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二甲基氨基甲基-1,4-苯二醇的合成研究

2,5-二甲基氨基甲基-1,4-苯二醇的合成研究

一、2,5-二-二甲胺基甲基-1,4-苯二酚合成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圣阳[1](2021)在《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孔有机聚合物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连续的纳米孔道和易调节的理化性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储氢、选择性吸附及分离、电化学能源转化及场效应晶体管栅极材料等领域。而且在膜技术领域中,这些纳米通道的特征可以满足下一代功能膜中对精确微结构的要求,将微孔聚合物作为膜材料也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然而,多数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要么难以通过溶液或熔融法加工成膜,要么加工后膜内微孔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这些问题限制了微孔有机聚合物在膜技术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以拓展微孔有机聚合物成膜方法为目标,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学探索,制备新型的功能化微孔聚合物,并优化制膜流程从而将微孔聚合物膜应用于分离膜及离子传输膜领域。具体内容如下:1、固有微孔聚合物PIM-1是一种可溶液加工的微孔聚合物,然而PIM-1在有机溶剂及塑性气体中易于溶胀,导致膜的分离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PIM-1中的氰基基团转化为酰氯基团,制备了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PIM-COCl)。然后,将PIM-COCl涂覆在表面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上,通过界面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有机溶剂纳滤膜。界面交联反应可适当调控膜的厚度、提高膜的耐溶剂性能。当PIM-COCl溶液的浓度为0.1Owt%时,复合膜的乙醇通量为5.2 Lm-2 h-1 bar1,对染料结晶紫的截留率达到94%。在14天的长期运行中,该膜展现了良好的性能稳定性。2、依据超酸催化氰基的三聚成环反应,将含氰基的PIM-1聚合物薄膜浸泡在三氟甲磺酸/乙酸溶液中,在溶胀和交联的双重作用下,PIM-1分子链中的氰基环化反应,使聚合物形成重排为一种“宽腔窄颈”的结构。XRD,SAXS及PAL的结果表明,随着超酸含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宽腔”的孔径会逐渐增大,但“窄颈”的尺寸却逐渐减小。交联微孔膜3-SCPIM-6/24与初始的PIM-1膜相比,CO2/N2和CO2/CH4气体对的渗透选择性分别从21.4和16.0上升至58.1和40.9,同时CO2通量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3、通过富电子芳香化合物和苯甲醛的傅克羟烷基化反应,开发一类可官能化的PIMs。这类PIMs的合成要素包括:1)富电子芳香化合物需要具备扭曲刚性的化学结构且苯环上有两个活性位点;2)含吸电子取代基的苯甲醛衍生物可发生该类傅克羟烷基化反应;3)邻位取代的苯甲醛衍生物聚合活性较弱。吸电性的取代基的数量及分布将会影响分子链的旋转自由度进而调控聚合物的BET表面积。以三种PIM-3F为例,低旋转自由度的PIM-3Fc的BET表面积(1189 m2 g-1)远高于高旋转自由度的PIM-3Fa和PIM-3Fb的BET 比表面积(685 m2 g-1和472 m2 g-1)。4、研究建立了采用醛基取代的含氮杂环类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制备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路线。揭示了含氮杂环醛参与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反应规律:1)含氮杂环醛的碱性越强,则聚合速率越快,可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2)含氮杂环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共振结构越稳定,则聚合程度越高。其中,咪唑基固有微孔聚合物可与磷酸掺杂形成高温质子交换膜。与商业化聚苯并咪唑(PBI)膜相比,咪唑聚苯撑离子交换膜显示了高磷酸掺杂率、低体积溶胀率和高质子传导率。这些主要源于该聚合物的微孔特征,微孔结构能够提供连续的磷酸通道以促进质子在磷酸氢键网络上的传输。5、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结晶的多孔材料,具有有序的纳米孔道结构,但是难溶难熔的特性限制COFs的加工。我们利用离子型COF骨架与DMSO/H2O混合溶剂间的溶剂化作用,首次制备稳定、高浓度且澄清的离子型COF溶胶,使离子型COFs具有溶液加工能力并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成膜,膜的结晶度可通过溶剂配比调控。而且在制膜过程中发现了在特定溶剂比例下,无定型COF纳米离子向结晶COF纳米片转变的行为,并证明了 COF纳米片膜具有比网络状COF膜更好的质子传输效率。本工作通过功能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固有微孔聚合物在膜应用环境中微孔结构稳定方法的设计,进一步增强固有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应用;除此之外还开创性地开发了结晶性的共价有机框架的稳定溶胶的制备,从而增强其溶液加工能力。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为下一代膜技术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张钰[2](2021)在《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肿瘤免疫疗法可利用宿主免疫系统靶向和消灭癌细胞,其疗效显着,因此得到人们广泛关注。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分为三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肿瘤疫苗。其中,以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D-1)抗体为代表的ICIs疗法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表达在多种免疫细胞上,包括T细胞、B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在正常条件下,免疫细胞表面的PD-1受体通过与配体PD-L1结合来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因子分泌,进而负调控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在肿瘤微环境(TME)中,PD-L1蛋白则在癌症细胞表面过表达,通过结合PD-1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促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目前,获批的PD-1/PD-L1单克隆抗体(m Abs)药物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临床疗效,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等。近年来,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人们报道了多种骨架的PD-L1小分子抑制剂,但还未有小分子抑制剂获批上市。本论文开展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及新型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具体工作如下:不同结构小分子PD-L1抑制剂活性对比研究:本论文对3种不同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2(Incyte-001)、化合物3(Incyte-011)和化合物4(BMS-1001)进行生物活性对比。在HTRF实验中,化合物4抑制PD-1/PD-L1结合活性最佳(IC50=0.9 nM),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次之(IC50=5.293 nM),化合物2的活性相对最弱(IC50=11 nM)。在293T-OS-8-h PD-L1&T细胞共孵育实验中,仅化合物3会诱导T细胞产生IFN-γ,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在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实验上,化合物4在HPDE6C7细胞(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HL7702细胞(人正常肝细胞)中都表现出了比其他两个化合物更低的细胞毒性。分子对接和模拟研究表明,3个化合物均可结合在PD-L1二聚体的结合界面口袋中。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化合物2(静脉注射2 mg/kg)显示出良好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并在脑组织中暴露量极高,而另外两个结构的化合物均没有显着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上述工作的开展阐明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因其骨架结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些特性将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结构优化。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发现及构效关系研究:本论文围绕Incyte等公司公布的酰胺类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结构骨架,通过变动连接基团、药效基团等,探索其对活性的影响程度。首先,对于Incyte公司分子骨架中的酰胺基团进行生物电子等排和构象限制等,设计、合成了2个系列共计29个化合物。HTRF实验结果表明,多种酰胺片段的简单替换均导致了活性的丧失或者显着降低。直接将酰胺基团去除,采用三芳环直接相连的策略使得活性得到保留,化合物B8和B9的IC50值分别为19.6、16.22 nM。进一步,我们将活性较高的化合物A10、A11和B8-B10进行了二聚化设计;并考虑到四个苯环相连可能存在理化性质较差的问题,在尾部链引入不同亲水基团,共设计、合成了17个分子。与预期一致,我们得到了PD-1/PD-L1阻断活性最好的三个化合物C15(IC50=4.23 nM)、C16(IC50=3.902 nM)和C17(IC50=4.008 nM)。在293T-OS-h PD-L1&T细胞共孵育实验中,三个化合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T细胞分泌IFN-γ,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同时,三个化合物都显示了对于PBMC、HPDE6C7和HL7702细胞的低毒性;且不抑制h ERG通道。最后,我们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化合物C16与PD-L1蛋白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苯环骨架与PD-L1蛋白的Tyr56形成π-π堆积的相互作用来稳定骨架;尾部的丝氨酸和PD-L1蛋白形成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结合。总的来说,化合物C15-C17毒性小、体外PD-1/PD-L1阻断强效,并且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为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潜力。综上,本论文不仅对比了在研不同结构的PD-L1小分子抑制剂活性,还设计、合成了新型高效靶向PD-L1的先导分子C15-C17,并研究了其与PD-L1蛋白的结合模式,为靶向PD-L1小分子抑制剂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新的思路。

张武[3](2020)在《路易斯酸促进的酚类化合物氰基化反应》文中指出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等优点,不仅是许多天然产物、医药、农药、材料、催化剂、配体等的基本骨架,而且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此外,它也是众多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成分和工业前体,如酚醛树酯、双酚A、除草剂、洗涤剂等。因此,化学家和药物学家们长期致力于酚类化合物邻、间、对位的修饰,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由于直接C-H键官能团化能从现成的起始原料高效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因而直接C-H键官能团化的研究深受化学家欢迎。然而,酚类化合的反应以烷基化、芳基化和卤化为主,其他反应种类比如氰化反应的报道非常少。一方面,芳香腈(Ar CN)在有机和精细化学合成中是一类非常重要原料和中间体,特别是在药物合成中。另一方面,氰基可以有效地转化成各种有用的官能团,比如-NH2(胺)、-CHO(醛)、-CONH2(酰胺)、-COOH(羧酸)以及氮杂环化合物等。因此,苯酚类化合物的氰化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目前,芳香氰化合物的合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氰化试剂的种类和反应的历程不同可将氰化反应分为三类:亲核、亲电和自由基氰基化反应。亲核氰化主要采用金属氰化物如KCN、CuCN、Na CN、TMSCN、K4[Fe(CN)6]等,这些氰化物有释放出剧毒的HCN气体的风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此外,在亲电氰化中使用的氰化试剂如1-氰基苯三唑(SnCl)和Ph OCN,通常由Cl CN或Br CN制备,从而产生安全问题。而自由基氰化的例子比较少。因此,开发新型、绿色、安全、低毒的氰化反应或者氰化试剂制备芳香腈,不仅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而且还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使用绿色、安全、低毒的氰化试剂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萘酚、联苯二酚的氰基化反应,采用亲电氰化试剂N-氰基-N-苯基-对甲苯磺酰胺NCTS或者硫氰酸甲酯CH3SCN作为氰基来源,避免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剧毒的HCN。该反应成功地将酚类化合物转化为2-羟基苯甲腈化合物。本论文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本论文第一章包含两部分:(1)简单介绍了氰基化合物在天然产物、药物、农药、香料、材料等以及有机合成等中的应用;(2)(杂)芳香化合物的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2.开发了一种路易斯酸促进的萘酚类化合物的氰化方法,通过使用低毒的、稳定的、廉价易得的N-氰基-N-苯基-对甲苯磺酰胺为氰化试剂。例如,在SnCl4存在的条件下,7-甲氧基-2-萘酚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对应的磺酰基保护的氰化产物2a,其产率高达88%。该方法条件温和,能有效地实现萘酚及其衍生物的氰基化,为制备各种有价值的产品提供了一个直接、实用的方法。3.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温和的路易斯酸促进的间取代苯酚区域选择性氰化反应,通过使用商品化的硫氰酸甲酯为氰化试剂。例如,在BF3·OEt2存在的条件下,5,6,7,8-四氢-2-萘酚高选择性地转化为对应的氰化产物2A,其收率高达87%。该方法不仅底物范围广、选择性高、可以实现克级规模合成,还能应用于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制备。4.首次实现了联苯二酚类化合物的亲电氰化反应。通过在联苯二酚类化合物中引入一个三氟甲磺酰基保护基团,采用商品化的硫氰酸甲酯作为氰基源,在路易斯酸的促进下,可以实现联苯二酚的高效氰基化反应。例如,在BCl3存在的条件下,OTf保护的2,2’-联苯二酚有效地转化为对应的单氰化产物3a’a,其收率高达80%。该方法可用于生物活性分子、手性催化剂及配体的合成和修饰。

薛晓丽[4](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指出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吕鹏[5](2020)在《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是改善焦油品质,提高轻质芳烃产率的有效途径。众多催化剂中,Y型和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较强的酸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Y型和ZSM-5分子筛都为微孔材料,而煤焦油中重质组分占比较高,催化剂微小的孔径限制了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扩散,继而影响催化反应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探究催化剂的孔结构改变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作用,并揭示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从而为煤焦油的清洁高效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分别通过模板法和后改性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多级孔Y型和ZSM-5分子筛。考察了催化剂孔结构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影响。通过对煤焦油进行族组分和馏分的分离与分析,探究了煤焦油各组分在两种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热转化行为,并结合代表煤焦油不同族组分的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前后的产物分布,揭示了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对于上述过程难以催化转化的重质焦油沥青,本研究也进行了制备碳气凝胶的尝试,考察了制备条件对碳凝胶形成和碳气凝胶密度的影响,并探究了活化方式和条件对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作用,为实现煤焦油的分级分质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微波水热法以有机硅烷为介孔模板剂可以快速制备出介孔直径约为4.5 nm的多级孔Y型分子筛。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效果与原煤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富含亚甲基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的PSM和FCM煤,热解产物中BTEXN的产率随着催化剂中介孔所占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多级孔分子筛由于具有介孔和大的孔体积,有利于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扩散以及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促进了轻质芳烃的生成。PSM和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多级孔Y型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总量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3.68和2.93倍,与微孔Y型分子筛相比,提高了78.4%和43.9%。HXM煤主要由桥接芳香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组成,热解气态焦油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不仅需要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也需要更多的酸性位点。(2)通过对微孔Y型分子筛进行逐级脱铝脱硅处理,可以向微孔Y型分子筛内引入介孔。随着碱脱硅处理程度的加深,所得样品的介孔直径由2.5 nm逐渐增加至10 nm左右,介孔体积不断增加。分子筛在孔结构改性过程中随着硅铝原子的脱除,其弱酸和强酸性位得到了调变。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大的孔径和孔体积以及适宜的酸性从而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较微孔Y型分子筛提高了67.9%,并随着催化剂介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最高可以达到原煤热解的3.36倍。(3)以有机硅烷和纳米炭黑为介孔模板剂通过微波水热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合成介孔直径分别为4 nm和20 nm左右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介孔所占比率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剂的加入量进行调控。对于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ZSM-5分子筛的介孔率和酸量应有适配性,具有适量介孔的ZSM-5分子筛能够降低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阻力,增加反应物对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从而有利于轻质芳烃的生成。FCM煤热解焦油分别经两种具有不同介孔孔径的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2.70和2.5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分别提高了14.4%和8.3%。当介孔率超过63.0%时,由于骨架铝的减少,分子筛的酸量显着降低,催化剂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活性位点用于催化反应的发生,催化性能逐渐下降。(4)通过对微孔ZSM-5分子筛进行碱脱硅处理,可以在分子筛内引入直径为4~30 nm的宽孔径分布介孔。介孔所占比率随着碱处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产物中轻质芳烃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碱处理会破坏ZSM-5分子筛的酸性位,导致催化剂的酸量逐渐降低。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位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分别起促进反应物传质扩散和提供反应活性位点的作用。当碱处理浓度为0.2 mol/L时,所制备的样品由于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适宜的酸性,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可使BTEXN的产量达到原煤热解的2.9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提高了43.5%。(5)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均有利于煤焦油中脂肪族化合物的芳构化、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酚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断裂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杂原子的脱除,从而促进轻质芳烃的生成。与Y型分子筛相比,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芳构化、多环芳烃裂化和杂原子脱除能力,而Y型分子筛具有更强的酚羟基脱除能力。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脂肪族化合物经催化裂解和芳构化等反应生成的富氢自由基可用于稳定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裂解生成的小分子芳烃自由基碎片,从而有利于BTEXN的形成。煤焦油各馏分由于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经两种分子筛催化热解后BTEXN的提高程度有所差异。沸点小于210℃的馏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更强的酚羟基断裂能力,对低沸点馏分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高沸点馏分中多环芳烃的占比较高,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催化裂化多环芳烃的能力,对高沸点馏分的催化效果优于Y型分子筛。(6)煤焦油沥青与糠醛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可以形成碳凝胶,碳凝胶经常压干燥和碳化后可以得到碳气凝胶。煤焦油沥青与溶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比例会影响碳凝胶的凝胶化程度以及碳气凝胶的密度。CO2活化和KOH活化均能显着改善碳气凝胶的孔隙结构,活化条件会影响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对于CO2活化,在950℃活化2 h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到2852 m2/g。相比于CO2活化,KOH活化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对较低,当活化温度为900℃,碱碳比为3:1时所得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1749 m2/g。

单宝德[6](2020)在《过渡金属铑催化sp3C-H键活化构建C-C键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具有可以减少反应步骤、减少反应副产物、提高原子利用率等优势,该方法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化工生产等多个领域具备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C–H键活化官能团化反应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C(sp2)–H键活化官能团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比较多的成果,然而C(sp3)–H键的活化官能团化反应发展相对缓慢,主要是由于C(sp3)–H键极性小、键能高、选择性差等,因此本论文就过渡金属催化C(sp3)–H键活化实现官能团化方向开展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过渡金属Rh(Ⅲ)化合物催化的C(sp3)–H键活化,催化实现了8-甲基喹啉类化合物中C(sp3)–H键与苯醌类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噻吩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此反应中8-甲基喹啉类化合物范围较广泛,对不同的取代基如:烷基、卤素、硝基等具有良好的容忍性;通过改变溶剂和温度,醌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在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值得注意的是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此反应可用于放大合成。醌和噻吩是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中经常存在的两种重要的结构基元,这两类化合物与8-甲基喹啉发生偶联反应,为这两类分子的衍生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利用高催化活性的Rh(Ⅲ)化合物作为催化剂,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烯基化试剂,催化实现了8-甲基喹啉C(sp3)–H键的烯基化反应。在此催化体系中,选用Cu(II)/O2/TEMPO的组合作为氧化剂,反应适应于不同类型的马来酰亚胺,反应最高达到97%的产率。为了理解反应机理,进行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证实了8-甲基喹啉的甲基C–H键断裂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并对脱氢形成马来酰亚胺类产物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催化体系的建立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孙澍雨[7](2020)在《新型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全合成研究》文中认为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结构复杂且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及愈伤组织中。该类木脂素骨架结构中活性官能团众多,因而具有独特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杀虫等生理活性。从植物中直接提取此类木脂素存在着提取困难、分离复杂等难题。但是其反应位点多,易于进行结构修饰等优势深受药物开发研究员的关注,因而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全合成研究。现如今该类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生物偶联法、仿生偶联法及化学合成法。本论文采用仿生偶联法实现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的全合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详尽地综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生理活性及合成方法研究,并对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合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在对选题背景及意义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该类木脂素合成研究方法,设计出了Cadensin G全合成路线。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介绍了Cadensin G最佳合成路线。对于Cadensin G的合成,以丁香醛为原料,经Knoevenagal缩合反应、酯基还原获得中间体(E)-芥子醇。2,3,4-三羟基苯甲酸经Friedel–Crafts反应获得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后者经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获得5,6-二羟基-3-(甲氧基甲氧基)-9-氧代-9H-氧杂蒽-1-乙酸酯。二者经K3[Fe(CN)6]偶联实现Cadensin G的全合成研究。第三部分为结果与分析。该部分对整个合成路线中关键反应步骤所涉及的反应机理、反应副反应及所用试剂进行分析讨论。分别从(E)-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2-烯酸乙酯的合成、还原反应、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的合成、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基及仿生氧化偶联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庞俊杰[8](2019)在《伏安法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Br(?)nsted-Lowry酸和碱强度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酸-碱解离常数(pKa和pKb)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之一。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酸性或碱性官能团,它们对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具有强烈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化合物在水液中的pKa和pKb值已经被测定。然而,在非水溶剂中物质的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较少报道,随着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亚酰胺和乙腈等质子惰性溶剂在有机合成、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广泛使用,探索一种简单有效测定非水溶剂中物质的酸-碱解离常数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对苯二酚和对苯醌的氧化还原行为是典型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PCET)。向对苯醌及其衍生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小浓度的Br(?)nsted酸,会产生新的阴极峰。本论文利用伏安法重点研究了影响该新阴极峰电位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峰的峰高随着Br(?)nsted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峰电位取决于Br(?)nsted酸的pKa,而与苯醌的浓度无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用伏安法测定Br(?)nsted酸在乙腈中的pKa的新机理,并且建立了Br(?)nsted酸的pKa与新峰的峰电位之间的关系式。本论文中,我们还提出一种间接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弱的Br(?)nsted酸和碱解离常数的新方法。根据弱酸(HA)的共轭碱(A-)是强碱,弱碱(RNH2)的共轭酸(RNH3+)是强酸,再通过上述伏安法测定共轭酸、碱的pKa和pKb。利用乙腈的质子自递常数(pKauto)求得弱酸和弱碱的pKa和pKb。采用我们提出的方法测得的酸、碱解离常数值与文献中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我们还测定了磺胺嘧啶药物在乙腈中的解离常数。本文建立了质子惰性溶剂中电化学测定有机物酸和碱解离常数的方法,具有不受参比电极电位漂移的影响、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可测定的pKa范围宽等优点。

代宁宁[9](2019)在《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和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环化合物是近年来新农药研发的热点之一。恶嗪、咪唑(啉)和脲类化合物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和农药创制研究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及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杀菌活性研究。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和IR进行了表征。(1)采用“一锅法”,在三乙胺的作用下,N,N’-二乙基甲酰氯与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反应生成N-脲基苯基胺类化合物I,然后直接与(取代)水杨醛反应得到席夫碱II,用NaBH4还原得到一系列芳胺基苯基脲III,反应条件为:生成化合物I的反应温度为40℃,时间为12h,CH2Cl2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对苯二胺和N,N’-二乙基甲酰氯之物料比为1:1.8;生成席夫碱II的反应温度为60℃,时间为5h,对苯二胺和水杨醛之物料比为1:3,收率为57.564.0%。(2)以THF作溶剂,三氟甲磺酸镧La(CF3SO3)3(10 mol%)为催化剂,芳胺基苯基脲III与醛在65℃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类化合物IV-1IV-10,收率为4071%。(3)以溴乙酰溴和胺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CH2Cl2为溶剂,在冰水浴中合成一系列溴乙酰胺类化合物V-1V-11,收率为79.6%97.4%。(4)在DMF和THF(V:V=1:2)的混合溶剂中,碳酸钾为碱,n(溴乙酰胺类化合物V):n(邻氨基苯酚):n(K2CO3)=1.0:1.2:1.4(物质量之比),溴乙酰胺类化合物V与邻氨基苯酚在65℃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N-芳基-2-(2-羟基苯基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VI-1VI-11,收率为53.5%84.4%。(5)利用LiAlH4还原N-芳基-2-(2-羟基苯基氨基)乙酰胺类化合物VI合成了一系列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VII-1VII-11,收率为46.7%85.0%。(6)以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VII和乙醛酸乙酯为原料在DABCO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系列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类化合物IX-1IX-9。反应条件为: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与乙醛酸乙酯的物质量的比为1:1.8,甲苯作溶剂,催化剂DABCO(30 mol%),100℃下反应19h,收率为41.1%56.9%。同时研究了Et3N(30mol%)作催化剂的情况,反应收率与DABCO的对比没有明显的变化。(7)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其中化合物III-1对菌核病菌和纹枯病菌都表现出优秀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4.6%和94.2%。化合物III-2对菌核病菌和赤霉病菌的抑制率都为75.6%。化合物IV-5和IV-9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1.6%和70.5%。化合物VI-4和VI-11对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4.5%,化合物VI-2和VI-8的抑制率为71.3%。化合物VI-10和VI-11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4.3%和72.5%。VII-5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高达97.7%,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达73.6%。化合物VII-4对疫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6.7%。此外,对于菌核病菌、灰霉病菌和纹枯病菌来说,当取代基处于苯环的4-位时,吸电子基团的活性高于供电子基团或H原子时的活性。化合物IX-1、IX-2、IX-7和IX-8对菌核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3.6%、72.5%、62.5%、63.6%。化合物IX-2和IX-9对疫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均为73.3%。此外,对于菌核病菌来说,当取代基在苯环上的4-位时,抑菌活性的顺序为CH3>CH2CH3>H>Cl>CH3O。

莫克[10](2018)在《若干手性联苯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构筑与不对称催化性能》文中认为由于在手性识别与传感、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及手性光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本论文中,以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联苯酚骨架为平台,设计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手性联苯酚羧酸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将其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制得三种结构稳定、性能优异的手性多孔框架材料。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框架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索了其在非均相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回顾总结了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包括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以及在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和手性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还着重对框架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同时,简单阐述了各个研究方向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概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取得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联苯酚四羧酸配体H4L1。将其与Zn2+组装得到一种具有纳米孔洞的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R)-1。(R)-1通过后修饰,在催化芳香醛的不对称硅氰化反应中体现了高活性与高选择(转化率最高达大于99%,ee值最高可达99%)。同时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多次回收循环利用其催化效果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与对应的均相催化剂相比,尤其在低的催化剂用量下,MOF催化剂表现出了更好的反应活性和对映异构体选择性,这是由于刚性的框架稳定了活性催化物种,避免了自发的团聚产生低活性催化物种的产生。将该催化方法应用于(S)-丁呋洛尔的合成中,取得很好的产率和ee值。第三章,将手性联苯酚配体H4L1与Cd2+组装得到一种具有一维纳米孔道的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S)-2。(S)-2通过三溴化铟的后修饰后可以较好地催化芳香醛的不对称炔加成反应,取得较好的收率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ee值最高可达99%。并可多次循环利用,性能无明显下降。还研究了(S)-2-In对于2,2,2-三氟苯乙酮类底物的不对称炔加成反应,取得了76%的产率和99%的ee值,也体现出非均相催化剂较之于均相催化剂相比的优势。通过ICP-OES和EXAFS的测试,对这种选择性增强原因进行了阐释。此外还将此该催化方法应用于(S)-依法韦仑的合成中,取得很好的产率和ee值。第四章,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联苯酚四羧酸配体H4L2。将其与Zr4+组装得到一种具有基于九核锆氧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S)-3。通过亚膦酰胺化和与铑配位两步的后修饰后,可以较好地催化烯烃的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取得较好的收率和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ee值最高可达99%。与对应的均相催化剂(Me4L2-P-Rh)相比,在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上有着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框架结构稳定了单亚膦酰胺和铑配合物的反应活性物种,从而避免了催化过程中的配体交换导致的活性降低。通过多次循环使用后,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同时金属泄露值也非常低。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工作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不对称催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二、2,5-二-二甲胺基甲基-1,4-苯二酚合成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5-二-二甲胺基甲基-1,4-苯二酚合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超交联聚合物
        1.2.2 共轭微孔聚合物
        1.2.3 固有微孔聚合物
        1.2.4 共价有机框架
    1.3 微孔有机聚合物膜的发展
        1.3.1 固有微孔聚合物膜
        1.3.2 超交联聚合物膜
        1.3.3 共轭微孔聚合物膜
        1.3.4 共价有机框架膜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结果简述
第2章 界面交联制备耐有机溶剂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步骤
        2.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2.2.3 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2.2.4 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
        2.2.5 界面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
        2.2.6 聚合物和膜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和胺化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2.3.2 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2.3.3 复合膜的有机溶剂纳滤性能及运行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碳分离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步骤
        3.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3.2.3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
        3.2.4 固有微孔聚合膜和自交联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与表征
        3.3.2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过程中膜微孔结构的重构现象的研究
        3.3.3 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二氧化碳分离与运行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制备预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苯烷撑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步骤
        4.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4.2.3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合成
        4.2.4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合成
        4.2.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表征
        4.2.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4.3.2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反应位点分布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3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类型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4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位置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分子链旋转自由度与比表面积关系的研究
        4.3.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含氟量与二氧化碳渗透选择性关系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步骤
        5.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5.2.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5.2.4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表征
        5.2.5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氮杂环醛的碱性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5.3.2 含氮杂环醛的醛基位点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5.3.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4 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对磷酸吸附行为的研究
        5.3.5 磷酸掺杂的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高温质子传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的溶液加工与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步骤
        6.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6.2.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
        6.2.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的制备
        6.2.5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
        6.2.6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制备
        6.2.7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及溶胶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与表征
        6.3.2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与纳米片之间的结构转化的研究
        6.3.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结晶性的研究
        6.3.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质子传导
    6.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1 不同结构小分子PD-L1 抑制剂活性对比研究
    1.1 研究背景
    1.2 结果与讨论
    1.3 小结
    1.4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2 新型小分子PD-L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2.1 系列A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2.2 系列B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2.3 系列C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2.4 小结
    2.5 实验部分
3 小分子PD-1/PD-L1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1 背景
    3.2 PD-L1 非肽类小分子抑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况
    3.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路易斯酸促进的酚类化合物氰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氰基化合物的应用
        1.2.1 含有氰基的天然产物
        1.2.2 氰基化合物在药物和农药中的应用
        1.2.3 氰基化合物在香料、化妆品等日用品中的应用
        1.2.4 氰基化合物在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1.2.5 (杂)芳香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 (杂)芳香化合物的氰化反应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2章 路易斯酸促进萘酚化合物的亲电氰化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设计思路
    2.3 反应最佳条件探索
        2.3.1 萘酚与NCTS反应的最佳条件探索
        2.3.2 苯酚类化合物与NCTS反应最佳条件探索
    2.4 结果与讨论
    2.5 反应机理的研究
        2.5.1 四氯化锡促进的氰化反应机理
        2.5.2 三氟化硼乙醚促进的氰化反应机理
    2.6 应用
        2.6.1 克级规模合成2-羟基苯甲腈
        2.6.2 相关产物的合成转化
    2.7 本章小结
    2.8 实验部分
        2.8.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8.2 萘酚衍生物的合成实验操作
        2.8.3 酚类化合物和NCTS的氰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2.8.4 邻羟基苯甲腈类化合物表征
        2.8.5 氰化产物转化实验操作
第3章 路易斯酸促进间苯酚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亲电氰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思路
    3.3 反应最佳条件探索
    3.4 结果与讨论
    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3.6 应用
        3.6.1 克级规模反应
        3.6.2 相关产物的合成转化
    3.7 本章总结
    3.8 实验部分
        3.8.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8.2 间苯酚底物的合成实验操作
        3.8.3 间苯酚类化合物和CH_3SCN的氰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3.8.4 间取代苯酚氰基化产物表征
        3.8.5 氰化产物的转化实验操作
第4章 路易斯酸促进2,2’-联苯二酚化合物的亲电氰化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思路
    4.3 反应最佳条件探索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反应机理的研究
    4.6 应用
    4.7 本章总结
    4.8 实验部分
        4.8.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8.2 2 ,2'-二羟基联苯的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操作
        3.8.3 2 '-羟基-1,1'-二苯基三氟甲酸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操作
        4.8.4 2 ,2’-二羟基联苯的化合物氰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4.8.5 2 ,2’-二羟基联苯的化合物氰化产物表征
        4.8.6 氰化产物转化实验操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部分产物核磁谱图
致谢

(4)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1.3 生物质转化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 样品制备
    2.3 实验步骤
    2.4 表征方法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3.1 FTIR分析
    3.2 XRPES分析
    3.3 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3 本章小结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6.4 本章小结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煤焦油的性质及分离
        1.2.1 煤焦油的性质
        1.2.2 煤焦油的分离和利用
    1.3 煤焦油提质的途径
        1.3.1 煤的临氢热解
        1.3.2 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
    1.4 多级孔分子筛的制备
        1.4.1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分子筛
        1.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分子筛
    1.5 煤焦油沥青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
        1.5.1 煤焦油沥青制备活性炭
        1.5.2 煤焦油沥青制备针状焦
        1.5.3 煤焦油沥青制备泡沫碳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1 实验煤样
        2.1.2 实验所用催化剂
        2.1.3 实验所用试剂
    2.2 实验装置
        2.2.1 微波水热反应装置
        2.2.2 快速热裂解仪
        2.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2.4 中压制备色谱
    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2.3.1 热重分析
        2.3.2 X射线衍射表征
        2.3.3 红外光谱表征
        2.3.4 核磁共振表征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2.3.7 氮吸附表征
        2.3.8 NH_3-TPD表征
        2.3.9 有机元素分析
        2.3.10 模拟蒸馏分析
第三章 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3.1 引言
    3.2 煤的结构特性及其热分解行为
        3.2.1 煤的碳结构类型分析
        3.2.2 煤的热分解行为分析
        3.2.3 煤热解焦油中BTEXN的产率和分布
    3.3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3.3.1 实验部分
        3.3.2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3.3.3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3.3.4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3.3.5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3.3.6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3.3.7 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3.4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3.4.1 实验部分
        3.4.2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3.4.3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3.4.4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3.4.5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3.4.6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4.1 引言
    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4.2.1 实验部分
        4.2.2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4.2.3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4.2.4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4.2.5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4.2.6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4.2.7 多级孔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4.3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4.3.1 实验部分
        4.3.2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4.3.3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4.3.4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4.3.5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4.3.6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煤焦油族组分分离
        5.2.2 煤焦油馏分分离
    5.3 煤焦油族组分的分离与分析
        5.3.1 煤焦油族组分的GC/MS分析
        5.3.2 煤焦油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5.3.3 煤焦油族组分的官能团分析
        5.3.4 煤焦油族组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5.3.5 煤焦油族组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5.3.6 煤焦油族组分催化转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5.4 煤焦油馏分的分离与分析
        5.4.1 煤焦油馏分的组成分析
        5.4.2 煤焦油馏分的元素分析
        5.4.3 煤焦油馏分的官能团分析
        5.4.4 煤焦油馏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5.4.5 煤焦油馏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5.5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解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比表面积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煤焦油沥青的制备
        6.2.2 碳气凝胶的制备
        6.2.3 碳气凝胶的活化
    6.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6.3.1 交联剂的选取
        6.3.2 制备条件的优化
        6.3.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形成过程
    6.4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活化
        6.4.1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CO_2活化
        6.4.2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KOH活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过渡金属铑催化sp3C-H键活化构建C-C键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Rh(Ⅲ)催化C–H键烷基化反应
    1.3 Rh(Ⅲ)催化C–H键胺基化反应
    1.4 Rh(Ⅲ)催化C–H键酰基化反应
    1.5 Rh(Ⅲ)催化C–H键芳基化反应
    1.6 Rh(Ⅲ)催化C–H键烯基化反应
    1.7 总结
第二章 铑催化8-甲基喹啉类化合物与对苯醌、噻吩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
    2.1 引言
    2.2 研究所需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原料合成
    2.3 催化反应实验过程
    2.4 反应条件探索
    2.5 底物范围探究
    2.6 放大实验探究
    2.7 反应机理探究
    2.8 产物表征
    2.9 总结
第三章 铑催化8-甲基喹啉类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
    3.1 引言
    3.2 研究所需原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原料合成
    3.3 催化反应实验过程
    3.4 反应条件探究
    3.5 底物范围探究
    3.6 竞争实验探究
    3.7 氧化机理探究
    3.8 动力学同位素实验
    3.9 催化循环机理探究
    3.10 产物表征
    3.11 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产品核磁谱图
致谢
附录

(7)新型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脂素类化合物概述
    1.3 木脂素类化合物定义
    1.4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类
        1.4.1 木脂素类化合物
        1.4.2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1.5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离纯化
        1.5.1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离进展
        1.5.2 木脂素类化合物纯化进展
    1.6 木脂素类化合物生理活性
        1.6.1 抗菌活性
        1.6.2 抗病毒活性
        1.6.3 抗肿瘤活性
        1.6.4 抗氧化活性
        1.6.5 保肝活性
        1.6.6 神经保护活性
        1.6.7 杀虫活性
    1.7 木脂素类化合物合成进展
    1.8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合成进展
        1.8.1 仿生偶联法
        1.8.2 仿生偶联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8.3 1,4-苯并二氧六环的化学合成
        1.8.3.1 α-溴苯酮中的溴取代
        1.8.3.2 1,2-环氧苯乙烷偶联
        1.8.3.3 过渡金属催化法
        1.8.3.4 Mitsunobu反应在偶联中应用
        1.8.3.5 肉桂醇和1,2-苯醌的环合反应
        1.8.3.6 甲苯磺酸酯的分子内环化
    1.9 论文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的全合成
    2.1 引言
    2.2 目标产物的逆合成分析
    2.3 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试剂
        2.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3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Cadensin G的全合成
        2.4.3.1 丙二酸单乙酯的合成
        2.4.3.2 (E)-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2-烯酸乙酯(3)的合成
        2.4.3.3 (E)-芥子醇(4)的合成
        2.4.3.4 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7)的合成
        2.4.3.5 7,9-二羟基-2,2-二苯基-6H-[1,3]-二氧杂环戊并[4,5-c]-氧杂蒽-6-酮(8)的合成
        2.4.3.6 7-羟基-9-(甲氧基甲氧基)-2,2-二苯基-6H-[1,3]-二氧杂环戊并[4,5-c]-氧杂蒽-6-酮(9)的合成
        2.4.3.7 8-(甲氧基甲氧基)-6-氧代-2,2-二苯基-6H-[1,3]二氧代[4,5-c]-氧杂蒽-7-乙酸酯(10)的合成
        2.4.3.8 5,6-二羟基-3-(甲氧基甲氧基)-9-氧代-9H-氧杂蒽-1-乙酸酯(11)的合成
        2.4.3.9 (2R,3R)-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2-(羟甲基)-10-(甲氧基甲氧基)-7-氧代-2,3-二氢-7H-[1,4]二氧杂[2,3-c]黄嘌呤-8-乙酸酯(12的合成)
        2.4.3.10 目标化合物Cadensin G(1)的合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E)-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2-烯酸乙酯的合成讨论
        3.1.1 丙二酸单乙酯合成讨论
        3.1.2 (E)-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2-烯酸乙酯合成讨论
        3.1.3 Knoevenagal缩合反应机理
        3.1.4 无水乙醇及无水吡啶的制备
    3.2 还原反应讨论
        3.2.1 氢化铝锂还原讨论
        3.2.2 Pd/C催化脱保护讨论
        3.2.3 无水四氢呋喃的制备
    3.3 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合成讨论
        3.3.1 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合成方法
        3.3.2 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合成机理讨论
    3.4 仿生氧化偶联讨论
        3.4.1 仿生氧化偶联合成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骨架
        3.4.2 K_3[Fe(CN)_6]及Ag_2O催化仿生氧化偶联机理
    3.5 酚羟基保护讨论
        3.5.1 酚羟基保护基团的讨论
        3.5.2 二氯二苯甲烷保护酚羟基的讨论
        3.5.3 氯甲基甲醚保护酚羟基的讨论
        3.5.4 乙酸酐保护酚羟基的讨论
    3.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伏安法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Br(?)nsted-Lowry酸和碱强度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测定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1.1.1 测定弱酸和弱碱解离常数的意义
        1.1.2 影响弱酸和弱碱解离常数的因素
    1.2 弱酸和弱碱解离常数的测定方法
        1.2.1 紫外可见光谱法
        1.2.2 毛细管电泳法
        1.2.3 理论计算法
        1.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1.3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
    1.4 对苯醌类化合物的概述
        1.4.1 对苯醌类化合物的应用
        1.4.2 对苯醌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1.5 对苯二酚的概述
        1.5.1 对苯二酚的应用
        1.5.2 对苯二酚在乙腈中的反应机理
    1.6 质子惰性溶剂的种类
        1.6.1 乙腈
        1.6.2 1,2-二氯乙烷
        1.6.3 二甲基亚砜
        1.6.4 四氢呋喃
    1.7 本论文的目标和研究的思路
第2章 基于对苯醌衍生物还原的电化学方法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Br(?)nsted-Lowry酸的pK_a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2.2.3 工作电极的处理
        2.2.4 溶液的配置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对苯醌及其衍生物在乙腈中的电化学行为
        2.3.2 Br(?)nsted酸对对苯醌的衍生物还原的影响
        2.3.3 乙腈中水含量对新峰的影响
        2.3.4 扫描速率的影响
        2.3.5 伏安法测定乙腈中Br(?)nsted酸的pK_a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伏安法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Br(?)nsted-Lowry弱酸和弱碱pK_a和pK_b的新方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3.2.3 工作电极的处理
        3.2.4 溶液的配置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测定Br(?)nsted弱酸的pK_a
        3.3.2 测定Br(?)nsted弱碱的pK_a
        3.3.3 乙腈中伏安法测定Br(?)nsted酸-碱的pK_a的机理
        3.3.4 测定磺胺类药物的解离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和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1,3-苯并恶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3 1,4-苯并恶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4 咪唑(啉)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5 脲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6 1,3-苯并恶嗪类化合物的合成
    1.7 1,4-苯并恶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8 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的合成
    2.1 逆合成路线
    2.2 N-(2-羟基芳甲氨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2.1 N-(2-羟基芳甲氨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2.2.2 N-(2-羟基芳甲氨基)苯基脲的结构表征
    2.3 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3.1 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的合成结果与讨论
        2.3.2 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的结构表征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4.2 N-(2-羟基芳甲氨基)苯基脲的制备
        2.4.3 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的制备
第三章 3-芳基-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的合成
    3.1 逆合成路线
    3.2 溴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果讨论
    3.3 N-芳基-2-(2-羟基苯氨基)乙酰胺的合成
        3.3.1 合成结果与讨论
        3.3.2 N-芳基-2-(2-羟基苯氨基)乙酰胺的结构表征
    3.4 2 -((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的合成
        3.4.1 合成结果与讨论
        3.4.2 2 -((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的结构表征
    3.5 3 -芳基-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5.1 3 -芳基-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的合成结果与讨论
        3.5.2 3 -芳基-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6 实验部分
        3.6.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6.2 N-芳基-2-((2-羟基苯基)氨基)乙酰胺的制备
        3.6.3 2 -((芳氨基)乙基氨基)苯酚的制备
        3.6.4 3 -芳基-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的制备
第四章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4.1 抑菌活性的评价方法
    4.2 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及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部分谱图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若干手性联苯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构筑与不对称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所用到的配体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概况
        1.2.1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
        1.2.2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1.3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取得的进展
        1.3.1 论文选题背景
        1.3.2 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手性锌-联苯酚框架的合成和不对称硅氰化催化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2.2.2 配体与框架材料(R)-1 合成
        2.2.3 框架材料(R)-1 的不对称硅氰化实验及循环催化实验
        2.2.3.1 框架材料(R)-1 的不对称硅氰化实验
        2.2.3.2 循环催化性能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与框架材料(R)-1 的设计合成
        2.3.2 晶体结构
        2.3.3 谱学表征
        2.3.4 框架材料(R)-1 多相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手性镉-联苯酚框架的合成和不对称炔醛加成催化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3.2.2 框架材料(S)-2 合成
        3.2.3 框架材料(S)-2 的不对称炔醛加成/炔酮加成实验及循环催化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
        3.3.3 谱学表征
        3.3.4 框架材料(S)-2 多相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手性锆-联苯酚框架的合成和不对称氢甲酰化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主要仪器与测试条件
        4.2.2 配体与框架材料(S)-3 的合成
        4.2.3 框架材料(S)-3 的后修饰实验
        4.2.4 框架材料(S)-3-P对烯烃的不对称氢甲酰化实验及循环催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体和框架材料(S)-3 的设计合成
        4.3.2 晶体结构
        4.3.3 谱学表征
        4.3.4 框架材料(S) -3 的多相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催化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主要中间体和配体的核磁共振谱图和质谱图
附录二 :晶体数据和键长键角
附录三 :主要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和HPLC谱图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5-二-二甲胺基甲基-1,4-苯二酚合成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D]. 周圣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钰. 浙江大学, 2021(02)
  • [3]路易斯酸促进的酚类化合物氰基化反应[D]. 张武. 湖南大学, 2020(01)
  • [4]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D]. 吕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6]过渡金属铑催化sp3C-H键活化构建C-C键反应研究[D]. 单宝德. 济南大学, 2020(01)
  • [7]新型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全合成研究[D]. 孙澍雨.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伏安法测定质子惰性溶剂中Br(?)nsted-Lowry酸和碱强度的方法[D]. 庞俊杰. 辽宁大学, 2019(01)
  • [9]脲基取代1,3-苯并恶嗪和1,4-苯并恶嗪酮并咪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D]. 代宁宁.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若干手性联苯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构筑与不对称催化性能[D]. 莫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2,5-二甲基氨基甲基-1,4-苯二醇的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