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肾上腺肿瘤中内源性哇巴因的表达

多发性肾上腺肿瘤中内源性哇巴因的表达

一、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OUABAIN IN MULTIPLE ADRENAL TUMORS(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捷[1](2017)在《氯硝柳胺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罕见,每年的发病率约为1-2/100万人,发病多见于两个年龄高峰,<5岁的儿童和50岁左右的成人,平均发病年龄45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ACC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能明确,目前认为ACC的病理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DNA的甲基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功能异常都对A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ACC恶性程度高,多数肿瘤直径>5cm,平均10cm,瘤体内多伴有出血及坏死,病程进展迅速且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癌症晚期,伴发有淋巴或远处器官转移,最常见于肺、肝、腹膜后淋巴结和骨转移。ACC的临床表现由肿瘤的功能和体积决定,大多数成人ACC具有内分泌功能,分泌皮质醇和性激素的库欣综合症(Cushing’syndrome,CS)以及男性化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约占ACC的40%,单纯CS和男性化表现分别占30%和20%,女性化约占10%,分泌醛固酮的ACC临床中较为少见,约2%。儿童ACC90%以上具有内分泌功能,临床表现多为男性化或假青春期表现,其中以分泌雄激素的肿瘤最为多见,约占儿童ACC的55%以上,混合分泌皮质醇和雄激素的占30%,单纯分泌皮质醇的肿瘤较少见,不足5%。非功能性的ACC因起病隐匿,一般临床表现多以肿瘤进展后引起的腹部症状为主。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是临床诊断ACC的主要手段。目前ACC的治疗由于缺乏特效的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手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30%-85%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处于进展期,伴发有淋巴或其它脏器转移,无法进行有效的手术切除或根治性手术切除,平均生存期仅为3~9个月,大部分生存时间不超过1年,5年生存率不到15%,即使手术治疗后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不足30%。所以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或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仍须考虑药物治疗,或是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来延长期生存时间。ACC药物治疗国外推荐使用米托坦,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EDPM(顺铂、依托泊甙、多柔比星、米托坦)和Sz/m(链霉素、米托担)是米托坦联合细胞毒性药物作为进展期ACC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总的疗效也非常有限。放疗、射频消融、介入栓塞只能使少数患者受益,因此为了有效提高ACC患者的生存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ACC对传统的化疗药物不敏感,所以寻找有效的、安全的、高选择性药物也是当今研究ACC治疗的重点。氯硝柳胺(Niclosamide),又名灭绦灵,化学名:N-(2’-氯-4’-硝基苯)-5-氯水杨酰胺,分子式C13H8C12N2O4,临床中用来治疗人肠道寄生虫病,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推荐治疗蠕虫的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虫体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和线粒体功能、阻断NADPH向NADP+的转化、抑制ATP的产生、改变细胞能量代谢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在抗肿瘤药物的的研发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药物筛选实验发现氯硝柳胺还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相对于新研究合成的抗肿瘤药物,氯硝柳胺具有细胞毒性强,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势。WANG于2009报道氯硝柳胺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靶基因蛋白的表达,随后其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氯硝柳胺可以通过影响 Wnt/β-catenin、mTORC1、STAT3、NF-κB、Notch、Hedgehog 等信号通路和肿瘤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来产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氯硝柳胺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还可以作用于拥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细胞的肿瘤干细胞。除此之外,在另一些研究中还发现,氯硝柳胺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甚至可以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氯硝柳胺对正常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影响甚微,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目的:1.研究氯硝柳胺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迁移力、侵袭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2.研究氯硝柳胺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体外培养SW-13细胞,采用CCK-8法和i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增殖监测仪检测不同浓度氯硝柳胺对SW-13细胞增殖的影响。2.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氯硝柳胺作用SW-13细胞后对细胞周期分布率的影响。3.采用AO/EB染色法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氯硝柳胺作用SW-13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4.采用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氯硝柳胺作用SW-13细胞后对细胞侵袭力、迁移能力的影响。5.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氯硝柳胺作用SW-13细胞后对β-catenin、LRP6、vimentin、E-cadherin 表达的影响。6.建立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设对照组、DMSO组,氯硝柳胺低浓度组、氯硝柳胺高浓度组。经腹腔注药,动态监测瘤体直径、瘤重,观察氯硝柳胺作用裸鼠后对肿瘤体积和瘤重的影响,并计算生长抑制率。部分瘤体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形态。7.设顺铂组为阳性对照,各组裸鼠处死前通过眼眶内眦静脉采血,对血液样本进行血细胞、生化分析。8.采用TUNEL法检测氯硝柳胺作用裸鼠后对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9.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氯硝柳胺作用裸鼠后对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LRP6、vimentin、E-cadherin、Bc 1-2,caspase-3 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氯硝柳胺分别作用SW-13细胞24、48、72、96、120h后,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SW-13细胞增殖(F=157.93,P<0.001)。2.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24、48、72h后,与对照组相比氯硝柳胺组将SW-13 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 期(P=0.001、0.005、0.008)。3.AO/EB染色法和Annexin V/PI染色法结果均显示氯硝柳胺组的凋亡率高于照组(均 P<0.001)。4.Transwell实验结果示氯硝柳胺组SW-13细胞的侵袭力低于对照组(P<0.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氯硝柳胺组SW-13细胞的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2)。5.Western Blotting 结果示氯硝柳胺组 SW-13 细胞 β-catenin、LRP6、vimentin 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均P<0.001),而E-cadheri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4)。6.HE染色组织切片证实成功建立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氯硝柳胺低浓度组、氯硝柳胺高浓度组的终末肿瘤体积和瘤重,低于与对照组(均P<0.001),对照组与DMS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顺铂组的白细胞低于氯硝柳胺组、对照组(均P<0.001),氯硝柳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硝柳胺组、顺铂组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铂组的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高于氯硝柳胺组、对照组(均P<0.001),氯硝柳胺组与对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移植瘤组织TUNEL检测结果示氯硝柳胺低浓度组、氯硝柳胺高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04,P=0.005)。9.移植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氯硝柳胺低浓度组、氯硝柳胺高浓度组的β-catenin、LRP6、vimentin、Bcl-2 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均 P<0.001),E-cadherin、caspase-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1.氯硝柳胺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侵袭力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抑制SW-1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涉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2.氯硝柳胺对血细胞、肝肾功能的影响小于顺铂。

王秀梅[2](2016)在《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ChIP-seq数据分析P30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结合位点目的:为了揭示雌二醇(estrogen,E2)刺激前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结合位点的分布特征,筛选受雌激素受体信号激活的P300调控基因,确定P300及其调控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E2刺激前后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增强子结合蛋白的Ch IP-seq数据(GSE39623)为基础,首先分析了E2刺激前后P300结合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以及结合位点信号变化的差异。通过对P300结合位点周围基因的检测,对P300调控的靶基因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GO数据库对这些靶基因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此外,我们还确定了E2刺激前后与P300结合信号显着增强的特异性靶基因,并同时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我们分别对E2刺激前后特异性的P300结合位点进行了Motif finding分析,并对E2刺激后新出现能够与P300发生共定位的转录因子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结合位点主要集中在5’UTR区域、3’UTR区域、转录起始位点和转录终止位点两侧,而E2刺激后P300结合位点在TSS区域的分布密度出现少量上升。在E2刺激后确定的24899个差异P300结合位点中,39%位点的结合信号显着上升。E2刺激前P300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与神经细胞分化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而E2刺激后富集在细胞连接、细胞粘附等过程的靶基因显着增多。此外,针对结合信号显着增强的P300调控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这两组靶基因均与神经分化的功能相关,而E2刺激后细胞运动功能出现了大量基因的富集。最后,我们在E2刺激前后P300结合位点周围分别找到了225和176个Motif富集显着水平较高的转录因子。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300共定位转录因子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此外我们发现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ESR1、BRCA1也能够与P300发生共定位。结论:P300在乳腺癌中发挥了广泛的转录调控作用,并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第二章 PAX6和P300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为了揭示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PAX6及P300在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MDA-MB-231、MCF-7中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收集经手术切除临床雌激素受体阳性淋巴转移人乳腺癌组织样本30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无转移人乳腺癌组织样本30例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非癌组织),同样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PAX6及P300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PAX6在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中高表达,而相对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中的表达较低(P<0.01)。P300则在三种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1)。P300和PAX6在癌旁组织(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相应的癌组织(P<0.05),且转移乳腺癌组织样本中P300和PAX6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乳腺癌组织(P<0.05)。结论:PAX6和P300在乳腺癌中均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的转移能力相关。第三章 P300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目的:为了揭示P300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化学合成构建了3组si RNA片段(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用于P300的沉默。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后,我们首先通过定量PCR检测了该3组片段对P300的沉默效率,以及对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9、VEGF和u PA表达的影响。接着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了si P300-1对P300以及PAX6表达的影响。随后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三组片段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了si P300-1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都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表达,但各组si RNA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si RNA转染3天后,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均表现出明显抑制MCF-7细胞活性的能力(P<0.05)。si RNA处理2天后,NC、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8.22%、18.60%、21.94%、17.94%,组间无显着差异。P300沉默后,肿瘤侵袭转移基因MMP9、VEGF和u PA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并且明显减缓的愈合程度以及减少的细胞数目都进一步说明了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受到了抑制。此外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PAX6的表达也受到了si P300-1的抑制。结论:si RNA可以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表达,并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而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水平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杨学成[3](2014)在《亚临床肾上腺皮质肿瘤激素分泌状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类固醇合成酶CYP11B1和CYP17在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SCS)、正常肾上腺皮质(NA)、肾上腺无功能瘤(NFA)及皮质醇分泌瘤(CPA)中的表达,探讨SCS的分泌状态是否与类固醇合成酶的表达相关。方法:提取20例CPA、6例SCS、15例NFA、8例NA的组织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P17、CYP11B1mRNA及蛋白在不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二者表达的差异,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YP17、CYP11B1mRNA及蛋白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二者在CPA中高表达,在SCS中表达稍高于NA和NFA(P<0.05)。二者在CPA中的表达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与ACTH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中高表达的CYP11B1和CYP17可能与患者皮质醇分泌异常相关。

魏松锋[4](2013)在《国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及致病基因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大样本量分析国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Head &Neck paraganglioma, HNPG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氧诱导因子(HI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该病的发生、侵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初步研究国人SDHB、SDHC、SDHD以及SDHAF2基因突变位点、突变率及其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及基因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6年4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头颈部副神经节瘤(HNPGL)患者132例,从性别、年龄、侧别、肿瘤特征、病理分析、局部侵犯情况、Shamblin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部分流行病参数的时间变化趋势;2)提取患者肿瘤组织和/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法扩增SDHB、SDHC、SDHD、 SDHAF基因各外显子,纯化后直接测定DNA序列,并将测序结果与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公布的标准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3)从132例HNPGL患者中选取资料完备的患者48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患者肿瘤组织中SDH、HIF-1a及VEGF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的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74例,男女比约为1:1.55;发病类型中颈动脉体瘤81例(61.37%),颈静脉球瘤16例(12.12%),迷走神经体瘤12例(9.09%),鼓室瘤6例(4.55%);110例良性患者,22例为恶性HNPGL(16.7%,22/132);按照Shamblin分型,81例颈动脉体瘤中Shamblin Ⅰ型20例(24.7%), Shamblin Ⅱ型43例(53.1%),ShamblinⅢ型18例(22.2%);良性与恶性病例临床资料比较:性别比(男:女)方面,其中良性为:1:1.2;恶性为1:0.8;良性肿瘤的平均大小及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5cm、40.5岁,而恶性肿瘤分别为6.6cm、43.1岁;22例恶性]HNPGL患者中暂时无家族史者,只有1例患者为双侧病变,良性患者中3例(2.73%)有家系发病现象,21例患者发现双侧病变;对患者例数、中位年龄、性别比等参数按照时间段(1956-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患者例数及女性患者比逐年上升、中位年龄逐年下降的时间变化趋势;2)基因突变结果:132例患者中共有42例散发性HNPGL提取出完整肿瘤DNA,共11例患者检测出SDH基因突变,其中3例为SDHD基因第二外显子无义突变,突变位点为第二外显子第112位碱基由C>T;2例为SDHD基因第三外显子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为第三外显子第311位碱基由A>C;4例为SDHB基因第一外显子同义突变,突变位点为第一外显子第18位碱基由C>A;2例为SDHB基因第六外显子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为第六外显子第594位碱基由C>A:家系1中发现先证者SDHD基因第二外显子突变,其叔具有相同突变位点,父亲、儿子为携带者,其妹妹和正常对照组未见基因突变;在所有病例中均未发现SDHC及SDHAF2基因各外显子突变;3)48例HNPGL中SDHB阳性表达率为64.6%,SDHC阳性表达率为91.7%,SDHD阳性表达率为87.5%,HIF-la阳性表达率为85.7%,VEGF阳性表达率为100%; HNPGL中SDHB与HIF-la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 HIF-la及VEGF的表达与肿瘤Shamblin分型呈正相关:HIF-1a和VEGF表达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HIF-1a及VEGF在恶性患者中(强)阳性率均高于良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良性]HNPGL女性多见,而恶性HNPGL患者中以男性居多:良性HNPGL发病年龄与恶性相比较,其发病年龄相对较晚,肿瘤直径相对较小;良性HNPGL患者中易出现双侧发病现象,同时家族性患者以良性病变为主;2.从时间轴上来看,HNPGL患者趋于年轻化,女性患者比例增多:3.国人HNPGL易发生SDHB、 SDHD基因突变,而SDHC基因及SDHAF2基因突变少见;4. SDHD基因突变主要与良性、多灶性、家族性HNPGL的发病相关,提示SDHD基因突变可能是国人家族性HNPGL发病的分子基础之一:5. SDHB基因突变与恶性HNPGL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SDHB基因第一外显子同义突变A6A可能是影响HNPGL的表型原因之一;6.本课题在国人散发性HNPGL患者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SDHD第三外显子发生错义突变,c.311A>C,致第104密码子由CAC变为CCC,即由组氨酸变成脯氨酸(H104P),此突变可能与肿瘤的临床侵袭性特征相关;7.SDH基因突变,HIF-1a、VEGF在HNPGL的高表达说明氧传导通路异常、组织缺氧、血管新生与HNPGL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8. HIF-1a及 VEGF的(强)阳性表达可能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9.在HNPGL中瘤的“侵袭”发展过程中HIF-1a及VEGF可能起促进作用。

章薇[5](2011)在《YKL-40在脑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及瘤细胞恶性演进机理与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肿瘤,其恶性增殖和侵袭性生长特性是导致患者术后肿瘤复发、预后较差以及生存期短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普及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但仍未能从根本上遏制肿瘤的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能彻底攻克这一顽疾,神经科学工作者对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演进机理的研究日趋深入。近年来,多项临床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均表明, YKL-40是一种在人类恶性肿瘤中极具预后诊断价值的标记物。这一“哺乳动物甲壳酶样蛋白”家族成员在多种局限性生长或转移性生长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高表达,可以揭示患者的预后不良。在脑胶质细胞瘤患者中,血清YKL-40的表达水平同肿瘤级别与瘤荷密切相关,围绕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血清YKL-40的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以及对术后放疗的反应性和生存质量的分析之中。然而,对YKL-40在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涉及的相关机制还很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YKL-40在脑胶质细胞瘤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探寻以下调其表达为靶向的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1. YKL-40蛋白在WHO I- IV级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通过收集210例WHO IIV级脑原发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标本,其中WHO I级11例,均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ilocytic astrocytoma, PA );WHO II级69例,均系弥漫型星形细胞瘤( Diffuse astrocytoma, DA );WHO III级62例,均系间变性星型细胞瘤( Anaplastic astrocytoma, AA );WHO IV级68例,均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KL-40蛋白在各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对比分析YKL-40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级别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各类别间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显示,YKL-40蛋白在人脑胶质细胞瘤中呈现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在WHO IIV级间差异非常显着(χ2=69.151,P=0.00 < 0.01 ) ,其中I、IV级间(χ2=66.211,P=0.00 < 0.01 ) ;II、IV级间(χ2=61.226,P=0.00 < 0.01 ) ;III、IV级间(χ2=26.055,P=0.00 < 0.01 ) ;II、III级间(χ2=9.651,P=0.002 < 0.01 )和I、III级间(χ2=9.252,P=0.002 < 0.01 )差异均非常显着。其免疫反应评分( Immunoreactivity score, IRS )在脑胶质瘤IIV级病理级别间差异也非常显着( P=0.000 < 0.01 ) ,其中I、IV级间( P=0.00 < 0.01 ) ;II、IV级间( P=0.00 < 0.01 ) ;III、IV级间( P=0.00 < 0.01 ) ;II、III级间( P=0.00 < 0.01 )和I、III级间( P=0.00 < 0.01 )差异均非常显着;I、II级间差异显着( P=0.029 < 0.05 )。这说明YKL-40蛋白的表达随胶质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明显升高。YKL-40蛋白在GBM中表达阳性率与IRS较星形胶质细胞瘤其它类型( PA, DA, AA )存在显着差异( P<0.01 )。对2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YKL-40蛋白的高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分型密切相关。2. YKL-40 SiRN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首先筛选体外4种脑胶质细胞瘤细胞系: U87、U373、A172、T98及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5例:Case 1,Case 2,Case 3,Case 4,Case 5,其中YKL-40蛋白表达最高者为U87细胞,原代培养Case 2和Case 5细胞。实验中进行YKL-40 SiRNA瞬转,特异性沉默YKL-40基因,并采用WST-1法,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和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分别检测YKL-40基因沉默后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力、瘤细胞周期分布与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改变。WST-1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在时间窗48 h,72 h和96 h,U87-Si,Case 2-Si,Case 5-Si组细胞较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 P均< 0.01 )。FCM碘化丙啶染色法测定细胞周期结果表明, 86.59%±0.56%的U87-Si组细胞滞于G0/G1期,较U87 ( 72.58%±0.82% )和U87-Co ( 74.09%±0.60% )组细胞具有显着差异( P均< 0.05 )。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中,侵袭小室经割膜和HE染色细胞计数后发现, U87-Si组细胞侵袭力较U87组明显减弱,在时间窗96 h,侵袭细胞甚至失去正常形态,细胞呈稀疏、分散分布,并出现胞核固缩、浓染、碎裂等近似于细胞凋亡的征象。本研究首次证明:下调YKL-40基因表达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推测该抑制作用与G0/G1期阻滞相关。3. YKL-40 SiRN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生物学功能影响机制的探讨采用Western blot凝胶蛋白电泳法测定脑胶质瘤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家族各主要成员,其活性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 Phospho-ERK1/2, ERK1/2;Phospho-p38, p38;Phospho-JNK1/2,JNK1/2 )的表达及AKT蛋白活性形式( Phospho-AKT,p-AKT )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Gel shift法探索核转录因子NF-κB (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与AP-1 ( Activator protein-1,AP-1 )参与调控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瞬转YKL-40 SiRNA后,与细胞增殖过程密切相关的MAPKs家族成员p-ERK1/2和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p-AKT的表达显着降低( P < 0.01 );与此同时,MAPKs家族中与细胞凋亡关系紧密的成员p-p38和p-JNK1/2表达显着升高( P < 0.01 )。提示:YKL-40基因沉默诱导的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受抑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ERK1/2和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实现的;p-p38和p-JNK表达的上调则表明肿瘤细胞凋亡活跃。而Gel shift法结果则显示,在YKL-40 SiRNA瞬转后的细胞核蛋白中,核转录因子NF-κB与AP-1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YKL-40启动子上存在可与其它种类核转录因子更紧密结合位点的缘故。本研究首次证实了MAPKs及PI3K / AK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YKL-40基因沉默引起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受抑现象,并间接地反映了YKL-40在脑胶质细胞瘤的生长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促进增殖与凋亡回避作用。4.人重组INF-α和白藜芦醇下调YKL-40表达的干预性研究以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质粒PGV-B2为模板,成功构建YKL-40启动子,并将其转染入脑胶质瘤U87细胞,进一步探讨几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对YKL-4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这些药物包括:TNF-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10 ng/ml )、MIP-1 (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MIP-1, 10 ng/ml )、INF-α( 2000 u/ml )和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 Resveratrol,Res ) ( 100μM )。初步的启动子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TNF-α、MIP-1、INF-α和Res均可降低YKL-40启动子的活性,但又以INF-α和Res的作用最为显着( P < 0.01 )。进而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NF-α和Res对YKL-4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00 u/ml INF-α作用24 h、48 h和72 h后, YKL-40 mRNA的转录水平均降低,其中尤以时间窗48 h和72 h更明显,其统计学意义最为显着( P < 0.01 ) ;经100μM Res作用24 h,48 h和72 h后,YKL-40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且各时间窗的统计学意义均非常显着( P < 0.01 )。在YKL-40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半定量Western blot法和定量ELISA法分别证明, 2000 u/ml INF-α作用24 h,48 h和72 h后,YKL-40蛋白及分泌蛋白表达量降低,尤以48 h和72 h统计学差异最为显着( P < 0.01 )。而经100μM Res作用24 h,48 h和72 h, YKL-40蛋白及分泌蛋白表达量亦显着下降。与实时定量RT-PCR结果相吻合的是,各时间窗的统计学意义均非常显着( P < 0.01 )。进一步的WST-1法与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提示:100μM Res可显着抑制U87细胞的体外增殖与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凝胶蛋白电泳法结果显示:ERK1/2信号通路参与了Res对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es可降低U87细胞中p-ERK1/2的表达,并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首次证实了INF-α和Res可显着下调胶质瘤细胞中YKL-40的表达与分泌,其作用尤以Res更为突出。5.白藜芦醇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通过MTT法观测到Res对C6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在90μM - 210μM的浓度范围时,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证实,210μM Res作用24 h后,C6细胞周期明显滞于S期。RT-PCR法及Western blot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es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中Caspase 3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显示,Caspase 3 mRNA的转录水平、蛋白的活性形式及总蛋白的表达与Res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这证明了Res可抑制C6细胞的增殖并滞细胞周期于S期,同时,可通过激活Caspase 3从而诱导C6细胞发生凋亡。此外,其对正常3T3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亦无凋亡诱导作用。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认为,YKL-40在脑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下调其表达为靶向的辅助性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这有望成为脑胶质细胞瘤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新领域。

曹彩霞[6](2009)在《类固醇生成因子-1及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类固醇生成因子-1及DAX-1mRNA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目的:近年对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相关的遗传综合征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关注散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发病机制。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和X染色体上与剂量敏感的性反转-先天性肾上腺萎缩相关的基因-1(Dosage-sensitive sexreversal,adrenal hypoplasia congenital,critical region on the X chromosome gene-1,DAX-1)均是孤儿核受体,SF-1结合到DAX-1启动子区可发挥协同转录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类固醇合成的急性调节蛋白(StAR)、3β羟类固醇脱氢酶、CYP11A、CYP17、CYP1182等多种参与类固醇合成的酶的转录,还可调节HPA轴的其他组份如ACTH-R、GnRH-R、LH-β亚单位及FSH-β亚单位等的表达,在肾上腺和性腺的发生、维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正常功能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中起了重要作用。体外研究表明SF-1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细胞增生,而DAX-1可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分化,提示二者在肾上腺肿瘤的发生中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检测SF-1、DAX-1mRNA在肾上腺皮、髓质肿瘤以及正常肾上腺皮质中的表达,初步探讨SF-1、DAX-1在肾上腺肿瘤尤其是醛固酮分泌瘤中的作用。方法:1、用TRIZOL分别提取肾上腺醛固酮分泌瘤(APA,n=17),包括血管紧张素Ⅱ(AⅡ)无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AⅡ-U-APA,n=12)和血管紧张素Ⅱ有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AⅡ-R-APA,n=5)、肾上腺醛固酮皮质癌(n=2)、肾上腺皮质醇分泌瘤(n=10)、肾上腺无功能瘤(n=10)、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n=6)和正常肾上腺皮质(n=8)组织的总RNA;2、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不同组织中SF-1、DAX-1、ACTH-R基因和内参照β-actin mRNA的表达;3、比较SF-1、DAX-1、ACTH-R mRNA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F-1 mRNA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1)在APA中表达和正常肾上腺皮质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F-1/β-actin mRNA比值分别为23.89±3.17(AⅡ-U-APA)、21.59±3.00(AⅡ-R-APA)和24.58±2.45(正常肾上腺皮质)(p>0.05);2)在皮质醇分泌瘤中表达(14.17±2.80)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及APA,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1);3)在肾上腺无功能瘤中表达(36.38±3.50),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APA和皮质醇分泌瘤(p均<0.01);4)2例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中表达(分别为38.75和44.16)有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2.DAX-1mRNA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1)在APA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DAX-1/β-actin mRNA比值分别为0.37±0.05(AⅡ-U-APA p<0.01)、0.43±0.05(AⅡ-R-APA p<0.05)及0.57±0.06(正常肾上腺皮质);2)在皮质醇分泌瘤中表达(0.39±0.04)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p<0.01);3)在无功能瘤中表达(0.83±0.08)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APA和皮质醇分泌瘤(p均<0.01);4)在2例肾上腺皮质癌中表达(分别为1.52和1.21)有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3.ACTH-RmRNA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1)ACTH-R/β-actin mRNA比值在AⅡ-U-APA中(1.41±0.18)明显高于AⅡ-R-APA(1.17±0.2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0.94±0.10)(p<0.05或0.01);2)在皮质醇分泌瘤中(0.55±0.05)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和APA(p均<0.01);3)在无功能瘤中(0.71±0.26)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和APA(p<0.05或0.01);4)在2例肾上腺皮质癌中(分别为0.48和0.43)有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的趋势。4.SF-1/DAX-1比值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差异1)SF-1/DAX-1比值在AⅡ-U-APA中(58.78±12.08)明显高于AⅡ-R-APA(46.19±5.64)、正常肾上腺皮质(43.70±6.44)、皮质醇分泌瘤(36.16±6.89)及肾上腺无功能瘤(44.00±5.32)(p<0.05或0.01);2)AⅡ-R-APA中SF-1/DAX-1比值也明显高于皮质醇分泌瘤(p<0.05)。5.SF-1、DAX-1和ACTH-R mRNA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性1)醛固酮分泌瘤a).AⅡ-U-APA患者立位刺激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变化(立位减卧位醛固酮的差值,即△醛固酮)与ACTH-R mRNA呈负相关(r=—0.663,p=0.019)、与DAX-1mRNA呈正相关(r=0.655,p=0.021)、并与SF-1/DAX-1比值呈负相关(r=-0.432,p=0.046);b).AⅡ-U-APA肿瘤大小与SF-1/DAX-1比值呈负相关(r=-0.712,p=0.009),而与SF-1、DAX-1、ACTH-R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p均>0.05);c).AⅡ-R-APA患者△醛固酮仅与ACTH-R mRNA呈正相关(r=0.900,p=0.037),与DAX-1mRNA呈负相关(r=-1.000,p=0.000)。2)皮质醇分泌瘤a).肿瘤中SF-1、DAX-1、ACTH-R mRNA表达与血、尿皮质醇水平无明显相关(p均>0.05);b).皮质醇肿瘤大小仅与SF-1 mRNA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95,p=0.026)。6.SF-1、DAX-1和ACTH-R mRNA在嗜铬细胞瘤中均未见表达。结论:1.SF-1和DAX-1 mRNA在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瘤、皮质醇瘤、无功能瘤及良恶性醛固酮肿瘤中的表达不同,证实SF-1、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AⅡ-U-醛固酮瘤组织中SF-1 mRNA正常、DAX-1 mRNA表达减低、SF-1/DAX-1比值增高且与醛固酮瘤大小呈明显负相关,提示DAX-1低表达可能影响AⅡ无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的生长;3.SF-1和DAX-1 mRNA在肾上腺皮质无功能瘤及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中高表达,显示SF-1和DAX-1可能促进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并应追随无功能瘤的预后;4.SF-1在皮质醇瘤中明显减低并与皮质醇瘤大小呈正相关,提示SF-1与皮质醇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DAX-1、SF-1mRNA在嗜铬细胞瘤中无表达,可能与嗜铬细胞瘤发病无关。6.上述部分结果目前未见国内外文献报告。第二部分SF-1、DAX-1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目的:第一部分研究从mRNA水平显示SF-1、DAX-1在正常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而在嗜铬细胞瘤中无表达;醛固酮分泌瘤的SF-1/DAX-1比值明显高于其他肾上腺皮质肿瘤。因目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均有严密的调控,故本研究第二部分拟观察SF-1和DAX-1在正常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蛋白水平表达,进一步从蛋白水平探讨SF-1和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特别是醛固酮分泌瘤的关系,并分析与mRNA表达水平上的异同。方法:1.分别提取肾上腺醛固酮分泌瘤(APA,n=17),包括血管紧张素Ⅱ(AⅡ)无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AⅡ-U-APA,n=12)和血管紧张素Ⅱ有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AⅡ-R-APA,n=5)、肾上腺醛固酮皮质癌(n=2)、肾上腺皮质醇分泌瘤(n=10)、肾上腺无功能瘤(n=8))和正常肾上腺皮质(n=8)组织的总蛋白,并测定蛋白浓度。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不同组织中SF-1、DAX-1和内参β-actin的表达;分析目的条带和内参照条带的灰度比值,对SF-1、DAX-1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3.比较上述不同组织中SF-1、DAX-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对SF-1和DAX-1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相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与mRNA表达水平上的异同。结果:1.SF-1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1)醛固酮分泌瘤:SF-1/β-actin蛋白表达在正常肾上腺皮质与AⅡ-U-APA及AⅡ-R-APA中分别为0.76±0.11、0.76±0.10和0.73±0.07,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皮质醇分泌瘤:SF-1蛋白表达(0.55±0.04)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及醛固酮分泌瘤(p均<0.01);3)肾上腺无功能瘤:SF-1蛋白表达(0.98±0.10)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瘤和皮质醇分泌瘤(p均<0.01);4)SF-1蛋白在2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1.24和1.40)有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2、DAX-1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1)醛固酮分泌瘤:DAX-1/β-actin蛋白表达在醛固酮分泌瘤中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分别为:正常肾上腺皮质0.65±0.14、AⅡ-U-APA0.39±0.13,AⅡ-R-APA 0.43±0.14,均p<0.01;2)皮质醇分泌瘤:DAX-1蛋白表达(0.56±0.04)明显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p<0.05),但高于AⅡ-U-APA(p<0.01);3)肾上腺无功能瘤:DAX-1蛋白表达(1.03±0.13)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瘤和皮质醇分泌瘤(p均<0.01);4)DAX-1蛋白在2例肾上腺皮质癌中(1.18和1.02)有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3、SF-1/DAX-1比值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变化1)SF-1/DAX-1蛋白比值在AⅡ-U-APA(2.28±0.79)和AⅡ-R-APA(1.56±0.44)中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1.20±0.18)、皮质醇分泌瘤(1.00±0.11)和无功能瘤(0.96±0.14)(p<0.01);2)在AⅡ-U-APA中SF-1/DAX-1比值高于AⅡ-R-APA,醛固酮分泌瘤两组间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1)。4、SF-1和DAX-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1)AⅡ-U-APA组立位刺激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立位减卧位醛固酮的差值,即△醛固酮)与DAX-1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616,p=0.033)、与SF-1/DAX-1比值呈负相关(r=-0.588,p=0.044)、而与SF-1蛋白无相关性(p>0.05);2)醛固酮瘤大小与SF-1/DAX-1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0.580,p=0.048);3)皮质醇分泌瘤中DAX-1蛋白与24h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9,p=0.022);SF-1与血、尿皮质醇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4)皮质醇肿瘤大小与SF-1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677,p=0.032)。结论:1.从蛋白水平也证实,SF-1和DAX-1在肾上腺良恶性醛固酮肿瘤、皮质醇瘤、无功能瘤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证实SF-1、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AⅡ-U-醛固酮瘤组织中SF-1蛋白正常、DAX-1蛋白表达减低、SF-1/DAX-1比值增高且与醛固酮瘤大小呈负相关,提示DAX-1低表达可能影响AⅡ无反应的醛固酮分泌瘤的生长。3.翻译水平也证实,SF-1和DAX-1在肾上腺皮质无功能瘤及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中均呈高表达,进一步提示SF-1和DAX-1可能促进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并应追随无功能瘤的预后;4.SF-1蛋白在皮质醇瘤中低表达并与皮质醇瘤大小呈正相关,提示SF-1可能参与皮质醇瘤的发生;5.上述部分结果目前未见国内外文献报告。

谷彦军[7](2009)在《TA2小鼠乳腺癌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多器官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荷瘤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组织及其未发瘤乳腺组织基因组表达状态,筛选两种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与TA2小鼠乳腺癌发生相关的侯选基因,并进一步探讨部分基因的异常表达与TA2小鼠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阐明人乳腺癌,尤其是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初步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整合素α4、αL及β2、L-选择素的表达与TA2小鼠乳腺癌多器官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评估乳腺癌转移潜能和发现抑制肿瘤转移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Affymetrix Mouse Genome 430 2.0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乳腺癌荷瘤TA2小鼠的肿瘤组织及其未发瘤乳腺组织的基因组表达情况,选用MAS5.0、Array2BIO及BGX三种软件分别筛选这两种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比较三种软件筛选基因的异同,确定应用单一软件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时的适当标准。利用PubMed数据库及Gene Ontology基因注释初步确定三种方法共同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2.选取三种方法共同筛选出的与肿瘤发生有关的部分基因进行后续验证。本研究选择了印迹基因DCN、癌基因EGFR和Cyclin D1。利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6月龄TA2小鼠正常乳腺组织(A组)、乳腺癌荷瘤TA2小鼠未发瘤乳腺组织(B组)及肿瘤组织(C组)中上述三个基因的表达情况。3.收集本研究室保存的高转移性(可发生多器官转移,A组)、低转移性(无远处转移或仅发生肺转移,B组)TA2小鼠乳腺癌及A组肺、肝和脾转移瘤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瘤及转移瘤组织中CXCR4、SDF-1、L-选择素及整合素α4、αL和β2的表达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转移能力的原发瘤组织中这些分子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基因芯片检测结果1)MAS5.0分析软件筛选出了3416个差异表达基因(P<0.0025),其中1681个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Array2BIO分析软件筛选出了661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其中217个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BGX分析软件筛选出了24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04个基因表达上调,这2456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分布图包括Ⅰ型分布图420个、Ⅱ型分布图646个、Ⅲ型分布图1390个,Rank介于24.01~385.02,三种类型分布图的Rank上限在Ⅰ、Ⅱ、Ⅲ型分布图间依次降低。2) MAS5.0、Array2BIO和BGX三种软件共同筛选出的基因有260个,分别占各自筛选的基因总数的7.61%、39.33%和10.59%。Array2BIO和MAS5.0分析时以P<0.00015为标准,两种软件可分别筛选出94.23%和95.00%的三种软件共有基因,而候选基因数目分别减少了10.59%和21.60%。BGX分析结果显示:BGX分布图包括Ⅰ型分布图170个,Ⅱ型分布图74个,Ⅲ型分布图16个,分布图的构成比与BGX单独分析时明显不同(χ2=368.29,P<0.0001),主要为Ⅰ型和Ⅱ型分布图,选取具有Ⅰ型和Ⅱ型分布图的基因可使候选基因数目减少56.60%。这260个共有基因中,60.38%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或治疗有关,其中与人乳腺癌或小鼠乳腺肿瘤有关的基因有68个。2. DCN、EGFR、Cyclin D1及PCNA在正常乳腺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CN高表达率在A组(50%)显着高于B组(17.86%)(P<0.05);B组EGFR高表达率和核阳性表达率均显着高于A组(χ2=7.56,20.49;P<0.01),并且高表达率显着高于C组(χ2=4.38;P<0.05);B组和C组中Cyclin D1标记指数在EGFR核阳性表达者均显着高于核阴性表达者(Z=-2.28,-2.07,P<0.05),两组EGFR核阳性表达水平均与Cyclin D1标记指数呈显着正相关(rs=0.723,0.474,P<0.05), PCNA的表达与EGFR是否存在核表达无关。2)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DC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A组最高(0.95±0.25),在C组最低(0.13±0.10),A、B、C三组间呈递减趋势(P<0.05);EGF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B组最高(0.05±0.02),在A组最低(0.02±0.01),B组显着高于A组和C组(P<0.05); Cyclin D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C组最高(0.42±0.22),在A组最低(0.04±0.01),A、B、C三组间呈递增趋势(P<0.001);PCNA在B组表达水平最高(0.38±0.24),在A组最低(0.14±0.10),B组显着高于A组和C组(P<0.05)。3.高转移性TA2小鼠乳腺癌的特征本研究室收集的7例高转移性乳腺癌的高转移特性存在差异,部分肿瘤在体内传代时逐渐丧失高转移能力。具有稳定的高转移特性的肿瘤乳腺原位接种时移植瘤生长缓慢,接种瘤细胞后3w即可在肺及脾出现肉眼明显可见的转移瘤,而肝镜下可见多发微转移瘤。7例原发瘤及其转移瘤中均观察到了血管生成拟态,血管生成拟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转移性乳腺癌(P<0.05)。4. CXCR4、CXCL12、L-选择素及整合素4、αL和β2在高转移性(A组)和低转移性(B组)TA2小鼠乳腺癌及A组肺、肝和脾转移灶中的表达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和B组原发肿瘤组织中CXCL12、L-选择素、整合素αL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约55.49% VS.33.13%、39.81% VS.16.75%、24.81% VS.10.47%,三种分子在A组中的表达均显着高于B组(Z=-2.41,-2.14,-2.31;P<0.05),而CXCR4、整合素α4和β2的表达在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别;转移瘤与原发瘤相比仅L-选择素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在肝转移灶中显着高于原发瘤(Z=-2.24,P=0.025),而CXCR4、CXCL12、整合素α4、αL、β2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在转移瘤与原发瘤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整合素αL和CXCR4在部分转移灶中呈阴性表达。2)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组织L-选择素、整合素αL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A组显着高于B组(Z=-3.32,-3.47,P=0.001),而整合素α4和β2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多种软件联合分析或单一软件分析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时采用不同的判定标准均可显着缩小侯选基因的范围,可以提高后续验证的准确性,尽管此方法有可能丢失部分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2.TA2小鼠乳腺组织中DCN表达水平随鼠龄增长逐渐降低,而EGFR表达却逐渐升高,并且出现了核表达。核表达的EGFR可通过上调Cyclin D1的表达使部分上皮细胞呈现高增殖能力。乳腺组织中DCN、EGFR、Cyclin D1的异常表达是中老年TA2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具有高增殖活性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其乳腺癌发生有关。3.TA2小鼠乳腺癌细胞的高转移能力并不稳定,存在减退现象。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L12/CXCR4)、淋巴细胞归巢有关分子(L-选择素、整合素α4、αL和β2)中仅L-选择素的表达可能与其肝转移有关,这些分子的表达并不是高转移性TA2小鼠乳腺癌多器官转移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细胞可表达白细胞或淋巴细胞所特有的整合素或选择素分子,其转移可能与细胞融合有关。高转移性自发瘤原发瘤及其转移瘤中均存在血管生成拟态,较强的促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能力可能是其转移瘤生长较快的原因之一。

董照刚[8](2009)在《膀胱癌间质α-SMA和CD34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膀胱癌大多数来自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鳞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肿瘤极少见,多为肉瘤。近1/3的膀胱癌为多发性肿瘤。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目前大多数膀胱癌病因学研究集中在基因改变,癌基因是原癌基因的突变形式,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可使细胞无节制地分裂,导致膀胱癌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编码调节细胞生长、DNA修复或细胞凋亡蛋白的抑癌基因失活,导致细胞生长失控。新近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或者间质某一方面决定,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的平衡状态所决定。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CAF)是上述微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宿主细胞之一,对该体系的平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相比,CAF的表型发生了显着变化,既保留了成纤维细胞的特征如表达波形蛋白,兼具平滑肌细胞的部分特征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该类表型转化细胞的出现和聚集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肿瘤间质重塑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改变,肿瘤间质的改变对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在胃、结肠、直肠侵袭性癌间质中缺乏CD34成纤维细胞,而分布有大量的α-SMA肌成纤维细胞,说明CD34和α-SMA的表达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在膀胱癌间质中CD34和α-SMA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组织间质中α-SMA蛋白、CD34蛋白的表达以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α-SMA蛋白、CD34蛋白和Ki-67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膀胱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新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68例膀胱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30~81岁,平均60.5岁。所有标本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者化疗。病理类型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22例、Ⅱ级28例、Ⅲ级18例;临床分期:Tis-T1期35例、T2-T4期33例;术后随访1.5~2年,其中30例术后复发,38例术后无复发。同时取12例癌旁非癌正常组织(取自膀胱全切病例距肿瘤边缘>5cm)作对照组。全部标本均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使用兔抗人α-SMA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以及兔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α-SMA蛋白、CD34蛋白和Ki-67在68例膀胱癌组织、12例正常膀胱组织间质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复发分类统计,对每个指标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或者t检验进行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皮尔逊积差相关(Pearson)作相关分析,以α=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结果1.α-SMA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膀胱癌间质细胞的胞浆。68例膀胱癌间质中有58例显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29%(58/68),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肌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胞浆。12例正常膀胱组织间质中有1例α-SMA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33%(1/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胞浆。α-SMA蛋白在膀胱癌间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α-SMA蛋白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36%(19/22)、89.29%(25/28)、77.78%(14/18),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α-SMA蛋白在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Tis-T1期、T2-T4期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9%(26/35)、96.97%(32/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α-SMA蛋白在膀胱癌复发组、无复发组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29/30)、76.32%(29/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2.CD34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膀胱癌间质细胞的胞浆。68例膀胱癌间质中有25例显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6.76%(25/68),阳性信号主要位于间质中小血管壁内皮细胞。12例正常膀胱组织间质中有11例CD34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1.67%(11/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黏膜下层和血管旁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CD34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间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膀胱癌,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34蛋白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36%(8/22)、39.29%(11/28)、33.33%(6/18),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CD34蛋白在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Tis-T1期、T2-T4期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86%(8/35)、51.52%(17/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CD34蛋白在膀胱癌复发组、无复发组组织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5/30)、52.63%(20/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Ki-67染色程度判断:细胞核上有黄色至棕色颗粒着色为阳性标志。每个标本检查5个高倍视野,每个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计算Ki-67阳性细胞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为Ki-6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Ki-67LI>10%为阳性病例。68例膀胱癌细胞中有37例显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4.41%(37/68)。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有1例Ki-67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33%(1/12)。Ki-67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Ki-67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10/22)、46.43%(13/28)、77.78%(14/18),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Ki-67在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Tis-T1期、T2-T4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6%(15/35)、66.67%(22/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Ki-67在膀胱癌复发组、无复发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23/30)、36.84%(14/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在膀胱癌组织间质中,58例α-SMA蛋白阳性表达中,有41例CD34蛋白呈阴性表达;10例α-SMA蛋白阴性表达中,有8例CD34蛋白呈阳性表达;共同阳性表达有17例,共同阴性表达的有2例。用皮尔逊积差相关(Pearson)作相关分析显示:α-SMA蛋白与CD34蛋白在膀胱癌组织间质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7,r=-0.372)。5.在膀胱癌组织中,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表达阳性的膀胱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为(37.6±17.5)%,与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表达阴性的膀胱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32.8±18.3)%相比较,两者差异无显着性(P>0.05)。6.在膀胱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34蛋白表达阳性的膀胱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为(41.5±19.4)%,与间质细胞CD34蛋白表达阴性的膀胱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25.8±15.2)%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膀胱癌组织间质中,α-SMA蛋白呈高表达,CD34蛋白呈低表达;α-SMA蛋白与CD3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膀胱癌浸润程度和预后的指标。2.α-SMA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无相关性;CD34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有相关性。

程瑞祥[9](200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和HSP70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Survivin和HSP7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相关性,以寻找具有早期诊断、判定预后价值的肿瘤标记物,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膀胱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streptavidin-peroxidase,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48例BTCC标本和1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进行了Survivin和HSP70的检测,并对两者表达情况以及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α=0.05作为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水准。结果:1. Survivin蛋白在13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在48例BTCC组织中有37例表达阳性,占77.08% (37/48),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HSP70蛋白在13例正常膀胱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38%(2/13),而在48例BTCC组织中有27例表达阳性,占56.25% (27/48),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2. 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患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随着病理分级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加,在I、II、III级BTCC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2.86%(6/14), 88% (22/25),100%(9/9),差别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随着BTCC临床分期的增高,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在Ta-T+1(浅表型)和T2-T4(浸润型)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0%(15/25), 95.65%(22/23),差别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Survivin蛋白在初发组中的异常表达率为50% (9/18),而复发组的异常表达率为93.33% (28/3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3. HSP70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患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病理分级增加,HSP70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加,在I、II、III级BTCC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8.57%(4/14),64.00% (16/25), 77.78%(7/9),差别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随着BTCC临床分期的增高,HSP70蛋白的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在Ta-T1(浅表型)和T2-T4(浸润型)异常表达率分别为36.00% (9/25), 78.26%(18/23),差别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HSP70蛋白在初发组中的异常表达率为27.78%(5/18),而复发组的异常表达率为73.33% (22/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4.在48例BTCC组织中,Survivin和HSP70蛋白二者共同表达阳性25例,共同表达阴性9例,两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Pearson列联系数=0.3457, P <0.05)。结论:1. Survivin和HSP70在膀胱癌组织中出现特异性表达上调,参与了膀胱癌发生和发展。2. Survivin和HSP70表达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高和肿瘤复发而上调,成为预测膀胱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3. Survivin与HSP70在膀胱癌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两者可能成为膀胱肿瘤早期诊断和预测复发的一种较好的指标,同时也有望成为靶向治疗膀胱肿瘤的新途径。

郎斌[10](2007)在《Ⅰ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Ⅱ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膀胱移行细胞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13例)及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57例)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免疫组化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膀胱上皮中,hMLH1、hMSH2、hMSH3均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组织中,hMSH2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hMLH1、hMSH3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6.8%、49.1%,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极显着性(P<0.01),但在不同肿瘤分级(G1、G2、G3)间及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 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92.3%)与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52.6%、40.4%)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但在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hMSH2、hMSH3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的增加显着降低,G1与G3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肿瘤组织中, hMLH1和hMSH3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具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 hMLH1、hMSH3蛋白表达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hMSH2蛋白表达不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第二部分:5-脱氧杂氮胞苷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及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T24生长的影响,对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的逆转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Aza-CdR处理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T24,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率的分析,RT-PCR检测基因hMLH1、hMSH2、hMSH3表达的改变,MSP检测基因甲基化的状态的改变。结果: 5-Aza-CdR对BIU-87和T24细胞的生长抑制有明显的量效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5μM的5-Aza-CdR处理72h后,能显着诱导细胞发生调亡,hMLH1、hMSH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有显着降低(P<0.05),mRNA的表达有显着升高(P<0.05)。结论:5-Aza-CdR可以部分逆转基因hMLH1、hMSH3启动子甲基化,并部分恢复基因的表达。5-Aza-CdR可能通过恢复抑癌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第一部分: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一: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体会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肿瘤位于左侧24例、右侧30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1.510.0 cm,平均(4.5±2.0) cm。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45例;无高血压者5例,主诉心悸、恶心、呕吐、腹痛、消瘦等;无症状经被体检发现者6例。56例均行内分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术前常规行扩容、降压及对症处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55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2±22)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74±34) ml,术后住院时间(5±1)d。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术中血压波动≥20mmHg(1mmHg=0.133kPa)21例。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536个月,36例患者术后2月内血压恢复正常,9例仍需口服降压药物。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论文一: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同期开展的50例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和53例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在手术创伤相关指标、术中高血压波动、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52±22 vs 120±42min,t=-11.692,P=0.000)、术中平均出血量(74±34 vs 187±64ml, t=-7.511,P=0.000)、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数1 vs 2d, u= -5.018,P=0.000)和术后住院天数(5.2±1.7 vs 8.3±1.8d, t=-10.714,P=0.000)等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后腹腔镜组术中高血压发生例数(9 vs 18例,χ2=4.811,p= 0.028)、需输血例数(1 vs 8例,χ2=6.426,p=0.011)、SIRS发生例数(11 vs 21例,χ2= 5.423,p=0.020)均低于开放组;两组间SIRS持续时间(中位数1 vs 1d,u=-1.598,P=0.110)、手术并发症(2 vs 6例,χ2=1.418,P=0.234)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月血压恢复正常及症状消失者后腹腔镜组有45例(84.9%),开放手术组43例(86.0%)。随访5~36个月,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疗效,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二、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OUABAIN IN MULTIPLE ADRENAL TUM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OUABAIN IN MULTIPLE ADRENAL TUMORS(论文提纲范文)

(1)氯硝柳胺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索引表
前言
第一部分:氯硝柳胺对人肾上腺皮质癌 SW-13 细胞株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力和侵袭力的影响与机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二部分:氯硝柳胺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学位攻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CHIP-SEQ数据分析P30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结合位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AX6和P300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300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课题的创新性
本课题后续工作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亚临床肾上腺皮质肿瘤激素分泌状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试剂
    1.1 临床资料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剂配制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YP11B1和CYP17基因的表达
    2.2 Western blot方法
    2.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P11B1和CYP17的表达
    2.4 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的临床资料
    3.2 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CYP11B1和CYP17 mRNA表达
    3.3 CYP11B1和CYP17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3.4 不同肾上腺皮质肿瘤中CYP11B1和CYP17免疫组化染色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国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及致病基因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第一部分 国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趋势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部分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相关致病基因SDHB、SDHC、SDHD及SDHAF2突变检测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部分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SDHB、SDHC、SDHD、HIF-1a、VEGF表达的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部分结论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副神经节瘤的相关致病基因SDH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YKL-40在脑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及瘤细胞恶性演进机理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YKL-40
    2.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
    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 pathway, PI3K)通路
实验一 YKL-40 蛋白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YKL-40 SiRNA 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YKL-40 SiRNA 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影响机制的探讨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人重组INF-α和白藜芦醇下调YKL-40 表达的干预性研究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白藜芦醇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类固醇生成因子-1及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类固醇生成因子-1及DAX-1mRNA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F-1、DAX-1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两部分研究结果的总结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TA2小鼠乳腺癌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多器官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TA2小鼠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Decorin、EGFR及Cyclin D1在TA2小鼠乳腺癌发生中的差异表达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高转移性TA2小鼠乳腺癌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
    3.1 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8)膀胱癌间质α-SMA和CD34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膀胱癌间质α-SMA和CD34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Ki-67抗原在泌尿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9)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和HSP70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 和HSP70 的表达及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热休克蛋白70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致谢
个人简历

(10)Ⅰ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Ⅱ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仪器设备
英文缩写对照
基础研究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膀胱移行细胞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 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5-脱氧杂氮胞苷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及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 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临床研究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论文一: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体会
        摘要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Paper two: Retroperitoneoscopic Adrenalectomy without Previous Control of Adrenal Vein is Feasible and Safe for Pheochromocytoma
        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ERIAL AND METHODS
        RESULTS
        COMMENT
        CONCLUSIONS
        REFERENCES
    第二部分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论文一: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摘要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Paper two: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Retroperitoneoscopic versus Open Adrenalectomy for Pheochromocytoma
        ABSTRACT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
    综述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附录一 SCI 收录的署名文章
附录二 其它署名文章、参加科研和获得奖励
致谢

四、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OUABAIN IN MULTIPLE ADRENAL TUMORS(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硝柳胺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D]. 王敏捷.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2]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D]. 王秀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3]亚临床肾上腺皮质肿瘤激素分泌状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杨学成. 青岛大学, 2014(12)
  • [4]国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及致病基因的相关研究[D]. 魏松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8)
  • [5]YKL-40在脑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及瘤细胞恶性演进机理与干预研究[D]. 章薇.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3)
  • [6]类固醇生成因子-1及DAX-1与肾上腺皮质肿瘤[D]. 曹彩霞.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1)
  • [7]TA2小鼠乳腺癌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多器官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D]. 谷彦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09(05)
  • [8]膀胱癌间质α-SMA和CD34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D]. 董照刚. 郑州大学, 2009(03)
  • [9]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和HSP70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程瑞祥.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10]Ⅰ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Ⅱ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郎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多发性肾上腺肿瘤中内源性哇巴因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