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陆泉,张涵,陈静[1](2021)在《1978-2020年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情报学研究演化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意义】情报学自诞生以来就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我国情报学必将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从国家安全观视角分析我国情报学研究演化的历史脉络对于我国情报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归纳了1978-2020年我国各时期国家安全观特征,进而以九种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各时期的学术文献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国家安全观为切入视角,从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等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内容分析与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将我国各时期情报学研究特征与国家安全观特征相对应,发现我国情报学研究始终以国家与人民需求为主线,紧跟各时期国家安全观需要,致力于发挥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从而为国家安全观引领的我国情报学发展提供参考。【创新/局限】本文是对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情报学研究的宏观分析,在微观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层剖析。
吴雅威[2](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梅娇[3](2020)在《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926年有关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所包含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向来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的发展也都离不开跨学科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视角来分析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研究现状十分有必要。国内跨学科研究多是对某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进行分析,少见对多个学科进行分析、对比,而对学科大类进行分析对比可以使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学科发展状态,弥补不足。因此,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跨学科理论,将跨学科理论引入到管理学中,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对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运用引文分析法与共词分析法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进行分析;最后,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就知识流动广度来说,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大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相等;就知识流动强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就知识流动速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交流面都非常广泛;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主要知识交流学科集中且稳定;管理学科的亲缘学科同时也是图情学科的亲缘学科;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趋向成熟,学科独立性增强。
夏雅娴[4](2020)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迅速。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知识产权必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社会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图书馆作为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因而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设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战略发展。本文以102所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的高校图书馆为样本,研究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对102所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的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制度、部门设置、人员配备、合作模式还有服务内容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通过调研102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总结问题,归纳特征,并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具体措施。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入手,主要从五个部分的内容开始研究,第一部分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则是界定相关内涵概念(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念、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念)并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则从实践入手,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现状进行数据分析,这一方面主要包含的内容是对102所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的五个主要方面(制度、部门、人员、合作、内容)进行网络调研,并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汇总,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的内容、方式和特点,总结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关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总体稳步发展,往积极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探索。第四部分则是探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设置不全面,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合作模式单一、服务内容和方式较少,深层次服务欠缺等问题。第五部分则是提出促进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五大策略,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部门设置、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开展产学研政协同发展和展开多样化服务内容。
杨清[5](2020)在《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智库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建立的新一代智库,它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支持,档案服务部门作为社会第一手信息与知识资源的聚集地,在长期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资源等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服务经验,在决策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新型智库的建设为档案知识服务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推动档案事业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国家近年来制定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纲要和意见。然而,当前我国档案知识服务发展缓慢,不能适应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要求。如何把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的契机,促进档案知识服务发展,是新时代档案服务部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取国内33所省级综合档案馆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省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面向新型智库建设中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相关概念界定,阐述新型智库建设和档案知识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内容,厘清新型智库建设与档案知识服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二是对33所省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展开调研。在新型智库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档案知识服务方式、内容、技术、效果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我国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面向新型智库建设中档案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协同档案部门与新型智库建设合作、深化档案知识服务的建言献策内容、健全新型智库决策知识服务平台、增强新型智库对档案资源利用效果和培养高端咨询档案知识服务人才等。
徐海玲[6](2020)在《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宏大改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社区作为知识传播和交流的主要阵地,更加需要一个生态的环境和服务平台,实现知识的加工与组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随着场景五力在社区嵌入的逐渐加深,使得知识社区从流量为王向场景为王开始演变,场景已经成为虚拟知识社区研究的新的突破口,场景的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在知识社区中开始凸显。由此可以看出,将知识生态与场景服务深度融合对于知识社区的发展,维护和谐共生的网络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立足于知识生态理论,结合知识图谱理论和场景五力理论,试图揭示虚拟知识社区中知识生态的内涵、知识生态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尝试基于扎根理论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进行编码分析,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通过用户画像的理论,构建虚拟知识社区资源聚合模型,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的服务推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从知识生态视角出发,对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揭示,借鉴知识生态理论,对知识主体、知识资源和场景三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论述,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将要素之间的客观、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运行的本质进行系统描述,最终提出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2)虚拟知识社区各要素关联关系解析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的主要特点和层级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虚拟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的传播路径和网络结构进行系统阐述,并应用Python编程获取数据,应用Gephi和Vosviewer软件对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3)虚拟知识社区多维图谱构建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中不同要素的本体属性和本体关系进行定义,并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提取和表示,应用网络编程并基于Neo4j图数据库构建知识主体—知识资源—场景等多维图谱,通过Python编程实现知识图谱可视化呈现。(4)基于扎根理论获取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应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Nvivo获取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树状节点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节点编码,提出在社区建设中,知识服务环境、知识资源质量、知识需求偏好和用户感知价值对社区平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虚拟知识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5)应用DEMATEL方法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应用DEMATEL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基于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调查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并建立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矩阵,通过语义转化表将原始评价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并利用CFCS方法对所得到的三角模糊矩阵进行解模糊处理,最终得到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将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矩阵做规范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矩阵,利用MATLAB工具,得出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提出虚拟知识社区在场景化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服务环境的打造、提高社区内知识资源的质量和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其服务质量等对策。(6)应用用户画像和向量空间模型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推荐基于用户画像方法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接受偏好的用户画像模型,通过对不同用户需求特征的捕捉和获取,应用创设场景情境实验的方法对用户的知识需求偏好、知识关注方式和知识获取习惯的向量空间进行融合,并基于协同过滤算法应用MATLAB编程实现用户所在场景的识别和服务的推荐。本论文的行文逻辑和数据实验与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的理论内容与实证研究深度结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建设美好和纯洁晴朗的网络空间提供一种方法和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信息化的手段,推动网络社区建设管理运用的不断完善。
陈兴会[7](2020)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知识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性价比的知识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户获取知识的习惯也趋向于碎片化、精准化、多元化。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些知识需求,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应运而生,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2015年开始,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知识付费产品。这对长久以来专门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传统出版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探索知识服务的转型,可以充分借鉴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传统出版在知识服务转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出版业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笔者对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有关用户相关知识需求情况的一手资料。同时,笔者也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其次,从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基本模式和案例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托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从意识、内容、技术、盈利四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及相应的发展策略。此外,在结语部分,提出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如下三个趋势:融合化、移动化和人性化。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处:一是理论的创新。本次研究结合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提出专业图书出版应以用户为核心,通过各种路径补偿旧媒介的不足,并开展人性化服务。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次研究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无结构访谈法,以《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为主题,重点调研了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例如场景、时间、平台、工具、付费意愿等。这样可以从用户视角为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发展方向。知识付费视域下,如何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发挥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出版的技术优势,是专业图书出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的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能够为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供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实证调研,为专业图书出版的知识服务转型提供一定的用户调研基础。此外,从新的理论视角弥补了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孙斌[8](2020)在《价值共创视域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研究 ——以PPG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和新的驱动引擎。同时知识经济带来大量的知识需求,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产值增长”向“价值驱动”转型过程中,知识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增加知识创新能力,又可以对外输出异质性知识。但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知识服务模式、开展知识服务业务正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存在诸多挑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价值是实现其企业绩效,提升其竞争力。而实现其知识服务价值除了需要积累知识资本,更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其客户之间通过互动参与达到价值共创。虽然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从价值共创视角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知识服务的研究却较为匮乏。鉴于此,本文利用TSC理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案例为研究对象,借助UCINET、NETDRAW和NVIVO等工具,从多个维度对其知识服务的价值共创实现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时间维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探寻数据在时间上的规律;在空间维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其客户和服务模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在内容维度,采用扎根理论编码分析,通过三级扎根理论编码,归纳出双向需求诊断、价值主张契合、组织整合资源、调整价值匹配、互动服务实现、价值共生共赢6个主范畴,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共创过程核心范式模型。基于该过程模型,提炼出知识服务价值共创的三个阶段,最终构建价值共创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模型。研究发现:(1)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五种知识服务模式,并存在“线上+线下”的高效服务组合;(2)客户基本可以分为被动型、主动型和忽略型三大类,作为精准服务和差异化服务的定位基础;(3)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价值共创的路径分为:起始阶段-互动阶段-实现阶段;(4)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存在“双向识别”-“共同参与”-“价值共赢”的知识服务价值共创模型。论文最后根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知识服务客户价值共创对策。
张海波[9](2020)在《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战略发展趋势上看,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健康中国”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民健康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从所处时代背景上看,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逐渐改变着科学、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将人类置身于浩瀚的信息知识海洋中。从政策设计上看,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政策。其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已实施10年,遴选出一批顶级的中医药专家,以工作室形式将他们宝贵的经验知识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并培养出许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从社会需求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释放了社会的医疗卫生需求。公众对于中医药知识存在现实需求,但同时面临着难以有效甄别、获取和利用的问题,这限制了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因此,本研究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国家“名医工作室”)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模式,重点分析面向公众需求的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问题。以期在现实层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和公众的需求特征,在理论层面厘清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路径,为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有序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促进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健康知识的认知、认同和利用提供对策建议,最终实现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价值和社会公共健康价值创造。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模式、知识(社会)共享以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公共价值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法对业内专家进行现场访谈,了解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重点和难点。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国家“名医工作室”成员和公众进行调查,一方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现状,另一方面分析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法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构建知识社会共享模型,根据调查的数据从整体视阈探析知识社会共享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的分析结果,通过机制构建法围绕知识社会共享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从基础、原则、关注点方面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结果:(1)现状层面:首先,国家在中医药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保护和中医药信息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其次,国家“名医工作室”的知识成果产出丰富,有67.20%的工作室成员对知识社会共享持赞同态度,对知识社会共享的顾虑性影响了意愿性,总体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程度不高,更加偏向于内部知识共享。另外,有80.28%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需求,61.89%的公众对互联网+中医药持开放态度,同时不同特征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2)模型层面:①在供给端模型中,组织支持对于社会共享环境、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体影响效应较强,其中对社会共享环境的总影响效应为0.739、对社会共享资源的总影响效应为0.696、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637、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618;社会共享环境对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均有一定的总体影响效应,其中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716,对社会共享资源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均为0.378;社会共享资源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453、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213;技术平台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326。②在需求端模型中,公众的认知层次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656、对其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430:以知识成本为主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对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77、对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535;公众的价值感知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11、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469;公众的行为意愿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208。结论:(1)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主要面临标准统一难、政策和制度措施待完善和社会共享效果难控制的难点,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以及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2)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模型分析可知,①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供给端层面,组织支持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共享环境既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又有利于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最后,打造技术平台和增加社会共享资源对于知识社会共享的同样重要,而且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也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②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需求端层面,公众的认知层次主要通过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间接对行为响应产生影响,其中感知价值也是行为意愿的前提,且感知价值的直接影响程度强于行为意愿。另外,公众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的构建应以公共价值创造、利益与责任均衡、多需求满足为原则,重点关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适应性、城乡的二元发展格局以及公众的知识需求差异。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统筹政府、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可以从“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和“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三方面进行政策制度设计。
张聪[10](2019)在《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是最为活跃的知识获取、传播、应用以及创造的场所。特别是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综合实力以促进社会发展、助力创新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促进知识从高校向社会的有效传递,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创新的关键。本研究以开放式创新、责任式创新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了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外部资源是如何促进这一模式实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是在从事知识服务活动时,将供需双方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资源共享、任务共担以及价值共创的形式,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搜集、存储、传递、创造和应用以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活动。其次,为了维系交互的持续发生,本研究构建了高校知识服务交互式创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了战略引领层、流程操作层以及能力支撑层。这其中,战略引领层通过一定内容的战略选择、规划与实施引领了高校知识服务供需双方深层次互动合作。流程操作层通过知识服务的孕育、创生、应用以及保持阶段,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与服务的传递。能力支撑层则通过基础知识生产能力与协同服务应用能力两个维度支撑了知识服务的全过程。最后,本研究提出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还必须从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性的资源。这样的外部资源包括知识、资金、市场、技术以及制度等五类,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知识服务中介机构以及竞争对手等供给主体。
二、论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1978-2020年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情报学研究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 |
(1)邓小平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
(2)江泽民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
(3)胡锦涛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
(4)习近平时期的国家安全观 |
3 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情报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
3.1数据来源与分布 |
3.2研究机构分析与比较 |
3.3研究方法分析与比较 |
3.4研究热点分析与比较 |
3.4.1邓小平时期研究热点及特征 |
3.4.2江泽民时期研究热点及特征 |
3.4.3胡锦涛时期研究热点及特征 |
3.4.4习近平时期研究热点及特征 |
3.5各时期特征对比 |
4 结语 |
(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跨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
2.1.2 跨学科研究发展历程 |
2.1.3 跨学科研究的测度指标 |
2.2 引文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3 共词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数据分析 |
3.3.1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3.3.2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3.3.3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3.3.4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3.3.5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3.3.6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图情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4.3.2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4.3.3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4.3.4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4.3.5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4.3.6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学科、图情学科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分析 |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2 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
5.3.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4)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内涵与背景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涵 |
2.1.1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述 |
2.1.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述 |
2.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背景分析 |
2.2.1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
2.2.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研目的与对象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2 调研内容与过程 |
3.2.1 调研内容 |
3.2.2 调研过程 |
3.3 调研结果与分析 |
3.3.1 管理制度 |
3.3.2 部门设置 |
3.3.3 人才结构 |
3.3.4 合作模式 |
3.3.5 服务内容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4.1.1 重视程度不足,宣传意识不强 |
4.1.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制力度薄弱 |
4.2 部门设置尚未健全 |
4.2.1 缺乏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
4.2.2 缺少成果转化运营机构 |
4.3 人才结构不合理 |
4.3.1 综合型、国际化高端人才仍然短缺 |
4.3.2 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
4.4 合作模式单一 |
4.4.1 高校之间合作缺乏 |
4.4.2 高校与其他单位合作甚少 |
4.5 服务内容不够全面 |
4.5.1 服务内容单一 |
4.5.2 服务对象范围狭窄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化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管理制度 |
5.1.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5.1.2 建立有效服务机制 |
5.2 建立健全部门设置 |
5.2.1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岗位 |
5.2.2 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5.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5.3.1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
5.3.2 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体系 |
5.4 开展产学研政协同创新合作 |
5.4.1 开展高校区域联盟式的合作 |
5.4.2 促进学校与政企、科研单位的合作 |
5.5 展开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
5.5.1 延伸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 |
5.5.2 提高服务对象多样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基本认知 |
2.1 新型智库建设的相关概述 |
2.1.1 新型智库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
2.1.2 新型智库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
2.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相关概述 |
2.2.1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基本内涵 |
2.2.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主要特征 |
2.3 新型智库建设与档案知识服务相互促进关系 |
2.3.1 档案知识服务为新型智库提供信息和知识资源 |
2.3.2 新型智库建设为档案知识服务提供发展的平台 |
第3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对象及范围说明 |
3.1.2 调研方法及主要内容 |
3.2 网络调研结果分析 |
3.2.1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
3.2.2 档案知识服务方式 |
3.2.3 档案知识服务内容 |
3.2.4 档案知识服务平台 |
3.2.5 决策信息资源开放利用 |
3.2.6 档案知识服务队伍建设 |
3.3 实地访谈结果分析 |
3.3.1 档案知识服务现状 |
3.3.2 档案知识服务形式 |
3.3.3 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 |
3.3.4 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4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及问题 |
4.1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成效 |
4.1.1 档案部门增强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作用 |
4.1.2 档案知识服务的内容贴近政府决策工作 |
4.1.3 服务平台便于决策咨询活动的信息获取 |
4.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
4.2.1 档案服务部门缺乏合作机制 |
4.2.2 档案知识服务方式相对单一 |
4.2.3 档案知识服务内容层次较少 |
4.2.4 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薄弱 |
4.2.5 档案资源开放利用程度不高 |
4.2.6 档案服务部门人才配置较低 |
第5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提升对策 |
5.1 协同档案部门与新型智库建设合作 |
5.2 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档案服务方式 |
5.3 深化档案知识服务的建言献策内容 |
5.4 健全新型智库决策知识服务平台 |
5.5 增强新型智库对档案资源利用效果 |
5.6 培养高端咨询档案知识服务人才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湖南省档案馆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知识生态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知识生态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虚拟知识社区 |
2.1.2 知识生态 |
2.1.3 场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场景五力理论 |
2.2.2 知识图谱理论 |
2.2.3 知识超网络理论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2.5 用户画像理论 |
第3章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 |
3.1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内涵与特征 |
3.1.1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内涵 |
3.1.2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特征 |
3.2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组成要素 |
3.2.1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主体 |
3.2.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资源 |
3.2.3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 |
3.2.4 要素间关联关系 |
3.3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组成要素关联解析 |
3.3.1 知识主体关联 |
3.3.2 知识资源关联 |
3.3.3 主体-资源关联 |
3.3.4 主体-资源-场景关联 |
3.4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构建 |
3.4.1 知识生态模型维度解析 |
3.4.2 知识生态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知识社区主体与资源关联关系 |
4.1 知识主体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 |
4.1.1 知识主体层级结构 |
4.1.2 知识主体传播路径 |
4.1.3 知识主体网络结构 |
4.2 知识资源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 |
4.2.1 知识资源层级结构 |
4.2.2 知识资源传播路径 |
4.2.3 知识资源网络结构 |
4.3 知识主体可视化图谱 |
4.3.1 数据选取及处理 |
4.3.2 网络描述性特征分析 |
4.3.3 核心用户群体分析 |
4.3.4 网络结构分析 |
4.3.5 节点度中心性分析 |
4.4 知识资源可视化图谱 |
4.4.1 数据选取及处理 |
4.4.2 网络描述性特征分析 |
4.4.3 节点度中心性分析 |
4.4.4 网络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知识社区多维图谱构建 |
5.1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维度解析 |
5.1.1 知识主体维度 |
5.1.2 知识资源维度 |
5.1.3 场景 |
5.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的逻辑结构及体系架构 |
5.2.1 知识图谱的逻辑结构 |
5.2.2 知识图谱的体系架构 |
5.3 虚拟知识社区本体属性与本体关系定义 |
5.3.1 主体类属性定义 |
5.3.2 资源类属性定义 |
5.3.3 场景属性定义 |
5.3.4 本体关系定义 |
5.4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构建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基于Neo4j知识图谱构建 |
5.4.3 主体—资源知识图谱 |
5.4.4 主体—场景知识图谱 |
5.4.5 主体—资源—场景知识图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识别 |
6.1 样本选择与影响因素确定 |
6.1.1 样本选择 |
6.1.2 访谈过程设计 |
6.1.3 资料整理与编码 |
6.1.4 编码过程 |
6.1.5 影响因素分析 |
6.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2.1 DEMATEL算法 |
6.2.2 数据处理流程 |
6.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4 确定直接影响矩阵 |
6.2.5 综合影响矩阵的转化 |
6.3 数据处理结论分析 |
6.3.1 影响因素间关系分析 |
6.3.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3.3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实现 |
7.1 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构建 |
7.1.1 多维属性标签体系的构建 |
7.1.2 概念模型维度细分 |
7.1.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7.2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画像概念模型构建 |
7.2.1 场景标签体系构建 |
7.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7.3 虚拟知识社区资源聚合模型及场景化服务实现 |
7.3.1 用户画像与场景画像的适配关系 |
7.3.2 资源聚合模型的构成要素 |
7.3.3 资源聚合模型的构建 |
7.3.4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识别流程 |
7.3.5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实现 |
7.4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实证研究 |
7.4.1 场景化服务实验设计 |
7.4.2 用户需求场景识别 |
7.4.3 场景化服务的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调查问卷: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专家打分表 |
(7)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相关理论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 |
一 用户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二 用户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
三 用户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分析 |
四 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
一 政策的推动 |
二 出版服务用户属性的回归 |
三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冲击 |
四 保护我国信息安全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史 |
一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基本模式 |
一 基于职业岗位划分的知识服务模式 |
二 基于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 |
三 基于行业研究咨询的知识服务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案例分析 |
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数据库” |
二 中国农业出版社——“智汇三农” |
三 人民法院出版社——“法信”平台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 |
第一节 融合意识薄弱,难以深入服务 |
一 服务主体合作不深入,机制仍需健全 |
二 服务客体需求难匹配,用户立场缺乏 |
三 服务产品市场难推广,缺乏垂直服务 |
第二节 内容难以互联,知识资源不足 |
一 知识关联仍需完善,忽视深挖专业价值 |
二 内容资源无法共享,难以提供深度服务 |
三 用户交互瓶颈尚存,难以实现知识增值 |
第三节 技术应用不足,内容难以赋能 |
一 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储备薄弱 |
二 缺乏数据采集,难以精准推送 |
第四节 盈利模式单一,亟需完善产业 |
一 版权价值尚未深挖,难以延伸产业价值 |
二 缺乏用户场景营销,产品变现难是痛点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强化融合思维,树立服务理念 |
一 推动多元主体联盟,加快出版深度融合 |
二 明确客体需求层次,优化用户场景体验 |
三 把握产品专业优势,注重垂直深度服务 |
第二节 知识资源互联,丰富内容生态 |
一 优化知识关联结构,盘活存量专业资源 |
二 完善资源联盟机制,推动同类资源共享 |
三 “旋转门”模式连接用户,挖掘隐性知识 |
第三节 技术赋能服务,智慧融合出版 |
一 区块链赋能,促进版权管理透明化 |
二 大数据赋能,实现多元信息数据化 |
第四节 完善盈利模式,丰富商业系统 |
一 开展知识电商,把握私域流量 |
二 布局行业合作,拓宽盈利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B: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的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价值共创视域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研究 ——以PPG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知识服务相关研究 |
2.1.1 知识服务的研究综述 |
2.1.2 知识服务的文献统计可视化分析 |
2.1.3 企业知识服务的研究综述 |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 |
2.3 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 |
2.4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4.1 科技型中小企业 |
2.4.2 扎根理论 |
2.4.3 TSC理论 |
2.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及介绍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案例介绍 |
3.3 资料收集 |
3.4 分析策略 |
第四章 研究过程及发现 |
4.1 时间维度(T分析) |
4.2 内容维度 |
4.2.1 开放性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3 空间维度 |
4.3.1 客户-服务2模网络 |
4.3.2 中心度分析 |
4.3.3 数据由2-模网络转为1-模网络 |
4.3.4 奇异值分析 |
4.3.5 客户地区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模型构建与阐释 |
5.1 关系聚类模型 |
5.1.1 客户-客户聚类模型 |
5.1.2 服务-服务聚类模型 |
5.2 价值共创视角下知识服务路径 |
5.2.1 服务起始阶段 |
5.2.2 服务实施阶段 |
5.2.3 服务完成阶段 |
5.3 价值共创视角下知识服务模型构建 |
5.3.1 双向识别(前提) |
5.3.2 共同参与(条件) |
5.3.3 价值共赢(目标) |
5.3.4 价值共创视域下的知识服务模型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知识服务客户价值共创问题 |
6.2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知识服务客户价值共创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技术重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知识传播体系 |
1.1.2 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健康服务业和康养产业的空前发展 |
1.1.3 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困境 |
1.1.4 新公共管理理论助推中医药知识的公共价值创造与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2.1.1 公共价值理论 |
2.1.2 知识共享理论 |
2.1.3 知识网络理论 |
2.1.4 感知价值理论 |
2.1.5 价值网理论 |
2.2 互联网+模式的相关研究 |
2.2.1 政府层面:互联网+模式与价值创造管理 |
2.2.2 行业层面:互联网+模式与跨界融合发展 |
2.2.3 媒介层面:互联网+模式与公众信息知识认知的改变 |
2.3 知识社会共享的相关研究 |
2.3.1 知识社会共享的内涵与特征 |
2.3.2 知识社会共享的实现基础和方式 |
2.3.3 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因素 |
2.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国家“名医工作室”的概念界定 |
2.4.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
2.4.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内部共享与社会共享 |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3.1 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的政策概况 |
3.1.1 中医药宣传推广方面的政策法规 |
3.1.2 中医药知识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 |
3.1.3 中医药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 |
3.2 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实施的现状 |
3.2.1 国家“名医工作室”分布现状 |
3.2.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产出 |
3.2.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 |
3.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调查 |
3.3.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
3.3.2 工作室及人员基本信息 |
3.3.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态度 |
3.3.4 国家“名医工作室”建设的组织支持感知 |
3.3.5 知识社会共享的难点 |
3.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需求调查 |
3.4.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
3.4.2 公众的基本信息 |
3.4.3 公众对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的认可程度 |
3.4.4 知识需求特征 |
3.5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 |
3.5.1 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 |
3.5.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 |
3.5.3 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 |
第四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设计 |
4.1 知识社会共享利益相关者 |
4.1.1 政府 |
4.1.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 |
4.1.3 互联网企业 |
4.1.4 公众 |
4.1.5 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结构关系 |
4.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1 组织支持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2 社会共享环境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3 社会共享资源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4 技术平台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5 供给端概念模型 |
4.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4.3.1 公众的认知层次与感知价值 |
4.3.2 公众的认知权衡与感知价值 |
4.3.3 公众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 |
4.3.4 公众的行为意愿与行为响应 |
4.3.5 需求端概念模型 |
4.4 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4.1 供给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4.2 需求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5 研究假设汇总 |
第五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实证分析 |
5.1 结构方程概述 |
5.1.1 结构方程的相关概念 |
5.1.2 结构方程执行阶段 |
5.1.3 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1 供给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2 需求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实证分析 |
5.3.1 供给端概念模型分析 |
5.3.2 需求端概念模型分析 |
5.4 模型结果与讨论 |
5.4.1 供给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 |
5.4.2 需求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与讨论 |
5.4.3 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结果讨论 |
第六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构建 |
6.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影响路径 |
6.1.1 供给端影响路径 |
6.1.2 需求端影响路径 |
6.1.3 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路径结合 |
6.2 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 |
6.2.1 构建的基础 |
6.2.2 构建的原则 |
6.2.3 构建的关注点 |
6.3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 |
6.3.1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 |
6.3.2 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 |
6.3.3 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理论视角的创新 |
7.2.2 学术观点的创新 |
7.2.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3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调查问卷 |
附件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访谈提纲 |
附件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调查问卷 |
附件4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变量测量题项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10)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2 高校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3 交互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4 外部资源的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 |
2.1.2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
2.1.3 高校知识服务 |
2.1.4 交互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2 责任式创新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与历史溯源 |
3.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被动接受阶段 |
3.1.2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主动迎合阶段 |
3.1.3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互动共创趋势 |
3.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逻辑起点 |
3.2.1 高校知识服务的需求形式 |
3.2.2 高校知识服务的供需关系 |
3.2.3 逻辑起点 |
3.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 |
3.3.1 内涵 |
3.3.2 特征 |
3.3.3 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构成 |
4.1.1 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类型与适用性分析 |
4.1.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
4.2 战略引领层 |
4.2.1 战略引领层的战略内容 |
4.2.2 战略引领层的功能实现 |
4.3 流程操作层 |
4.3.1 流程操作层的设计 |
4.3.2 流程操作层的内容 |
4.3.3 流程操作层的功能实现 |
4.4 能力支撑层 |
4.4.1 能力支撑层的内涵 |
4.4.2 能力支撑层的构成 |
4.4.3 能力支撑层的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基于交互创新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的外部资源 |
5.1 外部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
5.1.1 外部资源的重要性 |
5.1.2 外部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5.1.3 外部资源的类型 |
5.2 外部资源供给的主体与方式 |
5.2.1 外部资源的供给主体 |
5.2.2 各级政府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3 知识服务中介机构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4 竞争对手的外部资源供给 |
5.3 外部资源的的内化机制 |
5.3.1 外部资源的内化位置 |
5.3.2 外部资源的内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服务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与概述 |
6.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概述 |
6.1.2 香港科技大学概述 |
6.1.3 大连理工大学概述 |
6.2 逐一案例描述 |
6.2.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2 香港科技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3 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服务 |
6.3 跨案例聚类分析 |
6.3.1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6.3.2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战略引领 |
6.3.3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流程操作 |
6.3.4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能力支撑 |
6.3.5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外部资源供给 |
6.4 案例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论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1978-2020年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情报学研究演化分析[J]. 陆泉,张涵,陈静. 情报科学, 2021(11)
- [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D]. 梅娇. 南昌大学, 2020(02)
- [4]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D]. 夏雅娴. 湘潭大学, 2020(02)
- [5]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D]. 杨清. 湘潭大学, 2020(07)
- [6]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D]. 徐海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7]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D]. 陈兴会. 郑州大学, 2020(02)
- [8]价值共创视域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研究 ——以PPG公司为例[D]. 孙斌.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9)
- [9]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D]. 张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D]. 张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