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第二次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静[1](2020)在《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工作成绩显着,改变了以往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区域广泛等状况,是最早探索实行国家救助扶贫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扶贫济困、以民为本等思想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始终。从先秦诸子百家的“仁者爱人”、“兼爱大同”,到中国共产党开启轰轰烈烈、彪炳史册的反贫困工作,消除贫困始终是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族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反贫困工作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人民幸福,对于反贫困理论,国内外学者从贫困的概念、贫困的类型、贫困的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探析。对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内涵的研究,有利于探究中国贫困治理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征,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列宁反贫困理论以及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影响,并且从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反贫困工作的本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不能两极分化”的两个基本要求,明确了分三步走的反贫困战略。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内容丰富,包含了对贫困现状的认识、对发展农村的政策探索、对社会主义贫困与富裕关系的阐述,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在反贫困过程中,邓小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市场经济和计划生育的两个重要策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极端贫困人口问题,正式步入“后小康时代”。对于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土地制度、农产品流通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制度以及开发式扶贫制度等方面为当代反贫困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在进一步提高贫困治理能力、优化贫困治理的结构、健全贫困治理的共享制度、健全贫困治理的管理模式等方面,为“后小康时代”提供了重要启发。
翟登[2](2019)在《互联网技术演进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是第五次经济长波周期的代表性技术,世界范围正在经历其带来的经济革新。发展中国家也迎来了在本轮经济周期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经历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以往技术相比较,具有更高复杂性,在信息技术升级中,信息产品能够通过互联网以低价格、低运输成本,独立于实物商品而被消费。故此,互联网技术扩散以及产业分布是否会呈现特有的空间特征,以及这种空间特征是否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又以何种机制形成人口空间分布的格局,这些将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将在空间经济学的产业、人口聚集理论的分析框架内,采用商品异质性假设下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模型,结合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特性,按照通信技术从2G升级到4G的不同阶段的划分,根据信息产品的价格以及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的现实,对我国幅员辽阔的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在技术扩散以空间均质化进行时,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都以应用技术的方式,促进城市人口聚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改善消费品信息不足与缺失,使之融入到高效的全国性市场,并将研究由信息搜寻效率提高以及城市聚集效率提升对人口迁移模式的综合影响效应。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呈现选题背景、意义、目标,研究回顾与述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首先梳理空间经济学中运输成本对于产业中心布局的影响,借助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D-S模型)模型对此进行数值分析。着重分析城市报酬递增的原因,以及分析人口集聚平衡力的成因。在城市中,由于消费市场与产业中心的重合,报酬递增成为人口聚集的拉力。与此同时,人口高聚集状况反过来导致高竞价地租,加之人口聚集过程中的迁移成本。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人口聚集的平衡力。第三章从信息技术发展角度,扩展了人口空间集聚理论,首先明晰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然后从技术发展趋势的视角,说明信息产品的价格与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综合载体,具有空间穿透性,能够以点对点的方式瞬时完成信息产品透明传输。一方面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跨区域资源的分享与匹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与实物商品或服务的结合,以分享和匹配方式,提高了一定空间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了人口聚集的边际回报。本章再次使用D-S模型对上述效应进行整合并完成数值分析。第四章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人口结构演进的空间特征:先对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概述,我国的技术发展特征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追赶技术前沿特征,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网络技术的积极发展,但是国内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技术前沿差距较大。2010年以后,我国技术发展变得相对成熟,缩小了与技术前沿的差距,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流空间的分布上呈现出单中心、多极化的特点。另外,在人口分布及其原因方面,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动荡时期与改革后的稳定且快速发展时期,总体的人口分布趋势由政策性均匀化分布,向自主性聚集于经济中心的分布进行演变。在此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水平等方面都不断得到优化。第五章互联网技术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由于第四章发现互联网技术对偏远的高海拔地区提供了补偿式的技术红利,进一步研究技术升级的三个阶段,使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互联网技术对于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发现在随着技术升级,互联网的空间效应逐渐增强,并且在总体提高人口迁移活跃度的情况下,抑制远距离迁移而促进近距离迁移。另外,使用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变量对人口的城市聚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技术升级,更活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行为影响下,经济水平高,城市人口规模大均强化了人口聚集效应。最后,根据在技术升级中,信息产品逐渐与实物商品和服务进行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发现4G时期,互联网技术对西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加速升级的效应,提高了外围地区城镇居民的聚集效率。第六章研究结论,为本文结论与研究展望。笔者通过梳理理论及技术数据,对整个研究进行现实发展特征和研究主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政策启示和下一步研究的思路。经过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和实证剖析,本文研究结论概括为:第一,根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下降将导致产业中心由多中心向单中心演变,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符合这一设定,信息技术产业中心由早期的分布于各省经济中心,向全国性的硬件制造中心广州、软件应用平台中心上海转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空间穿透性,距离对信息产品消费的衰减不断下降,甚至在3/4G时期,在偏远高海拔地区,产生了额外的扩散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技术应用呈现均质化特征,具有独特的单中心、多极化空间结构,并且随着技术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应用的强耦合关系被不断放松。第二,互联网技术发展降低信息产品价格和运输成本,一方面与实物商品融合,以分享、匹配方式,提高了空间区域内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进而提高人口聚集的边际回报。另一方面,以信息产品的形式,分享和匹配了区域间的资源,以信息流带动下的商品流、服务流替代了人口流。所以,在我国人口迁移持续城镇化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一方面促进了短距离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抑制了远距离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是以更有效地信息传递和商品流动作为替代。同时,技术的不断演进强化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效率,在空间上有助于形成离散、均匀分布的全国性次级中心城市,优化了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效率。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均质化扩散,在信息产品与实物商品和服务形成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外围高海拔的西部地区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由于传统社会制约,他们的收入水平较低,加之消费品信息缺失,出现低消费信息的截尾效应。在互联网技术补偿作用下,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不同层次消费品在西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出现了向更高层次消费品发展的趋势,具有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特征,从消费角度,强化了城市的人口聚集效率。
张祖豪[3](2019)在《邓小平对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的反贫困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脱贫攻坚战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期,脱贫攻坚工作成为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国家反贫困的既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中国社会普遍贫穷,贫穷一直是中国最显着的特点,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伟大斗争。新中国建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人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贫困依旧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以改革开放为根本途径,开始对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在理论探索中,邓小平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障,来发展我国反贫困事业;在实践探索中,邓小平以改革开放来推动中国反贫困事业发展,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快速推进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置专门的扶贫机构开启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行计划生育来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直接推动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邓小平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为中国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开创了中国反贫困事业新思路、新途径、新成就,为中国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苏礼和[4](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贫困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再到相对贫困的过程。梳理贫困与反贫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于当前推进我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缺陷,资本家不断追求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劳动发生异化,导致无产阶级不断贫困化的局面,因此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无产阶级最终摆脱贫困,获得自由。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贫困与扶贫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形成了丰富的扶贫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牢牢坚持人民群众是扶贫事业主体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贫困人口数量多、扶贫脱贫难度大,相对贫困现象,返贫现象,贫困代际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从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视角出发,认为政府在扶贫中行为和目标发生偏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参与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提高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能力,保障贫困群体享有平等权利,以法治思维和手段推动脱贫攻坚,以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转变政府的职能,具体而言,政府在大扶贫格局中应扮演组织和引领、协调与整合、监督与公开、制度供给与激励扶持的角色,做到权力下放;完善市场主体,扶贫开发应与自然环境、资源和特色相结合,要构建更强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更加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优化社会组织,构建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提供机制保障,提升扶贫能力,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最终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协同推进构建充满活力高效的大扶贫格局。
崔海伟[5](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杨泽龙[6](2012)在《毕节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成就相伴生的区域发展差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倍加贫穷落后,越来越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越来越阻碍我国区域整体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越来越制约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目标之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科学地处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问题尤显重要。本文以形成于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建立的毕节试验区之基础上的毕节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社会发展问题。进一步来说,通过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毕节模式,力求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恶劣困境、实现区域快速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甚至我国区域整体的协调运行与科学发展添砖加瓦。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相对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及结论:第一章包括了课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经过文献分析,涉及毕节模式的文献侧重于研究某一领域;尽管有的研究是从社会整体领域进行,但是较为粗略、不全面。因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毕节模式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分析。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社会发展思想,着力地研究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包括了科学发展观、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思想等。胡锦涛同志通过建立毕节试验区这一载体较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前期思想,提出了改革是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动力的社会发展思想,提出了毕节模式的思想等。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毕节模式的建立、形成、发展及其成效,实证了当时胡锦涛同志关于岩溶区域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科学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第三章研究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区域发展模式观至今历经了经济要素模式观、经济机制模式观、经济经验模式观、发展方式模式观、全面可持续发展模式观的逻辑性演进;区域发展模式就是构成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体系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有政策、区位、资源、文化、区域性辐射、互动与仿效等;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有实践及“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事物内生性及特色性等。第四章是论述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基于1988年时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自然环境的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该区域与生具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气象、岩溶植被和岩溶水系水文等独特的自然环境、贫困落后的社会现实,这与我国非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基于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落后原因的历史性人文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由于地域性的思想观念、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封闭性的制度文化、民族性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等人文环境原因而凸显了极为落后的社会现实。通过历史性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有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和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等。第五章研究了毕节模式如何破解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具有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边缘化的区位条件、相对更加复杂及突出的恶化生态、过度增长的区域人口、极为落后的区域经济、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等典型性。基于中央特殊性政策所形成的毕节模式,在胡锦涛同志、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支持与直接关心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中央统战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局、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圳市等社会多方力量长期的帮扶下,充分地利用自然、政治等优势资源,发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主题,全力地推进本土化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经过本土化的五次探索,相继地推进了毕节模式的初步形成与阶段性成效的取得,一定程度地破解了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并具有典型示范功能。第六章论述了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经过23年的试验与发展,毕节模式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地实现了经济、人口、生态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地凸显了人、自然、社会的本土化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态势。第七章侧重于毕节模式与我国地方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毕节模式基于其独特的背景凸显了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地帮扶的地方性区域、毕节试验区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展等特点。第八章论述毕节模式意义。经过20多年改革试验的毕节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凸显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典型的示范辐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意义来说,研究和统筹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协调发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为我国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支持毕节模式建设与发展,一定程度地凸现国家、统一战线、毕节试验区“三方”共赢局面,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有利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等等。从理论意义来说,毕节模式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等等。
耿庆彪[7](2010)在《邓小平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之一,是我们党和国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抉择。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认真反思了由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科学而又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种关系"。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内容有: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共同的特征: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情真意切的民本性;全面协调的持续性。
胡海婧[8](2008)在《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4个指标体系(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异、地区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差异、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差异)的内涵及效用进行分析,从5个方面阐述了调节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4个方面揭示了我国财政收入差异的现状和程度,如:2006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高的上海比最低的西藏高10.28个百分点;2002-2006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山西比最慢的黑龙江快26.59个百分点;2006年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上海比最低的西藏高8165.43元;2005年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最高的陕西比最低的上海高42.66个百分点。针对这个差异本文从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差异、人口的差异、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管理水平的差异等方面剖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根据调节财政收入差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手段,有针对性的从6个方面提出了调节和缩小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对策措施:第一,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和国债政策,促使财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发挥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第二,我国应从宏观层面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生产力布局,重点应向财力差的地区倾斜;第三,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转变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第四,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第五,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尤其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使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尽可能快的缩小;第六,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当然,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调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工作,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措施。因此,在方法上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不断与时俱进。
程磊[9](2007)在《浅析邓小平的人口素质观》文中研究说明提高人口素质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制定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与法规,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优生优育;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当前,在人口数量控制已取得较大进展的前提下,研究邓小平的人口素质观,对于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邓小平人口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
曹景椿[10](2005)在《计划生育中心户的发展与绩效——纪念辽宁省计划生育中心户诞生2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计划生育中心户经过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走完了20年的光辉历程。它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在新形势下它是落实基本国策,体现“发展是硬道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载体。今后必须与时俱进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心户的大好形势和优良传统。
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第二次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第二次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1.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缘起 |
2.1.1.2 马克思、恩格斯对贫困问题的揭示 |
2.1.1.3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的策略 |
2.1.2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2.1.2.1 列宁反贫困理论概述 |
2.1.2.2 列宁反贫困的目标和方法 |
2.1.2.3 列宁反贫困工作的主要内容 |
2.1.3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2.1.3.1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概述 |
2.1.3.2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实践 |
2.2 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文化是理论渊源 |
2.2.1 扶贫济困的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厚的反贫困思想理念 |
2.2.2 扶贫济困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反贫困政策方法 |
2.3 西方反贫困思想和实践经验是理论借鉴 |
2.3.1 西方发达国家反贫困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
2.3.2 西方发达国家反贫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
2.4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4.1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提出的国际背景 |
2.4.2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提出的国内背景 |
第三章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以“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 |
3.1.1 强调要认清落后的基本国情 |
3.1.2 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3.1.3 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反贫困工作路径 |
3.2 以“政策调整”为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措施 |
3.2.1 以农村政策调整为突破点 |
3.2.2 推动分配制度的改革试点 |
3.2.3 要求保持好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3.3 以“先富带后富”为反贫困工作的发展步骤 |
3.3.1 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分阶段发展 |
3.3.2 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反贫困发展目标 |
3.3.4 将反贫困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 |
3.4 以“生产力提升”为反贫困工作的发展途径 |
3.4.1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
3.4.2 革新顶层设计,明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3.4.3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生产力水平提升 |
3.4.4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巩固反贫困工作成果 |
第四章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 |
4.1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理论价值 |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4.1.1.1 明确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出发点 |
4.1.1.2 提出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要求 |
4.1.1.3 描绘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路线 |
4.1.1.4 规划了社会主义反贫困各个阶段 |
4.1.1.5 强调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的主体 |
4.1.2 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 |
4.1.3 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提供了理论参考 |
4.2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实践价值 |
4.2.1 健全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治理制度 |
4.2.1.1 改革土地制度激发农村生产积极性 |
4.2.1.2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提高农民收入 |
4.2.1.3 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制度促进农村通过发展减少贫困 |
4.2.1.4 改革扶贫开发制度推动农村规模化反贫困工作 |
4.2.2 为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4.2.2.1 提升贫困治理能力,满足贫困治理多样化需求 |
4.2.2.2 优化贫困治理结构,发挥各主体积极作用 |
4.2.2.3 完善贫困治理共享制度,推动反贫困成果共享 |
4.2.2.4 健全贫困治理管理模式,提升反贫困“精准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
(2)互联网技术演进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选题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案 |
一、研究内容和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城市的产业聚集 |
一、冯.杜能模型 |
二、报酬递增下的多样性偏好——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模型 |
三、运输成本与城市中心均衡 |
第二节 城市的人口聚集 |
一、人口聚集于城市的拉力 |
二、城市中人口聚集的平衡力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人口空间聚集理论的扩展 |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演进趋势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价格与运输成本 |
二、信息产品的网络性——空间分散化 |
三、信息产品的分享与匹配效应 |
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对人口聚集影响 |
一、网络流空间影响下的人口聚集机制 |
二、互联网影响下的人口聚集模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人口演进的空间特征 |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发展 |
一、互联网技术的两阶段发展 |
二、技术升级的空间结构演进 |
第二节 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及其原因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人口空间分布及原因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口空间分布及原因 |
三、我国网络流空间下的人口聚集与经济发展契合度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技术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一、互联网对人口迁移影响背景 |
二、分析模型与数据描述 |
三、实证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升级的城市人口聚集效应 |
一、互联网对人口聚集影响背景 |
二、分析模型与数据描述 |
三、实证分析 |
四、小结 |
第三节 4G升级对外围地区的人口城市聚集效用影响——基于消费视角 |
一、互联网对居民消费影响背景 |
二、消费理论与互联网技术 |
三、分析模型 |
四、实证分析 |
五、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邓小平对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反贫困思想形成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邓小平反贫困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反贫困方面的探索所形成的经验教训 |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反贫困方面的成功探索 |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反贫困方面出现的失误 |
三、改变中国落后现状与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是邓小平反贫困思想形成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邓小平对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一、邓小平在反贫困理论方面的探索 |
(一)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基本国情 |
(二)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命题 |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民生活水平为标杆 |
(四)“共同富裕”思想成为中国式反贫困理论的核心内容 |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
二、邓小平在反贫困实践方面的探索 |
(一)以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 |
(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
(三)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为减贫的重要内容 |
(四)开启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 |
(五)以“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来推动反贫困事业 |
第四章 邓小平对中国反贫困事业的主要贡献 |
一、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二、开启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新思路 |
三、开辟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新途径 |
四、取得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新成就 |
第五章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
一、邓小平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形成的经验 |
(一)要不断推进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 |
(二)走“共同富裕”之路推动反贫困事业发展 |
(三)维护和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团结稳定 |
二、邓小平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给予的启示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坚持党的领导走共同富裕之路 |
(三)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 |
(四)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贫困的基本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贫困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界定 |
一、贫困概念的历史演进 |
二、对贫困和贫困线的基本界定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典论述 |
一、无产阶级贫困化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
二、反贫困依靠力量: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 |
三、反贫困途径: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
四、对马克思恩格斯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列宁的贫困与反贫困思想 |
一、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化的论述 |
二、物质贫困和社会贫困 |
三、反贫困的领导主体和依靠力量 |
四、反贫困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扶贫思想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贫困与消除贫困的论述 |
一、对中国贫困根源的科学分析 |
二、社会主义制度有消除贫困的独特优势 |
三、消除贫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四、尽可能团结一切力量消除贫困 |
五、消除贫困要结合国情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贫困与消除贫困的论述 |
一、反贫困与社会主义本质 |
二、从国情实际出发确定消除贫困的目标与战略步骤 |
三、打破平均主义,先富带动后富 |
四、消除贫困的重点在“三农” |
五、以改革开放推进扶贫事业 |
第三节 江泽民关于贫困与消除贫困的论述 |
一、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体现 |
二、消除贫困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
三、扶贫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
四、采取开发式扶贫方式 |
第四节 胡锦涛关于贫困与消除贫困的论述 |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扶贫工作 |
二、扶贫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五节 习近平治理贫困新思想 |
一、治理贫困的重要意义 |
二、治理贫困的基本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三、扶贫先扶志 |
四、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
五、扶贫需内生外生动力结合 |
六、大扶贫格局论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历程、成就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历程与成就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历程 |
二、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历程 |
三、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历程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扶贫事业的成就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以政府为主导 |
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三、坚持从国情出发 |
四、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五、人民群众是扶贫事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
第四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机遇 |
第一节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 |
一、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
二、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公信力 |
三、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良好国际形象 |
四、有助于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定稳定 |
第二节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机遇 |
一、党和政府把扶贫脱贫摆在治国理政的显着位置 |
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扶贫脱贫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
三、市场经济和社会组织的成熟发展增强了扶贫脱贫的力量 |
四、形成较为成熟的扶贫理论和实践体系 |
第五章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第一节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挑战 |
一、贫困人口数量多,扶贫脱贫难度大 |
二、相对贫困现象日益凸显 |
三、返贫现象不容乐观 |
四、贫困代际传递不容忽视 |
五、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
第二节 政府在扶贫脱贫中行为和目标发生偏离 |
一、扶贫效率有待提高 |
二、存在扶贫腐败现象 |
三、存在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现象 |
四、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第三节 市场主体在参与扶贫脱贫中面临的问题 |
一、市场主体对扶贫脱贫的动力不足 |
二、市场主体利益与精准扶贫脱贫难以契合 |
三、市场主体的短视与扶贫脱贫的持久性相矛盾 |
四、政府动员式下的市场主体参与扶贫成效欠佳 |
第四节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面临的困境 |
一、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扶贫的原始动力 |
二、筹集资金能力有限,公信力不足 |
三、扶贫经验欠缺,扶贫能力不足 |
四、社会组织扶贫对象的偏差和狭隘性、非专业性 |
第六章 当前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和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当前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 |
三、提高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能力 |
四、保障贫困群体享有平等权利 |
五、以法治思维和手段推动脱贫攻坚 |
六、以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一、组织与引领 |
二、协调与整合 |
三、监督与公开 |
四、制度供给与激励扶持 |
五、权力下放 |
第三节 市场主体的完善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一、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和特色相结合 |
二、构建更强的动力和激励机制 |
三、构建更加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 |
四、发挥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优化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 |
二、提供机制保障 |
三、提升扶贫能力 |
四、创新扶贫工作方式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毕节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四、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 |
一、全面发展观 |
二、社会协调发展观 |
三、区域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三、江泽民的社会发展思想 |
四、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
一、多元文化发展理论 |
二、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第三章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发展模式观的历史演进 |
一、模式的来源及词典性界定等 |
二、“形形色色模式”后面的“模式”观逻辑性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一、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二、模式与试验区的关系 |
第三节 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及进步性的考量标准 |
一、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 |
第四章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 |
第一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
一、岩溶、我国岩溶及其西南岩溶山区概况 |
二、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石漠化概况 |
三、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
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气象、植被概况 |
五、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水系水文等概况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贫困县概况 |
第二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人文环境 |
一、地域性的思想观念 |
二、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 |
三、封闭性的制度文化 |
四、民族性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
五、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 |
第三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 |
一、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 |
二、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 |
三、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 |
四、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 |
第五章 破解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的毕节模式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的典型性及创新价值 |
一、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和边缘化的区位条件 |
二、相对更加复杂、突出、典型的生态问题 |
三、比较中过度增长的人口 |
四、极为落后的经济落后现状 |
五、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 |
六、毕节试验区的创新价值 |
第二节 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及历史文化 |
一、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 |
二、贵州毕节试验区人文概况 |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精神 |
一、毕节试验区精神产生 |
二、毕节试验区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
第四节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探索 |
一、第一次探索 |
二、第二次探索 |
三、第三次探索 |
四、第四次探索 |
五、第五次探索 |
第五节 中央和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支持与帮扶 |
一、中央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性支持 |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毕节试验区的长期支持 |
三、中央有关部委局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四、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一、1988年至2008年统一战线的帮扶概况 |
二、2009年以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 |
第七节 毕节模式的形成 |
一、毕节模式的形成 |
二、现阶段毕节模式涵义 |
第六章 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开发扶贫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开发扶贫之路 |
二、开发扶贫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 |
二、生态建设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稳健有力的人口控制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人口控制之路 |
二、人口控制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人口控制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顺应时代的人文观念变革 |
一、解放思想逐步推进 |
二、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
三、生态环境建设贯彻始终 |
四、人口控制理念得以普及 |
五、教育为先的发展理念形成 |
第五节 经济、人口、生态互动运行的发展模式 |
一、把生态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中 |
二、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
三、人口控制与生态建设协调运行 |
四、经济、人口、生态互动发展 |
第七章 毕节模式与我国其它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毕节模式与我国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模式的比较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二节 毕节模式的特点 |
一、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 |
二、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帮扶的地方性区域 |
三、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 |
四、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 |
五、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
第八章 毕节模式的意义 |
第一节 重大成就 |
一、毕节试验区取得重大成就 |
二、毕节试验区凸显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及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 |
二、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 |
三、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 |
四、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
第三节 理论意义 |
一、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 |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三、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第一作者) |
(7)邓小平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一)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种关系” |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
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
3.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4.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沿海地区发展与内陆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内容 |
(一) 要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
(二) 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三) 要保护生态环境 |
(四) 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邓小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共同特征 |
(一) 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
(二) 是情真意切的民本性 |
(三) 是全面协调的持续性 |
(8)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理论认识 |
2.1 财政收入概述 |
2.1.1 财政收入的内涵 |
2.1.2 财政收入的分类 |
2.1.3 财政收入的作用 |
2.2 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指标体系及效用分析 |
2.2.1 地区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异及效用分析 |
2.2.2 地区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差异及效用分析 |
2.2.3 地区间财政收入人均指标差异及效用分析 |
2.2.4 地区间财政收入质量差异及效用分析 |
2.3 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2.3.1 绝对性和长期性 |
2.3.2 相对性和动态均衡性 |
2.4 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调节的主要手段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支出政策 |
2.4.3 转移支付政策 |
2.4.4 国债政策 |
2.4.5 预算政策 |
第三章 研究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必要性 |
3.1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3.2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
3.3 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
3.4 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振兴国家财政 |
3.5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四章 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
4.1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异的实证分析 |
4.2 地区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
4.3 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
4.4 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
5.1 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差异 |
5.1.1 从市场机制来看 |
5.1.2 从市场体系来看 |
5.1.3 从投资回报率的差异来看 |
5.2 人口的差异 |
5.2.1 人口密度的差异 |
5.2.2 人口素质的差异 |
5.3 财政体制不完善 |
5.3.1 分税制财政体制单一化 |
5.3.2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5.4 财政管理水平差异 |
5.4.1 收入努力程度的差异 |
5.4.2 税收征收成本的差异 |
5.4.3 财政支出范围的差异 |
第六章 调节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对策措施 |
6.1 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和国债政策,促进落后地区大力发展经济 |
6.2 调整预算与投资政策,促进地区间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6.3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 |
6.3.1 加大对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6.3.2 加快税费制度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
6.3.3 调整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
6.3.4 加大财政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 |
6.4 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
6.4.1 培育人口再生产环境 |
6.4.2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
6.5 加大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
6.5.1 合理确立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 |
6.5.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6 加强财政监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浅析邓小平的人口素质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口素质思想的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
1. 提高人口素质是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 |
2. 提高人口素质是适应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
3. 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邓小平人口素质观的意义 |
1. 对计生工作的指导意义 |
2. 国民政治素质可以调节社会矛盾 |
3. 国民的身体素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
4. 国民综合素质是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净化器” |
三、邓小平提高人口素质的举措 |
1. 控制人口增长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
2. 制定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与法规,鼓励优生优育 |
3.“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动力和保障 |
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和基础 |
四、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第二次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李小静.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2]互联网技术演进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D]. 翟登. 云南大学, 2019(09)
- [3]邓小平对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贡献研究[D]. 张祖豪.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与实践研究[D]. 苏礼和.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6]毕节模式研究[D]. 杨泽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7]邓小平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J]. 耿庆彪. 柳州师专学报, 2010(01)
- [8]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研究[D]. 胡海婧. 广西大学, 2008(01)
- [9]浅析邓小平的人口素质观[J]. 程磊.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11)
- [10]计划生育中心户的发展与绩效——纪念辽宁省计划生育中心户诞生20周年[J]. 曹景椿. 人口与经济,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