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钠钨青铜的低温水热合成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波[1](2020)在《Cs0.32HfxW1-xO3的水热法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一,建筑节能和汽车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室内和车内能耗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窗体玻璃是室内与外界或者车内与车外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是减少能耗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而改善窗体玻璃的光谱选择性使其保持高透明度的前提下拥有较好的近红外光屏蔽能力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应用于改善窗体玻璃的隔热性能的材料有氧化铟锡(ITO)、氧化锡锑(ATO)、La B6和Low-E玻璃等。但是这些材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或隔热效果不佳等一种或几种问题。钨青铜材料相对于氧化铟锡(ITO)、氧化锡锑(ATO)、La B6和Low-E玻璃等透明隔热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和可见光透过性能。其中铯钨青铜在众多钨青铜材料中以具有更加优异的近红外光屏蔽能力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性能脱颖而出。由于Hf元素作为与W元素同一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在结构及理化性质以上具有相似性,当Hf元素部分取代W元素时,产生更多的晶体缺陷注入更多的自由电子,提高铯钨青铜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本文以光谱选择性为中心,以Na2WO3·2H2O为钨源、CsCO3为铯源、HfCl4为铪源,采用水热法合成铪掺杂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结果表明铪掺杂后铯钨青铜使得晶面间距增大,并减少粒径。当铪钨原子物质的量比R=0.04时,制得粉体薄膜的透明隔热系数K最大为159.75。并对不同的反应条件如水热时间、水热温度、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水热温度为200℃,水热时间72 h,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2h时的反应条件下,制备铪掺杂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结晶度及形貌均好,且其透明隔热系数K=167.36,为最大值。根据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小极化子吸收机制,以电阻率及氧空位浓度为中心探究铯钨青铜的透明隔热机理。结果表明,铪掺杂后铯钨青铜会造成晶格的畸变产生更多的晶格缺陷,进而产生更多氧空位,注入更多的自由电子,增加了载流子浓度,进一步提高了纳米粉体的光学性能。可知铪钨原子物质的量比R=0.04时,粉体的氧空位浓度最高为36.62%,电阻率为最小值32.12 KΩ·cm。采用物理的方法制备了Cs0.32Hf0.04W0.96O3浆料,以物理共混法制备了Cs0.32Hf0.04W0.96O3涂层。探究了粉体的添加量(粉体与分散介质的质量百分比)、球磨时间、成膜剂种类、浆料用量(浆料与涂料的质量百分比)对涂层物理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0.32Hf0.04W0.96O3粉体添加量为10%时,涂层的透明隔热系数K最大值为166.48;球磨时间为60min时,Cs0.32Hf0.04W0.96O3浆料的分散性好,浆料中Cs0.32Hf0.04W0.96O3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43.7nm;成膜剂为聚碳酸酯树脂,Cs0.32Hf0.04W0.96O3浆料含量为30%时,涂层的透明隔热系数K为169.05为最大值,其温差为3.5℃比空白玻璃的温差15℃下降了11.5℃,透明隔热性能最佳。其中,涂层附着力为0级,硬度为2H。
厉良普[2](2020)在《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幕墙,一般的玻璃幕墙没有光谱选择性,它会使室内温度升高,空调的能耗增大。光谱选择性玻璃幕墙能在保持室内光线明亮的同时,选择性屏蔽自然光中带有大量能量的红外光线,从而减小空调的能耗。目前市场上光谱选择性玻璃幕墙使用的涂层材料以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锡锑(ATO)为主,但是铟、锑元素成本依然较高,选择研究相对廉价的替代物铯钨青铜(CsxWO3)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铯钨青铜展现了更加优越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和可见光透过性能,特别是Cs0.3WO3,据报道显示Cs0.3WO3涂层的近红外屏蔽性能高达90%且见光屏蔽性能高达70%。石墨烯的电导率可以高达6000 S·cm-1,是良好的半导体二维材料载体,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有效的红外阻隔材料。本文主要以钨酸钠、碳酸铯、石墨烯纳米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仪器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当复合石墨烯重量比在0.5wt%,水热温度180℃、水热时间48h、煅烧温度600℃的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晶度与性能都较好,复合后Cs0.3WO3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上,Cs0.3WO3与多层的石墨烯纳米片构成一个三维空间结构,这使得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加强。从近红外衰减角度研究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屏蔽机理,分析Cs0.3WO3与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粒径分布,透射光谱及反射光谱,计算出消光系数(k)及折射率(n),并通过消光系数与折射率代入Mie散射公式中,再计算出衰减因子(Qatt)、散射因子(Qsca)、吸光因子(Qabs),结果表明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屏蔽增强是光在材料散射与吸收协同效应的结果,即拥有更大的衰减因子。将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粉体经球磨后与水性树脂以及其他助剂进行混合涂覆于玻璃基底上,制备出了具有明隔热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涂层,并对球磨时间、水性树脂种类、浆料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为90min,水性聚氨酯为成膜树脂,浆料用量为30wt%的所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将Cs0.3WO3/石墨烯复合涂层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隔热透明涂层对比,发现Cs0.3WO3/石墨烯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立中[3](2020)在《碱金属钨青铜的固相法制备及其透明隔热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能源用于建筑物和汽车的制冷和制热,这部分能耗中高达50%的热损失是由于门窗玻璃导致的。常见的隔热材料有氧化铟锡、氧化锑锡、纳米六硼化镧、钨青铜等。通过对比发现,钨青铜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可以调节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射率,同时在近红外区域(780-2500 nm)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特别是在900-1500 nm波段近红外光的透射率可以降低到低于10%。钨青铜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透明隔热材料,它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现基于铯、钾离子能进入六方间隙,钠离子能进入四方间隙,锂离子能进入三角、四边、六方间隙,多离子填补钨青铜的间隙物,提高了钨青铜的等离子密度,增强红外吸收性能的理论研究。本论文通过固相法制备出多离子不同浓度共掺杂的钨青铜材料,探索了不同Cs+离子浓度对铯钨青铜结构及涂层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不同Cs+/K+离子浓度比例对共掺CsxK0.32-xWO3钨青铜结构及其涂层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不同Li+离子浓度对共掺Cs0.32LiyWO3钨青铜结构及涂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200 nm~2500 nm范围内,随着Cs+离子浓度x的增加,CsxWO3玻璃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最高达到78.3%;最低红外透过率可达2.3%,Δ值可达73.3%。随着共掺Cs+离子浓度x的增加,Cs,xK0.32-xWO3玻璃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峰值逐渐增加,最高可达75.7%;最低红外透过率逐渐减小,最低可达2.8%,且纯K0.32WO3玻璃涂层的可见透过及红外屏蔽性能比纯Cs0.32WO3玻璃涂层性能差;随着共掺Li+离子浓度y的增加,Cs0.32LiyWO3玻璃涂层对紫外光的本征吸收减弱,红外屏蔽性能降低。在隔热性能方面,CsxWO3玻璃涂层有着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波长为950 nm的红外光照射150 s后,空白玻璃与Cs0.25WO3玻璃涂层的温度差值ΔT1=16.8℃,与Cs0.32WO3玻璃涂层的温度差值ΔT2=23.1℃,Cs0.32WO3玻璃涂层具有最佳的隔热性能;共掺CsxK0.32-xWO3玻璃涂层有着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波长为950 nm的红外光照射300 s后,空白玻璃与纯K0.32WO3玻璃涂层的温度差值ΔT1=6.8℃,与纯Cs0.32WO3玻璃涂层的温度差值ΔT2=12.1℃,且纯Cs0.32WO3玻璃涂层比纯K0.32WO3玻璃涂层的隔热性能好。总之,本论文通过固相法制备共掺杂钨青铜粉体,包括CsxWO3、CsxK0.32-xWO3、Cs0.32LiyWO3,并以聚乙烯醇(PVA)为成膜树脂,在普通玻璃上制备出钨青铜玻璃涂层,单掺CsxWO3、共掺CsxK0.32-xWO3玻璃涂层均具有良好的红外屏蔽性能和隔热性能,且Cs0.32WO3有着最优异的红外屏蔽性能和隔热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易操作,可实现大量制备,有望应用到建筑门窗和汽车玻璃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姚树山[4](2020)在《自支撑NiCo2O4/NF电极材料形貌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设计和制备更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尖晶石钴酸镍(Ni Co2O4)除具备一般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优良电化学性能外,还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资源丰富等优点,成为目前开发设计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一种重要材料。然而传统方法多采用将制备好的Ni Co2O4纳米粉体电极活性材料用高分子粘结剂,通过涂敷粘结压制在集流体上。这不仅增加了工艺和成本,而且会破坏Ni Co2O4的微纳结构,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活性,还会造成因粘接剂的绝缘性以及对导电剂的包覆,从而大大降低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影响其整体电化学性能;同时,Ni Co2O4电化学性能与其形貌结构直接相关,然而,传统方法制备的Ni Co2O4存在易发生团聚,形貌不易控等问题,使其存在产品利用率低、导电性差、倍率性差等缺点;更重要的是,粘结剂所赋予电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很弱,随着充放电过程的进行,电极材料很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下来,这将导致循环稳定性差;以上几点成为制约Ni Co2O4作为电极材料的瓶颈。本文以Ni Co2O4为研究对象,在泡沫镍集流体上直接“原位生长”微纳阵列结构的Ni Co2O4;并结合表面活性剂作为软模板特有的微反应器“可控生长”原理,进一步实现由“随机原位生长”向“可控原位生长”发展,调控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维度、不同形貌、结构新颖的无粘接剂自支撑Ni Co2O4/泡沫镍(NF)复合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反应条件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究了其可控生长机理。(1)实现了直接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微纳结构的Ni Co2O4,成功制备出了无粘接剂的Ni Co2O4/NF自支撑复合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索了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80℃、120℃和140℃下,生成的Ni Co2O4形貌为纳米片状阵列结构;而在100℃和160℃下生成由纳米片Ni Co2O4自组装成微米花状阵列结构。反应时间对形貌、结构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反应4 h时,生成纳米片状结构;反应6 h时,生成纳米花状结构;反应8 h和10 h时,在片状结构上生长出纤维,并生成了具有多级结构的仙人掌状形貌,且反应时间越长,掌上生长的纤维越茂密粗壮。电化学性能研究显示:纳米片微米花状和仙人掌状三维结构的Ni Co2O4/NF具有更大的比电容量,更好的循环稳定性;用微米花状结构Ni Co2O4材料作为电化学检测电极可以同时检测水中Hg2+和Cu2+离子,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29.8μA/μM)和较低的检测下限(0.00991μM);经过10次循环测试后,原始电流峰值依旧可以保持97.6%,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这些结果显示三维结构的Ni Co2O4/NF自支撑复合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检测金属离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创新性引入新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软模板剂特有的“微反应器”“可控生长”原理与“原位生长”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在泡沫镍上“可控原位生长”微纳结构的Ni Co2O4。调控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维度、不同形貌、电化学性能优良的自支撑Ni Co2O4/NF复合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结构以及反应条件变化对制备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规律和生长机理。研究显示: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K12可以调控生成不同尺寸的纤维状、纤维微球状结构;加入AES可以调控生成不同尺寸的片状、纤维状结构。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MHAC10可以调控生成片状、仙人掌状、纤维状结构;加入新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C-A)可以生成片状、仙人球状、海胆状、纤维状结构。而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不能在NF上原位生长Ni Co2O4。研究表明:在反应条件为120℃、6 h下,加入GC-A制备的仙人球状的三维多级结构Ni Co2O4/NF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电容量(4.74 F/cm2,是不加表面活性剂时2.40 F/cm2的1.98倍)、良好的充放电倍率性、较小的阻抗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异电化学性能。为精准设计高性能的Ni Co2O4/NF复合电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策略。(3)在实现原位生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多元金属氧化物自支撑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研究。将具有高比容量、优良电化学活性的Ni Co2O4与具有短扩散路径、优良充放电速率、较高理论比电容值的金属氧化物Co3O4“强强联合”,用Ni Co2O4原位生长修饰Co3O4/NF,成功制备出可控构筑三维纳米线状多级结构的Ni Co2O4@Co3O4/NF复合材料。结果显示:Ni Co2O4@Co3O4/NF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存储性能(比电容达到1075 F/g),更好的电化学放电倍率(充电密度增加5倍,比电容不降反增102.4%)和长期循环稳定性(循环2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92.6%),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优化Ni Co2O4电化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林树莹[5](2018)在《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及其在透明隔热玻璃涂层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今汽车的日益普及以及汽车需求量的增加,汽车玻璃作为汽车内部与外界进行能量与光能交换的主要通道,对其表面功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玻璃不仅需要紫外隔绝,并且需要红外隔绝来实现隔热,最终降低空调等能源消耗。因此,发展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高近红外屏蔽性能的透明隔热涂料,特别是针对应用在汽车玻璃和建筑窗的透明隔热涂料,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铯钨青铜(CsxW03)作为一种非化学计量比的窄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并且在波长λ大于1100nm处能够产生强烈的吸收,且价格低廉,不含毒性元素,有望替代ITO和ATO应用于透明隔热涂料。本文以应用于汽车玻璃的透明隔热涂料为研究背景,以钨酸钠和碳酸铯为原料,以柠檬酸和D-苹果酸等为还原剂,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近红外高吸收的Cs0.32WO3纳米棒状粒子。系统研究了原料中n(Cs)/n(W)、还原剂、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结晶度、微观形貌和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当原料中n(Cs)/n(W)为0.5时,可促进六方晶型Cs0.32WO3纳米粒子的生成。随反应时间的增加,Cs0.32WO3纳米粒子形貌由不规则形状逐渐变成棒状形状。所得Cs0.32WO3纳米粒子的近红外吸收能力随结晶度提高而提高,并随着纳米棒状形貌的形成而大幅提高。本文以自制Cs0.32WO3纳米粒子为原料试制了透明隔热玻璃涂层,探究了Cs0.32W03纳米粉体的分散工艺,研究了 Cs0.32W03纳米粉体添加量和涂层厚度对Cs0.32WO3透明隔热玻璃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了光学特性与Cs0.32WO3纳米粒子添加量以及涂层厚度等因素的相关数学模型,确定了Cs0.32WO3添加量在6%且涂层厚度在4.6~5.1μm范围内试制的Cs0.32WO3透明隔热玻璃,近红外屏蔽性能优异,其近红外光透过率降低至10.2%,紫外光透过率降低至0.4%,同时,可见光透过率(71.6%)满足汽车玻璃法规。目前,该光学特性指标,在汽车玻璃行业领先,在绿色环保的隔热汽车及建筑玻璃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淑敏[6](2018)在《CsxWO3纳米粒子和CsxWO3/SiO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屏蔽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门窗玻璃是建筑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是造成建筑能耗的主要部位。透明保温材料能在保持视觉通透的前提下,遮蔽近红外光的辐射,从而减少太阳能的吸收,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的能耗,实现了建筑节能的目的。目前比较广为人知的近红外屏蔽纳米材料中,贵金属(Ag,Au等)粒子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较低;稀土六硼化物(如LaB6,PrB6,NdB6)的硬度较大,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研磨;半导体氧化物(ATO、ITO等)相对稳定且在可见光区域有很高的透过率,然而它们只能有效遮蔽部分近红外光线(波长大于1500 nm)。钨青铜(MxWO3,M为Na+,K+,Rb+,Cs+和NH4+)可见光透过率高,可以遮蔽波长大于1000 nm的近红外光,因而具备更加优越的近红外遮蔽性能。本文主要探讨了溶剂热法制备铯钨青铜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反应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和Cs/W比对产物的影响。在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尝试制备双阳离子掺杂的RbxCsyWO3纳米粒子,并探究了不同Rb/Cs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最后,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铯钨青铜/二氧化硅凝胶透明隔热复合涂层,并最终优选出性能最好的制备工艺。主要研究过程如下:(1)以氯化钨,一水合氢氧化铯为原料,乙醇和乙酸为反应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CsxWO3纳米粒子,并探究了反应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和Cs/W比对产物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近红外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配比是20%乙酸和80%的乙醇,反应温度为220℃,Cs/W是0.6时,产物是形状规则的50 nm左右的棒状物,且此时CsxWO3的近红外屏蔽性能最好,可见光区域透过率为63%,近红外光透过率为5.8%。(2)以氯化钨,一水合氢氧化铯及氢氧化铷为原料,乙醇和乙酸为反应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双阳离子掺杂的RbxCsyWO3纳米粒子,探究了不同Rb/Cs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Rb/Cs摩尔比下产物均呈现出W5+、W6+的混合价态,且RbxCsyWO3纳米晶体都是纳米棒状结构。Rb/Cs摩尔比的改变对样品整体的透光率影响不大,透过率均是在可将光区域较高,在近红外区域降低,最后略微上升。其中,当Rb/Cs=2:1时,RbxCsyWO3的近红外屏蔽性能最佳(Tvis max=71.0%,TNIR min=7.8%)。(3)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为反应溶剂,稀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二氧化硅溶胶,然后将铯钨青铜的乙醇分散液与二氧化硅溶胶共混,旋涂在玻璃基底,最后烧结制备出铯钨青铜/二氧化硅复合薄膜。所得的隔热功能薄膜光滑、致密,缺陷较少,平整度较高。复合涂层制备的工艺条件是:涂层为两次旋涂成膜,厚度为4μm左右,CsxWO3/SiO2质量比10%,这样制得的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68%,近红外光透过率为13%。
白玉[7](2018)在《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钨青铜系列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光谱中大部分的热量来源于近红外光区(780 nm-2500 nm),照明主要是可见光区(400 nm-780 nm)。红外屏蔽功能材料是一种在保持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同时能屏蔽红外光的一种新型材料,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和建筑物玻璃窗的隔热保温方面需求很大。具有变价的钨氧化物和钨青铜由于其在可见光的高透过率和对整个近红外波段的屏蔽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近红外屏蔽隔热薄膜当中。光催化是目前环境污染物净化的主要途径,采用紫外或可见光照半导体纳米材料能将空气或水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将光催化性能和红外屏蔽性能结合制备多功能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各种玻璃薄膜表面,此薄膜在具有光催化环境净化功能的同时又具有红外屏蔽性能,在智能窗的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望实现节能降耗、环境净化以及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本研究以简便、环保的溶剂热合成方法为主,采用较低成本的原料制备钨氧化物W18O49和碱土金属掺杂的钨青铜。研究不同原料、表面活性剂、溶剂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制备钨基氧化物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材料形貌的颗粒尺寸控制,有效赋予纳米材料新型功能,确立高透明性薄膜调制技术。通过XRD、SEM、XPS和BET等对所合成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 DRS)对所制备薄膜的近红外屏蔽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其隔热性能进行测试。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部分:采用氯化钨为钨源、无水乙醇为溶剂、使用四种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W18O49纳米晶。研究溶剂种类和表面活性剂对材料的结晶度及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作为溶剂时,W18O49纳米晶的结晶度最好,合成样品的近红外屏蔽性能最佳,在红外光区域的透过率为41%;表面活性剂虽然不参加反应,但其加入会对样品的形貌产生较大的影响,试验中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后W18O49纳米晶具有四边形片状纳米结构,比表面积为89.15 m2g-1;在λ>400 nm光照120 min后,W18O49降解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28%;其薄膜在可见光的透过率可以达到77.54%,而在近红外区透过率仅为34.04%,是一种性能较好的透明隔热薄膜。第二部分:采用水热合成法,以钨酸钠和碱金属盐为原料,制备MxWO3(M=K+,Na+,Cs+)钨青铜纳米材料。实验中考察水热反应时间、温度及前驱液浓度对钨青铜物相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原料Na/W、K/W、Cs/W原子比分别为6、6、8,反应温度200℃、加热24h所合成的样品Na0.33WO3、K0.33WO3、Cs0.32WO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88.26 m2/g、24.24 m2/g和85.82 m2/g,可见光与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差值(Tvis-TNIR)分别为35.47%、44.97%和51.6%。其中所制备的纳米晶Cs0.32WO3为多孔颗粒,颗粒尺寸最小,孔径为11.36 nm,其(Tvis-TNIR)最大。三种钨青铜材料的隔热性能Cs0.32WO3>K0.33WO3>Na0.33WO3,其中Cs0.32WO3的隔热性能最好,光照600 s下温度升高仅为空白玻璃的27.3%。通过本研究所制备的钨青铜系列纳米材料,能很好的实现近红外光屏蔽,可应用于新型智能窗,实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透过同时红外光屏蔽,同时利用其红外光的有效吸收可实现环境净化,达到纳米材料多功能环境应答特性,实现创新和材料增值。
蔡李刚[8](2018)在《钾钨青铜基纳米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传统能源的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环保与节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钨青铜材料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钨青铜材料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而钨青铜基光催化材料可以通过光的催化作用降解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有利于环保。近年来,钨青铜的近红外阻隔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逐渐成为了热点。一方面,钨青铜近红外阻隔性能的原理是材料因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吸收近红外光,然而关于钨青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未见报道;另一方面,可见光占太阳光总能量的43%,然而关于钨青铜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论文分别制备了钾钨青铜纳米材料、钾钨青铜基复合材料,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近红外阻隔性能、隔热性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钾钨青铜,研究了反应物中氯化钨浓度对钾钨青铜形貌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形貌钾钨青铜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近红外阻隔性能及隔热性能。当氯化钨浓度分别为15mg/mL、20mg/m L、25mg/mL时,钾钨青铜的形貌分别为纺锤状、微球状及花状。微球状的钾钨青铜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最强,可见光照射下2h后罗丹明B降解了77%。近红外阻隔性能大小:纺锤状>微球状>花状,纺锤状钾钨青铜薄膜的近红外阻隔率达59.08%,隔热温差为7.1℃。(2)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K0.3WO3/Ag2O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银负载对复合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近红外阻隔性能以及隔热性能的影响。随着Ag2O负载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逐渐增强,可见光照射下30min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从11.8%增加到了98%。随着Ag2O负载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近红外阻隔率从59.08%降低至29.22%,隔热温差从7.1℃降至2.3℃。(3)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K0.3WO3/Ag复合材料,研究了银负载对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近红外阻隔性能以及隔热性能的影响。负载Ag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当Ag的理论负载量为1wt%时,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最佳,可见光照射下120min后罗丹明B降解了92.9%。随着Ag负载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近红外阻隔率有所下降,最低为49.47%,隔热温差最小为4.7℃。
刘昌[9](2018)在《钨青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电离子耦合输运》文中指出非易失性的阻变存储器在存储器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阻变存储器的阻变效应广泛地存在各种材料的纳米器件中,由于阻变性能不稳定且物理机制尚存在争议,制约了其应用前景。WO3由正八面体WO6共顶点组成,存在更大的空间间隙,碱金属离子或氢离子可以嵌入而形成非化学计量比的稳定结构。尤其是在沿c轴方向生长的六方晶相WO3纳米线中,存在平行于轴向的准一维纳米孔道,有望实现碱金属离子或氢离子在纳米孔道中可逆迁移,从而获得稳定的、重复性好的阻变性能。因此,单晶六方晶相AxWO3可能是研究电子-离子耦合输运效应的理想平台,从而构筑性能稳定可靠的纳米尺度阻变存储器的最佳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热法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实现六方晶系K0.26WO3纳米线和K2OW7O21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在不同温度的氢气氛中还原K2OW7O21纳米线,能有效克服K+离子聚集导致的纳米线断裂,获得了直径可控的单晶六方晶相K0.26WO3纳米线。X射线定量分析表明,沿着K0.26WO3纳米线径向/轴向的晶胞参数和晶格微观应变表现出各向异性行为,可以归因于表面效应和K+离子的聚集或有序化的共同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还表明,当还原温度在650℃左右时,WO3晶格中出现的氧空位将阻止K+离子的聚集或有序化。直径可控的KxWO3纳米线的合成和X射线定量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其结构和特性的理解,进而探索K+离子分布的调控手段和阻变新机制。2、水热法中通过控制Na2SO4的含量,实现了单晶六方晶系NaxWO3纳米线的可控制备,获得了横向尺度可控的、单分散性好的NaxWO3纳米线。XRD定量分析表明,NaxWO3纳米线径向/轴向的晶胞参数a/c随着直径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大/减小,Na+离子的存在使沿着纳米线方向(c轴方向)的晶格微观应变增加。利用不同能量Ar+离子轰击产生的热效应、表面缺陷效应及剥离效应,能有效调控晶胞参数和微观应力,并发现Na+离子的存在使沿纳米线轴向/径向的晶格微观应变增加/减小。3、基于肖特基接触的Au/h-NaxWO3纳米线/Au三明治结构器件,利用大偏压扫描可调控Na+离子的轴向分布。当Au电极与纳米线界面附近Na+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两个肖特基势垒高度将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导致器件发生明显的阻变效应。与此同时,Na+离子的随机分布导致的无序,引起NaxWO3纳米线导带底中的电子态局域化。该局域能带在小偏压下的填充及随后的释放,同样也会赋予器件阻变效应。因此,Na+离子沿平行于纳米线方向的漂移,将赋予Au/h-NaxWO3纳米线/Au器件更为丰富的阻变特性。4、基于欧姆接触的Au/h-NaxWO3纳米线/Au三明治结构器件,通过大电流扫描,在NaxWO3纳米线中实现绝缘体-金属相变。通过调控电流限流值和极限电流作用时间(扫描范围),发现大电流、长作用时间和双向扫描更有利于绝缘体-金属相变及金属相的维持。小限流值时(1 μA)连续扫描,可观察到金属相到绝缘体逐步转变过程。由于热泳效应,大电流下高温导电通道中的Na+离子将沿径向向低温区扩散,从而导致器件电阻增加;由于电流磁效应,具有径向漂移速度的Na+离子将受到沿径向指向电流中心的力,产生电流紧箍效应,从而导致器件电阻减小。两种效应相互制约,甚至导致纳米线电阻周期性变化。调控Na+离子沿纳米线径向分布,可实现基于安德森局域化/退局域化的绝缘体-金属相变,从而赋予了 Au/h-NaxWO3纳米线/Au器件更为丰富的阻变特性。钨青铜纳米线同样具有丰富的变色性能,将阻变性能和变色性能相结合,有望构筑性能更为丰富的光电器件。钨青铜纳米线中的电离子耦合输运,同样也是研究强关联体系物理输运特性的理想平台。
吕英豪[10](2018)在《钨青铜材料中的W空位有序》文中研究说明钨青铜是一种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开放性的结构,故其具有良好的电学、光学、化学、电化学以及超导性能。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用在智能窗、电极材料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利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合成了具有超结构的钾钨青铜,同时对其中存在的超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钾钨青铜中存在的超结构归因于单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同时发现,在电子束辐照的作用下,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消失。该实验结果深化了对钾钨青铜中存在的超结构的认识,从而为设计优异性能的钾钨青铜材料提供借鉴。2.通过简单加热的方法合成了具有通道结构的钠钨青铜材料。利用电子显微学表征了产物中三斜结构的Na5W14O44相。在电子束辐照下,Na5W14O44发生相变,相变成为六角的W03。
二、钠钨青铜的低温水热合成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钠钨青铜的低温水热合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s0.32HfxW1-xO3的水热法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钨青铜材料的概述 |
1.2.1. 钨青铜的简介 |
1.2.2. 钨青铜材料的应用 |
1.2.3. 钨青铜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
1.2.4. 钨青铜材料透明隔热机理的概述 |
1.3. 纳米涂层的研究进展及制备方法 |
1.3.1. 纳米涂层的研究进展 |
1.3.2. 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器材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主要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第三章 Cs_(0.32)Hf_xW_(1-x)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热法制备Cs_(0.32)Hf_xW_(1-x)O_3粉体 |
3.3. 水热法制备Cs_(0.32)Hf_xW_(1-x)O_3粉体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反应物铪钨原子物质的量比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3.2. 水热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3.3. 水热时间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3.4. 煅烧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3.5. 煅烧时间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_(0.32)Hf_(0.04)W_(0.96)O_3透明隔热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Cs_(0.32)Hf_(0.04)W_(0.96)O_3的透明隔热机理 |
4.2.1. XPS分析 |
4.2.2. 电阻率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_(0.32)Hf_(0.04)W_(0.96)O_3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涂料制备条件探究及性能测试 |
5.3.1. 粉体添加量选择 |
5.3.2. 不同球磨时间对纳米浆料的分散性的影响 |
5.3.3. 成膜剂的选择 |
5.3.4. 浆料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附件 |
(2)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钨青铜材料 |
1.2.1 钨青铜简介 |
1.2.2 钨青铜制备方法 |
1.2.3 钨青铜的应用 |
1.2.4 钨青铜的光学吸收 |
1.3 石墨烯材料 |
1.3.1 石墨烯材料简介 |
1.3.2 石墨烯的结构及特性 |
1.3.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3.4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
1.3.5 石墨烯复合材料 |
1.4 透明隔热纳米复合涂料 |
1.4.1 透明隔热纳米复合涂料简介 |
1.4.2 透明隔热纳米复合涂层制备方法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及创新性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器材以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主要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表征方法 |
2.2.1 物相分析 |
2.2.2 形貌分析 |
2.2.3 成分及价态分析 |
2.2.4 光学性能以及隔热性能分析 |
2.2.5 薄膜性能测试 |
2.2.6 导热系数测试 |
第三章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
3.1 水热法制备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 |
3.2 水热法制备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 |
3.2.1 反应石墨烯重量比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2.2 水热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2.3 水热时间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2.4 煅烧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屏蔽机理 |
4.1 引言 |
4.1.1 Mie散射理论 |
4.2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Mie函数计算 |
4.2.1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粒径分布 |
4.2.2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区透射/反射/吸收光谱图 |
4.2.3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消光系数和折射率 |
4.2.4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Mie函数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浆料与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 |
5.3.1 不同球磨时间对复合浆料的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 |
5.3.2 球磨对Cs_(0.3)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粉体形貌的影响.. |
5.3.3 成膜树脂对涂层的影响 |
5.3.4 浆料用量对涂层的影响 |
5.4 Cs_(0.3)WO_3/石墨烯复合导热性能 |
5.5 不同粉体制备的透明隔热涂层的光学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碱金属钨青铜的固相法制备及其透明隔热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钨青铜材料 |
1.2.1 钨青铜材料的概述 |
1.2.2 钨青铜材料的吸光原理 |
1.2.3 钨青铜的光学应用 |
1.3 钨青铜材料的制备 |
1.3.1 气相法 |
1.3.2 液相法 |
1.3.3 固相法 |
1.4 选题依据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CS_xWO_3微观结构和透明隔热性能关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案 |
2.3 Cs~+浓度对Cs_xWO_3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2.3.1 XRD表征及分析 |
2.3.2 SEM表征及分析 |
2.3.3 XPS表征及分析 |
2.3.4 Cs_xWO_3涂层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分析 |
2.3.5 Cs_xWO_3涂层的隔热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s_xK_(0.32-x)WO_3的固相法制备及透明隔热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案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表征及分析 |
3.3.2 SEM表征及分析 |
3.3.3 EDS能谱及XPS表征及分析 |
3.3.4 Cs_xK_(0.32-x)WO_3涂层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分析 |
3.3.5 Cs_xK_(0.32-x)WO_3涂层的隔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_(0.32)Li_yWO_3的固相法制备及透明隔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案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表征及分析 |
4.3.2 SEM表征及分析 |
4.3.3 XPS表征及分析 |
4.3.4 Cs_(0.32)LiyWO_3涂层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分析 |
4.4 拓展实验及掺杂间隙隧道分析 |
4.4.1 M_xWO_3(M=Li、Na)粉体的制备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尚待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自支撑NiCo2O4/NF电极材料形貌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钴镍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水热/溶剂热法 |
1.2.2 液相沉淀法 |
1.2.3 溶胶-凝胶法 |
1.2.4 微波法 |
1.2.5 模板法 |
1.3 不同形貌NiCo_2O_4的研究进展 |
1.3.1 零维形貌 |
1.3.2 一维形貌 |
1.3.3 二维形貌 |
1.3.4 三维形貌 |
1.4 NiCo_2O_4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1 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2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4.3 其它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维/三维自支撑NiCo_2O_4/NF复合电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NiCo_2O_4/NF材料的制备 |
2.2.3 样品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NiCo_2O_4/NF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NiCo_2O_4/NF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二维/三维自支撑NiCo_2O_4/NF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反应温度制备NiCo_2O_4/NF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2 不同反应时间制备NiCo_2O_4/NF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 金属离子检测应用性能测试 |
3.4 结论 |
第四章 软模板法微调控制备自支撑NiCo_2O_4/NF复合电极材料及生长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NiCo_2O_4/NF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样品结构表征 |
4.2.4 表面张力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温度对软模板法制备NiCo_2O_4/NF材料形貌的影响 |
4.3.2 反应时间对软模板法制备NiCo_2O_4/NF材料形貌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软模板法微调控制备自支撑NiCo_2O_4/NF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软模板法不同反应温度制备NiCo_2O_4/NF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2 软模板法不同反应时间制备NiCo_2O_4/NF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4 结论 |
第六章 三维纳米线状自支撑NiCo_2O_4@Co_3O_4/NF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Co_3O_4/NF电极材料的制备 |
6.2.3 NiCo_2O_4@Co_3O_4/NF的制备 |
6.2.4 样品结构表征 |
6.2.5 电化学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o_3O_4/NF和 NiCo_2O_4@Co_3O_4/NF材料的表征 |
6.3.2 循环伏安和阻抗性能分析 |
6.3.3 恒电流充放电性能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5)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及其在透明隔热玻璃涂层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透明隔热涂料 |
1.2.1 透明隔热涂料的基本概念 |
1.2.2 透明隔热涂料的分类 |
1.2.3 透明隔热涂料的机理 |
1.2.4 透明隔热涂料的研究现状 |
1.3 无机红外吸收剂Cs_xWO_3 |
1.3.1 钨青铜概述 |
1.3.2 Cs_xWO_3的晶体结构及特性 |
1.3.3 Cs_xWO_3的近红外线屏蔽机理 |
1.3.4 Cs_xWO_3的制备 |
1.3.5 Cs_xWO_3的研究进展 |
1.4 Cs_xWO_3在透明隔热玻璃涂层领域的应用 |
1.4.1 Cs_x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工艺路线 |
1.4.2 玻璃基底表面处理工艺 |
1.4.3 分散液的制备 |
1.4.4 SiO_2溶胶涂层 |
1.4.5 Cs_x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涂覆工艺 |
1.5 Cs_x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市场应用前景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技术路线 |
2.4 表征手段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4 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NIR) |
2.4.5 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 |
2.4.6 光学及隔热性能表征 |
2.4.7 分散液粒径分析(BT- 90动态光散射纳米激光粒度仪) |
2.4.8 膜层附着力表征 |
第三章 无机红外吸收剂Cs_xW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 2.1 无机红外吸收剂Cs_xWO_3纳米粉体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讨论水热时间的影响 |
3.3.2 讨论不同预添加量n(Cs)/n(W)的影响 |
3.3.3 讨论不同还原剂种类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_(0.32)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无机红外吸收剂Cs_(0.32)WO_3纳米粉体的分散 |
4.2.2 玻璃基底预处理 |
4.2.3 紫外红外隔绝SiO_2溶胶的制备 |
4.2.4 透明隔热玻璃涂层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s_(0.32)WO_3纳米粉体的分散 |
4.3.2 Cs_(0.32)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光学性能 |
4.3.3 Cs_(0.32)WO_3透明隔热玻璃涂层的厚度选择 |
4.3.4 Cs_(0.32)WO_3透明隔热玻璃的涂层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CsxWO3纳米粒子和CsxWO3/SiO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屏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钨青铜材料 |
1.2.1 钨青铜材料简介 |
1.2.2 钨青铜的性质 |
1.2.3 钨青铜材料的光学应用 |
1.3 钨青铜的制备 |
1.3.1 固相法 |
1.3.2 气相法 |
1.3.3 溶剂热/水热法 |
1.4 钨青铜复合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 |
1.4.1 钨青铜透明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 |
1.4.2 钨青铜透明纳米复合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s_xWO_3的制备及近红外屏蔽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Cs_xWO_3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3 样品的表征 |
2.2.4 纳米粒子的选择透光性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溶剂组成的影响 |
2.3.2 不同温度的影响 |
2.3.3 不同Cs/W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b_xCs_yWO_3的制备及近红外屏蔽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Rb_xCs_yWO_3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3 样品的表征 |
3.2.4 纳米粒子的选择透光性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相分析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元素含量及其价态分析 |
3.3.5 微观形貌 |
3.3.6 薄膜的近红外屏蔽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铯钨青铜/二氧化硅凝胶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二氧化硅凝胶的合成及功能薄膜的制备 |
4.2.3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的工艺条件 |
4.3.2 涂层厚度的影响 |
4.3.3 钨青铜纳米粒子含量的影响 |
4.3.4 Cs_xWO_3/SiO_2透明复合涂层的性能和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
(7)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钨青铜系列光催化材料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前言 |
1.2 W_(18)O_(49)材料概述 |
1.2.1 W_(18)O_(49)制备方法对其形貌的影响 |
1.2.2 W_(18)O_(49)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
1.2.3 W_(18)O_(49)半导体材料的近红外光屏蔽原理和隔热原理 |
1.3 钨青铜材料概述 |
1.3.1 钨青铜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 |
1.3.2 钨青铜材料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2.4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2.3.1 甲基橙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甲基橙溶液降解实验 |
2.4 薄膜隔热性能的评价 |
第三章 W_(18)O_(49)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纳米W_(18)O_(49)材料的制备 |
3.2.2 W_(18)O_(49)薄膜的制备 |
3.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2.4 W_(18)O_(49)薄膜玻璃隔热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溶剂对W_(18)O_(49)物相及性能的影响 |
3.3.2 表面活性剂对样品的物相及性能的影响 |
3.3.3 样品的XPS分析 |
3.3.4 光催化活性分析 |
3.3.5 样品隔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钨青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钨青铜M_xWO_3(M=K~+,Na~+,Cs~+)材料的制备 |
4.2.2 钨青铜M_xWO_3(M=K~+,Na~+,Cs~+)薄膜的制备 |
4.2.3 隔热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_xWO_3物相及性能分析 |
4.3.2 K_xWO_3物相及性能分析 |
4.3.3 Cs_xWO_3物相及性能分析 |
4.3.4 碱金属钨青铜的红外屏蔽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钾钨青铜基纳米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钨青铜材料简介 |
1.3 钨青铜材料的制备 |
1.3.1 气相法 |
1.3.2 固相法 |
1.3.3 电化学还原法 |
1.3.4 水热法 |
1.3.5 溶剂热法 |
1.4 钨青铜的性能及应用 |
1.4.1 钨青铜的导电性 |
1.4.2 钨青铜的超导性 |
1.4.3 钨青铜的湿敏性能 |
1.4.4 钨青铜的光致变色性能 |
1.4.5 钨青铜的电致变色性能 |
1.4.6 钨青铜的近红外光吸收性能 |
1.4.7 钨青铜的吸附性能 |
1.4.8 钨青铜的光催化性能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1 药品、材料及实验仪器 |
2.2 样品制备 |
2.2.1 K_XWO_3纳米粉体的制备 |
2.2.2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
2.3.5 漫反射光谱分析 |
2.3.6 荧光光谱分析 |
2.3.7 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8 霍尔效应测试 |
2.4 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 |
2.4.1 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实验 |
2.4.2 绘制RhB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
2.4.3 可见光对RhB的降解 |
2.5 隔热性能的测试 |
第三章 钾钨青铜纳米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组成与结构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2.4 透射电镜分析 |
3.3 K_(0.3)WO_3纳米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3.4 K_(0.3)WO_3纳米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性能 |
3.5 K_(0.3)WO_3纳米粉体的近红外阻隔性能及隔热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组成与结构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
4.2.2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2.4 透射电镜分析 |
4.3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4.3.1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表征 |
4.3.2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机理分析 |
4.3.2.1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分析 |
4.3.2.2 荧光光谱分析 |
4.3.2.3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提高机制 |
4.4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近红外阻隔性能及隔热性能 |
4.4.1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近红外阻隔性能 |
4.4.2 K_(0.3)WO_3/Ag_2O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_(0.3)WO_3/Ag复合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组成与结构 |
5.2.1 X射线衍射分析 |
5.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2.3 透射电镜分析 |
5.3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5.3.1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表征 |
5.3.2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机理分析 |
5.3.2.1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分析 |
5.3.2.2 荧光光谱分析 |
5.3.2.3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提高机制 |
5.4 K_(0.3)WO_3/Ag复合材料的近红外阻隔性能及隔热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钨青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电离子耦合输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变存储器的阻变机制 |
1.2.1 离子效应 |
1.2.2 电子效应 |
1.2.3 热效应 |
1.3 WO_3的性能与应用 |
1.3.1 WO_3的结构与性能 |
1.3.2 WO_3在阻变存储器方面的应用 |
1.4 A_xWO_3的性质与应用 |
1.4.1 A_xWO_3纳米线的制备 |
1.4.2 A_xWO_3的性能 |
1.4.3 A_xWO_3中金属-绝缘体相变 |
1.4.4 A_xWO_3在阻变存储器应用方面的现状 |
1.5 本论文选题的动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钾钨青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和X-ray定量分析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2.2 材料制备 |
2.2.3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K_xWO3纳米线表征 |
2.3.2 在180℃下合成K_(0.26)WO_3纳米线的定量分析 |
2.3.3 在240℃下合成K_2OW_7O_(21)纳米线的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钠钨青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晶格应力调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Na_xWO_3纳米线表征 |
3.3.2 Na_xWO_3纳米线定量分析 |
3.3.3 Ar~+离子轰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钠钨青铜纳米线的阻变行为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过程 |
4.2.1 器件制备 |
4.2.2 器件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电场作用下钠离子的迁移 |
4.3.2 阻变机制的转变 |
4.3.3 可逆重构的整流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钠钨青铜纳米线中电流诱导的绝缘体-金属相变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过程 |
5.2.1 器件制备 |
5.2.2 器件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偏压下器件的I-V曲线 |
5.3.2 绝缘体-金属相变 |
5.3.3 导电丝瓦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钨青铜材料中的W空位有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纳米科学 |
2.1 纳米科学的发展 |
2.2 纳米材料 |
2.2.1 零维纳米材料 |
2.2.2 一维纳米材料 |
2.2.3 二维纳米材料 |
2.3 纳米材料的物理效应 |
2.3.1 量子尺寸效应 |
2.3.2 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 |
2.3.3 库伦堵塞效应 |
2.3.4 量子隧穿效应 |
第三章 钨青铜材料 |
3.1 钨青铜材料的简介 |
3.2 钨青铜材料的结构 |
3.2.1 钨青铜的基本结构 |
3.2.2 伪四方钨青铜 |
3.2.3 钨青铜中的有序结构 |
3.2.4 钨青铜中的共生结构 |
3.2.5 共掺杂钨青铜 |
3.2.6 钨青铜材料的应用 |
3.3 钨青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1 热还原方法 |
3.3.2 湿化学方法 |
3.3.3 电化学方法 |
第四章 透射电子显微学 |
4.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简介 |
4.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与基本原理 |
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
4.2.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系统 |
4.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和记录系统 |
4.3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简介 |
第五章 实验仪器简介 |
5.1 加热炉 |
5.2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
5.3 XRD-X射线衍射仪 |
5.4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六章 样品制备及结果分析 |
6.1 简单加热法制备钾钨青铜材料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产物的SEM分析 |
6.2.2 产物的XRD表征 |
6.2.3 产物的TEM表征 |
6.2.4 截面样品的微结构分析 |
6.2.5 电子束辐照下空位消失 |
6.2.6 结论 |
6.2.7 电子束辐照下钠钨青铜的相变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钠钨青铜的低温水热合成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s0.32HfxW1-xO3的水热法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 黄春波. 深圳大学, 2020(10)
- [2]Cs0.3W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厉良普. 深圳大学, 2020(10)
- [3]碱金属钨青铜的固相法制备及其透明隔热性能[D]. 王立中. 南昌大学, 2020(01)
- [4]自支撑NiCo2O4/NF电极材料形貌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姚树山.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5]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及其在透明隔热玻璃涂层领域的应用[D]. 林树莹. 厦门大学, 2018(07)
- [6]CsxWO3纳米粒子和CsxWO3/SiO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屏蔽性能研究[D]. 王淑敏. 东南大学, 2018(05)
- [7]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钨青铜系列光催化材料的合成[D]. 白玉.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8]钾钨青铜基纳米材料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与近红外阻隔性能的研究[D]. 蔡李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钨青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电离子耦合输运[D]. 刘昌.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钨青铜材料中的W空位有序[D]. 吕英豪.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