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压机座减振行为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邓明锐[1](2020)在《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最近这些年,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取得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塑料制品的工业应用涉及范畴逐渐扩充,与此同时,对塑料加工生产较多的设备—注塑机的性能和工艺要求逐渐增高。而目前注塑机的快速发展使其精度越来越高,注射成型速率更快,成型过程周期更短,对这些新的研究课题更多,效果也明显。但在我们追求高速和高效的产品同时它所面临的其实是由于注塑机械的噪声逐渐不断增大的复杂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声级计权器在现场检测了泰瑞机器股份公司制造的D415肘杆式注塑机、D265纯电动注塑机以及D180纯电动注塑机连续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测量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但不时出现尖锐的刺耳声,通过分析确定噪声主要发生在开合模的位置,通过分析确定产生刺耳噪声的主要原因是液压冲击、流量脉动以及气蚀。为此,建立了肘杆式注塑机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利用液压模拟软件AMESim分析了开合模过程中液压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压力曲线,这些曲线证实了合模过程中确实存在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间接证明了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是产生噪声的原因。在降低液压冲击的措施上,论文利用AMESim分析了蓄能器的体积、直径以及充气压力等参数,以及换向阀的切换和自身固有频率对液压冲击的影响;对于气穴,本文主要探究了易产生气穴的节流阀直径与流量系数各自及二者组组合的参数对其影响,同时,对造成液压系统气穴影响较大的液压油的空气含量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对开合模动作的液压回路进行分析优化,实现降低注塑机噪声的目的。
马志强[2](2019)在《冷带轧机振动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钢铁工业对轧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轧制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轧机的振动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主要是由于轧机机架、轧辊辊系与轧制方向发生的垂直振动和主传动系统中连接轴与辊系形成的扭转振动。垂振和扭振不是单独存在,是相互耦合的。轧机的振动问题使得板材表面有明暗相间条纹的发生,振动剧烈时,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因而,对轧机振动特性分析和抑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轧机垂振和垂扭耦合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和振动抑制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以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辊缝摩擦的动态轧制力模型,同时考虑了轧辊的弹性形变,在Bland-Ford-Hill轧制力的基础上,对轧辊弹性压扁半径和轧制力进行解耦分析,得到了振动位移与轧制力变化量的关系式。为研究轧机垂直振动系统辊缝间摩擦及张力对冷轧机非线性振动特性影响,建立了考虑辊缝摩擦及张力作用的四自由度非线性垂直振动模型。由于轧机的振动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同时,建立了轧机的垂扭耦合振动模型,并求解得到了耦合系统的振动方程。根据上述建立的垂直振动模型,采用时滞反馈控制与多尺度法结合求解系统主共振幅频特性方程,仿真分析了不同轧制参数及张力对振动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辊缝摩擦和张力对轧机垂直振动有很大影响,并且通过适当调节时滞参数可以消除振动系统的跳跃现象。最后运用奇点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了辊缝摩擦和张力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关系及稳定区间。最后,根据求解的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了系统的主共振响应方程,分析了刚度、阻尼及外扰力等参数的变化对振动幅值的影响,并采用反向解耦和滑模控制器的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用该解耦方法和滑模控制器得到很好的效果。
陈友兵[3](2019)在《从口译理解公式看中非商务会谈英中交替传译中的源语理解问题 ——以中卢项目对接会为例》文中认为中非各层次交往日益密切,口译人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英语口译员在中非项目的英中交替传译过程中经常在接收英文源语信息时遇到理解障碍。本实践报告希望结合笔者在中卢项目会议上的口译经验,就中非商务会议英中交替传译中的源语理解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基于笔者的口译实践和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GICE),本实践报告主要对作者本人在卢旺达商务部与中国企业的项目对接会英中交替传译中遇到的源语理解障碍进行案例分析,经分析,笔者发现,口音、词汇、方言英语、主题知识和分析能力方面的问题是中非商务会议理解中的主要障碍。基于分析,报告就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任务提出了一些观察和建议。本实践报告有望做出以下贡献:首先,从GICE视角对源语理解障碍进行分析,试图填补研究中非商务会议中交替传译源语理解障碍研究方面的空白。并丰富GICE在案例分析中的应用。其次,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障碍都源自于笔者在中卢项目会议口译工作中的一手经验,所提出的分析和建议,为今后从事类似口译任务的译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口译工作,为中卢乃至中非交流发挥桥梁作用
崔雨川[4](2019)在《电磁式汽车悬架能量回收与减振控制系统》文中指出汽车悬架是连接车身与轮胎(或车桥)之间的重要部件,悬架除了传递力和力矩、提供良好的转向稳定性的作用之外,还可以缓冲由不平路面带来的振动和冲击。悬架全面的影响着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悬架的振动控制与能量回收成为了新的需求,而将两种功能合二为一的馈能悬架成为了悬架研究的热点。(1)论文从馈能悬架执行器入手,给出了振动控制与能量回收悬架系统的总体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利用执行器进行悬架振动控制与通过整流将执行器所回收电能回收至蓄能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2)对主动悬架建模并对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对比了不同控制器的主动控制效果;(3)对音圈电机进行建模,设计了电流滞环控制的驱动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使电机有效跟踪参考电流,实现输出力的控制;(4)提出了外环为模糊PID控制与内环为电流滞环控制的双闭环控制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其性能。同时对能量回收电路也进行了仿真验证;(5)以实验室振动台负载条件为基础,设计并加工了1/4汽车悬架模型,搭建了馈能悬架实验平台,针对不同输入激励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方案可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并能实现基本的能量回收。
朱国星[5](2017)在《多振源作用下矩形薄板系统减振方法的弹复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复性是系统的一种特性,用来描述系统在失效或被破坏之后通过自身修复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本课题针对多振源作用下的矩形薄板系统振动失衡的问题,进行了减振方法的弹复性研究。本文提出了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弹复性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作为一种新的减振系统的分析理念和方法,同时考虑了系统的失效分析和状态恢复。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提出多振源作用下的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弹复性评估体系,通过弹复性分析实现矩形薄板系统"振动情况良好"的状态恢复。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阐述弹复性的概念和特点。其次,提出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弹复性评估体系。最后,以矩形薄板系统"振动情况良好"状态的恢复为目标,进行详细的弹复性评估体系各个环节的论述和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弹复性分析不仅考虑了如何恢复系统的正常状态,而且还考虑了如何定量度量恢复策略的实施效率。(2)利用弹复性分析确定的矩形薄板系统减振恢复策略,具有不借助外部资源能自我恢复的特点。(3)通过弹复性评估体系的四个重要环节:系统辨识,失效分析,恢复策略,度量指标,成功实现了矩形薄板系统"振动情况良好"恢复状态的目标。
张煌[6](2017)在《宏—微观效应BTA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国防工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关键制造技术对深孔加工技术需求的日益迫切,结合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及智能制造战略地位的迅猛提升,精密、高效、智能化深孔加工技术正逐渐成为产品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对于深孔加工基础工艺理论及钻削机理的深入研究还不足,加之深孔加工工艺系统的“过程依赖性”和切削过程的“状态突变性”等特殊难题,从基础科学突破实际应用,以基础研究寻求技术创新,对推动深孔加工技术顺应智能制造格局发展具有决定性及引领性作用。论文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对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合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索深孔加工表面完整性的优化与控制,为提升我国深孔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深孔加工快速落刀试验,对深孔钻削机理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揭示了深孔加工呈阶梯状的切削区和挤压区不同特征,深入研究在钻削-挤压耦合作用下,表面层形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导向条挤压过程弹塑性接触模型。并根据单元刀具线性综合法,建立深孔加工刀具薄剪切平面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深孔加工切削力及转矩的方法。基于位错理论的研究,从微观尺度,系统研究了深孔钻削机理、微观表面轮廓及加工硬化形成机理,首次对深孔钻削变形区进行了定义划分。以最直接影响加工孔质量的导向条为主线,通过引入横切面上的接触角6),建立深孔刀具横向剖切面接触模型,系统分析了导向条几何参数及分布规律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依据稳定度理论,系统讨论了刀具处于不稳定状态、临界稳定态及稳定状态时的稳定性判据,并通过建立刀具-钻杆系统模型及模态振型方程,研究了不同状态下刀具-钻杆系统的动态响应,试验表明,将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简化为简支撑更接近实际。考虑导向条数量,建立了具有两导向条及新型三导向条的刀具与工件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振动对比试验及圆柱度测量,验证了新型三导向条刀具在动态刚度、阻尼和抑振性能方面的明显优势。借助SEM、背散射实验、X射线衍射法、纳米压痕技术及电子背散射微观试验法,从分子级乃至原子级水平揭示了BTA深孔加工在不同切削参数下的表面形成特征及亚表层微观特性。对比分析了深孔加工独特的切削区和挤压区的显微结构、亚表层硬度及背散射晶粒结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论逆反应了深孔加工为钻削-挤压的复合加工机理。并研究了不同切削参数下,表面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依据内表面探测试验及粗糙度试验,建立了深孔钻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背散射、纳米压痕及EBSD试验,系统分析了随表面层深度不同时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机械性能,探析小尺度变化对大尺度的影响规律,突破深孔加工研究局限性。试验表明:不同表面层位错密度、晶粒尺寸及形状变化规律,造成深孔加工表面呈现出梯度变化特性,同时验证了基于位错理论的深孔钻削机理、加工硬化及表面形成特性。综合上述理论与试验研究,基于欧拉梁模型,建立了深孔加工表面动态形貌轨迹;结合深孔加工实际,提出了一种优选辅助支撑位置自移动控制方法,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与机械阻尼的复合式智能深孔加工辅助支撑装置。通过测试刀具-钻杆振动特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切屑宏观形态试验,验证了复合减振器的有效性。
吕宏卿[7](2014)在《生物组织协同减振机理及仿生减振装置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械装备中大量使用的质量-弹簧-阻尼减振装置,当承受多种复杂激励(如各种工况下工作载荷、不同环境激励、基础干扰等)耦合作用或激振频率发生偏移时,减振效果明显劣化。本文基于自然界生物机体可适应外部载荷的强度、频率的变化调整自身结构实现高效减振的事实,以啄木鸟头和马腿为仿生原型,对其生物组织的非线性特性、减振机理以及仿生减振装置设计、优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为工程实际中进行减振装置的仿生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理论,阐明了啄木鸟头部组织、马腿部组织各自的协同减振作用机理。啄木鸟头部组织的协同减振作用体现在:在啄击力作用下,头部喙的非线性弹性力、肌肉软组织的非线性弹性力和阻尼力、脑脊液的流体阻力能够有机协作,协同一致共同实现保护大脑避免冲击损伤这一自标;马腿部组织的协同减振作用体现在:在复杂路况机理作用下,腿部骨骼的弹性力、肌肉的非线性肌肉力、足底“肉垫”的阻尼力能够协同一致共同避免机体在路况带来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变形过程中受到损伤。考虑啄木鸟头部喙的刚度非线性、肌肉软组织的刚度和阻尼非线性、脑脊液流体阻力以及马腿部非线性肌肉力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啄木鸟头、马腿协同减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啄木鸟头部喙、肌肉软组织、脑脊液和马腿部骨骼、肌肉、足底“肉垫”的刚度和阻尼变化规律。根据增量谐波平衡理论,对啄木鸟头部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基谐波附近振动的近似解析,计算获得了啄木鸟大脑的频响特性。建立了变刚度变阻尼减振系统实验台。完成了实验台本体、质量元件、非线性刚度元件、非线性阻尼元件、振动测试与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选型与搭建工作,实现了系统刚度、阻尼的可控、可调,振动量的可实时测量。对提出的含立方刚度和平方阻尼作用的啄木鸟头部模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系统频响特性实验和减振性能实验等方面。结果表明:设计条件下被保护对象频响曲线的共振区狭窄,激励频率远离共振区后振动幅值迅速下降,保证了系统在宽频域内始终保持较好的减振效果,测试频率范围内系统的振动传递率可限制在10%以内,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试验获得的系统频响曲线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说明对啄木鸟头部生物组织的协同减振作用及动力学模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结论是有效的。在对生物组织非线性特性及其协同减振作用理论和实验分析基础上,仿照啄木鸟头部喙的非线性刚度、肌肉软组织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脑脊液的流体阻力等作用设计了磁流变弹性体单元、可调阻尼孔空气弹簧减振单元、粘弹阻尼减振单元,仿照马腿肢体结构设计了仿肢体弹簧铰接减振单元,根据生物组织的协同减振作用机理,提出了仿生减振功能单元的模块组合设计方法。并推导了各个仿生减振单元的刚度和阻尼随结构参数和外部激励的变化关系,给出了各减振单元进行组合设计的原则,以空气弹簧仿生减振单元和粘弹阻尼仿生减振单元为例,研究了主要结构参数对单元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的影响规律。针对机械设备愈加复杂的动力学环境,以承载大、受多种耦合激励(负载激励、环境及基础干扰等)作用的典型机加工设备——JA31-160C型闭式单点压力机为例,研究运用“仿生减振功能单元模块组合设计法”法进行压力机基础减振装置设计的有效性。根据结构动力修改理论,以负载激励、环境激励等耦合激振下最小振动传递率和固有频率尽量远离共振频率为双目标函数,提出一种适合多目标、可考虑负载激励和环境激励耦合作用的仿生减振装置动态优化方法。对优化得到的压力机基础仿生减振装置和压力机目前常用的阻尼弹簧减振器和高性能弹性体阻尼模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生减振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目前压力机基础减振结构的设计先天不足,而且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减振性能较目前常用的减振装置得到明显改善。本课题得到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31110043)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GGX10328)的资助。
朱益利[8](2013)在《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新型保护轴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需要一套保护轴承作为磁悬浮轴承失效后转子的临时支撑,保护设备不受损坏。传统保护轴承往往无法支撑超高速转子旋转,且难以承受转子跌落后所带来的振动和冲击。针对传统保护轴承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将双层滚珠轴承作为保护轴承来使用,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在双层滚珠轴承作为保护轴承使用之前,首先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拟静力学原理,在考虑轴承所承受的径向载荷、轴向载荷、滚珠自身离心力以及陀螺力矩联合载荷作用下,建立了双层滚珠轴承的力学模型,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单、双层滚珠轴承力学特性分析的计算程序,并研究了相关参数对轴承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搭建了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层轴承节径比直接影响到双层滚珠轴承的转速分配;在相同的工作状态下,相对于单层滚珠轴承,双层滚珠轴承具有较小的径向和轴向支撑刚度;外载荷和工作转速影响着单、双层角接触球轴承的滚珠接触角的变化,滚珠的离心力使得滚珠与相应的内、外滚道间的接触角不再相等;外载荷、工作转速、滚珠材料、沟曲率半径和滚珠初始接触角对单、双层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和径向变形均有一定的影响;径向游隙、工作转速和径向载荷对单、双层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变形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对双层滚珠轴承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转子跌落到弹性阻尼器支撑下的双层滚珠轴承上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别建立了磁悬浮轴承失效前后转子的动力学模型、磁悬浮轴承支撑模型、转子—内圈碰撞模型、滚珠的受力模型以及双层轴承的实时支撑弹性力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在不同参数下,磁悬浮轴承失效后各部分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仿真计算,并在一个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试验台上进行相关的跌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保护轴承相比,双层滚珠轴承作为保护轴承的使用能有效地降低转子跌落后转子与内圈之间的碰撞力、内层滚珠的最大接触应力和发热量;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改变内、外层轴承的组合来调节双层轴承受转子跌落冲击后的内、外层滚珠的最大接触应力;为了保证转子跌落后,保护轴承滚珠在许用应力范围内,转子的工作转速及偏心距不能超出其安全区域范围;从降低转子跌落后的碰撞力出发,应该尽量减小转子与保护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系数、选择合适的保护间隙和保护轴承的支撑阻尼;当使用内层为面对面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双层滚珠轴承作为保护轴承使用时,内层轴承应具有较大滚珠初始接触角和较小轴向预紧力;当选用深沟球轴承组成的双层滚珠轴承作为保护轴承使用时,应尽量选取较大的轴承游隙等级;与铝材相比,选用密度较大的45钢作为双层轴承的中圈转接环材料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在保证转子跌落后保护轴承的滚珠最大接触应力不超出最大许用应力范围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轻薄系列的滚动轴承来组合双层轴承;当将公差环安装在保护轴承系统中时,可以通过改变公差环的材料厚度、突起个数等参数来调整支撑特性,以提高其工作性能;金属橡胶环的加入能有效地缓冲了转子跌落后的对保护轴承的冲击;公差环和金属橡胶环的减振效果均得到了证明,但从经济性和装配的难易性出发,应优先选择公差环作为保护轴承系统中的弹性阻尼器来使用;保护轴承的破坏性试验证明合适弹性阻尼器支撑下的双层轴承具有更长的寿命,且破坏性试验过程中轴承的损坏形式均为保持架碎裂。
阮文苏[9](2013)在《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和粮食等行业中的给料设备。目前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大多是采用经验数据和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未充分考虑结构的工作动态特性,因此不能保证产品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导致电耗高、振幅不稳定、产量较低、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所以,采用现代设计方法研究和制造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提升设计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及提高产品可靠性等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论文采用虚拟设计、动态设计、有限元分析、动力学仿真等现代设计方法对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设计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和给料槽体内物料的运动形式的研究,推导出给料槽体工作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物料运动的理论平均速度和产量的计算公式,总结出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分析了物料运动速度的影响参数,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小倾角椭圆振动给料机物料在抛掷运动状态下输送速度最大时的最佳运动学参数。建立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动力学模型和四自由度振动方程,给出了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对振动方程的分析表明,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出现前、后摇摆振动的原因是激振力不通过机体质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减少前、后摇摆振动的措施。同时计算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动力学参数,为有限元模型的创建与动力学仿真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应用三维CAD绘图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三维模型,完成给料机的虚拟装配,干涉检验和整机参数的校验。利用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人机交互界面,通过Visual Basic编程实现不同参数的模型更新,实现一参数一模型的自动生成和模型的重新装配,并实现了三维实体模型向二维工程图的自动转换,以便直接用于生产。整合以上功能建立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虚拟设计系统,有效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节省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设计质量。采用三维CAD绘图软件Solid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整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主振弹簧和隔振弹簧受力曲线及振动方向角变化曲线等。结果表明,在开机和停止阶段,给料机会出现前后和左右的摇摆,但幅度不大,隔振弹簧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易发生剪断破坏,主振弹簧在起动和停止阶段受力很小,工作时振幅平稳,其破坏形式主要为稳定阶段的疲劳失效;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平均振动方向角仿真值为34.8°,与理论设计值35°基本一致。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此证明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给料槽体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给料槽体在额定工作频率下工作不会出现共振现象;对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整机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质体振动给料机能够成功地克服共振,实现平稳地起动和正常工作。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主振弹簧、给料槽体等关键易损零部件进行了疲劳分析,得出了寿命图、损伤图、安全系数等疲劳分析参数,确定了弹簧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和易损伤区域,进而分析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估算出了使用寿命,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对双质体振动给料机进行了空载实验,测得了各测点的运动轨迹和振动方向角,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实验表明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工作性能和振动特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对给料槽体进行了自由模态试验,测得了给料槽体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和理论模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
李盈利[10](2013)在《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时延混沌化》文中提出隔振是抑制潜艇动力机械振动向艇体传递最常用的手段。利用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其响应功率谱呈连续谱这一特点,可以降低和改变动力机械传递到艇体的线谱特征,从而降弱潜艇辐射水声的线谱成分,提高潜艇的水声隐身性能,即线谱混沌化控制方法。为此,论文主要完成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两自由度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针对实际应用线谱混沌化控制方法时面临的如何保持非线性隔振系统的混沌状态和实现小振幅下的混沌这两个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混沌反控制方法。其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控制理论,同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围绕上述问题所开展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将三维实体隔振模型简化为梁模型,采用欧拉-伯努利梁假设,考虑几何非线性,分析了由非线性隔振器连接的两层耦合梁的静动力学行为。采用微分求积法或伽辽金法将偏微分平衡方程转化为仅与时间有关的微分方程,再通过Newmark或龙哥库塔数值积分求解。将求得的耦合梁静变形结果与ANSYS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耦合梁的动力学行为。将隔振系统简化为两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即在被隔振机器与基础之间设置非线性隔振浮筏,引入位移反馈控制技术。采用平均法得到了非线性隔振系统的渐近解,研究了其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系统各参数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利用分岔图研究了系统的运动状态随外激励频率以及控制增益改变时的系统响应变化。采用广义混沌同步化原理的控制方法,将Lorenz系统族,如Lorenz系统、Chen系统、Lü系统、R ssler系统以及Chua系统作为驱动信号,通过调节驱动系统控制参数使之产生混沌响应,通过混沌同步化原理来混沌化非线性隔振系统,从而将潜艇工作时辐射出的特征线谱转化为混沌谱。并且,采用隐式性能指标函数及Hooke-Jeeves优化方法,来求得最优控制增益,从而得到具有较好品质的混沌谱特征。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并比较了Lorenz系统族各系统的混沌化效果。引入时延控制方法使得隔振系统高维度化,有利于混沌化的实现。将非线性隔振系统在平衡点处线性化,并通过Laplace变换得到系统的特征方程。由于时延的引入,系统特征方程为超越方程,具有无数个特征根,即时延系统的无穷维性质。时延系统的特征根与时延相关,采用了广义Strum准则来预测特征根的分布,从而分析时延浮筏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时延无关稳定区间的临界控制增益,并得到了稳定性转换时的临界时延,分析了其稳定与不稳定区间。应用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系统参数的变化对临界控制增益的变化。考虑在小阻尼、小控制增益以及小幅值激励情况下,采用多尺度法分析时延控制非线性隔振系统主共振以及1:1内共振时的渐近解,得到含有时延的平均方程,通过分析其平衡解及其稳定性来研究时延反馈控制参数以及系统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数值结果证明,通过调节不同的控制参数,可以控制系统的振动幅值,分析振动幅值随着时延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系统参数以及控制时延来减振。系统解的稳定性随着时延变化而变化,通过与分岔图比较,发现不稳定区域对应着动力系统的混沌区域。分析了具有双重时延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具有两相等时延的动力学系统,采用广义Strum准则可以得到时延无关稳定性的临界控制增益,以及稳定性切换时的临界时延条件。对于具有不同时延的动力系统,采用了二次特征值法,避免了繁琐的系数推导,采用矩阵及算子运算可求得时延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以及临界时延,从而研究双时延控制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时延无关稳定性的临界控制增益区域,并求得了系统稳定与不稳定边界的临界时延。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控制形式对系统混沌化以及降低线谱的效果,并比较了单时延系统与双时延系统的稳定区域以及混沌化效果。
二、液压机座减振行为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压机座减振行为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液压系统噪声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注塑机液压系统及噪声分析 |
2.1 注塑机液压系统 |
2.1.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2.1.2 液压系统特点 |
2.2 噪声测量与产生原因分析 |
2.2.1 噪声位置确认 |
2.2.2 噪声产生分析及危害 |
2.3 仿真软件的选择 |
2.3.1 仿真软件选择 |
2.3.2 AMESim介绍 |
2.3.3 AMESim仿真步骤 |
第三章 系统元件建模 |
3.1 系统元件建模 |
3.1.1 非基本元件的建模方法 |
3.1.2 HCD搭建模型的精准性 |
3.1.3 插装阀建模 |
3.1.4 液压缸建模 |
3.2 负载曲线的确定 |
3.3 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搭建 |
3.4 参数处理及设置 |
3.5 仿真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降噪仿真 |
4.1 降低压力冲击 |
4.1.1 蓄能器介绍 |
4.1.2 探究蓄能器体积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3 探究蓄能器充气压力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4 探究蓄能器直径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5 模拟换向阀切换对液压冲击的影响 |
4.2 减少气穴 |
4.2.1 探究节流阀直径对减少气穴的影响 |
4.2.2 探究节流阀的流量系数的对气穴的影响 |
4.2.3 直径和流量系数对减少气穴的联合探究 |
4.2.4 液压油对气穴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冷带轧机振动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轧机垂直振动的形式及特征 |
1.2.1 三倍频垂直振动 |
1.2.2 五倍频垂直振动 |
1.3 轧机垂直振动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 |
1.3.1 轧机垂直振动影响因素 |
1.3.2 轧机垂振的抑制措施 |
1.4 轧机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轧机垂直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轧机扭转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轧机垂扭耦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冷轧机振动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轧机垂振辊缝摩擦系数模型 |
2.3 轧机垂振动态轧制力的建模及求解 |
2.3.1 动态轧制力模型的建立 |
2.3.2 动态轧制力变化量求解 |
2.4 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
2.4.1 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建立 |
2.4.2 轧机垂直振动模型建立 |
2.4.3 垂扭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辊缝摩擦及张力耦合的冷轧机垂直振动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轧机垂直振动方程求解 |
3.2.1 基于时滞反馈控制的垂振方程求解 |
3.2.2 主共振响应求解 |
3.3 仿真分析 |
3.3.1 不同参数下轧机的主共振幅频特性 |
3.3.2 张力对轧机垂振的影响 |
3.3.3 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机垂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及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方程求解 |
4.2.1 主共振求解 |
4.2.2 仿真分析 |
4.3 反向解耦与滑模控制器设计 |
4.4 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从口译理解公式看中非商务会谈英中交替传译中的源语理解问题 ——以中卢项目对接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Chapter2 Theory Model |
2.1 Gile’s Interpretation Comprehension Equ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Gile’s Interpretation Comprehension Equation |
Chapter3 Project Background and Task Process |
3.1 Background |
3.2 Task preparation |
3.2.1 Theme preparation |
3.2.2 Terminology preparation |
3.2.3 Other preparations |
3.3 Interpretation process |
Chapter4 Case Study under GICE |
4.1 Comprehension barriers in the interpretation for China-Rwanda business meeting |
4.1.1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
4.1.2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
4.1.3 Ability of Analysis |
4.2 Suggestions solutions to barriers in the interpretation for Sino-African business meetings |
4.2.1 Enhancing knowledge of accents,vocabulary and dialect English |
4.2.2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the trades |
4.2.3 Analyzing the task and the text |
4.2.4 Balancing KL,ELK and A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Appendix1 HNRB company profile |
Appendix2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vocabulary |
Appendix3 Construction machinery vocabulary |
附件 |
(4)电磁式汽车悬架能量回收与减振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悬架原理结构 |
1.2.2 悬架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悬架馈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式馈能主动悬架系统总体方案 |
2.1 馈能悬架系统工作原理 |
2.1.1 馈能悬架系统结构 |
2.1.2 平顺性标准与仿真路面建模 |
2.1.3 主动悬架系统建模分析 |
2.1.4 悬架阻尼特性分析 |
2.2 振动能量回收原理 |
2.2.1 悬架振动能量耗散 |
2.2.2 电机能量回收原理 |
2.2.3 馈能悬架能量回收方案 |
2.3 被动悬架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悬架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
3.1 PID控制 |
3.1.1 PID控制原理 |
3.1.2 PID参数作用与整定方法 |
3.1.3 悬架PID控制仿真 |
3.2 模糊控制原理 |
3.3 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
3.3.1 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 |
3.3.2 建立模糊控制器 |
3.3.4 模糊PID控制模型 |
3.4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 |
3.4.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3.4.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3.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优化 |
3.5 控制器仿真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作动器模型与控制 |
4.1 音圈电机及其工作原理 |
4.2 电磁作动器建模 |
4.3 电磁作动器的电流滞环控制 |
4.3.1 电流滞环控制原理 |
4.3.2 电流滞环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
5.1 馈能主动悬架系统硬件设计 |
5.1.1 DSP及其外围电路 |
5.1.2 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 |
5.1.3 电流检测模块 |
5.1.4 H桥驱动电路 |
5.1.5 音圈电机驱动 |
5.2 能量管理与储存模块设计 |
5.2.3 能量控制电路 |
5.2.4 蓄能电路 |
5.3 基于DSP的悬架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5.3.1 CCS开发环境 |
5.3.2 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研究 |
6.1 主动悬架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 |
6.2 电磁式馈能悬架能量回收仿真 |
6.3 音圈电机驱动实验 |
6.4 悬架模型的加工与制作 |
6.5 馈能悬架实验 |
6.5.1 总体试验方案 |
6.5.2 试验安装现场 |
6.5.3 振动控制试验 |
6.5.4 悬架馈能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多振源作用下矩形薄板系统减振方法的弹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弹复性工程 |
1.1.2 弹复性的应用 |
1.1.3 工程减振技术 |
1.2 课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
1.2.1 课题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4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减振方法及弹复性评估体系的综述 |
2.1 前言 |
2.2 减振方法的相关研究 |
2.2.1 隔振 |
2.2.2 消振 |
2.2.3 抑制振源强度 |
2.3 弹复性工程评估体系 |
2.3.1 弹复性的定义 |
2.3.2 弹复性的系统辨识(SystemIdentification) |
2.3.3 弹复性的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sis) |
2.3.4 弹复性的恢复策略(Recovery Strategy) |
2.3.5 弹复性的度量方法(Metric method)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辨识分析 |
3.1 前言 |
3.2 矩形薄板减振系统介绍 |
3.3 薄板减振系统动力学方程 |
3.4 FEBPSS建模理论 |
3.5 薄板减振系统FEBPSS模型分析 |
3.5.1 薄板减振系统的结构/状态变量 |
3.5.2 薄板减振系统的行为 |
3.5.3 薄板减振系统的原理 |
3.5.4 薄板减振系统的功能/作用 |
3.5.5 薄板减振系统的FEBPSS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失效分析 |
4.1 前言 |
4.2 失效状态分析 |
4.2.1 一般系统状态分析 |
4.2.2 矩形薄板系统状态分析 |
4.3 失效原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恢复策略 |
5.1 前言 |
5.2 三类系统状态恢复策略 |
5.2.1 结构调整 |
5.2.2 功能替代 |
5.2.3 部件替换 |
5.3 结构调整的减振恢复策略 |
5.3.1 恢复策略的确定 |
5.3.2 恢复策略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矩形薄板减振系统的度量指标 |
6.1 前言 |
6.2 一般系统的弹复性度量 |
6.2.1 弹复性度量的定性分析 |
6.2.2 弹复性度量的定量分析 |
6.3 矩形薄板系统的弹复性度量 |
6.3.1 状态恢复时间因素(T) |
6.3.2 状态恢复效果因素(E) |
6.3.3 状态恢复难易因素(D) |
6.3.4 弹复性综合指标(I)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宏—微观效应BTA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深孔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深孔加工技术 |
1.2.2 深孔加工研究难点 |
1.3 深孔钻削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切削表面完整性研究现状 |
1.4.1 表面加工硬度研究现状 |
1.4.2 切削表面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1.5 深孔加工稳定性及控制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BTA深孔钻削-挤压复合加工机理及形变特性研究 |
2.1 BTA深孔加工工艺特性分析 |
2.2 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形成 |
2.3 金属切削模型及变形特性 |
2.3.1 经典切削模型及形变 |
2.3.2 导向条挤压过程弹塑性接触模型的建立 |
2.3.3 滚压加工及其弹塑性变形 |
2.3.4 滚压加工与深孔加工的异同点 |
2.4 基于位错理论的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性能 |
2.4.1 钻削过程的位错机理 |
2.4.2 深孔钻削变形区的划分 |
2.4.3 已加工表面微观轮廓 |
2.4.4 深孔加工硬化的位错机理 |
2.5 BTA深孔刀具力学模型的建立 |
2.5.1 基于薄剪切平面模型的深孔刀具力学的分析 |
2.5.2 试验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导向机制的深孔钻削刀具系统建模分析 |
3.1 导向条分布规律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 |
3.2 不同约束条件下深孔钻削稳定性分析 |
3.2.1 深孔钻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3.2.2 刀具-钻杆组件的频率分析 |
3.3 考虑导向条分布数量的刀具振动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深孔加工孔表面完整性宏-微观试验研究 |
4.1 试验研究方案设计 |
4.2 试验用材料及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宏观尺度表面完整性分析 |
4.3.1 深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 |
4.3.2 深孔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3 已加工表面宏观轮廓 |
4.4 深孔加工表面微观结构 |
4.4.1 表面形貌形成机理分析 |
4.4.2 钻削-挤压区表面特征 |
4.4.3 表面微观结构规律分析 |
4.5 深孔加工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 |
4.5.1 X射线衍射法残余应力测试原理 |
4.5.2 深孔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测试及规律分析 |
4.6 亚表层背散射实验 |
4.6.1 金相试件制备 |
4.6.2 亚表层微组织分布规律 |
4.7 纳米压痕实验 |
4.7.1 表面冷作硬化评价指标 |
4.7.2 表面冷作硬化的影响因素 |
4.7.3 钻削-挤压形变区硬度的变化 |
4.7.4 不同切削参数对纳米硬度的影响 |
4.8 电子背散射实验(EBSD)研究 |
4.8.1 EBSD技术工作原理 |
4.8.2 晶粒取向及晶界特征分布规律 |
4.9 本章小结 |
5 深孔加工表面完整性的优化与控制 |
5.1 深孔刀具及钻削参数的优化 |
5.2 深孔加工表面完整性控制机理 |
5.2.1 深孔加工表面形貌轨迹 |
5.2.2 变速度自移动深孔加工辅助支撑控制方法 |
5.2.3 旋转剪切式MR减振器设计理论及抑振机理 |
5.2.4 旋转剪切式减振器玻尔兹曼Bingham力学模型 |
5.3 基于MR及机械阻尼的复合式智能深孔钻削减振器的设计 |
5.3.1 复合式智能减振器构型设计 |
5.3.2 减振器系统工作原理 |
5.3.3 复合智能减振器的有益效果 |
5.4 复合式智能减振器抑振性能试验研究 |
5.4.1 试验设备及方案设计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生物组织协同减振机理及仿生减振装置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减振装置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减振器应用现状 |
1.2.1 减振装置设计理论与方法 |
1.2.2 减振器应用现状 |
1.3 仿生技术研究方法及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
1.3.1 仿生技术研究方法 |
1.3.2 仿生技术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
1.4 啄木鸟和马腿生物组织结构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
1.4.1 啄木鸟生物组织结构 |
1.4.2 马腿生物组织结构 |
1.4.3 啄木鸟和马腿动力学模型研究 |
1.5 含非线性弹性力和阻尼力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啄木鸟头部和马腿生物组织协同减振机理研究 |
2.1 啄木鸟啄击姿态及头部各生物组织协同减振作用研究 |
2.1.1 啄木鸟啄击姿态运动学特征 |
2.1.2 啄木鸟头部各生物组织协同减振作用 |
2.2 啄木鸟头部协同减振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求解方法 |
2.2.1 啄木鸟头部协同减振系统建模 |
2.2.2 啄木鸟头部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 |
2.3 啄木鸟头部协同减振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2.3.1 啄木鸟大脑的位移响应 |
2.3.2 啄木鸟头部减振系统频响特性 |
2.4 马腿各生物组织协同减振作用研究 |
2.4.1 腿部骨骼、肌肉等生物组织协同减振作用分析 |
2.4.2 马腿协同减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2.5 马腿协同减振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2.5.1 马腿减振系统的位移及频响特性 |
2.5.2 马腿减振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生物结构的变刚度变阻尼减振实验台设计 |
3.1 仿生减振实验台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3.1.1 仿生减振实验台设计方案 |
3.1.2 仿生减振试验台的构成 |
3.1.3 仿生减振实验台工作原理 |
3.2 仿生减振实验台减振性能实验方法研究 |
3.3 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 |
3.3.1 仿生减振实验台减振性能分析 |
3.3.2 仿生减振实验台频响特性对比分析 |
3.3.3 质量比和刚度比对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影响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减振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
4.1 “模块组合设计法”构建 |
4.2 仿生减振功能单元结构设计 |
4.2.1 粘弹材料流体阻力功能单元 |
4.2.2 可调阻尼孔空气弹簧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单元 |
4.2.3 磁流变弹性体非线性刚度减振单元 |
4.2.4 弹簧铰接仿肢体减振单元 |
4.3 仿生减振单元结构参数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3.1 空气弹簧仿生减振单元结构参数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3.2 粘弹材料仿生减振单元结构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4 仿生减振单元模块组合设计原则 |
4.5 仿生减振单元模块组合设计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组合设计法”在机械装备基础减振中的应用及优化 |
5.1 JA31-160C型压力机振动特性及设计条件 |
5.2 压力机基础减振系统的仿生设计方案 |
5.2.1 总体方案设计 |
5.2.2 仿生减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5.3 基础仿生减振装置动态优化方法 |
5.3.1 结构动力修改动态优化方法在仿生减振装置中的应用思路 |
5.3.2 基于动力修改的压力机仿生减振结构优化设计 |
5.3.3 压力机基础仿生减振装置与现有减振装置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分图线数值计算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新型保护轴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简介 |
1.2 保护轴承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保护轴承的研究现状 |
1.3.2 新型保护轴承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双层滚珠轴承的力学特性研究 |
2.1 双层滚珠轴承介绍 |
2.2 滚动轴承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 |
2.3 双层滚珠轴承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双层角接触球轴承数学模型 |
2.3.1.1 相关参数的定义 |
2.3.1.2 中圈转速的确定 |
2.3.1.3 受载前后几何关系 |
2.3.1.4 受力平衡关系 |
2.3.2 双层深沟球轴承数学模型 |
2.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2.4.1 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的验证 |
2.4.2 双层角接触球轴承力学特性分析的计算结果 |
2.4.2.1 载荷对滚珠接触角的影响 |
2.4.2.2 工作转速对滚珠接触角的影响 |
2.4.2.3 外载荷对轴承变形的影响 |
2.4.2.4 滚珠材料对轴承变形的影响 |
2.4.2.5 滚珠初始接触角对轴承变形的影响 |
2.4.2.6 沟曲率半径对轴承变形的影响 |
2.4.2.7 轴向预紧力对轴承变形的影响 |
2.4.2.8 轴承的极限转速 |
2.4.3 双层深沟球轴承力学特性分析的计算结果 |
2.5 试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子跌落到弹性阻尼器支撑下的双层滚珠轴承上的动力学模型 |
3.1 转子跌落试验台的基本结构 |
3.1.1 转子跌落试验台结构 |
3.1.2 弹性阻尼器支撑下的双层滚珠轴承结构 |
3.2 刚性转子动力学模型 |
3.2.1 磁悬浮轴承失效前 |
3.2.2 磁悬浮轴承失效后 |
3.3 柔性转子动力学模型 |
3.4 磁悬浮轴承支撑模型 |
3.5 用作保护轴承的弹性阻尼器支撑下的双层滚珠轴承动力学模型 |
3.6 用作保护轴承的弹性阻尼器支撑下双层滚珠轴承支撑弹性力模型 |
3.6.1 内层为角接触球轴承 |
3.6.2 内层为深沟球轴承 |
3.7 转子跌落后动力学响应的仿真计算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子跌落后的动力学响应研究 |
4.1 无弹性阻尼器支撑 |
4.1.1 运用不同转子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 |
4.1.2 转子跌落到单、双层滚珠轴承上的动力学响应对比 |
4.1.3 转子偏心距的影响 |
4.1.4 轴向预紧力的影响 |
4.1.5 滚珠接触角的影响 |
4.1.6 径向游隙的影响 |
4.1.7 摩擦系数的影响 |
4.1.8 保护间隙的影响 |
4.1.9 轴承型号的影响 |
4.1.10 转接环材料的影响 |
4.1.11 保护轴承支撑阻尼的影响 |
4.2 有弹性阻尼器支撑 |
4.2.1 公差环作为弹性阻尼器的应用研究 |
4.2.2 金属橡胶环作为弹性阻尼器的应用研究 |
4.3 破坏性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创新及研究工作 |
5.2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概述 |
1.4 结构动态设计概述 |
1.5 虚拟设计概述 |
1.6 振动给料机国内外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 |
1.7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2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运动学特性研究 |
2.1 物料运动的理论分析 |
2.2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工艺参数选择与计算 |
2.3 运动学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模型 |
3.2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参数计算 |
3.3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摇摆振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虚拟设计 |
4.1 SolidWorks 软件及二次开发概述 |
4.2 SolidWorks 二次开发的核心技术 |
4.3 SolidWorksAPI 对象的开发方法 |
4.4 SolidWorks 二次开发的一般步骤 |
4.5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的三维模型建立 |
4.6 基于 Visual Basic 6.0 的 SolidWorks 二次开发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仿真研究 |
5.1 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5.2 ADAMS 软件介绍 |
5.3 刚柔耦合建模基本理论 |
5.4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力学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有限元分析 |
6.1 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理论 |
6.2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模态分析 |
6.3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谐响应分析 |
6.4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疲劳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实验研究 |
7.1 双质体振动给料机空载实验 |
7.2 给料槽体模态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虚拟设计主界面的主要代码程序 |
附录2:建模预览界面的主要代码程序 |
附录3:模型修改界面的主要代码程序 |
附录4:工程图生成界面的主要代码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时延混沌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0 隔振原理 |
1.2.1 隔振方法 |
1.2.2 混沌隔振 |
1.2.3 时延控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耦合梁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弹性耦合梁隔振系统 |
2.2.1 基本方程 |
2.2.2 求解方法 |
2.2.3 数值算例 |
2.3 粘弹性耦合梁隔振系统 |
2.3.1 基本方程 |
2.3.2 求解方法 |
2.3.3 数值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性反馈控制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基本方程 |
3.3 平均法近似解分析 |
3.4 数值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广义混沌同步化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双层隔振系统分析模型 |
4.3 双层隔振系统的广义混沌化及优化 |
4.3.1 Lorenz 族系统作为驱动系统 |
4.3.2 性能指标的优化 |
4.4 数值算例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时延控制双层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混沌化 |
5.1 引言 |
5.2 隔振系统分析模型 |
5.3 稳定性分析理论方法 |
5.3.1 与时延无关的稳定性临界参数 |
5.3.2 稳定性变化的临界时延 |
5.4 数值算例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时延控制双层隔振系统的近似解及动力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双层隔振系统的分析模型 |
6.3 摄动分析 |
6.4 平衡解及其稳定性 |
6.5 数值算例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时延反馈控制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
7.1 引言 |
7.2 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 |
7.3 双时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7.3.1 具有两个相同时延系统的稳定性 |
7.3.2 采用广义特征值方法研究多时延系统的稳定性 |
7.4 数值算例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式(2.47 )中的系数 |
四、液压机座减振行为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D]. 邓明锐.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冷带轧机振动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D]. 马志强. 燕山大学, 2019(03)
- [3]从口译理解公式看中非商务会谈英中交替传译中的源语理解问题 ——以中卢项目对接会为例[D]. 陈友兵. 外交学院, 2019(01)
- [4]电磁式汽车悬架能量回收与减振控制系统[D]. 崔雨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多振源作用下矩形薄板系统减振方法的弹复性研究[D]. 朱国星.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6]宏—微观效应BTA深孔钻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研究[D]. 张煌. 中北大学, 2017(07)
- [7]生物组织协同减振机理及仿生减振装置设计方法研究[D]. 吕宏卿. 山东大学, 2014(04)
- [8]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新型保护轴承的研究[D]. 朱益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12)
- [9]双质体振动给料机动态设计研究[D]. 阮文苏.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10]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时延混沌化[D]. 李盈利. 湖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