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郊上空突现仙境(论文文献综述)
朱喆[1](2013)在《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研究》文中提出扬州地处江淮下游平原,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扬州古代工艺美术鲜明的地域特征。本文主要论述了扬州古代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生态背景、生产的方式与销售的模式、技艺的表现与形制的特色以及风格的形成与交流传播等问题,以期阐明这一独特的区域性工艺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首先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对扬州古代工艺美术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扬州因运河而起,又因漕运而兴,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成为工艺美术生产的重要保障,而政治上的优势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当出现自然环境的变迁、战争的严重破坏、漕运优势的丧失等情况时,扬州工艺美术也会相应地出现跌宕和衰退。其次,对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生产和销售展开了研究。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生产依托于本地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达,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优势可以使其更为便捷地从本地或外地获取各种生产资源,进而形成相应的工艺美术生产门类。同时,各工艺门类的分工也较细,出现了专业性的工匠群体,他们的技艺也比较娴熟。扬州工艺美术的销售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扬州城的规划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问题。再次,以设计学的视角,从技艺和形制两方面展开了对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分析。在技艺方面,重点介绍了扬州古代的金属工艺、漆工艺和雕刻工艺,并结合文献记载以及对当今扬州工艺美术的考察,对这些工艺进行尝试性的复原和再现;在形制方面,结合了大量的实例,论述了扬州古代工艺美术品在材质、形态、纹饰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扬州各个时期工艺美术品的技艺和形式,虽在总体上从属于当时工艺美术生产的大环境,但仍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最后,系统探讨了扬州古代工艺美术风格的形成和传播问题。在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商品消费和民风民俗的共同作用下,又在江南工艺文化的浸润下,扬州古代工艺美术形成了雅俗辉映的工艺风格,这种风格又借由多种方式对外进行传播和交流,影响深远。总之,扬州古代工艺美术是运河文化孕育下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区域性工艺美术,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影响力,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特殊范例,时至今日仍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翟鹏玉[2](2012)在《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文中提出壮民族的花神信仰,其核心范畴是“花”。而作为族类的根本表征的花,成为了壮族始源的建构与认同。在这种建构与认同之中,壮族将自我历史的建构,推及久远的初始——历元的形成。而这种历元的本质就是时间本身。进而,由壮族的历元推展到四时——月的形成与运演,再扩展到日常世界的机理及其制度的建构,并在这种时间顺衍之中,壮族寻找到了其衍化的五行的归宿——土王地中的时间统一性,从而将天元——天时、地元——地中、人元——人时结合起来,确立了天人合一的时间观——时中。这种运演,有着回归本原的环进轨迹。壮族这种对人的时间性的关注,其落脚的是人的生产,并由此延展到类与壮族社会结构的历史生产;兼及物的生产,二者相辅相成;而这两种生产的运作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壮族所发现的宇宙规律——时间的节律——三大辰来进行的。由此生成壮族的生态审美图式:花婆——参宿据子位以立元,呈现为壮族的历元,从而展现了壮族的真善美本体与本源,并形成了道生一化三的宇宙生发图式,正是在这种宇宙生发图式之中,形成了壮族审美世界第一个图式:“判天地之美”;随着壮族的立元,及其与宇宙结构规律的严密对应性与对生性的呈现,壮族依托参宿乘龙(大火星)所表征的自然律的分形,完善地建构起自我社会结构、制度及其运行规律,从而在壮族社会生活的日常运作之中表现出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的衍生图式:“备天地之美”;接着,为确保壮族生命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花婆信仰将人与自然的对应与对生的范围,拓展到以北斗为中心的整个天宇,并通过斗据参机而达成壮族的建寅-宗伏羲的历史意识:时空的建构,完成壮族内部秩序乃至宇宙秩序的自组织功能,从而在人类内部、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的宇宙秩序的发生图式——“原天地之美”——中,展示出壮族审美世界的和谐境界与机理。而所有以上三种图式的运作,都嵌入了花婆(参宿)与大火星、北斗七星的对应与耦合的宇宙图式之中。这种对应未走偏,始终呈对生中和态,并贯穿在对花婆的螺旋式回归图式中,展现出壮族对永恒的皈依,及对永恒意义的实践——现实化历程中,表现出壮族的“对生与环进”的审美生发图式。在守母存子与原始要终的环进中,壮族的审美精神指向了融汇民族文化逻辑、历史实践与元理论三合一的美的本质生成——美成在久。这种具有时间的永恒性的美,是在从对生到整生,由循环到超循环的螺旋式规程中生发的。这就是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生发原理之所在。美成在久的运演,形成了生态审美的诸多范式:依生、竞生、共生与整生,再次显示了壮族圈进旋升的审美生发规律。美成在久的运演,使花婆信仰进入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互维性及其审美超越性的境界。它规定了人的起源与本质具有自然性;而自然同样具有社会伦理本质与社会-历史性质。在人与自然的互维性历程中,展现了壮族生态智慧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哲学基础与生态美学境界。这种从自然始,再和自然和谐共进的历程,内含超循环机理。花婆信仰这种螺旋式生成与递进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可以达成与世界性的文明结构的对视、互动与共生,进而在视域的整合之中共同促进生态危机的解决,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的境界的,因而,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具有相当的普世性意义的。并且,借助这种普适性,壮族将在其文化的反刍与广纳之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杨华锋[3](2011)在《论环境协同治理 ——社会治理演进史视角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特征交织在一起的中国转型时期,既向我们展示出环境事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向我们勾绘出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态势。现实中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的普遍性与紧迫性,要求我们积极地探索有效治理策略。而管理型治理模式下,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与社区自治型等话语策略,在应对环境问题时,均存在着各自偏好与缺陷,从而导致治理体系集体失灵的局面。唯有在服务型治理模式引导下,积极推动环境领域合作化行为的实现,才能有效地缓解治理层面上的困顿。这一模式具体到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主要表现为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本文中,我们选择“社会治理三部曲的总体性解释框架”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工具,结合“规模-权力”与“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方法,在社会治理演进史的视角中把握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发展趋势,探讨环境协同治理发生与发展的轨迹。首先,环境协同治理的问世起源于对环境治理危机的根源分析。在人类社会行为所诱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中,以及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往往呈现为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的困局,若要实现有效治理需仰赖于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化行为。然而这种合作却难以实现,抑或即便发生,其合作层次与水平偏低,往往造就环境治理的新困境。影响这一合作行为发生的因素关乎制度、文化、组织与权力结构等方面,其中权力系统的封闭性与集中化趋势是其根源。权力系统的开放性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文化与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就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而言,中心-边缘结构模式下的官僚体系必然带来权力系统的封闭性与集中化趋势,从而造成控制系统与对象系统的结构失衡,治理绩效难彰。与这种强势的管理型治理模式相呼应的,是经济领域中资本的扩张性与主导性。究其内在动力源于极端现代主义的发展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仅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身上,更多时候也体现在地方政府行为的扩张之中,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在此情势之下,造成消费主义的盛行与消费社会的形成;城市形成了所谓的消费型城市,农村则沦为城市环境问题的附庸。于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步伐,社会所失去的是地方的自主性、多样性以及极富治理意义的地方性知识。这种自主性的消亡不仅仅使得本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同时也使得地方社会组织难以发展起来。因而市民社会发展的赢弱也就难以应对权力系统集中化的趋势,进而也就难以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其次,通过对权力集中化进程外部因素的考察,发现权力的封闭性与集中性源于工业文明体系下社会规模的扩张。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张,权力结构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这种政治权力集中化趋势根源于经济与财富权力的集中,当文化体系、制度、经济和社会扩展的很大时,随着权力的持续集中化趋势,环境问题也就迅速地变得无法控制。适度规模是环境问题得以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然而,工业文明体系的消费型社会与城市化进程都使得社会规模不断膨胀,其确定性治理思维必然导向权力的单一化与集中化。后工业社会的提出恰恰就是对工业社会规模日益扩张的一种冷静的思考。可以说,“社会规模”是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变量,其规模的扩张决定着集中化的进程,从而也就形成环境危机与规模扩张相伴生的局面。如何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消减社会规模加速扩张的势头,只有通过协同治理的体系建构,对地方性与多样性给予充分地关注,才能削减这种规模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复次,协同治理是后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治理策略的现实选择。在环境治理策略的演变过程中,其本体论遵循着由市场到政府,再到社会的进化逻辑。市场与政府、政府与社会在功能性差异和复杂性背景中,逐步改善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在社区层面上勾绘着由非等级化的契约所构成的无压迫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政治秩序。在这一历程中,可以总结出各自环境治理策略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即其承认与建构的实体、对自然关系的描述、行动者系统的具体构成、行动者实施动机以及其话语策略中的隐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经济理性主义的主导下,市场自决型治理策略模式中核心的是市场主体,这种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或作为个体存在的政府组织,其行动逻辑遵循竞争与个体理性主义;在行政干预主义视野下,强调的是一种从属关系的自然观,其致力于通过政府行为的积极介入实现生态危机的治理;在民主实用主义的视野下,如何通过参与或自治的方式实现公私利益的同构,来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是该话语策略的意义所在。协同治理基于对以上三种策略优劣之势的分析,以合作主义的价值构想为理论依据,致力于寻找政府与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动者之间的适度规模与相应的文化结构,以避免集体失灵的局面。再次,协同治理的初步构想得益于协同学理论核心思想的借鉴,这也是通过协同治理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如何为合作治理做好组织、文化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准备,是协同治理的题中之意。协同治理不同于协同政府、整体性治理等西方舶来的学术话语,它具有典型的区域性与本土化倾向。其运行结构可以划分成分别由地方区域和合作主义所伺服的两个序参阶段,二者集中关注于适度的治理规模以及文化制度领域的变迁过程,从而推动协同治理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初步构想,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和社区自治型的策略而言,它有着积极地优势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和应用的局限。就其比较优势而言,主要表现为行动者系统的开放性、行动策略组合的多样性、文化制度结构的适应性、网络化组织的创新性以及协同机制的有效性。就其潜在风险而言一方面是体制吸纳对权力系统开放性的稀释;另一方面是自发秩序及其先在规则体系未必自动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就其应用局限而言,如果无法形成全新的国际合作体系,那么定位于地方层面上的协同治理,将无力于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同时非政府组织发展薄弱的社区,亦不适宜于应用协同治理的策略。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方能为其实践领域中提供正确而适用的践行方略。最后,环境协同治理在实践层面上的思考,主要表现在合作主义对文化系统、组织结构、制度设计以及权力开放性的引导与塑造。其中.在生态主义与生态政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行政的理念对地方性的考虑、对平行权力体系的追求、对自然生态的呵护、对经济政策的低碳性调适,可以为公共生活的发生与健全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在行动者与结构互动的逻辑进程中,政府与诸多行动者之间协同关系的展开,为合作制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生态。同时基于对地方层面相关行动者生态行为的考虑,为扭转环境领域的“末端治理”趋势,以及避免地方政府“底线竞争”的扩大化,必须推动致力于分权于地方的制度化改进。质言之,多样性的文化结构、合作制组织的发展以及关注于地方区域的制度设计,同权力结构的开放性是相互建构、相互伴生、交织在一起的。其相互建构的不断深化,也就实现了规则的内化,从而逐步实现合作行为的制度化和合作关系的稳定化。总之,我们正处在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始阶段,这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式微和后工业社会合作理念逐步成长的历史过程。处于现实阶段的协同治理,其目的就在于探讨合作发生的机理,其未来的指向也就意味着一种合作治理形态的形成。其对参与性治理的调适,以及对合作治理的预演,有助于为后工业社会合作治理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储备与经验积累。
叶文玲[4](2011)在《三生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忆(一)比情人更有缘第一眼我就看见了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会在这儿——法国卢昂的这间酒店遇见她?!一看清是她,我顿时又体会到那种如电击一般的头晕目眩。我敢说,世界上的任何人,对,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一遇上她,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立时黯然失色。
李超[5](2010)在《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虽然,基于滨海城市展开的较为系统、有针对性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见,但各相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早已认同滨海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相应的规划理论研究的密切关系。本文将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滨海旅游生态系统的分析,建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具体地,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简要综述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阐明了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第一章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中引入可持续性思想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结合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概念的辨析,分析了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特点、分类与研究范围。对具体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规划程序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三章结合对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等级体系的研究,建构了基于生态学的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并对相应的构成要素、系统流态、网络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基本观点和价值评价标准。第四章借鉴生态学理论,建构了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基于不同层级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对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历史进行了综述,研究了信息革命对滨海旅游生态系统的冲击,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影响。第六章梳理了环渤海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对该地区区域旅游的整合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与可持续性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该地区典型滨海城市、典型滨海旅游区为例,对相应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七章从发展的眼光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滨海城市旅游业及其旅游规划问题的影响,研究了基于低碳准则的规划策略、创作心态、创作手段和评价标准。
梁晴[6](2009)在《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文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互渗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时间艺术的小说和空间艺术的绘画如何在差异中走向融合,更是激发了无数文艺理论家的兴趣,他们对此议题各有独到见解。本论文“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即是在吸取前辈学者的研究和论述的基础上,将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创作生涯放置于跨学科的比较视野中,透视后印象派画家高更对其产生的影响。为严谨起见,本文将首先采用历史传记批评的方法,找出实例证明毛姆对绘画艺术的喜爱和他对高更的浓厚兴趣,以确立此影响研究的历史依据。同时,本论文还将结合心理批评、文学人类学、叙事理论与接受理论,重点分析毛姆在小说创作中,其作品主题、人物、艺术审美观、表现方法和叙事技巧等方面从高更其人和其画作中获得的启示,进而呈现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因为有着一致的审美追求而产生相同的美学特征。由于选题的独特,因此本论文为目前国内的毛姆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诗画融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明证。
张昕[7](2009)在《建筑休闲性的表达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休闲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就目前来看,虽然人们对休闲也开始重视起来,对休闲建筑的要求也渐高,但是建筑师对于休闲建筑的设计和建筑休闲性的表达上尚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论文即是在借鉴国内外建筑休闲性表达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建筑休闲性的各个表达要素来逐一分析如何表达建筑的休闲性,希望对建筑休闲性的表达方法进行一些较为系统的探讨。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着重研究了”休闲”这一概念和它的理论基础,以及人们对于休闲与日俱增的需求和表达;阐述了休闲与建筑的联系,人们的休闲行为如何作用于建筑以及建筑的休闲需求,最后明确了建筑休闲性的表达要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针对建筑休闲性的表达要素进行拆分剖析,这些要素分别是景观、空间、材料和细部。第三章景观又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先从不同的景观层次来分析它们对建筑的休闲性所造成的影响,并使休闲建筑尽可能地利用这些景观来增添自身的休闲性。最后总结了哪种景观更适合建筑休闲性的发挥,更符合人们的休闲性需求。第四章空间篇从休闲空间的基本形式入手,诠释了建筑休闲空间的表达方式。第五章材料篇的分解方法与景观篇类似,分别以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在休闲建筑中的运用说明了材料对于建筑休闲性表达的意义,最终还通过一些新型材料的利用表明了新型休闲建筑的发展方向,并确认了发挥建筑休闲性作用的几种材料。第六章的细部表达则转换了角度,由建筑符号学、类型学及现象学中发掘表达休闲细部的方法。第七章为结论。通过理论的整理和实践过程中的积累,对整个论文进行了理论总结。
裴磊[8](2007)在《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雕塑的设计角度,雕塑一直被分为架上雕塑和户外雕塑,所谓架上雕塑是指雕塑家自己的艺术创作,完全的个人理念的表达,所以架上雕塑一直都是雕塑家们圈内的一种交流。在这里不做说明,重点是被称之为户外雕塑的研究。以前雕塑家把除开架上雕塑以外的设计都称之为户外雕塑,可以称作城市雕塑,环境雕塑。随着设计系统的不断完善,雕塑作为大型的公共艺术品和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雕塑为景观所“服务”的理念也越来越得到肯定。雕塑的落脚点是景观的观点无庸质疑。所以这种户外雕塑也就更多的称之为景观雕塑。景观雕塑的“环境”指的就是雕塑周围的景观,环境的不同,景观的差异使雕塑的设计也就大相径庭。景观雕塑有两层含义:景观的雕塑设计和雕塑的景观设计,这两方面都是在强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公共空间在功能、性质、作用上的不同,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雕塑在设计上的区别,滨水景观雕塑、广场景观雕塑、园林景观雕塑、街道景观雕塑、山体景观雕塑等在设计上就不可能是千遍一律的,雕塑更多的是突出不同景观的特点。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先生曾在《园冶》中提到“巧于因借,精于体宜”。这个原则在雕塑设计中同样要遵循。在现代设计中,景观雕塑更多的是放置于公共空间,雕塑本身与环境产生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设计景观雕塑时一定要整体考虑,做好全局的布置,使得环境空间由于雕塑的加入而更加和谐。景观环境与雕塑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最一般的环境因为有了雕塑而产生无限的艺术魅力。但是,如果雕塑和环境不相符合,便会糟蹋环境。因此,当我们在评介景观雕塑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雕塑与景观是否谐调。第二、景观雕塑在造型、尺度、材质、色彩上是否与环境合适。第三、雕塑创意是否对景观产生影响,使人对景观的区域性有更深刻的印象。雕塑矗立在环境之中,艺术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孕育出清新的视觉空间,显示雕塑与环境结合所放射出其它的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创造一种真正属于现代的环境文化。
于立影[9](2006)在《骆宾基评传》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骆宾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各种现代文学史中都只提到他的报告文学,而这恰恰是他最初的、艺术上最粗疏的作品。在“东北作家群”里,论名气他不如萧军,不如端木,而这种地位恰恰是对他的作品不了解造成的。骆宾基的研究者很少,他在国内的关注度还远不及在日本的关注度。距离骆宾基先生1994年去世之期也已经有十三年了,除了1982年韩文敏的一部注重生平的评传以外,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论述他的生平与创作的论着。我的论文力图在资料上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的事实基础,并着重于作品的系统考查,力图在作品的分析中凸现骆宾基的创作个性,以探讨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应有的意义与地位。现代作家骆宾基来自于“九·一八”后沦陷了的东北黑土地,是“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他于抗战时期登上文坛,最初就是以迅速反映抗战现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得到文学界的认可。因此,骆宾基的创作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密不可分,与中国历史进程密不可分。他的创作紧随时代步伐,各时期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研究骆宾基的生平与创作历程,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时代变迁在知识分子、军人、普通百姓心灵上的投影。从骆宾基的生平来看。他出生在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边陲小城,复杂的民族关系使他摒弃了狭隘的民族观念,而更注重阶级的差别。流亡的生涯和移民后代的身世使他的作品和人生都笼罩着浓浓的乡愁,这乡愁偏重于东北的黑土地和胶东的“乡亲”。流亡上海参加抗战使他的早期作品充满风雷之色,更使他在观念上建立起文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注重文学的宣传功用。1938年他在浙东因出色的救亡工作而入党,1940年又因追寻文学事业而失掉了党组织关系,这个巨大的打击使他陷入苦闷。流亡香港期间,在太平洋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他陪伴了萧红生命的最后44天,萧红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的追求,触动了他关于人生的思考,也拓宽了他的创作思路,使骆宾基在创作上有了质的飞跃。1942至1944年,身处大后方的骆宾基在沉闷低迷的政治气氛中陷入深深的寂寞情绪之中,而这种寂寞使他专注于反省自我和人性批判,并从人性的弱点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合理,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批判。在这种寂寞当中骆宾基又回顾童年,追溯生命的根源,从温情回忆中实现自我的认定。两次被捕与牢狱生活,文革中的迫害都不能损害他执着的信仰和光辉的品格。在人生经历上,骆宾基是一个强者,是一个执着的“斗士”。从骆宾基的创作来看。三十年代,他在走上战场的同时走上文坛,作品中充满着血与火,生与死,勇敢与懦弱,革命与反动,崇高与卑微的对比,色彩鲜明,支离的语言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早期受到肯定与赞扬的报告文学作品《大上海的一日》、《东战场别动队》的价值不在于艺术性,而在于它的宣传功用。四十年代,作者逐渐从直接参战的激动情绪中平静下来,把目光从战场转移到后方的日常生活,从事件的表面转移到人的内心,中篇小说《吴非有》就是转型期的作品。此后,他开始在
冒亚龙[10](2006)在《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任何建筑美学都有一定的哲学根基,客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根基哲学本体论,它演绎出美是一种不依赖人而存在的建筑客观属性;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观主义唯我论和客观主义存在论的统一,以解释学、解构主义哲学为表率,它认为建筑不依赖人而存在,但建筑的美却依赖于人,建筑美与不美取决于人;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价值论、现象学等人文哲学,它认为建筑之美既不取决于建筑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等构成的复杂价值关系之中。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建筑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否同主体的结构、尺度、需要相符合、接近或一致,如果相接近或一致,人就产生心理的认同或共鸣,建筑则具有美学价值,反之则无。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或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是建筑是否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理需求,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活动和身体结构、尺度,是否达到使用者对建筑功能、安全、经济性等所提出的要求;精神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包括建筑是否适合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心理尺度,是否使居者产生心理认同和实现人之为人的更高层次的形上精神追求,是否证实人的自由、偏好和存在。价值论建筑美学继承、改革和发展了主体论建筑美学,其人文色彩浓厚,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则弥补了其科学理性的不足,它将建筑美学价值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研究。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由技术美学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二部分组成,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前者可通过建筑科学技术标准进行审美评价,而后者则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艺术属性,是异常复杂和变化的,公共期待视域和共通感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可以衡量建筑艺术美学价值。论文基于当代人文哲学和美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重点从艺术美学价值(精神层面)的视角阐述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包括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科技美学价值、数学美学价值、雕塑之美、空间之美、模糊美学价值、政治美学价值和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以及高层建筑的当代审美趋向,涉及分形美学价值、信息论美学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得出以下主要成果:论证了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建筑信息创新;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二、市郊上空突现仙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郊上空突现仙境(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扬州”的时空范畴 |
第四节 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分期 |
第一章 扬州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
一、 运河开凿形成地理区位优势 |
二、 江岸与海岸线退却致使港口位置消逝 |
三、 漕运停滞与优势地理区位的丧失 |
第二节 经济生态环境的推动 |
一、 农业经济的坚实基础 |
二、 商品经济的逐步繁荣 |
三、 盐业经济的主体支撑 |
第三节 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 政治制度的影响 |
二、 人文艺术的充盈 |
第二章 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生产与销售 |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生产 |
一、 生产资源与产业结构 |
二、 多样的生产方式 |
三、 手工业作坊中的工匠 |
第二节 工艺美术的销售 |
一、 充分的销售保障 |
二、 渐进的销售模式 |
第三章 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的技艺与形制 |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技艺 |
一、 金属制作工艺 |
二、 漆器工艺 |
三、 雕刻工艺 |
第二节 工艺美术的形制 |
一、 材质与形态 |
二、 装饰纹样的题材与设计 |
第四章 扬州古代工艺美术风格的形成及传播 |
第一节 工艺美术风格的形成 |
一、 亦雅亦俗的构成 |
二、 江南文化的浸润 |
第二节 工艺美术风格的传播 |
一、 传播方式 |
二、 传播路线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历代对花婆信仰的记载与研究 |
三、我的研究的切入点与方法 |
四、研究的生发点与意义 |
五、总体逻辑与全文结构 |
第一章 立元-历元:时间的开显与美的潜能完整呈现的基点 |
第一节 立元与生态美学意义的生发元点 |
一、壮族的立元与生态审美元点的确立 |
二、立元的作用 |
第二节 立元与美的本源——元印象的可重复性的呈现 |
第三节 花婆自身的分化及其与宇宙严密的对应性的确立 |
一、花婆建三正,成三楼:天人的对生机制的彰显 |
二、从花婆“三正”到天地人的宇宙观与对生关系的确立 |
第二章 花婆乘龙而备天地之美 |
第一节 花乘震而成子:潜能实现的完备性 |
第二节 花婆分性别与造婚姻:自我凸显的审美表征 |
1、同姓开亲 |
2、招赘婚 |
3、不落夫家 |
4、女性为主 |
第三节 花婆与壮族财富观的审美表征性 |
第四节 民族意识的确立与自我的审美分形 |
第五节 花乘龙以移风易俗 |
第六节 龙路与火路——水火转换与阴阳相济 |
第七节 对生中的花婆作为玄牝及其潜能的全面实现 |
第三章 斗据参位以原天地之美 |
第一节 花婆的参伐作用 |
第二节 不违农时——美的实现的道德保证 |
第三节 斗据参以成岁:环生与潜能实现的图式 |
一、七星据参而生人:耦合与归原 |
二、消灾:与时消息与进入和谐 |
三、生死转换:环生中的制衡与逍遥 |
第四章 辰纳于甲:回归始源与中和之美 |
第一节 日辰之会与交互网络的历史生成 |
第二节 日辰纳于甲与壮族回归花婆的审美境界 |
第三节 岩洞、姆六甲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
第四节 岩洞与歌圩——壮族的生态审美制度 |
第五节 歌圩的神道设教与寓教于乐 |
一、依歌择偶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二、神道设教与审美制式 |
三、节庆与审美制度的形成 |
四、歌圩对日常禁忌的超越——自由境界的呈现 |
五、歌圩与天籁 |
第五章 美成在久与玄妙之镜 |
第一节 花婆信仰对三大辰的综合运用及其审美范式的升华 |
一、依生范式 |
1、人对花婆——宇宙本体的依生 |
2、对万物的依生 |
3、对天地的依生 |
4、人对祖宗神——亲本——类的依生 |
5、对外家的依生——求婚词 |
6、男女的依生 |
二、竞生范式 |
1、天-天竞争与宇宙秩序的调整 |
2、一天与万物的竞生 |
3、天地人的竞生,及天与地、人的转换 |
4、万物与人的竞生 |
5、代际与男女的竞生 |
三、共生范式 |
四、环生与整生范式 |
1、三大辰整合中的增寿与再生人 |
2、民族融合:整生的回归花婆——金银花 |
3、花婆信仰对各种文化的融合整生而构成审美图式 |
4、整生范式的时间性彰显 |
第二节 继天立极与体天赞化 |
一、继天立极 |
二、人体天赞化 |
三、至诚则久——美成在久 |
第三节 反思与结论 |
一、自由时间与物物而不物于物 |
二、从语言学革命到审美革命 |
全文结论 |
申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论环境协同治理 ——社会治理演进史视角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评述 |
1.2.1 环境问题根源的分析 |
1.2.2 环境治理策略的研究 |
1.2.3 协同治理方面的探索 |
1.3 基本概念 |
1.3.1 环境与环境问题 |
1.3.2 治理及协同治理 |
1.4 研究假说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假说 |
1.4.2 主要内容 |
1.5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工具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 |
2.1 农业社会中的环境事务 |
2.1.1 自然灾害与天人相参 |
2.1.2 生存危机的应对 |
2.1.3 统治型治理模式的表现 |
2.2 工业社会中的环境治理 |
2.2.1 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
2.2.2 族阈共同体的治理策略 |
2.2.3 管理型治理模式的思考 |
2.3 后工业社会中的治理期待 |
2.3.1 后工业社会环境问题的实质 |
2.3.2 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的合作化 |
2.3.3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协同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型中国环境治理的现实情境 |
3.1 权力结构的封闭性 |
3.1.1 "中心-边缘"结构的存在 |
3.1.2 等级体系的权力侵蚀 |
3.1.3 必要多样性的漠视 |
3.2 资本主义的主导性 |
3.2.1 极端现代主义的发展信仰 |
3.2.2 资本主义的"增长观" |
3.2.3 经济政策的现代化追求 |
3.3 文化系统的单一性 |
3.3.1 消费主义的盛行 |
3.3.2 地方性知识的轻视 |
3.4 社会组织的脆弱性 |
3.4.1 市民社会发展的赢弱 |
3.4.2 传统社区的沦丧 |
3.4.3 强势官僚体系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治理策略的演变与反思 |
4.1 环境治理策略的演变 |
4.2 市场自决型治理策略 |
4.2.1 市场机制的优劣之势 |
4.2.2 经济理性主义的偏好 |
4.3 政府主导型治理策略 |
4.3.1 政府主导的优劣之势 |
4.3.2 行政理性主义与"执行赤字" |
4.4 社区自治型治理策略 |
4.4.1 社区治理的优势及其条件 |
4.4.2 民主实用主义的尴尬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构想 |
5.1 协同治理的缘起与基本内涵 |
5.1.1 协同学的引介 |
5.1.2 协同治理的问世 |
5.1.3 协同治理的特征及目的 |
5.2 环境协同治理的序参结构 |
5.2.1 一级序参:地方区域 |
5.2.2 二级序参:合作主义 |
5.3 环境协同治理的作用和限度 |
5.3.1 积极作用 |
5.3.2 潜在风险 |
5.3.3 应用局限 |
5.3.4 过渡性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取向 |
6.1 重塑生态行政的文化多样性 |
6.1.1 生态行政的发端 |
6.1.2 生态行政的发展历程 |
6.1.3 生态行政的地方性考虑 |
6.2 重建公共生活的组织基础 |
6.2.1 "行动者-结构"中的政府 |
6.2.2 公共生活的民主生态 |
6.2.3 合作制组织的发展 |
6.3 关注地方区域的制度设计 |
6.3.1 制度与制度人假设 |
6.3.2 超越"末端治理" |
6.3.3 避免"底线竞争" |
6.3.4 分权于地方的制度改进 |
6.4 提升权力结构的开放性 |
6.4.1 开放性与多元化的社会要求 |
6.4.2 避免跨界治理中的非合作化 |
6.4.3 培育与践行服务的理念 |
6.4.4 营造透明化的沟通渠道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0.3 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0.4.1 创新点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滨海旅游及其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分析 |
1.1 滨海旅游的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1.2 国内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和实践 |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
1.2.3 对国内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评述 |
1.3 我国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中引入可持续性思想的意义 |
1.3.1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性思想 |
1.3.2 我国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概述与相关理论 |
2.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性旅游的涵义 |
2.1.2 旅游规划的概念 |
2.1.3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概念辨析 |
2.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特点 |
2.3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分类与研究范围 |
2.3.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分类 |
2.3.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范围 |
2.4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2.4.1 规划的目标 |
2.4.2 规划的原则 |
2.5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2.5.1 研究对象 |
2.5.2 规划内容 |
2.6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程序 |
2.7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7.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7.3 系统理论 |
2.7.4 旅游心理学理论 |
2.7.5 中国哲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 |
3.1 基于生态学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等级划分 |
3.2 生态学视野下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构成要素 |
3.2.1 斑块(patch) |
3.2.2 廊道(corridor) |
3.2.3 基底(matrix) |
3.2.4 边界(boundary) |
3.3 滨海城市的旅游生态系统流态 |
3.4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网络构成特点 |
3.5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分析 |
3.6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标准 |
3.6.1 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生态美学评判 |
3.6.2 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生态价值评判 |
3.7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理论建构的基本观点 |
3.7.1 自然优先观点 |
3.7.2 生态系统整体观点 |
3.7.3 共生观点 |
3.7.4 生态效率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
4.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制定 |
4.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背景研究 |
4.2.1 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与分析 |
4.2.2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4.3 基于不同尺度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与方法 |
4.3.1 区域尺度的规划视角 |
4.3.2 滨海城市尺度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与方法 |
4.3.3 滨海旅游区尺度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与方法 |
4.4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承载力分析与评价体系 |
4.4.1 生态环境容量 |
4.4.2 资源空间容量 |
4.4.3 经济设施容量 |
4.4.4 社会心理容量 |
4.4.5 滨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
4.5 滨海城市机构要素的调查与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及其旅游规划问题的实态研究 |
5.1 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的历史综述 |
5.1.1 农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1.2 工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1.3 后工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2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沿海空间及其旅游功能的影响 |
5.2.1 信息化社会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2.2 信息化社会滨海旅游空间的拓展 |
5.3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
5.3.1 信息经济对滨海城市的影响 |
5.3.2 信息技术对社会、家庭生活以及旅游行为的影响 |
5.4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美学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 |
5.4.1 信息化社会哲学与美学观念的变化 |
5.4.2 信息化社会思维方式的转变 |
5.5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冲击 |
5.5.1 信息社会滨海城市旅游系统构成要素的新特点 |
5.5.2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吸引物的影响 |
5.5.3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交通的影响 |
5.5.4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服务体系的影响 |
5.5.5 信息技术对旅游信息及营销体系的冲击 |
5.6 信息技术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影响 |
5.6.1 审美原则的转变 |
5.6.2 创作观念的拓展 |
5.6.3 设计方法的进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实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
6.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6.2 环渤海地区城市旅游的演进过程 |
6.2.1 环渤海地区古代旅游溯源 |
6.2.2 环渤海地区近代旅游发展综述 |
6.2.3 解放后环渤海地区旅游的曲折发展 |
6.3 环渤海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与分析 |
6.3.1 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及相关背景的调查 |
6.3.2 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
6.4 环渤海区域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6.5 环渤海地区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域规划视角与策略 |
6.5.1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模式与过程分析 |
6.5.2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空间布局 |
6.5.3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 |
6.6 环渤海地区典型滨海城市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以青岛为例 |
6.6.1 青岛滨海旅游生态系统建构 |
6.6.2 青岛市滨海旅游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 |
6.7 环渤海地区典型滨海旅游区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 |
6.7.1 自然型滨海旅游区的规划策略 |
6.7.2 人文型滨海旅游区的规划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新发展——走向基于低碳准则的规划设计 |
7.1 低碳经济的诞生及其影响 |
7.1.1 低碳经济的诞生 |
7.1.2 CDM |
7.1.3 低碳经济对城市的影响 |
7.2 低碳经济对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影响 |
7.2.1 减少滨海旅游需求体系的“碳足迹” |
7.2.2 打造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供给体系 |
7.3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新特点 |
7.3.1 滨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和碳减排目标 |
7.3.2 滨海城市旅游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规划许可 |
7.3.3 绿色旅游建筑设计 |
7.3.4 旅游规划监控和持续研究 |
7.4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创作心态 |
7.4.1 低碳本位的创作回归 |
7.4.2 低碳视野下的设计超越 |
7.5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创作手段 |
7.5.1 低碳性滨海城市旅游规划手段 |
7.5.2 低碳性景观组织方法 |
7.5.3 低碳性建筑节能技术与手段 |
7.6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的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经历与获奖情况 |
附录 |
致谢 |
(6)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目前国内对毛姆小说的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为解读毛姆小说提供的新视野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毛姆对高更产生认同的心理和时代机缘 |
第一节 孤独的流浪者 |
第二节 永远无法企及的人生 |
第三节 时代精神的召唤 |
第二章 自我的完善——绘画与小说中人物的交叠 |
第一节 高更:从"文明人"复归"原始人"的人生历程 |
第二节 毛姆:折射出高更身影的小说人物 |
第三节 毛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章 文蕴画心——高更对毛姆在表现主题上的影响 |
第一节 高更对生与死的思索 |
第二节 战胜死亡意识的生命颂歌 |
第四章 表现自我——毛姆文艺观中的高更因子 |
第一节 从模仿自然到表现自我 |
第二节 毛姆的表现主义宣言 |
第三节 表现主义手法的尝试 |
第五章 空间假借——高更对毛姆在叙事技巧上的启示 |
第一节 空间的拼贴 |
第二节 "可靠"与"不可靠"的叙事拼贴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建筑休闲性的表达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和资料整理 |
1.3.2 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 |
1.3.3 对比分析 |
1.3.4 问卷调查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休闲与建筑 |
2.1 休闲 |
2.1.1 休闲的概念 |
2.1.2 休闲研究与社会学 |
2.1.3 休闲需求与供给 |
2.1.4 休闲表达 |
2.2 建筑中的休闲 |
2.2.1 休闲建筑与人的行为 |
2.2.1.1 休闲建筑的范畴 |
2.2.1.2 人的休闲行为与尺度 |
2.2.2 休闲的建筑需求 |
2.2.3 建筑休闲性的表达要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休闲性的景观表达 |
3.1 自然景观 |
3.1.1 海边 |
3.1.1.1 由海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3.1.1.2 由海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3.1.2 森林 |
3.1.2.1 由林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3.1.2.2 由林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3.1.3 草原 |
3.1.3.1 由原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3.1.3.2 由原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3.1.4 山地 |
3.1.4.1 由山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3.1.4.2 由山景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3.1.5 小结 |
3.2 人工景观 |
3.2.1 园林 |
3.2.1.1 中国园林 |
3.2.1.2 西方园林 |
3.2.2 城市之中建筑的休闲性景观表达 |
3.2.2.1 古城镇的休闲性景观 |
3.2.2.2 现代城市的休闲性景观 |
3.2.2.3 城镇中表达休闲性景观的方法 |
3.2.3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休闲性的空间表达 |
4.1 休闲的空间 |
4.1.1 空间和空间属性 |
4.1.2 休闲空间与秩序的关系 |
4.1.3 休闲空间需求 |
4.2 空间表达休闲性的构建原则 |
4.2.1 建立开放灵活的空间架构 |
4.2.2 选择合适的空间顺序 |
4.2.3 增强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
4.2.4 室内外活动空间的交融与流动 |
4.2.5 创造新奇的空间视觉效果 |
4.3 空间表达休闲性的基本形式 |
4.3.1 按活动空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
4.3.1.1 独立型 |
4.3.1.2 半独立型 |
4.3.1.3 整合型 |
4.3.2 按建筑室内外休闲空间的关系分类 |
4.3.2.1 前庭院型 |
4.3.2.2 内庭院型 |
4.3.2.3 自由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休闲性的材料表达 |
5.1 自然材料 |
5.1.1 石材 |
5.1.1.1 由石材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1.1.2 由石材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1.2 木材 |
5.1.2.1 由木材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1.2.2 由木材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2 人工材料 |
5.2.1 砖 |
5.2.1.1 由砖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2.1.2 由砖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2.2 混凝土 |
5.2.2.1 由混凝土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2.2.2 由混凝土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2.3 玻璃 |
5.2.3.1 由玻璃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2.3.2 由玻璃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2.4 金属 |
5.2.4.1 由金属表达建筑休闲性的实例 |
5.2.4.2 由金属表达建筑休闲性的方法 |
5.3 新型材料 |
5.3.1 秸秆 |
5.3.2 塑料 |
5.3.3 纸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休闲性的细部表达 |
6.1 休闲的细部 |
6.1.1 细部的意义 |
6.1.2 休闲性细部产生的部位 |
6.1.2.1 结构性联接部位 |
6.1.2.2 功能性链接部位 |
6.1.2.3 装饰性部位 |
6.1.2.4 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 |
6.2 细部表达休闲性的设计原则 |
6.2.1 细部融入整体 |
6.2.2 强调细部的功能性 |
6.2.3 体现历史文化和地方性 |
6.2.4 材料和色彩的恰当运用 |
6.2.5 建筑师和业主的情感和喜好 |
6.3 细部表达休闲性的设计手法 |
6.3.1 符号学惯用手法 |
6.3.1.1 建筑符号学理论 |
6.3.1.2 拷贝 |
6.3.1.3 重复和韵律 |
6.3.1.4 提炼和简化 |
6.3.1.5 替换 |
6.3.2 类型学惯用手法 |
6.3.2.1 建筑类型学理论 |
6.3.2.2 借用与移植 |
6.3.2.3 异化 |
6.3.3 现象学惯用手法 |
6.3.3.1 建筑现象学理论 |
6.3.3.2 意境 |
6.3.3.3 提炼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建筑休闲性表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7.2 建筑休闲性表达的方法 |
7.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7.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表索引 |
附录C:笔者的网络调查表 |
(8)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境雕塑的发展 |
1.2 景观学的发展 |
1.3 景观与雕塑的结合 |
1.4 从景观雕塑的题材上分类 |
1.4.1 关于古典主义雕塑 |
1.4.2 浪漫主义雕塑 |
1.4.3 现实主义雕塑 |
1.4.4 象征主义雕塑 |
1.4.5 纪念碑.街道.园林雕塑 |
1.4.6 肖像雕塑 |
1.4.7 宗教雕塑 |
1.4.8 葬礼雕塑 |
1.4.9 动物雕塑 |
1.5 景观雕塑的分类 |
1.5.1 滨水景观雕塑 |
1.5.2 广场景观雕塑 |
1.5.3 园林景观雕塑 |
1.5.4 建筑景观雕塑 |
1.5.5 山体景观雕塑 |
第2章 景观雕塑的环境要素 |
2.1 空间 |
2.2 道路 |
2.3 地面 |
2.4 绿化 |
2.5 导向和延伸 |
2.6 水体 |
2.7 火和光在景观雕塑中的运用 |
2.8 座椅和围栏以及旗杆等一些室外设施和小品 |
2.9 景观雕塑的夜间照明 |
2.10 避雷 |
第3章 景观雕塑的设计要素 |
3.1 景观雕塑的公共性 |
3.1.1 艺术与开放空间 |
3.1.2 延展的当代公共艺术 |
3.1.3 城市发展与公共艺术 |
3.2 景观雕塑的尺寸 |
3.3 景观雕塑的材质 |
3.4 景观雕塑的空间造型 |
3.5 景观雕塑的环境因素 |
第4章 景观雕塑设计的方法 |
4.1 景观雕塑设计的现状问题 |
4.1.1 雕塑现状 |
4.1.2 分析原因 |
4.1.3 解决方法 |
4.2 景观雕塑的情景创造 |
4.3 景观雕塑形象的“视域空间界定” |
4.4 景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性” |
4.5 景观雕塑的创造性思维 |
第5章 案例分析──大禹神话园 |
5.1 概述 |
5.2 总体规划 |
5.3 设计理念 |
5.4 实际制作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发表学术论文及主要项目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骆宾基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冰雪中孕育的火种——在故乡珲春的成长 |
一、边陲小城——珲春 |
二、父亲与母亲 |
三、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 |
四、故乡的土地 |
第二章 漂泊中追寻生命的曙光——山东、北京、哈尔滨时期 |
一、扶柩南归 |
二、在北平自修——左翼文学的熏陶 |
三、从学员到教师——初到哈尔滨 |
四、逃离哈尔滨 |
第三章 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成长——在上海的活动 |
一、在夜的汶林路——创作《边陲线上》 |
二、在抗日救亡的战火中 |
三、长篇处女作《边陲线上》——青涩而新鲜的果实 |
四、《大上海的一日》 |
第四章 战斗在抗日救亡的阵线——浙东时期 |
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救亡工作 |
二、编《战旗》,遇坎坷 |
三、三访神坛取真经 |
四、《夏忙》《东战场别动队》——报告文学的延续 |
五、小说创作——《千人塔下的声音》《罪证》 |
第五章 友情照亮生命——从桂林到香港 |
一、患难之中见真情——与萧红 |
二、对灵魂的叩问——《吴非有》 |
三、对生存意志的探寻——《一个倔强的人》 |
四、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寂寞》《生活的意义》 |
第六章 寂寞中写就不朽篇章——桂林、平乐时期 |
一、工作在大后方 |
二、寂寞中跋涉的“流浪汉” |
三、痛失爱情 |
四、追怀故乡不了情——《幼年》 |
五、北望家国心忧患——《北望园的春天》 |
第七章 烈火炼真金——在四川、上海时期 |
一、初到重庆 |
二、被捕与营救 |
三、与冯雪峰之间的友谊与波折 |
四、在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 |
五、与母亲重聚 |
六、重庆、上海时期的创作 |
第八章 受困的身,折断的笔——第二次被捕前后 |
一、北上 |
二、再陷囹圄 |
三、巨大的损失 |
四、重获自由 |
五、在香港 |
第九章 追赶时代的步伐——十七年的创作历程 |
一、彷徨 |
二、风雨 |
三、下放 |
四、骆宾基十七年的创作 |
第十章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十年浩劫中的日子 |
一、劫难中的岁月 |
二、放弃就是坚持 |
第十一章 大地回春之后——晚年的学术研究与创作 |
一、投身于古金文研究 |
二、文学未了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前沿动态 |
1.3.2 国内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学术成就 |
1.4 研究范围和视角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建筑美学及其必然性 |
2.1 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1 客体论美学本质及溯源 |
2.1.2 客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1.3 西方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4 中国古代建筑美论的现代意义 |
2.2 主体论建筑美学 |
2.2.1 现代主体论美学 |
2.2.2 主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2.3 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多元价值观 |
2.3 价值论建筑美学 |
2.3.1 价值论美学及其本质 |
2.3.2 价值论建筑美学本质及其特征 |
2.3.3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相关论着 |
2.4 建筑美学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必然性 |
2.5 小结 |
3 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 |
3.1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基本术语及其演绎 |
3.1.1 美学、建筑美学和高层建筑美学的概念及其关系 |
3.1.2 价值、美学价值与价值论释义 |
3.1.3 价值论建筑美学与高层建筑美学价值 |
3.1.4 价值论美学视野中的建筑本源意义 |
3.1.5 系统科学释名与建筑美学价值的系统性 |
3.2 耗散结构理论演绎下的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1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2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3.2.3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规律 |
3.2.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构成 |
3.3 系统科学论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兼有科学与人文属性 |
3.3.1 人文精神的高扬 |
3.3.2 复杂科学之理性 |
3.4 小结 |
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表现 |
4.1 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 |
4.1.1 城市美学 |
4.1.2 高层建筑的城市空间美学价值 |
4.1.3 高层建筑的城市形象美学价值 |
4.1.4 城市精神的象征 |
4.1.5 高层建筑是一把城市双刃剑 |
4.1.6 小结 |
4.2 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 |
4.2.1 科技美学释义 |
4.2.2 高层建筑的科学美学价值 |
4.2.3 高层建筑的技术美学价值 |
4.2.4 当代高层建筑人文和生态技术的美学价值 |
4.2.5 高层建筑的材料美学价值 |
4.2.6 价值论高层建筑科技美学的哲学本质 |
4.2.7 小结 |
4.3 高层建筑的数学美学价值 |
4.3.1 数学美学及其特征 |
4.3.2 高层建筑的整体秩序之美 |
4.3.3 高层建筑的数量美学价值 |
4.3.4 高层建筑的几何美学价值 |
4.3.5 高层建筑的几何抽象美学价值 |
4.3.6 小结 |
4.4 高层建筑的雕塑美 |
4.4.1 开放而空灵的现代雕塑 |
4.4.2 高层建筑具象抽象的美学价值 |
4.4.3 高层建筑的体积美 |
4.4.4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虚空”之美 |
4.4.5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质感和色彩美 |
4.4.6 小结 |
4.5 高层建筑的空间美 |
4.5.1 高层建筑空间的演变 |
4.5.2 高层建筑空间的系统美 |
4.5.3 高层建筑空间的景观美学价值 |
4.5.4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 |
4.5.5 高层建筑空间之模糊美 |
4.5.6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与赛伯空间的“超文本链接” |
4.5.7 小结 |
4.6 高层建筑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1 模糊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
4.6.2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本身的模糊美 |
4.6.3 高层建筑构成图式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4 高层建筑符号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5 高层建筑的意境模糊美学价值 |
4.6.6 小结 |
4.7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1 政治美学释疑 |
4.7.2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3 小结 |
4.8 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 |
4.8.1 伦理恐慌与恐高心理 |
4.8.2 局域气候的灾变 |
4.8.3 安全的恐慌 |
4.8.4 科学论证匮乏与造价昂贵 |
4.8.5 穷兵黩武 |
4.8.6 小结 |
5 当代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走向 |
5.1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1 分形美学 |
5.1.2 建筑与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 |
5.1.3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4 运用分形美学的高层建筑设计 |
5.1.5 分形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 |
5.1.6 小结 |
5.2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1 信息论美学释名 |
5.2.2 建筑就是信息 |
5.2.3 建筑审美的本质就是传译信息 |
5.2.4 高层建筑之美体现在适度信息创新及其层次性 |
5.2.5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6 当代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7 小结 |
5.3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1 生态美学及其特征 |
5.3.2 生态建筑与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
5.3.3 当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高技倾向 |
5.3.4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5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5.3.6 小结 |
5.4 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 |
5.4.1 反形式美学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美学的辨证关系 |
5.4.2 反形式美学与奇异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
5.4.3 反意义与高层建筑的含混美学价值 |
5.4.4 反形式美学之启示 |
5.4.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 |
6.1.2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 |
6.1.3 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 |
6.1.4 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信息创新 |
6.1.5 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 |
6.1.6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6.2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市郊上空突现仙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古代工艺美术研究[D]. 朱喆. 苏州大学, 2013(11)
- [2]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 翟鹏玉. 云南大学, 2012(11)
- [3]论环境协同治理 ——社会治理演进史视角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D]. 杨华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4]三生爱[J]. 叶文玲. 长篇小说选刊, 2011(01)
- [5]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 李超. 天津大学, 2010(07)
- [6]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 梁晴. 暨南大学, 2009(09)
- [7]建筑休闲性的表达方法研究[D]. 张昕.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8]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D]. 裴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9]骆宾基评传[D]. 于立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10]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D]. 冒亚龙. 重庆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