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的纤溶酶学特性研究

浙江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的纤溶酶学特性研究

一、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血纤蛋白溶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波[1](2012)在《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损伤及凝血系统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蝮蛇是北方地区野外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国内常见的各类蝮蛇均为剧毒蛇,咬伤后可引起脏器损伤、凝血功能异常、DIC样综合征等全身表现,及局部出血、坏死等局部表现。我科为北方地区蛇咬伤救治中心,年接诊北京各城郊区及周边省市蛇咬伤病例逾200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部分蝮蛇咬伤病例资料,系统性阐述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功能及凝血系统功能变化及DIC样综合征,以对其临床特点具备必要的认识,对临床治疗及病情观察提供必要的指导及理论依据。背景各类毒蛇咬伤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一定数量的报道,涉及蝮蛇、竹叶青蛇、眼镜蛇等蛇种,报道内容涉及脏器损伤、凝血系统异常、DIC样综合征、MODS、呼吸循环衰竭,及部分蛇毒的分析等等,但对于某一地区或具体蛇种的大样本致伤情况尚未见报道。方法1病例搜集:以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接诊并收治的蝮蛇咬伤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修订的临床分型标准,选择伤情评定为重度以上的患者,按其资料完整性分别研究脏器损伤及凝血系统功能障碍。2研究方法:筛选出检验结果等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8例,分别治疗中多次采血检验血常规、血凝、生化及尿、便常规、便潜血等。将20例健康成人的相应指标作为正常对照,分别用t检验(或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部分指标有无差异,若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对于血凝指标,以时间曲线表达变化规律;对于确诊DIC样综合征的病例情况,以时间曲线说明发生例数,并以实际数据列表举例。结果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局部症状较为明显,可发生局部肿胀、皮下出血、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等,但创口/创面一般愈合良好,罕有化脓感染;复视、呼吸困难等神经毒表现轻微,发生率低;伤后24h之内即可发生机体明显炎症反应,WBC显着性增高,可持续2~4天不等,10.2%的患者可先后出现PLT下降,多数可于5天内恢复正常;约11.7%的患者发生肝功异常,可持续5~6天以上;5.5%的患者发生轻度肾功异常,约2~4天内即可恢复;21.9%的患者发生心肌酶异常,可持续6天或更长时间,但ECG一般无典型改变;MODS发生率约0.8%。凝血系统影响明显,最短于24h之内检出异常,一般于伤后2472h之内,持续27天不等。可造成PT、TT延长、Fg降低,APTT变化不显着,有9.4%的患者可发生DIC样综合征。D-Dimer在24h内即可升高,可能对凝血系统异常有早期预测价值。皮下出血发生较多,但如救治得当,一般不发生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并发症。经治疗出院时总体有效率91.4%,治愈率60.9%,无治疗无效情况。出院后随访1月,各类轻微后遗症发生率约7.8%,一般不留肢体残疾等后遗症。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以凝血系统损害、心肌损害、肝功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发生MODS、DIC样综合征,有出血倾向,局部症状较重,多数有皮下出血。经及时、合理治疗,24h内就诊患者一般治疗有效率91.4%,治愈率60.9%,一般不留肢体残疾等后遗症,不发生严重颅内出血、脏器出血等情况。

张云龙[2](2007)在《沙蚕纤溶蛋白酶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栓栓塞性疾病(thrombotic disease, TD)已成为目前严重的医学问题,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皆高。药物溶栓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迄今为止,溶栓剂已发展了三代,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开发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溶栓剂。本研究旨在从中国渤海湾海洋环节动物沙蚕(Nereis virens)体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溶栓剂,确定其分子特征、酶学特性及溶栓机制,并构建此生物cDNA表达型文库筛选其克隆基因,为进一步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成功地从中国渤海湾沙蚕(Nereis virens)体内发现并提纯出一种电泳纯的新型海洋纤溶活性成分——沙蚕纤溶酶,又名N-V蛋白酶,并明确其主要富集于沙蚕(Nereis virens)的体腔液和内脏组织中。此酶的纯化工艺非常稳定,每升组织粗提液约可获得0.2mg活性蛋白,回收率为28.9%。该酶及其纯化工艺已获取国家发明专利(沙蚕蛋白酶及其分离提取纯化方法和应用,申请号:02144828.0,公开号:CN 1500873A)。证实此酶为一种单链蛋白,属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新成员,具有类胰蛋白酶特性,表观分子量为29,000Da,等电点为4.5。经专一性水解酶降解,MALDI-TOF质谱分析,获取酶分子中10段多肽链的N-端氨基酸序列,Swiss-Prot数据库申请登录号为P83433,经分析比对,证实此酶为一种新发现的蛋白酶。该酶的纤溶活力和体外溶栓效果明显,比活力达116280U/mg,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溶栓机制分析发现,该酶为一种类尿激酶作用位点的纤溶酶,并发现与蚓激酶相似,既具有直接纤溶活性,也具有激酶活性,即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的间接纤溶活性。其能高特异性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链,而对Bβ-和γ-链的水解活性较低(Aα>Bβ>γ),且能有效地水解纤维蛋白的α-链,而对β-和γ-γ链的水解活性较低(α>β>γ-γ),并经胶内蛋白酶水解活性实验证实此蛋白水解活性与29,000Da电泳蛋白带相关。此外,还成功构建了沙蚕(Nereis virens)虫体的完整性cDNA表达型文库,为进一步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吴海苹[3](2006)在《cobrotoxin与HAP结合常数测定和TLE纯化及理化性质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蛇毒是由蛇的毒腺分泌的一种天然蛋白质,含有多种蛋白质、多肽、酶类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是人类迄今为止研究最多,利用最多的动物毒素。从眼镜蛇毒中分离出来的α-神经毒素可以特异的、几乎不可逆的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AChR),是长久以来研究AChR结构和功能的理想研究工具。同时因为α-神经毒素具有高的稳定性,含有多对二硫键,有大量的天然同源蛋白,使得它们成为研究蛋白折叠和结构功能关系的良好模型。虽然近年来长链神经毒与AChR结合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的结构模型在解释毒素蛋白与α1AChR结合的实验现象时有很大欠缺,这表明目前的受体模型存在一定的不足。深入研究短链神经毒与AChR受体结合机制对研究离子通道开闭机制、开展基于AChR受体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目前的模型对决定受体特异性和选择性的长链神经毒和短链神经毒δ/γ亚基基本没有研究。为了研究短链神经毒与AChR的结合机制,验证我们以前的模建工作,利用离子交换色谱Sehpadex CM-C-25和Source 15S等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出了短链蛇神经毒cobrotoxin,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为一条带,达到电泳纯,凝胶成像和HPLC结果显示所分离的cobrotoxin的纯度在98%以上。此外,根据此前构建的乙酰胆碱受体δ、γ亚基上LoopF高可靠性结构模型合成了具有15个氨基酸残基的高亲和肽(HAP)。短链神经毒和HAP的结合能力用BIAcore生物芯片法和色谱法进行了验证。BIAcore实验中,在短时间内,HAP流经交联固定在芯片上的cobrotoxin。实验没有得到明显的阳性实验结果。结果提示HAP和神经毒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很强的亲和力;或者因为包埋的原因封闭了cobrotoxin的活性基团;或者,它们二者的作用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们随后通过的液相色谱来进行验证,实验得到了阳性结果。Cobrotoxin和HAP的结合特性用阳离子交换色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AP可能和cobrotoxin以2:1的方式结合,其结合常数大小为4.8×108,这说明Loop F与cobrotoxin有很强的亲合力,达到了NMR或X-Ray测定高级结构的要求。这也说明了δ/γ亚基的Loop F对配体有很强的亲和力,Loop F在配体的选择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理论计算,也和文献结果一致。同时,本实验又对长白山白眉蝮蛇中的类凝血酶进行了研究,依次采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 G-75、Source 15Q层析的方法,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毒中分离出类凝血酶,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带,MW大约为35.5 kDa,达到电泳纯。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此类凝血酶具有体外凝血活性,体外凝血酶比活力为41.5u/mg,用BAEE测得该酶的精氨酸酯酶比活为454.4 U/mg。用PMSF和EDTA对该酶进行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不是金属蛋白酶。

张箴波[4](2006)在《蛇毒纤溶酶的纯化、性质鉴定、与水蛭素对血栓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江浙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目的: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纤溶酶并测定其生物化学性质和部分药理性质。方法:采用DEAE 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HiPrep Sephacryl S 100凝胶过滤层析柱来分离纯化蛇毒纤溶酶,然后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PAGE以及HPLC鉴定其纯度。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该酶的等电点。用加热平板和标准平板法鉴定它是纤溶酶还是纤溶酶原激活物。加入各种试剂,通过溶圈大小检测其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纤溶酶的氨基酸组成。采用健康人的血浆进行纤溶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的实验。按10个不同剂量,依次给标记好的小鼠的背部皮下分别注射FLE,24小时后,处死小鼠,剥皮观察出血斑。在体外培养的鼻咽癌CNE2细胞中加入纯化的纤溶酶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分子量为59.1KD,等电点为4.98的酸性纤溶酶。纯化后的组分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为单一条带,样品经过变性处理和非变性处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均为单一条带。经过HPLC的C18柱后,层析图谱为单一峰,上述实验证明该组分为单一组分。该酶是纤溶酶而不是纤溶酶原激活物。最适pH值为7.0左右。该组分能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EDTA–Na2和β—巯基乙醇能完全抑制它的活性,而CaCl2和ZnSO4对其没有抑制作用,提示该纤溶酶为金属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60℃则完全失去活性。纤溶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纤溶酶的最小出血剂量为20.0μg。氨基酸分析表明它有525个氨基酸残基,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这和其等电点偏酸是一致的。在体外培养的鼻咽癌CNE2细胞中加入纯化的纤溶酶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部分裂解成碎片。

赵静[5](2003)在《蚯蚓蛋白同功酶III-1、I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亲和层析从蚯蚓(Eisenia fetida)中得到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蚯蚓蛋白同功酶EFE-Ⅲ-1,其N末端序列为N-Ile-Val-Gly-Gly-Ile-Glu-Ala-Arg-...,质谱分子量为29,557 Da。EFE-Ⅲ-1在底物专一性和抑制剂特异性的实验中表现出具有胰蛋白酶类丝氨酸蛋白酶的性质。通过测定其纤溶活力和水解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及凝血酶原的方式,提示:EFE-Ⅲ-1溶栓的过程可能是通过两种途径:(1)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2)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和小纤溶酶来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另外发现EFE-Ⅲ-1在水解过程中,主要的作用位点是在碱性氨基酸(如Lys-X,Arg-X)组成的肽键。在盐酸胍变性及KI淬灭的实验,表明EFE-Ⅲ-1是一种在盐酸胍变性中较为稳定的分子;其活性部位处在酶分子的一个有限区域,该区域对于胍的敏感性强于整个分子;在变性中其分子结构的去折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色氨酸在去折叠过程,逐渐暴露到分子外部。 通过EFE-Ⅲ-1和EFE-Ⅱ在序列、同源性、底物特异性、纤溶活力、酶切位点、抗原性、构象等方面上的比较,提示:EFE-Ⅱ具有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类的双重特性;EFE-Ⅲ-1比EFE-Ⅱ表现出较高纤溶活力;EFE-Ⅲ-1的底物专一性要高于EFE-Ⅱ;EFE-Ⅲ-1抗原的特异性要强于EFE-Ⅱ;EFE-Ⅲ-1的活性部位空间构象的柔性较低,分子结构较EFE-Ⅱ更为稳定;在变性的过程中,EFE-Ⅱ分子在变性剂中的去折叠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以上结果证明:EFE-Ⅲ-1是一种纤溶活性较高的,有更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的新型溶栓剂。

张东蕾,王起振,陈建智[6](1992)在《浙江蝮蛇蛇毒蛋白水解酶(蛋白酶a)的酶学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应用离子交换及凝胶柱层析,从浙江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具有酪蛋白水解活性的蛋白酶a。经研究表明,以酪蛋白为底物,该蛋白酶a作用的最适pH值为9.5,最适温度为45℃,Km值为1.33×10-5mol/L,酶活性受EDTA抑制。蛋白酶a不水解TAME,BAEE等精氨酸脂。实验表明,蛋白酶a具有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而无出血毒性,EDTA和半胱氨酸可抑制其纤溶活性。

段志忠,涂光俦[7](1986)在《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蛇毒磷酸二酯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大分子核酸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1.以双对硝基苯磷酸钠为底物,测得蝮蛇毒磷酸二酯酶的最适pH在10左右,最适温度在60℃左右;酶在37℃和60℃的Km分别为5.65×10-4M和7.97×10-4M。 2.酶在pH5—10.5范围和50℃以下稳定。 3.钙离子和镁离子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但钡离子、镁离子、锌离子、二价铅离子、钴离子、二价和三价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等都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4.除乙酸根离子外,碳酸根,硫酸根,乙二胺四乙酸根、磷酸根,钼酸根,酒石酸根,柠檬酸根,亚硝酸根,巴比妥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等阴离子都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5.蝮蛇毒磷酸二酯酶能充分水解RNA和DNA但后者的水解速度比前者快许多。

涂光俦,叶文娟,曹庆娜,冉永禄,程大卫,张威,阮长耿[8](1985)在《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抗凝血活酶组份抗凝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三次离子交换柱层析和一次凝胶过滤从浙江产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了抗凝血活酶组份。测定出该组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5,000道尔顿,等电点为9.4,N—末端为组氨酸。 纯化的抗凝血活酶组份在体外对血浆重钙化时间有显着影响,但不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对纤维蛋白也无溶解作用,极低浓度(0.5微克/毫升)的抗凝组份就能抑制血液凝血活酶的生成。家兔静脉注射抗凝血活酶组份后十分钟,全血凝固时间和血浆重钙化时间均明显延长,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含量和全血凝块溶解时间却不受影响。 蝮蛇毒抗凝血活酶组份具有磷脂酶A2活性,但血浆中磷脂的水解似乎并不是血浆凝固延迟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抗凝血活酶组份能够同血浆中凝血活酶组份(磷脂部份)可逆地结合,从而干扰了凝血酶原的活化。

徐淑华,任永忠[9](1984)在《江西蝮蛇毒纤溶酶的纯化和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蝮蛇毒经Sephadex G50分离,试验洗脱液对BAEE的作用检出其中的精氨酸酯酶活性。纤溶酶通过两次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和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出它是均一的。该酶的分子量已由SDS—凝胶电泳所测定约为40,000,等电点在4.0左右。

管利丰,戚正武[10](1982)在《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Ⅰ.分离提纯及理化、酶学性质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1)浙江产蝮蛇蛇毒中含有三种具有精氨酸酯酶活力的组分。它们分别是激肽释放酶、类凝血酶及类溶血纤维酶。其中类凝血酶的精氨酸酯酶活力最高,约占总酯酶活力的60%。(2)提纯后的类凝血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一条区带。经凝胶过滤及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约43,000。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及脯氨酸,此外还含有约6%的中性糖,9%的己糖胺及3.3%的唾液酸。(3)类凝血酶能直接使血纤维蛋白原凝聚,水解BAEE 的活力约是胰蛋白酶的2.7倍,K?为3.4×10-4M,高于其它已知的蝮亚科蛇毒类凝血酶活力。它不作用于BANA、BAPA 及其它蛋白底物。蛇毒类凝血酶与人凝血酶一样,对专一萤光底物Boc-Val-Pro-Arg-MCA 都有明显活力,但其凝结血纤维蛋白原的活力却远低于人凝血酶。(4)类凝血酶能被DFP 及PMSF 所抑制,但抑制速度缓慢,不能被胰蛋白酶的专一抑制剂TLCK 所抑制,因而是专一性很强的丝氨酸蛋白酶。

二、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血纤蛋白溶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血纤蛋白溶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损伤及凝血系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损伤的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二部分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典型病例图片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
致谢

(2)沙蚕纤溶蛋白酶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研究背景
        引言
        第一节 血栓的形成及溶解机制
        1 血栓形成机制
        2 溶解血栓机制
        第二节 生物溶栓剂的概况及前景展望
        1. 生物溶栓剂的概况
        1.1 天然生物溶栓剂的来源
        1.2 溶栓剂的分类和作用途径
        2. 新型溶栓剂的开发及发展趋势
        2.1 现有溶栓剂的主要缺陷
        2.2 新型溶栓剂的来源、开发途径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海洋生物抗血栓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1. 海洋生物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热点
        1.1 经典回顾
        1.2 今日热点
        1.3 未来展望
        2.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海洋环节动物沙蚕(Nereis virens)的研究概况
        1. 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
        2. 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及其潜在开发前景
    第二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2. 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篇 研究工作
    第一章 中国渤海湾沙蚕(Nereis virens)纤溶酶的探寻及分离纯化研究
        摘要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沙蚕(Nereis virens)纤溶酶分子特征的研究
        摘要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三章 沙蚕(Nereis virens)纤溶酶的酶学特性及溶栓机制研究
        摘要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四章 沙蚕(Nereis virens)虫体cDNA 表达型文库构建及其鉴定
        摘要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简介
致谢

(3)cobrotoxin与HAP结合常数测定和TLE纯化及理化性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短链神经毒COBROTOXIN与HAP结合常数测定
    第一章 引言
        1.1 蛇毒的主要组成及其毒理
        1.1.1 神经毒素(NT)
        1.1.2 细胞毒素(CTX)
        1.1.3 神经生长因子(NGF)
        1.2 蛇毒的应用研究
        1.2.1 在医学药理学方面
        1.2.1.1 蛇毒抗肿瘤研究
        1.2.1.2 蛇毒镇痛作用研究
        1.2.1.3 蛇毒抗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1.2.1.4 蛇毒抗菌作用研究
        1.2.1.5 蛇毒在重症肌无力(MGD)方面的研究
        1.2.1.6 蛇毒在老年痴呆症(AD)方面的研究
        1.2.2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
        1.3 突触后神经毒素结构性质简介
        1.3.1 突触后神经毒素理化性质的相似点
        1.3.2 两类突触后神经毒素之间的差别
        1.3.3 突触后神经毒素的结构
        1.4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结构功能简介
        1.4.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简介
        1.4.2 nAChRs结构及其配体结合区域
        1.5 蛇毒的研究进展
        1.5.1 蛇毒的一般进展
        1.5.2 蛇毒α-神经毒素的研究进展
        1.6 蛇毒A-神经毒素和受体结合的研究现状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短链神经毒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M-C-25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2.2.2 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2.2.3 FPLC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2.2.4 纯度鉴定
        2.2.4.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ris-Tricine系统
        2.2.4.2 HPLC反相色谱
        2.3 结果
        2.3.1 CM-C-25离子交换色谱粗分
        2.3.2 蛋白浓度测定
        2.3.3 FPLC进一步分离纯化
        2.3.4 纯度鉴定
        2.3.4.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结果
        2.3.4.2 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BIACORE实验测定
        3.1 本实验目的、意义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原理
        3.3.3 样品准备
        3.3.4 实验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短链神经毒COBROTOXIN和LOOPF结合常数的测定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结合能力测定
        4.2.3 复合物的解离
        4.3 结果
        4.3.1 所合成的HAP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生化性质
        4.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4.3.3 结合能力观察
        4.3.4 结合常数计算
        4.3.5 复合物的解离
        4.4 讨论
长白山白眉蝮蛇类凝血酶纯化及理化性质初步鉴定
    第一章 前言
        1.1 蛇毒类凝血酶(TLE)的分布
        1.2 蛇毒类凝血酶的生化性质
        1.3 蛇毒类凝血酶的医学应用
        1.4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长白山白眉蝮蛇类凝血酶纯化及理化性质初步鉴定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方法与结果
        2.2.1 DEAE Sephadex-A-25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2.2.2 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
        2.2.3 Source 15Q阴离子交换层析
        2.2.4 性质测定
        2.3 讨论
论文总结
    总结与展望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二、预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C 实验操作方法
附录D 缩略词
附录F HPLC色谱报告图

(4)蛇毒纤溶酶的纯化、性质鉴定、与水蛭素对血栓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江浙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纤溶酶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水蛭素的初步分离及其与纤溶酶对血栓的协同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蚯蚓蛋白同功酶III-1、I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现状及血管性痴呆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分类
        第二节 血管性痴呆发病的机制
        第三节 血管性痴呆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第二章 血栓的形成
        第一节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凝血级联反应
        第三节 纤维蛋白的溶解
    第三章 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抗血栓药物的分类
        第三节 展望
    第四章 蚯蚓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现状
        第一节 来源于Eisenia fetida的蚯蚓纤溶酶
        第二节 来源于Lumbricus rubellus的蚯蚓纤溶酶
        第三节 来源于Lumbricus bimastus的蚯蚓纤溶酶
        第四节 蚯蚓纤溶酶的临床治疗效果
        第五节 展望
第二篇 论文工作
    第五章 EFE-Ⅲ-1的分离纯化、性质及活力的关系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第二节 实验材料
        第三节 实验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1 EFE-Ⅲ-1的分离纯化
        2 EFE-Ⅲ-1酶动力学研究
        3 EFE-Ⅲ-1纤溶活力的测定
        4 EFE-Ⅲ-1纤溶机制的研究
        5 EFE-Ⅲ-1抗原性研究
        6 EFE-Ⅲ-1活力与构象的关系
    第六章 EFE-Ⅲ-1和EFE-Ⅱ部分性质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α_2巨球蛋白抑制EFE-Ⅱ和糖基化EFE的部分性质研究
        第一节 α_2巨球蛋白对EFE-Ⅱ的抑制部分性质的研究
        第二节 糖基化蚯蚓纤溶酶组分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个人简历
    附录2 英文缩写
    附录3 文中图表索引
    附录4 EFE同功酶的氨基酸序列及同源性比较
    附录5 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及凝血酶原的氨基酸全序
    附录6 EFE-Ⅲ-1和EFE-Ⅱ(及固定化EFE)水解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及凝血酶原的位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浙江蝮蛇蛇毒蛋白水解酶(蛋白酶a)的酶学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 蛋白酶
        2. 试剂
    二、方法
        1. 蛋白水解酶活力测定
        2. 精氨酸酯酶活力测定
        3. 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4. 出血毒性实验
结果
    一、蛋白酶a的酶学性质
    二、蛋白酶a的生物学活性
讨论

四、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血纤蛋白溶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损伤及凝血系统影响研究[D]. 张建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01)
  • [2]沙蚕纤溶蛋白酶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D]. 张云龙. 吉林大学, 2007(03)
  • [3]cobrotoxin与HAP结合常数测定和TLE纯化及理化性质鉴定[D]. 吴海苹.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4]蛇毒纤溶酶的纯化、性质鉴定、与水蛭素对血栓的协同作用研究[D]. 张箴波. 广西医科大学, 2006(02)
  • [5]蚯蚓蛋白同功酶III-1、I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 赵静. 吉林大学, 2003(11)
  • [6]浙江蝮蛇蛇毒蛋白水解酶(蛋白酶a)的酶学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J]. 张东蕾,王起振,陈建智. 动物学研究, 1992(04)
  • [7]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蛇毒磷酸二酯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大分子核酸的作用[J]. 段志忠,涂光俦. 动物学研究, 1986(01)
  • [8]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抗凝血活酶组份抗凝机理的研究[J]. 涂光俦,叶文娟,曹庆娜,冉永禄,程大卫,张威,阮长耿. 动物学研究, 1985(03)
  • [9]江西蝮蛇毒纤溶酶的纯化和性质的研究[J]. 徐淑华,任永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84(06)
  • [10]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Ⅰ.分离提纯及理化、酶学性质的鉴定[J]. 管利丰,戚正武.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82(04)

标签:;  ;  ;  ;  ;  

浙江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的纤溶酶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