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实验动物繁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鑫[1](2021)在《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ETEC所致腹泻的影响》文中指出黑水虻虫粉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钙、壳聚糖等物质,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本研究根据断奶仔猪营养需求,将黑水虻虫粉以4%和8%的添加比例加入到饲料当中替代部分或全部鱼粉,研究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ETEC K88所致腹泻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8头三元雌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两个重复,每组饲喂含有不同比例的黑水虻虫粉的饲料(0、4%、8%;C组、HI4组、HI8组)。生长实验为28天,计算各组断奶仔猪的ADG、ADFI和F/G,收集粪便并用酸性不溶灰分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的消化率,第28天时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等。第29天,每组随机选取8头断奶仔猪,进行口服灌胃ETEC K88 50m L(109CFU/m L),记录腹泻情况,第32天,每个组选取4头仔猪,采集血清、结肠内容物、肠道组织和空肠、回肠、结肠黏膜样品进行检测。前28天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黑水虻虫粉不影响断奶仔猪的ADG、ADFI、F/G。HI4组和HI8组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磷和钙的含量明显高于C组。饲料中添加4%、8%黑水虻虫粉可以显着提高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磷、钙的消化吸收率。粪便的16S r RNA测序结果显示:HI4组和HI8组的乳酸菌丰度明显高于C组;HI4组和HI8组的链球菌、葡萄球菌丰度明显低于C组。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粉可以调节断奶仔猪肠道的微生物结构分布,改善猪的肠道健康。给断奶仔猪灌胃ETEC K88后,4%和8%黑水虻添加组的腹泻率较低。石蜡切片显示C+K88组回肠绒毛受损较严重,而HI4+K88和HI8+K88组回肠绒毛高度较高,隐窝深度较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高(P<0.05)。HI4+K88组回肠黏膜中的水通道蛋白AQP1、AQP3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K88组(P<0.05)。HI4+K88组和HI8+K88组的离子转运蛋白NHE3、CFTR表达量显着高于C+K88组(P<0.05)。HI4+K88组、HI8+K88组血清中CAT、POD活性和Ig G、Ig A含量均显着高于C+K88组(P<0.05)。与C+K88组相比,HI4+K88组和HI8+K88组的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中抗炎因子IL-10表达量升高(P<0.05)。HI4+K88组空肠和结肠黏膜中的TNF-α表达量与C+K88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HI4+K88组和HI8+K88组的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3表达量与C+K88组相比显着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法也验证了这些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ETEC感染后,与C+K88组相比,HI4+K88组和HI8+K88组,表现出较好的免疫性能,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得到更好的维护。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粉能完全替代鱼粉作为饲料中的蛋白质来源,能增加乳酸菌含量,降低链球菌含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提高猪的免疫性能,改善肠道健康,还可以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化和吸收,对结肠段的中长链脂肪酸组成有调节作用。以上研究为黑水虻虫粉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猪饲料蛋白质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泳欣[2](2021)在《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泌乳功能对哺乳动物的生存繁衍至关重要。乳汁不仅可以保证哺乳动物的新生儿存活,同时也为人类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动物哺乳期间,多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均会影响乳腺健康。氧化应激是损害乳腺健康的常见因素,通常会抑制乳腺功能,造成泌乳量和乳品质下降。自然界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特性,得到了广泛关注。Nrf2-ARE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之一,生物活性物质是否可通过Nrf2-ARE途径缓解乳腺氧化应激,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Nrf2敲除小鼠,解析了Nrf2-ARE途径在乳腺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随后以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探究可通过Nrf2-ARE通路抵御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物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为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定向调控和防治乳腺氧化应激的饲料添加剂开发奠定科学基础。1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殖和乳腺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确定Nrf2基因型不影响母鼠生长繁殖性能和10-12周龄母鼠哺乳期6-11天平均泌乳量,明确Nrf2基因敲除小鼠可用于乳腺健康研究。继而选用10-12周龄泌乳早期(第3天)WT、Nrf2(+/-)和Nrf2(-/-)小鼠各6只,每只小鼠第四对乳腺的一侧注射50μL LPS(0.2 mg/ml)作为处理组,另一侧乳腺注射50μL PBS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 h采集第四对乳腺组织。另取10-12周龄泌乳中期(第12天)WT、Nrf2(+/-)和Nrf2(-/-)小鼠各5只,分别注射LPS和PBS后3 h取乳样。分析乳腺组织外观、乳中蛋白含量、乳腺炎性因子和氧化还原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综合判断乳腺健康情况。结果表明,应激条件下Nrf2(-/-)小鼠的乳腺组织中β酪蛋白基因表达显着升高,κ酪蛋白基因表达显着降低,而WT小鼠乳蛋白基因无明显变化。转录组学结果显示,LPS处理后,Nrf2(-/-)小鼠乳腺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氨酸/胱氨酸反向转运体轻链(x CT)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的m RNA水平显着低于WT小鼠,同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应激条件下Nrf2(-/-)小鼠乳腺出现更多炎性因子表达上调。以上结果提示,相比WT小鼠,Nrf2(-/-)小鼠乳腺的氧化还原平衡被打乱,乳腺健康更易受到外界刺激的不利影响。2 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使用上述泌乳早期(第3天)小鼠注射LPS 24 h后采集得到的第四对乳腺组织样本,检测乳腺抗氧化酶类表达、谷胱甘肽(GSH)含量、GSH与还原性谷胱甘肽(GSSG)比例、GSH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情况。结果表明,LPS刺激不改变WT小鼠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还原酶1表达,但在Nrf2(-/-)小鼠乳腺降低了以上抗氧化酶表达。LPS刺激上调了WT小鼠乳腺Nrf2和HO-1的基因表达,但Nrf2(-/-)小鼠中未见明显上调。此外,两种Nrf2敲除小鼠未能如WT小鼠一样,受到LPS诱导后显着上调GSH含量和GSH/GSSG比例。Nrf2(-/-)小鼠中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GCLM和x CT的m RNA表达丰度在LPS应激条件下也低于WT小鼠。另外,LPS处理增加了Nrf2(-/-)小鼠中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BAX/Bcl-xl比例和内质网应激标记物(GPR78)表达,而WT鼠未见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Nrf2-ARE信号通路同时调节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防御系统,可通过Nrf2/GCL/GSH/GPx1途径准确调控GSH的合成与消耗,并且对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也具有影响作用。3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3.1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本试验旨在探究可缓解乳腺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物质。首先采用不同浓度H2O2(50,100,250,500,750,1000μΜ)刺激乳腺上皮(HC11)细胞24 h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使用不同浓度槲皮素(0、5、10、15、20、25μΜ)刺激HC11细胞24 h,确定HC11细胞耐受浓度,检测槲皮素预处理2 h对H2O2引起的HC11细胞增殖受阻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改善效果。随后,将HC11细胞分为四组处理,槲皮素和槲皮素预处理组使用20μΜ槲皮素培养细胞;2小时后,H2O2和槲皮素预处理组加入100μΜH2O2培养细胞24小时,对照组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对四组细胞提取蛋白,检测CAT与SOD活性、抗氧化蛋白(x CT,GCLM,TXNRD1)表达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结果发现100μΜH2O2可降低HC11细胞活力至对照组60%以下,LDH释放达到24%以上,适合作为应激研究模型。20μΜ槲皮素对HC11细胞的保护效果最好,可显着恢复H2O2造成的T-AOC降低,且槲皮素预处理显着改善了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蛋白表达,但对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槲皮素具有改善HC11细胞增殖受阻、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重要作用。3.2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本试验旨在阐明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槲皮素改善HC11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首先将HC11细胞分为四组处理,处理方式如上文所述,探究槲皮素对应激状态下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的影响。随后,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探究Nrf2-ARE信号通路对MAPKs通路调控槲皮素作用的调控机制,研究两者在槲皮素抵御氧化应激中的关系。最后,将细胞分为7组,其中对照组、H2O2组和槲皮素预处理组处理方法如上文所述。抑制剂组分别使用Nrf2抑制剂ML385(5μM)、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25μM)、ERK抑制剂PD98059(100μM)和JNK抑制剂SP600125(10μM)预处理HC11细胞1小时,之后添加槲皮素处理2小时,最后使用H2O2刺激细胞24小时,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毒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变化,以阐明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在槲皮素抵御氧化应激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H2O2造成HC11细胞Nrf2-ARE信号通路被激活,MAPKs信号通路也被激活。槲皮素预处理显着改善了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情况。ERK抑制剂显着提高p-NRF2/NRF2比例,p38 MAPK抑制剂显着降低p-NRF2的蛋白表达,提示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Nrf2-ARE信号途径的激活状态,从而影响槲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四种抑制剂均显着降低了槲皮素对细胞增殖的改善作用,不影响槲皮素的抗细胞毒性。对抗氧化防御系统来说,槲皮素对T-AOC的改善作用主要依赖于Nrf2-ARE、p38 MAPK和ERK通路,x CT表达主要依赖于Nrf2-ARE信号途径,槲皮素对CAT酶活和GCLM表达的恢复作用同时受到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的调节。综上所述,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下游抗氧化酶表达,介导Nrf2/GCL/GSH/GPx1途径调控GSH的合成与消耗,对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具有调节作用,以此维持乳腺氧化还原平衡。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槲皮素改善HC11细胞增殖和抗氧化防御能力,恢复氧化还原平衡。此外,MAPKs信号通路也参与调节槲皮素的细胞保护功能。
严正杰[3](2021)在《姜黄素延缓卵巢早衰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卵巢储备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约占不孕妇女的10%,其中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为1-2.8%,大多数DOR患者因不孕在生殖中心就诊。POF与卵巢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急剧增加有关,ROS介导的卵巢氧化应激,影响卵泡发育、卵子成熟和排卵,降低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不仅大大降低自然妊娠率、导致不孕,而且降低辅助生殖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囊胚形成和种植率、妊娠率和活产率,影响辅助生殖的临床结局。因此,POF妇女的生育力低下问题,已经成为临床生殖医学的热点和难点,迫切需要对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干预方案和助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是姜黄根茎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姜黄素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因此改善疾病的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疗效。卵巢早衰和卵巢ROS急剧增加有关,卵巢微环境的氧化应激是POF的病理生理机制。那么,姜黄素是否通过抗氧化应激的机制发挥卵巢保护作用,并因此延缓POF发生发展?目前,姜黄素对卵巢早衰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研究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POF小鼠模型,观察姜黄素的卵巢保护、延缓卵巢早衰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卵巢颗粒细胞以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探讨姜黄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及其信号通路。本研究阐明姜黄素的卵巢保护和延缓卵巢早衰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拓展了天然抗氧化剂姜黄素的应用,为辅助生殖技术卵母细胞培养的体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床卵巢早衰的治疗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分为三部分:一、本实验通过对C57BL/6小鼠进行42天注射D-gal的方式建立D-gal造模组,通过对D-gal造模小鼠进行42天注射姜黄素(100mg/kg/day)的方式建立姜黄素治疗组,对照组为未进行D-gal干预或姜黄素干预的普通小鼠组。实验发现D-gal造模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FSH、LH水平显着增加(P<0.05和P<0.01),血清E2、P水平显着降低(P<0.01),卵巢AMH 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实验证明注射D-gal可以建立POF小鼠模型。姜黄素治疗组在卵泡成熟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数量均高于D-gal造模组。与D-gal造模组相比,姜黄素可以显着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量(P<0.01)。进一步研究姜黄素对卵巢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D-gal造模组p-Ak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姜黄素治疗组显着高于D-gal造模组(P<0.01),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明显低于D-gal组(P<0.01)。此外,D-gal造模组的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姜黄素治疗组的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着高于D-gal造模组组(分别P<0.05和P<0.01)。由此可以证明姜黄素部分通过激活PI3K/Akt和Nrf2/HO-1途径减轻D-gal诱导的卵巢氧化应激损伤。二、氧化应激与颗粒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引起的颗粒细胞凋亡是卵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实验利用小鼠卵巢颗粒细胞探讨姜黄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分为模型组(H2O2)、干预组(H2O2+Cur)、Nrf2抑制剂组(H2O2+Cur+ML385)和正常对照组(DMSO),其中H2O2浓度为400yM,Cur浓度为10μM,ML385浓度为5μμM。实验发现与DMSO组比较,H2O2组的细胞总死亡率显着增高(P<0.01),与H2O2组比较,H2O2+Cur组的细胞总凋亡率则显着降低;而同时加入姜黄素和Nrf2抑制剂(ML385)则显着抑制姜黄素的抗凋亡效果。H2O2组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MSO 组(P<0.01),Cleaved caspase-3 和 Cleaved caspase-9 水平显着高于 DMSO 组(P<0.01),而H2O2+Cur组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H2O2组(P<0.01),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水平明显低于H2O2组(P<0.01)。同时加入姜黄素和ML385则显着抑制NRF2/HO-1的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本实验证明H202增加了颗粒细胞中的ROS水平和凋亡信号;而添加姜黄素能够抑制H2O2引起的颗粒细胞的凋亡、ROS水平的升高。姜黄素通过促进颗粒细胞的NRF2/HO-1/NQO-1信号通路来抑制H2O2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Cleavedcasase-3和Cleavedcasase-9蛋白表达,而添加NRF2抑制剂ML385能显着逆转姜黄素对氧化应激的抑制效果。三、卵巢氧化应激不仅影响着卵子的生成、卵泡的发育,还能降低卵母细胞的质量以及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潜能,本实验探讨姜黄素对H2O2造模小鼠卵母细胞受精能力、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为H2O2组、H2O2+Cur组和DMSO对照组,其中H2O2浓度为400μM,Cur浓度为10μM。实验发现与DMSO组比较,H2O2组的受精率显着下降(P<0.01);与H2O2组比较,H2O2+Cur组的受精率则明显升高(P<0.01)。与DMSO组比较,H2O2组的二细胞率、囊胚率显着下降(pP<0.01);与H2O2组比较,H2O2+Cur组的则明显升高(P<0.01)。囊胚质量、囊胚期凋亡细胞数量H2O2组显着下降(P<0.01);H2O2+Cur组则明显升高(P<0.01)。本实验证明姜黄素可以显着抑制H2O2诱导的胚胎氧化应激,改善受精率、二细胞期率、囊胚率并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和Nrf2/HO-1途径减轻D-gal诱导的小鼠卵巢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卵巢损伤,增加各级卵泡数量,延缓卵巢早衰;姜黄素通过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来抑制H2O2引起的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ROS水平的升高;在体外受精培养液中添加适量姜黄素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胚胎氧化应激,显着改善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增加囊胚细胞数量,抑制囊胚细胞凋亡。
张兰[4](2021)在《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研究及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果蔬品质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安全、高效、便捷的保鲜技术亟待被开发和应用。植物精油是一种天然安全环保的生物保鲜剂,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果蔬采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是目前化学保鲜剂的最佳替代品。丁香精油(Clove essential oil,CEO)由于其含有大量酚类和萜类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抗氧化能力。但其活性物质难溶于水、易挥发、稳定性差并且易受环境影响,在果蔬保鲜中易与果蔬发生反应产生药害,限制其应用。微胶囊技术通过壁材为芯材建立一个功能屏障,在一定时间内对芯材达到固定、保护、控释的作用,解决了植物精油的应用难题。由于蓝莓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我国对蓝莓的需求日益增大,对蓝莓保鲜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论文制备了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Clove essential oil loaded chitosan nano microcapsules,CEOM),并对其形貌结构表征分析,研究其释放行为和抗菌抗氧化活性,并将其应用于蓝莓的保鲜实验中。采用离子胶凝法以丁香精油为芯材,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三聚磷酸钠(Sodiumtripolyphosphate,TPP)为交联剂,制备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制备纳米微胶囊的最佳条件是:CS和CEO的质量比为1:0.8,CS和TPP的质量比为3:1,CS溶液的pH值为4.4,此条件下制备的CEOM平均粒径为236.67 nm,包埋率达39.02%,尺寸分布均匀,稳定性强。通过SEM、TEM表征制得的CEOM的形貌特征为类球状,表面光滑,具有核壳结构。FT-IR表征证明CEOM中有CEO的存在,证明微胶囊包埋成功。缓释行为模拟实验研究表明CEOM的释放行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10天的快速释放阶段,以及10天后的缓慢释放阶段。说明壳聚糖纳米载体可以延长丁香精油的释放周期,控制其缓慢释放。使用组织分离法对自然发病的蓝莓果实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证明引起蓝莓腐败的病原菌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和青霉菌(Penicillium)。CEO和CEOM对蓝莓的3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EO添加量较高时对灰葡萄孢菌和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强于互隔交链孢菌。当CEOM的添加浓度达到25 mg/mL时,对灰葡萄孢菌和青霉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对互隔交链孢菌的抑制率达80.59%,与CEO的抑制趋势相同。CEOM对蓝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是由CEO和CS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抗氧化实验得出CEOM的IC50为0.401 mg/mL,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将CEOM应用于蓝莓的货架期贮藏中,评估蓝莓果实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CEOM处理结合5℃贮藏可以很好地维持蓝莓机体内活性物质的含量,延缓果实软化,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可以很好的维持蓝莓的品质,将货架期延长至12天左右。本论文通过使用壳聚糖纳米载体对丁香精油进行的封装,有效提高了精油的稳定性,并控制其缓慢释放,拓展了丁香精油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范围。探究了丁香精油及其纳米微胶囊对蓝莓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和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货架期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为开发新型天然果蔬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张哲[5](2021)在《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并且在某些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些年,其不合理使用的弊端逐渐显露,如细菌耐药性问题,药物残留引起的危害等,对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本研究以恩康牧业肉鸡养殖场为试验点,研究了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规模肉鸡场实际生产的影响,以及替抗产品(益达肥)的替抗效果。减抗试验旨在研究规模肉鸡场养殖过程中,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而判断规模肉鸡养殖场是否可以采取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以及实行减量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减抗养殖方案。试验动物采用山东民和有限公司提供的健康,体重相近1日龄的罗斯308肉雏鸡,共6批,每批均为18万羽,肉雏鸡在出场前已做好第一次免疫,每批平均饲养于6栋鸡舍内。试验期间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疫病流行情况减少或停用某种抗生素,并记录每批肉鸡的抗菌药物用量、存活率、饲料消耗、出栏体重及料重比等数据用于分析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规模化肉鸡场生产的影响。从实验结果看5个试验组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呈递减趋势。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规模肉鸡场的各项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不大,甚至对某些项目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显着提高了出栏重量、平均日增重(P<0.05);料重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基本不会对规模肉鸡场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且由于抗生素减量使用而小幅提高利润。替抗试验探究抗生素替代产品(益达肥)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其他生长指标的影响(肉鸡生长后期),替抗效果及可行性。分为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两部分,均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1、实验室试验试验设计:选取山东某养殖场提供的健康罗斯308肉雏鸡90羽(公母混养),随机分成三组,一组为空白组,其余两组设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肉鸡,预试验将所有肉雏鸡养至35日龄后展开试验,空白对照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和饮水,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正常饮水,早晚饲喂益达肥(与水以1:5比例混合),对照组每天饲喂添加土霉素(30mg/kg)的基础日粮和正常饮用水,饲喂七天至42日龄时从每个试验重复组随机选取2羽体型相似的健康肉鸡进行屠宰取样,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与免疫器官指数及生产性能。试验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血清生化指标、在屠宰性能、在免疫器官指数、在生长性能方面显着提高,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2、田间试验试验设计:分别选取江苏徐州、河北保定、河北衡水、山东德州四个肉鸡养殖试验点试验肉鸡246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5日龄)、241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5日龄)、350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0日龄)、1020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0日龄)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50个重复,试验为期7天,试验期间,四个养殖场按照以下配方饲喂:对照组每天饲喂添加土霉素(30mg/kg)的基础日粮和饮用水,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并且早、晚饮用益达肥(益达肥与水比例1:5),试验开始当日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重复组进行称重,试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各组各项生长指标。试验结果:四个养殖场的生产指标显示,益达肥对规模肉鸡的存活率基本无影响,对肉鸡平均重量、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有提高,料重比降低。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在规模肉鸡养殖场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同时,实施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是可行的;使用抗菌药物替代品代替抗生素促生长剂也是可行的。
林旺[6](2020)在《微囊藻毒素-LR对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有害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微囊藻毒素(MCs)主要由微囊藻属蓝藻细菌产生,是最常提及的能够威胁水质,水生生物乃至人类健康的环肽毒素。在已鉴定出的200多种MCs异构体中,微囊藻毒素-LR(MC-LR)是最常见,最具毒性且被广泛研究的一种异构体。大量证据表明,MC-LR主要在肝脏中积累并发挥肝毒性作用。近年来,MC-LR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已成为热门话题。本研究以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环境浓度MC-LR慢性暴露对于脾脏病理损伤、血清免疫参数和脾脏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然后,通过转录组学和TLR/MyD88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脾脏中MyD88的蛋白表达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揭示了环境浓度MC-LR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最后,通过跨代暴露实验探讨MC-LR免疫毒性作用的跨代传递方式和机制。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全面了解环境浓度MC-LR暴露后诱导的炎症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慢性暴露试验中,将雄性斑马鱼暴露于0、0.3、1、3、10和30μg/L MC-LR30 d。在低浓度组(0.3、1和3μg/L)中,斑马鱼脾脏出现炎症反应,包括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的形成和巨噬细胞伪足的增加,血清补体C3水平的显着升高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c3b、lyz、il1β、tnfα、ifnγ)表达的上调。然而,高浓度的MC-LR(10和30μg/L)会导致脾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发生变性,血清补体C3水平显着降低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出现显着下调。该研究发现表明,慢性暴露于MC-LR对鱼类先天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即低浓度MC-LR暴露会诱发炎症激活,而高浓度MC-LR暴露导致免疫抑制。2.将雄性斑马鱼暴露于0、0.4、2和10μg/L MC-LR 30 d。研究结果表明,MCLR会导致脾脏出现炎性变化,包括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的形成,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显着升高以及MyD88依赖的Toll样受体(TLR/MyD88)信号通路基因(tlr4a、myd88、erk2、p38a、il1β、tnfα)表达量的显着升高。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较高的MC-LR浓度暴露会增强MyD88的表达信号。此外,10μg/L MC-LR暴露会导致血清补体C3含量和脾脏c3b转录水平显着降低,表明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该研究发现揭示,环境浓度MC-LR慢性暴露可能会通过TLR/MyD88信号通路引发慢性炎症反应,随后在斑马鱼中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长期环境浓度MC-LR暴露所产生的免疫毒性。3.在跨代研究中,将成年雌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0.4、2和10μg/L MC-LR60 d。暴露期结束时让雌雄配对并产卵,将F1代胚胎置于不含MC-LR的清水中或者含有与亲本暴露浓度相同的MC-LR水体中直到受精后第5天(5 dpf)。结果显示,在F0代性腺和F1代胚胎中都检测到MC-LR的存在,这表明MC-LR可以通过化学传递的方式直接从F0代转移到F1代。同时,MC-LR对F0代成鱼的生殖毒性影响(性激素分泌,性腺发育和生殖能力)也会导致F1代仔鱼发育异常,提示MC-LR也能够通过干扰亲本生殖功能发挥跨代毒性作用。进一步,在清水组和持续MC-LR暴露组的F1代中发现抗氧化基因(cat、mn-sod、gpx1a)的下调和先天免疫相关基因(tlr4a、myd88、tnfα、il1β)的上调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的升高,表明亲本MC-LR暴露抑制了F1代仔鱼的抗氧化功能并通过TLR/MyD88信号通路诱发了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子代免疫机能的下降。此外,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F1代仔鱼,与清水组相比,持续暴露于MC-LR中会导致更高程度的炎症反应。
童柯[7](2020)在《乙烯对香榧坚果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榧树属(Torreya),是榧树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嫁接繁殖的栽培品种的总称。香榧种实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角鲨烯和β优谷甾醇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抗炎、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药用价值。但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的含量变化及其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本试验拟通过研究不同地区榧树单株中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含量变化结合转录组学分析,挖掘角鲨烯和β分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初步揭示不同榧树单株中角鲨烯和β角谷甾醇含量差异的机制;分析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甾谷甾醇的含量变化,研究乙烯调控角鲨烯和β甾谷甾醇生物合成的机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香榧坚果的后熟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角鲨烯和β-谷甾醇在不同榧树单株中的积累具有明显差异。转录组分析共获得60,372个unigenes,其中大于60%的unigenes被成功注释。差异基因鉴定和表达分析发现,39个候选基因参与了角鲨烯和β-谷甾醇的生物合成。甲羟戊酸(MVA)和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P)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两种途径对不同榧树单株异戊烯基二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MAPP)的上游生物合成均有促进作用。此外,Tg SQS和Tg SMT1可能是榧树中角鲨烯和β中谷甾醇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的关键靶点;荧光定量PCR分析与RNA-Seq结果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亚细胞定位发现,Tg FPS::GFP在质膜和细胞核均有荧光信号。(2)乙烯有利于香榧的后熟开裂进程。外源乙烯利处理诱导了香榧中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假种皮开裂率明显升高,种仁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下降,可溶性蛋白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乙烯利处理9天后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显着上升,表明乙烯促进了香榧种仁营养物质转化和不饱和脂肪酸积累,有利于香榧青果的成熟开裂及营养品质的提升。(3)乙烯促进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的合成与积累。乙烯利处理条件下,角鲨烯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MCP处理组,β-谷甾醇含量则有轻微下降,但总体水平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乙烯利处理后香榧种实内源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角鲨烯生物合成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R、异戊烯基二磷酸异构酶IPI、香叶基二磷酸合酶GGPS等均上调表达,而β-谷甾醇合成的关键基因鲨烯环氧酶SQE、环阿屯醇合酶CAS、甾醇甲基转移酶SMTs呈现下调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乙烯处理条件下HMGR、IPI以及GGPS表达量与角鲨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71和0.75。综上,乙烯促进香榧成熟开裂过程中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同时也促进了角鲨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β综谷甾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促进角鲨烯的合成和积累。
赵良友[8](2020)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属真菌门(Fungu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多孔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les)、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Inonotus),是一种珍稀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阔叶树的树皮下或上述树木砍伐后的枯干上,属生长于寒带的珍贵木腐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桦褐孔菌在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对桦褐孔菌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毒性、毒理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一般毒性评价水平,缺乏对毒性机制的探讨,且与桦褐孔菌毒性关系密切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的改变等机制信息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毒性机制研究。本研究在应用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同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予SD大鼠的毒性特点,探寻其毒性靶器官,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等系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机制。本研究,一方面,利用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理学效应,揭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潜在靶器官,其主要内容包括: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体重、摄食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临诊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代谢组学技术,从小分子代谢产物分析入手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将传统毒理学研究结果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有机的进行整合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得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和毒性机制信息。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首先,将获得有关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性特点和毒性机制等毒理学资料;其次,将为建立桦褐孔菌醇提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探索桦褐孔菌醇提物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方法:根据ICR小鼠单次灌胃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毒性试验LD50为5865mg/kg体重,人临床拟用日剂量:1000mg/d(13mg/kg体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5月颁发的《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桦褐孔菌醇提物按大鼠给药容积(1ml/100g体重)及每天给药频率(1次/天)折算设计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0、1000、2000mg/kg/d(约为临床拟用日剂量的38.5、77、154倍),一个溶剂对照组(同体积的纯水)。每组20只SD大鼠,雌雄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周给药7天,连续给药十三周。试验期间对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给药十三周结束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尿常规等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1)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与对照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雄性SD大鼠,其摄食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给药后2~4、6、7和9~13周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体重不但不同程度的低于未给药的对照大鼠,而且程度不同的低于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中给药后第2、4和10~13周差异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其脾脏脏体比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脏体比除肾上腺外,其余被检器官脏体比均程度不同的较对照大鼠有所增加。睾丸和附睾脏体比,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SD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大鼠,且高剂量雄性大鼠睾丸脏体比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雌性SD大鼠,其子宫脏体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组。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被检脏器的脏脑比均不同程度的较对照大鼠增加,其中肝脏脏脑比明显(P<0.05)高于对照大鼠。雄性SD大鼠睾丸脏脑比,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高于中剂量大鼠;雌性SD大鼠子宫脏脑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和低剂量给予大鼠。(2)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除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尿液白细胞和p H两项指标与中剂量给予大鼠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高剂量组,其尿液白细胞数量与对照大鼠比较显着(P<0.05)降低外,其余各组之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RBC、WBC数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增加趋势,而MONO百分数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降低趋势;雌性SD大鼠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后,其血液MCV、MCH、RET值随给药剂量增加显着增高,NEUT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LYMPH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程度不同的低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组,MONO百分比随给药剂量增加明显降低。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液凝血因子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TG和CHOL含量虽然低于对照大鼠,且其值变化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剂量呈现一定的负相关,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大鼠,其血液TBIL、TP、ALB值低于对照大鼠,其中,除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TBIL值、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ALB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外,其余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不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清CK值显着(P<0.05)低于其余各组大鼠,而AST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降低尤为显着(P<0.01);与对照大鼠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清Urea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Glu含量明显(P<0.05)低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液Glu含量不但极显着(P<0.01)低于对照大鼠,而且也明显(P<0.05)低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余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SD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其肝脏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胆小管上皮肿胀、肝细胞萎缩等组织病理改变;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肾脏同样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肿胀、间质增生等;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雄性大鼠,其前列腺呈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雌性大鼠的子宫腺体和内膜均增生等。(4)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及其运动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后,各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均极显着(P<0.01)低于阳性药组,其余各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与对照小鼠相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的精子活动能力各项被检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之间亦未见差异性改变(P>0.05)。(5)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染色体突变的影响微核试验显示:阳性对照组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其染色体微核率极显着(P<0.01)增多,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后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轮廓变化SD大鼠应用桦褐孔菌醇提物后,依据S-plot和VIP-plot结果,选取VIP>1的差异变量,再利用t检验对筛选得到的差异变量进行组间分析,只有P<0.05的差异变量才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比对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峰面积发现:39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尿液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8个上调、31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精氨酸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酰-t RNA生物合成、甾体激素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38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血清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15个上调、23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此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酸相互转化、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肝脏潜在的44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20个上调,24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谷胱甘肽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肾脏潜在的28个差异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11个上调、17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8个代谢通路的调节。结论:1.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使S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微循环代谢相关通路发生变化。2.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未发现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3.亚慢性毒性试验结合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肝脏和肾脏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主要靶器官。
姚雨杉[9](2020)在《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食物源抗高血压肽及实现鱿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鱿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和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两种工艺制备抗高血压肽,并对其体外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采用国家标准成分测定方法检测鱿鱼加工副产物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等,以测定其营养成分并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鱿鱼加工副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63.18%、12.94%、8.29%;共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5.74%,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68%,谷氨酸含量最高(7.93%),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22.78%),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和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23。结果表明,高蛋白的鱿鱼加工副产物可以作为制备抗高血压肽的优质来源。(2)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ACE)抑制活性、多肽含量为主要指标,进行鱿鱼加工副产物水解蛋白酶的筛选,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进一步优化酶解工艺,分别建立ACE抑制活性、多肽含量与酶解温度、水解时间、p H和加酶量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得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鱿鱼加工副产物水解物ACE抑制活性和多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4℃,酶解时间5.7 h,p H 7.1,加酶量为8151 U·g-1,在此条件下其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分别可达84.26%、229.09 mg·g-1。(3)采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以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液料比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对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的影响顺序均为发酵温度>接种量>液料比>发酵时间,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7.5 h、发酵温度42.1℃、接种量6.0%、液料比22.7。在上述发酵条件下制备的冻干品ACE抑制率达到82.22%、多肽含量高达208.18 mg·g-1。(4)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酶解(E)、发酵(F)水解物分离成5种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多肽组分(<1 k D、1~3 k D、3~5 k D、5~10 k D和>10 k D);评价水解物和各个多肽组分的ACE、肾素抑制活性,并通过胃肠道模拟消化探究活性最佳组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 k D的组分(酶解法得到的<1 k D组分记为E-1,发酵产物<1 k D组分记为F-1)具有最大的ACE抑制活性(E-1的抑制率为87.48±1.76%,F-1的抑制率为86.50±1.84%)和肾素抑制活性(E-1的抑制率为69.72±1.16%,F-1的抑制率为81.09±1.23%);E-1组分的ACE及肾素的IC50值分别为1.34±0.12 mg·m L-1、1.47±0.06 mg·m L-1;F-1组分的ACE及肾素的IC50值分别为1.01±0.08 mg·m L-1、1.15±0.09 mg·m L-1;组分经人工胃液120 min+人工肠液120 min消化后,E-1组分最终ACE抑制率降至35.15±1.31%、肾素抑制率降至43.17±1.42%,F-1组分最终ACE抑制率降至48.24±1.18%、肾素抑制率降至49.37±1.16%。总体来说F-1组分的抗高血压体外活性和稳定性更强。结果表明,鱿鱼加工副产物蛋白的酶解、发酵水解物及其<1k D的膜分离组分可能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血压相关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本文研究结果为鱿鱼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和食物源抗高血压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康玉军[10](2020)在《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于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对高温耐受性很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的趋势日趋严峻,夏季高温已成为虹鳟养殖环节中最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水库网箱等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高温引起的热应激严重制约虹鳟的养殖生产。因此,深入理解虹鳟热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对于虹鳟热适应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优化虹鳟夏季集约化养殖的现场管理也有生产实践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有关虹鳟热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遗传背景一致的虹鳟为试验材料,先后对其进行了急性(以2.5℃/h的速度将水温从18℃快速升至25℃)和慢性(以1℃/d的速度将水温从18℃缓慢而均匀地升至25℃)热应激处理,然后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系统分析了虹鳟肝脏蛋白质和小分子代谢物的种类和丰度变化情况,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分子所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慢性热应激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虹鳟肝脏响应急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基于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虹鳟急性热应激前后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共鉴定肽段数16746个,蛋白质3362个。通过相对定量值差异倍数和显着性分析,共鉴定得到152个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5)。其中,表达上调42个,下调38个,仅在对照组中表达35个,仅在热应激组表达37个。对其进行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论)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来自于细胞核、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以结合、桥接、酶促反映活性等功能为主。以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为单位,以所有鉴定到的蛋白质为背景,通过Fisher精确检验,最终确定包括HSP 70、HSP 90α、ApoB-100、ApoA-1、C3、BF、纤维蛋白原等在内的58个差异表达蛋白,显着地被富集到了雌激素信号通路、脂肪消化和吸收、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激活等12条代谢/信号通路。2.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虹鳟慢性热应激前后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共鉴定肽段数67028个,蛋白质12196个。通过相对定量值差异倍数和显着性检验,共鉴定得到390个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5),其中热应激后上调表达的蛋白有175个,下调215个。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器被膜和胞外区域,主要参与细胞脂肪酸和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其中HSP70、HSPA4、HSPA5(GRP78/BiP)、HSPA12A、HSPA13、HSP90α、DNAJB1、DNAJC3、HSP30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均显着上高。ACOX1、ACOX3、FADS2、SCP2等参与脂质代谢、脂肪酸代谢、羧酸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显着下调。对表达具有显着差异的目标蛋白进行KEGG注释及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与蛋白质内质网加工、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等20条信号通路显着相关。3.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H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虹鳟慢性热应激前后肝脏代谢物组成和丰度进行了分析。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OPLS-DA)计算得到代谢物的变量权重值(VIP),以VIP>1和p-value<0.05作为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在慢性热应激虹鳟肝脏组织中共鉴定到152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热应激后表达上调的有80个,表达下调的有72个。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的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盐、3-磷酸丝氨酸等代谢物分子显着富集到了与氨酰-t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组消化与吸收、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的通路。此外,包括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通路在内的脂质代谢相关通路也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4.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关联分析:通过计算差异表达蛋白与差异代谢物丰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寻找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研究视野下共同的KEGG通路两个手段,对慢性热应激研究中(前述摘要2与3)的组学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最终发现虹鳟肝脏中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等代谢物分子在慢性热应激条件下其丰度发生了显着上调。共有通路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α-亚麻酸代谢和脂肪酸降解及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在两类组学研究中均被显着富集。以上结果提示,急性热应激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虹鳟肝脏脂肪代谢吸收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虹鳟的急性热应反应可能伴随着雌激素表达调控!对慢性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肝脏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机体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虹鳟肝脏损伤,并会对其脂质代谢产生显着影响。此外,长期高温刺激下,虹鳟体内能量的供给倾向于依赖氨基酸,而非葡萄糖和脂肪酸。虹鳟肝脏中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等代谢物分子可望作为虹鳟慢性热应激的标志代谢物。本研究为系统解析虹鳟热应激响应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进而为今后耐高温虹鳟遗传改良和新品系选育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也为生产实践中虹鳟热应激早期预警和热应激缓解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影响实验动物繁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实验动物繁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ETEC所致腹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单词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篇: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黑水虻及其研究进展 |
1.1 黑水虻简介 |
1.2 黑水虻的分布 |
1.3 黑水虻的营养成分 |
1.4 黑水虻幼对有机废弃物的转化作用 |
1.5 黑水虻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6 小结 |
第二章 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 |
2.1 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
2.2 断奶仔猪综合征 |
2.3 断奶仔猪腹泻与肠道屏障 |
2.4 断奶仔猪腹泻与水通道蛋白、离子通道蛋白 |
2.5 ETEC |
2.6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黑水虻虫粉对ETEC所致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与符号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乳腺氧化应激与炎症 |
1 氧化应激的定义 |
2 引起乳腺氧化应激的因素 |
3 乳腺氧化应激与乳腺炎 |
4 乳腺氧化应激研究模型 |
第二节 乳腺氧化应激的防治措施 |
1 动物与饲养管理 |
2 常规饲料添加剂 |
3 生物活性物质 |
第三节 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
1 抗氧化防御系统 |
2 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rf2 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殖和乳腺健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提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1 提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姜黄素延缓卵巢早衰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姜黄素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1 姜黄素结构及其抗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 |
1.1.1 姜黄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1.1.2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 |
1.1.3 姜黄素的作用机制 |
1.1.4 姜黄素作用的信号通路 |
1.1.5 姜黄素的应用 |
1.2 卵巢功能减退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高龄与卵巢的氧化应激 |
1.2.2 氧化应激是卵巢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因素 |
1.2.3 改善氧化应激成为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重要策略 |
1.2.4 姜黄素在卵巢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1.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课题研究 |
第2章 姜黄素对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和材料 |
2.1.2 实验分组和造模 |
2.1.3 各级卵泡计数 |
2.1.4 血液样本处理和激素水平检测 |
2.1.5 卵巢组织SOD和MDA水平检测 |
2.1.6 Q-PCR |
2.1.7 免疫组化 |
2.1.8 原位TUNEL荧光染色测定 |
2.1.9 Western-blot检测样本中蛋白表达 |
2.2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姜黄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保护作用 |
2.3.2 姜黄素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
2.3.3 姜黄素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2.3.4 姜黄素对卵巢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5 姜黄素对4-HNE、NTY8-OHdG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6 姜黄素对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研究小结 |
第3章 姜黄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氧化应激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和光照制度 |
3.1.2 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指标检测 |
3.2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2 姜黄素对外源性ROS引起的小鼠颗粒细胞凋亡作用 |
3.3.3 姜黄素对外源性ROS引起的小鼠颗粒细胞凋亡作用 |
3.3.4 姜黄素对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研究小结 |
第4章 姜黄素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和光照制度 |
4.1.2 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姜黄素对受精率的影响 |
4.3.2 姜黄素对二细胞期胚胎形成率的影响 |
4.3.3 姜黄素对囊胚期胚胎形成率的影响 |
4.3.4 姜黄素对囊胚滋养外胚层和内细胞团细胞数量的影响 |
4.3.5 姜黄素对囊胚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研究及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果保鲜 |
1.1.1 水果保鲜技术现状 |
1.1.2 蓝莓保鲜概述 |
1.2 植物精油微胶囊概述 |
1.2.1 植物精油微胶囊简介 |
1.2.2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1.2.3 微胶囊释放机理 |
1.2.4 植物精油微胶囊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
1.3 丁香精油概述 |
1.3.1 丁香精油的组成 |
1.3.2 丁香精油的生物活性 |
1.3.3 丁香精油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制备 |
2.2.4 单因素实验 |
2.2.5 标准曲线测定 |
2.2.6 包埋率(EE)的测定 |
2.2.7 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定 |
2.2.8 形貌表征 |
2.2.9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2.2.10 缓释行为模拟测试 |
2.2.1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
2.3.2 壳聚糖与丁香精油的质量比对纳米微胶囊粒径及包埋率的影响 |
2.3.3 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对纳米微胶囊粒径及包埋率的影响 |
2.3.4 壳聚糖溶液的pH对纳米微胶囊粒径及包埋率的影响 |
2.3.5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2.3.6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红外表征 |
2.3.7 载丁香精油的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缓释行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的抗菌效果的研究 |
3.2.4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的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蓝莓腐败病原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 |
3.3.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3.3 丁香精油的抑菌活性 |
3.3.4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的抑菌活性 |
3.3.5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蓝莓处理 |
4.3.2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腐烂率及失重率的影响 |
4.4.2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硬度的影响 |
4.4.3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可滴定酸(TA)含量的影响 |
4.4.4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色差的影响 |
4.4.5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总酚含量的影响 |
4.4.6 丁香精油纳米微胶囊处理对蓝莓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国际与国内肉鸡生产、贸易概况 |
1.1.1 国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
1.1.2 国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
1.2 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
1.2.1 抗生素的发展简述 |
1.2.2 兽用抗生素滥用现状 |
1.2.3 兽用抗生素滥用的应对措施 |
1.2.4 长期使用兽用抗生素的危害 |
1.3 兽用抗生素替代药物 |
1.3.1 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 |
1.3.2 替抗产品的特点 |
1.3.3 抗生素替代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减抗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生产性能的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替抗试验 |
2.2.1 实验室试验 |
2.2.2 田间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减抗试验 |
3.1.1 抗生素减量情况 |
3.1.2 各批肉鸡饲养中抗生素减量使用情况 |
3.1.3 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4 抗生素减量使用期间养殖经济效益情况 |
3.2 替抗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减抗试验 |
4.2 替抗试验 |
4.2.1 实验室试验 |
4.2.2 田间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微囊藻毒素-LR对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囊藻毒素概述 |
1.1.1 微囊藻毒素的来源、分子结构和理化特性 |
1.1.2 微囊藻毒素的多物种毒性特点 |
1.1.3 微囊藻毒素的多器官毒性特点 |
1.1.4 微囊藻毒素的致毒和解毒机制 |
1.2 鱼类免疫系统介绍 |
1.2.1 鱼类免疫组织和器官 |
1.2.1.1 胸腺 |
1.2.1.2 头肾 |
1.2.1.3 脾脏 |
1.2.1.4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
1.2.2 鱼类免疫细胞 |
1.2.2.1 淋巴细胞 |
1.2.2.2 吞噬细胞 |
1.2.3 鱼类免疫活性物质 |
1.2.3.1 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
1.2.3.2 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
1.3 微囊藻毒素免疫毒性的研究进展 |
1.3.1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体外研究 |
1.3.2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体内研究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MC-LR对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双向调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MC-LR溶液的配置 |
2.2.3 斑马鱼养殖暴露 |
2.2.4 水中MC-LR的测定 |
2.2.5 样品采集 |
2.2.6 血清免疫指标的测定 |
2.2.7 光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
2.2.8 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
2.2.9 基因表达的测定 |
2.2.10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脾脏系数 |
2.3.2 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
2.3.3 血清免疫指标 |
2.3.4 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 |
2.4 讨论 |
2.4.1 MC-LR对脾脏组织学影响 |
2.4.2 MC-LR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3 MC-LR对脾脏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2.4.4 MC-LR引起的免疫毒性兴奋效应 |
2.5 小结 |
第三章 MC-LR经 TLR/MyD88 通路对斑马鱼造成慢性炎症反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斑马鱼养殖暴露 |
3.2.3 样品采集 |
3.2.4 转录组分析 |
3.2.5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
3.2.6 血清免疫参数分析 |
3.2.7 基因表达的测定 |
3.2.8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3.2.9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脾脏系数和组织病理损伤变化 |
3.3.2 转录组分析 |
3.3.3 脾脏TLR/MyD88 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
3.3.4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3.3.5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
3.3.6 TUNEL细胞凋亡观察 |
3.3.7 血清补体C3 和脾脏c3b mRNA水平 |
3.3.8 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MC-LR对斑马鱼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
3.4.2 MC-LR对斑马鱼血清TNFα和 IL1β的影响 |
3.4.3 MC-LR对斑马鱼TLR/MyD88 通路基因表达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亲本MC-LR暴露干扰子代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 |
4.2.2 斑马鱼养殖暴露及胚胎收集暴露 |
4.2.3 累积产卵量测定 |
4.2.4 胚胎发育终点指标测定 |
4.2.5 精子活力测定 |
4.2.6 性腺、胚胎和暴露水体中MC-LR测定 |
4.2.7 性腺组织病理学观察 |
4.2.8 血浆中E2和T含量测定 |
4.2.9 F1代仔鱼中细胞因子含量测定 |
4.2.10 荧光定量PCR分析 |
4.2.11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4.2.12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C-LR含量测定 |
4.3.2 F0代斑马鱼性激素含量 |
4.3.3 F0代斑马鱼累积产卵量和精子活力 |
4.3.4 F0代斑马鱼性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4.3.5 F1代仔鱼发育毒性 |
4.3.6 F1代仔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 |
4.3.7 F1代仔鱼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4.3.8 F1代免疫细胞因子含量 |
4.4 讨论 |
4.4.1 MC-LR从 F0 代向F1 代的传递 |
4.4.2 MC-LR对F1代仔鱼的跨代免疫毒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乙烯对香榧坚果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文献综述 |
1.1 香榧简介及研究概况 |
1.1.1 香榧简介 |
1.1.2 香榧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 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研究进展 |
1.2.1 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简介 |
1.2.2 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3 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的生物合成关键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
1.3 香榧后熟相关研究进展 |
1.3.1 香榧后熟过程及方法 |
1.3.2 影响香榧后熟品质的主要因素 |
1.4 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果实后熟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乙烯在采后果实后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4.2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功能 |
1.4.3 乙烯信号转导途径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不同地区榧树单株角鲨烯和β鲨谷甾醇含量差异及生物合成途径挖掘 |
2.1 植物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测定 |
2.2.2 总RNA提取和c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3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2.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功能富集 |
2.2.5 RT-qPCR验证基因表达 |
2.2.6 亚细胞定位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地区榧树种仁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 |
2.4.2 不同榧树种仁转录组组装,注释和功能分类 |
2.4.3 不同榧树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4 不同榧树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2.4.5 RT-qPCR验证RNA-seq数据 |
2.4.6 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2.5 讨论 |
2.5.1 不同榧树单株角鲨烯和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的比较分析 |
2.5.2 榧树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2.5.3 榧树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筛选 |
2.6 本章小结 |
3.乙烯对香榧后熟开裂及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香榧青果颜色观察及开裂率的统计 |
3.2.2 乙烯含量测定 |
3.2.3 角鲨烯和β-谷甾醇测定 |
3.2.4 香榧种仁各营养指标测定 |
3.2.5 脂肪酸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香榧后熟进程观察 |
3.4.2 乙烯利和1-MCP处理香榧后熟过程中内源乙烯含量变化 |
3.4.3 乙烯利和1-MCP处理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变化 |
3.4.4 乙烯利和1-MCP处理香榧后熟过程中种仁营养品质的变化 |
3.5 讨论 |
3.5.1 乙烯促进香榧的后熟进程 |
3.5.2 乙烯有利于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的积累 |
3.6 本章小结 |
4.乙烯调控香榧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
4.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1 总RNA提取 |
4.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4.2.3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4.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功能富集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乙烯利和1-MCP处理条件下香榧种仁转录组组装、注释和功能分类分析 |
4.4.2 乙烯利和1-MCP处理条件下香榧种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4.3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与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桦褐孔菌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桦揭孔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2 桦褐孔菌的资源分布 |
1.1.3 桦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4 桦褐孔菌的药理学作用 |
1.1.5 桦褐孔菌的毒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1.3 药物的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
1.3.2 代谢组学的功能 |
1.3.3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
1.4 传统毒理学与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研究中的比较 |
1.5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用药品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化学试剂与生物制剂 |
2.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桦褐孔菌醇提物使用剂量设计依据 |
2.2.2 实验总体设计 |
2.2.3 实验动物分组 |
2.3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症状观察 |
2.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的测定 |
2.3.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测定 |
2.3.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的收集及其处理 |
2.3.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的采集及其处理 |
2.3.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
2.3.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脑比和脏体比测定 |
2.3.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精子形态和运动情况检查 |
2.3.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染色体突变检查 |
2.3.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代谢组学研究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数据处理项目 |
2.4.2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 |
3.1.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 |
3.1.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变化 |
3.1.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变化 |
3.1.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生化相关指标变化 |
3.1.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主要脏器指数变化 |
3.1.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3.1.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
3.1.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代谢组学研究 |
3.2.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 |
3.2.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
3.2.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的代谢组学变化 |
3.2.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代谢组学变化 |
4 讨论 |
4.1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 |
4.2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理化指标的影响 |
4.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4.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4.5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4.6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代谢组学的影响 |
4.6.1 桦褐孔菌醇提物应用SD大鼠尿液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 |
1.2.1 海洋活性肽的现状简述 |
1.2.2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
1.3 鱿鱼简介及其应用现状 |
1.3.1 鱿鱼简介 |
1.3.2 鱿鱼的营养价值 |
1.3.3 鱿鱼制品的加工现状 |
1.4 鱿鱼加工副产物的加工利用 |
1.4.1 鱿鱼加工副产物简介 |
1.4.2 鱿鱼加工副产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活性肽 |
1.5.1 高血压及其危害 |
1.5.2 抗高血压肽及其作用机制 |
1.5.3 ACE抑制肽的活性检测 |
1.5.4 抗高血压肽的制备 |
1.5.5 抗高血压肽的分离纯化 |
1.6 主要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鱿鱼加工副产物前处理及其基本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鱿鱼加工副产物预处理 |
2.3.2 水分含量测定 |
2.3.3 蛋白含量测定 |
2.3.4 灰分含量测定 |
2.3.5 脂肪含量测定 |
2.3.6 氨基酸成分的测定 |
2.3.7 氨基酸营养评价 |
2.4 数据处理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基本成分分析 |
2.5.2 氨基酸成分分析 |
2.5.3 氨基酸营养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解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脱脂处理 |
3.3.2 样品ACE抑制率的测定 |
3.3.3 多肽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4 样品多肽含量的测定 |
3.3.5 最适水解用酶的筛选 |
3.3.6 数据处理 |
3.3.7 CCD响应面法优化实验设计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多肽浓度标准曲线绘制 |
3.4.2 蛋白酶水解效果对比 |
3.4.3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4.4 建立ACE抑制率的回归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
3.4.5 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3.4.6 建立多肽含量的回归模型及着性检验 |
3.4.7 以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3.4.8 最优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及试验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豆菌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悬液的制备 |
4.3.2 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 |
4.3.3 鱿鱼加工副产物以纳豆菌发酵的单因素试验 |
4.3.4 测定方法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纳豆菌生长曲线 |
4.4.2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3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设计 |
4.4.4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4.4.5 建立ACE抑制率的回归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
4.4.6 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4.4.7 建立多肽含量的回归模型及着性检验 |
4.4.8 以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4.4.9 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及试验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滤法分离鱿鱼加工副产物活性多肽及其他性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滤 |
5.3.2 ACE抑制活性 |
5.3.3 肾素抑制活性 |
5.3.4 IC50值的测定 |
5.3.5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
5.4 数据处理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超滤后各组分ACE和肾素抑制活性 |
5.5.2 E-1、F-1 组分体外ACE与肾素抑制的IC50值 |
5.5.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E-1、F-1组分抗高血压活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热应激对鱼类的影响 |
1.1.1 鱼类应激简介 |
1.1.1.1 应激的概念 |
1.1.1.2 应激原的种类 |
1.1.1.3 鱼类应激的一般反应模式 |
1.1.2 热应激对鱼类生理机能的影响 |
1.1.2.1 热应激的概念 |
1.1.2.2 热应激对鱼类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2.3 热应激对鱼类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1.2.4 热应激对鱼类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1.1.2.5 热应激对鱼类免疫机能的影响 |
1.2 鱼类热应激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热应激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
1.2.2 鱼类热应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3.1 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内容 |
1.3.2 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的技术手段 |
1.3.3 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3.1 非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3.2 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3.3 数据依赖采集和数据非依赖采集 |
1.4 代谢组学概述 |
1.4.1 代谢组及代谢组学 |
1.4.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虹鳟肝脏响应急性热应激的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1.2 蛋白样本制备 |
2.1.2.1 蛋白提取及质量评价 |
2.1.2.2 蛋白酶解 |
2.1.3 蛋白酶解产物的LC-ESI-MS/MS分析 |
2.1.4 基于Maxquant软件的非标记分析 |
2.1.5 数据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蛋白质提取质量评价 |
2.2.2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
2.2.3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2.2.3.1 蛋白质序列比对(BLAST) |
2.2.3.2 GO功能条目提取和注释 |
2.2.4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肝脏HSP表达及雌激素信号通路产生影响 |
2.3.2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肝脏脂肪代谢产生影响 |
2.3.3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DIA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3.1.2 蛋白样品制备 |
3.1.2.1 蛋白提取 |
3.1.2.2 蛋白质量检测 |
3.1.2.3 蛋白酶解 |
3.1.2.4 质谱前处理 |
3.1.3 参考质谱数据库建立 |
3.1.3.1 高pH反相色谱分离 |
3.1.3.2 nano-HPLC-MS/MS分析 |
3.1.3.3 搜库 |
3.1.4 DIA数据采集及分析 |
3.1.4.1 nano-HPLC-MS/MS数据采集 |
3.1.4.2 数据分析 |
3.1.5 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本重复相关性检查 |
3.2.2 蛋白质鉴定结果 |
3.2.3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
3.2.4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3.2.5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典型差异表达蛋白 |
3.3.2 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慢性热应激导致的虹鳟肝脏损伤 |
3.3.3 PPAR信号通路与慢性热应激后虹鳟肝脏脂质代谢改变 |
3.3.4 虹鳟肝脏对急性和慢性热应激的响应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代谢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4.1.2 样本预处理 |
4.1.3 色谱-质谱分析 |
4.1.3.1 主要仪器设备 |
4.1.3.2 色谱条件 |
4.1.3.3 2Q-TOF质谱条件 |
4.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样品质量及方法可靠性评价 |
4.2.1.1 样本相关性 |
4.2.1.2 QC样本总离子流图(TIC)的比较 |
4.2.1.3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PCA) |
4.2.2 慢性热应激差异代谢物鉴定结果 |
4.2.3 慢性热应激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 |
4.3 讨论 |
4.3.1 慢性热应激影响虹鳟肝脏蛋白质的合成能力 |
4.3.2 慢性热应激影响虹鳟肝脏能量和脂质代谢 |
4.4 小结 |
第五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1.2.1 Pathway功能模型 |
5.1.2.2 相关性系数模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Pearson系数的相关性热图 |
5.2.2 差异表达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相关性网络图 |
5.2.3 共有代谢通路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四、影响实验动物繁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ETEC所致腹泻的影响[D]. 金鑫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D]. 李泳欣. 浙江大学, 2021(02)
- [3]姜黄素延缓卵巢早衰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严正杰. 扬州大学, 2021(02)
- [4]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研究及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D]. 张兰.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D]. 张哲.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微囊藻毒素-LR对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D]. 林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乙烯对香榧坚果后熟过程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D]. 童柯.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 赵良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9]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D]. 姚雨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D]. 康玉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