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体育课开展体育教学的探讨

高校女生体育课开展体育教学的探讨

一、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中开展形体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钦[1](2020)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作为我国重要行业的医疗事业也在一路前行。而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早日康健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当代的社会对于护士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护士不仅要熟悉相关医疗业务,更要拥有良好的形象。而形体不仅需要美,更要匀称,这就要求培训护士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对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形象、如何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实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建设发展。文章首先说明了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以及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个人职业的未来发展、学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教学事业的进步,还有利于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护理方面的人才。文章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谈话法、调查法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并从课程、教师、环境等方面,对如何建设护理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根据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结论。通过分析当前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相关策略的研究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护理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李雅[2](2020)在《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平衡能力是稳定人体重心、控制身体姿态、预防运动损伤及完美完成健美操动作的重要保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对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主观评价。部分女大学生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由于动态平衡能力较差,导致身体姿态不稳定,从而影响健.美操动作的完成质量;加上学业、家庭、社会等多重方面的压力,导致她们对情绪的认识和管理能力较低,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健康。哈他瑜伽因其刚柔相济、身心俱修的特点深受女大学生青睐。因此本研究探讨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对提升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实验对象,将哈他瑜伽教学融入到健美操课程中,运用实验法、心理测量法、测试法等,对扬州大学非体育专业健美操选项班56名女生进行12周的哈他瑜伽教学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实验后实验组左右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综合值有较大提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且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具有积极的影响。实验后实验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提升幅度较大,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且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3)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提升效果不同。实验后实验组调节正性、调节沮丧/痛苦和调节生气/愤怒维度的提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且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感受正性维度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4)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左腿、右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之间呈显着性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哈他瑜伽提升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中不具有中介效应。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做好哈他瑜伽的宣传工作。将哈他瑜伽引入到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中,拓展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动态平衡能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2)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可以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及身心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调整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哈他瑜伽的练习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身体锻炼效果,取得较大的心理效益,促进身心共同发展。(3)结合全面发展的理念,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改善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情绪,树立积极的意识,帮助学生合理表达及调节情绪,弥补情绪教育的缺失。

杨鑫源[3](2020)在《全纳教育视域下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全纳教育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下形成的全新教育思想与理念。全纳教育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人人都具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每个人在兴趣、能力、需求和特征方面都是独特的;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特性的不同和各自的差异化学习能力;学校应当接受全部学生,同时能够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内避免歧视和排斥,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纳教育的理念基础上,为提高体弱、病后恢复期及不适宜进行正常体育活动的少部分学生群体,开设“体育保健课”,其目的是提高此类学生的体质,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式,在全纳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的调查,从不同层面了解、分析当前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为体育保健课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建议,提高体育保健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保健课学生主要由四种不同类型组成:残疾型、病症型、损伤型和体弱型,在这当中损伤型人数占比最高,达到47%。多数的学生对于体育保健课持非常喜爱或较喜爱的态度,占85.4%。体育保健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只达到了32.4%。2.江苏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学院(部、系)的领导较为重视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学生进入体育保健班学习的审批程序较为规范;大部分高校制定了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且多数教师能够依据大纲进行备课和教学。3.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以非剧烈性的有氧运动项目为主,且多数高校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偏多,能够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使用偏少;教学评价体系结构安排比较合理,然而在部分学校中也出现了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和片面的状况。4.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保健课教师的职称以讲师与副教授居多,学历方面以硕士居多,结构较为合理。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但专职体育保健课教师数量较少。教师的授课课时数基本在每周12节以下,少部分教师存在授课课时数过多现象。5.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能满足体育保健课教学的需要,但仍有少部分高校存在场地、器材不足情况。体育保健课教师使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授课还不够普及,需加强。

朱欢[4](2020)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土家族摆手舞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家族是我国内陆山区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摆手舞来自民间,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土家族流传至今的民族体育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摆手舞在沿河县几乎是家喻户晓,加之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近年来,摆手舞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愈发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为个案,对其课内教学与课外开展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对成功经验与效果效益进行总结、研究,旨在引起中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题的广泛关注,使更多更好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以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承与发展。研究结论:(1)沿河县第四中学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在校园开展土家族摆手舞,整体势态良好,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学校将摆手舞纳入体育课堂教学,编制了课程教材,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了不同教学内容,保证所有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摆手舞。学校开展摆手舞途径多样,形式灵活,丰富多采,有课堂教学,有专门的摆手舞训练社团,有大课间特色活动,还能结合其他学科融入摆手舞元素等。(3)沿河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的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包括领导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场地器材充足;投入经费支持等。(4)沿河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成功获得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完善的管理机制;专业的师资配备;完备的场地设施;给力的政策支持等。(5)沿河县第四中学摆手舞取得一定效益,体现为提升了校园体育文化;丰富了课程内容资源;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摆手舞推广力度不够给力;教师培训层次不够;教师科研成果不足;舞蹈动作缺乏创新;摆手舞兴趣社团名称存在模糊性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摆手舞教学训练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作用,改变传统的场景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2)精细管理打造赛事平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打造一支水平高,具有学校特色的摆手舞队伍。通过参与表演及比赛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增强领导的关注力。(3)调整摆手舞兴趣社团定位。调整摆手舞兴趣社团名称为摆手舞训练社团,招收参与比赛的学生,以兴趣为主的学生,把训练队从兴趣社团中脱离出来,开展形式与课外体育锻炼融合一体。(4)丰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开设摆手舞专业文化课程,成立摆手舞研究工作室。(5)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论文撰写、课题研讨能力,并加强教师在摆手舞方面的研究,多出摆手舞研究成果,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让摆手舞在教学中同步发展。(6)加大媒体宣传推广力度。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文化体育部门和民族宗教部门合作,促进学校的摆手舞开展。

李越[5](2020)在《“翻转+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与学以及学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借助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各类电子教学资源如音视频等,增加学生自主练习、互动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满足了学生学习层次不齐乃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当前篮球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开展现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篮球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篮球技术水平提升、学生体质改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态度的端正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提升普通高校篮球选项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中南大学大一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将“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普通高校篮球课公共课教学中。随机选取两个篮球选项课教学班,分为“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经过一学期的篮球课学习,对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篮球技术、体质健康、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态度等进行数据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的试用性是可行的,特别是对篮球教学改革是可行的。通过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班学生的篮球技术技能考核成绩和技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且具有显着性差异,表明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篮球选项课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通过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在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m和1000m成绩等指标上均有显着差异,但与对照班学生相比较,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在篮球选项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效果接近。3、通过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学习兴趣的提升、课外自主体育学习、体育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后的比较上,在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课外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4、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前后对比来看,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方面实验前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以及情感体验方面,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表明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锻炼态度的改善和提高。

潘慧茹[6](2019)在《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形体训练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体训练课程在改善体型和培养气质方面远比其他体育课程更有效。同时,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丰富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类型,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现状的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探讨形体训练课程的影响因素,并用帕累托分析法选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形体训练课程在山西省普通高校中的顺利开设与发展。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大学生体质在不断下滑,在体型、站姿、坐姿和气质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形体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体质问题,对塑造学生体格、体型和姿态都有显着效果,并且形体训练可以有效促进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2)在形体训练课程的开展中,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专业的形体教师以及形体训练设施较少等问题;(3)运用帕累托分析法,根据“二八原理”分别计算分析出四大类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科内容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目标;教师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学生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生的认识性、目的性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环境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场地设施建设、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文化;针对开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1)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具体包括:科学设置形体训练课程内容;完善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评价;优化形体训练课程目标;(2)不断加强形体教师训练队伍建设,具体包括:提高形体训练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形体训练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改进形体训练教学方法;(3)满足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多元化需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改善形体训练课程环境因素,具体包括:优化场地设施建设;提高学校领导对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强海超[7](2019)在《职业体能训练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体育课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是在高中同等学历教育阶段开展的职业教育,其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性、基础性人才,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受到国家重视。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景下,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同样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铁乘务员的工作地点在高铁车厢中,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有专业标准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铁乘务人员的初步阶段,培养合格的高铁乘务员是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的主要目标。作为一名高铁乘务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其相应工作的前提。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体育课教学主要的任务是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专业性质,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以高铁乘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就业后主要在高铁车上进行工作,高铁乘务员在工作中以站立为主,工作时间较长,并且是在高速行驶的车厢中进行工作,所以对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规定,将体能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课,其旨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而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职业体能训练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在工作中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水平,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职业体能训练的基础,真正的为学生进行服务。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为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加入职业体能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实验在北京商鲲高铁乘务员学校雄安校区进行训练,随机选取两个班共86名同学作为实验班(42人)和对照班(44人),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根据高铁乘务专业的工作特点,选取适合该专业学生专业特点的职业体能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专项身体素质,使该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迅速的适应该项工作。从而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研究结果:通过为期16周教学实验发现,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体育课中加入职业体能训练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学生身体机能方面有小幅度提升,但效果不明显;专项身体素质方面,对于学生耐力素质,实验班学生力量素质、灵敏素质和平衡素质有明显的影响,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学生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的影响不大,成绩提高不明显;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升不明显;在体育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班积极兴趣水平、消极兴趣水平以及运动参与程度方面有大幅度提高,在自主与探究和体育的关注方面提升不明显;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在学习态度和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情意表现上提高不明显;在专业技能方面,实验班学生礼仪、体育、军事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客运流程、餐吧乘务、形体课成绩提升不明显。经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在今后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的体育课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进行深层次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的选取和制定,从而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使其在就业后能够适应该项工作的特点和劳动强度,使学生的职业道路更加顺畅。

刘晗[8](2019)在《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女生篮球绕杆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女生篮球绕杆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初中6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制定不同教学计划和十四周的对比实验得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最终数据进行了统计学计算与分析,旨在更加了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对中学女生篮球绕杆跑和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的影响,为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更有针对性与区别性提供参考,从而帮助中学女生在两个项目的成绩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最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施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与实验前相比有显着提高;在进行常规身体素质训练之后,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与实验前相比有小幅度提高。2.对于立定跳远项目来说,实验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因此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相比常规教学手段的作用更明显,更有利于提高初中女生的成绩。3.通过统计学计算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篮球运球绕杆跑的成绩都比实验前成绩有较为显着提高,证明核心力量训练与常规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中学生篮球运球绕杆跑成绩都有积极的效果。4.横向比较来看,运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对照组篮球运球绕杆跑的成绩提高幅度更大,说明对于该项目,不光要提高核心区域能力,更要强化球感及基础身体素质。

李昂达[9](2016)在《关于高中体育选修课中开展女子形体课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时期(15-17岁)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女生身体机能变化比较明显,性格由活泼好动逐渐变得羞涩安静,同时由于自尊心强、高考的升学压力大等因素使得许多高中女生对体育课表现出排斥心理。如何引导高中女生正视体育课,激发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实现学习与运动的有机结合,是促进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

徐慧文[10](2012)在《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形体舞蹈课程设计研究 ——以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公选课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为研究对象,以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公选课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充分认识女大学生形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实证两方面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形体舞蹈课程的设计进行探讨,为高校开展形体舞蹈课程的计划与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通过研究得出:(1)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目标的构建需要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表述方法及具体目标制定,提出新的课程目标:掌握形体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形体练习方法,基本的形体舞蹈的创编教学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形体练习的兴趣等,并打下终身形体练习的基础;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培养良好的形态美意识。(2)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能更好的改善女大学生的形体;促进她们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展现女大学生自信的生活方式与体态;发展满足女大学生的形体训练兴趣,形成终身体育能力;丰富高校文化氛围。(3)目前形体课受到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欢迎,但是,全省34所高校中仅25%的高校开设形体课程。在调查的福建高校中,设定的形体舞蹈选修课程的总学时以32学时居多,每周1次课。形体课内容的设计应包括基本姿态训练、舞蹈舞姿训练、形体健美训练以及关科学理论知识学习。(4)从福建工程学院女大学生教学实践中看:训练前后BMI指数和体脂百分比p值<0.01,呈现出非常显着差异,变化明显;训练前后胸围、腰腹围、臀围三围围度的平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三对变量p值均<0.01,呈现非常显着差异;教学实践后,侧面观头、劲椎、肩胛骨,背面观头、双肩、双腿都呈现出不同程度改变,其中背面观头和双腿改变最小,仅11.1%,侧面观劲椎改变最大,达到43.3%。部分指标改变不明显。鉴于此,建议各高校领导应更加重视形体舞蹈课程,将普及形体舞蹈课程落到实处;各高校力求加强提高形体舞蹈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教师对课程内容设置要包含30-40分钟的热身运动,应重视训练后的伸拉、抖动和放松;建议增加理论教学内容、适当增大训练密度;增开形体舞蹈表演和比赛实践课,延伸形体教学时间,扩大学生活动空间;根据普通高校非职业性的特点组织实施形体舞蹈课,以简单元素在多次反复中螺旋式深入;建立“多维”立体式评估体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就重视学生形体问题,避免形成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

二、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中开展形体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中开展形体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经济意义
        1.2.2 社会意义
        1.2.3 理论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形体训练概念的研究
    2.2 关于形体训练课设置现状的综合研究
    2.3 关于护理专业形体课程设置状况的研究
        2.3.1 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程的必要性的研究
        2.3.2 形体训练课程开设对于护理专业重要意义的研究
        2.3.3 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与改革方面的研究
    2.4 关于形体训练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
    2.5 关于形体训练课程设置对策的研究
    2.6 关于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课的意义的研究
        2.6.1 职业需要
        2.6.2 对于人才的需求
    2.7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谈话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护理专业形体课课程建设情况分析
        4.1.1 对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认知
        4.1.2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教学内容
        4.1.3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教材选用以及课时设置
        4.1.4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教师队伍
        4.1.5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教学方法
        4.1.6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课程考核
        4.1.7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的资源投入
    4.2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1 课程设置方面
        4.2.2 教师队伍方面
        4.2.3 教学方法方面
        4.2.4 考核评价方面
        4.2.5 资源投入(教学设施)方面
    4.3 护理专业形体课程实践之道
        4.3.1 完善课程设置体系
        4.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3.3 改进教学方法
        4.3.4 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4.3.5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2)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动态平衡是健美操中维持良好姿态和减少损伤的重要保障
        1.1.2 校园、家庭等压力导致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较低
        1.1.3 体育锻炼对动态平衡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良好促进作用
        1.1.4 哈他瑜伽是一项身心俱修的新型运动项目,深受女大学生青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哈他瑜伽的概念
        2.1.2 动态平衡能力的概念
        2.1.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 有关动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2.2.1 有关动态平衡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2.2 有关动态平衡能力测评方法的研究
        2.2.3 体育运动与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
        2.2.4 有关动态平衡能力测量方法的研究
    2.3 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3.1 国内关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3.2 国外关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3.3 体育运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4 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测量的研究
    2.4 有关自我效能感和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
    2.5 有关哈他瑜伽的研究
        2.5.1 哈他瑜伽的研究现状
        2.5.2 哈他瑜伽融入体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心理测量法
        3.2.4 测试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实验前实验对象动态平衡能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情况
        4.1.1 实验前实验对象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情况
        4.1.2 实验前实验对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情况
    4.2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4.2.1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左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4.2.2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右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4.3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3.1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的影响
        4.3.2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感受正性维度的影响
        4.3.3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正性维度的影响
        4.3.4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沮丧/痛苦维度的影响
        4.3.5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生气/愤怒维度的影响
    4.4 实验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4.5 哈他瑜伽影响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
        4.5.1 哈他瑜伽与左右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的回归分析
        4.5.2 哈他瑜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4.5.3 哈他瑜伽、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右腿支撑动态平衡能力的回归分析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5.2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的影响分析
    5.3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5.3.1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感受正性维度的影响分析
        5.3.2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正性维度的影响分析
        5.3.3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沮丧/痛苦维度的影响分析
        5.3.4 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调节生气/愤怒维度的影响分析
    5.4 实验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全纳教育视域下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3.2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状况分析
    3.3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分析
    3.4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师资队伍分析
    3.5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条件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土家族摆手舞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政策文件层面
        1.1.2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层面
        1.1.3 摆手舞自身发展层面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土家族摆手舞文化起源与传承土家族摆手舞的价值研究
        1.3.2 土家族摆手舞价值与保护和传承研究
        1.3.3 学校摆手舞开展现状研究
        1.3.4 学校摆手舞发展趋势研究
        1.3.5 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文化的概念界定
        1.4.2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
        1.4.3 摆手舞的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摆手舞开展概况
    3.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摆手舞课堂教学调查与分析
        3.2.1 教学内容
        3.2.2 教学方法及手段
        3.2.3 课程教材
        3.2.4 学生参与摆手舞的动机
    3.3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摆手舞课外开展调查与分析
        3.3.1 摆手舞锻炼情况
        3.3.2 摆手舞训练情况
        3.3.3 摆手舞竞赛情况
    3.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摆手舞开展保障体系调查与分析
        3.4.1 师资力量
        3.4.2 场地设施
        3.4.3 管理机制
    3.5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摆手舞开展存在问题及原因揭示
        3.5.1 教师培训层次不够
        3.5.2 推广宣传不够给力
        3.5.3 教师科研成果不足
        3.5.4 舞蹈动作缺乏创新
        3.5.5 社团性质定位模糊
    3.6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经验启示
        3.6.1 完善的管理机制
        3.6.2 专业的师资配备
        3.6.3 完备的场地设施
        3.6.4 给力的政策支持
        3.6.5 充足的经费保障
    3.7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效益作用分析
        3.7.1 提升校园体育文化
        3.7.2 丰富课程内容资源
        3.7.3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翻转+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教学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普通高校公体篮球课实施“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3.1.1 普通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现状
        3.1.2 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融合
        3.1.3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3.2 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2.1 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教学目标设计
        3.2.2 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3.3 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3.3.2 实施“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技术的影响
        3.3.3 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3.3.4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3.3.5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6)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专家访谈法
        1.3.2.3 问卷调查法
        1.3.2.4 数理统计法
        1.3.2.5 帕累托分析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形体
        2.1.2 形体训练
        2.1.3 课程
        2.1.4 路径
    2.2 文献综述
        2.2.1 高等院校形体训练课程开设现状
        2.2.2 形体训练课程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
        2.2.2.1 大学生身体形态的相关研究
        2.2.2.2 形体训练课程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
        2.2.3 形体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2.2.3.2 形体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3 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形体训练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3.1.1 形体训练课程开设的重视程度
        3.1.2 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课类型及学时
        3.1.3 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3.1.4 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方法
        3.1.5 形体训练课程的评价方法
    3.2 形体训练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3.2.1 形体训练课程教师基本情况
        3.2.2 形体训练课程教师专业学习情况
    3.3 形体训练课程学生现状分析
        3.3.1 形体训练课程学生性别分析
        3.3.2 形体训练课程学生认识性分析
        3.3.3 形体训练课程学生目的性分析
        3.3.4 形体训练课程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分析
    3.4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设施现状分析
4 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的结构框架分析
        4.1.1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4.1.2 影响因素结构框架的构建
    4.2 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影响因素的帕累托分析
        4.2.1 帕累托分析法
        4.2.1.1 帕累托法则
        4.2.1.2 帕累托分析
        4.2.1.3 帕累托图
        4.2.2 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的学科内容因素
        4.2.3 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的教师因素
        4.2.4 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的学生因素
        4.2.5 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的环境因素
5 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5.1 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5.1.1 科学设置形体训练课程内容
        5.1.1.1 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
        5.1.1.2 开展理论类教学内容
        5.1.1.3 丰富实践类教学内容
        5.1.2 完善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评价
        5.1.2.1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内容
        5.1.2.2 构建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法
        5.1.3 优化形体训练课程目标
        5.1.3.1 重视运动参与目标
        5.1.3.2 优化运动技能目标
        5.1.3.3 加强身体健康目标
        5.1.3.4 重视心理健康目标
        5.1.3.5 提高社会适应目标
    5.2 加强形体训练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5.2.1 提高形体训练课程教师教学能力
        5.2.1.1 建立形体训练课程教师激励机制
        5.2.1.2 建立形体训练课程教师多元化培训体系
        5.2.2 提高形体训练课程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5.2.2.1 完善政策制度提高形体训练课程教师地位
        5.2.2.2 强化形体训练课程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发展意识
        5.2.2.3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形体训练课程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5.2.2.4 构建形体训练课程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平台
        5.2.3 改进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法
        5.2.3.1 教学方法选择的针对性
        5.2.3.2 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
    5.3 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3.1 提高学生对形体训练课程的喜爱程度
        5.3.2 提高学生对形体训练课程的满意度
    5.4 改善环境因素
        5.4.1 优化场地设施建设
        5.4.1.1 合理开发、利用场地设施资源
        5.4.1.2 科学规划和建设场地设施
        5.4.2 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
        5.4.3 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职业体能训练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关于乘务人员素质的相关研究
        1.1.2 关于乘务人员所需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1.1.3 关于中职学校体育课的现状研究
        1.1.4 关于体能训练的研究
        1.1.5 关于职业体能训练的研究
        1.1.6 关于职业体能训练在学校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职业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体育课程方面的研究
    1.3 文献中研究的不足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中职学校
        1.4.2 高铁乘务专业
        1.4.3 职业体能
        1.4.4 体育课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铁乘务专业介绍
        3.1.1 专业简介
        3.1.2 培养目标
        3.1.3 课程设置
        3.1.4 就业方向
    3.2 高铁乘务人员所需职业体能素质的研究
        3.2.1 速度素质
        3.2.2 力量素质
        3.2.3 耐力素质
        3.2.4 柔韧素质
        3.2.5 平衡素质
        3.2.6 灵敏素质
    3.3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3.3.1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3.3.2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心率的影响
    3.4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3.4.1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速度素质的影响
        3.4.2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
        3.4.3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
        3.4.4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3.4.5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平衡素质的影响
        3.4.6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灵敏素质的影响
    3.5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专业水平影响的研究
        3.5.1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礼仪考试的影响
        3.5.2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形体考试的影响
        3.5.3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客运流程考试的影响
        3.5.4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餐吧乘务考试的影响
        3.5.5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体育考试的影响
        3.5.6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军事考试的影响
    3.6 体能训练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研究
        3.6.1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3.6.2 职业体能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女生篮球绕杆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核心力量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实验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前各组指标分析
        3.1.1 两组基本条件(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数据统计
        3.1.2 两组实验前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3.1.3 两组实验前篮球绕杆跑成绩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各组指标分析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于立定跳远项目成绩的纵向影响分析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于篮球绕杆跑项目成绩的纵向影响分析
        3.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的横向对比分析
        3.2.4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篮球绕杆跑成绩的横向对比分析
    3.3 本实验的局限和不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形体舞蹈课程设计研究 ——以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公选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思路
    1.2 文献综述
        1.2.1 学校体育类课程“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形体舞蹈”的研究现状
        1.2.3 “形体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3.1 实验对象
        2.2.3.2 实验内容
        2.2.3.3 测试指标以及测试方法
        2.2.3.4 实验课程设计
        2.2.4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设计
        3.1.1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目标的构建
        3.1.2 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3.1.3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设计
        3.1.4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
        3.1.5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课程评价
    3.2 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课程设计实践
        3.2.1 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设计
        3.2.2 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课程对女大学生形体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不足
附录1 形体舞蹈课程选修学生的调查问卷
附录2 高师院校形体课教师教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中开展形体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例[D]. 张雅钦.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2]哈他瑜伽对健美操选项班女大学生动态平衡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李雅. 扬州大学, 2020(04)
  • [3]全纳教育视域下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鑫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土家族摆手舞个案研究[D]. 朱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翻转+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D]. 李越.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6)
  • [6]山西省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 潘慧茹. 山东大学, 2019(03)
  • [7]职业体能训练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体育课中的应用[D]. 强海超.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女生篮球绕杆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晗. 首都体育学院, 2019(01)
  • [9]关于高中体育选修课中开展女子形体课的可行性研究[J]. 李昂达.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0)
  • [10]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形体舞蹈课程设计研究 ——以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公选课为例[D]. 徐慧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高校女生体育课开展体育教学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