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启蒙》开始的……(论文文献综述)
潘莉,石岸书[1](2021)在《阿Q的新变与低调的启蒙——改革初期跨媒介视野中的三个“阿Q”》文中研究说明在"五四"和鲁迅的时代,阿Q或许是从启蒙主义出发塑造的最为典型的被启蒙者形象,他象征了启蒙主义视野下典型的国民性。在改革初期,新启蒙主义伴随着"伤痕"潮流兴起,它通过将"新时期"叙述/想象为新的"五四",重新高扬人道主义和主体性话语,重建知识分子的主体性,迅速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富活力、最具影响力的思潮。①特别是围绕着1979年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1981年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而开展的隆重活动和广泛宣传,
王丽丽[2](2021)在《把康德的启蒙事业推进到底——福柯论启蒙与现代性》文中研究表明福柯的启蒙论述以对康德的短文《什么是启蒙》这一档案文本的话语分析为切入口。他先是将康德的启蒙问题置换成主体、真理和权力的关系问题,将处理问题的方式置换为考古学、谱系学和战略统筹三位一体的历史的-哲学的实践,完成了对理性和合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既而又将批判的锋芒对准塑造了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性的启蒙运动,并对受到启蒙运动历史性地决定的西方"自我"的本体论展开批判性的分析。在此当中,福柯所论及和体现的批判态度或曰哲学气质,定义了福柯的现代性概念。从思想史的视角观之,福柯是想重启康德当年未竟的启蒙事业,并努力将之推进到底。
赵珍,刘春勇[3](2021)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批判——以《狂人日记》阐释史为中心》文中提出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纵观百年《狂人日记》阐述史,其中交缠着政治、文化与百年间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变迁,是知识分子自我建构的一面镜子。通过史料梳理的方式,回溯20世纪80年代《狂人日记》的阐释史,剖析其中所寄寓的学者们的自我意识及其对现实的指向,尤其关注新启蒙思潮中提出关键性理论的研究者——王富仁、钱理群、汪晖的《狂人日记》研究,还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史。
余心彤[4](2021)在《五四时期启蒙思想传播的代际呈现 ——以《新潮》杂志为例》文中指出
张诗若[5](2021)在《少先队员阶梯式政治启蒙教育目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
刘亚群[6](2021)在《又一场对“启蒙者”的反思和祛魅——虹影《K—英国情人》新论》文中研究表明虹影的《K—英国情人》因在其设置的神秘东方文化背景下,文本表征呈现了一段具有跨国恋色彩的通奸故事,而使得跨文化、东西方文化冲突一度为这部小说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据此,过往的研究往往过于关注小说文本的跨文化发生背景以及作家本人的海外跨文化创作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聚焦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的深层含义。围绕"启蒙"话题,虹影站在五四运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和欧洲启蒙运动过去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时间线上,立身具有世界眼光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格局之中,以这个具有悲剧色彩和神秘主义意味的跨文化两性越轨情事回溯和重塑这段历史的同时,嵌入对"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全新认知和思考,达成新世纪海外作家继《伤逝》之后,对启蒙话题的再度关注和启蒙遗产的再度重审。
单静[7](2021)在《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宗教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现象,“宗教热”和“宗教复辟”趋势逐步深化。因此,对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宗教伦理及思想进行新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中蕴含的宗教批判思想也为后世对资本主义宗教进行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当代社会,为处理好宗教与现代化的矛盾,就需要对霍克海默的宗教批判理论进行整体性分析。本文以五章内容对霍克海默的宗教批判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研究。第一章“绪论”,对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霍克海默、以及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论述了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宗教及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主要对宗教的基本概念和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宗教的概念和功能进行简要阐述;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对新教改革对宗教的影响、笛卡尔的工具理性对宗教的冲击、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抨击、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宗教进行的驳斥、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对宗教的批判等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缘起”,考察了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社会背景主要从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宗教哲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宗教哲学背景的分析包括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宗教合法化、宗教的私有化、宗教内容的世俗化以及拜物教的盛行四个部分;理论来源则主要从唯物主义的推动、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悲观主义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理论的启发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四章“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论述了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宗教批判的方法论。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内容主要从对资产阶级宗教的批判、对实用主义宗教的批判、对实证主义宗教的批判,以及霍克海默为首的法兰克福研究所成员们对宗教内容和形式的辩证重构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社会现象、文化商品、剥削手段、阶级界限和统治工具的宗教进行具体论述,并就宗教单薄、肤浅、遏制幸福的特性进行阐释,在极权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佐证下实现对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主要内容的研究。对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的方法论主要围绕其唯物主义辩证方法论即“确定性否定”进行。第五章“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评析”,具体分析评述了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特征和当代价值。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以一种辩证的形式呈现、根植于社会现实但并没有为现实提供慰藉。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包括某种意义上为宗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宗教的本质、重新诠释了上帝的存在问题、为防范宗教信仰向意识形态过渡提供了警示、对宗教信仰要立足于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启示、强调对宗教本质和宗教信仰的解释要与时俱进等。
孙颖[8](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谢小平[9](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绅”在现代文学是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历史的中间物”,乡绅形象因时空的区隔和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而呈复杂样态。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着力探析乡绅在现代文学里的复杂样态是如何建构与流变的。在此基础上,由形象建构、话语模式推及叙事伦理。由前所述,本文认为,乡绅书写以多元而复杂的风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就其文学史的意义而言,既在于它对“人”与人性内在的深度探寻,还在于它独特的美学品格给今日文学创作和研究以丰厚滋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论文主体五章以及结论。绪论部分首先陈述了选题来由及意义。其次,是对乡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概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关系”着手,分别从家庭、族群以及城乡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挖掘乡绅的多元面相及其身份复杂性。第二章重点从社会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着重探查乡绅与乡村秩序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三个维度上的互动。较之于前两章的动态考察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则试图沉静下来,从静态角度切入。通过不同创作视角的切近,探察乡绅的主体性身份与其背后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的关联;探察不同作家对乡土社会的整体感知,及其在乡绅形象差异化建构背后的个性化创作追求。在互文性参照中,探析现代乡绅形象书写的不同特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重在探析作家在文本创作里所持之叙事伦理。最后,我们结合前四章的研究内容,对现代文学的乡绅形象,及乡绅形象书写的社会意义,文学审美价值得失,作整体把握。为扩充研究的纵深视野,本文从文学史的纵向视野出发,爬梳文学发展脉络,进一步探讨了乡绅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的变体——新乡贤。结语部分,本文从文学史的视野出发,就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的艺术特性和价值意义等作了一定的归纳总结。
蒋飞燕[10](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从《启蒙》开始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启蒙》开始的……(论文提纲范文)
(1)阿Q的新变与低调的启蒙——改革初期跨媒介视野中的三个“阿Q”(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奂生及其“沉默” |
二、“父亲”及其圆珠笔 |
三、阿Q及其劳动 |
四、结 语 |
(2)把康德的启蒙事业推进到底——福柯论启蒙与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柯的“批判”与康德的“启蒙”的交会 |
二、启蒙问题及其福柯方案 |
三、考古学、谱系学和战略统筹 |
四、一个问题的思想史入口 |
五、重新激活现代性的态度或哲学气质 |
结论:将康德的启蒙事业推进到底 |
(3)20世纪80年代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批判——以《狂人日记》阐释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启蒙思潮下的《狂人日记》研究 |
二、“回到鲁迅那里去”———王富仁的鲁迅观 |
三、钱理群的《狂人日记》解读及自我精神探索 |
四、汪晖的阐释与“中间物”概念的解读 |
结语 |
(6)又一场对“启蒙者”的反思和祛魅——虹影《K—英国情人》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历史错位下的世界性相遇 |
二、心理错位下的颠覆性解读 |
三、身份错位下含混的“启蒙者” |
四、《伤逝》之后的启蒙重审 |
五、结语 |
(7)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外研究述评 |
2.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之处 |
1.研究的可行性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宗教及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 |
一、宗教的概念和功能 |
1.宗教的概念 |
2.宗教的功能 |
二、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 |
1.新教改革对宗教的冲击 |
2.笛卡尔的工具理性对宗教的影响 |
3.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抨击 |
4.弗洛伊德对宗教的驳斥 |
5.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对宗教的批判 |
第三章 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缘起 |
一、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1.社会历史背景 |
2.科学文化背景 |
3.宗教哲学背景 |
二、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 |
1.唯物主义的推动 |
2.叔本华形而上学悲观主义的影响 |
3.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的启发 |
第四章 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对资产阶级宗教的批判 |
1.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 |
2.作为文化商品的宗教 |
3.作为剥削手段的宗教 |
4.作为阶级界限的宗教 |
5.作为统治工具的宗教 |
二、对实用主义宗教的批判 |
1.单薄肤浅的宗教 |
2.遏制幸福的宗教 |
三、对实证主义宗教的批判 |
1.极权主义影响下的宗教 |
2.唯心主义作用下的宗教 |
四、宗教内容和形式的辩证重构 |
五、确定性否定的研究方法论 |
第五章 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评析 |
一、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特征 |
1.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 |
2.以一种辩证的形式呈现 |
3.根植于社会现实但并没有为现实提供慰藉 |
二、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
1.某种意义上为宗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2.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宗教的本质 |
3.特定角度上重新诠释了上帝的存在问题 |
4.为防范宗教信仰向意识形态过渡提供了警示 |
5.对宗教信仰要立足于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启示 |
6.强调了对宗教本质和宗教信仰的解释要与时俱进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9)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关系”场域下的乡绅 |
第一节 家庭“关系”中的乡绅 |
第二节 族群“关系”里的乡绅 |
第三节 城乡“关系”间的乡绅 |
第二章 乡绅书写与乡村秩序变迁 |
第一节 乡绅身份递变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乡绅文化嬗变与乡村文化秩序的变迁 |
第三节 乡绅功能转型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
第三章 多重乡绅形象的建构与乡村图景 |
第一节 文化权威生活其间的凋敝乡土 |
第二节 “自在”个体栖居的诗性家园 |
第三节 土豪劣绅逼迫下的动荡乡村 |
第四章 乡绅书写的多维话语模式与叙事伦理 |
第一节 启蒙话语背负着的家国伦理 |
第二节 民间话语言说中的民间伦理 |
第三节 阶级视域下的革命伦理 |
第五章 乡绅书写的价值与美学反思 |
第一节 乡绅书写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乡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
第三节 乡绅书写的美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从《启蒙》开始的……(论文参考文献)
- [1]阿Q的新变与低调的启蒙——改革初期跨媒介视野中的三个“阿Q”[J]. 潘莉,石岸书. 鲁迅研究月刊, 2021(10)
- [2]把康德的启蒙事业推进到底——福柯论启蒙与现代性[J]. 王丽丽.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5)
- [3]20世纪80年代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批判——以《狂人日记》阐释史为中心[J]. 赵珍,刘春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五四时期启蒙思想传播的代际呈现 ——以《新潮》杂志为例[D]. 余心彤. 安徽大学, 2021
- [5]少先队员阶梯式政治启蒙教育目标体系研究[D]. 张诗若. 西南大学, 2021
- [6]又一场对“启蒙者”的反思和祛魅——虹影《K—英国情人》新论[J]. 刘亚群. 华文文学, 2021(03)
- [7]霍克海默宗教批判理论研究[D]. 单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D]. 谢小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