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地区多层住宅底层季节性潮湿状况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侯拓宇[2](2021)在《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商业区功能拓展,大型商业区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城市双修、旧城更新的建设重点。在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受到严寒气候制约,人们的感知和活动常常受到气候的负面影响,室外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使微气候满足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诉求,营造舒适、可驻足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已经成为严寒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进行调整是调节微气候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严寒城市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及其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进行调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定量微气候感知指标并建立了用于严寒城市的微气候感知指标预测模型,探讨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哈尔滨乃至我国严寒城市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按照“理论支撑—现状调查—模型构建—机制分析—规划指导”的研究框架展开。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提出“微气候感知”概念并以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针对室外空间活动者群体及行为特征提出并阐释了“微气候感知”概念。同时,深入剖析了人体热平衡、环境知觉和热舒适理论对“微气候感知”基础理论与评价技术的支撑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托,通过揭示室外空间、活动者和微气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微气候感知所包含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定量,搭建了本研究整体的研究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现状调查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大型商业区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实例,归纳出三类布局形式,据此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分为室外空间现状、人群行为活动和微气候满意度现状。为主、客观数据采集的地点、人群和问卷提供选择和设计依据。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对微气候感知指标进行定量并建立了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统计并计算出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的均值区间、区间阈值。其次,建立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适中阈值。最后,制定微气候感知评价指标等级,计算指标等级对应数值及权重,并明确各组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为微气候感知的评价和计算提供依据。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首先针对空间形态因素进行微气候参数的实测,得出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特征。其次,将实测结果导入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计算结果,分析影响要素。最后分别就层峡、建筑和下垫面三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各项要素对微气候感知产生的具体影响效用,揭示其影响机制。在规划指导方面,基于微气候感知提出适用于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目标指引的统领下,首先提出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针对区域合理组织活动路径和节点,使有利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通过层峡尺度、建筑组合和下垫面绿化控制室外空间形态,从而对微气候感知进行有效调节。最后提出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为了改善严寒城市微气候条件以提升活动者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活动体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室外空间微气候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微气候感知作为理论切入点,将室外空间、活动者与微气候多重现实因素有机整合。微气候感知指标的定量,为活动者对微气候的主观评价提供了衡量依据。揭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为改善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提供了调整依据。研究所得的定量成果及方法路径,不仅丰富了微气候研究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而且为严寒城市商业空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崔春晖[3](2020)在《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威古称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武威依靠着石羊河形成的绿洲所形成,其土地面积中,山区占25.8%,平川区占38.9%,沙漠区占35.5%,是典型的沙漠绿洲型城市。当地民居建筑建立在与当地干旱寒冷的气候适应基础上,形成其民居内向、封闭、墙体厚实的地域性特征。近年来,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变迁及政策驱动等变化的影响,农村住宅更新产生多种类型,对其住宅现状进行总结梳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对发展武威地区现代农村住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住宅的形成受到使用者行为活动以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多重影响,运用建筑类型学观点,建筑材料、尺度、装饰风格等是影响建筑发展的次要矛盾,而从居住者的行为模式和住宅空间模式这一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优化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影响住宅发展的两个要素——使用者主体和外部自然社会环境两方面,通过实地测绘、文献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根据居住者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内在联系,对该地区农宅进行分类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住宅现状的建筑元素、功能组成、居住者生活方式、满意度等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合院式住宅的演变规律:各功能空间逐渐分离,客厅成为住宅中心而院落的使用频率也由此下降;平面组织方面,由室外转向室内,生产空间在院落中的占比减小。根据实地调研,各类型农村住宅共有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住宅功能不完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而院落面积浪费严重、流线交叉、老年人住宅中适老性设施不足等。从演变规律中可以看到对现状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回应,也给进一步优化给了相应启示。以武威地区农宅现状为基础,结合居民具体居住需求以及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发展的影响,对各功能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室内物理环境进行改善。以生活模式和建筑类型的对应关系为前提,通过对居民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住宅生活模式进行总结,也由此得出不同家庭模式所对应的功能空间组合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优化方案设计。优化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生活模式为前提,结合第四章所得的对各个功能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的手法,对农业生产型、商业销售型、对外租赁型等住宅模式进行优化,结合当地的传统住宅空间布局原型以及居民需求,通过布局重组、生活空间更新、功能填充及置换、设计通用空间等方法,完成不同类型住宅的优化设计。
甄竹[4](2020)在《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住房发展从建国以来,经历了温饱时期集合式住房、小康时期安居式住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对居住需求趋向多样化、生态化和人性化。在此背景下,空中庭院住宅不仅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方案,同时又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在北方寒冷地区直接采用空中庭院的住房模式,会出现超高封闭率和极低使用率的问题。影响建筑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和阳光,本文详细分析第Ⅱ建筑气候区的气候因素特征,以空中庭院气候适应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国内外文献和空中庭院的使用现状;借助绿色建筑软件模拟气候因素对空中庭院的相关影响,在采光、日照、遮阳、防风、防寒等方面进行详细定量和定性研究,提出第Ⅱ建筑气候区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措施;并将措施应用在实际案例中,对适合第Ⅱ建筑气候区的空中庭院户型设计形式和布置方式进行统计,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本次研究为房地产开发和设计提供参考,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住宅宜居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在第Ⅱ建筑气候区,实现空中庭院住宅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与判断依据。
刘哲铭[5](2020)在《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紧缺问题已危及居民的工作生活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严寒地区幅员辽阔,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频发的极寒与高温天气对严寒地区城市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住区作为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其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住宅建筑的能耗水平。因此,亟待针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的复杂性与气候的特殊性,开展改善住区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以提升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为目标,寻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最优化组合方式。本文通过卫星影像、图纸资料和现场测绘相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近20年建造的156个住区进行调研分析,掌握了住区空间形态现状与设计特点;基于对典型住区空间室外热环境的现场实测,通过对比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住区热环境特征及不同空间类型热环境差异,得出住区空间形态对热环境存在显着影响。针对冬夏两季气候特征从热环境质量与建筑节能的角度构建能够平衡冬季气候和夏季气候的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以此为导向,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热环境评价指标及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量化关系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选取风速、空气温度及热舒适指标(生理等效温度、通用热气候指数)作为热环境评价指标,针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热环境评价指标的量化关系展开研究。基于156个住区案例空间形态的实际情况,运用ENVI-met软件进行建模及冬夏典型计算日的室外热环境模拟计算。基于热环境模拟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冬夏两季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热环境评价指标的敏感性,揭示了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对热环境评价指标影响的差异性;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曲线估计方法判定热环境评价指标与对其具有显着影响的空间形态参数的曲线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热环境评价指标预测模型。其次,针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建筑能耗的量化关系展开研究。将住区热环境模拟结果作为能耗计算的气象边界条件,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156个住区案例典型计算日的建筑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基于能耗模拟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建筑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的敏感性,揭示了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对建筑采暖与制冷能耗影响的差异性;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运用曲线估计方法判定空间形态参数与能耗的曲线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住区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冬季住区热环境质量、夏季住区热环境质量、冬季住区建筑采暖能耗、夏季住区建筑制冷能耗所占权重,构建了综合衡量其表现性能的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实现程序编制及优化运算,得出以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的空间形态参数组合,为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综合性能提升及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揭示了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冬夏两季室外热环境的敏感性,并建立了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2)揭示了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敏感性,并建立了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3)构建了以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优化为目标的住区空间形态设计模型。本研究能够为设计人员开展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对于改善严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指导城市住区规划、建筑设计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科学意义。
刘诗航[6](2019)在《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处中国西南川滇交界处的攀枝花市,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山地城市,其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市近底层风场受地理形态和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较大。风环境是决定城市外部空间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科学利用风场和微气候技术,是城市设计的一个辅助和检验,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是改善城市内部局地风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设计的起步是构建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合理且有品质的城市空间。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性角度出发,探讨了攀枝花市的干坝塘片区现有城市设计方案中由城市空间形态所引发的室外空间风环境舒适性问题;通过实地环境物理检测,ArcGIS地理信息模型和CFD技术数值风洞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该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实施后的局地风环境进行模拟;从热工舒适性这个理性角度去校核;从城市风环境纬度去寻找城市设计中空间生成的逻辑及方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城市肌理、路网格局、绿地和湿地系统、公共空间、建筑布局等多方面解析了该片区城市设计方案的外部空间风环境舒适性与其城市物理空间形态之间的内在的耦合关系;并以城市物理空间形态与风场的耦合性优化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城市设计语言,对该区域内地形对气流影响、能量辐射影响、绿地蒸腾作用等城市冠层内质量、能量循环系统善加引导;依据城市热工舒适性的相关指标,提出了关于现有城市设计在尽可能维持其区域发展目标及土地开发强度前提下,提高城市整体通风性能及公共空间人行范围内的局地风环境的热工舒适性的风环境优化技术手段。依据研究结果完成了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的优化方案,并将优化后的城市设计方案模型再次带入CFD系统中进行数值风洞模拟;在对比了优化前后的城市设计方案中各项城市整体通风性能指标及风环境舒适性指标之后,验证了优化后城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全流程解析了具有复杂地理环境的山地城市在进行风环境研究时,从建模到CFD数值风洞模拟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相关难点及技术手段;总结了具有相似气候环境的城市在进行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时可采取的优化策略及改进措施。
林琦[7](2019)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半岛北岸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城市总体居住水平的提高,滨海住区的发展也日益壮大。由于沿海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大,在住区的气候适应性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该地区独特的风环境会造成冬季室内外风速过高,影响室内热环境,增加室内供暖能耗;受海洋影响下空气湿度大也会对建筑的节能造成很多不利因素;同时由于胶东半岛北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考虑到滨海住区居民的观海需求,多将主要使用空间置于北向,冬季室内温度感受较差,对能耗需求较高。故而在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的设计中,应考虑气候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结合当地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根据规范要求的相关节能指标进行节能优化,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文章首先从区域地理气候特点出发,总结出该该区域内住宅节能应满足的相关节能要求。同时,通过实地拍照、测量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详细掌握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的建设情况和实际使用中用能情况,提出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在适应气候中存在的矛盾性,并从影响人体热舒适因素角度出发,提出该地区的住区在气候适应性的节能设计中应考虑的气候影响要素。其次根据气候适应性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从住区的整体节能规划和住宅单体节能设计两方面分别进行节能分析。在规划节能设计方面,从住区的选址、布局、朝向、影响节能的外部环境设计等几方面,根据各个气候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对风环境、日照环境以及住宅整体能耗进行模拟,综合得出各因素影响下的住区最优规划策略。在住宅单体节能设计方面,从平面设计、室内自然通风设计、室内防潮设计、外围护结构构造设计以及太阳能的利用与设计几个方面,针对当地气候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节能优化策略。最后根据前两章提出的具体节能策略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进行某新建住区的具体节能设计。从住区规划和住宅单体入手,分别结合住宅实际进行设计,并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对设计方案在风环境和日照因素的节能设计上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斯维尔节能软件进行节能计算,通过将各项结果与该地区需满足的《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较,检验各项关键节能指标是否满足标准,从而验证该节能设计的可行性。
涂全[8](2019)在《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小城镇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但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许多小城镇的住宅都存在规划不合理、设计不规范、建筑能耗过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愈加重视小城镇建筑生态性的要求。低能耗的被动式技术恰恰符合上述政策要求,适宜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所欠缺的小城镇中推广使用,并能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联排住宅在我国居住建筑中一直占有一定比例,特别在小城镇中十分常见。它既拥有多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居住密度大的优点,又具备低层住宅尺度宜人、邻里交往方便的优势,是非常契合小城镇的一种居住形式。然而,联排住宅由于其面宽小、总进深大的特点,往往在自然采光、通风方面有所欠缺,进而带来能耗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的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视角出发,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调查联排住宅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湘北地区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的具体特征以及目前的节能技术和能耗状况;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被动式节能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总结出被动式节能设计的一般性策略;再结合湘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等因素提出适用于该地区的被动式节能设计原则,并依据此原则从场地布局、建筑单体空间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方面细化到具体节能设计策略与方法;最后,通过对亲身参与的设计实践进行模拟验证,分析上述节能策略与方法的有效性,进而总结出与该地区相适应的节能设计策略及对小城镇联排住宅节能设计的建议。
罗晶[9](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村镇住宅用能模式及热环境改善研究 ——以巴中市恩阳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能源危机及节约能源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建筑业方面,随着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带动着我国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在我国所有村镇城镇建筑中,在村镇人口减少的情况下,村镇住宅商品能耗总量却大幅增加,而全国平均村镇户均商品能耗已经与城镇住宅户均商品能水平保持一致,甚至有超过城镇的趋势。然而高能耗的村镇住宅却不能给村镇居民带来良好的住户体验。因此,研究村镇住宅尽量在节能情况下的热环境改善措施是迫切所需。建筑热环境改善策略与当地气候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作者结合热工气候分区及具体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农村人口基数大,处于夏热冬冷气候区四川丘陵地带的巴中市恩阳区的村镇住宅为研究目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在研究村镇住宅热环境改善措施之前先要了解村镇居民的用能模式,作者选取了恩阳镇、柳林镇、兴隆镇为调研地点,他们分别代表了恩阳区所有村镇的不同发展情况,因此能够反映出当前恩阳区的村镇建筑用能及室内热环境现状。在实际调研中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及实地测量的方法,以修建于从2000年至今的各村镇住宅为目标,详细了解建筑基本情况、建筑用能设备基本情况特别是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措施及使用习惯,各类能源能耗情况。此外,还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调研村镇住宅进行热物理参数测实验研究,其中,为进一步研究村镇住宅热环境现状,作者尤其对选取的典型住宅进行夏季及冬季的温度,相对湿度的连续实测。通过实际的调研及典型建筑实测情况,作者发现当地村镇建筑室内相对湿度的平均值超过了 60%;底层的室内温度最舒适但很潮湿,顶层的温度最高,中间层的温度最低;当地居民对建筑普遍只注重夏季防热而忽略冬季保温,且以2000年~2006年的建筑冬季保温效果最差。然后,作者对典型住宅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并用DeST进行模拟验证,最后得到适用于恩阳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改善的策略。
钱慧博[10](2018)在《重庆农村住宅架空地面热工性能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地区常年高湿,住宅室内存在潮湿问题,地面易出现返潮、结露的现象,影响室内居住品质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控制地面凝结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地面温度,城市住宅普遍采用架空地面来解决室内地面潮湿的问题,但是农村住宅还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室内潮湿的措施。本文研究农村住宅采用架空地面防潮的热工性能,并结合农村住宅地面温度的特点,对架空地面进行优化设计。为建筑师进行建筑防潮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重庆城区和农村部分建筑的防潮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城区建筑地面普遍采用了通过架空地面和保温地面等防潮措施,但是农村地区没有推行有效的地面防潮做法,春夏季节的地面潮湿比较普遍。通过对四户农村典型自建砖混住宅的地面热湿现状进行实测显示,5月-6月地面温度较低,出现结露,到了7月份高温天气开始,地面不再结露,同时地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地面对室内有降温作用,因此采用地面防潮措施应兼顾其他季节地面温度的利用。在实测的基础上,运用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某户典型住宅整个春夏季节的室内地面热湿状况,以及采用保温地面和架空通风地面的改善效果,采取等效防潮的方法得出不同构造参数架空通风地面的热阻值。并确定满足防潮要求的架空通风地面的最低热阻为0.48m2·K/W。然后进一步研究架空地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可控通风架空地面优化方式,即针对不同季节,采用通风口开闭模式,春夏季潮湿时段开启通风口以防潮为主,地面不潮湿的夏季和冬季关闭通风口,以利用地面温度为主。模拟结果显示,在无采暖空调的工况下,夏季高温天气地面温度降低0.7℃,冬季地面温度提高0.9℃;在采暖空调工况下,空调降温和采暖能耗分别减少20%和23%。同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夏季降温的效果进行验证,说明在农村住宅中使用可控通风架空地面更为合理。最后,对可控通风架空地面的通风口遮挡板提出设计方案和要求。
二、北方地区多层住宅底层季节性潮湿状况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地区多层住宅底层季节性潮湿状况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严寒气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待突破 |
1.1.2 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利用需求持续提升 |
1.1.3 活动者关于改善微气候的诉求逐步明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严寒城市 |
1.4.2 微气候与微气候感知 |
1.4.3 大型商业区 |
1.4.4 室外空间及空间形态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框架构建 |
2.1 微气候感知概念解析 |
2.1.1 概念缘起 |
2.1.2 概念阐释 |
2.1.3 内涵解析 |
2.2 微气候感知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 |
2.2.1 理论基础 |
2.2.2 评价技术 |
2.3 基于微气候感知的室外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
2.3.1 框架构成 |
2.3.2 技术体系 |
2.3.3 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1 空间形态收集与归类 |
3.1.2 行为活动观察与记录 |
3.1.3 微气候满意度主观调查 |
3.2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现状 |
3.2.1 主要布局 |
3.2.2 典型案例 |
3.2.3 空间类型 |
3.2.4 空间构成 |
3.3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人群活动现状 |
3.3.1 活动人群组成 |
3.3.2 高频活动类型 |
3.3.3 高频活动空间 |
3.4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微气候现状 |
3.4.1 哈尔滨城市气候及微气候总体特征 |
3.4.2 不同活动空间的微气候满意度差异 |
3.4.3 微气候要素对活动者主观判断的影响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微气候感知定量研究 |
4.1 微气候感知指标定量样本的处理流程 |
4.1.1 定量样本数据采集 |
4.1.2 样本容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定量样本统计与计算 |
4.2 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定量 |
4.2.1 分项指标样本分布 |
4.2.2 分项指标均值区间 |
4.2.3 分项指标阈值确定 |
4.3 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定量 |
4.3.1 综合指标样本分布 |
4.3.2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
4.3.3 综合指标适中阈值 |
4.4 微气候感知指标评价量表 |
4.4.1 综合指标等级、换算及评价量表 |
4.4.2 分项指标等级、权重及评价量表 |
4.4.3 评价量表的应用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感知影响机制 |
5.1 影响机制关系框架及研究流程 |
5.1.1 关系框架及内容 |
5.1.2 研究流程与方法 |
5.2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特征 |
5.2.1 实测案例及测点分布 |
5.2.2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3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4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3 影响微气候感知的空间形态要素 |
5.3.1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2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3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4 对微气候感知具有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 |
5.4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1 层峡尺度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2 建筑组合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3 下垫面绿化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6.1 设计目标指引 |
6.2 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 |
6.2.1 通过微气候感知进行设计节点布局 |
6.2.2 更新微气候有利空间的活动路径 |
6.3 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 |
6.3.1 层峡尺度控制 |
6.3.2 建筑组合控制 |
6.3.3 下垫面绿化控制 |
6.4 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 |
6.4.1 构建空间联动的技术路线 |
6.4.2 推广微气候感知定量内容 |
6.4.3 完善实施中管理监督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现状概况 |
2.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发展背景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武威地区土地利用情况 |
2.1.3 武威地区村镇分布 |
2.1.4 武威地区村镇住房特点 |
2.2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典型空间布局解析 |
2.2.1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概述 |
2.2.2 传统民居空间要素 |
2.2.3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布局 |
2.2.4 空间技术模式 |
2.3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更新过程 |
2.3.1 武威地区乡土民居历史沿革 |
2.3.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更新原因 |
2.3.3 武威地区乡土民居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分析 |
3.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分类 |
3.1.1 调研概述 |
3.1.2 住宅类型研究 |
3.1.3 典型生活模式提取 |
3.2 以农业生产型为主的合院式住宅 |
3.2.1 武威地区合院式住宅特点及分类 |
3.2.2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修建的传统木结构住宅 |
3.2.3 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住宅 |
3.2.4 九十年代修建的“廊房”住宅 |
3.2.5 近十年修建的“套房”住宅 |
3.2.6 合院式住宅功能演变规律研究 |
3.3 多层住宅 |
3.3.1 生态性移民社区多层住宅 |
3.3.2 公租房 |
3.3.3 老年人多层住宅 |
3.4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原型提取 |
3.4.1 院落形态偏方正 |
3.4.2 “明三暗五”的建筑主体 |
3.5 农村住宅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 |
3.5.1 合院式住宅现状问题 |
3.5.2 多层住宅现状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4.1 空间布局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现阶段居民对住宅的需求探讨 |
4.2.1 居民基本需求 |
4.2.2 居住满意度及所需优化分析 |
4.2.3 居住意愿调查 |
4.2.4 现代生活方式对功能组成的需求 |
4.3 空间布局优化客观影响因素 |
4.3.1 自然条件因素 |
4.3.2 公共设施的发展 |
4.3.3 经济产业的转变 |
4.3.4 建筑材料的改变 |
4.3.5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及供暖设施发展 |
4.4 基本功能空间优化 |
4.4.1 卧室 |
4.4.2 客厅及餐厅 |
4.4.3 厨房 |
4.4.4 卫生间 |
4.4.5 储藏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演变规律与空间优化研究 |
5.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演变规律研究 |
5.1.1 平面布局演变规律 |
5.1.2 院落尺度及界面演变规律 |
5.1.3 建筑空间尺度演变规律 |
5.1.4 各功能室内演变 |
5.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类型优化分析 |
5.2.1 居住者家庭结构特点 |
5.2.2 生活方式特点 |
5.2.3 优化目标分析 |
5.2.4 武威农村住宅的分类与特点 |
5.2.5 功能组合模式优化 |
5.3 合院式住宅优化设计 |
5.3.1 农业生产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3.2 商品销售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3.3 餐饮服务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4 多层住宅优化 |
5.4.1 租赁式住宅优化 |
5.4.2 老年人住宅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的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1.3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附录 |
附录二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居住满意度调查表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需求提升 |
1.1.2 城市热岛效应增加 |
1.1.3 国家对立体绿化的政策支持 |
1.1.4 绿色建筑的发展 |
1.1.5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案例借鉴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外案例借鉴 |
1.3.5 研究不足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第Ⅱ建筑气候区 |
2.1.2 住宅空中庭院 |
2.1.3 气候适应性 |
2.2 第Ⅱ建筑气候区气候特点及建筑基本要求 |
2.2.1 气候特点 |
2.2.2 建筑基本要求 |
2.3 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原则 |
2.3.1 合理利用 |
2.3.2 趋利避害 |
2.3.3 易维护管理 |
2.4 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目标 |
2.4.1 建筑节能 |
2.4.2 适应气候 |
2.4.3 适宜使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中庭院现状调查研究 |
3.1 市场需求问卷调研 |
3.1.1 需求问卷设置 |
3.1.2 需求问卷结果分析 |
3.2 调研对象选择 |
3.2.1 调研城市选择 |
3.2.2 调研小区选择 |
3.3 空中庭院现状调查 |
3.3.1 北京香颂小区 |
3.3.2 石家庄天山熙湖小区 |
3.3.3 邯郸赵都华府小区 |
3.3.4 郑州森林半岛小区 |
3.3.5 太原市泛华盛世小区 |
3.3.6 枣庄市金水湾小区 |
3.3.7 成都天鹅湖花园小区 |
3.4 实地调查问题分析 |
3.5 共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Ⅱ建筑气候区内气候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1 阳光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1.1 建筑各朝向的日照时间 |
4.1.2 植物生长影响 |
4.1.3 人的使用影响 |
4.1.4 日照影响 |
4.1.5 采光影响 |
4.2 风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2.1 主要城市全年风力特点 |
4.2.2 植物生长影响 |
4.2.3 人的使用影响 |
4.2.4 安全影响 |
4.3 降水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3.1 主要城市全年降水特点 |
4.3.2 植物和人的影响 |
4.4 气温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4.1 主要城市全年气温特点 |
4.4.2 植物生长影响 |
4.4.3 人的使用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Ⅱ建筑气候区空中庭院气候适应性措施 |
5.1 设计系统性措施 |
5.1.1 设计专业系统性 |
5.1.2 设计程序系统性 |
5.2 采光、日照措施 |
5.2.1 合理的布置形式 |
5.2.2 选择有利平面 |
5.2.3 各朝向的植物选择 |
5.3 遮阳措施 |
5.3.1 遮阳作用 |
5.3.2 遮阳形式 |
5.3.3 固定遮阳 |
5.3.4 活动遮阳 |
5.4 防风措施 |
5.4.1 合理的位置选择 |
5.4.2 建筑构件挡风措施 |
5.4.3 植物防风措施 |
5.4.4 室外家具防风措施 |
5.5 防寒、防雨措施 |
5.5.1 植物保温防寒措施 |
5.5.2 种植土壤保温防寒措施 |
5.5.3 折叠玻璃防寒、防雨、防风措施 |
5.5.4 高科技下翻式转换窗技术 |
5.6 气候适应性措施应用 |
5.6.1 户型布局应用 |
5.6.2 景观绿化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气象资料补充 |
附录2 调研小区空中庭院住宅户型平面图 |
(5)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局限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 |
2.1 严寒地区气候特征 |
2.1.1 气温与湿度 |
2.1.2 太阳辐射 |
2.1.3 风速风向 |
2.2 住区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
2.2.1 研究样本选取 |
2.2.2 住区场地整体控制要素 |
2.2.3 建筑群体平面控制要素 |
2.2.4 建筑群体竖向控制要素 |
2.3 住区热环境实测分析 |
2.3.1 现场实测地点及时间 |
2.3.2 现场实测内容及方法 |
2.3.3 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3.1 住区热环境模拟计算方法 |
3.1.1 模拟软件选择及介绍 |
3.1.2 模拟软件可靠性验证 |
3.1.3 典型计算日选取 |
3.1.4 模拟参数的设置 |
3.1.5 模拟分析的内容 |
3.2 风速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
3.2.1 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2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风速比的敏感性分析 |
3.2.3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风速比的量化关系 |
3.2.4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风速比预测模型 |
3.3 空气温度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
3.3.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空气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
3.3.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空气温度的量化关系 |
3.3.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空气温度预测模型 |
3.4 热舒适指标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
3.4.1 室外热舒适指标的确定 |
3.4.2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热舒适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
3.4.3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热舒适指标的量化关系 |
3.4.4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热舒适指标预测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
4.1 建筑能耗模拟计算方法 |
4.1.1 模拟软件的选择及可靠性 |
4.1.2 基于室外热环境的耦合模拟方法 |
4.1.3 模拟参数设置 |
4.2 采暖能耗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
4.2.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采暖能耗的敏感性分析 |
4.2.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采暖能耗的量化关系 |
4.2.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采暖能耗预测模型 |
4.3 制冷能耗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
4.3.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制冷能耗的敏感性分析 |
4.3.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制冷能耗的量化关系 |
4.3.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制冷能耗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 |
5.1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目标与方法 |
5.1.1 综合优化目标及权重 |
5.1.2 综合优化的可行性 |
5.1.3 综合优化算法选择 |
5.2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
5.2.1 优化模型构建流程 |
5.2.2 计算变量阈值确定 |
5.2.3 优化算法参数设置 |
5.2.4 综合优化适应度函数建立 |
5.2.5 优化计算约束条件 |
5.3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应用 |
5.3.1 优化计算程序编制 |
5.3.2 优化计算结果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样本空间布局示意图 |
附录2 气象数据文件处理方法 |
附录3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现场环境物理实测 |
1.5.2 三维数字地理信息模型及城市建模 |
1.5.3 CFD技术数值风洞实验 |
1.5.4 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优化 |
1.6 研究框架 |
2 攀枝花基础资料整理及干坝塘片区环境物理实测 |
2.1 攀枝花城市概况 |
2.1.1 攀枝花城市概况及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
2.1.2 攀枝花城市地理环境特征 |
2.2 攀枝花气候环境特征 |
2.2.1 攀枝花城市气候特征 |
2.2.2 攀枝花城市整体风环境特征 |
2.3 干坝塘片区地理环境及城市形态分析 |
2.3.1 干坝塘片区地理环境分析 |
2.3.2 干坝塘片区城市形态分析 |
2.4 干坝塘分区规划及发展目标解读 |
2.4.1 规划结构 |
2.4.2 用地布局 |
2.5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概述 |
2.6 干坝塘片区实地调研 |
2.6.1 干坝塘片区场地现状调研 |
2.6.2 干坝塘片区环境物理实测 |
2.7 干坝塘建成区结合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空间形态指标测算 |
2.7.1 城市地表粗糙度 |
2.7.2 建筑密度、容积率 |
2.7.3 围合度、错落度 |
2.7.4 平均高度、最高高度 |
2.8 干坝塘片区现存气候问题总结与应对策略分析 |
2.8.1 城市干岛效应应对策略 |
2.8.2 城市热岛效应应对策略 |
2.9 本章小结 |
3 攀枝花干坝塘片区数值风洞模拟 |
3.1 城市风环境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大气边界层内风场和对数风廓线 |
3.1.2 城市空间形态 |
3.1.3 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在本文中的范围界定 |
3.1.4 狭管效应 |
3.2 干坝塘片区三维地理信息数字建模 |
3.2.1 场地建模区域确定 |
3.2.2 数字化高程模型建立 |
3.3 CFD技术数值风洞模拟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 |
3.3.1 计算区块划分 |
3.3.2 模拟区域边界条件及算式设置 |
3.3.3 计算网络及风环境数据监测面设置 |
3.3.4 湍流模型及其他算式设置 |
3.4 模拟结果整理与分析 |
3.4.1 干坝塘片区总体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2 干坝塘片区分区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关系 |
4.1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及相关规范研究 |
4.1.1 室外风环境舒适度评价的相关政策与标准 |
4.1.2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相关评估指标研究 |
4.1.3 干坝塘片区整体风环境评价 |
4.2 宏观层面 |
4.2.1 干坝塘片区多尺度通风廊道结构、分布及通风效率分析 |
4.2.2 干坝塘片区城市路网格局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2.3 干坝塘片区绿地系统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2.4 干坝塘片区城市肌理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3 中观层面 |
4.3.1 干坝塘公共开敞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评价 |
4.3.2 干坝塘绿地公园对局地微气候调节作用分析 |
4.3.3 干坝塘城市湿地对局地微气候调节作用分析 |
4.3.4 干坝塘片区街区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 微观层面 |
4.4.1 干坝塘片区内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研究总结 |
4.4.2 低层中、低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3 低层高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4 多层中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5 大体量多层公共建筑外部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6 高层建筑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7 高层与低层混合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
4.4.8 干坝塘片区单一地块内建筑群体组合模式与风环境耦合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优化策略及方案 |
5.1 宏观优化策略 |
5.1.1 与山水格局相契合的城市通风廊道营造 |
5.1.2 网络化城市绿地和湿地体系构建 |
5.1.3 街道走向控制与街区形态优化策略 |
5.2 中观优化策略 |
5.2.1 与城市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群聚集肌理 |
5.2.2 公共开敞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 |
5.2.3 滨水空间布局、形态的选择与控制 |
5.2.4 绿地公园布局与规模优化策略 |
5.3 微观优化策略 |
5.3.1 低层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
5.3.2 多层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
5.3.3 大体量多层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
5.3.4 高层建筑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干坝塘片区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
6.1 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风速分布特征对比及分析 |
6.1.1 基于静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
6.1.2 基于弱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
6.1.3 基于舒适风速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
6.1.4 基于强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
6.2 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重要节点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
6.2.1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中不同边界内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的计算方法 |
6.2.2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整体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
6.2.3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道路系统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
6.2.4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绿地系统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研究价值 |
7.3 存在的不足 |
附录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附录三 干坝塘片区实地环境物理测试数据汇总 |
附录四 干坝塘片区公共空间风环境评价指标测算 |
附录五 干坝塘片区优化方案公共空间风环境评价指标测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影响下的建筑节能重要性 |
1.1.2 滨海住宅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3 胶东半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构成框架 |
2 胶东半岛北岸住区现状分析与气候适应性设计原则 |
2.1 胶东半岛北岸地理气候特点 |
2.1.1 研究范围界定 |
2.1.2 地理环境 |
2.1.3 气候特点 |
2.2 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建筑现状调研 |
2.2.1 住区选址 |
2.2.2 规划布局 |
2.2.3 建筑朝向 |
2.2.4 户型设计 |
2.2.5 建筑立面 |
2.2.6 住区外部环境 |
2.3 人体热舒适影响因素及室内相关用能情况分析 |
2.3.1 人体热舒适影响因素 |
2.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室内用能情况分析 |
2.4 胶东半岛北岸气候环境下住宅节能相关要求 |
2.4.1 气候影响下的住宅节能要素 |
2.4.2 相关节能标准的实现 |
2.5 当地居住小区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
2.5.1 温度 |
2.5.2 湿度 |
2.5.3 太阳辐射 |
2.5.4 风环境 |
2.6 小结 |
3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住区规划节能分析 |
3.1 住区选址 |
3.1.1 不同海岸线走向条件下住区与海岸线的关系 |
3.1.2 防汛防潮要求下的住区与海岸线位置的确定 |
3.2 规划布局 |
3.2.1 风环境影响下的规划布局 |
3.2.2 日照因素影响下的规划布局 |
3.2.3 规划布局综合评价 |
3.3 建筑朝向 |
3.3.1 日照因素影响下的建筑朝向 |
3.3.2 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朝向 |
3.3.3 建筑朝向综合评价 |
3.4 影响住区节能的外部环境设计 |
3.4.1 冬季防风设计 |
3.4.2 夏季防热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住宅单体节能优化设计 |
4.1 平面设计 |
4.1.1 平面形式选择 |
4.1.2 体形系数控制 |
4.1.3 建筑窗墙比控制 |
4.1.4 住宅平面户型优化 |
4.2 室内通风设计 |
4.2.1 自然通风原理 |
4.2.2 通风洞口位置优化 |
4.2.3 导风措施设计 |
4.3 室内防潮设计 |
4.3.1 卫生间“干湿分离”设计 |
4.3.2 潮湿房间通风措施 |
4.3.3 围护结构的防水构造做法 |
4.4 外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
4.4.1 围护结构能耗模拟分析 |
4.4.2 外墙保温构造 |
4.4.3 屋顶保温构造 |
4.4.4 门窗节能做法 |
4.4.5 关键节点保温构造 |
4.5 太阳能的利用与设计 |
4.5.1 阳台空间阳光房设计 |
4.5.2 冬季立面被动预热自然通风 |
4.5.3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烟台市某滨海住区的节能优化设计 |
5.1 基地概况 |
5.2 节能优化设计 |
5.2.1 住区规划设计 |
5.2.2 住宅单体设计 |
5.3 节能优化模拟分析 |
5.4 结论与展望 |
5.4.1 结论 |
5.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大进深联排住宅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被动式节能设计相关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关键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 |
2.1 被动式节能设计相关理论与技术平台 |
2.1.1 自然采光相关理论 |
2.1.2 自然通风相关理论 |
2.1.3 被动式节能相关理论 |
2.1.4 建筑节能技术平台 |
2.2 国外被动式节能设计案例 |
2.2.1 案例概述 |
2.2.2 节能设计策略分析 |
2.3 国内被动式节能设计案例 |
2.3.1 案例概述 |
2.3.2 节能设计策略分析 |
2.4 国内现代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的不足 |
2.4.1 法律和规范方面 |
2.4.2 建筑技术方面 |
2.4.3 居民意识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北小城镇联排住宅及其节能措施现状调研 |
3.1 湘北地区和小城镇住宅概述 |
3.1.1 湘北地区概述 |
3.1.2 小城镇及其居住建筑概况 |
3.2 小城镇联排住宅建筑现状调研 |
3.2.1 居住建筑类型现状 |
3.2.2 小城镇联排住宅的形式 |
3.3 小城镇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措施现状 |
3.3.1 总平面布局 |
3.3.2 建筑空间 |
3.3.3 建筑构造 |
3.4 小城镇联排住宅能耗与室内热环境调研 |
3.4.1 建筑能耗调查分析 |
3.4.2 室内热环境和风环境实测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北大进深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方法 |
4.1 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节能设计特点和原则 |
4.1.1 被动式节能设计特点 |
4.1.2 被动式节能设计原则 |
4.2 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场地布局设计 |
4.2.1 建筑总平面布局 |
4.2.2 周边环境要素 |
4.3 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单体空间设计 |
4.3.1 建筑外部形体设计 |
4.3.2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 |
4.3.3 门窗位置与尺寸 |
4.3.4 增加光通道和风通道 |
4.4 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构造设计 |
4.4.1 墙体构造 |
4.4.2 屋面构造 |
4.4.3 门窗构造 |
4.4.4 建筑遮阳 |
4.5 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冷巷设计 |
4.5.1 实地测试验证 |
4.5.2 冷巷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北大进深联排住宅节能设计应用实践 |
5.1 汨罗市长乐镇某住宅设计 |
5.1.1 原建筑概述及采光通风分析 |
5.1.2 建筑单体设计 |
5.1.3 建筑构造设计 |
5.1.4 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的模拟分析 |
5.2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某住宅设计 |
5.2.1 场地概况与常规模式下的住宅设计 |
5.2.2 建筑单体设计 |
5.2.3 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的模拟分析与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C 湘北地区住宅能耗调研问卷 |
附录D 湘北地区小城镇住宅能耗调研原始数据 |
附录E 湘北地区联排住宅实测原始数据 |
附录F 益阳老城冷巷通风测试全天气温数据 |
附录G 益阳老城冷巷测试原始数据 |
附录H 湘北地区1981-2010累年气象数据 |
致谢 |
(9)四川丘陵地区村镇住宅用能模式及热环境改善研究 ——以巴中市恩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村镇发展现状 |
1.1.2 村镇住宅能耗问题 |
1.1.3 村镇住宅室内环境问题 |
1.1.4 利用适宜的建筑技术改善室内热环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四川丘陵地区能耗现状及室内热环境改善途径 |
2.1 四川丘陵气候特征 |
2.1.1 四川丘陵地理分布 |
2.1.2 四川丘陵气候特征 |
2.2 四川丘陵地区的能耗现状 |
2.2.1 四川丘陵地区能耗现状 |
2.2.2 夏热冬冷气候区建筑采暖、降温用能特点 |
2.3 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及评估 |
2.3.1 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 |
2.3.2 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估 |
2.4 夏热冬冷气候区的室内热环境改善技术 |
2.4.1 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
2.4.2 自然通风与遮阳技术 |
2.4.3 太阳能利用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恩阳区村镇住宅现状及用能情况调研 |
3.1 恩阳区基本情况 |
3.1.1 恩阳区简介 |
3.1.2 恩阳区基本气候情况 |
3.1.3 恩阳区村镇发展现状 |
3.2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3.2.1 调研地点的选取 |
3.2.2 问卷设计及实施 |
3.3 调研住宅建筑现状分析 |
3.3.1 调研建筑分类 |
3.3.2 建筑基本特征 |
3.3.3 室内环境现状 |
3.4 电器使用情况 |
3.4.1 电器使用种类 |
3.4.2 电器使用数量 |
3.5 各类能源消耗情况 |
3.5.1 电能消耗情况 |
3.5.2 煤消耗情况 |
3.5.3 液化石油气消耗情况 |
3.5.4 天然气消耗情况 |
3.5.5 薪柴消耗情况 |
3.5.6 可再生能源消耗情况 |
3.5.7 各类能源消耗量对比 |
3.6 建筑降温及采暖情况 |
3.6.1 降温及采暖能耗方式 |
3.6.2 降温与采暖能耗分布 |
3.7 用能模式总结 |
3.7.1 建筑采暖降温能耗模式 |
3.7.2 炊事能耗模式 |
3.7.3 能耗方式对热环境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恩阳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研究 |
4.1 实测内容及仪器说明 |
4.1.1 调研村镇住宅热物理参数实测说明 |
4.1.2 典型村镇住宅热物理参数实测说明 |
4.1.3 实测仪器 |
4.2 恩阳区村镇住宅季节性整体状况 |
4.2.1 冬季分析 |
4.2.2 春季分析 |
4.2.3 夏季分析 |
4.2.4 秋季分析 |
4.2.5 综合分析 |
4.3 典型村镇住宅的热环境分析 |
4.3.1 典型住宅一 |
4.3.2 典型住宅二 |
4.3.3 典型住宅三 |
4.3.4 综合分析 |
4.4 室内热环境问题总结 |
4.4.1 围护结构 |
4.4.2 室内热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村镇住宅数值模拟 |
5.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 |
5.1.1 建筑能耗模拟 |
5.1.2 能耗模拟软件-DeST |
5.2 典型建筑模型建立 |
5.2.1 典型村镇住宅的改善措施 |
5.2.2 模型的建立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全年逐时温度对比 |
5.3.2 全年温度频率对比 |
5.3.3 建筑冷热负荷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恩阳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改善策略 |
6.1 围护结构改造技术措施 |
6.1.1 墙面节能改造 |
6.1.2 屋面节能改造 |
6.1.3 门窗节能改造 |
6.2 自然通风改善 |
6.3 遮阳改善 |
6.4 太阳能利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重庆农村住宅架空地面热工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潮湿问题 |
1.2.2 防潮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重庆地区建筑地面潮湿调研 |
2.1 重庆地区建筑防潮现状 |
2.1.1 建筑潮湿的自然环境因素 |
2.1.2 重庆城区建筑防潮 |
2.1.3 重庆农村建筑防潮 |
2.2 问卷调查 |
2.2.1 调查地点 |
2.2.2 调查对象 |
2.2.3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2.4 调查结果 |
2.3 现场实测 |
2.3.1 实测对象 |
2.3.2 实测方案及数据处理 |
2.4 实测结果分析 |
2.4.1 地面潮湿程度分析 |
2.4.2 高温时段地面热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架空地面防潮热工性能 |
3.1 模拟方法 |
3.1.1 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 |
3.1.2 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3 工况介绍 |
3.2 各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3.2.1 水泥地面 |
3.2.2 架空地面 |
3.2.3 保温地面 |
3.3 架空地面热工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架空地面热工性能优化模拟 |
4.1 架空地面的不利影响 |
4.1.1 架空地面对夏季高温时段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1.2 架空地面对冬季寒冷时段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2 架空地面热工性能优化模拟 |
4.2.1 工况一-房屋被动式状态 |
4.2.2 工况二-房屋采暖空调状态 |
4.3 本章小结 |
5 夏季两种通风模式架空地面降温效果实验验证 |
5.1 实验准备 |
5.1.1 实验对象 |
5.1.2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架空层温度对比 |
5.2.2 房间两种工况测量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可控通风架空地面 |
6.1 架空地面常用构造 |
6.2 可控通风架空地面通风口遮挡板设计 |
6.2.1 遮挡板的材料 |
6.2.2 遮挡板的启闭类型 |
6.2.3 遮挡板的使用与维护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问卷设计 |
B.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四、北方地区多层住宅底层季节性潮湿状况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侯拓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崔春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D]. 甄竹.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刘哲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D]. 刘诗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胶东半岛北岸滨海住区节能设计研究[D]. 林琦.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湘北小城镇大进深联排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 涂全. 湖南大学, 2019
- [9]四川丘陵地区村镇住宅用能模式及热环境改善研究 ——以巴中市恩阳区为例[D]. 罗晶.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重庆农村住宅架空地面热工性能优化设计研究[D]. 钱慧博.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