理思想 |
2.2.3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管理伦理思想 |
2.3 处于“国家意志”时期的科技管理伦理思想 |
2.3.1 战争与国家科技管理伦理 |
2.3.2 科学家对科学社会责任的反思 |
2.3.3 第一份指导大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
2.4 处于“人类行为”时期的科技管理伦理思想 |
2.4.1 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管理伦理 |
2.4.2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
3 科技管理伦理的理论建构 |
3.1 现代科技对管理与伦理的挑战 |
3.1.1 现代科技对管理的挑战 |
3.1.2 现代科技对伦理的挑战 |
3.2 科技管理与科技伦理的关系 |
3.2.1 科技管理的伦理转向 |
3.2.2 科技伦理的管理功能 |
3.2.3 科技管理与科技伦理的互动 |
3.2.4 管理伦理及其在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
3.3 科技管理伦理的理论框架 |
3.3.1 科技管理伦理的调节对象与内容体系 |
3.3.2 科技管理伦理的结构与层次 |
3.3.3 科技管理伦理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准则 |
4 科技管理伦理调节系统与机制 |
4.1 科技活动中的调节系统 |
4.1.1 科技活动中的三种调节方式 |
4.1.2 科技管理伦理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
4.1.3 科技管理伦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2 科技管理伦理调节机制 |
4.2.1 科技管理伦理系统内部调控机制 |
4.2.2 科技管理伦理系统外部调控机制 |
4.2.3 科技管理伦理系统调控模型 |
4.3 国家及国际科技活动中的管理伦理调节 |
4.3.1 国家范围内的科技管理伦理调节 |
4.3.2 中国科技管理伦理战略 |
4.3.3 国际科技活动的管理伦理调节 |
4.4 研究开发组织活动中的管理伦理调节 |
4.4.1 盈利型组织的科技管理伦理调节 |
4.4.2 非盈利型组织的科技管理伦理调节 |
4.4.3 科技共同体的道德规范 |
4.5 科技人员与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伦理调节 |
4.5.1 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
4.5.2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
4.5.3 科技管理者的道德素质 |
5 现代科技管理伦理的实现途径 |
5.1 制定科技管理伦理规范 |
5.1.1 科技管理伦理的价值冲突与求解 |
5.1.2 科技管理伦理准则与规范 |
5.2 建设科技体制伦理 |
5.2.1 科技体制设计伦理 |
5.2.2 科技体制运行伦理 |
5.2.3 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伦理 |
5.3 加强科技政策的伦理导向 |
5.3.1 科技政策的伦理维度和导向 |
5.3.2 科技政策伦理的实施 |
5.4 建立科技伦理预见与评佑系统 |
5.4.1 科技伦理预见与评估的基本涵义和标准 |
5.4.2 科技伦理预见与评估系统 |
5.4.3 科技伦理预见的组织和实施 |
5.5 开展科技管理伦理教育 |
6 现代科技前沿的管理伦理问题:以纳米科技为例 |
6.1 高科技前沿与纳米科技 |
6.1.1 当代高科技前沿的发展及其特点 |
6.1.2 纳米科技的进展及其地位 |
6.1.3 纳米科技在我国的产业化意义 |
6.2 纳米科技管理的特征 |
6.2.1 纳米科技管理的战略性特征 |
6.2.2 纳米科技管理的综合性特征 |
6.2.3 纳米科技管理的创新性特征 |
6.3 纳米科技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
6.3.1 纳米科技的风险与道德责任 |
6.3.2 纳米科技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6.3.3 纳米科技管理伦理制度化问题 |
6.3.4 纳米科技成果的滥用 |
6.4 现代科技前沿的科技管理伦理问题及对策 |
6.4.1 科技决策伦理 |
6.4.2 科技体制伦理 |
6.4.3 科技控制伦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结论 |
7.1.1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的管理转向 |
7.1.2 科技管理伦理学体系建构 |
7.1.3 科技管理伦理运行机制及其应用 |
7.2 对未来的展望 |
7.2.1 未来研究的几种可能 |
7.2.2 本文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信息与电子工程第1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延陵诗歌与诗论研究(1921-1937)[D]. 耿欢欢.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D]. 谭凤珍. 北京印刷学院, 2018(04)
- [3]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简史(1912—2015)[J]. 姚远,王强,郭晓亮,刘小燕,颜帅. 科技与出版, 2015(11)
- [4]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D]. 王鹏飞. 武汉大学, 2014(06)
- [5]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D]. 林姿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6]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侯继伟. 浙江大学, 2011(12)
- [7]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 胡德华. 中南大学, 2009(02)
- [8]聚酰亚胺挠性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 王永刚. 浙江大学, 2009(10)
- [9]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10]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D]. 戴艳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