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世贸组织与天津金融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胡云莉[2](2020)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文中提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如何才能确立最行之有效的外交战略是每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代永恒的命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局势更是呈现出完全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分析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因素复杂,牵涉广泛,然而“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祥”,其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其中的“一”与“要”。经济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投资外交作为经济外交的重要分支,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方法,分析了这一经济手段对国家间双边关系、区域政治、全球政治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进行了梳理,以此展现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经互动。文章的主体论述可分为四点:一、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是单纯的跨国公司追逐经济利益,而是源于国家利益,服务于国家利益;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经济与外交双重属性,只有从政经互动角度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投资外交手段;三、伴随中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全面进入新阶段;四、依托“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突破,通过投资外交带动经济外交,进而推动全面外交,服务于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来讲,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并梳理的几个重要概念: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外交与投资外交、国家利益等。然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文献综述。发现迄今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分析。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对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也大多局限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或者母国的政治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手段之一的经济外交逐渐在国家的外交战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探究如何能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外交效应,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很重要却一直被忽略的一大领域。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局限。第一章从现实与理论梳理出发,全面详细地对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通过阐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经济效应;同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带来的政治效应,以及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第三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政治经济学考察,展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的政治效用。第四章分析梳理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外交因素,以及当前面临的新挑战。第五章结合现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我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尤其是“一带一路”视野下,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新时期经济外交。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对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给出了政策建议,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在当今世界经济外交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为此,中国政府应该更加及时地做出政策指导,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有力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灵活调控投资区位与产业布局,使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推进新时期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艾蓉[3](2020)在《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要素不断流动,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加强,金融集聚的形式逐渐明显,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13年到2019年我国已陆续建立上海等18个自贸区。自贸区作为我国突破传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一直肩负着金融改革的光荣使命,且以上海自贸区为首的18个自贸区自成立之初,已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自贸区的成立,凭借其改革创新的优势,吸引大批金融机构入驻,形成了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也逐渐显现。可见研究自贸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动态变化和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首先基于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对自贸区及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所发挥的效应,为后续研究提高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12个自贸区的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利用区位熵测算我国自贸区在2007—2017年期间的金融产业集聚,接着基于地理经济学理论,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结果显示:自贸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度逐渐上升,空间溢出效应加强;经济开放、基础设施、政府支持显着地促进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而金融效率的正向作用还不明显;人才集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抑制了金融产业集聚;城市化水平导致的城市拥堵效应,约束了金融产业集聚。研究表明:应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和自贸区联动发展机制,强化自贸区溢出效应,进一步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
朱伟婧[4](2019)在《建立高质量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路径》文中研究指明一、相关概念辨析及国家战略规划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中国倡议和理念,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作出中国贡献。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既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路径,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面临当今世界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中国选择。河北自贸试验区的获批既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为雄安新区建设"添砖加
苏婉茹[5](2019)在《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40年,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加速了贸易开放。实践证明,贸易开放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世界已交融成一个“地球村”,唯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大和深化,产品与技术的跨国交易需要更加优化的金融服务,由此衍生出更多的金融需求,从而对一国的金融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且相互渗透,故学术界不再局限于研究贸易开放、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重点关注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现实挑战,站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这必将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可能也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性,因此研究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路径,影响及差异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又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极大的不平衡性,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1993-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上梳理研究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作用路径后,实证检验我国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差异。首先,回顾相关文献,以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为切入点,对论文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对贸易开放作用于金融发展的路径机制进行梳理并构建相应数理模型。其次,分析我国贸易开放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初步描述二者之间的现实关联。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金融发展综合水平,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考虑不同时段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分别考察贸易开放对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得出的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理论研究表明,贸易开放会通过促进区域金融规模扩大、提升金融效率、优化金融结构三个层面促进区域金融发展。首先,贸易开放使企业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来组织生产,从而激励更多企业选择外部融资,从而整体上扩大金融规模。其次,贸易开放会使贸易保护政策及垄断行为对价格造成的扭曲会逐渐消除,金融部门会将更多的资金分配给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从而提升金融部门的配置效率。最后,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进出口结构来优化金融部门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从而改善金融部门的整体结构。(2)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贸易开放(TRO)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均表现为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性。东中西部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434、0.027、0.0994,与理论假设所提出的中部地区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西部地区相悖,原因在于:相较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较低,进行外贸的企业能充分利用人口红利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产量,扩大融资需求与供给,从而带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故对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略高于中部地区。第二,随着贸易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在2001-2017年这一部分的回归中,贸易开放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1993-2000年这一时期,说明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并且不断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这种趋势发展,在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更多的金融需求以及更大的市场空间,既提高了金融资源的运营效率,另外,金融需求不断增加也促使外资金融机构不断进入、中资金融机构海外上市,使金融规模逐步扩大和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而有助于金融发展。第三,从贸易开放与区域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回归结果来看,贸易开放能从整体上促进区域金融规模的扩大、提升金融运行效率,但不能优化区域金融结构。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虽然贸易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但证券市场发展并不成熟,企业融资依然保持着银行信贷为主的模式,这是贸易开放未能促进各地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在贸易开放进程中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2)增强开放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3)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开放并注重区域差异;(4)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5)增强各区域抵御外来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文的研究新意主要在于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分析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路径,并测度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2001年加入WTO为分界点,将样本划分两个阶段,检验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是否与贸易开放程度有关。
陈浩[6](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徐锦熹[7](2018)在《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这一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艺术金融发展进程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中国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全球艺术金融的融合交流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成果。综上,本文的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对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同时对艺术金融与艺术产业、金融产业的关系,以及产业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艺术金融特征分析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特征要素以及中西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本文的正文部分首先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视角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中西方艺术金融的发展主体构成,以及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特征。其次,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差异化研究,分别对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保险、艺术证券,以及“平台+互联网”下的艺术金融模式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创新动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后,本文基于发展动力分析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艺术金融不同主体的案例比较研究,以运营机制为基础,以图表对比为依据,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差异化运营特征。最后,有关中西方艺术金融的管理体制比较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的财政、税收支持等外部政策性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对西方以往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总结,以求从经验差异中寻求未来发展启示。
黄荷[8](2015)在《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文中认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的金融产业集聚进行了描述,同时采用区位熵指数(金融产业增加值区位熵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增加值区位熵)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程度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为相关对策的提出提供实证依据。文章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竞争力各因素的贡献大小做出分析,在17个指标中提取了两个概括其他指标的公因子,并对选取的19个省和4个直辖市的金融集聚竞争力得分进行排序。在19个省和4个直辖市中,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天津排名第八。为了进一步提高天津的金融产业竞争力水平,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结合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人文、社会四个方面,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和税收体制,鼓励金融创新并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开放水平,加强金融集聚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引进高学历金融人才,提供居民金融文化素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秦洪军,袁凯宇[9](2015)在《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文献统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06—2012年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国内就金融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为系统反映2006年以来国内金融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水平,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检索了2006—2012年与金融人才培养相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了文献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方向正在逐步细化、研究视野日益宽广。但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仍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今后需加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研究深度也应进一步深化。
杨彩丽[10](2012)在《二维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聚集效应与选择约束》文中提出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稳健的财政基础为金融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同时,也为我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区域金融问题也随之显得更为突出。区域金融是国家金融发展的支持和延伸,区域金融的合理布局不仅关系到区域内的金融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金融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区域金融已从无序的被动发展演变为有序的规划发展,但由于过程中,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等并不十分清晰,一些问题始终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更明确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提出预示着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上可能会有新的调整,同时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无论如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应是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制定的前提。在对已有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中的极化理论和主流经济学中的收敛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区际和区内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空间特征和发展演化进行研究,并借此提出国家整体金融布局和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七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等作了说明,并对现代区域金融的相关研究作了梳理。第二章是问题的提出。论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演进过程,然后对我国目前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作了评价。论文认为虽然现有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体金融的发展,但国家层面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还不清晰,定位还不清楚,地方层面的金融规划内容高度雷同,导致一些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始终存在。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共包括四章。第三章以非均质空间为逻辑起点,利用极化理论分析了金融极化的机制和极化过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oran指数和Esterban‐Ray指数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极化过程已经开始,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极化程度和极化速度有所不同。第四章从时间维度进一步对区域金融极化的空间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在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直观判断的基础上,利用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从时期收敛和年度收敛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特性以及金融开放对金融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收敛特征与金融极化的特征一致,金融开放对各区域的影响有所差异。第五章用聚类分析、DEA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论文认为东部地区总量聚集下的被动扩散刚开始显现,效率不聚集造成层级之间的主动扩散尚未形成。这导致东部地区内部金融发展呈现“马太效应”,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遇到了新的门槛,金融高级功能的发挥受阻,金融极核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需要尽快从总量聚集向效率聚集转变。第六章用多指标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论文认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特征是区域内没有显着的金融增长极,金融发展已经与东部形成较大的差距。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特色金融,尽快培育区域内的金融增长极,文章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即论文的第七章。该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将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拓展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维度;(2)以非均质空间为逻辑起点,明晰了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3)从区际和区内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细化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的层次;(4)提出东部地区从总量聚集向效率聚集转变,中西部地区尽快培育区域内金融增长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突破了以往金融布局上均衡发展的思维。
二、加入世贸组织与天津金融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世贸组织与天津金融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说明 |
(一)选题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对外直接投资 |
(二)经济外交与投资外交 |
(三)国家利益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发展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
一、跨国公司与OFDI |
二、OFDI的分类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
一、经济学视野 |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 |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中政经互动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
一、OFDI与母国经济 |
二、OFDI与经济全球化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效应 |
一、OFDI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
二、OFDI与地缘政治 |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外交策略与对外直接投资 |
一、平稳安定的双边关系有利于OFDI |
二、政治冲突对OFDI产生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日本OFDI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
第一节 从国家利益角度回顾日本OFDI的历史变迁 |
一、经济效益优先,OFDI促进日本复苏为经济大国 |
二、谋求政治大国,外交战略转型与对外投资调整:OFDI的停滞和调整阶段(1991-1999) |
三、OFDI新时期:OFDI的新衰退和恢复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二节 日本OFDI中的政经互动 |
一、 “美日同盟”与日本OFDI |
二、中日关系曲折中的OFDI波动 |
三、美日贸易摩擦与日本对美投资 |
四、重在谋求政治影响力的东南亚直接投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中国OFDI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
第一节 中国OFDI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OFDI的规模发展 |
二、中国OFDI主要行业现状 |
三、中国OFDI的驱动因素 |
四、中国OFDI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中国OFDI中的政经互动 |
一、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OFDI |
二、双边政治关系影响中国OFDI |
三、外交活动影响中国OFDI |
四、国际政治环境与OFDI |
第三节 关于中国OFDI格局的政治考量 |
一、投资周边:通过经济外交,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周边安全 |
二、投资欧美:强调合作共赢,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投资发展中国家:承担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当前中国OFDI面临的新挑战 |
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投资阻碍增多 |
二、多边投资框架仍未有效建立 |
三、OFDI回报率逐年下降 |
四、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OFDI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产生背景及战略意义 |
一、产生背景 |
二、战略意义 |
三、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格局现状 |
一、“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发展与现状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投资外交 |
第三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背景下投资外交的重要支撑 |
一、亚投行成立背景 |
二、亚投行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投资外交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以OFDI带动经济外交,进而促进全面外交,服务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
(二)围绕外交总体布局,主动完善经济外交,促进OFDI,保护海外经济利益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产业集聚的产生及内涵 |
2.2 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2.3 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 |
2.4 文献评述 |
3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内涵、特征及因素分析 |
3.1 相关内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1 内涵界定 |
3.1.2 相关理论 |
3.2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特征分析 |
3.3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经济层面 |
3.3.2 社会层面 |
3.3.3 政府层面 |
4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现状及效应分析 |
4.1 自贸区形成金融产业集聚的机制 |
4.1.1 驱动机理 |
4.1.2 实现机制 |
4.2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4.3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
4.3.1 辐射效应 |
4.3.2 示范效应 |
4.3.3 创新效应 |
5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概述 |
5.1.1 金融产业集聚的测度模型 |
5.1.2 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模型 |
5.2 模型设定 |
5.2.1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测度 |
5.2.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5.2.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5.3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度评价分析 |
5.3.3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4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空间计量分析 |
5.3.5 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空间效应分解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促进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
6.2.1 推动区域金融与自贸区建设联动发展 |
6.2.2 加强各自贸区战略合作 |
6.2.3 改善自贸区营商环境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建立高质量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辨析及国家战略规划 |
二、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现状 |
三、经验借鉴 |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 |
1. 金融创新及改革 |
2. 创新监管及管理制度 |
3. 科技金融建设 |
(二)天津自贸区建设经验 |
1. 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创新集中统一审批模式 |
2. 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 |
3. 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融资租赁制度 |
4. 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相应监管平台建设 |
5. 设立司法和仲裁机构,完善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
6. 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构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 |
7. 出台检验检疫新政策,实现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 |
(三)巴拿马自贸区建设经验 |
1.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简化公司注册程序 |
2. 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多种免税政策 |
3. 开放金融市场,鼓励外资公司的注册 |
四、建设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策 |
(一)在行政改革方面 |
(二)在金融创新方面 |
1. 完善企业准入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企业氛围 |
2. 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加快优质资源聚集 |
3. 调整负面清单,完善信贷政策 |
4.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5. 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金融防范体系 |
6. 为高科技领域提供优惠政策,发展科技金融产业 |
7. 建立网络电子商务系统,丰富外资准入方式 |
(三)在人才引入方面 |
(四)在与“一带一路”对接方面 |
(五)在京津冀自贸区建设方面 |
(5)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贸易开放 |
2.1.2 金融发展 |
2.1.3 区域金融发展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国际贸易理论 |
第3章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区域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
3.1.1 内生金融发展路径:经济体内生出金融部门自然发展 |
3.1.2 外生金融发展路径:政府主导金融部门发展 |
3.2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路径 |
3.2.1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规模的作用路径 |
3.2.2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结构的作用路径 |
3.2.3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效率的作用路径 |
3.3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机理:一个数理模型 |
第4章 我国贸易开放与区域金融发展现实关联态势考察 |
4.1 我国贸易开放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4.1.1 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历程 |
4.1.2 我国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
4.1.3 我国贸易开放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 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4.2.1 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 |
4.2.2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
4.2.3 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4.3 我国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
4.3.1 不同省份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
4.3.2 不同时期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
第5章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综合水平的测算及分析 |
5.1 区域金融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金融发展综合水平测度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区域金融发展综合水平测算 |
5.3 区域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
5.3.1 各地区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对比分析 |
5.3.2 各地区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密度估计分析 |
第6章 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1 指标选取 |
6.2.2 数据说明 |
6.3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3.1 模型设定 |
6.3.2 估计方法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6.4.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6.4.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在贸易开放进程中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
7.2.2 增强开放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
7.2.3 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开放并注重区域差异 |
7.2.4 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 |
7.2.5 增强各区域抵御外来金融风险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1993-2017 年各省金融发展综合水平 |
附录2: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一、要素禀赋理论 |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
二、共性特点 |
三、两者的区别 |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
一、保税区 |
二、出口加工区 |
三、保税物流园区 |
四、跨境工业园区 |
五、保税港区 |
六、综合保税区 |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
一、TPP |
二、CPTPP |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建设意义 |
二、建设特点 |
三、建设路径 |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7)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 |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阐释 |
五、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说明 |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一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研究 |
第一节 艺术金融视角下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 |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带动艺术金融领域创新 |
二、西方艺术品市场繁荣促使艺术品财富管理备受关注 |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下的发展主体构成 |
一、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构建 |
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演变 |
第三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 |
一、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基金发展的基本路径 |
二、以民间艺术租赁业务为依托的中国艺术银行发展历史 |
三、以私人银行业务为基础的中国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发展脉络 |
四、以传统财险公司为核心的中国艺术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五、以文交所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艺术产业证券化发展探索 |
六、国内“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发展创新路径 |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发展路径的差异化分析 |
一、欧美主要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的历史轨迹 |
二、西方艺术银行以及银行机构艺术金融发展历史 |
三、以安盛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保险服务的发展进程 |
四、欧美主要国家艺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溯源 |
五、美国“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轨迹 |
第五节 不同历史路径下的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 |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相似性特征 |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差异化表现 |
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 |
第二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多元化支撑体系分析 |
一、政府财政支持体系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主要支撑 |
二、艺术品融资担保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次要支撑 |
三、企业资本上市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四、艺术品市场指数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指明未来趋势 |
五、艺术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
第二节 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的差异化分析 |
一、以市场化导向为主的美国艺术金融发展现状 |
二、以财政和税收扶持为主的英国艺术金融发展导向 |
三、以“文化例外”原则为基础的法国艺术金融管理模式 |
四、UCC、SBA为美国艺术金融抵押贷款筑牢制度保障 |
五、市场指数分析为西方艺术金融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
第三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比较 |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相似特征 |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表现 |
第三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动力的差异化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动力机制区别 |
一、中西方艺术类基金的组成类别异同 |
二、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管理架构与运作流程 |
三、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运营机制 |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动力的比较 |
一、西方艺术银行的运营主体、业务类别与运营模式规范 |
二、中国艺术银行运营主体对于西方模式的借鉴吸收 |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不同探索 |
一、中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别 |
二、中西方银行机构开展的艺术赞助活动的运营模式区别 |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的差异化走向 |
一、以财险公司为依托的中国艺术保险评估方式与类别划分 |
二、中国艺术保险的保价机制、风险管控与运营手段 |
三、西方艺术保险针对不同投保人的评估特点与理赔原则 |
四、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不同于中国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差别性机制 |
一、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创新动力 |
二、中国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的独特性 |
三、中国文化产权类证券交易模式的原创性 |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发展 |
一、中国“平台+互联网”下艺术众筹的发展体系构成 |
二、中国艺术众筹发展现有运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基于P2P网贷模式的中国艺术网贷运营现状 |
四、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艺术众筹的运营模式差异 |
五、美国艺术众筹在运营机制与监管模式方面的优势所在 |
第四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案例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案例比较 |
一、中国营利性艺术基金的案例研究——“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基金 |
二、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英国铁路养老基金(BRPF) |
三、中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管理架构与投资模式分析 |
四、中国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中国国家艺术基金 |
五、西方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NEA) |
六、中、美非营利性艺术基金之间的异同之处 |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案例的同异性 |
一、西方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艺术银行 |
二、中国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台湾艺术银行 |
三、中西方艺术银行典型性案例的主体差别性 |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实例分析 |
一、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美国花旗银行艺术金融业务 |
二、中国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 |
三、基于个案对比下的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异同 |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的个案研究 |
一、中国艺术保险案例研究—国泰产险、平安财险 |
二、西方艺术保险案例研究——法国安盛公司(AXA) |
三、中西方艺术保险业务发展的关联性案例分析 |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案例对比分析 |
一、中国艺术品证券化案例研究——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
二、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美国电影版权证券化融资 |
三、中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个案发展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 |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案例 |
一、中国艺术众筹案例研究——众筹网 |
二、西方艺术众筹的案例研究——美国Kickstarter网站 |
三、中西方艺术众筹个案研究下的差异性创新比对 |
四、中国艺术网贷发展的案例研究——艺金所、艺融网 |
五、西方艺术网贷运营的案例研究——英国Borro公司 |
六、基于国内外艺术网贷案例对比基础上的特征分析 |
第五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的政策支持比较 |
一、中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回顾 |
二、西方主要国家金融支持艺术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产业特征 |
三、中国艺术金融政策支持的共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文化体制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
二、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产业准入制度受到限制 |
三、经济支持政策不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
四、产业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律效力层次偏低 |
第三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经验总结 |
一、通过间接与直接财税优惠政策,促进艺术金融发展 |
二、通过FCPA限制艺术品犯罪行为 |
三、依靠BATG的交易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市场利益各方和谐发展 |
四、欧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艺术家追续权的维护 |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对于中国的启示意义 |
一、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优化艺术金融投融资环境 |
二、完善艺术金融税收体系,增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 |
三、为中国艺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扶持 |
四、建立面向艺术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 |
五、改革现有教学体制,健全复合型艺术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花旗银行全球艺术银行业务访谈整理 |
致谢 |
(8)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数据来源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运用到的数据来源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2 对金融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
1.3.3 关于金融集聚的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1.4 研究的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结构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 |
2.1 产业分类以及金融产业的特点 |
2.2 一般产业集聚和金融产业集聚概念、特点 |
2.3 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 |
2.4 金融产业集中度、金融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测量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
第三章 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和效益分析 |
3.1 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3.1.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3.1.2 人力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3.1.3 制度和政府监管、指导政策方面的影响因素 |
3.1.4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影响因素 |
3.2 金融产业集聚的效益分析 |
3.2.1 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
3.2.2 吸聚效益 |
3.2.3 创新效益 |
3.2.4 金融风险规避、缓释效益 |
第四章 天津金融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
4.1 天津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天津金融产业总体形势分析 |
4.1.2 天津金融产业主要行业发展概况 |
4.2 天津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 |
4.2.1 金融产业集中度测量 |
4.2.2 因子分析 |
第五章 构建天津区域金融中心应注意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5.1 天津金融产业集聚建设中的注意问题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金融合作,建设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供市场开放水平 |
5.2.2 培养、引进高学历金融人才,提供居民金融文化素养 |
5.2.3 加强金融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
5.2.4 完善基础通信、交通设施建设,减少污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文献统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06—2012年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6—2012 年国内金融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
( 一) 文献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
( 二) 文献的期刊分布 |
( 三) 文献的作者分布 |
( 四) 文献的被引次数 |
( 五) 文献中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 |
二、2006—2012 年国内金融人才培养研究主要内容分析 |
( 一) 金融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 |
( 二) 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
1. 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 |
2. 应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 |
3. 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 |
( 三) 金融人才培养方法 |
1.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相结合 |
2. 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 |
3. 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 |
( 四) 区域金融人才培养 |
三、对国内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的展望 |
(10)二维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聚集效应与选择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现代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
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
二、 区域金融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三、 其他学科对区域金融研究的推进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的研究 |
一、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二章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演进及评价 |
第一节 “一五“至“八五”时期的区域金融:从均衡到非均衡 |
一、 “一五”至“五五”时期的区域金融:均衡发展 |
二、 “六五”至“八五”时期的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 |
第二节 “九五”至“十五”时期:国家层面的金融中心战略 |
一、 金融中心战略实施的背景 |
二、 金融中心战略的实施 |
第三节 “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地方层面的金融中心战略 |
一、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的成立催生了地方层面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划 |
二、 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明确 |
第四节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思考 |
第三章 非均质空间下区域金融发展的极化分析 |
第一节 极化理论回顾 |
一、 极化、极化空间 |
二、 极化基础理论的形成 |
三、 极化的测度 |
第二节 金融极化的理论分析 |
一、 金融极化现象 |
二、 金融极化的机制 |
三、 金融极化的路径和空间态势 |
四、 金融极化的度量模型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极化的实证分析 |
一、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金融发展综合指数 |
二、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分布的基本判断:空间聚集 |
三、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聚集的具体形式:金融极化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极化的关系分析 |
一、 经济极化与金融极化的比较 |
二、 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极化的关系 |
第四章 区域金融极化的进一步分析:基于收敛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收敛理论回顾 |
一、 收敛理论 |
二、 收敛机制 |
三、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微观因素及微观机制 |
一、 人力资本投入的区域收敛性 |
二、 金融创新的扩散效应机制 |
三、 交易效率 |
四、 地域固有因素 |
第三节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
一、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定性分析 |
二、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基于参数估计的分析 |
三、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分析 |
第五章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分析 |
一、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层级分布 |
二、 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聚集已达到较高程度 |
三、 东部地区的金融效率聚集尚未形成 |
第二节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金融极核的扩散能力不足 |
二、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呈现“马太效应”趋势 |
三、 较大的区域差距使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遇到了“第二道门槛” |
四、 东部地区的金融极核与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
第六章 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
一、 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区域内没有显着的增长极 |
二、 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一)——培养地区内部的增长极 |
一、 选择金融增长极的约束条件和基准 |
二、 中西部地区各省市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二)——发展特色金融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
二、 国家层面的政策选择:制定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国家战略 |
三、 区域层面的政策选择:以不同方式提高区域金融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三)读博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四、加入世贸组织与天津金融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对中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 胡云莉. 外交学院, 2020(08)
- [3]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 艾蓉. 西华大学, 2020(01)
- [4]建立高质量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路径[A]. 朱伟婧. 2019京津冀自由贸易区建设研讨会——第五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论文集, 2019
- [5]贸易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D]. 苏婉茹. 西南大学, 2019(05)
-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D]. 徐锦熹. 上海大学, 2018(03)
- [8]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研究[D]. 黄荷. 广西大学, 2015(03)
- [9]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文献统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06—2012年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J]. 秦洪军,袁凯宇. 金融教育研究, 2015(01)
- [10]二维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聚集效应与选择约束[D]. 杨彩丽. 南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