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一、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成乐[1](2021)在《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人群横断面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对老年人认知与体内VD水平及炎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利用Aβ1-42诱导PC12细胞建立体外AD模型,探讨VD对AD细胞模型的抗炎机制,为认知障碍的抗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1.认知度调查在山西省太原市采用流行病学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小店区、晋源区6个区的老年人口分布密集社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判得分后筛选出MCI组,同时选取同期社区认知正常的健康人群,根据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为匹配因素进行筛选。2.样本量计算样本量的确定根据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公式计算,根据20102013中国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报道老年人的VD缺乏率为39.15%、α=0.05、β=0.10、OR=2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N=176对,考虑到数据缺失的可能,确定样本量为180对,即360人。3.血样采集及检测前处理收集被调查老年人晨起空腹血样,收入5 ml EDTA抗凝采血管中,立即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并在-80℃冰箱中储藏。4.血浆25(OH)D3水平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25(OH)D3、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目前国际推荐的VD缺乏程度分类标准为:25(OH)D3<10 ng/m L(<25nmol/L)为严重缺乏、<20 ng/m L(<50nmol/L)为缺乏、2129 ng/m L(5272nmol/L)为不足、≥30 ng/m L(≥75nmol/L)为充足。第二部分: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1.研究对象在前期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被纳为病例组的180例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D缺乏与否(25(OH)D3水平<20 ng/m L)将纳入调查者分为VD充足组与VD缺乏组。2.血样采集及检测前处理收集被调查老年人晨起空腹血样,收入5 ml EDTA抗凝采血管中,立即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并在-80℃冰箱中储藏。第三部分:1,25(OH)2D3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20μM Aβ1-42诱导PC12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20μM Aβ1-42)、1,25(OH)2D3低剂量组(1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1,25(OH)2D3中剂量组(10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及1,25(OH)2D3高剂量组(100 n M1,25(OH)2D3+20μM Aβ1-42)。CCK-8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生化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率,ELISA检测细胞IL-1β、IL-18含量,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第四部分: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机制研究采用si RNA转染技术抑制Caspase-1蛋白的表达,设立对照组、模型组(20μM Aβ1-42)、Caspase-1-si RNA组(50 n M Caspase-1-si RNA+20μM Aβ1-42)、NC-si RNA组(50 n M NC-si RNA+20μM Aβ1-42)、1,25(OH)2D3剂量组(100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Caspase-1-si RNA+1,25(OH)2D3剂量组(50 n M Caspase-1-si RNA+100n M 1,25(OH)2D3+20μM Aβ1-42)。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生化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率,ELISA检测细胞IL-1β、IL-18含量。结果:第一部分: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本次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社区老年人360例,平均年龄在(73.06±5.53)岁,其中女性181人(50.3%),男性179人(49.7%),根据Mo CA得分情况,将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分为正常组(n=180)及MCI组(n=180)。对两组老年人Mo CA总分及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后发现,MCI组在Mo CA总分、视空间、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回忆及定向力上得分均低于正常(Normal Control,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两组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后发现,NC组和MCI组在性别(P=0.916)、年龄(P=0.342)以及教育程度(P=0.070)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均衡可比。在其他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方面,两组间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病例对照研究所调查的360名老年人25(OH)D3平均浓度为14.43(11.58,18.17)ng/m L,其中25(OH)D3水平严重缺乏者16例(4.4%),缺乏者271例(75.3%),不足者39例(10.9%),充足者34例(9.4%),缺乏及严重缺乏者占比高达79.7%。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25(OH)D3水平分别为14.78(11.81,20.46)ng/m L和14.16(11.31,17.38)ng/m L,将两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之后发现,认知障碍组25(OH)D3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中位数为6.66 pg/m L(5.96 pg/m L,7.41 pg/m L),其中NC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6.12 pg/m L(5.58 pg/m L,6.68 pg/m L),MCI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7.20 pg/m L(6.63 pg/m L,7.95 pg/m L),与NC组相比,MCI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炎症因子IL-18水平中位数为229.88 pg/m L(206.63 pg/m L,259.42 pg/m L),其中NC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14.51 pg/m L(186.61 pg/m L,247.63 pg/m L),MCI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46.92 pg/m L(222.5pg/m L,277.11 pg/m L),与NC组相比,MCI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的认知Mo CA总评分及各个认知维度得分与其25(OH)D3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57,P<0.001。与认知各个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抽象及回忆的认知维度中,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121,P=0.022;r=0.131,P=0.013。IL-1β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40,P<0.001,IL-18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34,P<0.001。与认知各个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各个认知维度中,均与二者呈负相关。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收入水平、BMI和VD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其中糖尿病(OR=1.987,95%CI:1.0543.744)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为认知的危险性因素;收入水平(OR=0.823,95%CI:0.6840.990)、BMI(OR=0.687,95%CI:0.5130.918)和VD(OR=0.366,95%CI:0.2490.538)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为认知的保护性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以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炎症因子IL-1β水平在Q2、Q3、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分别为得分在Q1者的4.221倍、7.848倍与12.619倍(Q2:OR2=4.221,95%CI2:2.0318.773;Q3:OR2=7.848,95%CI2:3.74016.465;Q4:OR2=12.619,95%CI2:5.88927.040)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18水平在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为得分在Q1者的3.373倍(Q4:OR2=3.373,95%CI2:1.7366.55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以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炎症因子IL-1β水平在Q2、Q3、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分别为得分在Q1者的4.221倍、7.848倍与12.619倍(Q2:OR2=4.221,95%CI2:2.0318.773;Q3:OR2=7.848,95%CI2:3.74016.465;Q4:OR2=12.619,95%CI2:5.88927.040)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18水平在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为得分在Q1者的3.373倍(Q4:OR2=3.373,95%CI2:1.7366.553)。第二部分: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在前期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被纳为病例组的180例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D缺乏与否(25(OH)D3<20 ng/m L)将纳入调查者分为VD充足组与VD缺乏组。对两组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后发现,VD充足组和VD缺乏组在一般调查数据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择的180名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中位数为6.39pg/m L(5.77 pg/m L,7.36 pg/m L),其中VD充足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5.58 pg/m L(5.05 pg/m L,6.12 pg/m L),VD缺乏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6.61 pg/m L(5.85 pg/m L,7.56 pg/m L),与VD充足组相比,VD缺乏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总体炎症因子IL-18水平中位数为222.56pg/m L(187.57 pg/m L,255.62 pg/m L),其中VD充足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185.98pg/m L(172.64 pg/m L,208.49 pg/m L),VD缺乏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28.66 pg/m L(201.83,257.93 pg/m L),与VD充足组相比,VD缺乏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纳入研究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体内血浆25(OH)D3水平与炎症因子IL-1β及IL-18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IL-1β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68,P=0.025;血浆25(OH)D3水平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57,P<0.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四分位数为因变量,以VD状态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VD缺乏者的高炎症因子水平发生风险是VD充足者的4.066倍(Q4:OR2=4.066,95%CI2:1.6549.995),未见VD缺乏与炎症因子IL-1β之间存在相关联系。第三部分:1,25(OH)2D3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20μM Aβ1-42与1、10、100 n M 1,25(OH)2D3干预剂量进行后续的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27)0.01)。与模型组比,1、10、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有显着提高(P<0.05或P<0.01)。AO/EB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死亡率显着增加(P(27)0.01)。与模型组相比,1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有所降低,10 n M 1,25(OH)2D3与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降低更为明显(P<0.05或P<0.01)。100 n M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较1 n M 1,25(OH)2D3与10 n M 1,25(OH)2D3干预组降低更为显着(P(27)0.01、P(27)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增多(P(27)0.01),与模型组相比,1 n M、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降低(P(27)0.01),其中100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LDH释放率与IL-1β、IL-18分泌水平较1 n M和10 n M改善作用显着增强(P(27)0.01,P(27)0.05)。通过对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蛋白荧光强度高(P(27)0.01);与模型组细胞相比,1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ASC蛋白荧光强度无显着差异(P(29)0.05),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降低(P<0.05),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两种蛋白荧光强度显着减弱(P(27)0.01);在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中降低较1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1)。模型组细胞相比,1 n M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NLRP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29)0.05),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1 n M和10 n M 1,25(OH)2D3组Pro-Caspase-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29)0.05),100 n M 1,25(OH)2D3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3个干预组细胞ASC、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较1 n M和10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5或P(27)0.01)。第四部分: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机制研究通过对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蛋白荧光强度高(P(27)0.01);与Aβ1-42组细胞相比,Caspase-1-si RNA组细胞ASC蛋白荧光强度无显着差异(P(29)0.05),1,25(OH)2D3干预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细胞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显着减弱(P(27)0.01);在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中降低较1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两种蛋白荧光强度较强(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5或P(27)0.01)。与Aβ1-42组细胞相比,NLRP1、ASC蛋白在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Pro-Caspase-1蛋白在Caspase-1-si RNA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Caspase-1与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1)。与Caspase-1-si RNA干预组相比,NLRP1、ASC蛋白在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干预组中相比NC-si RNA干预组降低更为明显(P(27)0.01);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中较Caspase-1-si RNA干预组表达较低(P(27)0.05)。AO/EB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细胞死亡率显着增加(P(27)0.01)与Aβ1-42组相比,Caspase-1-si RNA组、1,25(OH)2D3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红色荧光减少,细胞死亡率降低(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红色荧光强(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增多(P(27)0.01)。与Aβ1-42组相比,Caspase-1-si RNA组、1,25(OH)2D3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细胞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降低(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IL-1β分泌水平低于Caspase-1-si RNA组(P(27)0.05)。结论:1、本研究所调查的360名太原市6社区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及严重缺乏者比例为79.7%,不足者比例为8.3%,充足为17.8%;老年人MCI患者血浆25(OH)D3水平显着低于正常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且认知水平与血浆25(OH)D3水平呈正相关;老年人MCI患者血浆IL-1β与IL-18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老年人,且认知水平与血浆IL-1β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患糖尿病是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收入水平与VD水平是认知的保护性因素,正常偏胖体型较消瘦者认知更好,老年人血浆高水平的IL-1β与IL-18是认知障碍的发生的危险因素。2、VD缺乏组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水平高于VD充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障碍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IL-1β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且VD缺乏是认知障碍老年人血浆炎症因子IL-18高水平的危险因素。3、Aβ1-42能够诱导的PC12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现象,1,25(OH)2D3能通过抑制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发生焦亡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使用si RNA抑制Caspase-1的表达会抑制焦亡关键成孔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膜的破损与LDH、IL-1β、IL-18的成熟与释放。

王旭[2](2021)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候、影像特征及转归的风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神经心理学特征、结构影像特征,寻找a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危险因素,探索aMCI患者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评价人口学因素与临床信息、中医证候、认知功能对aMCI转归的影响。方法:研究一:纳入275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C,n=99),aMCI组(n=147),AD(n=29)。进行一般资料与临床信息采集、神经心理学评价、中医证候评估,并对上述项目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aMCI患者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评估aMCI和AD的危险因素。研究二:纳入119例受试者,分为NC组(n=45),aMCI组(n=60),AD(n=14),进行头颅核磁薄层扫描,利用FreeSurfer 6.0进行全脑平均皮质厚度和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分割测量,并对体积进行校正。比较三组全脑平均皮质厚度、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的差异,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皮质厚度、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区分NC与aMCI、aMCI与AD的诊断性能。研究三:对142例aMCI受试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时点为基线、6个月、12个月、24个月,在每个观察时点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分析aMCI患者中医证候变化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12个月及24个月随访结束时,aMCI患者根据结局转归情况分为三组:保持认知情况平稳组(平稳组)、逆转为认知正常组(逆转组)、进展为痴呆组(进展组)。比较基线时平稳组、逆转组、进展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认知功能、中医证候要素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寻找aMCI结局转归的风险因素。结果:1.(1)AD组年龄高于NC组(P=0.037);aMCI组(P=0.001)、AD组(P=0.009)受教育年限显着低于NC组;aMCI组吸烟人数比例显着高于NC组、AD组(P<0.05);NC组、aMCI组有兴趣爱好的比例显着高于AD组(P<0.05)。(2)除MCI-ADL外,所有量表得分三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3)aMCI组MMSE总分与肾虚(b=-0.135,P=0.031)、气虚(b=-0.106,P=0.036)负相关,MMSE分项中的语言得分与脾虚负相关(b=-0.037,P=0.009),连线测试-A完成时间与阳亢正相关(b=1.862,P=0.034),MCI-ADL得分与气虚负相关(b=-0.573,P=0.029)。AD组画钟测试得分与髓减负相关(b=-0.213,P=0.047),连线测试-A完成时间与髓减正相关(b=7.371,P=0.015),ADL 得分与脾虚(b=2.010,P=0.006)、火毒正相关(b=3.689,P=0.007)。(4)以“NC组”和“aMCI组”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54,95%CI 1.016-1.093,P=0.005)、受教育年限(OR=0.831,95%CI0.758-0.911,P<0.001)、吸烟(OR=2.343,95%CI 1.157-4.746,P=0.018)、髓减(OR=1.090,95%CI 1.002-1.186,P=0.046)与 aMCI 有显着相关性。以“NC 组”和“AD 组”为因变量,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OR=1.080,95%CI 1.011-1.156,P=0.022)、髓减(OR=1.392,95%CI 1.163-1.667,P=0.000)、痰浊(OR=0.698,95%CI0.569-0.857,P=0.001)、血瘀(OR=0.702,95%CI 0.518-0.951,P=0.023)与 AD 有显着相关性。2.(1)左侧海马体积、右侧海马体积、总海马体积、左侧杏仁核体积、右侧杏仁核体积、总杏仁核体积、全脑平均皮质厚度在NC组、aMCI组、AD组之间逐渐减小(P<0.01)。(2)aMCI组MMSE总分与总海马体积呈正相关(b=0.001,P=0.005),与总杏仁核体积、皮质厚度无显着相关性;延迟故事回忆得分与总海马体积呈正相关(b=0.003,P=0.000),与总杏仁核体积、皮质厚度无显着相关性;BNT-30得分与皮质厚度呈正相关(b=18.99,P=0.005),与总海马体积、总杏仁核体积无显着相关性;连线测试-A完成时间与总杏仁核体积呈负相关(b=-0.035,P=0.025)。(3)全脑平均皮质厚度区分NC与aM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22、0.683;区分aMCI与AD的AUC为0.77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83、0.857。左、右侧海马体积和总海马体积区分NC与aMCI时,AUC分别为0.731、0.727、0.728,敏感性分别为 0.432、0.727、0.682,特异性分别为 0.915、0.661、0.729;区分 aMCI 与 AD 时,AUC分别为0.821、0.872、0.854,敏感性分别为0.898、0.780、0.797,特异性分别为0.714、0.929、0.857。左、右侧杏仁核体积及总杏仁核体积区分NC与aMCI的AUC分别为0.710、0.683、0.688,特异性分别为0.831、0.864、0.932,敏感性分别为0.523、0.500、0.386;区分 aMCI 与 AD 时,AUC 分别为 0.850、0.840、0.849,敏感性分别为0.797、0.712、0.695,特异性分别为 0.857、0.929、0.929。3.(1)80例aMCI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试验,49例aMCI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试验。80例aMCI患者随访12个月,共13例(16.25%)进展为痴呆(进展组),11例(13.75%)逆转为正常(逆转组),56例保持平稳(70.00%)(平稳组)。49例aMCI患者随访24个月,共17例(34.69%)进展为痴呆(进展组),10例(20.41%)逆转为正常(逆转组),22例(44.90%)保持平稳(平稳组)。(2)延迟故事回忆(OR=0.680,95%CI 0.506-0.914,P=0.011)、ADL(OR=33.132,95%CI 1.844-595.313,P=0.018)、血虚(OR=0.509,95%CI 0.262-0.989,P=0.046)与aMCI在12个月内进展为痴呆有显着相关性。性别、职业、心律失常、延迟故事回忆、火毒与aMCI在12个月内逆转为正常认知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年龄增长、低受教育年限、吸烟、髓减可能是a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髓减可能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aMCI肾虚、气虚越重,总体认知功能越差;脾虚越重,语言功能越差;阳亢越重,执行功能越差;气虚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AD痴呆患者髓减越重,视觉空间功能和执行功能越差;脾虚、火毒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2.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皮质厚度与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程度有关,aMCI总体认知功能下降、情景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海马萎缩有关,与杏仁核、皮质萎缩无关;aMCI命名功能下降可能与皮质萎缩有关,与海马、杏仁核萎缩无关;aMCI执行功能下降可能与杏仁核萎缩有关,与海马、皮质萎缩无关。皮质厚度不能作为aMCI的诊断标志;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不能作为区分aMCI与NC的诊断标志;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可以作为区分aMCI与AD痴呆的诊断标志。3.阴虚、髓减、脾虚、气虚、血虚、阳虚、痰浊积分的变化反映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延迟故事回忆得分、ADL得分可能是aMCI在12个月内进展为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春雨[3](2020)在《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社区蒙、汉族65岁及以上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危险因素分布特点;探讨AD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探讨ApoE、TOMM40、PVRL2、BIN1 基因在蒙古族散发性AD(sporadic AD,SA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19号染色体单倍体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1、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0个社区的全部65岁及以上的5150个蒙古族、汉族个体进行AD危险因素探索性研究;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评估相关因素对AD的影响;3、收集蒙古族SAD患者51 1例,对照组为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9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技术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AD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并应用单倍体分析和MDR方法研究蒙古族SAD患者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蒙古族65岁及以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职业、接受教育、婚姻、家庭结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舒张压,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65岁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生育胎次、职业、接受教育、低收入、婚姻、家庭结构、吸烟饮酒史、体育锻炼、规律饮茶、低体重、腹型肥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蒙古族SAD组与对照组相比,ApoE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且ApoE ε4携带状态在两组间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00)。(2)PVRL2 rs6857、rs6859、rs3852861,TOMM40 rs157580、rs2075650,ApoE rs7094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P<0.005);ApoE rs40550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 ApoE ε4携带状态后,上述各SNPs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poE ε4+/-组分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IN1 rs6733839、rs74437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未见差异(P>0.05)。(3)19号染色体单倍体分析发现:PVRL2 rs6857、TOMM40rs157580、2075650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CGA单倍体者的AD发病风险较低,而TAG携带者的AD发病风险较高;TOMM40 rs2075650、APOE rs405509和rs769449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GTC单倍体者AD的患病风险较低,携带AGT者AD的发病风险较高;TOMM40 rs6857、rs6859、rs157580之间也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AGG者AD的发病风险较低,携带GTA者AD的发病风险较高。(4)运用多因子降维法对蒙古族AD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发现,ApoEε4、教育、TOMM40rs157580、BIN1rs6733839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ApoEε4、教育与蒙古族SAD显着相关。结论1.蒙古族65岁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生育胎次、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舒张压水平,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是AD的可能危险因素,非农牧业职业、接受教育、已婚、与配偶子女同住是AD的可能保护因素;在汉族人群中年龄、性别、低收入、多次生育、吸烟史、低体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是可能危险因素,非农牧业职业、接受教育、已婚、与配偶子女同住,规律饮茶、锻炼是AD的可能保护因素。2.进一步验证ApoE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SAD易感性相关,ApoEε4等位基因是蒙古族SAD的危险因素。3.首次对蒙古族AD人群19号染色体进行单倍体型分析发现PVRL2 rs6857、TOMM40 rs 157580 和 rs2075650 间存在连锁不平衡;TOMM40 rs2075650、APOE rs405509和rs769449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TOMM40rs6857、rs6859、rs157580之间也存在连锁不平衡,内蒙古蒙古族人群APOE、TOMM40、PVRL2、BIN1基因多态性与SAD的易感性相关。4.首次构建出了蒙古族AD发病的最优环境-基因交互模型,即ApoEε4,教育,TOMM40 rs157580,BIN1rs6733839与蒙古族AD发病显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Eε4、教育水平与蒙古族SAD的发生显着相关。

梁丽明,陈文智,于德娥,白树堂,符洪犊[4](2021)在《吸烟与阿兹海默症关联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吸烟与阿兹海默症(A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OVID、Elsevier数据库中关于吸烟与AD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纳入文献提取信息,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病例对照研究和5篇队列研究。9篇病例对照研究异质性I2=56%,P<0.05,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OR=0.73,95%CI:0.57~0.94,P<0.05;5篇队列研究异质性I2=86%,P<0.05,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RR=0.88,95%CI:0.62~1.26,P>0.05。结论吸烟暴露可能是阿兹海默症的保护因素,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影响,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赵婧一,刘媛媛,张杰文[5](2020)在《婚姻状况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人群婚姻状况(有配偶和无配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VIP Web of Science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婚姻状况与AD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相关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经过筛选和提取,共获得病例对照研究11篇,总研究对象9418例,其中AD患者1427例,对照组7991例。对所选文献的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χ2=23.77, df=10,P=0.008,I2=58%),故认为资料存在异质性,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资料进行合并,得出合并值(OR=1.52,95%CI(1.20,1.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配偶对阿尔茨海默病有影响,且为危险因素,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相关,但由于纳入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且各样本量差异较大,故需要更高质量、更大样本、更多中心、更多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姜双[6](2020)在《基于Meta分析的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痴呆.其患病率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而逐渐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俨然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然而我国不同省市地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对于其流行病学特征报道尚不特别全面.为了对1990年至2018年的我国大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状况进行探讨,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收集文献89篇,涉及13次省级调查及76次市级调查.按照纳入与排除文献的标准流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索我国大陆地区近30年55岁及以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的三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献间异质性较大,对于其可能产生异质性的原因比如时间,地点,其患病的危险因素等进行亚组分析.最终结论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从1990年的1.083%到2018年5.936%,呈现逐渐增长状态,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快,西部地区患病率略高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患病率也略高于城市.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病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吸烟史、糖尿病等均为患病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无关.在探讨的在Meta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GIS)绘制了 1990至2018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的空间分布图,更加直观表示近30年来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示我国大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呈现分布不均衡状态.根据前期Meta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本文建立了ARIMA(1,0,1)模型和GM(1,1)模型,较好的拟合之前合并的1990至2018年的患病率序列,对2019年至2023年我国大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进行预测,ARIMA(1,0,1)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的拟合效果更好,预测也更为精准.

黄超[7](2020)在《疱疹病毒HHV-6携带与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描述深圳某区体检老年人疱疹病毒HHV-6携带状况;(2)分析认知功能正常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HHV-6阳性携带率差异;(3)探究疱疹病毒HHV-6携带率和携带量对不同认知功能维度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和注意力、语言能力等可能的影响。方法:(1)整群抽取深圳某区10个社康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并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2)根据MMSE诊断标准,将体检老年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并按性别、年龄±3岁1:1匹配纳入本研究;(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研究人群HHV-6基因,通过定量标准曲线进行绝对定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HHV-6携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580例体检老年人,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HV-6携带率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19,95%CI:0.7992.521)。多元线性回归在调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近半年午休、睡眠质量分级、自评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Hcy和经lg转换的WBC、MONO、EO、BASO、HbA1c后,结果表明,HHV-6携带率与体检老年人计算和注意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B=-0.385,P<0.05)。(3)多元线性回归在调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睡眠质量、Hcy和经lg转换的HbA1c后,结果表明,经lg转换的HHV-6携带量与定向力(B=-0.974,P=0.013)、计算和注意力(B=-1.840,P<0.001)、语言能力(B=-0.647,P<0.001)、理解执行力(B=-1.620,P=0.004)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4)HHV-6携带量与定向力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B=-0.893,95%CI:-1.8810.0947),与计算和注意力(B=-3.142,95%CI:-4.236-2.048)、语言能力(B=-0.685,95%CI:-1.155-0.216)、理解执行力(B=-1.580,95%CI:-2.990-0.170)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1)深圳某区体检老年人疱疹病毒HHV-6携带率普遍偏低;(2)本研究人群中,HHV-6携带率与计算和注意力存在负相关关系,HHV-6携带量与定向力、计算和注意力、语言能力、理解执行力存在负相关关系。(3)本研究人群中,HHV-6携带量与定向力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与计算和注意力、语言能力、理解执行力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李笑阳,刘冠含,尹昊文,李文涛,安力彬[8](2020)在《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老年人群发表危险因素的32篇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影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38 (95%CI:1.05~1.82)、受教育程度低OR=2.17 (95%CI:1.68~2.81)、痴呆家族史OR=3.37 (95%CI:1.90~5.96)、精神病家族史OR=4.86 (95%CI:2.58~9.18)、负性生活事件OR=2.13 (95%CI:1.37~3.33)、高血压OR=1.46(95%CI:1.14~1.87)、糖尿病OR=2.20 (95%CI:1.36~3.56)、心血管病史OR=2.05 (95%CI:1.49~2.80)、脑外伤OR=2.79 (95%CI:1.66~4.69)和血脂异常OR=1.71 (95%CI:1.44~2.03)和不参加体育锻炼OR=1.99 (95%CI:1.58~2.52)。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其早期预防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积极控制相关疾病病情、加强体育锻炼等。

王博[9](2019)在《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认知功能在正常老化以及痴呆间的过渡状态,是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痴呆发生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中国社区老年人MC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构建MCI发病风险的评估模型,为预测个体MCI的发病风险奠定基础;将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上海地区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模型评估,以探讨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范围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0岁以上老年人1826例,进行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生活方式等资料问卷调查和生理指标数据收集。根据MCI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本地区MCI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6年至2018年国内有关MCI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Meta分析获得M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综合危险值,建立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的Rothman-Keller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1826名老年人,采用ROC曲线评价MCI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岁以上老年人1826名,其中男性798人(43.70%),女性1028人(56.30%),MCI患者有430例,MCI的患病率为23.55%。两组之间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平均年龄大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纳入对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卒中、较低的教育水平、失眠、不做家务和很少读书看报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共纳入38篇中国老年人MCI危险因素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高血脂、吸烟、体育锻炼、独居、中风、饮酒、心脏病等多项指标均可作为预测中国老年人群MCI的危险因素。Rothman-Keller模型囊括了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和心脏病几个风险因素。Rothman-Keller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95%CI:0.705-0.746),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61.85%。结论该模型对中国老年人MCI患者进行了有效预测,可应用于MCI的一级预防,有助于降低MCI的发病风险。结论本研究在更新Meta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人MCI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本地区的MCI患病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构建了中国老年人MCI的风险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本地区MCI患者进行了有效预测,为我国老年人MCI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推动了高危人群筛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深入开展,有助于降低MCI的发病风险,也为其他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朱音[10](2019)在《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比较AD患者与非AD人群的BMD水平。2.探索OP与AD患者的共性差异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并对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动物模型验证。3.观察补肾填精法对OP、AD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对共性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检索外文数据库Pub Med和Clinical Trail;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有关于AD患者BMD水平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流行病学调查等临床研究。纳入文献中包含AD患者与非AD人群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量的任一部位BMD水平。提取文献中的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年龄、体质量指数、AD的诊断方法、BMD的具体部位和BMD值等相关数据。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1.提取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GEO Data Sets关于OP和AD的芯片数据。对原始芯片数据post_high BMD vs post_low BMD、AD.HI vs non AD.HI做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并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取OP患者、AD患者与对照者的人体血清,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对OP与AD患者共性差异基因相关信号通路的上游进行验证。3.取6月龄OP模型组(OP Model)、AD模型组(AD Model)及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及腰椎,通过IHC染色观察HIPK1及SENP1蛋白的表达情况。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3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6组,AD模型组(AD Model)、AD复方组(AD FF)、AD阳性药组(AD ALS)、AD与OP复合模型组(AD+OP Model)、AD与OP复合模型复方组(AD+OP FF)、AD与OP复合模型阳性药组(AD+OP YX)。3月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AD对照组(AD Control)、OP模型组(OP Model)、OP对照组(OP Sham)、OP复方组(OP FF)、OP阳性药组(OP FSM)。OP Model、OP Sham、AD Model、AD Control及AD+OP Model 5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给药;OP FF、AD FF及AD+OP FF 3组小鼠以补肾填精方灌胃给药;OP FSM组以阿仑膦酸钠灌胃给药;AD ALS组以盐酸多奈哌齐灌胃给药;AD+OP YX组以阿仑膦酸钠及盐酸多奈哌齐混悬液灌胃给药。3个月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潜伏期和穿台次数;Nisssl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Micro-CT检测小鼠第5腰椎骨量改变;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IHC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及第5腰椎HIPK1和SENP1总蛋白表达、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及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结果: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现,AD患者的全身BMD水平较非AD人群更低,MD(95%CI)为-1.32(-2.4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亚组分析发现,AD患者的股骨颈BMD水平较非AD人群更低,MD(95%CI)为-0.17(-0.1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1.Hipk1、Brsk2、Pcsk1n、Phactr1、Rcan2及Slc25a14共6个基因在AD和OP中同向变化,其中Hipk1在OP与AD患者中的表达均上调。2.AD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比对照者升高[(9.59±2.77)pg/m L vs(5.79±1.7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也较对照者有上升趋势[(6.93±2.57)pg/m L vs(5.79±1.77)pg/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OP患者与AD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OP Model组小鼠腰椎HIPK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6)。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OP Model组小鼠腰椎SENP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3)。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2)。OP Model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浆内HIPK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2)。OP Model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AD ALS组和AD FF组小鼠潜伏期比AD Model组短(均P<0.01)。AD+OP YX组小鼠潜伏期比AD+OP Model组短(P<0.01);AD+OP FF组小鼠潜伏期也比AD+OP Model组短(P=0.017)。AD Model组及AD FF组小鼠穿台次数均少于AD Control组(均P<0.05)。2.形态学观察发现,OP Model组、AD+OP Model组小鼠骨小梁连续性较差,骨小梁稀疏断裂,骨小梁变细,骨髓腔大。AD Model组、AD+OP Model组小鼠海马区细胞变性坏死,形态不规则,排列稀疏紊乱,细胞间隙增大。阳性药组和FF组骨组织和海马组织的形态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Micro-CT检测显示,OP FSM组小鼠BV/TV比OP Model组升高(P=0.026);OP FSM组与OP FF组小鼠Tb.N均比OP Model组增多(均P<0.01);OP FSM组与OP FF组小鼠Tb.Sp均比OP Model组减小(均P<0.01)。AD各组小鼠BV/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2),但AD Model组小鼠BV/TV较AD Control组小鼠有下降趋势。AD+OP YX组BV/TV比AD+OP Model组升高(P=0.004),AD+OP FF组BV/TV比AD+OP Model组升高(P=0.017);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N均比AD+OP Model组增多(均P<0.01);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Th均比AD+OP Model组增厚(均P<0.01);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Sp均比AD+OP Model组减小(均P<0.01)。4.IHC染色显示,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 Model组减少(P=0.029)。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其中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OP FF组减少(P<0.01);AD+OP YX组小鼠腰椎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OP FSM组及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阳性细胞数均比OP Model组减少(均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浆内HIPK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44);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5.AD ALS组和AD FF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均比AD Model组减少(均P<0.01),其中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 FF组减少(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且腰椎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 Model组减少(P=0.049)。OP FSM组、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均比OP Model组减少(均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07),AD+OP FF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25);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结论: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AD患者的全身和股骨颈BMD水平较非AD人群低。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OP与AD患者存在1个共性上调基因Hipk1,其上游TNF-α水平在OP与AD患者中的表达均上调,OP与AD模型小鼠海马和腰椎HIPK1和SENP1不仅总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核内SENP1、胞浆HIPK蛋白表达显着增多。OP和AD可能与TNF-α水平增高导致的SENP1-HIPK1通路激活有关。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补肾填精方能缓解OP小鼠骨量丢失,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不仅能减少OP与AD小鼠海马区域、腰椎中HIPK1和SENP1的总蛋白表达,还能同时减少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补肾填精方可能通过调节SENP1-HIPK1信号通路改善OP和AD模型小鼠症状和病理改变。

二、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认知组老年人Mo CA总分及各项得分比较
        2.3 不同认知组老年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2.4 不同认知组间血浆VD水平的比较
        2.5 不同认知组间炎症因子IL-1β、IL-18 水平的比较
        2.6 老年人认知水平与VD水平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2.7 影响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2.8 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因子IL-1β、IL-18 与认知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目的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2.2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的比较
        2.3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8 水平的比较
        2.4 认知障碍老年人VD水平与炎症因子IL-1β及IL-18 水平的相关性
        2.5 炎症因子对认知障碍老年人VD水平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Aβ_(1-42)以及1,25(OH)_2D_3对PC1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2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3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4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
        2.5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炎症因子IL-1β及IL-18 水平的影响
        2.6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2.2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3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
        2.4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国老年人维生素 D 摄入与认知障碍防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候、影像特征及转归的风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轻度认知损害预后与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1 轻度认知损害诊断与亚型
        2 轻度认知损害预后
        3 轻度认知损害危险因素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损害的影像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
        1 结构磁共振
        2 功能磁共振
        3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轻度认知损害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健忘的认识
        2 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候研究
        3 轻度认知损害的中药治疗
        4 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非药物干预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aMCI中医证候与神经心理学特征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aMCI结构影像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三 aMCI转归的风险因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族人群AD危险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SAD遗传机制研究
结果
    一、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族6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群AD的遗传机制研究
讨论
    一、内蒙古自治区社区蒙、汉族人群A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二、Aβ及脂代谢相关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三、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学发现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吸烟与阿兹海默症关联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评价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病例对照分析吸烟与阿兹海默症相关性
        2.4.2 队列分析吸烟与阿兹海默症的相关性
3 讨论

(5)婚姻状况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检索方法
    1.3 文献的纳入与剔除标准
    1.4 资料的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的结果
    2.2 资料的分析
        2.2.1 Meta分析结果
        2.2.2 发表偏倚漏斗图
3 讨 论

(6)基于Meta分析的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Meta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ARIMA模型
        2.1.1 方法原理
        2.1.2 ARIMA模型的建立
    2.2 GM(1,1)模型
        2.2.1 方法原理
        2.2.2 GM(1,1)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检索策略
        3.1.1 文献的纳入标准
        3.1.2 文献的排除标准
    3.2 质量评价
    3.3 数据提取
    3.4 统计学处理
        3.4.1 异质性检验
        3.4.2 偏倚的发表
    3.5 文献纳入结果
    3.6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第四章 中国大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
    4.1 合并患病率
    4.2 时间趋势
    4.3 年龄趋势
    4.4 城乡差异
    4.5 地理分布特征
        4.5.1 不同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Meta结果
        4.5.2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空间分布图
    4.6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危险因素
        4.6.1 受教育程度
        4.6.2 吸烟史
        4.6.3 痴呆家族史
        4.6.4 创伤性颅脑损伤
        4.6.5 糖尿病
    4.7 发表偏倚评估
    4.8 讨论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预测
    5.1 模型的建立
        5.1.1 ARIMA模型建立结果
        5.1.2 ARIMA模型的结果分析
        5.1.3 GM(1,1)模型建立结果
        5.1.4 GM(1,1)模型的结果分析
    5.2 模型的对比与评价
    5.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致谢

(7)疱疹病毒HHV-6携带与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样本量估计
        2.1.3 纳入排除标准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
        2.3.2 神经心理认知量表测试
        2.3.3 实验室检测
        2.3.4 血细胞基因组DNA提取及纯度检测
        2.3.5 病毒基因检测
    2.4 变量赋值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研究对象神经心理学状况
    3.3 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情况
    3.4 研究对象HHV-6携带状况
    3.5 HHV-6携带率对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多因素分析
        3.5.1 HHV-6携带率对认知功能各维度多因素分析
    3.6 HHV-6携带量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3.6.1 HHV-6携带人群基本情况
        3.6.2 HHV-6携带量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
        3.6.3 HHV-6携带量对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3.6.4 HHV-6携带量与认知功能各维度的剂量-反应关系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影响AD发病的危险因素
    3.2 局限性

(9)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量确定
        1.2 MCI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调查方法和内容
        2.1 问卷调查
        2.1.1 既往病史判定标准
        2.1.2 个人习惯、生活因素判定标准
        2.2 生理指标检测
        2.3 认知功能评估
        2.4 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文献检索策略
        2.5.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5.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2.5.4 Rothman-Keller模型
        2.5.5 模型验证的对象
        2.6 统计学分析
        2.6.1 社区老年人MCI危险因素现状研究
        2.6.2 中国社区老年人群MCI危险因素Meta分析:
        2.6.3 MCI风险评估模型数据验证:
结果
    1.上海市宝山区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研究
        1.1 基本情况分析
        1.2 研究对象人口学、既往病史、生活习惯基线数据分析
        1.3 研究对象生理指标基线数据分析
        1.4 MCI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中国社区老年人MCI危险因素Meta分析
        2.1 文献检索与研究选择
        2.2 危险因素与MCI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2.2.1 高血压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2 糖尿病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3 高脂血症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4 脑卒中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5 心脏病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6 教育水平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7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8 婚姻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9 吸烟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10 饮酒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2.11 年龄与老年人MCI的关系
        2.3 Meta分析结果汇总
    3.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3.1 MCI发病风险Rothman-Keller模型参数
        3.2 中国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模型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点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
        2.4 Meta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 分析与讨论
    第一部分 研究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
    前言
    实验一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的基因表达芯片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GEO芯片数据提取
        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OP与AD的差异基因表达
        2.2 重叠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
        2.3 KEGG富集分析结果
        2.4 TNF-α-SENP1-HIPK1 通路
    实验二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验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3 伦理学
        1.4 标本采集
        1.5 实验仪器
        1.6 实验试剂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实验三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Hipk1的信号通路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逃避潜伏期比较
        2.2 小鼠BV/TV比较
        2.3 小鼠HIPK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4 小鼠SENP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5 小鼠细胞浆内HIPK1的蛋白表达情况
        2.6 小鼠细胞核内SENP1的蛋白表达情况
    第二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OP与AD的共性差异基因研究
        2 OP与 AD的共性上调基因Hipk1 及其相关信号通路
        3 共性上调基因Hipk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验证
    第二部分 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
        2.2 脑组织Nissl染色
        2.3 小鼠腰椎Micro-CT扫描结果
        2.4 骨组织HE染色
        2.5 小鼠HIPK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6 小鼠细胞浆内HIPK1的蛋白表达情况
        2.7 小鼠SENP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8 小鼠细胞核内SENP1的蛋白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研究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
附录二 AD诊断标准
附录三 综述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四、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D]. 成乐.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候、影像特征及转归的风险因素研究[D]. 王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张春雨.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4]吸烟与阿兹海默症关联性的meta分析[J]. 梁丽明,陈文智,于德娥,白树堂,符洪犊. 职业与健康, 2021(01)
  • [5]婚姻状况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J]. 赵婧一,刘媛媛,张杰文.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6)
  • [6]基于Meta分析的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研究[D]. 姜双. 延边大学, 2020(05)
  • [7]疱疹病毒HHV-6携带与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 黄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李笑阳,刘冠含,尹昊文,李文涛,安力彬. 现代预防医学, 2020(06)
  • [9]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病风险的预测研究[D]. 王博.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10]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D]. 朱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