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土资源》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周元,刘荣毅,夏朝娟,张鹤川[1](2021)在《青草沙水库围堤地基液化危害分析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草沙水库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江心水库,是上海以长江为原水的水质最好规模最大的饮用水与城市供水水源地,为上海"十一五"重点工程。青草沙地区浅部存在液化砂性土层,需要对围堤地基的液化危害土层进行治理,以确保工程的施工与运行安全。本文根据液化判别结果,对液化等级进行了分区,并对液化土层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各堤段的特点、位置、液化等级和液化土层分布,对各种常用的液化危害治理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推荐了最经济最适宜的液化危害治理方法,对青草沙水库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这些治理方法不仅经济效果好,而且围堤的地基液化危害和渗漏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为同类项目提供重要借鉴。
秦怡[2](2019)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资源量表示地下水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有利于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有利于为合理高效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生态及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下水资源量时,由于遥感数据属于大数据,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而作为真值数据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获取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数据量十分有限,这导致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常用的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方法是降低遥感数据尺度到与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但这又会导致遥感数据利用不够充分,且生成的模型的精度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保持遥感数据尺度不变,能够有效地匹配不同尺度的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文中以广东省为例,建立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且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广东省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的划分,以及广东省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本文提出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中利用多源(MODIS、TRMM、Landsat ETM+/OLI、SRTM等数据)、多时相(2004-2015年)、多尺度的遥感数据及图文资料提取与地下水相关要素(按其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的栅格数据。随后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使之与要素数据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和空间分辨率,以获取大数据学习样本。然后将学习样本输入神经网络进行多次学习,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学习样本,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文中利用两个级别的行政分区(地级市和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大行政分区(地级市)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52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6.4%,小于30%的数据占79.5%;小行政分区(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35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0.9%,小于30%的数据占79.6%。2、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解决了要素栅格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在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样本,并经过多次学习,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采用常用方法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的问题需要降低要素数据尺度到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基于常用方法,学习样本数量有限(仅252个),利用这些样本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比利用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精度更低。3、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各行政区中各个像元的地下水资源量值,该值可以反映各行政区域内部地下水资源量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弥补了一个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表示一个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的整体状况的不足。4、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制定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成功划定研究区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文中以2007年和2009年为例)。这种自然分区比行政分区能更好地反映各个要素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5、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可以实现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三个时间段内不同时相(以天为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对各时段内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高健[3](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指出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任平山[4](2007)在《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 ——以兜率天说法图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心柱窟是克孜尔拥有系统壁画数量最多的窟形,其图像结构非常稳定,是克孜尔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许多学者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窟图像构成是小乘说一切有部一佛一菩萨(弥勒)崇拜的反映。本文首先探讨了说一切有部对弥勒菩萨的态度。从与说一切有部相关的典籍中检索出有关弥勒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发现这个部派其实反对弥勒崇拜。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理论的两个方面——克孜尔的教派属性,以及弥勒菩萨的图像志。在探讨龟兹地区的佛教部派问题时,我们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情报收集,更在于对这些情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仍旧确认龟兹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在另一方面,通过对交脚菩萨造像的图像研究,笔者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窟中的兜率天说法菩萨不是弥勒,而是释迦。我们找到了释迦菩萨造像的先例,以及他在克孜尔石窟中存在的证据。依此,我们重新讨论了克孜尔中心柱窟内部不同图像的象征含义及图像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确立了一个新的读图程序——观众进入石窟,首先礼拜正壁龛像,然后从前壁释迦兜率天说法图开始阅读佛传,这中间掠过的券顶菱格代表了对人类存在与往事的追忆。这种读图程序来自对有部经藏阅读体验的模仿。克孜尔中心柱窟分为主室和后室两大空间,后室固定绘制以涅盘为主题的壁画,过去有观点认为这些图像是绕中心柱读图的一个过程。笔者从说一切有部佛学观点出发,认为后室涅盘图像是整个石窟图像阅读的终点,主室和后室的图像关系体现了说一切有部以“有为”、“无为”统摄一切法的思想。最后,我们发现克孜尔石窟壁画反映出对帝释天的重视,它代表了对龟兹国王护持佛法的肯定和期许。
陈格[5](2021)在《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区花园起源于欧美,至今依旧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社区花园”也逐渐频繁地出现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中。社区花园从19世纪起发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不仅是对城市绿地的有效利用,还意味着联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化空间,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词组。论文旨在探讨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其自身实现要素。首先,在梳理中外社区花园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社区花园是:由一群有组织的、具有某种社会联系的人共有共建的,以公共园艺为特征的绿色空间。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以“三生空间”为归纳逻辑,归纳了社区花园的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多元效益,从理论层面论证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当代社区花园成功案例的实例分析与调研走访,本文横向对比了其营造模式,梳理并总结了以充分的社区成员意愿为基础、全周期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更灵活的实现形式为途径的社区花园自身实现要素;并由设计者视角出发,提出了降低参与者门槛、健全可持续花园运营机制的营造策略,根据NbS理念推导了社区花园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可持续生长、资源循环利用与多功能复合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的推导,本文开展了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问卷结果肯定了受访者对社区花园的认可与需求,但此需求并不是绝对的;对此,作者于杭州首创并实践了“快闪花园”这一“短平快”的社区花园新形式,尝试降低社区花园的参与门槛,并得到良好反馈;结合杭州未来社区规划,本文对比总结了二者间生态性与教育性、技术性与社区特色风貌、服务性与便利性三方面的适配性。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推导总结了城市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付诸实践,希望为国内社区花园设计和营建提供借鉴。
李占云[6](2021)在《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也是我国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价值评价,提出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精神价值纳入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中,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构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江郎山景区进行整体价值评价实践应用,并得出景区整体价值分布图及景区保护建议。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认识风景名胜区,丰富了现有风景名胜区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分级划定及科学管理提供价值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将整体性思想运用于风景名胜区评价及保护实践中,创新性地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基于Cite Space量化分析已有的风景名胜区评价研究文献,发现大多是对景观资源进行分级评价应用于分级保护规划中,其结果弱化了历史、文化等内在精神价值,因此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2)构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丰富了现有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梳理大量文献,将精神价值纳入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中,利用层次分析法、1-9标度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权重,构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以期望评价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保护规划实践。(3)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应用,为其保护管理提供一些价值参考:基于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江郎山景区进行各因子赋值量化评价,按权重叠加并进行重分类分析,将江郎山景区划定为整体价值极高、高、一般、低、极低五级分区,最终根据整体价值评价结果提出景区保护建议。
颜冬铌[7](2020)在《行政允诺的审查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在最高人民法院及其行政审判庭发布的以行政允诺为主题的典型案例中,因对行政允诺理解和定位不一,法院在不同案件中构建了多种司法审查方法。在部分案件中,法院仍然在单方行政行为的基本框架中,或将行政允诺构建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类型化单方行政行为,或将行政允诺视为后续如行政奖励或行政调查等单方行政行为的前提阶段或做出依据,以展开审查;同时,在基本事实类似甚至相同的另一部分案件中,法院发展出了合同的审查方法,即在认为已经出现了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事实基础上,采用合同的判断框架并辅以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展开审查。合同的审查方法为民事法律规范在行政审判中的适用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逻辑入口,双阶理论可为此提供解释框架。不同的审查方法在适用条件以及审查规则上均具有差异。法院需在具体的个案中进行方法适用的判断以避免混同。
龚士良[8](2020)在《《上海国土资源》创刊40年简要回顾与刊文分析》文中提出1980年创刊的《上海地质》至今已40年整,改版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也即将满10年。对期刊发展历程作简要回顾,并初步分析所刊文献的计量特征。40年共出版153期,刊文2676篇,期刊被国内外20余家期刊网和文献检索系统收录,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并入选全国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
钟景就[9](2020)在《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文中研究指明《申报》在1872年创刊初期曾尝试刊登小说,但不久便停刊了,直到1907年才再次刊登小说。自1907年复刊小说以来,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了大量的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长篇创作小说在主旨上以批判官场、揭露政治黑暗较为多见,在体式上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非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中的《自由女》《绣衣盗》等作品虽用传统的通俗小说体式但有一些新的变化,具有创新性。非章回体小说中的《滑稽生》《缦卿小传》等作品尝试用现代小说模式进行创作,具有现代性意识。短篇创作小说主要以唤醒国民为目的,重视小说对时事的及时反映,同时也描摹社会风俗、民生百态,题材广泛,严肃性与趣味性并存。《申报》上刊载的翻译小说主要译自欧美国家,且多为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整体特色较为鲜明。翻译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大多难以确认身份,张春帆是可确认身份的译者中较有名气的一位。张春帆译作的发现有利于加深对张春帆的认识。《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中不乏意译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童话故事等世界名着中的篇章。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的小说作品,是晚清时期报刊小说的缩影,影响着晚清小说生态,促进了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
冯斐[10](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二、《国土资源》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资源》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青草沙水库围堤地基液化危害分析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水文条件 |
1.2 工程地质条件 |
2 场地液化危害分析 |
3 液化治理方法 |
4 工程方案比选与应用实效 |
4.1 治理方法比较 |
4.2 治理方法选择 |
4.3 合理性分析 |
5 结语 |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
1.2.2 机器学习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
3 数据及预处理 |
3.1 数据介绍 |
3.2 数据预处理 |
4 与地下水相关要素的选择及其信息获取 |
4.1 静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
4.1.1 高程、坡度 |
4.1.2 排水通道密度 |
4.1.3 地形湿度指数 |
4.1.4 地层岩性 |
4.1.5 断层密度 |
4.2 动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
4.2.1 降雨量 |
4.2.2 地表水体 |
4.2.3 植被 |
4.2.4 温度 |
4.3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 |
5.1 数据测量方法 |
5.2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的栅格化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神经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 |
6.1 学习样本 |
6.2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 |
6.3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
6.3.1 隐含层神经元数 |
6.3.2 学习速率 |
6.3.3 最大迭代次数 |
6.3.4 初始权重的范围 |
6.3.5 学习次数 |
6.4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实例 |
6.4.1 建模结果 |
6.4.2 模型检验 |
6.5 基于本研究方法与常用方法建模比较 |
6.5.1 基于常用方法建模的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 |
6.5.2 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
7.1 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划分自然分区 |
7.2 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9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介绍 |
教育经历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3)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概况 |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
一、新疆方志数量 |
二、新疆方志类型 |
三、新疆方志名称 |
四、新疆方志体例 |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
一、《出关志》 |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
三、道安《西域志》 |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
一、隋唐西域佚志 |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
一、宋元西域方志 |
二、明代西域方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
一、多收御制诗文 |
二、门类独特 |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
三、版本系统复杂 |
四、同书异名混乱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
二、新方志的兴起 |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一、设局修志未成 |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
二、编纂体例特点 |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方志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
一、西域古方志 |
二、清代方志 |
三、新疆乡土志 |
四、民国方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 ——以兜率天说法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 |
3. 龟兹佛教大小乘因素 |
3.1 史料 |
3.1.1 第一次排除 |
3.1.2 史料总表 |
3.1.3 第二次排除 |
3.1.4 重点史料分析 |
小结 |
3.2 考古发掘之弥勒文献 |
3.2.1 为弥勒请愿之文书 |
3.2.2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 |
4 兜率天上的释迦菩萨 |
4.1 兜率天与释迦菩萨像 |
4.2 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 |
4.3 克孜尔石窟中的兜率天菩萨 |
4.3.1 王冠 |
4.3.2 克孜尔第118 窟“释迦降兜率” |
4.3.3 克孜尔第110 窟释迦菩萨 |
4.3.4 中心柱主室前壁半圆端 |
5 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 |
5.1 作为佛传的兜率天说法图 |
5.2 理论的空间 |
5.2.1 说法佛陀与菩萨 |
5.2.2 有部的论点: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
5.2.3 有部的学习:现证 |
(1) 道谛无漏 |
(2) 神变 |
5.3 券顶空间 |
5.3.1 天相 |
5.3.2 菱格山峦 |
5.4 前后空间分割 |
5.4.1 主室和后室 |
5.4.2 恒有的有为法、常住的无为法 |
5.4.3 涅盘与因缘 |
6 功德与命运 |
6.1 帝释天因陀罗 |
6.2 克孜尔中心柱正壁 |
6.3 余论一:克孜尔第118 窟的帝释天 |
6.4 余论二:克孜尔第76 窟、第77 窟的帝释天 |
7. 结论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居民结构与需求的变化 |
1.1.2 “三生空间”失衡与“城市双修”微更新 |
1.1.3 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
1.1.4 美丽中国背景下浙江“大花园”建设规划 |
1.1.5 全国范围内“社区花园”建设数量增多 |
1.1.6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与案例分析法 |
1.4.2 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文献图谱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
1.4.4 实证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社区花园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2.1.2 社区花园形式发展 |
2.1.3 社区花园的界定 |
2.2 社区花园国外研究综述 |
2.2.1 西欧份地花园:由乡村兴起的权利争取有趣实验 |
2.2.2 美国社区花园运动:从社会关怀到自我实现 |
2.2.3 日本都市农园:创新技术与农耕需求的结合 |
2.2.4 新加坡花城建设:社区花园与城市名片打造 |
2.3 社区花园国内研究综述 |
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社区花园营建效益分析 |
3.1 国内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2 国外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3 基于“三生”理论的社区花园效益总结 |
4 国内外社区花园实例分析 |
4.1 国外典型社区花园创新案例 |
4.1.1 伦敦Northfield份地花园 |
4.1.2 圣地亚哥智慧农场与纽约103 街社区花园 |
4.1.3 温哥华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 |
4.1.4 日本花城建设与东京写字楼花园 |
4.1.5 新加坡绽放社区与自然社区 |
4.2 国内典型社区花园案例调研 |
4.2.1 上海社区花园:社区参与与城市更新 |
4.2.2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公园里的城市 |
4.2.3 杭州自发型社区花园:游击园艺行为 |
4.3 案例小结与归纳 |
5 社区花园要素归纳及设计原则推导 |
5.1 社区花园实践要素归纳 |
5.2 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
5.3 可持续的花园管理与运营 |
5.3.1 多方参与与多方共建 |
5.3.2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
5.3.3 全年性社区花园运营计划 |
5.4 “自然解决方案”下的花园设计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社区花园营建实践 |
6.1 针对上班族与高校学生的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 |
6.1.1 问卷内容及回收情况描述性统计 |
6.1.2 问卷受访者属性对受访者倾向的影响 |
6.1.3 问卷结果讨论与反思 |
6.2 快闪花园:短平快的社区花园热身 |
6.2.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2.2 项目营造过程 |
6.2.3 项目反思 |
6.3 幼儿园屋顶花园:社区花园与自然教育 |
6.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3.2 项目营造过程 |
6.3.3 项目反思 |
6.4 未来社区花园:与杭州未来社区规划适配性 |
6.4.1 疫情中社区花园所受到的影响 |
6.4.2 后疫情时代,杭州未来社区中的社区花园畅想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7.1.2 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与“三生”效益 |
7.1.3 社区花园的实现要素与设计原则 |
7.1.4 实践反思: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
1.1.1 风景名胜区评价意义重大 |
1.1.2 风景名胜区评价需重视整体性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1.2.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概况及基本思路 |
1.4.1 风景名胜区评价概况 |
1.4.2 研究基本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风景名胜区景源评价与整体价值研究综述 |
2.1 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综述 |
2.1.1 国内外景观资源评价 |
2.1.2 景源评价形式及方法 |
2.1.3 景源评价内容及指标 |
2.2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研究综述 |
2.3.1 整体价值相关研究内容 |
2.3.2 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 |
2.3 结论及启示 |
2.3.1 景源评价研究趋向综合化 |
2.3.2 景源评价重要性和局限性 |
2.3.3 研究启示 |
3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原则 |
3.1.1 构建方法 |
3.1.2 构建原则 |
3.2 整体价值评价指标选取 |
3.3 整体价值评价判断矩阵构建 |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4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 |
4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应用 |
4.1 江郎山景区整体概况 |
4.1.1 历史沿革 |
4.1.2 自然人文 |
4.1.3 评价及保护现状 |
4.2 江郎山景区景源价值评价 |
4.2.1 资源价值 |
4.2.2 环境水平 |
4.2.3 利用条件 |
4.2.4 规模范围 |
4.3 江郎山景区视觉景观价值评价 |
4.3.1 视域范围 |
4.3.2 观赏视距 |
4.3.3 醒目景观 |
4.4 江郎山景区生态价值评价 |
4.4.1 高程 |
4.4.2 坡度 |
4.4.3 坡向 |
4.4.4 水文 |
4.4.5 用地性质 |
4.5 江郎山景区历史价值评价 |
4.5.1 神话传说 |
4.5.2 名人事迹 |
4.6 江郎山景区文化价值评价 |
4.6.1 优良传统 |
4.6.2 精神信仰 |
4.7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 |
4.8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保护建议 |
4.8.1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分区保护 |
4.8.2 江郎山景区价值保护原则 |
4.8.3 景源价值与整体价值再探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结果 |
5.2 本文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点 |
5.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专家调查报告 |
附录Ⅱ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分级表 |
附录Ⅲ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分类表 |
附录Ⅳ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指标 |
附录Ⅴ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评分表 |
附录Ⅵ 作者简历 |
(7)行政允诺的审查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单方行政行为的方法展开审查 |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审查方法 |
1.行政允诺作为类型化单方行政行为 |
2.“促进发展”的合法性考量 |
(二)行政不作为的审查方法 |
1.行政允诺作为积极作为义务 |
2.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的展开 |
3.“违反法定职权”和“不抵触”的合法性标准 |
二、以合同的方法展开审查 |
(一)判断框架的构建 |
1.审查对象的确定 |
2.行政允诺作为合同要约 |
(二)审查依据的扩张:民事法律规范的引入 |
三、审查方法的比较与评析 |
(一)审查方法的混同 |
1.适用条件的区别 |
2.审查规则的差异 |
(二)以民事手段实现公法目标的司法审查之反思 |
1.判断框架两个层次的呈现 |
2.双阶理论的运用 |
四、结语 |
(8)《上海国土资源》创刊40年简要回顾与刊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发展简要回顾 |
1.1 创刊及其发展过程概况 |
(1)期刊创办与刊号变化 |
(2)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与编委会 |
1.2 封面设计与版式体例 |
(1)期刊封面 |
(2)版式体例 |
(3)出版印刷 |
1.3 栏目设置与名家访谈 |
2 期刊出版刊文分析 |
2.1 出版卷期与刊文数量 |
(1)出版期数 |
(2)刊文数量 |
2.2 文献计量特征 |
(1)刊文学科分类 |
(2)关键词频度 |
(3)作者群分布 |
(4)基金论文比 |
3 期刊网络数字发行与传播 |
3.1 期刊网与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
3.2 数字传播与下载引用 |
(1)数字传播 |
(2)下载引用 |
(3)索引转载 |
3.3 期刊评价与社会影响 |
4 结语 |
(9)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的总体形态 |
第一节 1907年之前《申报》刊载小说的历程 |
第二节 1907-1911年《申报》刊载小说的概况 |
第三节 晚清《申报》所刊小说体现的小说观念 |
第二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长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长篇创作小说的概貌 |
第二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章回体小说 |
第三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非章回体小说 |
第三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短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时事政治的反映 |
第二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社会民生的反映 |
第三节 短篇创作小说中的滑稽气质 |
第四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
第一节 晚清《申报》所刊翻译小说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张春帆及其翻译作品 |
第三节 晚清《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与名作意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申报》(1907-1911)刊载的小说目录 |
附录二 《申报》(1907-1911)长篇创作章回体小说回目 |
附录三 《申报》(1907-1911)所刊小说的广告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新资源理论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四、发生学理论 |
五、嵌入式理论 |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
一、总体发展脉络 |
二、发展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维度分析 |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
二、指标评价模型 |
三、指标赋权处理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国土资源》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草沙水库围堤地基液化危害分析与治理研究[J]. 周元,刘荣毅,夏朝娟,张鹤川. 上海国土资源, 2021(04)
-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D]. 秦怡. 浙江大学, 2019(02)
- [3]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4]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 ——以兜率天说法图为中心[D]. 任平山. 中央美术学院, 2007(05)
- [5]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D]. 陈格. 浙江大学, 2021(01)
- [6]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D]. 李占云. 浙江大学, 2021(01)
- [7]行政允诺的审查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J]. 颜冬铌.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0(06)
- [8]《上海国土资源》创刊40年简要回顾与刊文分析[J]. 龚士良. 上海国土资源, 2020(03)
- [9]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D]. 钟景就. 暨南大学, 2020(04)
- [10]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