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和中枢阿片肽在体细胞传入冲动抑制中枢增强反应中的作用

杏仁核和中枢阿片肽在体细胞传入冲动抑制中枢增强反应中的作用

一、杏仁及中枢阿片肽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宁,卢关伊,杨磊,王绪轶,尹述贵,郝伟,李锦[1](2020)在《阿片受体作用系统与抑郁症发病及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的以抑郁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在治疗方面,药物抗抑郁治疗存在起效缓慢、疗效有限、不良反应严重和用药早期不能很好控制自杀倾向等问题。阐明抑郁症发病原因和神经生物学机制,发现更为理想的抗抑郁药物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年来,阿片受体作用系统与抑郁症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本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正性体验减少、负性情绪增加和认知功能障碍,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受体在抑郁症相关的脑区中表达。本文重点讨论了阿片受体作用系统如何调控中脑-皮质-边缘通路介导的动机及奖赏、以杏仁核为中心的边缘环路介导的恐惧及焦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介导的认知功能,进而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综述了阿片类药物抗抑郁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对阿片系统参与抑郁症病理过程的全面理解,可能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策略和候选靶标。

孟浅[2](2019)在《躯体感觉皮层神经环路调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疼痛和焦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二者共病率高达60%。慢性疼痛会导致焦虑症的产生和加重,反之,焦虑症会导致痛持续时间的增长以及强度的增大,造成两者恶性循环。慢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Comorbid anxiety symptoms in pain,CASP)的发生会导致比单一疾病更差的治疗效果。目前,对CASP的神经机制知之甚少,是该领域的难点和研究热点。多个中枢神经核团参与慢性疼痛以及焦虑症的调节,如杏仁核、前扣带回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等。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作用靶点为5-HT系统,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线临床药物,部分同时能够起到镇痛的疗效。因此,慢性疼痛与焦虑症的发病神经机制可能存在重叠。但实际上抗焦虑药对超过三分之一的CASP患者的疗效并不明显。这说明由慢性疼痛导致的焦虑症可能并不仅是5-HT系统的改变所引起的。然而,慢性痛导致的焦虑症是否是因为痛觉相关神经环路的改变引起的不良适应性所产生,并不清楚。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负责整合疼痛相关信息,表现为痛觉信息间接通过丘脑或其他皮层区域到达S1进行处理,或直接接收来自脊髓和脑干的伤害性刺激。S1与许多参与调控焦虑症的核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表明S1可能是介导CASP的一个关键脑区。本研究通过使用病毒追踪和脑片膜片钳技术发现,S1的谷氨酸能神经元(Glus1)与尾端背外侧纹状体((Caudal dorsolateral striatum,cDLS)的GABA能神经元(GABAcDLS)存在功能的兴奋性突触连接。在慢性炎性痛伴焦虑样小鼠上,利用脑片膜片钳记录发现Glus1神经元兴奋性显着增加,在体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得出cDLS中谷氨酸神经递质含量上升,从而进一步导致GABAcDLS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产生焦虑样行为。利用光遗传和化学遗传学手段分别沉默Glus1和GABAcDLS神经元可以逆转慢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同样,在慢性痛伴焦虑样小鼠上通过光遗传技术抑制Glus1-cDLS神经环路,可以显着减轻焦虑样行为表现。而在急性束缚应激模型建立的的焦虑样小鼠中,光遗传学特异性抑制Glus1-cDLS神经环路时,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未被缓解。这表明Glus1-cDLS环路可能仅在慢性痛诱导的焦虑样行为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GluS1-GABAcDLS神经环路参与调控慢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

万娟[3](2019)在《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电针能治疗多种疼痛(包括躯体疼痛和内脏疼痛),对电针躯体镇痛的研究发现,电针可诱导多种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和抗镇痛物质(如八肽胆囊收缩素、孤啡肽等)的释放。电针镇痛是中枢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电针缓解内脏疼痛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合适的内脏超敏模型,研究针刺缓解内脏超敏的中枢分子机制。电针在反刍动物(山羊)的镇痛效果最好,本研究电针试验拟在山羊上进行。由于山羊试验成本较高,本试验先建立大鼠内脏超敏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产生“电针耐受”现象,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负效应,是电针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表明抗镇痛性物质在电针耐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胸腺素β4(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进一步探索Tβ4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以阐明电针耐受的机理。1.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的建立炎症性肠病(IBDs)是免疫介导的慢性、间歇性复发的肠道炎症。内脏超敏反应是IBDs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0%的IBDs患者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炎性介质持续释放,导致肠壁神经末梢敏感化,并引起腹痛。2/3的IBDs患者表现为回肠末端透壁性炎症。而现有的报道都是基于结肠炎而展开的,显然不太适合研究IBD引起的内脏超敏。IBD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超敏存在争议,并且缺乏证据。为解决这一争议,本试验旨在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回肠炎模型,并观察内脏超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将雄性SD大鼠麻醉,打开腹腔,分别在距回肠末端15 cm处的肠腔注射TNBS(0.6 mL,80 mg/kg,溶于30%乙醇中),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30%乙醇或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3、7、14、21和28天,评估大鼠在20、40、60、80和100 mmHg结直肠扩张压力(CRD)下的内脏运动反应(VMR)。CRD测试后,立即安乐死大鼠,采集回肠末段样品,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11背根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显示:TNBS组大鼠在第3天开始表现透壁炎症,在第7天最明显,随后炎症逐渐恢复,在第21天未见明显病变。回肠炎大鼠CRD引起的VMR在第721天显着高于对照大鼠(P<0.05),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第721天显着增加(P<0.05),且与大鼠VMR正相关。表明TNBS回肠腔注射,诱导了透壁回肠炎,并引发内脏超敏,该内脏超敏可持续到第21天。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 TNBS-40%乙醇溶液(1.2 mL)注射到山羊距回肠韧带15 cm处的回肠壁,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3、7、14、21和28天评估山羊回肠炎症和内脏运动反应。结果显示TNBS在第37天诱导山羊明显的回肠炎症,回肠炎山羊内脏超敏在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到第28天。该模型模拟了IBDs的临床表现,可为探讨肠道炎症和内脏超敏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治疗内脏超敏。2.电针通过调节疼痛下行传导系统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目前认为炎症、心理和肠道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会导致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并引起内脏超敏,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因子(如IL-6)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中枢敏化的关键信号通路,并促进了超敏反应的发生。因此,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人和动物超敏反应的潜在靶点。电针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安全且无并发症,可能成为治疗内脏超敏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电针通过激活(或抑制)下行抑制(或易化)系统产生镇痛,该系统主要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脊髓背角(SCDH)产生镇痛作用。电针是否通过PAG-RVM-SCDH轴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内脏超敏有待证实。为探索电针治疗内脏超敏的效果及中枢机制,本试验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1.2 mL,30 mg TNBS-40%乙醇溶液回肠壁注射),第7天开始每3 d用电针刺激内脏超敏山羊双侧“后三里”穴,每次30 min,共6次。在第7、10、13、16、19和22天记录山羊结直肠扩张(CRD)引起的疼痛行为反应和内脏运动反应(VMR)。第22天采集脑和T11脊髓,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中IL-6、JAK2和STAT3的蛋白和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这些物质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RVM(主要是中缝大核,NRM)、SCDH、孤束核(NTS)和迷走运动背核(DMV)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注射TNBS-乙醇溶液的山羊表现腹泻以及明显VMR和疼痛行为反应,vlPAG、NRM、NTS和DMV中IL-6及磷酸化JAK2(pJAK2)和STAT3(pSTAT3)水平增加,SCDH中这些物质的蛋白和mRNA水平增加。电针缓解山羊腹泻、VMR及疼痛行为反应,降低vlPAG、NRM、SCDH和NTS中IL-6、pJAK2和pSTAT3水平,减少DMV中IL-6和pJAK2水平,而不影响SCDH中这三种物质的mRNA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AG-RVM-SCDH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3.胸腺素β4参与慢性电针耐受适当间隔时间的电针能产生良好镇痛效果,但是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即产生“电针耐受”。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一种负效应,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在诱导阿片肽(如脑啡肽(ENK)、内啡肽(END)、强啡肽(DYN)等)释放,产生镇痛的同时,也引起抗阿片肽(如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孤啡肽(OFQ)等)的释放增加。尽管相关研究阐明了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电针耐受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期的研究发现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其抗电针镇痛的机理值得关注,且其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针刺镇痛相关的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及其受体等物质的关系值得研究。由于躯体镇痛模型容易复制,电针耐受的研究一般建立在躯体镇痛耐受的基础上。大鼠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8 d,建立电针耐受模型。侧脑室微注射Tβ4抗体或其siRNA以评估Tβ4对电针耐受的影响。观察Tβ4 siRNA注射后,各脑区(下丘脑、丘脑、皮层、中脑和延髓)中Tβ4、阿片肽(ENK、END和DYN)、抗阿片肽(CCK和OFQ)、μ阿片受体(MOR)和CCK B型受体(CCKBR)的mRNA和蛋白在第1、4和8天的表达谱。结果显示:各脑区的Tβ4水平在第1、4和8天增加,并与鼠尾潜伏期(TFL)变化率相关。反复电针期间,Tβ4抗体和其siRNA均延缓大鼠电针耐受的形成。Tβ4 siRNA使各脑区Tβ4水平下降,导致大多数脑区ENK、END、DYN和MOR水平增加,但不影响多数脑区OFQ、CCK-8和CCKBR水平。除延髓外,其他脑区中Tβ4水平与ENK、END、DYN或MOR水平负相关,Tβ4水平与某些脑区中OFQ或CCK-8水平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Tβ4可能通过负向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水平,及正向影响其中抗阿片肽水平而促进电针耐受的形成。

吕婷婷[4](2019)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显抑制内脏高敏感性,可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部分抑制。电针能够抑制内脏痛大鼠DRG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静息膜电位、上调基强度、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鞘内注射FCA后电针的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电针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调节。P2X7选择性激动剂Bz ATP增加AWR评分,拮抗剂A740003抑制AWR评分,说明P2X7在内脏痛敏中发挥促进作用。Bz ATP拮抗了电针镇痛效应,A740003能够协同电针镇痛效应。电针显着抑制P2X7蛋白与m RNA表达。P2Y1激动剂ADP-β-S降低AWR评分,而P2Y1拮抗剂MRS2179对评分无影响;TNBS下调DRG中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提示P2Y1内脏痛敏中发挥抑制作用。ADP-β-S协同电针镇痛作用,MRS2179拮抗电针的镇痛效应,说明P2Y1介导了电针缓解内脏高敏感过程。MRS2179抑制A740003的镇痛效应。TNBS诱导P2Y1表达下调,Bz ATP下调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A740003上调其表达,说明P2Y1参与P2X7对内脏痛觉调节。内脏痛大鼠DRG中P2X3表达上调,Bz ATP进一步上调其表达,A740003抑制其上调。Bz ATP拮抗电针上调P2Y1,A740003协同EA上调P2Y1。Bz ATP拮抗电针下调P2X3,A740003协同电针抑制P2X3,表明P2X7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TNBS能上调P2X3表达,ADP-β-S下调DRG中P2X3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表达。TNBS上调结肠相关DRG中P2X3 m RNA的表达;ADP-β-S下调P2X3m RNA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 m RNA表达。说明P2Y1通过调节P2X3受体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来实现对内脏痛觉的调制。电针显着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ADP-β-S协同电针对P2X3蛋白的下调,MRS2179拮抗电针的下调作用。结论:DRG胶质细胞参与TNBS诱导IBS内脏痛的外周敏化与电针镇痛效应;DRG中P2X7、P2Y1受体介导IBS大鼠内脏高敏感与电针镇痛效应;

宋敏[5](2019)在《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针刺治疗哮喘临床有效基础上,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筛选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方法:实验动物分组:SD大鼠共分5组,分别是正常组、肺俞顺标组、肺俞逆标组、下呼吸道顺标组、下呼吸道逆标组。正常组不做任何标记;下呼吸道顺标组和肺俞顺标组分别用HSV-EGFP标记传入神经通路;下呼吸道逆标组和肺俞逆标组分别用PRV531-CAG-GFP标记传出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方法:确定第七颈椎棘突,沿后正中线向下找到第三胸椎下两肋间,旁开0.5cm肌肉处(肺俞穴),缓慢注射嗜神经病毒HSV-EGFP原液2μl(病毒量4×107PFU)到肺俞穴,静置2min,缓慢拔出微量注射器。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方法:方法同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标记方法,注射逆行病毒PRV531-CAG-GFP原液2μl(病毒量4×107PFU)。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方法:微量注射器针头约伸入气管的中、下1/3交点处,喷注HSV-EGFP稀释液6μl(病毒量2.4×107PFU)到大鼠下呼吸道,立即将微量注射器抽离大鼠气道。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方法:方法同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标记方法,喷注逆行病毒PRV531-CAG-GFP稀释液6μl(病毒量2.4×107PFU)。嗜神经病毒标记成功判断标准:HSV-EGFP标记组发病状态为眼神呆滞、鼻流血涕、步态蹒跚、活动迟缓等症状;PRV531-CAG-GFP标记组发病状态为鼻流血涕、四肢出血、精神亢奋、狂躁不安等症状。嗜神经病毒标记脑核团定位分析:灌注取材的时间节点根据大鼠发病状态决定。4%多聚甲醛固定液心脏灌注,脑组织冠状位冰冻切片,漂片法贴片,DAPI染色标记细胞核。采用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仪扫描组织玻片,结合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核团。结果:1、嗜神经病毒标记肺俞穴在大鼠器官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1)大鼠肺俞穴注射HSV-E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肺俞穴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气管、食管、肠、胃、肺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大鼠肺俞穴注射PRV531-CAG-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肺俞穴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气管、食管、肠、胃、肺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嗜神经病毒标记下呼吸道在大鼠器官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1)大鼠下呼吸道内喷注HSV-E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气管和肺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食管、胃、肠、肺俞穴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大鼠下呼吸道内喷注PRV531-CAG-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气管和肺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食管、胃、肠、肺俞穴均无荧光信号分布。3、嗜神经病毒标记外周(下呼吸道或肺俞穴)在大鼠脑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大脑皮层、端脑、中脑、脑桥中均观察到荧光信号分布,荧光信号分布密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少量分布、分散分布和集中分布。4、嗜神经病毒标记下呼吸道和肺俞穴在脑组织中核团分布结果:(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中脑部分布于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被盖背侧交叉、埃-韦二氏核、间质核、丘脑;脑桥部分布于动眼神经核、红核、脑桥网状核、后椎核、网状核、面神经核、外侧巨细胞旁核、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下橄榄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髓束。(2)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端脑部分布于运动皮层、下丘脑、斜角带核、隔核、苍白球、丘脑核、杏仁核;中脑部分布于内囊、A13多巴胺细胞、内脏核、黑质纹状体束、背内侧核、视神经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网状核、内侧乳头核、岩石核、缰核、红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束、中缝背核、顶盖脊髓束、被盖核、中缝核、内侧丘系;脑桥部分布于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上橄榄核、蓝斑、前庭上核、展神经核、楔束核、薄束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三叉神经核、腹侧呼吸组、下橄榄核。(3)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端脑部分布于皮层、丘脑、胼胝体、尾状核、苍白球、下丘脑、网状核、内囊、杏仁核、视神经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动眼神经核;中脑部分布于缰核、埃-韦二氏核、红核;脑桥部分布于蓝斑、中缝大核、被盖核、三叉神经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下橄榄核。(4)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下丘脑、蓝斑、内侧纵束、腹侧呼吸组吻端、下橄榄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5、嗜神经病毒标记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背区、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腹侧部、孤束核中间部、孤束核内侧部。(2)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室旁核内侧副细胞部、苍白球、内囊、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红核副细胞部、红核巨细胞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埃-韦二氏核、背内侧下丘脑背核、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蓝斑、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内侧纵束、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3)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埃-韦二氏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红核副细胞部、外侧网状核、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小细胞网状核、孤束核背外侧区、孤束核、下橄榄核内侧核。(4)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背区、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腹侧部、孤束核中间部、孤束核内侧部。6、肺俞穴和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内侧纵束均参与4条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和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是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重要的共同脑核团。结论:(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包括下丘脑背区、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2)下呼吸道与肺俞穴的内脏-体表反应存在脑核团神经基础,在下丘脑室旁核内侧副细胞部、苍白球、内囊、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背内侧下丘脑背核、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蓝斑、中缝大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副细胞部、红核巨细胞部、埃-韦二氏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内侧纵束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存在交汇整合。(3)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为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和内侧纵束。

潘卫星[6](2018)在《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刺感受处,疾病反应所,治疗作用点"是腧穴的三大功能,也是理解针灸作用原理的基本点。现代研究表明:(1)穴位感针现象的实质是神经感受。针刺激动不同类型的神经成分而产生针感。不同针法(刺激形式和刺激量)可激动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外周神经,从而引起性质、范围、时间上各异的调节效应。阻断支配穴区的神经可取消针感和针效,而刺激外周神经可模拟针效,表明神经系统是介导针效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穴位是相对的,体表可以施针的位点与数量不限于经典穴。(2)穴位应病现象的机制是脊髓同节段和脊神经节同神经元支配的内脏-躯体相关的神经元性炎症敏化过程。对于内脏病症,体表敏化点是可资选择的靶向精准的活化穴。(3)针疗作用的三个基本特点是:针灸的作用性质属机能调节,通过激励自愈力而获效;穴位作用范围具有选择性调节和泛调节双重效应,分别通过局部微创、轴突反射、脊髓节段支配、脑内整合及脑输出等五级效应途径实现;针灸的调节方式呈双向性调衡效应,以机体稳态自动控制和适应性调节为基础。大量生物学实验已为揭开这些针灸作用之谜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与阐释,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启示。总结既往丰富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到,针灸机理的系统性构架已经呈现,正逐步走向成熟。

阚宇[7](2013)在《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自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将针灸确立为补充医学后,针刺引起的镇痛效应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减轻患者的各种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镇痛的过程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整合和调节过程。针刺信号主要通过脊髓腹外侧索上传入脑,脑的许多核团共同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参与针刺镇痛,包括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蓝斑、下丘脑弓状核、缰核、伏隔核、杏仁核、尾状核、大脑皮层等,但是海马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的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我们前期在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的慢性神经痛(CCI)大鼠上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阳陵泉具有累积性镇痛效应,该累积效应与其1)上调海马CA3、CA1区神经末梢突触素(SYN)及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及蛋白激酶A(PKA)蛋白的表达;2)改善CCI引起的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致密层(PSD)厚度变薄等等异常变化,良性调节突触的可塑性紧密相关。神经损伤造成的慢性神经痛和炎性疼痛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变化。业已证明:在疼痛条件下,海马也发生了形态学、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和相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一氧化氮(NO)是细胞内的逆行信使,参与多种生理学的过程,包括外周及中枢水平的痛觉调制,突触的可塑性,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即突触传递效应的增加)以及学习记忆。NO引起的cGMP的生成也参与海马LTP。在脊髓水平,NO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和发展,其效应可能是综合效应的结果,既涉及cGMP水平的调节,又包含Ca2+协同作用,以及一些尚未阐明的机制。在细胞内,内流的Ca2+与钙调蛋白(CaM)偶联,共同作用于NOS,以分子氧和L-精氨酸(L-Arg)为底物,产生NO。NO就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或者直接作用于其所在细胞,结合到胞浆可溶型鸟苷酸环化酶(sGC)血红素模体上,使酶发生变构效应而被激活,进而把GTP转化为cGMP,从而增加cGMP,进一步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 (PKG),从而使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兴奋,把伤害性信息进一步传向脑高位中枢,即脊髓水平的NO通过NO-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55-57]。但是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是否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未见有报道。因此,本实验在大鼠CCI模型上,探讨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动物疼痛反应的影响及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nNOS、cGMP、PKG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研究电针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从更深的层次上阐明针刺累积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科学内涵。为临床针刺治疗慢性痛、进一步推广针灸疗法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实验: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组(n=8)、模型(CCI)组(n=8)、EA-2Hz组(电针2Hz)(n=8)、EA-2/15Hz(电针2/15Hz)组(n=8)、EA-1OOHz(电针100Hz)电针组(n=8)。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Hz,2/15Hz,100Hz,1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和VON FREY刺激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在麻醉状态下,取动物海马组织予以匀浆后,用RT-PCR的方法来检测nNOS, iNOS, PKG mRNA的表达的变化。以选择较佳的电针参数。第二部分实验: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组(n=8)、模型(CCI)组(n=8)、EA-2/15Hz组(n=8)、EA+7-NI (nNOS抑制剂)组(n=8)、EA+DMSO (nNOS抑制剂溶剂)组(n=8)、EA+LY83583(sGC抑制剂溶剂)组(n=8)、EA+Ethanol (sGC抑制剂溶剂溶剂)组(n=8)。电针前后四组给予海马CA1区(AP-3.72mm, R/L2.2mm, H2.4mm)微量注射nNOS抑制剂7-NI(15mg/ml)、sGC抑制剂LY83583(3mg/ml),0.5μl/次,隔天1次。然后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Hz,1mA,1次/D),微量注射隔每天1次。用辐射热照射和VON FREY刺激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在麻醉状态下,动物取海马组织匀浆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检测nNOS.sGC蛋白表达的变化。以验证nNOS, cGMP是否参与电针的效应。结果1)电针对CCI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与CCI术前(模型组0.35±0.05sec,2Hz电针组0.47±0.12sec,2/15Hz电针组0.37±0.08sec,模型+100Hz组0.30±0.05sec)比较,各组动物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6.82±0.35sec,2Hz电针组7.07±0.53sec,2/15Hz电针组6.28±1.11sec,模型+100Hz组6.53±0.10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3d:6.78±0.47sec,EA7d:6.02±0.75sec,EA10d:3.92±0.29sec,EA14d2.98±0.39sec),2Hz电针组(3.82±0.89sec,3.55±0.92sec,2.32±0.65sec,2.02±0.35sec)、2/15Hz电针组(3.65±0.75sec,3.05±0.98sec,2.03±0.46sec,1.88±0.31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00Hz电针组的痛阈值(4.72±1.20sec,4.40±1.24sec,3.38±0.73sec,2.13±0.38sec)EA3d和EAl4d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A7d,10d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CCI术前(模型组0.43±0.07sec,2Hz电针组0.40±0.11sec,2/15Hz电针组0.45±0.06sec,100Hz电针组0.47±0.15sec)比较,各组动物的机械痛敏分数(模型组4.20±0.81sec,2Hz电针组3.58±0.29sec,2/15Hz电针组5.00±0.67sec,100Hz电针组4.57±0.88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3d:4.53±0.59sec,EA7d:3.00±0.61sec,EA10d:2.92±0.39sec,EA14d:2.70±0.27sec),2Hz电针组(2.27±0.46sec,2.12±0.37sec,2.47±0.36sec,1.50±0.18sec)、2/15Hz电针组(2.22±0.27sec,2.00±0.23sec,1.47±0.08sec,1.15±0.14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00Hz电针组的痛阈值(2.50±0.34sec,2.38±0.28sec,2.52±0.22sec,1.13±0.26sec)EA3d和EA14d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A7d,10d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2)电针对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的影响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结果显示,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86±0.07),模型组动物海马nNOS mRNA表达量(1.80±0.36)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16±0.09)显着降低(P<0.05);2/15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20±0.07)显着降低(P<0.05);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1.00±0.17)显着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92±0.05),模型组动物海马PKG mRNA表达量(1.13±0.11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81±0.09)显着降低(P<0.05);2/15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77±0.07)显着降低(P<0.05);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0.65±0.11)显着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62±0.11),模型组动物海马iNOS mRNA表达量(0.62±0.05)没有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67±0.03)轻度升高(P>0.05);2/15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50±0.02)、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0.52±0.12)轻度降低(P>0.05)。3)海马内注射NOS抑制剂验证NO在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中的作用与CCI术前(模型组0.54±0.13sec,EA-2/15Hz组0.23±0.09sec,EA-NI组0.21±0.05sec,EA-LY83583组0.37±0.10sec,EA-DMSO组0.51±0.13sec,模型+ethanol组0.42±0.11sec,)比较,各组动物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6.55±1.80sec,EA-2/15Hz组7.05±0.87sec,EA-7-NI组6.16±1.76sec,EA-LY83583组6.16±0.59sec,EA-DMSO组6.58±0.80sec,EA-ethanol组5.57±0.82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7d:5.18±1.24sec,EA10d:4.58±1.14sec,EA14d4.58±0.68sec),EA-2/15Hz组(4.00±1.18sec,2.92±0.51sec,2.00±0.48sec),EA-7-NI组(3.04±0.28sec,1.77±0.53sec,1.46±0.31sec),EA-LY83583组(2.57±0.69sec,1.56±0.21sec,0.94±0.18sec),EA-DMSO组(2.82±0.54sec,1.80±0.65sec,1.17±0.37sec),EA-ethanol组(3.52±0.91sec,2.19±0.61sec,1.83±0.63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CI术前模型组0.43±0.07sec EA-2/15Hz组0.45±0.11sec,EA-7-NI组0.40±0.06sec,EA-LY83583组0.50±0.13sec,EA-DMSO组0.47±0.15sec, EA-ethanol组0.70±0.19sec,)比较,各组动物的VON FREY躲避潜伏期(模型组5.45±0.90sec,EA-2/15Hz组5.72±0.35sec,EA-7-NI组4.56±1.28sec, EA-LY83583组4.93±0.61sec,EA-DMSO组4.57±0.20sec,EA-ethanol组4.77±0.66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7d:4.10±1.42sec,EA10d:4.25±1.60sec,EA14d4.33±1.15sec),EA-2/15Hz组(3.03±0.61seG2.58±0.85sec,2.53±0.89sec),EA-7-NI组(2.00±0.95sec,1.66±0.99sec,1.48±0.71sec),EA-LY83583组(2.32±0.59sec,1.28±0.15sec,1.48±0.20sec),EA-DMSO组(2.33±0.26sec,2.51±0.58sec,1.93±0.34sec),EA-ethanol组(2.76±1.10sec,2.09±0.59sec,1.98±0.65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97±0.22),模型组动物海马nNOS蛋白表达量(1.12±0.20)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15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01±0.22)轻度降低(P>0.05);模型+7-NI(nNOS抑制剂)组mRNA的表达量(1.02±0.23)轻度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27±0.03),模型组动物海马sGC蛋白表达量(0.37±0.04)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15电针Hz组sGC蛋白的表达量(0.25±0.10)明显降低(P>0.05);EA-LY83583组sGC蛋白表达量(0.35±0.05)轻度降低(P>0.05)。小结:1)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可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上调海马nNOS,PKG mRNA及nNOS, sGC蛋白的表达,说明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引起了疼痛反应时,海马组织nNOS,PKG,sGC活动增强。2)电针双侧“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均可缓解CCI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并且电针2/15Hz组产生的对痛敏的抑制效应稍优于电针2Hz组及100Hz组。3)电针双侧“足三里”或“阳陵泉”穴可显着下调CCI引起的海马内增加的nNOS、PKG mRNA及轻微下调nNOS, sGC蛋白的表达,说明海马内nNOS, PKG,和sGC可能参与电针缓解CCI痛行为反应。4)2Hz、2/15Hz,100Hz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对CCI大鼠海马iNOS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提示:大鼠海马内iNOS可能不参与疼痛的产生和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

刘坤[8](2012)在《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记载,说明沟通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是十二经脉的重要功能。针刺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穴位以达到治疗内脏疾病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心血管、胃肠等各种内脏疾病效果显着,并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针刺对内脏功能的调节是由脊髓及脊髓上中枢协同完成的。针刺引起的体表-内脏反射是其调节心血管、胃肠等内脏功能的重要神经反射形式,可分为脊髓固有反射及脊髓上反射两种形式。体表-自主神经反射分为体表-交感和体表-副交感反射两种,由器官的自主神经支配特性和刺激部位的脊髓节段性决定,同时受刺激强度和种类的影响。孤束核(nucleus of tractus solitary, NTS)位于延髓背侧,是迷走神经感觉传入的第一级中枢,参与心血管、呼吸、胃肠等多种内脏功能的调控,也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胃肠感觉的第一级感觉中继站;同时NTS与迷走神经背核、延髓尾端腹外侧核(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M)、延髓头端腹外侧核(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cVLM)、疑核等中枢核团有纤维联系,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出通路完成对内脏功能的调节。针刺调节内脏功能,常见单一穴位或依据传统穴位配伍的多穴调节一脏的报道。例如内关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作用。未涉及穴位选取的规律性总结。本研究根据哺乳动物皮肤,肌肉,内脏神经分布的节段性特点,结合体表刺激引起躯体—植物神经反射的前期研究报道,探讨不同节段穴位,不同刺激方式引起的内脏植物神经反射的规律,力求从动物实验总结出针刺对特定内脏功能进行交感样和副交感样调节的规律。本研究通过电生理学方法在中枢鉴别出NTS与心血管、胃肠等内脏功能及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 CRD)刺激相关的神经元,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胃运动,选取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观察不同穴位对MAP和胃运动的影响,并同步观察NTS与血压调节、胃运动、CRD刺激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研究NTS在降压、调节胃运动和抑制CRD诱导内脏痛中的作用。1针刺对MAP的影响及NTS与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中的作用1.1实验目的研究针刺对正常麻醉大鼠MAP、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NP)分别引起升压平台期、降压平台期时MAP的影响,并同步观察NTS与升压(hypertensive related neuron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hypotensive related neurons)在针刺调节血压时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NTS中与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在介导针剌降压中的作用。1.2实验方法本课题所有研究的动物实验过程均遵守美国国立卫生院倡导的实验动物保护和使用指导原则(Guide for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NIH),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遵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规定。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81只,体重300-380g之间,用10%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urethane,1.0-1.2g/kg体重)。手术及实验中动物体温用动物恒温系统维持在37℃左右。大鼠麻醉后进行颈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并暴露延髓后,监测动脉血压和心率,同步记录MAP及NTS神经元放电,在微电极推进器下,找到自发放电稳定的NTS神经元,经静脉推注30s左右PE(4μg/kg)、NP (NP,20ug/kg),以判断该神经元对升压反射、降压反射的反应及鉴别出与升压反射和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对升压反射和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待自发放电稳定、MAP’恢复至正常后,记录30s放电脉冲数作为对照值,分别电针(波宽500ms,10Hz,1mA)“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各30秒。为排除针刺穴位顺序对神经元放电结果的影响,穴位针刺顺序随机选择,观察对MAP及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然后在大鼠颈静脉微量注射PE(6~121μg/kg,10-15min)或者NP(60~80μg/kg,10-15min)分别造成药物性血压升高、药物性血压降低模型各15min左右,在升压平台期、降压平台期再分别电针上述穴位,并观察对动脉血压和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1.3实验结果1.3.1NTS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鉴别麻醉大鼠颈静脉注射PE,完整记录120个NTS细胞放电(细胞记录不完整者不做统计,下同),其中70个细胞(58.3%)放电频率无变化;26个细胞(21.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24个细胞(20.0%)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麻醉大鼠颈静脉注射NP,完整记录101个NTS细胞放电,其中52个细胞(51.5%)放电频率无变化;29个细胞(28.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20个细胞(19.8%)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13.2电针刺激对麻醉大鼠生理状态下MAP及NTS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也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正常血压状态下,电针“耳穴心”使动物的MAP由100.11±3.3mmHg下降为88.47±3.75mmHg,下降幅度为11.64±0.45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了5.74±0.64mmHg(P<0.001),电针“内关”对MAP无显着影响。不同穴位组间降压效应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足三里”对正常MAP的影响大于“内关”(P<0.05)。针刺不同穴位引起MAP变化,同时影响正常生理性血压状态下NTS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这种影响主要以兴奋性为主。在MAP正常状态下,电针大鼠不同穴位,对血压反射有兴奋或抑制性反应的神经元放电频率发生明显变化。电针大鼠“耳穴心”(n=50),25个神经元(50%)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15.2±15.25%)。电针“内关”穴(n=50),24个神经元(48%)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54.24±6.89%)。电针“足三里”穴(n=47),20个神经元(42.55%)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03.35±14.78%)。组间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增加率显着高于“内关’穴(P<0.05)。1.3.3电针刺激对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MAP和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PE(12~16μg/kg,10~15min)造成药物性升压模型,MAP由99.28±3.82mmHg上升并维持在121.66±2.91mmHg(P<0.001)。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升压平台期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PE引起的升压平台期,电针“耳穴心”使MAP由124.17±4.43mmHg下降到118.7±3.64mmHg,下降幅度8.30±0.79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6.07±0.79mmHg(P<0.05);电针“内关”对MAP无明显影响。组间比较显示(one-way ANOVA),电针“耳穴心”、“足三里”的降压效应优于“内关”(P<0.05)。电针同一穴位对麻醉大鼠正常状态和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下MAP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test,P>0.05).电针不同穴位引起升压平台期MAP变化,同时对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以兴奋性为主,使神经元放电增加。对升压反射有兴奋或抑制性反应的50个神经元中,完成升压平台期记录及针刺实验的共21个。电针大鼠耳甲区穴位,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92.94±10.42%。电针“内关”穴,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44.66±6.27%。电针“足三里”穴,8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86.73±5.57%。组间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增加率显着高于“内关”穴(P<0.05)。1.3.4电针刺激对NP引起血压降低状态MAP和NT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NP(60~80μg/kg,10~15min)造成药物性降压模型,MAP由96.56±2.24mmHg下降并维持在78.29±1.84mmHg.电针不同穴位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降压平台期的MAP,与此同时,NTS与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显着增加。统计结果表明,在NP引起的降压平台期,电针“耳穴心”使MAP由79.76±1.39mmHg下降到69.32±2.48mmHg,下降幅度10.44±1.60mmHg(P<0.001);电针“内关”使MAP下降7.93±1.20mmHg(P<0.05);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15.63±1.76mmHg(P<0.05);组间比较显示(one-Way ANOVA),电针上述三个穴位的降压效应无差异(P>0.05)。电针“耳穴心”、“足三里”,对麻醉大鼠生理情况MAP及NP降压状态MAP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电针“内关”对降压平台期血压的降压效应好于生理状态(independent t test,P<0.05)。电针不同穴位引起降压平台期MAP变化,同时,对NTS与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以兴奋性为主。电针“耳穴心”、“内关”和“足三里”使NTS内与降压反射有关神经元的放电增加。对降压反射有兴奋和抑制性反应的49个神经元中,完成升压平台期记录的共19个。电针大鼠耳甲区穴位,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38.00±18.76%。电针“内关”穴,8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96.75±20.51%。电针“足三里”穴,8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00.75±31.87%。组间比较显示,电针三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无显着差异(组间比较,one-way ANOVA, P>0.05)2针刺对胃运动及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2.1实验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正常麻醉大鼠胃内压的影响,及静脉注射不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受体业型激动剂引起胃运动迟缓和亢进状态时针刺的效应,并同步观察NTS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在针剌调节胃运动过程中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NTS中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在针刺调节胃肠功能中的作用。2.2实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50只。实验前禁食12-18小时,手术及实验中动物体温用动物恒温系统维持在37℃左右。大鼠麻醉后进行颈静脉、气管插管,胃幽门部插入水囊连接压力换能器以记录胃内压,并监测血压、心率。同步记录胃内压及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找到稳定孤束核神经元胞外放电后,记录背景放电30s,然后分别电针、手针“耳穴心”、“内关”、“中脘”、“足三里”四个穴位,同步观察对胃运动和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的影响。对针刺有反应的神经元,分为5组,分别静脉注射四种药物和生理盐水:p3体激动剂BRL37344Salt Hydrate4-8μ g/kg;β2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仑特罗0.05-0.1mg/kg;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0.4-0.8mg/kg;拟胆碱药氨基甲酰胆碱0.2-0.4mg/kg和静脉注射0.2ml0.9%的生理盐水。上述药物引起胃蠕动迟缓或亢进的同时,NTS神经元放电活动发生兴奋或抑制的同步变化,则鉴定为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各组药物注射后,继续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和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2.3实验结果2.3.1生理状态下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生理状态下,麻醉大鼠的胃运动频率为4-5次/min,波幅在50-100mmH2O。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耳穴心”、“内关”、“足三里”都能促进麻醉大鼠胃蠕动(P<0.01),而电针“中脘”穴则明显减弱胃蠕动(P<0.001)。手针效果与电针效果一致(independent t test, P>0.05)。针刺过程共记录133个NTS神经元胞外放电,对针刺上述4个穴位有反应的神经元104个;静脉注射p3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α2受体激动剂、拟胆碱药有反应的共45个,以下分组讨论。在正常情况下,针刺对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以抑制为主。针刺不同穴位对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one way ANOVA, LSD, P>0.05)2.3.2使用β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β3受体激动剂后,药物对胃运动抑制作用大约持续30-60min,胃运动蠕动波波幅下降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降低,幅度为65.4±7.20mmH2O(P<0.001)。药物后电针对胃运动没有影响(P>0.05)。手针刺激“耳穴心”、“足三里”使胃内压增高(P<0.05);手针刺激“中脘”使胃内压降低(P<0.05)。与电针比较,手针“耳穴心”和“中脘”分别引起的胃运动的增强和抑制效应更为显着(P<0.05),其余穴位不同刺激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分别针刺4个穴位对p3受体激动剂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2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克伦布特罗)后,胃运动波幅明显减低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下降,幅度为51.18±9.93mmH2O(P<0.001)。电针刺激“耳穴心”使胃内压升高(P<0.05;电针刺激“内关”、“中脘”、“足三里”对胃运动无作用(P>0.05)。手针刺激“耳穴心”、“内关”、“足三里”能促进胃运动(P<0.01),手针“中脘”能抑制胃运动(P<0.05)。手针“内关”、“足三里”、“中脘”相比电针对胃运动的影响作用更明显。(independent t test, P<0.05)。在Clenbuterol药物引起胃运动抑制状态,针刺不同穴位对药物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3使用α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α2受体激动剂Clonidine后,胃运动的波幅降低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下降,幅度为79.07±24.59mmH20,持续30-60min(P<0.05)。药物后电针、手针“耳穴心”、“足三里”能促进胃运动(P<0.05),在Clonidine药物注射后引起胃运动迟缓状态下,两种刺激增强胃运动的作用无显着差异。手针“中脘”能抑制胃运动且比电针的抑制作用更显着(independent t test,P>0.05)。针刺不同穴位对Clonidine药物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4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拟胆碱药氨基甲酰胆碱后,胃运动频率明显升高至6-7次/min,胃运动波幅升高了200-300mmH2O,胃内压明显升高,幅度为121.27±29.53mmH20(P<0.01)。药物注射前后,电针和手针“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均能促进胃运动(P<0.01,P<0.05,P<0.001),电针和手针“中脘”均能抑制胃运动(P<0.01;P<0.01)。与电针相比较,在拟胆碱药引起胃运动亢进状态下,手针“耳穴心”和“中脘”的作用更显着(independent t test, P<0.05)。针刺不同穴位对拟胆碱药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静脉注射上述四种交感和副交感受体业型激动剂对针刺调节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活动无影响。3针刺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与针刺治疗内脏痛的机制3.1实验目的给予麻醉大鼠梯度的CRD条件刺激,鉴别NTS中CRD“点燃”(ON cell)型和“熄火”(OFF cell)型神经元,观察针刺作为检验刺激对此类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探讨针刺在孤束核部位干预内脏痛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3.2实验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监测心率、颈总动脉血压,记录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大鼠经肛门在直结肠放置长度4-5cm左右的气囊,通过压力计随机给予梯度为20、40、60、80mmHg的结直肠扩张刺激(CRD),同时用电生理单细胞记录的方法记录和鉴别孤束核对CRD刺激有反应的相关神经元,参照Fields等的研究大鼠RVM内存在对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反射相关的“熄火”型(OFF cell)和“点燃”型(ON cell)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产生递增的兴奋性反应的神经元,称为“点燃”型(ON cell),对梯度CRD刺激产生递减的抑制性反应的神经元,称为“熄火”型(OFF cell).鉴别出NTS中CRD相关神经元后,待放电恢复至基础水平,给予CRD刺激,NTS神经元放电发生明显"ON cell"或“OFFcell"型反应时,给予2mA、10Hz持续30s的电针不同穴位的刺激,观察针刺“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在正常及CRD条件刺激引起NTS放电变化时对孤束核与CRD "ON cell"型和"OFF cell"型神经元的影响。3.3实验结果3.3.1NTS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的反应本实验在57只大鼠共记录到对CRD "ON cell"型神经元21个。在CRD20、40、60、80mmHg条件刺激时,NTS神经元放电由自发的205.52±30.12个/30s分别增加了21.10±5.23个/30s、56.79±11.93个/30s、86.17±13.38个/30s、124.27±15.00个/30s(P<0.001,P<0.01,P<0.001,P<0.001),为梯度增加反应。另外记录到12个CRD "OFF cell"型神经元。在CRD20、40、60、80mmHg条件刺激时,NTS神经元放电由自发的196.67±42.36个/30S分别减少了25.82±13.43个/30s、72.72±14.77个/30s、112.91±22.37个/30s、146.83±29.83个/30s(P<0.05,P<0.01,P<0.01,P<0.05),为梯度抑制反应。此外记录到2个对梯度CRD刺激产生先兴奋后抑制,3个先抑制后兴奋的神经元,在本实验中未纳入统计。3.3.2电针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RD刺激对NTS产生"ON cell"型反应的神经元,CRD刺激前和CRD过程中电针“耳穴心”、“内关”、“足三里”都以抑制反应为主。如CRD前电针“耳穴心”放电减少了34.73±3.37个/30s(P<0.01);CRD刺激过程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减少了45.55±4.17个/30s(P<0.001)。对CRD刺激产生"OFF cell"型反应的神经元,在CRD刺激前和CRD刺激过程中电针上述3个穴位都以兴奋反应为主。如CRD前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增加了184.26±27.35个/30s(P<0.001);CRD刺激时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增加了130.14±28.23个/30s(P<0.01)。4结论孤束核内存在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分别被升压、降压反射兴奋和抑制,表现为反应的多样性。在生理状态下及PE引起的升压平台期,这些神经元被“耳穴心”、“足三里”激活的百分比与“内关”相比更为显着;在降压平台期,这些神经元被上述三个穴位激活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与其针刺降压相应相一致。这说明NTS在针刺调节血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枢整合作用,通过神经信号交互调节(cross talk)的方式完成对血压的调节。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不同,针刺“耳穴心”及与胃肠异节段的“足三里”、“内关”能显着增强胃运动,针刺与胃肠同神经节段的“中脘”使胃运动减弱。使用交感神经不同业型神经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减弱;电针对胃运动的作用不如手针显着;而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也发生变化,“耳穴心”、“足三里”促进胃运动的效果比“内关”明显。使用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物后,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作用与药物前相比无明显变化。NTS内存在与胃运动同步变化的神经元,不同植物神经受体激动剂对此类神经元的影响以兴奋为主,介导了针刺“耳穴心”、“内关”、“足三里”的胃运动增强效应和“中脘”的胃运动抑制的效应,使用植物神经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此类神经元的效应与生理状态下无显着差异,以抑制NTS神经元放电为主。NTS与CRD刺激相关神经元有两类:第一类对梯度的CRD刺激产生兴奋反应,表现为神经元胞外放电梯度增加,为“点燃”型神经元(ON cell);第二类对梯度的CRD刺激产生抑制反应,表现为神经元胞外放电梯度减少,为“熄灭”型神经元(OFF cell).这两类神经元介导了针刺拮抗CRD痛刺激的效应。针刺能够使孤束核CRD"ON cell"型神经元的放电抑制,而使孤束核CRD"OFF cell"型神经元的放电增加。提示针刺可以通过交互调节(cross talk)的方式在孤束核干预内脏感觉和痛觉,是针刺镇痛的脑干核团机制所在。

林丹[9](2012)在《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病痛方面疗效显着。临床上利用针灸的镇痛作用,可有效地进行急性痛、慢性痛、癌痛等的治疗,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外科手术和术后疼痛的治疗。甲状腺手术是针刺麻醉最佳适应证之一。术后痛是急性疼痛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针刺能够缓解多种术后切口痛,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改善手术预后。动物实验也证明,电针可减轻大鼠足底切口痛行为反应。但是,针刺缓解颈部术后切口痛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研究报道鲜见。脊髓是痛觉信息进入中枢后的第一级整合中枢,脊髓背角,尤其是背角浅层,含有种类繁多的神经活性物质和受体,在脊髓水平的痛信息传递、整合及痛觉调制中扮演着中要的角色。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证明:甲状腺区手术切口后4-6小时的疼痛反应,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区对具有较佳的镇痛效应;该镇痛效果与其下调颈段脊髓背的致痛物质P物质(SP)及其受体N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的表达,调节镇痛物质5羟色胺受体亚型(5-HT1AR、5-HT2AR)基因、蛋白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观察颈部切口痛大鼠疼痛行为变化的规律,观察电针“扶突”穴区等对该切口痛产生镇痛效应的情况下,颈段脊髓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业型2B(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 subtype2B, NMDAR2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subtype5,mGluR5)、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B1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1receptor,GABAB1R)、细胞内腺苷-3’,5’-环化-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活动(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脊髓机制,为临床针麻行甲状腺手术、针刺治疗术后痛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22),模型组(n=34),扶突穴组(n=22),合谷-内关组(n=22),足三里-阳陵泉组(n=22)。异氟烷麻醉下,于大鼠颈部做一长约1.5cm纵形切口,复制切口疼痛模型。各治疗组在造模4h、24h、48h后给予电针上述诸穴区各30min(2/15Hz,15min,1mA;15min,2mA),用热辐射法分别在术前、术后4h、24h、48h电针前后照射大鼠颈部/切口引起的躲避潜伏期作为衡量动物痛反应的阈值(每组8例)。在麻醉状态下,取C1-C4段脊髓背侧部分的组织液氮研磨提取RNA和蛋白,用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颈部C1~C4段脊髓背侧等区域组织细胞膜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基因及蛋白(mGluR5mRNA、mGluR5蛋白、NMDAR2B蛋白和GABAB1R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内激酶/核转录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cAMP mRNA/MAPK mRNA/CREB mRNA和CREB蛋白、p-CREB蛋白)的变化趋势检测观察,更深入地分析电针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其中RT-PCR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机因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8例),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蛋白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6例)。结果1电针扶突穴等缓解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的效应与颈部切口术前痛阈(模型组17.80±1.52sec,扶突穴组17.88±1.89sec,合谷-内关组18.77±3.22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7.63±2.18sec)比较,甲状腺区切口术后模型组动物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11.29±0.99sec,扶突穴组11.45±2.02sec,合谷-内关组12.01±1.38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1.2±1.72sec)明显缩短(P<0.05),痛阈降低。与同时期模型组比(术后4h:11.12±1.OOsec,术后1d:11.64±0.97sec,术后2d:11.68±1.40sec),电针扶突穴(16.7±1.97sec,17.76±1.94sec,16.98±1.84sec)、合谷-内关组(17.3±2.1sec,18.15±1.28sec,17.91±2.31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组的痛阈值(12.15±2.53sec,11.98±1.72sec,12.18±1.79sec)未见明显变化(P>0.05)。2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56±0.04),模型组动物脊髓背侧mGluR5mRNA表达量(1.01±0.01)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mGluR5mRNA的表达量(0.83±0.17)轻度降低(P>0.05),但是比电针合谷-内关组(1.04±0.13)、足三里-阳陵泉组(1.03±0.05)作用明显(P<0.05);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合谷-内关组颈髓背侧mGluR mRNA的表达量变化不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模型组mGluR5蛋白表达量(1.43±0.04)比正常组(0.98±0.04)明显增多(P<0.05)。电针各组mGluR蛋白的表达量(1.22±0.04,1.06±0.04,1.14±0.04)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NMDAR2B蛋白表达量(0.46±0.04)比正常对照组(0.44±0.04)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电针各组基本没明显变化(0.41±0.03,0.45±0.04,0.4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0.64±0.15)比较,模型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56±0.01)降低,针刺扶突穴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61±0.03)增多,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0.54±0.04,0.56±0.05)基本没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术后,与正常组比(0.21±0.06,0.54±0.11),模型组颈髓背侧cAMP mRNA、 CREBmRNA表达量(0.53±0.11,3.32±0.68)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电针“扶突”后cAMP mRNA、CREB mRNA表达量(0.13±0.02,0.39±0.01)显着降低(P<0.05),而电针“合谷-内关穴”(0.47±0.06,2.97±0.57)以及“足三里-阳陵泉”(0.51±0.09,3.71±0.64)的效果不明显(P>0.05)。电针“扶突穴”下调cAMP、CREB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合谷-内关穴”以及“足三里-阳陵泉”穴区(P<0.05)。与正常组(1.38±0.1)比较,模型组颈髓背角MAPK mRNA表达量(1.72±0.36)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各组(1.68±0.17,1.77±0.4,1.91±0.33)基本没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模型组CREB蛋白表达量(0.65±0.16)比正常组(0.64±0.03)增多,针刺扶突穴组CREB蛋白表达量(0.54±0.13)降低,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CREB蛋白表达量(0.43±0.04,0.33±0.03)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0.31±0.02)比较,模型组p-CREB蛋白表达量(0.42±0.03)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合谷-内关组p-CREB蛋白表达量(0.31±0.05,0.29±0.02)均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组p-CREB蛋白的表达量(0.34±0.05)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大鼠颈部切口创伤可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使大鼠痛阈降低,并可持续约5天;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大鼠的疼痛反应;2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引起的脊髓颈段背侧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mGluR5mRNA及mGluR5蛋白的表达显着升高,轻度升高GABABIR蛋白的表达,表明电针“扶突”穴有下调术后脊髓C1-C4段背侧兴奋性氨基酸mGluR5mRNA及mGluRB蛋白的表达,上调GABABIR蛋白的表达的作用。3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下调cAMP mRNA, CREB mRNA, p-CREB蛋白的表达,提示电针“扶突”穴可以抑制脊髓C1~C4段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的活动。

朱文莲[10](2012)在《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典型的身心性疾病,症状包括腹痛伴随排便异常,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西药治疗和心理疗法,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为目的,但西药治疗容易刺激肠道粘膜并加重肠道负担,副作用较大,不利于病人长期服用,治疗费用高,还难以保持疗效。心理疗法疗效不一。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日渐重视,针灸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正逐渐被人们所采用。针灸疗法在治疗IBS时方法简便,价格便宜,疗效稳固,副作用少。但综合现有的针灸治疗IBS的研究文献发现,针刺治疗IBS的实验文献较少,对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理研究更少,关于针灸治疗IBS的腧穴特异性机理研究更是空白性研究领域。综合文献发现,目前关于IBS的发病机制主要由脑-肠轴紊乱及肠道感觉高敏感性致病较为集中。因此本研究欲从脑-肠轴入手探索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理及腧穴特异性机理。关键问题很多,如针灸对IBS模型动物脑-肠轴紊乱是否存在影响?哪些靶点是作用环节?哪类穴位的作用效果具有特异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重点问题。对IBS针灸治疗的特异性经穴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方面可以丰富经穴特异性理论研究内容,一方面为IBS的临床治疗提供确凿依据,也为IBS的针灸基础实验研究拓展了思路。研究采用8-21日龄的新生大鼠连续直肠内醋酸刺激制作IBS模型,选择三对常用的不同部位经脉穴位即下肢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上肢部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腹部任脉关元穴、足阳明胃经天枢穴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电针上述不同穴位对模型大鼠肠道痛觉高敏的镇痛效果。研究采用大鼠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作为肠道痛觉敏感性的评估指标,以脑-肠轴不同靶点处如丘脑、脊髓、血浆、结肠部位神经肽Y(NPY)、生长抑素(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mRNA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等脑肠肽含量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上述穴位对IBS的作用效应差异,探讨经穴作用差异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共8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共8个组。电针各穴位组从第6周开始电针刺激,共治疗7次,每次20分钟,疏密波,频率2/100Hz交替,强度0.1-0.3mA,波宽0.2-0.6mS。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评估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的容量阈值变化。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浆及其丘脑、脊髓腰膨大和部分结肠组织进行生物活性物质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丘脑、脊髓及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的CRF的含量。采用RT-PCR;去检测丘脑、脊髓和结肠组织中的CGRP mRNA表达。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影响电针不同穴位对模型大鼠腹痛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应。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抬起及背部拱起AWR的容量阈值降低,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模型制备成功。电针治疗后再次进行评估: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及电针关元组腹部抬起的容量阈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天枢组腹部抬起的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穴位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和电针关元组背部拱起所需的容量阈值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天枢组背部拱起所需的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穴位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造模后的大鼠肠道敏感度增高,电针上述六个穴位后,部分穴位可降低大鼠的实验性肠道高敏感度,其中具有较强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关元穴和外关穴作用最佳,而阴陵泉穴、合谷穴和天枢穴效应不明显。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NPY含量的影响2.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组织NPY含量的影响NPY含量在丘脑组织中含量的变化可以反应中枢水平抗应激能力的高低,NPY含量升高显示机体对抗应激刺激的能力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丘脑中NPY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足三里组和电针关元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的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NPY含量升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通过提高丘脑内NPY含量而达到增强大鼠对抗应激刺激能力的效应。电针具有较强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阴陵泉穴、外关穴、合谷穴效应次之,天枢穴增强脑内抗应激因子的效应不明显。2.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脊髓组织中NPY含量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PY的含量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所有电针各穴位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PY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脊髓是肠道感觉信息和脑部信息的中间汇集地,是脑-肠调节通路的重要而复杂的环节,造模后大鼠脊髓部位NPY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因而电针各穴组在脊髓部位对NPY含量的调节作用也不易体现。2.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组织中NPY含量的影响结肠组织中的NPY可抑制肠道的平滑肌收缩,抑制结肠部位水、电解质的分泌从而防止腹泻发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所有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天枢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外关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含量升高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以通过提高结肠组织中的NPY含量达到调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的作用,其中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及合谷穴效应不明显,而调神作用不明显而仅对胃肠功能起调节作用的阴陵泉穴和天枢穴效应最佳。显示阴陵泉穴和天枢穴可以通过调节结肠局部NPY含量达到治疗IBS的作用。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SS含量的影响3.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血浆组织中SS含量的影响SS是典型的脑肠肽,可参与内脏感觉的传导,并通过调节众多的激素包括胃肠激素释放来影响结肠的运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SS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关元组大鼠血浆中SS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和电针天枢组大鼠血浆中SS的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以通过降低血浆内的SS含量达到调整肠道感觉和运动的功能。电针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外关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而电针阴陵泉穴、合谷穴、天枢穴效应不明显。3.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组织中SS含量的影响SS对肠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肠道重要的脑肠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组SS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关元组降低更为显着,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总结以上结果说明,电针通过调节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达到调节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作用。其中具有较好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外关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调神作用稍弱的合谷穴效应次之,无明显调神作用的阴陵泉穴和天枢穴效应不明显。4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CGRPmRNA表达的影响4.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组织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可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是产生疼痛感觉和痛觉过敏所必需的物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继续增强,电针关元组升高接近模型组的3倍,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天枢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造模后丘脑内致痛物质增加,电针可通过调节高级神经中枢CGRPmRNA表达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并对上传的痛觉刺激信号进行调控。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外关穴、天枢穴的调节与合谷穴、关元穴的调节趋势相反。4.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脊髓组织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与SP共存于脊髓背角,CGRP可能通过SP来加强痛觉信号的传递。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和电针天枢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关元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电针足三里组差异显着,p<0.01。综合以上结果说明,模型大鼠脊髓中痛觉信号的传递加强,电针通过调节脊髓中CGRPmRNA表达达到调节肠道痛敏的作用,其中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作用最显着,关元穴次之,阴陵泉穴再次之。合谷穴、天枢穴、外关穴作用不明显。4.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是重要的脑肠肽,在结肠部位可通过影响SP参与肠道局部痛觉的产生过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CGRPmRNA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GR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关元组的增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表达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局部穴位或下肢穴位包括关元穴、天枢穴、阴陵泉穴调节作用明显,而电针远端穴位或上肢穴位无明显调节作用。显示局部穴或与结肠位于相近的神经节段的下肢穴对结肠局部的脑肠肽含量的调节作用最明显,相反,调节作用差。5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中CRF含量的影响CRF是中枢参与抑郁焦虑等应激反应的主要介质,并可以通过HPA轴调节胃肠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RF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CRF含量有降低趋势,其余各电针组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从CRF含量数据的变化趋势看,具有调神作用的关元穴、足三里穴、外关穴对CRF的调节作用优于阴陵泉穴、合谷穴,天枢穴效应最差。结论研究证实:穴位不同,对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效应的强度不同。对大鼠行为学反应的评价显示,电针治疗对模型大鼠腹部抬起容量阈值的效应以足三里、关元、外关最为明显,对模型大鼠背部拱起容量阈值的效应也以足三里、关元和外关最为明显。电针其他各穴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显示对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作用效应以足三里、关元和外关穴最优。鉴于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三穴对内脏高敏感性作用效应最好,在众多的指标检测中我们发现,电针上述三穴后丘脑中NPY和血浆中SS、结肠组织SS均同时发生明显变化,其他指标的变化与穴位的效应关系不明显,推测脑部NPY、血浆及结肠局部SS可能是脑-肠轴中针灸调节作用的关键物质,从而导致穴位效应的差异。其余穴位只能明显调节脑部NPY或肠部SS的含量变化,推测可能是其余这些穴位作用效果较弱的机制之一不同的穴位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调节途径不同,推测不同的穴位可以通过不同靶点调节体内失衡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调整的作用。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的调节作用最明显,从针灸辩证取穴的角度看,上述三穴同时具有调神和调节胃肠功能的双重作用,从本研究结果看,重视具有调神和调脾胃双重作用穴位的选择在针灸治疗IBS的临床过程中尤为重要,对IBS的针灸治疗具有腧穴特异性规律。从IBS脑-肠轴紊乱机制的角度也不难看出,这三个穴位可以更加明确地从脑和肠两个部位同时对IBS紊乱的脑肠轴进行调节,可以产生更快和更显着的调节效应。脑-肠轴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道病理生理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对此类疾病发生的认识从胃肠局部提升到全身整体的角度,为探索针灸治疗胃肠疾病腧穴特异性选择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二、杏仁及中枢阿片肽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杏仁及中枢阿片肽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阿片受体作用系统与抑郁症发病及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抑郁症概述
    1.1 临床诊断和分型
    1.2 治疗药物
2 阿片受体作用系统
3 阿片受体作用系统对抑郁症神经环路和脑区功能的调节作用
    3.1 正性效应
    3.2 负性效应
    3.3 认知功能
        3.3.1 对PFC功能的影响
        3.3.2 对海马功能的影响
4 阿片受体配体的抗抑郁作用及潜在临床应用
    4.1 丁丙诺啡
    4.2 丁丙诺啡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复方
5 结论与展望

(2)躯体感觉皮层神经环路调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疼痛
        1.1.1 疼痛的概述
        1.1.2 疼痛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治疗
        1.1.3 疼痛的传导与调控
        1.1.4 慢性疼痛的神经机制
    1.2 焦虑症的研究
        1.2.1 焦虑症的概述
        1.2.2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治疗
        1.2.3 焦虑症的神经机制与研究进展
        1.2.4 焦虑症的神经递质系统
        1.2.5 慢性疼痛与焦虑症共病
    1.3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
        1.3.1 躯体感觉皮层的结构与感觉信息传递
        1.3.2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与疼痛
        1.3.3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与情绪
    1.4 纹状体
        1.4.1 纹状体的结构
        1.4.2 纹状体与运动
        1.4.3 纹状体与决策
        1.4.4 纹状体与疼痛
        1.4.5 纹状体与情绪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小鼠
    2.2 小鼠机械痛阈值的测量
    2.3 炎性痛小鼠模型的建立
    2.4 急性束缚应激小鼠模型的建立
    2.5 焦虑样行为学的检测
    2.6 脑片膜片钳电生理记录实验
    2.7 立体定位与病毒注射实验
    2.8 逆向跨单级病毒追踪
    2.9 顺向病毒追踪
    2.10 在体光遗传与化学遗传学操作
    2.11 免疫荧光实验
    2.12 高尔基染色实验
    2.13 在体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引言
    3.2 慢性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S1HL5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3.2.1 慢性炎性痛三周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
        3.2.2 慢性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S1HL5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3.2.3 光遗传操纵S1HL5谷氨酸能神经元调控小鼠焦虑样行为
    3.3 S1HL5谷氨酸能神经元调控cDLS中GABA能神经元
        3.3.1 S1HL5中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出网络解析
        3.3.2 cDLS中GABA能神经元的输入核团解析
        3.3.3 S1HL5-cDLS神经环路结构鉴定
        3.3.4 S1HL5-cDLS神经环路功能鉴定
        3.3.5 光遗传操纵S1HL5-cDLS神经环路调控小鼠焦虑样行为
    3.4 慢性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S1HL5-cDLS神经环路活性升高
        3.4.1 慢性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S1HL5-cDLS突触传递增加
        3.4.2 慢性痛伴焦虑样行为小鼠cDLS中GABA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3.4.3 cDLS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调控小鼠焦虑样行为
        3.4.4 吲哚美辛不影响慢性疼痛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
    3.5 S1HL5-cDLS环路不参与急性束缚应激导致的小鼠焦虑样行为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其他成果

(3)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2 电针躯体镇痛的中枢分子机制
    3 电针内脏镇痛的研究进展
        3.1 内脏超敏的研究进展
        3.2 JAK/STAT信号路通与内脏超敏
        3.3 内脏超敏的治疗
        3.4 电针缓解内脏超敏
    4 电针耐受的研究进展
        4.1 电针耐受
        4.2 电针耐受的中枢机制
        4.3 参与电针耐受的中枢神经递质/调质
        4.4 胸腺素β4 与神经保护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TNBS诱导内脏痛觉超敏模型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药品试剂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2.5 回肠炎手术
        2.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2.7 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
        2.8 样品采集
        2.9 盲肠炎的评估
        2.10 组织匀浆的制备
        2.11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和细胞因子水平
        2.12 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症状观察及疾病活动度指标
        3.2 回肠组织大体病变评分
        3.3 回肠组织微观病变评分
        3.4 背根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水平
        3.5 回肠组织MPO及细胞因子含量
        3.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3.7 内脏运动反应与CGRP水平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疼痛下行调制系统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在电针缓解山羊回肠炎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药品试剂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2.4 试验动物与分组
        2.5 回肠炎手术
        2.6 回肠炎的评估
        2.7 组织匀浆的制备
        2.8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水平
        2.9 电针
        2.10 结直肠扩张测试
        2.11 样品采集
        2.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3 免疫印迹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及分析
        3.1 山羊回肠炎症
        3.2 电针对山羊内脏运动反应的影响
        3.3 电针治疗对山羊疼痛行为反应的影响
        3.4 电针对山羊脑和脊髓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的影响
        3.5 电针对山羊脊髓中JAK2/STAT3 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胸腺素β4参与大鼠慢性电针耐受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药品试剂
        2.3 试验动物及分组
        2.4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2.5 侧脑室注射
        2.6 电针
        2.7 甩尾潜伏期测量
        2.8 样本采集
        2.9 免疫印迹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1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反复电针对Tβ4 表达和TFL变化率的影响
        3.2 Tβ4 抗体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3.3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3.4 Tβ4 siRNA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3.5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及其相关受体蛋白水平的影响
        3.6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以及相关受体mRNAs的影响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敏效应观察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结肠组织微观病理评分标准
        2.6 结直肠扩张球囊制作
        2.7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8 溶液配置
        2.9 鞘内注射
        2.10 大鼠穴位定位
        2.11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3 结肠组织病理学HE染色
        2.14 结肠相关DRG神经元逆行示踪
        2.15 DRG神经元急性分离与培养
        2.1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17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TNBS诱导结肠炎症在不同时间微观病理评分
        3.2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内脏痛效应
        3.3 胶质细胞介导电针调节TNBS诱导内脏痛大鼠DRG中结肠相关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4.讨论
        4.1 慢性内脏痛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4.2 慢性内脏痛发病机制研究
        4.3 穴位选择依据
        4.4 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感觉信息整合
        4.5 结肠非炎症性内脏高敏感
        4.6 DRG胶质细胞参与IBS内脏高敏感性及电针对结肠相关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小结
第二部分 DRG胶质细胞P2X_7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X_7、P2X_3-P2X_7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胶质细胞中P2X_7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3 P2X_7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嘌呤受体与内脏痛
        4.2 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信使物质-ATP
        4.3 P2X_7在TNBS诱导的IBS内脏高敏感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4.4 P2X_7介导电针抑制内脏痛外周敏化
    小结
第三部分 DRG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的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Y_1、P2Y_1-P2X_3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神经元中P2Y_1介导IBS内脏痛敏的抑制效应
        3.3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DRG神经元P2Y_1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敏
        4.2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小结
第四部分 DRG中 P2X_7→P2Y_1→P2X_3途径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7 标本采集与处理
        2.8 溶液的配置
        2.9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0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一)“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3.1 胶质细胞P2X_7受体抑制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2 “P2X_7→P2Y_1"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IBS内脏痛
        (二)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及电针镇痛效应
        3.3 内脏痛大鼠结肠相关DRG神经元P2Y_1抑制P2X_3受体表达
        3.4 “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内脏痛
    4.讨论
        4.1 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与IBS内脏痛
        4.2 “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4.3 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敏及电针镇痛效应
    小结
创新点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P2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在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及摘要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5)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来源
    1.2 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仪器与软件
    1.4 溶液配制
    1.5 动物分组与标记策略
        1.5.1 动物分组
        1.5.2 标记与数据分析策略
    1.6 大鼠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
    1.7 大鼠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
    1.8 大鼠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
    1.9 大鼠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
    1.10 嗜神经病毒标记脑核团定位分析
        1.10.1 脑组织取材与固定
        1.10.2 脑组织冰冻切片
        1.10.3 脑组织玻片扫描与分析
    1.11 内脏组织嗜神经病毒分布检测
        1.11.1 内脏组织取材与固定
        1.11.2 内脏组织冰冻切片
        1.11.3 内脏组织玻片扫描与分析
2.结果
    2.1 嗜神经病毒标记在不同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1 标记处组织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2 内脏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3 脑组织中荧光信号密度分布特点
    2.2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
    2.3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
    2.4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
    2.5 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
    2.6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7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8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9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10 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3.讨论
    3.1 嗜神经病毒示踪法标记外周(肺俞穴和下呼吸道)方法讨论
    3.2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
    3.3 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
    3.4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
    3.5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
    3.6 肺俞穴对肺功能调控的脑核团神经基础
    3.7 肺俞穴反应肺功能的内脏-体表反应脑核团神经基础
    3.8 展望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本研究神经核团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文献综述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神经投射与功能
        参考文献
附录3.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4.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6)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现象
2.针刺效应的实验验证
3.针刺效应途径的必要条件
4.穴位疗效的基本规律
感针现象
    1.“得气”效应
        1.1 针感
        1.2手下感
        1.1 针灸的机能调节特点
        1.1.1 良性激励:针灸疗法通过激励人体自愈力
        1.1.2 机能整合: (1) 针灸通过外周神经刺激引
        1.1.3 系统极限:针灸机能调节的优点也正是其
        1.1.4 个体差异:个体自愈潜力因先后天因素而
        1.2 针灸机能调节的性质
    2.穴位性类
    3.针法效应 (剂型与剂量)
        3.1刺激形式
        3.1.1能量形式:
        3.1.2频率形式:
        3.2刺激剂量
        3.2.1强度量:
        3.2.2时间量:
        3.2.3取穴量:
应病现象
    1.节段性敏化
    2.轴突敏化
    3.活化穴
针疗现象
    1.机能调节:
    2. 双重效应:
        2.1 选择性调节
        2.1.1 Ⅰ级相关-局部效应:
        2.1.2 Ⅱ级相关-轴突效应 (同神经元) :
        2.1.3 Ⅲ级相关-脊髓效应 (同节段) :
        2.2 泛调节
        2.2.1Ⅳ级相关-脑内效应:
        2.2.2Ⅴ级相关-脑输出效应:
    3. 调衡效应:趋病性双向调节
        3.1 自动调衡现象
        3.2 调衡效应机理
        3.3 双向调节的关节点
结语

(7)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一 疼痛的分类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二 海马的形态机构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三 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镇痛效应的观察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各组行为学结果
    3 讨论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3.2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时的参数
        3.3 实验结果的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针刺累积镇痛效应的作用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PCR相应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慢性痛对海马内nNOS,iNOS和PKG mRNA表达的影响
        3.2 电针对海马内nNOS,iNOS和PKG mRNA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部分 海马内注射NOS及SGC抑制剂验证NO在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中的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各组行为学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针刺调节血压、胃肠运动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1.1 针刺调节血压的作用及机制
        1.1.1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1.2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1.3 与血压调节相关的神经核团及中枢调节通路
        1.1.4 针刺调节血压的作用机制探讨
        1.2 针刺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及机制
        1.2.1 针刺对胃肠运动异常的调节作用
        1.2.2 针刺调节异常胃运动的作用机制
    2 针刺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内脏痛的传入特点及中枢整合
        2.2 针刺对内脏痛的调节及机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仪器
        1.1.3 药品
        1.2 手术
        1.2.1 孤束核细胞外记录手术
        1.2.2 血压记录手术
        1.2.3 胃内压记录手术
        1.2.4 结直肠扩张刺激
        1.2.5 穴位选取及针刺操作
        1.3 记录
        1.3.1 MAP及孤束核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3.2 胃内压及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3.3 结直肠扩张刺激(CRD)及孤束核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4 实验程序
        1.5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1.6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1 针刺对MAP的影响及NTS血压凋节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中的作用
        1.1 NTS与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的鉴别
        1.2 电针对生理状态MAP及NTS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1.3 电针对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MAP及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1.4 电针对NP引起血压降低状态MAP及NT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小结
    2 针刺对胃运动及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节
        2.1 生理状态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1.1 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1.2 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节
        2.2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2.1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2.2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3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3.1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3.2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4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4.1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4.2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2.5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5.1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5.2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小结
    3 针刺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针刺治疗内脏痛的机理
        3.1 NTS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的反应
        3.2 电针对NTS内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小结
    4 形态学结果
讨论
    1 体表-内脏相关的联系路径
        1.1 体表-内脏相关
        1.2 与心血管、胃肠功能及内脏痛调节有关的神经通路及核团
        1.2.1 与动脉血压调节有关的神经及递质
        1.2.2 与胃肠感觉和运动有关的神经及递质
        1.3 CRD引起的内脏痛觉过敏及电针对其抑制作用的神经通路
    2 调节内脏功能的选穴规律的探讨
    3 实验结果分析
    4 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疼痛的脊髓机制
    综述二、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术后痛模型及研究进展
    综述三、针刺镇痛及其脊髓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规律及电针扶突穴等效应的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侧区域组织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10)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IBS及内脏高敏感性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IBS与脑-肠轴神经通路
    综述三 IBS与脑肠肽(Braingutpeptide)
    综述四 IBS穴位治疗的文献研究
    综述五 IBS动物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技术路线图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统计及统计学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
        1 IBS模型的制备
        2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3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NPY含量的影响
        4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SS含量的影响
        5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CGRPmRNA表达的影响
        6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中CRF含量的影响
    讨论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2 电针镇痛效应-电针不同经穴对模型大鼠AWR容量阈值的影响
        3 电针抗应激作用-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应激因子的影响
        4 电针的调节作用-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紊乱的影响
        5 电针不同穴位的腧穴特异性效应机制
        6 研究结论
        7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报告

四、杏仁及中枢阿片肽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阿片受体作用系统与抑郁症发病及干预研究进展[J]. 吴宁,卢关伊,杨磊,王绪轶,尹述贵,郝伟,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0(09)
  • [2]躯体感觉皮层神经环路调控疼痛伴焦虑样行为的研究[D]. 孟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3]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D]. 万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D]. 吕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5]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D]. 宋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J]. 潘卫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0)
  • [7]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D]. 阚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8]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D]. 刘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9]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D]. 林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10]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D]. 朱文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杏仁核和中枢阿片肽在体细胞传入冲动抑制中枢增强反应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