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春秋】——再现影坛旧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1](2021)在《香港电影“北上”现象分析》文中指出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且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其中,香港电影“北上”则是近年来颇受影视界和评论界关注的一种现象。香港电影“北上”不仅为自身发展困境谋求到了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给大陆带来丰富且宝贵的电影制作经验,在提升了内地电影质量的同时,还为香港电影吸收了众多内地电影元素,丰富了电影题材,使港陆双方电影文化逐步相融合,为华语电影圈注入活力。因此,关注香港电影“北上”现象就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围绕香港电影“北上”现象开展研究:第一章主要对香港电影“北上”的缘由和发展进程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第二章着力探究香港电影形态在“北上”进程中发生的若干差异与变化,具体呈现出“新作者电影”和“新主流电影”两种电影形态;第三章分别从主体的消长与言说姿态的转变两个方面,论述香港电影在“北上”进程中话语姿态是如何转变的;第四章力求通过电影中主人公由典型性代表向普通民众转移和“香港人”到“中国人”的身份转变两个方面探讨、解析香港电影在“北上”进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具体表为个体生命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从以上香港电影“北上”的历史渊源、香港电影“北上”进程中电影形态的变化、“北上”进程中香港电影在话语姿态方面发生的转变和香港电影在“北上”进程中文化身份的认知四个方面解读香港电影“北上”现象;结语主要通过文化和美学反思,总结了“北上”利弊及经验教训。本论文主要是基于电影发展史进程和意识流变以及文化反思的角度探究改革开放前后至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在“北上”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新变化,“北上”现象表现了香港电影在与内地电影融合进程中的发展态势,为亚洲电影共荣圈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些许可借鉴的思路。
苏玉婷[2](2021)在《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切艺术中电影是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是最能满足和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化促使着人民对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而主旋律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蜕变,成为了新时代发展势头迅猛且愈发获得人民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繁荣我国文化市场和文艺作品的同时,始终发挥着其作为主旋律电影的教育功能,尤其对于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研究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要厘清概念维度,筑牢思想根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有着崭新的内涵和特征,开宗明义,厘清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和德育功能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发挥德育功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西方的艺术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以及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都能够找到理论溯源和思想遵循。认真审视和科学梳理这些思想理论是界定研究对象内容构成的理论基础和先决条件。研究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要探究内容构成,甄别现实困境。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内含一定价值的德育功能,包括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两个部分,并始终坚持着主旋律电影创作的目标旨归,在多维复杂的孕育环境中不断发挥着德育功能。从现实角度看,目前我国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发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内容表现失准、发挥力度有限、德育功能失向等问题,必须从国家、社会、电影本身和人民群众这个德育主体等方面多维度探寻原因,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新时代要充分彰显主旋律电影作为文化宣教手段的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坚定主旋律电影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完善和改进主旋律电影现有的创作模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加强德育主体的受众素养,通过各方的协同配合,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要坚持始终扎根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以其内在的德育功能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
王津京[3](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指出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任航[4](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提出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董笑[5](2020)在《《霸王别姬》折子戏的生成和传播研究》文中认为《霸王别姬》是中国戏曲史上一出着名的折子戏,以梅派京剧最负盛名,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折子戏《霸王别姬》经历了戏曲生成、文本传播、舞台传播和多媒介传播多个阶段,深受观众的喜爱。折子戏《霸王别姬》的生成,起始于《史记》和《汉书》等史籍记载的真实历史事件,其次吸收了唐、宋等代的诗词文化底蕴,虞姬的温婉大方、忠贞刚烈,项羽的刚愎自用、柔骨豪情都在文人的笔下得到了放大。另外,《霸王别姬》的戏曲生成汲取了《西汉演义》等小说中的丰富情节。在戏曲创作的历史线索中,从元至清的戏曲创作中都有“霸王别姬”的些许片段。《武林旧事》中有五部关于“霸王”的杂剧段数,《南村辍耕录》中有六部“霸王院本”,元代的《霸王举鼎》《霸王垓下别虞姬》《兴刘灭项》《萧何月下追韩信》中均涉及了项羽与虞姬分别时的场景。明代杂剧作品《汉公卿衣锦还乡》《霸亭秋》中对“别姬”故事进行了补充,沈采的传奇《千金记》中的第三十七出《别姬》描写十分精彩,涉及到了虞姬“借剑自刎”的场景。项羽的无奈悲苦,虞姬的忠贞刚烈,自刎情节的凄惨悲壮,都在《别姬》一出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清代《虞兮梦》《玉麟符》《赤松游》等剧都对霸王虞姬的爱情故事做了进一步刻画,宫廷连台本大戏《楚汉春秋》丰富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千金记》中虽以韩信为主角,但在描写项羽和虞姬之处,也颇为出彩。《夜宴》和《别姬》两出中涉及到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明代大量戏曲选本的出现使得“霸王别姬”脱颖而出,《群音类选》、《乐府万象新》和《醉怡情》中的《别姬》为适应观众审美需求做了些许改编——念白、唱词、剧情的适当增删使其更加适合舞台演出。清代折子戏集大成者《缀白裘》和民国时期的《集成曲谱》对《别姬》的加工创造,使得《霸王别姬》折子戏逐渐成形。由于科介的补充,借剑情节的一波三折,项羽和虞姬生死离别的爱情更显悲壮。在舞台演出方面,昆曲折子戏《别姬》在宫廷与民间都十分盛行。昆弋班、春台班、四喜班等多个戏班都擅演《别姬》。昆曲《别姬》以净脚为主,霸王的脸谱勾画、装扮、乐器演奏和项羽的表演都具有浓厚的昆曲特色,与后来的京剧《霸王别姬》差异较大。文本传播的积淀和昆曲折子戏《别姬》的舞台演出,为梅派经典折子戏《霸王别姬》的产生做了铺垫。梅派《霸王别姬》在唱腔、念白、服装等方面都有独特创新之处,尤其是剑舞片段堪称一绝。在梅兰芳和其弟子以及京剧团的带领下,折子戏《霸王别姬》在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在梅派《霸王别姬》的影响下,川剧、粤剧、潮剧、锡剧等多剧种融合自身特色,人物形象、剧情设置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改编。折子戏《霸王别姬》在多种地方戏中久演不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演出效果。为顺应时代潮流和满足于大众的审美需求,折子戏《霸王别姬》求突破、谋创新,与现代多元媒介进行合作,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杂志报刊对演出场景、表演服饰的照片刊登为折子戏《霸王别姬》做了视觉方面的留存,3D版《霸王别姬》京剧电影使得这一传统折子戏在电影届名声大噪,电视节目和网络中海量的视频也使得传统折子戏《霸王别姬》传播更为广泛。《霸王别姬》这一经典剧目,没有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影响,突破了历史、地域、方言、国别的限制,搭载多种媒体广为流传。折子戏《霸王别姬》在日益增多的欣赏人群的浸润下不断成长,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审美追求,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发扬光大。
张丹[6](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杨欣[7](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舒晴[8](2019)在《诗性电影观念论》文中认为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繁复的类别与样式。相对于作为主流样式的戏剧性电影,诗性电影以其迥然有别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样式而别具一格,集聚成了另一种光影系列与影像传统,并以其特别形式和特殊价值而占据相当地位。在电影理论史上,曾有一些理论家提出了“诗性电影”概念,并对诗性电影的艺术特征进行理论探讨,逐步建立了某些诗性电影观念。但总体而言,对诗性电影研究显得不足,诗性电影观念比较零散不太系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尝试建构诗性电影观念的系统性阐释框架,进而对诗性电影观念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进行聚焦性探讨,以期推动诗性电影的深入研究。在整体结构上,本文从诗性电影本体观、诗性电影叙事观、诗性电影语言观三方面,尝试建构诗性电影观念的系统性阐释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一是诗性电影本体观,即对诗性电影本体的认识,回答诗性电影是什么、诗性电影怎样是的根本性问题。首先对其历史源流与发生脉络进行梳理,包括“诗化先锋派”与“诗性蒙太奇”理论、多宾“电影艺术诗学”、帕索里尼“诗的电影”理论、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的光影诗学等;然后再从被表现的真实、被抒发的情愫、被创造的意义、被诗化的影像等四个维度,对诗性电影的本质特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诗性电影叙事观与诗性电影语言观,主要阐述“作为叙事艺术的诗性电影”与“作为影像表意系统的诗性电影”的独特表现。可以说,在诗性电影核心构成的这些特质、特性和特征的相互联系中,正凝聚着其本质性、整体性和丰富多样性的存在。其二的诗性电影叙事观,它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叙事法则,包括叙事主体的作者意识、诗性思维的时空意识、“诗性结构”的建构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叙事策略,包括独特性视角、复调性叙事、寓言性叙事等。其三的诗性电影语言观,一方面体现为诗性电影语言特征,包括心理化的视觉造型、极致为美的长镜头、色彩的形而上学、音乐的生命节律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语言效应,包括原色与美色的同构效应、梦幻与魔幻化的奇观效应、象征与隐喻的增值效应、意象与意境的生发效应等。结语部分进一步对诗性电影与诗化手法、诗性电影的向度与限度、诗性电影的意义与启示等问题,进行总结性论述。通过对诗性电影观念阐释框架的系统化建构,以及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聚焦性探讨,有利于展现诗性电影特质的整体性图景,从而拓展诗性电影观念的创新性探索空间,使诗性电影的诗学理论研究不断得到拓展与深化。
王琛琛[9](2018)在《新时期中国散文电影的诗性之美》文中认为散文电影最早形成于苏联,而中国的散文电影则注重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出发,注重审美意识,形成了有别于苏联散文电影的独特审美个性;因为电影至传入中国后,开始汲取本土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体现独具东方特色的美学意蕴。本文尝试通过对电影的发展历史及大量影像资料的分析,阐释中国当代散文电影独具魅力的影像风格和叙事形态,尤其是其诗美特征。本文的论述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于中国散文电影的诗性之美在研究背景、现状、价值和创新点上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于中国散文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并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性之美进行了论述,同时梳理中国散文电影的历史和中国散文电影的特征。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散文电影的影像语言与诗美的营造。这一部分从镜头的运用、画面的设计和声音的选择方面着手,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对于散文电影营造的诗性美进行论述,从而展现散文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独有的艺术魅力。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散文电影的叙事策略。中国散文电影与戏剧电影的叙事模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它拥有主观的叙事视角、逐步淡化的情节、比较浓烈的情绪色彩,等等。第五部分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学理论,对于电影中呈现出的中国古典美进行了解读,认为中国散文电影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骚”传统,是传统诗美在电影中的艺术表达;同时它也接过“艺术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大旗,不但把目光对准了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命运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诗意的关照,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牧歌情调和艺术的传承。最后一部分是对于中国散文电影在现今社会的出路的思考。
樊露露[10](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二、【电影春秋】——再现影坛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影春秋】——再现影坛旧事(论文提纲范文)
(1)香港电影“北上”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香港电影“北上”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香港电影“北上”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香港电影“北上”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电影形态的转变:由“传统香港电影”向“新香港电影”景观转变 |
第一节 “新作者电影”兴起 |
第二节 “新主流电影”盛行 |
第三章 话语姿态的转变:叙述话语主体的消长与言说姿态的转变 |
第一节 粤语等地方性语言向普通话的过渡 |
第二节 叙述话语由粗俗暴力向温情和谐转变 |
第四章 文化身份的转变:个体生命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 |
第一节 个体生命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民族意识的觉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概述 |
一、相关内涵概述 |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
(三)德育功能的内涵 |
二、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嬗变过程 |
(一)初现端倪:主旋律电影的萌芽时期(1930-1949) |
(二)崭露锋芒:主旋律电影的初创时期(1949-1966) |
(三)另类表现:主旋律电影的特殊时期(1966-1976) |
(四)不断探索: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时期(1976-2012) |
(五)崭新局面:主旋律电影的繁荣时期(2012-至今) |
三、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发挥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
(一)是契合“电影育人”理念的应然之举 |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三)是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 |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理论溯源和思想遵循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功能和价值的论述 |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的发展 |
二、中西方的艺术育德思想 |
(一)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育德思想 |
(二)西方文化中的艺术育德思想 |
(三)与研究有关的其他学科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
(二)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 |
(三)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 |
(四)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 |
(五)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
四、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
(一)毛泽东的文艺育德思想 |
(二)邓小平的文艺育德思想 |
(三)江泽民的文艺育德思想 |
(四)胡锦涛的文艺育德思想 |
第三章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主要构成 |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目标指向 |
(一)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
(二)聚民心: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体意识 |
(三)育新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兴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
(五)展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孕育环境 |
(一)政治: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
(二)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三)文化: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 |
(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
(五)网络:新媒体持续推动发酵 |
(六)国际:国外电影的双重影响 |
三、主旋律电影在社会层面的德育功能 |
(一)形成、宣传和强化政治意识与行为 |
(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
(三)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四)促进良好生态思想和行为的养成 |
四、主旋律电影在个体层面的德育功能 |
(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二)集体主义教育功能 |
(三)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
(四)民主法治教育功能 |
(五)社会公德教育功能 |
(六)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
(七)家庭美德教育功能 |
(八)个人品德教育功能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挥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现实考察 |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的成效 |
(一)形成“电影育人”的德育方法 |
(二)促进文艺作品德育内容的丰富 |
(三)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程 |
(四)提升全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意识 |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的不足 |
(一)内容表述失准 |
(二)发挥力度有限 |
(三)德育功能失向 |
三、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 |
(一)多元文化不断冲击 |
(二)电影资本持续异化 |
(三)艺术创作欠缺共情 |
(四)德育对象接受阻滞 |
(五)多方合力影响较弱 |
第五章 提升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实施路径 |
一、思想育德:保证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 |
(一)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
(二)坚持“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发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艺术育德:增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情感共鸣 |
(一)题材多样化——发掘德育的多维视角 |
(二)内容层次化——满足德育的受众差异 |
(三)形式丰富化——注重受众的现实需求 |
(四)载体多元化——立足融媒体时代发展 |
三、主体育德:彰显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受众素养 |
(一)增强文化自信的定力 |
(二)完善科学观影的认知 |
(三)提升电影审美的水平 |
(四)促进媒介素养的形成 |
四、联动育德:打造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场域 |
(一)国家层面:不断优化创作环境 |
(二)社会层面:着力扩大德育影响 |
(三)学校层面:充分结合教育教学 |
(四)家庭层面:自觉融入家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视角 |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0.4.1 研究思路 |
0.4.2 创新点 |
0.4.3 研究框架 |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霸王别姬》折子戏的生成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霸王别姬”的故事渊源与戏曲创作 |
第一节 “霸王别姬”的故事来源 |
一、《史记·项羽本纪》《汉书》等史书中的霸王虞姬 |
二、诗词中的霸王虞姬 |
三、小说中的霸王虞姬 |
第二节 “霸王别姬”的戏曲创作 |
一、宋杂剧、金院本 |
二、元杂剧作品 |
三、明传奇、杂剧作品 |
四、清代传奇、杂剧、宫廷大戏 |
第二章 《霸王别姬》的折子戏生成及昆曲演出 |
第一节 《千金记》中的霸王与虞姬 |
第二节 《霸王别姬》折子戏的生成 |
一、明选本中的“霸王别姬” |
二、《缀白裘》与《霸王别姬》折子戏雏形 |
三、《集成曲谱》与《霸王别姬》折子戏的形成 |
第三节 昆曲《别姬》的演出 |
一、昆弋班与《别姬》 |
二、昆曲《别姬》的演出特点 |
第三章 梅兰芳与《霸王别姬》 |
第一节 梅派京剧《霸王别姬》的创作与编演 |
第二节 梅派《霸王别姬》艺术特色 |
一、唱腔方面将“音堂相聚”发挥到极致 |
二、道白的“四两拨千斤” |
三、舞剑的节奏与程式 |
四、服装方面精益求精 |
第三节 其他京剧演员与《霸王别姬》 |
第四节 梅派《霸王别姬》的海外演出 |
一、《霸王别姬》在日本的演出 |
二、《霸王别姬》在美国的演出 |
三、《霸王别姬》在其他国家的演出 |
第四章 《霸王别姬》的其他剧种改编 |
第一节 其他剧种传播概述 |
第二节 川剧《霸王别姬》 |
一、内容方面的改编 |
二、人物形象的改编 |
三、唱词方面的改编 |
第三节 粤剧《霸王别姬》 |
一、情节内容的改编 |
二、艺术特色 |
第五章 《霸王别姬》的多媒介传播 |
第一节 平面媒介传播 |
一、报刊、杂志等对《霸王别姬》演剧的介绍 |
二、海报、图片等对《霸王别姬》装扮的呈现 |
第二节 视听媒介传播 |
一、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
二、电视栏目中的《霸王别姬》 |
三、网络中的《霸王别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戏曲《霸王别姬》杂志报刊登载一览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诗性电影观念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定位与思路 |
第一章 诗性电影本体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本体观的发生 |
一、“诗化先锋派”与“诗性蒙太奇” |
二、多宾:“电影艺术诗学” |
三、帕索里尼:“诗的电影” |
四、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的光影诗学 |
第二节 诗性电影本体观的内涵 |
一、被表现的真实 |
二、被抒发的情愫 |
三、被创造的意义 |
四、被诗化的影像 |
第二章 诗性电影叙事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叙事法则 |
一、叙事主体的作者意识 |
二、诗性思维的时空意识 |
三、“诗性结构”的建构 |
第二节 诗性电影叙事策略 |
一、独特性视角 |
二、复调性叙事 |
三、寓言性叙事 |
第三章 诗性电影语言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语言特征 |
一、心理化的视觉造型 |
二、极致为美的长镜头 |
三、色彩的形而上学 |
四、音乐的生命节律 |
第二节 诗性电影语言效应 |
一、原色与美色的同构效应 |
二、梦幻与魔幻化的奇观效应 |
三、隐喻与象征的增值效应 |
四、意象与意境的生发效应 |
结语 |
一、诗性电影与诗化手法 |
二、诗性电影的向度与限度 |
三、诗性电影的意义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新时期中国散文电影的诗性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散文电影概述 |
2.1 概念的厘清 |
2.2 中国散文电影的发展历史 |
2.3 中国散文电影的特征 第三章 影像语言与诗美的营造 |
3.1 镜头运用 |
3.1.1 长镜头:天人合一的融洽 |
3.1.2 空镜头:情景交融的空灵 |
3.2 画面设计 |
3.2.1 虚实相生的构图 |
3.2.2 浓淡相宜的色彩 |
3.3 声音渲染 |
3.3.1 内外协奏的音乐 |
3.3.2 含蓄内敛的旁白 第四章 叙事策略与诗美的营造 |
4.1 主观的叙事视角 |
4.2 淡化消解的情节 |
4.3 情绪的成功传递 第五章 中国散文电影的审美意蕴 |
5.1 古典韵味 |
5.1.1 含蓄内敛 |
5.1.2 意境悠远 |
5.2 人文情怀 |
5.2.1 深切的人文关怀 |
5.2.2 艺术精神的传承 结语 中国当代散文电影创作的困境与出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
(10)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
一、叙述者的声音 |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
三、语言文字叙事 |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电影春秋】——再现影坛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电影“北上”现象分析[D]. 王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2]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D]. 苏玉婷. 兰州大学, 2021(02)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5]《霸王别姬》折子戏的生成和传播研究[D]. 董笑.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8]诗性电影观念论[D]. 杨舒晴.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时期中国散文电影的诗性之美[D]. 王琛琛. 长安大学, 2018(01)
- [10]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