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成语的修辞资源和语用创新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梁冠华[1](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孙莹[2](2020)在《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俄汉科技翻译作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也格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科技翻译离不开修辞,修辞始终是决定语言运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更清晰地了解文本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形”与“神”。本论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出发,以现代语言学成果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归纳法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修辞的定义、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描述功能、指示功能、陈述功能)、修辞与科技翻译的关系、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与科技翻译中的修辞、俄语科技文本的词汇修辞特点(科技术语、前置词、连接词、代词)和语法修辞特点(动词和形容词名物化、二项式被动语态、静词性语法结构、复杂单句、复合句、非省略句)、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原则(科普性、简洁性、准确性、形象性)和修辞手段(隐喻、拟人、夸张、修饰语、对照、排比)等问题,通过俄汉科技翻译的实例分析,旨在凸显修辞在科技俄语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构建俄汉科技翻译修辞体系。科技翻译修辞研究有助于丰富翻译理论与实践,扩大科技翻译的研究视野,为其他研究者带来方法论的启示,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对相关研究问题的关注度,并且推动和加强科技翻译人才在中俄科技领域的沟通与交流。
耿颖[3](2020)在《文化翻译表现论视域下《活着》的文化修辞俄译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趋势,关于文化翻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跨文化语际翻译中如何做到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又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是每位译者、语言学习者、翻译学家以及翻译理论学家等值得探讨的问题。《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自小说问世以来,相继翻译成英语、日语、法语、泰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语言。俄语版《活着》是由曾在中国留学的俄罗斯学者、汉语教师沙皮罗翻译并于2014年出版。由于俄语版本的《活着》出现较晚,目前对其进行翻译研究的文献数量屈指可数。本篇论文从文化翻译视角,运用文化翻译表现论思想,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活着》中的文化修辞现象,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修辞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译者在翻译时面临两种文化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而探讨文化修辞的可译性问题。本文的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修辞研究现状以及小说《活着》的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正文第一章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翻译的理解,其中包括奈达、苏珊·巴斯内特以及我国学者刘宓庆等人对文化翻译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篇文章所运用的文化翻译所属的概念;并论述了刘宓庆的文化翻译表现论,其中包括表现论的原则以及表现手段,以为其后文章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以文化翻译表现论为视角,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修辞格等方面研究了文化修辞现象及蕴含的文化信息的俄译,探析了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文化修辞可译性的问题。主要对《活着》中呈现的修辞(语音修辞、词汇修辞、修辞格)与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翻译可译性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了影响文化修辞可译性的主观与客观原因。结语部分进行了总结。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本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修辞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涵义做了较好的诠释,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总体合理可行,对于一些文化修辞形式,存在着可译性的问题,有些完全可译,有些则受限。从文化翻译表现论来看,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波丽娜(ANISIMOVA POLINA)[4](2020)在《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的载体,含有空间词的俄汉成语展示了两种语言的空间概念和空间隐喻映射过程。虽然俄汉空间隐喻都是以特定的空间义项为基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俄汉空间隐喻映射的特点。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只有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成语所含有的隐喻,才能更好理解成语带有的概念,让成语的运用更加恰当,话语更自然而得体。本文以含有“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的俄汉成语为研究对象,自建了含有这些空间词的俄汉成语语料库,以进行细致详尽的对比研究。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俄汉语中的成语界定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俄汉成语的异同点,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成语”界定。同时对俄汉语空间概念的表达方式作了阐述,找出“上下”、“前后”、“左右”、“里外”汉语方位词的俄语对应形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几本较有代表性的俄汉成语词典的考察,找出含有空间指示语的236条俄语成语和234条汉语成语,建立了小型语料库,从语法、语义两个角度对其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俄汉成语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空间词的隐喻范围基本相同,空间词的隐喻义的解读起源于人们与客观世界接触经验。然而,俄汉语中有一部分成语,方位隐喻义的形成跟文化常识有关,其理解和解读需要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从语用角度来看,汉语成语中出现的空间隐喻在言语实践中比较常见,在语言的不同层次上大部分隐喻义都有体现。而俄语成语中空间词的隐喻义更有特殊性,许多空间词只有在成语层次中才可以带有相当的隐喻意义。
王庆丽[5](2020)在《小学作文修辞自动评判研究》文中认为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技术实现教育变革已然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本研究以作文自动评价为主题,探讨如何基于修辞特征实现作文修辞自动评判,进而有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文首先结合修辞学相关理论及小学生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与提取了小学生作文修辞评判特征集,包括词汇、句式和修辞格三个方面,共76个预测变量,其中同义词对数和词汇密度分别使用了两种统计方法,共计78个指标值。在确定评价框架之后,本研究对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快速决策树、逻辑模型树和随机森林五种分类算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在测试数据来源上,相关数据以小学生四年级作文为主,经数字化处理后,构成336篇作文样本。在测试方法上,本研究将修辞水平分为较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等级,以人工评判修辞水平为因变量,在对预测变量归一化处理及分别使用卡方统计和信息增益方法筛选后,利用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对分类方法进行性能评估,筛选出性能最优的分类算法——逻辑模型树及效果最好的特征集合——信息增益筛选的特征集。最后,本研究基于信息增益筛选的特征集,利用逻辑模型树构建小学作文修辞自动评判模型,从精准率、召回率、F1值和相邻一致率对模型整体及每个修辞水平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逻辑模型树算法基于信息增益筛选的特征集构建的模型效果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与人工评判结果相邻一致率达到了86.08%。对于修辞水平较好的作文,精准率达到了0.938,召回率和F1值均在0.8以上,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葛厚伟[6](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提出《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书贞[7](2019)在《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在对外传播中掌握话语权,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西方在国际话语权的绝对地位,导致中国长时间处于弱话语权的境地。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部分西方国家误解歪曲这一倡议内涵,给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带来了阻碍。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若要将“一带一路”倡议正确的传达给世界,赢得国外受众的认可,建构自己的“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成为关键。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频繁出访多个国家,用自己独特的话语艺术传播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真正含义,增强了我国话语影响力,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演讲中巧妙运用话语修辞的力量,创新话语框架,大量运用各种修辞资源对话语句法进行创新构造,将“一带一路”的内涵和积极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而这些话语则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家政策和国家理念,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及领导人风范,众多国外媒体给予好评,提高了“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强了话语建构的公信力和支持度。本文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演讲及署名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话语修辞为研究视角,通过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及乔治·莱考夫的框架、隐喻等理论,来解读习近平在对外传播中建构“一带一路”话语权所运用的修辞方式,探究其修辞策略,从中得出我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启示。
叶艳[8](2018)在《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助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莫言小说的译介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莫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借助可视化科学计量统计工具,可以看出目前现阶段莫言小说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翻译与改写、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论题,更加倾向于探讨对文化、社会等“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忽视“文本内”资源的挖掘,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亟待寻找新的理论阐释空间。本研究以中国本土修辞学理论——广义修辞学为总体理论框架,辅以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狂欢理论,主要以莫言的六部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莫言小说的系统性修辞特征,构建其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在分析英译者对不同修辞采取的翻译方法的同时,亦深入分析原文的修辞建构对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提出的认知要求。笔者在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层级选取明喻、通感、超常规句式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莫言的明喻本体呈现肉体化、自然化、有灵化、魔幻化、动物化的倾向,喻体的选择呈现陌生化、游戏化、动物化、粗鄙化的特征,葛浩文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莫言的通感修辞具有修辞、认知、哲学三个维度的意义,其建构映证了乌尔曼(Ullman)所进行的大规模通感隐喻调查结果,葛浩文的通感修辞翻译实现了与莫言原文的通感同构,体现了哲性维度的审美共通感。莫言文本中的超常规句式主要体现为超长句和超短句,其英译文体现了异化翻译策略。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分为杂语修辞、戏仿修辞、民间诗学(猫腔叙事及类书场文本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语言杂多”是巴赫金文论中的核心概念,用来描述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现象,莫言小说文本富含杂语特征,包含着作者对于文革话语、詈骂语、谚语、成语、古诗仿写等语言形式的混杂性使用,创造了戏谑、幽默的效果,降格了政治语言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但阅读杂语文本需要调动读者的社会经验和历史记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杂语修辞的理解和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戏仿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主导话语策略,是一种体现作者反讽意图的游戏性文本建构,戏仿历史语境中的崇高话语并将之置于荒唐的语境,是作者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狂欢化思想在叙事层面的映射。仿拟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风格、篇章五个层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仿拟的生成、翻译、译文接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认知建构、解构、再建构,仿拟文本在原文文本到译本读者的心理文本之间经历了二次变形,译者“咀嚼”了一次原文文本,译文读者再进行二次“咀嚼”,因为文化、心理空间的不同,译者和译本读者或完全丢失原文本的仿拟元素,或在理解中添加新元素。仿拟修辞的建构是否成功及是否成功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这个“接生婆”的翻译成功与否,它对译文读者的语言记忆、文学记忆亦发出了强烈的召唤,仿拟修辞的互文性、杂语性、游戏性亦是莫言小说语言不可译性的动因之一。莫言的民间诗学可以从猫腔叙事建构和类书场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民间性”的异质性存在能够体现作者莫言文学书写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因为域外译本读者对于文学书写的不同规约和期待,亦是中国文学外译接受障碍的原因之一。最后,笔者以反讽哲学为突破点来探析莫言小说的修辞哲学,具体体现为言语反讽、叙事反讽、总体反讽,其中叙事反讽分为戏仿性反讽、结构性反讽、语态性反讽、视点性反讽四种形式。在翻译中,英译者葛浩文在言语反讽层面忽略了原文中有些反讽话语的反讽意图,改写结尾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讽,通过改写或删减原文中的“不可信叙述”的元话语策略可以大大拉近反讽间距。本研究使用了广义修辞学来探讨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莫言作品文本,继续推进莫言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土修辞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与修辞学、叙事学、文艺学等之间的跨学科性研究,同时对译者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效果的评估亦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玉[9](2018)在《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书评是对新出版学术着作的介绍和评价,主要发挥信息性和评价性功能,是各个学科话语社团的成员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重要手段,为知识构建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但它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学术文献的“二等公民”,这在学术语类系统中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术书评写作视为社交活动和基于期待的实践,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书评作者需要妥善处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自身投射到书评语篇中,依据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经验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预测,并通过对修辞手段的策略运用构建和维护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说服读者接受其论断的交际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恰当处理与学术话语社团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通过文本间性与同行协商,将自己所做论断置于整个学科领域中,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对学术书评的这种认识,本研究以调整过的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结构模式和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分析框架,对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语篇的语类结构以及元话语资源的各个项目在各个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思维视角、文化视角和语用视角对分析结果进行多维解读。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英语国家的写作者如何在国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2)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中国的写作者如何在国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3)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分布有何异同?(4)如何对同一学科社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这些异同进行多维度解读?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中选取10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篇(50篇为英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际期刊的书评,50篇为汉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书评),对语料中的语步、步骤和元话语项目进行人工的和基于功能的识别与标注,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英汉语书评语篇的“语步-步骤”结构和元话语项目的分布特点,并统计分析语步和步骤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元话语项目在不同语步和步骤中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为:(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英汉学术书评语篇都以语步1开始,其中以步骤4开头的语篇均占较大比例;语步结构都涉及语步的逆序、循环、套嵌等现象;语篇的发展趋势均为“整体”(语步1)-“局部”(语步2和语步3)-“整体”(语步4);对英汉语书评中各个步骤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步骤1、步骤4、步骤5、步骤7、步骤8、步骤10和步骤12为英汉语书评的必选步骤,步骤11为英汉书评的可选步骤。(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英汉学术书评中都使用了丰富的元话语资源;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消息来源标记语均是引导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态度标记语均是互动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元话语项目多集中在语步1的步骤4、语步2的步骤8、语步3的步骤10和语步4的步骤12;元话语项目都多集中在作为书评主体部分的语步2和语步3。两者的差异表现在:(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对四个语步在英汉书评语篇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英语书评中的四个语步均为必选语步,在汉语书评中,语步1、语步2为必选语步,语步3为常规语步,语步4为可选语步;对语步结构的呈现方式和语步在书评语篇中出现频次的统计表明,英语书评的语步结构比汉语书评的语步结构复杂,英语作者在书评结构的构建中更具灵活性;英汉书评语篇在必选步骤和可选步骤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异,步骤3和步骤6在英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汉语书评中为必选步骤,步骤2和步骤9在汉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英语书评中则为必选步骤;步骤3在英汉语书评语篇中的使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它在实施介绍作者信息的修辞功能时,所评着作作者的所属单位这项信息在汉语书评语篇中出现较多,英语书评语篇则较少涉及。(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总体说来,根据标准化处理过的使用频数,英汉语书评具有不同的修辞倾向,英语书评使用的元话语资源远远多于汉语书评,每一种元话语类别在英语书评中的使用也都多于汉语书评;在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方面,英语作者多使用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用于凸显作者的论断和对学科社团所做的贡献。而汉语作者即使在单一作者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使用排他性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强调对集体的融入。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使用方面的相似之处表明,学术写作是一项基于话语社团的行为,同属于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类话语社团的英汉语作者在书评语篇的撰写中遵循了相同的学科规约和语类规约,通过对书评语篇中人际关系的考察恰当地呈现修辞结构,并运用元话语手段在“语步-步骤”结构中实现交际意图,反映了英汉作者作为书评语类内部成员的身份,他们以这种群体内身份构建与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明,思维模式、文化、语用等因素在语类强加的规约外也会对学术书评写作带来影响,来自英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处在国际、国内不同发表语境的书评作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的读者需求产生不同预期、对交际目标产生不同期待、对自身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定位,并通过对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策略运用构建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特定交际功能。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为Motta-Roth(1995)书评语类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这个学界较少关注的语类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应用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学术书评特征的了解;标识特定交际意图的元话语资源与实施特定交际功能的“语步-步骤”的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学术书评语篇的互动性和策略性,为其他语篇类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对研究结果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文化和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将语类结构理论和元话语理论置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考察,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语类能力,掌握特定话语社团的语类规约;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元话语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读者意识、掌握与读者建立关系的恰当手段、获取表达与协商态度的资源,并最终参与到特定社团的对话中;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发展更具批判性和更有效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已成为世界“学术通用语”的语境下,本研究有助于学术写作新手了解国际学术领域的写作规约,迎合新的文化语境期待,有利于提升学术观点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达到传播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
叶颖[10](2018)在《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促使我国政府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传播活动,但现有情况表明,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尚待提高。随着互联网媒体日益表现出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互联网对外传播也逐渐走到外宣舞台中央,以汉译外为必要手段、以网络外文报道为表现形式的互联网媒体新闻外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想途径,并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也成为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不过,纵观国内外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多数网媒新闻外译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并未充分体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新闻外译的差异,也未能将传播与翻译这两个新闻外译的必经过程紧密结合,而本研究不仅将探讨新闻外译过程,也将探究承载译文的平台及译文传播效果。在理论支撑方面,与传播学和翻译学都密切相关的新修辞学虽已进入外宣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但其与新闻外译直接结合的研究仍相对匮乏。至于研究方法,当前翻译研究中“人文派”论证方法与“科学派”实证方法都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考察传播效果所高度依赖的调查分析法在当前的新闻外译研究中仍较为少见。最后,就研究成果而言,目前新闻翻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了该领域的平衡发展,但互联网新闻外译领域尚未有成果能够综合互联网站的翻译机构、译文载体和传播媒介三种属性,多角度展示互联网新闻外译,这对该领域本身的理论提升与研究进步形成一定掣肘。鉴于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成果表明新修辞学在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与新闻外译结合的研究又相对稀少,研究者梳理了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及现有的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发现新修辞学与外宣翻译高度契合,应能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伯克修辞思想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修辞观念,其应用范围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扩大,适用于本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也有利于跨学科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托。初步明确研究对象与支撑理论后,研究者逐层拆解与框定“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与“戏剧主义修辞观”这两个核心术语,以利于伯克的核心修辞概念“戏剧主义”随着研究问题的呈现而在三个层面上促进“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研究。在厘定核心术语的内涵之后,研究者依据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归纳出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并以此为根本指导思想,从学者观点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对外新闻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策略,结合互联网对外传播的独特性揭示当前互联网新闻外译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是受众研究应获得更多关注;二是开展受众研究则应切实践行分众化研究,以提升其有效性。依据这一结论,同时考虑到城市形象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基于对外传播中较为可行的“直接受众-间接受众”传播模式及国际传播对于上海的重要性,研究者选取“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首先针对客居上海、使用英语的外国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发现:(1)多数受访者有意将上海网作为在沪期间的主要消息来源,但许多受访者在填写问卷之前对其一无所知;(2)相对于政治要素显着的硬新闻,受访者更青睐题材与内容相对轻松、文化性突出的软新闻;(3)部分新闻标题表意不清,削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图片虽是受读者青睐的报道支持手段,新闻本身是否提供了客观、真实、具体的新闻事实更为受众所关注;(5)受众并未因所谓“负面新闻”而表现出对上海或中国的负面印象,这既表明受众对中国的理解在加深,也说明平衡报道确有必要。针对上述发现,本研究对“上海网新闻英译”进行了“戏剧主义五位一体”分析,在宏观效果上指出作为修辞者的上海市对外传播部门仅以“行为者”和“行为”为修辞动机,而未能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中的“目的”为修辞动机,这就割裂了五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片面凸显行为者与行为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要求行为者主要依照修辞者的意志开展行为而不考虑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目的。这一发现本质上强化了前文所总结的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与策略的必要性,初步表明译者作为“行为者”的核心角色,也提醒对外传播有关部门应将受众意识提升到政策高度,为“行为者”创造良好的客观行为条件。明确宏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及其原因后,本研究在中观层面上利用伯克的戏剧主义语篇理论——即“篇章是基于五要素的内在关系而形成的统一体而非表面上的词句组合”——分析了作为修辞行为的原文篇章与译文篇章。中观层面的研究发现,由缺失、受众、修辞局限构成的修辞情境是修辞行为的直接场景与决定因素,译者作为新闻外译的首要行为者,要顺应各种修辞局限,以解决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为目标,针对受众需求发挥“辞屏”作用,通过合理的认同手段达成使受众认同于译文的目的,然而译者行为的外在环境缺陷制约了“辞屏”作用的发挥,使“认同”不易达成。由于这样的译者行为涉及多种社会因素,是典型的社会实践,与修辞批评形影相随的批评话语分析也成为认识这一行为的理想方法,其中“再情景化”概念又恰恰符合翻译是“从原文修辞情境向译文修辞情境的转化”这一事实。据此,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二元再情景化”分析模式,并规定了各个步骤的分析内容。遵循全文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为基础的写作逻辑,借助中观层面的分析成果,本研究对新闻标题、硬新闻、软新闻和图片新闻英译四类文本展开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原文与译文五要素分析,必要时指出修辞动机;(2)寻找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明确其对译者运用“辞屏”及认同策略的影响;(3)利用“二元再情景化”分析具体文本,以深化对译者行为的认识并依据分析结果适时改进这一模式。通过微观文本分析可见,译者会依据其所理解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调用“辞屏”、采取“基于同情的认同”和“无意识认同”等内容认同手段与“规约形式”等形式认同手段,促使受众认同于译文,力求填补修辞情境的缺失;“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则揭示了文本之外的更多译者行为场景要素,丰富了对网媒新闻外译完整过程的认识,而具体文本分析中的新发现也促进了对原有模式的调整与改善。鉴于本研究三个层面的分析均表明“场景”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最为显着,贯穿网媒新闻外译的全过程,本研究将提升网媒新闻外译质量的核心策略归纳为:始于场景、忠于场景、成于场景。“始于场景”是指主管网媒新闻外译的相关政府部门应以受众需求为本,主要在新闻外译团队的决策自由度、目标受众调查研究、新闻原文质量把关三个方面为网媒新闻外译创造有利的宏观条件,这是顺利开展后续的翻译与译文展示工作的必要前提。“忠于场景”则指译者的行为与决策需要以三种“场景”为基本导向:一是承载核心信息的原文;二是原文修辞情境与译文修辞情境及两者的差异所造成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三是展现最终译文的特定网络媒体及其传播需求与条件。最后,“成于场景”指的是包括编辑、外籍专家和网站技术人员在内的新闻外译团队应尽力配合译者,使译文的标题、配图、正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为译文传播创造理想的网络环境,必要时也不妨尝试用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等创新手段,力求从各个方面使新闻译文达成预期的传播效果,进而逐渐提升网媒新闻外译的整体质量,为对外传播大局贡献力量。综合以上内容可见,本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修辞学、尤其是肯尼斯·伯克的修辞思想在新闻外译领域的应用,强化了修辞学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学科联结;同时,基于批评话语分析构建“二元再情景化”模式也进一步提升了翻译研究、尤其是新闻外译研究的跨学科性;此外,个案研究方式既助推上海自身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也为其他同类网站的新闻英译提供了研究路线指引,相关研究结果也可能得到进一步推广,以促进互联网对外传播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英语成语的修辞资源和语用创新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成语的修辞资源和语用创新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修辞与科技翻译 |
2.1 修辞的定义 |
2.2 修辞在科技俄语中的功能 |
2.2.1 定义功能 |
2.2.2 分类功能 |
2.2.3 描述功能 |
2.2.4 指示功能 |
2.2.5 陈述功能 |
2.3 修辞与科技翻译的关系 |
2.4 韩礼德功能文体学与科技翻译中的修辞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语科技文本的修辞特点 |
3.1 词汇修辞 |
3.1.1 科技术语 |
3.1.2 前置词 |
3.1.3 连接词 |
3.1.4 代词 |
3.2 语法修辞 |
3.2.1 动词和形容词名物化 |
3.2.2 二项式被动语态 |
3.2.3 静词性语法结构 |
3.2.4 复杂单句 |
3.2.5 复合句 |
3.2.6 非省略句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原则和修辞手段 |
4.1 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原则 |
4.1.1 科普性 |
4.1.2 简洁性 |
4.1.3 准确性 |
4.1.4 形象性 |
4.2 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手段 |
4.2.1 隐喻 |
4.2.2 拟人 |
4.2.3 夸张 |
4.2.4 修饰语 |
4.2.5 对照 |
4.2.6 排比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例证来源 |
致谢 |
(3)文化翻译表现论视域下《活着》的文化修辞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文化翻译研究现状 |
2.修辞翻译研究现状 |
3.《活着》翻译研究现状 |
4.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文化翻译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翻译概念 |
(二)文化翻译表现论 |
1.文化翻译表现原则 |
2.文化翻译表现手段 |
(三)文化修辞概念 |
二、《活着》中文化修辞现象及其翻译 |
(一)语音文化修辞意蕴及翻译 |
1.叠音词 |
2.押韵 |
(二)词语文化修辞意义及翻译 |
1.歇后语 |
2.方言 |
3.数字模糊语义 |
4.人名文化修辞 |
(三)比喻修辞格中的文化元素及翻译 |
1.明喻 |
2.暗喻 |
三、《活着》中文化修辞可译性 |
(一)文化修辞可译性问题 |
1.修辞形式的可译性问题 |
2.修辞中文化元素的可译性问题 |
(二)影响文化修辞可译性的因素 |
1.主观因素 |
2.客观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俄汉成语的界定与特点对比分析 |
2.1 俄汉成语的界定 |
2.2 俄汉成语语法特点 |
2.3 俄汉成语语义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空间概念表达方式对比分析 |
3.1 俄汉空间指示语的范围 |
3.1.1 汉语空间指示语 |
3.1.2 俄语空间指示语 |
3.1.3 俄汉空间指示语的范围对比分析 |
3.2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
3.2.1 汉语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
3.2.2 俄语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
3.2.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3.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
3.3.1 汉语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
3.3.2 俄语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
3.3.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含有“上下”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
4.1 俄汉成语中“上下”空间隐喻的范围 |
4.2 “上下”隐喻“范围” |
4.2.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范围” |
4.2.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范围” |
4.2.3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4.2.3.1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法特点 |
4.2.3.2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义特点 |
4.3 “上下”隐喻“社会” |
4.3.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社会” |
4.3.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社会” |
4.3.3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4.3.3.1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法特点 |
4.3.3.2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义特点 |
4.4 “上下”隐喻“状态” |
4.4.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状态” |
4.4.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状态” |
4.4.3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4.4.3.1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法特点 |
4.4.3.2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义特点 |
第五章 俄汉含有“前后”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
5.1 俄汉成语中“前后”空间隐喻的范围 |
5.2 “前后”隐喻“时间” |
5.2.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时间” |
5.2.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时间” |
5.2.3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5.2.3.1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法特点 |
5.2.3.2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义特点 |
5.3 “前后”隐喻“次序” |
5.3.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次序” |
5.3.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次序” |
5.3.3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5.3.3.1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法特点 |
5.3.3.2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义特点 |
5.4 “前后”隐喻“状态” |
5.4.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状态” |
5.4.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状态” |
5.4.3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5.4.3.1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法特点 |
5.4.3.2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义特点 |
第六章 俄汉含有“左右”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
6.1 俄汉成语中“左右”空间隐喻的范围 |
6.2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
6.2.1 汉语成语中“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
6.2.2 俄语成语中“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
6.2.3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6.2.3.1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法特点 |
6.2.3.2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义特点 |
6.3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
6.3.1 汉语成语中“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
6.3.2 俄语成语中“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
6.3.3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
6.3.3.1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法特点 |
6.3.3.2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义特点 |
第七章 俄汉含有“里外”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
7.1 俄汉成语中“里外”空间隐喻的范围 |
7.2 俄汉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
7.2.1 汉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
7.2.2 俄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
7.2.3 俄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对比分析 |
7.2.3.1 容器隐喻的语义特点 |
7.2.3.2 容器隐喻的语法特点 |
7.3 “里、中、内/外”汉语方位词其他隐喻义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8.1 认知角度下俄汉空间隐喻的异同 |
8.2 “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的映射领域与认知特点 |
8.3 俄汉成语空间隐喻的通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含有空间指示语的俄语成语 |
附录二 含有空间指示语的汉语成语 |
后记 |
(5)小学作文修辞自动评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外作文自动评价研究 |
1.2.3 国内作文自动评价研究 |
1.2.4 国内外修辞特征自动评价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特征筛选方法 |
1.3.2 数据分类方法 |
1.3.3 分类模型评估指标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设计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5 论文组织结构与安排 |
第2章 作文修辞特征的分析与提取 |
2.1 词汇特征 |
2.1.1 词性指标 |
2.1.2 词长指标 |
2.1.3 词汇丰富性指标 |
2.1.4 成语指标 |
2.1.5 同义词对数指标 |
2.2 句式特征 |
2.2.1 主谓句和兼语句指标 |
2.2.2 标志词区分的句式指标 |
2.2.3 语气区分的句式指标 |
2.2.4 句式变化指标 |
2.3 修辞格特征 |
2.3.1 比喻指标 |
2.3.2 排比指标 |
2.3.3 引用指标 |
2.4 有效性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作文修辞自动评判模型的建构和实验 |
3.1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3.1.1 数据的采集 |
3.1.2 数据的预处理 |
3.1.3 作文数据的评价 |
3.2 特征选择 |
3.3 修辞评判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
3.3.1 分类算法的选择 |
3.3.2 逻辑模型树评判模型的构建与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2 创新与不足 |
4.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话语理论研究综述 |
(二)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三)话语修辞研究综述 |
(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阐释 |
第一节 话语理论阐释 |
一、何为话语 |
二、理解话语分析 |
第二节 话语修辞阐述 |
一、修辞 |
二、何为话语修辞 |
三、话语修辞的研究视角 |
四、话语修辞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隐喻阐释 |
第一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演讲概况 |
一、出访的时间及次数统计 |
二、出访国家发表演讲概况 |
第二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隐喻阐释 |
一、“一带一路”话语的空间隐喻分析 |
二、“一带一路”话语的实体隐喻分析 |
三、“一带一路”话语的结构隐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框架阐释 |
第一节 习近平话语的定义框架分析 |
一、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状态 |
二、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特质 |
三、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影响 |
四、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物形 |
第二节 习近平话语的知识框架分析 |
一、概念框架-知识框架运作的初始 |
二、概念网络-不同概念的聚合 |
第三节 习近平话语的情感框架分析 |
一、情感的深层语言系统是道义 |
二、情感的角色与功能 |
第四节 习近平话语的价值框架分析 |
一、终极性价值观 |
二、工具性价值观 |
三、工具性价值观与终极性价值观相互依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句法辞格阐释 |
第一节 词语锤炼的情况及效果分析 |
一、增强话语节奏与魅力 |
二、修辞增加语言色彩,深化受众理解 |
三、话语修辞提高语言表现力及说服力 |
第二节 句法选择的情况及效果分析 |
一、长短句交融使话语表述明晰生动 |
二、整散句交替使表达更灵活 |
第三节 辞格的运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互文性分析 |
第一节 明确的互文性 |
一、话语描述的引文分析 |
二、互文性的预设分析 |
第二节 构建的互文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修辞的社会功能及启示 |
第一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修辞的社会功能阐释 |
一、听者:实现规劝并获取认同 |
二、说者:化解危机与形象修复 |
三、双方:促进对话并增加软实力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启示 |
一、运用框架和隐喻对“一带一路”话语内涵进行再创新 |
二、借助新媒体实现“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 |
三、运用“自己人效应”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
四、国内主流媒体转变“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语言风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习近平“一带一路”演讲稿及署名文章标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莫言小说译介现状梳理 |
2.1.1 莫言小说译介语种概览 |
2.1.2 基于OCLC的收藏莫言小说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 |
2.1.3 基于亚马逊网站评论的一般读者接受现状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综述 |
2.2.1.1 莫言小说翻译的总体研究趋势 |
2.2.1.2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
2.2.1.3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
2.2.1.4 莫言小说翻译为论题的硕博士论文概览 |
2.2.2 莫言小说修辞翻译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修辞学理论 |
2.3.1.1 域外修辞学研究演变 |
2.3.1.2 中国修辞学发展流变 |
2.3.1.3 广义修辞学理论 |
2.3.2 巴赫金理论 |
2.3.2.1 巴赫金语言哲学——对话主义 |
2.3.2.2 历史诗学——复调诗学 |
2.3.2.3 文化诗学——狂欢化诗学 |
2.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及其英译 |
3.1 莫言的文学修辞思想 |
3.2 莫言小说明喻修辞及其英译 |
3.2.1 《红高粱家族》明喻本体的特征 |
3.2.2 《红高粱家族》明喻喻体的特征 |
3.2.3 《红高粱家族》明喻的英译 |
3.3 莫言小说通感修辞及其英译 |
3.3.1 莫言文学中的通感修辞建构 |
3.3.2 通感修辞的定义及属性 |
3.3.2.1 通感的修辞维度 |
3.3.2.2 通感的认知维度 |
3.3.2.3 通感的哲学维度 |
3.3.3 通感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及其翻译 |
3.3.4 葛浩文与莫言的审美共通感 |
3.4 莫言小说超常规句式及其英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及其英译 |
4.1 杂语修辞及其英译 |
4.1.1 杂语修辞 |
4.1.2 杂语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 |
4.1.3 杂语修辞在英译文中的翻译 |
4.2 戏仿修辞 |
4.2.1 莫言小说文本中的游戏性戏仿建构 |
4.2.2 仿拟修辞的定义 |
4.2.3 仿拟的基本属性及心理认知过程 |
4.2.4 仿拟和互文性 |
4.2.5 莫言小说仿拟修辞在译文中的翻译和建构 |
4.2.5.1 词汇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2 短语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3 句子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4 风格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5 篇章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6 仿拟修辞的认知诗学建构与翻译 |
4.3 民间诗学 |
4.3.1 猫腔叙事及其英译 |
4.3.1.1 开章引子中的猫腔及其英译 |
4.3.1.2 正文中的猫腔唱段及其英译 |
4.3.1.3 猫腔叙事在译文中的修辞建构 |
4.3.2 莫言文本的类书场叙事及其英译 |
4.3.2.1 莫言的类书场文本建构概述 |
4.3.2.2 《天堂蒜薹之歌》类书场歌谣的英译 |
4.3.2.3 《酒国》类书场文本建构及其英译 |
4.3.3 莫言民间诗学的异质性与可译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莫言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1 修辞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
5.2 莫言小说的反讽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2.1 反讽及西方反讽理论体系 |
5.2.2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5.2.3 反讽在莫言文学中的建构及英译 |
5.2.3.1 言语反讽 |
5.2.3.2 叙事反讽 |
5.2.3.2.1 戏仿性反讽 |
5.2.3.2.2 结构性反讽 |
5.2.3.2.3 语态性反讽 |
5.2.3.2.4 视点性反讽 |
5.2.3.3 总体反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局限 |
6.3 展望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历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9)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元话语研究 |
2.1.1 元话语的定义 |
2.1.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
2.1.3 元话语的研究视角 |
2.1.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
2.1.5 小结 |
2.2 语类研究 |
2.2.1 语类概念的发展 |
2.2.2 语类的定义 |
2.2.3 语类与话语社团 |
2.2.4 语类研究的流派 |
2.2.5 小结 |
2.3 学术书评研究 |
2.3.1 书评研究的历史 |
2.3.2 学术书评的特征和功能 |
2.3.3 国内外学术书评研究现状 |
2.3.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3.1 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分析结构 |
3.2 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
3.2.1 引导式元话语 |
3.2.2 互动式元话语 |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3.1 本研究的书评语类结构分析框架 |
3.3.2 本研究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
3.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1 语料收集的原则 |
3.4.2 语料描述 |
3.4.3 分析程序 |
3.4.4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语类研究 |
4.1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步分析 |
4.1.1 语步的总体分布 |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
4.2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步骤分析 |
4.2.1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总体分布 |
4.2.2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具体分析 |
4.2.3 步骤的套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元话语比较研究 |
5.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在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
5.1.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 |
5.1.2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
5.2 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2.1 逻辑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2.2 框架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2.3 消息来源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2.4 注解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3 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3.1 模糊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3.2 增强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3.3 态度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3.4 交际主体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多维度解读 |
6.1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思维模式视角 |
6.1.1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
6.1.2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6.1.3 归纳法和演绎法 |
6.2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文化视角 |
6.2.1 大文化 |
6.2.2 小文化 |
6.3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语用视角 |
6.3.1 礼貌策略 |
6.3.2 合作原则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理论启示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新闻翻译及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研究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理论支撑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成果 |
2.2 外宣翻译研究的西方修辞视角 |
2.3 肯尼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思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心概念释义 |
3.1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
3.1.1 翻译何为? |
3.1.1.1 “翻译”的多义性 |
3.1.1.2 翻译的语言学属性 |
3.1.1.3 翻译的传播学属性 |
3.1.1.4 翻译的方向性 |
3.1.1.5 小结 |
3.1.2 “对外新闻翻译”之界定 |
3.1.3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界说 |
3.1.4 小结 |
3.2 戏剧主义修辞观 |
3.2.1 “戏剧主义”:解码修辞动机 |
3.2.1.1 行为与动作 |
3.2.1.2 辞屏 |
3.2.1.3 五位一体 |
3.2.2 “修辞情境”:从分裂走向凝聚 |
3.2.3 “认同”:修辞所归,取效之径 |
3.2.4 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全景与焦点 |
4.1 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 |
4.1.1 对外传播:定义与范畴 |
4.1.2 对外传播:探索中进步 |
4.1.3 对外传播:时代的要求 |
4.1.4 小结 |
4.2 对外新闻翻译:原则与策略 |
4.2.1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 |
4.2.2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策略 |
4.2.3 小结 |
4.3 互联网对外传播的发展与特点 |
4.4 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外译的新趋势 |
第五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初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宏观效果分析 |
5.1 个案选取缘由 |
5.2 个案实证调查操作 |
5.2.1 调查核心内容 |
5.2.2 调查形式设计 |
5.2.3 调查结果呈现 |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1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理据 |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过程 |
5.3.3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发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中观概览 |
6.1 基于戏剧主义的语篇理论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契合点 |
6.2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五要素透视:从原文到译文 |
6.2.1 新闻原文与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
6.2.1.1 新闻原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
6.2.1.2 新闻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
6.2.1.3 小结 |
6.2.2 戏剧主义修辞观视角下的新闻译者 |
6.3 基于修辞情境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初探 |
6.3.1 “再情景化”发端 |
6.3.2 “再情景化”、话语及翻译 |
6.3.3 翻译研究的“再情景化模式” |
6.3.4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微观细探 |
7.1 新闻标题英译:“意”“趣”为上,须论“长短” |
7.2 新闻正文英译:“软”“硬”相异,“认同”有别 |
7.2.1 硬新闻英译:调整修辞动机,传递认同信息,切忌场景扭曲 |
7.2.2 软新闻英译:提炼故事精要,提升认同手段,提起阅读兴趣 |
7.3 图片新闻英译:图文相系,认同共举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回顾与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英语成语的修辞资源和语用创新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俄汉科技翻译中的修辞研究[D]. 孙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文化翻译表现论视域下《活着》的文化修辞俄译研究[D]. 耿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 波丽娜(ANISIMOVA POLINA).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小学作文修辞自动评判研究[D]. 王庆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D]. 李书贞.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6)
-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D]. 叶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D]. 李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10]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D]. 叶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