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杨梓艺[2](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带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沃勒斯坦通过世界体系理论从整体出发对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深入剖析,揭示人类共同体走向新世界体系的必然性。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解读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内涵与目标旨趣,辨识其理论体系的时代价值与问题局限,对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立体系不同命运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沃勒斯坦从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和年鉴学派方法论出发,用一体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将世界体系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去考察,揭示了500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严重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交换和劳动分工的不同,现代世界体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结构;同时,受到长期循环波动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沃勒斯坦将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结合,对现代世界体系进行长时段、大范围地整体性探析,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批判。沃勒斯坦和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会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会被一种新的体系所替代,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一个整体。沃勒斯坦坚信这个新的体系会是一个和谐而公正的世界体系,在新的世界体系内,全人类最终会实现公正、自由、平等、和谐和共享。显而易见,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架构牢牢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之上。沃勒斯坦高度重视社会的发展问题,并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但是世界体系理论同样存在局限性,我们应该对其价值进行继承和发展,对消极因素应予以批评和指正。沃勒斯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并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后,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走中国道路,坚决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中国近年来倡议的“一带一路”和当前支援他国抗击疫情的举措,生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晰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大国责任担当。沃勒斯坦认为中国的实践形式带动了半边缘和边缘国家的发展,并认为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公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和前途中起重大的作用。
张俊芳[3](2020)在《从全球史、地方史到“全球地方史”》文中提出全球性历史包括两种理论。第一,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在全球范围内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将全球划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第二,是强调互动、联系的全球史。但这两种全球史的叙事都各自有其缺陷。世界体系理论过于强调世界体系、忽视了地方自身的发展力量。全球史在注重地区之间互动与联结的同时,不免忽略地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且很难摆脱它宣称的中立的立场。地方性历史叙事则列举两个流派,分别是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史。人文地理学重视的是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结,区域史则更关注本地的特色以及小地方与大地方之间的关系。地方史也有其局限,它们在肯定地区特殊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又存在使史学走向“碎片化”倾向。正因为全球史和地方史都有各自的局限,故进入21世纪后,开始出现“全球地方史”新局面。粗略来说,包括两大流派:全球地方性(glocality)和全球性的地方入口(portal of globalization)以及相应的史学实践。在全球史范畴下,重视整体的全球性历史叙事和重视特殊性、多样性的地方性历史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全球性历史叙事也冲击地方性历史叙事的同时也增强了它,地方性历史叙事在迎合全球性历史的同时也暗含对全球性历史叙事的背离。我们要注意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全球性历史叙事应该建立在尊重地方性历史叙事的基础之上。
任艳华[4](2020)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的现状与未来成为了全球公众、媒体、商界、政坛以及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此前大多数讨论和研究局限于危机的短期原因和后果,纠缠于微观的具体人物或事件。与此相反,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首要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世界体系理论的框架内从宏观的历史结构的维度入手,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和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行世界体系正处于一场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危机的思想观点,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性危机思想。本文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视域入手,对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进行深入探索,着重对该思想的探讨的基本问题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它的理论架构。总之,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基于对现代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揭露的基础上,揭示现代世界体系必然由衰落走向终结的历史趋势。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探讨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等三个部分。思想形成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思想渊源方面主要是分析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以及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对该思想的影响;最后结合沃勒斯坦的主要学术经历讨论其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即资本积累的困境、政治合法化困境和地缘文化困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均衡机制失效后不得的面临的危机局面,即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的状态、霸权国家的衰落以及从中心到外围的国家间体系失衡的过程;现代世界体系遭遇结构性危机之后的总体趋势及其对新历史体系的选择。第三章挖掘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建构方法。其一,关于基本范畴,从时间上来看周期性与趋势性的长期发展使结构性危机的发生成为必然;从空间上来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形成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国家间体系;而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国际间碰撞是现代世界体系进入结构性危机的在具体领域呈现。其二,关于建构方法。本文分别探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即世界体系分析方法、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以及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第四章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和反思进行了概述。首先,关于如何进行准确评价问题。本文从正面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概括的同时,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反面对该思想的局限性进行解读。其次,从整体上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思想内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总的来说,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进行了的深入剖析。而当今中国已经成为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它面临危机时,中国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生矛盾,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一定的现实参照,也为认识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定的思想参考资源。
曲艺[5](2017)在《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所出现的一个理论学派,是世界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新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类型,属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之一。被誉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旨趣在于,它展开了对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现状和历史的总体性研究,反映了要求化解南北矛盾、超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建构世界和谐的人类理想和社会发展愿景。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沃勒斯坦奠定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理解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其中之一,在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上此理论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修正,并且用折衷的形式对马克思与卢森堡关于资本累积理论、列宁与卢森堡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行了继承。此外,阿瑞吉和弗兰克等西方其他学者在探讨世界体系问题上也都分别做出了自己的探讨和独特的学术贡献。阿瑞吉在探究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发展动力问题,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以及对反体系运动的理论认识,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关于马克思学说有效性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弗兰克在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性动力问题上进行了独特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具体言之,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本论文阐述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涵义及其理论渊源问题。论文梳理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迈入了较为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脱离了西方殖民主义掌握的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努力探索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它们把主要精神放在了推动自己国家的社会变化迁移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一些西方社会科学家对此不断的开展了讨论。关于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并不是率先由沃勒斯坦所提出来的,实际上,卢森堡的依附理论、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资本积累的理论等都是较早地探讨了这一概念。在卢森堡看来,世界体系其实就是世界的整体,其生存前提是以资本主义的世界和非资本主义的环境为基础的,由于资本主义的生存并非通过自身内部的力量,而是主要依靠着非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原材料、市场及资本的积累多方面因素的支撑才能够得以实现的。虽然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并不是率先由沃勒斯坦提出的,但却是沃勒斯坦赋予了这一概念比较明确的含义,沃勒斯坦提倡一定要由体系的整个部分或者总体准则上面开展察看世界体系。在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问题上,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汲取了马克思的一些理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通过经济的角度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分析方法来阐述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变化迁移;其次,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所构建的世界体系理论与20世纪的年鉴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汲取了20世纪史学的新成果;再次,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耗散结构论的影响,吸收和借鉴了普里高津的社会物理学;最后,步入发展理论的新时期,世界体系理论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依附理论与对现代化理论的驳斥。世界体系理论就是建立在上述四种思想渊源基础上而构建自己的理论基本框架的。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沃勒斯坦的理论,论文梳理了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沃勒斯坦通过游历加纳、法属阿尔及利亚以及西非海岸等国家,实地考察了解到了非洲的殖民主义的统治之现状,通过研究非洲殖民主义这样的现实切入点沃勒斯坦从马克思原着之中获取了灵感,达到了对世界体系的理论解析。沃勒斯坦认为,资本的主要的社会组织的形式便是其所谓的世界体系。当代的世界体系其实属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始于16世纪欧洲的世界体系逐渐扩展到了当代全球所有的地区与角落;沃勒斯坦认为变化中的世界体系会呈现出周期性结构,体系当中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按照沃勒斯坦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需要采用历史性之态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社会的体制变化;在世界体系的基本结构问题上,沃勒斯坦发展了三个地带划分理论。关于三个地带划分理论,沃勒斯坦深受法国年鉴派和拉美独立学派的影响,沃勒斯坦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和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对世界进行了划分,即核心—半边缘—边缘三个地带的划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方面,沃勒斯坦预言世界体系最终将会解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未来的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人们所得利润都将会越来越少,另一个方面就是衰败的政治因素,可以说国家的作用愈来愈弱,社会当中人口数量激增,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迷茫;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来以后,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呼应和反映很强烈。在世界体系的研究学者之中,最着名的代表性人物当属弗兰克,弗兰克原本是属于依附理论之代表性的学者,而在沃勒斯坦创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他便转变为对世界体系进行研究。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论文对阿瑞吉思想形成的背景与理论渊源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内容进行了探究和阐释。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发展动力的问题上,阿瑞吉主张,资本主义的金融扩张才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体系扩张的内部动力,霸权基本上源于这种扩张体系的需求,倘若没有资本的扩张,霸权也就没有产生的可能;阿瑞吉认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就是实现所谓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自由的贸易体制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体系之载体。若想对世界不平等的状况进行消除,首先必须要消灭帝国主义的自由贸易体系;在对反体系运动的认识上,阿瑞吉提出,反体系的运动与阶级斗争是不同的,与民族的解放斗争也不相同。对于阶级斗争来说,它不但在现代的世界体系当中存在,并且成为日趋复杂的一种力量,反体系的运动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平等的世界新秩序、新的世界体系;在当今的世界体系的演进中,处于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的崛起影响世界体系巨变的新生变量。阿瑞吉研究了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的关系。阿瑞吉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是其世界体系理论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阿瑞吉研究了世界体系演进过程中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尝试揭示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独特价值,做出了现代的世界体系极有可能会朝着中国崛起的道路前行的判断;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现实有效性问题,阿瑞吉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着眼于马克思学说对生产场所的劳动过程和阶级冲突的解释效力,却忽视了对“隐蔽的生产场所”及阶级冲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阿瑞吉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思考实质上是最早的关于全球化的理论探索。在资本主义问题上,阿瑞吉肯定了马克思所作的理论描述在理解今天的资本主义时仍然有一定的效力;阿瑞吉的世界主义视域是他研究世界体系结构的独特分析视角,这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世界体系中的东亚纳贡体系的价值定位问题上,在他看来,东亚的纳贡体系存在远远要比欧洲的资本主义体系早,带动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阿瑞吉在受到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的启示之后,运用“长时段分析法”和“中心—边缘”结构模式来阐释这种不平衡发展的根源;阿瑞吉对市场经济的多样性进行了理论论证,阿瑞吉根据斯密市场经济理论原理对斯密以来的市场经济作出系统性考察,试图揭示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史的规律性。与沃勒斯坦相比较,阿瑞吉赋予世界体系分析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维度上,这也是阿瑞吉世界体系分析的特质所在,阿瑞吉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社会内容的历史发展过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经济体系,但也是一个历史体系和社会体系。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探索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实质,主张资本主义扩张体系的内动力为金融的扩张,霸权主要基于其扩张体系的需求,欣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世界体系论具有明显的新左派理论性质。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激进成分相对多些,革命色彩浓厚一些,反抗精神强烈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阿瑞吉算得上一位新左派人物,他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属于新左派思想的代表。阿瑞吉研究世界体系的方法也是具有方法论意义,阿瑞吉所采用的研究的方法具有多重性质,包含了周期性的分析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矛盾和差异研究法、东西方对比的研究方法等。第四,对弗兰克的世界体系理论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论文分析了弗兰克世界体系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安德烈·冈德·弗兰克本是依附论的主要创立者,其对依附论的完善有着很大的学术贡献。弗兰克的思想成长大概可以划为西方正统的发展理论、依附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与世界体系论四个时期,在不同的各个时期,他都有很多的作品诞生。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中心主义是弗兰克构建其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概念分析框架、问题研究的分析方法。弗兰克一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石,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世界发展的源泉在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不是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所专有,而是在此之前就存在着;替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弗兰克构建其世界体系论的新视域与新的分析方法。弗兰克认为,把人类作为中心而不是把欧洲作为中心的世界历史可以给新的全球实践供应新的基础性知识,他摒弃了实体论者所秉持的文明与民族的想法,还运用结构主义方式解析不停变化的经济政治的情形。论文是在弗兰克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中来确认弗兰克在构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新贡献的。在对世界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方面的不同界定方面,沃勒斯坦认为,全球体系应该是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与世界帝国两部分,二者都是把1500年作为其分水岭;而弗兰克世界体系仅是一个,1500年的前后并无质的差别,并且为连续的。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结构方面二人也存在差异性认识。由于对世界体系界定的标准有所不同,五百年的世界体系与五千年的世界体系在其结构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沃勒斯坦主张不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弗兰克认为不同地带依附的关系并不是很明显;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的不同看法,周期节奏与长期趋势反映出现代世界体系具有动态的性质,其中的周期包含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与特长周期。与沃勒斯坦相比较而言,弗兰克对世界体系周期更为关注,五千年的世界体系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五百年的周期交替;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动力问题上,按照弗兰克的观点,世界体系发展的动力便是资本霸权与资本积累,而这并非资本主义扩张体系所独有的动力源。阿瑞吉主张,资本主义扩张体系的内动力为金融的扩张,霸权主要基于其扩张体系的需求,倘若金融的扩张不存在,是不可能产生霸权的。第五,论文对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总体评价。论文分析了其理论价值和理论局限性。本文认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化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评。沃勒斯坦曾认为:“就我或者就任何人而言,这样的寻求不仅为学术性的还是政治性的,我一直认为这样寻求的政治性与学术性是同时存在的,不会是单独存在的。”阿瑞吉主张,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基本针对的是物质的扩张,理论主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从表面看来,此种理论在当代的经济危机前似乎已经没有解释力了,但是从实际的情况去看,马克思危机的理论主要建立于马克思资本一般公式基础上,这就使马克思危机理论不但要对物质的扩张进行探讨,并且还需要对金融的扩张进行探讨;弗兰克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竭尽全力的神化与美化西方的道路与价值观念,且明显的把世界范围的依附性的积累说与两极分化认为是理所当然,把不公平的交易与资本主义的霸权行径看成是保护世界民主与和平秩序,这是十分荒谬的。第二,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修正和创新性构建了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突破了西方主流社会科学方法论里面的欧洲中心主义分析视域。沃勒斯坦解析了1945年之后西方社会科学的各种不同境遇的时候谈过,社会科学产生于现代世界体系,并且还是以欧洲作为中心;修改了西方主流社会科学探究方式里面的普遍主义。西方的社会科学探究崇向的是普遍主义,确信存在一种超越时空的一般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放之四海都可以的方法。正如沃勒斯坦所解析的那样,不管是有规则的社会科学家的不是历史的时间逆转的方式里面还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性阶段方式里面,西方欧洲社会科学完全坚决的建议普遍主义;修改了关于主流西方社会科学的文明论的思维模式。沃勒斯坦指出,这样的文明理论里面存在的优越感不是单独而存的,它早已渗入了西方社会科学创建的用来解析问题的含义里面,并且表现在那些用来权衡那些含义标准之中;修改了主流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理论的思维模式,沃勒斯坦指出,20世纪原来的老左派所提的阶段理论大部分是针对西方进步理论展开的一种驳斥,此类说法常常为马克思主义的变异主张,原因是马克思在最初时就严肃的批评了欧洲的中心主义的进步理论;第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整合了西方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资源。如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年鉴学派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最后,论文分析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也具有鲜明的理论局限,虽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本身仍然存在理论的困境与分裂的因素。理论局限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没有最终突破狭隘的欧洲中心主义窠臼,虽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与借鉴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对于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现状与制度展开了有力的批判,尤其是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为研究欧洲问题提出一个具有革命性质的框架。但是由于其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理解产生偏差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片面化认识,将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化等同,现代性和资本主义性进行等同,最终使现代的世界体系生成与发展依然是依照中心国家当中的资产阶级愿望去塑造。所以,他并没有跳出欧洲的中心主义之窠臼,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被蒙蔽的欧洲中心主义,依旧处在欧洲中心主义笼罩的阴影下,且最后在历史体系之构建方面陷入到欧洲中心主义困境当中却不能自拔。第二,历史观中的虚无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因其忽略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创建基础的了解,最后导致了关于将来社会主义世界秩序的规划上面很大程度上不遵守真实,抽象虚无好似海市蜃楼,并且再次陷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窘况;第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模糊的乌托邦理论特质,过分地强调了世界体系的链条相同性,忽略了此链条当中薄弱的环节,进而在某种程度中忽视了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之思想,这极有可能把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重新抛入到新乌托邦的幻想之中。从总体上来看,以沃勒斯坦为代表所创建的世界体系理论以其独特之视角,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展开了深刻的论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预示着社会发展的理论学说进入到了一个全新时期。沃勒斯坦创建的世界体系理论宏伟的框架、博大精深的理论,阿瑞吉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以及弗兰克5000年世界体系理论均吸引了很多理论学家的重视。
蔡潇[6](2017)在《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是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一百周年,百年之后重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经典着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交:一次是19~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这一次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代表的飞跃;一次是20~21世纪之交,苏东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在第二个世纪之交后回顾第一个世纪之交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重新审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能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厘清思路,指出途径。苏东剧变之后,马克思主义饱受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主义自身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质疑,如果不排除这些误读、质疑就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革命性。冷战时期维持着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平衡在苏东剧变之后被打破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优势地位,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佳制度的“历史终结论”的各种变形版本纷繁复杂,一时间似乎社会主义已经穷途末路了。真正的辩证法决不会因为暂时的曲折而误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新变化而走向形而上学的泥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呈现出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逐步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厘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源流,在百年之后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相关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和本质要求。因此,为了驳斥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污蔑和攻击,重读经典、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研究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人浩如烟海,不乏许多重大研究成果,但从一个全新视阈,即西方国际关系流派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交锋会得出更加清晰的结论。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首先介绍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情况,其次从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角度分析了他们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最后进行了批判与反思。第一章主要是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了介绍,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诞生有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列宁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探究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洞悉深刻,得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着名论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全面而深入的变化,生产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出现,霍布森从资本主义内部对帝国主义作了最早的分析也承认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霍布森等前人研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基础上创作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和《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两篇经典着作,逐步形成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日益集中的新变化,批判了垄断之下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全面反动,指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出现的途径。在这章中也对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新变化作了介绍,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面貌。第二章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入手,分析了误读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对帝国主义理论诞生的自由主义起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属性以及整个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前景作了探查。这章主要是从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结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的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分析,驳斥了现实主义整体从自由主义起点出发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第三章主要是从自由主义阵营视阈中考察了其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首先分析了自由主义的源流,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然后对约瑟夫·奈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阐述和辨析。第四章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来审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以多斯桑托斯为代表人物的依附理论和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虽然有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一些理论特质,但本质上依旧是回归到资本主义体系的理论构建。第五章为本文的结尾和重点章节,对整个西方国际关系流派主流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理想主义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批判,前者是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帝国主义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本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体系。西方国际关系流派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起点与终点,西方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起点是抽象的人、社会等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是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西方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终点是资本主义终结了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终点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是拆解列宁的理论体系,因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和平共处理论、一国胜利理论都共同构成了列宁理论体系的大厦。拆解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支撑力,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国际关系流派最原始的目的。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着独有的逻辑理路和基本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与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斗争。否定的主要层次与方法有:意识形态否定、传统理论否定、逻辑拆解否定、哲学批判否定、实践变化否定五个主要梯级,层层递进,逐级上升。在厘清了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逻辑与方法之后,本章阐述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通唯物辩证法重要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完备统一。当代马克思主义负有传承两个世纪之交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需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孙勇[7](2015)在《中国未来边疆战略的取舍》文中提出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当代西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勇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大边疆战略研究"课题即将完成,该课题对中国边疆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华西边疆评论(1)》摘选了该课题的研究论纲,产生了广泛影响,为继续推进相关学术讨论,本书摘选了课题的最后一章,以飨读者。
孙勇[8](2015)在《中国未来边疆战略的取舍》文中认为本报告由论纲至第九章的内容组成,强调知识的扩展,在摒弃传统思维的同时,感知哲思的作用。在中心议题即大边疆战略的讨论中,主要还是按照建构主义方法论(Constructionist methodology),强调特定情境和历史脉络,将"理论依赖"(theorydependent)和"情景驱动"(context-driven)方式用于战略研究。我们确认战略理论以及实践是属于特定情境脉络、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一种人文现象。本报告通过一系列外视内省,以分析特定情境和历史脉络的方式,建构出一种关于国家战略包括大边疆战略的
陈晓辉[9](2014)在《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是当代着名的意大利文化研究学者、文学理论家和左派知识分子,在欧美学界声名鹊起,影响斐然,被誉为“创造神话的人”和“文学批评中伟大的偶像破坏者”。本文选取莫莱蒂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梳理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学术逻辑,理解莫莱蒂文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思考莫莱蒂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意义,为国内文学批评提供参照和借鉴。在研读莫莱蒂主要论着并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笔者发现从社会形式主义者、文化分析学者到人文“科学家”,莫莱蒂的学术身份发生三次转换。综观莫莱蒂的学术生涯,他的文学理论不但是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浑然整一的体系。早年的莫莱蒂以社会形式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从文本细读中讨论文学的修辞、类型、形态等具体形式问题。在形式研究过程中,莫莱蒂发现了地理因素对文学巨大的形塑作用,进而研究文学空间。不过,莫莱蒂认为地理研究侧重文学的空间问题,未能重视文学的时间问题,因此用进化理论研究欧洲文学的形式演变,以树形图构建文学的时空体。在这一文学时空体中,莫莱蒂发现文学已变得愈加均质和类同,据此预言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以全球视角观照世界文学演变的整体情况,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莫莱蒂的文学理论中,形式研究是基础,空间研究和进化研究是两翼,世界文学研究是核心和结果。从形式到空间、进化,再到世界文学,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显示出清晰的演进脉络。这不仅显示莫莱蒂文学理论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理论构架,而且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局地性到整体性的逻辑规律。形式不仅是莫莱蒂文学研究的媒介和载体,更是研究的对象和基础。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诸流派、生物进化论的整合与拼装中,莫莱蒂形成了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有机形式论。该理论认为形式不但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而且是“力系的图解”,更是一种方法论。在莫莱蒂看来,类型研究最能体现自己的形式理论,而成长小说的历史演变是文类研究的典型代表。文学空间研究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重要一翼。莫莱蒂发现地理对文学形式的增殖,对小说情节、结构和叙事风格影响深远,于是他以地理为基础,以地图为工具,研讨文学中的空间和空间中的文学问题。在文学中的空间研究中,通过绘制欧洲文学地图,莫莱蒂构建了乡村、城镇和大都市共三重空间。这些空间充满了意识形态性。莫莱蒂空间中的文学研究实际揭示的是欧洲地理中文学的历史—地理裂变。莫莱蒂认为欧洲宗教战争使欧洲分为三个地理板块,这促使小说变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悲剧空间、以英法为中心的小说空间以及以各大都市为中心的现代性空间。与此同时,莫莱蒂发现不同的地理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所拥有的霸权,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中心、边缘、半边缘的空间,这使得文学的空间也相应的分成三个不同层级。莫莱蒂的文学空间不仅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霸权,更充斥着进化论的实质。文学进化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另一翼。与达尔文相信生物总是在进化一样,莫莱蒂对文学也像其它物种一样进化深信不疑,因而选择以进化论来思考文学的演变过程。莫莱蒂绘制了文学的树形图,认为树形图可以在文学的形式分化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系,明确显示同一类型的内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成过程,全面而清晰地展示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巨大差异。树形图是一个动态的文学时空系统。在地理隔绝时代,各民族国家的文学独立发展,通过分化的方式增加文学形式;而在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之后,各民族国家间的地理隔绝失效,文学形式可以越界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同文学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将会聚合出新的文学形式,文学变得愈加相似,世界文学时代到来。世界文学理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核心和结果。莫莱蒂发现随着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出现,地理隔绝不再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和交流愈加频繁,文学进入一个“有彼有此”的同存阶段。世界文学时代来临。然而,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并非实体性的存在,而是观念性的存在,指的是文学进化的一个趋势;文学发展到的一个阶段;文学进化的一种成果;文学呈现出的整体状态;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产生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思考文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世界文学学者的生活方式。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实际是一个“文学的动态生态系统”,总括了当下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的现状。为解决世界文学理论中的矛盾和局限,莫莱蒂将世界文学史分为18世纪前和18世纪后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世界文学是多种独立的’地方’文化的马赛克式拼贴,后一阶段世界文学被称之为世界文学体系,但这一理论划分当中却充满了民族化与去民族化的吊诡。莫莱蒂相信在世界文学的进化过程中,文化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地区的文学常常干涉非核心地区的文学发展。但莫莱蒂却强硬地将这种作用设定为普适的和单向的,引起了众多的攻讦。毋庸讳言,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是现代性危机的产物,但莫莱蒂研究方法也值得重视。在研究世界文学时,莫莱蒂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文学。这是莫莱蒂文学理论中最大的亮点,也是备受争议的热点。“距离阅读”是一种自己不细读文本,通过阅读他人研究成果来探讨文学的思路,是文学进化到世界文学阶段之后的研究策略。这一策略虽引起众多争议,但基于人类无能力和精力掌握全部语言,阅读所有文学作品的现实,“距离阅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定量分析是实现“距离阅读”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莫莱蒂接受了波普尔等人的科学思想,又发现了科技发展带来研究方法变革的可能性,运用现代大型电子数据库跨库检索和分析文学的形式和情节,给学界注入诸多活力。其实,莫莱蒂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科学综合研究法。这是一种“寻求第三者”的努力,极具创新意识。与莫莱蒂相较,打破学科界限,借用科技手段研究文学是国内学人的弱项,对这种方法的扬弃可为国内文学研究打开新的维度。
林爽[10](2012)在《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是现代化理论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深入批判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基础上,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把对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有机结合,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在整体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500年发展演变及其基本规律。在方法论层面上,沃勒斯坦实现了规范性研究和复杂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创立了一体化学科研究方法,为西方社会历史科学的变革与重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范式。在文化批判层面上,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现代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倡导一种以社会主义世界秩序为导向、以人类解放的现代性为基本精神的发展蓝图和价值追求。作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沃勒斯坦把世界体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来阐释世界体系理论的同时,也积极运用世界体系理论来反思和修正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并使世界体系理论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特思维品质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在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影响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同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对于深入思考当代全球化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历史社会科学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并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积极的理论启示。但是,由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最终仍然偏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其理论建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欧洲中心主义、消极悲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困境和思想局限。
二、“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重点和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缘起 |
2.1 世界体系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非洲问题突出和对研究方法的怀疑 |
2.1.2 南北差距扩大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
2.1.3 资本主义对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威胁 |
2.2 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依附理论 |
2.2.3 法国年鉴学派方法论 |
第三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架构 |
3.1 世界体系理论的内涵 |
3.1.1 世界体系理论的定义 |
3.1.2 世界体系理论的特征 |
3.1.3 世界体系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蕴涵 |
3.2 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容 |
3.2.1 三个层面:经济、政治、文明 |
3.2.2 “中心——半边缘——边缘”层级结构 |
3.2.3 周期性结构 |
第四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
4.1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分析 |
4.1.1 由孤立到联合的资本主义扩张 |
4.1.2 整体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 |
4.2 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础 |
4.2.1 从世界整体观到世界体系分析 |
4.2.2 从国家的阶级分化到世界的两极分化 |
4.3 以平等的新世界体系为人类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
4.3.1 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加剧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
4.3.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自身的弊端 |
4.3.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被超越 |
第五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评析 |
5.1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借鉴价值 |
5.1.1 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范式 |
5.1.2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
5.1.3 为发展中国家寻求本国发展模式提供思路 |
5.2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困境 |
5.2.1 欧洲中心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悖论 |
5.2.2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极端性 |
5.2.3 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困扰 |
5.3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对今日中国的启示 |
5.3.1 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后的角色定位 |
5.3.2 坚持中国道路做到制度自信 |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从全球史、地方史到“全球地方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全球史 |
第一节 世界体系理论 |
一、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 |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发展 |
三、世界体系理论小结 |
第二节 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的全球史 |
一、20 世纪80 年代全球史的兴起 |
二、全球史历史叙事中的互动与联结 |
三、小结 |
第三节 宏大叙事与欧洲中心论 |
一、对世界体系理论的评价 |
二、对20 世纪80 年代末的全球史的评价 |
三、小结 |
第二章 地方史 |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 |
一、人文主义地理学 |
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
第二节 区域史流派 |
一、区域史的兴起 |
二、小与大 |
三、评价 |
第三节 碎片化与传统性 |
一、史学的碎片化 |
二、传统性的抵抗 |
第三章 全球地方史 |
第一节 全球地方史的理论流派 |
一、“全球地方性” |
二、“全球性的地方入口” |
第二节 全球地方史的学术实践 |
一、唐纳德·怀特以及《世界与非洲的弹丸之地》 |
二、罗宾·劳尔以及《奎达——一个西非奴隶港口的社会史:1727-1892》 |
结语全球史与地方史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缘由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行失衡 |
二、反体系运动助推现代世界体系转化 |
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
二、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
三、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主要学术经历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 |
一、世界体系分析之路及其影响 |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及其影响 |
第二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 |
一、资本积累困境 |
二、政治合法性困境 |
三、地缘文化困境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之呈现 |
一、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状态 |
二、霸权国家衰落 |
三、“中心—外围”国家间体系失衡 |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终结与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
一、197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衰落走向终结 |
二、199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混沌及其表现 |
三、2050S—2100S: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及其模式的抉择 |
第三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与建构方法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 |
一、时间范畴:周期性节律与长期性趋势并存 |
二、空间范畴:“核心—半边缘—边缘”国家间结构 |
三、三维透视:“经济—政治—文化”国际间碰撞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 |
一、世界体系分析方法 |
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
三、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贡献 |
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总体性批判维度 |
二、强化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实践指向 |
三、为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思想借鉴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局限 |
一、忽略了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变化 |
二、低估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社会进化论倾向 |
三、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缺乏准确把握 |
第三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对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一、强化国际均衡机制提升各国应对国际危机的合力 |
二、推动国家及区域间平衡发展避免过度两极分化 |
三、抵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5)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涵义与理论渊源 |
2.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涵义 |
2.1.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 |
2.1.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界定 |
2.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2 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3 中心与边缘的依附理论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4 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开放性思维方法及其影响 |
第3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3.1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生成的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
3.1.1 沃勒斯坦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2 沃勒斯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
3.2.1 沃勒斯坦从马克思原着之中获取灵感的世界体系解析理论 |
3.2.2 变化中的世界体系的周期性结构 |
3.2.3 关于三个地带划分理论 |
3.2.4 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 |
3.2.5 西方学者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态度 |
第4章 阿瑞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1 阿瑞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
4.1.1 阿瑞吉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4.1.2 阿瑞吉世界体系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4.2 阿瑞吉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1 关于世界体系的发展动力问题 |
4.2.2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 |
4.2.3 对反体系运动的理论认识 |
4.2.4 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 |
4.2.5 关于马克思学说的有效性问题 |
4.2.6 阿瑞吉的世界主义视域 |
4.2.7 阿瑞吉对市场经济多样性的理论论证 |
4.3 阿瑞吉世界体系理论之评析 |
4.3.1 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新左派理论性质 |
4.3.2 关于世界体系中的东亚纳贡体系的价值定位问题 |
4.3.3 阿瑞吉研究世界体系的方法评析 |
4.3.4 阿瑞吉世界体系论的特质 |
第5章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 弗兰克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
5.1.1 弗兰克世界体系论形成的背景 |
5.1.2 弗兰克世界体系论形成的过程及渊源 |
5.2 弗兰克构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分析框架 |
5.2.1 弗兰克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视域 |
5.2.2 替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分析方法 |
5.3 弗兰克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 |
5.3.1 世界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方面的不同界定 |
5.3.2 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结构的差异性认识 |
5.3.3 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的不同看法 |
5.3.4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动力问题 |
第6章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评析 |
6.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
6.1.1 深化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评 |
6.1.2 修正和创新性构建了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
6.1.3 整合西方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总体性方法 |
6.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6.2.1 狭隘的欧洲中心主义 |
6.2.2 历史观中的虚无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 |
6.2.3 模糊的乌托邦理论特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一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旨要义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一、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
三、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新变化 |
四、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新变化 |
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新变化 |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关系 |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列宁帝国主义的挑战 |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 |
第二章 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探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 |
一、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探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 |
二、帝国主义理论诞生的自由主义起点 |
三、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属性 |
四、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前景 |
第二节 汉斯·摩根索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一、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摩根索帝国主义理论 |
三、摩根索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三节 肯尼思·华尔兹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 |
二、肯尼思·华尔兹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三、华尔兹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四节 米尔斯海默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一、进攻性现实主义 |
二、米尔斯海默视阈中的俄国革命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三、米尔斯海默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三章 自由主义阵营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
一、自由主义的溯源及发展 |
二、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约瑟夫·奈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新自由主义与约瑟夫·奈 |
二、约瑟夫·奈视阈中的列宁及其帝国主义理论 |
三、两种理论的区别 |
第四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依附理论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与新马克思主义 |
二、依附理论 |
三、多斯桑托斯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世界体系理论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理论 |
二、沃勒斯坦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第五章 批判与反思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体系 |
一、关于帝国主义的不同话语体系 |
二、不同的理论起点与终点 |
第二节 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审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方法与逻辑 |
一、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 |
二、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方法与逻辑 |
第三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创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莫莱蒂其人其作 |
二、莫莱蒂文学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论文的选题原因 |
四、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莫莱蒂的社会形式论 |
第一节 莫莱蒂文学形式的思想来源 |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形式观 |
第三节 莫莱蒂文学形式论的文本表征 |
第二章 莫莱蒂的文学空间论 |
第一节 莫莱蒂论“文学中的空间” |
第二节 莫莱蒂论“空间中的文学” |
第三节 莫莱蒂文学空间的进化论本质 |
第三章 莫莱蒂的文学进化论 |
第一节 莫莱蒂与进化论 |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树形图 |
第三节 文学的分化与聚合 |
第四章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 |
第一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概念离析 |
第二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 文学的民族化还是去民族化 |
第三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与权力 |
第五章 莫莱蒂的文学研究方法论 |
第一节 莫莱蒂的“距离阅读”: 问题与反思 |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定量分析法 |
第三节 莫莱蒂的人文科学综合研究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部分术语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意义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 |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的嬗变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原初现代化理论 |
一、 启蒙运动与现代化理论的雏形 |
二、 工业革命与原初现代化理论 |
三、 社会变革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 |
第二节 多维视域下的经典现代化理论 |
一、 社会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二、 政治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三、 经济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困境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一、 现代化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 |
二、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三、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第四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法国年鉴学派 |
三、 依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建构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理论内涵 |
一、 世界体系的定义 |
二、 世界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层面:单一的世界经济体系 |
一、 现代世界体系的起源 |
二、 世界体系的运行机制 |
三、 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周期 |
第三节 政治层面:等级化的多重国家体系 |
一、 民族国家与世界体系 |
二、 阶级斗争与世界体系 |
三、 反体系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层面:多元而趋同的资本主义文化体系 |
一、 文明的“普遍化”与世界体系 |
二、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
三、 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方法论与文化批判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方法论 |
一、 社会科学的学科制度化及其分歧 |
二、 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
三、 一体化学科方法与历史社会科学的重建 |
第二节 一体化学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范式 |
一、 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
二、 政治纲领的马克思主义 |
三、 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文化批判 |
一、 世界体系分析与资本主义的终结 |
二、 世界体系分析与自由主义的终结 |
三、 世界体系分析与现代性的终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价值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其他思想的比较与契合 |
一、 世界整体观:沃勒斯坦与马克思 |
二、 世界体系分析模式:沃勒斯坦与弗兰克 |
三、 历史终结论:沃勒斯坦与福山 |
四、 现代性的反思:沃勒斯坦与吉登斯 |
第二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困境 |
一、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
二、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困境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示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一、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示 |
二、 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 杨梓艺. 江南大学, 2020(01)
- [3]从全球史、地方史到“全球地方史”[D]. 张俊芳.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D]. 任艳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曲艺. 吉林大学, 2017(09)
- [6]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D]. 蔡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中国未来边疆战略的取舍[J]. 孙勇. 华西边疆评论, 2015(00)
- [8]中国未来边疆战略的取舍[A]. 孙勇. 华西边疆评论(2), 2015
- [9]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D]. 陈晓辉. 南京大学, 2014(05)
- [10]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 林爽. 黑龙江大学, 2012(10)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