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民[1](2016)在《沼气贮粮贮果新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沼气气调贮藏的基本原理是:在密封条件下,利用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含氧量少、甲烷无毒的性质和特点,来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造成一定的缺氧状态,以控制粮、果、蔬菜的呼吸强度,减少贮藏过程中的物质消耗,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一、贮粮1.设备及安装在粮仓上面覆盖一层厚0.10.2毫米的聚乙烯塑
王朋[2](2012)在《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改进方案研究及其模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水率和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给垃圾的焚烧带来了很多困难。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可有效减小温室效应,降低二嗯英及酸性气体的排放,同时可减少煤炭的消耗,降低因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石化能源的消耗。系统介绍了混燃过程的燃烧特性、各种污染物排放特性、灰结渣特性以及混燃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混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垃圾焚烧-厌氧发酵沼气联合处理方案,论述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效果。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比的确定常常具有实验局限性和模糊不确定性。通常是通过多次固定混燃比实验来确定一个较大混燃比范围,但由于燃料成分的复杂性,增加了实际应用的难度。基于此,提出一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生活垃圾与煤最佳混燃比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综合考虑混合燃料燃烧特性、污染物排放性和经济性基础上,依据实验数据对混燃比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垃圾与煤混燃比在(2.1~2.2):1范围时,可满足混合燃料工程应用的最佳燃烧特性、污染物低排放性和高经济性要求。
谭祖琴[3](2008)在《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潜力和推广模式及效益的分析研究,划分出新疆沼气生态模式适宜性分布区,并进行沼液在棉花上的综合利用田间试验,最后针对目前农村沼气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可为政府制定农村能源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新疆农村沼气建设的推广力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如西北其它省份,沼气综合利用率仅为24.8%。通过对新疆有机废弃物资源量的概算,新疆农村沼气发展潜力很大,年可产生沼气约96.3亿m3,截至2007年新疆共建沼气池23.08万个,能产沼气约13.85亿m3,只占新疆年可产沼气的14.4%。新疆农村沼气用户的“四位一体”和“三位一体”的沼气生态模式既给农户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新疆沼气发展条件的地域差别、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区域气候特点、经济基础和能源供需状况等因素,将新疆户用沼气建设划分为东疆、南疆沼气的发展区,北疆沼气发展区和边远牧区及半农半牧沼气发展区。棉花施用沼液综合利用田间试验研究显示,以A1B2C3组合棉花产量表现最高,沼液浸种、叶面喷施、根外追施三个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是浸种﹥追肥﹥喷施,沼液浸种三个水平中以原液浸种8h为最好。最后,针对新疆农村沼气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沼气技术在新疆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李小骥[4](2008)在《太阳能沼气池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沼气发酵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沼气发酵可通过人为控制,加速有机废物的稳定,使有机废物无害化;还可以通过厌氧分解产生沼气,获得可再生的能源,实现有机废物的资源化。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垃圾不仅可以得到即时即地的大量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污染,同时,还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环境效益。温度是沼气发酵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决定了产气量。利用太阳能给发酵系统加热保温,消除气候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建立有机废物高效汽化的发酵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沼气的产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为居民提供廉价、高效的沼气,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消化液回流系统不仅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提高产气速率和沼气产量;还可以除去消化液中大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增加了氮、磷的含量,从而使消化液成为高效有机液态肥。因此,生活垃圾的太阳能沼气发酵处理是生活垃圾较好的一种处理方法,对于减轻环境问题以及缓解一定的能源紧张状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自行设计太阳能沼气池,研究太阳能对沼气发酵加热保温和消化液回流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太阳能给料液加热保温,与常温相比,可使料液的温度升高10℃左右,从而使沼气产量增加26%,甲烷含量也有小幅提高(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不回流相比,回流使消化液的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1.9%和28.3%,而对NH3-N几乎没有影响(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
朱磊[5](2007)在《入侵物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控制与猪粪生物质能利用的综合生态工程》文中研究说明水葫芦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我国19个省份泛滥成灾,为了防治水葫芦国家每年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每年仅水葫芦打捞一项的投入就高达1亿元。但水葫芦并不是毫无利用价值,在治理水葫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葫芦。如水葫芦可以观赏;水葫芦对于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吸收和吸附氮、磷和重金属;分泌的毒素可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利用水葫芦来养殖蚯蚓和栽培蘑菇;水葫芦还可以食用和药用,所含有的纤维素造纸和制成工艺品;用来发酵制沼气,每克干水葫芦的产气量约为0.344L,将水葫芦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利用沼气发电,沼液和沼渣制成有机肥等。在大规模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葫芦的同时,将水葫芦这个水中有害植物变废为宝。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畜禽粪便的排放越来越集中,大大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对于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养殖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上两种环境的污染物中都蕴含大量可以转化利用的生物质能。本研究证明将水葫芦加入猪粪中进行发酵,可以很明显的提高猪粪发酵的产气量,其中产气量的提高率分别为:加入10%的水葫芦时,猪粪发酵的产气率提高31.2%;加入15%的水葫芦时,猪粪发酵的产气率提高46.1%;加入20%的水葫芦时,猪粪的发酵产气率提高40.9%;加入25%的水葫芦时,猪粪的发酵产气率提高32.2%。水葫芦浓度10%、15%、20%和25%对猪粪发酵产气率提高的影响成抛物线型的正态分布,其中在水葫芦浓度为15%时对猪粪发酵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与柴油混合发电,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发现50kW发电机平均每小时的发电量为32.46kWh,每小时的平均用气量为20.58m3,用油量为1.5kg,按照0.24kg柴油发1kWh电计算,1.5kg柴油可以发电6.25kWh,所以柴油对发电的贡献为19.9%,沼气对发电的贡献为80.1%,即1m3沼气可发电1.58kWh,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1.5kWh。从理论上计算加入10%、15%、20%和25%的水葫芦以后可以使发电量分别增加:24.2%、36.9%、32.8%和25.8%。沼气发酵产物包括沼气、沼液和沼渣,我们可以利用沼气作为燃料,利用其来保鲜水果和发电;利用沼液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到农田中,或用作叶面肥,还可以利用沼液来浸种;利用沼渣直接作为有机肥,用来栽种蘑菇或将其加上添加剂制作成有机肥出售。总之,通过对畜禽粪便的发酵,以及对于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厌氧发酵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当气温低的时候就会减慢发酵的速率,进而影响到对养殖废弃物的及时处理,以及沼气产量的稳定性,这就限制了沼气工程的推广和应用。在本研究中(浙江省海宁市同仁养殖场沼气工程),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了面积为100.8m2,可以储存6T热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来加热河水,再将加热的河水加入到发酵池中,从而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发现加入太阳能热水以后沼气的产气率要比没有加入热水的提高36.4%。在试验期内共有4.5×107kJ太阳能被吸收用来加热河水,这些热水的加入使沼气的产量增加351m3,猪粪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了36.4%。本研究将猪粪、水葫芦和太阳能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降低了养殖场污染物的排放,既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保护了当地的环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就业的岗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工程模式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朱磊,卢剑波[6](2007)在《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文中认为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畜禽粪便的排放越来越集中,大大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对于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养殖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以对浙江省海宁市同仁养殖场和三联养殖场的调查分析为基础,同时引用其他方面的实例,介绍将畜禽粪便的发酵产物包括沼气、沼液和沼渣综合利用的方式:利用沼气作为燃料,利用其来保鲜水果和发电;利用沼液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到农田中,或用作叶面肥,还可以利用沼液来浸种;利用沼渣直接作为有机肥,用来栽种蘑菇或将其加上添加剂制作成有机肥出售。总之,通过对畜禽粪便的发酵,以及对于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范国庆,马建芳,路润宇[7](2005)在《沼气在果菜粮贮藏业上的应用》文中指出文中介绍沼气这种新型绿色能源在果菜粮贮藏中的应用情况,详尽描述了其在贮藏果品、蔬菜中的应用过程,文中对其作用的原理和益处也给予了适当介绍。
李祖革[8](2004)在《发展绿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构建以沼气开发为纽带的综合生态经济模式》文中提出 一、构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生态经济模式(1)沼气的广泛用途。沼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是一种资源丰富而价廉的农村能源,不仅用在生活上,而且可以用在生产上,可作为燃料、照明、发电、动力等多种用途。沼气肥又是一种固、液混合的新型优质肥料,并可作养鱼、喂猪等畜禽的饲料添加
康新茸[9](2004)在《浅析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途径》文中研究说明沼气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等多功能效益。沼气发酵产物在种殖业、养殖业、贮藏业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对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改善生态环境 ,具有特殊意义。
孙永泰[10](2004)在《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有机废料经过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除作为能源利用之外,还可作为一种环境气体调制剂,用于粮食、种子、灭虫、贮藏和果品、蔬菜的保鲜贮藏,而且简便易行,投资少,经济效益显着。一、塑料帐密封沼气气调贮粮技术:1.设备及安装在原来的粮仓上面覆盖0.1~02毫米的聚乙烯塑料帐,其顶端设置一根小管作排气通道,并与测氧仪或二氧化碳分析仪连接。粮堆底部
二、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沼气贮粮贮果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贮粮 |
二、贮果 |
1.选地贮藏果品的场所应选择避风、清洁、温度比较稳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的地方。 |
(2)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改进方案研究及其模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
1.1.2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 |
1.1.3 城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及特点 |
1.1.4 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特性分析 |
2.1 垃圾焚烧技术 |
2.1.1 回转窑垃圾焚烧炉 |
2.1.2 炉排型垃圾焚烧炉 |
2.1.3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
2.2 垃圾与煤混燃特性 |
2.2.1 燃烧机理 |
2.2.2 混燃特性分析 |
2.3 污染物排放特性 |
2.3.1 酸性气体排放特性 |
2.3.2 二恶英排放特性 |
2.3.3 灰结渣特性 |
2.3.4 经济效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改进方案探讨 |
3.1 垃圾与煤混燃技术应用现状 |
3.2 垃圾与煤混燃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构想 |
3.2.1 垃圾与煤混燃存在的问题 |
3.2.2 改进方案比较分析 |
3.2.3 改进方案 |
3.3 垃圾焚烧—厌氧发酵联合处理方案设计 |
3.3.1 垃圾分类及预处理 |
3.3.2 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 |
3.3.3 与煤混燃 |
3.3.4 垃圾衍生物与煤混燃 |
3.4 改进方案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模糊评价 |
4.1 模糊评价目的与意义 |
4.2 模糊评价方法 |
4.3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模糊评价方案设计 |
4.3.1 混燃评价体系建立 |
4.3.2 混燃体系因素集的确定 |
4.3.3 评判集与权重的确定 |
4.4 基于实例的方案验证分析 |
4.5 城市生活垃圾混煤最优掺混比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部分国家沼气发展现状 |
2.1.1 德国沼气利用概况 |
2.1.2 英国沼气利用概况 |
2.1.3 瑞典沼气利用概况 |
2.1.4 越南沼气利用概况 |
2.2 我国沼气事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新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新疆推广沼气的历史回顾 |
3.2 新疆近期沼气建设状况 |
3.3 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认识问题 |
3.3.2 技术问题 |
3.3.3 资金问题 |
3.3.4 “重建轻管”的问题比较突出 |
3.3.5 沼气综合利用低 |
第四章 新疆农村沼气潜力发展分析 |
4.1 发展农村沼气有利条件 |
4.1.1 丰富的光热资源条件 |
4.1.2 充足的沼气发酵原料 |
4.1.3 农民庭院布局的特点为发展沼气提供了条件 |
4.2 农村沼气潜力发展概算 |
4.2.1 农村有机废弃物的资源量 |
4.2.2 沼气潜力概算 |
第五章 新疆农村沼气推广模式及效益分析 |
5.1 新疆沼气推广的主要模式 |
5.1.1 “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 |
5.1.2 “五配套”模式 |
5.1.3 “三位一体”模式 |
5.1.4 “双棚双池”模式 |
5.2 典型沼气生态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
5.2.1 伊犁地区“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效益分析 |
5.2.2 阜康市“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新疆户用沼气推广沼气生态模式适宜性分析 |
6.1 推广户用沼气的发展思路 |
6.2 推广沼气生态模式适宜性划分 |
6.2.1 东疆、南疆沼气发展区 |
6.2.2 北疆沼气发展区 |
6.2.3 边远牧区、半农半牧沼气发展区 |
第七章 棉花施用沼液的综合利用实验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结果与分析 |
7.2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应用的对策 |
8.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村沼气建设的良好氛围 |
8.2 抓好技术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技术队伍 |
8.3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沼气池建设的投入 |
8.4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8.5 提高沼气综合利用,发挥全面效应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太阳能沼气池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能源和环境危机 |
1.1.1 能源危机 |
1.1.2 环境危机 |
1.2 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
1.3 沼气与沼气发酵 |
1.3.1 沼气 |
1.3.2 沼气发酵 |
1.3.3 沼气发酵的意义 |
1.3.4 沼气发酵的现状 |
1.3.5 沼气发酵存在的问题 |
1.4 太阳能的利用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沼气发酵技术处理生活垃圾 |
2.1 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
2.1.1 沼气发酵过程 |
2.1.2 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种类 |
2.1.3 沼气发酵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2.1.4 沼气发酵反应 |
2.2 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 |
2.2.1 发酵原料 |
2.2.2 原料的产气量、产气速度与产气率 |
2.2.3 原料的预处理 |
2.2.4 投料浓度与方法 |
2.2.5 接种物 |
2.3 沼气发酵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 |
2.3.1 沼气发酵的反应热力学 |
2.3.2 沼气发酵的动力学 |
2.4 甲烷气体产量的计算 |
2.5 沼气理论计算 |
2.6 沼气发酵的工艺技术 |
2.6.1 传统沼气发酵工艺类型 |
2.6.2 现代大型工业化沼气发酵工艺流程 |
3 实验装置与材料 |
3.1 发酵仪器设备简介 |
3.1.1 沼气发酵装置 |
3.1.2 太阳能设备 |
3.1.3 集气装置 |
3.2 发酵原料 |
4 实验分析与结果 |
4.1 发酵原料分析及结果 |
4.1.1 发酵原料分析 |
4.1.2 发酵原料分析结果 |
4.2 太阳能加热保温效果分析及结果 |
4.3 沼气分析及结果 |
4.3.1 累计产气量 |
4.3.2 沼气成份 |
4.4 消化液分析及结果 |
5. 沼气发酵系统的综合利用 |
5.1 沼气发酵系统的能源利用 |
5.2 沼气发酵系统的物质利用 |
5.3 沼气发酵系统的生态利用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5)入侵物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控制与猪粪生物质能利用的综合生态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葫芦的危害及利用现状 |
1.1.1 水葫芦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水葫芦的危害 |
1.1.3 水葫芦的利用 |
1.1.3.1 观赏价值 |
1.1.3.2 水葫芦发酵制沼气 |
1.1.3.3 饲养蚯蚓 |
1.1.3.4 栽培食用菌 |
1.1.3.5 动物饲料 |
1.1.3.6 净化水质 |
1.1.3.7 造纸 |
1.1.3.8 食用和药用 |
1.1.3.9 制成工艺品 |
1.1.3.10 沤制绿肥 |
1.1.3.11 种植蔬菜 |
1.1.3.12 其它 |
1.2 养殖废弃物的危害及利用现状 |
1.2.1 养殖废弃物的危害 |
1.2.2 养殖废弃物的利用 |
1.3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
1.3.1 沼气的利用 |
1.3.1.1 沼气作为居民炊事的燃料 |
1.3.1.2 沼气发电 |
1.3.1.3 利用沼气保鲜水果 |
1.3.2 沼液的综合利用 |
1.3.2.1 沼液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 |
1.3.2.2 沼液作为叶面肥 |
1.3.2.3 沼液的病虫害防治 |
1.3.2.4 沼液浸种 |
1.3.3 沼渣的综合利用 |
1.3.3.1 沼渣制成有机肥 |
1.3.3.2 沼渣种植蘑菇 |
1.3.3.3 沼渣作为养殖的饲料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实验场及实验背景介绍 |
2.1.2 生态工程的设计 |
2.1.3 太阳能装置 |
2.1.4 地下厌氧发酵池 |
2.1.5 发酵底物 |
2.1.6 其他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太阳能促进猪粪生物质能转化和利用的研究方法 |
2.2.2 水葫芦促进猪粪生物质能转化和利用的研究方法 |
2.2.3 沼气发电 |
2.2.4 制作有机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太阳能的加入促进猪粪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实验 |
3.1.1 温度变化 |
3.1.2 太阳能与沼气产气率的关系 |
3.1.3 温度与沼气产气率的关系 |
3.1.4 太阳能的加入对猪粪发酵转化率的影响 |
3.2 水葫芦的加入对猪粪生物质能转化的影响 |
3.3 沼气发电 |
3.4 制作有机肥 |
4 结语与讨论 |
4.1 太阳能集热装置引入的可行性 |
4.2 本工程的效益 |
4.2.1 经济效益 |
4.2.2 社会效益 |
4.2.3 生态效益 |
4.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沼气的综合利用 |
1.1 沼气作为居民炊事的燃料 |
1.2 沼气发电 |
1.3 利用沼气保鲜水果 |
2 沼液的综合利用 |
2.1 沼液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 |
2.2 沼液作为叶面肥 |
2.3 沼液的病虫害防治 |
2.4 沼液浸种 |
3 沼渣的综合利用 |
3.1 沼渣制作有机肥 |
3.2 沼渣种植蘑菇 |
3.3 沼渣作为养殖的饲料 |
4 效益分析 |
4.1 社会效益 |
4.2 生态效益 |
4.3 经济效益 |
(9)浅析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 沼气在种植业上应用 |
1. 温室大棚蔬菜沼气CO2施肥 |
2. 沼液浸种 |
3. 沼液叶面喷肥 |
4. 沼液防治病虫害 |
5. 沼肥沤制沼腐秸秆优质肥料 |
6. 沼渣液栽培食用菌 |
二、沼肥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
1. 沼液喂猪 |
2. 沼渣养鱼 |
三、沼气在贮藏业上的应用 |
四、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沼气贮粮贮果新技术[J]. 李建民. 农家致富, 2016(07)
- [2]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改进方案研究及其模糊评价[D]. 王朋.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7)
- [3]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应用研究[D]. 谭祖琴.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4]太阳能沼气池的试验研究[D]. 李小骥.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5]入侵物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控制与猪粪生物质能利用的综合生态工程[D]. 朱磊. 浙江大学, 2007(05)
- [6]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J]. 朱磊,卢剑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S1)
- [7]沼气在果菜粮贮藏业上的应用[J]. 范国庆,马建芳,路润宇. 科学之友(学术版), 2005(06)
- [8]发展绿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构建以沼气开发为纽带的综合生态经济模式[A]. 李祖革. 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9]浅析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途径[J]. 康新茸. 运城学院学报, 2004(02)
- [10]沼气气调贮藏粮果技术[J]. 孙永泰. 农家之友,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