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用植物桔梗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金廒,宿树兰,严辉,郭盛,刘睿,刘圣金,赵明,吴启南[1](2021)在《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涵中药资源学相关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以及中药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有效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在以往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整理,基本反映了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的代表性贡献,以期为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中药产业发展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共同致力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武睿[2](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指出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向丽[3](2021)在《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进行了桔梗多糖的两种提取工艺研究,对提取得到的桔梗多糖进行了脱色、去蛋白、柱层析等纯化,并对纯化后的桔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热水法提取桔梗多糖的过程中,粒径、水料比、温度、时间都会对桔梗多糖的浸出效果产生影响。温度是影响热水浸出的主要因素,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桔梗多糖的分解加速以及生物活性丧失。为保证桔梗多糖的浸出速度和收率,必须合理选择提取温度。(2)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复配比例。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2.0%、半纤维素酶2.5%、木瓜蛋白酶2.0%。该条件下桔梗多糖的提取率为5.23%。(3)采用响应面实验分别对复合酶辅助提取以及热水浸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热水法和复合酶法的浸出提取多项回归模型。复合酶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酶解时间为90min、温度为50℃、p H值为5.30)和提取率(5.64%)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优于热水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为91℃、时间为1.8h、水料比为35 m L/g)和提取率(5.09%)的。(4)采用Sevag法去除多糖粗提物中的蛋白质。用H2O2对去蛋白后的提取物进行脱色处理,并对脱色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采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层析,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透析对脱色产物进行进一步纯化。结果表明:Sevag法可去除粗提物中80%的蛋白质,在最佳的H2O2脱色条件(温度为50℃、时间为120min、p H为8.0、H2O2用量为10%)下脱色效果为63.22%,多糖保留效果为82.16%。纯化产物后在490nm下检测得单一峰;经红外光谱扫描,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5)对热水浸提和复合酶辅助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制得的桔梗多糖进行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OH、O22-·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桔梗多糖的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OH、O22-·的清除效果都能明显的被检测出,但低于同水平下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复合酶法提取的桔梗多糖抗氧化能力优于热水法提取的桔梗多糖。
陶明爽[4](2021)在《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煤炭业和石雕业比较发达,山体石矿开采严重,导致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适时开展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愈加重要,本研究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植物的鉴定,标本的制作,文献资料的查阅,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河北省曲阳县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掌握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功效、蕴藏量及保护急缓程度;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及产量,针对曲阳县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为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保护、种植及中药材产业扶贫提供数据支撑。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曲阳县共调查植物332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281种,隶属于69科189属。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5种,其次是豆科,有24种,景天科、蒺藜科、鸢尾科等24个科只调查到1种药用植物;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按植物生活型可分为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和藤本植物四种,其中草本植物最多占野生药用植物总数的79.00%,其他依次为11.74%、6.41%和2.85%。由此可见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草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优势科为菊科和豆科,可优先考虑进行药用植物资源开发。2曲阳县281种野生药用植物共有393种药材,包括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类、叶类、茎木类、皮类和其他类8类,其中全草类的药材最多,有163种,占总数的41.48%。有100种药材被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为了能较准确计算药材的蕴藏量,本论文结合文献探讨了蕴藏量的计算公式,明确了蕴藏量计算公式中的f值。根据公式得出《中国药典》收录100种药材中蕴藏量在千吨以上的药材有5种,其中酸枣仁的蕴藏量最多,达到了 5387.39t,其次是益母草、茵陈、蒺藜和芦根;蕴藏量最小的是北刘寄奴,仅有0.03t。根据名录现状系数、蕴藏系数、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利用系数、保护系数和繁殖系数7项指标对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进行保护急缓程度分析,得到曲阳县急需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5种,包括阴行草、石胡荽、冀韭等;需要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41种,包括火绒草、旋蒴苣苔、野亚麻、蓝刺头等;一般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225种,包括白茅、芦苇、岩败酱、知母等。3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按功效分类法可分为清热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止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等18类,其中清热类和利水渗湿类的种数最多分别有126种和121种,共占总数的49.20%;温里类的种数最少,占总数的0.20%。按中药药性分类法将曲阳县调查的药材分为寒性药、平性药和热性药,分别占总数的48.60%、31.55%和19.85%。按植物的光生态类型将曲阳县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分为喜阳植物、喜阴植物和中性植物,分别占总数的76.51%、13.52%和9.97%。按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将曲阳县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分为旱生植物203种,水生、湿生生植物共40种,中生植物38种。中药药性和功效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索中药药性和功效与其基原植物的生态类型是否具有相关性,对来源于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中药的药性和功效与其基原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中药寒热药性与基原植物光生态类型呈极显着相关,清热功效与基原植物的光生态类型呈极显着相关,利水功效与基原植物的水生态类型呈显着相关。4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有苦参、半夏、桔梗、连翘、知母、川芎等23种,隶属于16科21属,共有药材29种。栽培总面积达1311亩,其中丹参的栽培面积最大,有192亩,其次是枸杞和栝楼,面积均为110亩。调查发现药农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种质不佳问题、盲目引种问题、连作障碍以及病虫害问题等。分析药用植物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为培育高品质药材、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基础。5通过查阅《中国资源植物》等相关文献,对曲阳县调查得到的332种植物,进行植物功能分类,分为药用植物、农药植物、饲料植物、油脂植物、观赏植物、色素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香料植物、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鞣质植物。其中具有五种功能以上的植物有合欢、构树、酸枣、桑、白茅等29种。由此可见,利用植物的多功能性可以为曲阳县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王鑫[5](2020)在《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蓝色花卉资源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7月~2019年11月,对该区域内11个资源丰富地点的蓝色花卉资源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将调查中发现的蓝色花卉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对其中部分种类进行了繁殖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区域内共有野生蓝色花卉23科58属86种,含属、种较多的科为唇形科,菊科。单科单属的科有11个,占总科数的47.83%。有42属为单属单种野生蓝色花卉,占总种数的48.84%。区域内草本花卉有77种,木本花卉6种,藤本花卉3种,其中多年生草本超过了全部调查种类的2/3。草本花卉资源种类占有绝对优势。盛花期在6~8月。(2)将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作为评价指标,下设20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区域内的86种蓝色花卉进行综合评价,总分值大于4分为Ⅰ级,3.5~4分为Ⅱ级,3~3.5分为Ⅲ级,小于3分为Ⅳ级。结果表明:Ⅰ级有蓝盆花、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等14种,这些野生花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具有优秀的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优先大力推广,使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城市绿化中。Ⅱ级包括三花莸、鸭跖草、香薷等33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3)以综合评价结果较高的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为例,种子采收于2019年5月,分别在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2019年9月两种耧斗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低温打破休眠便可萌发。变温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萌发均有影响,最佳萌发条件均为200 mg/L的GA3浸泡24 h,光照8 h,昼20℃/夜15℃,发芽率分别为59.33%、48.67%。2020年3月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贮藏10个月后,发芽率为0,种子丧失生命力,寿命较短;2019年7月进行大叶铁线莲的扦插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IBA对大叶铁线莲的嫩枝扦插影响明显,能够明显促进大叶铁线莲的扦插生根,最佳处理为浓度600 mg/L的IBA浸泡30 s,平均生根率、存活率和根系长度分别达到61.67%、61.33%和5.92 mm。
邱涛[6](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高石曼[7](2020)在《党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其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党参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应用历史悠久。其中,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 或川党参Codonopsis Oliv.的干燥根。党参正式得名并作药用始于清代吴仪洛所着的《本草从新》,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气血不足、津伤口渴等症。目前,《中国药典》(2015版)中尚未规定党参药材的指标性成分,仅在鉴别项中规定党参炔苷为对照品。为寻找体现党参药材药效差异的生物活性标志物,完善党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在系统总结前期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党参属药用植物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等内容进行综述,并从化学成分分析(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化合物分离鉴定、提取物体内实验、潜在活性成分体外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评价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阐明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基础。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HPLC-DAD法建立了党参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及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V-vis法建立了党参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游离态糖类成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从多个维度建立了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初加工方法及储藏方法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评价了党参饮片的化学质量。对于不同栽培措施种植的党参药材,以党参炔苷和党参多糖的含量为指标,不施用壮根灵、不打尖、搭架是种植党参药材较佳的栽培措施。对于不同初加工方法处理的党参药材,建议采用晒干或阴干的方法,避免采用硫熏的方法。根据企业对党参药材规模化初加工的需求,可采用40-50℃烘干的方法进行处理。另外,揉搓有利于党参多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提高,而不利于党参炔苷和蔗糖含量的积累。对于不同储藏方法处理的党参药材,在6个月内,党参炔苷的含量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呈现下降趋势,而党参多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常温或常湿条件下党参炔苷的下降幅度最快,各糖类成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也最大,-20℃或5%湿度下党参炔苷及各糖类成分的稳定性最好。因此,低温低湿条件有利于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稳定性。对于党参饮片的化学质量,甘肃岷县药材基地的党参饮片内部的化学质量一致性较好,而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及北京药店的党参饮片内部的化学质量一致性较差。2.采用谱效关系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反映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功能的活性化合物。一方面,采用UPLC-ESI-Q-TOF-MS/MS的方法对党参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共推断出30个化合物。建立不同初加工方法处理的党参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31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3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不同初加工方法处理的党参药材之间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阴干处理的党参药材中各化学成分含量高于晒干和烘干处理的党参药材。另一方面,基于党参药材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传统功效,选取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两个方面开展现代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党参药材醇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抑制具有显着的改善功能。其中,阴干处理的党参药材醇提物的功效强于晒干和烘干处理的党参药材醇提物。之后,将UPLC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研究结果相结合,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根据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共有峰4(色氨酸)、6(丁香苷)、7(未知)、8(党参苷I)、10(党参吡咯酯A)、11(未知)和17(党参炔苷)等7个化合物与党参药材的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功能具有较强相关性,可作为党参药材的潜在生物活性标志物。进一步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共有峰7和11进行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并采用波谱学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其中,心叶山梗菜炔苷A(共有峰7)首次在党参植物中发现,大花红景天Ⅳ(共有峰11)首次在党参属中发现。最后,采用UPLC-DAD法对不同初加工方法处理的党参药材中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党参药材中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化合物及疾病进行靶点预测、生物分子功能分析、通路分析和分子对接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党参药材中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作用于70个靶点和56条通路发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3.采用体外细胞模型,从免疫调节功能的角度验证了党参药材醇提物及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党参药材醇提物及4个化合物可以促进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并抑制IL6、TNFα及IFN-γ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另外,党参药材醇提物及7个化合物可以促进5-Fu诱导的JURKATE6-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IL6、TNFα及IFN-γ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因此,党参药材醇提物及潜在活性化合物可促进免疫相关细胞的增殖,并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4.采用体外细胞模型,从造血改善功能的角度验证了党参药材醇提物及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党参药材醇提物及7个化合物可以促进CFU-E、BFU-E、CFU-GM、CFU-GEMM等集落的形成,并促进造血干(祖)细胞表面CD34+分子的表达,抑制CD45+、CD14+、CD3+、CD19+及CD71+分子的表达。ATRA诱导分化后,造血干(祖)细胞表面CD34+、CD3+、CD19+及CD71+分子的表达下调,CD45+及CD14+分子的表达上调,形态上出现明显分化。党参药材醇提物及7个化合物作用后可促进CD34+、CD3+、CD19+及CD71+分子的表达上调,CD45+及CD14+分子的表达下调,且形态上分化程度明显下降。因此,党参药材醇提物及潜在活性化合物可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干性,从而发挥造血改善功能。综上,本研究从多个维度建立了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评价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栽培、初加工及储藏方法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评价了党参饮片的化学质量。采用谱效关系研究的方法探究了与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功能相关的活性化合物:色氨酸、丁香苷、心叶山梗菜炔苷A、党参苷I、党参吡咯酯A、大花红景天Ⅳ、党参炔苷等,可作为党参药材的潜在生物活性标志物。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党参药材潜在活性化合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采用体外细胞模型对党参药材醇提物及潜在活性化合物的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功能进行了验证。因此,本研究阐释了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党参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王建霞[8](2020)在《轮钟花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轮钟花(Cyclocodon lancifolius(Roxburgh)Kurz)系桔梗科(Campanulaceae)轮钟花属(Cyclocodon)草本植物,主要生于我国云南、广西、四川和湖南等地,果实可食用,根可药用,根具有益气补虚、祛瘀止痛之效,民间常用治疗劳倦气虚乏力、跌打损伤、肠绞痛等。目前国内外关于轮钟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上,而轮钟花果实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无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究轮钟花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本文以轮钟花为研究对象,首次对轮钟花果实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根据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特性进行抑菌活性测定,以及对果实和根中部分化合物展开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果实的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W-40C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轮钟花果实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其化合物结构通过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从轮钟花果实中分离纯化到27个化合物,少量成分正在鉴定中,如化合物5、11和20待补充二维核磁数据,推测化合物5和11为不饱和脂肪酸类成分,化合物20包含两个成分,可能为炔苷和炔类成分。目前鉴定出17个成分,分别为香豆素(1)、豆甾醇(2)、α-菠甾醇(3)、9-(tetrahydropyran-2-yl)-non-trans-8-ene-4,6-diyn-3-ol(4)、芹菜素(6)、金圣草黄素(7)、浙贝素(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亚油酸甲酯(10)、木犀草素(12)、5-羟甲基糠醛(13)、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胞苷(15)、紫丁香苷(16)、甲基-O-α-D-呋喃果糖苷(17)、5-羟基-2-羟甲基吡啶(18)和党参炔苷(19)。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轮钟花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也首次从轮钟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果实中提取物及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药敏片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类、黄酮类、脂类、木犀草素、豆甾醇、α-菠甾醇和金圣草黄素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α-菠甾醇的抑菌活性最好,并开展了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其对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5μg/μL。对真菌类的白色念珠菌、青霉菌和黑曲霉菌的MIC分别为1.25、0.625和0.15625μg/μL。(3)果实与根中部分化学成分分析。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测定本文首次建立了HPLC测定轮钟花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在所测的6批果实中,数云南曲靖产的果实木犀草素含量较高,为2.80 mg/g,湖南吉首产轮钟花果实的木犀草素含量低,为1.33 mg/g。根中党参炔苷含量测定首次建立了HPLC法测定轮钟花根中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在此条件下,党参炔苷分离度良好,8批轮钟花根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2.41-8.63 mg/g,该方法可为建立轮钟花根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轮钟花果实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64种,以酸类、烃类、酯类和醇类为主,其中,水蒸气蒸馏法、索式提取法和超声辅助萃取法各确定果实中31、38和34种化合物,共同检出成分为9种。根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轮钟花根的挥发性成分以酸类、烃类、酯类和醇类为主。根的挥发性成分确定76种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法、索式提取法和超声辅助萃取法各确定根中24、45和39种化合物,3种方法提取出质量分数最高成分均为亚油酸。
陈晓琴[9](2019)在《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尖峰岭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亚健康问题、各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威胁着人类健康,究其原因是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与心理负荷加重等,使人们忽略了身体锻炼和日常饮食,致使亚健康人群居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诉求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养生,特别是保健养生和“治未病”的思想。2015年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康养旅游规划成果稿》是基于四川省内旅游资源和市场做详细分析后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条例,明确了康养旅游的目的和性质。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标准明确规定康养旅游标准示范基地包括康养核心区和康养依托区,且两区间要形成联动和依托,对周围功能基础设施给予基础保障[1]。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做研究,首先是对中医药文化基础理论的梳理。通过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中医药基本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也是后期康养景观空间布局规划的理论基础;其次再从养生文化、养生环境、养生资源到具体的中药养生和中医养生,重点阐述中医阴阳五行动态平衡观和“人”的整体观,坚持适度原则,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后期景观设计基于“人”的心理和身体的角度规划景观设计的依据。前部分主要作为指导康养景观的理论,后部分主要是利用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策略和应用途径表达,阐述中医药养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解释和阐明康养景观的类型和性质。梳理康养景观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内容,再结合前面的内容把中医药养生文化和康养景观进行融合并总结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康养旅游景观的设计策略,提炼不同的景观营造手法和空间设计类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以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主题实践于康养景观设计,从规划理念、空间营造和布局、康养旅游产品、主题景观设计和度假区内中医药业态项目等加以体现。通过上述研究使中医药养生文化与旅游景观设计结合,努力探索中医养生旅游专项规划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领域,为康养旅游景观和中医养身的业态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罗汉[10](2018)在《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对石台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利用情况、资源变化趋势等本底情况展开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可用于分析石台县药用植物的区系特点,发掘具有特色的中药材种类,制定区域内中药资源发展规划,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引入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所集成的“3S”技术,以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并为数据的有效采集提供保障。结果:通过110天的实地调查工作,我们采集标本1678号,共6000余份,鉴定出石台县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种;发现无距虾脊兰和浙江凤仙花两种安徽省植物新分布。基于样方调查结果,以黄精为例,估算出石台县野生多花黄精的蕴藏量达到159309kg。对石台县药用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可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泛热带和北温带特征较为显着,这也印证了石台县处于北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基于对石台县具有开发潜力的大宗药用植物资源、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以及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确定了几种适宜当地生产发展的药用植物;通过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致危原因,找出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根据石台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提出将石台县中药发展规划分为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和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的建议。结论:石台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当地拥有较多种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为促进石台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该县中药发展规划。
二、药用植物桔梗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用植物桔梗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概况 |
1.1 学科及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
1.2 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成效显着 |
1.3 教材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
1.4 中药资源学理论不断丰富 |
1.4.1 中药资源化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创建 |
1.4.2 分子生药学新兴学科不断创新发展 |
1.4.3 中药资源生态学与中药品质生态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的创建 |
1.4.4 药用植物保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的提出与创新实践 |
1.4.5 药用植物保护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
1.4.6 中药资源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
2 中药资源领域科学研究进展 |
2.1 全国中药资源调查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2.1.1 基本摸清了中药资源家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
2.1.2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服务于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与中药资源生产 |
2.1.3 构建覆盖全国的中药资源动态检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 |
2.2 中药材生产步入重视道地性、推行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
2.2.1 道地药材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引领中药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2.2.2 生态种植已成为提升药材品质和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模式 |
2.2.3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
2.2.4 药用动物资源研究与珍稀动物药替代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
2.2.5 药用矿物资源调查研究与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
2.3 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
2.3.1 生态因子与药材品质形成关联机制研究方兴未艾 |
2.3.2 药材采收加工过程资源性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逐步揭示 |
3 展望 |
3.1 进一步推动中药资源学理论创新,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 |
3.2 进一步加强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服务于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
3.3 进一步提升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水平,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
(2)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地概况 |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4.1 不同茬口培育 |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2.4.11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与小结 |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7.2 讨论与小结 |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
8.2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9.1 结果与分析 |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9.2 讨论与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展望 |
10.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桔梗的生物学特征 |
1.2 桔梗的药用化学成分 |
1.2.1 三萜皂苷类 |
1.2.2 黄酮类 |
1.2.3 酚类化合物 |
1.2.4 甾醇类化合物 |
1.2.5 多糖类化合物 |
1.2.6 其他 |
1.3 桔梗的药用价值 |
1.3.1 抗炎止咳平喘作用 |
1.3.2 降血糖血脂作用 |
1.3.3 治疗肿瘤的作用 |
1.3.4 对肝、肺的保护作用 |
1.3.5 抗肥胖作用 |
1.3.6 抗疲劳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3.8 其他药理学作用 |
1.4 桔梗多糖的的药用价值 |
1.4.1 桔梗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1.4.2 桔梗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
1.4.3 桔梗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1.4.4 桔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4.5 桔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1.4.6 桔梗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
1.4.7 桔梗多糖的抗辐射活性 |
1.4.8 桔梗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
1.5 桔梗多糖的提取方法 |
1.5.1 溶剂提取法 |
1.5.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5.3 超滤法 |
1.5.4 超声波强化法 |
1.5.5 酶解法 |
1.5.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6 桔梗多糖提取物中蛋白质的去除方法 |
1.7 桔梗多糖提取物的脱色方法 |
1.8 桔梗多糖的纯化方法 |
1.8.1 沉淀法 |
1.8.2 季铵盐络合法 |
1.8.3 制备性区域电泳法 |
1.8.4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
1.8.5 凝胶柱层析法 |
1.9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1.9.1 选题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1.9.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桔梗多糖的提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石油醚脱脂 |
2.2.2 热水浸出法 |
2.2.3 复合酶提取法 |
2.2.4 桔梗多糖各组分含量测定 |
2.3 热水法提取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热水法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2.4 复合酶法提取结果与分析 |
2.4.1 复合酶配比实验结果 |
2.4.2 复合酶辅助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3 复合酶法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桔梗多糖的纯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化学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桔梗多糖醇沉 |
3.2.2 蛋白质去除 |
3.2.3 去除色素 |
3.2.4 桔梗多糖的纯化 |
3.2.5 透析 |
3.2.6 多糖的红外光谱扫描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去除蛋白质结果 |
3.3.2 H_2O_2去色素结果 |
3.3.3 DEAE-52 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结果 |
3.3.4 Sephadex G-75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果 |
3.3.5 多糖的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桔梗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化学试剂 |
4.2 抗氧化实验方法 |
4.2.1 总还原力测定 |
4.2.2 ·OH清除效果测定 |
4.2.3 O_2~(2-)·清除效果测定 |
4.2.4 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测定 |
4.3 桔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分析 |
4.3.1 总还原力 |
4.3.2 ·OH清除能力 |
4.3.3 O_2~(2-)·清除能力 |
4.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药资源 |
1.1.2 国外背景 |
1.1.3 国内背景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路线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地形地貌 |
1.3.3 土壤及水文 |
1.3.4 社会经济 |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1.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
2.1.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
2.2 室内整理 |
2.2.1 植物标本的鉴定 |
2.2.2 文献整理 |
2.2.3 蕴藏量计算 |
2.2.4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急缓程度计算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
3.1.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现状 |
3.1.2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
3.1.3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统计分析 |
3.1.4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寒热药性与光生态类型统计分析 |
3.1.5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功效与生态类型统计分析 |
3.1.6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及蕴藏量统计分析 |
3.1.7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保护急缓程度分析 |
3.2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
3.2.1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分析 |
3.2.2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科属及生活型分析 |
3.2.3 曲阳县药用植物栽培现状 |
3.3 曲阳县植物资源的功能性分析 |
3.3.1 曲阳县药用植物功效分析 |
3.3.2 曲阳县农药植物种类分析 |
3.3.3 曲阳县饲料植物种类分析 |
3.3.4 曲阳县其他功能植物种类分析 |
3.3.5 曲阳县多功能植物种类分析 |
4 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2 曲阳县药用植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曲阳县被《中国药典》收录的100种药材蕴藏量统计 |
附表2 曲阳县农药植物种类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
1.2.1 华北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
1.2.2 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1.3 调控蓝色花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5 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引种驯化研究 |
1.5.2 种子繁殖研究 |
1.5.3 扦插繁殖研究 |
1.5.4 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2.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2.3 种子采集和制作标本 |
2.2.4 鉴定和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2.3.2 科属分析 |
2.3.3 生活型分析 |
2.3.4 花期分析 |
2.3.5 应用类型初步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蓝色野生花卉综合价值评价 |
3.1 评价对象 |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分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3.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依据 |
3.2.3 各项指标的赋分标准 |
3.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部分种类的繁殖技术研究 |
4.1 野生花卉种类的选择 |
4.2 两种耧斗菜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大叶铁线莲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党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其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党参属药用植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党参属药用植物的传统应用调查 |
第二节 党参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党参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党参药材化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一节 党参药材化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二节 不同栽培措施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 |
第三节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 |
第四节 不同储藏方法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 |
第五节 党参饮片的化学质量评价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谱效关系的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研究 |
第一节 党参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二节 党参药材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功能的评价 |
第三节 基于谱效关系研究探究党参药材的活性化合物 |
第四节 党参药材中潜在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 |
第五节 党参药材中潜在活性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党参药材及其潜在活性化合物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
第一节 党参药材及其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第二节 党参药材及其化合物对JURKAT E6-1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党参药材及其潜在活性化合物的造血改善功能的研究 |
第一节 党参药材及其化合物对造血干(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党参药材及其化合物对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总结与展望 |
中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轮钟花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轮钟花及其近缘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轮钟花属植物研究现状 |
1.2.1 轮钟花属植物简介 |
1.2.2 轮钟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3 轮钟花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1.3 金钱豹属植物研究现状 |
1.3.1 金钱豹属植物简介 |
1.3.2 金钱豹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3.3 金钱豹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2章 轮钟花果实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药材来源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轮钟花果实提取物及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药材及标准品来源 |
3.1.2 菌株来源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轮钟花果实提取物的制备 |
3.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提取物的结果测定 |
3.3.2 抑菌初筛结果 |
3.3.3 最小抑菌浓度的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轮钟花果实与根部分化学成分分析 |
4.1 HPLC测定轮钟花果实的木犀草素含量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方法与结果 |
4.1.3 小结与讨论 |
4.2 HPLC测定轮钟花根党参炔苷的含量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方法与结果 |
4.2.3 小结与讨论 |
4.3 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轮钟花果实和根的挥发性成分 |
4.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3.4 小结与讨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缩略词索引 |
附录B 化合物的碳氢谱图 |
(9)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尖峰岭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活方式与需求的转变 |
1.1.2 丰富的中医药材和周边旅游资源 |
1.1.3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
1.1.4 政策的扶持力度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课题创新性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相关概念和应用策略 |
2.1 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与价值 |
2.2 中医药文化基本概论 |
2.2.1 阴阳学说,互生互长 |
2.2.2 五行学说,相生相克 |
2.2.3 藏象学说,五脏坚固 |
2.2.4 经络学说,精脉合调 |
2.3 中医养生文化基础理论 |
2.3.1 中药养生 |
2.3.2 中医养生 |
2.3.3 养生文化 |
2.3.4 养生旅游资源 |
2.3.5 养生旅游产品 |
2.4 中医养生理论总结与应用 |
2.4.1 阴阳五行动态平衡 |
2.4.2 完整“人”整体观 |
2.4.3 人与自然统一观(景观生态学) |
2.4.4 预防治未病养生观 |
2.5 中医药文化在康养景观设计中的指导策略和应用途径 |
2.5.1 中医药文化与康养景观设计辩证关系 |
2.5.2 景观设计指导策略 |
2.5.3 景观设计应用途径 |
第三章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
3.1 康养旅游内涵 |
3.2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概念 |
3.3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四性” |
3.3.1 民众参与性 |
3.3.2 文化独特性 |
3.3.3 观赏舒适性 |
3.3.4 空间可达性 |
3.4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
3.4.1 景观功能规划与布局 |
3.4.2 项目功能与服务对象 |
3.4.3 项目业态与经营活动 |
3.4.4 自然生态与植物配置 |
3.4.5 景观形态与细节设计 |
第四章 基于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1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
4.2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4.3 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
4.3.1 康养景观表达设计中突出中医药文化主题 |
4.3.2 康养景观中基于中医“人”的心理角度的文化表达 |
4.3.3 突出康养旅游景观规划和功能空间设计要求 |
4.3.4 康养景观设计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规划 |
4.4 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总结 |
4.4.1 阴阳五行应用 |
4.4.2 符号元素提炼 |
4.4.3 艺术参照手法 |
4.4.4 心境涂染意境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尖峰岭中医药康养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区位 |
5.1.2 现状分析 |
5.1.3 基地SWOT分析 |
5.1.4 尖峰岭中药材种植分析及建议 |
5.2 尖峰岭中医药康养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
5.2.1 项目定位及设计理念 |
5.2.2 功能划分布局 |
5.2.3 交通组织规划 |
5.2.4 景观空间结构 |
5.2.5 景观植物配置 |
5.2.6 景观节点设计 |
5.3 尖峰岭康养旅游景区中中医药文化的表达路径 |
5.3.1 功能规划的表达路径 |
5.3.2 业态设置的表达路径 |
5.3.3 活动策划的路径表达 |
5.3.4 中医养生的表达路径 |
5.3.5 细节符号的表达路径 |
5.4 中医药养生文化在现代康养旅游景观设计的传承策略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石台县自然概况 |
1 地形地貌 |
2 气候特征 |
3 土壤类型 |
4 水文条件 |
5 植被概况 |
第二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分布与蕴藏量调查 |
1 调查时间及路线 |
1.1 踏查阶段 |
1.2 调查阶段 |
2 调查方法 |
2.1 文献调查 |
2.2 线路调查 |
2.3 样方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石台县药用植物生态分布 |
3.2 安徽省植物新纪录 |
3.3 石台县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计算 |
第三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
1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
1.1 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
1.2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
2 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 |
2.1 药用种子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
2.2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第四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 |
1 石台县大宗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
2 石台县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
3 石台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及利用分析 |
第五章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 |
1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
1.1 国家级保护植物 |
1.2 其他稀有植物 |
2 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境特征研究 |
2.1 铁皮石斛的分布 |
2.2 铁皮石斛的生境特征研究 |
2.3 讨论 |
3 石台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探究 |
3.1 石台地区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评价研究 |
3.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物种保护的基础 |
3.3 建立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 |
第六章 石台县中药资源发展规划建议 |
1 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 |
2 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 |
3 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 |
4 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 |
结语 |
1 调查结果 |
2 区系研究 |
3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石台县药用植物名录 |
四、药用植物桔梗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段金廒,宿树兰,严辉,郭盛,刘睿,刘圣金,赵明,吴启南. 中草药, 2021(17)
- [2]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复合酶提取桔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向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陶明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5]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D]. 王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7]党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其免疫调节和造血改善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高石曼.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轮钟花化学成分研究[D]. 王建霞. 吉首大学, 2020(02)
- [9]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尖峰岭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陈晓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D]. 罗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