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心灵松绑(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沈叶,郭妙兰[1](2021)在《“一刀切式”落实,为何屡禁难绝》文中研究表明1遭遇"一刀切",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应对春节返乡,"一封了之";创建文明城市,"招牌统一";落实环保治理,"强制关停"……一些地方和部门总是对"一刀切"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当前各项政策措施、改革举措密集出台,"一刀切式"落实往往冠以"深入贯彻""严格落实"的名头,看上去很"实"很"严"很"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但本质是不能实事求是,在政策执行中过于粗放,试图用固化的标准取代本应因时因事因地而异的原则。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张小诗[2](2018)在《禅宗意境于住宅空间中陈设艺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民族自信的回归,大众不再偏爱西方文化,转而开始了对古老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认知,并且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以此掀起了一阵回归本源文化、回归传统生活空间的思潮。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领域,禅宗文化或者说禅意美学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最为广泛。设计师试图将禅意审美的思想内涵运用到空间设计中,希望给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回归本源的身心体验,创造出更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室内空间。在富有禅意的室内陈设艺术中追求自然、朴实简素的风气;追求亲和、原生的理念;追求室内与室外的自然过渡。达到人类所追求“纯粹本真”的情怀设计,为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设计实践的作用。在文章的层次结构方面,笔者将论述的内容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进行递进式论述,每章具体内容为:第1章是绪论部分,着重于对研究的背景、内容与意义做了大体论述;第2章为历史溯源研究,禅宗释义。论述禅与禅宗,探究其美学特征及其启示;第3章为四感观禅,为了营造赏心悦目的空间体验,从眼、耳、鼻、味等不同维度的体感变化进行整合梳理,打造适宜休养生息的空间;第4章为禅宗意境空间营造的元素分析,从色彩维度、家具匹配、植物造景、丝织布料及小品配饰等五个方面深入研究。第5章为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设计对禅与现代住宅陈设艺术的融合,笔者对当前室内陈设艺术行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出个人的观点。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现代住宅空间中,禅宗意境设计的精神内涵应该是“朴素、典雅、空灵”,要遵循的原理应该是“本色本真”,需要注意元素搭配恰到好处、精神物质和谐交流。要从生活中炼灵感,再将灵感融入贴近生活的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终达到恰到好处、自由无碍的效果,营造出妙不可言的禅宗意境氛围。
刘金英[3](2015)在《石天河诗歌意象论》文中研究表明石天河先生是一位人格高尚的诗人,他的诗歌无论是现代诗还是旧体诗,都写得纯熟精工,思想与艺术价值都很高。他的《徜徉》和《读曲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少年石匠》更是浪漫瑰丽。但这样一位优秀诗人的诗歌却很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或许是他的人格美名远超过了他的诗歌魅力,抑或是那个被压抑的时代、那场不太被人提起的“诗案”遮蔽了这些诗歌的璀璨光芒。石天河评论诗歌、创作诗歌素来注重意象。意象为中西方诗人所共同强调,是诗歌极为重要的表达手段。任何意象都离不开诗人生活的社会,离不开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理想追求,通过对诗人所选用的意象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其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石天河先生在他的诗歌意象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蕴含着他崎岖坎坷的生命历程和独特的精神品格,启发着我们对文学和生活的关系与规律的思索。本文通过石天河先生的诗歌及回忆材料和其他资料,全面把握他的人生经历,做到知人论世的同时,通过细读文本,深入细致地分析诗歌意象的独特之处,挖掘这些意象深层所隐藏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本论文分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将简单介绍石天河与他的诗歌创作,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本文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第一章分别以动荡时代与理想追求、坎坷人生与人格追求、诗学传承与社会批判探讨石天河诗歌意象的形成背景及价值构成;第二章分别从石天河诗歌的石、月、风等自然意象,坟墓、监牢人文意象和人物故事意象分析石天河诗歌常用的意象及审美意蕴;第三章从朴实平白的自然美、浑然天成的意境美、灵活多变的组合美三个部分对石天河诗歌作审美分析;结语部分论及石天河诗歌象征性意象的思辨色彩及其诗歌意象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李玉伟[4](2013)在《晚明居士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晚明居士群体是士大夫阶层中奉持佛法、研究经典的那部分人群。这篇文章主要以社会史角度,考察居士群体与晚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对居士群体活动的历史舞台——晚明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观照,旨在探讨晚明社会的特定环境与居士群体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对居士群体给予由里及外三个不同层次的观照。第一,从居士群体自身的角度,纵向地观察其人格特性、学佛因缘、入佛路径、人生志趣以及最终归宿,从中可以看出晚明动荡的政局,尤其是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和明清鼎革的历史变故,对居士个人前途和命运的影响。而对于居士群体内部,即居士与同道之间关系的考察,也有助于理解晚明士人结社之风的实质;第二,跳出对居士群体自身的考察,而以其为中心,观照它与其他社会群体,如佛门僧侣、普通民众、耶稣会士的交往关系,通过对其交往关系的细化研究,可以从微观角度考量居士群体之触角触碰晚明社会的程度,由此从宏观上把握居士群体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及其文化渗透力;第三,将眼光投向“晚明”以外的更广阔的时间范畴,通过对居士群体的两大类型给予考察,可以看出清代、民国居士佛教与晚明居士佛教之间的传承关系。本文主体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讨论晚明社会环境与居士群体的形成问题。明中叶以后,政治总体上处于下滑趋势。明朝虽主体上仍在君主专制政体下,但社会控制相对宽松,造就了晚明之人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他们秉持一种大文化观,浸淫于儒、佛、道三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风变异,个体意识觉醒,使阳明心学获得广泛传播。由于阳明学与禅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以,阳明学的流行意味着有更多儒士走上佛学道路。同时,随着“四大高僧”的出现,晚明僧侣人才勃兴,在僧侣周围,聚集众多学佛护教的在家居士。在这种背景下,晚明居士群体形成。第二章探讨晚明居士学佛因缘和入佛路径。学佛因缘包括家庭奉佛传统的熏陶,兄弟、亲友、老师的影响,这些属于个人成长因素。另有居士受到生活环境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而走上奉佛道路。至于居士的入佛路径,本文认为,有三种:其一,由心学而达佛学,如李贽、焦竑、管志道等人;其二,由道家长生术而入佛,如庄广还、朱白民等人;其三,由性命之学的探索而达佛学,如袁宏道、龚惟长、龚惟学等人。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是晚明居士群体的人格特性、人生志趣及最终归宿。从人格特性来看,晚明居士具有天性淳厚、淡于声利、清正节俭、谦恭好学、虔诚求道等品质;而居士积极从政,致力于讲学,弘护佛法等等,构成其人生志趣的不同取向;而由于居士身处晚明政治衰微和明清易代的特殊环境,受政治迫害、归隐求道、遁入空门、殉国留名、降清又复明构成其多元人生归宿。第四章关注的是居士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分为四个子目。其一,居士与僧侣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礼参学、皈依称弟子、受戒、外护、印可、临终助念等方面;其二,居士与同道的关系主要有同修论学、结社、临终助念等;其三,居士与普通民众的关系,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而在晚明讲求个人享乐和情欲解放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居士与民众当中一个特殊群体——妓女多有交往,形成晚明名士与名妓交往的文化现象;其四,晚明时期,基督教继唐、元两代之后,第三次传入中国,为了增进了解,扩大影响,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与明朝官员和知识分子广泛交游,其中不乏李贽、焦竑等佛教居士。居士与耶稣会士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有,居士获赠、阅读、讨论并阐述利玛窦的《交友论》,接受利玛窦传播的西方科学,帮助后者入京进贡,此外,双方还就哲学、宗教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第五章考察晚明居士群体的类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前贤和时贤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既着眼于居士的佛学旨趣,又兼顾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程度,在此双重标准的结合下,将晚明居士群体划分为“修身以立命”和追求“太上之至乐”两个类型。前者以袁了凡为代表,后者以袁宏道为典型。在晚明居士群体中,袁了凡和袁宏道佛学思想颇具特色。治明代思想史、文化史、佛教史、哲学史的学者给予二者较多关注。两相对比,袁了凡更多注重现世关怀层面;而袁宏道则更多着眼于生命终极问题。袁了凡基于改变命运、实现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提升,而在云谷法会的影响下形成的劝善思想,对明清以降社会慈善运动和道德重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袁宏道在云栖莲池影响下,最终以净土之稳实矫正狂禅之流弊,不但医治了当时佛教学者重悟废修的狂病,而且其净土思想亦为清代彭际清等居士继承和发展。晚明居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以己之力,有所担当”的居士佛教传统在民国杨文会等居士身上得到传承。
岳宁[5](2011)在《人文知识的教学论反思》文中认为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知识。以语文教学为例,人文知识往往以“工具论”与“泛人文论”两种理念表现在教学之中。基于“工具论”,教师经常将语文知识的教学定位于工具性的获知,将写作课的教学变成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文字训练课”。基于“泛人文论”,教师沿用社会学的分析,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这两者教学严重遮蔽了人文知识的独特性,使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质处于悬空的状态以及人文教育的目标无法落实。人文知识可以分为广义的人文知识和狭义的人文知识。广义的人文知识包括人文化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都具有人文性。而狭义的人文知识乃是发之于个人的感情、生之于个人体验,成之于个人审美视域的知识。从内容上说,人文知识是与人生意义与价值相关的知识;从知识主体上说,人文知识是个性的知识;从知识领域来说,人文知识是诗性的知识;依据人文知识的内在生成过程,人文知识具有时间性、隐喻性、生命性、审美性等特征。人文知识的教学就是要为彰显人的可能性,提供一个相遇的场域。人文知识的教学就是让师生彼此在历史情境中此在的相遇,这种相遇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倾注了教学主体的生命意识、情感的投入以及灵性的唤醒。人文知识教学的根本条件在于对“特殊性”的突出与强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学习的条件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丰富的个人经历、深入的个人体验以及不断的运用反思;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施教的条件有教师生活经验的丰富性、教学情境的独特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四个部分组成。人文知识的教学是一种唤醒式教育。既缘于对人文知识“不可教”这一信念的艰难守望,又根据人文知识的内在生成过程的机制。人文知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感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以及反思性学习三种方式进行。这三种方式既相互涉及又相互独立。感悟性学习是通过让学生“走进”文本的语体层,而获得的是对人文知识的审美感知;体验性学是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语象层,利用思维体验重构人文知识的意象图式;反思性学习则是让学生“走出”文本的语义层,获得自我意义的建构。教师则通过移情体验式教学、细节创造式教学以及审美鉴赏式教学进行施教引导。移情体验式教学是教师诱导学生自主进行情感的迁移以及情感体验的学习。细节创造式教学指的是,在人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师生运用描述性的语言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运用隐喻的思维方式对文本的细节知识进行想象性的创造。审美鉴赏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审美思维活动。
徐忠祥[6](2007)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疑是学之始,思之端。阅读教学中的质疑可谓历史悠久,许多大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质疑,并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然而今天学生质疑的现状仍令人堪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主动质疑者可谓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语文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质疑探究,培养质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是从建构主义理论、主体参与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和阅读图式理论等基础理论入手,探讨与质疑教学的关系,为质疑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质疑能力,具体分为三个层面: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厘清质疑能力与问题的水平层级的关系;通过“解疑”促进“质疑”。三是培养质疑能力的问题与讨论。这里基于两个不同的立足点:第一是教师与质疑。主要从教师对质疑的态度,教师的示范质疑,教师对学生质疑的要求展开。第二是文本与质疑。文章分别从基础性质疑和具体情境性质疑两个层次论述。
马德[7](2004)在《给心灵松绑(二则)》文中研究表明 给心灵松邦那个黄昏,我把考得一塌糊涂的数学试卷带回家。我站在灶火塘前,大气不敢出,等着父亲发落。屋子里灰蒙蒙的,有静静的尘土在浮动。父亲在炕上端详着试卷,半天没说一句话。末了,他有些随意地说,前面的几道题粗心了些,以后就好了。说完,把试卷一丢,又在炕上忙着补他的笸箩。这是我记忆中颇为清晰的场景。母亲在院子里专心地喂猪,鸡们踱着方步进了鸡窝,夕照沉静在邻居的东墙上。我原本以为会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这样在寂静中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马启俊[8](2000)在《《庄子》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指出《庄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早已得到世人的公认,但它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的潜在价值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的民俗学考察与研究,发掘《庄子》的民俗资料价值和民俗思想的理论意义,找到《庄子》哲学与民俗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站在现代化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庄子》,以期发现《庄子》对今天民俗和民俗学建设的启迪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辟《庄子》研究的新领域,发挥《庄子》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新作用。 本文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庄子》的民俗视野。搜罗《庄子》中涉及的先秦民俗事象并作简要分析。 第二部分:《庄子》的民俗观。分析《庄子》对现世民俗的批判和对理想民俗的构想,并评价其民俗观的得失。 第三部分:《庄子》的民俗内容与其哲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庄子》的民俗内容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现实基础之一,而其民俗内容又受其哲学观点的统摄,双方为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庄子》对当代民俗与民俗学建设的指导意义。《庄子》的民俗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代民俗心理的更加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还能促使民俗学工作者加强对先秦诸子着作民俗学价值的认识与研究。
姜滇[9](1983)在《瓦楞上的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山镇平原有平原的辽阔,山区有山区的峻伟,水乡有水乡的清秀,丘陵呢,自有丘陵的明净。一条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把江苏劈为南北两半。北面是平原,一直延伸到黄海边上。南面又分为东西两片。东侧是太湖水乡,西侧乃宁镇丘陵。这片丘陵,往西南纵深过去,恰与皖、浙接壤。丘陵的明净,在于有山有水。山不高,大都花草繁茂,山间林木,多为桑栗楝槐榆,一岁一枯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色泽。水呢,不阔,却是九溪十八弯,或逶迤于山麓,或折走于平地。春涨秋落,哺育着芸芸众生。丘陵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许多小镇,皆依山偎水而筑。天街镇,便是其中的一个。
二、给心灵松绑(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心灵松绑(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一刀切式”落实,为何屡禁难绝(论文提纲范文)
1遭遇“一刀切”,干部群众深恶痛绝 |
一般粗忽视实际,生搬硬套上级精神 |
一样重无论轻重,一样用力并排平推 |
一招鲜不管条件,简单粗暴一概而论 |
一起收罔顾差异,齐步前行统一期限 |
2热衷“一刀切”,不想改还是改不了 |
3治理“一刀切”,在“精”和“实”上下功夫 |
(2)禅宗意境于住宅空间中陈设艺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况 |
1.3.1 国内关于禅宗意境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2 国外关于禅境空间的设计研究 |
1.4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关键技术和理论依据 |
1.6 论文脉络及框架结构图示 |
第二章 禅宗的起源及其发展 |
2.1 禅、禅学与禅宗的概念与关系 |
2.2 禅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变 |
2.2.1 印度佛教传入初期 |
2.2.2 中国佛教逐渐形成 |
2.2.3 佛教分支中国禅宗 |
2.2.4 中国禅宗成为主流 |
2.2.5 大乘禅宗逐渐衰落 |
2.2.6 近代禅宗方兴未艾 |
2.3 禅学的东渡西传 |
2.3.1 禅的东方美学 |
2.3.2 禅的西方美学 |
2.4 禅与禅宗意境美的表达 |
2.4.1 空·间 |
2.4.2 空·气 |
2.4.3 空·白 |
2.4.4 空·寂 |
2.4.5 空·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禅宗意境于空间中的四根体悟 |
3.1 眼观空之相—“丹青禅机” |
3.1.1 禅意心画 |
3.2 耳听空之音—“空谷梵音” |
3.2.1 禅意瑟鸣 |
3.3 鼻嗅空之香—“以香觉心” |
3.3.1 禅意焚香 |
3.4 舌觉空之味—“茶禅一味” |
3.4.1 禅意品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禅宗意境于住宅空间的陈设元素研究 |
4.1 现代住宅陈设艺术综合论述 |
4.2 设计中的简素——色彩维度把控 |
4.2.1 颜色 |
4.2.2 光影 |
4.3 设计中的灵动——家具形神追求 |
4.3.1 形制 |
4.3.2 材料 |
4.4 设计中的空寂——盆栽瓶花造景 |
4.4.1 盆景 |
4.4.2 瓶花 |
4.5 设计中的慧眼——丝织布料搭配 |
4.5.1 布艺 |
4.5.2 丝织 |
4.6 设计中的空相——配饰小品设计 |
4.6.1 壁饰 |
4.6.2 摆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禅结论与展望 |
5.1 对现代室内禅意空间发展的一些看法 |
5.2 对室内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目录 |
致谢 |
作品集 |
(3)石天河诗歌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石天河诗歌意象的渊源及价值构成 |
2.1 第一节动荡时代与理想追求 |
2.1.1 知识分子罹难打造“鹅卵石” |
2.1.2 松绑后的“绳痕”与“爱的追思” |
2.2 第二节坎坷人生与人格追求 |
2.2.1 诗祸磨砺“少年石匠” |
2.2.2 孤高耿介的“孤鹤” |
2.3 第三节社会忧思与批判 |
2.3.1 人道主义“请你签名” |
2.3.2 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徜徉” |
第3章 石天河诗歌的意象世界及文化意蕴 |
3.1 第一节自然意象之泣 |
3.1.1 石意象:诗人精神与人格追求的写照 |
3.1.2 风意象:渺茫希望与悲惨命运的表征 |
3.1.3 月意象:逝去青春与理想的寄托 |
3.2 第二节人文意象之歌 |
3.2.1 坟墓意象:冤魂和恐怖的哀歌 |
3.2.2 监牢、绳意象:禁锢的悲慨 |
3.2.3 美人意象:美好和真理的人格化 |
3.2.4 鬼神意象:狰狞现实的投影 |
第4章 石天河诗歌意象的审美表现 |
4.1 第一节朴实纯真的意象自然美 |
4.1.1“隐于不隐,不隐而隐” |
4.1.2 淳朴浓郁的生活气息 |
4.1.3 朴素清冷的自然色调 |
4.2 第二节灵活多变的意象组合的美 |
4.2.1 晕染式组合的圆融层次感 |
4.2.2 写意式组合的灵动跳跃感 |
4.2.3 工笔式组合的冲击震撼感 |
4.3 第三节浑然天成的意象意境美 |
4.3.1 情景交融之画面美 |
4.3.2 虚实相生之想象美 |
4.3.3 动静结合之流转美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晚明居士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论文题目释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论文题目释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晚明社会研究 |
二、明代佛教和晚明佛教研究 |
三、居士佛教研究 |
四、晚明居士群体及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旨趣与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旨趣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社会环境与居士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社会政治背景 |
一、明中叶以后政治的大体走势 |
二、专制政治的松动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世风变异 |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
二、世风变异:新的社会风尚在形成 |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晚明居士佛教兴起 |
第四节 明代佛教政策:以明代帝王与佛教的关系为视角 |
一、明代初期佛教政策 |
二、明代中期帝王与佛教 |
第五节 晚明佛教之勃兴与居士群体之形成 |
一、晚明帝王与佛教 |
二、晚明僧侣佛教之兴盛 |
三、晚明居士群体之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居士群体的学佛因缘和入佛路径 |
第一节 个人成长环境 |
一、家族奉佛传统 |
二、兄弟、亲友影响 |
三、老师的影响 |
四、自悟修道 |
第二节 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
一、生活环境影响:就近拜访名山寺院 |
二、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晚明居士的入佛路径 |
一、由心学而达佛学 |
二、由道家长生术而入佛 |
三、由性命之学的探索而达佛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居士群体的人格特性、人生志趣及归宿 |
第一节 晚明居士的人格特性 |
一、天性淳厚 |
二、淡于声利 |
三、清正节俭 |
四、谦恭好学 |
五、虔诚求道 |
六、温良洒落 |
第二节 晚明居士的人生志趣 |
一、居士与政治 |
二、致力于讲学 |
三、学佛护教行为 |
第三节 晚明居士的人生归宿 |
一、受政治迫害 |
二、归隐求道 |
三、遁入空门 |
四、殉国留名 |
五、降清又复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居士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 |
第一节 居士与僧侣的关系 |
一、师礼参学 |
二、皈依称弟子 |
三、受戒 |
四、外护 |
五、印可 |
六、临终助念 |
第二节 居士与同道的关系 |
第三节 居士与普通民众的关系 |
第四节 晚明居士与耶稣会士的关系:以居士和利玛窦的交往为中心 |
一、与利玛窦交往的居士 |
二、居士与利玛窦交往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居士群体的类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修心以立命:以袁了凡劝善思想与功过格实践为视角的考察 |
一、劝善思想的缘起:基于个人改变命运、获得现世利益的需要 |
二、袁了凡劝善理论和实践 |
三、袁了凡劝善思想的影响:以社会各阶层对袁了凡功过格的回应为视角 |
第二节 “太上之至乐”:以袁宏道由禅入净的生命求索为中心 |
一、“生胡然而至,死胡然而归”:袁宏道的“生命问题”——兼论由谈玄论易和老庄而达佛学的路径 |
二、“狂禅”:李贽禅学的影响 |
三、由禅入净:云栖莲池的影响 |
四、袁宏道其人其学于后世的影响:以后人的评价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晚明居士学佛护教表 |
附录二 晚明居士行迹总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与致谢 |
(5)人文知识的教学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现实背景 |
(二) 基于人文知识理论的探讨 |
二、研究问题的梳理 |
三、研究视角和思路 |
四、本文的结构 |
第一部分 人文知识的理解 |
一、人文知识的含义 |
(一) 历史语境中的人文知识 |
(二) 现代语境中的人文知识 |
(三) 人文知识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人文化 |
二、人文知识的特性 |
(一) 时间性 |
(二) 隐喻性 |
(三) 生命性 |
(四) 审美性 |
三、人文知识的生成过程 |
(一) 多方面的感受 |
(二) 多形式的体验 |
(三) 螺旋式的反思 |
第二部分:人文知识的教学要求 |
一、生命意识 |
(一) 点亮心灵 |
(二) 心灵转向 |
(三) 心灵净化 |
二、情感投入 |
(一) 情绪唤醒 |
(二) 情感迁移 |
(三) 情趣培养 |
三、灵性唤醒 |
(一) 感受力 |
(二) 想象力 |
(三) 鉴赏力 |
第三部分:人文知识教与学的条件 |
一、人文知识的学习条件 |
(一) 明确的自我意识 |
(二) 丰富的个人经历 |
(三) 深入的个人体验 |
(四) 不断的运用反思 |
二、人文知识施教的条件 |
(一) 教师个人经验的独特性 |
(二) 教学情境的独特性 |
(三)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
(四) 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
第四部分:人文知识教与学的方式 |
一、人文知识的学习方式 |
(一) 感悟性学习 |
(二) 体验性学习 |
(三) 反思性学习 |
二、人文知识教学的方式 |
(一) 移情体验式教学 |
(二) 细节创造式教学 |
(三) 审美鉴赏式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质疑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质疑能力培养现状 |
第一节 与质疑能力相关的概念 |
第二节 质疑能力培养现状 |
第三节 质疑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 |
第三章 质疑能力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质疑与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质疑与主体参与理论 |
第三节 质疑与终身学习理论 |
第四节 质疑与阅读图式理论 |
第四章 质疑能力培养实践及思考 |
第一节 质疑与课堂氛围 |
第二节 质疑能力与问题分类 |
第三节 质疑能力与解疑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第一节 教师与质疑 |
1、教师对质疑的态度 |
2、教师的示范质疑 |
3、教师对质疑的要求 |
第二节 文本与质疑 |
1、基础性质疑 |
2、具体情境性质疑 |
结语 |
注释 |
附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8)《庄子》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论 |
一、 《庄子》的民俗视野 |
1、 经济的民俗 |
2、 社会的民俗 |
3、 信仰的民俗 |
4、 游艺的民俗 |
二、 《庄子》的民俗观 |
1、 《庄子》对现世民俗的批判 |
2、 《庄子》对理想民俗世界的构想 |
3、 《庄子》民俗观之得失 |
三、 《庄子》的民俗内容与其哲学体系之关系 |
1、 《庄子》中的民俗事象对其哲学观点形成和表达的重要影响 |
2、 《庄子》哲学观点对民俗事象的观照与吸纳 |
四、 《庄子》对当代民俗与民俗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
1、 《庄子》对当代民俗建设的意义 |
2、 《庄子》对当代民俗学建设的意义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给心灵松绑(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刀切式”落实,为何屡禁难绝[J]. 沈叶,郭妙兰. 中国纪检监察, 2021(08)
- [2]禅宗意境于住宅空间中陈设艺术的研究[D]. 张小诗.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
- [3]石天河诗歌意象论[D]. 刘金英. 华侨大学, 2015(03)
- [4]晚明居士群体研究[D]. 李玉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5]人文知识的教学论反思[D]. 岳宁.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6]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D]. 徐忠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5)
- [7]给心灵松绑(二则)[J]. 马德.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4(01)
- [8]《庄子》的民俗学研究[D]. 马启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00(01)
- [9]瓦楞上的草[J]. 姜滇. 当代, 1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