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 教育 激励——人保泉州公司营业部开展营销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聂少华[1](2020)在《泰康人寿福建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姜侠[2](2018)在《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证券市场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9月证监会数据,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从1990年的“老八股”发展到现在3399只,期末总市值568928.61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金额5481亿。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进程下,证券公司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证券公司的营销人员和营销工作是其与客户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公司的各项产品和服务依靠营销转换成价值,为公司实现利润并达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然而行业对营销一线的业务人员考核激励过于单一,从而导致营销人员流动性特别大,缺乏一个长期稳定的激励方式来吸引营销人员。因此合理有效的激励方案能吸引并留住一流的销售人才,激发部分消极的员工,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和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证券公司对于营销人员的激励优化研究成果,并论述了一些常用的激励理论;其次对我国证券公司对于营销人员激励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员工的激励;营销人员的薪酬结构不合理;营销人员的激励制度缺乏个性化设计;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之后,文章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激励制度的改革应该以动力机制与保障机制为主,同时还要包含有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培训与企业文化等模块,在公司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找可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根源,为改善公司激励机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FZ公司A营业部作为研究案例,研究了该营业部对营销人员激励的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公司部分在职和员工对现有激励制度的意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唐晨露[3](2018)在《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增长的中国保险市场必然对保险业务人员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在以往,产险的经营方式一直采用单一直销模式,但目前大多已经转变为综合营销模式,虽然仍以直销为主,但结合了营销、代理、经纪等手段。以此为背景,建设一支水平高、效率高、素质高并且注重合作意识的业务团队,就成为很多产险企业奋斗的目标。T产险苏州分公司车商渠道在条线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抓住了苏州近几年车市的繁荣增长机遇,实现了对业务团队的良好建设与管理,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为其它产险企业构建并管理人才团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本文以T产险苏州分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车商渠道业务团队所存在的问题,包括成员结构不合理;本位主义严重;缺乏高素质的领导者;团队文化水平建设低;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同时从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角度提出了保险业务团队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从而为进一步优化产险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管理指明了途径。
张蕾[4](2015)在《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顾客已从简单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趋向于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实现。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服务质量已成为嘉兴财富假日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以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本文介绍了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等的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运用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对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构建科学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总体框架进行分析,建立起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了三个子体系,分别是服务质量组织职能子体系、程序过程子体系、资源子体系。最后,分析了运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障碍、保障和效果预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提供一套全面、科学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酒店整体的服务水平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酒店的综合竞争实力。
单作民[5](2014)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与大力推动下,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和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的高等职业学院,与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一样,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方向。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校企合作活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在这种业已推进的改革过程中,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已成为影响校企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相关组织理论为理解、分析框架,以高职教育的个体组织--J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J学院”)为例,以该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实地观察、演绎归纳和量化分析等具体方法,对J学院近三十年来学生管理活动的历史进行了考察,重点从组织和个体层面对该高职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制度变革的角度对J学院学生管理的变革举措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研究表明,J学院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深受国家政策影响,尤其是深受校企合作制度影响,同时也受到不断介入的其它内部和外部管理情境因素变化的制约。随着J学院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院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在组织内部层面主要表现为学生管理职能的模糊性、某类校企合作方式(如“订单式教育”)的特定性以及学生管理形态的分散性。而在个体层面则主要表现为学院管理者和师生因不同的价值信念或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导致的,对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问题的不同理解。类似这些问题在合作企业一方也同时存在着。学院为了协调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妥善处理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和矛盾,一方面采取强化学生管理“重心”的移动、加快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的多重利益关系以及学生管理流程再造等调适举措,使得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得到加强,学生管理者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态度有所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J学院变革举措之间又体现了一定的冲突性。J学院在后期又加强了院一级的统筹管理力度和频度,也因此造成了为适应某些校企合作项目而不断地“肢解”着该院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和政策规定的统一,使合作项目在大多数情景下无章可循,从而延续着“一事一议”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下级实习教学单位拓展其校企合作空间的主动性;从整体上看,这种制度变革不仅带有一种冲突性、不确定性色彩,并且也是渐进的。论文根据当代美国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学者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nd Scott)所归纳的论点,分别以社会系统制度化的三种竞争性机制(回报递增、承诺递增和客观化)来理解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以制度三大基础要素(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的组织合法性观点来解析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现状;以组织场域的构成、冲突和协同来解释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在把组织理论运用于中国高职学院内部管理个案研究(组织个体研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论证了当今中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开展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密切相关:实地研究表明,个案所体现的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变革并不是独立的过程,而是个案对象在变迁中所呈现的不同侧面。
李夏瑞[6](2013)在《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保险大量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主体日益增加,这使得我国保险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是组成核心竞争力生产要素中最关键、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保险行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的金融服务行业,如何建立一批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人才的能力和替力,提高整个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成为保险公司需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省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如何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综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然后,通过对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同时,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对性地提出了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并指出该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即: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制订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制度建设、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经研究认为,此方案实施有助于公司走出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同时对建立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及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彦台[7](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认为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阿力坦嘎日迪[8](2011)在《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个案,具体分析了就业面临的宏观和微观形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实践经验,就解决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宏观对策举措。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当前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些政策选择:(一)高校要改革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二)高校要注重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三)高校要指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四)要强化地方经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五)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六)要加强薪酬体系监管和推进社保制度改革;(七)要尽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八)要完善本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制度层面、市场问题、大学生自身原因等方面的障碍影响大学生就业。第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地方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将是解决本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江旸[9](2010)在《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形成一支较为稳定并不断增长的高收入群体,他们对个人资产管理的私密性、定质化、高收益性的迫切要求呼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研究分析为手段、以专业化服务为特色的高端个性化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同时也由于其高盈利性而倍受各大银行青睐。而且由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各中资和外资银行纷纷各出奇兵、逐鹿中原,以求快速取得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的发展,并通过建立私人银行品牌获得私人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基于此,分析兴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外环境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究兴业银行今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思路。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在提出课题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了简单的文献回顾,接着指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私人银行业务内涵和内容;其次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理财服务的区别;最后分别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介绍了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三章为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研究,本章首先比较了中外资私人银行业务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劣势,接着分析了兴业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是兴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TO分析。本章首先分别介绍了兴业银行的总体概括和高端零售业务发展状况,其次运用SWTO分析法对兴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指明了其优劣势和机遇与挑战,并得出小结结论。第五章在上一章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兴业银行今后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策略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对本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刘正茂[10](2009)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中,金融政策面临调整,日益开放金融市场孕育着巨大变革。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争论也不绝于耳。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信用保险的发展在中国方兴未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惟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未来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结合SWOT综合分析得出,从总体发展来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选择SO战略,即增长型发展战略,利用公司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从具体实施层面上讲,公司应主要实施整合战略、经权战略和协同战略,达成“以商辅政”的目标。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信保应通过核心能力的构建,科学整合资源和分解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公司价值链运作水平,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有中国信保特色的企业文化,借鉴国际同行的成功做法,并结合中国信保特点,形成整合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同时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中国信保必须加强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稳定中高级员工队伍,以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 教育 激励——人保泉州公司营业部开展营销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 教育 激励——人保泉州公司营业部开展营销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2)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
2.1 激励理论 |
2.2 XY理论 |
2.3 鱼骨图分析 |
第三章 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现状 |
3.1 营业部概况 |
3.2 营业部营销人员模式以及人员结构 |
3.2.1 人员模式 |
3.2.2 人员结构 |
3.3 营业部营销人员工作特点 |
3.4 营业部营销人员的激励现状 |
3.4.1 总体情况 |
3.4.2 员工激励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 |
第四章 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制度中的问题 |
4.1 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员工的激励 |
4.2 营销人员的薪酬结构不合理 |
4.3 营销人员的激励制度缺乏个性化设计 |
4.4 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
4.5 鱼骨图分析 |
第五章 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制度的改进措施 |
5.1 明确激励制度的设计原则 |
5.2 加强管理人员的激励意识培养 |
5.3 构建多层次的激励结构 |
5.4 加强激励制度的执行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论文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基本框架与思路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团队建设的研究 |
1.4.2 目标管理的研究 |
1.4.3 团队绩效考核的研究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
2 相关理论回顾 |
2.1 团队理论 |
2.1.1 团队理论 |
2.1.2 团队的构成要素 |
2.1.3 团队的特征 |
2.1.4 团队的类型 |
2.1.5 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
2.2 目标管理理论 |
2.2.1 目标管理的含义 |
2.2.2 目标管理的意义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3.1 绩效的含义 |
2.3.2 绩效管理的含义 |
2.3.3 绩效管理工具及相关理论 |
3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素 |
3.1 影响团队绩效的主要因素 |
3.1.1 团队规模 |
3.1.2 目标认同和互相信任 |
3.1.3 角色和能力的平衡 |
3.1.4 公平的绩效评估和激励 |
3.2 建设高效团队的基本要素 |
3.2.1 确定清晰的团队目标 |
3.2.2 选择适度的团队规模 |
3.2.3 开发和整合团队成员技能和角色 |
3.2.4 选聘恰当的团队领导 |
3.3 建设与管理高效团队的一般措施 |
3.3.1 完善团队的选聘机制,合理组建高效团队 |
3.3.2 强化团队开发和建设,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
3.3.3 建立健全有效的团队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
4 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建设和管理现状 |
4.1 T产险公司背景 |
4.1.1 T产险公司的现状 |
4.1.2 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 |
4.2 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的现状 |
4.2.1 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组织结构 |
4.2.2 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工作内容 |
4.2.3 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绩效评价 |
4.3 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实践 |
4.3.1 夯实基础建设工作 |
4.3.2 强化目标管理体系 |
4.3.3 狠抓维修资源管理 |
4.3.4 努力经营续保业务 |
4.4 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4.1 成员结构不合理 |
4.4.2 本位主义严重 |
4.4.3 缺乏高素质的领导者 |
4.4.4 团队文化建设水平低 |
4.4.5 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
5 T产险公司构建高效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的建设 |
5.1.1 优化团队整体结构 |
5.1.2 设立严格选拔机制 |
5.1.3 建立通畅的晋升渠道 |
5.1.4 建设学习型业务团队 |
5.2 强化车商渠道业务团队的管理 |
5.2.1 实现增员与教育培训并重 |
5.2.2 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
5.2.3 明确定级规则及考核要求 |
5.2.4 调整绩效考核方案 |
6 论文总结 |
6.1 主要成果总结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理论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理论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现状 |
2.1 财富假日酒店基本情况分析 |
2.2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
2.2.1 顾客投诉率高 |
2.2.2 回头客流失严重 |
2.2.3 员工满意度低下 |
2.2.4 部门之间协作差 |
2.3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缺乏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
2.3.2 缺乏有效的服务质量监控机制 |
2.3.3 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意识淡薄 |
2.3.4 员工对客服务意识淡薄 |
第3章 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3.1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总体框架 |
3.1.1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
3.1.2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 |
3.2 财富假日酒店组织职能子体系的建立 |
3.2.1 酒店组织架构的重建 |
3.2.2 酒店职能管理的质量检查 |
3.3 财富假日酒店程序过程子体系的建立 |
3.3.1 酒店服务质量标准及流程体系的建立 |
3.3.2 酒店程序过程子体系的控制 |
3.3.3 酒店程序过程子体系的改进措施 |
3.3.4 酒店程序过程子体系的运行方法 |
3.4 财富假日酒店资源子体系的建立 |
3.4.1 酒店资源子体系的基础设施 |
3.4.2 酒店资源子体系的工作环境 |
3.4.3 酒店资源子体系的人力培训 |
3.4.4 酒店资源子体系的信息资源 |
第4章 嘉兴财富假日酒店质量体系的运行保障 |
4.1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障碍 |
4.1.1 理念障碍 |
4.1.2 认识障碍 |
4.1.3 制度障碍 |
4.1.4 考核障碍 |
4.2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
4.2.1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保障 |
4.2.2 服务质量体系的制度保障 |
4.3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预期 |
4.3.1 提升管理者质量管理理念 |
4.3.2 提高员工们服务质量意识 |
4.3.3 增强顾客满意度与信任度 |
4.3.4 赢得效益与效应的双丰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嘉兴财富假日酒店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嘉兴财富假日酒店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评估表 |
(5)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基于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及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注 |
(二) 基于对高职校企合作及其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 |
(三) 基于研究者的工作与学习经历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职院校 |
(二) 校企合作 |
(三) 学生管理 |
(四)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 |
(一) 关于新制度主义的组织制度理论 |
(二) 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二、建国后校企合作制度的演进一案例的制度背景 |
(一) 新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
(二)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特征 |
第三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及运行 |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 校企合作的端倪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1982--1994年) |
(二) 学生量化管理与校企合作的初步尝试(1995--2001年) |
(三) 多校区时期的适应与升格后的探索(2002--2009年) |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考察 |
(一) J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基本情况 |
(二) J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运行 |
(三)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的制度基础分析 |
第四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 |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基本措施 |
(一) 学生管理“重心”移动 |
(二) 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融合 |
(三) 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多重利益关系 |
(四) 有限条件下学生管理流程再造 |
二、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动因 |
(一) 政策导向及政策利益追求 |
(二) 学生管理认识的分化和片面化 |
(三) 学生管理与教育过程统一性和完整性诉求 |
三、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效果调查分析 |
(一)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解决调查 |
(二) 调查结果及调适效能评价 |
四、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特征 |
(一) 高职学院及其学生管理组织场域 |
(二) 高职学生管理场域中的合作与冲突 |
(三)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多层次互动 |
第五章 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思考 |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深化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
(一)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
(二) 校企合作的深化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
二、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政策建议 |
(一) 必须加快推进高职校企合作的系统化进程 |
(二) 大力推动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形成 |
(三) 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体制改革 |
(四) 依托职业岗位规范共同谋划校企合作育人 |
(五) 合理地建构评估高职学生管理成效的标准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本文的应用价值 |
2 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理论阐述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界定 |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概况 |
3.2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及管理现状 |
3.3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4.1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优化设计的目标 |
4.3 优化设计的内容 |
5 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5.1 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5.2 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5.3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
5.4 加强制度建设 |
5.5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
6 本文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研究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由来、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
小结 |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
一、 资本组织形式 |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
三、 人员素质 |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
一、 栈房职能 |
二、 中介代理职能 |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
四、 金融职能 |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
七、 批发职能 |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
一、 牙商的总收入 |
二、 正常收入项目 |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
一、 支出项目 |
二、 牙行的资金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
一、 向上流动 |
二、 向下流动 |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
一、 向企业家流动 |
二、 向银行家流动 |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
一、 牙税盈余制度 |
二、 牙税等则制度 |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
小结 |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
一、 牙帖继承制 |
二、 牙帖连任制 |
三、 帮帖替代制 |
四、 商民申请制 |
五、 官府招募制 |
六、 牙帖租用制 |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
三、 铺保制度 |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
五、 牙帖的有效期 |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
一、 牙、商经营纠纷 |
二、 牙、牙经营纠纷 |
三、 其他类型纠纷 |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
一、 牙、牙经营纠纷 |
二、 牙、商经营纠纷 |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
小结 |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学术意义 |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理论依据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及内蒙古大学生就业现状 |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 |
(二)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现状 |
1. 结构性矛盾突出 |
2. 高校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
3. 配置效率下滑 |
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 |
(一) 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 |
1. 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
2. 毕业生就业优势 |
3. 毕业生就业劣势 |
4.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二) 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
1. 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
2. 高层次就业岗位需求增幅不明显 |
3. 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盲目追高 |
4. 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
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 |
(一) 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
1. 按就业市场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 要为毕业生提供高层次就业岗位 |
3. 要完善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
4. 要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
5.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二) 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宏观政策选择 |
1. 要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 |
2. 要注重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
3. 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
4. 要强化地方经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支持 |
5. 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
6. 要加强薪酬体系监管和推进社保制度改革 |
7. 要尽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
8. 要完善本地区公共服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私人银行业务的内涵和特征 |
2.1.1 私人银行业务的内涵 |
2.1.2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征 |
2.2 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 |
2.3 私人银行的业务流程及业务链条 |
2.4 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理财服务的区别 |
2.4.1 私人银行同一般零售银行的区别 |
2.4.2 私人银行同贵宾理财的区别 |
2.5 国际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
2.5.1 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源和发展 |
2.5.2 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
2.6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
2.6.1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源和发展 |
2.6.2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兴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
3.1 我国境内各类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劣势对比 |
3.1.1 中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劣势对比 |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比 |
3.2 兴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 |
3.2.1 兴业银行公司简介 |
3.2.2 兴业零售高端客户业务现状 |
3.2.3 兴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探析 |
3.2.4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探析 |
3.3 兴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
3.3.1 我国个人财富和高净值资产客户不断增加 |
3.3.2 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低风险和高盈利性 |
3.3.3 高净值客户对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具有客观需求 |
3.3.4 提升兴业品牌形象和推动其战略转型 |
3.3.5 我国监管层支持和鼓励私人银行发展 |
3.4 兴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 |
3.4.1 兴业银行已拥有一定规模的高净值客户 |
3.4.2 兴业银行具有完备的财富管理体系 |
第4章 兴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TO分析 |
4.1 SWTO分析法简介 |
4.2 兴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TO分析 |
4.2.1 优势因素分析 |
4.2.2 劣势因素分析 |
4.2.3 机会因素分析 |
4.2.4 威胁因素分析 |
4.3 SWTO分析结论 |
第5章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研究 |
5.1 明确市场定位以确立发展战略 |
5.2 科学细分市场并锁定目标客户 |
5.3 变革组织机构并创新业务流程 |
5.4 面向客户需求以创新金融产品 |
5.5 培养专业人才以提高服务能力 |
5.6 重视风险管理并完善监控框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我国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现状 |
附录B 我国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现状 |
(1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2.1 中国信保现况 |
2.2 中国信保外部环境分析 |
2.2.1 PEST 分析 |
2.2.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2.3 行业竞争分析 |
2.2.4 中国信保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
2.3 中国信保内部环境分析 |
2.3.1 价值链分析 |
2.3.2 中国信保的优势与劣势总结 |
2.3.3 核心资源要素分析 |
2.3.4 中国信保内部环境因素评价 |
第3章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3.1 SWOT 矩阵匹配 |
3.2 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及原则 |
3.2.1 中国信保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3.2.2 战略目标定位原则 |
3.3 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4章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4.1 发展战略的实施 |
4.1.1 实施原则 |
4.1.2 实施步骤 |
4.1.3 实施要点 |
4.2 战略实施的保障 |
4.2.1 整合战略-全面战略要素 |
4.2.2 经权战略-市场化运作实现政策性目标 |
4.2.3 协同战略-组织功能协同化与组织结构市场化 |
4.2.4 知识管理战略 |
4.3 发展战略实施的评价 |
4.4 战略实施的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管理 教育 激励——人保泉州公司营业部开展营销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康人寿福建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聂少华. 南华大学, 2020
- [2]FZ证券A营业部营销人员激励制度研究[D]. 姜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2)
- [3]T产险公司车商渠道业务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D]. 唐晨露. 苏州大学, 2018(04)
- [4]嘉兴财富假日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研究[D]. 张蕾. 湖南大学, 2015(03)
- [5]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D]. 单作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6]太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研究[D]. 李夏瑞. 西北大学, 2013(06)
- [7]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8]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D]. 阿力坦嘎日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2)
- [9]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江旸. 湖南大学, 2010(05)
- [1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正茂. 湖南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