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繁殖与非繁殖季节生殖保健技术研究

公羊繁殖与非繁殖季节生殖保健技术研究

一、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包燕慧[1](2020)在《光照对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褪黑素、睾酮和精液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改变日光周期,可以改善公羊繁殖性能,提高公羊的利用率。本试验人为控制光照,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褪黑素、睾酮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在自然状态下,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间进行血样采集,分析内蒙古绒山羊公羊一年内的血清褪黑素和睾酮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血清褪黑素浓度在2018年5-9月迅速上升,9月份达到峰值,2018年9月-2019年1月浓度降低,而从1-4月又开始缓慢上升;血清睾酮浓度在2018年5月-10月浓度上升,10月份达到峰值,2018年10月-2019年2月降低,2-3月上升,3-4月降低;自然状态下血清褪黑素和睾酮的相关系数(r=0.51463),两者相关性为显着相关。2、在光控试验中,季节分为非繁殖季(6-8月)和繁殖季(9-11月),光照分为对照组(自然光)、短日照和长日照,根据季节和光照设计6个试验组,非繁殖季对照组(SN)、繁殖季对照组(WN)、非繁殖季长日照组(SL)、繁殖季长日照组(WL)、非繁殖季短日照组(SS)、繁殖季短日照组(WS)。在非繁殖季试验羊按周次采集血液10次和精液10次,繁殖季试验羊按周次采集血液1 1次和精液8次,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和睾酮水平,同时检测精液品质。结果显示:在非繁殖季,SS组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浓度都显着高于SN组(P<0.05),SL组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浓度都显着低于SN组(P<0.05);在繁殖季,WS组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浓度都显着高于WN组(P<0.05),WL组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浓度都显着低于WN组(P<0.05);在非繁殖季,SS组的血清和精清睾酮浓度显着高于SN组(P<0.05),SL组的血清和精清睾酮浓度显着低于SN组(P<0.05);在繁殖季,WS组血清和精清的睾酮浓度都显着高于WN组(P<0.05),WL组血清和精清的睾酮浓度都显着低于WN组(P<0.05),这表明不同光照时间对内蒙古绒山羊种公羊血清和精清的褪黑素及睾酮有显着影响。在繁殖季,WS组的内蒙古绒山羊精子的活力、射精量和运动参数显着高于WN组(P<0.05),而WL组的内蒙古绒山羊精子的活力、射精量和运动参数显着低于WN组(P<0.05)。总体来说,内蒙古绒山羊血清中的褪黑素和睾酮含量在一年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两者年变化具有显着相关。人为调整光照时间对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血清和精液中的褪黑素和睾酮含量有显着影响,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显着提高繁殖季节公羊的精液品质。

韩旭飞[2](2020)在《不同因素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与绵羊繁殖效益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开展了不同因素(维生素ADE注射液、品种、阴道栓、年龄)对定时输精中同期发情效果和受胎率等效果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建立了种羊繁殖效益进行评估数学模型。通过提高情期受胎率、杂交和选育提高产羔率可以一定程度增加经济效益。为定时输精技术在规模化肉羊养殖科学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维生素ADE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研究维生素ADE注射液对母羊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中,试验母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数量173只,试验组数量为206只,各组按照下面方法进行。试验组母羊采用孕酮硅胶栓+PMSG同期处理方法,第1 d埋置阴道栓,12 d注射PMSG,13 d撤栓,14 d进行试情鉴定、确定发情后进行子宫角输精。对照组母羊采用和试验组相同处理方法,在埋栓同时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结果显示:未注射维生素注射液的发情率为82.66%,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的发情率为90.29%,差异显着(P<0.05);注射维生素注射液发情集中在0-12 h,未注射维生素注射液发情集中在24-36 h,且试验组注射维生素注射液发情时间比对照组提前;试验组注射维生素注射液的产羔数上要多余对照组;未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的受胎率为80.42%,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的受胎率为81.18%,(P>0.05)差异不显着。2.不同因素(品种、阴道栓、年龄)对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在研究不同因素(品种、阴道栓、年龄)对定时输精效果影响的试验中,试验母羊随机分为6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采用子宫颈输精进行配种,探究在核心育种场(品种、阴道栓、年龄)对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试验Ⅰ组20只、Ⅱ组25只,埋置的阴道栓(Ⅰ国产栓、Ⅱ进口栓)不同;试验Ⅲ组131只、Ⅳ组105只,品种(澳洲白、杜泊)不同;试验Ⅴ组64只、试验Ⅵ组99只,年龄(初产、经产)不同,母羊均采用孕酮硅胶栓+PMSG同期处理方法,第1 d埋置阴道栓,12 d注射PMSG,13 d撤栓,14 d进行试情鉴定、确定发情后进行输精。测定发情率、发情间隔时间、情期受胎率。结果显示:母羊进行处理后,在0-48 h内,国产栓发情率为90.00%,进口栓的发情率为96.00%,差异不显着(P>0.05)。埋置不同的栓的发情羊数及比例在0-24 h、24-48h均无显着的差异,发情时间间隔基本一致。情期受胎率为分别为72.00%、50.00%,差异不显着(p>0.05);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绵羊发情率分别为90.84%、89.52%,二者差异不显着(P>0.05)。发情时间间隔均主要集中撤栓后的24-48 h,发情时间间隔基本一致。澳洲白绵羊的情期受胎率为67.22%、高于杜泊绵羊的情期受胎率63.83%,但是二者的差异不显着(P>0.05);在不同年龄对绵羊同期处理中,初产母羊发情率为71.88%,经产母羊为88.89%,有显着的差异性(P<0.05)。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初产母羊发情时间要比经产母羊早,主要集中在撤栓后的0-24 h,而初产母羊集中在撤栓后的24-48 h,发情时间间隔有显着的影响。初产母羊的情期受胎率52.17%,经产母羊的情期受胎率为67.05%,差异显着(P<0.05)。3.种羊繁殖效益为详细的对种羊繁殖效益进行评估,依据种羊场生产经营的投入和产出,建立数学经济模型,通过对各个参数的设定,计算利润收入。

毛晨羽[3](2020)在《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生殖激素分泌、毛囊发育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绒山羊的生理状态受到光照的调节,本试验通过在非繁殖、非长绒季节进行不同光周期调控,探讨光照变化对绒山羊褪黑素(MLT)分泌、繁殖相关激素分泌、毛囊发育相关指标变化以及免疫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并利用体内法和体外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光照变化影响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一: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褪黑素分泌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8只经产母羊和18只6月龄育成母羊,根据月龄、体重以及经产次数(经产母羊)各分为三组,分别为经产母羊对照组(MCG)、经产母羊恒定短光照组(MSDPP)和经产母羊渐减光照组(MSIPP),以及育成母羊对照组(YCG)、育成母羊恒定短光照组(YSDPP)和育成母羊渐减光照组(YSIPP),每组6头,同类羊体重无组间差异(P>0.05)。MCG组和YCG组山羊接受自然光照处理;MSDPP组和YSDPP组山羊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接受8明:16暗(8L:16D)恒定短光照处理;MSIPP组和YSIPP组接受渐减光照处理:舍内光照由每天16L:8D开始,每经过1周,每天光照时间缩短1 h,直至试验结束时达到每天8L:16D,试验前期每天自然光消失后由日光灯补充光照。试验分为前期和后期,各30天。在试验前期第1天晚6点开始每隔2小时采血一次,直到试验期第2天晚6点,以摸索MLT日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在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后,试验前期每隔1周采血一次;试验后期每隔2天采血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绒山羊MLT呈现波浪式分泌,在每日的16:00分泌增多,半夜00:00达到分泌巅峰,一直维持到2:00,随后开始下降,在12:00浓度最低;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处理会显着提升绒山羊血清中MLT浓度,其中,相比于对照组,恒定短光照处理分别在在试验第26d和第32d增加了经产母羊和育成母羊血清MLT浓度(P<0.05);渐减光照处理相对较晚,分别在第40和第42天上调了经产母羊和育成母羊血清MLT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可以上调白细胞中MLT合成酶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ANAT)的基因表达(P<0.05),但对羟基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IOMT)无显着影响,其中,恒定短光照处理在试验前期就提高了经产母羊和育成母羊AANAT的基因表达(P<0.05),渐减光照处理组在试验后期才有所提高(P<0.05)。二: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同试验一。试验结果表明,前期不同光照处理对绒山羊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和Kisspeptin浓度的影响没有差异(P>0.05)。在试验后期,与对照组相比,恒定短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0d和44d提高了经产母羊和育成母羊血清GnRH的浓度(P<0.05),渐减光照处理在试验第48d和50d提高了经产母羊和育成母羊血清GnRH浓度(P<0.05),维持到试验结束。相比于对照组,MSDPP组血清LH浓度在试验期第46d升高(P<0.05),MSIPP组52d升高(P<0.05);但是光照变化并没有影响育成母羊血清LH浓度(P>0.05)。对于FSH而言,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50d和54d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FSH浓度(P<0.05);光照改变对育成母羊影响较小,只在第58d和第60d,渐减光照处理提升了育成母羊血清FSH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对育成母羊FSH分泌没有产生影响(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6d和54d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E2浓度(P<0.05);对于育成母羊组而言,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都在第54d升高了育成母羊E2浓度(P<0.05)。Kisspeptin浓度在试验后期显着受光照变化的影响,其中,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试验第40d和48d,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中该激素的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6d和52d升高了育成母羊Kisspeptin的浓度(P<0.05)。以上结果提示:对于经产母羊,短光照处理可以影响绒山羊繁殖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控MLT的分泌水平进而影响GnRH的释放入血,最终影响FSH、LH和E2的分泌形态;另一方面短光照处理提高了绒山羊Kisspeptin的分泌水平,高浓度的Kisspeptin可以直接刺激GnRH分泌增多,最终影响繁殖激素分泌。对于育成母羊,短光照同样可以通过改变MLT的分泌影响血清GnRH和Kisspeptin的浓度,但FSH、LH和E2的分泌并没有形成规律。三: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毛囊发育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样品采集在试验一的基础上于试验第30d和第60d采集皮肤样品。试验结果表明:在经产母羊中,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加深了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深度(P<0.05),加宽了次级毛球宽度(P<0.05),对初级毛球宽度无影响;对于育成母羊,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加深了次级毛囊深度(P<0.05),加宽了初级毛球和次级毛球宽度(P<0.05),但初级毛囊深度无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6d和第56d降低了经产母羊血清催乳素(PRL)的浓度(P<0.05);对于育成母羊,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4d和第56d降低了血清中PRL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在第44d增加了经产母羊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浓度(P<0.05),但随后分泌情况有波动,直到试验第54d,才高于对照组(P<0.05);渐减光照处理在第56d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中IGF-1的浓度(P<0.05);光照变化对育成母羊IGF-1浓度无影响(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2d和第50d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浓度(P<0.05);对于育成母羊,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第48d和54d提高了血清中该激素的浓度(P<0.05)。光照变化对T4没有影响(P>0.05),但改变了 T3的分泌: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分别在试验第48d和52d升高了经产母羊T3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处理和渐减光照处理都在第56d升高了育成母羊该激素的浓度(P<0.05)。从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看,在试验第30d,光周期变化并没有对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产生影响;而在第60d,与对照组相比,恒定短光照处理上调了经产母羊皮肤组织中β-catenin和血小板生长因子A(PDGFA)的基因表达和育成母羊皮肤组织中β-catenin的基因表达(P<0.05);渐减光照处理上调了经产母羊皮肤组织中β-cateni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和PDGFA基因表达和育成母羊皮肤组织中β-catenin和PDGFA的基因表达(P<0.05)。四: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同试验一和试验三。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第30d,恒定短光照增加了试验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IL-2)的浓度;在试验第60d,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都提高了经产母羊血清IgG,IL-1β和IL-2浓度(P<0.05),提高了育成母羊血清IgG和IL-1β的浓度(P<0.05),恒定短光照还提高了 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P<0.05)。此外,在试验第30d,与对照组相比,恒定短光照处理提高了试验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5),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渐减光照组上述指标无显着变化;在试验第60d,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提高了试验羊血清中T-SOD、CAT和GPx的活性(P<0.05),降低了 MDA的含量(P<0.05)。在基因表达方面,在试验第30d,恒定短光照上调了经产母羊 SOD1、CAT、GPx4、转录因子 NF-E2 相关因子 2(Nrf2)、IL-1β、IL-2 和TNFα 的基因表达(P<0.05),上调了育成母羊 SOD1、GPx1、GPx4、CAT、Nrf2、IL-1β和IL-2的基因表达(P<0.05),而渐减光照对基因表达无任何影响;在试验第60d,恒定短光照上调了经产母羊CAT、GPx4、IL-1β和IL-2基因表达(P<0.05),上调了育成母羊SODI、CAT、GPx4、IL-1β和IL-2基因表达(P<0.05);渐减光照则上调了经产母羊SOD1、GPx4、CAT、Nrf2、IL-1β、IL-2和TNFα基因表达(P<0.05),上调了育成母羊SOD1、GPx1、CAT、IL-1β和IL-2的基因表达(P<0.05)。从皮肤抗氧化指标看,在试验期第30d,恒定短光照增加了经产母羊皮肤中T-SOD和GPx的活性(P<0.05),增加了育成母羊皮肤中T-SOD的活性(P<0.05),而渐减光照对试验羊皮肤组织的抗氧化指标无影响(P>0.05);在试验第60d,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都提高了经产母羊皮肤中T-SOD、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GPx的活性(P<0.05),降低了 MDA的含量(P<0.05);在育成母羊组中,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提高了皮肤中CAT和GPx的活性,降低了 MDA的含量(P<0.05)。从皮肤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结果看,在试验第30d,光周期改变并没有对相关基因表达产生影响,在试验第60d,恒定短光照和渐减光照都上调了皮肤中SOD1、GPx4和CAT的基因表达(P<0.05)。五:褪黑素对绒山羊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法,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设6个MLT浓度处理(0、10、20、40、80、160 pg/mL),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LT添加浓度的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得到了提升(P<0.05)。对于免疫指标,在MLT添加量为40、8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了 IgM的含量(P<0.05),在添加量为10、20、40、8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IgA的含量,在添加量为20、40、8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IgG、IL-2和TNFα的含量(P<0.05),在添加量为1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IL-1β的含量(P<0.05),在添加量为1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IL-1β的含量(P<0.05)。细胞液添加MLT可以显着提高免疫和抗氧化水平,其中,在MLT添加量为20、40和80pg/mL时,显着提高了淋巴细胞T-SOD的活性(P<0.05);在添加量为20、40、8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CAT和T-AOC的活性(P<0.05);在添加量为40、80和160pg/mL时,显着提高GPx的活性(P<0.05);在添加量为40、80和160pg/ml时,显着降低了 MDA的含量(P<0.05)。六:褪黑素通过Nrf2途径调节绒山羊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机理研究本试验利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法,采取二因子试验设计,即主效应包括2个MLT添加水平(不添加MLT组,80 pg/mL MLT组)和2个Nrf2抑制剂添加组(不添加抑制剂,5 μmol/LML385抑制剂组),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ML385会降低绒山羊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添加MLT会缓解这种趋势(P<0.05)。对于免疫指标,在非抑制剂添加组,MLT可以提高淋巴细胞中IgM、IL-1β和IL-2浓度(P<0.05),并上调IL-2的基因表达和下调核转录因子κ(NF-κB)的基因表达(P<0.05);在抑制剂添加组,MLT对免疫指标和相关基因表达无影响(P>0.05)。对于抗氧化指标,在非抑制剂添加组,MLT可以提高淋巴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浓度,并提高SOD1、GPx1、GPx4、CAT和Nrf2的基因表达(P<0.05);在抑制剂添加组,MLT对淋巴细胞的抗氧化水平没有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MLT可能通过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来降低Nrf2和IkB激酶的降解,并使其累积,使细胞核内Nrf2和IkBα浓度增加,从而提高Nrf2的表达和抑制NF-κB的基因表达,并对下游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常璐[4](2019)在《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及激素水平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的差异,以及主要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今后利用繁殖新技术进行多浪羊扩繁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多浪羊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FecB基因型鉴定,选择B+和++基因型多浪羊母羊分组进行海绵栓+PMSG+h CG的同期诱导发情处理,利用公羊试情,统计发情率,对发情母羊进行人工授精,60 d后B超检查母羊妊娠情况,统计受胎率。用ELISA方法检测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在撤栓、发情0 h、发情12 h和发情24 h时血清中E2、FSH、LH和P4的浓度。结果:B+型和++型多浪羊在撤栓后60 h内的发情率分别为83.67%和85.60%,差异不显着(P>0.05),但B+型多浪羊在撤栓后60 h内表现发情,而99%的++型多浪羊在撤栓后48 h内表现发情,发情率达到84.80%;B+型多浪羊受胎率为65.85%,++型多浪羊受胎率为67.65%,差异不显着(P>0.05)。采集撤栓、发情0 h、发情12 h和发情24 h的血清,测定FSH、LH、E2和P4的浓度,结果表明,在观测期的4个时间点,FSH和LH的浓度均为B+型高于++型,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E2浓度在四个时间点均为B+型高于++型,在撤栓时,B+型血清中E2浓度极显着高于++型(P<0.01),在发情0 h,B+型显着高于++型(P<0.05);P4浓度在四个时间点均为B+型高于++型,在撤栓时,B+型血清中P4浓度极显着高于++型(P<0.01)。研究还发现,多浪羊母羊血清中E2浓度在发情0 h,均高于撤栓和发情周期其他时间点,血清中P4浓度在发情0 h时,低于撤栓和发情周期其他时间点。结论:B+型和++型多浪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没有差异,B+型多浪羊群体发情时间比较长,在撤栓后60 h内表现发情,而99%的++型多浪羊在48 h内表现发情;B+型和++型多浪羊FSH和LH的分泌水平没有差异,但B+型母羊FSH和LH分泌水平略高于++型;B+型多浪羊血清中E2和P4分泌水平显着高于++型,推断这有利于携带FecB基因个体的多浪羊能够产生更多的成熟卵泡;E2和P4在发情0 h高于或低于撤栓及发情周期其他时间点,与母羊发情机制中两个激素的变化规律相同。以上研究结果,为减少多浪羊公羊试情次数,开展定时输精提供了参考,也为多浪羊利用繁殖新技术开展科学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国栋[5](2017)在《补喂褪黑素、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进行不同处理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在非繁殖季节对萨福克母羊分别进行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LT)与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再在MLT和MPA基础上分别进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处理,测定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含量,为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和开发新型调控母羊繁殖性能药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岁的经产萨福克母羊40只,体重76.23±12.25 k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MLT 10mg/d/只)、试验Ⅱ组(基础日粮+MLT 10 mg/d/只+LE7 mg/d/只)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MLT 10 mg/d/只+LE 7 mg/d/只+NMDA 300 mg/d/只)。进行为期21 d的补喂试验后,检测母羊血浆中的激素水平。结果:补喂MLT后母羊血浆中GnRH、FSH、E2、E3、T和DHT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MLT与LE的组合应用,母羊血浆中MLT(P<0.01)、FSH(P<0.05)和LH(P<0.01)水平升高。MLT与LE和NMDA组合应用,母羊血浆中MLT和GnRH水平显着升高(P<0.05)。MLT基础上补喂LE,母羊血浆中MLT(P<0.05),LH(P<0.01)和T(P<0.01)水平升高。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羊39只,体重75.51±11.55 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Ⅰ组(基础日粮+MPA 34 mg/d/只+PG 1 mL/只)、试验Ⅱ组(基础日粮+MPA 34 mg/d/只+NMDA 600 mg/d/只)、试验Ⅲ组(基础日粮+MPA 34 mg/d/只+LE 14 mg/d/只),进行为期18 d的补喂试验后,测定母羊血浆中激素水平及试情配种。结果:补喂MPA基础上进行PG处理组,母羊血浆中FSH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母羊的发情率为76.92%,繁殖率为84.62%,双羔率为10%。NMDA处理组,母羊血浆中P4、FSH和LH水平呈极显着升高(P<0.01);母羊的发情率为69.23%,繁殖率为130.77%,双羔率为88.89%。LE处理组,母羊血浆中MLT和T水平呈极显着升高(P<0.01);母羊的发情率为30.77%,繁殖率为38.46%,双羔率为25%。综上所述,在母羊非繁殖季节,MLT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使母羊血浆中繁殖相关激素水平升高;补喂LE可使母羊血浆中MLT和T水平升高。在非繁殖季节调控母羊发情时,MPA可作为启动母羊发情的药物使用;补喂NMDA可提高母羊的双羔率和繁殖率。MPA与PG、LE和NMDA组合应用均可促使母羊发情并排卵。

张静[6](2017)在《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奶山羊在我国的饲养历史悠久,而且山羊奶营养成分均衡合理,富含蛋白质、糖类、钙和多种维生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够弥补人的膳食营养不足,因而羊奶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尤其适合孕妇,老人和小孩食用。近年来山羊奶逐渐在我国的乳品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凸显出一定的市场优势。但是为人类提供优质乳品来源的奶山羊为典型的短日照季节性繁殖动物,这种季节性繁殖模式导致一个相对固定的产羔/产奶周期,其中只有78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向市场提供鲜羊奶,奶山羊产奶时期的不均衡导致了消费市场鲜羊奶供应的年度不均衡性。由于奶山羊生产中的这种限制,给人们全年饮用鲜羊奶带来了许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奶山羊养殖及其产业发展。国内外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在奶山羊均衡产奶方面进行了部分研究或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大多并未真正在生实践中开展应用研究或推广实施。因此,如何满足山羊奶的市场年度均衡需求,向市场全年均衡供应鲜羊奶,是奶山羊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乎养殖户的利益,也对山羊奶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根据实施地点山羊奶消费市场的调查,近两年的山羊奶鲜奶订奶户冬季相对较多、夏季相对减少,而按照传统奶山羊产羔/产奶周期,恰好与这种市场需求规律相矛盾。本试验在课题组前期2年奶山羊全年均衡产奶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基础上,在本试验年度根据这种山羊奶的地方性市场需求规律,调整全年奶山羊繁殖生产和鲜奶供应计划,使奶山羊场的年度产羔/产奶周期尽量满足这种市场规律。同时,对奶山羊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的相关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奶山羊精液稀释液的优化、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期外周血5种生殖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监测,以及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规律监测。试验工作将为制定适于奶山羊全年均衡供奶生产计划的繁殖计划及采取现代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草供应等生产环节,保证奶山羊场的全年均衡供奶,并能够广泛地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生产应用试验结果如下:1.根据生产应用试验当地市场山羊奶鲜奶的季节性需求规律,于2016年8月9月、2017年1月和3月对试验场适繁母羊分批进行同期发情或诱导发情处理,经产泌乳后期母羊采用炔诺酮阴道缓慢释放装置+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前列腺素(norethisterone vaginal slow release device+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prostaglandin,NRID+PMSG/FSH+PG)处理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三个批次的母羊从撤除NRID开始96 h内发情率分别为97.5%,95.23%和93.23%;青年母羊采用一次或两次PG+PMSG/FSH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分别为92.3%,92.59%和90%;经产羊和青年羊采用的处理方法同期发情效率差异不显着(P>0.05)。发情羊采用人工授精或本交方式配种,返情羊本交复配。2016年9月配种母羊妊娠率为84.28%,2017年1月配种母羊妊娠率为81.96%。2.在课题组前期精液低温保存稀释液筛选试验的基础上,对初步筛选的四个精液稀释液配方,在严格对照条件下进行了精液保存时间的进一步筛选,并对最终筛选的两个精液稀释液配方进行了卵黄添加比例的优化。首先在四种初步筛选的配方中添加10%的新鲜卵黄组成精液稀释液,对精液进行10倍稀释、低温保存,其中配方B配方D低温保存精液的活力和质膜完整性显着优于配方A和配方C(p<0.05)。在此基础上,在配方B和配方D中分别添加5%、7.5%、10%、12.5%、15%、17.5%和20%卵黄组成不同卵黄添加比例的精液稀释液,对精液进行10倍稀释、低温保存。其中添加10%、12.5%和15%卵黄的稀释液配方B和配方D保存的精液,其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性指标显着优于其他几种卵黄比例(p<0.05),且三种卵黄添加比例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适宜的卵黄添加比例区间为10%15%。在卵黄添加比例为10%、12.5%和15%时,配方B和配方D在96 h内低温保存精液的活力和质膜完整性无差异(P>0.05),96 h之后配方D优于配方B(p<0.05)。3.采集20152016生产年度不同批次配种母羊泌乳期外周血并分离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5种生殖激素和生长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生殖激素和生长素水平变化曲线一致。其中产羔第0天、产羔后第7天、第1个月第8个月检测的血清中催乳素(prolactin,PRL)浓度从产羔第0天起开始升高,产后第7天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从产后0天开始升高,到产后第7天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随后下降,至产羔第1个月后保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变化;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从产后0天开始下降,在产后第2个月达到一个高浓度,随后逐渐下降;雌二醇(estradiol,E2)从产后0天开始下降,从产后第7天开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缓慢上升,到产后第8个月达一个较高浓度水平;孕激素(progesterone,P4)于产羔当天开始下降至第7天后缓慢升高,至产后第2个月时达到较高值,随后缓慢降低;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产羔当天达到较高值,随后下降并在产后第7天降至较低水平,随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变化。4.利用2016生产年度不同月份产羔母羊,进行整个泌乳期泌乳曲线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记录并统计分析产后1317天、4347天、7377天、103107天、133137天、163167天和193197天的泌乳量数据制作的泌乳曲线发现,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量差异较大(p<0.05),1月份产羔母羊泌乳量较高,5月份产羔母羊泌乳量较低。分析原因主要可能与不同批次泌乳母羊年龄、胎次、全年不同月份饲料供应、气温变化等因素有关。

杨阳[7](2016)在《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处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规模化的奶山羊养殖场利用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等现代繁殖技术,每年繁殖季节参加配种的母羊空怀率仍达到20-30%,母羊空怀严重降低了奶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探究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效应”(Male effect,M)对西农萨能奶山羊的诱导发情效果。试验选取体况良好的西农萨能奶山羊母羊,依据年龄、体况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非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在公羊混群诱导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发情处理方案,配合子宫颈口人工授精(鲜精)技术,分别统计繁殖与非繁殖季节不同处理的发情率、妊娠率和产羔率;比较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混群诱导前后试验母羊血浆中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孕激素(P4)的浓度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母羊在公羊混群诱导14天的基础上,处理S组(12只)放置海绵栓14天;处理MS组(12只)在处理S基础上继续公羊混群诱导14天;处理M组(10只)继续公羊混群诱导21天,其中处理S与处理MS均于撤栓前一天肌注PMSG(300 IU/只)。统计发情率S组、MS组和M组分别为58.3%,75%,40%,差异均不显着(P>0.05);妊娠率分别为28.6%,33.3%,50%,差异也均不显着(P>0.05),但发情率和妊娠率均以处理MS组最高。(2)繁殖季节试验羊处理方案与非繁殖季节相同,处理S组(12只)、MS组(10只)和M组(9只)的发情率分别为100%,100%,55.6%,M组与S组、MS组相比差异均显着(P<0.05),但S组和MS组差异不显着;妊娠率分别为33.3%,30%,11.1%,其中处理S组效果较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母羊经公羊混群诱导14天,可使母羊群达到较整齐的生殖生理活动步调,集中发情效果更好,撤栓后24-48小时处理S组与处理MS组发情率均为100%(P<0.05)。(4)非繁殖季节公羊诱导前试验母羊P4水平高于繁殖季节(P<0.05),孕酮浓度较高可能与母羊卵巢处于闭锁状态有关,因此非繁殖季节母羊通常无发情表现。(5)公羊混群诱导前后母羊血浆中LH和FSH水平在非繁殖季节差异显着(P<0.05),而在繁殖季节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在非繁殖季节应用公羊效应效果更显着。综上所述,利用公羊效应混群诱导西农萨能奶山羊,在非繁殖季节可显着提高母羊群的繁殖性能,在繁殖季节可促进母羊群发情的时间更为集中。

孙贝贝,伊不拉衣木·胡达拜尔迪,郭金亮,李伟,石长青[8](2016)在《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在非繁殖季节(6月)将20只和田公羊分为4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只羊10、20、30 mg 3个剂量皮下埋植褪黑激素;在繁殖季节(10月)将20只和田公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组每只羊在皮下埋植褪黑激素20 mg。结果表明:在非繁殖季节,试验组的精子活力、密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埋植20 mg褪黑激素试验组的精子活力与其他试验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繁殖季节,试验组与对照组公羊精液在射精量、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在皮下埋植褪黑激素能够显着提高非繁殖季节和田公羊精液品质,但在繁殖季节则无明显影响。

夏热甫·居马衣,仲荣,加纳提·扎列西,王跃[9](2015)在《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同期发情技术是规模高效肉羊生产的关键技术,人为调控母羊的发情周期,可提高母羊繁殖的计划性和依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从而达到提高母羊的高效繁殖与养羊生产的高效益有机结合。1同期发情的原理在母羊的一个发情周期中,黄体期占70%左右,黄体分泌的黄体酮对卵泡的发育成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只有黄体消退,体内黄体酮量下降,对卵泡发育的抑制解除,卵泡才能发育成熟,母畜表现发情。因此,控制母羊黄体的消长,是控制发情的关

唐淑红[10](2015)在《IGF-I和GSH对不同季节绵羊细管冻精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绵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为人类提供所需的毛、肉等产品。目前,利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体外受精等手段可提高绵羊的繁殖效率,同时还可降低饲养成本。然而绵羊冻精,特别是非繁殖季节绵羊冻精质量较差,导致冻精的利用率较低。目前仍未找到适合绵羊精子生理特性的冷冻稀释液。为改善全季绵羊冷冻精液品质,本研究分别在繁殖季节(11月)及非繁殖季节(6月)对7只特克赛尔公羊进行采精,并将同季节不同个体精液混和。在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IGF-I和GSH,用一步稀释法制作细管冻精。精液解冻后,分别温育0、1及2 h,应用SYBR-14/PI荧光双染法、低渗肿胀实验和吖啶橙染色分别测定精子的顶体膜、质膜和DNA完整率。利用解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并测定卵裂率和囊胚率。共同探索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绵羊冷冻精子质量的影响,以及添加IGF-I和GSH对繁殖季节及非繁殖季节冻精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冻精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不同季节(繁殖季节、非繁殖季节)对冷冻解冻后精子质量的影响: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的完整性以及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都显着高于非繁殖季节。2、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IGF-I(0、50、100、150、250 ng/mL)对繁殖季节冻精质量的影响:添加50、100、150 ng/m L IGF-I精子顶体膜完整率在解冻初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00 ng/m L IGF-I精子质膜及DNA完整率在解冻温育1 h时显着高于其对照组(P<0.05),而添加150、250 ng/mL IGF-I显着降低精子顶体膜及质膜的完整率(P<0.05)。因此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00 ng/m L IGF-I可提高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DNA的完整性。3、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IGF-I(0、50、100、150、250 ng/mL)对非繁殖季节冻精质量的影响:添加100 ng/mL IGF-I在初解冻、解冻后温育1及2 h时能显着提高精子顶体膜完整率(P<0.05)。添加100、150 ng/m L IGF-I在初解冻及解冻后温育1 h时能显着提高精子质膜完整率(P<0.05)。添加250 ng/mL IGF-I在解冻后温育1、2 h时显着降低精子DNA完整率(P<0.05)。添加100、150 ng/m L IGF-I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冻精解冻后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因此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00 ng/m L IGF-I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的完整性,提高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4、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GSH(0、1、2、2.5、3 m M)对繁殖季节冻精质量的影响:添加1 mM GSH在初解冻及解冻后温育1 h时能提高精子顶体膜完整率(P<0.05)。添加1、2 mM GSH在初解冻及解冻后温育1、2 h时能显着提高精子质膜完整率(P<0.05)。添加1 mM GSH在初解冻及解冻后温育1、2 h时能显着提高精子DNA完整率(P<0.05)。因此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 mM GSH可提高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及DNA的完整性。5、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GSH(0、1、2、2.5、3 mM)对非繁殖季节冻精质量的影响:添加1 mM GSH在初解冻及解冻后温育1 h时能显着提高精子顶体膜完整率(P<0.05)。添加1 mM GSH在解冻温育1 h时显着提高精子质膜完整率(P<0.05)。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 mM GSH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冻精解冻后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因此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 mM GSH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的完整性,提高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综上所述,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完整性,及体外受精后的效果都好于非繁殖季节。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IGF-I 100 ng/mL或GSH 1 mM对提高繁殖季节顶体膜及质膜完整性效果较好,同时也可改善非繁殖季节冷冻解冻后精子顶体膜、质膜的完整性以及体外受精后的效果。

二、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光照对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褪黑素、睾酮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内蒙古绒山羊概况
    1.2 褪黑素概述
        1.2.1 褪黑素的分子结构
        1.2.2 褪黑素的分布
        1.2.2.1 脑内褪黑素
        1.2.2.2 眼部褪黑素
        1.2.2.3 免疫系统褪黑素
        1.2.2.4 皮肤中的褪黑素
        1.2.2.5 消化系统中的褪黑素
        1.2.2.6 生殖系统中的褪黑素
        1.2.3 褪黑素的合成与代谢
        1.2.4 褪黑素的受体与作用机制
    1.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
        1.3.1 HPGA对动物机体生殖活动调节
        1.3.2 褪黑素通过光作用对HPGA的作用
    1.4 睾酮
    1.5 研究背景和目的
    1.6 试验设计技术路线
2 材料方法
    2.1 内蒙古绒山羊及其管理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血液采集
        2.3.2 精液采集
        2.3.3 精液品质检测
        2.3.4 样品指标测定
        2.3.5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血清褪黑素全年变化规律
    3.2 血清睾酮全年变化规律
    3.3 不同光照对血清褪黑素的影响
    3.4 不同光照对血清睾酮的影响
    3.5 不同光照对精清褪黑素的影响
    3.6 不同光照对精清睾酮激素的影响
    3.7 不同光照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血清褪黑素和睾酮的全年变化规律
    4.2 不同光照对内蒙古绒山羊褪黑素、睾酮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不同因素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与绵羊繁殖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绵羊的发展现状
    1.2 定时输精技术
        1.2.1 同期发情原理
        1.2.2 同期发情的应用现状
        1.2.3 影响同期发情的因素
        1.2.4 定时输精的应用效果
    1.3 结语
第二章 维生素ADE对杜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动物
    2.3 仪器设备
    2.4 药品试剂
    2.5 试验方法
    2.6 结果与分析
        2.6.1 维生素ADE注射液对杜泊母羊发情率的影响
        2.6.2 维生素ADE注射液对杜泊母羊发情间隔的影响
        2.6.3 维生素ADE注射液对杜泊母羊妊娠率和产羔数的影响
    2.7 讨论
第三章 定时输精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动物
    3.3 仪器设备
    3.4 药品试剂
    3.5 试验方法
    3.6 结果分析
        3.6.1 国产栓和进口栓对杜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3.6.2 不同品种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3.6.3 不同年龄对杜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3.7 讨论
        3.7.1 国产栓和进口栓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3.7.2 不同品种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3.7.3 不同年龄对杜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 杜泊绵羊繁殖效益评估
    4.1 函数建立
        4.1.1 利润函数
        4.1.2 收入函数
        4.1.3 成本函数
    4.2 公母比例与等级比例划分
    4.3 参数建立
    4.4 效益计算
        4.4.1 情期受胎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4.2 产羔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4.3 群体规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4.4 哺乳期成活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生殖激素分泌、毛囊发育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光周期变化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
        1.1.1 光周期变化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
        1.1.2 光周期变化对褪黑素生理合成的影响
    1.2 光周期变化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1.2.1 动物的季节性繁殖
        1.2.2 光周期变化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1.2.3 褪黑素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的靶点
        1.2.4 光周期影响动物生殖的分子机制
    1.3 光周期变化对被毛动物绒毛特性的影响
        1.3.1 光周期变化对绒毛生长的影响
        1.3.2 光周期调控绒毛生长的机理
    1.4 光周期变化对动物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4.1 褪黑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4.2 褪黑素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4.3 褪黑素影响机体免疫抗氧化功能的机理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6.1 研究路线
        1.6.2 试验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研究
    2.1 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褪黑素分泌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繁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毛囊发育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2.3.1 引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2.4 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2.4.1 引言
        2.4.2 材料与方法
        2.4.3 结果
        2.4.4 讨论
        2.4.5 小结
    2.5 褪黑素对绒山羊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5.1 引言
        2.5.2 材料与方法
        2.5.3 结果
        2.5.4 讨论
        2.5.5 小结
    2.6 褪黑素通过Nrf2途径调节绒山羊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机理研究
        2.6.1 引言
        2.6.2 材料和方法
        2.6.3 结果
        2.6.4 讨论
        2.6.5 小结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总体讨论
        3.1.1 光周期变化对褪黑素合成的影响
        3.1.2 光周期变化通过调控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繁殖激素的释放
        3.1.3 光周期变化通过调控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毛囊活动
        3.1.4 光周期变化通过调控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机体抗氧化状态和免疫能力
    3.2 总体结论
4 创新点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及激素水平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 绵羊繁殖性状影响因素
        1.1 遗传因素
        1.2 环境因素
        1.3 胎次和年龄
        1.4 营养水平
    2 生殖激素调控绵羊发情的机制
        2.1 促卵泡素(FSH)
        2.2 黄体生成素(LH)
        2.3 雌激素(E_2)
        2.4 孕酮(P_4)
    3 绵羊同期发情技术与人工授精技术
        3.1 延长黄体期
        3.2 缩短黄体期
        3.3 配合其他激素
        3.4 人工授精技术
    4 多浪羊繁殖性状研究
    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Fec~B基因PCR-RFLP分型结果
        2.2 多浪羊母羊的Fec~B基因遗传特征
        2.3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
        2.4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受胎率和产羔率统计
        3 讨论
        3.1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比较
        4 小结
    试验二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激素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血清中FSH浓度比较
        2.2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血清中LH浓度比较
        2.3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血清中E2 浓度比较
        2.4 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血清中P4 浓度比较
        3 讨论
        3.1 Fec~B基因突变对多浪羊血清中FSH和 LH分泌水平影响
        3.2 Fec~B基因突变对多浪羊血清中E2和P4 分泌水平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全文总结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补喂褪黑素、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进行不同处理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殖激素
    1.2 激素间的相互调节
    1.3 药物调控母羊繁殖激素、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1.4 褪黑素
    1.5 醋酸甲羟孕酮
    1.6 前列腺素
    1.7 来曲唑
    1.8 N-甲基-D-天冬氨酸
    1.9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10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褪黑素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血浆相关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2.2 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3章 结果
    3.1 褪黑素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3.2 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褪黑素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4.2 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概述
        1.1 奶山羊产业发展状况
        1.1.1 我国主要奶用奶山羊品种
        1.1.2 山羊奶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1.1.3 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前景
        1.2 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
        1.2.1 奶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1.2.2 奶山羊繁殖技术
        1.2.3 奶山羊改良技术
        1.2.4 奶山羊生殖激素的研究
        1.2.5 奶山羊泌乳性能的测定
        1.2.6 奶山羊全年均衡供奶生产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1.2.7 奶山羊饲养管理与饲草料供应
        1.3 试验目的与意义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全年均衡供奶生产计划安排与实施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试验生产计划安排
        2.2.1 2016 年 8~9 月份配种计划安排
        2.2.2 2017 年1月份配种计划安排
        2.2.3 2017 年3月份配种计划安排
        2.3 生产应用试验生产计划的实施
        2.3.1 试验母羊同期/诱导发情处理
        2.3.2 人工授精
        2.3.3 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各批次母羊配种结果
        2.4.2 生产计划执行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奶山羊低温保存精液稀释液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3 精液稀释液的筛选与优化方案
        3.1.4 精液稀释液的配制
        3.1.5 精液采集
        3.1.6 精液品质检查
        3.1.7 稀释液的准备
        3.1.8 精液稀释
        3.1.9 精液的降温与保存
        3.1.10 低温保存精液的质量检测
        3.1.11 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筛选试验的结果
        3.2.2 精液稀释液卵黄添加比例优化试验的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泌乳期生殖激素与生长激素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催乳素水平变化
        4.2.2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促卵泡素水平变化
        4.2.3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促黄体素水平变化
        4.2.4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孕酮水平变化
        4.2.5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雌二醇水平变化
        4.2.6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产后泌乳期生长激素水平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规律的监测
        5.1 材料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动物
        5.1.3 试验动物营养管理
        5.1.4 数据采集与整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泌乳曲线
        5.2.2 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泌乳曲线方程
        5.3 讨论
        5.3.1 母羊胎次及年龄对泌乳量的影响
        5.3.2 泌乳期的营养管理对泌乳量的影响
        5.3.3 气温变化对泌乳量的影响
        5.3.4 建议和措施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奶山羊繁殖活动的特点
        1.2.1 奶山羊繁殖的季节性
        1.2.2 奶山羊发情的周期性
        1.2.3 奶山羊诱发发情
    1.3 公羊效应研究与应用
        1.3.1 公羊效应
        1.3.2 公羊效应的实质
        1.3.3 公羊效应与发情控制
        1.3.4 公羊效应与生殖激素分泌活动
        1.3.5 公羊效应发生的条件
        1.3.6 公羊效应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
        1.4.1 自然发情周期卵巢生殖激素分泌变化
        1.4.2 同期发情技术原理
        1.4.3 奶山羊同期发情
        1.4.4 同期发情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5 奶山羊人工授精技术
        1.5.1 山羊人工授精概述
        1.5.2 山羊人工输精部位
    1.6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试验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时间地点
        2.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1.3 仪器设备与药品试剂
        2.1.4 试验母羊处理方法
        2.1.5 试验设计
        2.1.6 试验羊血样采集
        2.1.7 生殖激素检测
        2.1.8 精液采集与人工授精
        2.1.9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非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影响
        2.2.2 非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妊娠率及产羔率的影响
        2.2.3 非繁殖季节公羊诱导对母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非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影响
        2.3.2 非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妊娠率及产羔率的影响
        2.3.3 非繁殖季节公羊效应对母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试验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时间地点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1.3 仪器设备与药品试剂
        3.1.4 试验母羊处理方法
        3.1.5 试验设计
        3.1.6 试验母羊血样采集
        3.1.7 生殖激素检测
        3.1.8 精液采集与人工授精
        3.1.9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影响
        3.2.2 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妊娠率及产羔率的影响
        3.2.3 繁殖季节公羊效应对母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影响
        3.3.2 繁殖季节不同处理对母羊妊娠率及产羔率的影响
        3.3.3 繁殖季节公羊效应对母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效果对比
    引言
    4.1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效果对比与分析
        4.1.1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不同批次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比较
        4.1.2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诱导对母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4.2 讨论
        4.2.1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不同批次处理对母羊发情效果的比较
        4.2.2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诱导对母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及设备
    1.2精液品质检查与测定
        1.2.1非繁殖季节的处理
        1.2.2繁殖季节的处理
    1.3统计分析
2结果
    2.1非繁殖季节皮下埋植MT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2.2繁殖季节皮下埋植MT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3讨论
    3.1非繁殖季节外源性MT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3.2繁殖季节外源性MT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4结论

(9)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同期发情的原理
2 发情调控的适用范围
3 同期发情处理措施
4 同期发情激素制剂
5 同期发情处理效果评定标准和统计方法
6 口服甲羟孕酮 (MAP) 处理方案
    6.1 工艺流程图
    6.2 处理操作详解
    6.3 阴道黄体酮释放装置 (CIDR) 处理方案
        6.3.1 工艺流程
        6.3.2 处理操作过程
    6.4 一次注射复合激素制剂处理方案
        6.4.1 工艺流程图
        6.4.2 操作详解
    6.5 前列腺素处理方法
        6.5.1 工艺流程图
        6.5.2 操作详解
7 发情调控激素方案的优选及配套技术
8 注意事项

(10)IGF-I和GSH对不同季节绵羊细管冻精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精液冷冻保存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1.3 季节绵羊冻精的研究现状
    1.4 冷冻稀释液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不同季节对绵羊细管冻精质量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IGF-I对不同季节绵羊细管冻精质量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GSH对不同季节绵羊细管冻质量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实验结论
    5.2 创新
    5.3 展望
附录 主要试剂配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照对内蒙古绒山羊公羊褪黑素、睾酮和精液品质的影响[D]. 包燕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不同因素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与绵羊繁殖效益评估[D]. 韩旭飞. 天津农学院, 2020
  • [3]光周期变化对绒山羊生殖激素分泌、毛囊发育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 毛晨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FecB不同基因型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及激素水平的比较[D]. 常璐.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5]补喂褪黑素、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进行不同处理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D]. 赵国栋.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6]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试验[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西农萨能奶山羊诱导发情处理效果研究[D]. 杨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J]. 孙贝贝,伊不拉衣木·胡达拜尔迪,郭金亮,李伟,石长青. 中国畜牧杂志, 2016(05)
  • [9]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研究[J]. 夏热甫·居马衣,仲荣,加纳提·扎列西,王跃.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07)
  • [10]IGF-I和GSH对不同季节绵羊细管冻精质量的影响[D]. 唐淑红.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公羊繁殖与非繁殖季节生殖保健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