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鸭产蛋期能量需求研究

绍兴鸭产蛋期能量需求研究

一、绍兴麻鸭产蛋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操勇清[1](2019)在《六个品种蛋鸭生产性能比较分析及与产蛋量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对绍兴鸭、马踏湖鸭、金定鸭、褐色蛋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六个品种蛋鸭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卵抑制剂基因(Ovoinhibitor,OIH)和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 hormone,GnIH)基因作为蛋鸭产蛋量相关候选基因,与金定鸭产蛋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蛋鸭选育提供参考数据并揭示与蛋鸭繁殖相关的分子机制。相关结果如下:(1)绍兴鸭8个体尺指标均最大,且体重、半潜水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盆骨宽极显着高于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P<0.01)。六个品种间宰前体重、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差异不显着(P>0.05),马踏湖鸭胸肌率极显着高于除绍兴鸭之外的四个品种(P<0.01),金定鸭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间体尺及屠宰性相关性有所差异。结论:绍兴鸭体型较大,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体型较小;金定鸭屠宰性能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间体尺及屠宰性能呈现不同相关性规律。(2)产蛋量:金定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开产较早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着(P<0.01),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各个时期产蛋量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300d产蛋量分别达到167.71±0.31枚、168.00±0.26枚,500d产蛋量分别达到345.93±0.88枚、354.08±0.74枚;本试验六个品种蛋鸭开产日龄与较长一段时间内产蛋量显着或极显负相关(P<0.05或P<0.01),其中褐色蛋鸭开产日龄与72周龄产蛋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本试验六品种蛋鸭产蛋率曲线相似,呈S形,且从产蛋初期到产蛋高峰期耗时短,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长。蛋品质:六个品种蛋鸭蛋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绍兴鸭74.91±0.81g、马踏湖鸭74.81±0.93g、褐色蛋鸭72.53±0.70g、金定鸭 72.50±0.70g、江西山麻鸭 69.55±0.82g、福建山麻鸭 67.88±0.62g。绍兴鸭、马踏湖鸭、褐色蛋鸭蛋壳强度和厚度极显着高于江西山麻鸭(P<0.01)。褐色蛋鸭和马踏湖鸭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极显着高于金定鸭(P<0.01)。六个品种中,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产蛋性能优势明显;蛋鸭的开产日龄与较长一段时间内产蛋量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本试验六个品种蛋鸭产蛋率曲线相似,且均具有较好的产蛋性能;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蛋重较小,不同品种蛋鸭的蛋品质有其各自优势性状,未表现出绝对优势。(3)OIH基因:本研究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在金定鸭OIH基因上检测到7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分别为第2外显子C469T、A517G,第 4 外显子 G2344A、T2363C、C2385T,第 9外显子 C5749T、G5801A,其中 C469T、A517G、G2344A、T2363C、C5749T 为错义突变。7 个位点均产生三种基因型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中C496T、A517G、G2344A、T2363C 为中度多态位点(0.5>PIC>0.25),C2385T、C5749T、G5801A 为低度多态位点(PIC<0.25)。位点 G2344A 与 T2363C、C2385T 与 C5749T为完全连锁不平衡。与金定鸭不同时期产蛋量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469T对金定鸭开产日龄和不同时期产蛋量有显着影响(P<0.05);A517G、C2385T、C5749T、G5801A对金定鸭开产日龄有显着影响。GnIH基因:本研究在金定鸭GnIH基因第2外显子上检测到4个多态位点,分别为 G1946A、T1949C、C2089T 和 T2218C,其中 G1946A、C2089T 为错义突变。4个位点均产生三种基因型,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为中度多态位点(0.5>PIC>0.25)。位点G1946A、T1949C、T2218C两两完全连锁不平衡。与金定鸭不同时期产蛋量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2089T对金定鸭72周产蛋量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OIH和GnIH基因可作为与家禽产蛋性能相关的候选基因。

姚颖[2](2018)在《不同鹅品种产蛋、就巢行为观察比较》文中研究说明鹅产蛋性能低下是阻碍鹅产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研究已发现,鸡的产蛋就巢行为与产蛋量密切相关,但鹅的产蛋与就巢行为是否影响其产蛋性能至今尚未见有系统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产蛋量明显不同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卡洛斯鹅为研究对象,采用视频自动采集系统,观察鹅只产蛋与就巢行为,并研究鹅就巢过程中卵巢形态学和激素分泌变化,分析就巢行为与产蛋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旨在了解不同鹅品种产蛋与就巢规律差异,不仅可为针对就巢性状采用有效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今后开展高产鹅选育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解不同鹅品种产蛋行为特性差异,经观察发现不同品种母鹅产前均具有寻巢、巢位选择和筑巢行为。整个产程包括产前趴窝、努责产蛋、产后休息三个阶段。不同鹅品种具有不同的产蛋时间偏好性,浙东白鹅和四川白鹅产蛋时间偏好性较强,而卡洛斯鹅产蛋时间较分散。不同鹅品种连产长度和产蛋间歇长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卡洛斯鹅的平均连产长度(19.15天)显着高于浙东白鹅(14.07天)和四川白鹅(12.14天),产蛋间歇长度(4.73天)显着低于浙东白鹅(80.97天)(P<0.05),总的来说,产蛋量与连产性关系密切,因此连产性状可用于肉鹅产蛋辅助选育指标。2、为了解不同鹅品种就巢行为特性差异,经观察,不同鹅品种就巢行为表现相似,但就巢各时期表现差异明显。就巢中期采食饮水频次减少,体重体温降到最低点。四川白鹅母鹅就巢持续时间约49天,显着高于其他两鹅种(P<0.05)。同时对试验期内就巢鹅和非就巢鹅产蛋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卡洛斯就巢鹅平均产蛋量(13.86)显着低于非就巢鹅平均产蛋量(26.92)(P<0.05),而就巢性对四川白鹅产蛋量影响不显着(P>0.05)。浙东白鹅随着就巢次数增加,产蛋量反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并非所有鹅品种可通过剔除就巢鹅来提高鹅群产蛋量。3、为探明就巢期内鹅卵巢形态学变化,以产蛋和就巢各时期的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观察卵巢形态变化。结果显示,从产蛋期到就巢期卵巢体积逐渐变小,直径由9.38cm降低至3.61cm,皱缩程度加深。由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结果可知,随着就巢的进行,卵巢萎缩退化程度加剧,闭锁卵泡数目增多。4、为阐明鹅就巢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RL、AMH、DβH、P450scc基因在浙东白鹅不同繁殖周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RL、AMH和DβH就巢期表达量显着高于产蛋期(P<0.05)。其中,PRL和DβH在下丘脑,垂体,卵巢中均表达,PRL在垂体中高表达,AMH只在卵巢中表达。相反地,产蛋期P450scc在卵巢和垂体中高表达,表达量显着高于就巢各时期(P<0.05)。同时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鹅品种就巢期血清中相关生殖激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就巢期PRL和AMH激素含量显着高于产蛋期(P<0.05)。相反地,就巢期鹅血清中FSH、PROG和LH激素含量很低。上述结果表明,PRL和AMH对鹅就巢行为的调控起主要作用,该结果提示在生产中可通过内、外环境的改变,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降低就巢的发生。综上所述,不同鹅品种产蛋和就巢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随着连产时间延长,鹅产蛋量随之增加,但是随着就巢时间延长,并非所有鹅产蛋量随之降低。在就巢过程中PRL和AMH激素对鹅就巢行为的调控起主要作用。

陆曼[3](2017)在《光照对蛋鸭昼夜行为节律的影响及遗传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三穗鸭蛋鸭为研究对象,行为学研究采用Media Record软件对其昼夜节律行为跟踪记录,运用Observer XT软件进行定义分析。生理学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统糠含量日粮、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光照强度三种条件刺激下的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和行为反应。遗传学研究利用混合DNA池法和直接测序技术对Cry1基因和Bmal1基因进行SNP多态位点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Cry1基因和Bmal1基因在心、肝、肾、胸、腿、脑、眼7个组织3中外界条件处理下的差异表达,探讨基因影响产蛋鸭生物节律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统糠日粮含量的增加,鸭昼夜节律行为中的5种小行为变化各异,睡眠行为、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轻微减少,转而产后休息行为轻微增加。且产蛋量减少,蛋重降低,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减少;随着光照时长的增加,睡眠行为减少,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和产后休息行为先增加后减少,于17hL:7hD处理时达到最高峰。且产蛋量、蛋重、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于17hL:7hD处理时达到最高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睡眠行为减少幅度较小,觉醒行为和寻巢行为相对保持稳定,产蛋行为和产后休息行为小幅度增加,于1100lx处理时达到最高峰。且产蛋量、蛋重、三种弄颜色蛋的数量都呈现先增加趋势,于1100lx处理时达到最高峰。研究5种行为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显示,睡眠行为与觉醒行为、觉醒行为与寻巢行为、寻巢行为与产蛋行为、产后休息行为与睡眠行为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产后休息行为与觉醒行呈不显着正相关关系(R=0.19,P>0.05),产蛋行为与产后休息行为呈极显着正相关(R=1,P<0.01)。寻巢行为与睡眠行为呈显着负相关(R=-0.46,P<0.05)。2.皮质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蛋鸭在不同统糠含量日粮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趋势;在不同光照时长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中间稍有波动;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血浆皮质酮浓度变化总趋势为降低。表明高统糠含量日粮(10%统糠含量)和增加光长(17L:7D)、增加光强(1100 lx)可以降低产蛋期三穗鸭鸭的应激。3.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三穗鸭Cry1基因第6外显子和第七内含子共存在4处SNP位点,mRNA的序列突变前、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al1基因第一外显子存在2处SNP位点,mRNA的序列突变前后无差异,可认为是同义突变。SSCP分析结果表明,三穗鸭Bmal1基因启动子区有三种基因型,定义为A、B、C三型。4.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显示,蛋鸭Cry1基因在肾和眼组织的表达量最高,Bmal1基因在脑和眼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不同统糠日粮含量、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光照强度三种条件下,Cry1基因和Bmal1基因组织表达差异不同,不仅表现为各自在不同的组织表达量的不同,而且在相同组织中两基因的表达量也不同,且Bmal1基因在不同组织相对于Cry1基因较稳定。这些均与其负反馈调节功能相适应,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

蒋桂韬[4](2017)在《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湖南省蛋鸭养殖较多的主要为攸县麻鸭、绍兴麻鸭、山麻鸭和荆江麻鸭等小体型品种,以小规模的传统地面圈养为主,在蛋鸭生产中应掌控好影响其产蛋的几个主要因素。一、品种因素兼用品种年产蛋150个左右,蛋用品种年产蛋在220260个,经选育的品种300个以上。因此,为获高产,应选择优良品种,如绍兴鸭、攸县麻鸭、山麻鸭、荆江麻鸭和金定鸭等。

罗欢,陈胜昌,杨胜林,孙晓慧,徐雨晴,王清峰[5](2016)在《三穗鸭产蛋中期(23~37周龄)能量、粗蛋白及钙需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选用刚进入产蛋中期(23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三穗母鸭324只,采用3×3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随机分为9组,分别饲喂相对应不同ME、CP及Ca梯度水平日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0.50、11.00、11.50 MJ/kg;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7.00%、18.00%、19.00%;钙(Ca)水平分别为2.80%、3.30%、3.80%。结果表明:产蛋中期(2337 W)三穗鸭ME、CP和Ca需要量分别为ME(k J/d)=801.12BW0.75+65.69△W+10.87E;CP(g/d)=2.61BW0.75+8.58△W+0.27E;Ca(g/d)=0.27BW0.75+0.08△W+0.05E,该阶段三穗鸭的ME、CP和Ca维持需要分别是:801.12 k J/BW0.75、2.61 g/BW0.75和0.27 g/BW0.75,该阶段日粮中ME、CP和Ca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0.98 MJ/kg、18.17%和3.47%。

管雪婷[6](2014)在《野鸟源LPAIV、HPAIV对家鸭和野鸭的感染特性分析及AIV传播方式的研究》文中认为野鸟尤其是以雁鸭类为主的水禽(鸭和鹅)是禽流感病毒(AIV)的天然宿主库,几乎所有亚型的AIV都已在世界范围内的野鸟尤其是野生水禽体内分离出,而高致病性禽流感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一般也都来源于野鸟或水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Ⅳ)曾给世界养禽业带来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一直受到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密切关注,虽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Ⅳ)致病性较低,但存在异常广泛,大部分LPAⅣ能够在水禽体内长期适应却不发病,在种群内或种群间长期循环存在,易发生基因重组、变异、宿主易感性改变,甚至有转变为HPAⅣ的潜在危险,因此由其带来的损失亦不容忽视。水禽包括鸭是携带和传播AIV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可长时间的带毒并向外界排毒,具有潜在感染其他宿主的危险,而AIV对水禽的致病力也已经发生明显改变,因此研究AIV对水禽的致病性和病毒传播方式以及水禽AIV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确定家鸭及野鸭在HPAⅣ(?)LPAⅣ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明确LPAⅣ和HPAⅣ的传播方式,验证科学界对迁徙野鸟在H5N1AⅣ传播机制探讨中所作的“跳跃式和接力式”传递方式的假设,本研究选取两株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arganey/SanJiang/160/2006(H5N2)(简称H5N2SJ160)和A/Mallard/SanJiang/162/2006(H6N2)(简称H6N2SJ162)分别以106EID50的剂量,通过自然孔(眼、咽、鼻、泄殖腔)对幼龄(2周龄等)家鸭(SPF绍兴麻鸭)及野鸭(绿头鸭)进行感染,观察感染鸭临床症状、病毒排出和复制、组织器官损伤、血清抗体转阳情况,判断病毒对鸭的感染和致病力,确定LPAⅣ传播方式及鸭在LPAⅣ传播中的作用。本研究还构建了两株LPAⅣ感染阳性状态下(血清抗体阳性)的幼龄(5周龄)家鸭模型,进行一株野鸟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Bar Headed Goose/Qinghai/3/05(H5N1)(简称H5N1BHG05)的感染试验研究,感染剂量为105EID5o,通过自然孔(眼、咽、鼻、泄殖腔)接种,观察感染鸭临床症状、病毒排出和复制、组织器官损伤、血清抗体转阳情况,以确定野鸟携带或感染的低致病力毒株是否可以抵抗HPAIV对家鸭进行感染,同时,分别以105EID50和106EID50进行HPAIV A/Bar Headed Goose/Qinghai/3/05(H5N1)对幼龄(3周龄等)及亚成体(13周龄)家鸭和野鸭的感染性试验,观察感染鸭临床症状、病毒排出和复制、组织器官损伤、血清抗体转阳情况,判定病毒致病性,从而探讨家鸭甚至野鸭在流感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正确定位家鸭及野鸭在AIV综合防控中的角色。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野鸟源LPAIV H5N2SJ160对1日龄、2周龄SPF幼龄家鸭(绍兴麻鸭)和幼龄绿头鸭均呈现低致病性,临床症状轻微,无死亡。病毒易感性与幼龄鸭日龄和宿主的种类有关,2周龄的SPF家鸭和绿头鸭比1日龄的鸭对病毒更敏感,SPF家鸭比绿头鸭对病毒更敏感。2.野鸟源LPAIV H5N2SJ160和H6N2SJ162对2周龄SPF幼龄家鸭(绍兴麻鸭)均呈低致病性,临床症状轻微,无死亡。试验鸭以泄殖腔排毒为主,排毒量较高,排毒时间较长(最长可达10dpi)。病毒仅能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两个器官组织中较高水平复制,仅对少数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损伤。3.2周龄SPF幼龄家鸭对病毒H5N2SJ160口H6N2SJ162均敏感,染毒后既可排出病毒,又可进行病毒水平传播,提示自然状态下,特别是在高度集群密切接触时,易于发生个体间病毒的传播,在两个亚型LPAⅣ传播中可起到一定作用。病毒在2周龄SPF鸭消化道内比呼吸道内更能优先复制,推断该两株病毒的传播更符合口泄口传播的方式。4.2周龄SPF幼龄家鸭同亚型(H5N2)组和异亚型(H6N2)组的LPAⅣ超前免疫均可改变H5N1亚型HPAⅣ对鸭的感染,临床症状、病毒排出与复制、病理组织损伤、血清抗体检测情况各有不同,其中,同亚型(H5N2)组超前免疫要优于异亚型(H6N2)组,可更有效地抵抗H5N1亚型HPAⅣ的感染。异亚型(H6N2) LPAⅣ组感染家鸭排毒率更高,排毒量更大,更适合完成HPAⅣ的长距离传播,在HPAⅣ的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本研究为国内首次通过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野鸟感染H5N1后相对于家禽感染会有更长的潜伏期和病程的推测,也将进一步支持科学界对迁徙野鸟在H5N1传播机制探讨中所作的“跳跃式和接力式”传递方式的假设。5.野鸟源HPAⅣ H5N1BHG05对不同周龄(幼龄和亚成体)的SPF家鸭和绿头鸭致病性不同,病毒虽可在不同周龄、不同种类鸭体内多个器官高水平复制,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但致病性与水禽年龄、宿主类型有关。相同日龄的SPF家鸭和野鸭(绿头鸭)对HPAⅣH5N1BHG05感染情况为SPF鸭比绿头鸭更易感,幼龄家鸭比亚成体家鸭更易感,其中对3周龄SPF幼龄家鸭致病性最强,死亡率最高,可达100%;对13周龄亚成体绿头鸭致病性相对最低。6周龄SPF幼龄家鸭排毒最强(最高病毒滴定可达102.03EID50/0.1mL),13周龄亚成体绿头鸭排毒时间与13周龄亚成体SPF家鸭一致(最长可达7天以上),但HPAⅣ传播与LPAⅣ有所不同,虽具有直接接触感染的能力,但个体间病毒传播能力稍差。6.1周龄和2周龄SPF幼龄家鸭对病毒H5N1BHG05并不敏感,不排出病毒,也不具有病毒传播作用。3-6周龄SPF幼龄家鸭病毒感染后具有明显的排毒现象(最高病毒滴定可达102.03EID50/0.1mL),也可进行病毒水平传播(同居感染对照组鸭可自然感染病毒),推测在AIV病毒传播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而13周龄亚成体鸭感染病毒后不明显发病,但可微量的排出病毒(13周龄亚成体SPF家鸭可达10105EID50/0.1mL),羽髓中亦有病毒存在(13周龄亚成体绿头鸭可达101.25EID50/0.1mL),所以在HPAⅣ传播的过程中意义可能同样重大。7.野鸟源HPAⅣ H5N1BHG05试验感染幼龄鸭及亚成体鸭后以呼吸道排毒为主,排毒量较高,排毒时间较长,证明病毒在呼吸道内比消化道内更能优先复制,推断该株病毒的传播更符合口口传播的方式。8.本研究构建了家鸭和野鸭模仿自然感染HPAⅣ(H5N1BHGO5)和LPAⅣ(H5N2SJ160和H6N2SJ162)的实验室模型,为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感染奠定了一定基础。

魏立民,孙瑞萍,林哲敏,谭树义,黄丽丽,王峰,郑心力[7](2013)在《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添加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个能量添加水平(10.8、11.3和11.8MJ/kg)和3个蛋白质添加水平(17.0%、19.0%和21.0%)。选用16周龄的金定蛋鸭432只,随机分为9组,即试验1组(10.8 MJ/kg、17.0%)、试验2组(10.8 MJ/kg、19.0%)、试验3组(10.8 MJ/kg、21.0%)、试验4组(11.3MJ/kg、17.0%)、试验5组(11.3MJ/kg、19.0%)、试验6组(11.3MJ/kg、21.0%)、试验7组(11.8MJ/kg、17.0%)、试验8组(11.8MJ/kg、19.0%)和试验9组(11.8MJ/kg、21.0%),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90d。结果表明:①日粮中能量的添加水平显着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而对采食量和料蛋比的影响均无显着影响(P>0.05);②日粮中蛋白质的添加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P>0.05);③在本试验添加水平范围内,能量和蛋白质的互作效应未对蛋鸭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P>0.05)。综合认为,在海南地区产蛋期蛋鸭能量添加水平11.3 MJ/kg,蛋白质添加水平17.0%效果较好。

马维英[8](2013)在《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绍兴鸭为试验对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胆碱,研究其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卵巢、输卵管形态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调节脂类代谢的作用机理,筛选出胆碱适宜的添加剂量,为胆碱的合理研发及其在蛋鸭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刚进入产蛋期的绍兴鸭540只,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8只。第I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第II、III、IV、V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750、1000mg/kg的胆碱。预饲1周,试验饲养20周。试鸭全程采用笼养,自由饮水。记录试鸭每天的蛋重、产蛋数量、畸形蛋数量和重量,统计产蛋率、平均个蛋重、日产蛋重、料蛋比、畸形蛋率。试验结束时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肝脏和胸肌中粗脂肪、胆固醇、脂肪酸含量,蛋中粗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间平均蛋重随着饲粮胆碱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且试验组显着的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250mg/kg)组的日产蛋重和Ⅴ组(1000mg/kg)的畸形蛋率最低,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显着(P<0.05);各组间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着差异(P>0.05)。(2)饲粮胆碱水平对试鸭蛋黄颜色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随着饲粮胆碱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蛋壳厚度Ⅲ (500mg/kg)组显着高于Ⅰ(0mg/kg)、Ⅳ (750mg/kg)(P<0.05),其他两组无显着差异;各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有增加的趋势。(3)饲粮不同胆碱水平对绍兴鸭卵巢、卵泡、输卵管形态发育指标并无显着影响(P>0.05);优势卵泡总重Ⅱ (250)组显着高于Ⅰ(0mg/kg)、Ⅴ (1000mg/kg)组(P<0.05),其他两组无显着差异。(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胆碱显着降低了试验鸭肝脏、胸肌中粗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各组间肝体比和胸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5)随着饲粮胆碱水平的提高蛋中胆固醇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6)饲粮添加胆碱显着降低了试验鸭肝脏、胸肌中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P<0.01),显着升高了试验鸭肝脏、胸肌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P<0.01)。(7)饲粮不同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血浆中胆碱(Ch)含量、脂肪酶活力(LPS)、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血清磷脂(PL)、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含量(T-CHO)、碱性磷酸酶活性(AKP)没有显着影响。(8)综合考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最佳添加水平为500mg/kg胆碱,即可满足产蛋期绍兴鸭对胆碱的需要量。由此可知,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胆碱可提高蛋鸭平均蛋重、降低蛋黄颜色,降低蛋鸭肝脏、胸肌中胆固醇和粗脂肪的含量,以及蛋中胆固醇的含量,提高蛋中粗脂肪的含量,影响肝脏和胸肌中不同脂肪酸的比例。

翁文盛,曾文权[9](2012)在《蛋鸡的生理特性及提高产蛋率的技术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养鸡业的发展,蛋鸡产蛋量的高低一直是养鸡户所关心的问题,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增加养殖户的养鸡收入具有重要意义。1生理特性蛋鸡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正常的日照条件下,其产蛋期大致可分为始产期、主产期(产蛋高

林映才,蒋守群[10](2009)在《蛋鸭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蛋消费国和贸易国,蛋鸭年饲养量3亿~4亿只,年产鸭蛋300万吨左右,总产值约400亿元左右。我国蛋鸭产业规模虽然巨大,但产业技术领域的研究仍落后,蛋鸭产业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目前蛋鸭营养需要研究非常少,蛋鸭的营养标准数据十分匮乏,导致蛋鸭饲养标准的制订工作严重滞后。美国NRC(1994)、日本农林水产省(1992)、法国AEC(1993年)等出台的鸭

二、绍兴麻鸭产蛋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绍兴麻鸭产蛋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六个品种蛋鸭生产性能比较分析及与产蛋量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鸭资源概述
        1.1 我国家鸭种质资源现状
        1.2 鸭种质资源的保护
        1.3 我国鸭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2 蛋鸭生产性能研究进展
        2.1 体尺、屠宰性能研究进展
        2.2 产蛋量研究进展
        2.3 蛋品质研究进展
    3 鸭产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3.1 OIH基因研究进展
        3.2 GnIH基因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六个品种蛋鸭体尺及屠宰性能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管理
        1.2 测定指标
        1.3 仪器设备与测定方法
        1.4 统计结果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体尺差异比较
        2.2 体重体尺相关性分析
        2.3 屠宰性能差异比较
        2.4 屠宰性能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体重体尺差异比较
        3.2 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
        3.3 屠宰性能差异比较
        3.4 屠宰性能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六个品种蛋鸭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饲养管理
        1.3 仪器设备与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蛋量差异比较
        2.2 产蛋量相关性分析
        2.3 产蛋率曲线
        2.4 蛋品质差异比较
        2.5 蛋品质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产蛋量差异比较
        3.2 产蛋量相关性分析
        3.3 产蛋率曲线
        3.4 蛋品质差异比较
        3.5 蛋品质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OIH、GnIH基因多态性及与金定鸭产蛋量关联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鸭群
        1.2 数据和血样采集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
        1.5 鸭基因组DNA提取
        1.6 引物设计
        1.7 PCR扩增
        1.8 试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定鸭PCR产物检测
        2.2 直接测序与基因分型
        2.3 金定鸭产蛋量相关性状SNPs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2.4 金定鸭产蛋量相关性状SNPs连锁不平衡分析
        2.5 金定鸭OIH基因SNPs位点对不同时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2.6 金定鸭GnIH基因SNPs位点对不同时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金定鸭OIH基因与不同时期产蛋量的相关性
        3.2 金定鸭GnIH基因与不同时期产蛋量的相关性
    4 小结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不同鹅品种产蛋、就巢行为观察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家禽行为学研究现状
    2 家禽产蛋行为研究
        2.1 家禽产蛋行为特性研究
        2.2 家禽连产特性研究
        2.3 家禽产蛋行为内分泌调控
    3 家禽就巢行为研究
        3.1 家禽就巢行为特性研究
        3.2 影响就巢行为的因素
    4 家禽生殖系统解剖学观察及微组织结构研究进展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鹅品种产蛋行为观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场地
        1.2 试验时间
        1.3 观察内容及测定指标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鹅品种产蛋行为观察比较
        2.2 不同鹅品种连产性状比较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鹅品种就巢行为观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场地
        1.2 试验时间
        1.3 试验仪器及试剂
        1.4 观察内容及测定指标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就巢行为观察
        2.2 不同生殖周期不同品种鹅体重体温变化
        2.3 不同鹅品种就巢性对产蛋量的影响
        2.4 浙东白鹅不同繁殖周期卵巢变化
        2.5 不同鹅品种产蛋就巢时期体内生殖激素变化
        2.6 浙东白鹅不同繁殖周期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鹅品种一般就巢行为特性比较
        3.2 不同鹅品种就巢性对产蛋量的影响
        3.3 浙东白鹅不同繁殖周期卵巢形态、内分泌激素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光照对蛋鸭昼夜行为节律的影响及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中国养鸭现状
    3 三穗鸭品种概述
    4 鸭行为学简介
        4.1 行为学简介
        4.2 家禽行为学简介
        4.3 鸭行为学研究
        4.4 国外鸭行为学研究
        4.5 国内鸭行为学研究
        4.6 昼夜节律研究
        4.7 结语
    5 舒适度研究
        5.1 应激概述
        5.2 关于动物福利指标的评价
    6 Cry1基因、Bmal1基因研究进展
        6.1 Cry1基因研究进展
        6.2 Bmal1基因研究进展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三穗鸭昼夜节律行为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
        1.2 实验方案
        1.3 实验行为定义
        1.4 实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鸭昼夜节律行为时间分配
        2.2 三穗鸭各个昼夜节律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2.3 三穗鸭延迟序贯综合分析
    3. 结果讨论
        3.1 三穗鸭昼夜节律行为时间分配
        3.2 不同统糠日粮含量变化对三穗鸭昼夜节律行为的影响
        3.3 不同光照对三穗鸭昼夜节律行为的影响
        3.4 各个行为之间关联分析
第三章 三穗鸭不同条件应激皮质酮浓度变化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条件
        1.3 血浆皮质酮浓度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三穗鸭Cry1基因、Bmal1基因多态性分析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溶液配制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DNA提取
        2.2 DNA纯度和浓度检测
        2.3 DNA池的构建
        2.4 基因引物设计
        2.5 PCR扩增
        2.6 PCR产物回收
        2.7 基因克隆
        2.8 基因克隆筛选
        2.9 基因克隆测序
        2.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3.2 PCR扩增结果
        3.3 基因序列分析
        3.4 SSCP结果
        3.5 Cry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6 Bmal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4.1 Cry1基因多态性
        4.2 Bmal1基因多态性
第五章 三穗鸭Cry1基因与Bmal1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总RNA提取
        2.2 RT-PCR合成cDNA第一链
        2.3 PCR引物设计和扩增条件优化
        2.4 荧光定量PCR的表达分析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和分析
        3.1 RNA的纯度与完整性
        3.2 荧光定量PCR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3.3 溶解曲线与假阳性
        3.4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Cry1基因的组织表达
        4.2 关于Bmal1基因的组织表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品种因素
二、环境因素
    1. 温度
    2. 光照
三、季节因素
四、健康因素
    1. 卫生消毒要到位
    2. 做好疾病防疫工作

(5)三穗鸭产蛋中期(23~37周龄)能量、粗蛋白及钙需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地点
    1.2 试验日粮
    1.3 饲养管理
    1.4 代谢试验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代谢能、粗蛋白和钙水平对产蛋中期三穗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2.2产蛋中期三穗鸭日粮能量、粗蛋白及钙的需要量
3 讨论
    3.1 日粮代谢能、粗蛋白和钙对产蛋中期三穗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3.2 产蛋中期三穗鸭能量、粗蛋白和钙的需要量
4 小结

(6)野鸟源LPAIV、HPAIV对家鸭和野鸭的感染特性分析及AIV传播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禽流感概述
1.2 禽流感病毒
    1.2.1 禽流感病毒概述
    1.2.2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分布
    1.2.3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1.3 野鸟与禽流感
    1.3.1 野鸟与禽流感病毒的分布
    1.3.2 野鸟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1.3.3 野鸟H5N2、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1.4 水禽与禽流感病毒
    1.4.1 水禽与禽流感病毒的分布与传播
    1.4.2 水禽与禽流感病毒的进化
    1.4.3 禽流感病毒对水禽的致病性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HPAIV H5N1BHG05对1-6周龄SPF幼龄家鸭感染的比较研究
摘要
2.1 材料
    2.1.1 病毒株
    2.1.2 试验动物
    2.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病毒的增殖和纯化
    2.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2.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2.2.4 1-6周龄SPF家鸭感染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2.3.2 1-6周龄SPF家鸭感染HPAIV H5N1BHG05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
    2.3.3 病毒H5N1BHG05在鸭体内的排出与复制
    2.3.4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4 讨论
    2.4.1 HPAIV H5N1BHG05对幼龄SPF家鸭的致病性分析
    2.4.2 幼龄SPF家鸭感染HPAIV H5N1BHG05最佳时间的选择
    2.4.3 不同周龄幼龄鸭在H5N1亚型AIV传播中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野鸟源LPAIV H5N2SJ160 对1日龄、2周龄幼龄家鸭和野鸭感染能力的初步研究
摘要
3.1 材料
    3.1.1 病毒株
    3.1.2 试验动物
    3.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病毒的增殖和纯化
    3.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3.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3.2.4 野鸭(绿头鸭)感染前血清抗体检测
    3.2.5 SPF家鸭及野鸭(绿头鸭)的感染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3.3.2 野鸭(绿头鸭)感染前血清抗体检测
    3.3.3 感染鸭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
    3.3.4 病毒在鸭体内的排出与复制
    3.3.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3.4 讨论
    3.4.1 LPAIV H5N2SJ160对幼龄鸭的致病性分析
    3.4.2 SPF雏鸭感染LPAIV H5N2SJ160最佳时间的选择
    3.4.3 不同日龄幼龄鸭在LPAIV H5N2SJ160传播中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两株野鸟源LPAIV H5N2SJ160和H6N2SJ162对2周龄SPF家鸭的感染特性研究
摘要
4.1 材料
    4.1.1 病毒株
    4.1.2 试验动物
    4.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病毒的增殖和纯化
    4.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4.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4.2.4 2周龄SPF家鸭感染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4.3.2 感染鸭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
    4.3.3 病毒在鸭体内的排出与复制
    4.3.4 剖检与组织器官病理变化
    4.3.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亚型LPAIV对2周龄SPF家鸭的致病性分析
    4.4.2 LPAIV阳性SPF雏鸭感染HPAIV H5N1BHG05最佳时间的选择
    4.4.3 LPAIV传播方式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LPAIV阳性幼龄(5周龄)家鸭对HPAIVH5N1BHG05感染特性研究
摘要
5.1 材料
    5.1.1 病毒株
    5.1.2 试验动物
    5.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病毒的增殖和纯化
    5.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5.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5.2.4 SPF家鸭感染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5.3.2 感染鸭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
    5.3.3 病毒在鸭体内的排出与复制
    5.3.4 剖检与组织器官病理变化
    5.3.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5.4 讨论
    5.4.1 LPAIV阳性幼龄鸭对H5N1亚型HPAIV感染的致病性分析
    5.4.2 H5N1亚型HPAIV传播方式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HPAIV H5N1BHG05对幼龄(3周龄)及亚成体(13周龄)SPF、家鸭及野鸭(绿头鸭)的致病性比较研究
摘要
6.1 材料
    6.1.1 病毒株
    6.1.2 试验动物
    6.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病毒的增殖和纯化
    6.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6.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6.2.4 SPF家鸭(绍兴麻鸭)及野鸭(绿头鸭)感染试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6.3.2 不同周龄鸭感染HPAIV H5N1BHG05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
    6.3.3 病毒在鸭体内的排出与复制
    6.3.4 剖检与组织器官病理变化
    6.3.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6.4 讨论
    6.4.1 HPAIV H5N1BHG05对SPF家鸭与野鸭感染的致病性分析
    6.4.2 水禽年龄、宿主种类与HPAIV的感染分析
    6.4.3 H5N1亚型HPAIV的持续循环存在与传播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项目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能量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的互作效应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日粮能量水平对产蛋期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期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3.3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期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8)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综述
    前言
    1.1 胆碱的研究概况
        1.1.1 胆碱的结构与功能
        1.1.2 胆碱的来源
        1.1.3 胆碱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
    1.2 胆碱在家禽营养和生产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胆碱在鸡营养和生产中的研究
        1.2.2 胆碱在鸭营养和生产中的研究
        1.2.3 胆碱缺乏及过量对家禽的影响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饲粮添加胆碱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卵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1.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2.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试验结果
        2.2.1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2.2.2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蛋品质的影响
        2.2.3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生殖器官发育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2.3.2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蛋品质的影响
        2.3.3 不同胆碱水平对绍兴鸭卵巢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
        2.3.4 绍兴鸭胆碱需要量的探讨
    2.4 结论
第三章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1.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3.1.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试验结果
        3.2.1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肝脏、胸肌中胆固醇、粗脂肪的含量的影响
        3.2.2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蛋中胆固醇、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2.3 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肝脏、胸肌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3.2.4 饲粮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与分析
        3.3.1 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肝脏、胸肌组织中胆固醇、粗脂肪含量及比例的影响
        3.3.2 饲粮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肝脏、胸肌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3.3.3 饲粮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3.4 饲粮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蛋中胆固醇、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待研究的问题
    4.1 结论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蛋鸡的生理特性及提高产蛋率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理特性
2 营养需要
    2.1 能量需要
    2.2 蛋白质需要
    2.3 钙的需要
3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措施
    3.1 选好雏鸡
    3.2 分段饲养
    3.3限制饲养
    3.4控制光照

四、绍兴麻鸭产蛋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六个品种蛋鸭生产性能比较分析及与产蛋量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研究[D]. 操勇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不同鹅品种产蛋、就巢行为观察比较[D]. 姚颖. 扬州大学, 2018(12)
  • [3]光照对蛋鸭昼夜行为节律的影响及遗传效应分析[D]. 陆曼. 贵州大学, 2017(04)
  • [4]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J]. 蒋桂韬. 湖南农业, 2017(01)
  • [5]三穗鸭产蛋中期(23~37周龄)能量、粗蛋白及钙需要的研究[J]. 罗欢,陈胜昌,杨胜林,孙晓慧,徐雨晴,王清峰. 饲料工业, 2016(19)
  • [6]野鸟源LPAIV、HPAIV对家鸭和野鸭的感染特性分析及AIV传播方式的研究[D]. 管雪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7]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J]. 魏立民,孙瑞萍,林哲敏,谭树义,黄丽丽,王峰,郑心力. 中国畜牧兽医, 2013(12)
  • [8]饲粮添加胆碱水平对绍兴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的影响[D]. 马维英.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9]蛋鸡的生理特性及提高产蛋率的技术措施[J]. 翁文盛,曾文权. 浙江畜牧兽医, 2012(06)
  • [10]蛋鸭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A]. 林映才,蒋守群. 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 2009(总第24期)

标签:;  ;  ;  ;  

绍兴鸭产蛋期能量需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