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的肝内清除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的肝内清除

一、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晶[1](2021)在《从脾脏控制疟疾感染的角度初步探索青蒿素“耐药”的涵义》文中研究说明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2019年全球约有疟疾病例2.29亿例,其中死亡病例40.9万例。大部分疟疾病例分布在非洲,其次是东南亚和地中海东部地区[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原虫的红内期具有较高的抗疟活性,为避免单一用药可能带来的潜在耐药风险,WHO提出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ACT)作为单纯性疟疾的一线治疗方法[2]。该治疗方法最初在全球范围内的抗疟效果显着,但在2009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相继报道出ACT三日治疗以后部分疟疾患者体内的疟原虫清除时间延长。这引发了关于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一系列讨论及研究。2015年,WHO将青蒿素耐药性定义为:单用青蒿琥酯或ACTs治疗后疟疾患者血液内疟原虫的清除半衰期≥5 h[3]。恶性疟原虫K13 falciparum kelchl3,Pfkelch13)基因突变被认为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但是,并非所有的K13基因突变都会造成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即使是同时感染K13突变疟原虫的患者,在抗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的清除时间也有很大差异[4],K13突变可能只是青蒿素耐药性的机制之一,其涉及的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青蒿素耐药性定义与传统药理学的耐药定义内涵不太一致,传统药理学对于药物耐药性的定义是: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的一种可遗传的生理特性。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理是(1)细菌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使抗菌药物失活;(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3)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5]。传统药理学耐药性的定义重在微生物内在变化致使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降低甚至消失;青蒿素耐药性则强调寄生病原体本身在宿主体内的存留曲线变化。二者描述方面虽有部分生物学意义上的交叠,但本质上迥然相异,前者重视病原微生物本体基因型或者表观变化,而后者几乎纯属消除现象描述。疟原虫的体内清除是抗疟药物的杀虫功效、宿主免疫功能调节(如吞噬细胞的识别处理)、免疫器官(如脾脏)的外排异物功能等多方参与的复杂过程[6]。而且ACT三日疗法从未被确定为治愈疗法,延长治疗时间或调整联合用药方法,仍可达到疟疾治疗效果。无论宿主防御机制如何,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治疗以后疟原虫清除时间的延迟是否应定义为青蒿素“耐药”?疟疾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受宿主年龄、免疫力和遗传背景、环境条件和寄生虫遗传学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复杂的变化[7-8]。在存在或不存在青蒿素治疗的情况下,宿主防御机制(例如通过脾脏和单核吞噬系统清除循环寄生虫)在快速控制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9]。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对各抗疟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首发地,在对氯喹、磺胺多辛、奎宁、甲氟喹等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以后,又首次发现P.falciparum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占全球90%疟疾病例的非洲地区却鲜有青蒿素“耐药”病例的报道。从宿主控制疟疾感染的角度寻找疟原虫清除时间延长的原因显得尤为必要。脾脏通过特异性孔蚀功能清除疟疾患者体内的疟原虫,但是脾脏对疟原虫的清除作用与ACTs治疗后出现的疟原虫清除时间延长即耐药有没有相关性,目前尚不明确。而且不同地域、初次感染疟疾或反复感染疟疾的人群,其脾脏清除疟原虫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疟原虫的清除时间,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探究脾脏清除疟原虫的能力在控制疟疾感染中的重要性。2.探究脾脏清除血液循环中疟原虫的主要方式。3.探究影响脾脏清除血液循环中疟原虫的因素。4.探究青蒿素“耐药”现象的本质,为解决青蒿素“耐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C57BL/6、BALB/c、ICR及KM四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同时腹腔接种1×107个伯氏疟原虫K173青蒿素敏感株染虫红细胞(PbK173 iRBCs),测生存期组感染后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存活时间及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其他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1、3、5、8天采集小鼠外周血液、心、肝、脾。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液参数,各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脾脏分为两份:一份用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24小时后做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分析;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剩余脾组织中的脾细胞。Pb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进行平行实验,使用C57BL/6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各感染组小鼠分别同时腹腔接种1×107个敏感/抗性株的iRBCs,测生存期组感染后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及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其他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2、5、9天采集小鼠外周血液、心、肝、脾。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液参数、脏器系数、脾脏病理切片及脾细胞。Pb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进行平行药物治疗实验,使用C57BL/6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感染组分为模型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包括咯萘啶(MD)组(6 mg/kg)、双氢青蒿素-低剂量(DHA-L)组(10 mg/kg)、双氢青蒿素-中剂量(DHA-M)组(20mg/kg)、双氢青蒿素-高剂量(DHA-H)组(40mg/kg)。感染组分别腹腔接种1×107个敏感/抗性株的iRBCs,测生存期组在治疗及治疗结束后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及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其他组分别在治疗结束第一天,治疗结束第五天采集小鼠外周血液、心、肝、脾。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液参数、脏器系数、脾脏病理切片。结果1.不同品系小鼠对PbK173青蒿素敏感株的耐受性不同、各品系的病程存在差异,ICR小鼠起病急、死亡快;BALB/c小鼠虽起病时间较KM小鼠早,但生存期与KM小鼠无显着性差异,KM小鼠的致死染虫率是65%,而其他品系小鼠的致死染虫率大于80%;C57BL/6小鼠的虫率增长速度较其他品系慢,且生存期较其他品系长。2.脾脏肿大是感染疟疾的典型症状,但不同品系小鼠的脾脏,对疟原虫的耐受性或病理反应有所差异:感染PbK173第八天,C57BL/6和BALB/c染虫小鼠的脾实质结构完整,而ICR和KM染虫鼠的脾脏表现出严重的空泡状病理改变,脾实质结构不完整。KM染虫鼠的脾脏在第五天出现空泡状病理改变,且在红髓部位较明显;到感染第八天,空泡状的病理现象弥漫到整个脾脏。3.不同品系小鼠的脾脏,物理截留疟原虫的功能存在差异:各品系小鼠感染PbK173期间,滞留在C57BL/6、BALB/c染虫鼠脾脏中的疟原虫分布于疟原虫各生长阶段。KM染虫鼠在感染初期,各生长时期的疟原虫均可被截留在脾脏中;感染第八天,脾脏结构发生病理改变,滞留在脾脏中的疟原虫体积偏大。ICR染虫鼠在感染初期,滞留在脾脏中的滋养体时期疟原虫较多。4.本次研究中,PbK173青蒿素敏感株小鼠与抗性株小鼠的染虫率在感染后期无显着性差异,但敏感株小鼠生存期较抗性株小鼠的生存期短(p<0.01),可以认为PbK173青蒿素抗性株的致死性或毒性降低。5.C57BL/6小鼠,感染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抗性株,不经药物治疗时,抗性株染虫鼠的脾脏系数在感染第五天以后一直较敏感株染虫鼠的大(p<0.01)。6.100倍油镜下观察染虫小鼠外周血液涂片,正常红细胞呈圆形,显淡红色;感染疟原虫初期,虫体被染为蓝色,胞核为红色;感染中后期,随着虫体生长,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虫体及胞核均呈蓝色;MD与DHA-H对敏感株染虫鼠的治愈力达100%,在停药第一天,两组的血液涂片中红细胞大小不均,掺杂一些体积较大,无虫体的蓝色细胞(受损红细胞);在停药第五天的血液涂片中,受损红细胞明显减少,红细胞体积大小较均一。这可能是抗疟药物虽抑制了疟原虫,但被感染过的红细胞仍留存在血液循环中,疟原虫感染造成小鼠血液系统功能紊乱并没有立即恢复,而是在停止治疗以后靠机体自身免疫力(如脾脏过滤清除受损红细胞)得以缓解。7.MD治疗组,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或抗性株染虫鼠的治愈率达100%,在停药第一天,两个虫株染虫鼠的脾脏系数、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液涂片中均存在受损红细胞,且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一。但是在停药第五天,敏感株染虫鼠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抗性株染虫鼠低(p<0.05),敏感株染虫鼠的脾脏在停药以后持续增大,血液涂片中,受损红细胞明显减少,红细胞体积大小较均一。抗性株染虫鼠的脾脏在这期间没有继续增大,血液涂片中依然存在较多受损红细胞。这一反差可能是因为:脾脏具有截留血液循环中受损红细胞的功能,抗性株受损红细胞的柔韧性增加,更容易通过内皮细胞间隙;而敏感株受损红细胞容易被截留,所以敏感株染虫鼠的脾脏在治疗结束以后持续增大。结论1.脾脏通过脾静脉窦内皮细胞间隙的截留功能与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共同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疟原虫。2.不同遗传背景宿主脾脏清除疟原虫的能力不同。3.脾静脉窦内皮细胞间隙的截留功能在脾脏清除疟原虫中发挥主要作用。4.脾静脉窦应力纤维的弹性与红细胞柔韧性影响脾脏的截留功能。5.对青蒿素敏感性不同虫株染虫红细胞的柔韧性可能存在差异。

李若曦[2](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杨宝玲[3](2020)在《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蛋白质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恶性疟原虫入侵人体后将大量蛋白质分泌到红细胞中来广泛地重塑宿主红细胞。在这些输出的蛋白质中,疟原虫螺旋散布的亚端粒(PHIST)家族成员对于宿主细胞重塑和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且参与虫体的致病过程。本实验中,我们探讨了PHISTa-like/PHIST亚家族中PF3D7_1372300蛋白质的功能。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F3D7_1372300蛋白质具有一个信号肽,无跨膜区,表明该蛋白质有分泌能力;结构域预测显示有一个典型的PHIST结构域;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蛋白质与不同的恶性疟原虫株及与感染猿类和黑猩猩的几种疟原虫的蛋白质约有93%的序列同源性。对恶性疟原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过连续两次同步化后分别收集了8 h、16 h、24 h、32 h、40 h和48 h的虫体,将虫体提取RNA并定量反转录成c DNA,通过q PCR的方法进行了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红内期全程转录,在晚期达到转录高峰,在早期转录水平也较高。接下来体外扩增PF3D7_1372300基因,分别连接了p ET-28a和p GEX-4T-1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纯化了PF3D7_1372300-His和PF3D7_1372300-GST重组蛋白质。用His标签重组蛋白质免疫家兔和大鼠,获得特异性血清,并纯化IgG。得到特异性抗体后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该蛋白质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在早期在红细胞上呈点状分布,在滋养体时期和裂殖体时期,在整个红细胞均有荧光,在红细胞膜处大量聚集。该结果与信号肽预测结果一致,表明该蛋白质可以分泌到红细胞中。同时使用Percoll的方法收集了8 h、16 h、24 h、32 h、40 h和48小时的虫体,制备全虫蛋白质样品并检测了红内期6个时间节点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F3D7_1372300蛋白质在红内期全程表达,在晚期的表达水平比早期和滋养体时期稍高。通过体外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斑点印记实验验证了PF3D7_1372300蛋白质与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的胞内区ATS蛋白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并通过对两种蛋白质的共定位发现在红内期的滋养体时期和裂殖体时期,两种蛋白质在红细胞膜处有荧光重叠。最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鉴定了PF3D7_1372300蛋白质和ATS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位点。模拟结果显示PF3D7_1372300蛋白质有34个氨基酸参与了相互作用,ATS蛋白质有36个氨基酸参与了相互作用。进一步将PF3D7_1372300蛋白质根据结合位点的情况分成两段,表达两个重组蛋白质PF3D7_1372300-(27-129)-GST和PF3D7_1372300-(130-206)-GST,并用分子相互作用仪检测两个重组蛋白质与ATS蛋白质的亲和力,结果显示PF3D7_1372300-(27-129)-GST蛋白质与ATS蛋白质的结合力更强,这个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一致,因为PF3D7_1372300-(27-129)-GST的蛋白质包含了更多的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本研究探讨了恶性疟原虫的PHISTa-like/PHIST家族的PF3D7_1372300蛋白质的转录、表达和定位情况。验证了PF3D7_1372300与PfEMP1 ATS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确定了相互作用位点。这些发现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PHIST蛋白家族在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中的了解,并为探索这一重要蛋白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李爽[4](2020)在《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疟疾(malaria)是以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在导致人类罹患疟疾的5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是最致命的。然而,抗疟药耐药性是反复出现的问题,恶性疟原虫对其最后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产生抗性已被证实,研发新型抗疟药物迫在眉睫。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纳米粒子已被发现在抗疟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宿主临床症状的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处于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使得扰乱铁稳态成为针对疟疾治疗的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策略。目的本研究基于恶性疟原虫表型的鉴定,筛选潜在的以铁为核心的抗疟纳米材料,并分析金属纳米粒子Fe2+PP杀伤疟原虫的机理,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5种恶性疟原虫虫株,3D7、SBC、803、Dd2和K1株,分析其发育周期、外观、DNA含量变化等表型特征;采用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对4种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的抗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并进一步通过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皮尔逊四天抑制实验研究金属纳米粒子Fe2+PP体外对不同恶性疟原虫虫株、体内对鼠疟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以及检测Fe2+PP处理后细胞内抗氧化指标MDA、GSH/GSSG值的变化来探究Fe2+PP的抗疟作用机理。结果通过对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进行研究,发现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的发育周期、表观及不同发育阶段DNA含量不一致;通过对4种与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筛选,我们发现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抗疟效果最佳;体外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对恶性疟原虫3D7、SBC、803、Dd2及K1株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 IC50分别为19.6μmol/1、42.6μmol/l、35.7μmol/1、49.7μmol/l、58.7μmol/1;体内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在小鼠体内可显着抑制伯氏疟原虫的生长;流式结果显示Fe2+PP与IRBC不结合;疟原虫对铁过载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更为敏感;与正常红细胞相比,Fe2+PP处理后的宿主红细胞的GSH/GSSG 比值降低、MDA含量升高,未引起细胞溶血。结论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不同,相关研究应纳入多种虫株以具有可比性。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体外均具有较好的抗疟作用,其抗疟机制可能是由于Fe2+PP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同时增加细胞内的氧化压力,但具体抗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梅旭[5](2020)在《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肝脏和小肠免疫病理的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疟疾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疟疾感染既可表现为非重症的发热性疾病,也可发展成脑型疟、严重贫血、低血糖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竭、黄疸、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疟疾。重症疟疾并发症常与体内过强的免疫反应和/或疟原虫过度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宿主免疫失衡有关。尽管目前的抗疟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疟原虫的繁殖,却不能有效地治愈这些并发症。因此,维持宿主体内的免疫平衡对控制疟疾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疟疾流行区和肠道蠕虫流行区存在地理分布上的重叠,疟原虫和蠕虫的共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的贫困地区。疟原虫和蠕虫共感染会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易感性和宿主的免疫调控。目前有关疟原虫和蠕虫共感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而有关共感染的寄生虫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疟疾患者造成的影响及可能涉及到的免疫病理机制则少有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s)和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 ANKA,PbANKA)共感染昆明小鼠模型,探究Ts共感染对PbANKA感染小鼠肝脏免疫病理和小肠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1.实验分组:100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6-8周,体重18~22g),随机分成4组(n=25),即正常组、旋毛虫单感染组(Ts组)、伯氏疟原虫单感染组(Pb组)和旋毛虫+伯氏疟原虫共感染组(Ts+Pb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Ts组口饲感染20条旋毛虫幼虫;Pb组腹腔注射感染1×106个PbANKA寄生的红细胞;Ts+Pb组于口饲感染20条旋毛虫幼虫9天后,再经腹腔注射感染1×106个PbANKA寄生的红细胞。2.每天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且从PbANKA感染后第3天开始检测小鼠的体重和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3.在小鼠感染Ts后第22天和/或感染PbANKA后第13天取各组小鼠的肝和脾,进行肝和脾指数、肝脏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脏组织虫荷和组织病理检测;肝脏和脾脏的免疫组化染色[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Gal)-1、Gal-3、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CD68+巨噬细胞]。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脾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4.在小鼠感染Ts后第22天和/或感染PbANKA后第13天取各组小鼠的脾脏,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CD200/CD200R信号通路mRNA的表达水平。5.在小鼠感染Ts后第22天和/或感染PbANKA后第13天取各组小鼠的小肠组织,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mRNA的表达水平。6.在小鼠感染Ts后第22天和/或感染PbANKA后第13天分离各组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和Gal-1、Gal-3以及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的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Ts共感染对PbANKA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没有影响,但可显着降低PbANKA感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的感染率和肝脏组织虫荷,显着增加PbANKA感染小鼠的肝脏和脾脏指数以及肝脏病理损伤,显着升高肝、脾Gal-1和Ga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肝、脾中性粒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数量。2.Ts共感染可显着升高PbANKA感染小鼠肝、脾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3.Ts共感染可显着升高PbANKA感染小鼠脾脏CD200/CD200R信号通路mRNA的表达水平。4.Ts共感染可显着升高PbANKA感染小鼠小肠组织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型甘露糖受体 2(mannose receptor,C type 2,Mrc-2)和类几丁质酶 3(chitinase-like 3,Ym1)]的mRNA表达水平。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Ts共感染可显着升高PbANKA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al-1、Gal-3和巨噬细胞M1型极化标记物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1.Ts共感染没有影响PbANKA感染小鼠的生存率,但可显着降低PbANKA感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和肝脏中的虫荷量,显着加重PbANKA感染小鼠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s共感染可显着增加PbANKA感染小鼠肝、脾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显着增加肝、脾Gal-1和Gal-3以及促炎因子的表达。提示Ts共感染可增强PbANKA感染小鼠对抗疟原虫的免疫反应,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疟原虫进行杀伤和清除,同时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加重对自身器官的免疫损害。3.Ts共感染可调节PbANKA感染小鼠小肠组织的免疫反应,促使其小肠组织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4.本研究探讨了Ts共感染对疟疾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了解蠕虫和疟疾共同流行地区疟疾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义伟[6](2020)在《弓形虫、疟原虫感染小鼠免疫细胞表面TIM-3分子的差异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提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结构域3(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3,TIM-3),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结构域家族中的细胞表面分子,常被称为免疫检查点受体和免疫衰竭标志物,在肿瘤以及一些寄生虫如日本血吸虫、疟原虫等多种寄生虫的免疫逃避进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与感染的寄生虫的毒力密切相关,且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毒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不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小鼠关键免疫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升高,并诱导宿主Th2偏向的免疫反应;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恶性疟原虫感染的患者和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体内,关键免疫细胞表面TIM-3表达也升高。然而,对于不同毒力寄生虫诱导宿主免疫细胞表面TIM-3表达及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仍不清楚,且TIM-3在被寄生虫感染小鼠中的生物学效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选取了两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顶复门原虫—弓形虫和疟原虫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毒力疟原虫、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细胞TIM-3的表达情况、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能力及其在抗病和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疟原虫主要寄生于红细胞内,而弓形虫主要寄生于有核细胞,两者感染宿主后均会在宿主的免疫系统中触发一系列信号和级联反应,从而有利于宿主控制寄生虫感染。疟原虫感染常会引起患者周期性寒热发作,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与疟原虫不同,弓形虫感染免疫正常的宿主后,通常会由速殖子逐渐转化为缓殖子,形成包囊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破坏,最终在宿主体内长期寄生,甚至伴随其一生,只有在宿主免疫系统低下或遭受破坏时才会造成致命损害。这些都有可能与TIM-3的表达导致宿主免疫衰竭相关。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疟原虫或弓形虫免疫反应及基于此设计的疫苗和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的感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预防寄生虫感染。因此,本课题对TIM-3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有望为抗疟药物靶标的选择、慢性弓形虫病的治疗及为揭示弓形虫在宿主体内的长期寄生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课题首先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弓形虫感染小鼠主要免疫细胞群及其表面TIM-3的变化。在对疟原虫进行的研究中发现,TIM-3在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感染伯氏疟原虫NK65株和ΔP.b Tat D株的小鼠,同时,TIM-3在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细胞表面表达的增加,伴随着这些细胞频率的降低。在对弓形虫进行的研究中发现,TIM-3在感染弓形虫RH株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表达高于感染弓形虫ME49株的小鼠,同时,TIM-3在感染弓形虫小鼠脾脏T细胞表面的表达增加,伴随这些细胞频率的降低。体外研究发现,用抗TIM-3抗体阻断TIM-3信号通路可抑制淋巴细胞的早期凋亡。因此,强毒力寄生虫诱导宿主产生高水平的TIM-3,且淋巴细胞上的TIM-3的升高表达对细胞介导的抗寄生虫感染免疫具有负调节作用。为检测不同毒力寄生虫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本课题利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了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在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2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急剧升高,且除IL-22外,在感染伯氏疟原虫NK65株小鼠血清中分泌最多。在感染弓形虫小鼠血清中,IL-2、IFN-γ、TNF-α、IL-12p70、IL-22、IL-17A和IL-5的产生水平显着升高,且感染弓形虫ME49株的小鼠比感染RH株的小鼠对TNF-α、IL-17A、IL-12p70和IL-22的诱导能力更强。即感染强毒株寄生虫小鼠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更高。为了进一步研究TIM-3的生物学效应,本课题用α-乳糖(Gal-9的拮抗剂)进行体内TIM-3/Gal-9信号阻断试验,结果在感染疟原虫小鼠体内,α-乳糖无明显保护作用,反而诱导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中另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含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及ITIM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受体(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的代偿性升高表达。在感染弓形虫小鼠体内,α-乳糖也无明显保护作用,这可能和小鼠体内的不可逆转的淋巴细胞的衰竭状态有关。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针对单一靶点进行的治疗往往也不能取得较好效果,所以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对抗寄生虫病的过程中,针对多靶点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取得较好效果。

李姗姗[7](2019)在《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共有2.19亿疟疾病例,有44.5万人死于疟疾,且在2015年到2017年间疟疾病例数轻微上升,疟疾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药浸蚊帐、快速诊断试剂盒、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等防治措施效果显着,但按蚊对杀虫剂出现抗性的现象加剧、青蒿素抗性虫株的出现以及疟疾疫苗的缺失使全球范围内疟疾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在五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流行范围广泛,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严重。恶性疟原虫的生活史具有宿主交替与世代交替的特点,该虫体经按蚊传播,在人的肝脏和红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虫体在红细胞内寄生时期是疟原虫生存及致病的关键阶段,而裂殖子入侵宿主红细胞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更好地理解该时期虫体与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机制对于揭示疟原虫致病机理及疫苗靶点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疟疾疫苗在小动物研究中多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有的已经完成三期临床研究,但是有效率低、保护时间短、效果欠佳,目前原因尚不清楚。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宿主针对高免疫原性裂殖子抗原产生的抗体不仅不具有保护性作用,反而能够掩护关键的疟原虫功能性靶点,甚至直接协助虫体入侵红细胞。而传统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多基于血清学筛查高免疫原性抗原。因此开阔视角,开发新的疟原虫抗原,特别是功能性抗原,可能是打破疟原虫免疫耐受,制备切实有效的疟疾疫苗的关键。发掘关键的疟原虫功能蛋白,需要对疟原虫基因表达规律进行深入解析。恶性疟原虫3D7株核基因组由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的22.8兆碱基组成,共有大约53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据预测,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60%是疟原虫独有的。由于传统基因研究方法在恶性疟原虫研究中耗时长、效率低、技术要求高,因此许多高通量方法用于研究基因功能信息。其中,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经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是,现有的疟原虫转录组数据多基于早期的基因组测序信息,数据不完整,很多基因没有被包括在内,无法精准展现疟原虫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基因转录规律,因此后期的研究无法直接采纳相关数据。本课题承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要寄生虫病基础与防治技术研究》部分研究任务,采集高度同步化的虫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6个关键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虫体进行染色体基因精准转录分析,建立精准而全面的恶性疟原虫转录组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的转录组信息,分析疟原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规律,发掘入侵时期高表达的基因,继而对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相关蛋白质进行筛选及功能研究。本课题收集入侵红细胞后Oh、8h、16h、24h、32h和40h等6个时间点发育高度同步化的红内期虫体,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恶性疟原虫三号染色体243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四号染色体246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转录水平分析。之后经过表达差异基因聚类分析,共发现63个基因在裂殖子期特异性高表达。经过文献检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三号染色体裂殖子期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中,4个基因为未知功能的基因,采用原核表达纯化技术制备了这四个蛋白的重组蛋白质。在红细胞结合实验中,发现两个重组蛋白质P18和P187具有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继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用免疫印迹实验证实相应蛋白质的确在裂殖子期高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获得其在虫体内的细胞定位。在后续功能实验中,发现这两个重组蛋白质的红细胞结合作用均不受胰蛋白酶、乳糜蛋白酶、神经氨酸酶的影响,表明这种结合与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残基及血型糖蛋白A、B和C部分胞外区无关。转染表达目的蛋白质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与红细胞结合出现花环现象。肝素结合实验及结合抑制实验表明,重组蛋白质可能与广泛分布于红细胞表面的肝素样分子结合。这些结果提示这两个蛋白质可能在虫体入侵红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体外入侵抑制实验表明,两个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血清能够影响虫体的增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一步揭示了蛋白质P18和P187的抗原性,进一步判断其可能的细胞功能及潜在的抗疟感染价值。综上所述,本课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恶性疟原虫第三、四号染色体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全面精准的转录组学分析,确定了相关基因在虫体红内期表达的规律,为深入研究疟原虫红内期生长发育及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通过筛选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时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后续功能研究,为发现新的入侵相关虫体抗原及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刘影[8](2019)在《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疟疾(Malaria)是一种以雌性按蚊为传播媒介的寄生虫疾病,严重威胁着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目前流行最广泛且致死率最高的疟原虫种属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由于恶性疟原虫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全面消除疟疾仍未实现。因此,在尝试阻断疟疾传播的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抗疟药物及治疗方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降低ATP水平和引起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由于寄生于红细胞的疟原虫主要依赖糖酵解获取能量,该特性与肿瘤细胞相似,因此我们推测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能也会抑制疟原虫的生长。此前涉及维生素C与抗疟疾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疟疾的实验中,维生素C的剂量均未超过180mg/kg,且在此低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疟原虫的虫血率并未受到影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对患疟鼠腹腔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4g/kg)对虫血率有抑制作用;维生素C的氧化形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ate,DHA)可以通过红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s)以及恶性疟原虫表面的己糖转运体(Hexose Transporter,PfHT)进入红细胞和虫体内,破坏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氧化还原平衡,引起红细胞衰亡(eryptosis)和疟原虫凋亡。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课题拟进一步明确高剂量维生素C与抗疟药联合应用治疗疟疾的效果,特别是针对耐药性疟原虫的作用,主要进行以下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我们采用了恶性疟原虫药物敏感株(Pf3D7)、耐氯喹虫株(PfDd2)和耐青蒿素虫株(Pf803),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每日处理上述三种虫株,通过连续的虫血率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这三种虫株的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均可在生理安全剂量内显着抑制三种虫株的生长,即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也具有杀伤作用。此外,我们将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分别作用于两种耐药虫株,结果提示氯喹或青蒿素不会影响维生素C对耐药虫株的抑制作用。第二部分研究我们首先构建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患疟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组合:维生素C、氯喹、青蒿素、维生素C+氯喹、维生素C+青蒿素,通过每天计数虫血率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对伯氏疟原虫生长的抑制均比单一用药组明显。同时检测患疟鼠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肝脾重量、炎症因子表达、内质网应激分子表达和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各方面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及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可显着改善患疟鼠的肝脾功能,抑制肝脾细胞炎症反应和内质网应激,抑制肝细胞凋亡。综上所述,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在体外有效杀灭红内期的耐氯喹和耐青蒿素恶性疟原虫,且在体外进行联合用药时仍能正常发挥抗疟作用;高剂量维生素C在体内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时比单一用药更能有效抑制伯氏疟原虫生长、改善患疟鼠的脏器损伤,且无明显副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后续维生素C的抗疟性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和抗疟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诚[9](2019)在《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有传统抗疟药物敏感性降低的临床报道,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筛选出新的潜在抗疟药物。垂枝暗罗(Polyalthia longifolia var.pendula)作为传统热带地区植物,已有文献证实其叶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疟特性以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新型抗疟药物来源。本实验在此背景下,首先在已有模型基础上继续培育出具有高度抗性且稳定遗传特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进一步通过实验考察所配置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物的合理用药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进行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有效抗疟剂量以及在抗性鼠疟中的作用疗效。方法:1.按抗性培育递增给药原则,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至第53代,计算耐药鼠疟的ED50并得出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经乙醇萃取后,按最大剂量给药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小鼠的体重、死亡情况以及各脏器病理变化,得出合理的给药浓度区间。3.根据实验前期结果和相关文献确定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青蒿素的标准剂量后,实验进一步选取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作为模型,先在给药48小时后以及每周采尾血涂片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的疟原虫平均感染率、平均抑制率、平均转阴率以及14天治愈率,接着对小鼠的体重、肝脾系数、肝脾病理变化以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标准剂量下的青蒿素分别使用后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1.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至53代,ED50为4165.31mg/kg,抗性指数为16.50,高于前期实验以及相关文献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最大浓度5000mg/kg灌胃给药后,组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状况、体重、脾脏与肝脏脏器指数以及各脏器病理学观察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3.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中,标准剂量青蒿素的14天治愈率最高,为90%。比较疟疾感染指标、脾脏系数和血清肝生化指标也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剂量组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均低于青蒿素组,其中2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疗效仍高于其余低剂量组,其14天治愈率仅次于青蒿素,为50%。4.在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中,2倍标准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的治疗效果最明显。给予2倍标准剂量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的抗性小鼠平均感染率为1.83±1.03%,显着低于其余给药组的小鼠(P<0.05)。观察其平均抑制率为88.13±0.75%,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5),同时40%的感染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转阴,在给药14天后小鼠的完全治愈率为30%,此结果也高于其余各组给药小鼠包括青蒿素组。分析肝脾系数以及血清TBIL、ALT、AST均低于其余各组,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1.确立了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高且培育稳定。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LD50远远大于5000mg/kg,在此用药浓度下安全且无毒性。3.两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中均具有明显的疗效,能不同程度杀灭伯氏疟原虫,尤其在抗性鼠疟中具有良好的抗疟药物开发前景。

王威[10](2018)在《疟原虫TatD-like DNase的功能分析及其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疟原虫是一种寄生在红细胞内的胞内寄生虫,其生长繁殖主要都在红细胞内完成。由于红细胞内缺少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细胞器,所以在受到氧化压力时,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DNA更容易受到氧化损伤,受到损伤的疟原虫是怎样进行自我修复的,其修复机制又是什么?这对疟原虫的相关免疫逃避机制、以及新型药物与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了疟原虫Tat D-like DNase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保守的Tat D DNase结构域,是具有金属离子依赖性的脱氧核糖核酸酶,其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同大肠杆菌Tat D蛋白质类似,且大肠杆菌Tat D蛋白质已经被证实参与到大肠杆菌DNA的氧化损伤修复过程当中。所以本课题试图揭示,在疟原虫中Tat D-like DNase是否具有与大肠杆菌的Tat D类似的修复DNA损伤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免疫原性进行相关研究。首先,我们利用PCR技术对不同流行地区的恶性疟原虫Tat D-like DNase基因进行扩增对其保守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流行地区的恶性疟原虫野生株编码Tat D-like DNase的m RNA序列完全相同;差异均发生在内含子区且仅存在5%的差异。由此可知,恶性疟原虫Tat D-like DNase基因在各流行地区都十分保守,这为以该蛋白质作为药物候选靶标与疫苗候选抗原奠定了基础。其次,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Tat D-like DNase在虫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在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时期、伯氏疟原虫有性与无性阶段该蛋白质均有表达,且分布为于虫体的细胞膜附近。Tat D-like DNase蛋白质在疟原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的特性,为Tat D-like DNase作为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的候选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我们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与蛋白质迁移试验,证明了该蛋白质在氧化压力存在的情况下,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蛋白质迁移到细胞核位置参与到修复DNA损伤的过程。通过对伯氏疟原虫野生株与Tat D-like DNase敲除株进行比较研究发现,Tat D-like DNase缺陷株的虫体毒力、感染能力与致死性显着下降,并且在虫体受到氧化压力时Tat D-like DNase缺陷株DNA损伤情况较野生株严重。由此证明了在疟原虫中,Tat D-like DNase参与了DNA氧化后损伤修复的过程。在免疫保护性方面,我们证明了Tat D-like DNase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伯氏疟原虫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发育及配子体的出丝率;有效降低合子在蚊体内的形成数量;我们采用不同佐剂与Tat D-like DNase蛋白质混合免疫小鼠,发现Montanide ISA51佐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与免疫原性。以上结果显示,疟原虫Tat D-like DNase蛋白质具有修复虫体DNA损伤的功能,且能有效地抑制虫体有性时期与无性时期的发育,该蛋白质具有作为疟疾红内期疫苗与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潜质。

二、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论文提纲范文)

(1)从脾脏控制疟疾感染的角度初步探索青蒿素“耐药”的涵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一、疟疾概述
        1 疟疾的流行现状
        2 疟疾的临床症状
        3 疟疾的治疗
    二、青蒿素“耐药”研究进展
        1 抗疟药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2 ACT疗法的应用
        3 青蒿素“耐药”的定义
        4 青蒿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三、脾脏清除疟原虫机制研究进展
        1 脾脏结构与功能
        1.1 红髓的2条血液循环通路
        1.2 白髓的免疫功能
        1.3 边缘区的免疫功能
        2 脾脏清除疟原虫的机制
        2.1 免疫清除
        2.2 孔蚀清除
        3 影响孔蚀的因素
        3.1 疟原虫生长周期
        3.2 青蒿素类药物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不同品系小鼠的脾脏在控制疟疾感染中的差异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耗材及器械
        1.6 配制甘油磷酸冻存液
    2 试验方法
        2.1 复苏PbK173虫株
        2.2 小鼠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
        2.3 实验动物分组
        2.4 建立感染PbK173的四种不同品系实验小鼠模型
        2.5 冻存PbK173虫株
        2.6 染虫鼠虫率及生存期分析
        2.7 取样及实验样本分析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四种品系染虫鼠的感染率及生存期
        3.2 四种品系染虫鼠的血液学参数分析
        3.3 四种品系染虫鼠的脏器系数分析
        3.4 四种品系染虫鼠脾脏的病理切片观察
        3.5 四种品系染虫鼠的脾细胞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C57BL/6小鼠的脾脏在控制伯氏疟原虫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感染中的差异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耗材及器械
    2 试验方法
        2.1 复苏Pb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
        2.2 小鼠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
        2.3 实验动物分组
        2.4 建立感染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抗性株实验小鼠模型
        2.5 冻存PbK173虫株
        2.6 染虫鼠虫率及生存期分析
        2.7 取样及实验样本分析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感染不同虫株染虫鼠的感染率及生存期
        3.2 感染不同虫株染虫鼠的血液学参数分析
        3.3 感染不同虫株染虫鼠的脏器系数分析
        3.4 感染不同虫株染虫鼠脾脏的病理切片观察
        3.5 感染不同虫株染虫鼠的脾细胞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抗性株对药物敏感性及染虫小鼠治疗期与恢复期的脾脏功能差异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药物
        1.5 实验试剂
        1.6 实验耗材及器械
        1.7 配制溶剂
    2 试验方法
        2.1 复苏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抗性株
        2.2 小鼠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
        2.3 实验动物分组
        2.4 建立感染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抗性株实验小鼠模型
        2.5 冻存PbK173虫株
        2.6 给药、染虫鼠虫率及生存期分析
        2.7 取材及实验样本分析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染虫鼠经治疗后的感染率及生存期
        3.2 停药第一天及停药第五天外周红细胞参数分析
        3.3 停药第一天及停药第五天血液涂片分析
        3.4 停药第一天及停药第五天脾脏系数分析
        3.5 停药第一天及停药第五天脾脏的病理切片观察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3)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蛋白质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疟疾的介绍
        1.1.1 流行病学调查
        1.1.2 疟疾的临床症状
        1.1.3 疟疾的病理变化
        1.1.4 疟疾诊断方法
        1.1.5 疟疾的防治
    1.2 恶性疟原虫的介绍
        1.2.1 恶性疟原虫的生活史
        1.2.2 恶性疟原虫的致病机制
        1.2.3 恶性疟原虫蛋白质的运输
    1.3 恶性疟原虫PHIST家族蛋白质
        1.3.1 PHIST家族蛋白质的简介
        1.3.2 PHIST蛋白质的亚家族
        1.3.3 其他疟原虫种中的PHIST蛋白质
        1.3.4 PHIST基因的表达
        1.3.5 PHIST基因敲除的研究
        1.3.6 PHIST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4 恶性疟原虫多基因家族的研究
        1.4.1PfEMP1
        1.4.2 RIFINs
        1.4.3 STEVORs
    1.5 分子对接
        1.5.1 对接定义
        1.5.2 分子对接原理
        1.5.3 分子对接的方法
    1.6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定义
        1.6.2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不同时期转录水平的检测
    2.1 实验材料
        2.1.1 虫株和细胞
        2.1.2 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网站
        2.1.3 实验相关软件
        2.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恶性疟原虫3D7株虫体的复苏
        2.2.3 虫体的培养及染虫率的检测
        2.2.4 虫体的同步化及不同时期虫体收集
        2.2.5 不同时期虫体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2.6 不同时期转录水平的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F3D7_1372300蛋白质理化性质
        2.3.2 PF3D7_1372300蛋白质二级结构、免疫原性及亲疏水性
        2.3.3 PF3D7_1372300蛋白质信号肽预测结果
        2.3.4 PF3D7_1372300蛋白质跨膜区预测结果
        2.3.5 PF3D7_1372300蛋白质结构域预测结果
        2.3.6 PF3D7_1372300蛋白质同源性比对结果
        2.3.7 PF3D7_1372300蛋白质转录水平比较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抗体的制备
    3.1 实验材料
        3.1.1 载体及菌株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耗材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 转化及蛋白质的小量诱导表达
        3.2.3 蛋白质的大量纯化及验证
        3.2.4 多克隆抗体制备
        3.2.5 抗体的纯化及特异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3.3.2 重组蛋白质表达纯化与鉴定结果
        3.3.3 免疫动物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3.3.4 抗体的纯化及特异性检测结果
        3.3.5 蛋白质的天然表达鉴定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蛋白质的定位,表达水平和互作蛋白质的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虫株和细胞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主要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恶性疟原虫3D7株虫体的复苏
        4.2.2 PF3D7_1372300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4.2.3 PF3D7_1372300蛋白质在红内期的表达水平鉴定
        4.2.4 PF3D7_1372300互作蛋白质的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F3D7_1372300蛋白质在红细胞内定位结果
        4.3.2 PF3D7_1372300蛋白质在红内期的表达水平的鉴定结果
        4.3.3 PfEMP1-ATS(PF3D7_0800200)蛋白质的纯化结果
        4.3.4 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的动力学相互作用验证结果
        4.3.5 点印迹法验证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
        4.3.6 PF3D7_1372300蛋白质和ATS蛋白质的共定位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PF3D7_1372300 蛋白质与PfEMP1 ATS蛋白质互作位点的鉴定及验证
    5.1 实验材料
        5.1.1 载体及菌株
        5.1.2 主要试剂耗材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PF3D7_1372300蛋白质和PfEMP1的ATS蛋白质的建模
        5.2.2 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分子对接模拟
        5.2.3 PF3D7_1372300截短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5.2.4 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互作位点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F3D7_1372300蛋白质和PfEMP1的ATS蛋白质的建模结果
        5.3.2 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分子对接模拟结果
        5.3.3 PF3D7_1372300截短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结果
        5.3.4 PF3D7_1372300与ATS蛋白质互作位点验证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1章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连续培养及表型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
        1.2 红细胞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恶性疟原虫的体外连续培养
        2.2 恶性疟原虫表型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生命周期存在差异
        3.2 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外观形态不同
        3.3 恶性疟原虫3D7株不同期态体内DNA含量不同
    4 讨论
    5 结论
第2章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外抗疟作用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
        1.2 实验纳米材料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
        2.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体外抗疟作用研究
    3 结果
        3.1 选取金属纳米粒子Fe~(2+)PP进行后续研究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不同株具有抑制作用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对伯氏疟原虫具有抑制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3章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机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及细胞株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流式细胞术检测Fe~(2+)PP与IRBC结合情况
        2.2 细胞毒性测定
        2.3 溶血实验
        2.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5 GSH/GSSG比值测定
    3 结果
        3.1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发挥抗疟作用时可能未进入IRBC内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实验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未造成红细胞膜破裂,疟原虫的死亡并非继发于溶血
        3.4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MDA含量增加
        3.5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GSH/GSSG 比值降低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肝脏和小肠免疫病理的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疟疾的研究现状
        1.1.1 中医对疟疾的认识
        1.1.2 疟疾的流行概况
        1.1.3 疟原虫的生活史
        1.1.4 疟原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
    1.2 旋毛虫的研究现状
        1.2.1 旋毛虫病的流行概况
        1.2.2 旋毛虫的生活史
        1.2.3 旋毛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
    1.3 疟原虫与蠕虫共感染的研究现状
        1.3.1 疟原虫与蠕虫共感染的流行概况
第二章 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感染小鼠肝脏免疫病理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寄生虫虫株
        2.1.2 实验耗材及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及试剂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疟原虫的复苏、传代和冻存
        2.2.2 实验分组
        2.2.3 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监测
        2.2.4 体重监测
        2.2.5 样本收集
        2.2.6 肝、脾指数计算
        2.2.7 血清中ALT和AST的测定
        2.2.8 组织脱水、包埋和切片
        2.2.9 肝脏的H&E染色及病理评分
        2.2.10 肝、脾免疫组化染色及其阳性面积计算
        2.2.11 肝、脾qRT-PCR检测
        2.2.12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小鼠生存率和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的比较
        2.3.2 小鼠体重的比较
        2.3.3 小鼠肝、脾指数的比较
        2.3.4 各组小鼠血清ALT和AST的比较
        2.3.5 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的比较
        2.3.6 小鼠肝、脾Ga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2.3.7 小鼠肝、脾Ga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2.3.8 小鼠肝、脾中性粒细胞表达水平比较
        2.3.9 小鼠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比较
        2.3.10 小鼠肝、脾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2.3.11 小鼠肝、脾CD68~+巨噬细胞表达的比较
        2.3.12 小鼠肝、脾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2.3.13 小鼠脾脏组织CD200/CD200R通路关键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感染小鼠小肠的免疫调节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小肠样本收集
        3.2.3 小肠组织的qRT-PCR检测
        3.2.4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小鼠小肠组织M1型/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
        3.3.2 小鼠小肠组织M2/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水平的比值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及寄生虫虫株
        4.1.2 实验耗材及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及试剂配制方法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分组
        4.2.2 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和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4.2.3 腹腔巨噬细胞的qRT-PCR
        4.2.4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al-1和Gal-3的mRNA表达水平
        4.3.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透射电镜观察
        4.3.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的mRNA的表达水平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弓形虫、疟原虫感染小鼠免疫细胞表面TIM-3分子的差异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
        1.1.1 肝内期的免疫应答
        1.1.2 红内期的免疫应答
        1.1.3 总结与展望
    1.2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
        1.2.1 弓形虫感染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2 弓形虫感染过程中NK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3 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4 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
        1.2.5 弓形虫感染过程中调节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
        1.2.6 总结与展望
    1.3 TIM-3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1.3.1 TIM-3的结构
        1.3.2 TIM-3与其配体
        1.3.3 TIM-3对CD4 T细胞反应的调节
        1.3.4 TIM-3对CD8 T细胞反应的调节
        1.3.5 阻断TIM-3的相关免疫治疗研究
        1.3.6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的小鼠免疫细胞TIM-3的表达及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与虫株
        2.1.2 实验试剂
        2.1.3 流式抗体
        2.1.4 实验耗材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目的及实验设计
        2.2.2 主要实验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2.2.3 三种伯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ANKA株、NK65 株和Tat D-like DNase敲除株)的传代和培养
        2.2.4 伯氏疟原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2.2.5 小鼠脾脏及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TIM-3的表达水平检测
        2.2.6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2.2.7 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感染疟原虫后小鼠尾尖血吉姆萨染色结果
        2.3.2 感染疟原虫小鼠脏器的形态学观察及脾指数
        2.3.3 感染疟原虫小鼠脾脏以及外周血中各类免疫细胞的分布变化
        2.3.4 感染疟原虫小鼠外周血主要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TIM-3表达的变化
        2.3.5 感染疟原虫小鼠脾脏主要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TIM-3表达的变化
        2.3.6 感染疟原虫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阻断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免疫细胞TIM-3/Galectin9 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与虫株
        3.1.2 实验试剂
        3.1.3 流式抗体
        3.1.4 实验耗材
        3.1.5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传代和培养
        3.2.3 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
        3.2.4 抗TIM-3抗体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3.2.5 α-乳糖阻断的生物学效应
        3.2.6 统计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凋亡情况
        3.3.2 抗TIM-3抗体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3.3.3 抗TIM-3抗体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3.3.4 α-乳糖的保护效果
        3.3.5 α-乳糖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3.3.6 α-乳糖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外周血CD226及TIGIT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TIM-3在感染不同毒力弓形虫小鼠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与虫株
        4.1.2 实验试剂
        4.1.3 流式抗体
        4.1.4 实验耗材
        4.1.5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背景及设计
        4.2.2 主要实验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4.2.3 两种不同毒力弓形虫(ME49株和RH株)的传代、培养及纯化
        4.2.4 弓形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4.2.5 小鼠脾脏及外周血免疫细胞TIM-3表达水平的检测
        4.2.6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4.2.7 α-乳糖阻断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4.2.8 统计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感染弓形虫小鼠脏器的形态学观察及脾指数结果
        4.3.2 感染弓形虫小鼠外周血主要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TIM-3表达的变化
        4.3.3 感染弓形虫小鼠脾脏主要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TIM-3表达的变化
        4.3.4 感染弓形虫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4.3.5 感染弓形虫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凋亡情况分析
        4.3.6 α-乳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保护作用分析
        4.3.7 α-乳糖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脾脏和肺脏的影响
        4.3.8 外周血TIGIT的表达情况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TIM-3 的配体CEACAM1 在感染疟原虫及弓形虫小鼠免疫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与虫株
        5.1.2 实验试剂
        5.1.3 流式抗体
        5.1.4 实验耗材
        5.1.5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5.2.2 弓形虫RH株和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传代、培养及纯化
        5.2.3 弓形虫/疟原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5.2.4 小鼠免疫细胞CEACAM1 的表达水平检测
        5.2.5 统计与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感染弓形虫/疟原虫后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CEACAM1 的表达水平
        5.3.2 感染弓形虫/疟原虫后小鼠脾脏免疫细胞CEACAM1 的表达水平
    5.4 讨论
    5.5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研究背景
    第1章 疟疾和疟原虫
        1.1 疟疾的流行现状
        1.2 疟疾的起源
        1.3 疟原虫的生活史
        1.4 疟原虫的基因组
        1.5 疟疾的临床症状
        1.6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1.7 疟疾的疫苗研究
    第2章 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的分子机制
        2.1 裂殖子的细胞结构
        2.2 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分子基础
        2.3 结论和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恶性疟原虫三号染色体和四号染色体红内期精准转录组学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探索发现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关键虫体蛋白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序列
    附录Ⅱ 基因克隆的引物序列
作者简介
致谢

(8)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主要相关仪器
        1.1.3 主要相关试剂
        1.1.4 恶性疟原虫的复苏、培养及冻存
        1.1.5 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1.6 疟原虫虫血率的检测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抗氯喹、青蒿素恶性疟原虫的耐药性验证
        1.2.2 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相关仪器
        2.1.3 主要相关试剂
        2.1.4 伯氏疟原虫的感染及冻存
        2.1.5 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2.1.6 小鼠肝脾总RNA的提取及RT-PCR的过程
        2.1.7 小鼠肝脏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2.1.8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2.1.9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降低伯氏疟虫血率
        2.2.2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改善小鼠的肝脾功能
        2.2.3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可降低患疟鼠肝脾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2.2.4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可缓解患疟鼠肝脾内质网应激
        2.2.5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抑制患疟鼠肝脏细胞凋亡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维生素C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伯氏疟原虫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培育研究
        2.1.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1.1.1 青蒿素抗性鼠疟培育中青蒿素的配制
        2.1.1.2 抗性指数考察中青蒿素的配制
        2.1.1.3 液氮冻存液的配制
        2.1.2 原虫虫株的保存与培养方法
        2.1.2.1 伯氏疟原虫敏感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2.1.2.2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2.1.3 53代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建立
        2.1.4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1.5 检测方法
        2.1.6 检测指标
        2.1.6.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2.1.6.2 抗性指数
        2.1.7 数据分析
    2.2 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昆明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
        2.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2.1.1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配制
        2.2.1.2 给药剂量设定依据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2.3 检测方法
        2.2.4 检测指标
        2.2.4.1 一般行为和死亡状况
        2.2.4.2 体重测定
        2.2.4.3 肝、脾器官系数
        2.2.4.4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5 数据分析
    2.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治疗研究
        2.3.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3.1.1 青蒿素的配制
        2.3.1.2 垂枝暗罗提取物的配制
        2.3.1.3 吉姆萨染色液的配制
        2.3.2 模型的构建
        2.3.3 实验分组及给药
        2.3.4 检测方法
        2.3.4.1 血膜涂片检测法
        2.3.4.2 肝脾组织吉姆萨染色
        2.3.5 检测指标
        2.3.5.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2.3.5.2 体重及肝脾系数
        2.3.5.3 肝脾组织病理变化
        2.3.5.4 血清生化指标
        2.3.6 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3.1 53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考察结果
        3.1.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数据比较
        3.1.2 抗性指数
        3.1.3 小结
    3.2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3.2.1 一般情况及死亡观察结果
        3.2.2 小鼠体重变化
        3.2.3 小鼠肝脾系数分析
        3.2.4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2.5 小结
    3.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
        3.3.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结果比较
        3.3.2 体重结果及肝脾器官系数分析
        3.3.3 肝脾组织病理分析
        3.3.4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3.3.5 小结
4.讨论
    4.1 疟原虫感染宿体中病理变化的讨论
        4.1.1 疟原虫生活史
        4.1.2 疟原虫的感染过程
        4.1.3 疟原虫感染的病理表现
    4.2 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情况
        4.2.1 抗疟作用机制
        4.2.2 耐药性机制
    4.3 本实验耐药模型建立的意义
    4.4 垂枝暗罗抗疟作用研究进展
    4.5 垂枝暗罗毒理试验结果讨论
    4.6 梯度剂量下垂枝暗罗叶醇提物治疗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实验结果讨论
结论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实验附图
附件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疟原虫TatD-like DNase的功能分析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疟原虫危害及其损伤修复机制
        1.1 造成疟原虫DNA损伤的原因
        1.2 疟原虫DNA修复机制
        1.3 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质的研究
    第二章 疟疾疫苗的研究
        2.1 疟疾疫苗研究的科学基础
        2.2 红内期疟疾疫苗
        2.3 红外期疟疾疫苗
        2.4 疟疾疫苗佐剂的研究
        2.5 疟疾疫苗面临的困难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恶性疟原虫TatD-like DNase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PbTatD-like DNase的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TatD-like DNase在虫体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疟原虫TatD-like DNase的功能分析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PbTatD-like DNase抗体的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免疫原性的分析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四、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脾脏控制疟疾感染的角度初步探索青蒿素“耐药”的涵义[D]. 王华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恶性疟原虫PF3D7_1372300蛋白质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 杨宝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20
  • [4]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D]. 李爽. 扬州大学, 2020(04)
  • [5]共感染旋毛虫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肝脏和小肠免疫病理的调节机制研究[D]. 梅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6]弓形虫、疟原虫感染小鼠免疫细胞表面TIM-3分子的差异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研究[D]. 张义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7]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D]. 李姗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D]. 刘影.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D]. 徐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疟原虫TatD-like DNase的功能分析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 王威. 吉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的肝内清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