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震旦纪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邓倩[1](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指出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吴鸿翔,黄伟康,励音骐,林秀斌,陈汉林,程晓敢,章凤奇[2](2020)在《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震旦系发现二叠纪基性岩床侵入事件》文中研究表明准确识别侵入岩和火山岩并厘定其形成时代是野外地质调查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们对认识区域岩浆事件序列和建立沉积地层年代格架具有重要的作用。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以出露连续的新元古界和丰富多样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而成为备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工作者关注的地区。本文通过遥感影像的识别、野外剖面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发现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市西南部的震旦系中发育的基性岩具有典型的岩浆侵入特征,包括局部截切地层、包裹围岩块和内部结晶粗、边缘结晶细等特点。结合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该地区震旦系发育的基性岩浆岩并不全是震旦纪玄武岩,有相当一部分是早二叠世(ca. 290Ma)侵入的辉绿岩岩床,其侵位年龄与塔里木二叠纪大规模溢流玄武岩的喷发时代接近,很可能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期显着的岩浆热事件可能对该地区前寒武纪岩石重磁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启示今后开展塔里木北缘震旦纪岩浆作用研究时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并加以仔细鉴别。
李洪奎[3](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王中昱[4](2020)在《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几年在塔中隆起上首次钻获了下寒武统工业油气流,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向深部探索、向油源前进是未来的勘探趋势,南华系—震旦系地层是未变质的砂泥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层系,具备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其接触界面发育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结合前人的优秀经验,通过地震资料解释、野外露头观测、平衡剖面等方法,研究了塔里木震旦系下伏界面的结构、界面接触关系、形成演化及动力学成因,并分析了震旦系下伏界面T100界面的结构与不整合分布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震旦系分布在塔北地区与塔西南地区,在东南地区尖灭,与南华系裂陷槽分布趋势大致相同。震旦系下伏界面T100上下层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异岩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整合、平行不整合分布在震旦系与南华系接触区,异岩不整合分布在震旦系与基底接触区,超覆不整合分布在基底古隆起周缘。深层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厚度成图显示,南华系为裂陷地堑型沉积,震旦系为坳陷型沉积,两者厚度展布方向相同,因此认为T100界面为一破裂不整合面,是裂陷后热沉降作用形成的构造界面。其形成后的演化过程与界面埋藏深度,对塔里木盆地周缘板块构造活动有很好的响应。结合地震资料与沉积相分布,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发育湖相烃源岩,震旦系上统奇格布拉克组台地相白云岩为良好的储集层,上覆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泥页岩为良好的盖层,具备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在构造高点塔中古隆起、塔北古隆起、西南古隆起处,震旦系下伏界面不整合与地层组合形成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探究不整合分布,对寻找塔里木盆地勘探有利区有着重要意义。
李鹏[5](2019)在《扬子地块新元古界主力生储层系发育及分布规律》文中指出我国新元古界油气最先在扬子地块川中灯影组取得突破,但对于整个扬子地块的新元古界生储层系还研究较少,研究新元古界生储层系的发育及分布规律,可以为扬子地块下一步深层油气的勘探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通过对扬子板块多个新元古界地层剖面进行野外踏勘、采样;并进行了一系列烃源岩测试分析及磨制储层铸体薄片,对于新元古界主要生储层系的分布规律、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典型的新元古界油气藏进行了解剖,进一步预测了有利区。扬子地块新元古界共有大塘坡组、陡山沱组、灯影组灯三段三套主要烃源岩;陡山沱组及大塘坡组烃源岩为好的烃源岩,灯影组三段烃源岩为差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及陡山沱组烃源岩为腐泥Ι型,大塘坡组为腐泥II1型;灯影组烃源岩热演化达到过成熟阶段,陡山沱组和大塘坡组烃源岩热演化进入热变质作用阶段,自上而下,三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依次增加。新元古界三套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分布及其参数主要受热演化影响,不能反映这三套烃源岩的原始的生烃母质。三套烃源岩均形成于还原环境;原始生烃母质主要为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层位更新,菌藻类更占优势,可能暗示了新元古界蓝绿藻类生物的逐步勃发繁盛。大塘坡组烃源岩厚度中心位于重庆秀山、贵州铜仁一带,厚度在从50m迅速增厚,沿厚度中心向外迅速减薄;陡山沱组烃源岩一个厚度中心位于上扬子北缘川北陕南地区,另一个厚度烃源岩中心位于中扬子湘鄂西地区,厚度均大于50m,沿厚度中心向外逐渐减薄。新元古界储层为灯影组,储层岩石类型为微生物,晶粒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微生物白云岩为灯影组储集层的有利岩石类型;灯影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洞、溶孔及裂缝;沉积期微生物碳酸盐构造及表生岩溶作用为主导的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灯影组地层厚度中心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绵阳长宁裂陷槽台缘带及神农架东部,往东南方向,厚度变薄,同时岩性由白云岩占主导也过渡为以硅质岩占主导;灯影组下段储层与上段储层厚度与灯影组地层厚度分布规律相似,只是受桐湾运动影响,在四川盆地西部,灯影组上段剥蚀尖灭,同时由于岩性变化,储层也向东南方向逐步尖灭。金沙岩孔古油藏及威远-高磨气藏均以灯影组白云岩作为储集层,下寒武统作为主力烃源岩,其中威远-高磨气藏有震旦系陡山沱组及灯影组三段的烃源贡献;临近裂陷槽或被动大陆边缘生烃中心及岩溶丘滩体储层为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后期构造演化对于油气藏的保存,调整及破坏具有控制作用。临近裂陷槽或被动大陆边缘生烃中心,临近灯影组岩溶丘滩体储层,后期构造稳定等为新元古界常规油气有利区预测的原则,据此预测川东北地区为灯影组常规油气的有利区;页岩品质好,厚累计厚度大于100m,页岩单层厚度在50m以上,临近古隆起带,热演化程度在2.5%以下,同时储层条件较好为页岩气有利区预测原则,预测中扬子湘鄂西地区为陡山沱组页岩气有利区。
邓浩博[6](2019)在《塔里木盆地北部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各学科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芯、地球化学分析、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储层成岩作用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为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有叠层石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等,为碳酸盐缓坡沉积相,可细分为潮坪及浅滩亚相及多个微相,2.储集岩主要为白云岩,包括微生物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孔隙型、溶洞型和裂缝型。其中,孔隙可分成原生孔、次生孔和微生物岩相关孔3个次类和6个小类,裂缝包括构造溶蚀缝和缝合线2个小类。孔隙和溶洞是主要储集空间。3.从物性特征来看,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一般,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的孔隙之间连通性均较差,溶蚀孔洞和微生物岩相关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其主要分布在颗粒白云岩和微生物白云岩中。4.储集岩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和硅化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而重结晶作用、白云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的形成具有建设性意义。5.储层的形成是建立在藻屑滩、潮间藻席、砂屑滩有利沉积微相基础之上,受准同生溶蚀、表生溶蚀、热液溶蚀、有机酸溶蚀和构造破裂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表生溶蚀和热液溶蚀作用对储层影响最大。构造破裂作用所产生的裂缝对储集空间的贡献小,但对储层渗透性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王欣[7](2019)在《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埃迪卡拉纪晚期,遗迹化石开始大量出现预示着动物活动能力的增强,同时也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特别是埋藏学研究的开展,一系列原本被解释成“遗迹”的化石被重新厘定为实体化石或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是一类产自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的疑难化石,整体呈条带状,表面具有一系列密集的横纹,化石宽度范围在0.3-14mm,最大长度可达18cm以上。Shaanxilithes最早报道于陕西宁强地区晚埃迪卡拉世灯影组高家山段。自此,该化石在我国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包括扬子板块、华北克拉通和柴达木板块的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相继被发现和报道。近年来,Shaanxilithes又在印度、纳米比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被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该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尽管关于Shaanxilithes的形态复原和亲缘关系尚存在较大争议,然而该化石广泛的分布和较短的延限,使其具备极大潜力成为国际上晚埃迪卡拉世地层进一步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化石。Shaanxilithes通常呈条带状压扁保存于碎屑岩中,其三维形态复原存在较大困难,同时也造成了该化石的分类位置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曾被解释为:须腕动物皱节虫类、沉积构造、遗迹化石、钙化的藻类碎片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同时,在世界范围内,Shaanxilithes通常与一系列与之形态相似条带状“遗迹化石”或“疑难化石”保存在同一岩石层面,大体可分为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type,Helanoichnus-type,Shaanxilithes erodus-type,Palaeopascichnus-type四种形态。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均倾向于将上述条带状化石解释成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的同物异名,但尚无可靠的化石证据进行说明。本文研究的化石材料来自7个不同地区,分别为宁夏贺兰山地区,河南鲁山地区,陕西洛南、陇县和宁强地区,青海全吉山地区以及云南晋宁地区。大量的化石形态学信息倾向于将Shaanxilithes的三维形态复原为“管中管”结构,即化石由一系列套杯结构形成的内管和具褶皱的薄膜状外管共同组成,而并非前人认为的条带状遗迹化石。同时,新的化石形态学信息显示,上述四种保存形态可以共存于同一化石标本的不同部位,更为直观的形态学证据也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推测。此外,大量的化石形态学统计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即上述条带状化石的形态差别实为埋藏差异的结果。基于形态学复原,本文倾向于将Shaanxilithes与现生深海巨型管状蠕虫进行对比,并将Shaanxilithes分类位置归为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综合形态学、岩相学和统计学多方面证据,本文对Shaanxilithes的古生态学进行推测,认为其管体始端可能固着于泥质或砂质基底中营底栖生活。“生物管体”的出现可能源自动物的自我保护,也预示着捕食者的出现和早期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Shaanxilithes作为最早的非矿化“管状”生物代表,无疑在早期生命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关于Shaanxilithes的三维形态复原,构建了该化石与埃迪卡拉纪最为重要的矿化骨骼生物Cloudina之间的亲缘演化关系。生物“管壳”从非矿化的Shaanxilithes演化到矿化的Cloudina这一过程,也预示着生存压力的加剧和捕食者捕食能力的加强,这些都为矿化骨骼的起源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参考,而生物界的“军备竞赛”可能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诱因之一。埃迪卡拉纪生物群的化石埋藏学存在特殊性,研究意义重大。此次关于Shaanxilithes化石埋藏学研究结果显示,自生粘土矿物在化石最初的保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期的成岩过程以及风化过程中,粘土矿物又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此次研究中,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东坡组中的Shaanxilithes化石属首次发现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该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同时也为时代归属存在争议的东坡组以及整合其下的新元古代冰碛岩罗圈组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地层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Shaanxilithes在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的产出层位,通常与整合其下的新元古代冰碛岩以及平行不整合其上的寒武纪第三阶-第四阶磷块岩如影随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诸多大地构造单元,包括华北克拉通北缘、阿拉善地块、星星峡-旱山地块存在着相似的地层沉积序列。以此为线索,本文对上述大地构造单元可能存在Shaanxilithes的潜力地区进行评估。
陈永权,严威,韩长伟,闫磊,冉启贵,亢茜,何皓,马源[8](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前寒武纪构造——沉积转换及其勘探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下寒武统源储分布认识不清楚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区带优选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寒武系/前寒武系不整合特征、南华系—震旦系与中下寒武统沉积盆地地震解释与成图研究,探讨寒武纪/前寒武纪柯坪运动前后沉积盆地转换,旨在解决生烃坳陷与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分布问题,指导有利勘探区带的优选。研究结果认为,柯坪运动对塔里木盆地南部影响强于北部,由于盆地南部大面积隆升,形成了塔西台地区早中寒武世南高北低的古构造格局,下寒武统由北向南超覆尖灭;塔里木盆地北部表现为继承性沉降特点,中下寒武统地层序列完整。柯坪运动导致了塔里木盆地沉积体系由南华系—震旦系北东走向裂坳沉积体系转换为东西分异、南北分异的台盆沉积体系。提出满西地区是南华纪、震旦纪、早中寒武世继承性凹陷,可能发育多套烃源岩,是台盆区内生烃能力最强的地区;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主要沿环满西凹陷分布;建议将塔中地区、古城地区与轮南地区作为优先勘探区带。
石开波,刘波,姜伟民,罗清清,高孝巧[9](2018)在《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的深入研究是认识该期盆地构造属性、大陆裂谷形成演化及沉积充填过程的关键。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缘南华系-震旦系露头、盆地内部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前人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前南华纪南、北地块的拼合,形成统一的塔里木板块。南华纪—震旦纪,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塔里木盆地处于拉张构造背景,为大陆裂谷发育时期,并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1)南华纪早期裂陷发育阶段(760700 Ma),在盆地西部形成阿瓦提裂陷,东部形成满加尔南、北两支裂陷,南部在麦盖提地区形成NW-SE向裂陷;(2)南华纪晚期—震旦纪早期"裂-拗"体系的转变阶段(660600 Ma);(3)震旦纪晚期拗陷演化阶段(580540 Ma)。盆地构造格局控制了古地理特征及沉积组合,南华纪以裂陷沉积为主,在强烈拉张作用下形成了碎屑岩-火山岩沉积组合。震旦纪以拗陷沉积为主,塔里木盆地具有"南隆北坳"的古地理特征,发育碎屑岩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和碳酸盐岩沉积3种类型沉积组合。
王轶嘉[10](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盆地原形分析与后期改造研究》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东段地区(以下简称为柴东地区)是研究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的热点所在,在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研究的工作中是工作的重点,在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课题中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这几年对柴东地区勘探进程的深入,我们发现柴东地区的石炭系地层存在十分有利的一套生烃层系。对于柴东地区石炭系地层原型盆地的复原工作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即(1)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阶段认识仍然不够明朗;(2)对石炭纪的古大地构造环境做出的判定结论仍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探究:(3)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石炭系后期构造改造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主要分析其对于石炭系构造变形(包括圈闭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地层剥蚀的影响。本文将通过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前人资料,对不整合对应的柴东盆地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进行逐一的分析:在得出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沉积岩性岩相特征后,结合地化方面的相关资料,对石炭纪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重新的判断与认识;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和原型盆地恢复技术,在得出盆地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分析出石炭纪时期柴达木盆地东部不同区域的盆地类型的基础上,推测和分析出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纪的盆地原形;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结合石炭纪之后不同地质时期大地构造演化运动性质与在柴东地区的响应结果,分析其盆地原形的后期改造作用,并对每个时期的应变程度做出定量的计算。
二、新疆震旦纪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震旦纪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2)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震旦系发现二叠纪基性岩床侵入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阿克苏市西南部震旦系基性岩床的识别与发育特征 |
2.1 遥感影像的识别与基性岩平面分布特征 |
2.2 基性岩野外宏观产出和岩石学特征 |
3 震旦系基性岩床的锆石U-Pb年代学 |
3.1 分析方法 |
3.2 测年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3)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前震旦系 |
2.2.2 震旦系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1 扬子克拉通 |
2.3.2 秦岭造山带 |
2.3.3 龙门山构造带 |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1 盆地深部结构 |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3 岩石圈结构 |
3.2 基底断裂分布 |
3.2.1 一级基底断裂 |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
4.2.2 构造层划分 |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
4.4 盆地叠合模式 |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层盆地深层界面研究进展 |
1.2.2 震旦系地层分布研究进展 |
1.2.3 不整合分布样式研究进展 |
1.2.4 不整合与油气关系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沉积特征 |
2.2 构造演化 |
2.3 构造单元 |
第3章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分布特征 |
3.1 探井层位标定 |
3.1.1 塔北地区 |
3.1.2 孔雀河地区 |
3.1.3 塔东地区 |
3.1.4 塔中地区 |
3.1.5 巴楚塔中地区 |
3.2 井震结合连片追踪 |
3.3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分布 |
第4章震旦系下伏界面特征及形成机制 |
4.1 界面性质 |
4.1.1 界面接触关系分类 |
4.1.2 界面不整合类型分布 |
4.2 露头区不整合 |
4.2.1 库鲁克塔格地区 |
4.2.2 柯坪—阿克苏地区 |
4.3 南华—震旦系内幕构造 |
4.3.1 盆内地区震旦系构造特征 |
4.3.2 盆内地区南华系构造特征 |
4.4 震旦系下伏界面形成机制 |
第5章 震旦系下伏界面构造演化及动力学 |
5.1 界面古构造恢复方法 |
5.2 加里东期 |
5.3 海西期 |
5.4 印支期—燕山期 |
5.5 喜马拉雅期 |
第6章 深层不整合与油气的关系 |
6.1 南华系—震旦系烃源岩分布特征 |
6.2 震旦系储集层及盖层特征 |
6.3 勘探有利区预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扬子地块新元古界主力生储层系发育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地块新元古界构造格架及露头分布 |
2.2 扬子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特征 |
2.3 扬子地块新元古代主要构造事件 |
2.4 扬子地块新元古代主要生储层系发育期古地理格局 |
第三章 扬子地块新元古界烃源岩发育及分布规律 |
3.1 扬子地块新元古界主力烃源岩层系 |
3.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3 扬子新元古界烃源岩层系平面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扬子地块新元古界储层特征及平面分布规律 |
4.1 灯影组储层特征 |
4.2 灯影组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4.3 灯影组平面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扬子地块新元古界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有利区预测 |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2 新元古界有利区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塔里木盆地北部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研究 |
1.3.2 储层特征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背景 |
2.3 古地理背景 |
第3章 震旦系地层发育特征 |
3.1 地层划分 |
3.2 库鲁克塔格分区震旦系地层发育特征 |
3.3 阿克苏-柯坪分区震旦系地层发育特征 |
3.4 铁克里克分区震旦系地层发育特征 |
3.5 地层对比 |
第4章 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1.1 沉积学标志 |
4.1.2 地球化学标志 |
4.1.3 测井相标志 |
4.1.4 地震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
4.2.1 浅滩 |
4.2.2 潮坪 |
4.3 沉积相对比 |
4.4 沉积相平面分布 |
4.5 沉积演化模式 |
第5章 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
5.1.1 微生物白云岩类 |
5.1.2 晶粒白云岩类 |
5.1.3 颗粒白云岩类 |
5.2 储集空间及类型特征研究 |
5.2.1 孔隙型储集空间 |
5.2.2 溶洞型储集空间 |
5.2.3 裂缝型储集空间 |
5.3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5.4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5.4.1 压实、压溶作用 |
5.4.2 胶结作用 |
5.4.3 充填作用 |
5.4.4 重结晶作用 |
5.4.5 硅化作用 |
5.4.6 白云化作用 |
5.4.7 溶蚀作用 |
5.5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
5.5.1 有利的岩性和岩相 |
5.5.2 准同生溶蚀作用 |
5.5.3 表生溶蚀作用 |
5.5.4 热液溶蚀作用 |
5.5.5 有机酸溶蚀作用 |
5.5.6 构造破裂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早期生命演化意义 |
1.1.2 地层对比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剖面记录 |
2.1 贺兰山地区 |
2.2 豫西地区 |
2.3 陕西洛南地区 |
2.4 陕西陇县地区 |
2.5 青海全吉山地区 |
2.6 陕西宁强地区 |
2.7 云南晋宁地区 |
第三章 Shaanxilithes化石形态学解析 |
3.1 Shaanxilithes研究简史 |
3.2 晚埃迪卡拉世的条带状化石类群 |
3.3 形态学统计 |
3.4 Shaanxilithes埋藏变形 |
3.5 Shaanxilithes三维形态复原 |
第四章 Shaanxilithes亲缘关系及演化意义讨论 |
4.1 晚埃迪卡拉世世管状化石类群 |
4.1.1 克劳德管 |
4.1.2 震旦管 |
4.1.3 锥管虫 |
4.1.4 高家山虫 |
4.1.5 其他管状化石类群 |
4.2 形态学比较 |
4.3 亲缘关系讨论 |
4.4 早期生命演化意义及古生态学推测 |
第五章 埋藏学分析 |
5.1 化石埋藏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4.1 伊利石矿物交代 |
5.4.2 伊利石+埃洛石矿物交代 |
5.4.3 化石埋藏保存方式 |
第六章 Shaanxilithes在我国北方地区地层对比潜力评价 |
6.1 Shaanxilithes地层对比潜力评价 |
6.2 Shaanxilithes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存在潜力评价 |
6.2.1 内蒙古清水河地区 |
6.2.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佘太镇地区 |
6.2.3 甘肃龙首山地区 |
6.2.4 甘肃北山地区 |
6.2.5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 |
6.3 我国北方地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时空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前寒武纪构造——沉积转换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柯坪运动地质与地震证据 |
3 沉积盆地地震解释结果 |
3.1 南华纪—震旦纪沉积盆地解释结果 |
3.2 早中寒武世沉积盆地分布解释结果 |
4 讨论 |
4.1 对构造背景与沉积盆地转换的制约 |
4.1.1 南华纪—震旦纪古构造与沉积背景 |
4.1.2 早中寒武世古构造与沉积背景 |
4.2 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意义 |
4.2.1 对烃源岩分布的制约 |
4.2.2 对白云岩储层与蒸发盐岩盖层分布的制约 |
4.2.3 有利勘探方向 |
5 结论 |
(9)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南华系-震旦系分布 |
2.1 南华系-震旦系划分 |
2.2 盆地周缘南华系-震旦系 |
2.2.1 南华系 |
2.2.2 震旦系 |
2.3 盆地内部南华系-震旦系 |
2.3.1 塔北地区 |
2.3.2 巴楚-塔中地区 |
2.3.3 塔里木盆地东部 |
3 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 |
3.1 塔里木盆地基底特征 |
3.2 前南华纪构造-沉积格局 (880~800 Ma) |
3.3 南华纪早期构造-沉积格局 (760~700 Ma) |
3.4 晚南华世—震旦纪早期构造-沉积格局 (660~6 0 0 Ma) |
3.5 晚震旦世构造-沉积格局 (580~540 Ma) |
4 结论 |
(10)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盆地原形分析与后期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实际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露头不整合分布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
2.2.1 基底(Ar-Pt1-2)与沉积层的不整合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
2.2.2 奥陶系与泥盆系的角度不整合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
2.2.3 石炭系(C2k)和侏罗系(J2d)间的角度不整合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
2.2.4 更新统与白垩系间的角度不整合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
第3章 石炭系岩性特征、岩相古地理概况及含油气性 |
3.1 柴东地区尕海南山剖面实测成果 |
测点1:N36°59'22.96";E97°28'51.34",海拔3277±3m |
测点2:N36°59'05.63";E97°28'50.84",海拔3462±3m |
测点3:N36°59′09.59″ ;E77°28′25.75″;3302±4m |
测点4:N36°59′16.44″ ;E97°28′18.82″;3256±4m |
测点5:N36°58′48.81″ ;E97°27′54.03″;3295±4m |
测点6:N36°57′40.88″ ;E97°28′52.83″;3514±3m |
3.2 尕海南山剖面石炭系岩性岩相及其他石炭系岩性岩相特征 |
3.2.1 尕海南山剖面石炭系岩性岩相特征 |
3.2.2 其他石炭系地层岩性岩相特征 |
3.3 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分析 |
3.4 含油气性 |
第4章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后期改造 |
4.1 平衡剖面技术和构造演化剖面法 |
4.2 剖面的构造变形分析 |
4.2.1 CDM6 号测线剖面构造变形分析 |
4.2.2 CDM546 号测线剖面构造变形分析 |
4.2.3 CDM246 号测线剖面构造变形分析 |
4.2.4 CDM160 号测线剖面构造变形分析 |
4.2.5 CDM1199 号测线剖面构造变形分析 |
4.3 后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构造变形(包括圈闭形成)的影响 |
4.4 后期构造运动对地层剥蚀作用的影响 |
第5章 大地构造演化及石炭纪盆地原形推测 |
5.1 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
5.1.1 Ar-Pt_(1-3)结晶基底和柴达木陆块形成阶段 |
5.1.2 Pt3 晚期(南方震旦纪)-泥盆纪演化阶段 |
5.1.3 石炭纪-三叠纪构造演化阶段 |
5.1.4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演化阶段 |
5.2 石炭纪古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5.3 原型盆地推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疆震旦纪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震旦系发现二叠纪基性岩床侵入事件[J]. 吴鸿翔,黄伟康,励音骐,林秀斌,陈汉林,程晓敢,章凤奇. 地质学报, 2020(06)
- [3]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D]. 王中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扬子地块新元古界主力生储层系发育及分布规律[D]. 李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6]塔里木盆地北部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邓浩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D]. 王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8]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前寒武纪构造——沉积转换及其勘探意义[J]. 陈永权,严威,韩长伟,闫磊,冉启贵,亢茜,何皓,马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1)
- [9]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沉积格局[J]. 石开波,刘波,姜伟民,罗清清,高孝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5)
- [10]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盆地原形分析与后期改造研究[D]. 王轶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