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的自然性与变异性

苏轼诗歌的自然性与变异性

一、苏轼词的自然率真与通变(论文文献综述)

陶友珍[1](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宋定坤[2](2020)在《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州承接苏轼密州与黄州两个时期,此时他的文学创作既有前期对政治的关怀,也开始展现出后期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比较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苏轼在徐州为官一年零十一个月,本是遭受冷遇而带有愤愤不平之气,却因洪灾、旱灾等带来的繁忙政务而不复消沉,文学作品中的感伤情绪也逐渐消融。用典是苏轼极力推崇又擅长的一种写作手法,他主张“以才学为师”,经常在诗文中运用典故来表达内心所思所想,既展示出过人的才学,又寄寓深远、增加了诗文内涵。而苏轼在徐州因为政务繁忙,又未曾因言获罪,此时他的作品中依然表现出对个人政治生涯的反思、对国家政治活动的审视等独特的“徐州特色”,这些都可以从他的用典中管窥一二。首先受当时文化大繁荣的影响,宋代文学开始融入其它文化形式的元素,为诗文用典提供了丰富素材。苏轼阅读广泛,又重视借鉴前代的文学和文化遗产,因而他的眼界较之前代文人更加开阔,文学作品的典故来源更加丰富。同时由于徐州是苏轼取得重大政治成就的时期,苏轼此时的文学作品带有更加明显的政治倾向,相较于他其它时期,他的文学作品在典源上更倾向于使用历史典故。其次苏轼在徐州时期诗、词、文的用典明显扩大了典面、丰富了用典手法。宋代之前并不主张用典,对于用典的手法也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到了北宋中叶,苏轼丰富了用典手法,他在文学创作中往往采用句群、足句、词组、词、字等形式组成典故,同时采用正用、反用、借用、暗用等手法灵活地使用典故,既准确的保留了诗歌原旨,又得以展示才力,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说理性。与其他时期相比,徐州时期的词作在用典上虽然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但是由于样本较少,还不够具有代表性。而他的散文多为政论文,为了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苏轼多采取正用的手法用典,反而不如诗歌那样丰富。最后苏轼在徐州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相当独特的指向性。他组织了以黄楼集会为代表的文学活动,确立了自己的文坛领袖地位,展示了相当独特的创作心境。此时的苏轼仍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在政治上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舞台,并也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这样的心境在整个生涯中都属少见。从苏轼围绕黄楼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来看,其创作心境既有对抗洪所遭受的苦难的无限追忆,又有对徐州百姓的关怀以及对后生晚辈的提携,还有对王安石的某些新政所表达的不满。

康倩[3](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指出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龚雅哲[4](2019)在《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色”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色”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经历了从哲学到文艺批评的转变,它既指创作者的“专业”的手法与身份、也指诗歌或词曲的“正宗”的地位,又指作品语言风格上的平淡朴素,但以上这些都是从文体特性方面上对“本色”范畴做的规定,主要指文学体裁固有的审美特征。而在明代心学语境的影响之下,主体意识高扬,表现出强烈的自由人格与生命精神,在此语境之下,心学文论家对“本色”范畴作出了意义的转化,他们并不是单方面的追求文章观念的独创性,而是主张自我的真精神在作品中得到真实无妄的表现,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张将学问与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融会贯通,而从自家体贴出来的学问为自得之学,发为文章则为本色之文。本论文分为六大部分,绪论及五章。绪论部分,对已有的“本色”美学范畴的研究从四个视角做出了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心学语境下的“本色”思想做出研究。第一章对“本色”美学范畴进行了历史的考察,从“本色”范畴切入,对其词源本义、哲学涵义进行探源,及对本色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内涵进行分析;之后对“本色”思想在魏晋六朝与“辨体”思潮中的体现、唐宋元时期的“破体”与“本色”当行说进行研究。第二章从明代心学语境出发,对“本色”美学范畴的时代精神进行研究,首先对明代心学语境之下的主体意识进行研究,之后从狂侠、狂禅的角度对明代心学文论家的生命精神进行研究,展现心学文论家“真吾”的生命真精神与个体精神高度的自由状态。第三章则分析明代心学文论家在“真吾”本色生命的体验之下对“自得之学”学术旨趣的追求,对“自得说”的理论内涵进行研究分析;紧接着对“自得”与“本色”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强调心学语境之下的“本色”之文不是规定的,生命体验与学问是相通融的,创作主体的修养融汇为生命体验,从而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显现为自得之学,流通于文章,显现为本色之文。第四章探讨心学语境之下的“本色”美学范畴在文艺上的具体体现,从创作心态、创作内容、审美理想、创作范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强调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范畴不是在人的自觉意识处获得的具体的形式,而是生命鼓荡的一种表现与冲动,且“本色”美学范畴主张诚于我,抒发具有真情实感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片面地从文学情辞上标新立异,即使是强调独创性,也不是强而为之,也是从主体性灵深处流露出来的样子。第五章则从审美范式的角度分析了“本色”美学范畴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其次探讨了“本色”美学范畴的对于现代文论发展的意义。

刘禹鹏[5](2018)在《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文中提出文学与书法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浓缩社会万象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书法则以笔墨线条,重现中国汉字形象之美并表现书家气质性情。两种艺术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但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创作和审美、写意与达情、方法及内容等许多方面,文学与书法都存在着相互影响、互渗融通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中国传统文艺“诗书一体”的鲜明特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书画等艺术活动非常繁荣,不同艺术之间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互渗融通现象也更加明显和普遍。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欧阳修、朱熹、陆游、姜夔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和书法创作上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文学理论和书法理论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审美范畴,是主体审美感受、体验、认识的理性总结和审美观念、美学思想的浓缩结晶。“范畴”思维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古代文学与书法互渗融通特征和规律的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论与书论在各自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专门范畴,其中有些范畴具有共通性,如气、象、形、意、神、骨、韵、逸、趣、阴阳、刚柔、虚实、形神、意象、气韵、神韵、自然,等等。这些审美范畴成为沟通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的关枢。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等范畴是宋代文学、书法理论共同运用的典型核心范畴,这些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宋代代表性艺术家诗文书法创作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反映了他们诗书一体的审美观和美学思想。为此,本文对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分别进行了专章讨论。对每一个范畴,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汇的视角,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梳理每一个范畴产生、衍变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涵,然后着重考察阐释宋代代表性艺术家文论、书论范畴观点,分析理解这些范畴的内涵意蕴和审美旨趣,以揭示和把握宋代文学与书法相互影响、互通相融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这五个范畴分别反映了宋代艺术家审美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维面。五个范畴虽然各有其内涵特点和不同的审美指向,但是它们并非独立的抽象范畴,而是存在着互渗融通的密切联系。这些单个核心范畴之间又由一些复合范畴如神气、气韵、意韵、神韵以及更多的相关衍生范畴构成一个意义相近的范畴群,本文把这个相互关联的范畴群,看做一个考察分析、理解诠释宋代文学与书法相通互融关系的潜在网络系统。由于这些审美范畴被宋代艺术家广泛运用于作者主体精神、作品创作、品评鉴赏等整个艺术活动中,所以由气、意、神、韵、自然范畴构成的范畴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反映了宋代文学与书法审美范畴相融会通的共同特征及深层文化思想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精神的发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由气化而生,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人的生命也是气化的存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深受气化哲学的影响,贯穿着气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殊形态。诗文书法中所蕴含、呈现出来的生机和律动,无不是宇宙生命阴阳二气交摩互荡的结果和表现。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这些生命之气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生命动力,气充、气盛则“发而为文”、“溢而为书”。如果说生命之气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动力源泉,展现了作品的生机活力的话,那么,意、神、韵、自然范畴则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作品风格、品评鉴赏等多个方面,概括反映了艺术家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生命感悟、生活情趣和审美体验,从精神生命的精微处体现出艺术审美需要的丰富性,表现了艺术生命精神的美妙。气、意、神、韵、自然范畴都从不同向度上体现了中国艺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2.空灵的审美境界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至宋代更加全面和成熟,总的审美取向从对作品外在形式技巧的关注,更趋向于超越形质而对内在神韵、意境的表达,由重实象转向更重虚灵,更崇尚空灵自由的艺术境界。这种审美取向与宋代道禅思想兴盛和影响不无关系。气、意、神、韵、自然范畴从总体上体现和表达了一种虚静、空灵、悠远的审美境界。中国艺术深受老庄崇“无”思想的影响,在审美中十分重视形神、虚实关系问题。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在文学与书法中常与言、象、体、格、形、人工等范畴相对举,构成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个可观的、可言传的艺术世界和一个只能妙悟、意会的艺术世界。对于心态内敛的宋代艺术家来说,大都更向往那个空灵虚幻的艺术境界。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观念深受古代哲学宇宙观、生命观的影响,也注重从整体的、流动的变化中去直观、感受、塑造、品评审美对象。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并非艺术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独立的、局部的、静态的单一构成元素,而是每一个范畴都指向主体精神、审美取向、作品风格等方面整体的动态风貌,反映了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有机整体的某一维面的审美特征和规律。这几个范畴都从作品的某一个向度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的、流动的、朦胧的美,都具有整体关照和动感体验的审美特征。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华夏先民在对日月、白昼、生命等自然万物的直观经验中产生了阴阳意识,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受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继承和衍生了大量两两相对的概念范畴,如阴阳、刚柔、动静、形神、虚实、意象、雅俗、清浊、巧拙,等等。这些对举范畴在相互对待中,互为体用,相反相成,彰显出某种审美旨趣、价值指向,又在互动互释的质态平衡统一中,实现整体、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体现了古人辩证思维的方法论特点。宋代艺术家在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及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中也经常运用对待统一方法表达审美观点,如对言与意、形与神、工巧与自然等对举范畴的诠释,都体现了二元对待辩证统一的审美方法论思想。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宋代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思想文化格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也深深影响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艺术观。以苏轼为代表的艺术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儒道释相融互补的文艺美学观念。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他们大都崇尚中和之美,体现了儒家尚中致和的价值理想。而对自然、空灵、朦胧之美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家自然无为、悠游逍遥的自由精神和佛禅超脱世俗、空静妙悟的心性境界。

朱长英[6](2016)在《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学与地理空间的不解之缘可追溯至《诗经》、《楚辞》的先秦时期。及至两宋,词与地理空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柔美婉约为主的词作风格、多涉南方山水的创作内容、词人多占籍南方的地理分布等现象都为这一密切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立论基础。宋室南渡的时代巨变在导致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同时,必然导致宋词创作在地理空间上的移位现象。尽管地理空间在词体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宋词研究依然偏重纵向的时间维度。鉴于此,本文选取"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之研究"为题,来探究环境与词人之间的关系,以增加空间维度上的宋词研究力度,力求在时空共筑的生态环境中科学把握和研究宋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以数理统计、文献史料为支撑,以词作为根基,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避免限于静态和局部研究的偏颇,运用动态的、全局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两宋词人与地理空间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分析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风格特点、词学思想、词人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特点。本文共分三部分:引论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引论。在对"地理空间"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交代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分析地理空间与宋词关系研究的现状,探求本选题的研究价值,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宏观研究,下编为个案研究,宏观研究的观点和结论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上编宏观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的影响研究。地理空间对题材内容的影响有强弱之分,怀古咏史词、风土词、写景咏物词和羁旅仕宦词是受影响最大的题材内容。地理空间对怀古咏史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登临地这一特殊地理空间的选择取舍上;地理空间对风土类题材的影响通过一幅幅极具地方特色的社会民俗风情画展现出来;写景咏物词所写景物呈现出的流域文学差异是地理空间影响力的最主要表现;就羁旅仕宦词而言,由东向西、自北向南的空间移位趋势明显,是流动性极强的动态地理空间,带来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第二章为地理空间对宋词风格的影响研究。本文从影响地域差异的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等多个要素中选取最强有力的气候要素为标准展开。地理空间对宋词整体风格的影响,体现为自北向南六个气候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词人分布最集中,两大气候带成为探析宋词整体风格的有力证据;地理空间对具体词人词风的影响,要从本籍和客籍两个地理空间入手:一者影响根深蒂固,一者影响受时间、心境等多方制约,二者之间会形成碰撞,进而产生新词风;金源词和南宋词均导源于北宋词,但在发展过程中与地理环境发生双向选择,清劲方刚成为金源词的主导词风,婉丽含蓄却则成为南宋词的主导词风。第三章为地理空间对宋代词学观念的影响研究。整体来说,地理空间对词学观念的影响远没有对题材内容和风格的影响直接有力,本章仅分析"词为艳科"和"自是一家"的词学观念与地理空间的关系。"词为艳科"观念借《花间集》而生,花间词人以蜀人或仕宦于蜀地者为主;蜀地经济发达、享乐之风兴盛,四川盆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三点说明"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离不开蜀地的涵育之功。"自是一家"观点虽可从词体发展规律、词人所处社会环境、词人的禀赋气质等方面入手解读,但若忽视对密州一地的地理空间研究,这些解读就未免隔靴搔痒之嫌。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两种特殊的人地关系心态:乡土情结和恋阙情结。故乡具有生命源泉和生命归宿的双重内涵,终老他乡却是宋代词人较为普遍的生命状态,这与学养最深、最讲礼法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并不一致,令人费解。两宋词人笔涉京都之作占全宋词五分之一强,恋阙心理已成宋词中普遍而典型的情感内容。本文对这两种词人心态分别加以梳理研究后,进一步分析故乡和京都这一组互为反方向的地理空间之间奇特而复杂的关系,探究两宋词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下编个案研究,共分六章。根据两宋各阶段词人的贡献大小,分别从北宋前期词坛、中期词坛、后期词坛、南渡词坛、南宋中期词坛、后期词坛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七位词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分析总结地理空间影响两宋词的表现及其规律性特点。北宋前期词坛,柳永的人生地图南起武夷、北及华阴、东濒定海、西至成都,其《乐章集》中仕宦漂泊的焦灼感显示出其思想体系并未能融合儒释老的不成熟状态,其"汴京情结"不容忽视。北宋中期词坛,苏轼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乡土概念日渐被精神层面的故乡概念取代,与此相应,其词学观念由"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渐变为词乃"诗之苗裔"的词学思想,题材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广程度,以陶渊明为参照,从时代环境、气质禀赋等因素切入,会发现苏轼大乡土情怀的独特性和人文价值。北宋中后期词坛,周邦彦词由软媚清丽向内敛沧桑的词风变化,既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又与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丰富性有着密切联系。南渡词坛,朱敦儒与故乡洛阳的距离越大,词中凄凉孤苦的低沉情调就越浓厚,对南方流寓地的疏离感就越强烈,尤以岭南词为最。这种南北地域文化的碰撞实质上是对主流政治不舍之情的表现。南宋中期词坛,辛弃疾词中齐鲁地域色彩与信州山水共生,呈现出南北文化渗透融合的大趋势,并最终通过多样化的稼轩词风表现出来,传递出南宋词发展日渐多元的讯息。南宋后期词坛,刘克庄广阔开放的人生地图与吴文英局限于一隅的人生图景直接影响着二人的创作视野、词情内容和词学观念,呈现为开放式和内敛式两种宋词书写范式,显示出词坛分流的大趋势。第三部分余论。本部分总结强调地理空间对宋词发挥影响力时两个极为重要的研究维度,即广度和深度。从广度视角审视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要重视词人对地理空间的拓展力度,这正是词体发展的重要表现。作家人生行迹的广度与词作的题材类型、风格特色的变化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从深度视角来审视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要意识到地理空间对词人的影响深浅有别,考量深浅程度的标尺是作家的心灵世界。外在地理空间与词人心灵世界发生的碰撞越激烈,其转化为文学地理空间的能动性就越大,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越强烈。重视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才能描绘出地理空间与宋词奇妙关系的生动画卷。

赵英超[7](2014)在《新时期以来苏轼诗词研究之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不同时代因素与价值导向的影响下,各研究者对苏轼的研究呈现出多阶段的特色。苏轼诗词是苏轼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苏轼“以诗为词”开拓了词境、改革了词风。作者、读者、世界的共同参与促成了苏词的蕴蓄深厚。佛禅启迪苏轼通达无碍,他积极构建自己乌托邦式的达观的精神世界,并在自然山水中阐释佛禅的真谛。苏轼虽讲求道佛,却不沉溺于道佛,他是一个睿智的旷达的士大夫,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负责任有担当、热爱祖国与人民的、懂得自我超脱的智者。对苏轼诗词研究进行再研究,最终目的是探求人的本质及存在状态。苏轼追求真我、真性情,珍惜生命、关怀生存,带给我们情的文学、让我们享受美的教育、体味活的人生。

付梅[8](2014)在《北宋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尺牍是一种复合型艺术作品。它既是“通问讯、表情愫”的应用工具;又是“不过数行而已”,得之“可销忧”、览之“如见其人”,中蕴“扶世教、垂后法”用心的文学体裁;同时,绝大多数尺牍作品皆出于本人之手,其“笔墨之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共传”,是书法中重要乃至主要内容。无论作为文学文本,还是艺术范式,尺牍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虽被视为小道,但却与诗歌一样无人不作,且因为“小道”的庇护比诗歌更为自由灵活,贴近文人生活和内心,因而是更能体现文人真实感受与生活实况。尺牍总是最为贴近一个时代脉搏与时代文人内心情感的体裁,因而尺牍作品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时风世俗、文人心态、思想学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历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或视之为文章,或目之为书帖,往往专注一端,少有综合文学、书法、艺术各个方面整体考量从而全面揭示尺牍的真实内涵及其完整艺术性与思想价值。尺牍发展源远流长,出土秦简中的黑夫家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史中尺牍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是人物风流、任性逍遥的魏晋时期,另一即是群英荟萃、繁华昌盛的宋朝。作为中国尺牍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尺牍作品达数万余篇,北宋尺牍七千余篇尤为其中精华部分。北宋尺牍不仅数量剧增,出现大量精品,且正式进入文集,甚至拥有专集刊行传世;同时还出现了范欧、苏黄、李之仪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并且带动了相关艺术形式如题跋、法帖等的发展。不论在文学上内容的充实、地位的提升,散体的确立、平淡自然风格的形成以及肇启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短简的发展;思想上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对士人心态情感的忠实表现与反馈,对文学功能的自觉接受与担当;还是艺术上与书法的结合,对艺术散文乃至诗词的借鉴,审美价值的拓展上,都显示出了这一时期的尺牍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及其对整个尺牍发展史的贡献。若说宋人尺牍为尺牍历史巅峰,以苏黄为代表的北宋尺牍则是巅峰之巅峰,是辉煌的顶点。因此北宋尺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论文计划总分七章,各章要点安排如下:绪论:论及尺牍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尺牍源起与名实。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尺牍名称、族属的变动,即其概念的发展。讨论北宋尺牍的体裁、形制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名目的缘由与流变。重点讨论尺牍范畴在宋代的发展与新变,此时尺牍的特色表现在:形制上的短小;礼仪形式的弱化;文学性、书法功能的发展等。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论述文学领域中的尺牍的创作观念、文体特色、作家心态,尺牍作为文学文本的整理保存、传藏接受情况。重点论述尺牍文学性产生与表现形式。宋人尺牍主动接受正统文学观念的引导,其中包括响应古文运动言之有物、简洁明了的呼吁,确立了散体形制、内容更加充实;文学功能的突出、创作意识的自觉。此时尺牍开始进入文集,并有专集的刊刻与流传,尺牍批评中出现了“为世范”、“为后生法”的意识,尺牍之中修辞、典故、意境的营造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自觉意识与宋代文学好议论、知识性强的时代特色。第三章:北宋尺牍与书法。论述北宋尺牍与书法的关系,即法帖编选、传藏对尺牍发展的影响,尺牍观念对法帖创作的作用;以及尺牍与书帖的互动中书法盛行对尺牍的沾溉。法帖多收尺牍手迹的传统下,书学大兴对尺牍书迹的收藏传世的重大意义。于此同时,尺牍作为法帖的主要内容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法帖的去取标准,进而影响宋人书学观念。第四章:北宋尺牍与党争。论述尺牍与时代政治风云的关联。通过党争这一对士大夫文人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与尺牍关系的论述,探讨时代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处世哲学与生命历程。重点论述政治因素尤其是党争对尺牍的影响,一方面党祸将直言傥论、针砭时弊的功能由正统诗文中部分驱赶到有私密性的尺牍之中,极大扩展了尺牍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尺牍在表达上的自由无拘,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密切,又吸引了政敌的注意,引来灾祸,尺牍之中又不得不出现了“畏祸”的主题。这两方面对时代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都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时代文人的生活与心态进而作用于尺牍的创作。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作为私人思想、情感、事务沟通工具的尺牍,最为贴近士人内心与日常生活,因而最能详尽、真实地体现时代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动向。这里从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传不朽”的理想与教化功能的入侵三个方面论述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宋人尺牍之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入世、教化、行为世范的努力与自我形象的经营,一方面出于独特历史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儒学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他们对文字传远,身后不朽之名的执着与传播原理的谙熟,同时更反映着尺牍地位的切实提高。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北宋尺牍尤其是苏黄尺牍无论遣词造句、构思意境、修辞表达皆极具艺术性,多有堪称美文的佳作。这些作品与现代概念上的小品文以及晚明小品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宋人尺牍确立了散体格局,走向古文的清新畅达;形成短篇格局,追求风神韵味;又内容大为扩展,言之有物,纸短情长,这些对后来的小品文理论发展与实际创作都大有影响。事实上,晚明小品文领袖正是奉苏黄尺赎为代表的“小文小说”为典范,开拓出了一代新风。宋人尺牍可谓晚明小品的艺术源头,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第七章:结论。宋人尺牍取得了超越千古的成绩,首先在于其创作数量与质量上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在于它在体制、思想与艺术上大有开创。艺术小品式尺牍的出现、散体尺牍的确立、尺牍文学性的加强、文学地位的提升乃至于它对书法观念的浸润等等都是宋人尺赎对尺牍文化的贡献。无论是文学方面作为小道,繁荣不过题跋、文赋、记序的尺牍文,还是作为书法方面法帖取材、书帖内容之一的尺牍书迹,都无法概括尺牍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尺牍是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也是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精华。两个个案是对正文内容细化分析。其中“北宋的家书”是尺赎之中最亲切无隐的一类,它既是反映宋代士大夫心态、情感、私人生活最为真实贴切的范本,亦是探讨宋人家族观念、教育理念、人生哲学最为直接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正统文人平易真实的一面与其为人处世的哲学诸方面,因而较有代表性。而“宋代的尺牍题跋”则讨论的是与尺牍相生的题跋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在宋人擅长的杂文体裁之中占有相当比例,且因其直接针对文人交际活动实物尺牍而发,相关人物品评、史事论断、文学态度、书法观念、人情世态皆在其中。思想与艺术皆有相当可观之处,对了解时代尺赎创作与观念发展也有着莫大意义。附录四则对正文各章进行补充扩展,“八行书”考为尺赎概念发展个案分析: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为尺赎与书法结合的范例;论宋人的“友道”是对宋人举世重交游、结交尺牍大盛的世风的探析;“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是对北宋尺牍思想性及其文人心态结合的思考。

王德娟[9](2014)在《明清塘栖卓氏家族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明清两代,江南文化家族丛生,其家族内部或者家族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互动,这些活动不胜枚举,这些都代表了明清江南家族活动态势,展现了江南地域的文学特色。地理条件优越的塘栖在运河和官道开通之后经济愈见繁荣,遂逐渐出现以经商致富的巨家大族。这些巨家大族雄厚的财力为家族子弟们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家族业儒入仕成为可能。塘栖卓氏家族的衍变方式就是这种以经商聚集财富后持儒业入仕上行流动方式的典型代表。塘栖卓氏家族不仅家族世祚绵长,人才荟萃,还留存下了相对丰富完整而学界又未对其整理和研究的家族文献。对于这些珍贵的家族文献,地方性知识、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理论等都可以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认知角度,但秉持“知人论世”之原则,应该以朴学的态度来,钩稽卓氏家族谱系,力图还原卓氏家族或内部、或家族之间、或与家族外部人员交游唱和现场和文学创作现场。着眼于明清塘栖卓氏家风、家学、家脉的传承与衍变并使之建立在江南这片佳山秀水之上,并试图窥从中探出卓氏家族上升成为士绅阶层和最终形成学术严谨、学殖深厚、文学成就斐然的文化家族并绵延数百年的以忠孝节义为中心、乐善好施为家族精神,好性理之学和文章诗书的内在源泉与外在的动力。

李晓艳[10](2014)在《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若虚,金代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学者,其富有思辨性的经学、史学、文学等辨惑呈现在他的学术专着《滹南遗老集》中。其有关文学方面的论着,阐发了他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作家修养等领域极富创造性的理论。经学与史学之辨惑,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角度与侧重点,直接影响到了他对文学的辨惑。《五经辨惑》等有关经学的辨惑之文,在阐释他的经学理论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他的文学思想。他的“揆人情以中度”的观点,渗入到他有关文学创作的理论之中。他对解读经书者的不当议论以及他们对经书“过高”、“过深”、“过厚”的评价的批评,形成了他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有关作家和批评家的修养问题,王若虚亦有观点明确之论述。王若虚《孟子辨惑》中就孟子“以意逆志”说中有关诗人之“志”及读者之“意”的解读较以往更为进步。王若虚史学辨惑,与文学之关系表现的更为紧密。其中既有成就之处,亦有局限之处。成就之处在于,《史记辨惑》,初步形成了王若虚自己的文法学体系。王若虚着力分析《史记》文章创作中涵盖语法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对行文逻辑,字词使用等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一辨惑,直指司马迁在文法方面的缺陷。他认真分析了史学之真实与文学之真实,主张二者都应当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尤其是史书,切不可以一己之私而影响后世。这种求真求是的文体观念一直延续到文学创作领域。王若虚对《史记》等史书细致入理的批评方法延续到文学批评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司马迁“发愤着书”这一创作动机进行了限定,他认为修史之人不应如此,此言论不当由太史公言出。文学创作能否因“发愤”而作,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具体分析。他史学辨惑的局限之处在于以文学的眼光来评价史书,又以史学的视角来审视文学。王若虚的文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辨》、《滹南诗话》中,《文辨》以分散的笔记体式语言阐述了王若虚对文学创作,批评和作家修养的理论观点。王若虚的文体观较通达,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但是王若虚对部分文体,如四六,不以为然,形成了“文体优劣”的论调。在批评论中,延续了经学史学辨惑中的犀利之风。于作家修养论中强调作家不可“好名而不知体”,对作家的修养和识见问题有所讨论。文法学体系在对语法辨惑中趋于完善。“文以意为主”的诗文创作理念体现于于《滹南诗话》中。反对雕镌字语而至诗文奇险艰涩,力主诗歌之作应从“肝肺中流出”。

二、苏轼词的自然率真与通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轼词的自然率真与通变(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一、别集
        二、选集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二、钱曾所藏宋刻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一、唐宋词集丛刻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二、宋词别集重刻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一) 《梅苑》
        (二) 《草堂诗余》
        (三) 《绝妙好词》
        (四) 《乐府补题》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一) 字句勘误
        (二) 作者考订
        (三) 格律辨析
        (四) 版本考证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一) 名物掌故笺释
        (二) 词人生平考证
        (三) 词人词作评价
        (四) 其他词作增补
        (五) 文字内容校勘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三) 词作的审视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一) 品评与赏析
        (二) 笺注与阐释
        (三) 辨讹与纠谬
        (四) 纪事与述闻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一) 小众化
        (二) 碎片化
        (三) 趣味化
        (四) 深度化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余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一、诗、词之异同
        二、词、曲之异同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一、南北宋之争
        二、正变之论
        三、本色论
        四、雅俗之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一、和韵
        二、集句
        三、效体
        四、櫽栝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二) 追和十大词调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二) 追和十大词人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苏轼徐州用典研究综述
    1.2 用典的定义
    1.3 创作心境是全面评价苏轼用典的重要途径
2 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的典源和典面
    2.1 诗的典源、典面分析
    2.2 词的典源、典面分析
    2.3 文的典源、典面分析
3 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的用典手法
    3.1 诗的用典手法分析
    3.2 词的用典手法分析
    3.3 文的用典手法分析
4 由黄楼用典谈苏轼徐州诗、词、文创作的指向性
    4.1 “黄楼”典故的形成确立了苏轼的文坛领袖地位
    4.2 借“黄楼”抒怀:苏轼徐州时期创作心境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二、画院的建立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五、雅集与唱和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七、文人画(墨戏画)
        八、宋代的画论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三、诗画本一律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四、遥“远”的桃花源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二、骨与肉,肥与瘦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第一节 观与应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第二节 似与非似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4)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本色”范畴的历史考察
    1.1 释“本色”
        1.1.1 “本色”之词意探源
        1.1.2 “本色”之哲学探源
        1.1.3 “本色”之进入文学批评领域
    1.2 魏晋六朝的文学辨体思潮与“本色”论
        1.2.1 “辨体”的概念界定与文化渊源
        1.2.2 文学自觉与魏晋六朝的“辨体”思潮
        1.2.3 《文心雕龙》的诗学辨体理论
    1.3 唐末以来的“破体”现象与“本色”当行说
        1.3.1 唐代:韩愈的破体—“以文为诗”
        1.3.2 宋代:“诗与文”“文与词”的当行“本色”论
        1.3.3 元代:诗文词与曲的当行本色论
第二章 明代“本色”范畴的时代精神
    2.1 主体意识的高扬
    2.2 生命精神的畅遂
        2.2.1 狂侠
        2.2.2 狂禅
第三章 “学贵自得”的学术旨趣
    3.1 文从道中流出
    3.2 学贵自得
        3.2.1 “自得说”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3.2.2 “自得”与“本色”
第四章 明代“本色”美学范畴的艺术观
    4.1 “无意为文”的创作心态
    4.2 “率情尚真,自出机杼”的创作内容
        4.2.1 唐顺之:“本色论”
        4.2.2 李贽:“自然为美”
        4.2.3 袁宏道:“性灵说”
        4.2.4 徐渭:“尚真任情”
    4.3 宜俗宜雅的审美理想
    4.4 “无法中有法”的创作范式
第五章 明代心学“本色”论的价值与现代意义转化
    5.1 “本色”美学范畴的价值与局限
    5.2 “本色”美学范畴的现代意义转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文论与书论交互影响的研究
        (二)宋代文论与书论范畴及融通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气”范畴
    第一节 “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气范畴在哲学中的流变
        二、宋前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融通
        一、“笔所未到气已吞”
        二、“笔下无一点俗气”
        三、“文章当以气为主”
        四、“自有怀古圆动之气”
        五、“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
        六、“气象欲其浑厚”
        七、“唯取神气为佳”
        八、诸公养气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意”范畴
    第一节 “意”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意”的涵义辨析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意”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意”范畴的融通
        一、“诗人之意者,本也”
        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三、“意在无弦”
        四、“意格欲高”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神”范畴
    第一节 “神”范畴的产生及衍化
        一、“神”概念的产生及基本涵义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神”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神”范畴的融通
        一、“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二、“得形似,令入神”
        三、“存神内照”
        四、“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韵”范畴
    第一节 “韵”范畴的产生与衍变
        一、和音之韵
        二、人品之韵
        三、艺品之韵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韵”范畴的融通
        一、“书画以韵为主”
        二、“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三、“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自然”范畴
    第一节 “自然”范畴的产生和衍化
        一、哲学自然论的源流
        二、宋前文艺美学“自然”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自然”范畴的融通
        一、“随物赋形”、“文理自然”
        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三、“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四、“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五、“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六、“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八、“自然高妙”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1.生命精神的发溢
    2.空灵的审美境界
    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
    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
    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
参考文献
    着作类
    硕博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论文集论文类
致谢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编 宏观研究
    第一章 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怀古咏史词:登临怀古地的分布及特点
        第二节 风土类题材:展现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
        第三节 写景咏物词:呈现明显的流域文学差异
        第四节 羁旅仕宦词:空间移位与地域文化交流
    第二章 地理空间对宋词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空间对宋词整体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空间对两宋词人词风的影响
        第三节 金源与南宋:南北词风不同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对宋代词学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 "词为艳科"观念与蜀地
        第二节 "自是一家"观点与密州
    第四章 乡情结:地理空间视野下的词人心态之一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 南渡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四节 南宋中兴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节 南宋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章 恋阙情结:地理空间视野下的词人心态之二
        第一节 宋词中恋阙情结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 两宋词人恋阙情结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乡土情结与恋阙情结关系试论
下编 个案研究
    第一章 心恋魏阙 身在江湖—重绘《乐章集》的文学地图
        第一节 文学地图上的"帝京情结"
        第二节 从两浙路到淮南东路:选人心绪
        第三节 长江水运线上的漂泊之苦
        第四节 东南形胜:色彩明快的苏杭游宦词
        第五节 焦灼:文学地图上的思想情感
    第二章 此心安处是菟裘—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苏轼词解读
        第一节 苏轼乡土情结的变化
        第二节 苏轼词学观念的演变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三节 苏轼大乡土观念的独特意义
    第三章 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清真词》中的文学地图及其词风变化
        第一节 行旅词中的青年漫游
        第二节 由汴京到溧水:词风的转变与成熟
        第三节 "年来减尽风情":重返汴京和长安词
        第四节 清真词风转移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四章 从洛阳到嘉禾—地理空间对朱敦儒其人其词的影响
        第一节《樵歌》中的洛阳情结
        第二节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南奔词
        第三节 朱敦儒的隐逸情结与嘉禾
        第四节 自在的隐者:对距离的把握
    第五章 从齐鲁到信州—地理空间对稼轩词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稼轩词中的齐鲁地域色彩
        第二节 信州山水与稼轩词
        第三节 南北文化渗透融合中的稼轩词风
    第六章 后村词与梦窗词—南宋后期词坛上的两种文学地理范式
        第一节 立体与单一:两种人生图景
        第二节 开阔与狭窄:两类文学地理空间
        第三节 开放与内敛:两种词学观念
        第四节 不同书写范式与相同生成背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新时期以来苏轼诗词研究之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苏轼诗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苏轼诗的研究分期
    第二节 苏轼诗画论与山水景物诗
    第三节 苏轼诗的生命审美哲学与道禅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苏轼词的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苏轼词的研究分期
    第二节 苏轼词的意象与意境
    第三节 苏轼词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品格
    第四节 苏轼词与地域文化
第三章 视域融合视野下苏轼诗词研究之再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苏轼诗词研究存有问题微探
    第二节 儒释道与苏轼乌托邦精神世界的构建
    第三节 苏轼“此在”的生存状态
    第四节 其他问题的探究
第四章 苏轼诗词研究之再研究的学术史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人文共通感基础之上的文学经典价值的传承
    第二节 苏轼文学经典的抒情价值与现代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北宋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一、宋代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二、宋代尺牍的族属
    第二节:尺牍的源起、属性与功能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二、尺牍的功能
    第三节:尺牍形制
        一、短小简明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小结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二、尺牍文学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小结: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的互动之意义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导入: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第一节:宋代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二、议论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第二节: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一、动成坑弈——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二、多难畏人——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小结: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一、宋代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二、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小结: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帖与尺牍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分量分析
        三、尺牍之于宋帖
    小结: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
        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一、言为世范——尺赎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宋人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三、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文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一、为万世开太平——宋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小结:尺牍之中宜扬盛事之影响
    第三节:“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二、求不朽的意义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小结: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及其意义
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二、发千里一笑——宋人尺赎的趣味性
        三、“新式古文”——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小结:“新式古文”与古文的区别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小品文属性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二、晚明小品对宋人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小结:宋人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总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与文化价值
    二、北宋尺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个案研究(一):北宋的家书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二、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三、宋代家书的艺术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个案研究(二):宋代的尺牍题跋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及其内容
    二、尺牍题跋的基本内容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八行书”考
    源起: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一、误区一:不试八行书——八行书与八行试
    二、误区二: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八行书
    三、殷勤逾八行——古代尺牍形制略探
    小结:八行书无可传
附录二: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以蔡襄、蔡京的地位之争为例
    一、蔡京的被贬抑
    二、蔡襄的被推崇
    三、二蔡升沉的动因
附录三:论宋人的“友道”
    一、友道渊源及其实质
    二、宋人“友道”的提出
    三、宋人倡友道的用心——自我完善与传世的动机
    小结:“友道”的社会价值
附录四:“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结论:欧阳修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9)明清塘栖卓氏家族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塘栖经济和文坛概述
    第一节 明清塘栖经济
        一、 塘栖镇的兴起与镇名之义
        二、 塘栖经济的繁荣
    第二节 明清塘栖文学概述
        一、 明代塘栖文学的繁荣
        二、 清代塘栖文学转变
第二章 卓氏家族世系与家风、家学概述
    第一节 明清塘栖卓氏家族文学成员与姻亲简述
    第二节 卓氏家族家风、家学传承
        一、 忠孝节义德行外感
        二、 重视文教诗书传家
第三章 卓氏家主要成员交游、结社活动
    第一节 卓明卿交游考
        一、 师友之交
        二、 达官名士
        三、 同乡山人
    第二节 卓发之交游考
        一、 前贤师友
        二、 达官名士
        三、 方外之交
        四、 结社
    第三节 卓人月交游考
        一、 前贤师友
        二、 名士
        三、 乡贤布衣
    第四节 明清之际卓氏家族交游概述
        一、 卓天寅、卓胤域、卓胤基传经堂宴集
        二、 各层文人题咏传经堂
第四章 明清塘栖卓氏家族文学创作
    第一节 卓发之诗歌研究
        一、 卓发之诗歌创作题材
        二、 组诗、幽冷意境与分明色彩——卓发之诗歌艺术特色
        三、 直抒性情、学古融今——卓发之诗学思想
    第二节 卓人月诗歌研究
        一、 卓人月诗歌创作题材
        二、 善用叠音、隽永的抒情性——卓人月诗歌艺术特色
        三、 重通变,崇性灵——卓人月诗学思想
    第三节 家族其他成员的创作
        一、 卓明卿诗歌创作
        二、 其他成员诗歌创作
第五章 卓氏家族衰落与文学影响
    第一节 家族的衰落
        一、 文字狱——直接原因
        二、 科举不盛——根本原因
    第二节 卓氏家族文学影响
结语
附录一:塘栖卓氏家族第一世至第十七世世系简表
附录二:塘栖卓氏着作列表
附录三:卓发之年谱
附录四:文人题咏传经堂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经学辨惑与文学思想
    1.1 不近人情,便非君子之道——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1.2 穿凿附会、妄訾毁誉——对文学批评之影响
    1.3 随机立教、不主故常——王若虚解孟子“以意逆志”
第2章 王若虚史学辨惑与文学思想
    2.1 《史记辨惑·议论不当辨》对文学批评之影响
    2.2 文法之疏,莫迁若也——文法学之建构
    2.3 王若虚解“发愤着书说”
    2.4 事实不明,或乖本义——史学真实与文学真实
第3章 王若虚的文章理论
    3.1 江河之行,顺下而已——创作论
        3.1.1 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文章之体
        3.1.2 情致曲尽,肝肺流出——文章之作
        3.1.3 典实过于浮华——文章之法
    3.2 文势相承,内外兼修——批评论
        3.2.1 信与达
        3.2.2 文势相承
        3.2.3 内外兼修
    3.3 “和气”与“英气”——作家修养论
        3.3.1 不可“好名而不知体”
        3.3.2 识见
第4章 王若虚的诗歌理论
    4.1 此老心中具一天——白居易
    4.2 风致情韵,理妙万物——苏轼
    4.3 有奇无妙,有斩绝无横放——黄庭坚
    4.4 谁言只待南迁后,始是江西不幸时——江西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苏轼词的自然率真与通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2]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D]. 宋定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3]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D]. 龚雅哲. 山西大学, 2019(01)
  • [5]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D]. 刘禹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6]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D]. 朱长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7]新时期以来苏轼诗词研究之再研究[D]. 赵英超. 陕西理工学院, 2014(06)
  • [8]北宋尺牍研究[D]. 付梅. 南京大学, 2014(05)
  • [9]明清塘栖卓氏家族诗歌研究[D]. 王德娟. 苏州大学, 2014(01)
  • [10]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D]. 李晓艳. 河北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苏轼诗歌的自然性与变异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