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萝卜干制品种培育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潘真清[1](2021)在《渗透预处理对紫薯果脯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以新鲜紫薯原料,研究渗透预处理法对紫薯果脯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薯果脯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影响紫薯果脯品质的渗透预处理条件,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然后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的渗透预处理后紫薯果脯的干燥动力学和干燥制品品质。结果表明:紫薯果脯的最佳渗透预处理条件是渗透剂为10%葡萄糖+20%蔗糖+5%NaCl溶液、渗透时间1 h、渗透温度50℃、振荡速度100 r/min;干燥后紫薯果脯含水量为20%。紫薯干燥特性受渗透的影响较大,经渗透的紫薯干燥曲线较陡,干燥时间缩短;而未烫漂和未渗透的紫薯的干燥曲线则很相近,都比较平稳,干燥时间差别不大。微波干燥的产品的花色苷含量、复水性和色泽等品质均比热风干燥好。
孙曼兮[2](2017)在《银耳的干燥及银耳多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银耳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按栽培方式分类,国内银耳主要可分为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地道产区为四川通江和福建古田。鲜银耳含水量均超过80%,极易变质,因此银耳干燥是银耳贮存、保质的必要措施。代料银耳的产量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90%以上,现已有较多代料银耳干制加工技术的研究,而段木银耳报道较少。通江段木银耳受栽培条件的影响,水分含量较代料银耳更高,形状更小且更不规则,因此在其生产加工上急需研究一种能更好保留段木银耳品质,且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干制技术。另一方面,目前报道较多的是代料银耳多糖的特性研究,而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的品质差异尚不清楚,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种不同栽培方式银耳的品质差异,为银耳的加工和银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一种适合通江段木银耳的干燥工艺以便于储藏运输,本项目以通江新鲜段木银耳为原料,采用6种不同干燥方法(热风恒温/变温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及冷冻-热风联合干燥)对其进行干制处理,变异系数法对干制银耳的感官评分、复水比、褐变度和干燥能耗等指标进行加权评分,探讨不同干燥工艺条件对银耳干制品的影响,包括对银耳生物活性的影响。为探讨我国主要栽培银耳的内在品质,以目前四川主要种植售卖的段木银耳与代料银耳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来源银耳的理化品质特征差异以及两种银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的特性。对两种银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灰分、脂肪、Ca、K、Na、Fe、Mg、Zn和多糖)含量、感官品质特点(色差和质构)及其子实体的傅里叶红外图谱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提取方式所得银耳多糖的硫酸根和糖醛酸含量、分子量范围、单糖组分、黏度、溶解度差异以及傅里叶红外图谱等进行了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K-means法和判别分析法对银耳多糖的差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如下:1.通江段木银耳的干燥工艺研究:热风梯度降温干燥为通江段木银耳的最佳干燥工艺,此法所得银耳干品加权评分最高,条件为干燥温度35℃起每0.5 h升温5℃,达到50℃时干燥至水分含量约为25±3%,每0.5 h降温5℃至40℃保持恒温直至银耳水分含量≤15%。其感官评分、复水比、收缩率、褐变度和单位能耗分别为8.52,9.04,27.87%,0.313和34.56 kJ/g;多糖和多酚含量分别为:9.81±0.29%,0.51±0.03%;DPPH·、·OH、O2-·半清除浓度分别为18.32±0.15 mg/mL、1.91±0.10 mg/mL、4.35±0.15 mg/mL,总还原力A700为0.521±0.003。热风梯度降温干燥法能较好保证银耳品质,所得银耳干品品质接近冻干银耳,且能耗比冻干低约20%,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的前景。2.银耳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银耳中多糖及多酚含量影响显着(p<0.05)。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银耳的抗氧化能力越弱,银耳中所含多糖和多酚含量越低。同时,研究发现银耳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较弱,·OH和O2-·清除能力较强。相关性分析表明,银耳多糖含量与四种抗氧化指标(DPPH·、·OH和O2-·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显着相关(p<0.05),多酚含量与三种抗氧化指标(·OH和O2-·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显着相关(p<0.05)。干燥前后多糖和多酚含量显着相关,且各抗氧化指标之间也显着相关(p<0.05)。3.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理化品质对比分析:两种银耳子实体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蛋白质、灰分、脂肪、Ca、K、Na、Fe和Zn等)和感官品质特点(色差和质构)均有显着性的差异,而多糖含量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则没有显着差异。4.段木银耳多糖和代料银耳多糖的特性分析:银耳多糖大多是以甘露糖为主链、木糖和葡萄糖糖醛酸为辅链构成的酸性杂多糖。多糖的提取条件对银耳的理化特征有显着性影响,在相同提取条件下,段木银耳多糖和代料银耳多糖的理化特征没有显着性差异,银耳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依次为碱提银耳多糖、酸提银耳多糖>水提银耳多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K-means法和判别分析法对银耳多糖来源的差异性进行描述,在已知多糖栽培方式的情况下,仅有50%的代料银耳多糖和段木银耳多糖可被正确归类,即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多糖特征差异不显着。不同提取方法所得银耳多糖可被100%正确分类,说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银耳多糖特征差异显着。多糖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的主要特征区域为400950cm-1,可基于此快速区分碱提段木银耳多糖和碱提代料银耳多糖。总体来说,虽然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在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上具有显着差异,但其主要功能性成分——多糖的理化特征基本没有显着差异。
葛邦国,刘志勇,朱风涛,马超[3](2014)在《枸杞加工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综述了枸杞采后生理,枸杞汁、枸杞果酒、枸杞果醋的研究现状,枸杞多糖、枸杞黄酮、枸杞籽油的提取现状,枸杞干制品和枸杞复合食品的开发现状,枸杞加工业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出了建议措施,并对枸杞加工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徐金传,易翀[4](2012)在《艾比湖卤虫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艾比湖卤虫被广泛地应用到水产养殖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其产量、应用优势、采收和加工,为进一步利用艾比湖卤虫提供参考。
吕文刚[5](2010)在《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和满意度函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两个因子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验量化了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与孵化和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并建立了有效的回归方程,同时优化了利于受精与孵化,幼虫生长与存活的最佳条件。旨为华贵栉孔扇贝种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开展了华贵栉孔扇贝亲代选育对子一代影响效应研究。以壳长为选育的目标性状,在一定的选择压下,进行亲本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歧化选择,采用常规育苗及养成方法,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一致前提下,进行三种格规亲代产卵量及受精率、孵化率、幼苗生长与存活及养殖期成贝的生长与存活等指标比较,以揭示亲代选择对后代的影响,评估遗传效应,为种苗生产选育优良亲贝提供理论依据。在家系培育中,考察了华贵栉孔扇贝中橘黄色,灰白色两种壳色与黄色和白色两种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为华贵栉孔扇贝以壳色和闭壳肌颜色作为选择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温度和盐度两个环境因子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和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华贵栉孔扇贝胚胎发育阶段,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受精与孵化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温度效应明显大于盐度效应。温度盐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互作关系不显着。随着幼体发育的进行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幼虫生长速度加快,但在实验的20d内(从幼虫的直线铰合期开始到附着变态期结束),即使在最佳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存活率仍是逐步下降的。通过响应曲面和满意度函数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孵化、生长与存活的有效回归方程。不同温度盐度组合对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影响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如下(P<0.0001):YF R= 14.5629 + 0.4162T + 0.6879 S 0.0019T S 0.0073T 2 0.0110S2Y HR= 7.4653 + 0.2093T + 0.3605 S 0.0010 TS 0.0037 T 2 0.0057S2102 2Log ( IGR SL2 0+ 0.10) = 22.5235 + 1.0406T + 0.7439 S 0.0023T S 0.0204T 0.0115S102 2Log ( AGR SL2 0+ 0.05) = 2 0.7681 + 1.0184T + 0.6450 S 0.0020T S 0.0204T 0.0100S2 2 2 2SR2 =2 489.0452 + 129.7093T + 131.6882S 5.1856T S 1.6921T 1.7926S + 0.0430T S +0.0115TS2 2 2 2SR1 1 = 2 191.3604 + 119.5690T + 94.1474 S 3.1964T S 2.1215T 1.1097 S + 0.0463T S +0.1334TS2 2 2 2SR2 0 =1 502.8306 + 63.9194T + 74.6224 S 1.7813T S 1.0338T 1.0720 S + 0.0192T S +0.1337TS式中T代表温度,S代表盐度,SR2,11,20代表第2d,第11d和第20d的存活率,IGR (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代表瞬时生长率,AGR (Accumulated growth rate)代表累积生长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找到适宜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和孵化的适应温度范围为22-27℃,盐度范围为26-30‰,最适的温度和盐度组合为24.7℃,29.3‰。生长(瞬时生长和累积生长)与存活的最佳温度盐度组合分别为25.04℃,29.53‰和24.6℃,28.03‰.2)在以壳长为选择目标对华贵栉孔扇贝实施歧化选择选育系的子一代(F1)的生长性能比较研究中,结果显示:各组在个体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稚贝育成率、海上过渡期存活率、等指标上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另外,各生长阶段的壳长、体重日增长量等指标上也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或显着差异(P<0.05),均显示大规格组显着优于中规格组(P<0.05);中规格组显着优于小规格组(P<0.05)。大规格组壳长的选择反应为9.47±2.01,中规格组为3.16±1.24,小规格组为-10.04±3.14,体重的选择反应大,中和小规格组依次是5.13±1.22,1.87±0.55和-19.24±4.78。壳长和体重的实现遗传力分别为0.96±0.24和0.44±0.13。以上结果表明,大规格组中的优良微效多基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并通过其子代的各经济性状表型值得以体现;相反,小规格组群体则是许多低值遗传基因得到了进一步纯合,一方面导致其子代环境适应能力变弱,从而死亡率提高,另一方面导致该贝生产性能降低。3)在华贵栉孔扇贝两种壳色和两种闭壳肌颜色遗传规律研究中,分别探讨了壳色和闭壳肌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发现黄壳色对灰白壳色为显性,闭壳肌白色对黄色为显性。黄壳色显性个体有显性纯合(后代全部为黄色)和杂合(自交F1黄:白=3:1,χ2<χ02.05,1)两种存在状态。同样白色闭壳肌也有纯合(F1全部为白色)和杂合(自交F1代白:黄=3:1,χ2<χ02.05,1)之分。灰白色壳色和黄色闭壳肌均为隐性纯合体。
邢怡[6](2010)在《富碘油菜栽培与干制过程中碘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碘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轻度缺乏时可导致甲状腺肿大,严重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碘缺乏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缺碘地区人类食物中的碘含量对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无机形式存在的碘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食物中的碘浓度太高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只有当无机形式的碘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碘时,才具有普遍的食用价值。本实验利用生物富集作用,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的外源性碘对大众化蔬菜——油菜生长、碘富集的动态规律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干制方法对富碘油菜中碘含量的影响。从而为富碘蔬菜的大田生产和产业化推广的可能性、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因碘缺乏而导致的疾病的防治提供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新途径。通过本研究的进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形态(IO3-和I-)及水平(0.5,1,2,4,8mg/L)的外源碘,能提高油菜茎叶部和根部的含碘量。在一定的培养液碘水平范围内(0.5~8mg/L),油菜茎叶部和根部碘含量随培养液碘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接近4mg/L时达到饱和,之后有下降趋势。这说明富碘油菜室内栽培是可行的。2.在培养液中加碘对油菜的生长具有明显效应。在一定的碘水平下,油菜吸收适当的碘,能促进其生长,并提高产量,但高浓度的碘(碘浓度≥1mg/L)会对油菜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当I-浓度达到8mg/L时,明显降低了油菜的生物量。因此,为了既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又可获得足够的碘,应避免过量施用碘肥。3.油菜对两种形态(IO3-和I-)外源碘的耐受水平大小总体为:IO3->I-,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I-比IO3-更利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4.蔬菜对不同形态碘的吸收效果是不同的。油菜对两种形态碘的吸收效果为:I->IO3-。因此,建议在培育富碘蔬菜时,添加的外源碘形式选择KI。5.蔬菜主要通过根部吸收碘,然后通过木质部运输到茎叶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植物器官对碘的主动截留作用,本实验的受试作物油菜的根部碘含量远大于茎叶部位的碘含量(根部与茎叶部位碘的分配比例大约为2:1),说明碘从植物根部向茎叶部尤其是可食用部分的运输是有限的。6.在适当的碘离子处理条件下,总体上能够增加油菜茎叶部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而在碘酸根离子处理下,造成油菜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因此,施加适当的碘离子,能够提高富碘油菜菜的品质。7.在培养液中加入KI(浓度为0.5mgl/L),生长10天后油菜茎叶部和根部碘含量均达到最高值。这说明植物对碘的富集有一定的极限,并不是整个生长周期内一直都在富集碘。因此,在培育富碘蔬菜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施加适当的碘离子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8.本研究表明,冷冻真空干燥法效果最佳,干燥后的碘含量(60.3933mg/kg)与干燥前的碘含量(61.8536mg/kg)几乎没有差异,其他的干制方法均导致脱水后的油菜碘含量的降低。造成碘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光照及时间。因此,建议在加工脱水蔬菜时,采用低温、快速的方法,例如冷冻真空干燥法;在保存其干制品时,应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为宜。
黄艳[7](2010)在《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耳(Tremella)是一种寄生于枯木上的高级食用真菌,具有独特的营养、美容及药用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鲜银耳含水率高,贮藏保鲜难度大,因此脱水干制成为其加工贮存的一个重要方法。本项目将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应用于银耳干制,研究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建立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探究干燥参数对银耳主要品质的影响规律,优化干燥工艺,并通过对比微波真空与传统热风干燥的能耗效率以及干制银耳的主要品质,确定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可行性。1.系统研究了银耳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银耳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恒速及降速3个阶段;微波功率、装载量及微波强度越大,失水速率越快,干燥时间越短;提高真空度,能明显加快失水速率,缩短干燥时间,但真空度并非越大越好,而真空度过低,银耳中心易出现焦化现象而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选取合适的真空度干燥银耳至关重要;初始含水率越低,损耗介电常数越小,吸收的微波能较少,维持恒速和降速干燥的时间缩短。2.根据银耳的水分变化规律,建立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的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经拟合检验发现银耳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符合Page模型,Page方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良好,利用此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银耳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含湿量及失水速率的变化。3.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参数对银耳主要品质的影响。微波强度与真空度对银耳收缩率、复水比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规律为:银耳干品的收缩率随微波强度的增大及真空度的升高而降低,复水比随微波强度的增大及真空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真空度对银耳收缩率及复水比的影响比微波强度的影响要小;银耳多糖的含量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升高。真空度越低,银耳干品的中心越易发生焦化现象,为避免银耳多糖的损失,应尽量选择高真空度进行干燥。综合考虑,干燥过程中微波强度不宜过高也不宜太低,真空度以-90kPa为宜。4.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采用二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干燥时间、复水比、银耳多糖含量以及单位能耗4个指标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微波强度和真空度单独及共同作用对干燥能耗效率指标及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采用评价函数法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各指标均有显着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度以及显着性检验,各指标的回归方程均极显着;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强度为10W/g,真空度为-90kPa。5.银耳热风与微波真空干燥的能耗及品质对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相同质量的鲜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相对热风干燥,可缩短约98%的干燥时间和降低约45%的单位能耗。热风干燥样品收缩率相对微波真空的小,15min时呈现较好的复水性能,但其平衡持水性能差,微波真空样品最终复水性能相对热风的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间歇复水比连续复水的复水性能佳。微波真空干燥对银耳多糖的保留率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样品的外形、色泽与热风样品相当,硬脆度方面明显优于热风,从而其综合评分高于热风样品。热风样品呈现层叠的微观结构,组织发生轻微塌陷、皱缩以及变形;微波真空样品因收缩使组织变致密,但依然保留多孔结构,复水性良好。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可极大改善银耳干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能耗,是一种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干制新技术。
黄艳,郑宝东[8](2009)在《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获取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二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微波强度及真空度2个变量对干燥时间、复水比、银耳多糖含量以及单位能耗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采用评价函数法优化干燥工艺。【结果】微波强度和真空度对干燥时间、复水比、银耳多糖含量以及单位能耗均有显着影响。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最佳参数为:10W/g,-90kPa。【结论】该工艺参数可为生产出高品质银耳干品提供理论依据。
陶晶[9](2008)在《牡蛎即食调理食品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牡蛎是营养丰富的海产贝类,在我国产量很大,但由于其不耐藏不耐冻的特点,导致其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市场上急需一种牡蛎加工产品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本文研究了即食调理牡蛎食品的生产工艺。首先,对牡蛎肉可食性部分进行了分割和较全面的成分分析,确定了牡蛎的消毒净化工艺,然后探讨了超高压处理对生鲜牡蛎的影响,最后分别确定了即食牡蛎产品和粒冻牡蛎产品的生产工艺。牡蛎可食性部分可以分为肉体,滤膜和闭壳肌三部分,所占比重分别为60.3%,18.9%和28.8%。它们的水分、蛋白质、糖原、脂肪和灰分的含量都有所区别。牡蛎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完善,其中鲜味氨基酸比例很高,达到总氨基酸含量的33%,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另外,牡蛎肉还含丰富的铁、锌、钙、锰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研究了牡蛎在三个不同温度海水里的吐沙时间以及二氧化氯(ClO2)的消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吐沙速度与温度有关,20℃时吐沙完成所需时间最短,只需要16小时;当海水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8.75mg/g时,在30小时内可使蛤体内的细菌总数对数值降低2.61。经过净化处理的牡蛎,理化性质基本保持不变,口感新鲜,无异味,并且余氯残留量为0.25mg/g,低于国家标准,可以直接食用。超高压处理对于生鲜牡蛎有一定的抑菌作用,600MPa处理的生鲜牡蛎在冷藏21天后微生物指标仍符合生鲜牡蛎标准。通过超高压处理,牡蛎的pH会略微上升,表征色泽的L值和b值上升,TBA的变化显示牡蛎中脂肪的氧化。超高压处理对于牡蛎蛋白影响很大,会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变性,降低水解蛋白活力,改变闭壳肌的超微结构。本工艺采用5%NaCl(w/v)的去腥液浸泡60min,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还可明显地降低牡蛎的腥味和提高其肉质品质;本工艺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即食调理牡蛎食品的调味液配方,并通过油炸(160℃,5min)制得了色泽、风味和口感都可以接受的产品;本工艺采用复合磷酸盐提高粒冻牡蛎产品的保水性,优化后的磷酸盐配方是NaCl 5%(w/v)+三聚磷酸钠2.0%(w/v)+六偏磷酸钠0.40%(w/v),失水率可以降低到3.3%(w/w),经过4个月冷冻保藏,产品各项指标优良。
李勤志[10](2008)在《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的种植大国和产量大国,马铃薯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与市场空间。但中国的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马铃薯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外发达国家的优质马铃薯产品大量涌入并抢占中国市场,这对中国马铃薯产业产生强大的冲击。因此,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升级十分重要,而马铃薯产业的源头——马铃薯生产的落后成为制约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选择中国马铃薯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马铃薯生产进行经济分析。本文首先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了中国马铃薯生产经济分析的技术路线。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下,先系统考察了中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与产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测度和分析了中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生产的区域优势,然后从投入产出方面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深入分析了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率,并对影响马铃薯产出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和定量模型分析,对国外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家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促进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就价格竞争力而言,我国未加工的马铃薯产品国际市场上价格处于中低档水平,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初级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市场上都不具备价格竞争力。就质量竞争力而言,深加工马铃薯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质量都提高得较快,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未加工马铃薯产品质量在其主要出口国中有的提升、有的保持不变、有的下降,表现出其质量的不稳定性;初级加工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中质量下降,缺乏竞争力。就种质资源而言,中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相对于其他马铃薯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不具备优势。2、国内马铃薯生产区域优势。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对全国22个省份1991年到2006年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是国内马铃薯生产最具优势的区域。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宁夏、重庆、内蒙古、四川、山西1991年到2006年马铃薯生产均具有综合优势,说明在这些地方马铃薯生产的资源禀赋和后天努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了。大多数年份马铃薯生产具有综合劣势的省份是辽宁、新疆、湖南、河北、吉林、广东、西藏、安徽、江西,说明这些地方的马铃薯生产资源禀赋和后天作用结果不佳。3、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分析。(1)从投入情况看,1989到2005年间,中国马铃薯生产成本先快速上升,后下降并保持稳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马铃薯种籽秧苗费用下降和用工数量减少。期间费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主要是销售费用的大幅度减少使得期间费用快速下降。马铃薯生产每亩成本外支出越来越小,表明农民从事马铃薯生产成本之外的额外负担越来越小。各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处于北方一作区的城市不用外购种薯,所以物质费用低,处于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城市需要外购种薯,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2)从产出情况看,1989—2005年马铃薯每亩产出快速增加。(3)从投入产出率看,1989年到2005年,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在2.5:1到1:1之间,说明从事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比较高。马铃薯生产成本利润率先快速上升后下降,稳定了一段时间,近两年出现利润下降的现象。各主要马铃薯生产城市投入产出的差异表现为,处于北方一作区的城市虽然种植马铃薯生产成本低,但利润不高,处于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城市生产成本较高但获利也更多。4、马铃薯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1998-2005年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主要生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1998年到2005年期间略有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1%。但并不是稳定增长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效率变化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到72.7%,技术进步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仅占27.3%。从空间分布来看,处于中原二作区的城市武汉、济南和青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其次是处于西南混作区城市重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慢的是处于北方一季作区的城市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春和兰州,出现了负增长。5、影响中国马铃薯产出的因素分析。调查分析表明,在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技术因素中,种薯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密度、不同的栽培时间,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各地马铃薯产出水平不同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马铃薯小规模种植的状况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89年到2005年,马铃薯价格的提高对增加马铃薯播种面积进而增加总产出有促进作用。运用Cobb-Douglas函数构建马铃薯生产的Panel Data模型对马铃薯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种籽秧苗费,说明影响马铃薯产量高低的关键在种薯。土壤改良投入、其他物质费用、劳动力投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都具有正的弹性,因此继续加大这些费用的投入,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积极作用。6、国外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经验给我国提供了如下借鉴,第一,各国都十分重视马铃薯种薯生产,制定了严格的种薯认证和检测制度;第二,各国都有完善的马铃薯育种体制;第三,各国重视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发展;第四,各国政府对马铃薯生产的管理宏观、有力、到位;第五,各国马铃薯协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研究基于上述结果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为: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发展马铃薯生产;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的产业化经营;完善马铃薯质量标准制定(修订),建立马铃薯产品认证体系和种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马铃薯科研工作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马铃薯生产科技含量;加强马铃薯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增加马铃薯投入,全面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马铃薯生产与经营成本;提高薯农组织化程度,发挥马铃薯行业协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二、胡萝卜干制品种培育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萝卜干制品种培育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渗透预处理对紫薯果脯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花色苷含量测定。 |
(2)色泽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5] |
(1)烫漂对紫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2)渗透对紫薯含水量的影响。 |
(3)渗透剂对紫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4)渗透时间对紫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5)渗透温度对紫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6)振荡速度对紫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2.2 渗透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不同预处理对紫薯果脯干燥动力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6] |
(1) 含水量对紫薯果脯品质的影响。 |
(2)不同预处理下紫薯热风、微波干燥动力学曲线。 |
(3)不同预处理下热风和微波干燥方法对紫薯果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4)不同预处理下热风和微波干燥方法对紫薯果脯复水性的影响。 |
(5)不同预处理下热风和微波干燥方法对紫薯果脯色泽的影响。 |
3 结论 |
(2)银耳的干燥及银耳多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描述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银耳的栽培技术、营养价值及其生物活性 |
1.1.1 银耳的栽培方式与营养价值 |
1.1.2 银耳的抗氧化能力 |
1.1.3 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
1.1.4 银耳多糖的研究现状 |
1.1.5 银耳体外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 |
1.2 银耳的干燥技术 |
1.2.1 单一干燥法 |
1.2.2 联合干燥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银耳干燥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干燥方式 |
2.3.2 银耳干品感官评价 |
2.3.3 银耳干品复水比、收缩率、色泽测定 |
2.3.4 银耳干品褐变度的测定 |
2.3.5 热风干燥速率 η 及能耗N的测定 |
2.3.6 银耳干品评价综合评分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干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
2.4.2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干品复水比与收缩率的影响 |
2.4.3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干品复水比与收缩率的影响 |
2.4.4 银耳热风干燥速率及不同干燥方式所用能耗 |
2.4.5 不同干燥方式下加权后综合评分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银耳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
3.3.2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体外抗氧化活性影响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银耳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测定 |
3.4.2 银耳干制前后抗氧化性对比 |
3.4.3 银耳多糖和多酚及其体外抗氧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段木栽培银耳与代料栽培银耳的品质特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材料预处理 |
4.3.2 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的营养成分 |
4.3.3 银耳的色差和质构分析 |
4.3.4 银耳多糖的制备 |
4.3.5 银耳多糖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
4.3.6 银耳及其多糖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
4.3.7 段木银耳多糖和代料银耳多糖的差异性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段木银耳与代料银耳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
4.4.2 段木银耳与代料银耳的色差及质构分析 |
4.4.3 银耳多糖各项指标测定分析 |
4.4.4 纯化前后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性对比分析 |
4.4.5 银耳及不同提取方式所得多糖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
4.4.6 银耳多糖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枸杞加工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枸杞采后生理 |
2 枸杞产品开发 |
2.1 枸杞汁 |
2.2 枸杞果醋 |
2.3 枸杞果酒 |
2.4 活性物质提取 |
2.4.1 枸杞多糖提取 |
2.4.2 枸杞黄酮提取 |
2.4.3 枸杞籽油提取 |
2.5 枸杞干制品 |
2.5.1 膨化枸杞 |
2.5.2 枸杞粉 |
2.6 枸杞复合产品 |
3 存在问题 |
3.1 枸杞品牌建设滞后 |
3.2 产品深加工发展缓慢 |
3.3 资源研发水平低 |
3.4总体策划思想落后 |
3.5 枸杞品种混乱 |
4 建议措施 |
4.1 突出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 |
4.2 搞好枸杞生产基地 |
4.3 健全科技体系,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
4.4 要搞好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管理 |
5 前景展望 |
(4)艾比湖卤虫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特点 |
2盐度 |
2.1艾比湖卤虫产量 |
2.2艾比湖卤虫应用优势 |
2.3艾比湖卤虫卵的采收和加工 |
(5)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贝类研究现状 |
1.1.1 温度、盐度对贝类的影响研究 |
1.1.2 选择育种研究 |
1.1.3 杂交育种研究 |
1.1.4 贝类壳色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2 华贵栉孔扇贝研究现状 |
1.2.1 温度盐度效应 |
1.2.2 常规育种研究 |
1.2.3 分子生物学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温度、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孵化率、生长及存活影响 |
1.3.2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规格亲本子代生长效应的研究 |
1.3.3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与闭壳肌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 |
2 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孵化、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温度与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2.2.1 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操作步骤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5 结果分析 |
2.2.6 讨论 |
2.3 温度与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设计 |
2.3.3 实验操作步骤 |
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5 结果与分析 |
2.3.6 讨论 |
3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规格亲本的子代生长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亲本的选择 |
3.2.2 亲贝催产 |
3.2.3 受精与孵化 |
3.2.4 幼虫培育 |
3.2.5 海上暂养及标粗 |
3.2.6 养成 |
3.2.7 数据测量与统计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变态率 |
3.3.2 不同规格亲本子一代幼苗壳长生长比较 |
3.3.3 各组稚贝育成率及其生长 |
3.3.4 海上养殖期各组壳长生长 |
3.3.5 海上养殖期体重增长生长 |
3.3.6 选择反应 |
3.3.7 实现遗传力 |
3.4 讨论 |
4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与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壳色与闭壳肌颜色的界定 |
4.3.2 实验设计 |
4.3.3 交配方法 |
4.3.4 幼虫的培养 |
4.3.5 海上中期培育及采样分析 |
4.4 结果 |
4.4.1 黄黄(♂)×黄黄(♀) |
4.4.2 黄白(♂)×黄白(♀) |
4.4.3 黄黄(♂)×黄白(♀) |
4.4.4 黄白(♂)×黄黄(♀) |
4.4.5 白白(♂)×白白(♀) |
4.4.6 白黄(♂)×白白(♀) |
4.4.7 白白(♂)×白黄(♀) |
4.4.8 白黄(♂)×白黄(♀) |
4.4.9 黄黄(♂)×白白(♀) |
4.4.10 黄黄(♂)×白黄(♀) |
4.4.11 黄白(♂)×白白(♀) |
4.4.12 黄白(♂)×白黄(♀) |
4.5 讨论 |
4.5.1 华贵栉孔扇贝两种壳色遗传规律 |
4.5.2 华贵栉孔扇贝两种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 |
4.5.3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和闭壳肌颜色联合遗传规律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温度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
5.2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亲本大小对子一代影响效应 |
5.3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壳色与不同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初探 |
5.4 主要结论 |
论文研究创新点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6)富碘油菜栽培与干制过程中碘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碘的生理功能及重要性 |
1.2 碘缺乏 |
1.2.1 环境碘缺乏原因及分布的地里地带 |
1.2.2 碘缺乏病形成的原因 |
1.2.3 碘缺乏的严重性 |
1.3 环境中的碘 |
1.3.1 海洋中的碘 |
1.3.2 大气中的碘 |
1.3.3 土壤中的碘 |
1.3.4 植物中的碘 |
1.3.5 饮用水中的碘 |
1.3.6 碘在自然界和生物界中的循环 |
1.4 人体碘的代谢 |
1.4.1 碘在人体内的分布 |
1.4.2 碘在人体中的代谢特性 |
1.5 目前已有的补碘措施 |
1.5.1 碘盐 |
1.5.2 碘化食品 |
1.5.3 饮水加碘 |
1.5.4 碘性药物 |
1.6 农业补碘法 |
1.6.1 农业补碘法的提出背景及可行性 |
1.6.2 国内外关于农业补碘的研究情况 |
1.7 课题的提出、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水培实验设计 |
2.2.1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2.2.2 加碘化钾不同时间后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油菜中碘含量的测定 |
2.3.2 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3.3 油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2.3.4 蔬菜的干制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
3.2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油菜对碘的吸收 |
3.3 不同形态碘对油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形态碘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5 加碘化钾不同时间后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
3.6 加碘化钾不同时间后对油菜吸收碘的影响 |
3.7 不同的干制方法制得的油菜干制品碘含量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油菜对碘的吸收 |
4.1.3 不同形态碘对油菜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4.1.4 加碘化钾不同时间后对油菜吸收碘的影响 |
4.1.5 不同的干制方法制得的油菜干制品碘含量 |
4.2 结论 |
4.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补充说明 |
(7)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银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
2 银耳干制技术现状 |
3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 微波真空干燥的原理以及特点 |
3.2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3.2.1 国外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研究现状 |
3.3 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4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4.1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 |
4.2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
5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预处理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1.3.2 干燥参数的调节 |
1.3.3 干燥特性试验 |
1.3.4 计算公式 |
1.3.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 |
2.1.1 微波功率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2 装载量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3 真空度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4 微波强度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5 初始含水率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2.2.1 常见的干燥模型 |
2.2.2 动力学模型的拟合 |
2.2.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 |
第三章 微波真空干燥对银耳主要品质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收缩率的测定 |
1.3.2 复水比的测定 |
1.3.3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测定 |
1.3.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糖的测定 |
2.2 微波真空干燥参数对银耳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
2.2.1 微波强度对银耳品质特性的影响 |
2.2.2 真空度对银耳品质特性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
1.3.2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
1.3.3 试验设计 |
1.3.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回归模型及模型检验 |
2.1.1 回归模型 |
2.1.2 模型检验 |
2.1.3 单因子效应分析 |
2.1.4 因素协同作用分析 |
2.2 各试验指标的优化计算 |
2.3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3 小结 |
第五章 银耳热风与微波真空干燥对比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热风干燥 |
1.3.2 微波真空干燥 |
1.3.3 评价指标与测定方法 |
1.3.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热风与微波真空干燥的能耗效率对比 |
2.2 银耳干品收缩率及复水比的对比 |
2.3 银耳多糖含量的对比 |
2.4 银耳干品感官质量的对比 |
2.5 银耳干品微观组织的对比 |
3 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 |
致谢 |
(8)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
1.4.2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
1.4.3 优化试验设计 |
1.4.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曲线方程 |
2.2 试验设计及结果 |
2.3 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3.1 干燥时间的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微波强度及真空度二因子与干燥时间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
2.3.2 复水比的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3.3 多糖含量的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3.4 单位能耗的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4 因素协同效应分析 |
2.4.1 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干燥时间的协同效应 |
2.4.2 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复水比的协同效应 |
2.4.3 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银耳多糖含量的协同效应 |
2.4.4 微波强度及真空度对单位能耗的协同效应 |
2.5 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优化 |
3 讨论 |
3.1 微波真空干燥参数对干燥时间的影响 |
3.2 微波真空干燥参数对复水比的影响 |
3.3 微波真空干燥参数对银耳多糖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9)牡蛎即食调理食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牡蛎简介 |
1.1.1 牡蛎的食用价值 |
1.1.2 牡蛎的药用价值 |
1.2 牡蛎的开发利用情况 |
1.2.1 国内外养殖情况 |
1.2.2 国内外牡蛎需求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牡蛎加工现状 |
1.4 目前市场上牡蛎产品存在问题 |
1.5 牡蛎调理食品各步工艺的研究现状 |
1.6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牡蛎净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牡蛎原料筛选 |
2.2.3.2 牡蛎各部分成分分析 |
2.2.3.3 “海水”配制 |
2.2.3.4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配制 |
2.2.3.5 微生物检验 |
2.2.3.6 吐沙试验 |
2.2.3.7 海水中二氧化氯浓度的测定 |
2.2.3.8 二氧化氯对牡蛎的消毒效果 |
2.2.3.9 牡蛎肉中二氧化氯的含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牡蛎分割后各部分成分分析 |
2.3.2 换水和海水温度对牡蛎相对吐沙量的影响 |
2.3.3 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 |
2.3.4 二氧化氯对牡蛎的消毒效果和活性影响 |
2.3.5 牡蛎净化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鲜牡蛎超高压加工探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样品制备 |
3.2.3.2 高压处理 |
3.2.3.3 微生物检测 |
3.2.3.4 色差分析 |
3.2.3.5 pH 分析 |
3.2.3.6 质构分析 |
3.2.3.7 成分分析 |
3.2.3.8 DSC 分析 |
3.2.3.9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3.2.3.10 TBA 测定 |
3.2.3.11 牡蛎蛋白酶水解活力测定 |
3.2.3.12 电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高压处理对总菌落数的影响 |
3.3.2 超高压处理对成分的影响 |
3.3.3 超高压处理对质构的影响 |
3.3.4 超高压处理对pH 的影响 |
3.3.5 超高压处理对色差的影响 |
3.3.6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rlorimetry) |
3.3.7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3.3.8 超高压处理对牡蛎TBA 值的影响 |
3.3.9 超高压处理对牡蛎中蛋白酶水解活力的影响 |
3.3.10 超高压处理对牡蛎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调理牡蛎食品生产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工艺流程 |
4.2.3.2 操作要点 |
4.2.3.3 检测方法 |
4.2.3.4 感官评定方法与标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脱腥液浓度、脱腥时间和脱腥温度的确定 |
4.3.2 热烫试验 |
4.3.3 调味液的配方 |
4.3.4 脱水工艺参数的确定 |
4.3.5 包装与杀菌 |
4.3.6 牡蛎肉基本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保水剂对粒冻牡蛎保水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粒冻牡蛎制备工艺 |
5.2.3.2 操作要点 |
5.2.3.3 牡蛎失水率的测定 |
5.2.3.4 微波输出功率的测定 |
5.2.3.5 微生物检测 |
5.2.3.6 色差测定 |
5.2.3.7 质构测定 |
5.2.3.8 水分含量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保水剂配方的单因素实验 |
5.3.1.1 NaCl 浓度的选择 |
5.3.1.2 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浓度的选择 |
5.3.1.3 复合保水剂配方的优化 |
5.3.2 解冻条件的确定 |
5.3.3 粒冻牡蛎产品在保藏期间的变化 |
5.3.3.1 粒冻牡蛎在保藏期间微生物的变化 |
5.3.3.2 粒冻牡蛎在保藏期间失水率的变化 |
5.3.3.3 粒冻牡蛎在保藏期间色差的变化 |
5.3.3.4 粒冻牡蛎在保藏期间质构的变化 |
5.3.4 粒冻牡蛎产品加工工艺 |
5.4 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4.4 不足之处 |
2 中国马铃薯生产及产业现状分析 |
2.1 马铃薯的起源、作物学特点和营养价值 |
2.1.1 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 |
2.1.2 马铃薯的作物学特点 |
2.1.3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2.2 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2.2.1 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产量与单产 |
2.2.2 马铃薯主要生产技术的演变 |
2.2.3 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 |
2.2.4 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分布 |
2.2.5 马铃薯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 |
2.3 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 |
2.3.1 马铃薯加工业现状 |
2.3.2 马铃薯产品消费现状 |
2.3.3 马铃薯种薯的国内市场状况 |
2.3.4 马铃薯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的国内区域优势 |
3.1 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3.1.1 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
3.1.2 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质量竞争力评价 |
3.1.3 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
3.2 马铃薯生产的国内区域优势分析 |
3.2.1 各区域、各省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
3.2.2 区域优势分析方法 |
3.2.3 马铃薯生产的地区优势分析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4.1 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
4.1.1 投入的分析 |
4.1.2 产出分析 |
4.1.3 投入产出率分析 |
4.1.4 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收益分析 |
4.2 马铃薯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
4.2.2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
4.2.3 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马铃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
5.1.1 气候条件 |
5.1.2 生产技术 |
5.1.3 马铃薯种植规模 |
5.1.4 价格 |
5.1.5 生产者的行为 |
5.2 主要地区马铃薯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模型 |
5.2.2 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
5.2.3 实证分析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马铃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与借鉴 |
6.1 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经验 |
6.1.1 美国 |
6.1.2 荷兰 |
6.1.3 新西兰 |
6.1.4 比利时 |
6.1.5 日本 |
6.2 各国经验对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借鉴 |
6.2.1 重视马铃薯种薯生产,制定了严格的种薯认证和检测制度 |
6.2.2 马铃薯育种体制完善 |
6.2.3 重视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发展 |
6.2.4 政府对马铃薯生产的管理宏观、有力、到位 |
6.2.5 马铃薯协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7 促进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7.1 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发展马铃薯生产 |
7.2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的产业化经营 |
7.3 完善马铃薯质量标准制定(修订),建立马铃薯产品认证体系和种薯市场准入制度 |
7.4 加强马铃薯科研工作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马铃薯生产科技含量 |
7.5 加强马铃薯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
7.6 增加马铃薯投入,全面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 |
7.7 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马铃薯生产与经营成本 |
7.8 提高薯农组织化程度,发挥马铃薯行业协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马铃薯规模种植户种薯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原始数据 |
附录3:马铃薯产出影响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致谢 |
四、胡萝卜干制品种培育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渗透预处理对紫薯果脯品质的影响[J]. 潘真清.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21(02)
- [2]银耳的干燥及银耳多糖特性研究[D]. 孙曼兮. 西华大学, 2017(03)
- [3]枸杞加工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 葛邦国,刘志勇,朱风涛,马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04)
- [4]艾比湖卤虫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J]. 徐金传,易翀. 养殖与饲料, 2012(09)
- [5]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吕文刚. 广东海洋大学, 2010(05)
- [6]富碘油菜栽培与干制过程中碘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D]. 邢怡. 兰州理工大学, 2010(04)
- [7]银耳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工艺优化的研究[D]. 黄艳.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银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J]. 黄艳,郑宝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0)
- [9]牡蛎即食调理食品的研制[D]. 陶晶. 江南大学, 2008(03)
- [10]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D]. 李勤志.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