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目标变迁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1](2019)在《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广泛化,监管设施日趋完善,使得企业对于精通电脑技术、明确国家政策法规的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急切需求。但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还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英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A.N.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是研究文献来源;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是建立在施良方的课程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本章阐述的施良方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编制原理,重点是施良方的课程编制原理。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由四部分构成: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作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教育评价。第四章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本章对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蒙古国会计专业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回忆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着重分析了蒙古国的大学教育起源和发展历史、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的简介以及会计专业的课程编制情况。第五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调查主要使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教师和企业雇主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还采用了“广告收集分析法”。第六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创新之处,论文的价值所在。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1.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课程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足雇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课程结构不合理。3.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会计实习的实效差;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4.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考试形式和学分制需要变化。第七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论文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在与中国5所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对比中,以及依据施良方课程理论与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蒙古国及各大学的发展状况,针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解决策略:1.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2.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3.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赵璐[2](2018)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美国发生首次大规模并购浪潮以来,并购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出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并购交易的热度持续不减。尽管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并购交易各具特点,但通过并购整合资源,实现价值增长是并购方的初衷。在并购呈现活跃态势之初,外国学者就开始关注并购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时至今日尚未对该问题达成统一认识。与国外情况相似,中国企业在并购中价值创造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代表观点之一认为并购能够增加并购方企业价值,价值来源是协同效应。但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并购带来的价值增加仅对目标方股东而言有意义,并购方股东并没有因并购而获得任何财富,甚至很多情况下并购方股东价值不升反降。并购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已成为并购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并购价值为核心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并购方、目标方、交易属性、行业特点及宏观环境这五大方面进行解释。相比之下,以并购方和目标方之间信息传递为切入点讨论并购价值的研究尚不丰富,其中以会计信息可比性角度探讨价值的研究更为匮乏。事实上中国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改革的深化时期,国民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资本市场中信息总体数量较为丰富但内在质量仍有提升空间,信息透明度不佳会干扰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并购交易中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并购方为并购而发生的信息收集成本较高,由此引发交易成本和并购风险的增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准则制定机构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投资者对利用公开会计信息决策的信心,强化信息制度性传递渠道在并购交易中的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减少并购双方信息传递中的障碍,而且也表现为并购双方彼此信任度增加,降低潜在风险及不确定性,市场信息环境得到净化,鼓励更多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如果并购中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好,这些透明度更好的会计信息将会有助于并购方更为深入和准确地把握目标方整体情况,尽可能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为并购后期价值增加提供必要保障。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出发,尝试从并购交易中目标方和并购方之间公开会计信息传递和使用角度回答如下问题:在并购进程的不同阶段,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当并购交易双方身处不同行业时,与同行业内并购活动相比,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是否会存在差异?尽管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并购关系的学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减少并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并促进交易双方彼此了解,但已有研究缺少从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角度,分析在并购交易不同阶段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并购价值的具体影响过程。在企业渐进式的并购进程中,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另外,由于国有控股企业在重大战略决策中更容易受到政府行政意志的左右,并购方股权属性是否会对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并购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以2007年至2017年并购双方均为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初始尽职调查阶段的并购目标选择、深入尽职调查阶段的并购溢价以及交易尽职调查阶段的并购绩效的影响,明确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功能有效发挥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在不同并购类型中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影响的差异;基于国有控股并购方在重大经营决策中更容易受到来自政府行政意志的左右,检验了并购方股权属性对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并购(目标选择、并购溢价及并购绩效)关系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会计信息可比性更好的潜在目标企业成为被并购对象的可能性更大,当按并购双方行业属性将总样本拆分为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子样本后发现,在非相关性并购样本中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目标选择的影响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会对并购目标选择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影响程度在不同并购类型中存在差别。并购方选择并购对象时,不仅在宏观上要考虑潜在目标方发展方向与自身战略匹配度,还要重视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所表达的信息内涵。(2)如果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好,并购方支付对价的溢价水平相对较低,当按并购双方行业属性将总样本拆分为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子样本后发现,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在非相关性样本中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溢价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在不同并购类型中存在差别。因此,在确定并购支付对价时,并购方除了要考虑目标方对该交易价格的接受范围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提高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度,增强并购方企业价值分析能力,合理把控并购溢价范围,避免过度支付。(3)当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好时,并购方短期市场绩效、长期经营绩效和并购后协同效应表现相对更好;在将并购样本拆分为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后观察到,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上述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非相关性样本中更强,然而,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方长期市场绩效没有显着直接影响。上述结果意味着:第一,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能够较快地察觉到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并购宣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财务指标也可印证这一点。但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多种复杂因素会影响长期市场绩效,所以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未能提高并购方长期市场绩效水平。第二,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增加并购双方整体价值。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并购方绩效,而且还能够增加将并购方和目标方视为一个整体的协同效应水平。(4)当并购方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时,潜在目标企业中会计信息可比性更好的企业成为被并购对象的可能性更大;当并购方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时,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并购方短期市场绩效、长期经营绩效和并购后整体协同效应的正向影响更强。但是,并购方股权属性对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并购方长期市场绩效之间关系无显着的直接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政府对国有企业控制普遍存在的背景下,特别是对处于经济转型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政府行政意志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活动有很大程度的干预,并购方股权属性对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并购(目标选择、并购溢价和并购绩效)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分析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的影响,可能的创新之处如下。(1)探索会计信息与并购价值内在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现有与并购价值创造有关的研究主要从管理者或协同效应角度进行分析,鲜少有文献基于目标方会计可比性角度,考察目标方会计可比性对并购价值的客观影响,本文结论可扩展并购价值相关研究的视野。此外以往关于并购价值的研究,主要从并购方或目标方单一以及内部信息传递来分析绩效变化,本文以会计学基本的报告形式——会计信息为出发点,在并购方并购绩效研究中加入目标方会计可比性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对市场绩效和企业绩效进行更全面的综合性分析。(2)明确会计信息可比性如何促进并购价值提升的作用机理本文分别考察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溢价和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并购方选择会计信息可比性高的潜在企业有利于降低并购交易成本,提高并购定价的合理性,最终促进并购方股东财富的增加,帮助并购后实体获得更好的并购绩效。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并购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合作,提高了并购战略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并购战略执行的有效性,最终创造并购价值。进一步而言,本文突破以往仅关注会计稳健性、可靠性的研究思路,将会计信息可比性视为若干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中的一个独立研究维度,发现目标方可比性对并购价值创造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在不同环境中其影响程度不同。目标方作为其自身会计信息提供者,相对于并购方其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信息优势,特别是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中,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在主要并购决策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上述发现有效地揭示目标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对该系列研究的有益补充。(3)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系统性测度方法的中国化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以会计信息质量中具有增进作用的可比性为视角,选择目前更具合理性的系统性测度方法,通过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测定上市企业可比性水平,并探讨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并购目标选择、并购溢价及并购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增加并购方股权性质等中国特色变量,使得研究结果更能代表中国客观实际,从而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晏超[3](2017)在《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会计发展变革的主旋律。截至2016年12月,已有130多个国家或地区强制要求或者允许采用IFRS。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实现了与IFRS的实质性趋同。2010年,财政部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2014年又陆续新增或修订与IFRS持续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等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学术领域,众多学者对IFRS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或经济后果进行了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传统研究集中于检验会计准则变革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比如财务报告质量、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与定价效率等是否得到改善。而后,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包括对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简单来讲,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即“制定会计准则时并不想带来的影响,或并未关注到的潜在及后续影响”。近年来,关于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加,大有形成研究主流的趋势。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较为零散,且研究视角分散,对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缺乏系统的认识。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并界定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的基础上,以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为契机,选取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进行了重点研究。资本配置是财务学最基本的问题。公司财务的本质和职能即资本配置活动,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亦即合理配置资本资源。会计准则变革在直接追求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同时,本质上追求的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一般来讲,资本配置效率主要表现为融资效率(资本成本)和投资效率,而资本配置结构的优化又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要求和基础。本文以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为指导,重点关注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非预期效应:一是由于企业投资变化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间接影响,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后续间接效应;二是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非对称效应,特别是准则变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负面非预期效应,以及进一步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三是会计准则变革带来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改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溢出效应。具体地,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基于CAPM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会计准则变革的时间效应,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基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在冲突,本文选取反映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稳健性特征为视角,以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差异,以及进一步带来的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最后,本文以2005-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角度,深入考察了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第一,在理论上,若不考虑企业投资的变化,会计准则变革通过改变会计信息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即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带来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在投资内生的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带来企业投资的增加,并且企业投资的增加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间接的反转效应,当企业新增投资的调整成本小于一定的临界值时,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也可能会带来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当进一步增加考虑两类最常见的代理问题时,基本结论仍然成立。第二,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在总体上得到显着降低,并且权益资本成本在准则变革后初期(2007-2009)降低得相对明显,而在准则变革后稳定期(2011-2013)又有所回升;会计准则变革的确通过企业投资变化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间接的反转效应,并且主要存在于准则变革后稳定期;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会计准则变革带来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升,降低了权益资本成本,但是会计信息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害,进而减弱了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趋势。第三,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着降低,并且在准则变革后初期(2007-2009)降低得较为明显,2010年以后会计稳健性又有所回升;虽然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升在总体上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但会计稳健性的降低对权益成本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显着提高,会计稳健性的降低是导致债务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会计稳健性在后期的回升,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得到及时地回落调整,但债务资本成本并未得到及时调整。第四,在一定范围内,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其债务融资倾向及负债率就越高;在我国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权益融资,但是会计稳健性的降低却使企业债务融资受到不利影响,这促使部分上市公司由债务融资转向权益融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及负债率因此而降低;在2010年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以来,随着会计稳健性的回升,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及负债率也随之回升。第五,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总体上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我国2007年会计准则变革后,随着可比性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得到显着提升,且可比性与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到增强;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可比性对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加明显,并且,我国新会计准则带来可比性的改善,主要提高了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效率;可比性主要对投资不足起到缓解作用,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然而,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后,可比性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均得到增强,且过度投资受到的影响更大。总体来讲,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在丰富资本配置理论的同时,深化了对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认识,拓展了传统的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尝试利用国内研究较少采用的分析式研究方法,分析了会计准则变革、权益资本成本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了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后续间接的非预期效应,同时,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二,基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内在冲突,以及权益市场和债务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需求的差异,分析了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非对称效应,特别是准则变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负面非预期效应,以及由此导致资本结构的变化。从而丰富了宏观会计制度对微观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三,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视角,探索了会计准则变革在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溢出效应,包括优化管理者投资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代理冲突等影响路径和机理。从而丰富了宏观会计制度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第四,本文在考察会计准则变革的效果时,增加考虑了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间效应,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地跟踪,在新时期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本文在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方面提出的若干新见解和新发现,对于会计准则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准则制定者应综合权衡会计准则变革的预期效应和非预期效应两个方面,及时关注负面的非预期效应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引导正面的非预期效应以扩大会计准则的受益范围。此外,本文的研究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资本市场参与者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黄微[4](2017)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财政部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蓝本,颁布了修订后38项具体准则。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并之后实现了与香港、美国和欧盟会计准则的等效。2010年4月,财政部颁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我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认可,并将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2014年4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的实质趋同。财务报告信息作为上市公司经营成果与财务运行状况的总体反映,其本身是代理制下的产物,也与股东、投资者与管理层等的利益直接相关。但是,因为代理之下本身的利益矛盾与道德困境的存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与保证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局限之一。但是,从目前国际与国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层面来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因素与改进方法都相对较为欠缺,会计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经营管理情况的重要媒介,对上市公司会计质量的研究成为目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要侧重点。所以,会计准则持续趋同是否可以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为目的的研究存在必要性。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值得探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对相关理论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趋同因子、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这三个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推动状况,以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手段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整合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结构等多元影响手段。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归类研究与论证本文结合对在一定时间节点A+H股的披露数据进行调研,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会使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结果表明2014年会计准则进一步修订后,会计信息质量最好;通过实证证明,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同样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不断的改进推动了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不断转变,从而从侧面可以看出,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国际趋同提供建议,并且对于完善内部治理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建议。
张玺[5](2014)在《浅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展开了探究,首先就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概括了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柴红艳[6](2015)在《企业合营会计问题探索》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合营业务越来越多,使得合营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将合营的相关内容放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应用指南和相关讲解中予以规范,并没有单独的合营安排准则,使得这部分的准则松散不具有针对性和实务操作性,这不仅不利于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实务操作的指导性也不高。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2月17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该项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文章通过我国合营安排准则的国际对比,发现了现存差异,并且指出了准则差异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博弈的结果,合营准则国际准则趋同则是各国间博弈的结果。因此将差异分为可保留的差异和需要完善的差异,对准则具体条文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完善我国合营准则和加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文章对于合营准则的研究探讨,为充分理解、应用、完善我国合营准则以及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有益的帮助。
佟玲[7](2014)在《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文中认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不可逆转。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为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也是经济监管的基础信息源。会计目标是通过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集团在财务报告传递会计信息的引导下产生或改变经济决策行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实现的,因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供给是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了构建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规则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意义。会计规则建立在会计概念结构基础上,具有很强专业独立性和客观性,危机后的G20峰会也要求在独立的会计规则制定程序框架内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规则。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大。鉴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监管规则对会计规则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一方面,监管当局积极关注会计规则的发展完善并参与其中,促进提升会计规则质量,全力支持、推动会计规则实施,这是监管活动对会计规则发展完善产生的正面效应;然而,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伴随着监管部门促使会计规则片面朝着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方向变迁,对会计规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受损、背离会计概念框架要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会计目标的实现难以确保,具有负面效应,譬如,后危机时代,IASB征求采纳的“预期损失模型”就是金融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不利影响的产物。因此,为了维护会计规则的相对独立性,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并助于监管目标顺利达成,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以使两者能够适当分离、相对独立以实现各司其职,同时,加强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互动、有效协调两者关系,使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能够共同致力于为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和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论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研究。在诠释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首先揭示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进而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最后设计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鉴于论文探讨的是一项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可以为会计规则制定部门发展完善会计规则、监管部门探求监管手段和方式变革以改进监管规则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深入研究将为我国全面推进会计规则相对独立发展的制度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诠释可以丰富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存在模式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补充价值。本文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税收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历史分析、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进行较为系统深入探究:(1)利用文献研究法对选题相关领域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以准确把握选题,拟定研究框架,全面展开研究;(2)大量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方法,准确分析、把握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剖析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论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提出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3)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具体剖析,以寻求两者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殊性,为阐释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关系机理提供理论支持;(4)运用历史分析法厘清了金融工具减值、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历史演进脉络,以追根溯源,把握会计规则应受监管规则不当影响,在发展变迁中的矛盾冲突,进而找到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路径;(5)运用案例分析法支持、佐证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如选取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进行分析,为诠释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提供支撑。(6)实证研究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以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创新。本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全新视角,将金融监管、税收监管和企业生产监管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内,从经济监管高度展开对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研究。(2)理论分析创新。①在理论层面系统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②基于经济学效率视角,运用现代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诠释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3)制度设计创新。本文探讨了会计规则和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构思了安全生产监管资金投入诉求的表外披露模式,提出了制度设计方案。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会计规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会计规则的这些特征源于会计的固有理论结构。(2)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具有关联性和共同属性,应加强互动、有效协调;同时,两者之间具有差异性,源于会计与监管目标各异,为满足各自目标诉求,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需要适当分离、各司其职。(3)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源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均作用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载体,其是两者规制作用得以同时发挥的“附着物”。(4)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异同特征明显。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的差异性根源于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存有不同,且难以取得一致;两者均属于具体制度安排,都具有政府管制属性。(5)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必要性。会计准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遵从了会计产权的“自然优序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监管当局公共会计产权主体诉求对个体微观会计资源的“妨害”,降低制度运行的内生交易费用,其本质是一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制度安排选择。(6)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有效性。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可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助于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7)会计信息具有“供给”边界,会计信息仅能扩张至其具有可替代性的“供给”边界点,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要,不应混淆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武茜[8](2013)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G20领导人峰会多次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IASB改进IFRS。国内外掀起了向IFRS趋同的风潮,IASB也加快了相关准则项目的进程,对一系列重要准则项目进行制定或修改,发布了一系列的征求意见稿,IFRS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同时一些主要经济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特殊问题。中国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IFRS实现了实质趋同,并与2010年4月发布了持续趋同路线图,表示将与IFRS保持持续趋同。在此背景下,全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动态都可能会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应该研究并确定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应对举措及策略。我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应积极参与IFRS项目的制订,充分发挥我国在IFRS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消除与IFRS现存的差异,积极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必要性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史变迁以及影响因素”主要阐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国际趋同与等效,从采用IFRS模式、与IFRS差异、执行与贯彻的差异以及税收和政治体制四方面分析了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第三章“全球主要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近期动态”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和近期动态。第四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分析与评估”主要阐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从目标、路径、取舍以及限制条件四方面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第五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瞻性分析”提出我国应通过制定清晰的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目标。第六章“结论和建议”是全文论证的结果。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历程及近期动态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各个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供前瞻性参考建议。提出: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总目标不变,但对国情的研判要科学准确;2、为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我国需要放弃准则的部分制定权。本文的不足之处:尽管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作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知识水平和资料来源的局限,对论题的论证还不深刻,论据还有不充分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乔炜[9](2012)在《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合作机制是国际社会解决冲突、协调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之所以选择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作为研究的课题,一方面是基于跨境市场会计监管冲突问题亟需解决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是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国际合作和境外上市相关工作的实践总结。经济的边界决定会计的边界,会计的边界影响并要求会计监管的边界与之相协调。跨境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突破了国家界限,传统以国界作为会计监管界限的划分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跨境市场环境下,如果上市地(东道国)和所在国(母国)仍然坚持国家个体单独监管,那么一国的会计监管跨越国界就会产生监管冲突的问题。监管冲突是由于各国会计监管机构对跨境上市公司行使个体管辖权,导致个体监管的边界超出国界所带来的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推动了会计监管的国际化进程。所谓会计监管国际化是指会计监管活动跨出国界,需要各国会计监管标准趋于一致以及执行相互协调的过程和状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已有12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或将其作为制定本国(地区)准则的基础;截至2011年底,已有123个国家或地区采纳或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监管标准逐步趋于一致更加凸显出在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加强合作与协调的迫切需求。国际合作机制是调节国家间关系的一系列约束性的制度安排的总称。传统以国家个体为立足点的会计监管,难以单独应对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信息质量风险,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维护国际市场秩序。毫无疑问,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监管标准是否一致、监管执行是否协调、跨境监管合作机制是否有效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完善跨境会计监管的有关制度体系,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2011年9月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围绕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着力推动“上市公司国际板审计及跨境监管合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课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国际机制理论,深入分析了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和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基于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和变迁模式,结合跨境会计监管的特殊性,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冲突的原因做出剖析;对解决监管冲突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在国际机制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的研究框架。本文认为,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会计监管地域性与市场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需要通过各国会计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依靠机制化的手段来解决。第二,对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做出考察,剖析了国际合作机制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征、变迁模式以及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现状的原因,就典型的全球性国际合作组织的职能、架构和工作程序做出了分析,为下文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以及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由大国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由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由相对权力向绝对收益转变的基本特征;在历史变迁中体现出四种模式,即经济进程、总体权力结构、具体权力结构和国际组织的变迁模式;在全球发展不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第三,从标准与执行两个层面对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做出分析。本文认为,跨境会计监管在标准统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践中将更多地依赖于执行层面的协调与合作;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执行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的方向在于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制度约束;同时,跨境会计监管现实中的状况也体现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变迁中的转变特征和模式总结。第四,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与其他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共同及差异性特征;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个体三个层面归纳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分析框架,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构建。第五,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境外上市的状况和特点,本文对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同时从推动市场国际化、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维护国家利益三个方面对我国在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构建过程中应采取的战略举措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实现了论据(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的大量分析案例)、论证(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理论相结合)与论点(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等三个层面的创新。本文是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研究的初步尝试,希望这些研究创新和成果能够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打下基础。
时军[10](2011)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国际(美国和国际会计委员会)进行对比较分析,探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议。
二、从目标变迁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目标变迁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蒙古国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呼唤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研究 |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弊端 |
(三)蒙古国学者对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鲜有研究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研究文献来源 |
(一)蒙古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
(二)中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
(二)课程编制研究综述 |
(三)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
(四)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综述 |
(五)会计专业课程考评和评价研究综述 |
(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施良方及其课程编制原理 |
(一)施良方简介 |
(二)课程的定义 |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
(四)课程编制的原理 |
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 |
(一)怀特海简介 |
(二)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 |
一、蒙古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现代教育产生之前的游牧教育阶段(1921年之前) |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大学的产生阶段(1921年至1942年) |
(三)大学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1942年至1990年) |
(四)大学教育的繁荣发展阶段(1991年至现在) |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发展历史 |
(一)会计专业的发展阶段 |
(二)蒙古国会计方面使用的法律和准则 |
(三)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现状 |
三、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一)蒙古国立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二)蒙古国商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三)蒙古国农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四)蒙古国财政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五)蒙古国“曼达胡”会计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第五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问卷 |
一、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对大学会计教师的访谈 |
三、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与满意度分析 |
(一)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满意度访谈调查 |
(二)蒙古国的会计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
第六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 |
(二)课程目标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 |
(三)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意雇主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着不一致现象 |
(二)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 |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
三、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 |
(二)会计实习的实效差 |
(三)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
四、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 |
(二)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 |
(三)过于重视课程结果的评价,课程评价方法单一 |
第七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 |
(一)要重视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
(二)要充分研究影响课程目标确定的各种因素 |
(三)课程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
二、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 |
(一)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二)提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两点建议 |
(三)完善课程内容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求 |
三、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
(一)重视影响课程实施因素 |
(二)提高会计实习的实效 |
(三)建立教师作为决策者的课程实施 |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
(一)重视对学生能力生成和知识学习的评价 |
(二)大学需要设立课程评价部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会计信息可比性 |
1.3.2 并购 |
1.3.3 并购目标选择 |
1.3.4 并购溢价 |
1.3.5 并购绩效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并购相关文献回顾 |
2.1.1 并购目标选择 |
2.1.2 并购溢价 |
2.1.3 并购绩效 |
2.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研究 |
2.2.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实现 |
2.2.2 会计信息可比性衡量方法的演变过程 |
2.3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并购的相关研究 |
2.3.1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目标选择的影响 |
2.3.2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 |
2.3.3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并购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 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 |
3.3 资源依赖理论 |
3.4 企业价值评估基础理论 |
3.4.1 企业内在价值理论 |
3.4.2 企业市场价值理论 |
3.4.3 企业价值评估基础理论与会计信息 |
3.5 交易成本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目标选择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2 变量操作性定义 |
4.2.3 计量模型构建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2 变量操作性定义 |
5.2.3 模型设计与构建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检验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2.2 变量操作性定义 |
6.2.3 计量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会计准则变革研究综述 |
2.1.1 文献统计与主题分布 |
2.1.2 会计准则变革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
2.1.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4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
2.1.5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非财务行为的影响 |
2.1.6 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2.2 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
2.2.1 资本配置效率的构成与度量 |
2.2.2 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3 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2.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1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
2.3.2 会计准则变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 |
3.1 会计准则变革的历史回顾 |
3.1.1 国际会计准则变革 |
3.1.2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 |
3.2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 |
3.2.1 效应、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的概念界定 |
3.2.2 基于会计准则目标的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的范畴界定 |
3.2.3 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理论基础 |
3.2.4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系统框架 |
3.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框架 |
3.3.1 资本配置研究内容框架 |
3.3.2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非预期效应理论分析 |
4.1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基本模型构建 |
4.1.1 事件顺序与基本假定 |
4.1.2 投资固定时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4.2 投资内生时会计准则变革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4.2.1 会计准则变革与企业投资变化 |
4.2.2 企业投资变化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反转效应 |
4.3 存在代理问题时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4.3.1 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 |
4.3.2 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非预期效应实证检验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直接效应 |
5.1.2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间接效应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5.2.3 模型设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多元回归分析 |
5.4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的进一步检验 |
5.4.1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相关性与权益资本成本 |
5.4.2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可靠性与权益资本成本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成本与债务成本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会计准则变革与会计稳健性 |
6.1.2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数据 |
6.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6.2.3 模型设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6.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4.1 基于双时间虚拟变量的进一步分析 |
6.4.2 基于内生转换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
6.4.3 会计稳健性度量的替换 |
6.4.4 解释变量作滞后一期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7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间接非预期效应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 |
7.1.2 会计准则变革及其时间效应的影响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与数据 |
7.2.2 模型设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多元回归分析 |
7.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7.4.1 基于双时间虚拟变量的进一步分析 |
7.4.2 会计稳健性度量的替换 |
7.4.3 解释变量作滞后一期调整 |
7.5 本章小结 |
8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1.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
8.1.2 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 |
8.2 研究设计 |
8.2.1 样本与数据 |
8.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8.2.3 模型设计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描述性统计 |
8.3.2 相关性分析 |
8.3.3 多元回归分析 |
8.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8.4.1 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分析 |
8.4.2 区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进一步分析 |
8.4.3 可比性度量的调整 |
8.4.4 投资效率度量的调整 |
8.4.5 进一步排除内生性问题的干扰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会计准则趋同概述 |
2.2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
2.3 会计准则趋同相关理论 |
2.3.1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
2.3.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
2.3.3 会计准则国际等效 |
2.4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理论框架 |
2.4.1 有效市场假说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2.4.4 交易成本理论 |
2.4.5 交易信号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企业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
3.1.1 股权集中模式与会计信息质量 |
3.1.2 高管激励与会计信息质量 |
3.1.3 股权激励与会计信息质量 |
3.2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
3.2.1 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 |
3.2.2 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质量 |
3.3 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 |
3.4 本章小结 |
4 会计准则趋同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实证分析 |
4.1 数据收集与命题假设 |
4.2 会计准则趋同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模型建立 |
4.2.1 会计信息趋同度模型建立 |
4.2.2 会计信息质量模型建立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Spearsman系数检验 |
4.5 回归分析 |
4.6 稳健性检测 |
4.7 实证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建议与对策 |
5.1 推进会计准则持续趋同 |
5.1.1 完善我国准则修订与参与国际准则制定 |
5.1.2 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与程度 |
5.2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
5.2.1 提高董事任命与管理水平 |
5.2.2 合理发挥董事会职能 |
5.3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
5.3.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设定 |
5.3.2 建立内部监督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浅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 |
二、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启示 |
(一)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
(二) 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
(三) 对审计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
三、结语 |
(6)企业合营会计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合营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关于合营的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章 企业合营会计准则演进和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企业合营会计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二、合营会计的经济学思考 |
三、会计学理论在合营会计中的应用 |
四、企业合营会计基础理论的形成——性质、目标、原则 |
第二节 企业合营会计准则的演进 |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合营的准则演进 |
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合营的准则演进 |
第三节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与IFRS11的比较 |
一、框架结构比较 |
二、准则制定的目标和原因比较 |
三、合营安排的定义、分类和共同控制的判别比较 |
四、合营安排参与方的财务报表以及单独财务报表比较 |
五、附录部分内容比较 |
第四节 我国合营安排准则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比较 |
一、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简介 |
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相对我国合营准则的差异 |
第三章 我国合营安排准则与国际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影响 |
第一节 我国合营安排准则与国际存在差异的原因 |
一、环境因素 |
二、准则制定机构和程序因素 |
三、会计教育与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
第二节 差异的影响 |
一、对于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
二、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三、对于我国企业海外融资的影响 |
第三节 博弈论视角下准则差异的分析 |
一、博弈分析 |
二、差异分析 |
三、对相关具体的合营准则条文和方法的分析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合营会计准则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企业合营会计准则应注意的问题 |
一、国际趋同应遵循的原则 |
二、持续国际趋同应采取的策略 |
三、持续国际趋同的相关建议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合营会计准则的其他建议 |
一、关注合营主体的权利义务,提高准则逻辑性和灵活性 |
二、完善我国合营准则的框架结构,增强实务指导性 |
三、关注“单独财务报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四、相关名词的界定以及明确共同控制的判别步骤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1.2.1 会计规则 |
1.2.2 经济监管规则 |
1.2.3 分离与协调 |
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1.3.1 会计规则与金融监管规则 |
1.3.2 会计规则与税收监管规则 |
1.3.3 会计规则与安全生产监管规则 |
1.3.4 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经济学理论 |
2.1.1 分工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
2.1.4 经济管制理论 |
2.1.5 市场约束理论 |
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理论 |
2.2.1 会计规则内涵及属性 |
2.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2.3 会计目标理论 |
2.3.1 受托责任观 |
2.3.2 决策有用观 |
2.3.3 会计目标观点评述 |
2.4 会计目标实现的会计机制保障 |
2.4.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2.4.2 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
2.5 经济监管内涵、目标及意义 |
2.5.1 经济监管内涵 |
2.5.2 经济监管目标 |
2.5.3 经济监管意义 |
第3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 |
3.1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产生关联 |
3.1.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交集” |
3.1.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相互作用、影响与依存 |
3.2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共同属性 |
3.2.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制度安排属性 |
3.2.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政府管制属性 |
3.3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根源:目标不同 |
3.4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属性 |
3.4.1 管制范畴与职能边界 |
3.4.2 利益诉求优序选择 |
3.4.3 信息质量逻辑顺位 |
3.4.4 信息披露机制 |
第4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1 会计规则和银行监管规则己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2 会计规则和保险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3 会计规则和证券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4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2.1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2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3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4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引发的会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分析:经济学效率视角 |
5.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必要性的制度分析框架 |
5.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2.1 会计产权结构与经济监管职能 |
5.2.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合的交易费用 |
5.2.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效率性的案例分析 |
5.3.1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背景 |
5.3.2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启示 |
第6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研究结论 |
第7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 |
7.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遵循的原则 |
7.1.1 坚持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7.1.2 兼顾经济监管信息需求 |
7.2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2.1 金融预期型会计规则的“私益效应” |
7.2.2 金融工具减值的“迹象法”理念选择 |
7.3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3.1 基于“财税分离”模式的增值税会计规则选择 |
7.3.2 增值税会计准则构建的思路设计 |
7.4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4.1 安全生产费用会计规则的非适宜性 |
7.4.2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的表外披露模式设计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会计规则制定部门 |
8.2.2 对有关监管部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背景 |
1.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文献综述 |
1.4.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 |
1.4.2 国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 |
1.4.3 国内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贡献 |
2 全球范围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因素 |
2.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变迁:协调,国际趋同与等效 |
2.1.1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
2.1.2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 |
2.2 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 |
2.2.1 各个国家或地区采用 IFRS 模式的不同 |
2.2.2 各个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与 IFRS 之间的差异 |
2.2.3 各个国家或地区对 IFRS 的贯彻与执行的差异 |
2.2.4 税收和政治体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 |
3 全球主要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近期动态 |
3.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发展历程及近期动态 |
3.1.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发展历程 |
3.1.2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近期动态 |
3.2 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及近期动态 |
3.2.1 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 |
3.2.2 美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近期动态 |
3.3 日本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及近期动态 |
3.3.1 日本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 |
3.3.2 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近期动态 |
3.4 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及近期动态 |
3.4.1 印度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 |
3.4.2 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近期动态 |
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分析与评估 |
4.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回顾 |
4.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
4.2.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 |
4.2.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 |
4.2.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取舍 |
4.2.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限制条件 |
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瞻性分析 |
5.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式和速度 |
5.2 平衡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本国特殊需求的矛盾 |
5.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的利益诉求 |
5.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的机制安排 |
5.5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的会计人员的能力建设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根本动因 |
6.1.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 |
6.1.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 |
6.1.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
6.2 建议及对策 |
6.2.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重点 |
6.2.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选择 |
6.2.3 积极推进区域会计准则的趋同 |
6.2.4 保留我国会计准则在特色领域制订权 |
6.3 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跨境会计监管标准方面的文献综述 |
二、跨境市场监管机构合作方面的文献综述 |
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方面的文献综述 |
四、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及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解决:理论解释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表象与根源 |
一、跨境会计监管的相关概念 |
二、跨境会计监管的标准与执行 |
三、跨境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 |
四、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表象 |
五、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根源 |
第二节 解决监管冲突的理论解释 |
一、国际法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
二、经济学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
三、国际关系视角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方向:国际合作机制 |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相关概念 |
二、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观点及分类 |
三、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 |
四、制度变迁对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支持 |
五、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本文的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及特征 |
一、政治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
二、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
三、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分析 |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模式 |
二、国际合作机制变迁中的国家主权让渡 |
三、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三节 国际合作机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二、典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及其代表的国际合作机制 |
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 |
四、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差异特征 |
第四节 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的诠释 |
一、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经历了四种变迁模式 |
二、WTO承接了部分的国家管辖权 |
三、WTO与IMF、巴塞尔委员会的对比分析 |
四、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 |
五、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以WTO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标准的成果及不足 |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
二、国际审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
三、其他领域国际组织的推动与成果 |
四、跨境会计监管标准存在的不足 |
五、标准趋同与执行等效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美国方案及评价 |
一、美国方案的产生背景及其监管政策 |
二、美国方案的十年历程 |
三、PCAOB联合检查协议的分析 |
四、总结与评价 |
第三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欧盟方案及评价 |
一、欧盟方案的产生与发展 |
二、独立审计监管机构国际论坛的成立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四节 跨境会计监管的改善方向 |
一、跨境会计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二、美国与欧盟方案所包含的机制化因素及其局限性 |
三、改善的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比较特征 |
一、共同性的特征 |
二、差异性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 |
一、国家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三、全球层面的影响因素 |
四、其他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借鉴因素与互动 |
第三节 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普遍性原则 |
二、会计监管的特殊性原则 |
三、普遍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的结合 |
第四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尝试 |
一、多层次、多元化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
二、会计监管国际合作组织的构建 |
三、跨境会计监管标准与执行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现实状况及解决的思路 |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 |
二、欧盟区域合作机制的有利因素 |
三、内地与香港会计监管合作的有利因素 |
四、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
第二节 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
一、推动国际化进程 |
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
三、维护国家利益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我国现阶段与国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 |
(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 |
(二) 我国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不足 |
三、我国与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差异成因分析 |
(一) 整体差异成因分析 |
(二) 具体差异成因分析 |
四、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善的建议 |
(一) 建立多层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
(二) 重新划分会计要素, 细化其确认和计量标准 |
(三) 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进行详细规定 |
(四) 对于报表附注可增设一些财务报告 |
四、从目标变迁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D].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2]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D]. 赵璐. 吉林大学, 2018(04)
- [3]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 晏超.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4]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 黄微.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5)
- [5]浅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启示[J]. 张玺. 品牌, 2014(07)
- [6]企业合营会计问题探索[D]. 柴红艳. 安徽财经大学, 2015(05)
- [7]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D]. 佟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D]. 武茜.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9]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乔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10]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研究[J]. 时军. 财会通讯, 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