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腋臭手术方法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优优[1](2021)在《黄金微针与皮下大汗腺剪除术治疗腋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腋臭的疗效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两种术式分别为黄金微针与皮下大汗腺剪除术。方法: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共17个月期间,共有20例患者纳入黄金微针治疗组,22例患者纳入皮下大汗腺剪除术(微创手术组)。术后随访3-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数据,如术前腋臭严重程度、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有效率比较:黄金微针组90%,微创手术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黄金微针组术前腋臭分级与术后疗效之间呈负相关,微创手术组由于P>0.05,其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黄金微针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微创手术组45.5%。满意度比较:黄金微针组90%,微创手术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金微针治疗的疗效低于微创手术,腋臭程度越高,疗效越差。黄金微针治疗腋臭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微创手术,患者满意度更高。
洪旭东,金剑,沈盛县,吴近芳,丁寅佳,周媛媛,张旭东,陆海山[2](2021)在《腋臭不同治疗措施复发率比较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腋臭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切开大汗腺切除术、大汗腺搔刮术和肿胀液抽吸术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离子治疗,CO2激光[1],肉毒素治疗[2]等。在腋臭疗效(总有效率)方面,Sun等[3]通过网状Meta分析发现,效果最佳的是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最差的是电离子治疗。相对于腋臭疗效评价,腋臭治疗后复发率评估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报道的腋臭治疗后复发率,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腋臭后腋臭再复发问题,为临床预防腋臭再复发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平晓芳,邢卫斌[3](2020)在《改良腋臭根治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讨论顺腋纹平行双切口保留真皮血管网切除大汗腺术治疗腋臭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3月在我科门诊接受腋臭微创手术的119例患者(男52例,女67例),年龄16~62岁,采用腋臭程度分级标准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选用高汗症疾病严重性量表(HDSS)来评估排汗程度,并采用改良后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来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在经顺腋纹平行双切口保留真皮血管网切除大汗腺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总的DLQI分数比基础值低得多(P<0.0001),排汗情况在治疗后改善显着(P<0.0001)。另外,在性别上,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排汗情况量表有着显着不同(P<0.05)。结论:顺腋纹平行双切口保留真皮血管网切除大汗腺治疗能够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缓解排汗情况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这种术式的创伤小,易操作,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瘢痕细小,腋窝外观和功能良好,作用时间持久。
蔡路炜[4](2020)在《光纤技术配合中药消痔灵注射液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光纤技术配合中药消痔灵注射液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方法,纳入70例腋臭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名,治疗组在光纤技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灌注消痔灵注射液,对照组仅行光纤治疗。术后观察及随访,了解手术效果、术后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脱落3例,实际共有67例腋臭患者参加,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腋臭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均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4例,痊愈30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33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8.79%,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共67例,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34例,复发1例,复发率2.94%;对照组33例,复发8例,复发率24.24%。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例67例,共134侧腋窝,术后观察发现,两组病例共发生并发症3侧,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皮下硬结1侧,并发症发生率1.47%;对照组发生皮下硬结2侧,并发症发生率3.03%。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均为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病例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两组病例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显示P﹤0.05,说明两组病例经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7例,一般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4.12%,对照组非常满意22例,满意6例,一般3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84.85%,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纤技术配合中药消痔灵注射液灌注治疗腋臭疗效显着,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侯俊杰,陈凤超,张思娅,颜彤彤,贾玉磊[5](2019)在《小切口全厚皮片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切口全厚皮片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美容中心采用小切口全厚皮片法进行腋臭治疗的患者共116例。记录入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腋臭评分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对切口瘢痕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采用小切口全厚皮片法治疗腋臭患者中,术前分级:Ⅰ级18例,Ⅱ级42例,Ⅲ级56例,术后分级:Ⅰ级者3人,Ⅱ级者2人,Ⅲ级者0人。并发症发生率6. 90%(其中血肿1. 72%,表皮剥脱5. 18%),治疗效果良好,腋臭分级均得到明显改善,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全厚皮片法治疗腋臭,治疗效果确切,瘢痕较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刘蒙蒙[6](2019)在《小切口腋臭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护理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腋臭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行小切口腋臭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中、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小切口腋臭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其术中及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显着的护理效果。
项铁,周长凯,姚建[7](2018)在《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腋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剥离组(51例)采取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治疗,抽吸组(51例)采取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剥离组和抽吸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剥离组的治愈率为92.16%,明显高于抽吸组(76.47%,P<0.05)。剥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抽吸组(19.61%,P<0.05)。剥离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96%和11.76%,均低于抽吸组(7.84%和19.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总满意率为98.04%,高于抽吸组(92.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均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但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菲菲[8](2018)在《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腋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整形外科就诊寻求治疗的患者占据的比例不可忽视。临床上治疗手段有很多,其中效果最为确切的为手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切除损伤大,去皮多易导致术后上肢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造成患者极大的不便。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手术摘除大汗腺降低术后损伤,达到保留局部皮肤以确保术后上肢活动自如的目的。微创手术中主要包括大汗腺修剪、搔刮以及负压吸引三种,其中在直视下修剪大汗腺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在三种方式中大汗腺修剪术后复发率最低,但是术后愈合慢及并发症出现率较高。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临床上常采取的大汗腺修剪术的两种不同切口---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早期愈合及晚期并发症的差异。目的:本研究分别采用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治疗腋臭,从术后早期并发症(皮下瘀斑、血肿、切口裂开、感染、表皮脱落、坏死)以及晚期并发症(腋下麻木、瘢痕挛缩、异味残留以及复发)进行对比研究,为在临床治疗腋臭提供指导,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6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整形外科门诊的双侧腋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接受腋皱襞平行双切口的为A组,接受腋毛下缘横切口的为B组。手术方式采用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联合电离子灼烧。术后随访6个月,失访19例,共随访77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术后早期和后期患者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皱襞平行双切口组(A组)与横切口组(B组)两组术前性别、年龄以及入选患者腋臭水平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及患者腋臭水平分级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过程相同。术后对A、B两组行早、后期随访,观察不同切口术后愈合情况以及疗效。早期观察结果显示A、B两组在不同时间出现皮下瘀斑、血肿、切口裂开、表皮脱落,A组皮下瘀斑消退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6-8天,而B组主要集中在4-6天;A组出现血肿2例,切口裂开3例,表皮脱落3例,感染0例,坏死0例。B组出现血肿1例,切口裂开1例,表皮脱落1例,感染0例,坏死0例。A组愈合时间集中在12-14天,B组集中在10天。后期观察A组出现2例腋下麻木,3例瘢痕挛缩,治愈率为81%,B组出现1例腋下麻木,1例瘢痕挛缩,治愈率为85.7%。A组复发率为7.14%,B组复发率为5.71%。A组早、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8%,B组为11.4%。结论:(1)术后愈合方面,腋皱襞平行双切口相对于横切口出现早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愈合时间更长。(2)疗效方面,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罗滨林,朱喆辰,王鸣[9](2017)在《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48例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确诊并要求接受手术治疗的腋臭患者共48例,均行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记录术后伤口愈合情况,随访气味消除及瘢痕情况。结果术后血肿患者8例(14侧),占14.6%(14/96),延迟愈合5例(6侧),占6.2%(6/96),术后回访45例患者效果满意,2例患者双侧、1例患者单侧效果不满意,但均较手术前减轻,满意率94.8%(91/96)。所有患者瘢痕无明显突出,最宽者2 cm,均隐藏于残存腋毛之间。结论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异味效果好,并发症轻微,瘢痕隐蔽,适用于中重度腋臭的治疗。
李殿启,赵晓光[10](2017)在《腋臭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文中提出腋臭是一种高发于青年人群的常见皮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目前对腋臭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主要依靠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诊断标准。针对其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文章对腋臭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二、腋臭手术方法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腋臭手术方法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黄金微针与皮下大汗腺剪除术治疗腋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数据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治疗仪器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腋臭的微创治疗方法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腋臭不同治疗措施复发率比较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文献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4纳入研究的网状关系图 |
2.5 异质性检验 |
2.6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7 结果排序 |
2.8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改良腋臭根治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消毒及手术范围确定 |
1.2.2 麻醉 |
1.2.3 手术 |
1.2.4 疗效评价 |
1.3 统计学处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光纤技术配合中药消痔灵注射液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腋臭的认识 |
1.1 传统医学对腋臭的记载 |
1.2 腋臭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腋臭的认识 |
2.1 腋臭的概述 |
2.2 腋臭的发病机制 |
2.3 腋臭的诊断及分级 |
2.4 腋臭的西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及分级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两组病例手术疗效比较 |
3.3 两组病例复发率比较 |
3.4 两组病例并发症观察比较 |
3.5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价(DLQI) |
3.6 患者满意度评估 |
3.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2 消痔灵注射液 |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DLQI) |
缩略词表 |
综述 腋臭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小切口全厚皮片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手术体位和切口设计 |
1.2.2手术步骤ble for cl |
1.2.3 术后处理 |
1.3 观察指标 |
2结果 |
3讨论 |
4 结论 |
(6)小切口腋臭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护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护理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手术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步骤 |
1.2.3 术后处理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疗效 |
2.2 术后并发症 |
2.3 术后复发 |
2.4 术后满意度 |
3 讨论 |
(8)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综述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 遗传因素 |
1.2 汗腺 |
1.3 性激素 |
1.4 腋窝微生物 |
1.5 腋臭气味前体和致臭物质 |
2 腋臭的诊断及分级 |
2.1 诊断 |
2.2 程度分级 |
2.3 腋臭治疗面积确定 |
3 治疗方法 |
3.1 非手术治疗 |
3.1.1 局部外用药 |
3.1.2 全身用药 |
3.1.3 局部药物注射 |
3.1.4 激光治疗 |
3.1.5 其他物理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 腋下皮肤全层切除 |
3.2.2 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手术 |
3.2.3 小切口大汗腺搔刮术 |
3.2.4 微创负压吸引 |
3.2.5 交感神经切除术 |
3.3 术后处理 |
3.4 联合治疗 |
4 小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搜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一般临床资料 |
2.2 治疗方法 |
2.2.1 手术方法 |
2.2.2 术后处理 |
2.3 随访 |
2.4 评价标准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患者基本情况 |
3.2 早期愈合情况 |
3.2.1 皮下瘀斑 |
3.2.2 血肿 |
3.2.3 切口裂开 |
3.2.4 感染 |
3.2.5 表皮脱落 |
3.2.6 坏死 |
3.2.7 愈合时间 |
3.3 后期观察结果 |
3.3.1 腋下麻木 |
3.3.2 瘢痕挛缩 |
3.3.3 治愈率与复发率统计 |
3.4 早期、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
第4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后记和致谢 |
(9)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48例的临床运用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腋臭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腋臭的基础研究 |
2 腋臭的诊断 |
3 腋臭的治疗 |
3.1 非手术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 腋臭皮肤梭形全层切除术 |
3.2.2 小切口微创大汗腺剪除术 |
3.2.3 小切口大汗腺搔刮术 |
3.2.4 负压抽吸手术 |
3.3 不同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
3.4 治疗后包扎方式的改进需求 |
四、腋臭手术方法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金微针与皮下大汗腺剪除术治疗腋臭的对比研究[D]. 陈优优.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腋臭不同治疗措施复发率比较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J]. 洪旭东,金剑,沈盛县,吴近芳,丁寅佳,周媛媛,张旭东,陆海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1)
- [3]改良腋臭根治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 平晓芳,邢卫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9)
- [4]光纤技术配合中药消痔灵注射液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D]. 蔡路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小切口全厚皮片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J]. 侯俊杰,陈凤超,张思娅,颜彤彤,贾玉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23)
- [6]小切口腋臭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护理干预研究[J]. 刘蒙蒙. 现代医药卫生, 2019(18)
- [7]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J]. 项铁,周长凯,姚建. 中国医疗美容, 2018(08)
- [8]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横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对比[D]. 陈菲菲. 吉林大学, 2018(01)
- [9]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48例的临床运用及疗效[J]. 罗滨林,朱喆辰,王鸣. 中国临床研究, 2017(10)
- [10]腋臭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J]. 李殿启,赵晓光. 东南国防医药,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