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才能共赢——冯祥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合作才能共赢——冯祥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一、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邓远德[1](2014)在《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以来,世界贸易中心东移,尤其是向以中国新兴市场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速度已成加快趋势。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引擎,中国会展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华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在拉动内需、鼓励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会展业自身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2006年,中国会展业总产值仅约600亿元,2010年就已经达到1453亿元,短短5年增长近1.5倍,年均增长率26%。受巨大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刺激,一方面国外会展巨头纷纷在中国跑马圈地,加快战略布局,抢占有限的会展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基于会展产业1:5至1:9左右的带动效应,政府大量资金进入会展场馆的建设。在政府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下,民间资本也大量涌向会展产业。在群雄混战的中国会展市场,如何通过厘清发展战略,进而谋求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会展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HB会展公司作为特定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借鉴。并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矩阵等战略管理理论工具,对HB会展公司发展赖以依存的内外部环境、资源要素、整合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得到了HB会展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即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运营为核心,以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为业务抓手,走差异化竞争道路,进而实现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的战略发展思路,打造中国知名会展控股集团。最后,本文进一步确定了HB公司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步骤、重点、保障措施,以强化战略管控,为深入实施既定发展战略提供流程和节点保障。

莫娜[2](2010)在《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转型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从内容上看,社会转型既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型。宗教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中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转型的全面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宗教问题在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持续上升,宗教问题的复杂性更加突出,迫切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而宗教非政府组织作为联系信教群众的重要组织化载体,其功能已远远超出了宗教事务的范畴,能有效弥补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减灾扶贫、助学兴教、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和缺陷,局部缓解因社会利益调整、社会结构分化带来的矛盾冲突。因此,本文对社会转型视角下如何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进行研究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地分析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明新时期回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发挥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积极作用的途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并对近年来中西方学者对宗教非政府组织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转型及宗教非政府组织两方面进行了相关概述。首先对中国社会转型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及影响宗教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宗教及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概况、活动方式进行阐述,最后从政治、经济、资源整合、文化发展、对外交往以及社会协调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及其发挥的现状进行概述。第三部分首先阐明我国宗教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功能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然后重点从外部环境以及组织自身两方面对制约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内、外部障碍进行深入剖析。社会信任缺失、慈善意识欠缺、宗教的不利处境、管理体制不顺及法制政策环境的不完善等是制约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障碍;内生机制缺乏、独立性不强、人力资源匮乏、制度执行滞延使得宗教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遭受巨大的挑战,并制约着功能的发挥。第四部分主要就“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作用”进行阐述。分别从“营造有利于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和“加强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两方面入手,提出“倡导和谐理念、消除认识误会、激发公民慈善意识、注重独立性和人才培养、完善制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宗教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宗教非政府组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等有利于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王圣军[3](2008)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和产业间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日益强化,城市聚集经济效应日益显着。如何让不同行政区内的城市按照集群效应和聚集效应进行城市功能的优化组合,走大都市圈发展的道路,是保证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不变的基础上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又是实现这一关键的重要环节。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旨在培育圈内功能各异的城市树立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树立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观念有利于各城市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树立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大区域”观念,打破就区域论区域,就城市论城市,就产业论产业的狭隘发展观。这样,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将会置于国家、大都市圈区域、市域等不同的空间规模下,自觉地接受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所构成的规划体系的宏观指导,有利于增强大都市圈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群体效应,培育出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我国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相比,我国三大都市圈在能量和能级上都无法与之抗衡。主要原因是三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性非常高,产业竞争性多于互补性,这种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背离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损害了圈内城市地区间的产业合理分工,牺牲了区际比较利益,容易产生圈内区域内部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和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克服我国三大都市圈内过度竞争和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局面惟有进行经济整合。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又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论文构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主要目的。一、本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进行描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其作用与不足,为第三章构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其中,国外文献的作用是:其一,提出了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体空间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的思想,这对于指导城市之间的功能整合,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二,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遵循了城市化发展演化进程,对城市的探讨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指出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三,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冲击,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创新的思想,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四,提出了大都市圈是世界经济竞争的主体单元,世界经济竞争从单一的产业竞争发展为以城市群体整体功能为特征的大都市圈经济竞争模式,这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培育和发展大都市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足是:虽然国外对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体的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和空间规划等方面。对于是什么因素促使大都市圈的功能整合,是什么影响了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是什么动力促使大都市圈产业整合、空间结构整合、基础设施整合,行政职能整合等,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又往往是市场、政府和社会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这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内容。国内文献的作用与不足: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大都市圈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推动了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研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是推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三股力量,也就是说推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力量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者形成的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力量,但没有充分考虑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内外因,过多的强调内因或外因,也没有对这三种力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是一般性描述,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为本文研究“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了思路。第三章,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构建。首先分析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与不足,并总结出完全依靠单一的某种机制要想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难度极大,实现的可能性极小。要想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唯有靠三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即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实现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进程中,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机制则对市场机制的发育、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起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社会机制则提升了公共参与和监督意识,是协调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关系的桥梁,最后指出了保证“三位一体”机制顺利实施的制度环境。第四章,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选取美国、日本、法国三个发达国家的纽约、东京、巴黎三个大都市圈作为“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的佐证。纽约、东京、巴黎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经验借鉴是:其一,持之以恒、机构权威、政府支持是都市圈发展实现经济整合的先决条件;其二,发挥政府机制的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建成立体基础网络设施是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基本条件;其三,以市场机制为前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相连的大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必要条件;其四,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机制功能的发挥是三大都市圈能够顺利实现经济整合的保证;其五,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社会机制为基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是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动力源泉。第五章,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发展现状、经济整合效应和存在的问题,其中,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存在的问题是圈域内城市间发展的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协调力度不足;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圈内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和影响力不突出。这为后面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六章,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主要分析政府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城市本位论思想导致了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进而形成了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难的制度根源。第七章,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主要分析市场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城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是影响我国三大都市圈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程度的经济根源。第八章,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主要分析社会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导致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不畅的主要根源是民间组织机构缺乏法律的独立性和保障性、民间组织自身的公信力不足及民间组织的社会参与力度和介入的领域还比较小。第九章,“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认为只有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同时作用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过程中,大都市圈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囚徒困境”难题才能破解,经济整合才能最终实现,即“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是破解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囚徒困境”难题,实现经济整合的关键。第十章,总结与展望。二、本文可能的创新:(1)本研究有别于传统的区域经济整合研究以市场和政府为切入点的模式,提出了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为切入点的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模式,是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理论的补充和丰富。(2)通过发达国家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模式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突破传统区域规划的条件限制,摆脱依赖行政区划调整的规划实施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前提,要实现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圈内城市作为区域成员的利益诉求,强调了企业和公众等社会机制在经济整合中的参与作用,提供了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路径。(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代表了我国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整合模式,选取三大都市圈作为研究理论的运用,为其他具备条件发展的城市群体提供了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4)运用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发展状况,并通过引入“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评估了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主要结论是虽然近年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经济整合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纽约、巴黎和东京等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的经济整合程度,它的经济整合程度依然比较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破解经济整合难的关键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5)提出了经济整合机制和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整合机制是指在市场规则和产业政策作用下通过梳理、拆分或聚合而对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组织,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实施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势互补,进而促使区域社会经济要素通过联动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特定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是指为了实现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依靠各种力量,把大都市圈内分散的各城市功能合并成一个有机体,并根据圈内各城市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同,实行圈内产业梯度发展战略,借此形成圈内产业梯度链条,提升整个大都市圈的经济实力,最终实现大都市圈内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协调机构一体化和城市职能分工明确、合理的一套运行系统。

李媛[4](2008)在《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被誉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之一的会展产业,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会展产业被许多大城市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而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的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因此,如何加快发展会展产业,以促进天津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别针对天津市会展产业整体发展状况和天津市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展会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天津市会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观念、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对策建议。

娄静[5](2006)在《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研究》文中提出上海是国内展览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上海主办展览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从98年我国《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一些境外办展企业陆续进入国内展览市场,联合境内具有主办资格的单位一起办展,并将许多国际品牌展览会引入上海市场,有些还投资于展览场馆的建设。上海展览业步入了一个国际化竞争时代。 外资大举进入上海展览市场,一方面对本地的中资办展企业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先进的展览运作经验和展览品牌等,促进了上海展览业总体水平的提升。现阶段,中外办展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展览品牌,彼此争夺市场份额,同时也普遍在展览项目上展开合作,近几年来更是丌始从项目合作走向了资本合作的深度延伸。中外办展企业实质上建立起了一种“竞合”关系。 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本性,外方总在一定程度上追求我国展览产业的控制权。随着我国展览业开放度的加大,外方可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攫取更多的行业利润。但在同后的一段时间里,竞合状态依然会是上海中外办展企业共存的主流状态。在现阶段,各类办展企业如何遵循“游戏规则”,更有序地在竞合状态中实现共赢,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主题。 本文主要以上海地区展览业为特定范围,以上海现有的各类中外办展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上海主要中外办展企业的整体发展背景、企业分布情况、企业办展情况,归纳了中外办展企业各自的优势;在第三章,具体分析了中外办展企业竞争、合作的动因、表现及效应;在第四章,引进了管理学领域的“竞合”理论,将其穿插到展览业实践中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指出了现阶段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内上海中外办展企业存在“竞合”关系,并对未来的竞合格局提出建议。得出结论:中外办展企业应发挥资源互补效应,互相学习,不断强化各自的优势,在竞合中走向共赢;中资办展企业必须抓住开放机遇,快速提升办展水平,以求在下一轮展览业市场格局调整过程中占据有利战略地位;从行业层面上看,政府和会展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法制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大力培养人才,努力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序的竞合环境。

曾武佳[6](2006)在《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指出现代会展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各类会展活动、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的通称,其核心是会展产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会展业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这表明,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会展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存性和区域指向性。近年来,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国际会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际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会展业的区域展示性和对区域产业的关联带动性日益显现,各级地方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国现有30多个地区和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性会展中心、区域性会展中心以及会展之都等目标,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等城市都相继完成了会展业发展规划,并成立了会展业行业协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昆明、西安、成都、武汉、天津、厦门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已初步形成。“广交会”、“科博会”、“高交会”、“华交会”、“航空展”等一些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展会也已跻身于国际品牌展会的行列,在会展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虽然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发达的会展城市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诸多问题。一是会展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产业关联带动性还未充分发挥,现代会展的整体效益不高,会展场馆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会展业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和特殊的空间指向性缺乏认识,制定过于理想化的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盲目进行会展场馆的投资,政府对会展业

陈宏兵[7](2003)在《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现有展览以及协会组织加强合作,既会提高现有展览的规模和水平,符合科隆展览集团重视合作的一贯经营理念。

二、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二) 分析方法
    (三) 会展业基本概念
三、国外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经验及借鉴
    (一) 德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二) 英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三) 美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四) 国外会展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四、HB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 HB公司发展战略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二) HB公司发展战略竞争环境分析
    (三) HB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五、HB公司战略制定与选择
    (一) 制定战略的基本准则
    (二) 发展战略及其目标体系
    (三) 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六、HB公司发展战略管控与实施
    (一) 战略实施步骤
    (二) 战略实施重点
    (三)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四) 战略管控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转型及宗教非政府组织概述
    2.1 社会转型与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2.1.2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2.1.3 社会转型对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2.2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
        2.2.1 中国宗教发展概况
        2.2.2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发展概述
        2.2.3 当前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
    2.3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及其发挥
        2.3.1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及其发挥
        2.3.2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及其发挥
        2.3.3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协调和社会服务功能及其发挥
        2.3.4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作用及其发挥
        2.3.5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国际交往功能及其发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1 当前我国宗教出现的新情况
    3.2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3.2.1 宗教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不足
        3.2.2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及资源整合功能不强
        3.2.3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协调、社会服务功能发挥有限
        3.2.4 文化及国际交往功能发挥遭遇瓶颈
    3.3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障碍的原因
        3.3.1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外部障碍
        3.3.2 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存在的自身障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充分发挥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对策建议
    4.1 营造有利于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
        4.1.1 形成“普遍信任、崇尚和谐、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共识
        4.1.2 正确处理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
        4.1.3 提高宗教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
        4.1.4 完善宗教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规政策
        4.1.5 逐步推进宗教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4.1.6 加大对宗教非政府组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4.1.7 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干预活动
        4.1.8 创设有利于宗教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良好国际环境
    4.2 加强宗教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4.2.1 与时俱进地阐释教义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前提
        4.2.2 保持组织独立性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基础
        4.2.3 人才培养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人力资源保障
        4.2.4 完善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制度保障
        4.2.5 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财务保障
        4.2.6 加强宗教组织的交流合作是充分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组织保障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
    2.1 相关概念、特征的分析
        2.1.1 国内外大都市圈概念的界定
        2.1.2 与大都市圈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2.1.3 大都市圈的内涵及特征
        2.1.4 大都市圈功分析
        2.1.5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界定
        2.1.6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2.2 国外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2.2.1 国外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2.2 国外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2.3 国外研究的局限性
    2.3 国内研究文献的理论分析
        2.3.1 国内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2.3.2 国内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2.3.3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3.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一个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3.1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3.1.1 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关系分析
        3.1.2 经济整合机制发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3.1.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结构
        3.1.4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及其类型
    3.2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3.2.1 市场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2.2 不完全市场和市场失灵
        3.2.3 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机制评价
    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分析
        3.3.1 政府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3.2 有限政府和政府机制失灵
        3.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3.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评价
    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社会机制分析
        3.4.1 社会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3.4.2 社会机制的局限性
    3.5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三位一体”机制及其构建
        3.5.1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的效率比较
        3.5.2 三种机制的分工与定位及“三位一体”机制的构建
        3.5.3 “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4. 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地域范围
        4.1.2 东京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概况
        4.1.3 东京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点
        4.1.4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1.5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及其经济整合机制的经验和启示
    4.2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1 纽约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2.2 纽约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4.2.3 纽约大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社会经济结构概括
        4.2.4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2.5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3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4.3.1 巴黎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4.3.2 巴黎大都市圈产业配置及经济地位
        4.3.3 透过巴黎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看其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
        4.3.4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4.4 国外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5. 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5.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1.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1.2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1.3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1.4 长江三角洲经济整合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5.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2.1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2.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5.2.3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5.2.4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5.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5.3.1 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5.3.2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
        5.3.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
        5.3.4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5.4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概括
6.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
    6.1 政府机制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6.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6.3 政府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7.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7.1 市场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7.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7.3 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8.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
    8.1 社会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8.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乏力的根源分析
    8.3 社会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9. “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
    9.1 从“囚徒困境”看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与相应的制度环境约束
    9.2 基于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的产业同构与市场分割成因的模型分析
    9.3 “三位一体”机制破解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囚徒困境”
10.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4)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和技术线路图
    1.4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会展产业发展概况
    2.1 会展产业的概念
    2.2 会展产业的特性
    2.3 国外会展产业的发展概况
    2.4 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天津市会展产业发展现状
    3.1 天津市会展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3.2 具有影响力的天津市展会
    3.3 天津市展会特色
第四章 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4.1 会展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4.2 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必要性
第五章 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5.1 会展产业的发展条件
    5.2 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可行性
第六章 天津市会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天津市会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制约天津市会展产业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对策
    7.1 观念方面
    7.2 政府方面
    7.3 行业协会方面
    7.4 企业方面
    7.5 人才方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展览业研究概况
        二、国内展览业研究概况
        三、有关本论题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主体内容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整体发展背景
        一、上海主办展览现状
        二、上海成为国际性展览热土
    第二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情况分析
        一、中外办展企业基本情况
        二、中资企业办展概况
        三、境外企业办展概况及主要移植品牌展
        四、中外合资企业办展概况
        五、分析小结
    第三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优劣势分析
        一、中资办展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二、境外办展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外办展企业在上海的竞争与合作
    第一节 中外办展企业的竞争态势
        一、竞争之必然
        二、竞争之表现
        三、竞争之效应
    第二节 中外办展企业的合作态势
        一、合作之动因
        二、合作之模式
        三、合作之效应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展案例分析
        一、案例
        二、案例评析
第四章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路径选择与环境建设
    第一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发展态势
        一、竞合理论概述
        二、办展企业间的竞合关系
    第二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的路径选择
        一、竞合主体格局
        二、竞合市场格局
        三、竞合的重点
        四、竞合的形式
        五、竞合的原则
    第三节 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环境建设
        一、加强政府对展览行业的宏观调控
        二、进一步发挥展览行业协会职能
        三、完善相关法规
        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五、推进区域合作
第五章 总结和余论
    第一节 总结和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第二节 余论
        一、理论上的遗留问题
        二、关于展览业产业保护问题
主要参考网站目录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6)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现代会展的相关理论范畴
    第一节 现代会展的范畴界定
        一、现代会展与传统会展
        二、现代会展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述评
        一、国外会展经济研究
        二、国内会展经济研究
        三、相关理论述评
    第三节 现代会展的区域特性
        一、区域带动性
        二、区域展示性
        三、区域选择性
        四、区域学习性
        五、区域整合性
第二章 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第一节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一、会展业发展迅速
        二、政府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
        三、会展业大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四、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逐渐形成
        五、展览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六、会展业呈群聚发展趋势
        七、会展教育和会展培训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的空间分布
        一、会展经济产业带格局初现端倪
        二、展览项目的地区分布
        三、展览公司的地区分布
        四、展览组织者收入的地区分布
        五、展览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
        六、展览馆数量及面积的地区对比
    第三节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会展经济干预过多和管理不足并存
        二、会展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三、会展场馆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四、缺乏规模效应和国际品牌效应
        五、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行秩序不规范
        六、展会质量亟待提高
        七、会展行业诚信亟待加强
    第四节 会展名城发展会展经济的经验总结
        一、加强资源整合以放大区位优势
        二、政府适时分类引导会展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会展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
        四、着力创新会展理念和提高会展效益
        五、促进会展经济向品牌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六、“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第三章 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区域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一、区域经济地域构成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二、区域发展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现代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
        一、现代会展集聚与扩散效益
        二、现代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
        三、我国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现状及布局调整
    第三节 会展活动的区位选择
        一、会议目的地区位选择
        二、展览目的地区位选择
        三、会展旅游目的地区位选择
        四、节事活动目的地区位选择
第四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第一节 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及途径
        一、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任务
        二、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三、会展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会展经济与旅游业发展
        一、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关系
        二、会展旅游范畴界定
        三、会展旅游的发展条件
        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对接
        五、会展和旅游互动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第三节 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第四节 会展经济与物流业的发展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物流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影响
        三、会展经济与物流的互动发展
        四、促进会展业和物流业互动发展的途径
第五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会展经济区域合作内涵及理论借鉴
        一、现代会展与区域合作互动的内涵和层次分析
        二、区域合作理论研究回顾
        三、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对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指导
        四、会展经济对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的创新
    第二节 会展经济的特性、使命与区域合作机制的内容
        一、会展经济的外向型特性
        二、新区域主义对现代会展的重要启示—现代会展的新使命
        三、国内区域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四、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动因与模式
    第三节 区域合作与会展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合作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二、会展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合作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促进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会展经济运行的管理
        二、培育、激活会展企业
        三、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会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
        四、积极促成会展品牌合作
        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国际区域合作
第六章 现代会展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经济发展
        一、会展经济规模扩张带来城市总体经济的增强
        二、会展业与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三、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夯实了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
        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五、促进城市营销带动要素及资源的集聚
        六、会展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就业的增加
    第二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基础建设和城市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特性对会展经济的要求
        二、现代会展刺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城市基础设施是影响会展经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会展与城市管理的互动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功能优化
        一、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内容
        二、时代背景对我国城市功能优化的要求
        三、会展经济加速城市功能优化
        四、会展经济加速城市功能转型的案例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第四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化
        一、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变迁对会展经济的启示与借鉴
        二、现代会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三、现代会展与统筹城乡发展
        四、会展经济带与城市群
第七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进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后现代性与区域会展的可持续性
        一、现代性的产生及其缺陷
        二、后现代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三、后现代性趋势对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二、场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利用
        四、参会参展物质的可持续利用
        五、无形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塑造“绿色会展”的其他相关举措
    第四节 现代会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创新政府对会展经济的管理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三、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四、夯实会展业的资本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7)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科隆重视中国会展市场
组展代理与科隆(北京)目标一致
长期合作是科隆来华办展的重要策略

四、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邓远德. 兰州大学, 2014(10)
  • [2]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D]. 莫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3]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D]. 王圣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4]加快发展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对策研究[D]. 李媛. 天津工业大学, 2008(09)
  • [5]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研究[D]. 娄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6]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 曾武佳. 四川大学, 2006(03)
  • [7]合作才能共赢——冯向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华发展战略[J]. 陈宏兵. 中国会展, 2003(01)

标签:;  ;  ;  ;  ;  

合作才能共赢——冯祥军谈科隆展览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