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贾维茵:在北京冬日的阳光后(论文文献综述)
杜丹[1](2005)在《论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文中指出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十分不足,占 GDP 的比重不但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比不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民办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实际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所要求的,但是,我国民办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伴之以法制的迷惑、政策的反差以及由此衍生开去的种种纷争。因此,本文拟从法律组织形式的角度对民办学校进行一番探讨。 本文以前言开篇,正文分为三部分,最后是简短的结论。 前言部分在说明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背景之后,表明写作的原由。 第一部分“我国既有法律框架下民办学校组织形式的考察”,首先回顾我国学校体制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对《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及《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分析,说明我国现今对民办学校法律组织形式的规定根本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不仅置民办学校举办者于法律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中,而且使民办学校实质上“无法可依”,这从根本上反应的是我国法人分类的缺陷。 第二部分“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在介绍了非营利性组织的含义及其界定,并分析了个人企业、合伙、非法人团体及非营利性社团的弊端之后,将着眼点落在财团法人组织形式,我国不仅有采纳这种组织形式的必要性,而且可以借鉴日本、我国台湾的立法例,从而构建我国财团法人民办学校。 第三部分“民办学校的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兼论我国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限制”,从对我国民办学校非营利性限制的实证检讨入手,说明我国的民办学校采用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的国情的,这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然后通过对民办学校采用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的正当性进行分析,论证营利性民办学校足以协调好营利性目的与教育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可供我国民办学校采用的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介绍。 结论部分作一总结,认为“营利”、“非营利”在本质上与从事的事业范围无关,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只是供私人选择从事私人事业的两种不同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将组织形式采用的自由还给民办学校的举办者。
王菁[2](2003)在《论民办教育的体制改革》文中提出《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审议通过后,由此引发的教育体制滞后现象亟待解决。如何体现该法律中的“尊重”与“公平”意味,如何尽早地使民办学校享受与公立学校同样的“国民待遇”,是包括整个教育界在内的全社会应当极力关注并力促改革的问题。
齐红[3](2003)在《单位体制下的民办非营利法人 ——兼谈我国法人分类》文中指出在西方国家,当法律把私人设立的公司,看成是私人追求自己的目标所选择的组织形式,公司出现了营利与非营利的分化。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非营利公司在国外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在国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民办机构的出现正悄悄地改变国内事业单位在文化、教育和卫生领域的一统天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随着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而新出现的组织类型。在此之前,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登记或审批,称为民办事业单位。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文件,一方面为清理整顿现有的民办事业单位,将其复查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还将民办非企业单位表述为非营利组织。本文试图以单位体制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主线,从所有制的视角、生产功能的分类、单位管理体制来揭示单位体制与非营利法人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考察社会转型过程中,单位体制,对孕育其中又脱离单位体制的非单位组织的制度形成有何影响。此外,本文通过考察我国非营利法人的“不分配限制”这一强制性规范的性质,来揭示社会转型中国家与新兴的民间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籍着非营利法人,对《民法通则》的法人分类进行反思。 本文以导言开头,正文分为六章,最后是简短的小结。导言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单位在我国的职能和分类,以及80年代以后法律文本中单位如何向法人转变,为主题的讨论提供背景资料。第一章主要通过“单位”与“法人”两种相互矛盾的法律观,来分析单位体制下的民办事业单位的性质,并试图描述所有制视角下私人组织设立为“非营利法人”的困境。第二章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和非营利法律规定结合起来,讨论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真实含义。同时也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形态。第三章通过分析我国和美国私立学校被政府接管的诉讼案例,比较我国民办非营利法人与西方法律中非营利法人性质的差异。第四章以民办学校为例,考察中美非营利组织制度的政策判断之差异。第五章分析单位管理体制对民办非营利法人设立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图通过研究美国非营利公司设立制度的变迁,揭示设立制度从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的动力。第六章以非营利法人为视角,对我国<WP=4>法人分类进行反思。结论部分主要是从保护私人财产权的角度来谈建立我国非营利法人制度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历史方法,主要是通过追本溯源来考察非营利法人能否从所有制视角的单位体制下自然生成;其次,也是考察我国非营利组织特殊组织形态产生的原因,即我国何以有合伙、个体非营利组织?历史的方法主要运用于第一章和第二章。比较的方法是笔者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这首先源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非营利法人制度。营利与非营利法人是西方法人制度的基本分类,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规定中体现“非营利”的话语也是借鉴西方法律和理论中术语和词汇的产物。由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制度最为发达,对非营利理论与实践研究也较其他西方国家更为成熟,因而本文选择美国非营利法人制度,作为西方法律制度的主要代表。其次,比较的重要性还由研究目的所决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揭示单位社会固有体制与移植的非营利法人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比较的方法从第二章一直贯穿到第六章。每一章的比较都是围绕单位体制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与美国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最突出的紧张关系来展开,力图避免牵强比附。第二章比较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形式,即非营利组织有个体和合伙吗?第三章比较非营利法人的性质;第四章比较“不分配限制”这一非营利组织根本特征的法律性质;第五章比较非营利法人的设立制度。第六章比较非营利法人在法人分类中的位置。通过比较,来了解我国非营利法人制度与美国非营利法人制度的规则差异,并试图讨论在我国和美国非营利法人制度背后所蕴涵的制度精神之间的差异:即西方非营利法人制度只是私人选择的从事私人事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我国非营利法人制度是国家对私人事业的管制。此外,本文第六章主要是对德国、瑞士、台湾等不同立法例之间的比较,为我国法人分类以及非营利法人分类的立法提供参考。(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单位制度初步形成。单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基本而且是唯一的组织。单位是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社会的机制,既是政治单位,也承担了生产功能,是执行国家计划的组织。单位按照生产功能可分为企业单位、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四类。其中,企业单位可以按照所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改革过程中,《民法通则》在民事主体的话语表述上,用“法人”取代“单<WP=5>位”,只是借用了西方传统民法的法律术语,表达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权分离”政策思路,组织的单位性质并没有改变。单位法人制度仍然保持了单位制度的特征:首先,我国的法人分类只是单位分类的表述,仍沿用计划体制下以生产功能的分类标准,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其次,我国的法人制度仍沿用了单位体
罗维扬[4](2003)在《一次成功的报纸新闻主题策划——评《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看了《南方周末》的新年特刊,以为可以作为报纸策划的范例来谈一谈。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六张专页24版,每版天头都打上一个特别的印记“向西50里”,乍一看莫名其妙,读了头版文章就明白了编者的用意。文章先交代此期报纸策划的背景和立意:“新的一年,是中共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年。我们没有回避‘全面小康’和‘公正社会’这么严肃的话题,哪怕在本该轻松的新年第一天。因为我
二、贾维茵:在北京冬日的阳光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贾维茵:在北京冬日的阳光后(论文提纲范文)
(1)论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我国既有法律框架下民办学校组织形式考察 |
(一) 我国学校体制的历史回顾 |
(二)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民办学校组织形式分析 |
1. 主体类型分析 |
2. 设立人的地位 |
3. 内部治理结构 |
4. 小结 |
(三)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民办学校组织形式分析 |
1. 主体类型分析 |
2. 民办学校的设立与设立人的地位 |
3. 内部治理结构 |
4. 小结 |
(四) 小结:既有法律框架下民办学校组织形式的问题 |
1. “合理回报”与非营利性 |
2.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法人分类 |
3.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所有制视角下的法人分类 |
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 |
(一) 非营利性组织界定 |
(二)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分析 |
(三) 财团法人民办学校的构建 |
1. 财团法人的涵义 |
2. 财团法人与公益法人 |
3. 财团法人与民办非企业单位 |
4. 财团法人民办学校立法例的考察 |
5. 我国财团法人民办学校的构建 |
(四) 小结 |
三、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兼论我国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限制 |
(一) 民办学校非营利性限制的实证检讨 |
(二) 民办学校采用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的正当性分析 |
1. 民办学校采用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的理论基础 |
2. 民办学校采用营利性法律组织形式的制度保障 |
(三) 营利性民办学校可选择的法律组织形式 |
1. 公司制度 |
2. 合伙 |
3. 个人企业 |
(四) 小结 |
结 论 |
(3)单位体制下的民办非营利法人 ——兼谈我国法人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所有制视角下的非营利法人困境 |
一、 从民办事业单位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转变 |
二、 单位体制中的事业单位:“单位”与“法人”角色错位 |
(一) 事业单位之单位资格与法人资格的冲突:中外中小企业科技经济信息联合体经济纠纷案件 |
(二) 事业单位身份与法人资格的取得 |
三、 所有制视角下的法人财产权悖论 |
(一) 所有制与所有权 |
(二) “刺破法人面纱”的单位财产权视角:肖淑贞等诉重庆市创伤中医院名为集体实为私营医院资产归属纠纷案 |
四、 所有制视角下非营利法人的困境--天津鹤童老人院改制案例 |
第二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与组织形式 |
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与组织形式 |
(一) 非企业的含义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形式与非营利性 |
(三)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之迷 |
二、 无权利能力组织与非营利——以美国法和德国法为例 |
(一) 合伙与非营利非法人社团的区分 |
(二) 无权利能力社团和民事合伙 |
(三) 小结 |
第三章 非营利法人性质与非营利的含义 |
一、 “公”“私”不清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
(一) 所有制视角下的“民”含义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办”含义 |
(三) 出“私”入“公”的民办非企业法人——以民办学校为例 |
二、 由“公”到“私”的演变:以美国法为例看非营利法人性质与非营利含义 |
(一) 公司的“公共利益”和特许制 |
(二) “公”与“私”的分野 |
(三) “非营利”含义的演变 |
三、 小结 |
第四章 不分配限制:自治规范还是管制规范 |
一、 强制性规范:自治与管制之分 |
二、 民办学校营利与非营利之争 |
(一) “非营利”规定与管制规范 |
(二) 法律表达与实践的差异——多重政策目标的妥协 |
(三) “合理回报”:教育公益性与营利目的之间的妥协 |
(四) 民办学校必须非营利吗? |
二、 在中国有影响的非营利理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
(一) 基本理论 |
(二)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在中国的影响 |
三、 为什么有非营利法人——汉斯曼教授的企业所有权理论 |
(一) 非营利组织形式可能节约的代理成本 |
(二) 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成本 |
(三) 谁来选择企业的所有权模式 |
第五章 单位管理体制与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 |
一、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单位管理体制 |
(一) 双重管理体制比较-1950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与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批制 |
二、 美国非营利公司设立制度——从审批到准则的演变 |
(一) 纽约州非营利公司设立程序 |
(二)1970 年以前以严格准入来管制非营利公司 |
(三) 对非营利公司准入进行管制的政策判断及其变化 |
第六章 非营利法人法律地位与法人分类 |
一、 “公”“私”不分的法人分类 |
(一) 前苏联的立法模式 |
(二) 《民法通则》中的法人分类 |
(三) 区分公法人与私法人之实益 |
二、 从德国、瑞士、台湾民法典看法人分类与立法技术 |
(一) 德国民法 |
(二) 瑞士民法典 |
(三) 台湾民法典 |
(四) 小结 |
三、 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团法人抑或公共利益非营利法人之选择 |
(一) 财团法人立法例 |
(二) 区隔公益财产的另一种思路:突破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之区分 |
(三)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基金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一次成功的报纸新闻主题策划——评《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策划的新闻主题要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 |
第二、策划的新闻主题要明确,要集中。 |
第三、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路线组织报道和文章。 |
第四、多侧面多方位表达新闻主题。 |
第五、在新闻的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
第六、在采写和编排上向其他学科和艺术借鉴。 |
四、贾维茵:在北京冬日的阳光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民办学校的法律组织形式[D]. 杜丹.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
- [2]论民办教育的体制改革[J]. 王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3]单位体制下的民办非营利法人 ——兼谈我国法人分类[D]. 齐红. 中国政法大学, 2003(01)
- [4]一次成功的报纸新闻主题策划——评《南方周末》新年特刊[J]. 罗维扬. 报刊之友,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