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发沸石与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

斜发沸石与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

一、斜发沸石对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木村[1](2019)在《沸石法苦卤提取氯化钾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对氯化钾的需求逐年升高,然而我国陆地钾矿石资源相对稀缺,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海水中溶存着丰富的钾资源,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钾矿石资源短缺问题。我国传统的苦卤提钾方法主要为兑卤蒸发法生产氯化钾,但是由于近年来能源紧张,该方法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的缺点日益突出,因此急需开发高效节能的苦卤提钾新工艺。本文以改性斜发沸石为离子交换剂,以氯化钠溶液为洗脱剂,进行了沸石法苦卤提取氯化钾工艺探究,以期为实现苦卤高效节能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研究主要包括苦卤钾富钾和富钾卤水的蒸发分离两部分内容。苦卤钾富集工艺研究中,首先通过单柱吸附实验,确定了吸附进料流速为200 m L/min时吸附效果最好,沸石的有效交换容量为27.01 mg/g。单柱洗脱实验,以所得富钾卤水的平均浓度以及体积作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洗脱剂进料温度、洗脱剂浓度以及洗脱剂进料流速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90?C下以80 m L/min进料流速通入浓度为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洗脱效果最好,可得氯化钾浓度为27.13 g/L的富钾卤水。采用9 m的床层高度,进行两种不同的优化工艺探究,结果表明以叠加吸附低段溶液的方式进行吸附,沸石的有效交换量为23.76 mg/g,并重复利用高段溶液、中段溶液、低段吸后溶液进行洗脱操作,可提高富钾卤水体积及平均浓度,可制得氯化钾平均浓度达34.58 g/L的富钾卤水,较未改进工艺氯化钾的平均浓度可提升11.05%。进行了模拟移动床苦卤提钾工艺探究,实验结果显示,模拟移动床可保证吸附率维持在95%以上,但是模拟移动床洗脱实验只能得到平均浓度为11 g/L的洗脱液。故最终采用模拟移动床叠加吸附—固定床洗脱耦合工艺,每周期既可保证对苦卤的吸附率维持在95%以上,亦可制得氯化钾浓度为35.39 g/L的富钾卤水,较苦卤浓度浓缩2.72倍。进行了富钾卤水蒸发分离工艺研究,以Na+、K+//Cl-—H2O三元体系相图作为指导,确定氯化钠的蒸发终止温度、氯化钾冷却结晶温度以及进行整个蒸发流程的物料衡算。实验结果表明,蒸发终止温度为111.5?C时,得到的粗盐经洗涤可得纯度为99.26%的优级工业盐。控制冷却结晶温度为20?C,可制得纯度为94.54%的优级工业氯化钾。

李丹[2](2019)在《沸石法苦卤钾富集及硝酸钠钾分离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工业及农业市场对KNO3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目前国内KNO3生产工艺主要采用NH4NO3和KCl复分解法,所得产品中含大量NH4Cl,且纯度低、粒度差,不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开发低能耗,高效率的KNO3生产新工艺。本文基于沸石离子交换技术,提出了一种以改型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以Na NO3为洗脱剂的苦卤钾富集及富钾卤水中Na NO3与KNO3节能分离新工艺。该工艺对洗脱液中钾离子分段回收,循环利用,并将硝酸钠产品作为洗脱剂回用至钾富集过程,具有高效、低能耗的优势,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应用研究意义。本论文首先研究了钾富集过程,包括K+吸附及Na NO3洗脱两个阶段,其中洗脱阶段是得到富含KNO3卤水的关键过程,因此,考察了洗脱剂浓度、洗脱温度对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6wt%的硝酸钠溶液作为洗脱剂、90°C的洗脱温度的条件下,沸石有效交换容量为24.17 mg(K+)/g(沸石)。开发了叠加吸附、分段洗脱并回收洗脱液循环利用的新技术,使富钾卤水的交换率和沸石有效交换能力分别提升7.5%和2%。之后根据Na+、K+//NO3--H2O相图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硝酸钠和硝酸钾溶液。考察了不同蒸发终点温度及沉降温度对硝酸钠纯度的影响,确定蒸发终止温度为126°C,保温沉降温度为80°C,冷却结晶温度为5°C,得到的Na NO3粗盐纯度为98.77%,可直接作为洗脱剂回用至钾富集过程。又利用硝酸钾母液洗涤KNO3粗盐,使KNO3纯度提高到99%。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Na NO3溶解与KNO3冷却结晶耦合的方案,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热流模拟,实现了温度收敛,该方法有效利用了Na NO3溶解吸热和KNO3结晶过程放热之间的热量交换,降低了过程能耗。最后利用FBRM及PVM对混合体系中KNO3冷却结晶过程进行实时在线分析研究,运用矩阵转化实现了弦长分布(CLD)与粒度密度分布(PSD)之间的转换,进而根据粒度衡算公式以及矩量法建立了KNO3结晶动力学方程,表明了KNO3晶体生长符合L定律。并探究了搅拌速率、冷却速率及终点温度对晶体粒度、纯度及产率的影响,为动态控制KNO3结晶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雷治武[3](2018)在《机械化学活化改性富羟基类矿物吸附与分离钾离子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钾盐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绝大部分可溶性钾盐资源分布在气候环境恶劣,交通运输不发达的西北和西南的盐湖中,而对钾肥需求量极大的中东部农业发达地区的天然钾盐资源却极其紧缺,但是在一些工农业副产品废液、碱金属矿山的尾矿废水以及海水中却含有丰富的钾盐资源亟需回收利用,因此,研究从含钾溶液中回收钾的技术对缓解钾盐的紧缺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机械力化学法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机械力作用强度来控制反应程度的方法,且具有绿色高效的优点,另一方面,羟基是矿物表面活性极强的官能团。因此,本课题以机械力化学法为基础研究手段,利用富羟基类矿物高岭土、镁铝水滑石、蛇纹石和三水铝石对钾吸附与分离的特征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制备了新型的钾吸附材料,并成功实现了钾铯和钾钠间的相互分离,为回收利用碱金属资源提供了新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基于机械力化学手段,首先研究了磷酸与高岭土机械球磨后的反应特征。磷酸中的部分自由氢通过与高岭土结构中的表面羟基以分子水的形式结合,使得磷酸分子以Si-O-Al-P的形式固定在非晶相的高岭土载体表面上,磷酸分子上未反应的自由氢可以与溶液中钾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在低浓度含钾溶液中固定钾的目的。磷酸改性的高岭土(KP)在低浓度条件下对钾离子的吸附容量高达6 mg/g左右,并且对钾离子存在选择性。这种新型吸附材料为回收海水以及尾矿废水中的钾资源提供了新选择。然后,基于KP材料对钾离子的吸附特征,分别开展了镁铝水滑石前驱体(Mg-Al LDH)及活化蛇纹石对KP材料吸附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Al LDH对KP材料吸附钾离子具有协同吸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Mg-Al LDH吸附阴离子交换出来的OH-能够消耗KP材料吸附钾离子交换出来的H+,促进了钾离子吸附反应的持续进行,从而显着提升KP材料的吸附性能,钾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高达28.47 mg/g。而活化蛇纹石(MAS)对KP材料吸附钾离子具有促进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蛇纹石在机械活化作用下结构中的羟基不断溶出消耗KP吸附钾过程中产生的H+,促进吸附反应的进行,钾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高达32.46 mg/g。研究同时表明,新型吸附材料对不同类型的钾盐均有效,碳酸盐的吸附效果尤其理想。此外,改性材料在酸性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吸附性能。二者的区别在于,Mg-Al LDH能够同时吸附阴离子,当溶液环境中存在氨氮等可利用的阴离子时,可以制备复合肥料,而活化蛇纹石的促进吸附则不会带入阴离子,可以避免土壤酸化,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基于碱金属元素在机械化学反应中具有很大的反应差异性特征,开展了钾铯和钾钠的分离研究。活化蛇纹石与钾、铯离子之间的反应特性差异表明: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活化后的蛇纹石作为载体晶核,表面的Mg活性位点能够与溶液中的铯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反应形成鸟粪石(MgCsPO4·6H2O)晶体结构而迅速沉淀,而钾离子仍然保留在水溶液中。钾铯离子这种反应特性的差异是常规化学反应不具有的。此工艺对于铯尾矿废水中钾的回收利用以及放射性137Cs的固定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活化三水铝石与钾、钠离子之间的反应特性差异表明:活化后的三水铝石可以在低温水热的环境下与钾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钾明矾石(KAl3(SO4)2(OH)6),而离子半径相对小的钠离子在此环境下则不会参与反应。该工艺可以高效的实现钾钠分离,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夏峥[4](2018)在《固相法由钾长石制备W分子筛及其钾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长石矿(KAlSi3O8)作为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矿产之一,广泛分布于四川、安徽、山东、山西、新疆等地,至今已探明的钾长石矿源达62个,其储量合计约为80亿吨,而钾长石价格低廉,目前市场售价每吨不足100元,如用其作基本原料实现高值化利用,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天然钾长石理论上含有K20约为16.9%,Si02约为64.7%,A12O3约为18.4%。但钾长石的结构十分稳定,如何有效地利用其中所含的钾、硅、铝资源,使钾长石具有可观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考虑到钾长石中钾、硅、铝组成与W分子筛组成及物质的量比率Si/Al=1.5~2.4、K/Al=1非常接近,因此探索出一条以钾长石为原料,清洁高效地制备W分子筛的工艺,既能实现将钾长石中的钾、硅、铝资源有效、整体地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分子筛产品,又可避免传统工艺中钾资源单一提取后制造大量废液、废渣和硅、铝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福建沙县钾长石矿为原料,探索出一条清洁、高效地制备纯度高、钾离子交换性能良好的W分子筛的新工艺,实现钾长石矿中的钾、硅、铝资源有效整体地转化,为钾长石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对于弥补我国钾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首先,本文分别将KOH和K2CO3与钥长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碱熔焙烧对钾长石进行活化,详细考察了碱的种类、碱与钾长石的质量比、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钾长石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钾长石的结构均被有效破坏,为矿物中的钾、硅、铝资源有效整体地转化奠定基础。结合活化后钾长石固相法制备W分子筛的表征结果,确定钾长石的最佳活化条件为:K2CO3与钾长石的质量比为1.6,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 h。接着,在上述活化钾长石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将钾长石、K2CO3、Si02和Al(OH)3混合经碱熔焙烧后固相法合成制备W分子筛的研究。详细考察了A12O3/K20、SiO2/K2O、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W分子筛合成的影响,结合与模拟海水中钾离子交换能力的测定结果,确定了固相法合成的最佳条件。制备W分子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钾长石、K2CO3、Si02和Al(OH)3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后,调整体系物料组成为Al2O3/K2O=0.36,SiO2/K20=1.61,在800℃下焙烧2 h,熟料冷却后球磨0.5 h,球磨后添加碱的量为总碱量的40%,于160℃下晶化 48h。为了进一步提高W分子筛对模拟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量,论文第三章分别采用酸、碱对W分子筛进行简单的刻蚀处理,考察了酸碱浓度、刻蚀时间和温度对W分子筛与模拟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使用浓度为0.2 mol.L-1的NaOH溶液在温度为70℃下刻蚀4 h时,刻蚀后W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未见破坏,K+交换容量为79.61 mg.g-1分子筛,与原W分子筛相比提高了 36.3%,极大提高了其与模拟海水中K+的交换量。

姚颖,张雨山,马来波,张慧峰,王颖[5](2015)在《不同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行为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ZSM-5、Na Y、USY、13X、SAPO4-34、丝光沸石(mordenite)、4A、β分子筛及斜发沸石(clinoptilolite)对钾离子的交换能力。测定了25℃下Na Y等4种分子筛对0.1 mol/L氯化钾溶液的离子交换等温线,利用langmuir模型对等温线进行拟合,得出了不同分子筛对钾离子的饱和交换量。采用Na Y等4种分子筛进行了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斜发沸石对钾离子选择性最高,对海水中钾离子交换量最大。饱和交换量均较高的13X、Na Y分子筛在交换海水中钾离子的同时,也交换了大量钙离子和镁离子,对钾离子的选择性较差。

姚颖[6](2014)在《分子筛的钾离子交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需施用钾肥1000多万吨(折KCl)。然而我国却是一个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陆地可供开采的钾矿仅占世界钾矿的2.2%。钾资源关系到我国农业安全,因此,研究者不断研究海水提钾的方法开辟钾肥来源。研究至今,分子筛离子交换法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海水提钾方法,而分子筛交换量是提钾技术研究的关键。本文利用XRD、TEM、N2吸附测试曲线表征了ZSM-5,NaY,USY,13X,SAPO4-34、β、丝光沸石、4A及斜发沸石9种分子筛的结构,并分析了交换钾离子前后NaY沸石、斜发沸石的晶胞参数变化,采用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一价阳离子在分子筛结构中的位置,研究了分子筛钾离子饱和交换量、对海水中钾离子的选择性交换行为,总结得到了适宜交换钾离子的分子筛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仅有氯化钾的溶液体系,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量总体呈现出硅铝比越高,交换量越小的趋势,13X、NaY和4A分子筛具有较高的交换量。SAPO-34属磷铝系分子筛,钾离子交换性能也较小。钾离子饱和交换量以NaY>13X>4A>斜发沸石的顺序变化,然而交换选择性以斜发沸石>4A>13X>NaY的顺序变化,说明虽然斜发沸石饱和交换量相比其他三种沸石较低,但对钾离子的选择性最高。在海水体系,海水以2mL/min的流速与分子筛接触,经过120min,斜发沸石对钾离子交换量为0.15×10-3mol/g,远大于对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交换,表现出对钾离子的特定选择性。13X、NaY和4A分子筛没有表现出对钾离子具有选择性。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得到,FAU构型的分子筛,阳离子主要分布于FAU大笼内,靠近两个与铝原子相连接的氧原子。LTA构型的分子筛,每个八元环有一个钠离子,偏离中心与3个骨架氧原子接近。HEU构型的分子筛,阳离子接近八元环,处于连接铝原子的三个氧原子的平面内。阳离子均在等效位置来回运动。NaY及斜发沸石交换钾离子后,晶胞结构均发生变化,晶胞参数有所变小。较适宜交换钾离子的分子筛结构为具有较低的硅铝比,为24,具有最大孔直径为0.60nm左右。其中低硅铝比的MFI构型分子筛,HEU构型分子筛,BEA构型分子筛,均较适用于钾离子的交换。

杨磊[7](2010)在《改型斜发沸石与钙、镁离子水溶液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改型天然斜发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的沸石法海水提钾新技术已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但在该过程中存在着Na+、K+、Mg2+、Ca2+、NH4+等离子交换平衡过程。为了查明这些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平衡关系,本文进行了改型斜发沸石的Ca2+-K+、Mg2+-K+、Ca2+-Na+、Mg2+-Na+、Ca2+-NH4+、Mg2+-NH4+二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和K+-Ca2+-Mg2+、Na+-Ca2+-Mg2+、NH4+-Ca2+-Mg2+水溶液体系中的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以期为开发海水中钾元素及其他有用元素的提取新工艺提供基础数据。分别测定出0℃、25℃、50℃、75℃下Ca2+-K+、Mg2+-K+、Ca2+-Na+、Mg2+-Na+、Ca2+-NH4+、Mg2+-NH4+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绘制了上述四个温度下各离子交换等温线和Kielland图,并计算了离子交换过程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Ca2+-K+、Mg2+-K+、Ca2+-Na+、Mg2+-Na+、Ca2+-NH4+、Mg2+-NH4+离子交换均为不完全交换,最大交换度小于1。温度升高钙、镁离子交换性能增强,低温有利于斜发沸石对钾、钠、铵的选择。分别测定出0℃、25℃、50℃、75℃下K+-Ca2+-Mg2+、Na+-Ca2+-Mg2+和NH4+-Ca2+-Mg2+三元水溶液体系与改型斜发沸石离子交换数据,绘制了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等温面,并计算出沸石对溶液体系中离子交换分离因数。结果表明:在K+-Ca2+-Mg2+溶液体系中,钾离子的分离因数在100以上,钙离子的分离因数在0.05到0.81之间,镁离子的分离因数在0.5以下,在相同温度下斜发沸石离子交换顺序为K+>Ca2+>Mg2+,温度升高,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增强,而低温则有利于沸石对钾离子的选择;在Na+-Ca2+-Mg2+溶液体系中,钠离子的分离因数在10以上,钙离子的分离因数在0.4~10之间,镁离子的分离因数小于0.4,斜发沸石离子交换顺序为Na+>Ca2+>Mg2+,且温度升高,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增强,而低温则有利于沸石对钠离子的选择;在NH4+-Ca2+-Mg2+溶液体系中,铵离子的分离因数在15以上,钙离子的分离因数在0.2~1.5之间,镁离子的分离因数小于0.2。斜发沸石离子交换顺序为NH4+>Ca2+>Mg2+,且温度升高,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增强,铵离子的选择性有所降低。

杨永春[8](2008)在《改性沸石的多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沸石离子交换法从海水中提取钾盐是开发利用海洋钾资源的新技术,在该技术的离子交换工艺中存在着Na+、K+、Ca2+、NH4+等多元离子交换,查明这些离子间的平衡关系,对于指导新型高效交换剂的制备和离子交换工艺及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进行了斜发沸石的K+-Na+-NH4+和K+-Na+-Ca2+三元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以期为海水提钾技术的深化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了钠型沸石Na+-Ca2+离子交换平衡。分别测定出25℃、50℃和75℃时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绘制了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和Kielland图,并计算了离子交换过程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Na+-Ca2+离子交换是不完全交换,高温时Ca2+的交换能力增强,低温有利于斜发沸石对Na+的选择。研究了K+-Na+-NH4+和K+-Na+-Ca2+三元溶液体系与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平衡。分别测定出以上两个体系在0℃、25℃、50℃和75℃时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绘制了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并计算出沸石对体系中离子的分离因数。结果表明,在K+-Na+-NH4+溶液体系中, K+的分离因数在3以上,NH4+的分离因数在1-3之间,Na+的分离因数小于1,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选择顺序是K+>NH4+>Na+,且低温有利于K+的交换,高温时NH4+的交换能力增强;在K+-Na+-Ca2+溶液体系中,K+的分离因数大于8,Na+的分离因数在1左右,Ca2+分离因数小于1,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选择顺序是K+>Na+>Ca2+,其中Ca2+对沸石对K+的交换选择性影响不大,且低温有利于沸石对K+的交换。

赵亮[9](2008)在《合成钾离子吸附剂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合成分子筛稳定性,包括对酸碱的耐受性以及对热的耐受性。测定了离子交换柱条件下分子筛粒度以及海水流速对于钾离子吸附量的影响。考察了分子筛对于海水中K+离子的交换性能,以及吸附洗脱性能。分子筛对于海水中K+离子的吸附率高达80%,洗脱峰值109g/L,洗脱率92.3%。另外考察了钙镁两种离子对于分子筛吸附洗脱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合成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其中,热力学部分包括:测定了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全交换容量以及对海水钾离子的饱和吸附量;用静态法完成了不同温度下分子筛对于钾离子的平衡交换等温线;并由此入手绘制了kielland图,回归出Langmuir模型;依据热力学平衡原理,导出了粒状分子筛(NH4+)Na+-K+离子交换过程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计算出该过程的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分子筛(NH4+)Na+-K+离子交换过程的自发性,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钾离子的吸附。动力学部分包括:同时用中断接触法以及浅床技术两种方法验证了分子筛对于钾离子的交换控制机理为液膜扩散控制;用浅床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浓度、溶液流速下的钠钾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出离子交换的总传质系数。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流速的的增加而增加,而浓度变化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并不大。

闫会征[10](2008)在《新型钾离子筛法海水提取硫酸钾新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研究了新型钾离子筛K+—NH4+离子交换平衡,测定出0℃、25℃、50℃和75℃时新型钾离子筛的K+-NH4+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绘制出相应的离子交换等温线。结果表明:新型离子筛对钾离子的选择性高于对铵离子;随着温度升高,离子筛对NH4+的选择性增加;50℃时新型钾离子筛的离子交换性能最好。其次,在前人对海水提钾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研究了新型合成离子筛法海水提取硫酸钾的新工艺,主要包括钾从海水中高效富集和硫酸钾从富钾液中节能分离等,以其为实现海水提取硫酸钾生产工业化提供新的工艺方法。钾富集主要包括海水中K+吸附和洗脱和离子筛再生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在洗脱阶段,洗脱剂中(NH4)2SO4浓度和洗脱温度越高,离子筛的洗脱效果越好;但采用过高或过低流速操作,都不利于洗脱效果,适宜的洗脱剂流速为80ml/min;在再生阶段,再生液的温度越高、流量越小,离子筛的再生效果越好。采用多种方法对富钾液进行分离。当用直接冷却法分离富钾液时钾离子沉淀率仅为15.90%;当向富钾液中分别加入甲醇、异丙醇及氨作为析晶剂时,所得结晶中K2SO4含量均在80%以下;采用氯化钾转化法可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氯化钾加入量、水加入量、结晶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得到的K2SO4产品纯度达99.25%。

二、斜发沸石对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斜发沸石对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沸石法苦卤提取氯化钾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海水提钾技术现状
        1.2.1 化学沉淀法
        1.2.2 溶剂萃取法
        1.2.3 膜分离法
        1.2.4 离子交换法
        1.2.5 电化学方法
    1.3 氯化钾生产方法概述
        1.3.1 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
        1.3.2 反浮选—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
        1.3.3 兑卤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
        1.3.4 沸石法海水提取氯化钾
    1.4 离子交换设备简述
        1.4.1 固定床离子交换设备
        1.4.2 移动床离子交换设备
        1.4.3 模拟移动床离子交换设备
        1.4.4 模拟移动床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装置
        2.2.1 沸石柱示意图
        2.2.2 富集实验设备图
        2.2.3 蒸发实验装置
        2.2.4 冷却结晶实验装置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离子分析方法
        2.3.2 实验数据计算方法
    2.4 实验内容与方法
        2.4.1 沸石法苦卤钾富集工艺研究
        2.4.2 富钾卤水蒸发分离研究
第三章 沸石法苦卤钾富集工艺研究
    3.1 单柱实验
        3.1.1 单柱吸附实验
        3.1.2 单柱洗脱实验
        3.1.3 共存离子影响
    3.2 固定床实验
        3.2.1 床层高度实验
        3.2.2 苦卤钾富集优化工艺
        3.2.3 叠加体积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3.3 模拟移动床实验
        3.3.1 模拟移动床吸附
        3.3.2 模拟移动床洗脱
    3.4 模拟移动床叠加吸附—固定床洗脱耦合实验
        3.4.1 模拟移动床叠加吸附
        3.4.2 固定床洗脱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钾卤水蒸发分离钠钾工艺研究
    4.1 富钾卤水蒸发结晶理论分析
    4.2 蒸发结晶实验研究
        4.2.1 蒸发终止温度的确定
        4.2.2 粗盐洗涤提纯
        4.2.3 冷却结晶制取氯化钾
    4.3 蒸发分离流程总循环
        4.3.1 蒸发分离总流程图
        4.3.2 物料平衡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沸石法苦卤钾富集及硝酸钠钾分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钾富集方法
        1.1.1 化学沉淀法
        1.1.2 膜分离法
        1.1.3 溶剂萃取法
        1.1.4 离子交换法
    1.2 现有硝酸钾生产工艺概述
        1.2.1 智利SQM硝钠转换法
        1.2.2 硝酸-氯化钾溶剂萃取法
        1.2.3 硝酸铵-氯化钾复分解法
        1.2.4 硝酸铵-氯化钾离子交换法
        1.2.5 沸石法海水提取硝酸钾技术
    1.3 结晶动力学理论研究
        1.3.1 结晶过程
        1.3.2 动力学研究基础及方法
        1.3.3 硝酸钾结晶生长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4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
        1.4.1 FBRM工作原理
        1.4.2 晶粒分布与弦长密度转换模型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钾富集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钾富集实验装置及方法
        2.3.1 钾富集实验装置
        2.3.2 实验方法
        2.3.3 分析方法
        2.3.4 表征方法
    2.4 沸石预处理
        2.4.1 沸石柱改型
        2.4.2 沸石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卤水实验
        2.5.2 苦卤实验
        2.5.3 不同原料对富集过程的影响
        2.5.4 苦卤钾富集优化工艺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钾卤水中钠钾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蒸发温度的确定
        3.3.2 保温沉降温度的确定
        3.3.3 冷却结晶温度的确定
        3.3.4 粗硝酸钾的洗涤提纯
        3.3.5 固体表征
        3.3.6 蒸发分离流程总循环
        3.3.7 热回收利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硝酸钾结晶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装置及流程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LD与 PSD转换模拟
        4.3.2 硝酸钾结晶动力学模型
        4.3.3 硝酸钾冷却结晶动力学影响因素分析
        4.3.4 不同条件对晶体粒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3)机械化学活化改性富羟基类矿物吸附与分离钾离子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钾资源概况
        1.2.1 钾资源简介
        1.2.2 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现状
        1.2.3 可开发利用的可溶性钾资源
        1.2.4 可溶性钾盐回收研究现状
        1.2.5 钾的应用
    1.3 碱金属分离研究现状
        1.3.1 钾钠分离研究现状
        1.3.2 钾铯分离研究现状
    1.4 富羟基类矿物简介及研究现状
        1.4.1 高岭石
        1.4.2 蛇纹石
        1.4.3 三水铝石
    1.5 机械化学研究进展
        1.5.1 机械力化学的概念及发展
        1.5.2 机械力化学效应
        1.5.3 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影响因素
        1.5.4 机械力化学的作用机理
        1.5.5 机械力化学在富羟基矿物的应用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高岭土
        2.1.2 蛇纹石
        2.1.3 三水铝石
    2.2 试验装置
    2.3 测试仪器
    2.4 检测方法
        2.4.1 钾、钠的测定
        2.4.2 铷、铯的测定
        2.4.3 硝酸根的测定
第三章 机械化学法磷酸改性高岭土制备钾吸附材料的研究
    3.1 引言
    3.2 矿物材料载体基质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
        3.2.1 单体氧化物的改性效果研究
        3.2.2 铝硅酸盐矿物的改性效果研究
    3.3 无机酸改性剂对高岭土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
    3.4 球磨转速对磷酸改性高岭土KP改性效果的评价及机理探讨
        3.4.1 球磨转速条件的改性表征
        3.4.2 SEM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分析
        3.4.3 扫描电镜面扫分析
        3.4.4 XRD物相表征分析
        3.4.5 FT-IR红外表征
        3.4.6 粒度分析
        3.4.7 KP样品结合程度分析
        3.4.8 吸附效果评价
    3.5 磷酸用量对改性效果的机理分析
        3.5.1 不同磷酸用量改性的pH表征
        3.5.2 红外光谱表征
        3.5.3 SEM面扫分布表征
        3.5.4 磷酸用量改性的效果评价
    3.6 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评价
    3.7 机理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Mg-Al水滑石前驱体对磷酸改性高岭土吸附钾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KP/Mg-Al LDH对钾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
        4.2.1 吸附剂用量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2 不同钾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3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4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5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6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 机理分析
        4.3.1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2 吸附等温线研究
        4.3.3 吸附热力学研究
        4.3.4 SEM-EDX分析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活化蛇纹石对磷酸改性高岭土吸附钾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KP/MAS对钾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
        5.2.1 球磨转速的影响
        5.2.2 用量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5.2.3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5.2.4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5.2.5 不同钾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5.3 吸附机理研究
        5.3.1 吸附动力学研究
        5.3.2 吸附等温线
        5.3.3 吸附热力学参数
    5.4 KP/MAS对一价阳离子的吸附效果研究
    5.5 KP/MAS产品吸附后的缓释特性研究
    5.6 小结
第六章 机械力活化蛇纹石分离钾铯的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钾铯分离的影响因素
        6.2.1 球磨转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2.2 蛇纹石用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2.3 磷酸用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2.4 液固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3 钾铯分离机理表征分析
        6.3.1 K-Mg-P与 Cs-Mg-P的不同反应特征
        6.3.2 球磨转速影响下的反应机理
        6.3.3 磷酸用量影响下的反应机理
        6.3.4 红外表征分析
        6.3.5 TG-DSC热重分析
        6.3.6 机理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机械力活化三水铝石分离钾钠的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机械活化三水铝石固定钾的影响因素
        7.2.1 水热温度的影响
        7.2.2 球磨时间的影响及表征分析
        7.2.3 组分摩尔比的影响及表征
        7.2.4 钾摩尔量的影响
        7.2.5 液固比的影响及表征
        7.2.6 钾钠分离效果研究
    7.3 机理分析
        7.3.1 样品的红外表征
        7.3.2 TG-DSC热重分析表征
        7.3.3 XRD物相表征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固相法由钾长石制备W分子筛及其钾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钾长石概述
        0.1.1 钾长石的分布、结构与性质
        0.1.2 钾长石分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0.1.2.1 高温焙烧法
        0.1.2.2 酸碱分解法
        0.1.2.3 微生物分解法
        0.1.2.4 水热化学法
        0.1.3 钾长石的应用概况
    0.2 分子筛概述
        0.2.1 分子筛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0.2.2 分子筛的主要合成方法
        0.2.2.1 水热合成法
        0.2.2.2 干胶合成法
        0.2.2.3 固相合成法
        0.2.2.4 微波辐射合成法
        0.2.3 W分子筛的概述
        0.2.3.1 W分子筛的结构
        0.2.3.2 W分子筛的性质与应用概况
        0.2.3.3 W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0.3 海水提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0.3.1 化学沉淀法
        0.3.2 溶剂萃取法
        0.3.3 膜分离法
        0.3.4 离子交换法
    0.4 刻蚀法在分子筛中的应用进展
    0.5 立题依据、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0.5.1 立题依据
        0.5.2 研究内容
        0.5.3 创新点
第一章 钾长石的活化
    1.1 引言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3 仪器分析表征方法
    1.4 实验流程
        1.4.1 钾长石的活化
        1.4.2 由活化物制备分子筛
    1.5 结果与讨论
        1.5.1 钾长石理化性能的分析
        1.5.2 钾长石的活化条件的确定
        1.5.3 由活化物制备W分子筛
        1.5.3.1 碱矿比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5.3.2 焙烧温度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5.3.3 焙烧时间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分子筛合成工艺的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仪器分析表征方法
    2.4 试验流程
        2.4.1 分子筛的制备
        2.4.2 W分子筛与模拟海水的交换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反应体系组成对合成分子筛的影响
        2.5.1.1 Al_2O_3/K_2O配比的影响
        2.5.1.2 SiO_2/K_2O配比的影响
        2.5.2 晶化条件对合成W分子筛样品的影响
        2.5.2.1 晶化温度的影响
        2.5.2.2 晶化时间的影响
        2.5.3 球磨条件对合成W分子筛的影响
    2.6 W分子筛的表征
        2.6.1 热重分析
        2.6.2 FTIR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分子筛与模拟海水中钾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仪器分析表征方法
    3.4 实验流程
        3.4.1 W分子筛的刻蚀
        3.4.2 W分子筛的改型
        3.4.3 W分子筛与模拟海水的交换
        3.4.4 钾离子含量的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钾离子交换性能
        3.5.1.1 W分子筛对模拟海水中中K~+的交换容量
        3.5.1.2 刻蚀后W分子筛对模拟海水中K~+的交换容量
        3.5.2 刻蚀后W分子筛的结构形貌分析
        3.5.2.1 XRD
        3.5.2.2 SEM
        3.5.2.3 FTIR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实验部分
    2. 1实验材料及仪器
    2. 2分子筛前处理
        2. 2. 1研磨
        2. 2. 2斜发沸石改型
    2. 3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性能初测
    2. 4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等温线测定
    2. 5分子筛对海水中钾离子交换选择性测定
3结果与讨论
    3. 1分子筛对K+交换性能初测结果
    3. 2交换等温线
    3. 3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
4结论

(6)分子筛的钾离子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和利用的意义
    1.2 钾资源概况
    1.3 钾盐生产概况
    1.4 钾盐生产工艺
        1.4.1 氯化钾生产工艺
        1.4.2 硫酸钾生产工艺
        1.4.3 硝酸钾生产工艺
        1.4.4 磷酸二氢钾生产工艺
        1.4.5 碳酸钾生产工艺
    1.5 海水提钾技术
        1.5.1 化学沉淀法
        1.5.2 有机溶剂萃取法
        1.5.3 膜分离法
        1.5.4 离子交换法
        1.5.5 光卤石法
    1.6 海水提钾工业化现状
        1.6.1 二苦胺沉淀法海水提钾
        1.6.2 东工流程
        1.6.3 天然沸石法海水提钾
    1.7 海水提钾分离剂及富集材料现状
        1.7.1 化学沉淀剂
        1.7.2 无机离子交换剂
        1.7.3 天然沸石交换剂
        1.7.4 人工合成交换剂
    1.8 国内外海水提钾发展趋势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备及药品
    2.2 测试方法
        2.2.1 溶液中钾离子的测定
        2.2.2 分子筛中钾含量的测定
        2.2.3 海水中钙镁离子的测定
        2.2.4 分子筛硅铝比测定
    2.3 分子筛前处理
        2.3.1 研磨
        2.3.2 天然斜发沸石改型
    2.4 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性能测试
    2.5 钾离子交换等温线及饱和吸附量测定
    2.6 分子筛对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选择性测定
    2.7 分子筛结构测定及选择
第三章 结果讨论
    3.1 分子筛初选
        3.1.1 斜发沸石
        3.1.2 其他分子筛
    3.2 分子筛的钾离子交换行为研究
        3.2.1 氯化钾溶液
        3.2.2 海水中钾离子的交换
    3.3 交换饱和后交换钾离子情况及钾离子置换阳离子位置及数量
        3.3.1 FAU 结构的阳离子位置
        3.3.2 LTA 结构中阳离子的位置
        3.3.3 HEU(O_(72)Si_(24)Al_(12))结构中一价阳离子的位置
    3.4 分子筛及斜发沸石交换钾离子后晶胞参数变化
        3.4.1 NaY 分子筛晶胞参数变化
        3.4.2 斜发沸石晶胞参数变化
    3.5 洗脱后分子筛残留钾离子的位置及数量
    3.6 分子筛骨架结构对海水中钾离子交换洗脱情况的影响
    3.7 分子筛结构研究
        3.7.1 分子筛结构参数的确定
        3.7.2 分子筛结构选定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改型斜发沸石与钙、镁离子水溶液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本概念
    §1-2 沸石的结构特征及离子交换性能
        1-2-1 天然沸石的结构
        1-2-2 天然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
    §1-3 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3-1 二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3-2 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工作的特色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原料及装置
        2-1-1 实验主要原料及药品
        2-1-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2-1-3 实验装置图
    §2-2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2-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2-2-2 铵离子分析
        2-2-3 氯离子分析
    §2-3 实验研究的内容及原理方法
        2-3-1 样品的选择
        2-3-2 天然斜发沸石改型的方法
        2-3-3 斜发沸石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2-3-4 改型斜发沸石二元离子交换体系离子交换热力学研究
        2-3-5 改型斜发沸石三元离子交换体系离子交换热力学研究
    §2-4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4-1 交换容量的计算
        2-4-2 二元离子交换平衡数据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2-4-3 三元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二元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3-1 改型斜发沸石与钙、镁离子交换平衡时间的测定
    §3-2 改型斜发沸石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3-3 钾型斜发沸石与Ca~(2+)-K~+、Mg~(2+)-K~+水溶液体系离子交换平衡
        3-3-1 钾型斜发沸石Ca~(2+) -K~+ 、Mg~(2+)-K~+离子交换等温线
        3-3-2 钾型斜发沸石Ca~(2+)-K~+、Mg~(2+)-K~+离子交换选择性系数及Kielland商
        3-3-3 钾型斜发沸石Ca~(2+) -K~+、Mg~(2+) -K~+离子交换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3-4 铵型斜发沸石Ca~(2+) -NH_4~+、Mg~(2+)-NH 4+离子交换平衡
        3-4-1 铵型斜发沸石Ca~(2+) - NH 4+ 、NH 4+ -Mg~(2+) 离子交换等温线
        3-4-2 铵型斜发沸石Ca~(2+) -NH_4~+ 、Mg~(2+) -NH_4~+ 离子交换选择性系数及Kielland商
        3-4-3 铵型斜发沸石Ca~(2+) -NH_4~+、Mg~(2+) -NH 4+ 离子交换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3-5 钠型斜发沸石Ca~(2+) -Na~+ 、Mg~(2+) -Na~+ 离子交换平衡
        3-5-1 铵型斜发沸石Ca~(2+) -Na~+ 、Mg~(2+) -Na~+ 离子交换等温线
        3-5-2 钠型斜发沸石Ca~(2+) -Na~+ 、Mg~(2+)-Na~+离子交换选择性系数及Kielland商
        3-5-3 钠型斜发沸石Ca~(2+) -Na~+ 、Mg~(2+) -Na~+ 离子交换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三元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1 K~+-Ca~(2+) -Mg~(2+)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1-1 0℃K~+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1-2 25℃K~+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1-3 50℃K~+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1-4 75℃K~+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1-5 K~+ -Ca~(2+) -Mg~(2+) 体系三元分离因数
    §4-2 NH_4~+ -Ca~(2+)-Mg~(2+) 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2-1 0℃NH_4~+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2-2 25℃NH_4~+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2-3 50℃NH_4~+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2-4 75℃NH_4~+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2-5 NH_4~+ -Ca~(2+) -Mg~(2+) 体系三元分离因数
    §4-3 Na~+ -Ca~(2+) -Mg~(2+) 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3-1 0℃Na~+ -Ca~(2+) -Mg 2 +离子交换平衡
        4-3-2 25℃Na~+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3-3 50℃Na~+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3-4 75℃Na~+ -Ca~(2+) -Mg~(2+) 离子交换平衡
        4-3-5 Na~+ -Ca~(2+) -Mg~(2+) 体系三元分离因数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攻读学术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改性沸石的多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本概念
    §1-2 天然斜发沸石的结构和离子交换特性
        1-2-1 天然斜发沸石的结构
        1-2-2 天然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特性
        1-2-3 天然斜发沸石离子交换性能的应用
    §1-3 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3-1 二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3-2 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现状
    §1-4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原料和装置
        2-1-1 实验主要原料与药品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装置图
    §2-2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2-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2-2-2 铵离子分析
        2-2-3 氯离子分析
    §2-3 实验研究的内容及原理方法
        2-3-1 样品的选择
        2-3-2 天然斜发沸石改型的方法
        2-3-3 斜发沸石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2-3-4 Na~+-K~+-NH_4~+体系离子交换和Na~+-K~+-Ca~(2+)体系离子交换热力学研究
        2-3-5 改性斜发沸石Na~+-Ca~(2+)交换热力学研究
    §2-4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4-1 斜发沸石吸附量的计算
        2-4-2 交换容量的计算
        2-4-3 二元离子交换平衡数据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2-4-4 三元离子交换平衡数据的处理
        2-4-5 数学表达计算偏差
第三章 Na~+-Ca~(2+)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3-1 钠性斜发沸石Na~+-Ca~(2+)离子交换平衡
    §3-2 选择性系数及Kielland 商
    §3-3 钠型斜发沸石离子交换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K~+-Na~+-NH_4~+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1 钠型沸石的全交换容量
    §4-2 Na~+-K~+-NH_4~+离子交换平衡时间
    §4-3 Na~+-K~+-NH_4~+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4-3-1 0℃Na~+-K~+-NH_4~+离子交换平衡
        4-3-2 25℃Na~+-K~+-NH_4~+离子交换平衡
        4-3-3 50℃Na~+-K~+-NH_4~+ 离子交换平衡
        4-3-4 75℃Na~+-K~+-NH_4~+离子交换平衡
        4-3-5 25℃、50℃、75℃Na~+-K~+-NH_4~+离子交换固相组成对比
    §4-4 K~+-Na~+-NH_4~+体系离子交换平衡分离因数
        4-4-1 三元分离因数
        4-4-2 虚二元分离因数
    §4-5 K~+-Na~+-NH_4~+体系离子交换平衡数学表达
        4-5-1 二元模型
        4-5-2 三元模型
    §4-6 小结
第五章 K~+-Na~+-Ca~(2+)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5-1 Na~+-K~+-Ca~(2+)交换平衡时间
    §5-2 Na~+-K~+-Ca~(2+)体系离子交换平衡
        5-2-1 0℃Na~+-K~+-Ca~(2+)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图
        5-2-2 25℃Na~+-K~+-Ca~(2+)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图
        5-2-3 50℃Na~+-K~+-Ca~(2+)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图
        5-2-4 75℃Na~+-K~+-Ca~(2+)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图
        5-2-5 25℃、50℃、75℃Na~+-K~+-Ca~(2+)离子交换固相分率对比情况
    §5-3 K~+-Na~+-Ca~(2+)体系离子交换平衡分离因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合成钾离子吸附剂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沸石的结构与交换特性
        1.1.1 斜发沸石的结构
        1.1.2 斜发沸石的交换特性
        1.1.3 斜发沸石的交换特性的应用
    1.2 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
        1.2.1 合成分子筛的发展状况
        1.2.2 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1.2.3 合成分子筛的类型
        1.2.4 分子筛的性能及再生过程
        1.2.5 分子筛的应用
    1.3 基本概念及离子交换理论
        1.3.1 基本概念
        1.3.2 离子交换动力学传质理论
        1.3.3 离子交换热力学理论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和装置
        2.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装置图
    2.2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2.2.1 K~+的测定方法-----四苯硼钠容量法
        2.2.2 铵离子的测定方法:甲醛法
        2.2.3 钙、镁离子的测定方法──EDTA 容量法
        2.2.4 氯含量的测定
    2.3 实验研究内容
    2.4 实验方法
        2.4.1 分子筛对钾离子全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2.4.2 分子筛(Na~+型)对海水中钾离子饱和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2.4.3 分子筛改型
        2.4.4 分子筛耐酸耐碱性的研究
        2.4.5 温度对分子筛性能影响的研究
        2.4.6 不同流速,不同粒度分子筛离子交换性能的的研究
        2.4.7 分子筛吸附洗脱再生性能研究
        2.4.8 Mg~(~(2+)),Ca~(2+) 对分子筛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研究
        2.4.9 Na~+(NH_4~+)型分子筛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2.4.10 中断接触法判断控制机理
        2.4.11 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2.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5.1 离子筛对海水(K~+溶液)交换容量的计算
        2.5.2 Na~+-K~+交换平衡数据的计算
        2.5.3 分子筛相转化率的计算
        2.5.4 离子交换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2.5.5 总传质系数的计算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分子筛K~+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3.2 Na~+型分子筛对海水K~+饱和吸附量的研究
    3.3 分子筛稳定性研究
        3.3.1 分子筛耐酸耐碱性研究
        3.3.2 分子筛耐热性研究
    3.4 分子筛粒度与海水流速对K~+吸附性能的影响
        3.4.1 海水流速对分子筛K~+吸附性能的影响
        3.4.2 分子筛粒度对K~+吸附的影响
    3.5 分子筛吸附洗脱再生性能的研究
    3.6 干扰离子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3.6.1 Ca~(2+)、M9~(2+)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3.6.2 Ca~(2+)、M9~(2+)对分子筛洗脱再生性能的影响
    3.7 分子筛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3.7.1 Na~+-K~+离子交换等温线
        3.7.2 K~+-NH_4~+离子交换等温线
        3.7.3 Na~+型分子筛Kielland图及NH_4~+型分子筛Kielland图
        3.7.4 Langmuir 方程的回归
        3.7.5 离子交换过程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8 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3.8.1 中断接触法判断控制机理
        3.8.2 浅床技术判断控制机理
        3.8.3 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
    3.9 总传质系数的计算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新型钾离子筛法海水提取硫酸钾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本概念
    §1-2 斜发沸石的结构与交换特性
        1-2-1 简介
        1-2-2 沸石的晶体结构
        1-2-3 离子交换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1-3 钾离子筛的结构与交换特性
        1-3-1 离子筛的外形结构
        1-3-2 离子筛的化学组成
        1-3-3 离子筛的热分析结果
        1-3-4 离子筛的钾离子交换容量
        1-3-5 离子筛对海水中K~+的选择性系数
    §1-4 国内外海水提钾研究现状
        1-4-1 海水提钾富集方法
        1-4-2 海水提钾工业化中试现状
    §1-5 现有硫酸钾生产工艺概述
        1-5-1 钾盐矿石制取硫酸钾
        1-5-2 氯化钾转化法
        1-5-3 海水卤水提取硫酸钾工艺
    §1-6 萃取结晶理论研究进展
        1-6-1 萃取结晶理论进展
        1-6-2 结晶分离原理
        1-6-3 萃取结晶的应用
    §1-7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工艺流程图
    §2-2 实验原料与装置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装置
    §2-3 实验研究的内容及原理方法
        2-3-1 新型钾离子筛K~+—NH_4~+交换平衡研究
        2-3-2 新型离子筛海水提取硫酸钾工艺研究
    §2-4 分析方法
        2-4-1 K~+的测定方法
        2-4-2 铵离子的测定方法
        2-4-3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5 实验数据处理
        2-5-1 钾型离子筛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计算
        2-5-2 K~+-NH_4~+交换平衡数据的计算
        2-5-3 Kielland 商(选择性校正系数)的计算
第三章 新型钾离子筛 K~+—NH_4~+离子交换平衡研究
    §3-1 离子筛阳离子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3-2 K~+-NH_4~+离子交换平衡时间的测定
    §3-3 K~+-NH_4~+离子交换等温线
    §3-4 Kielland 图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钾离子筛法从海水中富钾工艺研究
    §4-1 海水钾离子吸附实验
    §4-2 工艺条件对离子筛洗脱效果的影响
        4-2-1 洗脱剂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4-2-2 洗脱剂温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4-2-3 洗脱剂通入流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4-3 工艺条件对离子筛再生效果的影响
        4-3-1 盐水温度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4-3-2 盐水流量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富钾液分离 K_2SO_4工艺的研究
    §5-1 富钾液成分确定
    §5-2 直接冷却法分离富钾液实验
    §5-3 浓缩法分离富钾液实验
    §5-4 NH_3 萃取法分离富钾液实验
        5-4-1 通氨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4-2 加水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4-3 结晶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5 用其它析晶剂进行富钾液分离实验研究
    §5-6 氯化钾转化法
        5-6-1 正交实验设计
        5-6-2 结果与分析
        5-6-3 正交实验补充实验
    §5-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K~+-NH_4~+交换平衡研究过程数据表
附录 B 海水成分组成表
附录 C 农业用硫酸钾国家标准
附录 D 钾富集原始数据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斜发沸石对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沸石法苦卤提取氯化钾工艺研究[D]. 王木村.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2]沸石法苦卤钾富集及硝酸钠钾分离工艺研究[D]. 李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3]机械化学活化改性富羟基类矿物吸附与分离钾离子的机理研究[D]. 雷治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固相法由钾长石制备W分子筛及其钾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D]. 夏峥.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5]不同分子筛对钾离子交换行为的研究[J]. 姚颖,张雨山,马来波,张慧峰,王颖. 盐业与化工, 2015(04)
  • [6]分子筛的钾离子交换研究[D]. 姚颖. 天津大学, 2014(05)
  • [7]改型斜发沸石与钙、镁离子水溶液体系离子交换平衡研究[D]. 杨磊.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3)
  • [8]改性沸石的多元离子交换平衡研究[D]. 杨永春.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9]合成钾离子吸附剂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D]. 赵亮.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10]新型钾离子筛法海水提取硫酸钾新工艺的研究[D]. 闫会征.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斜发沸石与钾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