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年制班级人格化管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南[1](2021)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进入新时代并非实现新时代,新时代的达成,“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它需要以大学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青年勇担时代重任。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学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人格要正”。育人者先育己,高校辅导员作为型塑大学生人格的重要力量,其职业人格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虽然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以时代新要求为指导在职业人格塑造方面不懈努力,但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存在问题和困境的现实也不容忽视。所以,面对育人育才的实际需要,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当前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现实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强烈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为逻辑起点,思考怎样实证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综合把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实然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应然之间的差距,全方位探寻差距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始终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展开系统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重点回应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是什么的问题。该部分首先对人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及特征描述。其次,聚焦高校辅导员这一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学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厘清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特殊性内涵,以及作用机制。第二部分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是什么的问题。该回应的前提是明晰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根据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力图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进行建构与验证。确立职业人格结构模型后,将实证研究进行理论升华,总结归纳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职业能力五大人格结构,阐述了其具体职业人格表象和特性,进而提出了系统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第三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重点回应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问卷对14个省市38所高校的525名辅导员和1481名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4.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分别从辅导员的视角和大学生的视角对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和人口变量学上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分别围绕辅导员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对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和差异性比较,以此来达到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目的。第四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重点回应怎样辩证把握职业人格现状与存因的问题。对待现状要辩证地看待,既要肯定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好的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展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状况跟新时代的要求并不相符,在坚定职业理想、完善职业能力、深化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感和锤炼职业意志等方面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家庭、朋辈、学生等与辅导员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主要方面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精准施策作铺垫。第五部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如何塑造的问题。对策的提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期积淀和特定环境之下,通过对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梳理,精准问题靶向,从产生问题的七个主要方面更精准、更系统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最终回归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实现五大人格结构规范,确保提出的策略能够落地落实,精准有效。
孟欢欢[2](2019)在《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及民众体育需求的爆发式、多元化增长,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民众多样需求满足的组织载体,其主体地位作用在提升、发展空间在拓展。但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孕育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成长的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组织在传承与创新、封闭与开放、依附与独立等不同向度内摇摆,整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社团改革也走在发展前沿,它不仅拥有精武体育总会、中华武术会等百年组织,并且拥有“百万娘子军”称号的创新型组织木兰拳协会。以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生存机制、发展局限性、优化措施等作为研究内容,可以为组织主体性功能的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政府进行组织培育提供策略方法。本文以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法理权威型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结合组织系统理论、共生理论、权威理论等,围绕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文化活态传承难、组织管理建设难、外部互动封闭”三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主要分为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和法理权威型三类组织,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机制、发局限性及优化措施均不同。2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活态传承、组织管理建设以及组织外部互动共生。文化传承,主要包括指导者、参与者及传承的过程等要素;组织管理建设,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确立、领导选择、管理团队建设、结构搭建、活动开展及制度保障等要素;组织的外部互动共生,需要明确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主体、共生的机制和共生的保障等要素。3组织总的生存现状。在文化传承方面,人群老龄化、需求低层次化、传承内容碎片化、传承地点广场公园化、传承过程关系一般化。组织建设方面,活动需求以日常指导、培训和展示表演为主,组织结构以基层站点建设方式推进,领导以民主选举为主,管理团队内以普通工作关系的普通信任为主,目标以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对组织激励措施、宣传和制度建设最为不满。外部互动共生中,共生主体较为单一、契约化获取资源不足、共生关系稳定性弱。4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传统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深度无广度,指导者和参与者均为中高学历和收入的较年轻中年男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均最高,更注重技术、原理、文化等全方位传授且对行为道德有较高要求;组织建设目标以会员服务为主,领导源于传统继承等,管理团队是泛血缘情感关系,对等级考评、赛事等最为不满,非正式制度较高发挥作用;外部互动中,最为封闭。魅力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广度缺内涵,以中老年、偏低学历收入的退休女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传承内容以技术传承为主,对行为道德要求也最弱;组织建设目标以公益服务为主,领导源于民主选举和传统继承,管理团队是业缘关系,对等级考评等最为不满,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互动合作,状况一般。法理型组织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兼具,各维度状况均居中;组织建设目标在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等方面较高,领导主要是民主选举和政府委派或任命,管理团队是普通工作关系,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合作中,最为开放,合作主体较多,部分搭建了稳定合作机制。5三类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传统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传统化、组织建设的拟宗法化、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人情化,发展局限为传承的规模微型化倾向、组织建设的保守性较强、外部互动主体非常单一;魅力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现代化,组织建设的个人化、外部互动共生契约化,发展局限为文化传承的碎片化倾向、组织可持续性难、组织外部互动主体较为单一且关系稳定性不足;法理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平台化、组织建设的类科层化、组织外部共生多元化,发展局限在于文化保护的工具性倾向、组织建设的行政化倾向、组织外部共生关系持续性不足。6三类组织生存状况差异的原因在于,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和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在组织系统协调状况方面,主要由于组织生成动力“文化、生活、制度”的差异、文化传承“传承和创新”程度差异、组织建设“情感化和制度化”程度差异、组织资源来源“单一化和多元化”程度差异、组织对外交流“封闭与开放”程度不同。在外源性保障方面,组织发展面临部门协同力度不同、政府职能转移力度不同、枢纽型组织服务能力不足、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组织发展体制保障、空间保障、平台保障、制度保障均不足。7组织内部的分类别、分策略优化措施。分类别是指传统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适度现代化”和组织建设“适度开放化”方面完善;魅力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的“整体性”以及组织建设的“传统化或制度化”方面完善;法理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传统化”和组织建设“独立性”方面完善。分策略发展是指,在强制性机制下,组织积极响应等级评估、优秀评选、荣誉表彰等要求,积累合法性资本;在模仿机制下,组织可以学习竞争对手、先进组织等的组织建设和外部互动方式等,积累发展经验;在规范性机制下,组织应积极参与枢纽型组织培育,邀请专家领导指导等,依据专业理论指导发展。8组织外部的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策略。对于弱小组织采用偏利共生策略,通过政府的单向扶持以及依托综合型组织平台搭建等获取资源和能量;对于较为强大组织,可采用互利共生策略,通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提供会员服务、公益服务以及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策略获取互惠资源。9组织发展的体制、空间、平台和制度保障。部门间进行上下、左右和内外协同,为组织提供体制保障;管理部门进行职能转移,为组织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枢纽型组织发展实体化,为组织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完善税务、财务、人才政策等,为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肖新平[3](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郑春凤[4](2017)在《以学情为本 刚柔并济——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文中指出中职班主任的工作由于其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担任班主任也带来一定的考验,笔者通过多年的带班经验,从分析学情出发,根据其特点,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来管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从而使班级进入一个稳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刘昕[5](2016)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学年制下,学生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按专业、年级统一上课,修业年限是一样的,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授课老师,自主决定修业年限,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程式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极大的尊重个性差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引发了教学与教育的深刻的变革,对以往学年制背景下高校形成的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以班级为主要管理单位,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党建带团建,以辅导员为主力军,以综合测评为学生评价标准的学生工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创新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对策迫在眉睫。大学生教育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应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教育教学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对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许多新问题,我们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已很难依据和解答。完全学分制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亟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以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完善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进行该领域的系统研究,这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保证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除绪论外还有六章内容,现分别加以概述。完全学分制及大学生教育管理具有丰富(或特定)的内涵和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区别于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来衡量学习总量的学年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决定修业年限,学分进行累计,只要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指的是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具有丰厚的理论资源。一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二是作为重要资源的西方管理学理论包括柔性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三是作为又一种重要资源的西方教育学理论包括进步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四是作为重要理论依托和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资源。这四个方面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完全相同的做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可以为三个阶段:一是学年学分制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这种学年学分制仍然继承了学年制的计划性,强调整齐划一(除个别课程可分散选修),与原来学年制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二是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对以往学年制下形成的学生工作机制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是一个被动适应探索对策的阶段。三是完全学分制改革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面对完全学分制的挑战,大学生教育管理已找到许多应对措施,逐步建立起了与完全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机遇主要表现一是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二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四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五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从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体制模式、管理内容、手段方法途径、队伍素质和水平等五个方面。我们要做好完全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国外一些国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多样化,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法制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特点,美国的主要经验是树立生本理念和服务至上意识,改进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了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英国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以学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侧重就业指导、生活服务和经济帮助,英国的主要经验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强调服务的职业化和规范性,用法规制度保障学生事务管理的有序运转;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是发挥宗教教育、心理咨询和网络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追求事务管理服务体系高度社会化。以上国家的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国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的启示和借鉴。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要根据完全学分制的实际深化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完全学分制需要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本章是论文的重点和主要部分,从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对策。通过这些举措给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高校提供参考经验和借鉴启发。
郭少军[6](2016)在《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是建立在院系两级组织的基础上,其管理模式是一种行政主导的模式,学生管理组织体系明显的表现出科层制的体制特征。虽然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具有层级分明,职责和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优点,但这种模式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在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中,辅导员、班主任更多的是作为工具的存在,学生则作为管理对象而存在,在科层制的学生管理体系中,个人的性格和意志难以有所作为。当前学生追求自我实现,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发挥,而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更多的是要求统一性,希望学生整齐划一,管理手段主要以规制为主,这往往容易产生冲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需要在课堂学习之外为学生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本文试图在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和国内实行书院制的一些院校的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并引入公共管理领域的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理念,在高职院校探索出一种基于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营造出一种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环境。
吴小丽[7](2016)在《中等职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时代发展的背景出发,结合柔性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采用了个案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柔性管理应用于中等职校男生班级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L中等职业学校D校区班级管理现状的深入调查,从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去进行三方面反思:学校领导方面、班主任选拔培训方面和班级管理方法方面,发现中等职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柔性管理的思想和国外柔性管理思想的精髓,提出符合中等职校男生班级管理的方法——班级柔性管理。以L中等职业学校D校区13电子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该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施行班级柔性管理之后的管理现状去分析,提出男生班级柔性管理需要兼顾的几组关系:刚柔并济;无声胜有声;权利与义务;他治与自治;奖罚有度等。最后,探索中等职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的实施策略。
李佳妮[8](2013)在《义务教育阶段班级建设中的班主任学生立场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得以开展的基本单位,人一生中最充满希望和最具有发展可能性的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而开发班级教育价值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对班级教育价值的关注是基于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成长负责,要为学生高质量生活负责的角度,这与当代教育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生命质量提升的趋势是一致的。在班级形态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所关注的班级教育功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从最开将班级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形式,到发展初期认识到班级的管理功能,随后在大范围内开展了对班级社会功能的探讨,再到现在人们开始反思班级教育中“人”的缺失,认识到班级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现。班级功能的转变使班主任不能再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班级建设,班主任应建构学生立场。班主任学生立场的建构将促使班主任转变工作理念,改变班级建设的方式,从而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是否具有学生立场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班主任合理预期学生发展,正确认识班级的教育功能,形成班主任的专业理念;班主任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者、创造者及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将学生定位为自己发展的主人,班级建设的主人,正确定位师生角色;班主任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习惯从班主任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共同出发思考问题;在日常行为中,关爱学生,民主对待学生;班主任应充分挖掘班级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支持型的教育。从学生立场的分析框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缺乏学生立场。因而,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应从聚焦成长需要的学生研究和实现学生自治的班级领导这两方面出发建构学生立场。
王颖[9](2012)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如火如茶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也蓬勃发展。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以上,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高职院校的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新时期,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和高职教育的新发展,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高职辅导员应如何在工作中创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培养工作,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辅导员工作职能的特殊内涵:在管理上要严抓日常基础管理,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在教育上要注重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全面发展,做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服务上要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提供保障。但现实工作中,部分高职辅导员却存在着工作职能失调、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激情不足、工作研究不够的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务性工作繁忙、职能定位不清;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对工作认同感弱、成就感低以及制度保障不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就必须创新,这是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的迫切需要;是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一专业化一专家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对策: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第二,因事制宜、因材施教,创新工作方法;第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第四,建立系统全面的各项制度。高等职业教育正日益发展,但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研究却稍显滞后。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张伟[10](2012)在《学术组织中的成文规则 ——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学术组织中“去行政化”的呼声此起彼伏、颇具声势。本研究认为,抛开现实中的权力规范或约束不足因素,学术组织“行政化”的主要表现在于行政权力介入的不当。由此,对于维护高校行政权力运行或介入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工具或手段——成文规则加以考察,或许会为我们理解高校的“去行政化”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和思考维度。为使得研究能够更为深入和细致,论文采用田野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一所大学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展开全面的研究。首先,在缕析该大学内部成文规则体系整体变迁历程的基础上,明晰它们的体系化动因,并进一步探讨这些体系化的成文规则与大学的组织秩序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次,研究分别选取该大学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中一些核心的成文规则,对其运行效果加以分析。通过对关涉学生核心利益、以及学校基本教学秩序的最基本管理规则——《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细致解读,在探讨该规则有效性的同时,审视其存在的某些失效现象及其归因;通过对关涉教师核心利益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规则》,有关教师的年度考核规则、学校的合同聘任规则以及其他相关规则的解读,结合大量访谈材料,分析了这类规则运行的实际效果与其制度设计初衷之间存在差异的症结所在。研究发现:当前大学成文规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功能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倒置、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同时也注意到:在现实之中,比较司空见惯的另外一种现象是,成文规则虽然有效,但是它的运行效果与设计初衷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即本文所指称的成文规则功能弱化现象。基于上述考察和描述性分析,论文尝试去探讨和分析学术组织中成文规则功能异化和弱化的原因。概括下来,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解释:第一,鉴于大学内部学术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组织所固有的特性,作为科层组织存在和运行的基本依据——大学的成文规则即使再精致和完善,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二,大学具有社团与组织的双重属性,而正是它与生俱来的社团性特征赋予大学以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性,也是一种中和、缓解甚至抵制行政刚性的重要力量。不过,被扭曲的社团性特质,有时候又往往被低俗化为一种带有部门利益本位、熟人关系以及同情心等“圈子”意识,反而成为了导致正常、合理的基本成文规则失效的异己力量。因此,尊重学术组织的社团属性,与此同时也恰切地运用和发挥基本成文规则应有的规范功能,使两者达到共生、共融,或许才是更为恰当的选择;最后,结合大学所具有的社团与组织双重属性、以及现实中社团属性为组织的科层属性所湮没的现状,论文提出: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成文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作为所有成文规则的“母本”——大学章程的实质性缺席,是导致成文规则体系膨胀和泛滥、运行功能异化和弱化的重要制度原因。结合部分欧美大学章程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章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五年制班级人格化管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年制班级人格化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
一、人格概述 |
(一)中西方关于人格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人格的一般性内涵体系 |
(三)人格的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
(一)高校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概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发展历史研究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多维结构状态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和特殊性内涵 |
(五)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作用机制 |
三、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二)马克思的人格健康化思想及理想人格观 |
四、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知识借鉴 |
(一)人格心理学 |
(二)高等教育学素质结构理论 |
(三)职业人格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建构与验证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研究成果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特征词提取及模型初构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模型的确立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理性透彻的职业认知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仁爱无私的职业情感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韧自律的职业意志 |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定崇高的职业理想 |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专业扎实的职业能力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 |
一、辅导员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自我认知 |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
二、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评价 |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大学生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
三、总体情况分析与差异性分析 |
(一)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
(二)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
(四)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五)两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比较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良好的肯定性总结 |
(一)高校辅导员道德品质高尚 |
(二)高校辅导员爱岗敬业尽责 |
(三)高校辅导员关心关爱学生 |
(四)高校辅导员坚定乐观严谨 |
(五)高校辅导员保持乐学态度 |
(六)高校辅导员气质风度优雅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职业认知懵懂,有待进一步深化 |
(二)职业情感弱化,有待进一步培育 |
(三)职业意志消减,有待进一步锤炼 |
(四)职业理想淡漠,有待进一步坚定 |
(五)职业能力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层面的部分特殊情况 |
(二)社会层面的负面环境影响 |
(三)高校层面的管理培养失衡 |
(四)个人层面的认知认同偏差 |
(五)家庭层面的角色矛盾冲突 |
(六)同辈层面的错位角色期待 |
(七)学生层面的接纳认可弱化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 |
一、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 |
(一)后盾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外重视 |
(二)底气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 |
(三)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 |
(四)手段支持:多方位关怀举措的持续发布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对策建议 |
(一)推动制度改革学科建设 |
(二)优化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
(三)健全职业发展保障系统 |
(四)强化意识自觉行动自觉 |
(五)化解家庭工作矛盾冲突 |
(六)建立共赢有效朋辈支持 |
(七)构建和谐共进师生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调查初始问卷 |
附录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辅导员版) |
附录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文化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 |
1.1.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
1.1.3 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和发展困难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1 组织文化活态传承难 |
1.2.2 组织管理建设难 |
1.2.3 组织外部互动封闭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理论框架: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分析维度 |
1.4.2 现状分析: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 |
1.4.3 典型个案: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机制及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1.4.4 优化路径: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未来发展的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访谈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5.5 数理统计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研究理论视角综述 |
2.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等综述 |
2.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况综述 |
2.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实践个案研究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谱系 |
3.1.1 组织社会学的溯源及理论视角 |
3.1.2 组织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应用 |
3.1.3 组织社会学理论谱系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 组织系统理论 |
3.2.1 组织系统理论的溯源和观点 |
3.2.2 组织系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2.3 组织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3 共生理论 |
3.3.1 共生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3.2 共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3.3 共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4 权威理论 |
3.4.1 权威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4.2 权威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4.3 权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5 制度与生活理论 |
3.5.1 制度与生活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5.2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5.3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6 文化原生态理论 |
3.6.1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提出 |
3.6.2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争议和讨论 |
3.6.3 文化原生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 |
4.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分类 |
4.2.1 传统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2 个人魅力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3 法理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特征 |
4.3.1 目的:进行文化传承、推广与发展 |
4.3.2 项目:传统体育项目 |
4.3.3 文化:地域性 |
4.3.4 性质: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公益志愿性 |
4.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1 组织文化传承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2 组织管理建设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3 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5 本章小结 |
5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分析 |
5.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总体生存现状分析 |
5.1.1 组织文化传承现状 |
5.1.2 组织管理建设现状 |
5.1.3 组织外部互动的现状 |
5.2 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现状差异比较 |
5.2.1 三类组织文化传承现状差异比较 |
5.2.2 三类组织管理建设现状差异比较 |
5.2.3 三类组织外部共生现状差异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6.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鉴泉太极拳社为个案 |
6.1.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1.2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1.3 传统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木兰拳协会为例 |
6.2.1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成长过程回溯 |
6.2.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2.3 魅力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3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例 |
6.3.1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3.2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3.3 法理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4 三类组织生存状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
6.4.1 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 |
6.4.2 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 |
6.5 本章小结 |
7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 |
7.1 组织内部优化策略 |
7.1.1 分类别优化 |
7.1.2 分策略优化 |
7.2 组织外部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1 偏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2 互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3 组织生存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体制保障:上下、左右和内外等部门协同 |
7.3.2 空间保障: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优化 |
7.3.3 平台保障:枢纽组织发展实体化 |
7.3.4 制度保障:税收、财务和人才制度完善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民众问卷 |
附件2:管理者问卷 |
附件3:民众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4:管理者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5:组织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6:站点指导者访谈提纲 |
附件7:参与者访谈提纲 |
附件8:管理部门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9:学者访谈提纲 |
附件10:访谈人员的具体情况 |
附件11:民众问卷重测信度 |
附件12:各个组织对外交流合作状况的访谈结果统计 |
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以学情为本 刚柔并济——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情分析 |
1. 学生生源复杂 |
2. 心理问题突出 |
3. 学习动力不足 |
二、刚柔并济的班主任工作策略 |
1. 刚性管理 |
2. 柔性管理 |
(5)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一、完全学分制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 |
(三) 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内容 |
(四)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意义 |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 |
(二)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
三、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
(一) 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
(二)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三)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四)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
第二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本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 |
(一) 柔性管理理论 |
(二) 精细化管理理论 |
(三) 人本管理理论 |
三、现代西方教育学理论 |
(一) 进步主义理论 |
(二) 要素主义理论 |
(三) 存在主义理论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主要内容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
第三章 国内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历史进程 |
一、学年学分制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 |
(二) 学生工作体系层次清楚完整 |
(三) 学生评价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被打乱,作用降低 |
(三) 学生评价发挥作用不大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成熟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功能得到强化,学生日常管理趋于规范有序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调整完善后重新发挥作用 |
(三) 学生评价重新发挥作用 |
第四章 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一、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 |
(一) 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 |
(二)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
(三)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
(四) 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
(五) 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
(六)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 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二)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三) 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内容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四) 学生教育管理手段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五) 学生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六)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素质和水平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第五章 国外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美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美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二、英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英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三、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德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
一、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 |
(一) 学生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方式与手段 |
(三)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载体 |
二、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
(一) 学生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管理思维模式 |
(三) 创新学生管理的组织体系 |
(四) 建设一支高效的学生工作人员队伍 |
三、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 |
(一) 创新学生服务的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服务的平台与途径 |
(三) 创新学生服务的方式与机制 |
四、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
(一) 建立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
(二) 创新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
(三) 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
五、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
(一) 辅导员职业化的背景 |
(二) 辅导员职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当前学生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有所创新 |
2.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
3.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国内高校的兴起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3. 创新之处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1. 学生管理的界定与特征 |
2. 学生管理模式的概念 |
3. 书院制的概念 |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
(一)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
1. 指导思想 |
2. 工作组织架构 |
3. 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 |
(二)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时代和社会形势 |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
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情况 |
(三)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1. 观念落后,行政主导色彩浓重 |
2. 主体单一,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组织参与较少 |
3. 定位不清,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 |
4. 手段单一,过度强调纪律管理和意识灌输 |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指导理论和组织借鉴 |
(一)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公共治理理论 |
4.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
(二) 学生管理的另一种组织选择—书院 |
1. 英美住宿书院制情况介绍 |
2. 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
3.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介绍 |
4. 内地大学书院制介绍 |
5. 书院制的特征 |
三、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路径 |
(一) 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1. 形势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
2. 书院制的优点能较好帮助高职院校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 |
(二) 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1. 硬件方面 |
2. 软件方面 |
(三) 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的路径分析(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1. 统一思想 |
2. 理顺格局 |
3. 选择路径 |
4. 成立机构和队伍 |
5. 完善设施 |
6. 构建机制,搭建载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等职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中等职业学校 |
(二) 班级管理 |
(三) 柔性管理 |
三、文献综述 |
(一) 柔性管理理论研究 |
(二)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难点及对策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班级“柔性管理”的概念剖析 |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
(一) 柔性管理的概念 |
(二) 柔性管理的特征 |
(三) 柔性管理的原则 |
(四) 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 |
二、班级“柔性管理”的内涵 |
(一) 班级“柔性管理”的概念 |
(二) 班级“柔性管理”的理论背景 |
(三) 班级“柔性管理”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
三、寓“柔性管理”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
(一) 理解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
(二) 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意义 |
(三) 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的前期准备 |
第三章 中等职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以L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
一、L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
二、L中等职业学校D校区班级管理的现状 |
(一) 概述 |
(二) D校区班级管理的经验之谈 |
(三) D校区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L中等职业学校D校区班级管理的反思 |
(一) 学校领导方面 |
(二) 班主任选拔培训方面 |
(三) 班级管理方法方面 |
第四章 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的实践——以L中等职校13电子班为例 |
一、班级管理现状概述 |
(一) 所研究班级情况概述 |
(二) 所研究班级的管理现状 |
二、儿个教育故事 |
(一) 你成长,我快乐——小龙的故事 |
(二) 有惊无险——小雄的故事 |
(三) 我该拿你怎么办——小彬的故事 |
(四) 老师,怎么办——小林妈妈的故事 |
(五) 领导就大我啊——辉仔爸爸的故事 |
三、从“柔性管理”的视角看需要兼顾的几组关系 |
(一) 刚柔并济 |
(二) 无声胜有声 |
(三) 权利与义务 |
(四) 他治与自治 |
(五) 奖罚有度 |
第五章 中职学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的实施策略 |
一、班主任需具备的素质 |
(一) 职业学校班主任应具有的素养 |
(二) 班主任应具有的柔性管理的智慧 |
二、中等职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的主要实施策略 |
(一) 健康阳光向上的班干团队 |
(二) 润物细无声的教诲 |
(三) 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
(四) 愉快协作的科任老师 |
(五) 如友人般的家长们的支持 |
(六)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有机结合 |
(七) 尊重个性,民主管理 |
(八) 发掘潜能,自我管理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处主任访谈 |
附录2:电气部管理老师访谈 |
附录3:电气部老师访谈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义务教育阶段班级建设中的班主任学生立场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建构学生立场,进行新型班级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1 |
(一) 传统班级生活无法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
(二) 当前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学生立场的缺失 |
(三) 班主任建构学生立场,开展新型班级建设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学生立场 |
(二) 成长需要 |
(三) 主动发展 |
(四) 学生自治 |
(五) 班级建设 |
三、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内容框架 |
四、 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生立场:从班级管理到主动发展 |
一、 班级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提升教学效率的工具 |
(二) 班级建设的初始阶段——管理功能的主导 |
(三) 班级建设的发展阶段——关注班级社会功能 |
(四) 对班级建设的反思——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 |
二、 班主任学生立场的分析框架 |
(一) 专业理念 |
(二) 角色定位 |
(三) 思维方式 |
(四) 日常行为 |
(五) 教育形式 |
三、 基于学生立场新型班级建设的特征 |
(一) 自主性 |
(二) 日常性 |
(三) 创造性 |
(四) 动态性 |
第二章 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学生立场的现实思考 |
一、 关于班级建设的调查分析——基于学生立场的分析框架 |
(一) 调查问卷的结构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三) 班主任建构学生立场的问题分析 |
二、 班主任缺乏研究学生成长需要的意识与能力 |
(一) 班主任缺乏研究学生成长需要的意识 |
(二) 班主任缺乏研究学生成长需要的能力 |
三、 班主任缺乏领导学生自治的意识与能力 |
(一) 班主任缺乏领导学生自治的意识 |
(二) 班主任缺乏领导学生自治的能力 |
第三章 聚焦成长需要的学生研究 |
一、 学生研究是班主任建构学生立场的基础 |
(一) 学生研究使班主任清楚把握学生现状,合理预期学生发展 |
(二) 学生研究使班主任正确认识学生 |
(三) 学生研究是班主任合理定位师生角色的前提 |
(四) 学生研究促进班主任转变单一的思维方式 |
(五) 学生研究促使班主任反思教育形式的合理性 |
二、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主要研究内容 |
(一) 成长需要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 |
(二) 成长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发展 |
三、 班主任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 |
(一) 班主任融入学生群体 |
(二) 班主任转变学生研究方式 |
第四章 实现学生自治的班级领导 |
一、 学生自治是班主任建构学生立场的推力 |
(一) 在学生自治中转变思维方式、提升价值预期 |
(二) 在学生自治中重新界定师生角色 |
(三) 在学生自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
(四) 在学生自治中班转变教育形式 |
二、 班级生活中学生自治的实现途径 |
(一) 班级建设中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 |
(二) 班主任应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
(三) 学生自治的实现依赖于健全的支持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班主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和观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
(一) 辅导员和辅导员职能概述 |
(二)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
1.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
2.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
(三)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
1. 管理职能 |
2. 教育职能 |
3. 服务职能 |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成绩 |
1. 为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 |
2. 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
3. 为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
4. 为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
(二)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工作职能失调 |
2. 工作方法失当 |
3. 工作激情不足 |
4. 工作研究不够 |
(三)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事务性工作繁重,职能定位不清 |
2. 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经验不足 |
3. 对工作认同感弱,成就感低 |
4. 制度保障不完善 |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
(一) 解决现实问题,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的迫切需要 |
(二) 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
(三) 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对策思考 |
(一)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 |
1. 对领导者而言 |
2. 对高职辅导员而言 |
(二) 因事制宜、因材施教,创新工作方法 |
1. 以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
2. 以“放手”不放任为原则,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
3. 以问题管理和危机管理相结合,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
4. 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进取的内在动力 |
5. 坚持教育贴近生活,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6. 注重实践育人,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
(三)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
1. 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 |
2. 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
3.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
4. 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 |
(四) 建立系统全面的各项制度 |
1. 科学的高职辅导员选聘保障制度 |
2. 完善的高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制度 |
3. 有效的高职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 |
4. 鼓励高职辅导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激励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学术组织中的成文规则 ——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切入角度选择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厘定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方法和框架 |
第二章 A大学成文规则的林林总总 |
第一节 A大学成文规则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A大学成文规则的规则体系及分类 |
第三节 规则之网与A大学的秩序 |
第三章 学籍管理:秩序是目的还是手段 |
第一节 A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文本分析 |
第二节 A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整体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秩序: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 |
第四章 学术评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离 |
第一节 A大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规则》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A大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规则》的工具理性取向 |
第三节 学术评价规则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背离的风险 |
第四节 学术评价规则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背离的真正动因 |
第五章 成文规则功能的弱化:扭曲的社团意识 |
第一节 A大学《教师年度考核规定》的文本分析 |
第二节 A大学聘任合同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社团意识在其它成文规则运行中的影响 |
第四节 社团意识与成文规则的运行 |
第五节 小结:A大学成文规则失效现象分类 |
第六章 成文规则功能自身的有限性 |
第一节 成文规则的形成机制 |
第二节 成文规则功能自身有限性的表现 |
第三节 科层组织视域下学术组织中成文规则功能有限性的原因分析 |
第七章 A大学的两种属性:组织与社团 |
第一节 作为组织的A大学 |
第二节 作为社团的A大学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大学内部的核心成文规则:大学章程 |
第一节 大学章程之于大学具体成文规则构建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章程缺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A大学章程文本解析 |
第四节 解决成文规则有限性的出发点: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 |
结语 |
附录一:访谈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五年制班级人格化管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D]. 李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孟欢欢.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以学情为本 刚柔并济——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J]. 郑春凤.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4)
- [5]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 刘昕. 山东大学, 2016(03)
- [6]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郭少军.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7]中等职校男生班级柔性管理研究[D]. 吴小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8]义务教育阶段班级建设中的班主任学生立场建构研究[D]. 李佳妮.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 [9]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考[D]. 王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8)
- [10]学术组织中的成文规则 ——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D]. 张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