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上端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带血管化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术(附4例报告)

胫骨上端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带血管化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术(附4例报告)

一、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附四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田征,艾克拜尔·尤努斯,吴苏稼,于秀淳,陈江涛,李靖,付军,徐磊磊,姜大为,汤慧萍,赵培,王臻[1](2020)在《青少年长骨恶性肿瘤长节段骨缺损的重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青少年四肢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长节段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共10例进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四肢长骨超长病灶骨恶性肿瘤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0.2岁(范围6~16岁)。骨肉瘤7例,尤文肉瘤3例;肱骨肿瘤2例,股骨肿瘤7例,胫骨肿瘤1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占病变骨全长的比例为80.9%(范围71.4%~89.3%)。考虑青少年涉及骨骺生长问题,手术在保证肿瘤扩大切除的前提下,采用自体腓骨移植、传统假体结合钢板、3D打印设计保留关节骨骺的超长假体,并在假体与骨结合端做3D打印骨小梁的骨长入处理,两端保留骨骺的短力臂设计辅助钢板及交锁螺钉增强稳定性。主要观察X线片及CT检查评估假体重建稳定性及骨连接端3D打印处理处骨长入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术后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58个月,平均随访22.9个月。1例术后2年复查X线片示移植腓骨有骨吸收迹象,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明显异常;2例术后1年半至2年内出现辅助钢板断裂,给予更换断裂钢板目前内固定良好。按照国际保肢学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2例肱骨骨肉瘤术后评分分别为23、26分,平均24.5分;4例股骨骨肉瘤及3例股骨尤文肉瘤评分分别为26、25、19、30、27、24、28分,平均25.6分;1例胫骨骨肉瘤评分为26分;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10例肿瘤体积自110~367 cm3,平均224.5 cm3;病变与近侧骨端的距离平均为5.2 cm(范围0~11.3 cm);与远侧骨端的距离平均为4.2 cm(范围0~8.7 cm);。规范新辅助化疗后3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70%患者达到疾病稳定。保肢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利用3D打印与传统机加工技术相结合,制作保留骨骺的个体化长节段假体在骨恶性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杨毅,郭卫,杨荣利,汤小东,燕太强,曲华毅,姬涛[2](2018)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灭活再植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自体瘤骨灭活再植是重建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要手段。灭活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巴氏灭活、射线外照射、液氮、无水乙醇浸泡等技术方法在国内外的骨肿瘤中心均有报道。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不同灭活方法的操作流程、不同解剖部位实施灭活再植术的特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一些实用手术技巧。在整个灭活再植操作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无菌、无瘤的原则,术中应实现即刻坚强的内固定,并对灭活骨的全长加以保护。在各种灭活方法中,改良巴氏灭活法(高渗盐水法)和射线外照射灭活法在灭活彻底性和骨愈合率方面表现相对较为均衡。不同解剖部位应选择相应重建策略,关节骨移植选择填充骨水泥的髓内固定;而中段骨干建议选择钢板固定的同时辅以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股骨上段和肱骨上段可以选择灭活骨联合长柄假体的复合重建(APC)。感染是灭活再植最常见的并发症,机械并发症和不愈合的发生,与解剖部位和灭活方法密切相关。

覃康,朱斌,缪语,李世杰,程冬冬,杨庆诚[3](2017)在《肢体恶性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外科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式以截肢为主。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及器械的革新,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主流方式。生物学重建作为保肢方式之一,有着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和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等优势。该文就肢体恶性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吴智钢[4](2014)在《数字化骨库及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异体骨精细化重建》文中提出目的保肢术已成为骨肿瘤手术治疗的最常见术式,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也已成为肿瘤整块切除后生物重建骨缺损的最常用方法。然而,异体骨植骨材料形状差异大、修复缺损区匹配不佳,经常对骨肿瘤切除后重建的远期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其核心问题就是无法快速挑选精准匹配的植骨材料。本课题旨在探讨数字化骨库建立的可行性,通过病例选择与技术应用,观察数字化骨库对于术前设计骨肿瘤整块切除范围、异体骨精确选配及裁剪、虚拟重建骨缺损的影响,解决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保肢技术中瘤段切除的精确性与异体骨生物重建的精细化程度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本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⑴数字化骨库构建方法及应用流程:用64排螺旋CT扫描的方法,获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综合骨库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的DICOM格式数据,3D重建后进行分析和管理,从而建立数字化骨库。在临床应用时,可以依托数字化骨库中的数据,快速精准的选择最佳匹配的异体骨移植材料,并在计算机软件中精确显示骨肿瘤边界并标定、设计瘤段切除范围、测量骨缺损大小、模拟裁剪及配准异体骨段;⑵病例采集及纳入标准:①具备大段异体骨移植保肢手术的适应症;②肿瘤生长于骨或骨周围,术前与术中肿瘤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③肿瘤周围有明确的骨性标志点;④需要进行肿瘤周围的精确截骨。排除标准:切口或肿瘤部位周围无法固定示踪器,肿瘤仅能部分刮除,以及软组织肿瘤等。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西京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的29例骨关节周围的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平均22.7岁;病理分型:骨肉瘤20例(其中皮质旁骨肉瘤7例),尤文氏肉瘤4例,软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4例;肿瘤部位:肩胛骨1例,锁骨1例,骨盆3例,肱骨近端1例,肱骨远端1例,桡骨远端2例,股骨干2例,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10例,胫骨远端2例;Enneking分期中4例尤文氏肉瘤除外,25例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3期、侵袭期)4例,恶性骨肿瘤21例(IB期7例、ⅡA期2例、ⅡB期12例)。所有患者无保肢手术禁忌症,术前均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后确定手术方案;除软骨肉瘤外,其它恶性骨肿瘤(骨肉瘤20例,尤文氏肉瘤4例)均给予规范的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⑶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骨肿瘤精确切除与异体骨精细化重建: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CartⅡ导航系统,Stryker,美国)中,依据术前设计在导航下完成手术实施及监测。本组病例制订数字化骨库联合计算机导航辅助肿瘤切除重建的技术流程,术后采用MSTS功能评分进行随访,并评价肿瘤学结果。结果本课题解决了异体骨精确重建骨肿瘤整块切除后骨缺损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用数字化骨库联合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成功对2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与常规异体骨移植操作相比,数字化骨库建立后,术前选配时间从平均1小时减少到5分钟以内,而解剖结构匹配百分率从30%(传统选骨技术)提升到95%(数字骨库技术),大大节约了时间,明显提高了精确性;同时,通过CT-MRI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在术前精确规划瘤段的切除范围。术中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骨骼表面注册点与术前影像及设计匹配,注册误差(0.47±0.19)mm;精确制导完成肿瘤整块切除、异体骨裁剪以及关节力线监控,也可避免发生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副损伤,肿瘤标本边缘病理检查显示切缘清洁无肿瘤残留。术后影像显示肿瘤整块切除范围、异体骨裁剪区域与术前设计一致,无关节失稳及畸形。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0.8个月;1例右锁骨骨肉瘤患者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给予扩大切除旷置术、术后辅助二线化疗治疗;1例左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术后6个月、1例右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术后9个月、1例右股骨干骨肉瘤患者术后15个月出现肺转移,给予肺部病灶放疗、二线化疗治疗;4例患者均生存至今,全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免疫排异反应,异体骨与宿主骨平均愈合时间(6.1±2.5)个月;未见感染、骨不连、异体骨骨折、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关节塌陷等明显并发症;MSTS93功能评分平均(25.1±3.2)分。结论数字化骨库的建立,为术前选配同种异体骨移植材料提供了快捷、可视、可靠的信息;联合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在获得安全的无瘤切除边界的基础上,将精确切除、精准匹配、精细手术与骨肿瘤外科医生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术者以往经验性操作方式相比,合理利用数字化骨库的信息联合导航辅助手术的这一课题设计、实施和评价,其整体治疗流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使患者接受安全的生物重建手术,最大限度避免医源性失误,进一步提高保肢手术的安全性,改善临床效果。本课题达到了肿瘤整块切除异体骨生物重建的精确化、个性化、精细化要求,在骨库的数字化改建及导航辅助手术方面获得了较成熟的经验,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黄晓燕[5](2014)在《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的相关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腓骨近端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形态,对腓骨近端替代桡骨远端重建桡腕关节移植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3例人干燥完整的腓骨、桡骨标本,利用测量工具对腓骨头、桡骨远端关节面进行冠状面、矢状面的倾角、长径、周长进行测量比较,以及利用影像学技术对腓骨关节面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从解剖学结构分析其匹配程度。结果:桡骨内倾角为(23.2±1.6)°,腓骨内倾角为(23.7±1.8)°,桡骨与腓骨内倾角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后倾角为(11.4±1.5)°,腓骨后倾角为(11.6±1.4)°,桡骨与腓骨后倾角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腓骨、月骨、舟骨冠状面平均长径为(1.44±0.30)cm、(1.03±0.41)cm、(1.38±0.34)cm,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5.273,P<0.05)。腓骨、月骨、舟骨矢状面平均长径为(1.38±0.33)cm、(1.33±0.31)cm、(1.23±0.34)cm,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9.750,P<0.05)。腓骨、月骨、舟骨关节面周长为(4.69±0.52)cm、(3.92±0.36)cm、(4.54±0.44)cm,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4.523,P<0.05)。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与腓骨头关节面前倾角各旋转角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12,P<0.05),而腓骨头关节面前倾角旋转10-15°时与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8.12,P>0.05)。结论:腓骨小头和桡骨远端形状的匹配性较好,适用于移植代替受到病损并彻底切除的桡骨远端,重建腕桡关节。腓骨小头能够有效替代关节面并且应以舟骨凹关节面为主,旋转的最佳角度以10-15°之间为宜,将实际测量的桡骨远端关节面与腓骨头的测量数值相匹配,可有效指导临床适当选择进行远端桡骨重建。目的:探讨腓骨近端切除术后外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肌腱重建对膝关节外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近端腓骨切除并重建腓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骨性止点的26例腓骨近端肿瘤患者(治疗组)临床资料,与同期13例未行韧带骨性重建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行膝外侧方应力试验,摄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与健侧比较间隙增大程度并分级;参照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腓骨的切除长度分别为(9.8±1.2)cm、(10.1±1.4)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05)。X线片显示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治疗组中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5个月出现局部复发,病理显示为侵袭性骨细胞瘤,17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但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较好;其余22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末次随访时行膝外侧方应力试验,治疗组均表现为阴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AB级,而对照组均为阳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D级。治疗组膝关节MSTS评分为(96.8±5.3),对照组关节MSTS评分为(85.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4,P<0.05)。结论:腓骨近端切除后对软组织、肌肉及韧带进行重建修复,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重建关节功能。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吻合或不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23例,所有患者行瘤段切除后,12例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吻合组),11例行单纯自体腓骨移植(非吻合组)。术后随访,参照Enneking系统及国际肢体修复讨论会所制定的同种/带血管蒂骨移植的影像学评价方法,进行肢体功能、影像学及供区的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X线平片检查显示移植的腓骨均顺利成活,骨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3.6±2.5)周。未发现腕关节及植骨部位疼痛,未见明显的腕关节畸形及关节脱位,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受限。腕关节平均活动度为背伸35°,掌屈35°,桡偏15°,尺偏25°,前臂旋前20°,旋后20°。随访期间,1例GCT患者于术后1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25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其余22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吻合组与非吻合组肢体功能评分、恢复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近端重建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效果确切,既完整切除了肿瘤组织,又可较好恢复腕关节的外形及桡腕关节的功能。腓骨吻合血管较不吻合血管有优越性,重建了血液循环,缩短骨愈合时间。

赵洪峰[6](2013)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多种病因所致下肢骨缺损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患者均来自2007年至2012年,于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科行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的患者,共2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22例,足趾缺损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在6~51岁之间,平均年龄27.5岁,随访时间1.7~4.8年,平均随访3.2年。所入选患者为骨髓炎、骨肿瘤、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下肢骨缺损的患者,均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带血管蒂腓骨的取骨长度,带血管蒂腓骨取材部位以及移植后腓骨的直径进行分析。对患者双侧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查,并对患者主观疼痛进行评估,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对移植腓骨的转归情况参照国际挽救肢体讨论会上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骨移植放射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采用SPSS17.0forWindowns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1、患肢术后功能的Enneking系统评价:胫骨骨缺损平均分25.7分,肢体功能恢复79.84%,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达93.4%。2、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愈合时间:根据术后X线片所示,全部患者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后愈合时间11~25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7周。3、移植骨长度与愈合时间的关系:移植骨的愈合时间随移植骨长度的增加而相对增粗。结论1、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是目前治疗下肢骨损伤的有效方法。2、Enneking系统肢体功能评价法能全面、量化评价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骨损伤后肢体功能。

朱忠胜,张春林,董扬,阮洪江,曾炳芳[7](2012)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骨巨细胞瘤破坏的桡腕关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腓骨-舟月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7例桡骨远端Ⅱ、Ⅲ级(Campanacci分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2.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2例采用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5例采用不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术后功能评价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及MSTS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8年,平均3.1年。X线片检查示移植腓骨均顺利成活,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为12-16周,不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18-30周。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取腓骨侧膝关节未见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28°~40°,平均33.8°;掌屈16°~30°,平均23.8°;前臂旋前55°~80°,平均72°;前臂旋后38°~75°,平均55.4°,平均握力为对侧的76%。MSTS评分平均为85.71%。所有患者腕关节稳定性良好,无活动性疼痛,能够胜任日常生活、工作。结论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重建腕关节,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是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石洪峰[8](2012)在《接骨板结合骨水泥治疗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分析(附12例病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恶性骨肿瘤的研究进展,保肢手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保肢手术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问题在困扰多数学者,根据Enneking外科分期选择彻底切除肿瘤的边界,根据切除边界的范围选择功能重建的方法,使恶性肿瘤的保肢率明显提高。在美国和西欧一些骨科中心,大多数ⅡB期骨肉瘤均可施行保肢术,骨肉瘤的保肢率已达到80%以上。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辅助疗法的保护下选择合适的功能重建的方法。近些年来采取人工假体、异体骨等修复骨肿瘤遗留的大段骨缺损,虽然能恢复肢体功能,仍然存在价格昂贵、假体松动、感染、异体骨吸收等问题,有的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本文通过对我院(中日联谊医院)2004年至2012年间12例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方法进行一下介绍,以期对临床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术提供一种选择方法。目的:本文目的是探讨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方式——接骨板结合骨水泥内固定术,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4年-2012年应用接骨板结合骨水泥治疗恶性骨肿瘤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9-55岁,平均32岁;依据GTM分期和分级为,原发性恶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为G2T1M0,IIA期,骨巨细胞瘤6例,都为G1T1M0,ⅠA期,骨盆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为G2T2M1,IIB期,骨肉瘤2例,为G2T1M0,IIA期,骨髓瘤患者术前进行2周的辅助化疗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病理影像学资料收集,手术方法,依据Mankin及ISOLS标准评定术后治疗效果,平均随访时间为49.5个月(3个月至96个月),定期拍摄X线片,全身核素骨显像,观察复发转移情况,评价接骨板结合骨水泥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9.5个月(3个月至96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Mankin标准优良率,11例为优,1例为差,3例随访X线片、全身核素骨扫描未见复发、感染、转移,1例骨肉瘤复发。结论:接骨板结合骨水泥内固定术治疗恶性骨肿瘤效果良好,比较适合长骨术中能广泛切除肿瘤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关节功能不受影响等优点,并且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固定牢固,术后可以早期功能康复锻炼,骨水泥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但对于临近关节的或是骨骺已被侵袭的恶性肿瘤,因为不能有效的广泛刮除肿瘤组织,存在短期复发的风险。

吕豪[9](2011)在《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治疗大块骨缺损》文中认为目的:探索一种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患肢功能的方法,和自体骨髓移植对吻合血管的移植腓骨形态改变的影响,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骨肿瘤、骨髓炎、先天性疾病等多源性大块骨缺损方法。方法:1.手术方法:利用吻合血管的腓骨-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和单纯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大块骨缺损病59例。59例病人随机分为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组(A组)和单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组(B组)。A组31例,其中27例为骨折后的感染、骨坏死、骨不连所至,2例为骨肿瘤,2例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人。B组28例,其中25例为骨折后的感染、骨坏死、骨不连所至,2例骨肿瘤,1例胫骨先天性假关节。分离胫前动脉和大隐静脉。常规分离带血管蒂的腓骨。将带血管的移植腓骨嵌插入或折叠充填于受区骨近、远端的骨髓腔内并给予固定。将腓动脉的两端与受区部位知名动脉的两断端吻合,使腓动脉桥接于动脉上。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腓静脉。用骨穿针在双侧髂后上棘及髂前上棘多点进针抽取骨髓。每个穿刺点间距离不少于2cm,以保证抽取的骨髓有足量的红骨髓。将抽取的自体骨髓混合液注入移植腓骨两端、多点注入移植腓骨骨膜周围及肌袖内。加压包扎及制动小腿3d‘。一般腓骨移植后4w再次自体骨髓注射,隔4w一次,注射3次。2.疗效评价:疗效评价骨折愈合速度、腓骨形态增粗率。(l)移植腓骨形态测量的影像学评价方法:移植腓骨的形态增粗率公式:[(B2 /A2—B1A1)/(B1/A1)]×100%。[1]在这里,A1为术后时胫骨测定位置的横径,B1为术后时移植腓骨中点的横径,A2为随访时胫骨测定位置的横径,B2为随访时腓骨中点的横径。(2)采用彩超和血管造影检查不同时间移植腓骨动脉血流。结果:自体吻合血管的腓骨一骨髓复合移植方法治疗组:术后行移植腓骨动脉造影及彩超检查移植腓骨动脉血流,均显示腓动脉血流通畅。平均随访时间76w(58w——82w),移植腓骨愈合时间平均11w(9w——13w)。移植腓骨愈合时形态增粗率30%(20%——50%),平均随访时间移植腓骨形态增粗率平均150%(120%—170%)。单纯自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组:术后行移植腓骨动脉造影及彩超检查腓动脉血流,均显示腓动脉血流通畅。平均随访时间96w(85w—112w),移植腓骨愈合时间平均14w(12w——18w),移植腓骨愈合时形态增粗率22%(20%—26%),平均随访时间移植腓骨形态增粗率平均140%(100%——17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检验水准:a=0.05,t=3.581,p<0.05,可认为自体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较单纯自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平均随访时间内移植腓骨形态增粗率,t=2.984,p<0.05,可认为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较单纯自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组在同一时间段内形态增粗率明显增加。结论:与单纯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相比,自体骨髓和吻合血管的腓骨复合移植后,移植腓骨形态增粗率的时间更早,增粗速度更快。

焦根龙,李志忠,潘永勤,林永新,赵明杰,隋杰,何克云,周志刚[10](2010)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在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的腓骨嵌入长段骨缺损处,观察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情况和关节功能。结果 18例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9年。10例胫骨缺损的患者平均术后4.5个月愈合,8例骨肿瘤患者平均3个月愈合,仅1例肿瘤术后发生骨折其余未见复发。术后观察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率为100%,骨愈合率为100%,腕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方法,移植骨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快,是治疗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二、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附四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附四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灭活再植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灭活再植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 适应证
    (二) 禁忌证
二、基本手术流程
    (一) 术前准备
    (二) 体位及麻醉
    (三) 手术操作
        1. 广泛切除肿瘤
        2. 瘤骨灭活
        3. 灭活骨回植
        4. 内固定和软组织重建
    (四) 术后处理与康复
三、常用灭活方法
    (一) 液氮灭活
    (二) 射线外照射灭活
    (三) 高压蒸汽灭活
    (四) 无水酒精灭活
    (五) 巴氏灭活和改良巴氏灭活 (高渗盐水法)
    (六) 微波原位灭活
四、不同部位手术特点
    (一) 胫骨
    (二) 股骨
    (三) 肱骨
    (四) 骨盆
五、并发症的处理
    (一) 伤口愈合延迟和感染
    (二) 肿瘤复发
    (三) 机械并发症和关节退变
    (四) 愈合延迟和不愈合
六、总结

(3)肢体恶性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外科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段骨移植
    1.1 同种异体骨移植
    1.2 自体骨移植
2 瘤段骨灭活再植
    2.1 体内灭活再植术
    2.2 体外灭活再植术
3 复合生物学重建
4 Ilizarov技术
5 旋转成形术
6 关节融合术
7 结语

(4)数字化骨库及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异体骨精细化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骨库沿革
        1.1 骨库的建设
        1.2 骨库的管理
    2 骨肿瘤保肢技术
        2.1 骨肿瘤分期
        2.2 骨肿瘤外科边界的分类
        2.3 保肢术的适应症和方法
        2.4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应用
    3 骨库的数字化改建
        3.1 数字骨科学概念的提出
        3.2 异体骨数字化的应用
        3.2.1 传统选骨技术
        3.2.2 虚拟 3D 技术
        3.2.3 数字化骨库的意义
    4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4.1 导航技术的发展
        4.2 导航技术在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5 展望
1 课题设计及流程
    1.1 数字化骨库的构建方法
        1.1.1 DICOM 数据采集
        1.1.2 数字化处理和资料库管理
    1.2 导航下模拟切除及异体骨配准
        1.2.1 硬件设备
        1.2.2 软件系统
    1.3 导航辅助手术实施
        1.3.1 导航系统的注册和验证
        1.3.2 术中导航的跟踪及监测
2 一般资料
    2.1 病例采集及纳入标准
    2.2 患者资料
        2.2.1 基本情况
        2.2.2 恶性骨肿瘤的化学治疗
    2.3 术后随访和评价指标
3 临床应用
    3.1 四肢骨关节肿瘤切除重建
        3.1.1 保留关节面的大段异体骨移植重建
        3.1.2 异体骨关节的移植重建
    3.2 经 Y 型软骨截骨髋臼肿瘤精确切除及异体骨盆重建
4 结果
    4.1 数字骨库信息使用及术前规划
    4.2 导航辅助手术实施
    4.3 肿瘤学预后
    4.4 并发症及功能评价
5 讨论
    5.1 骨库数字化改建的探索
    5.2 CT-MRI 三维图像融合技术
    5.3 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手术的优缺点
    5.4 导航系统的注册、验证、追踪与监测
    5.5 整体治疗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7 课题存在的不足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的相关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腓骨小头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匹配性的解剖学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腓骨近端切除后的膝关节外侧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三部分 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腓骨近端重建桡骨远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表
致谢

(6)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自体腓骨移植重建骨巨细胞瘤破坏的桡腕关节(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
    四、疗效评定
结果
讨论

(8)接骨板结合骨水泥治疗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分析(附12例病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临床症状
        2.1.3 诊断
        2.1.4 肿瘤的分期及分级
    2.2 治疗方法
        2.2.1 一般处理
        2.2.2 影像学检查
        2.2.3 术前准备
        2.2.4 确定肿瘤切除边界
        2.2.5 手术
        2.2.6 术后处理
        2.2.7 数据记录及随访
第3章 结果
    3.1 术后随访 X 线平片及全身核素骨显像结果
    3.2 术后随访关节功能 HARRIS、KSS、MANKIN 及 ISOLS 评分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术式的选择
    4.2 保肢重建的方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治疗大块骨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一) 手术指征
        (二) 受区处理
        (三) 供区处理
        (四) 移植骨的固定及腓血管的吻合方法
    三、自体骨髓抽取和注射方法
    四、疗效评价
        (一) 移植腓骨形态测量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二)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一、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特点
    二、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后,腓骨的血供的意义
    三、自体红骨髓移植
    四、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自体骨髓复合移植
    五、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的临床解剖特点与相关并发症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附四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长骨恶性肿瘤长节段骨缺损的重建技术[J]. 田征,艾克拜尔·尤努斯,吴苏稼,于秀淳,陈江涛,李靖,付军,徐磊磊,姜大为,汤慧萍,赵培,王臻. 中华骨科杂志, 2020(20)
  • [2]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灭活再植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J]. 杨毅,郭卫,杨荣利,汤小东,燕太强,曲华毅,姬涛. 骨科, 2018(03)
  • [3]肢体恶性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外科治疗进展[J]. 覃康,朱斌,缪语,李世杰,程冬冬,杨庆诚.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03)
  • [4]数字化骨库及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异体骨精细化重建[D]. 吴智钢.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5]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腓骨近端重建的相关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黄晓燕. 苏州大学, 2014(01)
  • [6]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组织的回顾性分析[D]. 赵洪峰. 泰山医学院, 2013(04)
  • [7]自体腓骨移植重建骨巨细胞瘤破坏的桡腕关节[J]. 朱忠胜,张春林,董扬,阮洪江,曾炳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2(04)
  • [8]接骨板结合骨水泥治疗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分析(附12例病例)[D]. 石洪峰. 吉林大学, 2012(09)
  • [9]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治疗大块骨缺损[D]. 吕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10]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在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中的应用[J]. 焦根龙,李志忠,潘永勤,林永新,赵明杰,隋杰,何克云,周志刚. 广东医学, 2010(15)

标签:;  ;  ;  ;  ;  

胫骨上端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带血管化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术(附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