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期郑敏诗歌探析

80年代后期郑敏诗歌探析

一、论八十年代后期郑敏诗歌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季凤[1](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孙施[2](2020)在《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昌耀诗歌,其写作的版本与修改情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很多我们认为写于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昌耀诗作,其实未必是当时写作的原貌,而是1980年代后期甚至是1990年代改写的结果。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作大都属于昌耀的“晚期风格”。如若仅从现成文献中的所谓“写作年代”出发,就会造成对昌耀诗歌本质上的认识偏差。昌耀未被收入诗集的诗作中,既有1953年至1957年发表的早期作品,也有若干首1979年之后公开发表的诗作。通过比照诗人对作品的前后“改写”,可以发现昌耀在诗歌技艺方面的逐渐成熟和创新。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昌耀诗歌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概述昌耀逸作和旧作修改的问题。通过对昌耀逸作的考证,可以发现昌耀诗歌在早期虽然有主流抒情模式的痕迹,但较少出现政治性词汇,而是更多地致力于呈现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从而展现出一些和政治抒情诗相异的特征。而昌耀后期部分逸作的发现,则还原了一个更丰富的诗人形象。同时,昌耀对旧作的改写或重写行为,不仅表现出诗人在人生感受、情感基调和审美趣味上的转变,还标志诗人在诗歌形式上不断锐化的追求。第二章从诗歌内容的角度出发,分析昌耀诗歌抒情主客体的转变。由于人生经历,昌耀对青海自然环境的认识中常常含有“精神之父”的投射,并伴随着对民族文化力量的追寻。80年代后期,现实理想的受挫和价值观念的破碎,使得昌耀在诗中消解了“父亲”在公共文化层面上的象征意涵。与此同时,昌耀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抒情主体“我”。一方面,这是对集体性抒情和话语秩序的颠覆,昌耀采用新的情感表达方式,将眼光更多地投到平凡生活中的个体形象。另一方面,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从现代世界的表象转变为自我内心的指涉,通向更复杂、更私密、更多元的“自我”经验。第三章将侧重讨论昌耀后期诗学重建中的形式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诗人的作品出现了密集的不分行文体,以承载复杂的情绪表达。同时,昌耀从跨行、节奏、标点符号等方面,对分行诗歌的形式自由进行了探索。在高昂的理想信念逐渐失效的情况下,昌耀将精神层面上的不安定状态赋形于语言形式。他用写作突破文体的规范,自觉调动整个文学语言去写作,用不分行诗歌的实验和分行诗歌在节奏上的改造来实现精神困境的突围,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立足于个人立场的诗歌语言。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雷文学[4](2019)在《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文中认为中国新诗哲学诗在新诗诞生伊始就已经发生,但长期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到达一个比较纯粹的境界。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人摆脱了现代哲学诗人不能不正视的现实压力,能够自由地抒写超越现实的纯形而上精神;摆脱了现代诗人几乎模仿西方哲学思想的创作状况,他们先有存在的精深觉悟,而后有形而上的写作;他们的哲学诗已经凝成了各自的形而上精神母题,甚至具备了构建世界本体的能力,这超越了现代诗人们对哲学问题的零星感悟。由于以上成就,八十年代哲学诗站在了新诗哲学诗的高峰。但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也给后来者留下了历史性难题:八十年代的诗人们没有平衡形而上之悟带给他们尖锐的精神危机,他们尚不能利用哲学里的积极因素以建立一种更为圆满的哲学。

李双[5](2019)在《论“四川五君”诗歌的传统文化追求》文中研究说明“四川五君”是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诗坛的诗歌团体代表,发轫于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走向成熟。五君包括了张枣、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五位诗人。诗人们生活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四川,除诗人张枣在湖南长沙出生外,其余四位诗人出生地都在四川。五位诗人生活阅历极尽不同但却因志趣相投,对诗歌诗艺的追求相互契合又相互吸引。五位诗人被评论界誉为“四川五君”,即当代诗坛中的君子,也暗含了五位诗人德行配位的意义。诗人们在八十年代声名鹊起,处于朦胧诗后期以及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衔接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四川五君”的诗歌及其理论观点及其诗体实验在八九十年代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九十年代的中坚力量。“传统与现实”与“重回古典”是中国现代新诗的核心命题,也是中国当代诗人践行的诗歌理论之一。“四川五君”分别从古典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中汲取营养,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融汇传统诗艺,渗透中国经验形成了五君独特的诗歌表现手法,“传统”始终围绕着诗歌创作。本文从这一角度切入,对“四川五君”诗歌的传统文化追求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分别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四川五君”内涵的界定,简单介绍“四川五君”的背景,以及分析当下诗歌评论界对“四川五君”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四川五君”诗歌对传统文化追求的时代语境。分别从八十年代中国诗歌的朦胧诗诗歌运动和四川省本土的四川民间现代诗歌运动以及“四川五君”诗歌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接受与批评来阐释传统文化对五君的整体影响。阐述诗歌的创作渊源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五君诗歌在八十年代破旧立新的感召下,如何对传统文化养分的汲取进行拿捏是他们的首要任务。通过实践五位诗人对当代诗歌中“新传统主义”与“知识分子写作”以及“中年写作”的理论有个人独到的理解。五君诗歌的一个共同点:本土精神与传统性。从中外和古今来分析“四川五君”诗歌对传统文化追求的生成,是传统文化对五君诗歌的具体影响。时代大环境下,激进的五君将西方诗歌精神大量应用到诗歌当中,也遮挡不住骨子里的传统。第二章着重论述四川省的传统文化特点,尤其是巴蜀文化思想内容,并从诗歌地理的角度切入,概括五位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地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诗人们生理上的传统性。跟随着“叛逆”的时代潮流,五君的诗歌更像是激流中的一股清流。八十年代“文学寻根”热潮使得文坛上下掀起一股“文化热”,既西化又想要找寻精神的故乡又使得当代诗歌矛盾重重。四川传统文化的“边缘性”与“巫气”之感给予五君诗歌超脱灵异的品质,有巴蜀风土韵味;加上四川方言的特殊性和川人“攒劲”的性格特点,为诗歌增添了尖锐与苍茫的感情色彩。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四川“多俊才,少豪杰”的人文色彩,也展现出川人从容的性格特征。第三章首先,着重依据诗人的诗歌作品分别论述五位诗人的传统哲学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先锋意识的完美整合。从具体的作品来品味诗人们在诗中流传的古典情结,并在借助现代主义手法的基础上,五位诗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次,“四川五君”秉承了传统“士大夫”的艺术气质,强烈的社会现实关注精神。第四章论述“四川五君”诗歌的艺术追求。五君诗歌在八九十年代中已然达到了他们的创作顶峰,并有了成熟的诗歌风格。首先,对诗歌古典的意象与物象的选取源自诗人们的传统眼光;其次是带有“川式”浪漫的叙事特征,五君无畏无惧的状态;最后是诗人在当代取得成功的诗体实验,是当代诗坛的进步。第五章从“四川五君”的疏离关系分析当代诗歌的中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问题。本章着重从现代汉语诗歌对传统诗学资源的转化以及在当代对古典诗风的追求。从诗人们对“词语”的关注与创作实践中看“四川五君”对当代诗坛风向的影响。当代诗歌中传统哲学精神的缺失致使诗歌“贬值”,当代诗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存在偏颇的问题以及当代诗歌创作中对母语汉语的使用危机。结语部分对“四川五君”诗歌的传统追求进行总结,和未来对“四川五君”诗歌研究发展的希冀。

杨婉[6](2019)在《1980年代的“诗苑译林”丛书研究 ——以序跋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诗苑译林”丛书的序跋信息量大,可作为诸多研究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不仅流露出中国知识分子在1980年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精神养料的渴望,也反映出西方文艺思想、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译者对外国诗歌翻译的探索。序跋中,对外国诗歌翻译的探索,首先体现在诗歌翻译的诗体形式的选择和音律规律的把握上。在诗体形式上,新体诗、旧体诗的诗体形式的选择,诗歌自由体、格律体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译者的诗歌翻译是符合现代汉语新诗规律条件下的再现,同时又保持其多样性。在音律形式上,译者不仅引入了“柔巴依”体、“英雄联句体”等不同诗体的音律形式,还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格律体诗歌节奏转化的实践,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着重要思路。其次,序跋中也体现了中国读者已经不再消极、被动地了解和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相反,却呈现出以参与为特征的积极、主动的转变,甚至是创造性的转变,这种创造性转变更是诗人自我“内在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变,即是“诗苑译林”丛书序跋中所凸显出来的“诗人译诗”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立足于序跋中所提出的诗歌文本本身进行深入研究,从译者的诗歌翻译主张到诗歌翻译实践,再到其诗歌创作实践,层层深入,体现了以诗人译者为代表的新诗写作者,不断地为新诗发展注入着鲜活的血液。最后上升至理论高度,通过对“诗苑译林”丛书序跋的分析,我们需要更理性地看待序跋中诗歌翻译理论的争鸣,从而正确地看待诗歌翻译中的限度问题,于是引出关于“以诗译诗”这一翻译方式的探讨。另外,翻译体诗歌作为另类的新诗文本,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及建构,大到关于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成分描写的启发,小到具体意象的借鉴,都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促进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多元化。

刘洵月[7](2017)在《郑敏组诗中的古典情愫》文中研究说明郑敏是诗人兼学者,是九叶诗派仅存的“一叶”,在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探索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取材郑敏的组诗,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挖掘其组诗中的古典意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郑敏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其创作分期。对郑敏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关于郑敏的讨论最初在《益世报》、《泥土》等期刊报纸上展开,支持者认为郑敏是诗歌史上“难得的天才”,反驳者却责难她对现实怀抱有“顺从的态度”。郑敏作为诗人在诗歌史上地位的奠定由唐湜完成,在唐湜看来,“郑敏最浑厚,也最丰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郑敏诗歌的理论价值渐渐显露。郑敏以《文学评论》为阵营发表诗学理论和诗歌批评,并于1994年同范钦林就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展开论争,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震动。郑敏是“九叶诗派”中的一员,对她的研究和评价与对九叶诗派的研究和评价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因而,对九叶诗人的共性研究和评论也同样适用于郑敏。就郑敏自身创作而言,她的作品也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由实物出发,探求物质的内核。后期创作逐渐成熟,出现了篇幅较长的组诗,思考问题也更加游刃有余,一切实指或者虚指都能成为触发点。第二章写郑敏组诗的古典意象。意象是诗歌的精髓,一切诗歌都有意象,不论意象是具象的抑或抽象的。本章以秋、母亲和存在这三个意象为切入点进行讨论,试图探寻作者蕴含在意象中的情感和手法里,与古典诗歌联结与延续的地方。郑敏的“秋”是有声音、有颜色、有意蕴的,是寄托她思考的载体,这种对生命的拷问与古代是不同的。郑敏笔下的“母亲”意象,对待孩子是慈祥的,但母亲本身却是苦难的象征,这与母亲在古代的形象十分相像。而郑敏笔下的“存在”意象是最为抽象的,是郑敏后期诗歌意象中的代表,是郑敏对外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能指与所指这些对应概念的诗性解读,而这些思考自古有之,只是没有郑敏这般深刻。第三章写郑敏组诗里的诗画结合。郑敏对画作的鉴赏能力极强,从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出发,将现代派的理论从女性视角切入,通过对画作的赏析表达出来。郑敏鉴赏画作的组诗,有的以画面为观察对象,重点分析画作的内容和组成;有的以画作为观察途径,通过对画作的分析来阐述自己对诗歌的见解;有的借助画作完成其对现世的超越,借助画作里的留白给自己和读者余下想象的距离。第四章写郑敏组诗里的文体理论。本章从诗歌体例、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这三方面进行阐述。关于诗歌体例。郑敏对于诗歌的探索,并没有局限于内容,她对诗歌形式也进行了思索。类似中国古诗中的“宝塔诗”,郑敏也试图依托诗歌形式来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容,尽管这个形式是简单的、直白的,但也不失为一种有益探寻。关于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诗歌传统的赓续与剔除这些母题本身就是抽象的、没有定解。关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在郑敏的组诗中,既有现实主义对社会的批判,又有浪漫主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写出了一首首“沉重的抒情诗”。郑敏诗歌的表达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一直在尝试用诗歌的语言探索诗歌。诗歌的语言是诗意的,是抽象的,而用诗意的、抽象的语言去解读抽象的问题,会使两者在思维的尽头达成了共鸣,为内涵的解读带来了无限种可能性,给受众思维的延展留下了空间。郑敏的诗歌,越读越令人钦佩,谨希望我的研究能读出其内涵的一二。

金华[8](2017)在《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这一课题,将中国从近代至当下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整体,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学、社会历史学等方法,梳理阐释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历程,探索和总结女性诗歌女性意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展现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之所以能够承载并表现女性意识诉求,是诗歌的特质和诗歌的“性别”呈现特点所决定的。诗歌作为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其艺术精神所体现的通过诗的思维、语言的生命律动去表达人的生存体验的特质,就是人的最本真的内在情感的抒发,是神话精神的实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虽无“性别”区分之说,但因吟咏者性别的不同,确实存有“性别”特征,并且其源自的注重表现与形式的诗的思维和注重情感表达的语言逻辑,也较其他文学文体更利于“性别”的呈现。因此,作为表现女性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生存体验和意识诉求的艺术形式,女性诗歌所体现的就是反抗女性意识被社会政治与伦理文化层层压抑的非本真化的生存体验,是女性意识一旦觉醒后对消泯性别差异的本真化的生存体验的追索,是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本真生存的神话精神的体现。为明晰本文的论述,本文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诗歌的概念内涵作了界定和阐释。本文所指的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于自身作为女人在历史与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心理层面及生命体认方面的一种价值体验与认知,体现为性别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具有相互包涵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现代性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我认知的程度,使得对这三个层面的诉求,表现出历史阶段性的侧重。本文所称的女性诗歌,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的能够展示女性意识由觉醒、抗争到认知、体悟、张扬等演变过程的,体现女性文化及女性意识独有特点的诗歌文本,其核心是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追求实现女性自身的生命价值。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现代性进程。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这也是文学时代性特征使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规训,使得中国女性难以像西方妇女通过女权运动那样自己走上争取自身解放与平等的道路,她们唤醒自身的女性意识,必然要借助于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潮对传统的反叛与解构。从诗歌的历史传承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父权文化特质,以及由父权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伦理秩序对女性的“规训”,使得古代女性诗人的文本作品必然表现“春闺秋怨”的主题。即便有李清照这样杰出的女性诗人,其女性“自我”的表现还是停留在女性的情感层面,而非女性意识的诉求。晚清时期以戊戌变法所引领的时代变革,催生了以秋瑾为代表的近代女性诗人冲破“规训”的侠唱,实现了近代女性诗人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初显。当社会历史发展到尊重并解放“人的意识”的阶段,便必然带来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女权运动交互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促进剂。当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反封建、反传统思潮与西方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思潮相融合,使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成为了思想启蒙的时代,尊重女性、呼唤平等、追求自由,一时成为时代的强音。冰心、石评梅、林徽因等等女性诗人,将觉醒的女性意识注入到她们的诗歌文本中,母爱情怀、爱情主题、个性自由等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文本主题一时成为她们的表现主旨,实现了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虽然现代女性诗歌因受到时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所承载的还是初步自觉的女性意识,并不完整而深刻,但这种觉醒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现代女性诗歌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及表现形式上,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为深重。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民族救亡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为文学与诗歌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以丁玲、杨刚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和诗人便在她们的诗歌文本中开启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诗歌主题尽显时代的政治抒怀;建国后的十七年,中国妇女的“跃进式”解放和文艺为政治服务思想的确立,使女性诗歌开始了政治代言式的文本创作。在这样的政治主导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变奏凸显,性别差异被政治消泯,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也自然地被遮蔽,女性诗歌在诗歌的审美艺术性上自然也就难有作为,至少在艺术成就上,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可以说处于低谷期。时代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女性诗歌和女性意识诉求的影响在新时期又一次显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催生了当代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绽放。“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舒婷是女性诗歌从政治主导向为“我”而歌的一个转折和新的开始,由此,以王小妮、傅天琳、伊蕾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在八十年代呈现出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诗歌文本创作的“井喷”现象,这也是对文学主体性的强有力的呼唤,是对“人”的主体性复兴的欢歌。至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诗歌相遇,使得以翟永明的“黑夜意识”和唐亚平的“黑色意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开始了“后诗潮”的个性化展现,性别意识逐渐强化。新时期和“后诗潮”时期,“自我”的寻找与建构成为女性诗歌的核心主题,在艺术追求上开始体现明显区别于男性的女性诗歌语言和结构模式,并逐渐达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女性诗歌创作的高峰。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使得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走过了由迷失到重构的调整过程。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世俗文化的冲击,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建构。“崇高”价值观的“退场”,女性意识特别是承自八九十年代至为高扬的自我意识自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况,女性诗歌所展现的女性自我也必然处于迷失状态。之后,因对西方“身体写作”概念的“误读”,女性诗歌也一度进入了文本创作的审美误区。迷失过后,女性诗歌的表现主题再次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对人的自身生命潜在状态的发掘以及非理性的生命景观的描述,使得女性诗歌开始了超越性别的自我重构之旅。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历程看,其发展演变既有时代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诗人本身和诗歌本身内在规律与规则等内部因素所起的作用。现当代女性诗歌确实取得了堪与男性诗歌比肩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因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自身整体缺乏诗学理论观照以及诗歌语言结构艺术表现缺乏独创性等缺憾。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诗人寻找与建构女性诗歌自身语言体系乃至女性文化的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吴泱荟[9](2015)在《托·斯·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托·斯·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诗学理论对于中国的诗学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在中国掀起第一个热潮,历经文革的禁锢期,新时期他的诗学理论再次被引入中国并掀起第二个学习高潮。而研究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为何被接受、被谁接受、接受状况如何、接受中产生何种影响、应对接受做出何种反思。同时,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时期诗学传统的构建所起的作用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为下述五章。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交代了研究现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考察托·斯·艾略特诗学理论在新时期的中国为何被接受,即对其诗学理论的接受会有何种意义价值。第二章,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语境与接受主体。新时期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再次被引入中国并被接受吸收,首先分析艾略特的诗学理论的内容及产生的文化语境,其次分析新时期接受其诗学理论的文化语境,再次,在此基础上,接受主体分析。在这一章,解析在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下其诗学理论被谁接受,即分别从译者、学术研究者、诗评家的角度阐述接受主体。第三章,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状况。新时期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被诗评家们所接受并进行中国化的阐释,分别在不同的年代出现不同的接受状况,历经四个阶段,即八十年代初期的回归传统、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反叛传统、九十年代的再次回归传统与新世纪的摒弃传统。而这些诗评家们的阐释对于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一定影响。在这一章,解析接受状况以及接受中对于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何种影响。第四章,对于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性反思。反思在接受中体现在接受过程的反复性与片面性、接受时接受主体呈现的“我化”的实用性与误读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章,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反思如何更好地接受托·斯·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同时思考其诗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时期诗学传统的构建所起的意义。

李琳[10](2014)在《郑敏诗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敏是中国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卓越,在诗学理论的建设上也颇有建树。在中国诗坛上,像郑敏这样兼具诗人与学者双重身份,诗与思互为注解,诗歌与理论并行不悖者并不多见。本文将以郑敏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为依据,细致梳理郑敏诗学理论,对郑敏诗学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开篇以郑敏诗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着手,从诗歌语言观、诗歌批评论、诗歌创作论三部分来论述郑敏的诗学理论,试图对郑敏诗学理论形成一个全面的、历史的理解。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诗歌语言观。郑敏的诗歌语言观体现了中国当代诗学的语言论转型倾向,更加关注诗歌语言自身的体认。郑敏针对新诗语言匮乏的困境进行了自己的反思,通过回顾五四白话运动以来汉语的变革,试图用解构主义革新语言观念,重新审视诗歌语言与汉语传统的关系,倡导在传统之中创作汉语新诗。第二部分:诗歌批评论。郑敏的新诗批评主要涉及到新诗史的写作、朦胧诗之后诗坛现状的反思、女性诗学的现代建构这三个问题。郑敏结合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从诗歌史的宏观角度探讨汉语新诗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重新审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为诗坛存在的问题找寻病根,总结现代汉语新诗艺术的发展规律。第三部分:诗歌创作论。这一部分将围绕郑敏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关系展开论述。郑敏的诗学理论与郑敏的诗歌是互为注解的关系。郑敏用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寻找汉语新诗的未来走向,重视诗人生命深处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强调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与对话。在诗歌的内在结构、思想意蕴方面,郑敏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汉语新诗创作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一种可能。

二、论八十年代后期郑敏诗歌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八十年代后期郑敏诗歌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昌耀的逸作及对旧作的修改
    1.1 未被收入个人诗集的作品
    1.2 被修改的原作
第二章 :昌耀诗歌抒情模式的转变
    2.1 “父亲式”精神象征的形成和消解
    2.2 80年代后期对“自我”的发现
第三章 :昌耀诗歌的形式建设
    3.1 散文诗创作与昌耀后期的心境
    3.2 后期昌耀诗中诗形的凝缩与节奏的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昌耀逸作及修改情况一览表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越现实, 抒写纯粹精神
二、存在的觉悟与超验的精神
三、直面核心, 凝结精神母题
四、尚未形成成熟的哲学

(5)论“四川五君”诗歌的传统文化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文化视域下“四川五君”诗歌传统文化追求的多重语境
    1.1 八十年代“文化荒原”与“文化热”的文化背景
    1.2 朦胧诗派先行探索与诗学渊源
    1.3 新时期四川民间现代诗歌运动
        1.3.1 “新传统主义”
        1.3.2 “知识分子写作”和“中年写作”
    1.4 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实践:自觉接受过程中渗透“传统”意识
2 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特点
    2.1 “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
        2.1.1 儒释道文化思想融汇贯通
        2.1.2 四川传统文化中的“边缘性”与“巫气”之感
        2.1.3 “川式”语言文化的美感
    2.2 “巴适”的生活风气与“攒劲”的性格特点
        2.2.1 封闭的地理特征与尖锐苍茫的情感特色
        2.2.2 川人从容的性格特征
        2.2.3 “多俊才,少豪杰”的人文色彩
3 “四川五君”激昂的先锋意识与传统哲学精神的契合
    3.1 “西典”与古典的整合者
        3.1.1 “甜”与“逸乐”中的哲学精神
        3.1.2 “得意忘言”与“耐性”写作
        3.1.3 从历史到现实的连锁性
    3.2 “四川五君”传统“士大夫”艺术气质与现实关注的精神向度
4 “四川五君”诗歌的艺术追求
    4.1 古典意象与物象审美选择
    4.2 浪漫的叙事特征
    4.3 追求自由的诗体实验
5 中国当代诗歌中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问题
    5.1 “四川五君”诗歌承上启下的现实意义
    5.2 “中国经验”与当代诗歌的审美选择
        5.2.1 现代汉语诗歌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诗学资源的现代转化
        5.2.2 古典诗风与现代诗歌精神的重建
    5.3 当代诗歌传统哲学精神的缺失与母语危机
结语
谢辞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1980年代的“诗苑译林”丛书研究 ——以序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诗苑译林”丛书及其序跋的语境与基本情况
    第一节 “诗苑译林”丛书出版时期的时代语境
        一、“诗苑译林”丛书出版时期的文化转型
        二、“诗苑译林”丛书出版时期的诗歌语境
    第二节 “诗苑译林”丛书及其序跋的基本情况
        一、“诗苑译林”丛书的译者构成
        二、“诗苑译林”丛书的译本组成
        三、“诗苑译林”丛书的序跋情况
第二章 “诗苑译林”丛书序跋中诗歌翻译的探索
    第一节 序跋中诗歌翻译的诗体形式的确立
        一、诗歌翻译中新体诗与旧体诗的选择
        二、诗歌翻译中格律体与自由体的争鸣
    第二节 序跋中诗歌翻译的音律形式的探索
        一、在翻译中引入不同诗体的音律
        二、翻译中节奏转化的格律实践
第三章 从“诗苑译林”丛书序跋看“诗人译诗”现象
    第一节 序跋中诗人译者的诗歌翻译理念
        一、诗人译者的译诗活动
        二、诗人译者的译诗理念
    第二节 诗人译者的双重实践:从译介到创作
        一、朱湘、徐志摩的的译诗理念与译诗实践
        二、戴望舒的译诗理念与诗歌创作实践
        三、穆旦的译诗理念与诗歌创作实践
第四章 “诗苑译林”丛书序跋中诗歌翻译理论与价值的探讨
    第一节 “诗苑译林”丛书序跋中诗歌翻译及其限度的探讨
        一、诗歌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二、诗歌翻译的限度
    第二节 序跋中诗歌翻译的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建构
        一、外国现代主义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二、翻译诗歌——另类的新诗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7)郑敏组诗中的古典情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郑敏研究文献综述
    1.2 郑敏创作前期、后期创作的着力点
第2章 郑敏组诗里的古典意象
    2.1 秋的意象
    2.2 母亲的意象
    2.3 哲理的意象
第3章 郑敏组诗里的古典诗画
    3.1 以画面为观察对象
    3.2 用画面进入内心
    3.3 用绘画补充残缺的世界
第4章 郑敏组诗里的古典文体理论
    4.1 探索诗歌体例
    4.2 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3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2.1 关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1.2.2 关于女性诗歌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2章 谁在歌唱:女性诗歌与女性意识的内涵阐释
    2.1 诗歌与诗歌的“性别”呈现
        2.1.1 诗歌与诗歌的“特质”
        2.1.2 语言、思与神话:诗歌的艺术精神
        2.1.3 性别差异的诗歌表现
    2.2 女性意识及女性意识觉醒的开放性走向
        2.2.1 何谓女性意识
        2.2.2 女性意识觉醒及阶段性发展
    2.3 女性意识在女性诗歌中的呈现
        2.3.1 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
        2.3.2 中国女性诗歌对女性意识的承载
第3章 破“规”而歌:近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初显
    3.1 “春闺秋怨”:古代女诗人在“规训”中的吟诵
        3.1.1 “春闺秋怨”得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规训”力量
        3.1.2 中国古代女诗人“春闺秋怨”的诗歌吟唱
        3.1.3 “春闺秋怨”中隐含的女性自我声音
    3.2 叛逆与解构:近代女性诗歌冲破“规训”的侠唱
        3.2.1 时代变革,诗歌呈新
        3.2.2 秋瑾:女性意识吟唱的先驱者
第4章 为“人”而歌: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
    4.1 觉醒的促进剂:新文化运动与女权运动
    4.2 思想启蒙时代的女性放歌
        4.2.1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群像素描
        4.2.2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的经典展示
    4.3 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5章 为“政”而歌: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变奏凸显
    5.1 1940 年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
        5.1.1 抗战爆发与文学“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
        5.1.2 女性诗歌的时代政治抒怀
    5.2 “十七年”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政治化表述
        5.2.1 妇女“跃进式”解放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确立
        5.2.2 女性诗歌的政治代言式创作
    5.3 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6章 为“我”而歌:新时期及后诗潮的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
    6.1 重塑自我: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绽放
        6.1.1 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
        6.1.2 舒婷的价值:一个转折和一个开始
        6.1.3 为“我”而歌的女性诗歌创作“井喷”现象
    6.2 凸显自我:1990年代后现代诗潮女性主义诗歌涌现
        6.2.1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诗歌相遇
        6.2.2 后现代诗潮的女性主义诗歌的个性化表现
    6.3 新时期及后诗潮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7章 谁还歌唱: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重构
    7.1 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
    7.2 新世纪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迷失、误读与重构
        7.2.1 价值退场,自我迷失
        7.2.2 “身体写作”,自我误读
        7.2.3 超越性别,自我重构
    7.3 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8章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综述与分析
    8.1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纵向描述
    8.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原因分析
        8.2.1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外部原因分析
        8.2.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内部原因分析
结语:女性诗歌向何处去
附录:本论文所选诗歌的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托·斯·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2 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语境与接受主体
    2.1 接受语境
        2.1.1 艾略特诗学理论的内容及产生的文化语境
        2.1.2 新时期接受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文化语境
    2.2 接受主体
        2.2.1 译者的接受
        2.2.2 学术研究者的接受
        2.2.3 诗评家的接受
3 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状况
    3.1 八十年代初期的接受
        3.1.1 诗学理论的中国化阐释:以郑敏、杨炼为例
        3.1.2 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以“朦胧诗”与“寻根诗”为例
    3.2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接受:反诗学理论的后现代倾向
    3.3 九十年代的接受
        3.3.1 诗学理论的中国化阐释:以王家新为例
        3.3.2 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以“知识分子写作”为例
    3.4 新世纪以来“网络诗歌”对于诗学理论的摒弃
4 对于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性反思
    4.1 艾略特诗学理论在接受中所呈现的问题
    4.2 对于问题的反思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郑敏诗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郑敏诗学理论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郑敏诗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郑敏诗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诗歌语言观
    第一节 语言观念的革新
        一、 近代以来汉语的断裂与转变
        二、 以西方现代语言观反思语言的变革
    第二节 语言观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一、 语言观的转变:如何看待口语与书面语之争
        二、 语言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审视诗歌语言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一、 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
        二、 传承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三、 追寻汉语新诗的境界
第二章 诗歌批评论
    第一节 解构主义史观构筑新诗史
    第二节 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重新评价
    第三节 对当代诗坛现状的反思
        一、 如何看待朦胧诗的“崛起”
        二、 后新诗潮存在的艺术问题
    第四节 女性诗学的现代转向
        一、 女性诗歌解放的两次幻灭
        二、 女性自我的智性书写
        三、 女性诗学新的转向
        四、 女性诗学的转向谋略
第三章 诗歌创作论
    第一节 内在结构的研究与形成
        一、 诗歌内在结构的类型
        二、 诗歌内在结构的形成
    第二节 不在之在的发掘与追寻
        一、 寂寞的体认与成熟
        二、 生死的辨与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八十年代后期郑敏诗歌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D]. 孙施. 南京大学, 2020(02)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J]. 雷文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论“四川五君”诗歌的传统文化追求[D]. 李双. 辽宁大学, 2019(01)
  • [6]1980年代的“诗苑译林”丛书研究 ——以序跋为中心[D]. 杨婉.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郑敏组诗中的古典情愫[D]. 刘洵月.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D]. 金华. 辽宁大学, 2017(01)
  • [9]托·斯·艾略特诗学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研究[D]. 吴泱荟. 重庆师范大学, 2015(11)
  • [10]郑敏诗学理论研究[D]. 李琳.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80年代后期郑敏诗歌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