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带(附130例报告)

中医治疗黄带(附130例报告)

一、黄带的中医治疗(附13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蓉[1](202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上提高卒中诊疗质量及改善卒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病区的首次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病程≤14d)患者,经过筛选,其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有200例患者,在发病后7d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根据PSQI量表睡眠障碍评定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7分)129例与无睡眠障碍组(PSQI≤6分)71例,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习惯性打鼾史、卒中部位、病情最严重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64.50%;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年龄>60岁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和(或)高脂血症病史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饮酒史、习惯性打鼾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在文化程度、吸烟史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在不同缺血性卒中部位发生率不同,其中脑干卒中发生率最高(76.92%),其次为大脑皮层卒中(67.44%)、基底节区卒中(65.63%)、小脑卒中(25.93%);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NIHSS评分较高、ADL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习惯性打鼾(OR=3.642,95%CI=1.649-8.040)、大脑皮层卒中(OR=4.515,95%CI=1.093-18.644)、脑干卒中(OR=5.443,95%CI=1.128-26.624)、NIHSS评分(OR=1.092,95%CI=0.991-1.204)及ADL评分(OR=1.058,95%CI=1.017-1.100)关系密切(P<0.05),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习惯性打鼾、大脑皮层卒中、脑干卒中及NIHSS评分呈正相关(B=1.292,P<0.05;B=1.507,P<0.05;B=1.694,P<0.05;B=0.088,P<0.05),与ADL评分呈负相关(B=﹣0.056,P<0.05)。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以高龄、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饮酒、习惯性打鼾人群多见。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睡眠障碍越容易发生。

唐砚彩[2](2020)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后患者Nugent评分、阴道微生态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指数、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安全性等指标,以评价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8.092019.06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BV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设计、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按临床试验1: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治疗,对照组给予温水清洗外阴+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用法:试验组(红核妇洁洗液),用药前,用水清洗阴部后擦干,取10ml(10ml/袋)药液于稀释瓶中,加温开水至100ml,摇匀,用稀释后的药液冲洗外阴和阴道,每日2次,连用7天;对照组(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每日1次,于睡前清洗外阴后,放置1枚(0.5g)于阴道后穹隆处,连用7天。停药3天、28天后门诊复诊,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阴道微生态等的变化,比较两种药物治疗BV后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比较两组停药后3天Nugent评分<7患者百分比。试验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6.67%,对照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2.50%。非劣效值下限小于界值(-0.2939<-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要疗效指标:2.1 Nugent评分变化值: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20±2.71,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38±2.4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05)。停药后28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4.53±2.90,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56±2.9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05)。2.2形态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89)、优势菌(P=0.51)、真菌感染(P=1.00)、滴虫感染(P=1.00)、乳杆菌分级(P=0.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67)、优势菌(P=0.36)、菌丝(P=0.16)、滴虫感染(P=0.86)、乳杆菌分级(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芽孢(P=0.04)、孢子(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功能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68)、H2O2浓度(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25)、H2O2浓度(P=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中医证候评分: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4.47±2.50,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3.94±2.5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05)。结论:1.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高,明显改善Nugent评分;2.红核妇洁洗液通过影响阴道菌群形态学及功能学,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局部症状,恢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3.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出现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于晓雯[3](2018)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内服与外敷并用的中药疗法治疗因输卵管阻塞且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型的不孕症患者。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研究对象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为30例。治疗组采用外敷加中药逍遥安坤汤内服,对照组为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进行治疗并观察各组治疗后的妊娠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与局部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输卵管梗阻改善及血液流变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妊娠率治疗组为56.67%,对照组为16.67%,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输卵管通畅率、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学指标TNF-α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与外敷结合治疗本病效果显着,能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输卵管的通畅度、血液流变学以及调节免疫功能。

郭凌晨[4](2018)在《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60例符合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型)的患儿,年龄在2~12岁,将其按就诊序号的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2-5周岁每次5ml,每日3次;6-12周岁每次10ml,每日3次。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2-5周岁,0.5片/次,3次/日;6-12周岁,1片/次,3次/日,用温开水溶解后冲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小儿推拿疗法。研究总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导入期3天,其次,进行5天的治疗,最后,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1月的随访工作。在导入期,还需要对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包含照顾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上述治疗手段不变。治疗结束后1月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儿的1周内的腹痛频率和腹痛持续时间等情况。应用软件SPSS17.0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发现两组的腹痛患儿治疗有效,其中试验组患儿的疗效更佳,治愈率达到了33.33%,治疗效果有效率高达83.33%;对照组患儿的效果次之,治愈率达到了20.0%,治疗效果有效率高达70%;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较大程度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P)。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腹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型)临床观察有效,本次临床试验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

黄熙杰[5](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二便异常的表现包含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在《伤寒论》中有关二便异常的条文达200余条,占全书条文的二分之一,表明二便异常是临床之常见症状,常被作为诊察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的眼目,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凡治病必察其下",本文将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伤寒论》之二便异常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二便异常"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就二便异常之文献报道及《伤寒论》治疗二便异常代表方剂之临床运用状况进行综述。试阐述《伤寒论》有关"二便异常"论述之观点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运用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之规律。此外,方剂的研究除了针对六个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外,也进行了方剂药理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对"二便异常"病证进行理论探讨。大便异常分别从下利、大便难、大便硬和初硬后溏四个方面进行,小便异常则从小便不利、小便难和小便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并针对其异常所提示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其后围绕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的出现及其辨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在大便和小便出现异常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研究发现,二者发生异常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依据其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不同,而出现大便异常或小便异常,且大便的异常和小便的异常之间密切相关。除此以外,针对"利小便而实大便"法的理论探讨,并依据二便分消水液的理论,进而提出"通大便而缩小便"的观点,其根据则在于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水谷运行至小肠后,在其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吸收水谷精微由脾运转全身,而糟粕下传大肠,无用水液则下输膀胱。因而二便的异常与小肠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小肠吸收水液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便的溏与结、小便的利与不利。若小肠吸收水液不及导致大量水液随糟粕传至大肠,则可出现大便溏泻,此时可通过通利小便之法分消多余的水液;反之,若小肠泌别失常,水液偏渗膀胱,则会导致大便硬、小便数之象。第三部分,是运用《伤寒论》中治疗二便异常较经典的方剂进行循证医学分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采用随机方案隐藏与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两名作者按照事前所设计的资料提取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提取,若是遇到不相同的部分,由第三者一起进行讨论并协商解决。采用的软件是由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Man 5.3.5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危险比率,连续变量使用均数差表示治疗效应,这两样数据都以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来表示。如果meta分析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表达,反之,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当汇总效应出现不相同时,则提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表偏倚使用倒漏斗图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选定的方剂为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六首,并对这几首方剂分别治疗肝硬化腹水、小儿秋泻、便秘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猪苓汤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和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这些系统评价大多由于临床实验研究的质量偏低,证据可靠性不足,所以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出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

陶官飞[6](2017)在《阴道微生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阴道炎(Vaginitis)是最多见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复发性。本文通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阴道炎的疗效,并对相关微生态进行评估,通过临床试验,为治疗阴道炎寻找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阴道炎患者600例,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00例,细菌性阴道病300例,每种疾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各100例。所选患者均进行7天一疗程的治疗,在治疗前后对阴道分泌物染色标本结果评价---Nugent评分,并对阴道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的变化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微生态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年龄分布结果可见22-31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占42%,其次为32-41岁之间占28%,再次为小于22岁的占2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00例,其年龄分布结构可见22-31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占40%,其次为32-41岁之间占32%,再次为小于22岁的患者占23%。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0例,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显示湿热下注证患者最多占44%,脾虚湿盛证占40%,肾阳虚证占12%,温毒蕴结证占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300例,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显示患者湿热下注证最多占46%,脾虚湿盛证占38%,肾阳虚证占11%,温毒蕴结证占5%;治疗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中西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中医、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组间比较有效率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以及唾液酸苷酶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治疗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西医联合中药熏洗方治疗效果最优。

辜炳锐[7](2016)在《《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温病条辨》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前学者研究基础上,运用综合、类比法总结《温病修辨》治疗温病的用方特点。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温病初犯肺卫,治以辛凉解表佐以微辛微苦。偏于卫,则辅以辛温发散;偏于肺,则辅以苦降:若夹毒,合用清热解毒;热盛则佐用苦寒;夹湿浊,则佐以芳香化湿;热盛伤阴,则佐用甘寒。当卫气同病,则合用辛凉清热;若夹湿,热重于湿,则去辛温,加辛凉或苦寒清热,佐用宣肺;若湿盛,则加淡渗利水。当卫营同病,则辛凉苦甘合用成寒甘寒;若卫血同病,则合用凉血活血。2.吴氏以辛凉清热重剂治疗气分热盛,夹毒者,合用清热解毒;夹湿者,热重于湿,则佐用辛温燥湿;病情轻者,则用芳香化湿;若湿热并重,则合用宣上淡渗;若阴虚,则合用甘寒养阴。气血两重,气分热和阴伤较重者,则重用辛凉清热,辅以甘寒;若气分与血热并重,则辛凉咸寒并用。热入营分,治以咸寒甘寒,佐以轻清宣透。血分热盛,治以咸寒甘寒。3. “透热转气”是针对药物功能而言,即质轻上浮之品,领血分药至转至营分。4.治疗阳明腑实证,燥热重者,投以大承气汤;燥重热轻者,治以谓胃承气汤,并顿服之;病情轻则投以小承气汤。当阳明腑实与他脏合病时,以苦寒攻下为基础。太阴与阳明合病,痰热互结,合用辛开苦降;若热重痰轻,则辅以辛凉清热;太阳与阳明合病,小肠热盛,则合用苦寒甘寒;厥阴与阳明合病,热闭心包,则合用安宫牛黄丸。阴液不足,则合用咸寒甘寒;气阴两虚,则合用益气养阴;阴液大亏则纯用咸寒甘寒,禁用苦寒。5.湿热郁结上焦,清窍不通,则用辛散宣上,佐以苦寒;若气逆于上,湿热较轻,则重用苦降,辅以辛散,佐用淡渗;若湿热较重,则重用清肺化痰,辅以淡渗苦降。中焦湿热,胃气上逆,热重于湿,则重用苦寒佐以辛温;若湿热并重,则辛温苦寒并用;若湿重于热,则辛温苦温并用。下焦湿热,则重用淡渗。6.当肺阴虚时,治以甘寒养阴,若暑邪所致,则合用酸甘。胃阴不足,治以甘寒养阴,若热轻,则合用咸寒:若热重,则辅以苦寒。下焦肝肾不足,阴虚轻则用甘寒,阴虚较重则以咸寒治之;当虚实夹杂,则合用苦寒清热或辛凉外透。若暑邪所致则以酸甘化阴佐以苦寒。

邬梦云[8](2016)在《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 GM)病人及国内核心期刊报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提高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肉芽肿”、“乳腺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1986-2015年30年间国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肉芽肿性乳腺炎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搜集2009年5月-2015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对比文献报道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从1986年2015年共选取了98篇关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治文献,共报道了2770例病例,其中7例(0.25%)男性,2763例(99.75%)女性,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为33.96岁。本院54病例中均为女性患者,在本院的病例报道中发病年龄在24-50岁之间,以31-35岁多发。2.本院有孕产史的患者占96.3%,有哺乳史的患者占79.6%,文献报道有孕产史的病例为97.8%,有哺乳史的病例为93.2%,且大部分于停止哺乳后3-5年内发病。3.本院的54例病例中有乳腺炎病史有4例,1例有垂体微腺瘤病史。文献回顾中可发现乳腺炎病史有38例文献,42例有乳房外伤史,13例患者有口服精神类药物史,49例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史,5例患者有垂体微腺瘤病史,2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4.本院对41例患者行性激素检查,其中12例(29.3%)泌乳素均较正常值高。本院GM患者超重病人19例,占35.2%,肥胖病人12例,占22.2%,35.7%患者血脂异常。5.本院病例中GM的病程从4天到4年,平均5.83±10.18个月,文献报道的病程从2天到10年,平均病程为7.5个月。6.本院双侧发病患者7例,占13.0%,文献23例双侧发病的病例报道。本院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有45例,占83.3%,文献报道病变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病例122例,占29.4%。本院肿块平均长径为8.36cm,文献报道肿块的平均长径为4.20cm。本院位于左乳44.4%,位于右乳42.6%,文献报道位于左乳56.6%,位于右乳43.3%,本院单纯以肿块就诊的病例仅有10例,占18.5%。本院病例中溃后期患者26例,占48.1%,收集病例中已有窦道形成的病例26例,占48.1%,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的病例18例,占33.3%7.本院报道了16例(29.6%)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文献报道了399例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本院病例中有19例(35.2%)乳头畸形的患者,可见乳头溢液4例(7.4%);文献报道了225例乳头畸形的病例和106例乳头溢液的病例。8.本院24例送检病人中有4例(16.7%)细菌培养阳性,文献也有报道23例菌培阳性的病例。9.文献报道的误诊病例以乳腺癌为多,报道了322例。10.本院54例病例均采用中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2例(3.7%)复发,复发后均行区段切除术后治愈,未见二次复发。结论:1.近5年病例报道急剧上升,提示本病发病率上升及广大医者对本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有关。2.GM绝大多数发生于女性,GM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青年到老年均可发病,但相对集中于30余岁,考虑与GM的发病因素相关。育龄期经产妇女为GM的主要发病人群。3.催乳素升高、肥胖、血脂异常、乳腺炎病史、药食物过敏史、口服避孕药史、乳房外伤史提示可能为GM发病的相关因素。4.GM的发病较为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并且有延绵难愈的特点。病程3个月内较多。5.病变部位左右相当,外上位置的肿块分布显着多于其余3个象限。6.GM患者可伴有结节性红斑,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畸形,乳头溢液等伴随症状。7.本院GM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联合中药效果显着。

孟丹[9](2014)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目前不孕症已成为很多育龄期女性患者困扰的疾病,而在不孕症的诸多病因中,输卵管因素是造成妇女不孕最主要的原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焦虑抑郁状态不仅在疾病的发病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预后及其转归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研究目的:焦虑抑郁与人体是否发病和既病后疾病的发展、变化、转归及治疗疗效方面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对输卵阻塞性不孕症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以了解其相互影响关系,有利于在日后对此类患者的诊疗增加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方法:参照《实用妇产科学》和《妇科疾病诊断标准》中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筛选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住院及门诊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例对照原则选取同一时间的12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填写由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出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远高于健康妇女;分别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见:年龄、未怀孕的病程长短,既往有无妊娠史和是否存在排卵障碍与患者的焦虑抑郁亦存在相关性。2.结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研究及导师治疗此病的经验可认为,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调护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心理干预治疗。

何婵英[10](2014)在《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易黄汤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女性湿热下注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了解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湿热下注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下注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共6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易黄汤联合强力霉素),和对照组30例(单纯强力霉素)。通过观察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中医症候积分改变来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83.3%;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显效率1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各项症状(例如带下异常、小便短赤、阴部不适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黄汤联合强力霉素治疗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值得进一步研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二、黄带的中医治疗(附13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带的中医治疗(附13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2)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阴道微生态研究概述
        1.1 正常阴道微生态
        1.2 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1.2.1 雌激素水平的生理性变化
        1.2.2 免疫调节机制
        1.2.3 性行为及避孕方式
        1.2.4 药物及物理治疗
        1.2.5 种族及其他差异
    2 阴道炎症研究概述
        2.1 阴道微生态与需氧菌性阴道炎
        2.2 阴道微生态与细菌性阴道病
        2.3 阴道微生态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2.4 阴道微生态与滴虫性阴道炎
        2.5 阴道微生态与细胞溶解性阴道病
        2.6 阴道微生态与萎缩性阴道炎
    3 微生态疗法治疗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4 中医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认识
        4.1 中医病名
        4.2 病因病机
        4.3 临床治疗
        4.3.1 中药外治法
        4.3.2 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
        4.3.3 针灸疗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或退出试验的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受试者替换
    2 研究方法
        2.1 药物用法用量
        2.2 疗效评价指标
        2.2.1 主要疗效指标
        2.2.2 次要疗效指标
        2.3 安全性评价
        2.3.1 不良事件
        2.3.2 安全性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2.4.1 统计分析集的定义
        2.4.2 统计方法的选择
    3 研究结果
        3.1 入组和完成情况
        3.2 患者一般情况
        3.2.1 年龄情况
        3.2.2 妊娠、生产及流产情况
        3.2.3 病程情况
        3.2.4 疗效指标基线分析
        3.3 疗效评价
        3.3.1 主要疗效指标
        3.3.2 次要疗效指标
        3.4 安全性评价
        3.4.1 一般生命体征
        3.4.2 实验室检查
        3.4.3 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外洗法的中医认识
        4.1.1 中药外洗的理论依据
        4.1.2 中药外洗的作用机制
        4.1.3 中药阴道外洗的临床应用
        4.2 红核妇洁洗液的作用机理
        4.2.1 组方与制备
        4.2.2 抗炎作用
        4.2.3 抑菌作用
        4.3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4.3.1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形态学的影响
        4.3.2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功能学的影响
    5 结论
    6 主要工作与创新
        6.1 主要工作
        6.2 创新点
    7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中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三: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筛选
        (四)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用药方式
        (二)指标观察及方法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数据处理方式
    三、治疗结果
        (一)临床疗效结果
        (二)检验指标结果
        (三)治疗组临床效果相关分析
讨论
    一、西医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
    二、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治法分析
        (一)治病之本-疏肝、活血、通络
        (二)标本兼施-健脾、清热、除湿
        (三)相辅相成-口服和外敷
    四、方药分析
        (一)逍遥安坤汤方药解析
        (二)外敷方治疗机理
    五、结论
        (一)临床疗效分析
        (二)实验室指标分析
        (三)各因素对怀孕率影响解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一、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二、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伤寒论》"二便异常"的文献研究
        1 《伤寒论》小便异常的表现
        1.1 小便不利
        1.2 小便不通(不尿)
        1.3 小便难
        1.4 小便少
        1.5 小便数
        2 《伤寒论》大便异常的表现
        2.1 泄泻
        2.2 便秘
        3 现代研究的大便和小便异常
        3.1 大便异常的研究
        3.2 小便异常的现代认识
        4 "二便异常"的相关性
        4.1 大便硬、小便利
        4.2 小便不利、大便反自利
        4.3 小便数、大便硬
        4.4 小便量多、大便硬
        5 利小便而实大便,通大便而缩小便
        5.1 利小便而实大便
        5.2 通大便而缩小便
    综述二:五苓散的现代研究
        1 五苓散方源
        2 五苓散药物组成分析
        3 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4 五苓散现代药理研究
        4.1 双向调节尿液作用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3 抗变态反应作用
        4.4 抑制排斥反应作用
        4.5 保护肾脏作用
        4.6 治疗心衰
        4.7 抑制泌尿系结石生成作用
        4.8 止泻作用
    综述三: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1 真武汤方源
        2 真武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真武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心脏衰竭
        3.2 外感
        3.3 咳嗽
        3.4 喘证
        3.5 尿多
        3.6 遗尿
        3.7 水肿
        3.8 泄泻
        3.9 肝硬化腹水
        4 真武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强心及改善心功能
        4.2 温肾作用
        4.3 抗衰老作用
        4.4 减肥降脂作用
    综述四:猪苓汤的现代研究
        1 猪苓汤方源
        2 猪苓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猪苓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急慢性肾炎
        3.2 急慢性膀胱炎
        3.3 泌尿系结石
        3.4 肾积水
        3.5 其它疾病
        4 猪苓汤现代药理研究
    综述五:麻子仁丸的现代研究
        1 麻子仁丸的研究概况
        2 麻子仁丸药物组成分析
        3 麻子仁丸的临床使用概况
        3.1 单纯性便秘
        3.2 习惯性便秘
        3.3 肛肠疾病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小儿习惯性便秘
        3.6 抗精神药物导致的便秘
        3.7 老年便秘
        3.8 肿瘤便秘
        3.9 术后便秘
        3.10 咳嗽
        3.11 高脂血症
        3.12 其他应用
        4 麻子仁丸的实验研究
        4.1 通便作用
        4.2 抗粘连作用
        4.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4.4 降糖作用
    综述六: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
        1 葛根芩连汤方源
        2 葛根芩连汤药物组成分析
        3 葛根芩连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泄泻
        3.2 胃肠炎
        3.3 发热并发肝炎
        3.4 脑梗死
        3.5 外感类疾病
        3.6 运动神经类疾病
        3.7 糖尿病及并发症
        3.8 代谢综合征
        3.9 带下
        3.10 阴道炎
        3.11 更年期综合征
        3.12 外科术后
        3.13 皮肤类疾病
        3.14 五官类疾病
        3.15 其他杂病
        4 葛根芩连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
        4.2 抗细胞凋亡因子
        4.3 调节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4.4 抑菌作用
        4.5 解热作用
    综述七:黄芩汤的现代研究
        1 黄芩汤方源
        2 黄芩汤药物组成分析
        3 黄芩汤现代临床研究
        4 黄芩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复方和单味同步实验结果分析
        4.2 组方分析
        4.3 拆方研究
        4.4 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伤寒论》二便异常的理论探讨
    1 大便异常
        1.1 下利
        1.2 大便难
        1.3 大便硬
        1.4 初硬后溏
    2 小便异常
        2.1 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探讨
        2.2 小便异常的诊治意义
    3 二便的相关性探讨
        3.1 《伤寒论》对二便关系的认识
        3.2 "通大便而缩小便"探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二便异常的meta分析
    一、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二、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三、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四、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五、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疗效特点
        4.2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六、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七、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总结
    1 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估
        1.1 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
        1.2 GEADE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2 本篇研究的不足
    3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阴道微生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收集
    1.资料收集方法
    2.病案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方案
        1.1 研究分组
        1.2 治疗方法
        1.3 标本采集
        1.4 西医疗效判断标准
        1.5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1.6 具体病例收集
        1.7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研究病案概况
        1.1 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两种阴道炎年龄分布
        1.2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3.治疗前后两种阴道炎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阴道微生态
        1.1 阴道微生态平衡
        1.2 阴道微生态失调及存在及意义
        1.3 阴道微生态的评价意义
    2.阴道炎的概述
        2.1 阴道炎的临床症状
        2.2 阴道炎的发病机制
        2.3 阴道炎的中医治疗
    3.阴道微生态与阴道炎
        3.1 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感染
    4.阴道微生态与BV、VVC的关系
    5.自拟外洗方的分析讨论
        5.1 自拟方方义分析
    6.西药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1
第七部分 文献综述
    1.西医对阴道微生态治疗在各种阴道炎中的作用研究
    2.中医对阴道微生态平衡在各种阴道炎的研究
    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2
附表1
技术路线图
知情同意书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吴氏生平
    2. 温病的类别
        2.1. 风温
        2.2. 温热
        2.3. 暑温、湿温
        2.4. 秋燥
        2.5. 伏暑
        2.6. 冬温
        2.7. 温毒
        2.8. 温疫
        2.9. 温病治法
        2.10 三焦分治
        2.11."治上焦如羽"
        2.12."治中焦如衡"
        2.13."治下焦如权"
        2.14. 养阴法
        2.15. 上焦
        2.16.中焦
        2.17.治湿需调气
        2.18.治湿需宣肺
        2.19.湿、热偏重,制定治法
    3. 方药
第二部分 方剂方源考证
第三部分 方剂分析与讨论
    0. 解表法
    1. 辛凉解表法
    2. 清热法
        2.1. 白虎汤
        2.2. 清气凉血治气血两燔
        2.3. 咸寒甘寒佐用轻清宣透之品以清营热
        2.4. 咸寒甘寒佐用活血以清血热
        2.5. 总结
    3. 攻下法
        3.1. 纯实证,正气未虚
        3.2. 虚实夹杂,正气已虚
        3.3. 总结
    4. 涌吐法
        4.1. 无形之邪
        4.2. 有形之邪
        4.3. 总结
    5. 开窍法
        5.1. 安宫牛黄丸
        5.2. 紫雪丹
        5.3. 至宝丹
        5.4. 总结
    6. 清热祛湿法
        6.1. 上焦
        6.2. 中焦
        6.3. 下焦
        6.4. 表里三焦俱湿
    7. 活血祛瘀法
        7.1. 桃仁承气汤
        7.2. 抵当汤
        7.3. 加减桃仁承气汤
        7.4. 总结
        7.5. [附]热入血室
    8. 补益法
        8.1. 养阴法
        8.2. 补阳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8)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病机
        2.1 免疫
        2.2 炎性
        2.3 超敏
        2.4 避孕药
        2.5 其他
        2.6 中医病因病机
    3 临床表现
        3.1 主要症状
        3.2 伴随症状
    4 辅助检查
        4.1 实验室检查
        4.2 影像学检查
    5 病理
        5.1 细胞学
        5.2 冰冻
        5.3 组织病理学
    6 鉴别诊断
        6.1 浆细胞性乳腺
        6.2 乳腺癌
        6.3 良性乳腺肿块
        6.4 乳腺结核
        6.5 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
        6.6 乳腺脂肪坏死
        6.7 结节病
        6.8 韦格氏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
        6.9 猫抓病
    7 治疗
        7.1 手术
        7.2 激素
        7.3 抗生素
        7.4 抗结核
        7.5 免疫抑制剂
        7.6 病因治疗
        7.7 针吸
        7.8 观察
        7.9 中医治疗
    8 随访与复发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1.2 临床资料来源
        1.3 疾病诊断标准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观察指标
        1.6 分析方式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发表数量及病例数分析结果
        2.2 一般资料
        2.3 临床症状及体征
        2.4 辅助检查
        2.5 分期分型
        2.6 诊断
        2.7 治疗
        2.8 随访
    3 讨论
        3.1 文献及病例数
        3.2 一般资料
        3.3 临床症状及体征
        3.4 辅助检查
        3.5 分期分型
        3.6 诊断
        3.7 治疗
        3.8 随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
    一、西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
        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概述
        2. 输卵管的生理功能及病理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因研究
        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诊断方法及评价
        5. 目前西医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
    二. 祖国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阐述
        1. 源流及发展
        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
        4、目前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三.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1. 西医对焦虑抑郁的认识
        2. 中医对焦虑抑郁的认识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及焦虑抑郁的评定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实施
        5. 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
        (一) 一般资料
        (二) 结果分析
    三.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西医对焦虑抑郁与不孕症关系的认识
    二. 中医对郁病与不孕症关系的认识
    三. 心理疗法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重要性
    四. 导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经验
    五. 总结
    六.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10)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认识
        一、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三、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现状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认识
        一、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研究进展
        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疾病
        三、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病例来源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和脱落标准
        七、试验设计
        八、药物及方法
        九、观察指标
        十、不良事件的记录、报告、处理
        十一、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分析
        一、基线分析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易黄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选题依据
        二、易黄汤的组方依据及药物组成
        三、易黄汤冲剂治疗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的优势分析
        四、疗效分析
        五、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黄带的中医治疗(附13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D]. 陈蓉.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2]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D]. 唐砚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 于晓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郭凌晨.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 黄熙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阴道微生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陶官飞. 云南中医学院, 2017(02)
  • [7]《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D]. 辜炳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D]. 邬梦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D]. 孟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D]. 何婵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中医治疗黄带(附13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