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亚湾核电站凝汽器热力性能分析及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盛晨曦[1](2021)在《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文中研究说明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发电能源在我国的地位逐渐上升。本文以AP1000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及其关键设备进行热力性能分析与诊断。首先,采用常规热平衡法,根据核电机组区别于常规火电的设计结构和工作介质等特点,基于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对二回路系统的一般特性进行机理建模,结合设计值完成系统热力性能档案的建立,包括相对内效率、(?)效率、去湿效率、压比、特征通流面积、内部(?)参数、加热器端差、总体换热系数、缸效率和热耗等,并根据档案进行了二回路系统和设备的热力性能分析。其次,对汽轮机级组、回热加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基于参数间的依变关系建立子模型,通过历史运行数据建立设备实际特性模型,从而完成变工况回归下混合模型的建立。分析各个子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二回路系统子模型的连接,完成对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以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为例,发现用历史运行数据拟合出来的曲线值低于设计值,得到结论:随着机组的不断运行,HPT1的性能逐渐发生劣化,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比单一的机理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进行状态重构更具准确性。采用内部(?)参数进行设备性能劣化的诊断,当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发生性能劣化时,HPT1的内部(?)参数绝对值不断降低,而对下游级组HPT2的内部(?)参数值没有影响,证明了用内部(?)参数这一特性指标进行设备性能诊断的可行性。本文对二回路系统关键设备建立了性能劣化的评价模型,分析了设备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二回路系统的变工况回归模型,并对高压缸第1级组和第2级组进行性能诊断方法验证,属于早期的故障诊断,为后续运行优化提供指导。
Solomykov Aleksandr[2](2020)在《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集中供热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节能减排压力随之增加。目前,中国面临着调整能源结构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寻找有效、可靠、经济的清洁供热能源的相关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核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其环保性、高能量密度性以及稳定性等优势是核能供热技术研究的起点。目前,中国核能供热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标准规范等各方面都亟待开展系列深入的研究。首先,详细梳理了俄罗斯与中国核能供热技术发展的历程。将俄罗斯的核能供热归纳为五个发展阶段,中国有四种核能供热技术在不同时期得到发展。分析了俄罗斯核能供热关键技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AST-500反应堆的低温核能供热、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以及目前世界领先的漂浮式核能热电厂,并与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及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俄罗斯目前核能供热技术以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为主;给出了俄罗斯和中国未来核能供热战略政策的对比;对与核能供热密切相关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也进行了比对分析;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核电站通风技术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梳理了两国相关标准体系,进行了中俄两国核电站通风技术标准化相互借鉴探析,为进一步完善两国核电站暖通空调标准及防火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在核能供热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成熟的核能热电联产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发展核能供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次,研究了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在分析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供需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反应堆功率调节范围及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在低温核能供热堆功率条件而范围为20%时,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为例,计算出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为0.30.5。针对中国非供暖期集中供热负荷较低的问题,提出提高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的措施,包括跨季节蓄热系统、供热及海水淡化联供以及冷热联产技术。再次,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RPES)建立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研究了核能热电联产的优化基本热负荷。通过对常规热电厂与核能热电厂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以核能热电联产系统的最大一次能源相对节能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同时,建立了核能热电联产系统的能耗及供热量等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对中国北方集中供热区的92座城市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核电站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主要条件参数中,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的无因次量β与最佳热化系数相关度最高。得到了在不同影响因素变化范围内的最佳热化系数回归公式。在不考虑常年性热负荷条件下,综合考虑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模型估算的核电站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范围为0.6130.735。
尹韬烨[3](2020)在《大型凝汽器管束布置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大型电厂凝汽式汽轮机的设备组成中,凝汽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凝汽器稳定的真空度决定了凝汽器的运行效率,甚至影响整个机组的效率。蒸汽在凝汽器管束区域的流场主要由管束布置型式决定,管束排列方式极大影响蒸汽流场以及含有不凝结气体的蒸汽的凝结换热,所以,合理的凝汽器管束布置设计有助于维持凝汽器的真空度,并提升汽轮机的效率。蒸汽在凝汽器管束区域的流场优化研究主要包括通过管束布置的轮廓线改造,在管束区域、蒸汽通道增设导流板或隔板或者改变管束的排列方式。以往的研究以及工程经验表明凝汽器管束布置会影响蒸汽流场及热负荷分布,但目前尚无关于某种类型管束比另一种更优越的结论。对于在大型凝汽器管束内部区域的管束排列方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指导依据以及合适的模型。本文主要目标为改善凝汽器管束布置方式以及为凝汽器管束布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提出凝汽器壳侧蒸汽流场与换热数值模型,根据冷凝相变换热方程推导出的蒸汽冷凝量作为质量源项,以FLUENT中的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形式添加到连续性方程中进行求解,并添加相应的动量源项建立控制方程组。把凝汽器壳侧流体流动等效为汽气混合物在凝汽器各个管束主冷区域内的的单相二维流动。第二部分以某大型电厂汽轮机的1000MW凝汽器为研究对象,对第一部分提出的数值模型进行验证。依据厂家所提供的设备几何参数和运行参数,在二维平面上建立管束模型。为了更好探讨每块管束区域的传热情况,从蒸汽入口到抽气口将均匀管束布置模型分为12个区域,并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将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厂家设计的凝汽器运行参数进行对比,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第三部分以均匀和非均匀管间距排列方式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小管束布置模型。对比蒸汽在均匀和非均匀管间距排列方式的流场发现,在同样入口流速条件下,蒸汽在非均匀管束布置中的汽阻更小,速度的分布更加均匀,速度波动更小。在不同入口流速的工况中,可以发现空气积聚位置越靠近出口,蒸汽在管束中的换热性能越好,因此可以根据空气在管束中积聚的位置,来改善整体管束布置。第四部分为实现1000MW机组冷端优化为目标,解决蒸汽在均匀管束布置中蒸汽流速波动较大,汽阻比较高的问题,以均匀管束布置为基础,提出非均匀管束布置方式,在相同的总换热面积和相同的边界条件下,对比分析蒸汽在这两种管束布置方式的流场与换热性能。含有不凝结气体的蒸汽在凝汽器内部流动时,管束区域汽阻较大,这将严重影响冷凝器的性能。根据前一章的管束布置优化依据,对于空气积聚严重的区域,蒸汽流速不均匀的区域进行详细分析。由于凝汽器入口处压降变化较大,蒸汽凝结情况较为剧烈,因此减少了蒸汽入口区域的管束每排的管排数量。在保证整体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减少的这些凝汽器冷却管移动到管束底部,以此来减少空气积聚的情况。在额定漏空气量工况下,改进后的非均匀管束模型相比优化前,蒸汽进出口压降下降了62.40%,蒸汽的冷凝率提升了0.64%,传热系数提升了2.78%。并且改进后的非均匀管束布置方案,与均匀管束布置相比,汽阻较小。第五部分以双峰多层管束布置为基础,其管束布置主要特点是管间距分布不均匀,外疏内密,因此不适用多孔介质模型,基于第二部分提出的数值模型,对蒸汽在双峰管束布置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分析,与均匀管束布置相比,双峰多层管束布置的换热性能较低,汽阻较大。为了不能有过多蒸汽流向空冷区,保证蒸汽从管束进口到抽气口,蒸汽流场更为均匀,将双峰多层管束布置的空冷区位置距离底部的高度提升。改进后的双峰多层管束模型相比改进前,蒸汽流场更加均匀,压降下降了51.37%,冷凝率提升了3.88%,传热系数提升了11.14%。
巴星原[4](2019)在《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配置方案及热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电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和页岩气引领全球天然气供给的强劲增长,核电的发展受到了挑战。核电机组普遍存在循环热效率低及调峰能力差等问题,第四代新型核反应堆可有效提高核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固有安全性,但目前还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行。在此背景下,开展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研究,可增加核电机组的出力,降低发电成本,增强核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提高核电机组灵活性。本文以某984 MW核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种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方案。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相应仿真模型,结合单耗分析理论,以机组?效率、机组单耗等参数作为热经济性指标,将三种核-气联合循环系统方案的热经济性与原核电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省煤器替代高、低压加热器的核-气联合循环系统方案,计算了该方案配套SGT5-4000F型号燃气轮机时余热锅炉过热器、省煤器的受热面积。对各系统进行了设备投资成本估算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气联合循环系统可提高主蒸汽温度,增加汽轮机输出功率;在三种方案中,省煤器替代高低压加热器时,机组?效率最高,附加单耗最低,发电功率最多。环境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会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及联合循环功率,燃气轮机降负荷时,通过补燃天然气可维持核蒸汽发生器进口温度不变,汽轮机仍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增强了系统的调峰能力。在余热锅炉换热器中,采用小管径螺旋鳍片管可提高传热系数,降低受热面积。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投资成本相比原核电机组有所增加,发电成本在特定条件下低于原核电机组。
吉慧敏,周涛,刘健全[5](2018)在《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凝汽器在结构特性、材料选用和运行参数等方面的比较,阐述了两系统之间结构、运行的差异与共性。两者的运行流程均为:汽机排出蒸汽→蒸汽与铜管接触→凝结水→管壁→热井→加热器。但是核电凝汽器会设置水幕喷淋管组,它的管束也比火电凝汽器的数量多,核电凝汽器管束的布置有古钱币式、带状式等排列方式,相对于火电凝汽器的均匀分布的布置方式要复杂些。设计的要求迥异导致了两者总体传热效率的不同。
张亚坤[6](2018)在《基于(火用)分析的火核集成系统性能评价与热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要求和利用量也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国家,大量的燃煤会产生大量的SOx、NOx和CO2等气体污染物,致使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需要面临国际减排的压力。因此我国近些年来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尤其对核电站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对多能互补的联合发电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了火电机组和AP1000机组热力模型,分析了各自系统的热力特性和各设备的热力性能,利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分析了各设备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火用)损率和(火用)损系数,为火电机组与核电机组不同集成方案下热力特性研究打下基础。在单纯发电机组和已有的对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本文参考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本身特性,确定了核能输入量以及核能侧和火电侧集成发电的耦合方式,提出了三种联合发电系统:并联发电系统、串联发电系统和直接加热发电系统。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对每一种系统和设备进行热力特性分析,并和原有常规电站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火电与核电机组联合发电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本文对这三种联合发电系统进行了贡献度分析,旨在研究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中核能对整体系统的贡献情况。利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研究了每一股能量流中核能的占比,并将所得计算结果和原有直接热量输入法、直接(火用)量输入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更加科学地评价了核能占比。
刘琦[7](2018)在《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三五”能源规划目标的调整,安全发展核电将登上我国电力应用的舞台。本论文以AP1000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为核心,基于ASME PTC 6等相关标准,利用热平衡算法,进行了高精度的二回路主要设备及热力系统性能参数的表征计算与变工况计算,并对其热力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主要设备及系统层的热力特性参数并建立了精确的机组热力性能档案。在此基础上,在机组实际运行中,采集部分运行参数,对与热力参数紧密相关的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在汽轮机故障而引起参数变化时,计算出该工况下的运行热力性能特征值,如特征通流面积、级效率、内功率、回热加热器端差、抽汽管道压损等参数,并与基准值比较,通过偏差率的大小来判断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早期设备的性能诊断。对于案例机组在该运行工况运行时,第八级段和第九级段特征通流面积偏差率达6.38%和17.07%,其余级段偏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初步判定第八级段和第九级段的通流部分发生故障。除高压加热器的下端差运行值与设计值相比普遍偏大外,其余回热加热器的端差较设计值偏小,初步判定可能是六号和七号高加疏水冷却段结垢或加热器进口管束堵塞。在完成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表征算法与变工况算法的基础上,基于Eclipse开发平台,运用Java语言,编制了二回路主要设备及热力系统离线性能计算与分析软件。该离线软件主要包括设计工况计算模块、变工况计算模块和主要参数敏度分析模块三部分。本论文完成了 AP1000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热力性能的精准化和程序化计算,建立了机组性能档案列表与参数变化图,为后续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在线性能监测与诊断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王世勇,姜成仁,胡友情,徐乔[8](2018)在《CPR1000堆型机组主蒸汽压力持续降低的原因及影响》文中认为CPR1000堆型机组运行13 a出现了主蒸汽压力持续降低现象,与大亚湾M310堆型机组投运初期主蒸汽压力上升或维持现象不同。从核岛蒸汽发生器热力性能、核岛热功率变化、汽轮机热力性能等方面,分析引起主蒸汽压力降低的潜在原因。通过收集某在役核电机组运行数据,分析主蒸汽压力持续降低对热力系统与设备、再热系统及机组功率的影响。经分析,CPR1000堆型机组主汽压力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蒸汽发生器热力性能降低,主蒸汽压力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对常规岛二回路热力系统及设备、机组功率基本没有影响,若超过规定范围,会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杨璋,石建中,蒋彦龙[9](2017)在《核电机组凝汽器在线胶球清洗与功率提升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核电汽轮机凝汽器开展在线胶球清洗前后总体传热系数与机组功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针对某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凝汽器自带在线胶球清洗系统,利用热平衡与热传递原理建立凝汽器传热效率试验模型,实测胶球清洗前后凝汽器的热力参数,利用HEI公式分析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与清洁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核电汽轮机背压变化的微增出力曲线评估功率提升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胶球能快速清除传热管中的海洋软质污垢,提高凝汽器清洁度3%后基本保持稳定,机组出力提高约1MW。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滨海核电厂安装胶球清洗系统后的经济性显着提升,混合使用普通橡胶球与金刚砂胶球并采用间断方式运行的效率最高。
刘晓英[10](2014)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核电站的机组建站成本高昂,系统复杂,建造期限长,对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对其二回路热力系统的计算过程中,仅仅从第二定律角度分析出发,已经不能够准确反映出核电站二回路的运行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日益短缺,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核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用遗传算法对核电站二回路进行热经济优化,从热力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对大亚湾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旨在降低运行成本,改善环境,具有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1000MW大亚湾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投资成本建模方程对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了投资成本建模,在确定各支流的(火用)值后,计算了各个设备的燃料值和产品值;其次,利用热经济学成本平衡方程,对各个设备进行了热经济方程建模,并利用Matlab编程,对二回路热力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计算,分别计算出各支路的(火用)流值;再者,根据热经济平衡方程,对系统中各个设备进行了热经济建模,并将66个方程转化为系数矩阵,通过奇异矩阵分解法解出各个支流的(火用)成本,求出(火用)损失成本,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蒸汽发生器、二级高压缸汽轮机、二级、四级低压缸汽轮机(火用)损失成本/投资成本的值较大,具有优化潜力;最后,在热经济计算的基础上,针对核电二回路重要设备的热力参数进行了热敏感度分析,并对所选优化参数做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各个参数在全局优化过程中所适用的范围。本文在热经济计算的基础上,在核电站的28个优化参数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编程,对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投资成本、(火用)损失成本之和的目标函数进了迭代优化。优化后,针对汽轮机机组、加热器组、蒸汽发生器以及冷凝器的优化参数变化、投资成本、(火用)损失成本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得出:经过遗传算法优化,二回路热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火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汽轮机低压三级机组的投资成本和(火用)损失成本在可运行的参数范围内,都有明显的变化,达到了很好的优化效果。优化前系统的总成本为712910$/s (美元/秒),优化后的总成本为657760$/s,总投资成本下降了 7.74%。
二、大亚湾核电站凝汽器热力性能分析及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亚湾核电站凝汽器热力性能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性能监测与诊断研究现状 |
1.2.2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方法 |
2.1 核电二回路系统设备的性能劣化 |
2.1.1 二回路热力系统及设备 |
2.1.2 设备的性能劣化 |
2.2 核电二回路系统混合建模方法 |
2.3 设备性能衰退指标体系和系统经济性指标体系 |
2.3.1 通流部分性能指标 |
2.3.2 回热加热器性能指标 |
2.3.3 凝汽器性能指标 |
2.3.4 性能衰退的(火用)指标 |
2.3.5 核电二回路系统经济性指标 |
2.4 核电二回路系统基准值的确定 |
2.5 二回路系统设备劣化过程诊断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工况下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及性能分析 |
3.1 二回路系统热力学分析方法 |
3.2 案例机组概况 |
3.3 THA工况的热力计算与模型验证 |
3.4 二回路系统热力性能档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合建模的二回路系统变工况计算与性能诊断 |
4.1 二回路系统湿蒸汽抽汽焓计算 |
4.2 汽轮机级组的混合建模 |
4.2.1 传统汽轮机级组机理建模 |
4.2.2 用于变工况回归的汽轮机级组模型 |
4.3 回热加热器的混合建模 |
4.4 二回路系统子模型间的连接 |
4.5 设备状态的性能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核能供热系统的基本热负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俄核能供热技术发展与关键技术的对比 |
2.1 中俄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分析 |
2.1.1 俄罗斯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 |
2.1.2 中国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 |
2.2 中俄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的对比 |
2.2.1 俄罗斯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 |
2.2.2 中国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 |
2.2.3 中俄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对比 |
2.3 中俄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对比 |
2.3.1 俄罗斯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 |
2.3.2 中国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 |
2.4 中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对比研究 |
2.4.1 俄罗斯长输供热管网技术 |
2.4.2 中国长输供热管网技术 |
2.4.3 中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对比探析 |
2.5 中俄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的对比 |
2.5.1 核电站通风系统特点 |
2.5.2 俄罗斯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及特点 |
2.5.3 中国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及特点 |
2.5.4 中俄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
2.6 俄罗斯核能供热技术对中国的相互借鉴 |
2.7 本章小结 |
3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基本热负荷分析 |
3.1 低温核能供热堆设计及运行的基本参数 |
3.1.1 低温核能供热堆基本热负荷比例 |
3.1.2 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 |
3.1.3 核反应堆的功率调节范围 |
3.2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供热能力及运行特点 |
3.2.1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功率调节范围分析 |
3.2.2 中国集中供热系统全年热负荷变化特点 |
3.2.3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的供需矛盾分析 |
3.3 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分析 |
3.3.1 前苏联低温核能供热站的基本热负荷比例 |
3.3.2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系统热负荷类型的确定 |
3.3.3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基本热负荷确定方法 |
3.4 提高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措施的分析 |
3.4.1 跨季节蓄热系统 |
3.4.2 水热联产技术 |
3.4.3 冷热联产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 |
4.1 核能热电联产的热力学评价指标 |
4.1.1 热电联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
4.1.2 热电分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
4.1.3 热电联产系统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RPES) |
4.1.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化系数 |
4.1.5 热力网输送效率 |
4.2 基于RPES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建立 |
4.2.1 核能热电联产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计算模型 |
4.2.2 核能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系统能耗的计算 |
4.2.3 核能热电联产供热量的计算 |
4.2.4 基于RPES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 |
4.3 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关键控制变量的确定 |
4.3.1 核能热电联产二回路热力系统的控制变量 |
4.3.2 供热系统的控制变量 |
4.4 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基于正交试验的热化系数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2 气候参数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
4.4.3 长输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
4.4.4 锅炉房热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
4.4.5 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热功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
4.4.6 一次管网输送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大型凝汽器管束布置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凝汽器管束布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影响凝汽器真空度的主要因素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凝汽器管束排列方式及基本原则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模拟对象及数学模型 |
2.1 研究对象 |
2.2 数学模型 |
2.2.1 湍流模型 |
2.2.2 多相流模型 |
2.2.3 多孔介质模型 |
2.3 凝汽器壳侧蒸汽流场与换热数值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凝汽器壳侧蒸汽流场与换热数值模型验证 |
3.1 研究对象 |
3.1.1 数值模拟计算区域 |
3.1.2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3.2 凝汽器均匀管束布置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束布置模型排列方式对比分析 |
4.1 小管束模型建模 |
4.2 入口流速对蒸汽流场的影响 |
4.3 管束排列方式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均匀管束布置方式及改进 |
5.1 研究对象 |
5.1.1 凝汽器非均匀管束布置模型 |
5.1.2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5.2 凝汽器非均匀管束布置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3 非均匀管束布置改进方案 |
5.4 改进后的非均匀管束布置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峰多层管束布置方式及改进 |
6.1 研究对象 |
6.1.1 双峰多层管束布置方案 |
6.1.2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6.2 凝汽器双峰多层布置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6.3 双峰多层管束布置改进方案 |
6.4 改进后的双峰多层管束布置数值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总结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配置方案及热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气联合循环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热经济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燃气轮机模型及单耗分析理论 |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概述 |
2.2 燃气轮机循环模型 |
2.3 单耗分析理论 |
2.3.1 单耗分析的计算模型 |
2.3.2 核-气联合循环系统附加单耗数学模型 |
2.4 EBSILON软件介绍 |
2.4.1 EBSILON软件功能与特点 |
2.4.2 EBSILON软件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气联合循环热力系统配置方案研究 |
3.1 核电机组热力系统建模和燃气轮机参数选择 |
3.1.1 核电机组热力系统建模 |
3.1.2 燃气轮机参数选择 |
3.2 余热锅炉与回热系统并联(方案1) |
3.2.1 计算结果分析 |
3.3 省煤器替代高压加热器(方案2) |
3.3.1 计算结果分析 |
3.4 省煤器替代高、低压加热器(方案3) |
3.4.1 计算结果分析 |
3.5 方案对比分析与选择 |
3.5.1 方案对比分析 |
3.5.2 方案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热经济性研究 |
4.1 环境参数对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影响 |
4.2 余热锅炉受热面积计算 |
4.2.1 余热锅炉换热器管型的选择 |
4.2.2 计算模型 |
4.2.3 计算结果 |
4.3 设备投资成本估算 |
4.4 技术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
1.1 功能 |
1.1.1 凝结作用 |
1.1.2 维持作用 |
1.1.3 除氧作用 |
1.1.4 回收作用 |
1.2 结构 |
1.3 运行 |
2 特点比较 |
2.1 共性 |
2.2 结构差异性 |
2.2.1 布置 |
2.2.2 管束 |
2.2.3 疏水 |
2.3 参数差异 |
2.4 腐蚀的差异 |
3 改进措施 |
3.1 性能改进的共同性措施 |
3.2 性能改进的差异性措施 |
3.3 腐蚀的共同性改进措施 |
3.4 腐蚀的差异性改进措施 |
4 结论 |
(6)基于(火用)分析的火核集成系统性能评价与热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态 |
1.2.1 国外研究状态 |
1.2.2 国内研究状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电系统(火用)分析基础 |
2.1 引言 |
2.2 燃煤机组和AP1000机组基本参数 |
2.2.1 燃煤机组基本参数 |
2.2.2 核电机组基本参数 |
2.3 数学模型 |
2.4 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2.4.1 (火用)分析理论 |
2.4.2 (火用)分析评价指标 |
2.4.3 系统(火用)分析方法 |
2.4.4 系统典型过程(火用)分析计算模型 |
2.5 Ebsilon Professional软件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规电站热力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AP1000机组系统构成 |
3.2.1 主要部件 |
3.2.2 主要参数 |
3.3 核电系统(火用)分析模型建立 |
3.3.1 一回路模型建立 |
3.3.2 二回路模型建立 |
3.4 案例分析 |
3.5 常规火电系统 |
3.6 分析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并联系统 |
4.2.1 并联系统模型搭建 |
4.2.2 并联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4.3 串联系统 |
4.3.1 串联系统模型搭建 |
4.3.2 串联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4.4 直接加热系统 |
4.4.1 直接加热系统模型搭建 |
4.4.2 直接加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4.5 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联合发电系统核能贡献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传统研究方法 |
5.2.2 考虑能量损失不等价性的新方法 |
5.3 直接加热方案贡献度模型建立 |
5.4 直接加热方案案例分析 |
5.5 串联方案和并联方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计算与分析 |
2.1 二回路热力系统主要设备计算模型 |
2.2 二回路热力系统湿蒸汽抽汽焓计算 |
2.3 二回路热力系统性能参数 |
2.4 二回路热力系统经济性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P1000机组二回路系统实例计算 |
3.1 案例机组概况 |
3.2 案例机组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 |
3.2.1 设计工况热力性能计算 |
3.2.2 湿蒸汽抽汽焓计算 |
3.2.3 运行工况热力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P1000机组二回路系统离线性能计算软件 |
4.1 离线软件开发环境与IF97加载宏 |
4.1.1 离线软件开发环境 |
4.1.2 IAPWS-IF97加载宏 |
4.2 离线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
4.2.1 设计工况计算模块 |
4.2.2 变工况计算模块 |
4.2.3 主要参数对热耗影响分析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致谢 |
(8)CPR1000堆型机组主蒸汽压力持续降低的原因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主蒸汽压力降低原因分析 |
1.1 蒸汽发生器热力性能 |
1.2 核岛热功率变化 |
1.3 汽轮机热力性能 |
1.4 凝汽器热力性能 |
1.5 系统运行 |
2 主蒸汽压力降低的影响 |
2.1 热力系统及设备 |
2.2 再热系统 |
2.3 机组功率 |
3 结论 |
(9)核电机组凝汽器在线胶球清洗与功率提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核电汽轮机凝汽器 |
2 核电汽轮机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 |
3 核电汽轮机凝汽器胶球清洗与换热效率试验 |
3.1 试验原理[5] |
3.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过程 |
3.4 试验结果 |
4 核电汽轮机凝汽器换热效率与机组出力评估 |
5 总结 |
(10)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2.1 遗传算法介绍 |
2.1.1 遗传算法基本术语 |
2.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2.1.3 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 |
2.2 遗传算法理论 |
2.2.1 模式定理 |
2.2.2 积木假设 |
2.3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 |
2.3.1 创建初始种群(crtbp) |
2.3.2 二进制到十进制转换函数(bs2rv) |
2.3.3 基于排序的适应度分配(ranking) |
2.3.4 随机遍历抽样函数(sus) |
2.3.5 函数(select) |
2.3.6 单点交叉(xovmp) |
2.3.7 变异(mut)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分析 |
3.1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热力系统 |
3.1.1 核电二回路原则性热力系统简介 |
3.1.2 核电二回路原则性热力系统结构划分 |
3.2 二回路热力系统设备经济成本模型及燃料产品定义 |
3.2.1 二回路热力系统各个设备投资成本模型 |
3.2.2 各个设备燃料产品定义 |
3.3 大亚湾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3.3.1 原始数据 |
3.3.2 (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计算 |
3.3.3 热经济性计算 |
3.3.4 热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热经济算法的敏感度分析 |
4.1 蒸发器发生出口温度敏感度分析 |
4.2 高压汽轮机组进口温度敏感度分析 |
4.3 高压汽轮机绝热效率敏感度分析 |
4.4 低压汽轮机组进口温度和压力敏感度分析 |
4.5 低压汽轮机绝热效率敏感度分析 |
4.6 加热器组端差敏感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力参数优化结果分析 |
5.1 大亚湾核电站优化参数选取 |
5.1.1 热力系统主要优化参数选取 |
5.1.2 遗传优化参数的选取 |
5.1.3 优化目标函数 |
5.2 主要参数对比 |
5.2.1 汽轮机级组进出口温度优化对比 |
5.2.2 汽轮机绝热效率对比 |
5.2.3 低压机组汽轮机排气压力对比 |
5.2.4 加热器端差优化对比 |
5.2.5 对比结果分析 |
5.3 汽轮机级机组优化结果对比 |
5.3.1 (火用)损失成本和投资成本结果对比 |
5.3.2 (火用)损失系数和(火用)效率结果对比 |
5.4 加热器组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5.4.1 (火用)损失成本和投资成本结果对比 |
5.4.2 (火用)损失系数和(火用)效率结果对比 |
5.5 冷凝器、蒸汽发生器以及排污扩容器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5.5.1 (火用)损失成本和投资成本结果对比 |
5.5.2 (火用)损失系数和(火用)效率结果对比 |
5.6 二回路热力系统优化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大亚湾核电站凝汽器热力性能分析及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D]. 盛晨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D]. Solomykov Aleksandr.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大型凝汽器管束布置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 尹韬烨. 浙江大学, 2020(08)
- [4]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配置方案及热经济性研究[D]. 巴星原.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5]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J]. 吉慧敏,周涛,刘健全. 科技资讯, 2018(26)
- [6]基于(火用)分析的火核集成系统性能评价与热力特性研究[D]. 张亚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7]核电机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D]. 刘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8]CPR1000堆型机组主蒸汽压力持续降低的原因及影响[J]. 王世勇,姜成仁,胡友情,徐乔. 热能动力工程, 2018(02)
- [9]核电机组凝汽器在线胶球清洗与功率提升试验研究[J]. 杨璋,石建中,蒋彦龙. 汽轮机技术, 2017(06)
- [10]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分析及优化[D]. 刘晓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