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站相爱相杀——论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新闻网站相爱相杀——论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新闻网站竞风流——漫谈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何连海[1](2020)在《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国艺术领域,李叔同(弘一法师)以博才多能、中西兼善、风格鲜明、美育有成而闻世,他也是近现代艺术家中西融通、由博入专的一个典型案例。纵观他的艺术生平,1918年出家是一个相对的界点:此前是博观融通、个性初立的前期,此后是深化约取、个性推进的后期。就其艺术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言,自前期形成并贯通终生的思想观念、路径方向和个性方法是关键。以其持续一生的书法为主线,结合音乐、诗歌、篆刻、设计等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及相关史料,论文从其早年新旧学养和性情气质、艺术师资授受、艺术取法范围和方向、参用资料和个性方法、艺术交游和环境条件五个层面,讨论其艺术个性生成的核心原因和基本模式。论文认为,桐达李家在津门的社会文化资源,使他在艺术启蒙、个性初显时获得徐耀廷、唐静岩、赵幼梅、王恩重、李鸿章、李澂浠等师友、名家、政要的帮助,但是,李叔同也以其敏感沉思的气质,以及独立开放、理性实践、普怀关怀的品格,对诸条件因素进行了创构,以此,1899-1905年间,他能够以青年书法、篆刻家身份立足上海,拓展与许幻园、陈师曾、徐星州、李苦李乃至吴昌硕、李瑞清等人的交游,同时入读南洋公学,实现旧学士子到新学先锋的转向。以至赴日留学归来,他的艺术都在书法由篆书转向魏碑的同时,极力向西方艺术拓展。不过,在他涉足西学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以民族文化为立场、以中国艺术精神为理念、以古拙沉雄为风格取向的艺术发展道路。他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书法上的碑帖风格融合,还是音乐上的选调填词,抑或是方寸广告设计,均可体现融古出新、融西入中的自我意识。而他学习、教授西洋艺术的经历,促使他在书法、篆刻创作中融入西方图案画技巧,形成一套个性方法,为后期书风变革奠定技术路线;他后期的佛学研究和精神持修,远接早年士子风规,在人生和艺术两个层面上体现平淡天真、冲逸虚静的境界追求,为后期书风的变革奠定了思想路线。李叔同艺术个性的生成,内在于近代中国救亡图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从个体精神求证和文化实业救国的层面来说,他的在俗和出家具有内在连续特征,因此,他还是近现代艺术家由儒入释的一个特殊案例。

王庆阳[2](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周怡帆[3](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李丽岚[4](2020)在《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结束后,诗与现实相结合成为了国统区大多数诗人的写作共识。然而,对于何为“现实”及诗歌如何书写“现实”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化与裂痕。同时,诗人们也通过文学及多种社会实践参与到了“现实”秩序的生成中。对于身处1945-1949年国统区这一特殊语境的诗人们而言,“现实”尚未形成一个清晰可把握的轮廓,它正处于多股力量角逐、竞争的交汇点,牵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问题域。流动、混融、尚未成形的“现实”首先需要被诗人整理、廓清、命名,然后才是争取、介入、改变。因此,“诗与现实”这一诗学命题中的“现实”并非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它背后牵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关系和文学力量的博弈;“诗”的内涵也在与“现实”的联结过程中不断扩充和延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驳杂面貌。面对国共斗争这一新的现实,知识界和文艺界的裂痕日益扩大,越到后来诗人们越必须在现实中做出文学与政治的选择。因此,诗坛关于“诗与现实”的理论思考和写作实践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焦虑情绪和紧迫感,有的存在明显的论争、对话意图。在这三四年间,新诗道路的“转折”不仅体现在随国共政治斗争变化的诗坛格局的重组中,“转折”的过程更具体而微地发生在每个诗人的内心变化和精神渴求里。无论诗人、批评家选择了何种诗学立场或诗歌阵营,此时,知识分子与人民、时代的关系作为一个共同的苦恼几乎笼罩了每个人的写作,相关联的还有诗人的人格成长及历史位置、诗歌的时代责任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思考。本文选取“诗与现实”作为重新切入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的视角,将其置于诗人的创作与其社会实践的关联、国统区诗坛与解放区文艺的互动、内战中国与二战后国际形势连带所形成的文学共振等多重网结中,同时,也将其放在四五十年代的文学转折里,从多维度的时空脉络中给予其开放性的观照,试图撬动日趋板结化的诗歌版图。勾勒出战后诗坛的大致地形后,本文将以诗歌文本为基础,结合与之相关的批评、事件,考察在这一特定的文学场内,“现实”如何作为一个包容力极强的关键词被不同人所“争取”,诗歌写作具体如何反映、介入现实,现实如何重塑了诗歌的面貌和诗人的抒情姿态、感觉结构、时代认知,以及作为批评尺度的“现实”在批评实践中如何被使用。论文力图围绕“诗与现实”这一问题线索去呈现诗坛的多种声音,勾连不同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之间的对话关系,将各种或互为补充或彼此呼应的声音放在比单纯的对立面更恰切的位置,以形成一种内部相对化的问题视野。第一章首先勾勒随战后国统区诗人的迁徙而形成的诗坛新格局,再将“现实”放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视野中考察,为后续论述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参照背景,随后按问题脉络来组织、呈现此一阶段诗坛有关“诗与现实”的理论探讨。第二章首先分析自40年代初以来部分诗歌中以“无弦琴”为隐喻出现的个人化浪漫主义抒情困境,再探讨穆旦提出的“新的抒情”在抗战胜利后如何可能。诗人们调整了自我在历史中的位置,“看风景”的姿态被一种考察社会问题的眼光所取代,但诗人在“风景”构图中的位置仍值得玩味。第三章围绕报纸、新闻媒介与诗歌写作的互动关系展开。报纸新闻作为诗人现实感的主要来源,重塑了诗人的感觉结构、表达方式,新闻标题、导语渗入了诗歌语言和形式。诗歌提供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中“真实”的缺席,但诗歌对新闻的依赖又招致有关“新闻主义”的指责。此时围绕“时感诗”展开的批评尤其体现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裂。第四章探讨诗人如何通过与公众世界对话来介入现实。献诗、书信体诗成为了诗人们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显露出诗人直接对现实政治发言的欲望。山歌、方言诗等诗体创制和对民间资源的借用,则服务于诗人对话特定读者群体的目的。诗人通过与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话,同时建立了自我与他者、与时代的一种具体关联,得以在错综的关系网内重构自我,找到与现实联结的触点。

孙佳路[5](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杜可风[6](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刘秀珍[7](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范雨竹[8](2019)在《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出版物产生后,突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阅读也不再仅有视觉阅读的单一形式,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创了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新形式。本文旨在剖析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过程,分析作为知识传播的有声出版物的发展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及逻辑,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本文按照“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功能迭新→演变动因→发展逻辑→理性探究”的框架,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论述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首先,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机械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剖析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及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对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究与归纳、总结和比较,呈现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历史图景与规律特征。其次,结合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依照“技术——环境——影响”的动态关系逻辑思路,分析有声出版物演变过程中技术、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缘由。在教育技术视角下,从人的多维感知入手,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过程探究;第四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第六章建构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第一章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本章以声音复制、传播技术为核心,阐述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影响。从留声机诞生起,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记录、贮存和传输声音成为可能,声音信息不再依赖于人和人面对面的传递,而是借助科学技术呈现出可记录、可复制、可传播的新样态,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使用经历了从小众化到大众化再到个性化的变化过程。第二章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出版主体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转型后的出版商和出版人为有声出版物的生产带来海量的扩容,有声出版物形态丰富。在现代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支持下,有声出版主体开发和利用声音资源,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有声出版物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语言、文学、教育、科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开放型阅读环境,让阅读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章我国有声出版物功能的迭新。从机械技术时期单一的音乐戏曲类有声出版物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教育功能,到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丰富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带来的推动,再到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海量收听及收听途径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了人的教育发展需求。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听觉文化的回归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技术上的优势和先进,使有声出版物的载体技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这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使人与之交流互动;听觉文化的回归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娓娓道来,让人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空间,享受“围炉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章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本章依据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技术学关注的“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学习者”,结合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与社会”为研究思路,从技术、环境、人三方面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缘由进行探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声出版物媒介技术呈现出人性化趋势;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双向传播的两次变化;有声出版物受众范围从精英式的少数人扩展到平民式的大众化,收听注意力和习惯随之变革。第六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以教育技术学为视角,以人的听觉感知为基础,融合视觉感知及多感知感官系统,从媒体技术、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和有声出版物应用四个方面建构多维有声出版物发展新路径。在面对声音复制技术对有声出版物的冲击和声音符号对文本意义传递的干扰时,以“阅听合一”、“以听为读”的态度去面对,将声音、技术和文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随着5G技术时代的来临,有声出版物将会更加深入各个场景,为阅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阅读环境。本文认为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是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引领下的演变;阅读者需求和环境变化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从未来发展上看,多维有声出版物将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形式。

杨柳[9](2019)在《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读者自主选择译介中国网络幻想小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粉丝翻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本文以描写译学为出发点考察网络仙侠小说英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影响,采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结合形象学的“异国形象”观点对数据发现进行阐释。英译小说以翻译文学的身份进入英语世界,构建出英语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其中既包含原作者的自塑,也包含译者的他塑。相应地,研究主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作者、译者合力塑造的中国形象;2)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3)译者/读者转变为作者之后塑造的中国形象。本研究选取了7部英译“经典”仙侠/玄幻作品和2部英语原创仙侠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参照语料包括2部英译古龙作品和4部经典英语奇幻小说,一共13部小说,7004473单词。文本塑造的形象分为语言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具体而言,语言形象分为词汇丰富度和文本信息量。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设置和主要人物动作。事物形象包括具体与抽象事物,通过名词词表和专有名词进行分析。文本处理工具包括: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4(跨库检索部分使用WordSmith4.0),词性标注工具CLAWS7,中文分词软件Yacsi0.96和词图制作工具WORDSIFT。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关于语言形象。英译仙侠小说的语言具有翻译共性的简化倾向;同时,整体语言水平较高,忠于原文,表达较为准确、丰富。其传递的信息量低于汉语原文,而大于英语原创。相应地,阅读难度也高于英语原创奇幻小说。译者“厚译”是形成较高词汇密度的原因之一。第二,关于人物形象。英译网络仙侠小说主人公形象设置方面类型化特征明显:以青少年男性角色为主,开篇登场、全程在线。人物特质突出:开朗乐观、百折不饶、不断成长,追求成为强者。动词参数显示,主人公动作描述最多,话语、心理描述较少。女性角色频次偏低。一方面,这种类型化的单一人物设置模式在文学性方面有所欠缺,性别主义遭到诟病。另一方面,人物积极进取的形象充满感染力。此外,电子游戏式的功能向(function-oriented)特点对某些读者特别具有吸引力。第三,关于事物形象。词表揭示出“sword”(剑)是唯一在词频上显示出显着性的词,是仙侠小说的标志性物象。这与文学史上的剑仙小说一脉相承。道教以及佛教等相关术语的使用更多是发挥了某种道具的作用或帮助构建背景,作品并未真正触及道家及佛教思想。专有名称大致可分为地点、宗派、神仙魔怪的名字、器物法宝和一些宗教术语,文中归纳了频次最高的颜色和地点等具体名词。此外,对于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及其所受影响有以下发现:第一,译者具有译者和“粉丝”的双重身份。翻译以“厚译”为主,包含大量文化注释。并且译者不满足于文本翻译,他们建立网站、发布视频、甚至转化为仙侠小说创作者,成为传播中国网络小说、构建中国文学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他塑元素既包括译者,也包括读者。网络媒介使译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加便捷,影响彼此对文化形象的认知,深度参与到翻译复合形象的塑造。第三,从英语创作的仙侠小说看,一方面留有中国文化刻板印象的痕迹;同时也可看到作者积极融入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的努力。总的说来,中国网络文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语译者和作品的相遇更像是一种必然。仙侠小说披着道家文化的外衣,蕴含着突破自我、成为强者的精神内核,对中外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译者们对中国形象既非“乌托邦”式的美化到底,也非“假想敌”式的一味抹黑,而是在娱乐中产生了共情。从源语到译入语、再到英语原创文本,网络仙侠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场文化的旅行,成为了一幅富于中国情调的文化拼贴画。

曾悦[10](2018)在《“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的民众化转向研究》文中指出以微博、微信平台的兴起和普及为表征的“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新的传播时代。民众基于“两微”平台的新闻评论生产在参与规模、参与频次、参与深度、传播效果和现实效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的民众化转向就此发端与兴起。新闻评论生产主体更加广泛和多元,各个主体间基于平等地位的社交化观点互动日益密切。新闻评论内容呈现出选题广泛、视角开阔、立场个人化的特点。新闻评论形态则显示出文体文风自由性、情感表达直接性、呈现方式非程序化的特征。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民众参与实时性新闻评论生产的平台;观点交流成为重要的网络互动手段,媒体愈发重视自身的言论建设和民众的原发性新闻评论生产;民众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提升,对观点信息的需求加大。这些都促使“微时代”新闻评论民众化转向进一步发展。“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新闻评论生产由专门化的职业行为变成“大传播”时代的全民参与。民众的传播地位和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新闻评论“微时代”更重要的传播者,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凸显。专业媒体由主流价值观的单向度通传者变为公共对话的促进者。

二、新闻网站竞风流——漫谈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网站竞风流——漫谈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和对象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博达和雅精神个性的内驱
    第一节 中西学养与新锐视野
        一、家族文化氛围和李叔同的个性初乳
        二、旧式蒙学与国学修养
        三、从国学积累到新学转向
    第二节 敏感气质与精进品质
        一、敏感悲情性格与李叔同的艺术气质
        二、普世关怀与李叔同的理性实践品质
        三、中西融合与李叔同的民族文化个性取向
第二章 津门名师与好古趣味的发蒙
    第一节 李叔同艺术师学的分段和路线
        一、前人旧说
        二、结合李叔同自述所作的划分
    第二节 艺术师资渊源与个性引导
        一、清末风规与李叔同的字书蒙学
        二、李叔同的士子课业:从字书到文艺修养
        三、徐耀廷熏染下的金石书画兴趣
        四、唐静岩引导的金石学古与创作
        五、赵幼梅启发的艺术志向
第三章 捭阖中西古今的艺术取法视野
    第一节 碑板法书取法范围及取法转向
        一、前期取法的作品考察
        二、取法主次和转向
    第二节 篆刻取法范围与途径
        一、取法古式
        二、师则今派
    第三节 音乐、戏剧和绘画学习路径与范围
        一、李叔同戏剧与绘画艺术的连续性问题
        二、李叔同音乐学习的路径
        三、李叔同曲乐创作取法范围
第四章 通向意匠的个人工具书与创作法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参考书
        一、出家前艺术书物的主要去向
        二、早年书法篆刻参考资料概况
        三、曲乐学习和创作参考书缀说
    第二节 李叔同艺术学习和创作的个性方法
        一、精神观照法
        二、结构经营法
        三、形式推绎法
第五章 自主创构的士商交游与市场条件
    第一节 津沽艺术交游与成长条件构建
        一、姻亲艺友与蒙学条件
        二、津门名家与积学条件
        三、津门政要商绅与社会交往条件
    第二节 沪浙时期艺术交游与自我意识
        一、“天涯五友”与风气感染
        二、与其他名流的交往和独立意识
        三、润格刊布与自我构建意识
第六章 简雅雄深艺术个性演进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风格的确立
        一、个性初创期的艺术风格(1899-1905)
        二、个性确立期的艺术风格(1906-1912)
        三、风格变革期的基本特征(1913-1918)
    第二节 李叔同后期艺术风格的承变
        一、对前期书风的多线延续
        二、风格、路径的融合推进
        三、篆书笔法与典型书风的形成
    第三节 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的价值启示
        一、近世由儒入释的艺术家类型价值
        二、中西调和的路径和成就价值
        三、由通而专的个性生成模式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附表目录
致谢
附录:李叔同早期印章辑录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方言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1.4.1 研究学术价值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附录七 :口述史(一)
附录八 :口述史(二)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既往研究
    第三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现实”:博弈中成形
    第一节 地图在动:战后的国统区诗坛
        一 “上海是一个海”
        二 平津学院诗坛的分裂
    第二节 多重视野中的“现实”
        一 知识界的“道路”之争
        二 作为心境的“现实”
        三 如何阐释“现实”?
    第三节 作为诗坛焦点的“诗与现实”
        一 “现实”的边界
        二 诗歌如何“现实”?
        三 诗与现实的互动
第二章 “新的抒情”如何可能?
    第一节 “无弦琴”的变奏
    第二节 从“风景”到“疾病”
    第三节 “弃旧”与“迎新”之间
第三章 报纸·新闻·时感
    第一节 媒介与感官
    第二节 “真实”的缺席与补位
        一 新闻自由的危机
        二 从诗人到记者
        三 对“新闻主义”的批评
    第三节 内战中的时感
        一 “自私”者与“无辜”者
        二 “围剿”袁可嘉
        三 另一种时感的生成
第四章 对话公众世界
    第一节 重建民主的言论空间
        一 《民主短简》的困境
        二 “讲坛上的诗”
    第二节 重塑读者的政治意识
        一 都市空间中的“山歌”
        二 讲给农民听的故事
        三 绿原的诗与青年学生
    第三节 关系中的自我重构
        一 自我的镜像
        二 牺牲的他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二、研究基础
        (一)关于趣味
        (二)关于媒介趣味
        (三)关于电影趣味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一、趣味的流变
        二、趣味的创新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结论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
    一、机械录制技术产生有声出版物
        (一)记录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声音录制技术的诞生:机械录音记录声音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传入我国
    二、模拟录制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快速发展
        (一)传播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磁性录制技术的出现与声音传递优势
        (三)广播的普及与大众化使用
    三、数字录制技术加快有声出版物创新
        (一)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交融
        (二)数字录制技术的产生与声音的高保真突破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类型演变
        (一)外商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二)音像电子出版社交融成为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三)数字出版行业与个体主体并行
    二、我国有声出版物的特征
        (一)唱片有声出版物的传播性
        (二)磁带有声出版物的产业性
        (三)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新形态
    三、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形态多样化
        (二)有声出版物的多样化开启出版主体的变化
        (三)阅读市场倒逼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革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迭新
    一、机械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娱乐至上的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以大量戏曲音乐的唱片为主
        (二)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娱乐的普适性价值
    二、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突出展现知识传播教育功能
        (一)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的数量、种类占主要地位
        (二)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知识传播的优势
    三、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内容全面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娱乐、知识、审美融合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声出版物的兴盛
        (一)有声出版物声音录存技术的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个性化
        (三)有声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二、声音的艺术性强化了有声阅读的吸引力
        (一)声音符号强烈的情感性
        (二)声音传播紧密的伴随性
        (三)有声出版物艺术的可感性
    三、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活力
        (一)听觉回归的必然性
        (二)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三)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有声出版物的发展
        (一)有声出版物的碎片化时间链接
        (二)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三)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探究
    一、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理论支点
        (一)从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到学习者
        (二)从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到人与社会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人性化趋势
        (一)从人自身作为媒介到人使用外部媒介技术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发展演变的人性化因素
    三、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的显着变化
        (一)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的传播环境迭新
        (二)从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互动传播的传播环境变化
    四、有声出版物受众选择的认知变革
        (一)不同技术形态下有声出版物的认知变革
        (二)受众从仪式化收听到碎片化填补的认知转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多维有声出版物
        (一)多维有声出版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搭建优化的阅读环境
        (三)多维有声出版物资源的开发
        (四)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实现路径是教育媒体的建立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发展路径
        (一)建构单一的以听为读的有声出版物
        (二)建构交互的视听符号有声出版物
        (三)建构多重感官交织的多维度有声出版物
    三、数字时代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一)当前有声出版物面临的挑战
        (二)未来有声出版物发展演变的新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1.1 网络仙侠小说
        1.1.2 网络仙侠小说与中国形象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概念阐述
    2.1 网络仙侠小说
        2.1.1 网络仙侠小说与传统仙侠小说
        2.1.2 网络仙侠小说与经典武侠小说
        2.1.3 网络仙侠小说与网络玄幻小说
        2.1.4 网络仙侠小说与西方幻想小说
    2.2 粉丝翻译
    2.3 中国形象研究
        2.3.1 文学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2.3.2 形象学中的“中国形象”
        2.3.3 翻译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网络仙侠小说研究现状
        3.1.1 国内研究概况
        3.1.2 国外研究概况
    3.2 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3.2.1 国内研究概况
        3.2.2 “中国形象”国外研究概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塑与他塑的合力——英译本塑造的仙侠形象
    4.1 研究方案
        4.1.1 小说样本选择——七部英译仙侠小说
        4.1.2 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形象研究
        4.1.3 检索参数
        4.1.4 使用工具
    4.2 语言形象——基本信息比较
        4.2.1 词汇丰富度
        4.2.2 译文难度——词汇密度
    4.3 人物形象
        4.3.1 主要人物设置
        4.3.2 主要人物动作
        4.3.3 案例分析——Stellar Transformation的主要人物刻画
        4.3.4 英译仙侠小说人物形象小结
    4.4 事物形象
        4.4.1 名词词表分析
        4.4.2 专有名词词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力中的他塑元素——译者与读者
    5.1 文本内——形象的迁移
        5.1.1 语言形象
        5.1.2 文化形象——文化专有项
    5.2 文本外——译者的现身
        5.2.1 厚译——与读者的对话
        5.2.2 翻译之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塑影响之下的他塑——英文创作的仙侠形象
    6.1 Legends of Ogre Gate——从译者到作者的创作
        6.1.1 人物形象
        6.1.2 事物形象
        6.1.3 其他
    6.2 Blue Phoenix——从读者到作者的创作
        6.2.1 人物形象
        6.2.2 事物形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的民众化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的发端
    第二节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的兴起
第二章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的表现
    第一节 评论主体的民众化转向
        一、评论主体的广泛和多元
        二、主体间社交化的观点互动
    第二节 评论内容的民众化转向
        一、评论选题的广泛性
        二、评论视角的开阔性
        三、评论立场的个人化
    第三节 评论形态的民众化转向
        一、文体文风的灵活性
        二、情感表达的直观性
        三、呈现方式非程序化
第三章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的民众化转向的原因
    第一节 技术因素: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互联网提供新闻评论生产的参与平台
        二、网络技术保障实时性的新闻评论生产
    第二节 媒介生态:观点表达成为重要的网络互动手段
        一、“两微”平台中人际传播和观点交流活跃
        二、激烈的观点竞争促使媒体重视言论建设
    第三节 社会心理: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是直接动因
        一、民众迫切需要对各类信息的深度解读
        二、民众权利意识和媒介参与意识的提高
第四章 “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民众化转向的意义及影响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生产进入“大传播”时代
    第二节 民众成为“微时代”更重要的传播者
        一、民众的传播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更为彰显
    第三节 媒体的公共对话促进者作用更为凸显
        一、主流价值观单向度通传的失效
        二、媒体公共对话促进者身份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闻网站竞风流——漫谈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D]. 何连海. 东南大学, 2020(02)
  • [2]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4]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D]. 李丽岚.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 范雨竹. 西南大学, 2019(05)
  • [9]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D]. 杨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微时代”新闻评论生产的民众化转向研究[D]. 曾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新闻网站相爱相杀——论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