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新生人生观问题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刁晶阁[1](2021)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萨仁[2](202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努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三全育人”,坚持把教育的灵魂交给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英群体,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也承载着民族地区的未来,他们进入高校后能否在学习、生活、人际、心理等方面良好适应十分重要。本文以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特点、入学适应概念与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三全育人”视域宁夏高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宁夏高校通过组织集中教育培训、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入学适应教育的渠道与方式,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方位发力。但部分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仍旧存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环境、心理变化方面的入学适应不良现象,这既有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自身和家长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要丰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育人队伍、建立覆盖本科学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体系、探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多方联动体制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李俊霖[3](2020)在《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是一条连接美好未来的路,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大学与中学阶段存在着许多差异,大学生入学适应难就是这些差异的直接体现。为探究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从近几年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着手,展开文献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开展了大学新生职业规划辅导,帮助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发展、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一)以四川某高校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前期调查和现有研究编制了《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且通过AMOS软件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表明本问卷设计的六个变量能反映出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点。使用SPSS软件对学习投入、职业发展、对大学的认可度等六个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整体适应情况一般,生活适应、职业发展、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着差异。(二)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结果以及大四学生就业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SWOT分析方法和反向设计法,设计了以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为目标的职业规划辅导方案。经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经过职业规划辅导以后,在未来认知、人际交往、学习投入、未来意志行动、职业发展方面有了显着性提高,普通班在所有变量上都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设计的大学新生职业规划辅导方案,是一套结合量性分析和质性分析,能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的辅导方案。
翟思阳[4](2019)在《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教育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管理链的第一环,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转换新角色、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影响到新生今后学习生活的质量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纵观新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不难看出,大学新生的成长不仅受外在动力的影响,内生动力的作用也极其关键。本研究把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界定为引导大学新生主体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积极回应,形成主动成长、积极发展、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等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各种正向作用力的总和,包括大学新生主体的内驱力,也包括学校及社会主体的推动力。当前大学生新生成长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众多问题造成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新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积累、认同,影响了新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新生教育管理仍处于发展期,且正在逐步上升到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治理层面。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非常复杂,除了大学新生主体之外,还包含了学校及社会各个外部环境主体的影响,具有过程性、多元性及协同性等特征。若不加以引导和完善,很难满足新生成长的多元需求,激发其成长的内生动力,也就不能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发展。因此,需要在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引入教育治理理论,通过教育治理发挥多元主体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推动作用,构建统筹联动、交互影响的治理系统,激活相关主体,形成共治格局,优化主体功能,汇聚正向合力,从而营造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环境,健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制度,优化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结构,夯实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成效。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依托于相关理论阐释了教育治理与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分析,介绍了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及特征呈现,阐明了教育治理推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作用机制,明晰了教育治理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价值旨向。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新生主体动力缺位、学校主体动力弱化、社会主体动力失衡;从三个治理主体层面剖析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不足的成因:新生层面治理意识淡薄、学校层面治理能力受限、社会层面治理成效模糊;探索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治理路径:营造治理环境、健全治理制度、优化治理结构、夯实治理成效。
梁雪莹[5](2019)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在党中央强调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背景下,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始环节的新生入学教育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课”,是新生认识学校、了解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关键一课”。良好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能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步入大学生活正轨,明确大学阶段甚至整个人生阶段的奋斗目标,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提高大学生的成才率,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提升入学教育效果,对于高校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式。在研究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以及效果进行了调查,探寻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形式和内容上的表现,并总结出新生入学教育总体效果较好,但各部分之间效果不均衡,存在提升空间的结论;将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研究实例,具体研究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论述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新生入学教育、新生群体、工作人员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从新生入学教育理念、时间、形式、内容和反馈机制五个路径,增强入学教育实效性,提升新生入学教育效果。
冯丹妮[6](2019)在《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对地处四川省的两所民族院校(简称四川民族院校)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性教育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开端,虽然民族高校一直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但相对于一流本科要求,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尤其在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形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加快建设适应性教育体系,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是当前四川民族院校的必然要求。本文选取四川民族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四川民族院校在读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归纳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内容与新生需求不符,缺乏针对性;教育时间集中,缺乏持续性;教育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教育主体单一,未形成合力等方面。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三全育人理念缺失;适应性教育信息不对称;适应性教育体系不完善;对新生适应性需求把握不清。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运用圈层模型,提出建立学院、学校、社会家庭三大圈层,在学校层面全员参与适应性教育,实施阶段适应性教育,建立全方位适应性教育体系;在学院层面实行辅导员、教师、教研室主任三结合,全过程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与全方位协同性的适应性教育;在社会、家庭层面丰富适应性教育主体,衔接学校适应性教育,改善适应性教育环境。本文还提出适应性教育保障措施,尽可能完善四川民族院校适应性教育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本文对增强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构建四川民族院校适应性教育体系,提升四川民族院校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希望本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发读者思考,让更多专家学者关注民族院校与适应性教育。
陈思思[7](2018)在《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开始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地了解大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熟悉大学学习与生活,使他们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以积极向上、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来讲,新生入学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助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铺垫,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教育的奠基工程,切实有效做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新生在人生成长重要阶段实现自我超越,对一所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各高校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提高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关注,根据新生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入学教育方案,建立和完善新生入学教育科学体系,充分发挥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上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实现的愿望了,更多的有志青年有机会迈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然而,这些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们,在高中阶段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应对高考这一件事情上,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度甚少,导致新生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和失去依赖的独立生活,出现了学习缺少自主性、生活自理能力欠缺、没有发展目标、对前途比较迷茫等一系列的不适应问题。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新生应对和解决进入大学后遇到的一系列成长问题,本选题将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河北省各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新生尽快融入到大学的集体生活,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文除引言外共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本部分对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的背景及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本选题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归纳。第一部分:该部分梳理了新生入学教育及理论基础等相关理论知识,首先对大学新生及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概括,新生入学教育不仅可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是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供具体指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和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对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此部分主要对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收集与新生入学教育相关的资料、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从入学教育的时间、入学教育的内容、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入学教育的目的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河北省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教育的时间集中且短暂;入学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入学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时效性不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不足。分析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其一,对新生入学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其二,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其三,尚未建立家、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机制。第三部分:最后部分提出了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新体系。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本部分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了思考。更新新生入学教育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四全”育人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完善和丰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教育、成才教育三个大方面;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构建新生入学教育新机制、利用新媒体更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等途径拓展入学教育的新途径;转变和革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通过采用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相结合,校、家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教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结合方式,试图构建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体系。
陈慧敏[8](2017)在《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面众恐惧是交流恐惧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研究显示面众恐惧的现象很普遍,同时面众恐惧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在学习、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些现象,高度面众恐惧者因面众恐惧高而发展受阻。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环境,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培养健康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本文对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社会自我效能感与面众恐惧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自尊与面众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新生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状况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者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并进而探索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新生普遍存在面众恐惧,其中上台恐惧和办事恐惧两个维度相对比面试恐惧和校外与团组恐惧两个维度偏低。大学新生面众恐惧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除办事恐惧因子不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外,面众恐惧总分以及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和校外与团组恐惧都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新生的得分都显着高于男大学新生。(2)大学新生自尊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自尊在性别上有显着的差异,男大学新生要显着高于女大学新生。(3)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社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显着的差异,男大学新生显着高于女大学新生。(4)大学新生自尊和面众恐惧存在显着负相关,大学新生自尊和社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正相关,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存在显着负相关。(5)自尊能显着预测面众恐惧以及其子维度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办事恐惧以及校外与团组恐惧,自尊能显着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社会自我效能感能显着预测面众恐惧以及其子维度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办事恐惧以及校外与团组恐惧。(6)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新生自尊和面众恐惧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吕雪梅[9](2017)在《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 31号)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将对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对大学生的“三观”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乃至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石。加之,新生阶段最容易出现各种新问题,能否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对每一位新生而言都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如果能有效抓住大学新生这一特殊阶段,专门针对新生的特殊性和群体特征,开展系统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会事半功倍。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有的活动主题和内容不太切合新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兴趣度不高,教育方式不够新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不大,效果不够理想。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要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须从提升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开始。美国大学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不等于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在提升新生保留率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大学第一年期间实施系列政策、战略、课程、服务等项目,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需的人生信仰、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品质和各项能力,帮助学生达到张扬个性和创新的目的,最终获取人生的成功。由于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强调个人的利益,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个体,强调体验和实践的方法,得到广大新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这对于提升我国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对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不同又决定了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的差异。其次,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学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教育,必定有教育的相通性。作为人类一种共同的教育现象,一定有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基于此,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相互比较、学习和借鉴的。论文首先是认识到背景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国情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内容更强调国家和民族的需求,注重从上而下通过国家层面的要求和规定来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主要通过课堂、专题报告和学生活动的途径,主要使用讲授法和典型教育法,并辅之以座谈法、联谊法和同辈教育。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为了学生获取人生的成功,在引导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以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为重点。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而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与实践相关,以体验法和讨论法为主。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上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可能追求相同,也不能相互学习,异大于同,但是在非意识形态层面,二者又有着一些共同点。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教育现象,且都做的是“人”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人的认知、成长和发展规律。因而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是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大学应批判性借鉴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用。我们应该将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提升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加大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的力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我们要努力实现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和全员化,创新、拓展并整合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更丰富和多样化。最后,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有效的组织保障。
苗陆婷[10](2017)在《高校开学典礼致辞的价值教育研究 ——以“人、北、清、浙”四所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中出现价值迷茫、价值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使我国大学价值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丰富大学生的价值情感、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是大学肩负的重要的育人职责和使命。大学开学典礼是高校对新生进行大学教育的“第一课”,校长致辞作为“第一课”上的重头戏,其传递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和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本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针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大学开学典礼及校长致辞具体内容,结合价值教育等相关理论,采用词频分析法对致辞文本进行分析,并围绕价值高频词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这四所高校校长开学典礼致辞中传递的价值内容、价值导向,梳理近十年来这四所大学开学典礼价值导向的变迁趋势,探讨其中蕴含的价值教育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大学开学第一课的价值教育功能与作用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目标、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尝试提出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在借鉴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价值教育等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校长致辞与大学开学典礼的关系及校长致辞在大学价值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运用词频分析法,对致辞文本中的高频词进行逐一分析;第四章根据以上研究分析,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层面对致辞内容主题进行宏观归类,在此基础上,对近十年校长致辞传递的价值教育趋势进行整体上的探究分析,又从微观层面对四所高校进行了校别分析,找出各个学校的独特之处。第五章分析致辞中价值教育的成功之处,诸如彰显学校教育使命、呼应社会主流价值观、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等,并进一步阐述致辞的改进方向,诸如学校历史讲述方法有待改进、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需要统筹、引领社会发展意识需待提高、价值意识和价值品质的培养有待增强等。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一是加强价值理性教育,二是合理确立开学典礼致辞中的价值教育目标,三是增强高校教育者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意识,丰富致辞内涵、注重培养学生价值品质。
二、大学新生人生观问题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新生人生观问题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 系统论 |
(三) 认知理论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概述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特点 |
一、身心特点 |
二、学习特点 |
三、思想特点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概念 |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第三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主要内容 |
一、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
二、对学习方式的适应 |
三、对人际环境的适应 |
四、对心理变化的适应 |
第二章 “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一、问卷基本情况 |
二、访谈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三全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一、全员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二、全过程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三、全方位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
第三节 宁夏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的经验 |
一、组织集中教育培训,助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
二、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其融入大学生活 |
三、多渠道助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 |
第三章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表现 |
一、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 |
二、学习方式适应不良的表现 |
三、人际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 |
四、心理变化适应不良的表现 |
第二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自身的原因 |
二、家长忽视了对子女适应能力的培养 |
三、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针对性不强 |
四、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丰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育人队伍 |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原则 |
二、强化辅导员骨干作用 |
三、巩固任课教师的主导地位 |
四、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
第二节 建立覆盖本科学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体系 |
一、推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系统化 |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
三、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融入实践活动 |
第三节 探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多方联动体制机制 |
一、建立组织、课程、活动三位—体大中心 |
二、构建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大空间 |
三、设立心理、资助、创业三位一体大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大学新生适应性概述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大学新生 |
2.1.2 适应性 |
2.2 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2.2.2 职业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3 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方案 |
3.2 大学新生适应性前期调查 |
3.2.1 新生背景 |
3.2.2 学校了解 |
3.2.3 专业认知 |
3.2.4 学生期望 |
3.2.5 学生压力与心理辅导 |
3.2.6 讨论 |
3.3 问卷的制定 |
3.3.1 问卷的前测 |
3.3.2 数据分析 |
3.3.3 正式问卷的确定 |
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4.2 分析方法 |
3.5 数据处理 |
3.5.1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5.2 各个变量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
3.5.3 各个变量相关性分析 |
3.5.4 各个变量在生源地、学科和性别的影响 |
3.6 结论与思考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目标与假设 |
4.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4.2.1 SWOT分析 |
4.2.2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讨论 |
4.3 研究过程 |
4.4 研究受体和实施者的情况 |
4.4.1 研究受体的情况 |
4.4.2 实施者的情况 |
4.5 测量工具 |
4.6 职业规划辅导方案设计 |
4.7 职业规划辅导方案的具体实施 |
4.7.1 第一次课程 |
4.7.2 第二次课程 |
4.7.3 第三次课程 |
4.7.4 学生分享 |
4.7.5 实验室参观活动 |
4.8 研究结果分析 |
4.8.1 量性分析 |
4.8.2 质性分析 |
4.9 结论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教育治理 |
2.大学新生 |
3.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 |
(二)理论基础 |
1.治理理论 |
2.人的主体理论 |
3.自我决定理论 |
4.勒温场动力理论 |
二、教育治理与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分析 |
(一)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及特征呈现 |
1.培育主体 |
2.特征呈现 |
(二)教育治理推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作用机制 |
1.构建统筹联动、交互影响的系统 |
2.激活相关主体,形成共治格局 |
3.优化主体功能,汇聚正向合力 |
(三)教育治理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价值旨向 |
1.营造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环境 |
2.健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制度 |
3.优化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结构 |
4.夯实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成效 |
三、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
1.新生主体动力缺位 |
2.学校主体动力弱化 |
3.社会主体动力失衡 |
(二)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成因 |
1.新生层面治理意识淡薄 |
2.学校层面治理能力受限 |
3.社会层面治理成效模糊 |
四、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治理路径 |
(一)营造治理环境 |
1.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 |
2.激发治理主体的自觉意识 |
3.营造自律积极的文化环境 |
(二)健全治理制度 |
1.建立健全高校制度规范 |
2.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 |
3.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三)优化治理结构 |
1.明晰主体定位 |
2.促进主体协作 |
(四)夯实治理成效 |
1.建立规划指导机制 |
2.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
3.构建社会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概述 |
2.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概念 |
2.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特征 |
2.2.1 时间的限定性 |
2.2.2 对象的特定性 |
2.2.3 内容的丰富性 |
2.2.4 方法的多样性 |
2.2.5 任务的多重性 |
2.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地位 |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环节 |
2.3.2 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2.3.3 大学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反映 |
2.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作用 |
2.4.1 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
2.4.2 弥补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缺失 |
2.4.3 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
2.4.4 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效果调查 |
3.1 调查问卷概况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结构 |
3.1.4 调查过程 |
3.1.5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3.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调查 |
3.2.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时间调查 |
3.2.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形式调查 |
3.2.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调查 |
3.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调查 |
3.3.1 军事训练教育效果调查 |
3.3.2 环境认同教育效果调查 |
3.3.3 大学适应教育效果调查 |
3.3.4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 |
3.3.5 专业学习教育效果调查 |
3.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整体效果 |
3.4.1 各观测点得分情况 |
3.4.2 新生入学教育整体效果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例研究 |
4.1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基本情况 |
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展历程 |
4.1.2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基本理念 |
4.1.3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
4.1.4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基本过程 |
4.2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分析 |
4.2.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4.2.2 调查问卷结构及样本基本情况 |
4.2.3 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分析 |
4.3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功经验 |
4.3.1 新生入学教育理念先进 |
4.3.2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到位 |
4.3.3 新生入学教育特色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5.1.1 新生入学教育时间短暂且集中 |
5.1.2 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固化且低效 |
5.1.3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陈旧且单调 |
5.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对新生入学教育重视不够 |
5.2.2 对新生群体认识程度不足 |
5.2.3 对工作人员作用缺乏引导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提升路径 |
6.1 强化新生入学教育理念 |
6.1.1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
6.1.2 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6.2 规划新生入学教育时间 |
6.3 拓展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
6.3.1 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
6.3.2 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 |
6.3.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
6.3.4 教师教育与同辈教育相结合 |
6.4 优化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
6.4.1 军事训练教育 |
6.4.2 环境认同教育 |
6.4.3 大学适应教育 |
6.4.4 思想政治教育 |
6.4.5 专业学习教育 |
6.5 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反馈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民族院校 |
2.1.2 大学新生 |
2.1.3 适应性教育 |
2.2 理论依据 |
2.2.1 三全育人 |
2.2.2 圈层结构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设计及样本选取 |
3.1.2 问卷回收及数据统计 |
3.2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 |
3.2.1 不同生源地新生适应性表现 |
3.2.2 不同民族新生适应性表现 |
3.2.3 非四川生源新生主要表现为生活不适应 |
3.2.4 少数民族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不适应 |
3.3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成效 |
3.3.1 比较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
3.3.2 适应性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第四章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及原因 |
4.1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要问题 |
4.1.1 教育内容与新生需求不符,缺乏针对性 |
4.1.2 教育时间集中,缺乏持续性 |
4.1.3 教育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 |
4.1.4 教育主体单一,未形成合力 |
4.2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的原因 |
4.2.1 三全育人理念缺失 |
4.2.2 教育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
4.2.3 适应性教育体系不完善 |
4.2.4 对新生适应性需求把握不清 |
第五章 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 |
5.1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三全育人的框架分析 |
5.1.1 圈层模型 |
5.1.2 圈层分工 |
5.2 学校层面三全育人对策 |
5.2.1 全员参与适应性教育 |
5.2.2 实施阶段适应性教育 |
5.2.3 建立全方位适应性教育体系 |
5.3 学院层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三全育人对策 |
5.3.1 辅导员、教师、教研室主任三结合 |
5.3.2 全过程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 |
5.3.3 全方位协同性的适应性教育 |
5.4 社会、家庭层面的三全育人对策 |
5.4.1 丰富适应性教育主体 |
5.4.2 衔接学校适应性教育 |
5.4.3 改善适应性教育环境 |
5.5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保障措施 |
5.5.1 制度保障 |
5.5.2 组织保障 |
5.5.3 教学方法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点、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新生入学教育及理论基础 |
(一)新生入学教育 |
1.大学新生及其特点 |
2.新生入学教育概念 |
3.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
4.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
(二)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
1.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 |
2.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
1.新生入学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 |
2.新生入学教育的心理学基础——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1.问卷设计 |
2.访谈设计 |
(二)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
1.被调查者性别统计 |
2.年级和专业分布情况 |
(三)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集中且时长较短 |
2.入学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
3.入学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时效性不强 |
4.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不足 |
(四)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
2.尚未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 |
3.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尚未完善 |
三、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新体系 |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四全”育人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 |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2.坚持立德树人,树立“四全”育人教育理念 |
(二)丰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
1.适应性教育 |
2.专业教育 |
3.成才教育 |
4.价值引航 |
(三)拓展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
1.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
2.构建新生入学教育新机制 |
3.利用新媒体更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 |
(四)转变和革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
1.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相结合 |
2.学校、学院(系)与家庭相结合 |
3.短期教育与中长期教育相结合 |
4.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1.1 自尊的概念 |
2.1.2 自尊的分类 |
2.1.3 自尊的测量工具 |
2.1.4 自尊的影响因素 |
2.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2.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2.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2.3 社会个体效能感的研究 |
2.2.4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方法 |
2.3 面众恐惧的相关研究 |
2.3.1 面众恐惧的概念 |
2.3.2 面众恐惧的理论研究 |
2.3.3 面众恐惧的测量 |
2.4 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 |
2.4.1 自尊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 |
2.4.2 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
2.4.3 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Rosenberg自尊量表 |
3.2.2 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 |
3.2.3 中国大学生面众恐惧调查量表 |
3.3 施测程序 |
3.4 数据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总体现状 |
4.2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4.2.1 大学新生面众恐惧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4.2.2 大学新生自尊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4.2.3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4.3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相关分析 |
4.4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回归 |
4.4.1 大学新生自尊对面众恐惧的回归 |
4.4.2 大学新生自尊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 |
4.4.3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对面众恐惧的关系回归 |
4.5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大学新生面众恐惧的现状分析 |
5.1.1 大学新生面众恐惧的整体状况 |
5.1.2 大学新生面众恐惧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
5.2 大学新生自尊的现状分析 |
5.2.1 大学新生自尊的整体状况 |
5.2.2 大学新生自尊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 |
5.3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5.3.1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状况 |
5.3.2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4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相关分析 |
5.5 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回归分析讨论 |
5.5.1 大学新生自尊对面众恐惧的回归分析讨论 |
5.5.2 大学新生自尊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讨论 |
5.5.3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对面众恐惧的回归分析讨论 |
5.5.4 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新生自尊和面众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学校教育层面强化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
6.2.2 家庭与学校联手提升新生社交自信心 |
6.2.3 政府与学校合作的多重教育 |
6.2.4 多方参与培养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新生教育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相关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 |
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演变史 |
3.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1.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2.1 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我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首要目标 |
3.2.2 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 |
3.3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3.1 以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为首要目标 |
3.3.2 以促进新生获得个人的成功为最终目标 |
3.4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异同及原因 |
3.4.1 最终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3.4.2 具体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第4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
4.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1.1 新生适应性教育 |
4.1.2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
4.1.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
4.1.4 基本道德规范和优良品质教育 |
4.1.5 心理健康教育 |
4.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2.1 新生转型和适应性教育 |
4.2.2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2.3 共同体意识培养 |
4.2.4 社会责任感教育 |
4.2.5 个人品质教育 |
4.2.6 创新能力培养 |
4.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及原因 |
4.3.1 知识理论的告知和能力的培养之别 |
4.3.2 道德规范和品质培养之别 |
第5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比较 |
5.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1.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2.1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2.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5.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异同及原因 |
5.3.2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第6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1 政治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2 经济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3 文化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2.1 政治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2 经济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3 文化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7章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及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借鉴 |
7.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
7.2 我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和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部分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
7.2.2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3 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借鉴 |
7.3.1 更多关注学生个体,更注重能力和品质培养 |
7.3.2 加大体验和实践力度,使教育途径更丰富多样 |
7.3.3 实现教育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
7.3.4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提供有效的领导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高校开学典礼致辞的价值教育研究 ——以“人、北、清、浙”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与大学价值教育 |
2.1 开学典礼的基本认识 |
2.1.1 典礼 |
2.1.2 开学典礼 |
2.2 致辞的基本内涵 |
2.3 价值教育的相关理论 |
2.3.1 价值教育 |
2.3.2 与其他教育思想的比较 |
2.4 校长致辞与大学开学典礼 |
2.5 校长致辞的教育价值 |
第3章 开学典礼校长致辞的词频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词频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分析 |
3.2.1 词频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3.2.2 选取高词频词的方法及高频词的界定 |
3.3 词频统计结果的高词频词分析 |
3.3.1 创新 |
3.3.2 爱国 |
3.3.3 开放 |
3.3.4 责任 |
3.3.5 理想 |
3.3.6 笃实 |
3.3.7 勤奋 |
3.3.8 自信 |
3.3.9 奉献 |
3.3.10 独立 |
第4章 开学典礼校长致辞的文本分析 |
4.1 校长致辞中的价值取向 |
4.1.1 个人价值取向 |
4.1.2 社会价值取向 |
4.2 近十年校长致辞中的价值教育分析 |
4.2.1 强调知识、能力到更关注个人修养 |
4.2.2 传统的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 |
4.2.3 强调成功到更关注人生幸福 |
4.2.4 教育更加开放向世界化迈进 |
4.3 校长致辞的校别分析 |
4.3.1 中国人民大学更突出立学、为民、报国 |
4.3.2 北京大学更强调学术自由、责任担当 |
4.3.3 清华大学更注重强健体魄、报效祖国 |
4.3.4 浙江大学更凸显治学做人、开拓视野 |
第5章 校长致辞中的价值教育评析与启示 |
5.1 致辞文本中的价值教育之得 |
5.1.1 贴切学校办学理念,彰显学校教育使命 |
5.1.2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社会主流价值观 |
5.1.3 把握当代学生特点,满足学生现实需求 |
5.1.4 培养学生价值品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
5.2 致辞文本中的价值教育之改进 |
5.2.1 学校历史讲述方法有待思考 |
5.2.2 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需要统筹 |
5.2.3 引领社会发展意识需待提高 |
5.2.4 价值意识、价值品质的培养有待增强 |
5.3 优化校长致辞中的价值引导 |
5.3.1 提前了解新生需求,适当加强价值理性教育 |
5.3.2 合理确立开学典礼致辞中的价值教育目标 |
5.3.3 增强高校教育者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意识 |
5.3.4 丰富致辞内涵,注重培养学生价值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大学新生人生观问题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的对策研究[D]. 刁晶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2]“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D]. 刘萨仁.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 李俊霖.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D]. 翟思阳. 长安大学, 2019(01)
- [5]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提升研究[D]. 梁雪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6]四川民族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D]. 冯丹妮.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河北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 陈思思.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8]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关系研究[D]. 陈慧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9]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 吕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10]高校开学典礼致辞的价值教育研究 ——以“人、北、清、浙”四所高校为例[D]. 苗陆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